教育强校自评报告[范文大全]

时间:2019-05-13 18:49:2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教育强校自评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教育强校自评报告》。

第一篇:教育强校自评报告

茅塘学校创教育强校自评报告

我校是一所正在改制中的九年一贯制农村学校。主校占地面积33300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8112平方米。全校共有学生988人(主校892人,分教点校96人),主校初中部分有学生368人,小学部分有学生524人。主校有教学班20个(初中部分8个,小学部分12个)。属下的两个分教点各有教学班3个。目前,全校有教职工99人(主校83人,分教点16人)。全校94个专任教师中,具有本科学历39人,专科学历47人,中专学历8人,学历合格率达100%。经过一年多的努力,我校现颇具规模,学校布局合理。校园绿树成荫,有自然生态之感,校道硬化,净化程度高,使人有新鲜感。学校办学方向明确,讲究规范行为,做到管理育人相结合,传授知识与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相结合,学校教育与社会发展同步,综合办学水平逐步提升。

一、牢记指导思想

我们坚持的是教育方针,以《义务教育法》为基准,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以创建教育强校为动力,全面贯彻落实各级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规范教育教学管理,坚持三个面向,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稳步提升办学水平。

二、狠抓各方面的规范管理。

今年是自省至学校的义务教育学校规范管理年。我们依据省、市、县的活动实施方案,结合本校实际、制定了《茅塘初中规范管理活动方案》并付诸以积极的认真的实施。

1、规范办学行为不图形式,讲究实效。制定学校各项规章制度源 1

于学校和师生的实际,做到可行,可靠。规范教学管理,立足于校本研究与常规教学相结合,尽可能调动教师的积极性、能动性,学生的自觉性、创造性,合理评价学生的成绩。执行国家课程计划,做到科学合理,坚持开齐课程,开足课时,不随意偏重某一级某一科。平等对待学生,不篇尖子班。关心学生成长,不违规补课。

2、规范校园管理,精心策划,全面改观。我校属教育创强重点强镇下属的学校,为达到创强标准,我们做法:一是扩大校舍建筑面积,今年新建教学楼一幢(6个教室),新建饭堂一幢,改建教学楼一幢(8个教室),补充功能室25个,现共有各功能室30个,功能室个数已达台帐标准。各室设备设施均达台帐的指标系数。二是大力绿化美化、净化校园,学校绿树成荫,空气清新。主校道及两旁全部硬化,整体美观大方之感。学校建设布局合理,清除了卫生死角,让人视野开阔。三是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美化文化长廊,充实宣传内容,办好宣传栏。合理利用围墙,书写永久性标语,宣传学习文化与科学知识的重要性;办好广播室,适时播放时事新闻,合理开放青春点歌台,让歌声永驻校园上空;开展好大课间活动,活跃学生身心;坚持每年召开校运会,树立学生集体荣誉感;举行文艺演出歌咏比赛,展现中学生年华风貌。

3、规范安全管理,确保学校规章正常。一是抓好每学期开学的第一周和结束的一周的两个安全教育周活动;二是根据季节的不同提出防雷、防溺水、防火并等常识教育;三是适时通报校外的安全事故;四是常抓饮食卫生教育;五是依据应急宣传应急演练,每学期至少一次;六是抓周边环境治理,与司法、公安部门,当地村委会联系,刹住干扰学校的歪风邪气。由于我们着眼长远,狠抓细节,确保了师生的人身安全,保证了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

4、规范教师管理,鞭策教师爱岗敬业。我们严格遵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并组织教师经常学习,其心理精神实质,树立教师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的信念,真正做到爱国守法,爱岗敬业,用言传身教的作风来感化学生、教育学生、关心学生,时刻为人师表。我校历来设有违规招收代课教师,教师没有有偿补课现象。

5、规范学生管理,培养建设社会主义合格人才。我们坚持以育人为首,开展德育教育做到六个结合,一是与弘扬民族精神相结合;二是与理想相结合;三是与良好生活行为习惯相结合;四是与法纪教育相结合;五是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六是与课本教材进行文道结合。使学生自觉养成明理、守纪、诚信积极向上的好习惯。开展的活动有:背诵《中小学生守则》、《日常行为规范》比赛,学习经验交流,到敬老院慰问老人,到附近圩场打扫卫生等。

6、严格执行经费制度,规范经费管理。

(1)认真执行经费标准,不另设经费项目,坚持经费公示制度,每学期的经费都经得起上级的检查。

(2)合理开展家庭困难学生补助工作。坚持学生自报,学校审议,征求村委意见,校园公示,报上级审批的程序。学生争取补助金时,学校对其进行有关政策教育,使其感受到党机政府对其的关怀和温暖。

(3)定期公开学校开支情况,真正做到民主、合理。

7、规范后勤管理,做好保障工作。

(1)坚持各项财产登记管理制度,尽量减少学校财产损失。

(2)坚持卫生督促制度,保证饭堂饮食卫生。

(3)坚持卫生评比制度,做到内务整齐、环境整洁。

8、规范档案管理,做好分类存档工作。

档案管理,我们讲究分门别类:对行政、教育、教学、教师业务、学生学籍、师生健康、人事、财务、财产等资料都有专门的档案柜,且分盒分科目整理或按期限装订成册,以备日后的查找,为学校的全面工作提供资料保障。

三、存在问题及努力方向

1、学校各功能室的设施、设备还不够完备,需继续补充完善。

2、各种规章制度的落实还需加强执行力度。

第二篇:申报教育强街自评报告专题

市南盛街道申报广东省教育强街自评报告

一直以来,南盛街道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大力实施“科教兴街”战略,不断加大教育投入,切实加强教育教学管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有力推动了南盛教育健康和谐发展。

一、基本情况

南盛,地处**市东南部,东临**,南与**区毗邻。土地肥沃,水源丰富,盛产的韭菜、沙姜驰名省内外,有“**市韭菜之乡”、“沙姜之乡”之称;国道207线和茂化一级公路纵横贯穿全境,交通十分便利;全街道总面积44.36平方公里,下辖6个村委会和1个社区居委会,113个自然村,总人口约3.75万人,常住人口约3.4万人。

2011年全街道国民生产总值达15.85亿元,同比2009年增长26.8%,年均增长8.9%,其中:农业总产值2.35亿元,同比2009年增长8.5%;工商业总产值13.5亿元,同比2009年增长22.7%,年均增长7.58%,实现财政总收1147.59万元,同比2009年增长63.6%,年均增长20.9%。

我街道现有中学1所,完全小学5所,教学点2个,中心幼儿园1所,村(社区)幼儿园9所,成人文化技术学校1所;在园幼儿共2006人(含南盛籍幼儿在街道外入园的193人),在校中小学生4586人,其中初中生1450人,小学生3136人;现有教师298人,其中中学教师85人,小学教师(含中心幼儿园公办教师14人)213人,成人文化技术学校教师(兼职)5人。各中小学校非常重视内涵发展,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覆盖率达100%,中心幼儿园被评为**市规范化幼儿园,街道成人文化技术学校被评为**市级示范学校,初步实现了教育均衡协调发展。

二、主要做法和成效

(一)党政领导重视,确立教育优先发展战略

1、党政领导重视,教育发展优先。我街道历届党政领导高度重视教育,深刻认识到发展教育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对教育工作坚持实行“五个优先”:一是教育发展优先规划;二是教育问题优先解决;三是教育经费优先安排;四是教育人才优先引进;五是教师待遇优先考虑。

2011年9月,街道党委书记彭劲松同志在南盛街道第二次党代会上明确提出“创建教育强街,办现代化教育”的奋斗目标。被定为市2012年首批“创强”单位后,7月25日,街道召开了创建广东省“教育强街”工作动员大会,正式在全街道吹响创建“教育强街”的号角。街道先后印发了《中国共产党南盛街道党委、南盛街道办事处关于加快创建广东省教育强街的决定》、《南盛街道创建教育强街工作实施方案》、《南盛街道创建教育强街项目实施方案》、《南盛街道创建教育强街宣传工作方案》等文件,成立了以党委书记任组长、办事处主任和分管教育党委委员任副组长的南盛街道创建广东省教育强街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成员多次深入各中小学进行调研,召开现场办公会议,扎实推进了“创强”工作。

2、尊师重教,关爱教师。一是我街道尊师重教传统历史悠久。街道在每年的教师节都组织召开表彰大会,对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成绩突出的先进集体和优秀个人给予表彰奖励。在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街道仍不断加大奖教奖学力度。近三年,全街道共评选表彰了义务教育先进单位6个,优秀校长6人,模范教师10人,优秀班主任54人,优秀教师180人,累计奖教金额近27万元。二是积极为教师办实事好事,切实改善教师的生活、工作条件,关心教师健康,实施教师健康管理,对亚健康和患病教师进行健康监测、评价、干预,并经常组织开展慰问患病及生活困难教职工活动。三是全面提高教师待遇。市财政按时足额发放教师工资和补贴,教师工资福利待遇与本地公务员实现了“两相当”。从2011起,市财政对农村学校教师绩效工资每月再增加100元。2012年,我街道在职教师月均工资达到了3002元。此外,市财政按规定为全街道教师统一购买社会、医疗保险和住房公积金等,这些举措,大大提高了广大教师的工作热情,使教师更加安教乐教。

3、落实责任,措施得力。街道建立了四项工作制度:一是管理制度。实行党政“一把手”负总责,建立街道领导挂点联系学校和相关职能部门配合管教育的制度。二是会议制度。每年定期或不定期召开街道教育工作会议,听取教育工作汇报,专题研究和部署教育工作。三是考核制度。把教育工作作为街道主要领导和村(居)委书记、主任实绩考核的主要内容。四是调研制度。街道党政领导通过深入学校调研,全面了解教育工作情况,着力解决教育发展中遇到的重点难点问题。各村(居)委会干部也非常关心支持教育,经常到学校了解学校情况,帮助和指导学校解决实际问题。

4、广泛宣传,营造良好氛围。为营造创建教育强街全民参与的社会良好氛围,街道及各学校通过挂横幅、贴标语、刊专栏、播广播、出墙报、印简报、召开会议、发放宣传资料、制作宣传画、出动宣传车等形式,广泛宣传报道“创强”的意义和工作情况。据统计,全街道共悬挂横幅36条、张贴标语385张、刊出专栏16期次、编印《工作简报》16期、发放《致全街道广大人民群众一封信》4000余份、制作了大型彩喷宣传画6幅近200多平方米、制作室外固定宣传标语46条。多渠道、全方位的宣传,使“创强”工作家喻户晓、深入民心,形成了全民拥护、共同参与“创强”的良好社会氛围。

(二)科学调整布局,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为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确保顺利实现“创强”目标。我街道针对分教点分散窄小、条件简陋、质量不高等问题,通过多方论证,重新科学规划,并向市政府提交了《关于调整南盛街道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建设规划的请示》。得到市政府批复同意后,我们切实加强与群众沟通,深入细致做好村民思想工作,得到群众的大力支持,成功撤并了11个分教点,并于今年8月份顺利完成了布局调整工作。调整后,全街道共设中学1所、完全小学5所、中心幼儿园1所、教学点2个。

(三)加大教育投入,提高办学水平

1、加大教育投入,确保教育经费逐年增长。2009至2011年,政府投入教育经费分别为1244.8万元、1230.5万元、1767.9万元,同比2009年增长34.7%;近三年初中生均教育事业费分别是2634元、2380元、3415元,同比2009年增长29.7%,小学生均教育事业费分别是2471元、2508元、3689元,同比2009年增长49.3%;初中生均公用经费分别是773元、637元、945元,同比2009年增长22.3%,小学生均公用经费分别是小学分别是564.5元、564.7元、602.3元。同比2009年增长6.7%。

2、多方筹措资金,建设规范化学校。我们在争取上级部门支持的同时,积极争取企业和社会捐助等多种形式支持学校建设发展,三年来,全街道在捐资办学方面共接受捐资、捐物价值约122.9万元。今年4月份以来,我们街道举全街道之力,聚全民之智,全力推进规范化学校建设工作。据统计,全街道共投入资金1297.756万元(不含捐资助学部分),用于学校的基建项目建设、校园文化建设、功能室建设、信息技术建设、幼儿园建设、教学设施配备、教育教学等方面,把全街道1所中学、5所完全小学办成**市规范化学校,两个教学点达到有关要求,班额不超过56人。

(四)突出四个重点,促进各类教育协调发展

1、学前教育快速发展。我街道坚持全面落实《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充分利用中小学布局调整后富余空置的校舍及社会力量办园。今年,街道再投入了资金110.92万元将原南盛小学改建为规范化中心幼儿园,进一步加快了学前教育发展。目前,街道4000人以上的行政村都拥有了独立开办的幼儿园。近三年来学前幼儿入园率分别达到90.1%、92.2%、90.2%,学前一年幼儿入园率均达到100%,两项指标均达到了广东省教育强镇的标准要求。

2、义务教育高水平普及。我街道于1994年通过“普九”达标验收。为进一步巩固提高“普九”成果,我们坚持多措并举,合力推进义务教育健康发展。一是加强《义务教育法》宣传,在全街道营造了依法实施义务教育的良好氛围。二是强化政府行为,建立了目标责任制,把“普九”工作列入街道和村干部年终考核的内容,形成了街道、村、校三级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良好工作机制。三是落实助学解困措施,确保困难家庭子女完成义务教育。近三年来,全街道特困家庭学生共获获得补助金1.747万元,贫困家庭子女学生与省希望工程结对扶助21人,得到救助金近万元。对流动儿童,我们坚持就近入学的原则,符合条件的与本地学生享受同等免费义务教育,实现了“不让一个孩子因贫困而辍学”的目标。四是建立“防流控辍”机制,让学生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近三年来,全街道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为100%,小学生年辍学率为零;初中阶段毛入学率均达100%,初中学生年辍学率均低于1.5%,初中毕业率为99.8%、100%、100%,升学率为91.1%、95.2%、87%。实现了高标准、高水平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目标。

3、成人教育多元发展。多年来,我街道不断调整工作思路,创新教育手段,坚持以成人文化技术学校为主体,联合农业、文化、职业教育等部门和企业,发挥率先创业致富能人的技术优势,形成多元化的成人教育网络。坚持以岗位培训和技能培训为重点,以长短班结合的形式,开展长期或短期的园林绿化、甘蔗、蔬菜、淡水养殖、生猪及家禽饲养、草莓种植等方面的技术培训。三年来,街道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共组织各类培训21班次,参加培训人数达6231人次,年培训面分别为35.2%、35.6%、36.4%。全街道青壮年扫盲率达100%。通过培训,有效提高了劳动者素质,增强了农民就业、创业能力,使一大批农民走上脱贫致富之路。

4、社区教育和谐发展。一是街道办牵头,协调相关职能部门,依法治理学校周边环境,大力净化社会文化环境,全力打造和谐文明氛围。二是先后投入资金近50多万元,不断完善社区活动中心的设施设备。三是组织丰富多彩的社区活动,积极开展群众文化活动,不断提高群众的文化素养,有效加快了学习型社区建设进程。四是结合“三下乡”活动,开展“文化、科技、卫生”进村(社区)活动,有效地将各类精神文化活动融入社区教育活动中。社区居委会先后获得全国学习型家庭示范社区、广东省文明社区、**市平安和谐社区等多项殊荣,社区党支部被评为**市先进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电化教育先进单位。

(五)坚持强师振教,提高师资队伍素质

1.配足配强师资。我街道各学校已按省编制标准配足了教职工,2个教学点班均教师不少于1人。目前,我街道有教师298人。教师队伍中,本科学历66人,占教师总数的22.1%,大专以上学历265人,占教师总数的88.9%。

2.加强业务培训,提高教师整体素质。坚持以抓好教师的继续教育为主渠道,切实做好教师的培训工作。一是加强教师培训,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及结合开展城乡共同体交流活动,聘请教育专家、名师到学校讲学,使老师进一步开拓视野,提高教学能力。近三年,我街道教师共参加各级各类培训近400人次。二是鼓励、支持在职教师参加脱产、函授、自考、远程教育等多种形式的学历进修,提高学历层次。近三年,共有张春燕等27名教师获得了本科毕业文凭。三是加强教师现代教育技术能力的培训。近年来,我们先后组织教师参加了近年微软教育技术中级项目培训、2012中小学实验室装备管理及应用培训、2012年**市幼儿教师教学技能提升培训等。全街道45周岁以下的教师已基本掌握计算机网络使用和多媒体教学技能,65%以上的学科都能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课时覆盖率达36.2%以上。四是认真抓好校本培训。采取集中和分散相结合的形式,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教研活动。我们先后组织了教师参加2012年**市义务教育学科课程标准和教材研修班、2012年**市小学数学青年教师“活力课堂”观摩与评比活动等。通过参加各类活动,有效转变和更新了教师的教学理念,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课程改革实验顺利开展。

3、实施名师工程,打造一流的教师队伍。我街道十分注重优秀教师及名师、名校长的培养。坚持把思想好、学识高、能力强的中青年教师校长列为重点培养对象,以名师人才培养工程为平台,努力打造一流的教师队伍,不断提升学校的教育品牌和办学档次。三年来,全街道有2人获得**市、**市优秀校长荣誉称号,有2人获得**市模范教师荣誉称号,42人获得**市优秀班主任评或先进德育工作者荣誉称号,20人获得**市优秀教师荣誉称号,9人获得**市、**市优秀辅导员荣誉称号。

(六)强化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我街道坚持从素质教育入手,规范管理,积极推动全街道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1、规范办学行为。一是严格按照国家、省颁布的课程计划,开齐课程,开足课时。加强教学管理,面向全体学生,关爱后进生,切实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目前,全街道中小学后进生转化率分别为94.6%、98%。二是严格执行上级有关教育收费规定,各校均无违规收费现象。三是切实抓好学生“减负”工作,节假日不组织补课、不滥发教辅资料、不设重点班、不搞题海战术等。四是严格执行广东省规定的学生作息制度,保证学生每天1小时以上校园体育锻炼时间。

2、构建和谐校园。一是加强法制教育。建立校家联系、师长联手、警校共建的管理制度,利用大小会议、班会课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同时聘请街道派出所民警或司法所干警为学校法制副校长,定期到学校上法制课,使学生知法守法。三年来,我街道中小学均无违法犯罪现象发生,违法犯罪率为零。二是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设置心理辅导室,健全班主任谈心、任课老师家访制度,重视教师与学生、家长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协调,促进学生健康成长。近三年,全街道没有发生由于心理失衡导致学生伤害事故。三是重视安全教育。坚持认真落实安全管理责任,层层签订安全责任书,加强整治学校周边环境,不留管理盲点。各学校坚持开展学期初与学期末的安全教育周活动,重点抓好防溺水、交通、用电等方面的安全教育,做到预防为主,确保学生安全。三年来,我街道学校没有发生任何重大安全责任事故。

3、实施科研兴教。我街道坚持以提高教学质量为中心,以课堂教学为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认真落实课程计划,加强教学管理,更新教学观念,认真实施新课标、新教材教学,学习先进教学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改革对学生的考核评价,使全街道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同时,不断完善教育教学科研的管理网络,加强教育教学科研的管理,积极引导学校领导和教师树立科研兴校观念,积极开展课题研究和改革试验,逐步形成“校校有课题,人人搞科研”的新局面。近三年,我街道教师共有112篇论文获市级以上优秀论文奖,60人次获市级以上优秀课例奖。今年有3个教科研项目被市教研室推荐为**市实验课题;在学生各类学科竞赛中,47人获国家级奖励,105人获市级奖励一等奖。

4、全面推进信息技术和英语教育。近年来,我街道教育教学设施设备进一步改善,生均占有电脑率逐年提高。南盛中学配置了2间计算机室、1个多媒体电教室和8个多媒体综合电教平台,五所完全小学均配备了计算机室、多媒体电教室和2至5个不等的多媒体综合电教平台。从2003年开始,我街道三年级以上开设了英语课,四年级以上开设了信息技术课。学校全面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校校通”覆盖率达100%,学校信息录入率达100%。初中毕业生能使用计算机作数据处理,初中毕业生有65%以上会收发电子邮件,考查合格率达95%以上。

5、抓好体育卫生艺术特色教育。一是重视体育卫生教育,成效显着。近年来,小学生体育课考核合格率分别为99.9%、100%,优秀率为26.12%、26.4%,初中生体育课合格率分别为98.3%、97.8%,小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合格率为99.98%、99.98%,优秀率为32.75%、36.14%;初中生体质健康标准合格率为98.3%、98.4%,优秀率28.6%、28.3%;中小学生年体检率达100%,所有中小学生实行新生入学预防接种,学校实行学生晨检、缺课登记报告制度。中小学学生近视眼学年新发病率均控制在2.8%以下,各中小学被**市教育局评估认定为《广东省学校体育卫生基本条件标准》达标学校。二是注重学生的个性特长发展。学校组建了篮球队、乒乓球队、田径队、舞蹈队、歌咏队等兴趣小组,以运动会、文艺晚会和艺术节等为载体,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学生参加体育艺术类活动硕果累累。学校多次获得市级以上活动优秀组织奖,共有学生45人获市级奖;南盛中学荣获2012年**市中学文艺汇演二等奖,南盛中心学校参加2009年“**市小学生排球赛”分别获得赛区男、女组一等奖。各中小学均被**市教育局评估认定为《广东省学校艺术教育基本条件标准》达标学校。

三、存在问题与努力方向

近年来,我街道教育教学取得了长足发展,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一是教育投入仍然不足,校园文化建设、运动场建设标准偏低。二是教师学科结构与中小学课程结构尚欠匹配。三是学校管理和教育科研水平仍待提高。

今后,我们将努力做好三个方面工作,不断提高南盛教育发展水平。一是多渠道筹措资金,继续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向教育现代化的目标迈进。二是加大师资队伍建设力度,加强校本培训,着力打造一批名教师和学科带头人。三是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着力打造具有本校特色的校园文化品牌,实现学校内涵发展、可持续发展。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我们决心以这次申报广东省教育强街为新的起点,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大力推进现代化教育,确保南盛教育健康快速发展。

四、自评结果

对照《广东省教育强镇(乡、街道)督导验收方案》,我街道进行认真自查,自评得分为:政府责任63.6分,教育管理18.8分,办学水平11.4分,合计得分为93.8分,必达标准全部达标,达到了广东省教育强镇(乡、街道)的指标要求,特向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申报广东省教育强街,请省教育强镇(乡、街道)督导验收组予以督导验收。

**市南盛街道办事处

2012年11月10日

第三篇:某某镇镇教育强镇自评报告

某某市某某县某某镇

申报广东省教育强镇复评验收

中共某某县某某镇委员会 某某县某某镇人民政府

二〇一七年十月

落实优先发展 再创教育辉煌

——某某镇镇申报复评广东省教育强镇自评报告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我镇在2012年成功创建“广东省教育强镇”以后,继续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的理念不动摇,把巩固教育强镇成果,提升教育发展水平作为一项主要工作来抓,大力发展教育事业。现对照《广东省教育强镇(乡、街道)督导验收方案》(修订)标准要求,现将自评工作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镇地处东江上游,某某中西部,距离县城32公里。辖区面积118平方公里,下辖10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89个自然村,户籍人口18105人,外来人口较少。某某镇是一个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山区小镇,南通某某县城,东接黎嘴镇,西临和平县东水镇,北靠车田镇。全镇公路总里程达80多公里,主干道有黎黄线(黎咀至某某)和四黄线(四都至某某),全部行政村道实现水泥硬底化,交通便利。矿产资源、水力资源、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投资环境。某某是“油茶之乡”。油茶种植面积达三万多亩,是某某市油茶专业镇,茶油产品远销国内外,是我镇农民主要农业经济来源。2016年,全年完成生产总值1.53亿元,同比增长11.2%;农民年人均纯收入7452元,同比增长9.4%,镇级经济和群众生活水平稳步提高。

某某镇自古民风淳朴,文化底蕴深厚,人杰地灵,秉承了客家人诗书传家,崇文重教优良传统。清朝年间,我镇有四位学子考取进士。目前,我镇有少将1名,大校1名,副处以上干部19名,拥有高级技术职级人员15名。镇内有古时烽火台、担盐古道等遗迹,全镇九个村被定为革命老区村,人文历史底蕴深厚。

自从教育强镇督导验收以来,我镇围绕教育强镇评估督导组提出的发展建议,正视不足,总结经验,与时俱进,合力整改。经过整改与提升,办学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先后被省、市、县评为“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某某市绿色学校”、“某某市平安校园”“某某县文明单位”、“某某县师德师风建设先进单位”、“某某县德育达标学校”等称号,教育事业又跃上了新的台阶。我镇现有初级中学1所,完全小学1所,1所公办幼儿园,1所民营幼儿园,成人文化技术学校1所。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全部被认定为标准化学校,某某镇中心小学附属幼儿园被评为规范化公办幼儿园,成人文化技术学校是市级示范性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全镇现有在职教师125人(其中中学 51人,小学64人,幼儿教师10人,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兼职教师11人);全镇在校生706人(其中中学232人,小学474人);在园幼儿273人。

二、整改落实情况和成效

在2012年4月某某镇申报广东省教育强镇督导验收总结会上,省督导验收组领导专家客观地提出了两条后续发展意见:一是继续加大教育投入。进一步完善学校(幼儿园)教育教学设备设施,不断提高学校教育信息化装备水平。二是继续加强师资队 伍建设。逐步解决教师结构性缺编的问题;加大名校长、名教师、学科带头人及幼儿教师的培养和培训力度,提高师资水平;加强教育科研,提高教师现代化技术的应用水平;进一步打造学校办学特色,促进学校内涵发展。我镇高度重视省教育强镇督导验收组提出的建议,积极落实责任,制定措施,全力抓好整改。

(一)进一步加大教育投入,提升基础设施水平。我镇地处偏僻山区,没有区位优势,经济基础较为薄弱,镇、村两级集体经济收入比较低,处于保稳定、保运作的状态。面对困难,我镇迎难而上,积极履行政府职责,优先安排落实教育经费,实现“三个增长”。五年来,我镇不但全面化解了2012年“创强”期间遗留下的200多万元债务,还在保证正常教育经费的同时,又投入180多万元逐步提升完善了中小学多媒体教室及其他功能教室、图书资料、校园网、教师教学专用计算机和学生学习终端等现代教育技术装备;投入95万元对某某中心小学附属幼儿园进行了全面的升级改造;投入240万元对中小学运动场、食堂、学生宿舍、厕所、围墙等设施设备进行了升级改造;投入230多万元兴建了1700多平方米的某某中学教师宿舍楼;大力开展“校园变公园”活动,投入50多万元全面绿化、美化了中小学校园,某某中学荣获某某市绿色学校殊荣。五年的不懈投入,使我镇办学条件的不断优化,教育的硬件建设又迈上了一个新台阶。现在,全镇中小学已全部达到标准化学校标准,幼儿园也已通过了规范化验收。全镇中小学教学点都接通互联网,实现了“校校通”、“班班通”;配备多媒体教室19个;比初评增加8个,达到标准要求;中小学 每位教师均配备一台个人专用计算机(或者手持终端),较初评大幅增加;中小学生图书册比初评时增加近5000册;中小学生计算机拥有量为139台,比初评时增加45台,生机比5:1,达到标准要求。

(二)进一步加大队伍建设,提高师资水平。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撑起教育强镇的中心支点。五年来,我镇高度重视对教师队伍建设。一是优化调整。针对全镇中小学存在教师结构性缺编的问题,我镇通过调配、培训等途径,增加美术、音乐、体育等教师4名,并调整了2名专业对口的教师专职任教美术、音乐等科目,有效改善了教师学科结构,促进学科的平衡发展。二是抓学历进修。近年来,我镇针对中小学校幼儿园教师学历不达标情况,积极鼓励和支持他们参加脱产、函授、自考、远程教育等多种形式的学历进修,提高学历层次。据统计,近五年全镇共有57名教师参加学历进修,参加本科以上学历进修的51人,参加大专学历进修6人。目前,有9名教师已完成了本科以上学习,中小学教师学历层次较初评时有了大幅提高。三是抓能力培训。近年来,我镇还积极推进名校长、名教师、学科带头人等教育高端人才培养力度。定期组织校长、优秀教师到市、县先进的学校学习深造,鼓励教师不断进行自我提升。同时,我镇还以岗位练兵为契机,积极开展“新课改培训”、“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培训”、“多媒体教学培训”等校本培训,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此外,我镇还不断加强教师现代教育技术能力的培训,使全镇45周岁以下的教师基本掌握了计算机网络使用和多媒体教学技能。近两年我镇共有8篇论文在省市级刊物上发表。某某中学、中心小学连续多年被县委、县政府评为“教育工作先进集体”。目前,一支安教、乐教、善教的师资队伍正在形成。

三、主要做法和成效

在抓好后续发展意见整改落实的同时,我们立足长远,科学谋划教育事业新发展,巩固提高全镇的教育发展水平,努力再创教育新辉煌。

(一)党政高度重视,合力推进教育发展。

一是党政重视,教育优先。经过2012年的“创强”,镇委、政府的主要领导更加深刻认识到提高人才素质是振兴经济的关键,树立了“某某要发展,教育当先行”的观念,将教育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并建立健全了教育领导机制。形成了“镇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班子成员协同抓,职能部门和村(居)委会一起抓”的工作机制。五年来,镇党政领导经常深入全镇各中小学、幼儿园调研,并多次召开镇、村、校三方联席会议,召开专题会议,及时研究和解决教育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和困难,积极采取措施,巩固“创强”工作成果。

二是广泛动员,成立教育基金会。“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创强”以来,某某教育事业虽取得了长足发展,但与广大人民群众享受优质教育的期盼还有较大差距,与兄弟乡镇相比仍有距离,特别是在“奖教、奖学、助学”方面还未能形成长效机制。为进一步推动某某镇教育事业的全面可持续发展,镇党委、镇政府于2015年8月倡导筹备成立了“广东省某某教育发展基金会”。筹 备成立以来,镇党委书记、镇长多次亲自率领镇班子成员,利用节假日时间不辞劳苦,奔赴广州、深圳、珠海、东莞、中山、惠州、某某等地,拜访某某籍外出乡贤、领导、校友,共商某某教育发展大计。镇委、镇政府的决心与虔心,得到了众多某某籍领导及乡贤的鼎力支持和积极响应,如:某某知名乡贤,广东省人民政府督学、原某某市教育局局长谢锦坤听到这一消息后,为了某某教育基金会早日成立更是亲自参与筹划工作。镇内外纷纷为某某镇教育基金会募集资金。目前,募集资金已超过200万元,每年都拿出较大比例的资金对先进教育工作者、优秀教师、考上重点高中和重点本科的某某籍优秀学生进行隆重表彰奖励,“某某要发展、教育当先行”已成全镇人民共识,尊师重教的良好局面已经形成。

(二)狠抓教学质量建设,实现新提升。教学质量是教育的生命线,教学质量是立校之本,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是评价一所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是办人民满意教育的必然要求。

一是抓教学常规,提高教学质量。教学常规管理是学校工作的中心环节,抓好教学常规管理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经过近几年的积极思考和探索,我镇基本构建起了符合本镇实情的教学常规管理模式。一是加强教师备课、上课、作业批改、辅导、检测等教学常规管理,实行不预约听课、互邀听课、上示范课、实验课等活动,加强对教学常规管理的督查,把常规抓好、把细节抓严、把过程抓实,实现过程管理精细化。二是打造高效课堂。牢固树立新课程理念,深入研究课程标准和教材,深入教学一线,研究课堂教学规律,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切实转变教学方式,努力打造高效课堂,提高教学质量。三是通过加强教师教学理论学习,促使教师重视运用现代化教育教学理论,解决教学实践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四是加强与片区、县城学校的交流学习,提升教学质量。在全镇教师的共同努力下,我镇各校教学成绩和教学水平连年攀升,教学氛围日益深厚。近五年,县教育局对全县小学教学质量抽查评估,我镇均位列全县较好学校行列;2015年某某中学中考取得优异成绩,位列某某市各学校第六名,某某县第三名,考入重点高中人数创历史之最,受到社会各界一致好评。

二是建立评价体系,实施教师激励机制。“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建立教师目标管理考核评估制度,制订《师德实施细则》、《教师考核评价方案》、《教学奖励制度》等一系列制度和方案,每学期依据方案对各学校教师的工作进行考核和评估,并对被评为先进的单位和个人予以表彰奖励。每年教师节前夕,镇党委、政府都会拿出一定资金,对在教育教学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优秀教师、先进教育工作者进行表彰奖励,激励教师努力工作,再创佳绩。

(三)坚持“立德树人”,提高育人质量。素质教育的首要目标就是要育好人。因此,镇委、镇政府始终坚持把德育工作放在学校工作的首位,把培养学生如何做人作为德育工作的重点,针对中小学生年龄特点和家庭状况,研究和制定了德育工作计划,采取环境感染、舆论引导、活动熏陶、社会实践等多种形式,不断优化德育形式,提高德育实效。一是强化师德师风建设。为了树立教师认真履行工作职责的正气,弘扬教师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高尚情操,2013年,我镇在中小学深入开展师德师风“大讨论、大查摆、大整改、大提高”活动的基础上,2014年全力实施了师德师风“12345工程”,初步建立健全了我镇中小学校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同时,我镇还积极引导广大教师严格遵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自觉增强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学为人师、行为示范,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在全镇教育系统中形成“爱国守法、爱岗敬业、依法从教、终身学习、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崇高师德风尚。经过一系列师德教育活动,我镇广大教职工以校为家、爱岗敬业,默默地在教坛上耕耘,并涌现了一批先进。2013年以来,我镇教师有33人次荣获县级以上“优秀教师”荣誉称号,有18人次在义务教育阶段课堂教学大赛中获某某县二等奖,某某中学骆茵老师获得某某市教学大赛二等奖。

二是加强学生德育工作。为构建和谐校园,进一步加强学生德育工作,我镇坚持立德树人、德育为先理念,采取多项举措,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一是开展多种形式德育活动。中小学校充分利用升旗仪式、早操会、主题班会等时间,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积极开展节水、节粮、节电教育,倡导开展“光盘行动”、“水滴行动”、“绿色行动”,培养学生节约意识。此外,各校还积极创新德育形式,开展形式多样的德育活动,如:某某中学举办“成长心连心”公益活动,培养学生感恩意识。某某中学在校园开设“无人自助售卖店”,培养学生诚信意识,在 饭堂实行了“自助餐”,培养学生节俭意识。二是挖掘本地德育资源,提高德育工作实效。为寻找德育工作新途径,我镇深入开展“三善三好”活动,不断发掘某某本地“孝善文化”德育资源,把“孝善”作为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将中华传统美德主动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与实践。通过组织学生到敬老院开展帮扶、慰问孤寡老人、为五保户送温暖等形式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尊老爱幼、社会参与和责任意识。近年我镇谢浩亿、谢思榕骆丽燕同学先后获某某县十佳“孝亲敬老之星”光荣称号。三是开展创“在校生违法犯罪率为零”的活动。邀请县检察院、法制副校长、“一村一法律顾问”律师到校为学生讲授法制知识,提高学生法律意识。近五年,我镇中小学校每年都被某某县教育局评为“犯罪率为零”、“德育达标学校”。

(四)扎实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升学生素质。有特色的教育才是有质量的教育。近年来,我镇以“快乐”教学为抓手,在抓好学生德育、智育的同时,大力开展文体等活动,不断推动特色学校建设,着力打造具有某某特色、某某个性的校园文化体系。一是强基础。某某虽然财政困难,但在教育投入方向上,我镇对学校体艺器材的添置予以重点倾斜,目前全镇中小学的体艺器材配齐率全部达到省教育强镇标准。二是通过培训、调配等,彻底解决部分学校“无人能教”的现象,开齐课程、开足课时,确保学生接受全面系统的教育。三是大力开展校园文体活动,组织各种兴趣小组,如书画、体育、文艺等,定期组织书画比赛、文艺演出。近五年,我镇学生积极参加各学科和体育、艺术方面的各 类竞赛、竞技活动,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艺术类获县级以上奖项10多次;体育类获县级以上奖项20多次,奖牌数位于乡镇学校前列。如:2013年我镇某某中学学生张雷鸣参加某某县中小学运动会获初中组男子跳高第一;骆树英参加2015年某某县中小学田径获得初中女子跳高第一名,2015年某某中学足球队代表某某县参加某某市中学生校园足球联赛喜获第三名,创造了我校足球运动的历史。某某中学舞蹈队参加2015年全县中小学生元旦文娱汇演,《如火的青春》获中学组三等奖;在2015年举行的某某县第五届中小学文艺展演中,《学生会招聘》获中学组二等奖。镇中心小学舞蹈“喜洋洋”和赖梅琳同学“我的中国梦”朗诵节目也得到了上级领导的好评。最近两年,中小学生参加某某县田径运动会,1名中学生获得初中组女子跳高冠军,1名小学生获得小学组跳高第3名,中小学生参加某某县分赛区校园足球赛先后获中学组第一名和第二名,小学组第三名,某某中学先后被评为广东省足球推广学校和全国青少年足球特色学校。2017年中心小学举办的元旦文艺晚会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高度点赞。

(五)着力推进特色学校建设,提升学校管理水平。党委镇府着眼长远,紧跟教育发展的新形势,与各级党委政府和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一道,大力推进特色学校建设,使我镇教育能够早日迈开现代化的步伐。目前,我镇中小学校均已构建出各自的特色文化和办学思想体系,某某中学特色文化为足球文化,中心小学特色文化为东江文化,并在学校管理的实践中认真落实,学校管理水平正得到质的提升。

(六)综合治理,创建平安校园。安全责任,重于泰山。某某镇党委、政府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工作方针,切实加强学校周边环境治理,建立长效管理机制,维护学校周边秩序,保护学生、教师的合法权益,为学校提供安全保障和良好的周边治安环境。

一是强化安全教育。三年来,我镇始终把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放在学校安全工作的首位,狠抓意识培养,让安全知识“零盲点”,真正让每一名学生重安全、懂安全。主要做法是着力做到“六个一”、“五个有”、“两个二”、“两个进”,全力维护中小学校安全稳定。“六个一”即在各中小学校校门口竖一个永久性安全教育警示牌,牌上书写“四不乘坐一不玩水”警示语;校园内有一个固定的安全教育专栏;每周班会必讲安全教育;每学期请法制副校长讲一堂安全教育课;每学期至少发一封《安全工作致学生及家长的一封信》;每次放假前发短信提醒家长要监护子女的安全。“两个二”,即校园内要有2条以上的安全横幅标语,每天放学前最后一节课下课前2分钟由科任教师作安全警示教育。“两个进”即,晚上值日教师住进学生宿舍,学生用餐时值日教师要进饭堂与学生用餐。

二是强化管理,全力整治。近年来,我镇不断加强校园安全监管,健全安全管理长效机制。如建立健全中小学校及幼儿园综合治理的各项制度,包括门卫制度、节假日值班制度、重点部门 “四防”制度,外来人员管理制度、校园消防制度、食品安全制度等等,不断增强校长等责任人对维护学校稳定的重视程度和工作力度,做到警钟经常鸣,安全常态化。此外,我镇还积极开展校园及周边环境专项整治工作。如坚决取缔学校周边200米内网吧、桌球室、游戏机室等娱乐场所;清理赌、毒现象;强力开展集中整治三轮车、农用车非法载人等交通违法行为专项整治行动。通过多形式的安全教育、齐抓共管、全力整治,多年来,我镇各中小学校均未发生重特大安全事故。

(七)着眼未来,积极构建全民教育体系。在2012年创建教育强镇之初,我镇就树立了全民教育、终身教育的大教育观念,不断构建多形式、多层次的现代教育体系,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对教育的需求,推动各类教育协调发展。

一是大力发展学前教育。让小孩得到优质的学前教育,是我镇广大人民对教育的要求。近年来,我镇把幼儿教育事业纳入基础教育发展与管理的重要范畴,根据上级关于规范办园的有关规定,投入95万元对我镇公办幼儿园—某某中心小学附属幼儿园进行全面升级改造。在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的同时,我镇也大力发展民营幼儿园。目前,镇内1所公办幼儿园和1所民办幼儿园均已达到规范化标准,我镇学前三年入园率均达93%以上。

二是进一步巩固和提高义务教育发展成果。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教育发展的“重中之重”,是基础环节和奠基工程,我镇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大力巩固和提高义务教育成果。一是落实防流控辍措施。加强学校管理,强化“学校、家庭、社会”的管理机制三结合教育工作机制,严格控制学生的流失。全镇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辍学率为零;初中入学率达100%,年辍学率控制在1%以下。二是严格落实免费义务教育制度,确保学生依法享受义务教育权利,同时积极解决困难家庭子女读书问题,抓好“低保”家庭在读子女助学金的发放,避免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有效地巩固和提高义务教育成果。

三是加强成人教育,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我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是市级示范性成人文化学校,为更好地服务当地社会经济建设,实现“科技兴农”的战略目标。我镇立足某某是农业镇,某某市油茶专业的实际,与当前我镇开展新一轮对口帮扶结合起来,因地制宜,利用多种途径、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地开展农民实用技术培训和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培训。三年来,共举办计算机、专业技术、种养技术等培训班20期,年培训面达40%以上。同时,我镇还通过建设农家书屋和农村信息服务点(站)等,为农民提供学习的平台,提高了农村劳动力的综合素质,有效地促进了镇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四是广泛开展社区教育,活跃社区文化。近年来, 我镇充分依托自身资源优势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大力弘扬崇文重教风尚。针对不同人群的需求,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化活动,如:成立街道舞蹈队、开展一年一度的某某镇篮球友谊赛、各村春节期间的文体活动、村际篮球赛等,不断提高群众的文化素养, 努力活跃社区文化。同时,我镇还在深圳龙华新区民治办事处及 广州海关的帮扶下,先后投入资金600多万元,为各村建起篮球场、文娱活动室、村农家书屋,为群众健身、学习和举办各种文艺、体育活动提供了有力条件,社区文化氛围越来越浓。

四、存在问题与发展方向

“独木不成舟,众志能成城”。在上级领导的关心和帮助下,在教育主管部门的配合和支持下,在全镇人民的共同努力下,通过创建教育强镇,我镇教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教育综合实力得到大幅度提升,全镇教育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大好局面。但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镇的教育与发达地区的教育发展水平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一是办学条件仍需进一步完善。个别学校的功能场室建设仍存在不足的问题;二是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有待提高。部分教师仍缺乏先进的教育理念和创新意识,特别是教育科研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今后,我们要从两个方面作出努力:一是想方设法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大投入,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二是要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加强教师的学习和培训,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全面提高育人质量,加快教育现代化进程。

五、自评结果

对照《广东省教育强镇(乡、街道)督导验收方案(修订)》的各项指标要求,我镇以实事求是的态度进行了自查自评。自评结果是:政府责任68.3分,教育管理与素质教31分,合计得分99.3分,各项必达指标全部达到要求。据此,我们认为我镇仍符 15 合广东省教育强镇的标准,特向广东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申报广东省教育强镇复评,请予以督导验收。

第四篇:申报广东省教育强镇自评报告

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

谱写**教育新篇章

——**市**镇申报广东省教育强镇督导验收

自 评 报 告

**市**镇人民政府 二OO七年十二月

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

谱写**教育新篇章

——**市**镇申报广东省教育强镇督导验收自评报告

**镇人民政府

(二OO七年十二月)

创建教育强镇,是推动未来发展的先导工程,是落实“科教兴镇”的重大举措,也是惠及全镇人民的民心工程。近年来,我镇围绕创建省教育强镇的工作目标,不断加大投入,深化改革,狠抓落实,取得了显著成效,使我镇的教育综合实力不断增强,为创建省教育强镇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现就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镇经济社会及教育事业发展概况

我镇总面积91平方公里,下辖13个村委会、2个居委会。2007年初,全镇人口约11万,其中户籍人口7万多,外来人口4万。改革开放以来,我镇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团结拼搏,开拓进取,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协调发展。

在经济迅速快速发展的同时,我镇教育事业也实现了跨越式发展。1981年普及初等教育,1989年普及九年义务教育,1993年扫除青壮年文盲、半文盲,1995年普及高中教育。目前,全镇有完全中学1所,初级中学1所,职业高中1所,小学7所,在校中小学生11646人;幼儿园13所,在园幼儿2026

人;成人文化技术学校1所;已批准筹办的民办学校2所;民办成人教育网点4个,全镇已建立了从幼儿教育、义务教育、普通高中教育、职业教育到成人教育比较完整而又协调发展的全民教育体系, 实现了发展阶段从量的扩张向质的提高转变,教育模式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

二、主要做法及其成效

2005年我镇正式提出创建省教育强镇的目标,2006年创建工作全面启动,今年把优先发展教育、创建广东省教育强镇列入全镇十大民心工程之首,全力推进创建的各项工作。回顾创建工作的历程,我们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教育部门的指导和关怀下,全面落实了“五个坚持”:

(一)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近年来,我镇党委政府始终坚定不移地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把教育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采取多项措施优先发展教育。

1、加强领导,提供创建工作的组织保障。我镇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创建教育强市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的决定》,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做到思想上重视、组织上加强、工作上支持、经济上倾斜,大力实施“科教兴镇”战略,全力推进创建教育强镇的各项工作。2006年,成立了由镇委书记、镇人大主席***任组长的**镇创建省教育强镇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镇创建广东省教育强镇实施方

案》。2006年3月28日,召开了“**镇创建省教育强镇动员大会”,动员全镇上下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创建省教育强镇的各项工作上来,作出了“六个优先”的部署,即:教育发展优先规划,教育投入优先安排,教育用地优先保障,教育人才优先引进,教师待遇优先落实,教育问题优先解决。两年来,为加快推进创建的各项工作,建立了镇班子成员定点联系学校、定期研究教育和教育工作实绩考核等制度,坚持每年召开教育工作会议,专题研究教育工作,及时解决教育方面的问题和困难,坚持经常深入学校调研,督促检查和指导教育工作,坚持每年教师节期间召开庆祝教师节大会或教师座谈会,对优秀教师及优秀教育工作者进行表彰。镇委镇政府的高度重视及周密部署,为创建工作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

2、加强协调,形成创建工作的强大合力。在创建工作中,我们着力建立上下联动,统筹有力,衔接紧密,运转协调的工作机制,形成合力,确保工作落实。在镇委镇政府的组织协调下,财政、国土、建设、规划、供电、供水、电信等单位和部门优先安排创强资金,优先安排学校建设用地,优先安排建设项目,优先提供各种便利;工商、公安、卫生、交通、宣传、工会等单位和部门,综合整治学校及周边环境;教育、物价、财政、纪检等部门重视做好教育收费的检查、监督;民政、教育、团委、妇联等部门每年做好低保户家庭在读子女的助学金申请发放工作,解决读书难问题;文化广电部门及时宣传报道

创建工作进展情况,在全镇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通过各单位、部门的上下联动,形成了创建工作的强大合力。

3、加大投入,夯实创建工作的物质基础。教育投入是政府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地位的根本保障,是政府重视教育的直接体现。三年来,尽管镇财力十分有限,我们还是克服种种困难,采取优先安排、优先保障的措施,不断加大对教育的投入,保证了教育经费“三个增长”,为创建教育强镇提供了有力的保障。2004至2006年,全镇的教育投入分别是5127万元、5906.9万元和10206.36万元;全镇生均教育经费逐年增长,2004年为3673元,2005年为4420元,2006年为5004元,分别比上一年增长13.14%、20.34%、13.21%;生均公用经费2004年为771元,2005年为923元,2006年为1058元,分别比上一年增长10.35%、19.71%、14.63%。教职工的年平均收入也逐年提高,2004至2006年分别为45400元、51800元和63800元。全镇投入创建教育强镇的专项资金达2.2亿元,此外,从今年起,镇政府每年还拨出约110万元的专项经费,用于加强和规范中小学校保安员队伍的管理;拨出900万元的专项经费(分三年每年300万),用于中小学的信息化硬件建设;拨出70万元的专项资金,作为教师培训的专项经费。高强度的投入,为创建教育强镇工作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二)坚持教育协调发展,努力构建现代教育体系。我们坚持教育协调发展,努力构建多形式、多层次的全

民终身教育体系,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对教育的需求。

1、普及基础教育。近年来,我镇着力抓好普及基础教育工作。加强了基础教育学籍管理,建立了学生流失情况报告制度和学生辍学领导责任制,三年来,我镇的九年义务教育辍学率一直都控制在0.2%以内。着力解决学生读书难问题,避免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或辍学。2006年,我镇向710名低保家庭在读子女发放助学金108.67万元,为148名寄宿生减免生活费、寄宿费24.68万元,为179名学生争取了8万多元的社会资助。2006至2007学,全镇3—5周岁幼儿入园率为99%,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为95%,小学毕业生升学率为100%,初中毛入学率为100%,初中毕业生毕业率为100%。三年来,初中升学率分别为95.13%、96.10%、98.01%。

2、发展职业教育。我镇认真贯彻落实《职业教育法》,在抓好普教工作的同时,积极发展职业教育,努力办好职业高级中学。一方面,职业中学以市场需求和就业为导向,想方设法调整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抓好专业技能的实训工作,使学生学有所长,学有所专,学有所用。近年来,职中毕业生的就业率都在95%以上。另一方面,积极鼓励学生参加职业高考,三年来参加普通高考高职类考试被普通高校录取的人数有116人。随着大批学生进入职业高等院校学习,职业教育在为我镇培养专业技术型人才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3、多渠道发展成人教育。多年来,我镇结合实际,不断调整成人教育工作思路,加强了成校基地的建设,以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为中心,以民办培训网点和劳动部门的职业培训为补充,形成了辐射各村(社区)、各单位的成人教育培训网络。该网络以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实用人才为目标,坚持开展多形式、多层次、多渠道培训,拓宽成人教育的培训局面,先后与南开大学、浙江师范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广州大学、广东海洋大学等多所高等院校合作,开办了教育学、汉语言文学、行政管理、工商企业管理、经济管理等专业的函授大专和本科学历班,在读人数557人。三年来,该网络培训了49000多人次。通过多形式、多层次、多门类的培训,有效地提高了我镇劳动者素质,推动了生产力发展。

4、有序发展民办教育。在“积极鼓励,大力支持,正确引导,加强管理”的民办教育方针指引下,我镇把民办教育作为我镇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纳入教育整体发展规划中。我镇认真贯彻落实《民办教育促进法》及其相关实施细则,做好民办学校的发展规划,积极扶持和引导。目前,全镇有民办幼儿园13所,在园幼儿2026人;已批准筹建的民办学校2所。民办教育的发展,有效地解决了新莞人子女入学入园的问题。

5、广泛开展社区教育。我镇大力加强镇、村(社区)的文化设施建设,为全镇群众、新莞人提供文化、休闲、娱乐的场所。近年来,镇、村(社区)先后建成社区服务中心、文化

广场、公园、文化馆、体育场、图书馆等一大批文体设施。同时,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区文化活动。通过深入开展“爱国、守法、诚信、知礼”现代公民教育活动以及城市暖流、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婚育新风进万家等系列主题教育,建立了镇、村(社区)教育网络,满足了包括新莞人在内的不同年龄层次的人员接受教育的需要。

(三)坚持教育格局科学统筹,大力促进教育均衡发展。2006年前,我镇共有小学15所,其中9所小学在读学生数不足500人。这些村办小学规模小,办学条件落后,等级学校比例少等,成为制约我镇教育发展的瓶颈。2006年,镇委、镇政府从办优质教育,加快教育现代化的高度出发,积极推进联合办学,整合优化教育资源,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

1、高起点规划。根据**市人民政府《关于我市学校布局和设置意见的通知》,遵循整合利用现有教育资源,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学生能就近入学的原则,在广泛开展调研,征求多方意见和建议,规划、教育、城建等部门反复论证的基础上,镇委、镇政府制定了《**镇中小学布局调整方案》。规划从2006年起,用2年时间,把全镇15所公办小学合并为7所,5所中学合并为3所。合并后,按照市一级学校标准新建小学2所,扩建小学2所、中学1所,保留小学3所、中学2所(**中学和**职中这2所中学已纳入我市高中阶段学校布局调整规划,于2007和2008年在我镇选址新建),新建和扩建的中小学全部创建成为市一级学校,在2007年年底前创建成为广东省教育强镇。高起点的规划为实现高标准建设学校,整合优化教育资源奠定了基石。

2、高标准建设。按照市一级学校的建设标准,全镇共投入2.2亿元专项资金用于学校校舍建设和改善办学条件。其中投入5300多万元新建占地53亩的中心小学,合并原中心小学、麻一小学、麻二小学、麻四小学4所学校;投入3100万元新建占地40亩的**一小,合并新基小学、东太小学2所学校;投入1800万元扩建占地45亩的**二小,合并鸥涌小学、黎滘小学、螺村小学、川槎小学4所学校;投入1300万元扩建占地40亩的**三小,合并南洲小学、华阳小学2所学校;投入400多万元改造大步小学和大盛小学的校园环境,完善设施设备;投入1亿元扩建占地200亩的**一中,合并**一中、川槎中学、漳澎中学3所学校;投入260万元建设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大楼及完善设施设备。至此,我镇联合办学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扩大了学校的办学规模,优化了教育资源,学校的办学条件得到根本改善。目前,我镇有市一级学校7所,其中,中学1所,小学6所,等级学校的间数占学校总数的70%;有市一级幼儿园1所,市级示范性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1所。通过高标准的建设,有效地促进了教育均衡发展,为创建省教育强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坚持实施素质教育,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在巩固和提高普及教育的基础上,我镇积极优化教育资源,努力创建等级学校,坚持实施素质教育,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1、坚持以人为本,德育为先。我镇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意见》,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以及学生文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切实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网络,积极开展形式多样、主题鲜明、针对性强的教育实践活动,加强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禁毒教育、交通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并通过办好家长学校,举办家庭教育专题讲座,开展“千师访万家”活动等,加强与家长沟通联系,有效调动了家长关爱子女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提高了家庭教育的质量。通过拓宽教育活动的载体和渠道,进一步增强了我镇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得到了提高。三年来,小学生操行评定优良率分别为89.58%、90.49%、91.72%,后进生转化率分别为89.24%、91.27%、93.18%;中学生德育考核优良率分别为82.65%、83.49%、85.77%;后进生转化率分别为86.75%、89.45%、90.53%;全镇中小学生违法犯罪率为零。

2、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近年来,我镇中

小学坚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作为根本任务,认真落实课程计划,加强教学管理,积极推行新课标、新教材的实施工作,及时总结、交流和推广课改经验。努力探索符合学生全面发展规律,激发学生创造潜能的教育教学模式,学习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不断更新教学观念。坚持以课堂教学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加强课堂教学的改革与研究工作,改革对学生的考核评价工作,教学质量稳步提高。三年来,小学毕业考核合格率,语文分别为95.18%、94.21%、94.91%,数学分别为90.00%、90.91%、92.17%,英语分别为90.56%、93.09%、94.68%;初中毕业考核全科合格率分别为93.15%、95.01%、95.16%;高中毕业考核全科合格率分别为97.96%、98.80%、94.26%。以上指标均达到或超过市的要求。三年来,我镇每万户籍人口升大学比例分别为97.19、118.39、93.93,在全市排名分别为第二、第七、第一,先后有三名本镇籍学生考上清华大学。

3、发展体艺教育,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一直以来,我镇十分重视学校的体艺工作,将其作为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的一项重要任务,认真执行课程设置和课程改革的有关规定,开齐课程,开足课时,配齐专职教师,为教学教研提供所需条件。镇或学校每年举办运动会、合唱比赛、书画展览、篮球比赛、文艺晚会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体艺活动,为广大学生提供展示特长,表现自我的机会,增强了学

生的身体素质,陶冶了学生的思想情操,促进了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三年来,我镇中小学生参加美术、音乐、科技等竞赛获奖共有286项,其中获国家级56项、省级2项、市级54项、镇级174项;全镇小学生体育锻炼达标率分别为95.55%、96.12%、96.64%,优秀率分别为30.34%、33.81%、32.21%;初中生体育达标率分别为97.99%、97.80%、97.90%,优秀率分别为25.80%、25.56%、26.01%;高中生体育达标率分别为94.11%、94.77%、93.85%,优秀率分别为25.17%、25.01%、25.73%;中小学生近视新发病率控制在2%以下,以上指标均达到或超过卫生部、教育部的要求。此外,我镇传统体育项目优势逐步显现,漳澎小学是广东省体育传统游泳项目学校、**市基层游泳训练点,该校输送的运动员曾获得世界级奖项3项,亚运会奖项3项,国家级奖项3项,省级奖项42项,市级奖项36项,为我镇争得了荣誉。

4、开展特色教学研究,努力打造教育品牌。近年来,我镇各校根据自身特点,努力开展特色教学研究,逐步形成三大教育特色。

一是拓宽思想教育途径,突出德育特色。我镇始终坚持把培养学生具有良好思想道德素质和社会实践能力作为工作重点,拓宽途径,整合资源,把德育工作贯穿于教学和活动的全过程,坚持抓好“六个结合”:即道德实践活动与新课程改革相结合,与少先队活动相结合,与日常文明行为习惯养成相结合,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与安全、法制教育相结合,与家庭、社会教育相结合,并遵循“小、近、实、活、新”的原则,突出道德实践活动的社会性、实践性、主体性、体验性,持续深入地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主题鲜明的道德实践活动,形成了高品位、立意新、宽领域的道德实践活动氛围,对学生思想道德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收到全面育人的效果。市直属学校普遍评价我镇学生:学习刻苦勤奋,思想端正,基础扎实,成绩优秀。

二是营造绿色校园,突出环境教育特色。我镇以“创建绿色学校,深化素质教育内涵”为切入点,在全镇深入开展环境教育。各校以创建绿色学校为载体,积极开展各种环境教育活动,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环保实践。在绿色理念下,全镇师生树立了“环境保护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的观念,绿色环保行为在全镇师生中蔚然成风,各中小学校园全部做到净化、绿化、美化。目前,全镇有省绿色学校1所,市绿色学校5所,园林式单位3所,形成了良好的环境教育特色。

三是推进教育信息化工程,突出信息教育特色。我镇以联合办学和创建省教育强镇为契机,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工程,信息教育特色优势逐步显现。目前,全镇中小学都建成了计算机室,7所学校建成校园网。全镇小学现有计算机1156台,每千名学生拥有电脑数为102台;初中有计算机508台,每千名

学生拥有电脑数为83台;职中有计算机149台,每千名学生拥有电脑数为202台;全镇小学、初中教师按1:1的标准配备了高性能办公电脑。自2002年起,各小学从四年级起开设信息技术课程,三年来,能使用计算机作数据处理及收发电子邮件的初中毕业生占总人数的70%以上,高中毕业生占总人数的99.83%以上。为帮助广大教师掌握多媒体教学操作技术,提高教学课件的制作能力,镇组织中小学教师开展多媒体应用技术的通识培训。目前,我镇45岁以下教师都会操作使用计算机和多媒体教学技术,45岁以上教师能基本操作使用;91.34%的教师能运用多媒体教学,运用多媒体教学的学科占76.92%,课时覆盖率达39.39%。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广泛应用,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五)坚持大力推进教师专业化建设工程,促进学校内涵发展。近年来,我镇以建设一支与教育现代化相适应的高素质教师队伍为目标,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实践。

1、加强学校行政队伍建设。我镇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努力构建结构合理、德才兼备的学校行政队伍。把好选拔关,优化队伍结构。按照干部“四化”标准,把一批学历高、能力强,有开拓精神,年轻有为的青年教师充实到学校行政领导岗位,优化了我镇中小学行政队伍。把好培训关,提高队伍素质。我们每年都组织各校行政参加学习和培训,引导他们由“经验型”、“职务型”领导向“研究型”、“服务型”领导转变。目前

10名中小学校长中已有3名参加了“市名校长”培训班。把好考核关,择优聘任。通过推行校长负责制和任期目标责任制,建立校长任职期满的考核制度,将考核结果作为聘任的依据,进一步调动校长的工作积极性。

2、加强师德建设。我镇坚持把师德建设作为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核心工作来抓,坚持不懈开展以“立高尚师德,树教育新风”为主题的职业道德建设活动,组织广大教师认真学习《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以及全国优秀教师先进事迹,建立师德师风考评机制,引导全镇中小学教职工自觉遵守师德规范要求,逐步在社会上树立了教师的良好形象。

3、严把教师招聘关。为优化师资队伍,推进学校人事改革,坚持实行公开招聘,招收了一批全国重点师范院校、有一定专业特长的应届大学本科以上毕业生。通过引进高素质人才,提高了我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为创建教育强镇提供了有力的人才保障。

4、搭建多形式培训平台,促进教师专业的可持续发展。我镇采取了多种措施,立足于抓好教师的岗位培训,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开展全员岗位培训,采取专家讲座、辅导报告、研讨交流、分期培训等形式,先后组织教师参加市、镇举办的中小学新教材通识培训、“四五普法”、计算机、普通话、班主任等全员培训,每位教师受教育时间每学年不少于50学时,使教师通过学习所获取的知识和增长的才干内化为教师的专业素质。实施“名师”工程,严格按照“百千万人才工程”的标准,在教师队伍中选拔德才兼备的一线教师作为镇级教学骨干培养对象,并从中选拔了一批教师参加了省、市两级的名师培训班。加强境外培训,2006年以来,全镇共选派13名英语骨干教师赴英国进行培训,进一步开阔了教师的视野,提高了教师的专业水平,带动了全镇英语教研活动的开展。目前,我镇现有中小学专任教师716人,小学、初中、高中、职中的教师学历合格率分别是100%、98%、100%、92.5%,其中,小学教师大专以上学历为83.28%,初中教师本科学历以上为67.2%,高中教师本科学历为100%,职中教师本科学历为85%。全镇在读研究生4人。

5、大力开展教育科研,引领教师专业化成长。我镇牢固树立依靠教育科研提高教育质量的指导思想,一方面加强了教育科研队伍和机构的建设,在全镇中小学教师中公开招聘了语文、数学、英语、信息技术四个学科的教研员,组建镇各学科教研中心组,加强教育科研指导;另一方面,扎实开展教育科研活动,定期举办专题讲座、课例研讨、观摩交流等教研活动,激励教师人人参与教育科研,在全镇掀起了教育科研的热潮,并取得了喜人的教育科研成果。三年来,有17项教研课题在市立项,各级教师在市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10篇,其中国家级5篇、省级34篇、市级2篇;论文获市级以上奖励77篇,其中国家级7篇、省级10篇、市级60篇。教育科研工作的开展,提高了教师专业化水平。

三、存在问题及努力方向

虽然我镇教育事业取得了可喜成绩,但相对于先进地区的教育水平和现代教育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联合办学后教育教学管理有待进一步加强,学校的设施设备有待进一步完善,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有待进一步提升。针对存在的问题,今后我镇将着力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进一步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人为本,德育为先,继续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镇”战略,确保教育工作的优先发展;继续加大教育的投入,进一步完善办学条件,努力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

(二)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努力建设一支适应现代教育要求的校长和教师队伍,努力打造水乡教育高地的教育品牌,提升我镇教育的综合实力。

(三)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进教育改革创新,促进学校的内涵发展,全面提高教育教学的整体水平。

创建省教育强镇,是我镇全面提高办学水平,推进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举措和有力手段。我们相信,有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有各位专家的精心指导,经过全镇人民的共同努力,一定能谱写出我镇绚丽的教育新篇章!

四、自评结果

对照《广东省教育强镇(乡)督导评估方案(试行)》,我镇自评结果如下:领导与管理80分、教育经费54分、办学条件75分、队伍建设80分、普及程度70分、质量效益135分,奖励加分21分,自评总分为515分,占总分值的104.25%,全部必达标条件均达标。

据此,我们认为,我镇已达到广东省教育强镇的标准,特向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提出申请,请予以评估验收。

第五篇:陶河镇教育强镇自评报告

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海丰县陶河镇申报广东省教育强镇自评报告

近年来,我镇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牢固树立教育优先发展理念,举全镇之力,全面实施“科教兴镇”战略,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以创建省教育强镇为契机,积极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环境,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实现我镇教育的跨越式发展,为促进我镇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基本概况

陶河镇位于广东省汕尾市海丰县东南部,处于海丰县内最大的潮汐河——黄江的下游,西北以黄江为界与附城镇隔江相望;东北以东溪为界与城东镇、可塘镇分江而治;西南与汕尾市城区红草镇接壤;东南与赤坑镇和汕尾市城区东冲镇相邻。地势呈南高北低,平原面积超过全镇面积的一半,故有海丰县“平原乡镇”之称。全镇行政区域面积64.13平方公里,下辖17个村委会和1个社区居民委员会,户籍人口3.3万人,常住人口1.4万人。另有海外侨胞、港澳同胞2万多人。海(丰)汕(尾)公路过境。镇政府所在地设在陶塘居委,距海丰县城16公里,离汕尾市区22公里,为全镇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

陶河镇源远流长,历史悠久。从桐埔村发现的石器显示,在新石器时代,陶河就有人类活动。古时的“惠州府金锡都”就以陶河金锡村命名。陶塘墟昔称“都塘墟”,明末清初已成繁华墟埠,如今的“三街二巷”的市井格局依稀可辨。祠堂、碑刻、古墓葬等文化古迹印证

着陶河历史的沧桑。

陶河镇具有光荣的革命斗争历史。大革命时期,陶河人民在彭湃的领导下,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农民运动,为建立海陆丰苏维埃政权作出了应有的贡献。许多农会骨干追求真理,敢于参战,在敌人的屠刀面前慷慨激昂,视死如归,在第一、二次国内革命斗争时期,全镇共51人壮烈牺牲,血染粤东苏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陶河许多有志青年勇跃投奔革命队伍,为国家的存亡、新中国的成立、人民的幸福出生入死,浴血奋战,其中8人为国捐躯,大屿村黄克诉烈士就在交通员岗位上。

陶河镇虽然地偏一隅,但人杰地灵,人才辈出,为本镇历史增色不少。清代,金锡都出现“十里三进士”之奇观,他们分别是:青坑吴佥、寮下村彭礼和大坑村颜廷。新中国成立后,在陶河这片大地走出了许多专家和学者,他们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各个岗位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国家的建设事业作出了贡献。如陶河中学学子颜楚荣作为文革后恢复高考的第一批考生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中山医学院,大学毕业后在国内医学界享有较高声誉,曾获国家和省市科研成果奖多项,现任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党委书记、副院长。在陶河土生土长的我国著名的泌尿系统专家——魏鸿蔼先生,毕业于中山医学院,现为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主任医师,教授,80年代首创指探法在PCNL中的应用,联合PCNL与ESWL微创技术治疗肾鹿角型结石。还有在不同领域获取不同声誉的陶河好儿女,在此就不一一介绍了。

陶河镇港澳同胞众多,他们热爱家乡,支持家乡的建设事业,特

别是改革开放以后,在香港海陆丰商会会长颜维智、刘焕诗先生的带动下,众多香港同胞慷慨解囊,满腔热情,他们在学校、公路、卫生院等建设项目中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改革开放以来我镇充分利用优越的资源优势,积极引导群众调整农业结构。目前,全镇已形成了以陶北为中心万亩优质粮、以雅卿为中心5000亩茄子、以陶赤公路沿线1.6万亩优质果、以霞西为中心3000亩辣椒、以杨南为中心1500头良种猪的“五大生产基地”,全镇农业生产结构进一步优化,促进了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与此同时,我镇积极实施工业兴镇战略,树立“让外商发财,让陶河发展”的发展观念,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初步形成了以大年珍珠、新都毛织、仲辉灯具、合成玩具、天成宝石等10多家龙头工业企业,年加工产值达到2.1亿,规模以上工业有3家。

近年来,镇党委、政府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建设现代化滨海城市,主动融入大珠三角地区”的发展目标,坚定不移地走“经济强镇,科教兴镇”之路,经济社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2012年,全镇实现了国民生产总值()亿元,镇可支配财政收入为()万元,年均增长()%。

目前,我镇有1所初级中学,4所完小,9个分教点,在职教师244人(其中小学教师168人,中学教师 76人),在校中小学生1474人(其中小学生975人,中学生499人),1所幼儿园已招大中小三个教学班,成人文化技术学校1所。近年来,我镇不断加大对教育的投入,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积极改善办学条件,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学前

教育、义务教育和成人教育一体化的教育体系,形成了以政府办学为主体,社会广泛扶教助学,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格局,教育事业迈上了一个崭新的台阶,逐步走上了规模化、规范化、现代化的发展道路。

二、主要做法及成效

近年来,我镇党委、政府创新“大办教育,办大教育”的现代教育理念,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镇”和打造“教育品牌”的发展战略,举全镇之力,努力促进教育公平,实现教育均衡发展,把教育优先纳入我镇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全力创建教育强镇。

(一)党政领导高度重视,确立教育优先发展战略

1、优先保障教育用地。我镇历来十分重视教育事业,在统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时,优先考虑教育发展规划。尤其在用地规划上,优先保障教育教学用地,将最好的地块用于办学。针对陶河各小学规模小,交通不便的状况,2010年我镇党委、政府果断征地()平方米,通过引资扩大陶河中学和陶东完小的办学规模;2012年,镇党委、政府经过认真考察选址,在陶东小学后面又征地()平方米,新建了1所陶河中心幼儿园。

2、优先安排教育经费。我镇在财政仍然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坚持做到优先增加对教育的投入,全力改善办学条件,努力确保教育经费实现“三个增长”。2010年至2012年,生均教育经费分别是()元、()元、()元,同比增长()%、()%。我镇党委、政府和广大群众的教育情怀深深感动了社会各界热心教育人

士,纷纷伸出援助之手关心、支持我镇教育事业。2011年深圳热心教育人士魏文昌先生和魏保同先生等捐资220多万元新建陶河中学的校门和改造学校操场; 2011年刘侑春先生和朱展锋先生牵头集资40万元重新装修了桐埔小学和添置教学设备;2012年深圳胡学东先生捐资70多万元在陶河中学前面新建4000多平方米的教育广场,胡学东先生还联合钟小建先生捐资20多万元新建陶东小学的围墙和厕所;2012年我镇党委和政府多方集资27万元,新建陶南完小围墙400多米及操场的填方。镇党委、政府不断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和积极实施引资办学,使我镇的教育面貌焕然一新,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

3、优先解决教育问题。镇党委、政府始终认为“教育领域无小事”,凡是教育问题就必须研究解决对策,哪怕困难再大,也要设法解决。积极落实解决贫困家庭子女入学措施,动员各方力量开展扶困助学解决读书难的问题,全力保障本地户籍儿童从幼儿园到中学都不因贫辍学,确保了学前教育和义务教育的入学(园)率。目前,幼儿毛入园率()%,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学龄入学率100%,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

4、优先落实教师待遇。为充分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我镇积极提高教师队伍福利待遇,努力为教师创造良好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环境。坚持以人为本,关心教师身心健康,确保广大教师安心乐教:一是县财政确保教师工资每月足额发放;二是积极开展“送温暖”活动,镇党委、政府每逢重大节日对全镇病、退休和贫困教师进行慰问,让他们亲身感受到党和政府的亲切关怀;三是每年的教师节,镇均拨出

专款用于慰问在职、退休教师,并隆重表彰、奖励优秀校长、优秀教师(班主任)。

由于镇党委、政府对教育的高度重视,真心为教育办实事、办好事,使我镇的教育事业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人民群众对教育工作的满意度逐年上升,镇党委、政府班子在群众中的威信也逐年提高。

(二)优化教育结构,提升办学效益

1、合理调整学校布局,实现规模化办学。调整学校布局、实现规模化办学,是我镇整合教育资源,优化教学结构,创建教育强镇,落实由县、镇、村三级办学体制向县镇二级办学体制转变的重大举措。早在2006年,镇党委、政府从办优质学校、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高度出发,制订了《陶河镇中小学校实施布局调整规划》,将全镇13所村办小学优化组合,形成了以中心小学、陶东小学、杨埔小学和陶南小学为中心的学片集中办学、分片管理的规模化办学格局;其他9所村级小学先后设为分教点。通过合理调整学校布局,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全面提升了学校办学档次,增强了学校的办学实力,办学效益也逐年提升。

2、努力创建规范化学校,不断增强教育综合实力。近几年来,我镇把创建规范化学校作为提升我镇教育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抓紧抓好,乘创教育强镇的东风,在推进规模化办学的同时,花大力气创建规范化学校。镇党委、政府对照规范化学校的标准要求,加大教育投入,完善学校硬件建设,强化内部管理,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努力提高教学质量,使学校的硬件、软件建设都达到了规范化的要求,现

有汕尾市规范化学校5所,海丰县优质幼儿园1所,全镇教育的综合实力有了大幅度提高。

3、全面启动“新装备”工程,加快教育现代化步伐。我镇从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到加强教育“新装备”工作的重要性,把中小学“新装备”工程建设与优化教育资源、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等工作结合起来,坚持“两手抓”:一是抓好常规性装备建设,我镇严格按照省教育厅的有关要求,加强常规教学仪器和场室等基本设备设施配备;二是抓好信息技术装备建设,在县教育局“以现代教育技术为突破口,加大教育科研力度,抢占教育阵地的制高点”以及“以信息化带动海丰教育现代化”的教育战略思想的指导下,我镇全面启动“校校通”工程,加强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建设,按照标准要求建立具有教学控制平台的多媒体教室,配齐教学光盘播放设备和成套教学光盘,实现教育信息化。通过几年的努力,我镇的信息化建设在学科教学、辅助教学、辅助管理、利用信息技术推进教育整体改革等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进步。目前,5所中小学校建立了校园网并配套了29间多媒体教室,计算机拥有量小学()台/千人,初中()台/千人,按市教育局要求,全镇小学四年级以上信息技术课开设率达100%;45岁以下教师全部会操作使用计算机和多媒体教学技术,45岁以上教师基本会操作使用,100%的学科和100%的教师能运用多媒体教学,课时覆盖率达()%。

(三)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在加强创建规范化学校工作的同时,我们从素质教育入手,努力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积极推动我镇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

1、挖掘本地教育资源,提高德育工作实效。德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我镇坚持把德育工作放在学校工作的首位,积极探索新时期德育工作新模式。一是建立健全德育工作机构,我们坚持定期召开德育工作会议,研讨德育工作问题,加强德育工作的主动性、针对性和实效性。我们健全了共青团委、少先队、家长学校等组织,建立了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网络,制订了相关的各项规章制度;二是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我们充分挖掘我镇特有的教育资源,建立了“陶河敬老院”、“港口黄江排灌站”、“杨南蔬菜基地”等多个德育、劳动和社会实践基地,通过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和传统美德教育,从小树立劳动光荣、劳动创造财富的思想,切实抓好学生的思想素养教育;三是强化安全责任,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我镇牢固树立安全工作无小事、安全责任重于泰山的思想,把学生的安全教育贯穿整个教学工作的始终,严格抓好校园安全管理。一方面,镇、校均成立安全工作领导小组,落实专人管理,明确分工,落实责任。镇、村(居)委会、学校等相关单位层层签订安全工作责任书,落实安全工作措施,及时排查安全隐患,确保校园安全;另一方面,强化对学生安全意识的培养,通过经常性教育和制度规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四是净化育人环境,强化道德教育。我镇十分重视学校周边环境治理,成立了学校周边环境综合治理领导小组,公安、司法、工商、宣传、文化、综治等部门联合执法,不断加大社区整治力度,对学校周边200米范围内的书店、音像店进行重点清查,重拳打击黑网吧。对无证摊贩、乱停乱放车辆进行治理整顿,严禁高压线过境校区,为学校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为了有效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中小学都聘请了法制副校长,定期为学校上法制课;镇派出所每学期都到学校进行交通安全知识讲座,加强了师生交通安全意识和法制教育;五是制定应急预案,提高应变能力。中小学都能结合生活实际,制订了相应的公共卫生、公共安全应急预案,提高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认真落实好卫生防疫工作和安全管理措施,并定期组织师生进行安全疏散及自救自护的演练活动,不断提高师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和应急自救能力。2010至2013学年,中小学德育考核优良率均达()%,全镇师生的违法犯罪率为0,没有出现较大的安全事故。

2、加强教学管理,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是立校之根本,也最能体现我们推动教育优质发展的成果。近年来,我镇中小学坚持以提高教学质量为中心,认真落实课程计划,加强教学管理,推进新课标、新教材的课改工作,积极推广课改经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学习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不断更新教学观念。坚持以课堂教学为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加强课堂教学的改革与研究工作,改革对学生的考核评价工作。2010至2013学年,全镇小学的自查成绩合格率均达到或超过县的要求,小学后进生平均转化率()%,2009年中心小学被评为海丰县教育系统“先进单位”;2009教育工会被评为县“先进单位”;2011年陶东小学少先大队被汕尾市评为“少先

大队红旗大队”;2011年4月中心小学获海丰“校训通”杯中小学生安全知识竞赛二等奖;今年小学在全县综合评估中名列二类地区第三名。中学的教育教学质量亦不断提高,今年中考升学率在全县农村乡镇中学名列前茅;

3、抓好体卫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我镇在抓好学生德、智的同时,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开齐课程、开足课时,确保学生接受全面系统的教育。大力开展校园文体活动,每年都举行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并结合实际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体育活动,为学生锻炼和展示才华搭建平台。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劳动和社会实践,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大胆创新的精神,提高了学生适应环境、团结合作、承受挫折等综合能力,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近几年,我镇中小学生体育锻炼达标率达()%以上,优秀率达()%,全镇中小学近视眼年新发病率在0.6%以下。各中小学校认真抓好“两课两操”活动,并相继组建了篮球队、乒乓球队、田径队,在县组织的体育比赛中也取得了好成绩。

4、科研促教,促进教育水平提高。教育科研是提高教育质量、加快学校形成办学特色,实现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措施。我镇中小学不断加强对教育科研和教学研究的管理,树立科研兴教观念,积极开展课题研究和改革试验,逐步形成“校校有课题,人人搞教研”和“以研促教、以研促学、以研促改”的新局面。近几年,我镇教育教学科研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申报县级教研课题()个:省级以上发表论文()篇;市级获奖论文()篇;荣获县级奖励的论

文()篇、优秀课例()篇。

(四)加强队伍建设,提高师资水平

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提高学校办学水平的有力保障。我镇历来重视教师队伍的建设,把它作为创建教育强镇的重中之重来抓。

1、提高教师师德修养。为进一步调动全镇广大教师为人师表、敬业乐教、无私奉献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的师德修养,我们有计划、有重点地开展了一系列广泛、深入、细致的师德师风教育和纪律教育月活动。广大教师重点学习海丰县《关于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相关文件。为了鼓励教师爱岗、敬业、无私奉献,我镇利用评先、创优等激励手段,大力宣传、表彰、奖励工作业绩突出的教师,每年教师节都召开表彰会或座谈会,表彰先进教师,推广优秀教师的先进经验,使全镇教师受到鼓励和鞭策,努力提高自身的品德修养。

2、提高教师业务能力。建设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实施“人才强校”工程是我们工作的重中之重。近年来,我镇为创建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作出了不懈的努力。一是加强学校领导班子建设。坚持任人唯贤,把一些精于教学、长于管理、富有领导才能和开拓精神的教师提拨到领导岗位,使学校的管理队伍的整体素质有了明显提高;二是大力实施“名师”工程,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各种形式的继续教育,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通过各种教师培训和校长提高班学习,一批教有特色的教师脱颖而出,成为学校教育教学的骨干力量。目前,我镇小

学专任教师中师学历()人,大专学历()人,本科学历()人,教师学历达标率100%;中学专任教师大专学历22人,本科学历54人,教师学历达标率100%。

(五)着眼未来,积极构建全民教育体系

建设教育强镇必须树立终身教育理念,努力构建多形式、多层次的现代教育体系,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对教育的需求。我镇积极统筹幼儿教育、义务教育、成人教育工作,努力构建现代和谐的、科学的全民教育体系。

1、科学发展幼儿教育。2006年以前,我镇幼儿教育十分薄弱,办园不规范,安全隐患多,多次被上级主管部门限期整改。对此,我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对幼儿教育的扶持力度,为各幼儿园排忧解难,完善幼儿园设备设施,改善办园条件。2012年,镇党委、政府经过认真考察选址,在陶东小学后面征地()多平方米,投资()万新建陶河中心幼儿园。同时,加强对幼儿园的管理,建立健全幼儿园的相关管理制度,从教材征订、教育教学管理、卫生保健、安全接送等各环节依照教育主管部门的要求严格执行,我镇幼教事业逐步走向了有序化、标准化、规范化的道路。

2、巩固义务教育成果。我镇党委、政府认真贯彻《教育法》和《义务教育法》,大力抓好学前教育、九年义务教育,高质量普及基础教育。一是加强学校内部管理,落实家访制度,切实抓好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教育工作,严禁开除学生,严禁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从严抓好“防流控辍”工作;二是严格落实免除学杂费制度

和困难学生“一免一补”工作,每年都有()名学生受益,确保学生依法享受义务教育权利。三是积极开展助学活动,如“南粤会亲贫困生助学金”等,重点解决困难家庭子女读书费用问题,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四是积极解决流动人口子女入学问题,确保外来适龄儿童入学。由于措施得当,效果十分明显,小学入学率100%,辍学率为0;初中入学率100%,初三辍学率下降到1.4%以下。

3、大力发展成人教育。我镇坚持全面、科学的教育发展观,在大力发展基础教育的同时,积极发展成人教育。多年来,我镇结合实际,不断调整成人教育工作思路,以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为中心,以劳动部门的职业培训为补充,辐射各村、各单位,形成成人教育的培训网络,充分利用农村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和信息化培训平台,坚持以岗位培训和劳动技能培训为重点,举办了农村富余劳动力技能培训班。近年来,受训人员达()人次,培训面达()%,培养了一大批种养业能手,输出了一大批技术型务工农民。

4、广泛开展社区文化教育。我镇结合实际,以社区为依托,以提高村(居)民整体素质为宗旨,运用多种手段抓好社区教育。一是深化素质教育活动。我镇以精神文明建设为抓手,深入开展卫生村、文明村的创建活动,开展“爱国、守法、诚信、知礼”现代公民教育活动。近年来,()村相继被评为()卫生村。二是完善镇、村两级文化基础设施,如“村村通广播”工程、“农家书屋”,为丰富群众文化活动提供良好的条件。三是活动形式多种多样,以民间传统节日为载体,加强情感交流,共享奔康喜悦,不断丰富广

大村民的文化生活。

三、存在问题及今后努力方向

通过创建教育强镇,我镇的教育工作虽然取得一定的成绩,但与先进地区相比,与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还存在着一些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一是教育与经济的发展仍不够协调平衡,学校的设施设备有待进一步完善,办学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二是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有待进一步优化,高素质教师还不多,教科研能力有待提高;三是实施布局调整、规模化办学后,教育教学管理工作有待继续加强,新形势下办大教育、办强教育的能力和水平亟待提升;四是办学特色还不够鲜明和突出。针对存在的问题,今后,我镇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政策,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坚持以人为本,依法办学,依法治校,科学育人,全力推动教育工作上新台阶。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履行政府责任,继续加大教育投入。我镇教育经费虽然实现“三个增长”,但校园校舍建设、现代教学设备、教师福利待遇等,还有不少困难和问题。因此,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要继续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努力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增加教师福利待遇,不断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

2、依法治校,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坚持以人为本,贯彻科学的人才观、育人观,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做到科学育人。同时推进教育改革创新,加强学校的内部管理,特别是要在新的教育发展形势下,立足本镇的实际,通过规范科学的管理,注重抓好学前教育和义务教

育,做好学前教育、义务教育这两个阶段的衔接过渡工作,提高教育教学的整体效益,促进教学质量上新台阶。

3、实施“名师 工程”,加强教育教学科研。我镇的教育教学科研工作跟其他先进乡镇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今后要进一步加大教育科研工作的力度,坚持以教研促教,以教研兴校,向科研要效益质量,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进一步提高我镇整体办学水平,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四、自评结果

对照《广东省教育强镇(乡)督导验收方案》,我们认真进行了自查自评,自评得分485分(其中政府责任得分148分,支持教育得分127分,发展水平得分210分,),自评分占总分值的97%,各项必达指标全部达到标准要求。

据此,我们认为,我镇已具备了申报广东省教育强镇的条件,特向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提出申请,请专家组予以督导验收。同时,敬请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对我们多提宝贵意见,使我镇教育工作思路更清晰,成效更明显。

中共海丰县陶河镇委员会 海丰县陶河镇人民政府

二〇一一年九月

下载教育强校自评报告[范文大全]word格式文档
下载教育强校自评报告[范文大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省教育强市复查自查自评报告

    省教育强市复查自查自评报告教育是关系社会经济发展的全局性、先导性、基础性工程。为全面实施科教兴市的战略,加快教育改革和发展步伐,使教育更好、更快地适应**经济的发展,满......

    省教育强市复查自查自评报告

    教育是关系社会经济发展的全局性、先导性、基础性工程。为全面实施科教兴市的战略,加快教育改革和发展步伐,使教育更好、更快地适应**经济的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

    史寨小学教育强乡镇自评报告

    老道寺镇史寨小学关于 创建省级教育强乡镇自评报告 (2011.10.24.) 我校在上级部门领导下,一直把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作为学校的重要大事,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近几......

    省教育强市复查自查自评报告

    教育是关系社会经济发展的全局性、先导性、基础性工程。为全面实施科教兴市的战略,加快教育改革和发展步伐,使教育更好、更快地适应**经济的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

    XX市申报广东省教育强市自评报告

    文 章来源莲山课件 w ww.5 y kj.Co m来源 全力创建教育强市 全面推进教育现代化—— XX市申报广东省教育强市自评报告XX市人民政府XX古称香山,自南宋绍兴 22年 (公元 1152年 )建立......

    十七中合格校自评报告

    福鼎十七中创办“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工作 自 评 报 告 一、学校概况 福鼎市第十七中学创办于1992年秋季,坐落在国家地质公园太姥山下,近年来,学校在上级党政和教育主管部门的......

    特色校创建自评报告

    武汉市新洲区汪集中学 创建武汉市素质教育特色学校自评报告 申报学校主管部门 新洲区汪集中学 新洲区教育局 年10月 2014 新洲区汪集中学创建武汉市素质教育特色学校自评报......

    科研明星校自评报告

    高中心校发【2014】30号 高坝店镇中心学校 关于科研兴校明星学校创建请验报告 县教研室: 根据山教研发(2014) 16号文件《关于科研兴校明星学校创建工作安排的通知》精神,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