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位授予工作的暂行规定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全日制
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位授予工作暂行规定
为规范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位授予工作,保证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的培养质量,根据《教育部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教研[2009]1号)、《硕士、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总体方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2010]49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实施办法》等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工作实际,特制定本暂行规定。
一、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范围
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是指通过全国统一招考,并按照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研究生培养方案要求进行培养的研究生。
二、毕业与申请学位前审核的主要环节和要求
(一)学制年限
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学制年限一般为2年,最长不超过3年,不允许提前毕业和申请学位。
(二)课程学习
按照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要求,完成相应类型和领域培养方案中规定的课程学习、考试成绩合格、修满规定学分,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学习和实践环节。
(三)实践研究
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在学期间,必须保证不少于半年的实践教学与训练;应届本科毕业生考入的实践教学与训练时间原则上不少于1年。研究生须提交实践研究计划,按照计划完成实践学习内容,撰写实践研究总结报告,经实践单位和研究生所在学院(系、部)共同组织考核合格,取得学分。
(四)学位论文开题
按照《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论证工作的暂行规定》认真撰写开题报告,组织专家召开学位论文开题报告会,经专家组审查通过。
(五)中期考核
按照学校有关规定,由研究生所在学院(系、部)具体组织考核工作,且考核合格。
(六)学位论文
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学位论文可采取调研报告、研究论文、规划设计、产品开发、案例分析、项目管理、文学艺术作品等形式撰写,并符合以下要求:
1.学位论文选题应来源于具有探索性的应用课题或面向生产实践需求的现实问题,学位论文选题和方向必须要有明确的职业背景和应用价值。
2.学位论文应在导师指导下由研究生本人独立完成,要体现研究生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解决实践实际问题的能力。
3.学位论文须有一定的实践研究工作量。学位论文字数,可根据不同专业学位特点、选题和论文形式确定,符合相应要求。
4.学位论文内容应以自己获得的第一手实验数据或调查数据为基础。
5.学位论文的基本科学论点、结论或建议,应在学术水平上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或实用价值,对所研究的专业技术有新的见解或创新。学位论文能够表明作者在本学科专业(领域)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体现作者能较好地掌握本领域的研究方法与技能,具有较强的解决实践与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具有独立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的能力。
6.学位论文表述须通顺、简洁、准确,图表清晰、数据可靠,实事求是地得出结论,引用他人资料或结论须加以规范说明。
7.学位论文的写作,严格按照有关研究生学位论文写作规范执行。
(七)导师对学位论文的评价
研究生导师要根据“
(六)”中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学位论文要求,以及研究生本人实践工作和论文完成的实际
情况作出客观评价。学位论文必须通过导师审阅,导师认为符合专业学位论文要求,同意其进行答辩,并提出建议授予硕士专业学位。
(八)学术道德
按照学校有关规定,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位论文须采用学术不端行为检测系统对研究生学位论文进行检测,检测结果符合学校要求,且研究生和导师应对检测结果逐项进行说明,并承诺无学术不端行为,学术道德方面审查合格,方可申请进行答辩。
(九)学位论文评审
学位论文须经2位具有副高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研究生导师评审。有一份评审意见不通过者可增评一份,有两份不通过,本次申请学位论文答辩无效,申请人须在导师的指导下对论文进行修改、补充和完善,在半年以后重新申请评审。
评审人应对学位论文写出详细的学术评语,评语内容包括:
1.学位论文选题是否来源于应用课题或现实实践问题,是否有明确的职业背景和应用价值。
2.实验和实践研究的设计是否周密、实验(实践研究)方法是否合理可靠。
3.实验和实践研究的数据是否真实可靠。
4.学位论文撰写是否规范。
5.学位论文的研究水平、解决的具体实践问题和使用价值及所研究的课题有无新的见解。
6.学位论文在内容、方法、理论上是否具有新意,是否具有解决实践实际问题的新思想、新方法。
7.提出的新思想、新方法、新工艺、新技术和新设计的先进性和及其实用性及其经济效益、社会效益。
8.掌握专业知识的坚实性、宽广性及其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解决实践实际问题的能力。
9.文献阅读的广泛性、典型性和代表性。
10.学位论文的主要缺点和存在的问题。
11.是否达到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位论文要求,是否同意进行学位论文答辩。
(十)学位论文答辩
1.答辩委员会的组成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由5人组成,委员应具有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委员中应有1~2名来相关行业实践领域(企业或实践学习单位)的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至少有2名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教师,非研究生指导教师不得超过1人。学位论文评审人可同时为答辩委员会委员。答辩委员会主席必须由正高级硕士生导师或博士生导师担任。答辩人的导师不能列为答辩委员会委员。委员会设秘书1人,应由具有中级职称或硕士以上学位的科教人员担任。
2.答辩委员会的主要职责
(1)按照各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和有关文件要
求审查每一项考核项目的手续是否齐全、真实有效,以及论文评审人对论文的评审意见,并对申请人的研究水平、论文的创新点做出评判;
(2)举行学位论文答辩,对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位论文研究水平和答辩情况写出评语,并做出是否通过论文答辩和建议授予硕士专业学位的决议。如答辩未通过,答辩委员会就是否允许在半年内对论文进行补充、修改,重新进行答辩,向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分委员会提出明确的书面意见;
3.学位论文答辩前,应召开预备会,商定论文答辩程序、规则与注意事项;
4.学位论文答辩程序与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相同;
5.学位论文答辩工作必须在学校内进行,答辩时间、地点、主席和委员组成名单应提前三天对外公布。
三、审核与学位授予
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毕业与申请学位前主要培养环节审核工作由研究生所在学院(系、部)负责,并按照以上顺序逐项进行审核。凡完成培养方案要求的环节和内容,通过上述各项环节审核合格,经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审查通过,报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议通过后,授予硕士专业学位。
四、本规定自发文之日起执行,由研究生院负责解释。
第二篇: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授予工作的暂行规定
附件一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博士研究生学位授予工作的暂行规定
为了规范我校博士研究生学位授予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实施办法》,结合我校学位授予工作实际,特制定本暂行规定。
一、学制
非在职博士研究生的学制最短年限为3年、在职博士研究生最短4年,最长不超过6年;硕博连读生学制为5-7年,最长不超过8年。不允许提前毕业。
因特殊原因不能按期完成学业者,应在毕业前一年的12月上旬提交延期答辩申请报告,经导师和学院(系、部)主管研究生工作的院长同意,报研究生院审批。
二、申请学位论文答辩的条件
(一)培养环节与考核:按照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要求,完成课程学习等培养环节要求与考核,并考核合格。
(二)发表学术研究论文:按照《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士研究生毕业与申请学位前学术水平基本要求暂行规定》审查执行。
(三)学位论文:完成学位论文,并通过导师评阅和专家评审。博士学位论文实际工作时间,从论文开题到答辩不少于24个月。硕博连读生和直博生博士学位论文实际工作时间不少于36个月。
三、学位论文要求
(一)博士研究生的学位论文应与指导教师的科研任务挂钩,以来自国家、省部级科研课题资助为主。
(二)学位论文应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或使用价值。论文的质量与水平应表明作者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在学科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成果,并反映作者在本学科上掌握了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
(三)学位论文应在导师指导下由博士研究生本人独立完成。
(四)学位论文要求文句简练,印刷工整,图表清晰,层次分明,学风严谨,计算无误,数据可靠,结论正确。
(五)学位论文内容应包括:
1.选题的理论意义和使用价值,国内外研究动态,需解决的问题、途径以及本人所做的创造性研究工作。
2.采用的理论与实践方法或计算方法,并将整理和处理的数据进行理论分析和讨论。
3.对所得结果进行概括和总结,并提出进一步的看法、建议。4.写出必要的公式、计算程序、必要的原始数据以及所引用的文献和资料。
5.按照《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参考文献”著录规则》要求引用文献。
(六)从2011年9月1日起,我校与国外联合培养的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如用外文撰写,申请学位时必须提交中文版;外国留学研究生可用英文撰写学位论文(须附中文摘要)。
四、学位论文预答辩
申请答辩者应进行预答辩。预答辩通过后,方可进行学位论文盲审。
五、学位论文评阅
(一)学位论文评阅人由3人组成,评审人应为在岗博士生指导教师。由研究生院统一按照《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盲审工作管理办法》要求,实行“双盲”评审。
(二)评阅人应对论文写出客观公正详细的学术评语。评语内容包括:学风是否严谨;作者是否在本学科上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是否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在学科或专门技术上是否做出创造性的成果;对科学或经济建设有何使用价值或理论意义;论文存在主要问题;是否同意进行答辩,提出是否授予学位的建议。
六、学位论文答辩
(一)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委员由5或7人组成,委员应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称。委员中至少有另一相邻、相近一级学科、专业的博士生导师2名,或至少有1名校外同行专家。委员会主席必须由博士生导师担任。委员会设秘书1人,应具有副教授职称或博士学位。答辩人的导师不作为答辩委员。
(二)答辩委员会成员名单由学科点提出,学院(系、部)
主管研究生工作的院长同意,报研究生院审批。
(三)答辩委员会的主要职责
1.根据培养方案要求审核申请人的课程学习与培养环节考核情况、政治思想表现以及论文评阅人对论文的评阅意见,对申请人的学术水平、论文的创新点做出评判。
2.举行论文答辩,对论文学术水平和答辩情况写出评语,并做出是否通过论文答辩和建议授予博士学位的决议。如答辩未通过,答辩委员会就是否允许在一年内对论文进行补充、修改,重新进行答辩,向校学位评定委员会提出明确的书面意见。
(四)学位论文答辩前,应召开预备会,商定论文答辩程序与注意事项。
(五)论文答辩程序
1.学院(系、部)主管研究生工作的院长代表学校宣布答辩委员会组成人员名单;
2.答辩委员会主席主持会议,先宣布答辩程序及有关注意事项;
3.指导教师全面介绍答辩人在学习期间的政治思想、课程学习、论文工作情况;
4.研究生报告论文的主要内容(40-50分钟); 5.答辩委员提问,研究生答辩;
6.答辩会休会(答辩人、导师及其他人回避),举行答辩委员会会议,对论文答辩情况做出评语,并通过无记名投票做出是否建议授予学位的决议,经全体委员三分之二以上同意方为通过;
7.答辩会复会,由主席宣布委员会对论文的评语、表决结果及论文成绩。论文答辩应有详细的记录,决议须经主席签字,方为有效;
8.答辩结束后,由答辩委员会秘书将全部材料整理,报博士研究生所在学院(系、部)归档管理。
(六)答辩委员会在做出授予博士学位的建议时,应结合论文评阅人的评阅意见,贯彻坚持标准,保证质量的原则,以无记名投票方式,经全体成员三分之二以上同意,方可通过。
(七)论文经答辩委员会投票未通过者,如答辩委员会认为可以进一步修改时,应经无记名投票,全体人员过半数为通过,并做出在一年内修改论文、重新答辩的决议。如答辩委员会未做出修改论文、重新答辩的意见,任何人无权同意修改论文和重新组织答辩。
七、学位授予
经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同意授予博士学位的研究生,学校将其名单在校内公示3个月。在公示期开始学校正式发文后即可领取学位证书,如公示期间有异议,按照《关于规范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研究生学术道德的暂行规定》处理。
八、本规定自发文之日起执行,由研究生院负责解释。原《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授予工作的暂行规定》(研发﹝2005﹞025号)同时废止。
第三篇:西北工业大学 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硕士学位授予工作细则试行
西北工业大学
授予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工作细则
(试行)
第一条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 学位申请者应为在学制内具有学籍的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
第三条 硕士专业学位申请者一般应在预期答辩日期前四周向所在学位评定分会提出申请;“盲评”论文硕士专业学位申请者按照当年《申请硕士学位工作通知》要求提交论文,进行申请。申请者应按照《西北工业大学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申请材料目录表》提供相应材料,所有材料齐全,方可进行学位申请的资格审查。
第四条 硕士专业学位申请的资格审查,由学院研究生秘书进行审查,审查合格,可以送审;其中“盲评”论文审查合格后,由学院汇总交研究生院学位办,进行论文送审工作。
审查的主要内容为: 1.所有申请资料是否齐全;
2.申请者的研究方向及论文内容是否符合所申请的学科、专业培
养方案的要求;
3.申请者是否已按要求完成课程学习并通过考试成绩合格; 4.申请者是否已按要求独立完成了学位论文; 5.申请者的政治思想表现是否符合学位条例的要求; 6.申请手续及材料传递是否符合规定。第五条 学位论文评阅
(一)非“盲评”论文
由答辩秘书将学位论文以及论文评阅意见书、学位论文质量评价表寄送经学位评定分会批准的论文评阅人,要保证评阅人有足够的评阅时间(评阅时间一般不少于15天)。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论文应有2位评阅人,其中应有一位校外单位专家。评阅人应选择本学科、专业或相近学科、专业中水平较高、作风正派、工作认真负责的副教授以上或企业相当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担任。评阅人的姓名应对学位申请者保密。评阅意见书应密封传递。
(二)“盲评”论文评阅见当年《申请硕士学位工作通知》。
(三)学术评语具体要求见《西北工业大学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论文同行专家评阅意见书》。
第六条 学位论文的评阅意见处理办法见《西北工业大学关于学位论文盲评及评阅意见的处理办法》。
第七条 评阅人的评阅意见可以与学位申请者见面,以便答辩者能够认真充分地准备答辩;是否在答辩会上对评阅意见中评阅人提出的问题进行回答,由答辩委员会主席决定。
第八条 论文答辩委员会的组成及职责
(一)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名单由学科组提出,学位评定分会审查批准,答辩委员会由3或5名具有副教授以上的硕士生导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务的企业专家组成(如导师参加,应为5名),其中至少1/3(含1/3)以上为校外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答辩委员会设主席一人,答辩人导师不得担任答辩委员会主席。
(二)答辩委员会受校学位评定委员会的委托对申请者进行学术考查。答辩委员会对学位论文做出的评价应受到尊重,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对其施加影响。
(三)答辩前应将所有的答辩材料送交答辩委员会主席审阅,并应创造条件,使各委员及早看到答辩材料和论文全文。为做好答辩工作,答辩委员会应设秘书一人(应为本校正式职工,且技术职务在讲师或以上),办理答辩有关事宜,担任答辩的会议记录,整理与答辩有关的全部材料。
(四)答辩委员会成员,必须坚持原则,严格把关,坚持实事求是的精神,发扬学术民主,答辩一般应当公开举行。论文答辩委员会根据答辩情况,就是否通过论文答辩及是否建议授予学位以无记名投票方式表决,经全体人员2/3以上(含2/3)同意为通过。论文答辩未获通过,答辩委员会可就是否允许修改论文后再次答辩做出决议。同意再次答辩的决议也以无记名投票方式表决,全体人员过半数赞成为通过。再次答辩一般应在一年内进行。
(五)学位申请者在答辩中,有权充分阐明自己的学术观点,有
义务认真回答答辩委员提出的问题。申请者对答辩决议若有不同意见,可在七天内向学位评定分委员会提出书面意见,由分委员会做出决定。
第九条 学位论文答辩程序
(一)申请者答辩前应到研究生院网站输入《硕士学位申请录入》信息。
(二)由答辩秘书宣布学位申请者、指导教师及答辩委员会成员名单。
(三)答辩委员会主席主持答辩会议。
1.学位申请者报告学位论文的主要内容(时间30—40分钟);
2.答辩委员会委员及到会人员提问,学位申请者回答问题(时间20—30分钟);
3.答辩会议休会,答辩委员会举行内部会议(会议必须有详细记录):① 宣读导师对学位论文的学术评语;② 宣读评阅人的评阅意见;③介绍课程学习成绩及实践环节表现;④答辩委员会进行评议,根据学位申请者的政治思想表现、学位课程学习成绩、论文的质量、答辩的情况,评议是否达到学位条例规定的政治标准和学术水平;⑤以无记名投票方式,对是否通过论文答辩及建议授予硕士学位进行表决;⑥讨论并通过答辩委员会决议,每位委员在决议上签字;
4.答辩会议复会,宣布表决结果和答辩委员会决议; 5.答辩会议结束。
6.每位学生答辩时间不能少于1小时。
(四)答辩委员会秘书应于答辩结束后一周内将答辩材料,报送所属学位评定分会评审。
第十条 学位评定
(一)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对答辩委员会做出建议授予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者,应对其政治思想表现、课程考试、实践环节和论文答辩等情况进行全面审核。答辩委员会未建议授予学位者,一般不予以审核。对答辩委员会通过的论文,经学位评定分会审核后认为不合格的,可以做出修改论文,重新答辩一次,或不建议授予学位的决定。
(二)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在做出授予学位或修改论文、重新答辩一次的建议时,应以无记名投票方式,经出席会议的2/3以上(含2/3,同时不能低于全体委员的半数)的成员同意为通过。出席会议的人数应为全体委员的2/3以上(含2/3)为合法。
(三)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在每年4月、7月、12月各召开一次会议,审查并做出授予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的决定。所审查的学位申请材料必须在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开会前两周报至学位办,否则不能在本次会上进行评审。
(五)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在各学位评定分会逐个审核的基础上,根据学位评定分会关于授予学位的建议,进行充分讨论,通过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授予名单;如有特殊情况,以无记名投票方式表决,经出席会议的2/3以上(含2/3,同时不能低于全体委员的半数)的成员同意为通过。不能采用通讯投票方式。出席会议的人数应为全体委员的2/3以上(含2/3)为合法。
(六)对学位评定分会未建议授予学位的申请,校学位评定委员会一般不进行评审,但对个别有争议的,经校学位评定委员会主席同意组织调查审核后,认为有必要时,也可提交校学位评定委员会评审,并做出决议。对答辩委员会通过的论文,且经学位评定分会评审建议授予学位的,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后认为不合格的,可以做出修改论文、再次组织答辩或不同意授予学位的决定。
(七)经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决定授予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者,发给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证书。
(八)取得学位的时间,以校学位评定委员会通过之日为准。
(九)申请者应将通过答辩后的论文4本送交所在学院,由学院存本学院资料室、送校科技档案馆、校图书馆各1本,送研究生院学位办1本。
第十二条
涉密论文解密后,按以上程序办理相应手续。第十三条
本细则与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文件矛盾时,按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文件精神执行。
第十四条
本细则由校学位评定委员会负责解释。
第十五条
本细则自发布之日起开始执行,本细则中规定如与以前学校文件有矛盾,一律以此细则为准。
第四篇:南京大学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实践暂行规定
南京大学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实践暂行规定
南京大学专业学位以培养知识与技能相结合、技术与管理相结合、能力与素质相结合,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多层次复合型高级人才为目标,充分的、高质量的专业实践是专业学位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为确保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切实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进一步加强学生实践管理,规范实践过程和行为,特制定本暂行管理规定。
一、基本要求
专业实践是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必修环节,所有专业学位研究生都必须参加专业实践,并经考核合格后,获得相应的学分。
二、实践工作时间
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在学期间,必须保证不少于半年的实践教学,可采用集中实践与分段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具体参见各专业学位培养方案)。
三、实践内容
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专业实践内容由各专业学位培养单位根据该专业类别或领域教育指导委员会制定的培养要求,结合本培养单位的特色来确定。可以是教学实践、工程实践、艺术创作、活动组织和其他社会实践等。
四、实践安排
全日制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一般从二年级开始专业实践,由培养单位与研究生导师根据该专业学位培养要求、结合社会需要,具体明确实践内容,并落实实践场所和实践指导教师。
五、成绩评定
全日制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要提交实践学习计划,撰写实践学习总结报告,并填写《南京大学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实践考核表》(由各专业学位类别领域自行设计表格内容和形式),分别由实践部门、导师和培养院系审核评定。实践环节的成绩可采用百分制或等级制,成绩合格者获得相应的学分,专业实践不合格者,不能进入论文阶段。
六、其他
专业实践是专业学位的必修环节,不接受免修申请,但具有两年以上相应岗位工作经历者,及从事相关专业工作的委培性质研究生,经导师和培养院系领导批准,可适当减少专业实践时间或参加更高层次的专业实践。
二○一二年十二月十八日
MBA培训
GCT培训http://
mba面试
第五篇: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士学位授予实施细则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士学位授予实施细则
为了规范学士学位授予工作,保证学士学位授予的质量,树立优良学风,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本科生学分制学籍管理规定》(修订)的规定,特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一条我校本科毕业生授予学士学位,应具备下列条件:
(一)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愿意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遵纪守法,品行端正,未受到记过及以上处分;
(二)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各项要求,经审核准予毕业,全学程课程考核学分成绩在70分及以上,其中第一语言非汉语的少数民族学生全学程课程考核学分成绩在65分及以上;
(三)毕业论文(设计)成绩在中等及以上;
(四)全国大学外语四级考试成绩在426分(相当于百分制60分)及以上,外语类专业专业英语四级考试成绩在60分及以上或八级考试成绩在50分及以上,第一语言非汉语的少数民族学生可不受此条限制。
第二条学生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授予学士学位:
1.补考或重修课程门数累计达6门课程及以上的;
2.结业后换发毕业证书的。
第三条校学位评定委员会是学士学位授予的审定机构,学士学位授予程序是:
(一)各院(系)毕业与学位资格审查领导小组依照本条例的规定,对申请学士学位的毕业生情况进行初查,填写《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授予学士学位名单报审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申请授予学士学位情况统计表》,报各学位评定委员会分委员会进行审查并形成决议后,报教务处进行审核。
(二)教务处对各学位评定分委员会的审查情况进行审核、汇总,提交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议。
(三)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对审核情况进行审议,通过学士学位获得者名单。
(四)学校或各学院举行学士学位授予仪式,向学士学位获得者颁发学位证书,授予学士学位。
第四条本规定自发文之日起实施。原《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士学位授予实施细则》(校教发[2002]289号)同时废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