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学校发展规划的制定与校长的任期责任
学校发展规划的制定与校长的任期责任
北京市第十四中学校长 王建宗
中小学整体改革专业委员会向基地校下发了一本书,《学校发展规划与校长任期目标责任书编写范本》,供基地校校长在办学过程中参考使用。我认为,一所学校的发展,需要通过制定长期的发展规划,保证学校稳步的发展方向;一位校长要发挥好领导作用,需要依据学校的发展规划,为自己确定任期责任,以任期目标责任书的形式,强化自己的办学行为。为了促进学校的发展,强化干部、教职员工的岗位责任制,我自2007年始,组织人员制定了学校的发展规划并开始实施。与此同时,我向学校教代会提交了校长任期目标责任书,并与区教委领导签订了任期责任制的目标书。学校发展规划的制定过程,也是教职员工思想和行动统一的过程;校长任期目标责任书签订并执行的过程,也是校长自我加压,推进学校发展的过程。我在组织制定学校发展规划、落实校长任期目标责任制的过程中,尝到了甜头,找到了促进学校发展的新的增长点,也体会到了成功的快乐。2011年3月,人民出版社出版了我编著的《学校发展规划与校长任期目标责任书编写范本》一书。此书是我思想的结晶,实践的总结。在实践中享受办学智慧的乐趣,在总结办学成果中获得社会的认可,更坚定了我通过规划学校发展及强化任期责任促进学校发展的信念。
一、战略规划能力是检验领导才能的重要内容
2010年7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通过国务院审议并颁布实施。我有幸参与了编写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部分活动,在第二战略组组长顾明远教授的带领下,围绕基础教育的改革与规划,在北京、到各地,审议规划(草案)、开展广泛调研。通过历时1年又9个月的工作,完成了任务。这一经历,强化了我的规划意识,提高了我制定学校发展规划的水平。
我认为,中小学校长在办学育人的过程中,一定要强化规划意识。我甚至认为,战略规划能力,是检验校长领导才能的重要内容。这方面也不乏明确的规定和精彩的事例。例如,汇总国外对领导者核心素质的标准要求,可以概括为四点:拥有远景、形成战略、沟通协调、激励鼓舞。国内对干部的标准要求也很具体,以中组部的干部考核标准为例,有“领导决策、领导用人、沟通与协调、示范与激励、思想政治工作”五方面的考核内容。2010年4月,教育部人事司专项委托课题《中国中小学校长专业标准研究》 研究成果颁布,明确提出了中小学校长的任职标准有六个方面:(1)规划学校发展,(2)保障德育实施,(3)领导课程教学,(4)引领教师发展,(5)提升组织效能,(6)协调公共关系。从国内外对领导者核心能力的研究与要求中,不难看到,战略规划及组织实施能力是研究者和考核部门十分重视的标准要求。
在中小学办学过程中,有不少以战略规划统领全局发展的成功检验。例如,曾任校长,现为民主党派负责人的朱永新,一直在追求“新教育之梦”。他的梦想是办理想的教育,为此,他对理想的教育做了规划,并提出了实现规划的战略要求。他提出的理想学校,包括理想的教师、理想的校长、理想的学生、理想的父母。还包括理想的德育、理想的智育、理想的体育、理想的美育、理想的劳动技术教育。他说,我心目中理想的学校,应该是一所有特色的学校;我心中的理想教师,应该是一个胸怀理想、充满激情和诗意的教师。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他提出了“新教育实验”的六大行动纲领:第一,营造书香校园;第二,师生共
写随笔;第三,聆听窗外声音;第四,培养卓越口才;第五,创建数码校园;第六,构筑理想课堂。我在办学过程中提出了“尊重人本科学,推动科研兴校”的发展战略,将人的科学研究成果(生命的、心理的、社会化的)引入学校,开展科普,提炼理念。将以人为本,科学育人作为办学信念,提出了调动人积极性的190个动力点,并通过规划学校的发展,确定学校的、部分的、每个人的发展目标,岗位责任,将科研兴校与工作创新有机结合起来,推动学校的发展。我认为,校长以战略规划能力领导学校,于个人,是成功之路,智者之经;于组织,是管理之道,效益之举;于自身,是能力之鉴,事业之途。
二、学校发展规划与校长任期责任制要有机结合由于有参加制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经历,使我在编写学校发展规划的过程中,可以更好做到文本的规范性、结构的严谨性、内容的充实性。我认为,《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是一个地区或者一所学校制定教育发展规划的标准范文。正是受这一范文的启发,我才能够更得当地组织学校发展规划的编写,也才能将校长任期责任制的目标及内容制定得更有操作性。在制定学校发展规划的过程中,我建议校长要将学校发展规划与自己的任期责任目标有机结合起来。所谓结合,就是将学校的规划与校长的任期目标一致起来。所谓学校的战略规划,其实就是制定学校的长期目标并将其付诸实施,校长任期责任制,强调的同样是目标责任,二者具有必然的联系。校长对制定规划的具体操作,要通过正式的起动仪式和严谨的组织过程来进行。
首先,校长要与教职员工集思广益,共同做好学校发展规划的制定工作。我所做的第一项工作是,召开干部的动员会,发动干部为学校规划及校长任期目标提出构想,同时搭建制定发展规划的总体框架。对干部进行细致的分工,按照总体框架收集信息,分头工作,为下一步工作做好准备。我校干部经过反复讨论,认真调研,提出了学校发展规划文本编写的框架形,包括十个部分:学校发展环境分析、办学总目标及主导思想、办学育人发展途径、部门分解目标及任务、初、高中特色办学、达标运行机制保障、任期目标的措施、部门、处组及个人发展规划的制定、监督评价机制、工作落实年表。接下来,我按照所形成的框架,组织部分人员进行更为深入的讨论,统一学校的办学思想。同时,也为各部门、教职员工制定各自的规划提出指导思想。在思想统一、明确的基础上,开始组织好第二项工作,即召开全校动员会,做出制定学校发展规范的全面部署。全校动员大会的主要议程是:
(一)、校长讲话,对制定规划及任期目标的意义、目的,向全体人员进行沟通。
(二)向教职员工宣读学校规划的核心内容:办学总目标及主导思想。
(三)公布展开深入讨论的分组及各组负责人名单。
(四)发放为制定规划而专门设计的议案表,公布网络交流信息的平台。由于干部前期工作充分,群众接收的信息明了、精确。教职员工在讨论中,形成了良性循环的两个效应:自上而下的认同效应——大家觉得学校的规划思想及目标具有感召性;自下而上的启发效应——干部觉得大家的讨论具有很多可借鉴的智慧。接下来,我们开始布置部门、处组、个人制定规划的工作。我们发放了统一文本的表格,公布了提供具体服务,帮助大家优化文字的人员名单。干部、教职员工认真完成了此项工作。之后,我组织规划领导小组及相关人员,将学校规划的十个部分的内容充实完毕,使学校发展规划“有血有肉”地丰满起来。最终,我校完成了学校六年发展规划的文本,同时完成了校长的两个任期目标(每期3年)的责任书。
第二、校长要与大家一道,围绕规划及任期责任制而创造性地工作。我在两方面推动规划的落实工作:一是抓好规划中确定的物的规划的落实,二是抓好规
划中确定的人的规划的落实。我认为,校长对这两方面内容的把握,要坚持全作为(如学校内部建设)与部分作为(如在法定的权限内进行领导)。对学校物的规划的落实,对校长来说,就是做好办学硬件的保障工作,主要是学校物质环境及学校数字化校园的建设。我们对学校办学环境进行了认真的设计,从楼顶到地面,从楼道到教室,逐一进行规划方案的再次优化,并开始按照规划设计组织施工。同时,我们按照数字化校园的设计,从保障信息畅通的网络“带宽”,到保证师生使用的终端计算机的配备,再到随时随地无线上网的发射装置,一项一项进行落实。对学校人的规划的落实,就是为每个人的发展提供信息支持、提供具体帮助。比如,我与教师共同收集信息,与不同年龄的建设共同讨论,怎样更好地促进专业发展的问题。我们收集了教师专业化发展要求的大量信息,以便于操作为原则,对信息进行了精简,确定了教师专业化发展的89个操作点,按照这些操作点,我们与每位教师深谈,找准自己的方向和行动点,确定行动方案。校长要与相关领导一起,分析教师需要哪些具体的帮助,将学校支持教师落实行动方案的责任落实好,要注意定期进行信息通报,工作落实的检查。用这样的操作方式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十分有效。我校教师专业化发展成果显著。新近公布的市区级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青年教师希望之星的数量,我校就有51人。
总之,通过制定战略规划统领学校发展,通过以任期目标责任书增强动力,我获得了诸多收益,在事业的舞台也连年取得成绩。我坚信,无论是组织还是个人,理想的憧憬与规划的统领都是追求成功的必由之路。希望我们的做法,能对同仁的工作有所帮助。
注:作者兼任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整体改革专业委员会学术委员会主任、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兼职教授
第二篇:学校发展规划的制定与校长的任期责任
练铺学校发展规划与校长的任期责任
练铺学校校长 孔宪平
我认为,一所学校的发展,需要通过制定长期的发展规划,保证学校稳步的发展方向;一位校长要发挥好领导作用,需要依据学校的发展规划,为自己确定任期责任,以任期目标责任书的形式,强化自己的办学行为。为了促进学校的发展,强化干部、教职员工的岗位责任制,我自2013年始,组织人员制定了学校的发展规划并开始实施。与此同时,我向学校教代会提交了校长任期目标责任书,并与区教委领导签订了任期责任制的目标书。学校发展规划的制定过程,也是教职员工思想和行动统一的过程;校长任期目标责任书签订并执行的过程,也是校长自我加压,推进学校发展的过程。我在组织制定学校发展规划、落实校长任期目标责任制的过程中,尝到了甜头,找到了促进学校发展的新的增长点,也体会到了成功的快乐。近年学校的进步是我思想的结晶,实践的总结。在实践中享受办学智慧的乐趣,在总结办学成果中获得社会的认可,更坚定了我通过规划学校发展及强化任期责任促进学校发展的信念。
一、战略规划能力是检验领导才能的重要内容
2010年7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通过国务院审议并颁布实施。我校在主管部门的带领下,围绕基础教育的改革与规划,审议规划(草案)、开展广泛调研。通过历时1年又9个月的工作,完成了任务。这一经历,强化了我的规划意识,提高了我制定学校发展规划的水平。
我认为,中小学校长在办学育人的过程中,一定要强化规划意识。我甚至认为,战略规划能力,是检验校长领导才能的重要内容。这方面也不乏明确的规定和精彩的事例。例如,汇总国外对领导者核心素质的标准要求,可以概括为四点:拥有远景、形成战略、沟通协调、激励鼓舞。国内对干部的标准要求也很具体,以中组部的干部考核标准为例,有“领导决策、领导用人、沟通与协调、示范与激励、思想政治工作”五方面的考核内容。2010年4月,教育部人事司专项委托课题《中国中小学校长专业标准研究》 研究成果颁布,明确提出了中小学校长的任职标准有六个方面:(1)规划学校发展,(2)保障德育实施,(3)领导课程教学,(4)引领教师发展,(5)提升组织效能,(6)协调公共关系。从国内外对领导者核心能力的研究与要求中,不难看到,战略规划及组织实施能力是研究者和考核部门十分重视的标准要求。
在中小学办学过程中,有不少以战略规划统领全局发展的成功检验。例如,曾任校长,现为民主党派负责人的朱永新,一直在追求“新教育之梦”。他的梦想是办理想的教育,为此,他对理想的教育做了规划,并提出了实现规划的战略要求。他提出的理想学校,包括理想的教师、理想的校长、理想的学生、理想的父母。还包括理想的德育、理想的智育、理想的体育、理想的美育、理想的劳动技术教育。他说,我心目中理想的学校,应该是一所有特色的学校;我心中的理想教师,应该是一个胸怀理想、充满激情和诗意的教师。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他提出了“新教育实验”的六大行动纲领:第一,营造书香校园;第二,师生共写随笔;第三,聆听窗外声音;第四,培养卓越口才;第五,创建数码校园;第六,构筑理想课堂。我在办学过程中提出了“尊重人本科学,推动科研兴校”的发展战略,将人的科学研究成果(生命的、心理的、社会化的)引入学校,开展科普,提炼理念。将以人为本,科学育人作为办学信念,提出了调动人积极性的190个动力点,并通过规划学校的发展,确定学校的、部分的、每个人的发展目标,岗位责任,将科研兴校与工作创新有机结合起来,推动学校的发展。我认为,校长以战略规划能力领导学校,于个人,是成功之路,智者之经;于组织,是管理之道,效益之举;于自身,是能力之鉴,事业之途。
二、学校发展规划与校长任期责任制要有机结合
我认为,《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是一个地区或者一所学校制定教育发展规划的标准范文。正是受这一范文的启发,我才能够更得当地组织学校发展规划的编写,也才能将校长任期责任制的目标及内容制定得更有操作性。在制定学校发展规划的过程中,我建议校长要将学校发展规划与自己的任期责任目标有机结合起来。所谓结合,就是将学校的规划与校长的任期目标一致起来。所谓学校的战略规划,其实就是制定学校的长期目标并将其付诸实施,校长任期责任制,强调的同样是目标责任,二者具有必然的联系。校长对制定规划的具体操作,要通过正式的起动仪式和严谨的组织过程来进行。
首先,校长要与教职员工集思广益,共同做好学校发展规划的制定工作。我所做的第一项工作是,召开干部的动员会,发动干部为学校规划及校长任期目标提出构想,同时搭建制定发展规划的总体框架。对干部进行细致的分工,按照总体框架收集信息,分头工作,为下一步工作做好准备。我校干部经过反复讨论,认真调研,提出了学校发展规划文本编写的框架形,包括十个部分:学校发展环境分析、办学总目标及主导思想、办学育人发展途径、部门分解目标及任务、初、高中特色办学、达标运行机制保障、任期目标的措施、部门、处组及个人发展规划的制定、监督评价机制、工作落实年表。接下来,我按照所形成的框架,组织部分人员进行更为深入的讨论,统一学校的办学思想。同时,也为各部门、教职员工制定各自的规划提出指导思想。在思想统一、明确的基础上,开始组织好第二项工作,即召开全校动员会,做出制定学校发展规范的全面部署。全校动员大会的主要议程是:
(一)、校长讲话,对制定规划及任期目标的意义、目的,向全体人员进行沟通。
(二)向教职员工宣读学校规划的核心内容:办学总目标及主导思想。
(三)公布展开深入讨论的分组及各组负责人名单。
(四)发放为制定规划而专门设计的议案表,公布网络交流信息的平台。由于干部前期工作充分,群众接收的信息明了、精确。教职员工在讨论中,形成了良性循环的两个效应:自上而下的认同效应——大家觉得学校的规划思想及目标具有感召性;自下而上的启发效应——干部觉得大家的讨论具有很多可借鉴的智慧。接下来,我们开始布置部门、处组、个人制定规划的工作。我们发放了统一文本的表格,公布了提供具体服务,帮助大家优化文字的人员名单。干部、教职员工认真完成了此项工作。之后,我组织规划领导小组及相关人员,将学校规划的十个部分的内容充实完毕,使学校发展规划“有血有肉”地丰满起来。最终,我校完成了学校六年发展规划的文本,同时完成了校长的两个任期目标(每期3年)的责任书。
第二、校长要与大家一道,围绕规划及任期责任制而创造性地工作。我在两方面推动规划的落实工作:一是抓好规划中确定的物的规划的落实,二是抓好规划中确定的人的规划的落实。我认为,校长对这两方面内容的把握,要坚持全作为(如学校内部建设)与部分作为(如在法定的权限内进行领导)。对学校物的规划的落实,对校长来说,就是做好办学硬件的保障工作,主要是学校物质环境及学校数字化校园的建设。我们对学校办学环境进行了认真的设计,从楼顶到地面,从楼道到教室,逐一进行规划方案的再次优化,并开始按照规划设计组织施工。同时,我们按照数字化校园的设计,从保障信息畅通的网络“带宽”,到保证师生使用的终端计算机的配备,再到随时随地无线上网的发射装置,一项一项进行落实。对学校人的规划的落实,就是为每个人的发展提供信息支持、提供具体帮助。比如,我与教师共同收集信息,与不同年龄的建设共同讨论,怎样更好地促进专业发展的问题。我们收集了教师专业化发展要求的大量信息,以便于操作为原则,对信息进行了精简,确定了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若干个操作点,按照这些操作点,我们与每位教师深谈,找准自己的方向和行动点,确定行动方案。校长要与相关领导一起,分析教师需要哪些具体的帮助,将学校支持教师落实行动方案的责任落实好,要注意定期进行信息通报,工作落实的检查。用这样的操作方式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十分有效。我校教师专业化发展成果显著。
总之,通过制定战略规划统领学校发展,通过以任期目标责任书增强动力,我获得了诸多收益,在事业的舞台也连年取得成绩。我坚信,无论是组织还是个人,理想的憧憬与规划的统领都是追求成功的必由之路。
第三篇:学校评估与学校发展规划制定
学校评估与学校发展规划制定
晋中市介休连福一中 李强
育人为本是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是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促进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对新时期的学校评估与发展规划的制定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要提高对学校评估的认识:通过评估是督促学校依法办学,科学管理,推动现代学校制度建设;促进学校深化改革,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引导社会和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质量观,关心和支持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为学校营造实施素质教育的良好社会环境。评估原则是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把教育教学工作是否适应学生发展需要作为衡量学校办学水平的主要标准;坚持以学校发展为重。既重视学校工作的结果,更要注重教育教学的过程;坚持规范和创新相统一。既要规范学校的办学行为,又要鼓励学校办出特色。
二、把握好学校评估的重点内容
(一)、健全规章制度,依法规范办学。学校制定学校章程和发展规划;实行目标管理和绩效管理;健全安全保卫制度和工作机制;完善学校自评制度和质量评价机制;建立健全校务公开、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学校管理制度等情况。
(二)、有效使用资源,提高管理效率。在督促办学条件达到规定要求的基础上,对教师教学活动的指导和专业发展的支持;资金的科学预算和规范使用,设备设施和图书资料的有效使用;校园文化建设;与社区合作、利用社会资源等情况。
(三)、优化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学校执行国家课程方案和学科课程标准,开足开好规定课程;开展课程和教学改革,促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有机结合;改进教学方式,创新教学方法,注重因材施教,增强教学效果;合理安排学生作息和锻炼,切实减轻过重课业负担等情况。
(四)、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重点考察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养成和身心健康发展的情况;学习兴趣、良好习惯培养的情况;审美情趣、人文素养的形成和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培养的情况;学校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评价的情况。
学校发展规划的制定过程应该体现学校管理者对学校未来发展的新思考与新探索,一个科学的发展规划应该具有全局性与前瞻性。作为学校未来发展的蓝图,发展规划应当充分体现出学校自身发展的理念,应当是引领学校发展的行动纲领,特别是对学校主要管理者来说,应当是进一步理清办学思路,不断解放思想和大胆创新的过程。应当通过系统地分析学校发展的历史传统和当前办学条件,根据社会需要和本校的实际情况,确立学校的办学方向和发展目标,探索学校有效发展的道路,以促进学校长期、稳定和持续发展。
一、制定学校发展规划的目的追求
1、科学定位学校发展目标
“学校发展规划以学校目标为核心,这样的目标体现了利益相关者对学校的要求,目标可以起到引领的作用,同时也是学校对社会的一种承诺,对学校自身具有约束作用,这样的目标推动学校不断进步,也在约束学校的办学行为不偏离方向。”对于一所学校,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各种原因,导致它在生源、师资、教育资源、教育教学质量等方面存在多种差异,这也是比较正常的现象。但是,如果我们不顾及学校自身的现实情况,在思考学校未来发展中简单甚至盲目地模仿、追随“名校”的办学模式,如同邯郸学步、东施效颦一般,不但难以真正有效地全面提高学校自身的教育教学质量,反而可能使自己在盲目追随“名校”的进程中越来越偏离甚至失去学校自身发展的机遇。因此,制定学校发展规划应该始终保持清醒的认识,结合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整体趋势,根据本校自身发展的需要与特点,选择和确立适合自己学校的发展目标。
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将学校发展规划目标划分为多种类型。比如,以时间为标准,可分为长期规划发展目标、中期规划发展目标和短期规划发展目标;以实施主体为标准,可分为学校总体规划发展目标、部门规划发展目标、教师个人规划发展目标;以规划性质为标准,可分为战略型规划发展目标和操作型规划发展目标等。各类学校要根据在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形势和任务,确定不同时期的发展和工作重点,明确各个层次发展目标的具体内涵。学校发展目标在规划中应当是一个系统,应当包含学校的办学目标、学生的培养目标,以及相关的子目标系统,如学校德育工作目标、课程建设目标、教学改革目标、队伍建设目标、管理工作目标等。惟其如此,学校发展规划目标才能有效地引导学校的发展方向,并有效地指导学校各项工作的展开。
2、提炼和形成学校办学特色
现代学校发展规划制定与实施过程中的一项重点工作就是提炼和形成学校自身的办学特色。任何一所学校都有自己的历史,不同的学校由于其区域性等因素,存在文化背景、历史和传统的积淀、办学条件以及教育教学资源等多方面的差异,办好一所学校不应该也不可能有统一的标准或模式。影响和制约学校发展的关键要素之一就是学校自身办学特色的形成与发展。因此,积极地发掘、提炼、建设和发展凸显本校的办学特色,是学校发展规划制定与实施过程中的一项重点工作。这项工作需要我们静下心来,仔细梳理本校的办学条件、办学历史和经验、办学宗旨,并结合现代社会和现代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进一步明确本校的办学理念,以此为基点,才能清楚地知道今后一段时间里应着重干什么,才能真正体现本校发展的特色和风格。
3、建设和形成学校文化
学校发展规划的制定与实施,并不仅仅是为了改进教学管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其深层的目的追求是形成学校的特色文化。任何一所学校在其常规工作的背后都隐含着这所学校特有的文化素质,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校管理者和教师的思维方式、精神状态以及学生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表现。对于人的发展而言,有时候这种文化的影响比显性的知识更加明显。因此,制定和实施学校发展规划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通过有意识的设计,整合学校各种要素和资源,挖掘学校内在的发展潜力,使学校的深层文化凸显出来,使它成为促进学校发展的长久的可持续的内在驱动力。
二、学校发展规划制定的基本框架
1、分析学校办学传统与现状
学校发展规划的目的是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未来一段时期内最适合自己发展的“蓝图”。在规划制定过程中,要摸清自己的“家底”。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刻分析本校的发展基础、优势和薄弱环节,以及学校在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在此基础上,明确学校的应为与能为,然后确立规划的目标与重点,确实促进学校理性、健康的发展。分析学校的办学传统和现状是学校发展规划制定中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它有助于明确学校发展规划工作的起点。
这其中,应该遵循“四个客观”的原则:一是社会的客观需要,即社会发展对学校培养人才的基本要求;二是学校的客观基础,即学校在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社会形象、文化传统、学校特色;三是学校办学的客观条件,即一所学校师资队伍条件、教育教学设施条件、生源条件等学校教育资源;四是教育的客观规律,即要遵循教育规律,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遵循各个学科的教育与教学规律等。
2、明确学校发展的共同愿景
学校发展规划制定的过程是一个学习型组织构建的过程,从许多学校的实践经验来看,确立共同愿景的比较具体有效的办法是组织一个有各方人士参与的规划团队,这个团队可以由专家、校长、教师代表和学生代表、家长代表等组成。
学校发展规划中对学校普遍被认可的共同发展愿景的主要体现,就是学校的办学思想或办学理念、学校规划的未来发展目标、学生的培养目标,还应当提出在规划未来发展目标和学生的培养目标引导下的学校德育目标、课程目标、教学目标、队伍目标、管理目标等比较具体的工作愿景。通过这样的民主参与活动过程制定出来的共同愿景,会在很大程度上调动和发挥学校全员参与的积极性,规划也才有可能更切实地指导学校的各项行动。
3、突出学校发展规划的重点
学校发展规划的制定是一个系统策划的过程,涉及到学校当前和未来阶段性发展的多方面内容,但作为发展规划而言,不可能在一个阶段内就完成学校在未来发展过程中的所有事情和工作,如果不确定优先发展项目和工作内容,学校的各个职能部门以及教职员工会忙于各种繁杂事务,找不到明确的工作方向,甚至会使学校工作处于应付和低水平重复的状态。
一般来讲,在制定学校发展规划的过程中,应当抓住主要的常规性问题,如完善学校课程建设,优化教师队伍,抓好课堂教学改革,选择与实施能够带动学校整体改革与发展的实验研究课题等。
第四篇:如何制定学校三年发展规划
规划,即为比较长远的发展计划。学校发展规划是校长办学思路、学校发展目标的具体文本和实施渠道,是校长阶段性办学思想的体现。学校发展规划制订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校长办学思路是否清晰和校长的办学水平。
教育行政部门要求学校制定发展规划和审定学校发展规划来实施对学校的管理,政府督导部门通过对学校指导、检查、监督、评估学校发展规划实施情况,了解和保证学校的办学水平。
规划制订前的准备工作:
1、学校要思考时代背景、社会发展对教育发展、人才培养的要求;社会普遍认同的教育观念;市、区教育行政部门关于教育改革的动向、要求和建议。
2、学校办学要有教育理念,引用正确的教育思想,形成校长的办学思想。
教育理念:是校长自己确信的对教育事业的希望。教育理念与时代发展特征相联系,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当代社会对教育的要求。理念是比较稳定的和不多变的,如:有教无类理念、以人发展为本的思念。
教育思想:是教育的客观在反映在教育家头脑中和意识中,经过思维活动面而产生的结果。教育思想是教育经一定的实践积累,上升为理性的实践总结,如:孔子的教育思想、杜威的教育思想、苏霍莫林斯基的教育思想。
办学思想:是校长依据学校现状和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要求,以确信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思想,对如何办学的思考结果。简言之,办学思想是校长怎样办学的思考。
3、校情分析
校情分析,可包括学校发展的历史沿革、学校教育改革的客观现实、学校软硬件基本情况。在调查的基础上,要了解学校发展的优势和劣势,对学校的现状和发展要有清醒的估计。以此,找准学校的“最近发展区”和“最优发展区”,定出比较适切的学校发展目标。
4、学校发展环境分析
环境分析应包括以下几方面:
(1)社会需求:现时代社会的要求、学校所在社区的要求、家长的想法和需求。
(2)学校竞争环境分析:特别要了解同类学校的情况(情报)。
(3)学校办学资源的分析:除前述的学校内部资源外,要了解学校外部可利用的办学资源,包括社区资源、家长资源、上级可提供的资源、海外资源。
5、外界对学校办学现状的诊断、评估可征询教育行政部门、督导部门、社区等对学校的诊断评估情况。
二、确定学校的发展策略
根据上述的分析和了解的情况,组织中层以上干部广泛讨论,由校长综合后,确定学校的发展策略:
1、最先发展区:学校需要发展什么?根据学校缺什么、有那些不足确定发展什么——中国人的观念
2、最优发展区:学校有哪些优势项目,需要深入发展、特色发展、优先发展的,从特色项目——学校特色——特色学校——国外的观念。
前提:学校各项基础工作均达到规定要求。
三、学校发展目标的确定
目标要适切、有递进性、不要好高骛远
1、设定学校发展的整体目标(一般用三到五句话加以描述,应高度精练,高度概适的)。反映了校长的办学理念、引用的教育思想和本人的办学思想。
2、办学目标、培养目标、管理目标
办学目标:对学校发展前景进行形象设计,并提出发展目标,也可分为起始目标和终端目标,一般包括办学的指导思想、发展战略内容、办学核心理念或规划主题思想。
培养目标:按照一定的目标,长期地训练或教育,学生发展、成长要达到的要求(境地)和标准。
管理目标:通过规范的学校治理,使学校工作顺利进行,达到预期的学校氛围。部分可通过校风、学风、干风、教风来表述。
校训:学校的教导或告诫的话
3、学校发展总目标内涵的界定
包括对办学目标培养目标管理目标的内涵界定,对其中有实际意义的词做出界定.四、分类目标和阶段目标、分类目标和实施措施(可有轻重缓急,确定优先发展还是优势发展)。
(1)课程与教学。
(2)德育工作。
(3)信息技术。
(4)学校文化建设:校园文化:;硬件、布置。学校文化:软件和精神、师生精神、学校氛围和精神。
2、学校发展性阶段目标(粗分),在制订学年目标时再具体细分。分三年、六个学期,分段实施达标。有些在1---2个学期实施达标,有的要用三年时间达标。
五、学校发展的保障体系(措施)
1、保障部门:党支部(核心)、工会、共青团工作。
2、队伍建设(干部和老师、职工)。校本培训。部门、教师个人规划。
3、教学科研:促进学校发展的龙头课题,学校特色发展的龙头课题。
4、事与分配制度改革(结构工资,人事制度等)。
5、学校的基本建设和设施设备。
6、改改善生活。
7、协作办学。
8、规章制度。
9、学校自评和建立自评机制。
10学发展指标的制订。
(1)、输入保障(经费、师资、生源、协作办学、校园建设)。
(2)、过程保障(科研、制度改革、规章制度、学校自评、队伍建设)。
(3)、结果(输出)保障(阶段性评估和反馈)。
六、学校规划规范的文本要求(格式)
(一)、正文(不必太长,简洁明了、主题鲜明)
1、学校规划制订的指导思想和起因。(为什么要制订规划,也可不写)
2、校发展规划的分析:可包括学校的历史、现状和对现状的评估。
3、校三年发展目标的陈述(使命的陈述),设定学校发展的整体目标(100---200个字的描述,高度精练,高度概括)。
4、学校办学目标、培养目标、管理目标(要对有实际意义的词做出界定),后可附校训、校风、学风……
5、分类目标和实施措施。
6、阶段性目标和要求。
7、学校发展的保障体系(措施)
(二)学校发展的附件:(有附件的,在正文中只列出附件要点)即可,部门规划、措施、实施方案、学校课题方案、分类目标实施方案、保障措施方案、制度等)
(三)制订规划注意事项
1、规划的自评和调整,自查、自评、调整(调整不能太多,要尊重原文,要上报)、再实施。
2、要务实,目标不要太高,跳一跳能达到。不能虚、空、假、大。规划制订是为了使自己实施时工作有序。校长调动,规划不能变,可做一些调整。
3、规划要有递进性,延续性。培养目标是长期的。
4、规划的制订要发动全体教师,经几上几下讨论,在讨论实施的过程中解理,在管理时可以项目管理方式,明确负责部门、责任人实施时期。
5、注意规划实施的资料积累。
6、要重在按规划要求实施。计划,学指标要与规划相符,有依存性。
第五篇:制定发展规划
制定发展规划。在全面摸底调查、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拉萨市紧紧围绕改革、发展、稳定 的工作大局,结合实际,制定了《拉萨市发展党员规划》,进一步明确发展党员工作的
目标,确定了每年发展党员 的数量应不少于 600 名,每 年发展农牧民党员的数量不 少于 200 名,每个乡镇每年 发展农牧民党员至少 3 名以 上,其中 35 岁以下的不得少于 70%,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农牧民党员不得少于 50%,进一步提高党员素质和在全市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逐步解决农牧民党员队伍年龄偏大、文 化素质偏低、致富能力偏弱的问题。
扎实抓好入党积极分子队伍建设。入党积极分子是党员队伍的源泉和后备军,抓好入党 积极分子队伍建设是做好发展党员工作的基础和前提。近年来,拉萨市各级党组织牢固树立 “抓基层、打基础”的思想,自觉将发展党员工作的重心前移,强化教育管理,坚持把入党 积极分子队伍建设作为重要的基础工作来抓,努力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 的入党积极分子队伍。通过抓好入党积极分子队伍建设,进一步壮大了入党积极分子队伍,为改善党员队伍结构、提高发展党员工作质量奠定了坚实基础。截至 2003 年底,拉萨市申 请入党人数达到 1487 名,比 2000 年增加了 321 名;入党积极分子 1302 名,比 2000 年增 加了 435 名。
把握 5 个重点。在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下,针对国际、国内环境的变化和反分裂斗 争任务异常艰巨的实际情况,在发展党员过程中,拉萨市各级党组织坚持以“三个代表”重 要思想为指导,严格按照发展党员工作的“十六字”方针,从实际出发,突出时代特征,在 发展党员工作中坚持抓好 5 个重点。针对农牧区、企事业单位党员相对较少的实际,有针对 性地加强了对生产、科研一线先进青年的培养。2001 年以来,全市在生产、科研一线共发 展党员 690 名,占发展党员总数的 28.17%。在农牧区发展党员工作中,坚持把能理直气
壮地揭批**集团、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反对分裂的积极分子,能带领群众发展农牧 业生产、推广科学技术、反对分裂的积极分子和能带领群众反对封建迷信和陈规陋习的农牧 民骨干分子作为发展的重点对象。2001 年以来,全市从农牧民骨干分子中共发展党员 650 名,占发展党员总数的 26.54%。坚持以发展中青年党员和妇女党员为重点,抓好青年积 极分子和女性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及时把具备党员条件的优秀青年和女性积极分子吸收到 党内来。2001 年来,全市共发展中青年党员 2029 名,占发展党员总数的 82.85%,共发展 女党员 8
名,占发展党员总数的 35.6%。针对全市农牧民党员队伍中存在的文化程度偏 低、科学素质偏低、致富能力偏低和年龄偏高等现状,在农牧区扎实开展了“双向培养”工 程,把政治素质和物质基础较好、具有服务意识和进步意识的致富群众及时培养发展成为党 员,已将 27 名致富群众培养成为入党积极分子。根据党的十六大精神,加大了非公有制企 业党建工作力度,积极做好在非公有制企业职工中发展党员工作,扩大党组织的覆盖面,改 善党员队伍结构,增强党组织的生机与活力。
严格要求,狠抓入党介绍人的质量关。拉萨市在确定入党介绍人时,要求具备 6 个条件。为确保入党介绍人发挥应有作用,保证新发展党员的高质量,在严格遵循《党章》规定的基 础上,拉萨市还进一步明确和细化了入党介绍人的职责,入党介绍人要继续教育帮助预备党 员,使其不仅在组织上入党,更要在思想上入党。
大力开展“推优”工作。拉萨市充分发挥“推优”工作在党员队伍建设中的作用,注重 从团组织中发展新党员,以党的建设带动团的建设。一是在发展党员时广泛听取团组织的意 见,二是注重从基层团干部中发展新党员,三是对团组织推荐的优秀团员进行重点培养。3 年来,共将 334 名团员培养发展成为党员,其中经过团员推优的有 135 名。
实行发展党员工作责任制。拉萨市坚持以“一荐、二选、三送、四包”的方法切实做好 发展党员工作。“一荐”即每个党员向党组织推荐一名优秀青年作为发展对象,并负责培养 教育和考察;“二选”是党支部和乡镇党委在现有村干部中选择素质较高的作为重点培养; “三送”是要求团组织积极选送优秀青年,由党支部把关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进行培养;
“四包”是实行党员发展工作责任制,由党委成员包支部,支部包重点发展对象,党员包积 极分子,做到包质、包量、包教育。实行发展党员工作责任制,有力地促进和带动了农牧区、企业生产一线的发展党员工作走向正规化、持续化。
严格程序。在发展党员工作中,拉萨市严格按照“入党自愿”和“个别吸收”的原则,始终坚持把政治素质放在第一位。凡是没有经过政治审查的,一律不能发展。在预备党员转 正时,支委会要进一步审查其政治表现,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作出结论,对具备条件的按期 转正;不完全具备条件的进一步教育考察,视情况确定预备期;对不具备条件的,取消预备 党员资格,使发展党员工作的各项程序做到了严格而规范。
把握重点,严格组织程序,不断发展壮大了党员队伍,保持了党的先进性,
增强了党组 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扩大基层党组织覆盖面。全面推进各领域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实现党组织和党的工作全社会 覆盖,做到哪里有群众哪里就有党的工作、哪里有党员哪里就有党组织、哪里有党组织哪里 就有健全的组织生活和党组织作用的充分发挥。在以地域、单位为主设置基层党组织的基础 上,按照便于党员参加活动、党组织发挥作用的要求,探索完善基层党组织设置形式,推广 在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产业链、外出务工经商人员相对集中点建立党组织的做法,抓紧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建立党组织,加大在中介机构、协会、学会以及各类新社会组织中 建立党组织力度。以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带动其他各类基层组织建设,活跃基层,打牢基础。(二)推进基层党组织工作创新。党的基层组织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创新活动内容方 式,找准开展活动、发挥作用的着力点,在扩大党员参与面、提高实效性上下功夫,增强创 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把发展现代农业、培养新型农民、带领群众致富、维护农村稳定贯 穿农村基层党组织活动始终,发挥党组织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领导核心作用。把建设 高素质经营管理者队伍、人才队伍、党员队伍、职工队伍和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 响力贯穿国有企业党组织活动始终,保证党组织参与决策、带头执行、有效监督,发挥政治 核心作用。把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优化管理、维护稳定贯穿街道社区党组织活动始终,发 挥党组织在建设文明和谐社区中的领导核心作用。把服务中心、建设队伍贯穿机关党组织活 动始终,发挥党组织在完成本部门各项任务中的协助和监督作用。把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贯穿高等学校党组织活动始终,发挥党组织在推进教育改革、搞好教书育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中的领导核心作用。把做好思想政治工作、促进事业发展 贯穿科研、文化、卫生、体育和中小学等事业单位党组织活动始终,发挥党组织在本单位履
行职责中的政治核心作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中的党组织要围绕贯彻党的方针 政策、引导和监督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团结凝聚职工群众、维护各方合法权益、促进健康发 展等职能探索发挥作用的途径和方法。民族地区基层党组织要在团结各族群众推动发展、促 进和谐、反对分裂、维护稳定中发挥战斗堡垒作用。普遍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深化基层党建 工作三级联创活动,坚持和完善“三会一课”制度,推进基层党组织工作信息化。(三)增强党员
队伍生机活力。以提高素质为重点,抓紧抓好党员队伍建设这一基础工程。建立健全教育、管理、服务党员长效机制,激发党员增强光荣感和责任感、保持先进性内在 动力。注重质量、优化结构,改进发展党员工作,加强思想上入党教育,加大在工人、农民 中发展党员力度,重视在高知识群体、在大学生等各领域优秀青年中发展党员,积极做好在 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中发展党员工作。从思想、工作、生活上关心党员,做好党 员服务工作,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健全党内表彰制度,加强对老党员、生活困 难党员的关怀帮扶。落实基层党员教育培训规划,建立基层党员轮训制度,拓宽党员受教育 渠道。鼓励党员带头参与志愿服务,推广党员承诺制等做法,探索建立党员在居住地发挥作 用机制。严格党内组织生活,坚持民主评议党员,表彰优秀党员,及时处置不合格党员。(四)建设高素质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按照守信念、讲奉献、有本领、重品行的要求,加强基层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拓宽农村基层干部来源,选拔优秀党员担任村党组织书记,推进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鼓励转业退伍军人到乡、村工作,及时调整软弱涣散农 村基层党组织班子,加强乡镇党委书记队伍建设。选好配强街道社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等党组织负责人。符合条件的农村、社区、国有企业党组织书记,可以通过法定 程序担任村委会主任、居委会主任、企业董事长。以明确责任、考核监督、保障服务为重点,加强对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管理。加大从农村、社区优秀基层干部中考录公务员力度。切实 解决农村基层组织负责人基本报酬和社会保障问题。(五)构建城乡统筹的基层党建新格局。统筹城乡基层党建工作,促进以城带乡、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调发展。建立全国党员信息库,加强党员动态管理,健全城乡一体、流入地党 组织为主、流出地党组织配合的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服务工作制度。实行城乡基层党组织一方 为主、接续培养、两地考察、相互衔接的优秀农民工入党办法。加强城乡基层党建资源整合,普遍推行机关、企业、社区党组织同农村党组织结对帮扶等做法,推动城乡基层党组织互相 促进。通过财政转移支付等建立稳定规范的基层组织工作经费保障制度。二 0 一 0 年底基 本完成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一体化建设任务。加强条条为主 管理和条块共管单位的基层党组织建设。加强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 基层党建工作的支持。
一是
要切实加强社会组织党组织建设。积极探索抓好社 会组织党建工作新路子,创造条件成立社会组织党工委;认 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的有关文件精神,进一步巩固和加强
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登记申报、年检年报”制度,及时发现 并向社会组织业务主管单位反馈社会组织应建未建党组织情 况,督促社会组织及时建立党组织;督促已建党组织的社会 组织加强与党组织隶属单位的联系,加强党的工作,扩大党 的工作影响力;进一步加大社会组织发展党员工作力度,努 力将社会组织的优秀管理人才培养为党员,把党员培养为社 会组织的优秀管理人才,优化社会组织党员队伍结构。二是要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党组织和党员作用。围绕党和 国家的工作大局,围绕社会组织的宗旨、职责、功能,结合 落实《国家民政部湖南省人民政府共同推进长株潭(3+5)城市群“两型”社会民政事业改革发展协议》、加强社会组 织培育发展、规范社会组织登记管理、清理规范社会组织等 工作,服务社会、服务公众、服务会员,发挥社会组织党组 织和党员在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中的积极作用。三是要努力促进社会组织自身建设。结合社会组织评估 工作,建立健全权责明确、运转协调、制衡有效的法人治理 结构;建立完善议事、选举、财务、人事等内部制度,提高 自律性和诚信度;推行管理层职业化和专业化,建设坚强有 力的领导班子和过硬的职工队伍,进而提高社会动员、社会 服务、财务管理和依照法律、章程开展活动的能力,实现社 会组织自身建设的科学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