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干部培训方式方法的几点看法[精选]
创新干部培训方式方法的几点建议
一、注重“互动式”培训
采用案例教学、情景教学等方法,促使学员积极参与到教学中,实现教与学的互动。由学员走上讲台,畅谈学习体会,邀请有工作经验的领导干部为学员授课,从市委党校和高校聘请专家、教授进行专题讲座。
二、实施“现场式”培训
组织学员带着课题到本区或其他地区参观学习,让学员对照先进找差距,带着问题找出路。
三、开展主题讨论交流
每次讨论课,都围绕一个主题,大家围坐一堂,互相交流,热烈讨论,深刻剖析,说深说透,让广大学员变被动式灌输为主动式研讨。举办主题实践活动,使学员的培训取得更好的实效。主题实践活动结束后,培训班班主任组织学员对活动开展情况、自己的感想及收获等形成书面材料进行总结汇报,学校可以组织专门小组进行点评、总结。
四、采用多媒体教学
党校规定,培训授课必须采用多媒体教学,图文并茂,让授课内容更直观、更贴切,使学员的学习更认真,效果更明显。
五、加大教职员工培训力度
应定期选派教职员工到上级党校或著名高校学习培训,提高教职员工的工作水平。
第二篇:加强地税干部培训的几点看法
文章标题:加强地税干部培训的几点看法
构建和谐地税,服务地方经济,关键在于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地税干部队伍。因此,坚持以人为本,打造“育人”工程,切实加大干部培训力度,不断提高税干的岗位技能和综合素质,从而激发整个干部队伍的生机与活力,在当前地税干部队伍建设中,显得尤其重要。笔者从市局征收分局实际出发,通过半年的调研和思考,对加强地税干部培训形成了一点粗浅的看法。
一、xxx分局干部队伍素质结构现状
成立于1998年的xxx分局(以下简称分局),现有干部xx名,人员年龄从24岁至49岁。干部队伍素质现状大致如下:
1、学历结构
截止2005年底,分局有注册税务师2人,具有本科学历18人,占总数的46;大专学历21人,占总数53。其中,第一学历为税收,财会专业的9人,占总数的23。
2、人员素质
(1)1988年前通过招干进入税务部门的有8人,占总数的20。这部分同志目前年龄都在36岁以上,第一学历普遍属于高中。他们税收工作实践经验丰富,处理人际关系能力较强,为地税事业的发展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但部分同志存在着专业理论相对欠缺的问题。
(2)分局成立[xiexiebang.com-http://www.xiexiebang.com/找文章,到xiexiebang.com]至今,7年间共接收大中专毕业生13人,占总数的33。这部分同志平均年龄30岁,大多数都是税收、财会科班毕业,专业性强,知识面宽,接受新事物、新知识快,但在税收实践经验上略显不足。
(3)1994年国、地税分设后,从外系统、外单位调入、招录干部12人,接收部队复员军人6人,占总数的46。这些同志政治素质高、党性强,具有丰富的工作经验,但在专业知识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充实和提高。
3、培训情况
2004年底以前,分局有3人参加过国家税务总局组织的《行政许可法》,社保费征缴最新法规方面的短期培训;4人参加过省局组织的税收法制、企业所得税及财会短期培训;3人参加过市局组织的计算机应用短期培训。也就是说,参加过市级以上培训的只有10人,仅占总数的四成一,绝大多数同志没有参加过市一级组织的业务培训。
针对上述情况,分局从2003年接收管户以来,为适应形势发展需要,在干部教育培训方面采取了一些措施,具体体现在:一是制定了三年培训规划。按照省、市地税局总体要求,结合分局实际,制定了《直属征收分局干部教育培训实施意见》。对三年里加强干
部培训、提高能力建设提出了具体方案。二是出台了一些优惠政策。如制定了《直属征收分局工作人员学历教育和考取专业技术资格管理办法》,鼓励税干积极参加“三师”(律师、注册税务师、注册会计师)资格考试和计算机等级考试,从复习时间、费用报销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规定对取得相关资格证书的一次性奖励2000—3000元。三是强化了计算机培训。自2003年以来,每年开展一次全员计算机培训,今年又组织全员参加了计算机省一级培训考试。目前,分局39人全部取得计算机省一级证书,1人取得国家级2级证书,2人取得国家级1级证书。四是注重平时培训,定期以考促训。根据学习需要,按季度制定培训计划,发掘自身师资力量,采取办学习班、以会代训等形式,进行强化培训。结合贯彻落实《税收执法责任制》、《国家公务员法》,开展了“天天读”,每天抽出半小时进行讲解和学习,加强税干的岗位培训。季末针对学习培训内容进行闭卷考试,考试成绩与个人季度奖金挂钩,奖优罚劣。这些措施地实施,在提升分局干部整体素质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
二、当前干部培训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培训是提高干部队伍素质的重要手段,这是毋庸置疑的。各级地税机关也都把干部培训做为一项重要的工作来抓,有长远规划,有计划,也有经费投入和各种优惠政策,但从实际效果来看,还有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主要表现在:
1、培训前调研不够,存在重形式、轻实效现象。培训的目的,就在于使参训人员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更重要的是将所学知识迅速运用到税收实践工作中去,最大限度地将理论知识转换为实践成果。然而在以往的培训工作中,由于培训前缺乏对基层的实际需求、培训对象的具体情况进行深入地调研分析,举办的培训班针对性不强,存在着随意性、重形式、轻实效等现象,基层的税干基本上是被动地参加、机械地接受培训,理论与实际相脱节。比如,在财会知识培训方面,当前的企业财务、税收核算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许多企业高薪聘请高级财务管理人员,反复研讨应税手段,甚至出现高智商偷逃税这样一个拼知识、拼管理、拼能力的复杂局面。可是,我们许多税干在接受财会知识培训方面,很多还停留在常规型、通用型的层面,以致于出现部分税干不能给企业很好
服务,对分行业会计制度不够熟悉、不精通会计电算化、甚至查帐无处下手的问题。再比如计算机知识培训,许多情况下都是委托外单位进行的。由于授课教师对地税征管业务规程和税收信息化发展水平了解不多,花了大量时间去讲解计算机技术发展的基础知识,却对税收信息化操作技能涉及较少,税干所学知识能用在税收实践中的则更少,培训效果自然也就大打折扣。
2、培训中方式单一,难以激起学习兴趣。调研中,一些基层税干反映,许多地税部门在培训中大多采用强行灌输的方式,没有给培训者与受训者提供互动的空间,仅仅是把黑板移到屏幕上,使学员完全处于被动受训,学员往往是“带着问题来,又带着问题回"。这种简单的、“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已很难激发起参训人员的学习兴趣,不能满足其学习的需要。而有的地方,又采取大而空、大一统的培训方式,使受训人员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得不到充分发挥,制约了学员的实际操作能力,降低了培训效果。
3、培训后考核不严,多少存在着“交钱拿证”的现象。尽管系统自上而下年年都制定了培训规划,明确了培训将达到的目的,但从培训后情况看,最终用来衡量培训绩效的,常常是以参训人员的多少、考试是否合格、证书发放多少等表面上的几个指标。这既影响了培训的方式方法,也影响了培训的效果,甚至带有一些功利色彩。特别是委托外单位培训的,常常是“交钱拿证”,自己教,自己考,授课时就将考试题圈定并向学员提示,这种现象十分普遍。因而,地税干部培训要达到什么目标,评判培训的科学标准是什么,培训后考核如何跟上,是当前培训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此外,基层税干参训渠道也不是很通畅。税收工作的重心在基层。xxx局长在xx调研时指出,地税队伍7O%的人员在基层,100%的收入任务完成靠基层,基层干部的素质高低在某种意义上决定了地税事业的成败。从分局情况看,大部分税干除了接受过本局组织的蜻蜓点水式的培训外,赴外参训的机会几乎没有。基层税务干部迫切需要提高综合素质但又缺乏接受培训的正常渠道。
三、加强地税干部培训的几点建议
关于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市局于今年9月份做了“五统一”的安排部署,这无疑是提高全市地税干部整体素质的一个及时的、重要的、总体性的举措。笔者认为,在具体操作中还应抓好五个环节。
1、抓好领导干部的培训。“火车跑的快,全靠车头带”。地税机关各级领导干部是地税干部队伍的中坚力量,培养一批德才兼备、能够驾驭全局和科学决策的地税领导人才队伍,是推进地税事业发展的关键所在。针对他们理论水平较高、工作经验丰富等特点,对地税领导干部的培训可立足高起点、全方位进行。一是优先选送他们参加省地税局、各大院校举办的较高层次的业务培训班,进一步拓宽视野,更新知识。二是积极与市委、市政府相关部门联系,推荐他们参加省、市党校(行政学院)举办的各个层次的中青年干部培训班、理论培训班,以提高其综合能力和领导水平。三是每年分期分批组织领导干部外出到经济发达地区进行实地考察。
2、内训为主,增强培训的实效性。笔者在县局、分局和税所都工作过,感觉到各个层面的地税干部还是非常喜欢接受业务培训的。但是,由于受工作节奏、财力因素的制约,各级地税机关委托系统外机构培训所能安排的时间一般都不可能太长,而短期受训的效果也不会太好。因此,干部培训还是应该立足于本单位的内部培训。为此,建议采取四项措施。
首先,要在地税系统建立过硬的兼职师资队伍。比如,市、县(区)地税局和基层分局在自主办班的基础上,可以采取兼、聘结合的方法,不仅从大专院校、大型企业、中介机构选择一批具有较深理论功底、较高业务水平和丰富实践经验的授课人员,还应该持续不断地发掘、锻炼、培养一批地税系统内部能力强、业务精的干部,共同列入全市干部教育师资培训库,以供全系统调剂使用。其次,抓好“五员”培训,带动税干轮训。按照“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建立健全税收执法责任制岗责体系,摸清各单位“五员”岗位的现状和技能需求,根据“五员”培训大纲,确定培训目标,合理制定培训方案,对全市税干特别是基层税干进行有计划地轮训,以提高一线人员的岗位工作能力。第三,加强基层税干财会知识培训。从我市情况看,可与财政、院校、金融及中介机构加强联系,对税干进行会计原理、分行业会计制度的培训,特别应抓好《会计从业人员资格证》和《会计电算化合格证》培训考核,改变部分税干因不懂企业财务、会计原理而使税收工作受到影响的局面,力争2年内一线征管人员全部拿到初级会计专业资格证书。同时,加强信息技术培训,努力掌握会计电算化方面的知识,熟悉相关财务软件,提高查帐水平。第四,引入“学分制”考核。主要是在各级地税部门副科级以上干部中推行干部“学分制”考核,以培养良好学风为目的,分别赋予在职学习、脱产学习、学历学位进修和培训成果运用四项内容一定学分,采取分项量化,严格考核的方法,促进干部学习,提高综合素质。目前,全省党政干部“学分制”考核已在汉中、渭南和省财政局等地方和单位先行试点,建议我们地税系统未雨绸缪,及早准备。
3、外训为辅,增强培训时的前瞻性。可以“请进来”。采用定期邀请专家、学者为基层税干举办时代气息强、论点明确、针对性强、生动活泼的学术报告和讲座,进行高层次、高起点、高水平的教育培训。也可以“走出去”。以发达地区为大课堂,有计划地组织地税干部到省内外学习外地成功经验,汲取发达地区的好做法,使大家在学习中增长才干。
4、延伸课堂,增加培训的信息梁。充分利用我市地税系统目前已建成的局域自动办公网络,搭建干部培训信息化平台。积极尝试网络办学,开发远程教育培训,建立全市地税干部教育培训网站或设置教育培训网页,经常性地刊发干部教育培训方面的前沿理论和最新消息,使税干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通过INTERNET学习有关业务知识,在计算机前接受培训,“吃自助餐”,既节省经费又节约时间,达到“学中做”、“做中学”,切实提高培训效果。
5、加强管理,提高培训的科学性。应建立健全以约束、考评、激励为主的培训绩效评估体系。一是建立“考学”制度。做到“逢学必考,逢考必奖,凡考必通报”,每期税干培训均进行考试,成绩记入干部教育培训档案作为考核依据。二是建立“奖学”制度。将培训成绩与季度考核、津贴发放、评先评优挂钩,奖优罚劣,奖罚分明。三是建立“促学”制度。将教育培训与人员使用相结合,做到“不培训不任职、不培训不提拔、不培训不上岗”,切实提高培训工作的权威性,力争把我市地税干部的整体素质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加强地税干部培训的几点看法》来源于xiexiebang.com,欢迎阅读加强地税干部培训的几点看法。
第三篇:企业员工培训方式方法
企业员工培训方式方法 1.讲座
讲座是传统的培训方式,也是目前采用最多的培训方式。按内容传授的形式,通常讲座可以进一步细分为教授式讲座和研讨式讲座。(1)教授讲座:
先是让培训讲师通过对苏宁所有参加培训的店长系统地讲解苏宁的企业文化以及其发展历程,然后向受训者传授岗位知识,包括店长职责、技能要求、业务素质要求等等,这个主要是针对外部招聘进来的人而言(企业内部员工上来的则不需要)。但是培训讲师必须注意一定的技巧,如采用合适的演讲语言、条理清晰、重点突出等。为了使讲座更加有效,讲师在恰当的时候可以设计现场游戏或讨论来烘托气氛。
(2)研讨式讲座
比如说可以针对苏宁目前发展状况分析选取其中一些实际存在的问题,需要所培训的店长们集思广益在讨论中加以解决,也可以以案例或模拟案例的方式解决。研讨式讲座既可以选择公司的实际问题作为讨论内容,也可以使用案例或模拟案例。
2.小组讨论(Group debate)
小组讨论指为了解决苏宁的某些特定的问题,这是要在培训讲师与店长以及店长与店长之间展开的研讨。小组讨论具有明确的目的性,主要是鼓励店长们的广泛投入,激发他们的兴趣、引领讨论的方向、提供纲目性指导与控制讨论节奏。充分考虑了所有店长的既有经验,鼓励他们主动发现目前苏宁所存在的现实问题并作为问题解决的主体自由表达个人的观点看法,同时小组讨论有助于整个店长团队合作精神的塑造。3.案例研讨Case study)案例讨论,又称“个案研究法”或“案例分析”,向所有店长列举一至两个苏宁以前或现在成功或失败的案例,然后让所有店长来分析其中成功或失败的原因,当然这个也是要分组进行的,而且分组时尽量将外招店长和企业内招的店长分在一起,而且要选定一个组长。
这种方法能明显地增加各位店长(尤其是外招的店长)对苏宁的各项业务的了解,有利于参与苏宁现在或以后实际存在问题的解决。同时还能培养他们的分析能力、判断能力、解决问题及执行业务能力。在这个过程中问题的症结可能会零散而繁多,归纳出来的对策可能也会零乱不整,因此小组有必要根据重要性、相关性整理出适当的对策。恰当的案例分析可以使受训者锻炼系统思维能力,也有利于养成积极参与和团队合作的精神,增加公司的凝聚力。
4.影视培训法(Multimedia package)
影视培训法指通过运用有关苏宁企业的电影、VCD和录像等手段对店长进行培训,以视觉上的感官刺激来强化培训效果加强大家对苏宁的了解,同时也能提高整个培训工作中的趣味性和生动性。影视培训法可作为辅助培训方法使用,各位店长也可以通过这种方法自主地、灵活地安排自己的时间,来学习。
5.头脑风暴法(Brainstorming)头脑风暴法它不仅能培养店长的创造性,还能提高工作效率,塑造一个富有创造性的工作环境。让各位店长围桌而坐,培训师给定一个主题或问题,鼓励大家自由提出任何种类的方案设计思想,不允许任何批评,并且所有方案都当场记录下来,稍后再从效果与可行性两方面进行讨论和分析,以确定最后的方案。在使用该种方法时,培训讲师需要注意:
议题的选择应优先考虑苏宁现在面临的急需解决的客观问题,而且要与店长的工作息息相关。讲师应该考虑控制讨论的气氛和谈论时间;要鼓励大家积极思考,提出各类观点,哪怕是看上去很荒谬的;避免讨论时受训者相互攻击。
6.内部会议(Meetings)将内部会议作为一种培训方式很容易被人所忽视。会议的优点在于通过相互的沟通和磋商,可以解决苏宁实际工作中客观存在的问题。
内部会议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内容:
解决重要问题以及工作进度交流与指导工作总结反思下一阶段工作开展计划与具体行动方案相关政策、决策、事项的通达内部会议。只是这样培训的重点会因对象不同而略有差别。对内招的店长的培训可以利用会议前后时间培训与会议议题有关的内容,培训适合以专题的形式开展,所以会议前的准备有助于锻炼他们处理店长所在岗位的存在问题的专业能力,同时会议还可以成为练习沟通、协调、陈述等技巧的时机。内部会议可以增强员工的归属感,有助于建立团队精神,从而提升团队的凝聚力。7.敏感性培训(T-groups or sensitivity training)敏感性培训也称为敏感性训练或T小组法,这种方法可以直接训练店长对他人的敏感性。管理的活动是在组织中完成的,需要不断与上级、下级和同事进行沟通,提高对人的敏感性就成了一个重要的管理技能。敏感性训练通常针对于以下内容开展:店长知道如何体察下情吗以及对店员和上级的态度、情感注意到什么程度?公司的某一目标或计划如何影响大家的追求? 敏感性训练设计有系列培训内容,通过团队活动、观察、讨论、自我坦白等程序,使店长在相互影响的过程中,亲自体验这种相互影响是怎样进行的。具体说来,敏感性训练的基本步骤是:
(1)首先将店长分成若干个小组,小组成员在性格、知识、经验、技能等多方面要合理搭配、相互补充;
(2)其次,将小组放到一个与外界完全隔离的陌生环境中一段时间,每天进行问题讨论或案例讨论,使每个人充分展现自己的才华和态度并暴露自己的不足,使小组间成员相互了解并能够容忍他人为自己提出的各种意见,同时学会如何影响他人,从而使事情向对小组有利的一面发展。在培训中,讲师常常有意识地引起大家争论,人为制造一种压力,迫使各位店长身临其境的接受压力并自己提出解决方案。敏感性训练法要求受训者学会在复杂的环境中,从整体利益出发,如何处理好突发状况。总的来说,要综合运用多种培训方式方法,还要根据被培训对象的性格及其他特征实施个性化培训,这样才能事半功倍!
第四篇:完善干部选拔方式方法问题研究
完善干部选拔方式方法问题研究
事业兴衰,关键在人;选人用人,事关重大。如何在新形势下完善干部选拔方式,塑造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对政令畅通、提高效能有着重要的意义。**结合干部队伍建设年活动的开展,通过走访调研,找准了干部选拔的薄弱环节,完善了方式方法,为我镇进一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一、完善干部选拔方式方法的重要意义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要全面准确贯彻民主、公开、竞争、择优方针,扩大干部工作民主,提高民主质量,完善竞争性选拔干部方式。近年来,我国在干部拔任用方面进行了许多探索,特别是在民主选拔干部、加强竞争性选拔工作等方面取得了很大成绩。随着人事制度改革的深入,干部选拔也遇到了一些深层次的难点问题,如选拔任用的民主机制不健全、干部约束激励机制不完善、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屡禁不止等,这些问题严重损害了选人用人的公信度,严重抑制了干部队伍的生机与活力。因此,完善干部选拔方式方法,对深化人事制度改革,促进科学的选人用人机制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当前干部选。
案》、《**镇中层正职领导考核方案》,坚持平时考核与定期考核相结合,把考核结果作为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以此形成激励与约束机制,树立了正确的用人导向;二是坚持民主集中制。在选拔干部确定任用对象,并进行考察、酝酿后,由镇党委实行任免干部无记名投票表决制度,集体讨论作出任免决定。在讨论决定干部任免时,做到没有经过组织考察的不研究,人事方案未经充分酝酿的不研究,群众有反映、纪检监察部门没有查清的不研究;三是坚持执行干部任前公示制。在决定任用干部后,下文任用前,做到了有报必查,坚持把任前公示与任职谈话制度相结合,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在任职谈话时向干部指出,督促整改,保证任用过程的公平公开公正。
三、干部选拔方式方法存在的问题
在实际工作中,现行的干部选拔方式方法也暴露出一些薄弱之处,主要体现在:
一是干部选拔方式还不够科学。对于干部选人用人的标准、条件、程序、方法的具体环节的设计上还有待加强,在干部选拔过程中容易出现程序公平但结果不公平的状况。导致一些干部心存顾虑,认为用哪一种选拔方式都是“走形式”,人选早已“内定”,不愿主动参加强选拔。
二是干部选拔方式的民主化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改进。如在考察谈话中还没有一套较好区分不同层次、不同类别、不同领域干部的考察指标体系和考察方法,缺乏量化标准,谈话中讲优点多、谈不足少,难以全面、准确、客观地了解和评价干部的实际情况;在干部民主测评中,本单位测评人员普遍是团结一致投“自己人”的票,测评结果的客观性、准确性有一定失真。三是干部选拔方式的阳光化有待加强。党员群众对干部选拔任用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还存在缺位的情况。
四、完善干部选拔方式方法的对策
干部选拔方式事关干部队伍建设,也是人民群众衡量政府公信度的重要标准。从我镇干部选拔的方式来看,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通过完善公开、公正、竞争、择优的科学选拔机制,进一步扩大民主,加强监督,确保干部选拔工作更加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阳光化。
(一)提高干部选拔方式的科学化,进一步提高选拔质量。总书记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强调,“把好干部选用起来,需要科学有效的选人用人机制。竞争性选拔的方式方法也要改进,引导干部在实干、实绩上竞争,而不是在考试、分数上竞争”。为此,在下一阶段的选拔干部工作中,要提高干部选拔方式的科学性,扩大选人用人范围,着力提高选拔质量,把干部选准选优。一是要科学设置选拔条件。选人用人范围的大小直接关系到选拔干部质量,因此在实施干部选拔之前,要加强干部队伍情况的调查分析,在职位条件设定时,除非特殊的专业要求,不过分强调学历、年龄等硬条件,让更多的干部参与选拔竞争,真正实现“在多数人中选人”。二是要切实提高选拔干部工作科学化水平。按照公开、公正、竞争、择优的科学选拔要求,坚持“干什么、考什么”原则,突出岗位特点,注重工作能力,强化实绩为导向,全面准确地了解干部的德才素质、工作表现和实绩,让干得好的考得好、能力强的选得上、作风实的出得来,提高选拔干部的科学性。三是要提高评委的专业化水平。积极实行大评委制度,组建由镇领导班子成员、选拔单位领导干部、纪检监察和组织人事干部、专业技术人员和“两代表一委员”等组成的评委组,加强他们对选拔标准的培训,提高他们的评选水平,提高用人选人质量。
(二)促进干部选拔方式的制度化,进一步规范选拔程序。完善干部选拔方式方法,健全制度、规范程序是保证。
第五篇:创新干部教育方式方法的思考
创新干部教育方式方法的思考
新世纪的新形势和新任务,对干部队伍的理论素养、知识水平、业务本领和领导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加强干部的学习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重要和迫切。在新的历史时期,如何适应国内外新的形势和要求,用科学发展观作指导,改革和创新干部教育方式方法,增加干部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进一步提高干部队伍素质,是我们干部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近年来,按照加强干部教育的要求,针对干部队伍的实际情况,始终把干部的教育培训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通过一系列措施,鼓励和鞭策干部采取各种形式进行教育培训。经过不断努力,已取得显著的阶段性成果。
一、干部教育的情况分析
调查显示,近几年来,特别是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以来,在镇机关各级党组织的努力下,机关理论学习气氛比较浓厚,党员干部的理论水平明显提高,运用科学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明显增强,机关干部的作风有了新的提高和改进。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组织领导到位。按照“打基础、上水平、树形象”的工作方针,及时成立了干部教育培训工作领导小组,由党委副书记亲自任组长,把干部的教育培训工作及时纳入党委的重要议事日程,并在各种会议上宣传干部教育培训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由于领导的重视,使这一工作有了可靠的组织保证。
二是制度落实到位。党委围绕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先后制订了一系列学习规范制度,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教育培训制度体系。同时要求广大干部要按照党委的有关规定,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各自的教育培训计划,并把此作为对干部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
三是培训组织到位。据初步统计,近几年全镇参加各类函授培训的党政干部约300人次、专业技术人员约9000人次。同时,在各级党政干部培训中,相关培训机构大胆创新,勇于改革,培训质量不断提高。在培训内容上,一直把提高干部的素质和能力作为培训的重点,并在实际教育培训中加以认真贯彻落实。在培训方法上,根据干部学习培训的特点,提高了讲授式教学的质量,加大了研究式教学的力度,大力推广案例教学、现场教学、情景模拟、角色扮演等现代教学方法;同时,大胆借鉴现代科技运用于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注重运用网络学习、电化教育、远程教育等现代手段,以及合理利用省内外培训资源,为干部提供了多样化学习途径。同时,干部教育培训的教材建设、学科建设、教学管理、教学服务等设施也在近些年得到了有效的改进。
二、改革创新干部教育方式方法的途径探讨
(一)提高认识,以人为本,创新教育理念,提高干部教育的主动性
加强和改进干部教育工作必须要勇于打破传统的就教育抓教育、就培训抓培训的思维模式,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树立全面、开放的思想观念。
1、树立“大教育、大培训”的理念。坚持把干部教育放在党委的重大决策部署中、放在国民教育体系的框架中、放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大局中去考虑、去认识、去谋划,使干部教育培训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和富有创造性。
2、树立全面素质培训的理念。在调查中我们发现,除了“党的理论知识”外,还有分别有55.6%、36.2%、39.9%、15.1%的调查对象表示最希望党组织为自己提供“业务知识”、“政策法规”、“时事形势”、“学历教育”等各种提高基本的教育培训内容。因此,在开展干部教育时,既要突出政治理论、现代科学文化知识教育,又要把德育、国防、体育、美育和生产劳动教育纳入干部教育培训内容,切实加强干部的道德、能力、身体与心理素质的培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3、树立终身教育的理念。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人类知识更新速度大大加快,不学习就跟不上时代步伐,就干不好本职工作。机关干部要牢固树立“严谨笃学,与时俱进,活到老,学到老”的终身学习观,以强烈的紧迫感、使命感和责任感,不断增强终身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和坚定性。
4、树立人才资本的理念。现代社会,人才成为比物质更重要的资源,高度重视人才和加快培训人才是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要把智力投资作为一种战略资源,把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作为人才资源开发的重要手段,不断提高教育培训的质量和效能,努力培养出更多更好的人才。
(二)把握重点,紧贴需求,创新教育内容,提高干部教育的针对性
党政机关是党和政府的领导机构。机关党员干部的特点,是决定教育内容的基本依据。在调查中,针对“最希望党组织为自己提供哪方面教育培训”的问题,选择“党的理论知识”和“时事政治”学习的分别为30.1%和39.9 %; 选择“学历教育”及“政策法规”的分别为15.1%和36.2%。据此,我们在机关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内容将突出政治思想理论和业务两个方面。
根据调查中搜集到的意见,我们在机关政治思想教育会紧贴形势需要,增强广泛性、突出时代性。紧紧抓住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经常化培训不放松,坚持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干部头脑,指导工作实践。同时,紧跟形势发展,以新理论、新知识、新方法为培训重点,努力拓宽干部知识面,提高干部领导发展、投身发展和服务发展的能力和本领。
同时,我们在机关党员干部业务知识和技能教育培训会紧密联系实际,注重实用性、强化层次性。我们将坚持将贯彻执行上级政策与创造性开展当地工作有机结合,把当地党委、政府的发展战略和拆迁安置、旅游开发、国土城建以及招商引资等有关政策汇编成“本土教材”,纳入培训内容,对干部进行经常性、普及性的教育培训,增强他们运用政策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求真务实,注重效果,创新教育方式,提高干部教育的实效性
1、坚持与创新传统教育方式。“三会一课”制度是基层党支部长期坚持的一项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健全党的组织生活的重要制度,也是干部教育的一个重要手段。我们将根据党员的实际状况,坚持与时俱进,以创建学习型组织为载体,创新“三会一课”形式,丰富“三会一课”内容,使之取得良好的效果。构建反思学习系统和构建反馈学习系统是我们将采取的两大重要举措。我们将通过支委会、支部大会和党小组会,引导党员开展“照镜子”活动,进行不同层次的反思,以变革党员的思维。支部结合工作实际,开展专题反思,教育引导党员增强责任意识,严格按照岗责体系、职责体系开展工作,牢固树立服务理念;我们将从组织、支部、个人三个层面,建立以信息反馈为基础的学习系统,计划采取问卷调查、座谈会等形式,征求党员、群众意见,及时进行情况汇总,在“三会一课”上进行通报,进行整改。
2、经常性开展集中教育。调查显示,有44.7 %的调查对象认为干部教育的主要手段应该是“经常性的集中培训”,同时约有42.0%的调查对象表示对“听高层次的讲座”最感兴趣。根据调查过程中搜集的意见,我们将根据具体情况采取四种方式集中培训:一是抽出时间,到党校或其他培训机构进行短时间的集中轮训;二是利用星期六和星期天集中培训,或者是在上一年末列出下一年全年的培训题目(称之谓“菜单式”),各自选题后定时培训;三是对于干部数量较多的单位,可以利用单位政治理论学习的时间,派教师到这些单位集中讲课。四是定期组织全区性的大型专题讲座。在讲课教师的选择上,也要灵活多样,拓宽视野,既可以请各级领导干部来讲,也可以请外地专家学者来讲,更可以邀请省委市委干部理论讲师团成员或省市委党校的有关专家学者授课。
3、不定期组织主题实践。把干部教育内容融入到多种文化形态和实践活动之中,使受教育者在富有乐趣的文化活动中和社会实践中受到潜移默化的陶冶和教育。我们将在干部培训中采用广大党员干部喜闻乐见而又被证实效果不错的各种形式,如通过参
观革命圣地、革命事迹展览、观看教育影视片、进行革命传统教育;请优秀、先进人物作报告进行典型形象教育;剖析犯错误甚至犯罪党员干部案例,进行防腐倡廉教育;开展党的基本知识竞赛。可以开展拓展训练,组织干部参加“背摔”、“翻越生死墙”、“高空跨板”形式新颖的户外体验式培训活动,进一步熔炼了团队合作意识,激发干部应对挑战的潜能,培养了干部团结向上的精神风貌。
4、充分运用信息技术载体。在机关干部教育中,既要充分运用现代远程教育、电化教育和多媒体教育等现代化手段来开展培训,提高培训资料的共享程度,实现与前沿知识的同步;也要不断加强和规范网络教学平台建设,切实加大网络教学资源开发力度,确保开展干部培训工作的经常化、组织化和网络化,全面提升干部教育培训的水平。具体包括以下几种途径:一是由组织部牵头会同宣传、党校等部门,开辟网上“党员学习教育”专栏,不定期的发布和转载干部教育的有关信息。二是组织专家学者作专题系列讲座,要求干部参加学习。三是通过远程教育网络,有组织地收看高层次、高质量的专题讲座课。
(四)规范管理,突出长效,创新教育制度,提高干部教育的长效性
为把干部培训制度落到实处,收到培训效果,就必须使这一制度规范化,避免流于形式和做表面文章。调查显示,有40.4%的受调查者认为提高干部素质最有效的手段是“落实各项学习制度”;分别有28.1%和26.1%的人表示调动干部工作积极性最有效的方法是“完善各种规章制度”或“完善监督机制”。据此,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创新机关党员教育制度,建立长效机制。
1、建立责任明确的领导机制。构建起机关党工委职能部门、机关各单位、部门,党委,党总支和党支部,机关党员和党外群众共同组成的“五位一体”的干部教育的组织体系。制定出干部教育计划和中长期教育计划,二者之间要有衔接,要提出教育的量化和考核目标,作为干部考核的一个内容。教育任务要到位,分解到位,不留死角。对于一年内没有完成教育任务者,要有一定的措施,以提高教育制度的严肃性。我们将从以下三个
方面入手健全领导机制:一是各单位明确党政一把手为第一责任人,对干部教育工作负总责。二是领导干部带头参加教育,带头搞好自身的学习。三是主要领导经常过问教育工作,及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指导教育工作顺利开展。此外财政将为干部的教育单独列出经费,以保证教育工作的正常开展。
2、建立统一协作的管理机制。由机关工委负责牵头组织对各机关单位党委、党总支和党支部、党员干部个体三个层面开展干部教育工作的检查和督促。
一是认真把握机关党员干部教育经常化的制度建设环节。从增强党性入手,督查是否建立学习教育长效机制。建立和落实党员干部定期学习教育制度,使学习教育纳入制度化轨道,确保机关党员干部及时、长期、经常、有效地接受教育。建立“机关党员教育学习登记卡”制度,对机关党员常规化学习实行量化档案管理。
二是认真把握教育效果考核环节。从严格考核入手,督查是否把学习培训制度落到实处。在考评主体构成上,将职能部门的考评、干部知识测试与群众评议相结合,特别要重视群众对本单位干部教育常态化的反馈意见。
3、建立严格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在调查中,60.9%被调查者认为党员干部把“进一步加大考核力度,将考核结果与奖励、惩处挂钩”作为“调动党员干部学习积极性最行之有效的方法”。因此,应着力建立严格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坚持一手抓教育,一手抓使用,彻底克服重使用、轻培养,培训和使用“两张皮”的倾向,始终将干部教育情况与干部的提拔使用结合起来,对不积极参加培训,培训成效不明显的,坚决不予提拔使用。在干部考核或述职时,要建立“述学、评学、考学”制度,真正做到干部述职时要述学,评议干部时要评学,考核干部时要考学,真正解决“学与不学一个样”、“学好学坏一个样”的问题。在教育对象的管理上,可借鉴党校的学员管理办法,实行报到注册制度、点名制度、抽查制度、出勤通报制度、交流制度、评优制度、考核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