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广播电视大学英语专业专科

时间:2019-05-13 18:02:0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央广播电视大学英语专业专科》,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央广播电视大学英语专业专科》。

第一篇:中央广播电视大学英语专业专科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英语专业专科

“英语学习指南”课程教学大纲

一、教学对象

本课程为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英语专业专科的入门课程。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课程为英语专业专科的学生进入远程学习的模式进行学习和心理的准备,使其尽快进入远程学习者的角色。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对远程开放学习的特点以及远程学习者所应具备的自主学习、自我管理的学习能力有一定的了解;熟悉开放教育英语专业专科的课程设置,学习方式及检测手段;并能逐步掌握一些适合自己的行之有效的的学习方法。

由于本课程是学生入学后学习的第一门英语课程,所用教材的语言应简单易懂,词汇量应控制在一千五百词左右,相当于本专业的入门水平。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了解自己的英文水平是否达到入学要求,学习有困难者要采取一定的补救措施。

三、教学内容与安排

“英语学习指南”是学习英语专业专科的准备课程,18个学时,1个学分。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包括:

远程学习与远程学习者,远程学习的特点,成人远程学习的优势与面对的困难,提高自主学习意识;

远程学习中的学生支持服务,如何充分利用多种媒体教学资源,利用学习中心,参加面授辅导,组织学习小组等;

远程语言学习者的主动参与性,积极利用各种媒体创造语言环境,注重语言学习中的实践性,有效安排学习时间;

学会学习,通过做定期的学习报告,监控自己的学习过程,提高自律性和自我管理能力,提高学习效率;

专业课程介绍,包括学习内容、时间、方式、学分以及检测方式等;

英语学习方法介绍,包括如何提高听、说、读、写能力,如何学习词汇,推荐一些实用的学习方法。

以上教学内容应对远程语言学习有指导意义,帮助学生尽快进入远程学习的角色。

四、测试

本课程是考查课,由辅导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评定成绩。主要依据是:参照每章后设置的问题,检查学生是否了解了该课程的主要内容;同时要求学生制定学习计划。

本课程的考核重在学生对内容的掌握,而不是学生的英语语言基础。

第二篇:中央广播电视大学高等教育英语专业(专科)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高等教育英语专业(专科)(含开放教育和普通专科)“综合英语”(3、4)课程实施方案

为指导全国广播电视大学英语专业专科(含开放教育和普通专科)“综合英语”(3、4)课程教学,努力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全面的学习支持服务,特制订本实施方案,供地方电大在具体教学实践过程中参考。课程性质与目的 “综合英语”,顾名思义,是一门英语综合技能训练课,包含听、说、读、写、译多种技能的训练。其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

本课程主要通过英语语言基础知识(语音、语法、词汇和篇章结构)的学习和听、说、读、写、译基本技能的训练,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综合能力。使学生能够逐步提高语篇阅读理解能力,了解不同环境下英语语言的不同表达方式和特点,扩大词汇量和熟悉英语常用句型,具备基本的口头和笔头表达能力,为全面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打好基础。“综合英语”(3、4)开设于英语专业专科阶段后期,是学生达到高等教育英语专业(专科)合格标准的基本保障。教学安排

(一)、教材媒体 “综合英语”(3)和“综合英语”(4)分别开设于专科阶段第三学期和第四学期。“综合英语”(3)使用的教材包括:《新思维综合英语 3 学生用书》、《新思维综合英语 3 练习册》和《新思维综合英语 3 学习指导》(含5盘录音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综合英语”(4)使用的教材包括:《新思维综合英语 4 学生用书》、《新思维综合英语 4 练习册》和《新思维综合英语 4学习指导》(含5盘录音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二)、进度计划及时间安排 “综合英语”(3)开设于第三学期,4个学分。全书共12个单元和2个复习单元,共计14个学习单元。“综合英语”(4)开设于第四学期,4个学分。全书共12个单元和2个复习单元,共计14个学习单元。

(三)、考核

考核分两部分:形成性考核和课程终结考试。课程总成绩采用百分制,形成性考核占课程总成绩的30%,课程终结考试占70%。

1.形成性考核由辅导教师根据学生平时的学习过程记录(5分)、书面作业的完成情况(20分)、参加辅导课和小组活动及其它教学活动的情况(5分)综合评定。

2.课程终结考试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70%。中央电大负责课程考试命题工作,包括编制考试说明、命题、制卷和制定评分标准等。考试与阅卷评分等由试点电大具体组织实施。试点电大要严格考试纪律,统一掌握评分标准,并在考试后一个半月内将考试统计结果及分析报告上报中央电大外语部,作为评估、改进教学与命题工作的部分参考依据。课程教学和学习要求 “综合英语”(3)和“综合英语”(4)是专科英语专业学生的重要骨干课程。在课程的学习和教学中应始终坚持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学习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教师的教学辅导、并投身于自学过程中。

(一)、教学方法建议 “综合英语”这门课程在高校(包括电大)英语专业的教学中已经进行了很多年,广大的英语教师已经积累了很多丰富的教学经验,比如精讲细练、测试、词汇记忆等方面。但同时,由于种种原因,如应试教育等,造成了学生被动的“填鸭式”的语言学习模式,从而导致“哑巴”英语的不良后果。为了改变这种不良现象,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特别推出《新思维综合英语》系列教材。这套教材的最大特点是:突出语言交际活动的重要性。在使用过程中,我们有如下建议:

广大的英语教师必须行动起来,摈弃那些“教师满堂灌”的做法,留一定的时间和空间给学生,鼓励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每个语言练习活动。根据远程开放教育的特点,集中面授辅导除针对教学中的重难点适量讲解与答疑外,主要应为学生提供运用英语进行交流的机会。辅导课要以学生为中心(student-centered),教师的辅导要围绕学生的活动来展开,可采取答疑、组织两人对话、角色扮演、小组讨论、分组表演、集体讨论等灵活多样的形式,以激发学生运用通过阅读获得的知识或信息来进行交流、表达思想情感的兴趣,同时也给学员提供相互学习,相互交流学习方法的机会。

不要为“新思维综合英语 3”和“新思维综合英语 4”教材所谓的“量大”而畏惧。的确,这两册书里的每个单元都含有五个课次,而且还有相应的“练习册”。但是,细心的人一定会注意到,这五课里的很多内容(主要话题、情景、语法现象、练习活动形式等)其实是有相互交叉或重叠的(overlapping)。仔细分析一下两册书每个单元的结构,我们不难发现:每个单元的第一课是该单元的主要阅读内容;第二课是基本对话训练课;第三课是围绕对话课里出现的话题、语言现象和语法结构等展开的集中训练;Your Turn 和 On your own两课是集中综合训练课,为学生提供了听、说、读、写综合训练的机会,而且更多地强调语言输出(produce)的技能训练。

语言学习必须有大量的语言输入(language input)。上面提到的对话课和阅读课实际上是学习本单元的主要语言输入量。可以说,在培养学生技能方面,它们更多的作用在于语言接受能力(receptive skills)的培养,而不是运用能力(productive skills)的培养。当然,在缺少英语交际场景的“外语学习(EFL)”环境下,教师的课堂辅导和学生间大量的语言交际练习必须作为语言输入的一大补充。

积极探索建构主义学习理论(Constructivism)和“基于任务的教学方法(task-based approach)”的运用。建构主义的核心是强调学生的学习过程,在过程中组建自己的知识结构。“基于任务的教学方法”强调将漫长的学习过程划分成一个个短小的操作性强的“任务(tasks)”,每个任务都具有明确的目的。“综合英语 1”和“综合英语 2”两册教材里的练习基本上采用了这样的教学思路。

关于具体的单元练习活动,当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一个总的原则是:一定要以学生为中心。这不只是一句空话。辅导教师需要从备课、课堂活动安排、准备素材、布置和检查作业等各个方面,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堂辅导或其它集中活动既要包括讲解语言难点、文化背景知识,解决学生疑难,辅导答疑等,也要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进行实际的语言交际活动。我们建议:课堂辅导和学生交际活动要尽量按照“学习指导”里的学习步骤(Procedure)的提示,采取 Pre-task, On-task 和 Post-task 三个步骤来进行,以便学生调动已有知识结构,举一反三,温故而知新。

本课程要对学生进行严格的听、说、读、写、译基本技能训练。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循序渐进的原则,不同阶段须有不同的侧重。“综合英语”(3、4)逐渐由注重听说训练过度为听、说、读、写综合技能并重,加强读写训练,全面提高运用英语的能力。与“综合英语”(3、4)同时开设的有“英语阅读”、“英语口语”、“英语听力”等。这些课程各有侧重,相辅相成,都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为最终目的。在教学辅导过程中,要注意这些相关课程的衔接、配合与分工。成人学习外语,缺乏自信心和害羞心理严重是两大障碍。一定要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克服语言交际过程中的心理障碍。教师应了解外语教学中影响学员的心理因素(personality factors),正视这些心理因素并加以有效的指导。“综合英语”(3、4)教材里的教学内容比“综合英语”(1、2)在难度和语言题材与范围上都有了更进一步的提高。辅导教师必须对学生给予正确的引导,进一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对于那些看上去似乎明白的语言现象、句式或用法,一定要认真对待,切忌模棱两可、似懂非懂。要坚决克服学生“眼高手低”的不良现象。“综合英语”(3、4)是英语专业专科教育方向学生的必修课;“综合英语”(3)是英语专业专科商务方向学生的必修课,“综合英语”(4)是英语专业专科商务方向学生的选修课。

(二)、课程学习要求 “综合英语”(3、4)要求学生有很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做到以下几点: 改变原有的学习观念和学习方法。由于多数学生都是在传统的校园教学模式下成长起来的,对电大远程开放教学可能还不很了解,甚至有抵触的可能。入学初,一定要在辅导教师的引导下,逐步熟悉并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

切记:学习语言,看似读懂或听懂的东西并不一定能够熟练地运用。只有把读懂、听懂了的东西咀嚼消化转化成自己建构的知识体系,才有可能做到得心应手地运用。那些对话和阅读段落看上去虽然非常简单,但是,真正把那些结构、句型和用法掌握得融会贯通,做到使用起来得心应手,并没有想象得那么容易。一定要坚决杜绝浮躁的情绪。“综合英语”(3、4)里的大多数对话和阅读段落都配有录音。在学习过程中,一定要充分利用好这些听力资源。在学习对话时,要尽量坚持以“听”为主的原则,要学会在听的过程中去获取语言的信息,而不要先读书面材料再听录音。只有坚持不看材料先听录音才是训练听力的正确途径;学会边听录音边记笔记,培养将听力材料中的要点记下来,以便听完材料后可以依靠笔记来完成配套的练习。要尽量将听、说、读、写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调动耳、口、眼和手各个器官的作用。

克服“急躁”情绪。语言学习过程中很容易产生急噪的情绪,尤其是学习了一段时间、已经有了一定的语言基础以后,你会发现,自己的进步不是那么明显了。这是很自然的现象。“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尽可能多地进行大量课外阅读和听力训练。只有广泛大量的接触英语材料,不断重复语言现象接触的机会,才有可能增加自己的语言输入量,才有可能习得不同的语言现象,并使其最终转变为自己所掌握的语言。

努力认真地完成教材里的各项练习活动,尤其是写作训练。教材里设计的很多写作训练是非常有助于解决非母语环境下使用英语缺乏真实语言目的这一矛盾的。“综合英语”(3、4)的每个单元后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学生单元自学过程记录表”,一定要有效地利用好这张表。在参加辅导学习前,要努力将本单元出现的词汇、语言点、文化背景等记录下来,便于在辅导课上向老师和同学们请教。支持服务及其它

(一)、中央电大支持服务安排 1.辅导答疑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每周二、四都有教师值班,辅导答疑,就各地电大师生在教学和自学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进行解答。网上讨论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电大在线网页http://www.xiexiebang.com

Tel:(010)66412233-0707 各地电大师生也可以通过外语部信箱与我们联系交流,中央电大外语部邮箱为:wyb@crtvu.edu.cn。

(二)、地方电大支持服务

为了保证远程开放教育的顺利开展,保障“综合英语”(3、4)的教学质量,各地广播电视大学应努力为学员提供以下支持服务:

组建稳定的教师队伍。为保证面授辅导的质量,各地都要努力组建一支稳定的教师队伍,加强教研合作。外聘教师要具有较强业务素质和敬业精神,对外聘教师要进行一定的远程开放教育理论培训;

配置应有的教学设备,如多媒体自学中心、语言实验室等,保证录音材料的使用;

地方电大应通过函授、电话服务、传真、语音信箱、视听阅览室、语言实验室、多媒体自学中心、英语角、学习小组、电子邮件、电子信箱、网上咨询(答疑)等形式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支持服务。所有这些活动的目的应该是为学生提供运用英语进行交流、表达意见或寻求指导和帮助的机会,以克服远距离自学者学习英语时缺乏语言环境的不利因素。在组织这些活动时,要注意及时解决学生在自学中碰到的问题,既要结合课程重难点等共性问题,也要注意针对具体情况提供个别化辅导。除此之外,还应该给学生补充适量与所学内容相关的阅读材料和视听材料,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综合素质,为培养复合型人才创造条件。支持服务不仅包括学业上的指导和帮助,还包括为学生提供心理和精神上的支持。

严格监控学员的学习过程,建立学生学习档案。地方电大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要求学生填写并提交“学习记录卡”,记录学习疑难、汇报学习情况(自学情况、作业情况等),保证自主学习的开展。

做好学员与辅导教师、地方电大与中央电大之间的桥梁工作,及时反馈信息,保证问题的及时解决。

以上诸多条目,各地广播电视大学可以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适当加以调整。一个基本的目的很明确,那就是为学员提供全方位的支持服务体系。

第三篇:浙江广播电视大学英语专业专科

浙江广播电视大学英语专业专科

《商务英语写作》课程辅导A-5

第11章证明信(References)。证明信的结构与复查询信相似,也由三部分组成。第一段先说明来函收悉。如:

I have received your letter of …… requesting a reference for …….Thank you for your letter dated …… regarding …….第二段证明求职者符合其应聘职位的要求。如:

I can recommend …… without the slightest hesitation.I can confidently recommend …… to you.I can recommend …… with every confidence.最后一段对自己的意见作一总结,也可表达一下对被推荐人的不舍之情。第12社交信(Goodwill correspondence)。社交信包括感谢信、祝贺信、邀请信和慰问信。社交信对发展良好的业务关系十分重要,有利于人际间交往。我们首先看感谢信。感谢信通常可以分三部分。第一部分为首次致谢。常用短语为:

Thank you so much for your……

I enjoyed visiting your …… last week.第二部分表达一下你的个人感受。如:

I was very impressed with …….I do appreciate your thoughtfulness.最后在信尾再次道谢。如:

Once again let me express my thanks to you for …….Your …… will not be forgotten.再来看祝贺信。祝贺信也可分为三部分。第一段首先表示祝贺。如:

Please accept my congratulation on …….Congratulation on your …….I was really happy to hear that …….第二段表达一下你的个人感受。如:

I am sure there’s no stopping you now.With all the hark work you have put in in recent months, this promotion is all you deserve.最后一段可以展望一下未来。如:

I am sure that the future will hold much more for you.If we can be of any help, please let us know.邀请信。邀请信一般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发出邀请。常用短语有:I take great pleasure in inviting you to …….I should like to invite you to …….Please come to …….接下来说明邀请的具体内容,包括时间、地点等等。

最后表明希望对方出席的愿望。如:

RSVP

We look forward to seeing you there.慰问信。慰问信的第一段应表示同情和慰问。如:

I was saddened to hear of …….I should like to extend my deepest sympathy to you.I was sorry to hear that …….第二段表达一下你的个人感受。最后一段表明你愿意提供帮助的愿望。如: I wish you a very speedy recover.Meanwhile, if there is anything I can do for you, please let me know.2005年5月

第四篇:中央广播电视大学行政管理专科毕业论文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行政管理专科毕业论文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现状分析和对策措施

学生:陈文锋

专 业:行政管理 年 级:2010级春

班 级:2010行政管理专科班 学 号:1142001407634

指导教师:

工作单位:竹山县安监局

内容摘要······················································2

一、新农村建设背景···········································4

二、建设新农村的重大意义······································5

三、目前我国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6

(一)投入严重不足··········································6

(二)人才流失严重··········································7

(三)农民平等权利得不到保障································7

(四)人口增加,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严重·············7

四、我国农村发展中存在一系列问题的原因························7

(一)体制上的原因···········································8

(二)改革的负面影响·········································8

(三)基层党组织领导不力,作用发挥不够·························8

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思路································9

(一)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其领导核心作用···············9

(二)突出“以人为本”的思想,保护农民权益,增加农民收入·········9

(三)改革农村人才机制,充分发挥农村现有人才资源的作用·········9

六、科学规划保证新农村建设可持续发展··························9

内 容 摘 要

党在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一五”规划》建议中,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在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的政府报告中,温总理再次强调了这项任务。那么,怎样才能更好更快地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呢?笔者认为,一是找问题——找出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二是查“病因”——为何存在这些问题;最后才是“开药方”——因地制宜地制定出建设新农村的具体规划。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现状分析和对策措施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必须充分认识其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各地涌现出各具特色的新农村发展模式,梳理,研究和思考这些模式的发展,必须对正在开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生产有益的借鉴。

生产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中心环节,是实现其他目标的物质基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好比修建一幢大厦,经济就是这幢大厦的基础。如果基础不牢固,大厦就无从建起。如果经济不发展,再美好的蓝图也无法变成现实。

生活宽裕,是新农村建设的目的,也是衡量我们工作的基本尺度。只有农民收入上去了,衣食住行改善了,生活水平提高了,新农村建设才能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果。

乡风文明,是农民素质的反映,体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只有农民群众的思想、文化、道德水平不断提高,崇尚文明、崇尚科学,形成家庭和睦、民风淳朴、互助合作、稳定和谐的良好社会氛围,教育、文化、卫生、体育事业蓬勃发展,新农村建设才是全面的、完整的。村容整洁,是展现农村新貌的窗口,是实现人与环境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社会主义新农村呈现在人们眼前的,应该是脏乱差状况从根本上得到治理、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农民安居乐业的景象。这是新农村建设最直观的体现。管理民主,是新农村建设的政治保证,显示了对农民群众政治权利的尊重和维护。只有进一步扩大农村基层民主,完善村民自治制度,真正让农民群众当家做主,才能调动农民群众的积极性,真正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

一、新农村建设背景

当前,国家与农民之间的分配关系以及农业经营体制正在发生重大变化,农业结构调整的内涵和农业的增长方式也在相应改变,“三农”问题的解决面临新的形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必须充分认识其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各地涌现出各具特色的新农村发展模式,梳理,研究和思考这些模式的发展,必须对正在开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产生有益的借鉴。

二、建设新农村的重大意义

1、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科学发展观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城乡协调发展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保证占人口大多数的农民参与发展进程、共享发展成果。如果我们忽视农民群众的愿望和切身利益,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长期滞后,我们的发展就不可能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就无法落实。我们应当深刻认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联系,更加自觉、主动地投身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尽快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

2、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确保我国现代化建设顺利推进的必然要求。国际经验表明,工农城乡之间的协调发展,是现代化建设成功的重要前提。一些国家较好地处理了工农城乡关系,经济社会得到了迅速发展,较快地迈进了现代化国家行列。也有一些国家没有处理好工农城乡关系,导致农村长期落后,致使整个国家经济停滞甚至倒退,现代化进程严重受阻。我们要深刻汲取国外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把农村发展纳入整个现代化进程,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工业化、城镇化同步推进,让亿万农民共享现代化成果,走具有中国特色的工业与农业协调发展、城市与农村共同繁荣的现代化道路。

3、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任务。我们正在建设的小康社会,是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其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但大部分地区农村面貌变化相对较小,一些地方的农村还不通公路、群众看不起病、喝不上干净水、农民子女上不起学。这种状况如果不能有效扭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会成为空话。因此,我们要通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快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的进程。

4、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持久动力。扩大国内需求,是我国发展经济的长期战略方针和基本立足点。农村集中了我国数量最多、潜力最大的消费群体,是我国经济增长最可靠、最持久的动力源泉。通过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可以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使亿万农民的潜在购买意愿转化为巨大的现实消费需求,拉动整个经济的持续增长。特别是通过加强农村道路、住房、能源、水利、通信等建设,既可以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消费环境,又可以消化当前部分行业的过剩生产能力,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

5、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社会和谐离不开广阔农村的社会和谐。当前,我国农村社会关系总体是健康、稳定的,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矛盾和问题。通过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有利于更好地维护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缓解农村的社会矛盾,减少农村不稳定因素,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三、目前我国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近七成。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农村建设已取得了历史性的发展,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公认的伟大成就,呈现出一系列明显而积极的趋势。但是,在总体上看,农业农村发展仍然面临很多挑战,仍处在艰难的爬坡过坎阶段,存在许多问题。

(一)投入严重不足,资金远远跟不上当前农业农村发展的形式

2005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88607亿元,比上年增长25.7%。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75096亿元,增长27.2%;农村增长18%,与城镇投资相比,差距明显。(1)投资的不足,一是严重影响农村水利设施的维修和建设。二是影响农业投资。当前我国农业生产机械化应用程度较低,农业装备技术水平不高,生产方式落后,大多地方仍旧是以“锄头加扁担”和家庭单干为主的传统方式。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农业投资太少,特别是农业研究和推广缺乏足够的投入保障。(2)影响农村社会事业的发展。我国农村社会事业的发展一直落后于城市,尽管近年来,这个问题已引起了国家的高度重视,对农村社会事业的投资一直呈上升趋势,但是,与城市相比,农村社会事业的发展仍显滞后。(3)城市与农村在教育资源配制上也存在巨大差异。如河南省2003年全省生均教育事业费城市初中平均值为601元、小学为768元,而农村则分别为539元和728元。河南农村小学的生均教育经费支出不足城镇的三分之一。(4)我国农村很多家庭因为无力承担子女受教育的费用,导致大量农村学生失学辍学。据统计,在我国的中西部地区,已有5%到10%的适龄儿童没机会入小学,更有15%到30%的小孩未能上初中。(5)高辍学率在农村的初中阶段已经很明显,有的地方甚至高达20%—30%.(二)人才流失严重

目前,我国农村面临着这样一种困境:一方面是农村富余劳动力不断增加,需要国家采取各种方式转移这些剩余劳动力,另一方面是能够带领农村发展的有学历、有专长、高素质的人才极度缺乏,人才流失相当严重。这种人才的流失可以包括如下几个方面:一是农业优势劳动力外流,使农业从业人员素质普遍下降。二是农村原有教师的调离和农技人员的改行。三是通过高考,使农村特别优秀的人才跳出了农门,而国家又没有相应的政策,使这部分人返回农村。

(三)农民平等权利得不到保障 从总体上来说,我国农民的平等权利得不到保障。首先,由于财政投资的不足,农村的社会发展明显滞后于经济发展,农民不能与城市居民同等地享有社会保障、教育、文化生活等公共资源,农村广泛存在“看病难、读书难”的现象。其次,农民工的权益也屡屡受到侵犯。这几年来,由于党和政府的重视,农民工的处境较以前有了很大改善。但是,侵犯农民工利益的事件仍然不断发生,特别是农民工的社会保障权利得不到保证。三是改革过程中农民被侵权事件也不断发生。随着城市建设的扩大,农村土地被征用的现象越来越多,在征地过程中也存在很多侵犯农民权益的问题,如征地中对农民的补偿标准过低、失地农民缺乏生活保障、地方部门和企业征地过程违规操作等现象。

(四)人口增加,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严重

目前,在我国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存在着经济发展与人口、环境、资源不协调的严重问题。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第1号)文件公布的数字,我国人口同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共增加了13215万人,增长11.66%,平均每年增加1279万人,年平均增长率为1.07%。具体到农村的话,每年增长近750多万人。同时,在农村建设的过程中,片面强调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忽视农村生态环境和资源的保护,导致我国农村生态急剧恶化、环境污染严重,农村能源短缺。

四、我国农村发展中存在一系列问题的原因

(一)体制上的原因

我国在发展过程中,从体制上形成了重城市、轻农村的现象。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改革的重心转移到城市,党在政策上对城市实行倾斜,主要表现在:第一,财政政策的倾斜。第二,设置严格的户籍制度。户籍制度的设置将数以千万计的农业剩余劳动力禁锢在农村的土地上,农民不得随意迁往城市。这种城乡二元结构的存在,在城乡之间筑起了一道道资金、市场、技术、劳动力等壁垒,阻碍了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的交流,农民收入的增加受到严重影响,使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与消费水平的差距不断拉大。还带来了农村居民受教育、就业、投保等机会的不平等,从而引起收入不平等,并形成一种恶性循环。第三,用人机制的不健全。农村干部中大量存在不重视、不尊重知识和人才的现象,敢于坚持真理、说真话、办实事、讲实效的人才得不到提拔和重用,甚至受到打压排挤。

(二)改革的负面影响

第一,造成了农技人员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实行企事业单位改制分流后,农村地区的农技站几乎成为一个空壳,主要原因是工资得不到保障。第二,造成了农村教师队伍不稳定。由于资金、地理位置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城市比农村发展要快,东部地区比西部地区发展要快,城乡之间、东部和西部地区之间在工资待遇上存在很大差异,农村教师待遇普遍低于城镇或城市教师,部分农村教师生活比较困难,许多青年教师都想方设法离开农村,或“攀高枝”调离农村,或以升学的方式脱离农村教育事业,造成骨干教师的严重流失。

(三)基层党组织领导不力,作用发挥不够

基层党组织的领导不力是农村建设滞后的一个关键因素。当前,农村基层党组织存在众多问题,影响了党组织作用的发挥。第一,农村党员年龄偏大,青年党员新增人数不多,因此,一些支部班子缺乏独立工作的能力,解决新的矛盾的能力不强。第二,农村基层党组织党内生活不健全,对党员的教育和管理不力,凝聚力不强。第三,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够,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能力较弱,威信不高。第四,一些基层党组织的干部队伍存在严重的知识贫困,不能摆正经济建设与党的建设二者之间的关系,把主要精力用于自己致富和迎来送往上,对村党建工作不是一抓到底,而是时紧时松,工作也只是停留在开会和一般号召、发文件上,缺乏具体措施和督促检查。

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思路

(一)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其领导核心作用

建设新农村必须坚持党的领导,这是加快新农村建设的关键。针对目前基层党组织所存在的众多问题,我们必须把加强基层党组织的建设作为重点。首先,必须充实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力量,一是加大吸收优秀青年农民入党的力度,优化年龄结构。二是加大对一把手的培养力度,挑选好带头人,可以采取党员选举与上级组织举荐相结合的方式。其次,必须健全基层党组织的民主生活,加强对农村党员的教育和管理,增强党员的群众观点和政策观念。第三,基层党组织成员必须加强学习,更新观念,掌握市场经济规律和农业科技知识,才能有针对性地带领群众致富,更好更快地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二)突出“以人为本”的思想,保护农民权益,增加农民收入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坚持以人为本,就是必须把农民的利益作为建设新农村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解决农民生产生活中最迫切的实际问题,不断满足农民的多方面的需求和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当前,农民增收困难,农民工生存和生活条件恶劣,是农民所面临的一个最重大的问题,因此,我们必须广泛开辟农民增收渠道,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来抓。必须关注农民工进城务工的生存问题,切实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对已制定的各种保护性的政策法规,要贯彻落实,已经落实的则要不断完善。同时要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提高农民就业技能,增强就业优势。对新农村建设的方式方法的选择,要认真听取群众意见,尊重农民、依靠农民、激发农民的创造性。

(三)改革农村人才机制,充分发挥农村现有人才资源的作用

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农村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充分利用。一要不断培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所需要的人才。要达到这个目标,不仅需要加大发展农村基础教育事业的力度,确保农村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实施,提高农村的总体科学文化素质,而且还要不断发展针对农民所设置的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培养大量有知识、懂技术的新型农民。二是要充分利用农村现有的人才资源。针对农村原有人才流失严重的情况,笔者认为,党和政府必须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农村人才能够充分发挥作用。

六、科学规划保证新农村建设可持续发展

受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体制影响,我国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仍然比较落后。从总体上来说,农村面貌没有根本改变,环境脏、乱、差,使得城乡差距表现得更明显、更突出。而中央“一号文件”专门提出了要在科学规划的指导下进行新农村建设。

某些地区农村建设规划的误区 目前,各地建设新农村的群众积极性不断升高,地方政府也在全力推动,主流情况是好的,但是有两种思想倾向值得注意。一种倾向是中央决定新农村建设后,有的地方没有能够正确地理解和把握中央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目标与要求,缺乏对农村基层的调查,没有形成有针对性地的工作方法和工作步骤,简单地将新农村建设理解为搞工程建设,盲目地搞运动,有能力要干、没有能力也要干。另一种倾向是惧怕做农民工作,怕接触农村的工作,担心矛盾复杂、政策性强、不易把握,担心没有钱不好做事、做不好事,不愿意负责任。

著名旅游规划策划机构——北京绿维规划设计院有关专家认为:城乡有别因地制宜有特色者生存。我国城市规划历来得到政府、学界与业界的高度关注,也取得了不少成就,那我们是不是就可以将城市规划的经验照搬到农村规划建设中来呢?农村规划有着不同于城市规划的特点,只有因地制宜,突出特色,才能使农村规划得到科学的发展。

1、因地制宜------全国现有村庄320多万个,自然条件、经济发展、生活习俗等情况千差万别,东、中、西部地区有差别,同一个地区也有较大差别,村庄整治需要因地制宜,不断创新和完善。立足已有条件开展村庄整治,凡是能用的或者经改造后能用的房屋和设施,都要加以充分利用。农民急需的是配套道路、供水、排水等设施,改变村容村貌。

2、量力而行------农村居民收入水平不高,政府财力有限,尽管中央已经和正在采取一系列措施逐步增加财政向“三农”的投入,但短期内不可能增加大量投入,新农村建设只能立足已有的基础,解决农村发展中急需解决的紧迫问题。

3、突出特色------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同时,要把是否能尽量保留原有房屋、原有风格、原有绿化,突出农村特色,作为一项基本要求。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农村若是失去其特色,只会变成一个个微型城市,很难吸引到适合的投资与寻求差异化的城市游客。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现状分析和对策措施

调查报告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任务,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现代化,农业和农村始终是难点和重点。必须站在全局的高度,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现代化进程中的一项重要历史使命,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认识和共同行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认真贯彻党在农村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坚持农村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特别是要在多予上下功夫,真正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全面推进农村的发展。经过全党全国的不懈努力,使农业生产力水平有一个较大的提高,使广大农民的生活有比较明显的改善,使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切实加强,使农村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使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继续推进。归根到底,要切实保障农民的民主权利,使农民得到实实在在的物质利益。

一、新农村建设的大背景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按照新时代的要求,对农村进行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建设,最终实现把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

1.新农村建设内容: 2005年10月,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十一五规划纲要建议》,提出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中心环节,是实现其他目标的物质基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好比修建一幢大厦,经济就是这幢大厦的基础。如果基础不牢固,大厦就无从建起。如果经济不发展,再美好的蓝图也无法变成现实。生活宽裕,是新农村建设的目的,也是衡量我们工作的基本尺度。只有农民收入上去了,衣食住行改善了,生活水平提高了,新农村建设才能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果。乡风文明,是农民素质的反映,体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只有农民群众的思想、文化、道德水平不断提高,崇尚文明、崇尚科学,形成家庭和睦、民风淳朴、互助合作、稳定和谐的良好社会氛围,教育、文化、卫生、体育事业蓬勃发展,新农村建设才是全面的、完整的。村容整洁,是展现农村新貌的窗口,是实现人与环境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社会主义新农村呈现在人们眼前的,应该是脏乱差状况从根本上得到治理、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农民安居乐业的景象。这是新农村建设最直观的体现。管理民主,是新农村建设的政治保证,显示了对农民群众政治权利的尊重和维护。只有进一步扩大农村基层民主,完善村民自治制度,真正让农民群众当家做主,才能调动农民群众的积极性,真正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

经济建设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经济建设,主要指在全面发展农村生产的基础上,建立农民增收长效机制,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政治建设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政治建设,主要指在加强农民民主素质教育的基础上,切实加强农村基层民主制度建设和农村法制建设,引导农民依法实行自己的民主权利。

文化建设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文化建设,主要指在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基础上,开展多种形式的、体现农村地方特色的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社会建设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社会建设,主要指在加大公共财政对农村公共事业投入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农村的义务教育和职业教育,加强农村医疗卫生体系建设,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以期实现农村幼有所教、老有所养、病有所医的愿望

新农村建设的现实意义: 建设新农村,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保障。目前,我国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和物质技术装备条件较差,经营管理也较粗放。加快建设新农村,发展农业生产力,加强农田基本建设,改良土壤,兴修水利,推广良种良法,发展农业机械化,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全面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既是现代农业建设题中应有之义,也是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基础和保障。建设新农村,是增加农民收入、繁荣农村经济的根本途径。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增加农民收入,首先必须挖掘农业内部的潜力,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实现增产增效、提质增效和节本增效;必须发展以乡镇企业为主体的农村二、三产业,引导农村劳动力向城镇有序转移,拓宽农民的就业空间和增收渠道。建设新农村,是发展农村社会事业、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发展农村社会事业,是建设新农村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构建和谐社会,必须首先建设和谐村镇。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快发展农村各项社会事业,全面改善农村教育、卫生、文化等设施条件,逐步改变目前城乡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问题。建设新农村,是缩小城乡差距、全面建设小康的重大举措。必须用新农村建设来统领“十一五”时期的农村工作,按照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坚持城乡统筹发展,进一步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走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道路,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公共财政范围,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努力消除城乡协调发展的体制性障碍,促进资源在城乡之间合理配置,建立城乡社会事业和基础设施共同发展的运行机制,让广大农民能够像市民一样拥有洁净方便的自来水、清洁的燃料、整洁的厨房、舒适方便的卫生条件和平坦的道路。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道路上,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只有让农民了解建设新农村的方针政策和措施,使他们认识到建设新农村是关系到他们当前切身利益和未来美好生活的事业,才能调动其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我们国家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坚持以人为本,把提高农民的素质放在首位,摆在突出的位置,大力实施农民知识化、技能化、专业化工程,加强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努力造就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当前,我国已初步具备了建设新农村的条件。一方面,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的快速发展,综合国力显著增强,有了支持保护农业、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经济基础。另一方面,近年来,在起点较高的基础上,党中央、国务院为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出台了一系列更直接更有力的政策措施,特别是农村“六小工程”(节水灌溉、人畜饮水、乡村道路、农村水电、农村沼气、草场围栏等)建设进展顺利,成效显著,为新农村建设积累了有益的经验。我们有理由相信社会主义新农村将迎来一个崭新的发展机遇,九亿农民的日子也会越过越宽裕。新农村建设已有一段时间了,而在我的家乡,新农村建设现状又如何呢?对此,我利用暑期返乡时间,对我家乡人民的农村现状进行了调查,希望能对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文化建设方面起到一点参考和借鉴作用。在我家乡的农村,农民的生活情况基本上是相似的,因此我村庄可以看做是整个地区农村社会的一个缩影,可以代表家乡农村的整体状况。

二、调查的基本情况 1. 时间:2012年8月17号至2012年9月7号。2. 地点:湖北省十堰市竹山县茶厂村。3. 方式:在村委会干部的协助下,我入户咨询和提问,并做了较为系统的、详细的记录和统计。4. 内容:分别对不同年龄人群(老年人,中年人以及未成年人)对新农村建设的看法、想法以及意见做了详细的记录,尤其对新农村建设以来对农民生产、生活带来的变化内容以及出现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调查。5. 家乡基本情况:我村位于镇西北向,离镇1.5公里,距离县城75公里。村内有1条主要道路,宽约6米。现有耕地面积2160亩,人均1.4亩,全部为旱田。村总人口为1202人,其中校训文化50人,初中文化300人,高中60人,大专以上23人。老人、儿童以及迁出户口的学生不在统计之列。村年总收入为460万元,人均年收入3800元。村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较以前都有很大提高。就村民的生活条件而言,村中现有富裕户31户,小康户196户。定期的农村集市在很大程度上方便了村民的生活,便利了农产品的买卖活动。据统计,村中现有楼房24幢,其他住房均为砖混结构的平房,约为1260间。截止调查日至,有新房户数130户,旧房户数56户,全村破房、危房零户。通讯方面,村内共有固定电话约320部,手机780部。家用电器方面,现有洗衣机180余台,组合音响约70件,彩电360余台,电冰箱200余台,有线广播电视的入户率达到80%。交通工具方面,自行车人均一辆,摩托车150余辆,另有电动车100余辆,载重汽车6辆,农用三轮车 20余辆。其它方面,小学生入学率达到100%;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村民参合率为100%。6. 调查的目的及意义:通过对新农村现状的调查,深入研究新农村建设带来的好处和出现的问题,希望能对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有关方面起到一点借鉴和参考意义。

三、当前新农村总体现状

(一)经济发展:在公元2000年前我们乡村仅靠农业身产和农副产品作为家庭收入的全部来源,但是自从新农村建设开始后农村人的思想观念不再保守,家中的剩余劳动生产力全部输出,到大城市去打工,这样,农村家庭收入就从单一务农转到了打工务农双收入,是家庭收入提高,生活水平大大改善。

(二)能源问题:新农村建设中电热,燃气,太阳能等新型能源的出现逐渐代替了以前的木材,糠,煤。这样,不仅仅提高了燃料利用率,还减少了空气污染源,减少了村民患病率。

(三)物质生活:在90年代的农村里,人们住的是土木结构的房屋,用的是煤油灯,蜡烛照明。走亲访友,上街赶集有80%的人只能靠步行,15%的人借助于自行车,二只有5%的人用的是花销大,噪音大,污染大的摩托车;出门走的是泥泞路,家中电器设备也是少而又少,全村只有5%的人看过黄河牌黑白电视。但是进入21世纪后,特别是在近几年里,房屋全是钢筋水泥转投房,房中的装饰和城里人不相上下,交通更是不用说,村村通的是水泥路,路上自行车的行驶量多如牛毛,摩托车也成了家中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在农村,几乎95%的人家都有电视机,DVD,电冰箱等电气设备也在农家是常见的,特别是电话手机等联系设施,家家都有,人人必备。新农村建设不愧突出一个“新”字。

(四)文化思想教育:在社会型农村建设中,文化思想教育又是一个重点,现在的农村,义务教育完成率达80%以上,文化教育与思想道德建设方面,农民素质不断提高,思想观念更加开放,对生活都有乐观的积极向上预期,宗教迷信活动日益减少。

(五)生活保障:从新世纪以来,农村各家积极参与农村医疗合作保险,农村中也有贫困低保政策,使得农民生活更加有保障,看病不用担心付不起医疗费,生活上也不用再愁温饱问题。总的来说近几年来,随着国家对三农问题的重视力度不断加大,新农村建设正在蓬勃地进行,农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生活质量也有根本性变化。就我调查的范围和人群来说,农民对当前的情况是基本满意的,但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三、当前存在的问题:

问题一: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农民生产生活不方便。一是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不够完善。虽然现有水利设施经过近年来的除险加固,蓄水能力有所增强,但沟渠因无资金整修,形成了水利设施有“有肚无肠”的现状。二是交通设施建设滞后,虽然我村对主干道进行了硬化,但是路面狭窄,农村运输和农产品交易难,农民生产成本高,严重地影响着农民生产生活,制约了农村经济快速有效发展。

问题二:产业化建设深度不够,农业产业效益不明显。一是产业发展不平衡。从调查的情况来看,我村没有形成任何有一定规模的支柱产业,产业结构也很单一。二是农村产业化虽然有了一定发展,但农业竞争力总体不强,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不高,农业带动农民增收不明显,公司加农户和协会加农户等模式给农民增收带来的实惠农村产业化需要进一步调整。三是村民在种植作物的选择以及其他生产项目的确定上存在着盲目性。缺乏及时有效的指导,同时盲目的确定生产项目也使农民的生产面临着更高的风险。

问题三:受多种因素限制,农民增收空间不大。一是农资价格增长过快。走访中,农户反映最多的是希望政府从严打击一些不法商贩经营假冒伪劣农药、化肥、种子等坑农行为;部分农户还说,只要把农资价格降下来,国家给农民的补贴才算“到手”。据调查,今年农民购买玉米种、麦种平均价格每公斤为13.41元和18.48元,分别比去年同期上张10.5%和24.6%;磷肥、碳氨、尿素等,与上年同期相比均有一定幅度的上涨。二是畜牧业生产出现停滞迹象,玉米、红薯等饲料作物播种面积在减少,加上牲猪饲养方法落后,目前农民牲猪、山羊、黄牛饲养量难以实现有效增长。三是自然灾害频繁。

问题四:社会事业发展不平衡,农民没有基本保障。一是农村教育负担仍然很重。一方面,教育布局调整不科学。因教育布局调整撤了学校,学生只有到较远的中心完小读书,家长因孩子太小只好实施“1+1”工程(即花一个劳动力去陪读)。一位家长给我们说:“国家虽然减免了学杂费,但现在要一个劳动力陪着,负担还是很重”。另一方面,教育成本过高。有位村民给我们算了一笔帐:送一个学生,每学期按400元计算,读完小学、初中9年需要7200元,读完高中要1万多元,读完大学要5~6万元,按目前我们人均收入计算,培养一个大学生要花费8年多的纯收入。二是公共卫生事业发展艰难。一方面,乡镇医院运转难。由于政策和经济条件的原因,目前乡镇医院条件差,医务人员待遇低,结构不合理,导致人才引不进、留不住。另一方面,看病难问题仍然严峻。调查发现,农村的“看病难”比想象严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虽然给农村看病难带来了福音,但据一位农民反映:“原来看病只要50元的,现在需要100元,国家报销50元,自己还是要出50元,搞去搞来没有少花钱,捆着绑着一个样”。三是社会保障事业刚刚起步。目前,我县农村的生育保险、工伤保险、养老保险刚刚启动,社会救助体系还不,农村低保范围窄、金额少,失地农民、弱势群体救助机制还没有完全建立。四 对新农村建设中几大问题的个人思考: 第一:村级集体经济薄弱(建设的经费从哪里来)是新农村建设面临的主要难题之一。就此次的调查对象而言,村中没有一处集体经济,没有村办企业。农民增收也多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缺少统一的指导,农业内部增收潜力有待进一步挖掘。第二:新农村的建设是一项大的工程,它需要统筹的规划,需要村与村、与乡镇、与县市之间的合作,需要上级机构的扶植。就地理位置而言,我村离镇中心较远;就自然资源而言,它没有资源上的优势„„在这样的基础上要发展自己的集体经济,单纯依靠本村的力量,一方面能力有限,另一方面很容易在结构安排上或是项目选择上与其它地区重复,从而造成效益低下甚至是失败,新农村的建设需要上级的统筹。在这一方面,国内外都有很多经验值得我们去学习。例如意大利南部的小城镇加工业,我国浙江部分地区的村镇加工等。第三: 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建立农民收入持续增长机制 实践证明,农业产业化是促进农民增收的根本途径。因此在积极抓好粮食生产,确保粮食安全的同时,继续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绿色农业和生态农业,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紧紧抓住国家加大农业产业化投入的机遇,集中力量大力扶持发展成长性好、竞争力强的农 业项目,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加此外,要积极组织实施好“阳光工程”,加强对外出务工农民的实用技术培训,提高农民就业能力和就业率。同时积极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加快城乡住房、就业、医疗、教育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为进城农民提供公平的就业和生活环境。第四:务工人员素质较低成为农民其增加收入的瓶颈。随着农村劳动力专业到二、三产业的比例逐年增加,外出打工和就地转移的劳动力队伍庞大,但由于综合素质低,大多数劳动力仍从事着低收入的工作,技术型、技能性劳动力转移输出很少,无法获得较高收入,农民工资性收入增长受到控制。第五:村民文明程度滞后于其它方面,新农村建设出现木桶效应。新农村建设把重点放在了“村容整洁”上,而对“村风文明”投入甚少,绝大多数农民的素质不容乐观。一方面,传统的小农意识根深蒂固,生产、生活和行为方式都与现代社会生活的要求差距甚远。另一方面,普遍存在“小富即安”心理,缺乏干大事创大业的开拓进取精神。同时,由于农民科技知识不足,对新事物、新技术缺乏认识,从而阻碍了接受新事物、学习使用新科技的能力,具有一技之长的人还比较少,导致种地只能粗放经营不能集约经营,打工则只能卖苦力,严重制约了农民的增收。继承与发扬并重,促进乡风文明建设。乡风文明建设,通过定标准、树典型,加强监督,奖惩分明等方法,建立健全乡风文明的评比奖励机制;文化活动要充分调动农民群众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建立农民自办文化扶持基金,引导农民发展民俗文化表演和地域风情旅游;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利用广播、电视、报纸、宣传队等各种形式送文艺下村,加强先进文化在农村的传播速度和覆盖范围,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占领农村阵地;要继承并发扬农村自身所拥有的文明传统,提倡尊老爱幼、妯娌和睦、邻里团结、不打架不骂人、爱护公物、遵纪守法、遵守社会公德等良好乡风民俗。

五、新农村建设的几点建议:

(一)强化组织领导,扎实推行农村建设新理念

1、成立领导小组,完善新农村建设工作机制。

2、明确部门责任,强化新农村建设监督考核。

3、作好建设规划,严格新农村建设操作程序。

(二)提高农民自主创新能力,切实注入农村建设新动力

1、转变思想观念,促进农民自主创新。

2、加强科技培训,推动农民自主创新

3、推行典型示范,带动农民自主创新。

4、落实优惠政策,引导农民自主创新。

(三)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不断拓展农民增收新途径(四)乡镇干部多下乡体察民情,了解村民之所急需

(五)对城乡要求一视同仁,真正实现城乡一体化,工农和谐化

陈文锋

第五篇:中央广播电视大学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介绍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简称“中央电大”),地址:北京市复兴门内大街160号,是教育部直属的,运用广播、电视、文字教材、音像教材、计算机课件和网络等多种媒体,面向全国开展远程开放教育的新型高等学校。1978年2月开始筹建,1979年2月6日开学。1990年4月,原国家教委批准成立中国燎原广播电视学校,设在中央电大、1993年12月,原国家教委决定将中国电视师范学院并入中央广播电视大学。1997年6月,原国家教委批准成立中央广播电视中等专业学校,设在中央电大。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设置及其专业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现设文法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工学院、教育学院、外语学院、农林医药学院等六个教学学院和直属学院、继续教育学院以及八一学院、总参学院、残疾人教育学院、西藏学院、中央国家机关学院,专设中国电视师范学院、中国燎原广播电视学校、中央广播电视中等专业学校。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现任校长:杨志坚。国际代码(毕业证编号):51161。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历任校长:

何东昌:(1984.9至1990.2,任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校长); 谢新观(1990.2至1994.7,任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校长); 韦钰:(1994.7至2001.11,任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校长); 张尧学:(2001.11至2006.5,任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校长); 葛道凯:(2006.6至2010.6,任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校长); 杨志坚:(2010.6至现今,任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校长);

下载中央广播电视大学英语专业专科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央广播电视大学英语专业专科.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6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6—2007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 小教专业教育心理专题试题 一。单选题(每小2分,共20分) 1.有资料表明西方直到( )世纪还认为儿童就是“小......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3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3—2004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开) 汉语言专业汉语专题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每词2分,共10分。 1.四体二用:“四体二用”是清代学者戴......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1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 经济法学 试题 1.在我国下列经济法的渊源中,其法律效力仅次子宪法和法律的是( C )。 A.规章 B.单行条例C.行政......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试点(专科) 《信息技术与教育技术》(下册)课程形成性考核实施方案 云南广播电视大学2006年2月修订 “信息技术与教育技术(下册)”课程形成性考核是对......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

    电大教育,在职学习,轻松拿文凭学费低学制短,重点大学文凭,学习考试方便灵活,专业齐全,初高中(中专)升大专,初高中(中专)升本科,大专升本科,报名材料:身份证和毕业证复印件2份,一寸免冠照片......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毕业论文大全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毕业论文 题目: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浅析 专 业: 姓 名: 学 号: 分 校: 教 学 点: 指导教师: 上交日期: 目 录 写作提纲„„„„„„„„„„„„„„„„„„„„......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2试题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2——2003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开卷) 法学专业证据学试题 2003年7月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正确的答案,并将序号填在......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文件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文件 电校教〔2009〕23号 关于印发《中国农业大学授予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开放 教育本科(专科起点)园艺专业学士学位 工作实施细则》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