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专科金融学专业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
《税收基础》课程考核说明
第一部分 课程考核的有关说明
一、考核对象
本课程考核对象为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的学生。
二、考核方式
本课程采用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形成性考核为平时作业,由中央电大统一布置的作业分数和由地方电大根据课堂提问、小组讨论等形式确定的分数组成,占学期总成绩的50%;终结性考试即期末考试,由中央电大统一组织,期末考试成绩占学期总成绩的50%。
三、命题依据
本课程的命题依据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税收基础》教学大纲、由杨秀琴主编、中央电大出版社出版的(2008年12月第2版)《税收基础》教材和本考核说明。
四、考试要求
“税收基础”是一门对税收理论、税收制度和税收征收管理进行分析研究的课程,重点在于提高对税收制度的理解和运用水平,对理论联系实际要求较高,主要考核学生对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理解和应用能力。需要掌握的重点包括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具体内容可划分为识记、掌握和应用三个层次。
识记:指学习后应当记住的内容。如各税种的概念、要素等。
重点掌握:指在识记的基础上需要重点理解和把握的内容。如对各种税的纳税人、征税对象和税率的规定等。
一般掌握:指在识记的基础上需要一般理解和把握的内容。如对各种税的纳税期限、纳税时间和纳税地点的规定等。
应用:指在识记和掌握基础上需要灵活应用的内容。如各种税应纳税额的计算等。
五、命题原则 1.本课程的考试命题在《税收基础》教学大纲、本考核要求和文字教材范围之内。按照重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既考查对基本知识的识记能力,又考察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试卷将尽可能兼顾各个能力层次。在一份试卷中,各层次题目所占分数比例大致为:识记占20%左右,重点掌握占30%左右,一般掌握占20%左右,应用占30%左右。
3.考核要合理安排题型的比重。形成性考核题型一般为:名词解释、问答题和计算分析题,旨在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终结性考核题型分为:名词解释、填空题、单项选择、多项选择、判断并改错、简答题和论述题七种,旨在检验学生学习效果。在一份试卷中,各题型所占的分数比例大致为:名词解释16%,填空题10%,单项选择10%,多项选择10%,判断正误并改错10%,问答题14%和计算分析题30%。
4.试题的能力层次和题型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在各题型中,都可以含有不同能力层次的题目。命题时要两者兼顾,在一份试卷中保持合理结构。
六、考核形式
形成性考核为平时作业等形式;期末考试形式为闭卷笔试,时限为90分钟。
第二部分 课程考核内容和要求
第一章
税收概论 考核要求 识记
税收
纳税人
扣缴义务人
征税对象
税源
计税依据
税目
税率
速算扣除数
起征点
免征额
税收附加
加成征收
税务登记
纳税申报
税收保全
税务检查
税务代理
税务行政处罚
税务行政复议
税务行政诉讼
税务行政赔偿 重点掌握
税收定义 税收特征
税收制度的基本要素 税务登记、账簿凭证管理和纳税申报的有关规定 税款征收的各项制度 账簿、发票的使用和管理
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妨害税款征收行为的处罚 税务行政复议的受案范围和操作程序
税务行政诉讼的原则及与行政复议的衔接与操作 一般掌握
税收原则
税收制度的其他要素 税收制度的分类
税务检查的主要内容以及相对人在检查中的权利、义务 税务代理的范围及代理形式
税务代理法律关系的确立、变更、终止及税务代理的法律责任 税务行政处罚的管辖与执行 税务行政赔偿的范围、程序及方式 应用
掌握起征点与免征额的应用
会进行滞纳金的计算及税务违章行为罚款的计算 掌握税务行政复议的操作
第二章
增值税 考核要求 识记
增值税
一般纳税人
小规模纳税人
销项税额
进项税额3
混合销售 兼营行为
重点掌握
增值税纳税人,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 增值税征税范围的一般规定和特殊规定 增值税税率、计税销售额;销项税额和进项税额 增值税专用发票的意义 一般掌握
增值税税率的类型 增值税的起征点及免税规定 增值税的缴纳与征收
出口货物退(免)增值税的意义、范围及退税率
增值税专用发票的领购使用范围、专用发票的开具范围及开具时限 应用
能正确确定增值税计税销售额和销项税额; 能正确确定增值税进项税额;
会进行一般纳税人及小规模纳税人应纳税额的计算; 会进行进口货物应纳增值税的计算; 会进行出口货物应退增值税的计算。
第三章
消费税 考核要求 识记
消费税
委托加工产品 重点掌握
消费税纳税人,征税范围,税目税率 消费税计税销售额和计税销售数量的确定 一般掌握
消费税的概念 消费税减税免税规定 消费税税款的缴纳 应用
掌握消费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会进行出口应退消费税的计算
第四章
营业税 考核要求 识记
营业税
营业额 重点掌握
营业税的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
营业税征税范围的规定:应税行为的界定、营业税与增值税征税范围的划分
营业税计税依据的一般规定和特殊规定 营业税的税率
营业税的减免税和起征点 一般掌握
营业税的具体征税范围 营业税的缴纳和申报 应用
掌握营业税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 按营业收入全额计算应纳税额的方法
按营业收入差额计算应纳税额的方法按核定计税价格计算应纳税额的方法 第五章
关税 考核要求 识记
关税
海关进出口税则
完税价格
到岸价格
离岸价格
行邮税
船舶吨税 重点掌握
关税征税对象、纳税人和税率 关税完税价格的确定方法 关税的减免税 关税的补征和追征 一般掌握
海关进出口税则
关税的纳税方式、纳税期限、纳税地点、退还问题和纳税争议 应用
掌握进口关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掌握出口关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第六章
行为税 考核要求 识记
城市维护建设税
附加税
教育费附加
印花税
重点掌握
城市维护建设税的征税范围、纳税人、税率和减免税的规定
印花税的征税范围、纳税人、税目税率、计税依据、免税和处罚的规定
一般掌握
城市维护建设税的纳税环节、纳税地点、纳税时间、纳税期限和纳税申报 教育费附加的基本制度
印花税的纳税方法、纳税环节、纳税地点和纳税申报 应用
掌握城市维护建设税应纳税额的计算及缴纳方法
掌握印花税应纳税额的计算及缴纳方法
第七章
财产税 考核要求 识记
财产税
房产税
契税
车船税 重点掌握
房产税的征税对象、征税范围、纳税人、税率、计税依据和减免税的规定 契税的纳税人、征税对象和征税范围、税率、计税依据和减免税的规定 车船税的征税范围、纳税人、税率、计税依据和减免税的规定 一般掌握
房产税的纳税时间、纳税期限、纳税地点和纳税申报
契税的纳税地点、纳税环节、纳税时间、纳税期限和申报缴纳 车船税的纳税时间、纳税期限、纳税地点和纳税申报 应用
掌握房产税应纳税额的计算及缴纳方法 掌握契税应纳税额的计算及缴纳方法 掌握车船税应纳税额的计算及缴纳方法
第八章
资源税 考核要求 识记
资源税、土地增值税、城镇土地使用税、耕地占用税 重点掌握
资源税的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征税范围、税率、计税依据和减免税规定
土地增值税的纳税人、征税范围、税率、计税依据和减免税的规定
城镇土地使用税的纳税人、征税范围、税率、计税依据和减免税的规定 耕地占用税的征税范围、纳税人、税率、计税依据和减免税的规定 一般掌握
资源税的纳税时间、期限、地点和申报
土地增值税的纳税地点、期限和申报城镇土地使用税的征收意义、纳税时间、期限、地点和申报
耕地占用税的缴纳与征收 应用
掌握资源税应纳税额的计算及缴纳方法
掌握土地增值税应纳税额的计算及缴纳方法
掌握城镇土地使用税应纳税额的计算及缴纳方法 掌握耕地占用税应纳税额的计算及缴纳方法
第九章
企业所得税 考核要求 识记
企业所得税
应纳税所得额 重点掌握
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税率、征税对象的规定 基本计税收入的规定
税法规定税前扣除项目的范围和标准及不允许在税前扣除项目的规定 应纳税所得额的调整计算及查账征收方式下,企业所得税的计算 亏损弥补及分回境内、外投资收益的税务处理 一般掌握
应纳税所得额与会计利润的关系、特殊计税收入的内容及资产的税务处理 核定征收条件下,企业所得税的计算方法 特别纳税调整的内容
企业所得税季度预缴及年末汇算清缴的有关规定 税收优惠的内容
应用
会进行纳税调整,掌握不同征税方式下企业所得税的计算
会进行弥补亏损的计算
掌握扣除限额的计算、境外分回所得的汇总纳税方法及联营企业分回税后利润补税的计算
掌握企业所得税按季度预缴及年末汇算清缴的计算方法
第十章
个人所得税 考核要求 识记
个人所得税
居民纳税人
非居民纳税人
重点掌握
个人所得税纳税人、居民纳税人和非居民纳税人的判定标准及纳税义务的区别 11项应税收入的内容及所得来源地的确定 不同性质应税收入适用税率的规定 超额累进税率的使用和简易计算方法 不同应税收入费用扣除标准的规定 税法规定的减免税项目 境外所得已纳税额的扣除 一般掌握
个人所得税的缴纳方法
扣缴义务人的法定义务及法律责任 纳税期限及纳税地点的规定 应用
会进行11项应税收入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 掌握应纳税额的基本计算及特殊计算 会进行境外已纳税额抵免的计算
第二篇: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会计学(专科)专业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会计学(专科)专业
集中实践环节教学大纲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管理学科工商管理类会计学(专科)专业培养的是重点面向基层的应用型高等专门人才。本专业融理论、技能于一体,专业性、实践性较强。为锻炼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增强学生毕业后的工作适应性,特根据教学计划制定本大纲。会计学(专科)专业集中实践环节包括社会实践和毕业作业两部分内容,分别计3学分和5学分。具体要求如下:
一、社会实践
社会实践是通过介入会计核算与会计管理某个层面的实践,增加学生对会计核算与会计管理工作的感性认识,培养和训练学生认识和掌握会计技能的重要教学环节。各试点电大可根据情况选择社会调查或实习作为社会实践的方式。
(一)社会调查
社会调查是培养、训练学生观察社会、认识社会以及提高学员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它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专业技能,通过对单位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进行考察和分析,形成调查报告。
1.要求
(1)社会调查一般安排在最后一个学期。具体内容(或选题)
由各省级电大确定,教学点组织实施。
(2)社会调查时间以三周为宜。
(3)学生应根据社会调查的选题列出调查提纲(包括调查对
象和调查内容),作好采访笔记。
(4)根据调查结果写出调查报告。
调查报告的内容应包括:调查对象的一般情况、调查内容、调
查结果、调查体会。字数要求不少于3000字。
调查报告要求语言简练、准确;叙述清楚、明白;数据、资料
可靠;结论有理、有据。
2.考核与成绩评定
(1)考核内容
①社会调查时的基本情况与表现;
②调查报告的内容与文字表达。
(2)考核标准
①表现分为合格与不合格两档。
②调查报告按百分制记分,60分为及格。
3、成绩评定办法
(1)由个人填写鉴定表,由被调查单位盖章。
(2)调查报告由指导教师评定。初评不及格者允许补写一次。
(3)教学点对学生的社会调查成绩进行综合评定,表现为合格同时调查报告得分在60分以上者综合评定为合格。
4、综合评定合格者可取得3学分。
(二)实习
有条件的电大可组织学生集中到某一独立核算的企业或事业单位进行1—2个月的会计岗位现场实习,熟悉会计循环中账务处理程序的各个环节,以强化学生对财务会计基本操作程序和技能的掌握。
对学生实习的考核由教学点根据学生实习期间的表现、学生所做的实习日记和完成任务的情况分为合格与不合格两档,合格者可取得3学分。
二、毕业作业
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应用型专门人才,应用型专门人才能力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际工作能力,即运用所学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解决工作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学生基本完成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训练之后进行的毕业作业,不仅是对所学知识与技能掌握情况的检测,更重要的是对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训练与培养。因此,毕业作业是开放教育实践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整个开放教育人才培养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省级电大可根据情况选择毕业论文或模拟实验作为毕业作业的方式。
(一)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是高等学校应届毕业生总结性的独立作业,是学生运用在校学习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去研究和探讨实际问题的实践锻炼。通过这一教学环节,可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和技能解决较为复杂问题的能力,并使学生受
到科学研究工作或设计工作的初步训练。按照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会计学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专科学生的毕业论文可以写理论性研究文章,也可以写应用性研究文章。
1.要求
(1)学生应在实事求是、深入实际的基础上,运用所学知识,独
立写出具有一定质量的毕业论文。毕业论文应观点明确、材料翔实、结构合理严谨、语言通顺。
(2)毕业论文选题应在会计专业范围以内。
(3)毕业论文要求卷面整洁、字迹工整,使用正规稿纸或A4打印
纸,字数不少于4000字。毕业论文的格式附后。
2.时间安排
学生的毕业论文在第五学期末布置,第六学期末完成写作和考
核工作。由于开放教育有滚动招生问题,部分学生可能提前毕业,如遇此种情况,毕业论文的时间安排由各省级电大自行决定。
3.指导教师
(1)指导教师必须是具有中级(含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教师或专业工作者,其资格审查由省级电大负责。
(2)指导教师只能指导相关专业的毕业论文,不得跨专业指
导。
(3)一位指导教师每届最多只能指导10名学生。
(4)指导教师应认真履行职责,指导学生完成好毕业论文的全过程。
(5)应按照学分折合工作量为指导教师计酬。
4、成绩评定
(1)考核标准:毕业论文成绩分为优、良、及格、不及格四等。
优(90-100分)
符合党和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观点明确,能深入进行分析,并有独到见解。
理论联系实际,对经济工作或学术研究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中心突出,论据充足,层次清楚,结构合理,语言流畅。
良(75-89分)
符合党和国家的有关方针和政策,能够运用所学知识,理论联系实际,观点明确,分析比较深入。
中心明确,论据较充足,层次清楚,语言通顺,结构合理。
及格(60-74分)
符合党和国家的有关方针和政策,基本上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问题,但内容尚欠充实。
中心论题较明确,材料较充足、具体但不够典型。
尚能联系经济工作实际,但论证不够充分。
文章有一定的条理,一定的论据,文字尚通顺。
不及格(60分以下)
不符合党和国家的有关方针和政策,或在经济理论上有原则性
错误,未掌握已学的有关专业知识、技能差。
文章无中心,层次混淆不清,主要论据短缺。论点论据脱节
或严重搭配不当。
抄袭他人文章、成果、书籍者。
凡具有以上条款之一者,应判为不及格。
5.考核与成绩评定
指导教师应根据学生写作态度和论文质量给出初评成绩;省电大负责检查;中央电大组织抽查。毕业论文评审表的封面和内页格式附后。
6、学分
毕业论文经审核合格后给予5学分。未完成毕业论文或成绩不
及格者不计学分。
(二)模拟实验
1.手工模拟实验
各地电大应当以本校的会计模拟实验室为基地进行手工会计
业务模拟实验。手工模拟实验应以某一制造业的某一年某一月份的全月所发生的经济业务为例,组织学生对企业的点钞、填制和审核
会计凭证、设置和登记会计账簿、成本计算、对账、结账、编制会
计报表、整理和装订会计资料等整个会计核算的全过程进行实务操
作与训练。实验结束,除了完成凭证、账簿、报表外,还要将实验
体会感受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实验小结。
2.计算机模拟实验
中央电大提供模拟实验软件(广州“福思特”科技股份有限公
司制作)。该软件是构建一个样本企业的动态会计模拟平台,由学
生对企业发生的各项经济活动进行会计处理和编制会计报表。本软
件由八大模块组成,分为“企业背景说明”、“记账流程说明”、“期初余额浏览”、“凭证处理”、“记账处理”、“报表处理”、“原始凭证示例”、“考试成绩管理”。
计算机会计模拟实验也可以用友会计软件为基本操作平台,进行企业会计业务流程的全面系统模拟。
3.考核与成绩评定
(1)手工模拟实验。手工模拟实验的考核内容为填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成本计算和编制会计报表。
(2)计算机模拟实验。考核内容由模拟实验软件自动生成。
(3)考核标准。模拟实验成绩分为优(90-100分)、良(75-89
分)、及格(60-74分)、不及格(60分以下)四等。
(4)指导教师。模拟实验的指导教师必须是本专业具有中级(含)
以上职称的教师或会计专业工作者,并具有相应的实际工作经验。
其资格审查由省级电大负责。
(5)成绩评定办法。由指导教师根据标准和学生完成情况进行成绩评定。模拟实验经审核合格后给予5学分。没有参加模拟实验者不计学分。请各教学点妥善保存实验资料,省电大将对会计模拟实验的完成情况 进行抽查分析,并予以通报。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
会计学(专科)专业毕业论文(小四号楷体)
论文题目(加粗小二号楷体)
学员姓名学号(四号黑体)
入学时间年季
指导老师职称
试点学校
目录(四号宋体,1.5倍行距)(1页)
论文标题(加粗小二楷)
【内容提要】(小四宋体)
╳╳╳╳╳╳╳╳╳╳╳╳╳╳╳╳╳╳╳╳╳╳╳╳╳╳╳╳╳╳╳╳╳╳╳╳╳╳╳╳╳╳╳╳╳╳╳╳╳╳╳╳╳╳╳╳╳╳╳╳╳╳╳╳╳╳╳╳╳(五号宋体,1.5倍行距)
【关键字】(小四宋体)
╳╳╳╳╳╳╳╳╳╳(五号宋体,1.5倍行距)
(论文正文)
╳╳╳╳╳╳╳╳╳╳╳╳╳╳╳╳╳╳╳╳╳╳╳╳╳╳╳╳╳╳╳╳╳╳╳╳╳╳╳╳╳╳╳╳╳╳╳╳╳╳╳╳╳╳╳╳(小四号宋体,1.5倍行距)
(正文内容层次序号依次为:
一、(一)1.(1)①)
主要参考材料:
1.作者姓名《文章题目》《期刊名称》年第几期(5号宋体,1.5倍行距)
2.编著者姓名《教材名》出版社出版日期第几版(5号宋体,1.5倍行距)
第三篇:大连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金融学专业
大连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金融学专业
实践基地与实践教学环节建设工作规划
金融学专业既需具备扎实的经济金融理论功底,也要掌握一定的金融操作技巧和工程技能,不仅专业性强,涉及的面也宽,而一般情况下,学生缺乏业务实践。即使是那些在实务部门工作的学员,也难于对整体金融运行准确把握。为锻炼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增强学生毕业后的工作适应性,在教学中必须高度重视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金融学专业集中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社会调查和毕业论文两项主要内容。集中实践环节不得免修。各环节具体要求如下:
一、社会调查
社会调查是培养、训练学生观察社会、认识社会以及提高学员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它不仅要求学生对全学程所学知识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而且使学生通过对关键或焦点问题进行社会调查,圆满完成学习计划,实现教学目标。
(一)要求
1、财经科金融学专业的学生,必须参加社会调查。
2、社会调查原则上全学程安排一次。社会调查的具体内容既可使用中央电大提供的选题,也可使用大连电大自行提供的选题。社会调查的时间应尽量安排在寒暑假期间。鉴于本专业有滚动招生问题,大连电大各教学班应安排学生自主选择调查单位展开调查,第三、五学期第17周将调查报告并附相关资料及初评成绩报大连电大财经系金融教研室审核。
3、社会调查起止时间以三—五周为宜。
4、金融学专业本科在职学生应结合本职工作进行社会调查。专科阶段非本专业毕业的学生必须参加社会调查。不参加社会调查的学生不得毕业。
5、学生应根据社会调查的选题列出调查提纲(包括调查对象和调查内容),作好采访笔记。
6、根据调查结果写出调查报告。调查报告需有被调查单位盖章方生效。调查报告的内容应包括:调查对象一般情况、调查内容,调查结果,调查体会。字数要求不少于3000字。
调查报告要求语言简练、准确;叙述清楚、明白;数据、资料可靠;结论有理、有据。
(二)考核与成绩评定
1、考核内容
(1)社会调查时的基本情况与表现;
(2)调查报告的内容与文字表达。
2、考核标准
社会调查成绩分为合格与不合格两等。
3、成绩评定办法
(1)由个人填写鉴定表,由被调查单位盖章。
(2)调查报告原则上由指导教师评定。分校负责调查报告的审核。
(3)调查报告初评不及格者,允许补写一次。
4、调查报告经审核合格后给予3学分。没有参加社会调查工作和未交调查报告者不计学分。
二、毕业论文
毕业作业是广播电视大学财经类学生整个学习过程中一个极其重要的教学环节,是综合考察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动手操作能力的一个重要手段。毕业作业的形式可以是写一篇毕业论文,也可以是对现实中重要的理论问题或某项业务活动提出新的见解或改革建议。
(一)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是高等学校应届毕业生总结性的独立作业,是学生运用在校学习的基本知识和基础理论,去分析、解决一两个实际问题的实践锻炼过程,也是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学习成果的综合性总结,是整个教学活动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撰写毕业论文对于培养学生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提高其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有着重要意义。
1、要求
(1)学生应在实事求是、深入实际的基础上,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写出具有一定质量的毕业论文。毕业论文应观点明确、材料翔实、结构合理严谨、语言通顺。
(2)毕业论文选题应在所学专业范围以内,其形式可以是学术论文,也可以是调查报告。
(3)毕业论文要求卷面整洁、字迹工整,使用正规稿纸,字数不少于6000字,正文前必须附有写作提纲。
2、时间安排
全脱产学习的学生毕业论文在第三学期末布置,第四学期完成写作和考核工作。业余学习的学生毕业论文在第五学期末布置,第六学期末完成写作和考核工作。
3、指导教师
(1)指导教师必须是具有中级(含)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教师或专业工作者,其资格审查由省级电大负责。
(2)指导教师只能指导相关专业的毕业论文,不得跨专业指导。
(3)一位指导教师每届最多只能指导10名学生。
(4)指导教师应认真履行职责,指导学生完成好毕业论文的全过程。
(5)应按照学分折合工作量为指导教师计酬。
4、成绩评定
(1)考核标准:毕业论文成绩分为优、良、及格、不及格四等。 优
符合党和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观点明确,能深入进行分析,并有独到见解。
理论联系实际,对经济工作或学术研究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中心突出,论据充足,层次清楚,结构合理,语言流畅。
答辩中回答问题正确,重点突出,语言简练。
良
符合党和国家的有关方针和政策,能够运用所学知识,理论联系实际,观点明确,分析比较深入。
中心明确,论据较充足,层次清楚,语言通顺,结构合理。
答辩中回答问题正确。
及格
符合党和国家的有关方针和政策,基本上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问题,但内容尚欠充实。
中心论题较明确,材料较充足、具体但不够典型。
尚能联系经济工作实际,但论证不够充分。
文章有一定的条理,一定的论据,文字尚通顺。
答辩中回答问题基本正确。
不及格
不符合党和国家的有关方针和政策,或在经济理论上有原则性错误,未掌握已学的有关专业知识、技能差。
文章无中心,层次混淆不清,主要论据短缺。论点论据脱节或严重搭配不当。
抄袭他人文章、成果、书籍者。
凡具有以上条款之一者,应判为不及格。
在答辩中对大多数问题都不能正确回答者,也应判为不及格。
(2)答辩
原则上本科生均应参加毕业论文答辩。申请学位者必须参加答辩。
毕业论文一般应由分校一级组织进行答辩,每个答辩小组由电大专职教师和外聘专家等至少三人组成。组织答辩有困难的地方可抽取一部分毕业论文进行答辩,抽取比例应不低于30%。
(3)成绩评定办法
指导教师应根据学生写作态度和论文质量给出建议成绩;
经过口头答辩,由答辩小组根据毕业论文与答辩情况给予评定成绩; 成绩由省级电大负责终审,中央电大组织抽查。
5、学分
毕业作业经审核合格后给予5学分。未完成毕业作业或成绩不及格者不计学
分。
第四篇: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毕业论文
新型建筑材料发展现状和趋势
摘 要:随着科学技术和经济的发展,建筑业也蓬勃发展,对建筑材料的功能与性质也将提出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人类不断地研究开发具有更高性能、同时与环境协调的建筑材料,高分子有机材料、新型金属材料和各种复合材料、智能化材料、纳米材料这些都属于新型建筑材料的范畴,目前新型建筑材料的研究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也有着很大的发展空间,它们能在满足现代人日益增长的要求的同时,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关键词:高强度耐久性,生活质量,复合材料,智能化材料,可持续发展
一、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类越来越追求舒适、美好的生活环境,各种社 会基础设施的建设规模日趋庞大,建筑材料越来越显示出其重要地位。近半个世纪来,建筑业蓬勃发展,带动了各种新型建材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主要有新型墙体材料、保温隔热材料、防水密封材料、装饰装修材料。
二、现有建筑材料概述
新型墙体材料以节能、节地、利废和改善建筑功能为目的,大力发展各种轻质板材和砼砌块,开发承重复合墙体材料。防水材料重点发展改性沥青防水卷材、聚氨酯防水涂料和硅酮、聚氨酯密封材料;保温材料重点发展建筑用矿物棉、玻璃棉制品;装饰装修材料重点发展丙烯酸类乳胶内外墙涂料、复合仿木地板等一些适销对路的产品;门窗重点发展塑料门窗,并注意解决好款式新颖、功能各异的设计和高档五金件的开发配套;上下水管道重点发展UPVC塑料管材件,并解决好管材与管件的配套问题。无机非金属新材料重点发展建筑、石油化工、电子、汽车等支柱产业所需的各类玻璃钢和制品,以及农渔业等行业所需的玻璃钢渔船、风力发电叶片等产品,不断提高集约化程度和产业化水平。
如果说19世纪钢材和混凝土作为结构材料的出现使建筑物的规模产生了飞跃性的发展,那么20 世纪出现的高分子有机材料、新型金属材料和各种复合材料,使建筑物的功能和外观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以塑料和合成树脂为代表的高分子有机材料是 20 世纪具有代表性的新型材料,它的出现不仅使工业化生产的建筑材料由单一的无机材料发展为无机和有机两大类型,而且由此出现了大量无机和有机材料复合而成的材料。使得建筑材料的品种和功能更加多样化。各种繁多的有机材料作为装饰装修材料、防水材料、保温隔热材料、管线材料、绝缘材料,在建筑物中发挥着各种功能作用,使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和质 量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像铝合金、不锈钢等新型金属材料是现代建筑理想的门窗以及住宅设备材料,这些新型的金属材料在建筑开口部以及厨房、卫浴设备上的应用,极大地改善了建筑物的密封性、美观性欲清洁性,提高居住质量。随着建筑内外装饰和居住环境质量要求的日益提高,我国建筑涂料也在将向高性能、环保型、抗菌功能型方向发展。
20世纪建筑材料的另一个明显的进步是各种复合材料的出现和使用,包括有机材料与无机材料的复合,金属材料与非金属材料的复合,以及同类材料之间的复合。例如钢纤维、玻璃纤维、有机纤维等各种纤维增强混凝土,利用纤维材料拉抗强度高的特点以及它们与混凝土的粘结性,提高了混凝土的拉抗强度和冲击韧性,改善了混凝土材料脆性大、容易开裂的特点,使混凝土的使用范围得到扩大;采用聚合物混凝土、树脂混凝土等复合材料制造的各种地面材料、台面材料,模仿天然石材的质地和花纹,同时具有比石材韧性好、颜色美观等优点;采用小木块、碎木屑、刨花等木制材料为基础,使用胶凝材料、胶粘剂或夹层材料加工而成的各种人造板材,模仿天然木材的纹理和走向,可达到以假乱真的程度。这些板材用作建筑物的地面、内隔墙板、护壁板、顶棚板、门面板以及各种家具等;还有完全不使用天然木质材料的无机材料人造板材,例如采用含水钙硅酸盐为主要原料,混合高分子有机化合物与玻璃纤维后,在 25 万Pa压力下,利用特殊过滤器将水分榨出成型的复合板材(硅钙板),不仅可以代替天然木材,解决人类木材资源不足的问题,而且这种人造木材可耐 1000℃高温,吸水、吸湿后,尺寸及质量不变、不开裂、不会被虫蛀、隔热性强,可利用木工机械进行裁切、刨削和钻孔等加工,不易产生微细粉末,可利用粘合剂,相对密度只有普通木材的一半,可钉入钉子及拧进螺丝。可以说是人类资开发新型建筑材料方面的又一巨大进步。
除此之外,石膏板、矿棉吸声板等各种无机板材,可代替天然木材作内墙隔板、吊顶材料,使建筑物的保温性、隔声性等功能更加完善。各种空心砖,加气混凝土砌块等墙体材料代替实心粘土砖,可节约土地资源。随着高效减水剂的开发成功,高性能混凝土应运而生,使混凝土材料又迈上一个新的台阶。各种涂料、防水卷材、嵌逢密封材料的开发利用,改善了建筑物的防水性和密闭性。各种壁纸用于建筑物的内墙装修,极大改善了建筑物的美观性、舒适性。各种陶瓷制品用于地面、墙面、卫生洁具、耐酸、碱、盐等化学物质的侵蚀,容易清洁,使人们生活更加方便、舒适,生活质量得到了极大提高。
20世纪后半叶,世界总体上进入了以经济建设为主流的阶段,社会资本的整备,道路桥梁、通讯设施、城市住宅与公共建筑等社会基础设施的建设进入了空前活跃的时期,因此也推动建筑材料产量、质量提高,品种多样化。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建筑材料的生产衰弱,社会基础设施处于很低的水平,经过半个世纪全体国民的努力,尤其是 80 年代以后 基础设施建设进入大发展时期,水泥、钢材等主要建筑材料的产量已经上升为世界第一,为建筑业的飞速发展,满足现代化建设的需求提供了雄厚的材料保障。
三、未来建筑材料的发展趋势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人口密度日趋加大,城市功能日益集中和强化,需要建造高层建筑,以解决众多人口的居住问题和行政、金融、商贸、文化等部门的办公空间。因此要求结构建筑向轻质高强方向发展。目前主要目标仍然是开发高强度钢材和高强混凝土,同时探索将碳纤维及其他纤维材料与混凝土聚合物等复合制造的轻质高强结构材料。
到目前为止,普通建筑物的寿命一般设定在 50—100 年。现代社会基础设施的建设日趋大型化、综合化。例如超高层建筑,大型水利设施、海底隧道等大型工程,耗资巨大,建设周期长,维修困难,因此对其耐久性的要求越来越高。此外,随着人类对地下、海洋等苛刻环境的开发,也要求高耐久性的材料。目前,主要的开发目标有高耐久性混凝土、钢骨混凝土、防锈钢筋、陶瓷质外壁胎面材料,弗素树脂涂料、防虫蛀材料、耐低温材料,以及在地下、海洋、高温等苛刻环境下能长久保持性能的材料。
在大空间建筑中“第五代建材”膜材料也是一种广泛应用的新型材料,它是由高分 子聚合物涂层与基材按照所需的厚度,宽度通过特定的加工工艺粘合而成。现在它可以发挥极大承载力,构筑灵活大空间,并且具有自然生态美外观。
大深度地下空间是目前为止还没有被广泛地开发利用的领域,随着地球表面土地面积逐年减少,人类除了向高空发展外,大深度地下是一个很有潜力的发展空间。与超高层建筑相比,地下空间结构具有很多优点。例如具有保温、隔热、防风等特点,可以节省建筑能耗。为实现大深度地下空间建设,需要开发能适应地下环境要求的新型材料如药剂材料、生物材料、土壤改良剂、水之净化剂等。
海洋建筑与陆地建筑的工作环境有很大差别,为了实现海洋空间的利用,建造海洋建筑,必须开发适合于海洋条件的建筑材料。海水中的盐分、氯离子、硫酸根等侵蚀作用,使材料很容易被腐蚀而破坏;海水波浪不同地往复作用,对建筑物构成冲击、磨耗和疲劳荷载作用;海洋建筑物还要经常受到台风、海啸等严酷的气候条件的作用;建筑在海滩、近海等软弱地基上的建筑物,其沉降现象也很明显。这些严酷苛刻的环境下工作的海洋建筑物所用的材料,要求具有很高的强度、耐冲击性、耐疲劳性、耐磨耗等力学性能,同时还要求具有优良的耐腐蚀性能。为实现这些性能,要求开发以下新型材料。如涂膜金属板材、耐腐蚀金属、水泥基复合增强材料、地基强化材料等。
为了开辟新的生存空间,人类正在向宇宙进军。在距离地球表面 400—500km的地球周围轨道上建设大型结构物,即所谓的宇宙空间站,建立太空旅馆,实现月球旅行等,使 人类的梦想,尽管这种想法距离显示还有些遥远,但已有一些国家,例如美国、加拿大、欧洲各国、日本等先进国家已经在这方面投入了力量进行研究开发。宇宙环境与地球表面、海洋以及地下都有很大差别,宇宙站以一定的速度围绕地球转动,其离心力与重力取得平衡,处于无重力环境。利用这种特殊的环境有可能制造出在地球上无法实现的高纯度、高均质、完全结晶等特殊功能的新型材料。同时,宇宙环境在地球下温度变化非常剧烈,例如同一个宇宙工作站,被太阳光照射到的部位温度达 150℃左右,而太阳光照射不到的部位可达到零下 150℃的低温状态。因此在用于宇宙空间建筑的材料必须适应如下剧烈的温度变化,高温时不软化,低温时不发生脆断。同时,材料在宇宙放射线的照射下不能发生严重的老化。所以用于宇宙空间建筑的材料必须具有高强度、高耐久性和温度适应性。目前有可能达到这种优良性能的材料有钛合金、铝合金以及碳纤维增强塑料(CFRP)等复合材料。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将建筑材料对环境造成的负荷控制在最小限度之内,需要开发研究环保型建筑材料。例如利用工业废料(粉煤灰、矿渣、煤矸石等)可生产水泥、砌块等材料;利用废弃的泡沫塑料生产保温墙体板材;利用废弃的玻璃生产贴面材料等;既可以减少固体废渣的堆存量,减轻环境污染,又可节省自然界中的原材料,对环保和地球资源的保护具有积极的作用。免烧水泥可以节省水泥生产所消耗的能量。高流态、自密实免振混凝土、在施工中不需振捣,既可节省施工能耗,又能减轻噪音。
建筑材料也有向细微发展的趋势,随着纳密技术和纳米材料的进一步发展和研究,国外和国内利用纳米材料研究开发和应用的建筑材料,目前主要是纳米TiO2光催化生态建材。利用纳米的氧化分解能力和超薪水作用可制成改善生活环境,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生态建筑材料,包括空气净化建材、抗菌灭菌建材、除臭和表面自洁建材等。
随着人类智能化的发展,智能化材料也被人们重视和研发,所谓智能化材料,即材料本身具有自我诊断和预告破坏、自我调节和自我修复的功能,以及可重复利用性。这类材料当内部发生某种异常变化时,能将材料的内部状况,例如位移、变形、开裂等情况反映出来,以便在破坏前采取有效措施;同时智能化材料能够根据内部的承载能力及外部作用情况进行自我调整,例如吸湿放湿材料,可根据环境的湿度自动吸收或放出水分,能保持环境湿度平衡;自动调光玻璃,根据外部光线的强弱,调整进光量,满足市内的采光和健康性要求。智能化材料还具有类似于生物的自我生长,新陈代谢的功能,对破坏或受到伤害的部位进行自我修复。当建筑物解体的时候,材料本身还可重使用,减少建筑垃圾。这类材料的研究开发目前处于起步阶段,关于自我诊断、预告破坏和自我调节等功能已有初步成果。生态建筑材料也在研究之中,它的科学和权威的定义目前仍在研究确定阶段。生态 建筑材料的概念来自于生态环境材料。生态环境材料的定义也仍在研究确定之中。其主要特征首先是节约资源和能源;其次是减少环境污染,避免温室效应与臭氧层的破坏;第三是容易回收和循环利用。作为生态环境材料一个重要分支,按其含义生态建筑材料应指在材料的生产、使用、废弃和再生循环过程中以与生态环境相协调,满足最少资源和能源消耗,最小或无环境污染,最佳使用性能,最高循环再利用率要求设计生产的建筑材料。
随着城市道路、市政建设步伐的加快,人行路、停车场、广场、住宅庭院与小区内道路的建设量也在逐年增大,城市的地面逐步被建筑物和灰色的混凝土路面所覆盖,使城市地面缺乏透水性,雨水不能及时还原到地下,严重影响城市植物的生长和生态平衡。同时,由于这种路面缺乏透气性,对城市空间的温度、湿度的调节能力降低,产生所谓的城市“热岛现象”。因此,应开发具有透水性、排水性、透气性的路面材料,将雨水导入地下,调节土壤湿度,有利于植物生长,同时雨天不积水,夜间不反光,提高行车、行走舒适性和安全性。多孔的路面材料能吸收交通噪音,减轻交通噪音对环境的污染,使一种与环境相协调的路面材料。除此之外,彩色路面、柔性路面等各种多彩多姿的路面材料,可增加道路环境的美观性,为人们提供一个赏心悦目的雏形环境。
四、结论
为了提高生活质量,改善居住环境、工作环境和出行环境,更好的满足建筑的设计适用,经济,美观以的原则,并且适应人类现在环境和社会的特点,人类一直在开发研究能够满足性能要求的建筑材料,使建筑材料的品种不断增多,功能不断完善,性能不断提高。随着社会发展,科学进步,人们对环境质量的要求将越来越高,对建筑材料的功能与性质也将提出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人类不断地研究开发具有更高性能、同时与环境协调的建筑材料,在满足现代人日益增长的要求的同时,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参考文献:
1.砌体结构 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 张建勋1997 2.D.Y.Chang and Sammy Y.N.Chan, Straw Pulp Waste Liquor as a Water-reducing Admicxture, Magazine of Conc.Res., 1995, 113-118.3.建筑材料 建筑工业出版社 天津大学等 1999 4.房屋建筑学 建筑工业出版社 天津大学等1999 5.董石麟,钱若军,空间网格结构分析理论与计算方法,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6.先进复合材料制造技术 化学工业出版社 美 T.G.古托夫斯基 7.中国建材 纤维在水泥混凝土中的应用 张峰 2004年(10)71 8.混凝土结构 天津大学等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8 9.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技术规程(J GJ138-2001)[S]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10.索和膜结构 张其林 同济大学出版社 2002 11.当代膜结构发展概述[J] 世界建筑 2000(9):17-20 12.齐藤嘉仁,唐泽靖子,膜结构建筑及其在现代体育场馆中的应用,第二届全国现 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
会论文集,马鞍山:2002 13.土木工程概论 罗福午 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 2001 14.建筑材料 杨静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004 15.布朗, 建设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社会, 上海科技文献出版社, 1984年
16.周起敬,姜维山,潘泰华.钢与混凝土组合结构设计施工手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1 17.刘之洋,王连广,等.钢与混凝土组合结构[M].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2000 18.赵鸿铁.钢与混凝土组合结构[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19.池田尚治,李先瑞,耿花荣,等.钢—混凝土组合结构设计手册[M].北京:地震出版社,1992 ,9 20.冶金工业部北京建筑研究总院.钢骨混凝土结构设计规程[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1998 21.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技术规程(JGJ138-2001)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22.高长明,论水泥工业可持续发展战略,水泥技术,1997(1),3-6 23.蒋明麟,由大变强 靠新出强 为把我国建设成水泥工业强国而努力,水泥技术,1997(7),3-7;
24.魏琏.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北京:万国学术出版社,1991 25.Yao,J.T.P, Concept of Structure Control, Journal of the StructuralDi vi si on,A SCE,V ol.9 8, 1972.26.刘季,中国结构控制研究现状,哈尔滨建筑大学学报,1993年第4斯
27.丛青、钱若军,空间结构振动控制综述,第七届空间结构学术会议论文集,1994 28.N.M.纽马克,E.罗森布卢斯.地震工程学原理.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71 29.胡律贤 地震工程学 北京:地震出版社
30.沈世钊 第九届空间结构学术会议论文集浙江大学出版社 201101—9 31.钟善桐 预应力钢结构,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1986 32.孙振平,张冠伦,高性能混凝土的研究,混凝土,1995(6),1-11;
33.郭彦林,吕晶,整体张拉及杂交结构体系的特点与应用,工程建设与设计2005.1 34.陈志华,弦支穹顶结构体系,第一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报告会论文集,2001:243~246 35.于兆鹏等,大跨度屋架的竖向抗震计算,工程抗震,1986年第1期。36.张毅刚、曹资,厦门太古飞机工程维修基地网架抗震分析,空间结构,1999 36.王文亮,张文,罗惟德等,结构动力学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3,78-85 37.李存权,结构稳定和稳定内力,人民交通出版社,2000 38.沈惠申,板壳后屈曲行为,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 39.沈祖炎,陈扬翼,网架与网壳,同济大学出版社,1997 40.Y.C.FUNG,A First Course In Continuum Mechanics Library Of Congress Cataloging In Publication Data.41.吴中伟,绿色高性能混凝土--混凝土的发展方向 42.高强与高性能混凝土研讨会,庐山,1997年5月;
43.高世雄,水泥工业调整产业结构应注意的问题,中国建材,1997(5),4-5;
第五篇: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试点广告学专业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试点广告学专业(本科)教学计划
一、培养目标及规格
在政治思想道德方面,拥护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具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遵纪守法,有良好的社会公共道德和职业道德。
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能胜任广告管理、策划、创意等工作,能胜任计算机三维设计与制作工作,同时具有较宽阔的文化视野和创新能力,综合素质良好的广告学实用型中、高级专门人才。
本专业的业务培养要求:能正确理解和掌握广告学的基本原理,能较扎实地掌握广告学的基础知识并具有相邻学科的有关知识,了解本学科的前沿成就和发展前景,具有较强的分析鉴赏能力和广告业务能力。
在身体素质方面要求:身体健康,能精力充沛地工作。
二、课程设置及教学管理
(一)教学计划中设必修课、选修课、补修课和综合实践环节。
(二)必修课由中央电大统一开设,执行统一教学大纲、统一教材、统一考试、统一评分标准。其中部分课程由中央电大委托地方电大按中央电大课程建设规范建设,并代表中央电大主持该课程的教学活动。
(三)选修课供地方电大制定实施性教学计划时选用,但专科阶段已选的选修课,本科阶段不得重复选用。地方电大亦可根据培养目标及当地的需要自开部分选修课。自开课程的教学大纲、教材、教学管理及考试由地方电大负责。
(四)统设服务课程,中央电大可提供教学大纲、多种媒体教材、考试等教学资源的支持服务。
(五)学生可以从”公共选修课程”目录中选修课程,也允许学生跨科类选修课程。但这部分课程的学分不得超过课程总学分的10%。在本教学计划中,学生如遇本人专科阶段已经修过的课程,须选修其他课程替换,以避免重复学习。
(六)对于使用原教学计划的中央电大广告专科毕业生,在专科阶段必修课中已经取得了“广告创意与表现(1)(2)”、“广告策划”、“广告心理学”这三门课程的学分,在升本时无需重复学习,而依次以“计算机平面设计(1)(2)”、“媒体企划”、“营销与消费”这三门课加以替换。
(七)专科阶段为非广告专业的学生参加广告专业本科学习时,必须补修广告学概论、美学原理。
(八)广告专业各门课程均安排形成性考核,必须按中央电大要求组织完成。形成性考核成绩一般占课程总成绩的20%,特殊课程参照该课程具体要求。部分课程形成性考核的形式为课程实践,包括课程讨论、案例分析、专题调查、模拟广告创意、模拟广告策划与制作等。凡形成性考核不合格者,不能取得该门课程的学分。
(九)综合实践环节由地方电大根据教学大纲(要求)负责组织实施,主要包括专业实践和毕业作业两部分。综合实践环节不得免修。
(十)专业实践采取实习、社会调查、专题讨论、模拟广告策划、模拟广告创意与制作等多种形式,时间安排为3周(3学分),可结合教学实际进行,提倡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毕业作业在完成专业实践的基础上进行,时间为5周(5学分),毕业作业重点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题目可以多样化,选题应该符合广告专业教学要求。
(十一)本教学计划设1~2门证书课程(实施细则另行下达)。
三、教学模式与教学媒体
采用多种现代远程教学技术手段,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学习支持服务。
文字教材、音像教材、IP课件、CAI课件等为主要教学媒体,文字教材为基本依据。通过面授辅导、函授辅导、网络教学、BBS、电子信箱、VBI、电话和双向视频系统、电视直播教学等多种形式提供学习支持服务。
四、修业年限与毕业
实行学分制,学生注册后8年内取得的学分均为有效。
中央电大按三年业余学习安排教学计划。
本专业最低毕业学分为71学分。学生通过学习取得规定的毕业总学分,思想品德经鉴定符合要求,即准予毕业,并颁发国家承认的高等教育本科学历毕业证书。
五、教学计划进程表(附后)
文学科新闻传播类广告专业(本科)教学计划进程表
六、课程说明
教学计划中设必修课、选修课和综合实践环节。
必修课:1)开放教育入学指南、2)英语II(1)(2)、3)计算机应用基础、4)广告策划、5)广告创意与表现(1)(2)、6)广告管理与法规、7)网络广告实务、8)品牌竞争策略、9)广告心理学、10)计算机三维设计、11)中外广告史。
选修课:美术基础、图形创意、版式设计、计算机图像处理、CIS策划与设计、摄影与摄像、非线性编辑、影视特技及后期合成、市场营销学、营销与消费、传媒经济概论、经纪实务与谋略、网络编辑、网页版面及编排艺术、网页制作与网站发布、大众传播学、实用广告英语、汉语修辞学。
(一)必修课程
1.开放教育入学指南
本课程1学分,课内学时18学时,开设一学期。
开放教育入学指南是为配合教育部开展的“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项目研究工作,为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学生开设的必修课程。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接受电大开放教育新的学习环境,建立与开放教学模式相适应的新的学习理念,了解并尽快适应远程开放教育教与学的方式,掌握基本的学习技能,逐步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概述现代远程开放教育含义、特点及其与其他教学形式的区别;介绍广播电视大学的系统结构、办学形式、运行机制、教学管理和社会声誉;介绍电大远程开放教育一般的学习形式、学习方法和技巧;介绍利用计算机网络进行学习的方法,怎样利用计算机网络与教师、同学进行交流,以及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等一般教学媒体的使用方法等。
2.广告策划
本课程5学分,课内学时90,开设一学期。
本课程是广告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它是对广告专业其它各门课程的融会贯通,以达到综合性地运用的目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对广告策划的原理、技巧、程序与具体运作应有全面而深刻的认识,并能熟练地结合企业广告活动进行广告策划与策划书撰写。
3.广告创意与表现(1)(2)
本课程6学分,课内学时108,必修课。开设二学期。
本课程是借鉴广告业发达国家的相关理论和成就,立足于我国广告业实际,着眼于广告发展趋势,讲授广告创意与表现的原理、规律、方法和技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才能和在实践中操作的能力。基本教学任务是,使学生全面、系统了解广告创意与表现的理论和原则,深刻认识广告创意与表现的特点和规律,掌握广告创意与表现的主要方法和相关技能。
4.广告法规与管理
本课程3学分,课内学时54,为专业必修课。开设一学期。
本课程主要通过案例的形式来讲述广告法与广告管理实务,学生通过对一系列案例的学习与讨论,了解广告领域中基本的法律知识和行业规则,了解在广告中法律与道德的界限,懂得如何在法律与道德的范围内成功完成广告运作。
5.网络广告实务
本课程4学分,课内学时72,开设一学期。
本课程是广告专业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网络广告
基础理论知识,熟悉运用网络广告调查、策划、创作、发布、评测的主要方法和基本技巧,掌握网络广告业务的运作能力,了解网络广告制作的常用软件。
6.品牌竞争策略
本课程3学分,课内学时54,开设一学期。
广告策划的核心在于为企业创立品牌。我国民族品牌面临着强大的竞争压力,极希望广告业担起维护民族品牌的重担。本课程讲述民族品牌发展过程中的问题,以及所面临的困难,从而明确品牌竞争的主要任务,掌握品牌经营与竞争的策略,同时认识从品牌到名牌的发展道路。
本课程强化案例教学,通过分析解剖经典企业品牌发展的案例,借鉴世界名牌发展的历史经验,为我国企业的创牌服务,树立创出我国名牌产品的信心。
7.广告心理学
本课程4学分,课内学时72,开设一学期。
广告心理学是广告专业的基础课程。它是心理学与广告学的融合,对学生系统地讲授广告心理学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使学员了解和掌握有关的基本概念和知识,为学生学习广告专业其他广告专业的课程奠定基础。广告心理学课程力求紧密联系广告实际,反映国内外广告心理学研究的最新成果。
8.中外广告史
本课程3学分,课内学时54,开设一学期。
本课程是广告专业本科的一个基础性课程,主要讲授外国广告的发展历史和中国广告的发展历史。目的是让学生广告运动和广告活动有一个更深入的了解和更深刻的认识。
9.计算机三维设计
本课程4学,课内学时72,开设一学期。
3ds MAX是A1Modesk公司推出的专业动画制作软件,由于其强大的功能而广泛应用于影视广告、建筑与景观、多媒体等许多方面,也是当前用户群较多的动画制作软件之一。本课程主要学习3ds MAX三维动画制作软件,并从基础篇、造型篇、材质篇、氛围篇、动画篇、合成片、实例篇等七个方面采用命令与实例制作相结合的方法,详细而全面地向学生讲解该软件的功能与使用方法。使学生掌握常规的三维空间造型、动态浏览和角色动画。
(二)选修课程
1.美术基础
本课程3学分,课内学时54,开设一学期。
本课程为广告专业基础课程,包括素描和色彩两部分,素描讲述了几何石膏、石膏头像、人物写生;色彩讲述了色彩知识、静物写生、风景写生。
2.计算机图像处理
本课程5学分,课内学时90,开设一学期。
课程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讲解图像处理软件Photoshop和数字绘画软件Painter的特点、功能、使用方法和技巧。结合计算机图像和平面设计应用实例,让学生熟练掌握较复杂的计算机图像处理方法;结合绘画实例,让学生学会在计算机上进行数字绘画,掌握其灵活多变的数字手绘方式,以达到各种媒介的绘画效果。
3.摄影与摄像
本课程4学分,课内学时72,开设一学期。
“摄影”部分主要讲授摄影基本原理,摄影的构图、选景与用光;数码相机的工作原理、基本操作、摄影技巧等,为利用摄影语言进行广告摄影的艺术创作打下基础。“摄像”部分重点讲解并要求掌握摄像机造型与原理,光学镜头的艺术表现力,光色与构图,画面运动与组合等基本原理和实际操作运用;介绍影视光线艺术,影视美术等相关知识。本课程主要培养学生掌握基本的影视摄像技术和影视导演技术。
4.非线性编辑
本课程4学分,课内学时72,开设一学期。
它从影视编辑的实际出发,以非线性编辑制作工具Adobe Premiere为主要教学内容,学习影视非线性编辑的全过程。传统的线性后期编辑制作简介、非线性编辑制作软件介绍。
完整的讲解Adobe Premiere软件的界面、基本项目设置以及视音频节目素材的编辑合成;学习音频、音效和字幕的具体应用;Premiere高级编辑技巧和特效运用,生成数字音视频格式的方法以及与其它不同软件包的协同使用等。
5.影视特技及后期合成本课程5学分,课内学时90,开设一学期。
主要学习Adobe After Effects影视后期特效制作软件的使用;着重讲解使用After Effects 这一软件进行影视特效合成的技巧,介绍其强大的视频编辑功能、生产各种质量影片的方法,以及与3dsMAX、Premiere等软件配合使用及输出等知识。
6.市场营销学
本课程5学分,课内学时90,开设一学期。
本课程主要研究企业的市场营销活动及其规律性,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市场营销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为进一步学习专业课以及从事相关的实际工作打下基础。本课共设十二章,包括市场营销观念,市场营销管理、市场营销环境、市场调研与预测、消费者与用户、竞争者与竞争策略、目标市场营销、产品策略、价格策略、渠道策略、促销策略以及形象策略。
7.营销与消费
本课程为4学分,课内学时72,开设一学期。
“营销与消费”开设本课程目的在于使学生全面了解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的市场营销活动和职能,熟悉消费者的心理和行为规律。由于市场营销学理论和方法的运用越来越普遍,广告业务人员同样需要掌握必要的营销知识。
本课程的内容主要有两大块,一是企业营销活动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二是消费者的心理和行为规律。
8.传媒经济概论
本课程为4学分,课内学时72,开设一学期。
本课程主要讲述了媒体的运营知识,剖析当今媒介的盈利方式和手段、媒介经营活动中的策略、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传媒发展的方向和思路。
9.经纪实务与谋略
本课程为4学分,课内学时72,开设一学期。
本课程的基本内容有经纪策略概述、新经纪哲学和经纪行为准则、经纪运作程序和经纪行为模式、经纪组织谋略、经纪战略决策、经纪业务开发谋略、经纪业务谈判谋略、关系管理和推广谋略、经纪咨询和投资顾问、经纪实务中的伦理和法律问题。
10.网络编辑
本课程3学分,课内学时54,开设一学期。
本课程主要讲述网络媒体的特性;如何进行网页制作和网络信息编辑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引导学生运用相关的编辑工具、掌握编辑原则和技巧,对网站页面进行排版和信息内容编辑,是一门比较实用的课程。
11.网页版面及编排艺术
本课程4学分,课内学时72,开设一学期。
它主要学习网页编排的构成特点、网页编排的界面、网页编排的基本类型、网页编排的字体应用、网页编排的色彩艺术、网页的图像和动画应用、网页编排的超文本处理等,通过设计实践培养学生设计出较高的审美情趣和艺术特色的网页。
12.网页制作与网站发布
本课程5学分,课内学时90,开设一学期。
本课程内容着重于网页制作软件的使用方法、技巧等,使学生全面了解、掌握网页的基本制作过程和技巧。结合现在最新的网站设计技术,制作交互式动态网页,实现多种网页效果。同时对Web网站的常用的接口技术做详细介绍。
13.大众传播学
本课程4学分,课内学时72,开设一学期。
本课程是广告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主要介绍了传播学基本理论和方法,全书分为九章,包括绪论、人类传播的符号和意义、传播的过程与类型、大众传播、大众传播媒介、大众传播的受众、大众传播的效果、国际传播与全球传播、大众传播的研究方法。
14.实用广告英语
本课程3学分,课内学时54。
本课程主要在于提高学生的专业英语技能,如介绍广告行业内专业英语词汇,介绍在与国外客户进行广告业务谈判时必备的常用口语,介绍如何用英文撰写业务书信等,是一本操作性和实用性都非常强的课程。
15.汉语修辞学
本课程2学分,课内学时36,开设一学期。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了解和初步掌握汉语修辞知识,提高语言交际素质和汉语运用能力。
本课程教学内容:主要讲授汉语修辞学的基本知识和原理,包括修辞及修辞学的基本范畴,各种修辞手段和修辞方法的结构、功能,汉语修辞的基本规律,以及话语组织,话语修条,话语修辞评价的具体操作技巧,汉语修辞研究的历史等。
(三)补修课程
1.广告学概论#
本课程3学分,课内学时54,开设一学期。
本课程是一门基础理论课,也是广告学的一门入门课。主要教学内容包括:介绍广告的起源与发展概况阐述广告的基本性质与特点,介绍广告学的学科对象、体系及其与相关学科的关系,系统讲解广告与广告学的有关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
2.美学原理
本课程3学分,课内学时54,开设一个学期。
本课程为必修课,旨在进一步提高学员对自然美、社会美,尤其是对艺术美的分析鉴赏能力,以便在自身设计过程中能更好的提高艺术设计水平。学习本课程,要求掌握美的本质及形态、美的类型、美感的本质特征(以上为审美客体方面的内容)、美感的心理因素、美感的差异性、普遍性(以上为审美主体方面的内容)、美育(审美主体的提高)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