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领导讲话要点(小编整理)

时间:2019-05-13 18:35:2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第四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领导讲话要点》,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第四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领导讲话要点》。

第一篇:第四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领导讲话要点

温家宝总理在第四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讲话要点

一、大力促进教育公平。要进一步办好义务教育,教育资源要向农村地区、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倾斜,向薄弱学校倾斜。不断完善国家助学制度,继续扩大奖学金、助学金规模和覆盖面。完善政策,保证农民工子女在全日制学校免费接受义务教育。加强农村寄宿学校建设和管理,解决留守儿童上学问题。

二、推动教育全面协调发展。要完善支持职业教育发展政策,动员全社会力量兴办职业教育。高等教育要坚持稳步发展和提高质量相结合,重点放在提高质量上,坚持以教学为中心,把培养人才作为第一职责,形成独具特色的办学理念和风格,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推动全国城乡学前教育普遍发展,公办民办并举,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入园难”问题。

三、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深化课程和教学改革,创新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促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有机结合,实现学生全面发展。

四、深化教育体制改革。要落实和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政府要减少和规范对学校的行政审批和直接干预,更多运用法规、政策、标准、公共财政等手段引导和支持教育发展。保障高校依法自主开展教学、科研活动,推进学校民主管理;扩大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在办学模式、育人方式等方面的自主权;逐步取消各类学校实际存在的行政级别和行政化管理模式,克服行政化倾向。倡导教育家办学,努力培养和造就一大批具有先进教育理念、独特办学风格的人民教育家。大力发展民办教育,落实民办学校、学生、教师与公办学校的平等法律地位。扩大教育对外开放。

五、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要重视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增强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办好师范教育,提高教师业务水平,优化教师队伍结构,特别要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制定、完善和落实好教师医疗、养老、住房、绩效工资等政策,积极改善教师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在全社会弘扬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让教师成为全社会最受人尊敬、最值得羡慕的职业。

第二篇:第四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讲话

温家宝: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要求

全国金融工作会议1月6日至7日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出席会议并讲话,他在讲话中系统总结近几年来的金融工作,分析当前金融改革开放发展面临的新形势,对今后一个时期的金融工作作出部署。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出席会议。

温家宝指出,过去五年,是国际金融危机发生、蔓延、深化的五年,国内外经济形势极为复杂严峻。我们见事早、判断准、行动快,及时果断实施一揽子计划,成功应对百年一遇的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保持了经济社会大局稳定,避免了现代化建设进程出现大的波折,为长远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明显提升了我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近年来,我们坚定不移地继续推进和完成一系列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金融改革,我国金融业发生了新的历史性变化。一是深入推进金融机构特别是大型商业银行改革,金融业综合实力和抗风险能力显著提升。2011年11月末,我国金融业总资产达119万亿元,比2006年末增长149%;2011年9月末,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为12.3%,比2006年末提高5个百分点,不良贷款率为0.9%,比2006年末下降6.2个百分点。二是积极稳妥发展各类金融市场,基本形成功能相互补充、交易场所多层次、交易产品多样化的金融市场体系。启动实施股权分置改革,彻底解决了这一长期困扰资本市场发展的历史难题,股票市场功能不断健全。三是稳步推动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和利率市场化改革,人民币国际地位明显提升。我国与14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总额为1.3万多亿元人民币的双边本币互换协议,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金额达到2.6万亿元。四是加强和改善金融宏观调控,正确把握方向、力度和节奏,较好地处理了金融支持经济发展、控制通货膨胀与防范金融风险的关系,有力促进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五是不断提高金融监管的专业性和有效性,强化基础性制度建设,基本形成较为全面系统的法律制度,有力保障了我国金融安全稳定。六是不断深化金融对外开放,金融业国际地位和话语权得到提升。温家宝指出,我国金融领域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和潜在风险。金融机构经营方式总体粗放,公司治理和风险管理仍存在不少问题,农村金融和中小金融机构发展相对滞后,金融监管能力有待提升,信贷政策与产业政策结合得还不够紧密,对实体经济的支持还不够及时有力。特别要看到,国际金融危机没有结束,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居安思危,努力把金融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温家宝强调,做好新时期的金融工作,要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要求,牢牢把握发展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从多方面采取措施,确保资金投向实体经济,有效解决实体经济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坚决抑制社会资本脱实向虚、以钱炒钱,防止虚拟经济过度自我循环和膨胀,防止出现产业空心化现象。坚持市场配置金融资源的改革导向,进一步明确政府作用的领域和边界,做到该放的坚决放开、该管的切实管好,激发各类金融市场主体的活力。坚持创新与监管相协调的发展理念,支持金融组织创新、产品和服务模式创新,提高金融市场发展的深度和广度,同时要防止以规避监管为目的和脱离经济发展需要的“创新”。坚持把防范化解风险作为金融工作生命线,加强金融监管和调控能力建设,严厉打击金融犯罪,加强金融机构网络信息安全。坚持自主渐进安全共赢的开放方针,在确保国家经济金融安全的基础上提高金融对外开放水平。

温家宝对今后一个时期金融改革发展作出部署。(一)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多优质金融服务。金融行业要大力提升服务功能,扩大服务覆盖面,加大对薄弱领域的金融支持。重点支持经济结构调整、节能减排、环境保护和自主创新,特别要加快解决农村金融服务不足、小型微型企业融资难问题。(二)深化金融机构改革。着力加强公司治理,形成有效的决策、制衡机制,建立规范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推进股权多元化,切实打破垄断,放宽准入,鼓励、引导和规范民间资本进入金融服务领域,参与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改制和增资

扩股。政策性金融机构要坚持以政策性业务为主体,明确划分政策性业务和自营性业务,实行分账管理、分类核算。国家开发银行要坚持和深化商业化改革。(三)加强和改进金融监管,切实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银行业要建立全面审慎的风险监管体系。证券业要完善市场制度,强化行为监管,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保险业要加强偿付能力监管,完善分类监管制度。(四)防范化解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当前我国政府债务总体安全、可控。要综合施策、标本兼治,妥善处理存量债务,规范地方政府举债融资机制,将地方政府债务收支分类纳入预算管理,构建地方政府债务规模控制和风险预警机制。(五)加强资本市场和保险市场建设,推动金融市场协调发展。促进股票期货市场稳定健康发展,坚决清理整顿各类交易场所,建设规范统一的债券市场,积极培育保险市场。(六)完善金融宏观调控体系,加强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监管政策、产业政策的协调配合,有效促进经济发展和金融稳定。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七)扩大金融对外开放,提高资源配置能力和金融安全保障水平。稳妥有序推进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提高外汇储备经营管理水平。深化内地与港澳台金融合作,支持香港巩固和提升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加快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积极参与全球经济金融治理。

(八)加强金融基础建设,改善金融发展环境。加快制定完善金融法律法规,建立金融业统一征信平台,完善登记、托管、支付、清算等金融基础设施,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

温家宝要求金融部门和金融机构认真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做好今年金融工作。一要实施好稳健的货币政策,进一步提高针对性、灵活性和前瞻性,保持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二要优化信贷结构,加强对国家重点在建续建项目和保障性住房建设,对符合产业政策的企业特别是小型微型企业,对企业技术改造的信贷支持。三要深化新股发行制度市场化改革,抓紧完善发行、退市和分红制度,加强股市监管,促进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协调健康发展,提振股市信心。四要敏锐观察和跟踪分析国内外经济形势,做好应对预案,切实防范经济金融风险。

温家宝强调,当前我国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呈现增长较快、物价趋稳、效益提高、民生改善的良好态势,金融体系稳健运行,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面和长期向好趋势没有改变,我们完全有信心、有能力、有条件推动经济发展迈上新的台阶。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在会议闭幕时对贯彻落实会议精神作了部署。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张德江,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国务委员梁光烈、马凯、戴秉国出席会议。

各省(区、市)、计划单列市人民政府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负责同志,中央和国家机关、金融系统有关单位负责同志等出席会议。

第三篇:第四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纲要

第四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纲要

一、将逐步改变“一考定终身”的招考制度

新华社北京7月29日电(记者刘奕湛、郭丽琨)29日公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以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为突破口,克服一考定终身的弊端,推进素质教育实施和创新人才培养。

《教育规划纲要》提出:探索招生与考试相对分离的办法,政府宏观管理,专业机构组织实施,学校依法自主招生,学生多次选择,逐步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制度。成立国家教育考试指导委员会,研究制定考试改革方案,指导考试改革试点。

教育部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张力指出,这项改革主要强调主体多元,方式多样,形成更加公开、公正、透明的人才选拔平台,面向社会多样化学习需求打开多扇门窗,让不同的人有多重选择,给有创新专长的学生以更多选择机会。

《教育规划纲要》提出,逐步实施高等学校分类入学考试。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招生以统一入学考试为基本方式,结合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择优录取。对特长显著、符合学校培养要求的,依据面试或者测试结果自主录取;高中阶段全面发展、表现优异的,推荐录取;符合条件、自愿到国家需要的行业、地区就业的,签订协议实行定向录取;对在实践岗位上作出突出贡献或具有特殊才能的人才,建立专门程序,破格录取。张力说,《教育规划纲要》确定的多元录取机制主要包含择优、自主、推荐、定向、破格等五类。对这五类录取方式,部分地区和学校进行过许多探索实验,现在纳入纲要对体制改革的设计,将成为今后积极推进的组合措施。随着多元录取机制的健全,教育体系将力争不遗漏任何有成才期望和有才华的学习者。

针对近年来频发的高考招生舞弊事件和高考加分混乱现象,《教育规划纲要》提出,公开高等学校招生名额分配原则和办法,公开招生章程和政策、招生程序和结果。清理并规范升学加分政策。强化考试安全责任,加强诚信制度建设,坚决防范和严肃查处考试招生舞弊行为。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建议,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清理目前的各种高考加分政策。原则是尽可能地减少加分项目,必须保留的应降低分值,以保障全体考生公平地参与高考竞争。

此外,针对小升初和中考等考试,《教育规划纲要》还提出,完善初中就近免试入学的具体办法。完善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为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提供更加科学的依据。改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方式,发挥优质普通高中和优质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名额合理分配的导向作用。规范优秀特长生录取程序与办法。中等职业学校实行自主招生或注册入学。

二、将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改革人才评价制度

新华社北京7月29日电(记者刘奕湛、吴晶)29日公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更新人才培养观念,树立多样化人才观念,尊重个人选择,鼓励个性发展,不拘一格培养人才。

为了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教育规划纲要》提出:注重学思结合。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注重知行统一。坚持教育教学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注重因材施教。关注学生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优势潜能。

有专家指出,《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教育教学改革思路直指应试教育的弊端,有助于进一步提升素质教育的理念。

应试教育造成我国大批学生“高分低能”,已是不争的事实。2005年,11名内地高考“状元”在面试环节被香港大学拒之门外,港大提出的理由是不愿录取“书呆子”。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加速推进素质教育,作为素质教育改革重要内容的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覆盖全国所有小学和初中。除广西、青海外,其余省(自治区、直辖市)都进行了高中课程改革。

但是,高考传导的升学压力依然阻碍着素质教育的实施。改革以高考为代表的人才评价制度势在必行。《教育规划纲要》提出,根据培养目标和人才理念,建立科学、多样的评价标准。做好学生成长记录,完善综合素质评价。强化人才选拔使用中对实践能力的考察,克服社会用人单纯追求学历的倾向。

从上世纪80年代末起,我国教育主管部门就开始探索在高考中加大能力测试的比重。目前,语文、政治等科目试卷中的课本知识在一些地方高考的自主命题中已降至20%,其余内容则是能力考察。

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缺乏也是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面临的问题。对此,《教育规划纲要》在高中阶段教育和高等教育的改革措施中分别提出:探索发现和培养创新人才的途径;支持学生参与科学研究,强化实践教学环节。

三、将组织开展教育改革10大试点工作

新华社北京7月29日电(刘奕湛、白振)29日公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根据统筹规划、分步实施、试点先行、动态调整的原则,选择部分地区和学校开展重大改革试点。

10大教育改革试点包括:

——推进素质教育改革试点。建立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的有效机制;加强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建设;开展高中办学模式多样化试验,开发特色课程;探索弹性学制等培养方式;完善教育质量监测评估体系,定期发布测评结果等。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改革试点。建立城乡一体化义务教育发展机制;实行县(区)域内教师、校长交流制度;实行优质普通高中和优质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名额合理分配到区域内初中的办法;切实解决区域内义务教育阶段择校问题等。

——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改革试点。以推进政府统筹、校企合作、集团化办学为重点,探索部门、行业、企业参与办学的机制;开展委托培养、定向培养、订单式培养试点;开展工学结合、弹性学制、模块化教学等试点;推进职业教育为“三农”服务、培养新型农民的试点。

——终身教育体制机制建设试点。建立区域内普通教育、职业教育、继续教育之间的沟通机制;建立终身学习网络和服务平台;统筹开发社会教育资源,积极发展社区教育;建立学习成果认证体系,建立“学分银行”制度等。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改革试点。探索贯穿各级各类教育的创新人才培养途径;鼓励高等学校联合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支持有条件的高中与大学、科研院所合作开展创新人才培养研究和试验,建立创新人才培养基地。

——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试点。完善初中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探索实行高水平大学联考;探索高等职业学校自主考试或根据学业水平考试成绩注册入学;探索自主录取、推荐录取、定向录取、破格录取的具体方式;探索缩小高等学校入学机会区域差距的举措等。

——现代大学制度改革试点。研究制定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实施意见。制定和完善学校章程,探索学校理事会或董事会、学术委员会发挥积极作用的机制;全面实行聘任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实行新进人员公开招聘制度;探索协议工资制等灵活多样的分配办法;建立多种形式的专职科研队伍,推进管理人员职员制;完善校务公开制度等。

——深化办学体制改革试点。探索公办学校联合办学、中外合作办学、委托管理等改革试验;开展对营利性和非营利性民办学校分类管理试点;建立民办学校财务、会计和资产管理制度;探索独立学院管理和发展的有效方式等。

——地方教育投入保障机制改革试点。建立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长效机制;制定各级学校学生人均经费基本标准和学生人均财政拨款基本标准;探索政府收入统筹用于支持教育的办法;建立教育投入分项分担机制;依法制定鼓励教育投入的优惠政策;对长期在农村基层和艰苦边远地区工作的教师实行工资福利倾斜政策等。

——省级政府教育统筹综合改革试点。探索政校分开、管办分离实现形式;合理部署区域内学校、学科、专业设置;制定办学条件、教师编制、招生规模等基本标准;推进县(市)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加强教育督导制度建设,探索督导机构独立履行职责的机制;探索省际教育协作改革试点,建立跨地区教育协作机制等。

《教育规划纲要》还明确提出,成立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研究部署、指导实施教育体制改革工作。成立教育咨询委员会,为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咨询论证,提高重大教育决策的科学性。建立和完善国家教育基本标准。整合国家教育质量监测评估机构及资源,完善监测评估体系,定期发布监测评估报告。加强教育监督检查,完善教育问责机制。

四、将逐步实行中等职业教育免费制度

新华社北京7月29日电(记者黄小希、王聪)如何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29日公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逐步实行中等职业教育免费制度,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

在我国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大批科学家、工程师和经营管理人才,更需要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人才和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国家必需”。

《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积极推进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推进职业学校专业课程内容和职业标准相衔接。完善就业准入制度,执行“先培训、后就业”“先培训、后上岗”的规定。制定退役士兵接受职业教育培训的办法。建立健全职业教育课程衔接体系。鼓励毕业生在职继续学习,完善职业学校毕业生直接升学制度,拓宽毕业生继续学习渠道。提高技能型人才的社会地位和待遇。加大对有突出贡献高技能人才的宣传表彰力度,形成行行出状元的良好社会氛围。

《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政府切实履行发展职业教育的职责”,要求“健全多渠道投入机制,加大职业教育投入”。

为了提高职业教育的质量,《教育规划纲要》要求: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健全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吸收企业参加教育质量评估。

为了调动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建设积极性,《教育规划纲要》提出:制定促进校企合作办学法规,推进校企合作制度化。制定优惠政策,鼓励企业接收学生实习实训和教师实践,鼓励企业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

针对职业教育发展面临的师资短缺的问题,《教育规划纲要》提出要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和实训基地建设。建立健全技能型人才到职业学校从教的制度。完善符合职业教育特点的教师资格标准和专业技术职务(职称)评聘办法。

《教育规划纲要》还提出“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要求“加强涉农专业建设,加大培养适应农业和农村发展需要的专业人才力度”。“逐步实施农村新成长劳动力免费劳动预备制培训。”

统计显示,经过连续几年的财政专项扶持和扩招,2009年全国1.4万余所中等职业学校年招生规模达到873.6万人。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分别在高中阶段教育和高等教育中占据半壁江山。

五、将以制度保证中小学生减负

新华社北京7月29日电(记者吴晶、程志良)孩子的书包为何这么沉?面对家长日益高涨的减负呼声,29日公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将通过“建立学生课业负担监测和公告制度”等方式,为中小学生减负。

在我国,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问题由来已久,原因复杂,涉及考试制度、学校管理、用人制度、家长观念以及传统文化消极影响等多个因素。为此,《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政府、学校、家庭社会必须共同努力,标本兼治,综合治理”。

在具体操作上,《教育规划纲要》要求:调整教材内容,科学设计课程难度。改革考试评价制度和学校考核办法。

针对升学压力导致中小学生课业负担加重的深层次原因,《教育规划纲要》也提出改革措施:不得以升学率对地区和学校进行排名,不得下达升学指标。规范各种社会补习机构和教辅市场。各种等级考试和竞赛成绩不得作为义务教育阶段入学与升学的依据。

中国教育学会会长、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顾明远指出,学生“减负”的关键是要对学生的负担正确理解。造成负担的确与目前的考试制度有关,但也与教学方式和学习内容有很大关系。如果考试和学习的知识需要死记硬背,学生负担就会很重。如果学习内容能够激发学生兴趣,学生就不会感到负担很重。

针对这种意见,《教育规划纲要》提出:提高教师业务素质,改进教学方法,增强课堂教学效果,减少作业量和考试次数。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爱好。严格执行课程方案,不得增加课时和提高难度。

在明确政府和学校的责任后,《教育规划纲要》也对家庭教育提出了要求:家长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尊重子女的健康情趣,培养子女的良好习惯,加强与学校的沟通配合,共同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21世纪教育研究员副院长熊丙奇指出,要想切实减轻应试教育造成的学生负担,还要推行对学生的综合、动态的多元评价体系。《教育规划纲要》对此也作出专门的改革部署。

六、将加强师生安全教育和学校安全管理

新华社北京7月29电(记者吴晶、王聪)29日公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加强师生安全教育和学校安全管理,提高预防灾害、应急避险和防范违法犯罪活动的能力。

这是针对我国近年来不断频发的校园安全事故和治安事件提出的重要举措。根据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安全教育与安全管理专业委员会去年在10省市开展的校园安全状况调查:溺水、交通事故、建筑物倒塌、食物中毒等仍是校园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但随着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强校园安全建设,此类事件发生率呈现下降趋势。然而,不容忽视的是,频频发生的校园安全事件已成为影响青少年成长的重要因素。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授王大伟指出,校内安全事故发生,主要归咎于一些学校安全意识淡漠、责任缺失。一些学校存有“重善后、轻预防”的错误的校园安全观。

针对这些情况,《教育规划纲要》提出:完善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完善学校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妥善处置各种事端。

此外,针对我国许多学校只有门卫、没有安保的情况,《教育规划纲要》也提出“建立健全安全保卫制度和工作机制,完善人防、物防和技防措施”。

《教育规划纲要》也强调了校园安全的大环境,提出“加强校园和周边环境治安综合治理”的措施。

从1996年起,我国确定每年3月最后一个星期的星期一为“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每年不仅开展主题活动,还向学生赠送安全知识挂图、意外伤害保险等。今年上半年,各地教育部门针对频发的校园治安事件,启动校园安全日报告制度,并联合公安部等有关部门开展了专项整治行动。

第四篇:第四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

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时隔11年再召开

核心提示:7月13日,第四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在北京开幕。全国教育工作会议距离最近一次召开已有11年。据相关人士介绍,年内或成立一个专门的教育改革推动机构,级别可能会是副总理级。

第四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7月13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这是中国进入新世纪之后首次召开的全国性教育大会。

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在过去30年间只召开过三次。最近一次是在11年前的1999年6月。而这一次的会议将持续两天半,依照目前的计划,13日、14日两日,会议将在人民大会堂召开。15日将抽出半天时间在京西宾馆召开一个座谈会。

这次会议是在举国瞩目的新一轮教育改革即将启动的关键时点上召开的。会议将围绕着不久前刚刚由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展开。

据悉,这份纲要提出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到2012年要将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提高至4%。同时要求最终取消高校实际存在的行政级别和行政化管理模式。

据相关人士介绍,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召开后,国家还将在年内成立一个专门的教育改革推动机构来抓落实,“级别可能会是副总理级”。

这意味着经过一年零十个月的方案制定,“新教改”将全面拉开帷幕。

高校将取消行政化模式

7月13日开幕的第四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与会者中包括中央相关部委负责人、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教育厅局长、教育部直属高校的负责人以及参与《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起草的相关人士。

经过一年零十个月的研究制定,两次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关涉中国教育未来二十年发展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最终的定稿也将在近期得以披露。

据参与过这份纲要制订的人士介绍,在纲要定稿中,一些关涉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原则性问题被再一次得到强调,比如提到基本普及学前教育,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平,重点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把职业教育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大力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要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加快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步伐等。

上述人士介绍说,另一个最为教育界人士关注的话题,即增加教育投入的议题,在纲要定稿中也进一步得以确认,即逐步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到2012年这一比例要达到4%。

“不过,经过此前几次的审议与修改,一些公开征求意见稿中的内容还是有所修改。”相关人士表示。

比如,对于高校“去行政化”这个重要问题,此前的公开征求意见稿中表示,“探索符合学校特点的管理制度和配套政策,逐步取消实际存在的行政级别和行政化管理模式。”

而经过征求意见和讨论后,对于这一问题,纲要定稿提出高校要随着国家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推进,克服行政化倾向,取消实际存在的行政级别和行政化管理模式,探索符合学校特点的管理制度和配套政策。

“之所以会有这样的修改,一是考虑到教育改革与国家正在推进的事业单位改革之间具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前者不可能单兵突进,需要考虑到整体的综合改革的进展。而后面拿掉„逐步‟两个字,则显示出决策层对于高校去„行政化‟改革的坚决态度。”相关人士解释说。

同样是在高等教育改革领域,定稿亦提出要在大学制度改革试点,研究制定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实施意见。这样的表述,也被识者认为是破解中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难题的有益尝试。

年内成立高级别教改机构

有熟悉中国教育改革发展历程的人士介绍,在中国改革开放历史上的几个关键性的节点上,起草和颁布一份改革文件,随即召开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以凝聚共识、推动教育改革发展,这样的模式已经成为“固定动作”。

回顾此前的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都有着类似的轨迹。

1985年5月,党中央、国务院在北京召开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600多位代表讨论的中心议题就是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草案)》,并研究贯彻执行的步骤和措施。

邓小平出席了会议的闭幕式,发表了一个13分钟的题为《把教育工作认真抓起来》的重要讲话,要求各级领导“要像抓好经济工作那样抓好教育工作,把中央的教育体制改革决定落到实处”。

是次会议结束之际,中国的教育体制改革也波澜壮阔地铺展开来。

此后,1994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召开第二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贯彻了一年前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而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则在世纪之交的1999年6月召开。

在那次会议上,发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时任国家主席江泽民亲自出席会议,并发表长篇讲话,再次发出了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振兴教育事业的号召。

以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为坐标点,可清晰地勾勒出改革开放三十余年来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完整历程。

而2010年7月13日第四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召开,以及《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敲定和即将颁布,显然表明新中国的新一轮教育改革启程在即。

有教育界人士称,在这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后,下一步的重点将转移至地方试点的选择以及相应改革机构的建立上来。因此,在本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还有另外一个重要的诉求,即把高层对于新世纪中国教育改革的设想向地方政府负责人贯彻。“只有地方积极投身教育改革,这个纲要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第五篇:第四次全国殡葬工作会议

3月27日上午9点,民政部将召开贯彻两办意见、推进殡葬改革暨第四次全国殡葬工作会议。本站将对部分会议内容进行直播,[民政部网站]现在会议正式开始,会议由民政部副部长窦玉沛主持。稍后本站将对李立国部长所作工作报告进行直播。[03-27 09:00]

[民政部网站]现在开始直播李立国部长工作报告。[03-27 10:24]

[李立国]同志们,今天,我们召开贯彻两办意见、推进殡葬改革暨第四次全国殡葬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两办《意见》精神,回顾分析第三次全国殡葬工作会议以来特别是近年来殡葬事业发展情况,研究部署今后一个时期殡葬工作的目标任务,坚定不移地深化殡葬改革,促进殡葬事业科学发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新贡献。[03-27 10:27]

[李立国]中央高度重视殡葬改革和两办《意见》贯彻落实工作。昨天下午,王勇国务委员出席贯彻两办意见、推进殡葬改革座谈会,听取了民政部和河北、浙江、福建、河南省民政厅负责同志以及殡葬职工代表的汇报,并做了重要讲话,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认真贯彻落实。刚才,与会同志观看了殡葬改革视频片,北京市民政局等8家单位分别介绍了殡葬改革经验,值得各地学习借鉴。同时,我们还对全国殡葬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进行了表彰。在此,我代表民政部,向受到表彰的全国殡葬工作先进集体和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希望受表彰的集体和个人再接再厉,在深化殡葬改革、做好殡葬管理服务工作中创造更多新成绩!下面,我讲四点意见。[03-27 10:28]

[李立国]

一、第三次全国殡葬工作会议以来殡葬改革取得明显成效

自1997年召开第三次全国殡葬工作会议以来,民政系统围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坚持殡葬改革方针,坚持以人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核心理念,不断加强和改进殡葬管理与服务,取得了明显成效。[03-27 10:29]

[李立国]一是丧葬方式改革取得重要进展。火化率显著提高,中西部许多地方根据客观条件变化,调整扩大了火葬区,加大了宣传引导力度,提高了群众参与殡葬改革的积极性。东中部一些省份火化率持续攀升,有十多个省份连续多年火化率保持在90%以上,有的已达到100%。全国年均火化率从1997年的36%提高到2012年的49.5%。丧葬方式更加多元生态,各地普遍推行集中规范安葬,积极推广骨灰存放、树葬、花葬、深埋等多种节地生态葬法。江苏、浙江等地大力支持乡镇公益性骨灰堂建设,引导骨灰由“入土”向“入室”、“上墙”转变。北京、上海、广东等地积极组织骨灰撒海,实施奖补政策,参与人数逐年增加。一些农村地区开展散坟平迁整治和生态化改造,乱埋乱葬现象得到遏制。[03-27 10:32]

[李立国]二是文明节俭治丧渐成主流。各地不断加大丧俗改革力度,持续深入宣传殡葬新理念,推广治丧新礼仪,加强对乱搭灵棚、治丧扰民等不文明行为的治理,引导群众摒弃丧葬陋俗。江西省南昌市等地专门成立整治丧葬陋俗领导小组,强化了日常监管。河北、山东等地蓬勃发展的红白理事会已成为引导和服务当地群众文明简办丧事的重要力量。目前,厚养薄葬、生前尽孝的理念日益深入人心。在殡仪馆等合适场所集中办理丧事活动逐步普及,佩戴黑纱白花、播放哀乐、发放生平等哀悼逝者的方式得到广泛认可。在大中城市和一些先进农村地区,已基本消除重殓厚葬、大操大办、愚昧低俗等现象,文明节俭、移风易俗新风尚成为治丧活动主流。[03-27 10:33]

[李立国]三是文明低碳祭扫蔚然成风。近年来特别是自2008年清明节被纳入国家法定假日以来,各地建立了清明节文明祭扫服务保障机制,纷纷组织开展以“文明祭扫、平安清明”为主题的宣传活动,大力倡导文明祭扫新风尚。天津推行文明祭扫网格化管理,连续八年开展“都市文明、集体共祭”活动。吉林省长春市大力开展禁止生产、销售和在公共场所焚烧纸扎祭品的“三禁”活动。[03-27 10:34]

[李立国]目前,敬献鲜花、植树绿化、踏青遥祭等新型环保祭奠方式得到越来越多认可。建立祭奠网页、发表感怀寄语、敬献网络鲜花蜡烛等富有现代科技特色的祭奠方式快速发展。许多地方积极组织社区公祭、海葬公祭、公祭烈士等活动,打造文明现代的祭扫服务载体和平台,弘扬烈士精神,引导群众逐步从注重实地实物祭扫转移到对逝者精神的传承上来。祭奠方式逐步去除迷信愚昧、污染浪费等落后因素,在传播优秀文化、凝聚社会情感、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2008年来每年清明节约4亿人次集中祭扫安全、文明、有序。[03-27 10:36]

[李立国]四是殡葬服务设施建设快速推进。各地不断加大投入,建成了一批设施先进、功能齐全、服务便捷的殡葬服务设施。城乡公益性安葬设施建设试点从陕西、辽宁逐步扩展到全国近1/3的省份。截至2012年,全国殡仪馆从1997年的1289家增至1782家、公墓从359家增至1597家,殡葬业职工从近3万人增至7.7万人。各地殡葬服务单位以创建示范单位、开展优质服务月、行风建设月等活动为抓手,不断创新服务形式,规范服务流程,优化服务内容,群众满意度明显提升;不断加强殡葬人才队伍建设,广泛开展职业技能鉴定、职业技能竞赛等活动,提升了从业人员专业化、职业化水平。[03-27 10:37]

[李立国]五是惠民殡葬政策效果显著。积极推广河北迁安等地减免城乡居民基本殡葬服务费用的先进经验,全国30个省份实施了全省性的惠民殡葬政策,对低保对象、五保对象等困难群体和优抚对象减免遗体接运、冷藏、火化和骨灰安放等费用。北京、天津、江苏、浙江四省市将政策范围扩大到了辖区所有居民,有的地方还延伸到对节地生态安葬的补贴奖励。一些殡葬服务单位积极履行公益职能和社会责任,提供低价服务“菜单”,开辟公益生态墓区,为困难群众提供治丧优惠,得到社会好评。[03-27 10:38]

[李立国]六是殡葬管理工作不断加强。政策措施更加完善,1997年国务院《殡葬管理条例》颁布实施后,民政部先后出台了行业监管、惠民殡葬、服务收费、公墓管理、祭扫管理、殡葬科技等政策措施,取消了生产销售丧葬用品等行政审批项目。29个省份相继出台了地方性殡葬管理法规或政府规章。[03-27 10:39]

[李立国]工作机制更加健全,一些省、市、县、区成立了殡葬改革工作领导小组,把殡葬改革纳入政府工作目标考核,纳入新农村建设规划和文明城市创建考评体系,广东、福建等省就殡葬公共服务、墓地生态整治等专项工作建立了领导协调机制,推动形成齐抓共管、整体推进的工作格局。[03-27 10:39]

[李立国]行业管理工作加强,深入开展了公墓清理整顿、殡葬价格专项督查整治,上海、吉林、贵州等地在规范殡葬中介服务、太平间殡仪服务、加强骨灰跟踪管理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创新;殡葬行业组织开展的行业培训、技术推广和国际交流日益增多,有效发挥了行业自律和服务作用。[03-27 10:40]

[李立国]七是科技人文殡葬加快发展。实施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殡葬领域污染物减排、遗体无害化处理等支撑项目取得重大进展,殡葬产品科技含量明显提升,殡葬产品与服务日益适应生态环保要求。发布实施多项国家或行业殡葬设施设备、管理服务标准,提升了殡葬设施、殡葬管理与服务标准化、规范化水平。打造殡葬绿皮书、清明论坛、龙华论坛等殡葬理论研究品牌,推出一批地方殡葬研究专刊,宣传了慎终追远、文明殡葬理念,推动创新了丧葬、祭扫方式,殡葬设施与服务更加充满个性、人本和文化特色。[03-27 10:42]

[李立国]过去十多年来殡葬工作取得显著成绩,是党中央、国务院和各级党委、政府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各相关部门和社会各界支持配合的结果,是各级民政部门和所有殡葬业干部职工艰苦奋斗的结果。广大殡葬工作者不畏世俗偏见,无怨无悔奉献,展现出克己奉公的精神风貌和精通娴熟的业务能力。在此,我代表民政部,向长期坚守在殡葬管理服务岗位上的广大干部职工,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03-27 10:43]

[李立国]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近年来,一些丧葬陋俗死灰复燃,封建迷信活动重新活跃,殡葬工作中反映出一些问题:一是传统丧葬陋俗的顽固性、反复性对殡葬改革的阻力和干扰短期内难以消除,一些地方对殡葬改革的重要性缺乏足够认识,长期没有把殡葬工作摆上应有的位置;二是有些火葬区遗体火化率下降,骨灰装棺再葬问题突出,土葬改革区乱埋乱葬、滥占耕地现象严重,浪费了大量自然资源,破坏了生态环境;三是有些地方重殓厚葬之风抬头,盲目攀比、奢侈浪费现象滋生,加重了群众负担;[03-27 10:44]

[李立国]四是少数党员、干部甚至个别领导干部利用丧事活动大操大办、借机敛财,热衷风水迷信,修建大墓豪华墓,败坏了社会风气;五是一些地方殡葬公共服务投入不足,殡葬服务设施落后,形成对市场化运作的过度依赖,加之对选择性殡葬服务监管不够,造成殡葬商品和服务价格虚高,人民群众反映强烈;六是殡葬法制建设滞后,部门协同监管机制尚不健全,特别是行政强制法颁布实施后,取消了民政部门对违法殡葬行为可以强制执行的规定,殡葬执法遇到新的情况和问题,基层对违法殡葬行为不敢管、不愿管的畏难情绪开始蔓延。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严肃对待,在深化殡葬改革中加以解决。[03-27 10:46]

[李立国]

二、科学把握深化殡葬改革的规律

在新的历史时期,随着我国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步伐加快,人口老龄化加速,殡葬改革在保障基本民生、推进生态文明、促进精神文明、维护社会和谐等方面的作用更加凸显。两办《意见》充分肯定了一以贯之的殡葬改革方针,对党员干部带头推动殡葬改革提出了明确要求,对保障殡葬改革顺利推进提出了一系列措施,是我国殡葬事业发展的新的里程碑,是指导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深化殡葬改革的纲领性文件。[03-27 10:47]

[李立国]殡葬改革是破千年旧俗、树一代新风的重大社会改革,事关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大局,事关移风易俗、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局,事关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中央高度重视、社会广泛关注。同时,由于殡葬涉及生死大事,关乎人际情感,与个人信仰、民族习惯、文化传统、价值观念密切相关,殡葬活动面临个体选择,殡葬改革难免众说纷纭,必然具有系统性、复杂性、艰巨性特征。任何事物,包括殡葬改革这一复杂事物,都有其规律性。只要我们以贯彻落实两办《意见》为动力,注意认识和把握殡葬改革的规律性,我们就能明确方向、坚定信心、攻坚克难。[03-27 10:49]

[李立国]

(一)人多地少是我国基本国情之一,必须遵循节地生态葬法的客观要求。1956年,老一辈党和国家领导人倡导殡葬改革的初衷主要是通过实行火葬、不建坟墓,达到不占用耕地的目的。人多地少状况是我国的基本国情之一,东部和中部地区人口稠密,可用土地更为紧张。殡葬行为、安葬方式和地点不能远离亲友,没有远距离调剂使用土地可能。面对新时期我国生态环境的严峻形势,殡葬改革必须坚持节约土地、保护环境的宗旨,坚持节地生态这一客观要求,把推行少占或不占地的骨灰、遗体处理方式作为殡葬改革的重中之重。[03-27 10:52]

[李立国]要坚决治理骨灰装棺再葬、乱埋乱葬和建造大墓豪华墓行为。要大力推行骨灰存放,推广江苏省连云港市公益性骨灰堂优良适用、管理规范、群众认可的成功经验,提高骨灰堂建设标准,加强管理维护,增强群众接受程度。同时,大力倡导树葬、花葬、深埋、海葬等其他节地生态安葬方式。需要特别强调的是,传统上以墓穴式安葬为主要特征的公墓不是殡葬改革的发展方向,只是在一定时期内的过渡方式。目前陕西、辽宁等地推行的城乡公益性公墓建设,坚持节地生态的葬式葬法,着力推行骨灰堂(塔、墙)和树葬、花葬,不仅有助于减轻群众丧葬负担,也对殡葬改革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03-27 10:53]

[李立国]

(二)殡葬要素具有内在关联,必须坚持统筹协调推进殡葬改革。殡葬活动包括殡、葬、祭三个基本要素,重点涉及葬礼与葬法两个方面。无论从治丧程序还是基本功能看,殡、葬、祭都是紧密衔接、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我国的殡葬改革从葬法入手,紧紧抓住遗体由土葬到火葬这一关键性变革,逐步革除附着其上的陈规陋俗,应用了循序渐进推行习俗改革的基本方法。随着殡葬改革进入新阶段和攻坚期,必须更加注意殡葬各要素、各方面之间的内在关联,更加注重统筹谋划、配套衔接,形成协同推进、良性互动的发展格局。要坚持葬法改革与葬礼改革并行、遗体火化与骨灰安放并重、实行火葬与改革土葬并进、丧事简办与祭扫简约并举,进一步增强殡葬改革的系统性、协同性,最大限度地发挥殡葬改革的整体效能。[03-27 10:54]

[李立国]

(三)殡葬服务具有公益属性,必须加快完善殡葬公共服务体系。殡葬服务是特殊的公共服务,分为公益性基本服务与市场化选择性服务两大类。基本殡葬服务包括遗体接运、存放、火化、骨灰安放等服务,《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十二五”规划》明确基本殡葬服务属于政府基本公共服务范畴,由公办服务机构提供,实行政府定价,这是政府正确履行基本公共服务职能的根本要求,是保障群众基本殡葬服务权益的有效途径。选择性殡葬服务是基本服务以外、由群众自愿选择、适应群众多样化需求、适宜市场竞争的其他延伸服务,由市场主体按照价值规律提供。要全面把握殡葬服务的两种属性,分类施策、同步发展,确保政府基本公共服务不缺位、选择性服务市场供给行为不失范。[03-27 10:56]

[李立国]

(四)殡葬工作涉及面广,必须建立多元参与的综合治理体制机制。殡葬涉及面广、社会性强,必须动员各方面参与才能形成殡葬改革合力。要加快殡葬行政管理单位在人、财、物方面与殡葬服务单位脱钩,积极推进政事分开、管办分离。加强部门协同、综合执法,充分发挥党委政府部门、人民团体、社会组织、群众自治组织、红白理事会等在殡葬服务管理中的作用。坚持民政部门牵头负责与协调负责相结合,属于自身法定职责的,要依法履行;属于多个部门监管职责的,要主动协调、做好衔接。涉及在耕地、林地建坟的,要及时与国土、林业等部门沟通协调,做好联合执法工作。[03-27 10:57]

[李立国]对于党员干部在丧事活动中的违法违纪行为,要提请组织、纪检监察部门追究责任。对于违规土葬、乱埋乱葬行为需要强制执行的,要依法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要运用政策宣传、思想教育、乡规民约、道德约束、矛盾调处等多种手段,做好事前预防、服务保障、奖补激励等工作,充分调动和发挥广大人民群众参与殡葬改革的积极性。[03-27 10:58]

[李立国]

(五)对殡葬改革存在观念差异,必须将依法管理与宣传示范结合推进。移风易俗是个综合多种因素变迁的过程,既要立法制、明规矩、定赏罚,也要加强宣传引导,破除传统落后观念、迷信愚昧思想,树立正确导向,更要先进群体模范引领、形成风尚。殡葬改革作为一项重大的社会习俗改革,既有来自传统习俗观念的阻力,也面临着现代社会多元复杂认识的干扰。殡葬改革坚持由党内到党外、由宣传倡导到依法规范逐步推行,体现了社会习俗改革的一般规律。[03-27 10:59]

[李立国]当前,在殡葬行政执法方式发生变化、对行政行为规范与约束不断加强的情况下,两办《意见》突出强调了党员干部带头示范、深入宣传引导的重要性,对深化殡葬改革有直接促进作用。我们一定要以贯彻两办《意见》为契机,坚持依法推进殡葬改革,尽快修订完善《殡葬管理条例》,为改革建立法治依据;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带头作用,以党员干部以身作则的实际行动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不断加强宣传引导,提高全社会对殡葬改革重要性的认识,增强广大人民群众参与殡葬改革的自觉性。[03-27 11:01]

[李立国]

三、新形势下深化殡葬改革的任务 在新形势下深化殡葬改革,必须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两办《意见》精神,服从和服务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坚持实行火葬、改革土葬、节约殡葬用地、革除丧葬陋俗、倡导文明节俭办丧事的殡葬改革方针,以满足人民群众殡葬服务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破除与时代要求不相适应的体制机制弊端,实现殡葬管理、殡葬服务与殡葬改革协同共进。[03-27 11:02]

[李立国]争取到2020年,我国殡葬改革达到以下目标:全国年均火化率每年增长0.5到1个百分点,火化区火化率达到或接近100%;火化设施污染物排放限值达到国家标准;骨灰存放、树葬、海葬等节地生态安葬比例达到40%以上,公墓墓位超标硬化现象得到遏制;基本杜绝散埋乱葬和骨灰装棺再葬。[03-27 11:03]

[李立国]县级火化设施和其他殡仪服务设施全覆盖,公益性骨灰安放或遗体安葬设施覆盖到乡镇,全面建立基本殡葬服务保障制度和节地生态奖补制度,形成覆盖城乡居民的殡葬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实现基本殡葬服务均等化。逐步建立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现代殡葬治理体系,社会组织和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在殡葬改革、服务、管理中的作用显著增强。为此,要着力做好五方面工作:[03-27 11:03]

[李立国]

(一)因地制宜协同推进殡葬改革。各地要从实际从发,根据人口、耕地、交通等情况,科学合理地划分火葬区和土葬改革区,积极推广山西经验,及时根据客观条件变化,对相关区域进行动态调整,将调整扩大后的火葬区精确到乡镇、村。[03-27 11:04]

[李立国]在火葬区,要推行在殡仪馆或合适场所集中治丧,全面实行遗体火化,加强骨灰安放备案管理,推行骨灰格位存放、树葬、深埋等多种节地生态葬法,倡导海葬等不保留骨灰方式,不断降低资源消耗。在土葬改革区,要推行文明治丧、选择荒山瘠地集中安葬,教育引导群众不立碑、逐步用可降解材料取代水泥石材建坟。[03-27 11:05]

[李立国]无论是在火葬区还是在土葬改革区,都要适应国家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进程,加大对骨灰装棺再葬、乱埋乱葬的治理力度,积极动员群众将耕地中和其他限制地方的散坟迁至集中安葬点、公墓或平地深埋、不留坟头。同时,要明确设置祭扫专区或划定公祭区域,不断创新丧葬礼仪,引导群众文明治丧、低碳祭扫,制止有悖公序良俗的丧葬行为。[03-27 11:06]

[李立国]

(二)加快健全殡葬服务设施。各地要立足当地群众治丧需求,以服务半径、服务人数为基本依据,统筹空间布局,制定和完善殡葬服务设施建设规划,并纳入当地城乡建设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科学制定殡葬服务设施建设和配置标准。合理确定火化设施数量、布局和规模,争取在火葬区每个县至少建1个殡仪馆,加快对陈旧落后、污染超标火化设施设备的更新改造。[03-27 11:07]

[李立国]对殡仪馆远离居民区或辐射范围广的地方,要在市区、街道、乡镇适度增设殡仪服务站、服务网点或依托城乡社区综合服务中心搭建服务平台,方便并规范群众治丧。科学规划建设骨灰堂、公益性公墓和经营性公墓,着力发展节地生态葬式,对实行墓穴式安葬的公墓数量、墓穴数量以及占地面积严格实行总量控制。在城市和人口相对集中的乡镇、村,重点发展城乡公益性骨灰堂,普遍推行以骨灰存放为主的节地葬式。[03-27 11:09]

[李立国]

(三)进一步完善惠民殡葬政策。按照保基本、广覆盖、多层次、可持续的原则,加快完善惠民殡葬政策,明确公共财政投入渠道,落实基本殡葬服务费用减免或补贴措施,着力保障农村五保对象、城乡低保对象、城镇“三无”人员等困难群体和重点优抚对象的基本殡葬需求。[03-27 11:09]

[李立国]要逐步将惠民政策范围扩大到低收入群众、支出型贫困家庭成员,有条件的地方可覆盖所有城乡居民和非户籍常住人口。要适时提高惠民标准,建立与其他社会保障制度相衔接、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物价上涨水平相协调的标准调整机制。加快建立殡葬改革激励引导机制,实行生态安葬奖补政策,逐步把骨灰存放、树葬、深埋、海葬等少占或不占地方式,以及土葬改革区自愿火葬等行为,纳入奖补范围。[03-27 11:10]

[李立国]有条件的地方,可为不保留骨灰者建立统一的纪念设施,并结合当地精神文明创建和生态文明指标评价等活动,给予逝者亲属一定的精神褒扬,让“节约方寸土、留予子孙耕”的可贵精神在全社会发扬光大。[03-27 11:11]

[李立国]

(四)强化殡葬重点事项监管。要加强经营性公墓管理,严格按照规划许可建设经营性公墓,加强对公墓建设规划方案和建设过程的审核把关,严禁擅自修改规划、扩大建设用地面积或降低节地葬式比例;进一步规范公墓经营行为,除依法可向特殊人群预售(租)墓穴格位并确保自用外,必须凭死亡证明、火化证明或迁葬证明提供,不得炒买炒卖墓穴、骨灰格位,不得销售超面积、豪华墓位;探索公墓维护管理费提取比例,加强管理费使用情况的监管,防范公墓土地开发用尽带来的后续管理风险隐患;规范墓穴、格位续租,合理设置墓位使用年限,促进墓葬用地循环利用。[03-27 11:13]

[李立国]要加强城乡公益性公墓建设管理,由政府投资或筹集资金建设,民政部门负责管理,坚持政府定价,确保实行节地生态葬法,惠及广大人民群众。对于乡村举办的农村公益性墓地,只能供当地村民使用,严禁对外销售牟利或开展租赁、招商引资、股份制合作等商业活动。[03-27 11:13]

[李立国]要加强对选择性殡葬服务的监管。对公办殡葬服务机构为便民需要所提供的选择性服务,要通过公开招标、服务外包等形式,引入竞争机制,最大限度降低采购或服务成本,挤出价格“虚高”水分,并保证中低价位商品和服务足量供给。对市场主体提供的选择性殡葬服务,要积极会同相关部门加强监管,营造规范、诚信、有序的殡葬市场环境。对选择性服务收费,要严格执行国家发展改革委、民政部(发改价格〔2012〕673号)文件的规定,结合本地情况纳入地方定价目录,实行政府指导价或其他必要的价格管理方式,全面建立殡葬服务收费标准和丧葬用品价格公示制度,并探索推行殡葬服务和丧葬用品销售格式合同,保障消费者知情权、选择权和公平交易权。[03-27 11:15]

[李立国]

(五)进一步提高基本殡葬服务水平。基本殡葬服务要实行标准化管理,在尽快完善殡葬服务种类、服务质量等标准的基础上,合理界定基本殡葬服务范围,严格实施接运消毒、冷藏保存、遗体火化、骨灰安放等环节的服务标准,提高基本殡葬服务专业化、规范化水平。[03-27 11:16]

[李立国]要加快殡葬服务信息化建设,建立健全殡葬信息服务网络和信息共享平台,不断规范基本服务流程,简化窗口办理手续,优化惠民减免结算环节,科学保存殡葬服务信息和逝者信息档案,确保服务便民、快捷、高效、零差错。[03-27 11:16]

[李立国]要大力推行公开公示制,把基本服务项目与选择性服务项目明确分开,明码标价,自觉履行引导文明节俭治丧、抵制低俗迷信活动等殡葬改革的社会责任,严禁以任何形式捆绑、强制或误导消费,严禁以任何形式限制丧属自带合法殡葬用品,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基本殡葬权益,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合理的殡葬消费需求。民政部门要加强对公办殡葬服务机构的监管,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坚决纠正利用行业特殊性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对负面案例要严肃查处、公开曝光。[03-27 11:17]

[李立国]

四、切实强化殡葬改革保障措施

殡葬工作是一项事关群众切身利益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民生事业,各级民政部门一定要提高认识,进一步增强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以贯彻两办《意见》为契机,在保障能力上下功夫,在狠抓落实上见成效,积极推动殡葬改革和殡葬事业快速发展。[03-27 11:19]

[李立国]第一,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各级民政部门要积极争取各级党委政府把殡葬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政府目标管理和绩效考核,建立健全组织领导机制,及时研究解决问题,落实工作责任。要在党委政府统一领导下,主动协调相关部门,从行政权力履行、职责分工和殡葬改革实际出发,探索基本服务保障和综合监管执法的有效途径,通过建立联络员制度、定期召开会议、经常沟通情况、开展联合执法等方式,建立完善殡葬工作协调机制,汇聚推动殡葬改革和殡葬事业发展的合力。要结合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积极争取将两办《意见》要求融入地方落实中央“八项规定”、改进工作作风的制度办法中,切实发挥党员干部带头推动殡葬改革的先进作用。[03-27 11:20]

[李立国]第二,加快殡葬法制建设。民政部将加快推动修订《殡葬管理条例》,研究制定公墓管理、公益性公墓建设管理、殡葬监管执法等方面的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各地民政部门要加快推进地方性殡葬立法和政策创制,及时将长期实践中行之有效的好经验、好做法以及具有普遍性、规律性的工作程序方法,提炼上升为法规、制度。对于殡葬活动中的违法违纪行为,尤其是党员干部违法违纪的殡葬行为,民政部门和城乡社区基层组织要及时提请纪检监察部门或会同有关部门依法依纪予以严肃查处。[03-27 11:22]

[李立国]第三,大力推进能力建设。要结合事业单位改革,进一步明确具有基本殡葬服务功能的殡仪馆、骨灰堂、城乡公益性公墓的公益服务事业单位属性。要争取加大财政投入,加快殡葬服务设施建设,把落实惠民殡葬及生态奖补政策所需资金纳入地方财政预算。要逐步加大福彩公益金对殡葬公益事业的投入,重点支持经济欠发达地区、少数民族地区殡葬设施设备新建改造。要推进殡葬标准化建设,以支架性标准为重点,逐步完善基础、方法、设施、用品、服务、管理等方面标准相配套的殡葬标准体系。要注重殡葬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大力支持殡葬节能减排科技攻关,加大对绿色殡葬产品研发和推广应用的力度。[03-27 11:23]

[李立国]通过建立基层殡葬信息员制度或依托现有的社区网格化管理服务平台,建立殡葬信息源采集、报告制度和预警机制。加强殡葬职工职业道德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通过建立实训基地、开展岗位练兵、实施定期轮训等方式,不断提高殡葬职工技能和服务水平。殡葬行业属于特殊的服务行业,对殡葬职工要“高看一眼、厚爱三分”,积极争取提高殡葬职工特殊岗位津贴和基本工资待遇,更好地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增强职业荣誉感。[03-27 11:24]

[李立国]第四,营造良好舆论氛围。要坚持日常舆论引导和清明节等重要时间节点集中宣传相结合,充分运用各种媒体和传播手段,深入宣传两办《意见》,以党员干部模范带头行为引导带领群众,不断增强群众参与殡葬改革的共识。要注重发挥殡葬服务机构的作用,将其打造成为宣传殡葬改革的重要平台。要积极发挥乡镇街道、村(居)委会、社会组织等基层组织作用,把殡葬文化与社区文化、村镇文化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倡导和形成文明节俭、生态节地、移风易俗的殡葬观念。要继续培育殡葬人文研究的品牌,不断创新活动载体和宣传形式,为殡葬改革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03-27 11:26]

[李立国]同志们,殡葬改革面临新的形势和要求,殡葬事业发展任务艰巨繁重。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定信心,锐意进取,全面落实推进殡葬改革的各项任务,奋力开创殡葬事业科学发展的新局面,为实现两个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03-27 11:27]

[民政部网站]今天上午的直播到此结束,下午本站将直播窦玉沛副部长总结讲话。[03-27 11:28]

[民政部网站]现在开始直播民政部副部长窦玉沛总结讲话。[03-27 16:29]

[窦玉沛]同志们,昨天下午,国务院召开“贯彻两办意见、推动殡葬改革座谈会”,王勇国务委员听取了民政部和四个省民政厅负责同志及基层殡葬服务单位代表的工作汇报,并做了重要讲话。今天上午,在“贯彻两办意见、推进殡葬改革暨第四次全国殡葬工作会议”上,表彰了一批全国殡葬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观看了殡葬改革视频片,八个单位做了交流发言,立国部长做了题为《深化殡葬改革,开创殡葬事业发展新局面》的工作报告。[03-27 16:32]

[窦玉沛]刚才,大家进行了分组讨论。大家一致认为,中办国办《关于党员干部带头推动殡葬改革的意见》、王勇国务委员的重要讲话以及立国部长的工作报告,立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把握殡葬改革发展大势,进一步明确了新时期殡葬改革的方针,全面提出了殡葬改革发展的目标任务和保障措施,同时,大家在讨论中也提出很多很好的意见和建议。总体上,大家认为方向已经指明,路径已经开通,任务已经明确。下一步,关键是要深入贯彻,狠抓落实。[03-27 16:33]

[窦玉沛]下面,我结合会议讨论的情况,就狠抓落实问题讲三点意见。[03-27 16:33]

[窦玉沛]

一、狠抓落实,要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

第三次全国殡葬工作会议距今的17年里,殡葬改革的内外部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对继续深化殡葬改革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殡葬改革自身也面临着一些亟待解决的困难和问题。在这种情况下,两办《意见》的出台、国务院座谈会以及这次会议的召开,无疑为殡葬改革工作注入了强大动力。时不再来,时不我待,抓好贯彻落实,就能够抓住难得的历史机遇,推动殡葬改革乘势而上。[03-27 16:37]

[窦玉沛]第一,要把思想统一到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两办《意见》是自1982年中办转发民政部党组《关于共产党员应简办丧事、带头实行火葬的报告》以来,又一次以中办、国办名义印发的要求党员干部带头推动殡葬改革的文件,深刻阐释了殡葬改革的重要意义,充分肯定了实行火葬、改革土葬、节约殡葬用地、革除丧葬陋俗、倡导文明节俭办丧事的殡葬改革方针,突出强调了党员干部带头示范的重要性,从殡、葬、祭以及宣传引导等方面,对党员干部带头参与推动殡葬改革提出了全面系统的要求,并从组织领导、统筹规划、制度建设、监督管理、宣传引导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措施保障。[03-27 16:38]

[窦玉沛]大家在讨论中一致认为,两办《意见》在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出台,意义非同寻常,为深化殡葬改革提供了政治定力,注入了强劲动力,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指导和推动殡葬改革的纲领性文件。各级民政部门一定要深刻理解和准确领会两办《意见》精神,把推动殡葬改革融入到全党工作的大局中去,通过深化殡葬改革,加强党风政风促民风建设、促进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形成党委和政府推动、社会参与的强大合力。[03-27 16:39]

[窦玉沛]第二,要把力量凝聚到王勇国务委员重要讲话精神上来。大家在讨论中纷纷表示,王勇国务委员专门出席殡葬工作座谈会,听取殡葬改革情况和基层一线心声,充分体现了国务院对殡葬工作的高度重视,对殡葬职工的特别关爱,是对整个殡葬系统的莫大鞭策和激励。[03-27 16:41]

[窦玉沛]大家一致认为,王勇国务委员的重要讲话高屋建瓴、思想深刻、内涵丰富,既充分肯定了殡葬改革取得的成绩,深刻分析了面临形势和问题,也进一步明确了工作重点,提出了有力的保障措施,特别是代表国务院,从健全殡葬工作机制、加强殡葬法治建设、强化公共财政保障、加强殡葬监督管理、加快殡葬事业发展等方面,向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提出了明确要求。我们一定要深入领会王勇国务委员重要讲话的深刻思想内涵,自觉地当好政府的参谋助手,推动殡葬改革纳入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形成政府领导、有关部门分工负责的良好局面。[03-27 16:42]

[窦玉沛]第三,要把行动落实到立国部长工作报告要求上来。大家一致感到,立国部长的工作报告全面总结了殡葬改革的成绩,实事求是指出了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科学阐释了殡葬工作发展规律,明确提出了殡葬工作的目标任务和保障措施。[03-27 16:43]

[窦玉沛]特别是立国部长在报告中,提出了“因地制宜推进殡葬改革,加快健全殡葬服务设施,进一步完善惠民殡葬政策,强化殡葬重点事项监管,进一步提高基本殡葬服务水平”等五项重点工作任务,同时提出了“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加快殡葬法制建设,大力推进能力建设,营造良好舆论氛围”等保障措施,为新时期深入推进殡葬改革提出了规律性的认识和方向性的要求,这既是对贯彻两办《意见》和王勇国务委员重要讲话的具体明确要求,又是对民政系统抓住机遇、攻坚克难、奋发进取的动员令。我们一定要深刻领会立国部长工作报告的精神实质和核心要义,用实际行动切实贯彻落实,推动殡葬改革取得新突破,促进殡葬事业取得新进展。[03-27 16:44]

[窦玉沛]

二、狠抓落实,要把握要义,突出重点

两办《意见》、王勇国务委员重要讲话以及立国部长工作报告,对新时期殡葬改革提出了许多新思路、新观点、新举措、新要求,概况起来,至少有十大亮点,需要我们在贯彻落实中认真领会把握,融会贯通地运用到殡葬改革具体实践中。[03-27 16:45]

[窦玉沛]一是在殡葬改革方针上,明确坚定不移深化殡葬改革的新精神。现行的殡葬改革方针是积极地、有步骤地实行火葬,改革土葬,节约殡葬用地,革除丧葬陋俗,提倡文明节俭办丧事,这是殡葬改革从倡导到依法推行过程中逐步确立的,实践证明,符合我国人多地少、资源紧缺的基本国情,符合建设“两型”社会、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客观要求,符合维护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促进社会文明进步的根本要求。[03-27 16:46]

[窦玉沛]但一个时期以来,根深蒂固的传统丧葬观念与现代社会多元复杂的思想认识相互交织,社会上对殡葬改革产生了不同的声音,如我们要求具备条件的地区实行火葬,有人认为这不符合国情;我们要求革除丧葬陋俗,有人认为这与传承传统习俗文化相违背;我们倡导文明节俭办丧事,有人认为这不利于刺激消费、拉动内需。这些观念已经影响到一些人对殡葬改革的理性判断。[03-27 16:47]

[窦玉沛]这次两办《意见》和两个会议明确指出,殡葬改革是立足我国基本国情而采取的社会变革,而且随着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殡葬改革的方针只能坚持、不能动摇,殡葬改革的成果只能巩固、不能消减,这充分体现了中央在新时期坚定不移深化殡葬改革的新精神,起到了统一思想、定纷止争、坚定信心、明确方向的重要作用。[03-27 16:48]

[窦玉沛]二是在殡葬改革动力上,作出党员干部带头推动殡葬改革的新部署。回顾殡葬改革的发展历程,党员带头是殡葬改革的重要先导和动力之源。1956年,毛泽东等151位老一辈党和国家领导人在中央工作会议上倡导身后实行火葬、不保留遗体、并且不建坟墓的签名活动,为殡葬改革掀起了第一次高潮。1982年,中办转发民政部党组《关于共产党员应简办丧事、带头实行火葬的报告》,对号召党员带领广大群众参与殡葬改革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掀起了殡葬改革的第二次高潮。[03-27 16:49]

[窦玉沛]当前,殡葬改革正处于关键时期和攻坚阶段,中央再次发出要求,并将发文单位由中办变为中办、国办;将带头的主体由党员扩大到党员、干部,也就是将所有在党和国家机关、军队、民主党派、人民团体、事业单位以及国有企业中担任一定公职的人员都纳入了带头推动改革的范围;将带头“简办丧事”、“实行火化”,延伸到殡葬改革、殡葬管理、殡葬服务和保障措施的全过程,必将为新时期深化殡葬改革提供更大的动力。[03-27 16:51]

[窦玉沛]三是在殡葬改革内涵上,凸显统筹协调推进殡葬改革的新思路。殡葬活动的主要内容包括殡、葬、祭。殡是治丧活动起始阶段举丧哀悼的形式,葬是对逝者遗体的最终处置,祭是对逝者的追思缅怀,三者环环相扣、相互影响。两办《意见》和两个会议从殡、葬、祭三个方面,对党员干部带头及殡葬改革的推进方式提出了全面系统的要求,凸显新时期统筹协调推进殡葬各方面改革的新思路、新视野。[03-27 16:51]

[窦玉沛]这充分表明,随着殡葬改革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对殡葬改革内涵的认识也在逐步深入,需要更加注重殡葬各方面改革的配套衔接、协同并进。殡、葬、祭任何一方面改革的滞后或偏废,都可能行百里者半九十,直接影响殡葬改革的整体成效甚至成败。[03-27 16:52]

[窦玉沛]四是在葬式葬法改革上,确立节地生态安葬的新方向。遗体处理方式改革是推行殡葬改革的基础,骨灰处理方式改革则是殡葬改革的最终落脚点。骨灰如何规范合理的安放,直接影响到殡葬改革节约资源、保护耕地的宗旨能否体现。两办《意见》和两次会议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行节地生态安葬,逐步降低占地安葬比例,减少土地等资源消耗,并且特别强调把推行少占或不占地的安葬方式作为殡葬改革的重中之重,明确指出传统以墓穴式安葬为主要特征的公墓不是殡葬改革的发展方向,只是在一定时期内的过渡方式,这对于逐步转变长期农耕社会背景下传统殡葬方式对土地的依附心理、缓解我国生态环境约束趋紧的严峻形势,非常及时必要,很有现实针对性。[03-27 16:55]

[窦玉沛]五是在殡葬改革难点上,指明强化骨灰安放管理的新要求。骨灰管理既是殡葬改革的重点,也是殡葬改革的难点。长期以来,一些地方因片面追求火化率,忽视骨灰安放,致使骨灰装棺再葬、乱埋乱葬问题突出,这种改革不到位、不彻底的现象不仅没有达到节约土地的目的,反而加重了资源浪费,增加了群众负担,还引发了一些人对殡葬改革本身的质疑。特别是骨灰违规安葬行为一旦形成事实,处理起来十分棘手,重新起棺再葬往往受到舆论质疑甚至社会谴责,因此,必须早预防、早发现、早制止。[03-27 16:57]

[窦玉沛]两次会议都明确要求加大对骨灰装棺再葬、乱埋乱葬的治理力度,并且提出要建立殡葬信息源采集、报告制度和预警机制,加强骨灰安放备案管理,强化对遗体火化后骨灰处理的跟踪,为从源头上堵塞违规安葬漏洞提供了新路径,既是深化殡葬改革“啃硬骨头”的迫切要求,又是破解改革难题的重要之举。[03-27 16:58]

[窦玉沛]六是在殡葬服务属性上,提出坚持基本殡葬服务公益性的新论断。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关于殡葬服务应当坚持公益性还是市场化的争论一直较为激烈。有的人认为,殡葬服务具有公益性,有的人认为,殡葬服务市场应该完全放开,公开公平竞争才能促进殡葬事业发展。有些地方在公共投入不足、市场化观点占据主导的情况,把具有基本公共服务职能的殡仪馆或公益性公墓作为了招商引资的项目,同时也形成了对市场化运作的过度依赖,其结果事与愿违,进一步推高了殡葬服务价格,引发群众对“治丧贵”的不满。[03-27 17:00]

[窦玉沛]两办《意见》和两次会议对这个长期争论不休的问题给出了一个明确的答案,明确提出根据与群众最直接殡葬需求的关联性,把殡葬服务分为基本服务与选择性服务,在两类服务供给主体、保障方式、运作模式、设施条件、收费标准上有所区别。[03-27 17:01]

[窦玉沛]对于运尸、保存、火化、骨灰安放等基本殡葬服务,坚持公益性,要求原则上由政府举办的殡葬服务机构承办和运营,保障供给的基本需求和质量,满足每一位逝者从遗体处理到骨灰安放的全程基本服务需求,体现了政府对履行基本公共服务职能的责任担当。对选择性服务,坚持由市场配置资源,满足的是供自愿选择的多样化的服务需求,并且通过不断完善法规和宏观监管手段,可以更好地克服殡葬行业自身相对封闭、殡葬特殊“心理消费”导致供需关系失衡、价格扭曲的缺陷和不足。[03-27 17:03]

[窦玉沛]七是在惠民政策实施上,确立保基本、广覆盖、可持续的新目标。推行惠民殡葬政策是切实减轻群众殡葬支出负担、实现改革发展成果惠及全民的重要途径,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应有之义。[03-27 17:03]

[窦玉沛]两办《意见》和两次会议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行惠民殡葬政策,在重点保障特殊困难群体基本殡葬需求的基础上,逐步将惠民范围覆盖到所有城乡居民,将奖补范围拓展到对节地生态安葬的奖励,建立与其他社会保障制度相衔接、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物价上涨水平相协调的标准调整机制。这既体现了对人民群众基本民生需求的保障,对社会公平正义的维护,也体现了对生命个体价值的尊重,对推动殡葬改革的有效激励。[03-27 17:04]

[窦玉沛]八是在殡葬管理方式上,提出建立多元参与、综合治理的新机制。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把“社会管理”改为“社会治理”,一字之差,体现的则是系统治理、依法治理、源头治理和综合施策相结合的现代治理新理念。两办《意见》和两次会议明确提出,殡葬工作涉及面广、社会性强,必须建立多元参与的综合治理体制机制,充分表明对新时期新形势下殡葬管理特点和规律的深刻把握,是对传统管理方式的创新、丰富和升华。[03-27 17:05]

[窦玉沛]殡葬改革作为破千年旧俗、树一代新风的社会习俗改革,更多涉及传统观念、风俗习惯、心理需求等精神层面的内容,既需要用足行政手段,发挥职能部门作用,加强部门协同、综合执法,又要充分调动党委政府部门、人民团体、社会组织、群众自治组织、红白理事会在殡葬服务管理中的作用;综合运用法律、行政、经济、宣传、教育等多种手段,实行多元参与、综合施策,实现多个主体、多种方式的有机结合、良性互动。[03-27 17:07]

[窦玉沛]九是在殡葬队伍建设上,树立对殡葬职工“高看一眼、厚爱三分”的新理念。殡葬行业是送别逝者、慰藉生者的特殊服务行业,从业人员长期处于悲伤压抑的工作环境中,近距离接触服务各种遗体,承受着常人难以想象的身心压力和世俗偏见,但他们始终以崇高的职业操守默默坚守平凡的工作岗位,以体贴周到的服务维护逝者尊严,传递人间大爱,为推动殡葬改革和殡葬事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03-27 17:08]

[窦玉沛]两次会议突出强调了殡葬服务行业的特殊性,提出了对殡葬职工“高看一眼、厚爱三分”的新理念,这是对广大殡葬工作者长期忍辱负重、辛勤付出的充分肯定,对殡葬工作者的特别关心与厚爱,也是对他们勇于投身特殊行业、甘于奉献精神的褒扬,必将进一步激发殡葬系统爱岗敬业的工作热情,增强职业荣誉感,也有助于引发社会各界给予这个行业更多的理解和关爱,培育和弘扬知荣辱、讲正气、做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03-27 17:09]

[窦玉沛]十是在工作保障措施上,提出多管齐下、多措并施的新举措。殡葬改革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基本服务保障、丧事活动管理、殡葬市场监管等诸多方面,需要各级党委统一领导、政府全面负责、部门协同配合、社会广泛参与,形成推动殡葬改革的合力。[03-27 17:10]

[窦玉沛]两办《意见》和两次会议明确提出注重统筹规划、完善法规制度、加强能力保障、强化监督管理、加大宣传力度的新要求,是为新时期顺利推进殡葬改革提供的系统性、全面性、基础性、根本性的措施保障,是为系统解决殡葬改革面临的困难和问题、突破改革发展的瓶颈制约作出的较为完整的顶层设计,必将为推动殡葬改革和殡葬事业健康可持续发展起到重要作用。[03-27 17:11]

[窦玉沛]

三、狠抓落实,要强化措施、真抓实干

贯彻落实两办《意见》、王勇国务委员重要讲话和这次会议立国部长工作报告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各级民政部门的一项重要任务,是殡葬战线的首要工作,要采取坚强有力的保障措施,认真履职尽责,狠抓贯彻落实。[03-27 17:12]

[窦玉沛]一是要尽快向党委政府汇报。各省民政部门要根据两办《意见》、王勇国务委员重要讲话以及立国部长工作报告精神,结合实际,尽快制定贯彻落实的具体方案,并向省政府汇报,向相关部门通报,由于涉及贯彻落实两办《意见》的要求,各地还要酌情向省委汇报,争取省委、省政府重视支持和相关部门协同配合。这项工作要在四月底前完成。[03-27 17:13]

[窦玉沛]各地要按照两办《意见》精神和两个会议要求,拟定好汇报方案,突出抓紧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争取当地党委政府把殡葬改革发展摆上重要位置,纳入议事日程,明确责任要求和工作进度,协调解决落实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加快形成各相关部门履职尽责、齐抓共管、协同推进的殡葬工作新格局。民政部门要切实发挥牵头和职能作用,当好党委、政府的参谋助手。[03-27 17:16]

[窦玉沛]二是要尽早制定贯彻两办《意见》的实施意见。两办《意见》发布后,江西、湖北、山东、宁夏、安徽、西藏等省(自治区)率先出台了贯彻两办《意见》的实施意见,值得赞扬;有的省份正在深入调研,争取制定出台更加符合实际、措施更加有力的贯彻意见;但还有些省份没有引起高度重视,行动迟缓,没有采取应有的措施。两办《意见》明确要求各地制定实施意见,这两次会议都对此做了再次强调。各地要积极行动起来,务必于今年年底前完成制定贯彻两办《意见》实施意见的任务。[03-27 17:17]

[窦玉沛]要结合贯彻王勇国务委员重要讲话精神和立国部长工作报告精神,增强措施的针对性。要结合当地殡葬改革实际,针对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明确解决的时间表、路线图和任务书,争取以省委、省政府名义出台实施意见,增强措施的可操作性。同时,要结合第二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积极争取把殡葬改革要求融入落实中央“八项规定”、改进工作作风的重要举措,增强措施的效力。民政部将会同相关部门适时开展两办《意见》贯彻落实情况的专项督查工作,确保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得到贯彻落实。[03-27 17:18]

[窦玉沛]三是要抓紧制定改革发展规划。加强统筹规划是两办《意见》提出的明确要求。各地要按照两个会议精神,立足实际,围绕“布局合理、设施完善、功能齐全、服务便捷”的总体要求,抓紧制定和完善殡葬改革和殡葬事业发展规划,并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03-27 17:18]

[窦玉沛]要明确殡葬改革的发展目标、主要任务以及措施步骤,明确火葬土葬区域划分、殡葬服务设施建设、惠民殡葬政策实施等方面的具体要求。要重点完善火化设施建设规划,合理确定数量、布局和规模,尽快填补县级火化设施建设空白。要加快制定区域安葬设施规划,科学确定骨灰堂、公益性公墓、经营性公墓建设布局,着力发展多种节地生态葬式,满足群众基本安葬需求,促进安葬设施健康可持续发展。[03-27 17:19]

[窦玉沛]要特别重视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加快淘汰污染环境、不符合节能排放标准的殡葬设备。要积极争取政府公共财政对基本殡葬服务设施建设运营的投入和扶持,并全面落实惠民殡葬政策、生态奖补政策所需资金,建立健全殡葬事业公共投入和稳定增长机制。要更好地发挥福利彩票公益金的作用,重点加大对经济欠发达地区、少数民族地区殡葬基础设施更新改造的投入,进一步缩小城乡、地域之间殡葬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差距。[03-27 17:20]

[窦玉沛]民政部将开展民政系统贯彻落实两办《意见》和两次会议精神的专项督查工作。民政部已把火化率、生态安葬率纳入今年民政重点工作综合评估项目。同时,还要增加对两办《意见》和两个会议贯彻落实情况的绩效评估,从而推进新时期殡葬改革各项任务的落实。[03-27 17:20]

[窦玉沛]再过几天就是清明节了,各地要按照王勇国务委员的讲话要求,认真贯彻民政部关于做好清明节工作的通知和视频会议精神,确保祭扫活动文明、安全、祥和,并依托烈士纪念设施,组织开展好公祭烈士活动。[03-27 17:21]

[窦玉沛]同志们,做好殡葬改革工作是党和政府赋予民政部门的重要职责。我们要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引,深入贯彻落实两办《意见》,以两次会议为新的起点,以机不可失的机遇意识、攻坚克难的责任担当、为民服务的真挚情怀,坚定信心,振奋精神,全面落实推进殡葬改革的各项任务,为殡葬事业在新的历史时期实现新的跨越作出贡献![03-27 17:26]

[民政部网站]本次直播到此结束。[03-27 17:28]

下载第四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领导讲话要点(小编整理)word格式文档
下载第四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领导讲话要点(小编整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领导工作会议讲话写作要点

    领导工作会议讲话写作要点 领导讲话因领导职位、讲话场所等原因,有很多写作方式,就是一个领导一个会议的讲话稿由多少个不同的人写,就会有多少个不同的版本,但这些讲话的目的不......

    领导教育工作会议讲话(精选合集)

    教育工作主要目标和任务,进一步认清形势、振奋精神、把握机遇,加快教育现代化强市建设步伐,助力温州再造改革开放新优势、再创高质量发展新辉煌。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是关于领......

    XX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教育部领导讲话汇总

    XX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教育部领导讲话汇总 在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等重要会议上,胡锦涛总书记和温家宝总理都对教育工作作出重要部署,为......

    论第四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

    论第四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 备受关注的第四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7日在京闭幕。在全球仍处于二次危机阴霾、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复杂多变的大背景下,这次会议传递出的金融改革信号......

    第四次安委会 领导讲话

    在建设工程安委会XX年第四次会议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建设工程安委会第四次会议。这次会议主题:认真贯彻国发23号文件精神,坚持“安全发展,预防为主”的原则和安全......

    bvfapvy2_010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要点_

    ^ | You have to believe, there is a way. The ancients said:" the kingdom of heaven is trying to enter". Only when the reluctant step by step to go to it 's time......

    在第四次全国地方志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在第四次全国地方志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刘 延 东 (2008年11月6日) 同志们: 在全国人民喜迎改革开放30周年的重要时刻,我们召开第四次全国地方志工作会议,对于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

    《全国教育工作会议讲话》心得体会(★)

    《全国教育工作会议讲话》心得体会 最近我们学习了《袁贵仁在XX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其中“落实到政策制度中。广大教育工作者要按照总书记关于‘好干部五条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