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普通高中美术课程具有人文学科的特征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具有人文学科的特征,能够帮助学生实现下列价值:陶冶审美情操,提高生活品质;理解美术文化,形成人文素养;激发创新精神,增强实践能力;调节心理状态,促进身心健康;拓宽发展空间,帮助规划人生。正是人文精神使得美术知识和技能变得具有生命力,赋予美术本体最大的价值,也力求培养学生终身爱好美术的情感。
根据新课程改革,普通高中美术课程设置了5个内容系列——“美术鉴赏”、“绘画·雕塑”、“设计·工艺”、“书法·篆刻”、“现代媒体艺术”;9个学习模块——“美术鉴赏”、“绘画”、“雕塑”、“设计”、“工艺”、“书法”、“篆刻 ”、“摄影/摄像”和“电脑绘画/电脑设计”供学生自主选择。第一学期开设美术鉴赏模块,第二学期始开设绘画、书法、篆刻、工艺、雕塑、电脑绘画·电脑设计模块供学生选修。课程标准提供9个模块应该理解为是一种最为理想的状态,由于受各地学校的师资、设备条件影响,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弹性地、尽可能多地开设课程模块,并不要求一蹴而就地达到理想状态,但长远目标是制订规划,改善现状,配齐师资与设备器材,力求三、五年内开设全部内容系列,为学生提供更大的选择空间。
教学实行学分管理,设定必修学分,让每个学生都能达到基本的美术学习要求。具体方法是:选择一个模块,修习18学时可获得1个学分,每个学生必须修习美术课程54学时,以获得规定的3个基本学分。对每一课程模块或者模块中的具体学习内容,原则上以修习1个学分作为继续选修和转换学习内容的基本单位。鉴于“美术鉴赏”对高中学生形成美术鉴赏能力、提高审美素养具有主导性和基础性作用,学生先选修“美术鉴赏”获得1个学分,接着采取“1+2”的选课策略,即再任意选修两个模块内容获得另外2个学分,以获得规定的三个学分。在取得必修的3个学分的基础上,学生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继续修习以获得其他学分。
第二篇:如何在教学中体现美术的人文学科特征
如何在教学中体现美术的人文学科特征?
美术不仅可以与语文、数学、音乐、体育等课程相结合,还可以密切配合班队活动、学校活动、社区活动,如设计与布置艺术节、运动会、音乐会的会场,设计与布置平时的教室和节日中的教室等。未来社会需要具有探究精神与创造能力的人才。通过建立在广泛的社会文化情景中的、以美术为主体并联合其它学科内容的学习,引导学生学会在新情景中探究、发现与美术有关的问题。在寻找解决问题方法时,主动地融会不同学科内容,使各种知识与技能相互融通、彼此联系,使他们真正获得探究能力和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使学生在理性与感性之间求得和谐平衡,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使身心得到健康和谐的发展。
在美术学科中加入其它学科的元素,通过与单门学科,甚至是多门学科的融合,不仅可以让学生了解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差异,学习灵活运用各学科的知识设计探究性研究方案,并在最大限度上激发了学生对美术文化学习的持久兴趣,并将兴趣转化为持久的情感态度和学习动力,让学生在美术的学习活动中真正地、深入地体验到美术人文化的情趣。
人文教育不是获得人文知识,而是获得融化在生命之中的人文精神,才是永远的、终身的。通过美术教育教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人文素养,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是一个在美术学习中逐步积淀的过程,这需要老师有全新的教育理念,始终以学生的学习与发展为本,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注重学生的兴趣爱好,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才能为学生今后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三篇:河北省普通高中《美术》课程实施指导意见
河北省普通高中《美术》课程实施指导意见
(征求意见稿)
为贯彻落实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精神,推进河北省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根据《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美术课程标准》,特制定《河北省普通高中美术课程实施指导意见(试行)》。
一、课程目标
(一)课程性质和理念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是普通高中必修课程之一。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既与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课程相衔接,又具有自己的特点,是高一层次的美术课程。普通高中美术课程具有人文学科的特征,能够陶冶学生审美情操,提高生活品质;能够传承美术文化,弘扬人文精神;能够激发学生创新精神,增强实践能力;能够调节学生心理状态,促进身心健康;还能够拓宽学生发展空间,助益学生人生规划。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的基本理念是:
1.体现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满足发展的需求;
2.培养民族审美意识,尊重世界多元文化;
3.注重学习方法和过程,提高美术素养;
4.强调创新精神,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5.提倡质性评价,促进个性发展。
(二)目标
高中美术课程的培养目标可从以下几方面描述,通过这几个方面目标的整体推进,促使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得到全面、均衡的发展。
1.深入学习和理解造型语言,了解美术创作的过程与方法,选用相关材料、技法或现代媒体创造性地进行表现、设计或制作,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以及美化生活。
2.学会描述、分析、解释、评价美术作品和美术现象的方法,了解美术某一门类的特征和发展,获得有关的美术知识,理解美术作品的文化含义和风格特征;陶冶情操,热爱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尊重并理解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3.学会通过多种渠道收集有关信息,认识美术活动与其他学科的关系,以及与社会、自然的联系;发展想象力,促进思维方式的灵活性和多样性,学会用美术的方式或结合其他方式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
4.学会运用美术展示的知识和方法,有创意地展现美术学习的成果,增强自我表达的意识,学会自我评价,学会评价他人美术学习的成果;通过以视觉艺术为主的艺术交流,架起与他人思想和情感沟通的桥梁。”
我省各实验学校及美术教师要深刻理解、领会和掌握《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所规定的目标要求,同时结合我省高中美术教学实际,在教学实施中加以贯彻和落实。
(三)主要任务
1.按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要求,全面、积极、稳妥地开展课程实验工作,取得适合我省不同地区、不同条件下的课程改革推进经验。
2.探索符合高中美术课程理念的教学模式,优化教学过程,探索有效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美术素养,促进师生共同发展。
3.通过多种形式的培训机制,促进教师、教研人员和教学管理人员转变观念,提高素养,形成一支课程改革的骨干教师和优秀的教学管理人员队伍。
4.开发适合学生发展的美术课程资源,建设符合课程标准、与义务教育阶段相衔接的、具有我省特色的美术课程资源体系。
5.建立与高中美术课程实施相适应的教学管理制度、课程实施评价体系、教师与学生教学质量的评价体系。
6.改善美术教育的条件和环境。
7.通过实验验证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和实验教科书,为国家修订课程标准和修订教材提供依据和经验。
8.建立高中美术课程推进的长效机制和信息交流平台,确保课程改革的各项任务顺利完成。
二、课程内容:
高中新课程采用模块化的课程结构,实行选修和学分管理方式,为学生提供了自主选择和个性发展的可能性,学生在完成基本学分的前提下,可进一步通过选修课程为自己的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
高中美术新课程设置五个内容系列和九个学习模块供学生自主选择。五个内容系列的“成就标准”,按照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来设计,便于老师们比较、理解和把握,使课程实施更具可操作性和可评估性。
五个系列为:美术鉴赏;绘画·雕塑;设计·工艺;书法·篆刻;现代媒体艺术。
九个模块是:美术鉴赏、绘画、雕塑、设计、工艺、书法、篆刻、摄影/摄像、电脑绘画/电脑设计。
(一)实施步骤与阶段任务
1.准备阶段(2008年9月-2009年8月)
(1)制定《河北省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改革实施指导意见》。
(2)召开高中美术新课程教学研讨会、座谈会。
(3)组织河北省高中美术骨干教师培训。
(4)对目前师资、设备、开课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并到先行实验区考察。
(5)因地制宜,做好美术课程开设的师资、设备、模块和教材选择等准备工作。
2.推进阶段(2009年9月-2012年8月)
实验从2009年9月开始,预定三年。
第一年(2009年9月-2010年8月)
(1)全省所有高中启动课改实验,在高一年级优先开设基础性模块《美术鉴赏》,有条件的学校可以进行其他模块的实验。
(2)各市确定高中美术课改重点学校,着重进行选修模块多样组合的可行性探索。
(3)跟踪调查实验情况,及时发现和研究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开展专题研讨,组织选修模块多样组合可行性探索的经验交流。
(4)组织美术相关领域和内容的教师培训。通过培训,提高或拓展教师的专业特长,使他们能基本胜任选修模块的教学任务。
第二年(2010年9月-2011年8月)
(1)全省所有高中都要开设至少三个模块,各市要求总体至少开设六个模块。
(2)继续跟踪调查实施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初步形成跨校跨区域资源共享的机制。继续开展专题研讨、听课交流等活动,组织已开设模块的课堂教学研究和学生学习评价研究,以及教师评价、课程管理评价研究。
(3)继续组织能够提高各模块教学能力的教师培训。
(4)省市协作,对全省课改情况进行调研、阶段总结。
第三年(2011年9月-2012年8月)
(1)全省所有高中都要开设至少五个模块,每位美术教师能胜任两个以上模块的教学,各市要求总体开齐所有九个模块。
(2)继续跟踪调查实施情况,加强对不同层次学校的分类指导。继续开展专题研讨、听课交流等活动,深入进行各模块课堂教学研究和学生学习评价研究,以及教师评价、课程管理评价研究,对实施中的先进典型、经验给予表彰和推广。
(3)总结提高教师队伍素质的经验,形成促进教师发展的激励机制。
(4)通过研讨会、经验交流会等形式,对高中美术课改整体情况进行分析、评价、反思、总结,对各模块教学情况、教学管理、教学评价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策略与方法。省、市、县、校分级总结,对高中美术课程的实施提出具体建议。
(二)模块选择与学生选课指导
1.模块选择方法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实行学分管理,通过设定必修学分,让每个学生都能达到基本的美术学习要求,在义务教育美术课程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自己的美术素养。具体选择方法如下:
(1)选择一个模块,修习18学时可获得1个学分,高中阶段每个学生必须修习54学时,以获得规定的3个学分。
(2)尽可能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但原则上以修习1个学分作为继续选修和转换学习内容的基本单位。
(3)在取得必修的3个学分的基础上,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继续修习其它学分。所选模块不加规定。
根据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要求,选修模块应让学生根据自身的实际和发展需要进行自主选择。但由于我省目前高中美术师资的短缺,一些模块的内容在教学实际中难以实施,因此,在开始实施阶段,模块的选择可从实际出发,根据学校教师及教学资源的情况择优选择。学校要做好规划,逐年扩大和完善模块的选择范围。
2.模块选择建议
(1)鉴于“美术鉴赏”对高中学生形成美术鉴赏能力、提高审美素养具有主导性和基础性作用,根据《标准》的建议,可在3个基本学分中采取“1+2”的选课策略,即学生先选修(必选)“美术鉴赏”获得1个学分,再在其它内容系列中任意选修两个模块获得另外2个学分。
(2)模块的开设方式可根据学校课程安排的实际进行灵活的设置。下表是高中美术课程各模块组合可考虑在54个学时中留出9个为学生自修学时,学生的自修学时计算在54个学时之内。这样既便于学校排课,也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学生的自修必须在总体教学计划之下根据课程进度及教学内容的要求进行,教师要给予必要的引导,对学生自修的内容及其成效应有明确的规定、要求和评估方法。
(3)鉴于高中美术教学的特殊性,建议学校在排课时除美术鉴赏外,其它模块尽可能地做到两节课连排,以方便教学的实施和确保教学实效。
3.学生选课指导
(1)各校应建立选课指导制度,及时提供课程设置说明和选课指导手册,认真做好学生的选课指导工作。
(2)提供多种模块供学生选择。学校要利用各种人力和物力资源,尽可能地多提供学习模块,扩大选择的范围,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符合个人兴趣、爱好和发展需要的学习模块。
(3)学校可通过举办美术展览、讲座、座谈、出宣传栏、宣传手册等方式和活动,与学生沟通、交流,让学生认识不同美术模块的特征,增强模块选择的兴趣和积极性。
(4)可通过调查、小测试等方式,发现学生不同门类的美术特长,鼓励他们根据自己的特长、兴趣和发展需要进行模块选择。
(二)教学实施建议
1.科学制定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教师教学的方向,是开展各种教学活动的核心,美术教师应重视每堂课教学目标的设定,要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并结合教学实际情况来制定教学目标。目标的制定要合理、准确、具体。
2.合理安排美术鉴赏与美术实践教学内容。美术是一门注重体验和实践的学科,在教学中要将鉴赏与动手实践结合起来,以提高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和创作能力。根据《标准》的要求,在每一模块的相关内容中,美术鉴赏的内容不能少于该模块学习总课时的20%,因此,在教学中要兼顾二者的关系,以确保高中美术课程教学内容的完整性。
3.美术教学活动要贯穿课改的要求和美术教学的原则。美术教学在内容和方法上具有不同于其它学科的规律和特征,诸如审美性、直观性、形象性、示范性、实践性、情感性、创造性等,都是美术教学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只有遵循这些规律与原则去进行教学,才能体现美术学科的特征和以美术的方式实现高中新课程设定的各项目标。
4.美术教学要贯穿艺术观念和美术术语的学习和运用。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艺术观念的发展、变化及其与创作实践的关系;鼓励学生在美术鉴赏、技法练习和创作实践中,运用美术术语思考、交流、讨论,加深对美术术语的理解,提高运用能力。
5.注重情景创设。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针对美术作品、美术现象,用有关的美术、故事、角色扮演等方式创设教学情景,增强文化氛围,以加深学生对文化、历史以及美术的社会作用的认识。在美术创作教学中,也应当创设能激发学生艺术想象力的情景,鼓励学生创作出有个性、有创造性的作品。
6.加强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教师应尽可能地利用计算机艺术和互联网开展美术教学,要重视对学生鉴别、筛选、处理信息资源能力的培养,扩展学习资源,开阔艺术视野。
(三)各模块教学建议
《标准》根据课程改革的整体要求,结合学生的选择和发展的需要,在高中美术课程中设置了5个系列9个模块,供学生选择学习。5个系列分别为:
系列1:美术鉴赏
“美术鉴赏”包括鉴赏基础和鉴赏内容两部分,主要是运用感知、经验和知识对美术作品进行感受、体验、联想、分析和判断,获得审美享受,并理解美术作品与美术现象的活动。
高中美术课堂信息量大,教师要设计具有探究性和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参与美术体验,进行美术资料的搜集与交流,培养学生的联想与想象,用口头或文字描述、肢体语言等形式表达美术鉴赏的心得与体验。此外还应鼓励学生主动收集文字、图片、音像等资料进行交流,还可以采用办美术墙报或召开专题美术班会等形式,交流鉴赏体验。
系列2:绘画·雕塑
“绘画·雕塑”系列是义务教育阶段美术课程中“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的提高与拓展,绘画、雕塑能帮助学生认识造型活动的基本规律和过程,提高表现生活和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能力。
该系列的教学也应结合欣赏优秀的美术作品,从而提高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欣赏中可以模仿借鉴,使学生在造型能力上得到启示和帮助。在该系列教学中,造型技能的学习是必要的,技能的学习应融于造型实践活动过程中,并应在表现思想、表达情感上下功夫,将技能训练与艺术表现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系列3:设计·工艺
“设计·工艺”系列是义务教育阶段美术课程中“设计·运用”学习领域的提高与拓展,设计、工艺活动能帮助学生广泛地接触各种材料,认识功能与形式的关系,提高策划、设计、绘图、制作能力和形成创造意识。
该系列的教学也应结合欣赏优秀的美术作品,提高学生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从功能和审美的角度,灵活运用身边的材料,有创意地完成艺术创作。并注意引导学生关注创作的计划性和专注度。
在民间工艺丰富的地区,可安排较多学时组织学生采风,深入民间学习,有益于学生直接向民间艺人或民族工作者学习传统工艺,掌握民间工艺的独特风格,了解美术文化的历史沿革,理解美术和生活的紧密联系,拓宽学生的美术视野。
系列4:书法·篆刻
文字是书法、篆刻创作的根据。在教学中,要重视对“文字”的研究,使学生系统地了解中国汉字的产生、形态衍变的时间脉络。以便较为准确地运用文字进行书法和篆刻创作。要重视学生对于优秀书法、篆刻作品的欣赏和理解,以临习历代碑、帖、印谱为学习技法的主要途径,引导学生在研究的基础上,深入探讨技法形成与变革的原因,寻求自己能够适应的学习方法,确立自己追求的方向。
系列5:现代媒体艺术
这一系列是美术与现代科技结合而形成的一个新的艺术领域。现代媒体艺术的实践活动,能帮助学生体验现代媒体在艺术表现活动中的独特魅力,提高参与艺术表现的兴趣,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
学校要有硬件设备如照相机、摄影机、能处理图像的电脑、录像编辑机、扫描仪、彩色打印机以及必要的软件等作为教学保证。教师要注意积累图形图像资料,可以通过扫描自己拍摄的照片逐步积累起来;还可以利用互联网收集图像、声像和文字资源,以备教学使用。在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恰当地使用美术术语,从观念、创意、拍摄与制作技巧等方面,用自己的观点评论中外优秀现代媒体作品;通过实践和动手操作了解媒体设备的特点,学会独立操作和使用软件,记录生活中有意义的题材,有创意地完成自己的现代媒体作品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四、评价建议
《标准》要求,要根据“教学实际和学生的情况,制定具有开放性的、能促进学生的发展和改进教师教学的以及推进高中美术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指标。”我省各实验学校应结合学校实际,逐步建立健全与高中美术新课程相配套的评价机制。
1.提倡多主体评价。采用学生自评、互评以及教师和家长对学生评价等方式,尤其应注重学生的自我评价。多主体性评价要注重民主性、开放性和广泛性。
2.注重表现性评价。采用观察、记录、访谈、录像、录音、摄影等方式收集学生学习表现的信息,对学生在参与美术学习过程中的综合表现进行评价。表现性评价要注意做到信息收集的全面性、完整性、长期性、方式多样性和真实公正性。
3.注重质性评价,提倡成长记录评定。成长记录主要有“过程性成长记录”和“成就性成长记录”。成长记录评定的意义在于提供能使学生学会判断自己进步的机会。学生在成长记录中收集美术学习全过程的重要资料,包括文字或图像等美术信息、自我反思以及他人评价的结果等。教师能通过学生的成长记录,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发现学生的潜能和发展需求,及时给予有针对性的指导。
4.采用多种评价方式评价学生的美术作业,包括分数或等级、评语、评语与等级相结合、座谈、学生作品展示等方式,充分肯定学生的进步和发展,明确需要克服的弱点与发展方向。
5.建立促进教师成长的评价体系。教师应转变在教学评价中的角色,能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分析与反思,及时记录教学体会、教学成果以及需要改进之处。可采取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等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使教师从多种渠道获得反馈信息,不断改进教学,促进自身不断成长。
6.遵循美术课堂教学的基本原则和要求进行评价。美术课堂教学评价应遵循目的性、导向性、科学性、整体性、可操作性的原则,评价指标的设定必须科学、合理、符合课程标准的总目标,符合美术学科的特点和不同模块的内容标准。评价方法应当简明,做到既科学又便于操作。要围绕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能力、教学效果、教学特色等美术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进行评价。
五、课程资源的利用和开发
1.各校要根据所开设的美术课程配置专用美术教室,配齐相应的美术教学设置与器材,配置可供美术课使用的多媒体教学设备等。
2.学校的图书馆要配备美术书籍和教师参考书、画册、学生参考书、美术及美术教育杂志、幻灯片和光盘、录像带等美术资源,供教师备课及上课,学生自学或合作学习时使用。
3.进行合理调配,共享美术教师资源。学校之间可根据不同教学模块的师资需求,互通有无,充分利用优秀美术教师资源;还可聘请社会上具有美术专业专长,又具有一定教学经验的人员来校兼职或进行专题讲座;还可利用跨班,跨年级上大课等办法,作为解决当前师资匮乏的过渡办法之一。
4.要充分利用校外的各种地方美术教学资源。如美术馆、图书馆、公共博物馆及私人博物馆、当地文物资源、艺术家工作室、艺术作坊等开展多种形式的美术教育活动,使学生的学习内容、学习活动贴近生活和社会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5.要充分利用地方乡土教材和校本教材,结合当地的人文环境、民族文化传统,吸收本地区优秀的美术文物资源及自然环境资源,编写具有地方特色的校本教材,如蔚县的剪纸艺术、曲阳的石雕艺术、衡水的内画、武强的年画、乐亭的皮影等艺术;还有许多具有民间特色的陶泥、根雕、石刻、编织、刺绣艺术等都是身边存在的资源。教师要注意收集、整理、汇编成册,有选择地引进课堂,作为校本教材,丰富课堂教学资源。
6.要充分利用网络和现代化信息技术,挖掘美术课程网络资源。开发新的教学内容,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以便于更好地为学生学习服务,还可通过网络开展班级之间、学校之间、省市之间以及国际的学生作品、教师教学成果等方面的交流。
六、实施保障措施
(一)各级教育部门和实验学校要根据我省有关规定和要求,做好课改工作。要制定切合实际的方案和制度,保障课改的顺利进行。要尽最大努力,改善美术师资缺乏的状况。要通过培训、组织教学观摩、开展教学设计、论文、案例交流评比等一系列活动,促进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要保障教师的待遇和教学条件。要配备专职美术教研员,尽快建立和完善教研网络,提高教学指导的力度。教育部门要加强指导和监管,保证高中美术课程实施的顺利进行。
(二)实验学校校长要高度重视高中美术新课程的实施工作,尽力解决相关困难,为新课程实验实施提供必需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支持。各实验学校要根据教育部制定的《标准》的要求和教学需要,配置专用美术教室、美术教师工作室、学生手工活动室以及教师、学生所需美术教学器材。学校图书馆应配备美术教师用书、美术书籍、美术教育杂志、美术光盘、幻灯等,供教师备课及上课,学生自学或合作学习时使用。
(三)校本教研是开展高中美术新课程实验的有力保障。高中美术教研活动提倡以校为本,围绕高中美术课堂教学开展教学研究,引导教师将新课程实验中出现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作为研究课题,在校本研究中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和研究水平,推进我省高中美术新课程实验的深入和发展。
第四篇:具有十大教养特征的人
具有十大教养特征的人:
1.守时;2.谈吐有节;3.态度和谐;4.语气中肯(避免高声喧哗);5.注意交谈技巧;6.不自傲;7.信守诺言;8.关怀他人;9.大度;10.富有同情心。茶礼:
1.酒满敬人,茶满欺人;
2.先尊后卑,先老后少;
3.新客换茶,不换茶叶:指主人下逐客令了; 4.头冲茶叶不可让客人喝,否则就是欺悔客人。
第五篇:信息技术具有技术的一般特征
信息技术具有技术的一般特征——技术性。具体表现为:方法的科学性,工具设备的先进性,技能的熟练性,经验的丰富性,作用过程的快捷性,功能的高效性等。
1.信息技术具有区别于其它技术的特征——信息性。具体表现为:信息技术的服务主体是信息,核心功能是提高信息处理与利用的效率、效益。由信息的秉性决定信息技术还具有普遍性、客观性、相对性、动态性、共享性、可变换性等特性
将信息技术嵌入到传统的机械产品中
2.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网络设计技术可显著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
3.利用信息系统实现企业经营管理的科学化,统一整合调配企业人力物力和资金等资源
4.利用互联网开展电子商务
5.凡是能扩展人的信息功能的技术,都可以称作信息技术。
6.信息技术“包含通信、计算机与计算机语言、计算机游戏、电子技术、光纤技术等”。7.现代信息技术“以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和通信技术为特征”。
8.信息技术是指在计算机和通信技术支持下用以获取、加工、存储、变换、显示和传输文字、数值、图像以及声音信息,包括提供设备和提供信息服务两大方面的方法与设备的总称。
9.信息技术是人类在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中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过程中所积累起来的获取信息,传递信息,存储信息,处理信息以及使信息标准化的经验、知识、技能和体现这些经验、知识、技能的劳动资料有目的的结合过程。
10.信息技术是管理、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的有关方法、手段与操作程序的总称。11.信息技术是指能够扩展人类信息器官功能的一类技术的总称。
12.信息技术指“应用在信息加工和处理中的科学,技术与工程的训练方法和管理技巧;上述方法和技巧的应用;计算机及其与人、机的相互作用,与人相应的社会、经济和文化等诸种事物。”
13.信息技术包括信息传递过程中的各个方面,即信息的产生、收集、交换、存储、传输、显示、识别、提取、控制、加工和利用等技术。
广义而言,信息技术是指能充分利用与扩展人类信息器官功能的各种方法、工具与技能的总和。该定义强调的是从哲学上阐述信息技术与人的本质关系。
中义而言,信息技术是指对信息进行采集、传输、存储、加工、表达的各种技术之和。该定义强调的是人们对信息技术功能与过程的一般理解。
狭义而言,信息技术是指利用计算机、网络、广播电视等各种硬件设备及软件工具与科学方法,对文图声像各种信息进行获取、加工、存储、传输与使用的技术之和。该定义强调的是信息技术的现代化与高科技含量。
什么是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是指有关信息的收集、识别、提取、变换、存贮、传递、处理、检索、检测、分析和利用等的技术。凡涉及到这些过程和技术的工作部门都可称作信 息部门。
信息技术能够延长或扩展人的信息功能。信息技术可能是机械的,也可能是激
光的;可能是电子的,也可能是生物的。信息技术主要包括传感技术,通信技
术,计算机技术和缩微技术等。
传感技术的任务是延长人的感觉器官收集信息 的功能;通信技术的任务是延长人的神经系统传递信息的功能;计算机技术则
是延长人的思维器官处理信息和决策的功能,缩微技术是延长人的记忆器官存
贮信息的功能。当然,这种划分只是相对的、大致的,没有截然的界限。如传
感系统里也有信息的处理和收集,而计算机系统里既有信息传递,也有信息收 集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