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法学会历史
中国法学会历史
中国法学会
2012-10-10 17:40:44来源:中国法学网
中国法学会的前身是新法学研究会、新政治学研究会和中国政治法律学会。新中国诞生前夕--1949年6月,新法学研究会成立,由董必武、林伯渠、谢觉哉、罗瑞卿、邓颖超、史良、沈钧儒、陈绍禹、张友渔、钱端升、张志让等90余人发起,在全国有近两千会员,周恩来总理是第一批会员。
1951年11月底,新法学研究会与新政治学研究会合并成立中国政治法律学会(简称政法学会),由新法学研究会推出沈钧儒、谢觉哉、史良、张志让、钱端升,由新政治学研究会推出王昆仑、雷洁琼等人,共同承担政法学会的筹备工作。
1953年4月,中国政法学会正式成立,通过了章程,选举产生了领导机构。会长董必武,副会长沈钧儒、张志让、谢觉哉、王昆仑、柯柏年、钱端升,秘书长朱其文,副秘书长陈传纲、郭纶、雷洁琼。
1956年3月,政法学会举行第二次会员大会,选举产生了新的领导机构。会长董必武,副会长沈钧儒、张志让、谢觉哉、王昆仑、吴德峰、张友渔、包尔汉、钱端升,秘书长吴德峰(兼),副秘书长郭纶、雷洁琼、陈体强。
1958年8月,政法学会举行第三次会员大会,选举产生了新的领导机构。会长董必武,副会长沈钧儒、谢觉哉、包尔汉、吴德峰、张志让、张友渔,书记处第一书记吴德峰,书记张友渔、张志让、李士英、姚仲明、赵石生,候补书记欧阳景荣、郭纶。
1964年10月,政法学会举行第四次会员大会,选举产生了新的领导机构。名誉会长董必武、谢觉哉,会长吴德峰,副会长包尔汉、张志让、张友渔、张苏、武新宇,书记处第一书记吴德峰,书记张友渔、韩幽桐、郭纶、杨化南、甘野陶、王慎之、王良。1965年增补王吉仁为副会长、书记处书记。
政法学会章程规定,政法学会是全国性的社会团体和学术团体,宗旨为“团结全国政治法律工作者学习与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国家与法律的科学理论,批判资产阶级反人民、反科学的政治法律观点,弘扬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民主制度与革命法制的精神,进行全体国民应遵守法律的宣传教育工作,以推进国家建设;介绍苏联法学理论及政治法律工作的先进经验;致力保卫世界人民民主自由及民族独立的原则,联合国际民主法律工作者,促进世界和平民主运动”。政法学会的主要任务是:组织法学研究活动;进行编辑出版工作;开展国际交流活动等。
章程规定“会员大会是政法学会的最高权力机关。会员大会选举会长、副会长、理事;理事选举第一书记一人、书记若干人,组成书记处,负责处理学会经常性事务;由会长、副会长和书记处成员组成执行局”。书记处下设研究部、国际联络部、编辑部、办公室等工作机构,编制45名。
政法学会在全国设立了上海、武汉、西安、南京、重庆、苏南等6个分会。新法学研究会、政法学会于建国初期及五六十年代在国内外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政治法律学会,当时与工会、共青团、妇联、文联、科协、对外友协、外交学会等人民团体一起,列为全国性八大人民团体。
1949年7月,新法学研究会筹委会作为全国性重要人民团体和召开全国政治协商会议的发起单位之一,派代表出席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政法学会成立后,为宣传新法制,批判旧法统,创办了《政法研究》、《政法译丛》等刊物,并成立了法律出版社;为团结法律工作者,组建了新法学研究院,对旧司法人员、律师、法学教授进行了培训;并积极参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的制定,参与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初创时期的各项工作。
新法学研究会于1949年10月参加国际民主法律工作者协会,沈钧儒当选为副主席,柯柏年当选为理事。政法学会成立后,继承了这种关系,成为国际民主法律工作者协会的团体会员,同时,还被吸收为国际法协会的团体会员。1963年11月在几内亚科纳克里举行的亚非法律工作者会议执行委员会,决定由中国、日本、印尼、几内亚、阿尔及利亚等国的代表组成亚非法律工作者会议的常设机构--书记处,政法学会派书记处书记赵石生同志去几内亚任常驻代表。
1952年政法学会(筹委会)曾支持国际民主法协调查团赴朝鲜调查,揭露美帝细菌战的罪行。1964年又以国际民主法协团体会员的名义联系各国法律界进步人士,组织国际律师团,声援和营救被巴西反动当局非法逮捕的我国9名同胞。政法学会还先后参加亚洲法律工作者会议和第一、二届亚非法律工作者会议,声援亚非人民的正义斗争,并接待来自29个国家的法学工作者、法律工作者。
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政法学会遭冲击,一度中断活动。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方针。为了适应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需要,在党中央的关怀下,在邓小平、彭真等同志倡议下,于1979年年末着手恢复政法学会。
1980年6月28日,成立了由杨秀峰同志主持、有原政法学会领导成员参加的中国法律学会筹备小组。1981年1月,由杨秀峰同志主持成立中国法律学会筹备委员会。1981年2月更名为中国法学会筹备委员会,主任杨秀峰,副主任张友渔、王一夫、谢邦治、梁文英、甘重斗、陈守一,委员25人,秘书长郭纶。
1982年7月22日至27日,中国法学会召开了恢复后的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彭真同志作了题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重要讲话。7月23日,党和国家领导人邓小平、彭真、韦国清、万里、习仲勋、杨尚昆等同志接见了全体代表,并合影留念。大会通过了中国法学会章程。按照章程规定的程序,选举产生了中国法学会第一届领导机构。名誉会长杨秀峰,会长武新宇(1982年7月-1983年11月),张友渔(1983年11月-1985年8月),王仲方(1985年8月-1986年5月),副会长王一夫、梁文英、王汉斌、朱剑明、项淳
一、甘重斗、钱端升、宦乡、陈守
一、王叔文、曹海波、李广祥、盛愉,秘书长陈为典(1985年5月-1986年5月)。
1986年5月,中国法学会举行第二次会员代表大会,乔石、彭冲同志到会作了重要讲话。按照章程规定的程序,选举产生了中国法学会第二届领导机构。名誉会长张友渔、钱端升、刘复之,会长王仲方,常务副会长朱剑明,副会长任建新、顾明、李石生、高西江、鲁坚、梁国庆、张彦宁、王叔文、盛愉、张国华、高铭暄、甘绩华、陈为典,秘书长陈为典(1986年5月-1988年10月兼)、宋树涛(1988年10月-1991年5月)。
1991年5月,中国法学会举行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讨论修改了章程,选举了新的领导机构。名誉会长张友渔、王汉斌、任建新,会长邹瑜,常务副会长朱剑明,副会长林准、俞雷、佘孟孝、邹恩同、高西江、梁国庆、王叔文、孙琬
钟、王家福、罗豪才、高铭暄、陈光中、巫昌祯,秘书长宋树涛。1993年增补宋树涛为副会长。
1997年1月,中国法学会举行第四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亲切接见了全体代表,并合影留念,江泽民同志发表了重要讲话。会议讨论修改了中国法学会章程,选举产生了新的领导机构。名誉会长王汉斌,会长任建新,常务副会长佘孟孝、孙琬钟,副会长邹恩同、梁国庆、罗豪才、张秀夫、陈冀平、牛平、王叔文、王家福、高铭暄、陈光中、巫昌祯、罗锋、卞耀武、魏振瀛、孙在雍、宋树涛,秘书长宋树涛(兼)。
2003年11月,中国法学会举行第五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曾庆红,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政法委员会书记罗干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到会祝贺并与全体代表合影留念,罗干代表党中央发表了题为《繁荣法学研究,推进依法治国,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贡献智慧和力量》的祝词。会议讨论修改了中国法学会章程,选举产生了新的领导机构。会长韩杼滨,常务副会长刘飏,副会长牛平、王景荣、石泰峰、刘法合、刘家琛、孙谦、孙在雍、朱苏力、宋大涵、宋树涛、张文显、陈冀平、周成奎、罗锋、段正坤、夏勇、徐显明、袁曙宏、曾宪义,秘书长宋树涛(兼)。
2009年1月,中国法学会举行第六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到会祝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政法委书记***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发表了题为《始终坚持正确方向,繁荣发展法学事业,为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贡献力量》的祝词。会议讨论修改了中国法学会章程,选举产
生了新的领导机构。会长韩杼滨,常务副会长刘飏,副会长马建、王利明、王其江、石泰峰、刘继贤、安建、朱孝清、吴志攀、宋大涵、张文显、张苏军、李林、李清林、沈德咏、陈冀平、周成奎、胡忠、孟宏伟、徐显明、袁曙宏,秘书长林中梁。
第二篇:中国法学会2011年工作要点
中国法学会2011年工作要点
(2011年1月23日中国法学会六届四次常务理事会会议通过)
2011年法学会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全国“两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国政法工作会议精神,团结和引领全国广大法学、法律工作者,紧紧围绕“十二五”规划和“三项重点工作”,服务科学发展,服务人民群众,服务法治实践,服务和谐稳定,努力推动法学研究更加繁荣、法学人才队伍不断壮大、法治宣传教育不断提升、对外法学交流扎实推进、组织体系和自身建设进一步加强,全面开创法学会工作的新局面。
一、深入学习贯彻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1)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全国政法工作会议及全国“两会”精神,切实把广大法学、法律工作者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决策部署上来,夯实做好法学研究和法学会工作的思想政治基础。
(2)抓好法学理论研究队伍的教育培训。年内组织两期法学理论骨干培训班,成员扩大到各研究会常务理事。各地方法学会也要制定培训计划,加强对本地法学理论队伍的专题培训。
(3)继续举办“国情报告会”,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引导法学工作者更深入地了解中国国情,推动法学研究与具体国情相结合。
(4)加大宣传“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的力度,充分发挥“十杰”的带头作用和榜样力量。对1995年至今评选出的60位杰出青年法学家进行系列深度宣传,树立中国法学家的良好形象。
二、围绕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加强对重大专项和重点课题的研究
(5)围绕“十二五”规划确定的主题和主线,围绕保民生、保稳定、促和谐工作大局和政法战线的三项重点工作来谋划安排全年的法学研究课题。精心选题,突出重点,集中力量,大力协同,力争拿出一批有质量、有份量的研究成果来,为党和政府当好智库。
今年第四季度,召开一次全国性“三项重点工作”法学研究成果交流会。
(6)集中力量、精心组织实施《法学研究十大专项规划》。完善项目的中期检查和管理,加强督促和指导。项目的首席专家和课题组成员,要集中精力和时间,联合攻关,严格按照预定计划和要求,高质量高标准地完成任务。
(7)各地方法学会也要集中力量,从本地特点和实际出发,围绕地方党委和政府关注、群众关心的法治热点问题开展应用对策研究,争取多出成果,多做 1 贡献。
(8)组织开展第二届“中国法学优秀成果奖”评选活动。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精心组织,努力打造法学界、法律界的权威学术平台。
(9)完善研究成果的转化机制。加强成果的收集、发布、推广、应用、反馈系统的建设,通过《要报》、《专报》等形式,及时向领导机关和有关部门反映重要法学研究成果和重大法律对策建议,使更多的法学研究成果进入决策层,应用到立法、执法、司法和普法等法律实践之中。
(10)继续办好“中国法学家论坛”、“中国法学青年论坛”、“中国法学创新讲坛”。精心策划与组织,努力在法学研究的创新、繁荣,法学青年人才的培育、扶持等方面,发挥引领、示范和导向作用。
(11)贯彻落实研究会管理办法和研究会工作会议精神,大力加强研究会建设,切实提高研究会组织开展法学研究的能力、活力、贡献力,充分发挥研究会在繁荣法学研究方面的主阵地和主力军作用。
(12)认真履行国务院授权主管法学社团的职责,制定实施《社团管理条例》、《全国性法学社会团体规则》的配套管理办法,扎实做好法学社团的管理工作,促进其健康、有序发展。
三、夯实基础,大力推进地方法学会建设
(13)继续深入贯彻中政委5号文件和18号文件,以提升组织引领能力和服务大局能力为重点,以理顺体制、建立党组、健全机构、配齐人员为目标,以换届和区域法治论坛为契机和抓手,紧紧依靠地方党委和党委政法委,大力加强组织建设和能力建设,推动地方法学会工作整体跃升,力争地方法学会建设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14)继续推进省级法学会的组织体系建设,争取年内32个省级法学会全部理顺领导管理体制,有更多的省级法学会、副省级城市法学会建立党组。省级法学会加大对地市法学会的指导力度,推进经济比较发达、法学研究力量比较雄厚、条件比较成熟的地市建立法学会。
(15)大力加强地方法学会能力建设。举办地方法学会专职领导干部和业务骨干培训班,提升地方法学会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提高组织推动法学研究和法学交流的能力,培养一批热爱法学研究事业、胜任法学会工作的骨干力量。
(16)创新工作评价机制,尝试对省级法学会组织建设、制度建设和业务建设实行目标管理和量化考核,表彰先进,督促工作有效开展,为评选表彰地方法学会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奠定基础。
(17)继续对论坛资源进行整合。对地方法学会主办的常设性论坛,包括六大区域法治论坛、专题论坛和研讨会等,要统筹规划,进行有效整合,努力提 2 高论坛的质量与成效。
(18)探索统一称谓后会员发展、管理和服务的新途径、新举措。今年适当时候,召开全国会员工作座谈会,进一步做好会员发展工作,不断扩大法学会的联系面和覆盖面。拓展服务内容,创新服务方式,充分调动广大会员参与法学研究和法治实践的积极性,增强法学会的凝聚力和感召力。
四、加强舆论引导,大力做好新形势下的宣传信息工作
(19)认真贯彻落实***同志在全国政法宣传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以《中国法学会关于加强宣传信息工作的意见》为指导,创新载体,优化平台,努力做好新时期法学会各项宣传信息工作。
(20)把握建党90周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10周年等几个法治宣传的重要契机,配合中央部署,开展一系列宣传活动。
(21)深入推进“百名法学家百场报告会”活动。加强对活动的规划和组织,增强宣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保持“双百”活动的高层次定位,重点进入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同时向高校、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拓展;积极协调“双百”进港澳的相关工作;加大对各地自行组织的“双百”活动的指导力度,推动活动向下延伸,深入基层和一般百姓之中;配合“六五”普法规划和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加强对法治理念、法治精神、法治文化的宣讲和传播,营造全社会崇尚和信仰法律的良好氛围。
(22)认真组织撰写《中国法治建设报告(2010)》,保证质量,按时完成。《报告》发表后,组织专家学者进行深度解读,做好后续报道。
(23)继续组织实施“爱祖国,学法律,创和谐”大型青少年普法系列活动,丰富主题内容,创新活动形式,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崇尚法治、维护法律权威的精神。
(24)推进“中国法学会法学法律人才库和法学文库”建设,加强法学、法律文献和法学、法律信息的收集、加工工作,增强法学会的资源整合和信息辐射能力。
(25)中国法学会、各地方法学会和各研究会主办的刊物、网站,都要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准确把握舆论导向,为实施“十二五”规划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五、提高质量,增强实效,实现对外法学交流的新跨越
(26)认真贯彻落实第二届全国外事工作会议精神,全面实施对外法学交流第二阶段战略部署,发挥“民间外交”、“法律外交”、“学术外交”的独特优势,努力实现对外法学交流的整体跨越。
(27)继续发展深层次、多形式的双边务实合作。积极贯彻双边合作备忘 3 录,巩固与周边和大国的友好基础,加强固定化、机制化联系,深化交流内容,扩大交流成果。积极开辟新的交流渠道,发展新的交流伙伴,选择重点国家、重点组织,有针对性地实施具体项目。
(28)继续推进区域法律合作,提升我在国际法学、法律组织中的话语权。办好中国—非洲、中国—东盟、中国—亚欧、中国—拉美、东北亚五大区域法律合作论坛,科学规划,统筹协调,支持引导,不断扩大论坛的影响力。继续办好第五期东盟法律人才培训班,适时启动非洲法律人才培训项目,积极探索为其他发展中国家的青年法律人才提供实习、进修的方式。
(29)继续深化与港澳台法学界、法律界交流与合作。整合组建海峡两岸关系法学研究会,加强对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签署实施后相关法律问题的研究。组织好台湾法政专业青年学生中华文化夏令营活动。
继续加强与相关部门的联系与合作,深入研究香港《基本法》、澳门《基本法》实施中的相关法律问题。办好“内地与港澳及台湾地区法律研讨会”、“内地与港澳法律论坛”、“香港青年律师内地法律制度研修班”、“港澳与内地青年法律交流周”等活动;积极吸纳更多的香港、澳门法学法律界人士担任我会理事,扩大与台港澳法学、法律界的沟通联系。
(30)加强指导,提供机会,推动研究会和地方法学会更多参与对外法学交流活动。尝试实行外事活动有限授权委托机制,委托研究会和地方法学会代表中国法学会开展对外法学交流。
(31)有计划地组织外事干部业务培训,着力培养一批掌握现行政策、精通业务规则、善于对外宣传、具有国际意识和世界眼光的新时期法律外交人才。
六、深入开展创先争优和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大力加强法学会自身建设(32)继续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大力加强法学会机关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认真组织全国政法工作会议提出的以“发扬传统、坚定信念、执法为民”为主题的教育实践活动。
(33)以党的建设推动法学会机关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扎实推进“学习型、创新型、服务型、勤奋型”机关建设,努力使机关干部整体素质进一步提高,机关作风进一步转变,真正把法学会机关建成团结、勤奋、务实、创新、高效的工作集体。
第三篇:中国法学会征文评奖办法
中国法学会征文评奖办法
(2014年7月23日经中国法学会党组会议通过,自2014年8月1
日起施行)
第一条【办法宗旨】为增强中国法学会征文评奖活动的规范性和严肃性,提升中国法学会征文奖项的影响力和公信力,并促进成果转化,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适用条件】凡以中国法学会名义颁发获奖证书的征文活动,须由中国法学会主办,已成为中国法学会常态性活动并被中国法学会正式文件所认可,或写入中国法学会工作要点;论文评审应严格遵循本办法有关程序要求。
第三条【指导组织】征文评奖活动由中国法学会研究部指导,研究部和相关部门及有关合办机构共同组织。
第四条【基本原则】征文评奖坚持程序公开公正,严把质量关,宁缺毋滥,接受社会监督。
第五条【征文发动】论文征集应当通过多种渠道公开、广泛发动,充分调动广大法学法律工作者的积极性,确保论文征集量不少于200篇。
第六条【征文规范】征文字数一般不少于5000字,符合相关学术规范。
第七条【征文统计分类】具体组织单位应当负责录入论文相关信息,剔除重复投稿或不符合征文主题的论文,并按照内容或形式进行必要的分类。
第八条【征文情况报告】征文阶段结束并完成统计分类工作之后,形成征文情况报告,报中国法学会主管领导批准后,对外发布。
第九条【制定并发布评奖规则和时间安排】论文评审启动之前应当制定并发布评奖规则,确定评审程序和目标以及不同阶段的完成时间。
第十条【评审信息公开】论文评审应当及时公开相关信息,包括论文征集总数、奖项设置、评审办法和不同评审阶段的评审专家名单、评审结果等。
第十一条【评审标准】着重从选题是否具有较大价值、论证是否有理有据、结论是否成立或者对策建议是否可行、文字表述是否准确流畅等方面进行评审。
第十二条【匿名评审】论文评审采用专家匿名评审制度。参评论文应当进行隐名处理,评审专家名单在评审结束之前应当保密。
第十三条【评审程序】根据参评论文的多少,可分为初评和终评或初评、复评和终评两种不同的评审程序。不同阶段的评审专家重复率不得超过20%。
第十四条【评审专家】聘请评审专家应当注重专业水平和公正性,理论部门和实务部门相结合,兼顾不同学科、不同单位;应有一定数量的中国法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
第十五条【终评环节】终评应当采取集中书面评审方式进行。评审专家签署评审承诺书。评审结果当场公布。评审专家在评审结果上签字确认。评审承诺书、评审结果确认书向社会公布。
第十六条【获奖比例】严格控制获奖比例,一、二、三等奖及优秀
奖总数不超过参评论文总数的10%。
第十七条【学术不端检测】终评结束后3日之内委托中国法学会法律信息部进行学术不端检测,经人工复查后重复率仍超过25%的论文,取消其获奖资格。空缺名额不再增补。
第十八条【结果公示】拟获奖名单包括作者姓名和工作单位、论文题目,在中国法学会网等网站公示,公示期不少于10日。
第十九条【党组会议确认】公示结束之后,研究部和相关组织部门形成关于征文评奖活动以及拟获奖名单的综合报告,报请学会党组会议研究通过。
第二十条【最终结果公布】最终结果在相关网站和媒体上正式公布。第二十一条【获奖证书和颁奖】相关组织部门制作获奖证书并加盖“中国法学会”公章,采取适当方式进行颁奖或寄送获奖证书。
第二十二条【成果转化】相关组织部门应当在获奖论文及其他参评论文的基础上形成一篇综合报告或多篇《要报》材料。
第二十三条【论文数据入库】全部论文存入中国法学会“法学论文库”,并注意版权保护。
第二十四条【解释权属】本办法由中国法学会学术委员会办公室负责解释。
第二十五条【施行时间】本办法自2014年8月1日起施行。
第四篇:中国行为法学会简介
中国行为法学会简介
中国行为法学会是在原中国行为科学学会行为法专业委员会的基础上正式成立的。80年代中期,在著名科学家钱学森的倡导下,首都法学界部分学者共同发起成立了行为法学专业委员会。经过七年的学术研究活动,于1994年4月报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批准,并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注册登记,正式成立了中国行为法学会,属国家一级学会。中国行为法学会成立伊始就得到了我国法学界以及中央各部门领导及相关人士的积极参与和大力支持。周铁农、何鲁丽等近40位领导同志受聘成为学会的专家顾问委员会委员,罗豪才、江平等近30位著名教授、学者受聘成为学会的学术委员会委员,学会会员更是遍布全国各地,他们中汇集了众多著名法学专家、教授、大法官、大检察官、高级警官、律师、法医专家、经济学家等国内顶尖人才。
学会的研究方向即行为法学,是从人的行为和社会形态出发,以实现社会主义法治目标为行为导向,运用行为科学的一般原理和方法研究法学,特别是研究法行为及其发展变化规律的一个崭新的研究领域。从成立伊始,学会开展了多层次、多领域的行为法学研究,丰富了法学研究方法,推动了国家的司法乃至立法进程。
学会内部设有:秘书处、研究部、基础理论研究会、立法行为研究会、行政行为研究会、审判行为研究会、检察行为研究会、侦查行为研究会、法律语言研究会、律师执业行为研究会、执行行为研究会、法联重大疑难案件研究中心、行业行为规范研究会、新闻监督研究中心、国际合作交流中心、博士后工作站、全球化时代犯罪与刑法国际论坛等机构。学会领导
会长: 刘家琛
副会长 : 江必新 戴玉忠 马宝善 王建明 张 穹 卓泽渊 付子堂 马怀德 樊崇义 张林春 李文燕 何家弘 林 喆 李永军 张之楠 张大卫 张启友 沈国明
秘书长 :田明海
培训合作中心简介
培训中心系中国行为法学会下属分支机构,服从中国行为法学会的领导,以为广大法律工作者、企业提供专业、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为最高目标。培训中心立足于自身固有培训业务,本着“前沿的课题,专业的设计,一流的师资,务实的教学,优异的服务”的培训理念,积极开拓社会力量共同倾力打造最专业、最优质的法律培训平台!
培训方向为诉讼与非诉讼业务培训,行业领域覆盖公检法司以及律师、企业等,主要培训项目覆盖公司法务、破产、合同、保险、建筑房地产、金融资本市场、知识产权、企业法律风险、侵权法律、涉外法律、劳动婚姻、仲裁等各类民商事诉讼与非诉讼类业务以及刑事审判、行政审判,并针对基础理论、立法行为、行政行为、审判行为、检察行为、侦查行为、法律语言、律师执业行为、执行行为、重大疑难案件、行业行为规范、新闻监督、刑法等进行有效的研究和培训。
第五篇:中国法学会部级法学研究课题管理办法
中国法学会部级法学研究课题管理办法
(2011年3月中国法学会会长办公会议通过,2014年6月中国法学会会长办公会议修订,2016年4月中国法学会会长办公会议第二次修订。)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中国法学会法学研究课题的管理,提高课题研究质量,促进法学繁荣和发展,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法治中国提供法学理论支撑,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中国法学会法学研究课题为部级研究课题。研究工作的规划由中国法学会制订。课题的具体管理工作由中国法学会研究部负责。
第二章 课题选题与类别
第三条 中国法学会课题的选题,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为指导,着力研究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法学理论问题和法治实践问题,以及立法、行政执法、司法实践中的热点难点问题。
第四条 中国法学会课题分为:重大专项课题、课题、后期资助项目、委托课题、合作课题、专项课题。
第五条 重大专项课题是为解决影响我国法治进程的重大理论问题和重大现实问题而设立的课题,由中国法学会通过委托或招标立项。
第六条 课题是中国法学会每年一度通过招标立项的课题。
课题包括:重大课题,重点课题,一般课题,青年调研项目和自选课题。其中重大课题、重点课题、一般课题、青年调研项目由中国法学会资助经费。自选课题是自筹课题经费的课题。
课题立项评审、成果鉴定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关键环节邀请中国法学会纪检部门负责人、专家代表参加,接受监督。
课题选题指南由中国法学会研究部在向中央部门、法学法律界广泛征集的基础上,经中国法学会学术委员会评议,中国法学会审定。部分资助课题的选题由申报人自拟。
第七条 委托课题分为重点委托课题、临时性委托课题、中央部门委托课题以及其他委托课题。
重点委托课题由中国法学会党组会议或中国法学会会长会议审定选题及实施方案。
临时性委托课题由中国法学会根据中央有关文件精神和实际工作需要临时确定选题。
中央部门委托课题是由中央政法委员会或其他中央国家机关委托中国法学会组织法学法律工作者承担的课题。
国家企事业单位或社会组织委托中国法学会组织研究,课题选题具有较大价值,且提供一定经费支持的,可作为其他委托课题立项。
第八条 后期资助项目主要资助法学研究成果的出版。以资助学术专著为主,可适量资助学术译著。
已经通过答辩的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或博士后出站报告也可申请。获得后期资助项目立项的,应当进行一定程度的修改完善。
第九条 合作课题是由国内有关单位资助研究经费,按合作双方协议确定课题主持人和课题组,并报中国法学会研究部审核,由中国法学会批准立项的课题。
第十条 中国法学会可以根据国家形势和工作需要,围绕某一重要文件或者重大专门领域设立专项课题。
第三章 课题申报与评审
第十一条 中国法学会课题申报条件:
1.课题申请人须具有良好的政治素养和独立开展及组织科研工作的能力,能作为课题实际主持者并担负实质性研究工作。
2.重大专项课题、重大课题、重点课题申请人须具有正高级职称或局级以上行政职务;一般课题申请人须具有高级职称或处级以上行政职务或法学博士学位;青年调研项目申请人不得超过35周岁,具有中级以上职称或科级以上行政职务或法学博士学位或属于法官检察官或法学博士生二年级以上;自选课题申请人原则上须具有中级以上职称、副处级以上行政职务或法学博士学位;后期资助项目的申报者须具有中级以上职称或副处级以上行政职务或法学博士学位,且申报项目已完成70%以上。
3.申请人可以单独申报,也可以组成课题组申报。重大专项课题、重大课题和青年调研项目以及其他拟采取实证方法的课题应由课题组申报,课题组成员原则上由法 学工作者和法律工作者共同组成。
4.申请人所在单位承诺积极支持,提供必要的研究条件。
5.申请人每次作为主持人只能申报一个课题,同时可作为一个课题组成员;单纯作为课题组成员的,可同时参加两个课题组。
申请人不能以内容接近的课题申请书在其他部门设立的课题立项。
承担过或正在承担相同研究内容的课题的,或者承担中国法学会研究课题但未取得《结项证书》的,不得申请。
第十二条 课题申报时以提交电子版申请书为原则,无需提供职务职称证明材料。人事档案所在单位科研和财务管理部门盖章手续,在拟立项公示之后办理。
拟立项公示期间或者立项后发现申报时职务职称与事实不符的,不予立项或取消立项资格,记入中国法学会课题研究诚信档案,并承担相应责任。
第十三条 中国法学会组成课题立项评审委员会,进行立项评审。评审专家应当具有较高的学术造诣和学术公心,由中国法学会主管领导审定。中国法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在评审委员中占适当比例。
第十四条 课题评审的基本标准:
1.课题具有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2.课题具有学术前沿性,预期能产生具有创新性和社会影响的研究成果。3.课题研究方向正确,内容充实,论证充分,拟突破的重点难点明确,研究思路清晰,研究方法科学、可行。
4.课题成果应当具有时效性和实效性,课题研究进度计划符合实际需要。
5.课题申请人及课题组成员对申报课题有一定的研究基础,有完成研究工作所必须具备的时间和条件。
6.申请经费及经费预算安排科学、合理。
第十五条 中国法学会研究部对申报材料进行资格审查,通过资格审查的,提交立项评审。
评审方式以匿名通讯评审为主,以会议评审为补充。采用匿名通讯评审方式的,评审工作分为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为内容评审,评审指标主要涉及申请人对课题价值的理解、研究内容及可能的创新性、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等;第二阶段为基础评审,评审指标主要涉及主持人及研究团队的研究能力、在课题选题相关领域已有的研究成果、研究计划和成果形式等。内容评审得分占总分的65%,基础评审得分占35%。中国法学会主管领导主持召开会议,提出拟立项课题名单。
采用会议评审方式进行的,评审专家对申报课题进行独立审查并打分,根据综合得分提出拟立项课题名单。
后期资助项目原则上采取会议评审方式进行。
第十六条 拟立项课题名单及课题主持人基本信息在中国法学会网站、中国法学创新网公示,公示期为10天。在公示期内发现有不符合申报条件的情况,经查证属实的,取消立项资格。
公示期满,报中国法学会党组会议审定,向立项课题主持人寄发《立项通知书》,并通过中国法学会网站公布立项名单。
第十七条 课题评审结束后,应及时公布评审办法、评审专家名单、评分指标等与课题评审相关的信息。
第四章 课题过程管理
第十八条 中国法学会课题实行课题主持人(首席专家)负责制。课题主持人应严格按照本办法和立项要求组织课题组开展研究工作,并承担相应责任。
第十九条 中国法学会课题的实施,应注重调查研究,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应重视多学科的结合和跨学科、跨部门的联合攻关,力争使成果具有学术价值、应用价值和社会影响力。
第二十条 中国法学会对立项课题实行中期抽查制度,抽查的内容包括课题研究的进度、取得的阶段性研究成果、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措施以及经费使用情况等。
重大专项课题每年进行一次期中检查。课题由中国法学会以随机抽检的方式进行。
第二十一条 承担重大专项课题、重大课题、重点课题、重点委托课题的,应在立项后及时召开课题启动会,邀请课题组成员之外的本领域专家和本单位科研管理部门负责人参加,对课题研究重点、研究方法、调研安排、具体分工、实施计划、阶段性成果和最终成果进行论证和部署。提倡一般课题、青年调研项目、自选课题、委托课题召开课题启动会。
承担中国法学会课题,应在课题申请结项前至少召开一次课题研讨会。
第二十二条 接受期中检查的课题主持人须按要求及时向中国法学会研究部报送《中国法学会重大专项课题中期检查表》或《中国法学会部级法学研究课题中期检查表》,报告课题研究进展和管理工作情况以及科研经费的使用情况,对如何按期完成后续工作做出说明。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中国法学会将不予拨付剩余经费: 1.尚未进行实质性课题研究的; 2.没有取得相应阶段性研究成果的; 3.无故不接受中期检查的; 4.不按时提交中期检查表的。
第二十三条 课题主持人应与中国法学会研究部就课题开展情况保持密切联系,并及时报告课题进行中遇到的重要问题和进展情况。中国法学会有权随时监督和抽查课题研究进展情况。
第二十四条 课题主持人所在单位要将中国法学会课题纳入本单位的科研工作计划,在人、财、物等方面给予积极支持,协助中国法学会做好课题的跟踪管理,保证课题组能够按时保质保量完成课题研究。
第二十五条 课题批准立项后,由于课题主持人较长时间出国或工作变动、健康等不得已原因,需要变更课题主持人的,或变更其他重要事项的,须向中国法学会研究部提出申请并得到批准。非前述原因,无特殊理由申请变更课题主持人的,不予批准。自行予以更换的,申请结项时按课题中 止处理。
第二十六条 重大专项课题的完成期限为二至三年。课题的完成期限原则上为一年,属于基础理论研究的,可适当延长。因特殊原因需要延期的,应在课题到期前提出申请,延期时间不超过一年。重点委托课题原则上当年完成。中央部门委托课题和合作课题的完成期限根据委托单位要求和合作协议的规定确定。
第五章 经费管理
第二十七条 中国法学会课题经费的使用必须符合国家有关财务制度的规定,严格按照经费管理办法执行,并根据国家政策的调整,及时总结经验,改进科研经费管理办法。
第二十八条 课题组使用课题经费必须经本单位科研管理部门审核,接受财务管理部门的监督。
第二十九条 课题经费的开支范围:
1.设备及耗材费:用于购买课题研究所需设备及耗材的支出;
2.资料费:用于购买课题研究所需图书、资料等支出; 3.会议费:用于召开课题研讨会、座谈会、鉴定会等所发生的会议费支出;
4.差旅费:用于课题研究所发生的出差、调研等支出; 5.劳务费:包括课题研究所需人工费用和专家审定费等支出;
6.管理费:不超过课题经费的3%,用于日常科研管理工作;中国法学会拨出经费,不需要经费接收单位向中国法学会提供票据,包括税务发票和资金往来结算凭据。
7.其他支出:课题研究需要但未列入以上各项的其他有关支出。
第三十条 资助经费一次核定,分次拨付,专款专用,超支不补。课题立项后拨付资助经费的70%,课题成果鉴定验收合格后拨付剩余经费;重大专项课题资助经费立项后拨付资助经费的60%;项目进行中以检查合格的重大专项课题中期检查表为凭拨付20%,其余20%为预留经费,在项目验收结项后拨付。未通过验收结项的,不予拨付。
第三十一条 出现下列情形之一者,暂停拨付下期经费:
1.不提交或不按时提交课题进展情况和课题经费使用情况报告的;
2.将课题经费挪作他用的;
3.经审查,课题阶段性成果未达到预定要求的; 4.无正当理由未按规定期限完成研究任务的。
第三十二条 课题主持人因工作调动等原因需更换财务管理部门,应报中国法学会批准。
第三十三条 中央部门委托课题的经费,由委托部门承担,或根据实际情况中国法学会承担;其他委托课题的经费,由委托部门承担,按有关财务管理规定执行。
第三十四条 合作课题的经费,由资助方提供,按合作双方协议使用,并接受中国法学会审查监督。
第六章 成果验收与成果转化
第三十五条 建立科学合理的课题成果评价体系,注重成果质量,注重实际应用价值。
中国法学会课题成果形式可以为决策咨询报告、研究报告、论文、专著等。课题主持人原则上应提交决策咨询报告作为课题阶段性成果。
第三十六条 课题组完成研究任务后,课题主持人应认真填写《课题结项申请书》,经所在单位科研管理部门和财务部门审核合格后,连同最终研究成果、符合规定字数的内容摘要和电子文本报送中国法学会组织专家鉴定,鉴定验收合格后予以结项。
第三十七条 中国法学会组织专家对课题成果进行鉴定。鉴定专家应具备以下条件:
1.具有高级职称;
2.在鉴定成果相关领域已取得相应水平研究成果; 3.具有科学良知和公平、公正的品格;
4.不在被鉴定成果课题组主持人所在单位任职; 5.不是被鉴定课题成果的课题组成员。
根据课题的具体研究内容,可邀请具有较高研究能力的法律工作者作为鉴定专家参加鉴定工作。
第三十八条 研究成果鉴定采取匿名通讯鉴定方式。如有必要,可以会议评审的方式进行。
第三十九条 鉴定等级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等四种。
(一)鉴定等级为优秀的,研究成果应有重大创新,有很高的学术价值或应用价值或社会影响。2份以上阶段性课题成果得到省部级以上党政领导机关采纳的,优先考虑优秀等级。
(二)鉴定等级为良好的,研究成果应有明显创新,有较高的学术价值或应用价值或社会影响。
(三)鉴定等级为合格的,研究成果应有一定创新,有一定的学术价值或应用价值或社会影响。
(四)研究成果不规范,且明显缺乏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的,鉴定等级为不合格。
第四十条 课题成果等级为“优秀”、“良好”、“合格”的,由中国法学会颁发《课题结项证书》,并拨付经费余款。
课题成果等级为“不合格”的,课题组应当对课题成果进行修改并提交中国法学会。修改后的研究成果经再次鉴定仍不合格的,由中国法学会作出“不合格”的决定,并通报课题主持人所在单位,剩余经费不再拨付。成果鉴定不合格的,其课题主持人三年内不得申请中国法学会课题。
第四十一条 鉴定专家之间对于课题成果评价相差较大的,中国法学会可另行组织专家进行鉴定,必要时组织评审会议,通知课题主持人现场进行答辩。
第四十二条 强化成果转化意识,拓展成果转化渠道,发挥成果的社会效益。
1.中国法学会建立课题成果要报制度。每一个课题结项之前应当至少提供1份成果要报。
2.中国法学会择优通过《要报》、《要报特刊》等途径向中央有关部门报送,推荐在重要报刊上发表。
3.每年结集出版《中国法学会部级课题成果要报汇编》。4.课题成果鉴定等级属于“良好”以上且符合出版条件的,可纳入《中国法学会优秀课题成果文库》,予以资助出版。
5.课题主持人应当积极向本单位、本地区相关部门推荐成果,鼓励课题成果向课程、教材、教学转化。
6.课题主持人所在单位应采取积极措施,做好课题成果的宣传、推广和应用工作。
第四十三条 自选课题按期结项且成果鉴定为“优秀”的,予以后期经费资助。课题成果具有重大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的,可予以再立项进行深化研究。
第四十四条 中国法学会建立法学研究成果的评价奖励机制,每三年评选一次中国法学会优秀法学成果,对推动法学理论发展和促进学科发展具有创新意义,被领导机关采纳、产生重大社会影响,取得应用转化效果的中国法学会课题研究成果,予以奖励。
第四十五条 课题成果归中国法学会所有,以中国法学会名义对外发布和使用。课题主持人及课题主持人所在单位有将该成果用于科研、教学的权利和经中国法学会同意赋予的其他权利。
第四十六条 未按课题完成期限提交研究成果,又未提出延期申请并得到批准的,中国法学会作出撤销项目决定并通报课题主持人所在单位,追回已拨付的资助经费,列入中国法学会课题研究诚信记录,课题主持人在五年内不得申请中国法学会课题。
第七章 附则
第四十七条 本办法自通过之日起生效。
第四十八条 本办法由中国法学会会长办公会负责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