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骨干校长省级高级研修班培训日志
贵州省小学骨干校长省级高级研修班
安仕文暮省日志
时间:2013年5月11日至5月21日
地点:重庆西南大学
2013年5月12日 晴 星期日
出于以下几方面的原因并得到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批准,参加了此次培训,期待完成自己的愿望并有意想不到的收获!一是需要补充新鲜血液,了解教育前沿,碰出哪怕细小的火花,激发哪怕一小点激情;二是借此稍息作一下调整,暂时远离学校的事务,特别是各项繁琐的应对。静一静,想一想,学校教育本质的东西;三是结识一批来自全省各地的校长,结下一点的情缘,了解各地教育的现状,交流对教育认识的不同见解;四是进行相关方面的考察洽谈,为下步组织教师暑期培训做些铺垫和谋划。
参加省内外培训已是多次了,所以少有了冲动。况且对重庆西南大学而言,早在07年就在这儿文化与社会发展学院进行了十多天的封闭学习,就在本次培训中心隔壁,就一步之隔。对6年前的培训至今还历历在目,那是我人生中影响较大、收获颇丰的少有学习培训。军事化的严明纪律管理、无微不至的细小生活关怀、德高望重的名家开导,加上当时培训班是小班化(白云区的50名中小学校长,本人任班长)圈内人,学习热情高涨,活动有声有色。每天一起排队上学、放学,统一呼号等情形仍然记忆犹新!
今天是报到之日,乘坐昨晚K9518次列车于今晨6:40到达重庆火车站,走出站台按照主办方提供的乘车路线立即搭乘503路公交,结果并非所说能到西南大学2号门下车,而是辗转到了同兴枢纽站转乘505路到北碚,再搭乘出租车于近十点到达报到点,缴费、领房卡、培训资料等入住下来。说实话,白纸黑字罗列出的乘车指南并非如此,还是觉得不应该有的粗心。拿着薄薄的培训资料袋回到寝室忙着翻看,从培训手册上没看出什么让人惊喜之处,无论从形式还是内容上都不是很精细规范。袋中除了很粗糙的培训手册、一个笔记本、一支笔及餐劵外别无所有,或许是自己在外培训多了麻木了提不起胃口的原因吧。但至少从准备上还是与以往在其他地方参加的培训有较大差距,但愿后面接下来的培训让人眼前一亮,彻底否定自己的最初判断。晚上7点钟是此次培训的预备会,同样因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内容,加之气氛和形式上的懒散冷落也让人有些失望。短短几分钟,班主任老师按照培训手册上的内容对大家培训期间的任务、纪律、安全作了简单交代后就解散了。
有缘与年轻的兴义的解校长同一寝室,并先后遇见了安顺的华校长及修文的贺校长等老朋友。重庆的天气较贵阳热,尽管今天有时间,也就没外出。也没有打扰尊敬的近在咫尺的秦院长及袁校长等老朋友,因为他们太忙。就在寝室里宅了一天,在解校长的陪同下看了一场NBA和中超联赛,贵州人和在关键时候客场1:0赢下了长春亚泰,还不错。按照外出学习的习惯,还是记下这些哪怕无聊的东西算作纪念吧。
(5月12日22:21于301室)
5月13日 星期一 晴转小雨
晚上西南大学文化与社会发展学院秦启文院长及“三立”职业培训学院袁婷婷校长非说要为我接风,盛情难却并约上同室及熟识的另两位校长一起应允,毕竟秦院长及袁校长都是老朋友,更是高人。下午五点半袁校长在门口如约来接,一起到北碚出名的三溪口吃豆腐鱼后去“三立”培训基地坐了一会儿,耽误了一些时间,也受到不小的启发和教育,萌发一些新的想法。
今天是正式开班的第一天,没有让我很失望,还是有很多值得记下的。上午的开班典礼中规中矩,年轻的基础教育师资培训办公室副主任张黎主持,西南大学培训学院常务副院长张国镛作了讲话,他将当前国内教育干部培训形势、西南大学历史及对培训学员的建议和要求有机结合的讲解,条理清楚,言简意赅,流畅自然,易懂实在,不难看出还是很有水平的。小中见大,大中见小。之后来自石阡的学员代表也作了表态性发言。开班典礼结束后惯例性的合影,然后在班主任老师的主持下进行破冰行动及学习型小组的建立,因为参与的培训较多,这类的活动也见识了不少,也就没有什么新鲜感。分组、游戏、小组合作协商确定组名、组徽、组歌、口号、组长等,校长们还是很用心并积极的参与的。尽管活动的主持不是很有条理,目的性不是很明确,也缺乏一定的主持激情号召,但大家的领悟能力还是比较好的,也就很顺利地完成各个环节。11点各组集中展示,分组登场,都能充分地展示各组风貌,激情也不断高涨,也不乏很多善于展示的校长,毕竟是贵州小学校长的精英。
下午是四川大学外国语大学副校长陈志彪教授的课,课题为《教育家的师德情怀》。陈教授准时登台,其貌不扬。很朴实稍显瘦小的身材,非常普通的打扮,一看就知肯定是高人,因为真正的高人往往就是这样的。陈教授出乎预料的像这样的讲座没有用课件,也一直站着讲课,且几乎没有什么肢体语言。可想而知,近三小时的课非一般功底能讲下去的,不精彩学员能听下去吗?他从教育家的育人情怀、教育家的人生情怀、教育家的处事情怀三方面进行讲解,从讲解的内容来看与主题有一定关系但又并非必然关系,更多的结合自己的经历讲了很多现实状况。他善于博古论今,侃侃而谈。更善于归纳总结,善于将很多社会现象用顺口溜的形式表现,可见其语言功底和社会阅历,其超强的记忆非一般人所能。看来费孝通的学生、周济的老师毕竟不一样。整堂课听下来很是轻松,也启迪大家的思考,得到大家的认可,博得阵阵掌声。
他把教育存在的问题归纳为7个方面,很是精辟透彻,这是教育部都棘手的事情,况且我等凡夫,只得面对现实。他说,“大学不在于大,而在于学”、“大学就是大师。”让我对大学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也觉得蛮有道理。并告诫大家,“要低头做事,抬头做人”、“发现问题并能解决问题的人就是领导”、“老师强则学校强。”我非常赞成这样的观点,并努力践行着。他在讲课中对人生、对为人、处事等方面作了精辟的概述。诸如物理上的生命是有限的,精神上的生命是无限的。说一生三件事,读书教育本人,教书教育别人,写书教育后人等。归纳了人生三件宝贝、四个单词,地图的六个哲学道理。这些看法和见解也在不同的场合有所耳闻,自己也有所类似体悟,基本认同。
在不得不佩服陈教授在非凡人生经历、丰富的词汇积累的基础上口若悬河的讲授外,也有一些小的意见,算是不同的看法。一是语速过快没给大家留下思考和回味的空间;二是将很多民间的大众的交流语言也一味的编成顺口溜的形式展现,让人觉得真实的事件反而变得不真了。有点假,更显得油。总的来看,陈教授的这样的课估计在全国各地已经讲了不少场次,或许已经形成了固有的模式和自己的风格。
(2013年5月13日0:22于301室)
2013年5月14日 星期二 雷阵雨
上午课程安排表上原定的张国镛教授的《城乡教育统筹发展》的课被调成了杨挺教授的《学校危机及其应对》。杨教授从危机的含义与特征、常见危机的类型、危机的应对与处理三方面进行了讲解。杨教授虽然年轻,因为长期从事此方面的研究,在讲课中运用了大量案列,结合当前教育在特殊的社会环境下面临的考验,给大家可操作性较强的传授。课堂不是很精彩,也没什么特刺激人的新观点,但绝对很实用,值得校长们好好借鉴。并以此经验和方法在工作中最大限度避免意外发生,做好自我保护。
学校校长是学校的法人,更是学校的第一责任人。校长的风险在全社会都高度关注校园安全的今天更是达到顶峰,可谓如履薄冰,我认为作为校长要正确面对。既要高度重视,充满危机意识,理解社会对校园安全的高度敏感,更要冷静思考,积累经验,科学应对,将可能避免的管理性危机化解,将不可避免的外部危机及学生自身性危机损害降到最低限度。既不能麻痹大意忽略学校的隐患和可能发生的危害,也不能因噎废食,阻碍正常活动的开展和学校的发展。
说实话,现在的小学生几乎都是独生子女,失败成功都是100%,维系着几个家庭共同的期望,一旦有所闪失,无论家长是谁都难以承受。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都靠这颗独苗支撑,本就不够牢固的倒三角形体系,支点都没有了还用谈其他!作为当校长的同时又是家长、子女的我们换个角色来看待此问题也就释然了。另一方面,现在的媒体我只能说太强大了。紧紧抓住人们的心理,聚焦人们敏感的神经,千方百计吸引人们的眼球。其中还不可排除个别别有用心者缺乏专业素养,捕风捉影、夸大其词的进行歪曲报道,不给社会正确的舆论导向,这往往让处在风口浪尖上的学校领导者下不了台,非常难堪。但我们也得冷静机智面对,尽可能的与媒体沟通协作,借助其强大的社会效应化解矛盾和误解。
不得不承认,现在社会及媒体对学校教育还是有些关注到过分敏感的程度了,这将对学校管理还是影响较大的,制约了学校很多的自主发展。张教授在课程第一部分提及到“绿领巾”与“教育歧视”事件,这又勾起了我对此的看法,不得不又多说几句。两年前媒体报道某校除了大批的学生佩戴红领巾外,对少数表现较差的同学发放绿领巾佩戴,于是新闻媒体介入大加炒作,说此做法歧视差生,伤学生的自尊等等,严加批判。其实,在此报道之前,我最初还是亲临某有名小学观摩,看到他们的这种创新做法我是很欣赏的,直至今日我仍然持保留态度。当时,我看到带绿领巾的同学依然阳光灿烂,还别有一番风景,也得到学生及其家长的认可。因为除了少数暂时表现差的同学外还有更多的是年龄还没有达到入队年龄的同学在佩戴绿领巾,他们也只是过渡阶段暂时而已。当时我想,此学校之所以为名校,你看这些细节处理得多好,回去一定得好好借鉴,谁知没几天,由新闻媒体引发的轮番轰炸就铺天盖地的来了,作为个人认为本没有过错的学校恐怕不得不在社会巨大压力下败下阵来,憋屈的收起绿领巾,不敢再坚持下去。冷静想一想,学生中有个别表现差的同学,让他们带绿领巾也是对他们的提醒和鞭策,警醒自己改正自己的缺点错误,受一小点挫折和打击又有什么呢,我认为现在的学生最缺乏的就是这东西。鼓励性评价很有必要,但一味的赞扬声中成长起来的学生我敢说以后难以担当重任,说不准哪一天遇到一件很小的不顺心的小事就会发生意外。过度的纵容学生恰恰是对学生的不负责任,我认为那才是歧视。还有学生未达到入队标准,与其因不是少先队员不让学生佩戴红领巾标志,不如让他们佩戴离红领巾很近的绿领巾,总比什么都没佩戴学生会更有尊严些。如果这种做法都大张旗鼓的称其为歧视的话,那同为小学生的这部分学生什么也不佩戴且不被认为更受到歧视?!
提起笔就这样唠唠叨叨收不了尾,前面占了大量篇幅,下午的课也还是很有品头的。尽管今天是多变之日,下午课程表上李森教授的《创新教育与课堂教育改革》还是被调整成了年轻的赵鑫副教授来讲,给人年轻、帅气、精干印象的赵教授没让我失望,在课上阐述了很多自己的观点,也与我的一些想法不谋而合,很是欣慰。他讲了三个问题:什么是创新?什么是教学创新?教育创新与课堂教学有什么关系?他提出“关注身心健康”、“作业全批全改值得反思”、“学生往往因喜欢老师而喜欢这位老师所教的学科”这些观点都是我一直主张的。他还说,教学就是解决问题,针对问题的教学效率最高。真正优秀的教师是使后进生都能发展得较好的教师,而只会教“优秀生”的教师不是真正的好老师。很多时候不压抑就是创新。这些观点我都非常赞同。他最后说,老师是不是优秀不是自己说了算,也不是上级领导说了算,而是工作对象说了算。很有道理!
(因特殊原因,2013年5月16日22:04后补)
2013年5月15日 星期三 阴
因区委书记今天调研教育,我校作为小学教育的代表,难得的机会,即荣幸同时也肩负责任。本放心在家的领导会接待并处理好相关事情的,但局里还是高度重视此次领导的调研,毕竟教育必须依托于当地党委政府才能更好的发展。局主要领导从事关我区教育全局的高度,还是最后慎重决定把我召回。尽管我不想丢弃难得的听课学习,不想往返奔波劳累,还是毅然听从召唤,临时订票返回。故,课程安排今天的龚雄飞院长的《校长领导力建设设》这一课不得不被落下了,参观朝阳小学也由此缺席。
晚饭时定下晚上10:45的机票后并匆匆从饭桌赶向机场,直到10:15才到达候机室,迅速办理登记手续。哪知飞机延误一直到凌晨0:40起飞,赶回家已经是2:30了。
早上来到学校,了解并查看了准备情况,还召开了行政碰头会,中午大家作了一些准备。下午2:35丁书记一行如期来到学校,我陪同领导查看了校园及教师办公室、廊道文化、教室设施,一路上向他介绍了学校基本情况及学校历史,阐述了学校的办学思想,向他介绍了班级笑脸谱、学生风采等,丁书记还饶有兴趣的观看了学生手抄报、小制作以及校本成果,走进办公室与教师交谈,询问大家的生活工作情况及工资待遇,对各班的白班互动式教学进行了了解。丁书记临走前还对本人来校工作情况进行打听,询问对学校当前面临的困难,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案。对学校“以培养学生良好习惯作为教学工作第一要务”的办学思想表示高度认可,并希望学校对学生的良好习惯进行细化逐一落实。短短的半小时时间,足见领导对我及老师们的关怀,深感领导对教育的高度关注和寄予的殷切厚望。为了不影响我的学习,待领导离开学校后,对学校的事情简单交代,并又匆匆赶往火车站,乘坐晚上的火车连夜赶回西南大学。
16日上午7:30,在很多同志还没起床时,我已平安顺利抵达西南大学,参与新的一天的学习。
(2013年5月16日22:44后补)
2013年5月16日 星期四 雨
上午,重庆市教科院副院长陈定凡作《特色学校文化建设之我见》的报告。自我介绍60岁的人了,教授二级岗,相当于副部级待遇。健壮的身体、乌黑的长发实在让人难以置信!类似的情形见多了,让人引发这样的猜想,难道学识能够健身养颜?可见,人不只是物理层面的,还有必不可少的精神层面的同样重要。
陈院长知识渊博,阅历丰富。不只是谈学校文化,谈教育理念,还谈人生,谈感悟。
他说,家长送孩子到校是来长大的,而不只是来读书的。这与在前不久我听省教育厅李厅长所说的“老师就是陪伴孩子长大的人”的观点有些相似之处,让我对学校、老师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还说,要懂人生必须懂人体。让人耳目一新,豁然开朗。我校在践行“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更有必要去研究“人”。我们都是人,所有的工作和生活都是为了人,但未必真正了解人,值得深思。道德、文化的东西一定是在吃饱穿暖的基础之上的,这难道不是对人的最本质性的反思吗,难道不是以人为本的最直接的体现吗?他说,现在有的学校不是学校(是工厂,是培训班)。使我毛骨悚然,震惊不小。同时提出,没有考试就没有教育,考试是非常好的东西。关键是考试的内容和形式。细想起来确实是这样!在讲课中提醒大家,学校要隆重举办毕业典礼,意义重大,校长必须亲自出面参与开学典礼、毕业典礼。校长课间活动不是背着手巡视而是参与其中,让我汗颜!看来,下步在这些方面真得痛下决心有所改变。关于学校的界定,陈院长说出了自己的看法,一般的学校讲管理,优秀的学校讲文化,卓越的学校讲故事。很有见解!这在我所感悟的学校管理中制度管理、情感管理、文化管理的三级管理上有了更深层次的看法和更高的要求。不过,正好与我校正在开展的“三读一写”活动(读课标、读教材、读教育名著、写教育故事)契合,很是欣慰!当然,我认为他们是相互依存并不断升华的。精细科学的管理、特色悠久的文化,必定是精彩故事的根基。只有这样才会孕育有价值和感人的教育故事,才会铸就卓越的学校。
下午是南岸区珊瑚实验小学校长谭劲的学校特色创建方面的算是经验介绍吧。估计不是特意安排而更多地是巧合吧。全天上、下午的课,从内容上基本为同一主题。一个重理论,一个重实践。巧合的是50出头的女校长谭劲,从长相、身材、精力来看,碰到谁也不会相信,看上去顶多40罢了,与上午的陈院长一样显得年轻气盛。她说是心态好的原因,我相信。同时也进一步印证了前面我所说的“学识能养颜、健身”的论断。
从她讲课中自我经历介绍以及学校如何践行办学理念、创建特色学校来看,谭校长在学校的发展过程中付出了大量心血和汗水,也经历了很多困惑和阻力,是一位实干家,这点我能理解。中学高级教师,作为重庆市未来教育家培养对象,在重庆人才云集的地方没几下子肯定是枉然的。她以珊瑚实验小学的办学理念“珊瑚最红,孩子最亲”作为上课的课题,也可见她作为学校的校长对学校发展的特殊情愫。
前部分的讲解,个人认为因缺乏一些实质性的新观点不是很吸引我,诸如“作为校长一定要有明确的办学思想”、“充分利用好家长资源”这些提法,我早已接受,大不了是引发自己如何结合实际去更好的操作而已。对我印象深的是“在没有标准答案的世界里挑战自我”这句话,给我一些新的启发。在后半部分,慢慢的吸引并打动着我。即,介绍学校紧紧围绕办学理念去挖掘其中的元素,构建“亲亲校园”。从学校的环境布置、活动开展、课程设置等方面无不体现“亲”。克服各种阻力毅然决然的坚持下去。对“亲亲课堂”的研究开发,全员参与辐射,历时5年,走出突围,现初见端倪,非常不容易。事实证明,很多成功的秘笈就在于坚持!失败都源于信心不足,自我否定。她深有感触的说,学校文化最核心的就是课堂特色文化,我比较赞成。这让我对校园文化建设丰富了认识,找到了又一很好的载体。不得不承认,课堂是学校教育的主要载体,很多事情都需要从课堂出发并回归课堂。
(2013年5月17日0:10于301室)
2013年5月17日 星期五 小雨
酒后胡言,或许很有嚼头。因为大学期间余雨阳先生说酒桌上的哲理,醉者言醒,醒者言醉,我一直认可着。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晚上铜仁地区的校长聚会特邀我,多喝了几杯,也延误了我写反思的时间,但不后悔!
早上,到北碚区中山路小学参观,冒着小雨步行,结果还是有些让人失望!走进校园,狭小破旧那不是校长的事,完全能宽容和理解。但校长对一行的夸夸其谈与实际情况的大相径庭让我越来越抵触。对我而言,见的多了,一进校门,有几分功底,自然心知肚明。眼见为实,学校的环境布置很花哨,很别扭,极不协调,说不出那种味道。从环境及师生言行上看,管理很粗糙,很凌乱。不难看出学校很漂浮,没有文化底蕴。但校长在给大家的介绍中,或直接或间接的透露出其发展的巨变,在社会上的巨大影响,得到很多知名人士的高度认可,我则不以为然!校长拼命的说时代发展必须打造学校特色,但绝对不能贴标签,我认为没错,但恰恰她在违背。从大家聚集的会议室凌乱的摆设、不协调的布置,从环境的粗放陈旧,廊道的单一花哨,师生的精神状态不难看出,这是一所本有深厚历史底蕴的学校情形吗?她说的“在空白处求生存”、“校长做自己该做的事情”、“不做豪华的环境建设,理念实用就可”这些观点我倒是赞成的,但我觉得她首先没做到,言行不一。当然,也可看出其利用各种资源发挥的巨大能量,诸如请顾明远先生的题字让学校文化产生社会影响之类的,是我需要学习或望尘莫及的!
下午,听重庆渝中区教委、人和街小学校长肖方明的《培育学校文化,提高学校的核心竞争力》的报告,我受到不小的打击和刺激。从讲课的艺术上来讲也就一般,更多的是在宣读课件。但从介绍自己的一些做法和学校的情况来看,又不得不让人钦佩!
首先,不得不承认同为西部的贵州跟重庆的巨大差距,这是我们不能改变的。诸如学校可到高校自主招生还有很多政策优势,中央高层的江泽明、胡锦涛、习近平、贺国强、***、汪洋等领导都到过学校与学校的老师、学生亲切会见,这是我等望尘莫及的。怪不得人家面向未来、面向全球,先后有很多老师、学生及社团到国际上9个国家和地区进行访问活动,每年至少有5个团队出国参与国际活动,我也不想深层次的追问原因和条件了,这就是资源!让人惊奇的是,他们同样是顾明远先生对办学理念的题词并参与办学理念的提炼,这可不是我等所能想的。除了物质上的条件外,还有其他很多很多东西!
回过来说说肖校长在授课中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地方吧。他说,某些学校的职工把学校的加班当作负担躲避,而另一些学的职工在琢磨为什么学校加班领导不叫我,足可反映出不同学校的文化价值取向,让我胆寒!他谈到,素质教育应包括对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我认为很有道理,也是我的学校所忽略和欠缺的。“过重的课业负担是损害学生身心健康的重要原因。小学应率先肩负。”我特拥护,但不一定能做得到,主要是担心老师及社会不一定能接受!肖校长对人和街小学如何践行“和”文化进行了一一介绍和诠释,非常具体。对学校的一些一以贯之的系统做法让人钦佩。其中谈到德育教育时,一年一个主题的做法与我的想法不谋而合,只可惜我的想法迟迟难以实施,期待着我的同伴实质性的行动!他还说,有些形式也是文化,让我向来反感形式主义的人猛然顿悟!
(2013年5月18日0:32于301室)
2013年5月18日 星期六 阴
今天安排的是“红色教育与重庆文化体验”。说白了,就是组织大家到渣滓洞、白公馆去逛逛,我没有半点兴奋。因为这些地方已经去过,再加这种旅游、逛街是我越来越不喜欢的。不去吧,又要跟班主任打招呼请假,犹豫中懒得开口,反正是班上组织的集体活动,就算打发时间吧。
早上8:30大家从校门口统一乘车出发,首先来到渣滓洞和白公馆,再次感受革命先烈英勇壮举。说实话,我更多的抱着锻炼身体的目的,爬上了山顶杨虎城将军的遇难处(以前没去过),冒了细汗。接着到了慈溪口,这是重庆特色云集的地方,小巷子里人流如织,更多的商业氛围,我不感兴趣瞎逛了几趟熬到了出发时间。然后到重庆大礼堂及三峡博物馆,只可惜在这儿停留的时间有限,没有尽兴。三峡博物馆是值得去参观的地方,里面陈列的物品内容丰富,既有珍贵的文物,更有现代的规划,能感官的了解一些有关三峡及重庆的诸多知识。整个博物馆规划设计也不错。离开三峡博物馆后,来到了处于市区洪崖洞,自由活动。在这儿给大家留的时间多,也是我最痛苦的时段。虽离朝天门较近,但河水的浑浊,河边的杂乱,干瘪的河滩,江面显得并不美,也就失去了观赏的欲望。逛街吧,真觉得是件非常痛苦的事情。于是在附近转悠了一下,独自找到了一家人气不错的江边阳台似的咖啡馆,还有歌手在不停的唱歌,我就要上了一杯茶,找个位置坐了下来,品着茶、吸着烟、听着歌也还蛮惬意,算是把下午的三个多小时时间打发掉。
傍晚,约定的时间到后,乘着车沿江转了一圈浏览重庆的夜景,还是很美的!回北碚的路上实在感到疲惫,觉得这一天下来比听课更困,远没有听课愉悦!
(2013年5月18日22:40)
2013年5月19日 星期日 阴
不知是捣蛋还是搅乱,今天的学习变得不很平静,我很忐忑!或许又惹了大祸。晚上班级聚餐,难得相聚,尚未尽兴,我匆匆赶回想记下些东西。
培训接近尾声,上午安排的是学校管理经验介绍,很有必要。先是分组讨论并确定代表小组的发言,我被我们小组推出,因不便推辞只好应允,好在我是第十组(班级最后一个小组),最后一个发言。主持的班主任要求每组发言不能超五分钟,理解组织者!说实话,连续几天听课大家都已经很疲惫了,谁愿意这么憋屈着接受那些形式空洞的东西呢?这对最后出场的我施加了不小压力!
前面发言的校长其实也很不错,也赢得了大家稀稀拉拉的掌声。我是比较理性冷静的人,没什么兴奋和任何鄙视,也迎合着。但坐在傍边的校长,凭她的神态以及自然流露出的厌倦声不难感受他的内心感受。轮到我了,底气是五分钟的时间好打发的,但担忧的是我都形成了拖堂的习惯。
我上台后紧紧围绕着“关于学习、关于校长、关于管理”三个话题,跟大家真实的谈了自己的想法和见解。为了节省时间,没用课件,没有稿子,没有展开,结果还是超时拖堂,用了十余分钟时间。但从大家的反应,从我赶紧收场时的阵阵掌声看出大家并不厌倦且还期望着,我也言犹未尽。下来后,坐在旁边的挑剔的校长竖起了大拇指,夸我是真正有水平之人,我什么也没说。此时此刻,我只知道,我没丢白云一小的脸,没丢贵阳的脸,没丢贵州的脸!
我就不过结合自己的切身感受说了自己的真话而已,能引起大家这么大的共鸣确实有些意外。让我反思!共鸣是什么,共鸣就是说了大家想说而不敢、不愿说的话,做了大家想做而不敢做的事。为什么大家清楚又不愿这样做呢,因为这样风险很大,都是聪明人!当今社会,我认为最可怕的是缺乏讲真话做实事的人!原因在哪?不是没这种人,而是大家不愿做这种人,因为做这种人很冒风险,可能付出巨大的代价,除非少数我这样的另类。由此,大家对我的掌声和敬仰又让我感到万分的不安!
下来后,全班同学用异样的目光看着我,也围着我要求留下电话,说要来学校学习观摩,或盛情邀请我下去指导。包括晚上聚餐也轮番的来向我敬酒,说下很多客套恭维的话,我清醒得很!真不知是忧虑还是欣喜!说什么,你很有才,很内敛。你是是贵州的教育家,是贵州的骄傲。你为什么雪藏到现在呢?等等。更有甚者说,这次培训就该至少安排半天时间由我来讲解。我一方面在感谢大家的认可,同时又引发我诸多的思考。校长们是多么的纯真可爱,我敬佩着他们,特殊的环境依然坚守着。贵州与外界的差距确实甚远,我们只能冷静面对,静待着!
下午是重庆市北碚区教师进修学院朱福荣教授的“指导校本研修,学校管理者的行为自觉”的专题课,因为听过他的课,没有很多新鲜感。讲课风格的平淡更显其实在,还是引发一些新的思考。
他说,教师是学校的第一硬件,是教育的第一资源。当校长的要更多的站在老师的角度去考虑问题等论点让我耳目一新,非常认可!同时还提出,过去的成绩皆为零,不谈过去的成绩,让我更加清醒。在他的讲课中,引发我以下几方面的思考,并将努力去改变着。一是校长每年要去创造新的兴奋点,让大家对工作充满激情;二是校本研修不只是按学科分类,还应按教师职业层次分类;三是教育公平应该从课堂做起,课堂上有很多不公平的地方。同时,减负应该从课堂做起。只有课堂有效了,课外才轻松。很有道理!还有引发我思考的,诸如图书室的如何有效开放使用等,真值得我们去深思,并努力去改进!
(2013年5月19日22:32于301室)
2013年5月20日 星期一 阴
上午是重庆市教委师范处的李源田处长的课,课题是《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学校管理变革》。他在课堂上罗列了如哲学家尼采的“让每一个日子都舞动起来,否则你会辜负过往的生命”、大教育家苏霍姆里斯基的“校长对学校的领导主要是教育思想上领导”等,给人教育与启迪,毕竟是大家的非凡之语!至于“教会学生学习而不是教会学生知识”、“成为名家、骨干必须读理论”“学习比培训重要”等观点早已耳闻,不觉新鲜,算是加深印象。因为这些观点固然没错,但真正实施起来也不是想象的那么简单!我认为,至少得有这方面的思想,至于实际只能不断改进和转变,量力而行有所行动就不错了。比如他在谈到减少教科书及资料的束缚时说,应组织教师、学生及家长砍掉教材中四分之一的内容后自行编撰。想法不错,传递的信号是课程的重组建构,发挥师生的主观能动性,让课程活起来,让课程更实用。但冷静下来一想,行吗?我们的老师、学生、家长真有这个能力水平吗,若很简单随意就能替换更好的教学内容的话,那编写这些教材的专家们难道是草包?可要知道教材的编写是很严谨慎重的哦。我还是那观点,要尊重教材,同时也不能迷信教材。年轻教师及功底不深厚的教师就严格的围绕教材吧,经验丰富具备一定专业素养的老师就整合乃至重构教材吧,但要适度,不能脱离课标和学生实际。一句话,因人而异,循序渐进,不能一刀砍,盲目行动。李处长的课总的来说,还是让人感觉有些凌乱,并没给我留下太深印象。
下午是期待并久违的硕士生导师冯维教授的课,讲的主题是《校长心理压力与应对策略》,其实对普通老师及民众都有很大帮助,也很有必要。因为在这竞争激烈、节奏快速的社会,让人们的心理压力异常巨大,引发出烦躁的心理情绪,导致社会的普遍浮躁。还清楚的记得早在2007年就听过冯教授的课,幽默、风趣、洒脱的授课风格给我留下深刻印象。会讲,敢讲,讲的问题直击要害,讲的观点鲜明,不含糊,有些于丹风范。她结合当今社会现状,运用了大量生动的案例剖析,让大家豁然开朗。我自认为是一个心态比较好的人,也没觉有太多的心理压力,但身边的大多数人确实需要调整。在课堂上她还为大家提供了知名的搜狐董事局主席张朝阳谈成功的视频,让人震撼!那些无论政界、商界风光的成功人士,在他们光鲜的外面其实隐藏着很多常人难以体会和理解的困惑,背负着的比常人更大的负担和压力。真得坚信,幸福指数与收入多少绝对不成正比例。往往过简单的生活才是最幸福的。她说,心灵的平静比什么都重要!就让我们用平静的心灵去体悟人生吧,因为所有生命的起点和重点都完全一样,尽可能以良好的心态去欣赏起点与终点间有限距离上的无限风景吧!同样的路途,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收获!
(人很懒惰!特别是我!因快要结束学习,当晚,班上组织聚餐,于是喝了不少,没来得及及时记下当天的反思,这样一搁下就再也难提起。直至返校后忙于其他工作和应酬(还是借口),主要还是自己懒,直至差不多一周后于5月29日上午在办公室硬着头皮记下这些,包括以下的都是后补)
2013年5月21日 星期二 晴
培训接近尾声,学习应该永不停止。上午是重庆长寿实验二小校长刘建文的讲座,从貌似年轻精干的校长介绍中得知,他应是一位管理经验丰富有思想且实干的校长。有知识、心态好,再加儿女争气,清华大学的选招生现留学美国,怪不得那么献年轻!
刘校长曾在长寿实验一小任校长,他把该校的办学理念“让每一个人都能健康成长”作为课题,讲述了自己在长寿一小的故事。他围绕学校的文化、课程介绍了一些好的做法,更穿插了自己的很多观点。而这些体悟恰恰与我的很多想法和主张不谋而合。譬如,在谈到教学质量时一定要有正确的质量观。不做上级安排的课题,反对表演的公开课。有外国人感叹,中国科研、课题、成果、论文之多不可思议,真正有用推广的究竟有多少?但现实体制下,评职称、岗位晋级、名师、名校长等等,又恰恰最需要这些,很多时候还是必备的。其实好多时候自己也有体会,某些事不这样做也是挺难的,就如同真做起某些事来一样的艰难。他说,这社会在培养奴才,很多时候又不得不当奴才。千万不要抱怨,做最好的自己!社会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当你没有办法改变环境时只能改变自己。要学会忍耐,不会忍耐就不会成长,千万别跟自己过不去!
在谈到学校团队建设及教研活动时,很有同感。学校要营造活动氛围,让大家“疯”起来,点燃大家的激情。只有老师身体好、状态好才会工作好。主张让老师成为“农民”而不要成为“工人”。教师教书如同农民种庄稼,要禾苗长势良好有好收成的话,就得根据不同粮食作物的习性,按照不同季节、土壤、阳光、水分等进行恰当的播种、施肥、除草,还要不失时机的对病虫害进行防治,要根据其长势不断地采取相应的措施促进其更好的生长,是精细活。同时,教研活动要“吵架”。只有真正“吵”起来了,才能深层次的发现问题,才能面对这些问题去反思,去研究解决的方案。在谈到对学生进行成长教育时,介绍了他们每月一主题活动,并固定下来成为学校的节庆,成为学校的传统,值得借鉴。我早有这方面的想法,可学校就是迟迟不能实施!如“学会吃饭”、“学会微笑”、“学会扫地”、“学会排队”等,一个个专题逐一突破,很小但很实用。少跟学生讲那些“雷锋、共产主义、核心价值”让学生不着边际的话题。现在要的是小而实,不是大而空。行动就有收获,坚持才有奇迹!要行动,更要坚持!
应该说,通过不断的学习感悟,自己也越来越觉得有很多危机感,很多地方做得不够。刘校长也提到了学校的两个应该隆重举行的仪式,我以前忽略了,现在想到了,就该接下来行动了!一是毕业班学生的毕业典礼。六年与学校老师同学的朝夕相处,是是非非,聚而又散,值得隆重的为可爱的孩子们吹响新的起跑号角,值得为他们送上一程!二是为退休教师举行送别仪式。尽管每年退休的老师不多,但他们从此离开教坛,离开自己一辈子坚守的岗位,离开有缘共事的兄弟姐妹。曾经诸多的付出,长期结下的情结乃至恩怨,都值得回味。让他们高兴的快乐的风光的走吧,去享受任何人不敢剥夺的晚年生活。因为每个人都有这么一天,这是我们在职的应该做的,也是我们的自我尊重!
下午的结业典礼提到了中午进行。惯例性的形式和内容,没什么值得记下的。
(2013年5月29日下午于办公室 后补)
后记:十多天的学习培训告一段落,还得回归现实,同样面对繁杂的工作。应该说,此次外出学习收获还是有的,也希望能给自己下步工作带来哪怕一小点实质性的促进,就算可以了。在此期间非常感谢在校的领导及老师们,是你们出色的完成学校临时任务,维护良好的教学秩序,才使我在那儿学习安心。同时也感谢此间的几位好友在重庆主动与我相聚,哪怕很短暂,但让人很温暖!
第二篇:小学骨干校长省级高级研修班培训日志
贵州省小学骨干校长省级高级研修班
安仕文暮省日志
时间:2013年5月11日至5月21日
地点:重庆西南大学
2013年5月12日 晴 星期日
出于以下几方面的原因并得到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批准,参加了此次培训,期待完成自己的愿望并有意想不到的收获!一是需要补充新鲜血液,了解教育前沿,碰出哪怕细小的火花,激发哪怕一小点激情;二是借此稍息作一下调整,暂时远离学校的事务,特别是各项繁琐的应对。静一静,想一想,学校教育本质的东西;三是结识一批来自全省各地的校长,结下一点的情缘,了解各地教育的现状,交流对教育认识的不同见解;四是进行相关方面的考察洽谈,为下步组织教师暑期培训做些铺垫和谋划。
参加省内外培训已是多次了,所以少有了冲动。况且对重庆西南大学而言,早在07年就在这儿文化与社会发展学院进行了十多天的封闭学习,就在本次培训中心隔壁,就一步之隔。对6年前的培训至今还历历在目,那是我人生中影响较大、收获颇丰的少有学习培训。军事化的严明纪律管理、无微不至的细小生活关怀、德高望重的名家开导,加上当时培训班是小班化(白云区的50名中小学校长,本人任班长)圈内人,学习热情高涨,活动有声有色。每天一起排队上学、放学,统一呼号等情形仍然记忆犹新!
今天是报到之日,乘坐昨晚K9518次列车于今晨6:40到达重庆火车站,走出站台按照主办方提供的乘车路线立即搭乘503路公交,结果并非所说能到西南大学2号门下车,而是辗转到了同兴枢纽站转乘505路到北碚,再搭乘出租车于近十点到达报到点,缴费、领房卡、培训资料等入住下来。说实话,白纸黑字罗列出的乘车指南并非如此,还是觉得不应该有的粗心。拿着薄薄的培训资料袋回到寝室忙着翻看,从培训手册上没看出什么让人惊喜之处,无论从形式还是内容上都不是很精细规范。袋中除了很粗糙的培训手册、一个笔记本、一支笔及餐劵外别无所有,或许是自己在外培训多了麻木了提不起胃口的原因吧。但至少从准备上还是与以往在其他地方参加的培训有较大差距,但愿后面接下来的培训让人眼前一亮,彻底否定自己的最初判断。晚上7点钟是此次培训的预备会,同样因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内容,加之气氛和形式上的懒散冷落也让人有些失望。短短几分钟,班主任老师按照培训手册上的内容对大家培训期间的任务、纪律、安全作了简单交代后就解散了。
有缘与年轻的兴义的解校长同一寝室,并先后遇见了安顺的华校长及修文的贺校长等老朋友。重庆的天气较贵阳热,尽管今天有时间,也就没外出。也没有打扰尊敬的近在咫尺的秦院长及袁校长等老朋友,因为他们太忙。就在寝室里宅了一天,在解校长的陪同下看了一场NBA和中超联赛,贵州人和在关键时候客场1:0赢下了长春亚泰,还不错。按照外出学习的习惯,还是记下这些哪怕无聊的东西算作纪念吧。
(5月12日22:21于301室)
5月13日 星期一 晴转小雨
晚上西南大学文化与社会发展学院秦启文院长及“三立”职业培训学院袁婷婷校长非说要为我接风,盛情难却并约上同室及熟识的另两位校长一起应允,毕竟秦院长及袁校长都是老朋友,更是高人。下午五点半袁校长在门口如约来接,一起到北碚出名的三溪口吃豆腐鱼后去“三立”培训基地坐了一会儿,耽误了一些时间,也受到不小的启发和教育,萌发一些新的想法。
今天是正式开班的第一天,没有让我很失望,还是有很多值得记下的。上午的开班典礼中规中矩,年轻的基础教育师资培训办公室副主任张黎主持,西南大学培训学院常务副院长张国镛作了讲话,他将当前国内教育干部培训形势、西南大学历史及对培训学员的建议和要求有机结合的讲解,条理清楚,言简意赅,流畅自然,易懂实在,不难看出还是很有水平的。小中见大,大中见小。之后来自石阡的学员代表也作了表态性发言。开班典礼结束后惯例性的合影,然后在班主任老师的主持下进行破冰行动及学习型小组的建立,因为参与的培训较多,这类的活动也见识了不少,也就没有什么新鲜感。分组、游戏、小组合作协商确定组名、组徽、组歌、口号、组长等,校长们还是很用心并积极的参与的。尽管活动的主持不是很有条理,目的性不是很明确,也缺乏一定的主持激情号召,但大家的领悟能力还是比较好的,也就很顺利地完成各个环节。11点各组集中展示,分组登场,都能充分地展示各组风貌,激情也不断高涨,也不乏很多善于展示的校长,毕竟是贵州小学校长的精英。
下午是四川大学外国语大学副校长陈志彪教授的课,课题为《教育家的师德情怀》。陈教授准时登台,其貌不扬。很朴实稍显瘦小的身材,非常普通的打扮,一看就知肯定是高人,因为真正的高人往往就是这样的。陈教授出乎预料的像这样的讲座没有用课件,也一直站着讲课,且几乎没有什么肢体语言。可想而知,近三小时的课非一般功底能讲下去的,不精彩学员能听下去吗?他从教育家的育人情怀、教育家的人生情怀、教育家的处事情怀三方面进行讲解,从讲解的内容来看与主题有一定关系但又并非必然关系,更多的结合自己的经历讲了很多现实状况。他善于博古论今,侃侃而谈。更善于归纳总结,善于将很多社会现象用顺口溜的形式表现,可见其语言功底和社会阅历,其超强的记忆非一般人所能。看来费孝通的学生、周济的老师毕竟不一样。整堂课听下来很是轻松,也启迪大家的思考,得到大家的认可,博得阵阵掌声。
他把教育存在的问题归纳为7个方面,很是精辟透彻,这是教育部都棘手的事情,况且我等凡夫,只得面对现实。他说,“大学不在于大,而在于学”、“大学就是大师。”让我对大学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也觉得蛮有道理。并告诫大家,“要低头做事,抬头做人”、“发现问题并能解决问题的人就是领导”、“老师强则学校强。”我非常赞成这样的观点,并努力践行着。他在讲课中对人生、对为人、处事等方面作了精辟的概述。诸如物理上的生命是有限的,精神上的生命是无限的。说一生三件事,读书教育本人,教书教育别人,写书教育后人等。归纳了人生三件宝贝、四个单词,地图的六个哲学道理。这些看法和见解也在不同的场合有所耳闻,自己也有所类似体悟,基本认同。
在不得不佩服陈教授在非凡人生经历、丰富的词汇积累的基础上口若悬河的讲授外,也有一些小的意见,算是不同的看法。一是语速过快没给大家留下思考和回味的空间;二是将很多民间的大众的交流语言也一味的编成顺口溜的形式展现,让人觉得真实的事件反而变得不真了。有点假,更显得油。总的来看,陈教授的这样的课估计在全国各地已经讲了不少场次,或许已经形成了固有的模式和自己的风格。
(2013年5月13日0:22于301室)
2013年5月14日 星期二 雷阵雨
上午课程安排表上原定的张国镛教授的《城乡教育统筹发展》的课被调成了杨挺教授的《学校危机及其应对》。杨教授从危机的含义与特征、常见危机的类型、危机的应对与处理三方面进行了讲解。杨教授虽然年轻,因为长期从事此方面的研究,在讲课中运用了大量案列,结合当前教育在特殊的社会环境下面临的考验,给大家可操作性较强的传授。课堂不是很精彩,也没什么特刺激人的新观点,但绝对很实用,值得校长们好好借鉴。并以此经验和方法在工作中最大限度避免意外发生,做好自我保护。
学校校长是学校的法人,更是学校的第一责任人。校长的风险在全社会都高度关注校园安全的今天更是达到顶峰,可谓如履薄冰,我认为作为校长要正确面对。既要高度重视,充满危机意识,理解社会对校园安全的高度敏感,更要冷静思考,积累经验,科学应对,将可能避免的管理性危机化解,将不可避免的外部危机及学生自身性危机损害降到最低限度。既不能麻痹大意忽略学校的隐患和可能发生的危害,也不能因噎废食,阻碍正常活动的开展和学校的发展。
说实话,现在的小学生几乎都是独生子女,失败成功都是100%,维系着几个家庭共同的期望,一旦有所闪失,无论家长是谁都难以承受。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都靠这颗独苗支撑,本就不够牢固的倒三角形体系,支点都没有了还用谈其他!作为当校长的同时又是家长、子女的我们换个角色来看待此问题也就释然了。另一方面,现在的媒体我只能说太强大了。紧紧抓住人们的心理,聚焦人们敏感的神经,千方百计吸引人们的眼球。其中还不可排除个别别有用心者缺乏专业素养,捕风捉影、夸大其词的进行歪曲报道,不给社会正确的舆论导向,这往往让处在风口浪尖上的学校领导者下不了台,非常难堪。但我们也得冷静机智面对,尽可能的与媒体沟通协作,借助其强大的社会效应化解矛盾和误解。
不得不承认,现在社会及媒体对学校教育还是有些关注到过分敏感的程度了,这将对学校管理还是影响较大的,制约了学校很多的自主发展。张教授在课程第一部分提及到“绿领巾”与“教育歧视”事件,这又勾起了我对此的看法,不得不又多说几句。两年前媒体报道某校除了大批的学生佩戴红领巾外,对少数表现较差的同学发放绿领巾佩戴,于是新闻媒体介入大加炒作,说此做法歧视差生,伤学生的自尊等等,严加批判。其实,在此报道之前,我最初还是亲临某有名小学观摩,看到他们的这种创新做法我是很欣赏的,直至今日我仍然持保留态度。当时,我看到带绿领巾的同学依然阳光灿烂,还别有一番风景,也得到学生及其家长的认可。因为除了少数暂时表现差的同学外还有更多的是年龄还没有达到入队年龄的同学在佩戴绿领巾,他们也只是过渡阶段暂时而已。当时我想,此学校之所以为名校,你看这些细节处理得多好,回去一定得好好借鉴,谁知没几天,由新闻媒体引发的轮番轰炸就铺天盖地的来了,作为个人认为本没有过错的学校恐怕不得不在社会巨大压力下败下阵来,憋屈的收起绿领巾,不敢再坚持下去。冷静想一想,学生中有个别表现差的同学,让他们带绿领巾也是对他们的提醒和鞭策,警醒自己改正自己的缺点错误,受一小点挫折和打击又有什么呢,我认为现在的学生最缺乏的就是这东西。鼓励性评价很有必要,但一味的赞扬声中成长起来的学生我敢说以后难以担当重任,说不准哪一天遇到一件很小的不顺心的小事就会发生意外。过度的纵容学生恰恰是对学生的不负责任,我认为那才是歧视。还有学生未达到入队标准,与其因不是少先队员不让学生佩戴红领巾标志,不如让他们佩戴离红领巾很近的绿领巾,总比什么都没佩戴学生会更有尊严些。如果这种做法都大张旗鼓的称其为歧视的话,那同为小学生的这部分学生什么也不佩戴且不被认为更受到歧视?!
提起笔就这样唠唠叨叨收不了尾,前面占了大量篇幅,下午的课也还是很有品头的。尽管今天是多变之日,下午课程表上李森教授的《创新教育与课堂教育改革》还是被调整成了年轻的赵鑫副教授来讲,给人年轻、帅气、精干印象的赵教授没让我失望,在课上阐述了很多自己的观点,也与我的一些想法不谋而合,很是欣慰。他讲了三个问题:什么是创新?什么是教学创新?教育创新与课堂教学有什么关系?他提出“关注身心健康”、“作业全批全改值得反思”、“学生往往因喜欢老师而喜欢这位老师所教的学科”这些观点都是我一直主张的。他还说,教学就是解决问题,针对问题的教学效率最高。真正优秀的教师是使后进生都能发展得较好的教师,而只会教“优秀生”的教师不是真正的好老师。很多时候不压抑就是创新。这些观点我都非常赞同。他最后说,老师是不是优秀不是自己说了算,也不是上级领导说了算,而是工作对象说了算。很有道理!
(因特殊原因,2013年5月16日22:04后补)
2013年5月15日 星期三 阴
因区委书记今天调研教育,我校作为小学教育的代表,难得的机会,即荣幸同时也肩负责任。本放心在家的领导会接待并处理好相关事情的,但局里还是高度重视此次领导的调研,毕竟教育必须依托于当地党委政府才能更好的发展。局主要领导从事关我区教育全局的高度,还是最后慎重决定把我召回。尽管我不想丢弃难得的听课学习,不想往返奔波劳累,还是毅然听从召唤,临时订票返回。故,课程安排今天的龚雄飞院长的《校长领导力建设设》这一课不得不被落下了,参观朝阳小学也由此缺席。
晚饭时定下晚上10:45的机票后并匆匆从饭桌赶向机场,直到10:15才到达候机室,迅速办理登记手续。哪知飞机延误一直到凌晨0:40起飞,赶回家已经是2:30了。
早上来到学校,了解并查看了准备情况,还召开了行政碰头会,中午大家作了一些准备。下午2:35丁书记一行如期来到学校,我陪同领导查看了校园及教师办公室、廊道文化、教室设施,一路上向他介绍了学校基本情况及学校历史,阐述了学校的办学思想,向他介绍了班级笑脸谱、学生风采等,丁书记还饶有兴趣的观看了学生手抄报、小制作以及校本成果,走进办公室与教师交谈,询问大家的生活工作情况及工资待遇,对各班的白班互动式教学进行了了解。丁书记临走前还对本人来校工作情况进行打听,询问对学校当前面临的困难,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案。对学校“以培养学生良好习惯作为教学工作第一要务”的办学思想表示高度认可,并希望学校对学生的良好习惯进行细化逐一落实。短短的半小时时间,足见领导对我及老师们的关怀,深感领导对教育的高度关注和寄予的殷切厚望。为了不影响我的学习,待领导离开学校后,对学校的事情简单交代,并又匆匆赶往火车站,乘坐晚上的火车连夜赶回西南大学。
16日上午7:30,在很多同志还没起床时,我已平安顺利抵达西南大学,参与新的一天的学习。
(2013年5月16日22:44后补)
2013年5月16日 星期四 雨
上午,重庆市教科院副院长陈定凡作《特色学校文化建设之我见》的报告。自我介绍60岁的人了,教授二级岗,相当于副部级待遇。健壮的身体、乌黑的长发实在让人难以置信!类似的情形见多了,让人引发这样的猜想,难道学识能够健身养颜?可见,人不只是物理层面的,还有必不可少的精神层面的同样重要。
陈院长知识渊博,阅历丰富。不只是谈学校文化,谈教育理念,还谈人生,谈感悟。
他说,家长送孩子到校是来长大的,而不只是来读书的。这与在前不久我听省教育厅李厅长所说的“老师就是陪伴孩子长大的人”的观点有些相似之处,让我对学校、老师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还说,要懂人生必须懂人体。让人耳目一新,豁然开朗。我校在践行“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更有必要去研究“人”。我们都是人,所有的工作和生活都是为了人,但未必真正了解人,值得深思。道德、文化的东西一定是在吃饱穿暖的基础之上的,这难道不是对人的最本质性的反思吗,难道不是以人为本的最直接的体现吗?他说,现在有的学校不是学校(是工厂,是培训班)。使我毛骨悚然,震惊不小。同时提出,没有考试就没有教育,考试是非常好的东西。关键是考试的内容和形式。细想起来确实是这样!在讲课中提醒大家,学校要隆重举办毕业典礼,意义重大,校长必须亲自出面参与开学典礼、毕业典礼。校长课间活动不是背着手巡视而是参与其中,让我汗颜!看来,下步在这些方面真得痛下决心有所改变。关于学校的界定,陈院长说出了自己的看法,一般的学校讲管理,优秀的学校讲文化,卓越的学校讲故事。很有见解!这在我所感悟的学校管理中制度管理、情感管理、文化管理的三级管理上有了更深层次的看法和更高的要求。不过,正好与我校正在开展的“三读一写”活动(读课标、读教材、读教育名著、写教育故事)契合,很是欣慰!当然,我认为他们是相互依存并不断升华的。精细科学的管理、特色悠久的文化,必定是精彩故事的根基。只有这样才会孕育有价值和感人的教育故事,才会铸就卓越的学校。
下午是南岸区珊瑚实验小学校长谭劲的学校特色创建方面的算是经验介绍吧。估计不是特意安排而更多地是巧合吧。全天上、下午的课,从内容上基本为同一主题。一个重理论,一个重实践。巧合的是50出头的女校长谭劲,从长相、身材、精力来看,碰到谁也不会相信,看上去顶多40罢了,与上午的陈院长一样显得年轻气盛。她说是心态好的原因,我相信。同时也进一步印证了前面我所说的“学识能养颜、健身”的论断。
从她讲课中自我经历介绍以及学校如何践行办学理念、创建特色学校来看,谭校长在学校的发展过程中付出了大量心血和汗水,也经历了很多困惑和阻力,是一位实干家,这点我能理解。中学高级教师,作为重庆市未来教育家培养对象,在重庆人才云集的地方没几下子肯定是枉然的。她以珊瑚实验小学的办学理念“珊瑚最红,孩子最亲”作为上课的课题,也可见她作为学校的校长对学校发展的特殊情愫。
前部分的讲解,个人认为因缺乏一些实质性的新观点不是很吸引我,诸如“作为校长一定要有明确的办学思想”、“充分利用好家长资源”这些提法,我早已接受,大不了是引发自己如何结合实际去更好的操作而已。对我印象深的是“在没有标准答案的世界里挑战自我”这句话,给我一些新的启发。在后半部分,慢慢的吸引并打动着我。即,介绍学校紧紧围绕办学理念去挖掘其中的元素,构建“亲亲校园”。从学校的环境布置、活动开展、课程设置等方面无不体现“亲”。克服各种阻力毅然决然的坚持下去。对“亲亲课堂”的研究开发,全员参与辐射,历时5年,走出突围,现初见端倪,非常不容易。事实证明,很多成功的秘笈就在于坚持!失败都源于信心不足,自我否定。她深有感触的说,学校文化最核心的就是课堂特色文化,我比较赞成。这让我对校园文化建设丰富了认识,找到了又一很好的载体。不得不承认,课堂是学校教育的主要载体,很多事情都需要从课堂出发并回归课堂。
(2013年5月17日0:10于301室)
2013年5月17日 星期五 小雨
酒后胡言,或许很有嚼头。因为大学期间余雨阳先生说酒桌上的哲理,醉者言醒,醒者言醉,我一直认可着。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晚上铜仁地区的校长聚会特邀我,多喝了几杯,也延误了我写反思的时间,但不后悔!
早上,到北碚区中山路小学参观,冒着小雨步行,结果还是有些让人失望!走进校园,狭小破旧那不是校长的事,完全能宽容和理解。但校长对一行的夸夸其谈与实际情况的大相径庭让我越来越抵触。对我而言,见的多了,一进校门,有几分功底,自然心知肚明。眼见为实,学校的环境布置很花哨,很别扭,极不协调,说不出那种味道。从环境及师生言行上看,管理很粗糙,很凌乱。不难看出学校很漂浮,没有文化底蕴。但校长在给大家的介绍中,或直接或间接的透露出其发展的巨变,在社会上的巨大影响,得到很多知名人士的高度认可,我则不以为然!校长拼命的说时代发展必须打造学校特色,但绝对不能贴标签,我认为没错,但恰恰她在违背。从大家聚集的会议室凌乱的摆设、不协调的布置,从环境的粗放陈旧,廊道的单一花哨,师生的精神状态不难看出,这是一所本有深厚历史底蕴的学校情形吗?她说的“在空白处求生存”、“校长做自己该做的事情”、“不做豪华的环境建设,理念实用就可”这些观点我倒是赞成的,但我觉得她首先没做到,言行不一。当然,也可看出其利用各种资源发挥的巨大能量,诸如请顾明远先生的题字让学校文化产生社会影响之类的,是我需要学习或望尘莫及的!
下午,听重庆渝中区教委、人和街小学校长肖方明的《培育学校文化,提高学校的核心竞争力》的报告,我受到不小的打击和刺激。从讲课的艺术上来讲也就一般,更多的是在宣读课件。但从介绍自己的一些做法和学校的情况来看,又不得不让人钦佩!
首先,不得不承认同为西部的贵州跟重庆的巨大差距,这是我们不能改变的。诸如学校可到高校自主招生还有很多政策优势,中央高层的江泽明、胡锦涛、习近平、贺国强、***、汪洋等领导都到过学校与学校的老师、学生亲切会见,这是我等望尘莫及的。怪不得人家面向未来、面向全球,先后有很多老师、学生及社团到国际上9个国家和地区进行访问活动,每年至少有5个团队出国参与国际活动,我也不想深层次的追问原因和条件了,这就是资源!让人惊奇的是,他们同样是顾明远先生对办学理念的题词并参与办学理念的提炼,这可不是我等所能想的。除了物质上的条件外,还有其他很多很多东西!
回过来说说肖校长在授课中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地方吧。他说,某些学校的职工把学校的加班当作负担躲避,而另一些学的职工在琢磨为什么学校加班领导不叫我,足可反映出不同学校的文化价值取向,让我胆寒!他谈到,素质教育应包括对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我认为很有道理,也是我的学校所忽略和欠缺的。“过重的课业负担是损害学生身心健康的重要原因。小学应率先肩负。”我特拥护,但不一定能做得到,主要是担心老师及社会不一定能接受!肖校长对人和街小学如何践行“和”文化进行了一一介绍和诠释,非常具体。对学校的一些一以贯之的系统做法让人钦佩。其中谈到德育教育时,一年一个主题的做法与我的想法不谋而合,只可惜我的想法迟迟难以实施,期待着我的同伴实质性的行动!他还说,有些形式也是文化,让我向来反感形式主义的人猛然顿悟!
(2013年5月18日0:32于301室)
2013年5月18日 星期六 阴
今天安排的是“红色教育与重庆文化体验”。说白了,就是组织大家到渣滓洞、白公馆去逛逛,我没有半点兴奋。因为这些地方已经去过,再加这种旅游、逛街是我越来越不喜欢的。不去吧,又要跟班主任打招呼请假,犹豫中懒得开口,反正是班上组织的集体活动,就算打发时间吧。
早上8:30大家从校门口统一乘车出发,首先来到渣滓洞和白公馆,再次感受革命先烈英勇壮举。说实话,我更多的抱着锻炼身体的目的,爬上了山顶杨虎城将军的遇难处(以前没去过),冒了细汗。接着到了慈溪口,这是重庆特色云集的地方,小巷子里人流如织,更多的商业氛围,我不感兴趣瞎逛了几趟熬到了出发时间。然后到重庆大礼堂及三峡博物馆,只可惜在这儿停留的时间有限,没有尽兴。三峡博物馆是值得去参观的地方,里面陈列的物品内容丰富,既有珍贵的文物,更有现代的规划,能感官的了解一些有关三峡及重庆的诸多知识。整个博物馆规划设计也不错。离开三峡博物馆后,来到了处于市区洪崖洞,自由活动。在这儿给大家留的时间多,也是我最痛苦的时段。虽离朝天门较近,但河水的浑浊,河边的杂乱,干瘪的河滩,江面显得并不美,也就失去了观赏的欲望。逛街吧,真觉得是件非常痛苦的事情。于是在附近转悠了一下,独自找到了一家人气不错的江边阳台似的咖啡馆,还有歌手在不停的唱歌,我就要上了一杯茶,找个位置坐了下来,品着茶、吸着烟、听着歌也还蛮惬意,算是把下午的三个多小时时间打发掉。
傍晚,约定的时间到后,乘着车沿江转了一圈浏览重庆的夜景,还是很美的!回北碚的路上实在感到疲惫,觉得这一天下来比听课更困,远没有听课愉悦!
(2013年5月18日22:40)
2013年5月19日 星期日 阴
不知是捣蛋还是搅乱,今天的学习变得不很平静,我很忐忑!或许又惹了大祸。晚上班级聚餐,难得相聚,尚未尽兴,我匆匆赶回想记下些东西。
培训接近尾声,上午安排的是学校管理经验介绍,很有必要。先是分组讨论并确定代表小组的发言,我被我们小组推出,因不便推辞只好应允,好在我是第十组(班级最后一个小组),最后一个发言。主持的班主任要求每组发言不能超五分钟,理解组织者!说实话,连续几天听课大家都已经很疲惫了,谁愿意这么憋屈着接受那些形式空洞的东西呢?这对最后出场的我施加了不小压力!
前面发言的校长其实也很不错,也赢得了大家稀稀拉拉的掌声。我是比较理性冷静的人,没什么兴奋和任何鄙视,也迎合着。但坐在傍边的校长,凭她的神态以及自然流露出的厌倦声不难感受他的内心感受。轮到我了,底气是五分钟的时间好打发的,但担忧的是我都形成了拖堂的习惯。
我上台后紧紧围绕着“关于学习、关于校长、关于管理”三个话题,跟大家真实的谈了自己的想法和见解。为了节省时间,没用课件,没有稿子,没有展开,结果还是超时拖堂,用了十余分钟时间。但从大家的反应,从我赶紧收场时的阵阵掌声看出大家并不厌倦且还期望着,我也言犹未尽。下来后,坐在旁边的挑剔的校长竖起了大拇指,夸我是真正有水平之人,我什么也没说。此时此刻,我只知道,我没丢白云一小的脸,没丢贵阳的脸,没丢贵州的脸!
我就不过结合自己的切身感受说了自己的真话而已,能引起大家这么大的共鸣确实有些意外。让我反思!共鸣是什么,共鸣就是说了大家想说而不敢、不愿说的话,做了大家想做而不敢做的事。为什么大家清楚又不愿这样做呢,因为这样风险很大,都是聪明人!当今社会,我认为最可怕的是缺乏讲真话做实事的人!原因在哪?不是没这种人,而是大家不愿做这种人,因为做这种人很冒风险,可能付出巨大的代价,除非少数我这样的另类。由此,大家对我的掌声和敬仰又让我感到万分的不安!
下来后,全班同学用异样的目光看着我,也围着我要求留下电话,说要来学校学习观摩,或盛情邀请我下去指导。包括晚上聚餐也轮番的来向我敬酒,说下很多客套恭维的话,我清醒得很!真不知是忧虑还是欣喜!说什么,你很有才,很内敛。你是是贵州的教育家,是贵州的骄傲。你为什么雪藏到现在呢?等等。更有甚者说,这次培训就该至少安排半天时间由我来讲解。我一方面在感谢大家的认可,同时又引发我诸多的思考。校长们是多么的纯真可爱,我敬佩着他们,特殊的环境依然坚守着。贵州与外界的差距确实甚远,我们只能冷静面对,静待着!
下午是重庆市北碚区教师进修学院朱福荣教授的“指导校本研修,学校管理者的行为自觉”的专题课,因为听过他的课,没有很多新鲜感。讲课风格的平淡更显其实在,还是引发一些新的思考。
他说,教师是学校的第一硬件,是教育的第一资源。当校长的要更多的站在老师的角度去考虑问题等论点让我耳目一新,非常认可!同时还提出,过去的成绩皆为零,不谈过去的成绩,让我更加清醒。在他的讲课中,引发我以下几方面的思考,并将努力去改变着。一是校长每年要去创造新的兴奋点,让大家对工作充满激情;二是校本研修不只是按学科分类,还应按教师职业层次分类;三是教育公平应该从课堂做起,课堂上有很多不公平的地方。同时,减负应该从课堂做起。只有课堂有效了,课外才轻松。很有道理!还有引发我思考的,诸如图书室的如何有效开放使用等,真值得我们去深思,并努力去改进!
(2013年5月19日22:32于301室)
2013年5月20日 星期一 阴
上午是重庆市教委师范处的李源田处长的课,课题是《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学校管理变革》。他在课堂上罗列了如哲学家尼采的“让每一个日子都舞动起来,否则你会辜负过往的生命”、大教育家苏霍姆里斯基的“校长对学校的领导主要是教育思想上领导”等,给人教育与启迪,毕竟是大家的非凡之语!至于“教会学生学习而不是教会学生知识”、“成为名家、骨干必须读理论”“学习比培训重要”等观点早已耳闻,不觉新鲜,算是加深印象。因为这些观点固然没错,但真正实施起来也不是想象的那么简单!我认为,至少得有这方面的思想,至于实际只能不断改进和转变,量力而行有所行动就不错了。比如他在谈到减少教科书及资料的束缚时说,应组织教师、学生及家长砍掉教材中四分之一的内容后自行编撰。想法不错,传递的信号是课程的重组建构,发挥师生的主观能动性,让课程活起来,让课程更实用。但冷静下来一想,行吗?我们的老师、学生、家长真有这个能力水平吗,若很简单随意就能替换更好的教学内容的话,那编写这些教材的专家们难道是草包?可要知道教材的编写是很严谨慎重的哦。我还是那观点,要尊重教材,同时也不能迷信教材。年轻教师及功底不深厚的教师就严格的围绕教材吧,经验丰富具备一定专业素养的老师就整合乃至重构教材吧,但要适度,不能脱离课标和学生实际。一句话,因人而异,循序渐进,不能一刀砍,盲目行动。李处长的课总的来说,还是让人感觉有些凌乱,并没给我留下太深印象。
下午是期待并久违的硕士生导师冯维教授的课,讲的主题是《校长心理压力与应对策略》,其实对普通老师及民众都有很大帮助,也很有必要。因为在这竞争激烈、节奏快速的社会,让人们的心理压力异常巨大,引发出烦躁的心理情绪,导致社会的普遍浮躁。还清楚的记得早在2007年就听过冯教授的课,幽默、风趣、洒脱的授课风格给我留下深刻印象。会讲,敢讲,讲的问题直击要害,讲的观点鲜明,不含糊,有些于丹风范。她结合当今社会现状,运用了大量生动的案例剖析,让大家豁然开朗。我自认为是一个心态比较好的人,也没觉有太多的心理压力,但身边的大多数人确实需要调整。在课堂上她还为大家提供了知名的搜狐董事局主席张朝阳谈成功的视频,让人震撼!那些无论政界、商界风光的成功人士,在他们光鲜的外面其实隐藏着很多常人难以体会和理解的困惑,背负着的比常人更大的负担和压力。真得坚信,幸福指数与收入多少绝对不成正比例。往往过简单的生活才是最幸福的。她说,心灵的平静比什么都重要!就让我们用平静的心灵去体悟人生吧,因为所有生命的起点和重点都完全一样,尽可能以良好的心态去欣赏起点与终点间有限距离上的无限风景吧!同样的路途,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收获!
(人很懒惰!特别是我!因快要结束学习,当晚,班上组织聚餐,于是喝了不少,没来得及及时记下当天的反思,这样一搁下就再也难提起。直至返校后忙于其他工作和应酬(还是借口),主要还是自己懒,直至差不多一周后于5月29日上午在办公室硬着头皮记下这些,包括以下的都是后补)
2013年5月21日 星期二 晴
培训接近尾声,学习应该永不停止。上午是重庆长寿实验二小校长刘建文的讲座,从貌似年轻精干的校长介绍中得知,他应是一位管理经验丰富有思想且实干的校长。有知识、心态好,再加儿女争气,清华大学的选招生现留学美国,怪不得那么献年轻!
刘校长曾在长寿实验一小任校长,他把该校的办学理念“让每一个人都能健康成长”作为课题,讲述了自己在长寿一小的故事。他围绕学校的文化、课程介绍了一些好的做法,更穿插了自己的很多观点。而这些体悟恰恰与我的很多想法和主张不谋而合。譬如,在谈到教学质量时一定要有正确的质量观。不做上级安排的课题,反对表演的公开课。有外国人感叹,中国科研、课题、成果、论文之多不可思议,真正有用推广的究竟有多少?但现实体制下,评职称、岗位晋级、名师、名校长等等,又恰恰最需要这些,很多时候还是必备的。其实好多时候自己也有体会,某些事不这样做也是挺难的,就如同真做起某些事来一样的艰难。他说,这社会在培养奴才,很多时候又不得不当奴才。千万不要抱怨,做最好的自己!社会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当你没有办法改变环境时只能改变自己。要学会忍耐,不会忍耐就不会成长,千万别跟自己过不去!
在谈到学校团队建设及教研活动时,很有同感。学校要营造活动氛围,让大家“疯”起来,点燃大家的激情。只有老师身体好、状态好才会工作好。主张让老师成为“农民”而不要成为“工人”。教师教书如同农民种庄稼,要禾苗长势良好有好收成的话,就得根据不同粮食作物的习性,按照不同季节、土壤、阳光、水分等进行恰当的播种、施肥、除草,还要不失时机的对病虫害进行防治,要根据其长势不断地采取相应的措施促进其更好的生长,是精细活。同时,教研活动要“吵架”。只有真正“吵”起来了,才能深层次的发现问题,才能面对这些问题去反思,去研究解决的方案。在谈到对学生进行成长教育时,介绍了他们每月一主题活动,并固定下来成为学校的节庆,成为学校的传统,值得借鉴。我早有这方面的想法,可学校就是迟迟不能实施!如“学会吃饭”、“学会微笑”、“学会扫地”、“学会排队”等,一个个专题逐一突破,很小但很实用。少跟学生讲那些“雷锋、共产主义、核心价值”让学生不着边际的话题。现在要的是小而实,不是大而空。行动就有收获,坚持才有奇迹!要行动,更要坚持!
应该说,通过不断的学习感悟,自己也越来越觉得有很多危机感,很多地方做得不够。刘校长也提到了学校的两个应该隆重举行的仪式,我以前忽略了,现在想到了,就该接下来行动了!一是毕业班学生的毕业典礼。六年与学校老师同学的朝夕相处,是是非非,聚而又散,值得隆重的为可爱的孩子们吹响新的起跑号角,值得为他们送上一程!二是为退休教师举行送别仪式。尽管每年退休的老师不多,但他们从此离开教坛,离开自己一辈子坚守的岗位,离开有缘共事的兄弟姐妹。曾经诸多的付出,长期结下的情结乃至恩怨,都值得回味。让他们高兴的快乐的风光的走吧,去享受任何人不敢剥夺的晚年生活。因为每个人都有这么一天,这是我们在职的应该做的,也是我们的自我尊重!
下午的结业典礼提到了中午进行。惯例性的形式和内容,没什么值得记下的。
(2013年5月29日下午于办公室 后补)
后记:十多天的学习培训告一段落,还得回归现实,同样面对繁杂的工作。应该说,此次外出学习收获还是有的,也希望能给自己下步工作带来哪怕一小点实质性的促进,就算可以了。在此期间非常感谢在校的领导及老师们,是你们出色的完成学校临时任务,维护良好的教学秩序,才使我在那儿学习安心。
第三篇:烟台市中小学骨干校长华师大高级研修班培训心得
烟台市中小学骨干校长华师大高级研修班培训心得
2016年10月29日至11月2日,我参加了华东师范大学组织的“全球视野下的校长专业发展——烟台市中小学骨干校长高级研修班”培训活动,参观了上海市6所中小学,听了8个专题讲座,受益匪浅,所有学校和专家讲座基本涵盖以下三个特征:
一、注重学校课程体系建设
在学校课程体系建设过程中,办学目标和培养目标是课程体系构建的导向,办学目标决定了我们要把学校办成什么样的学校,而培养目标决定了我们要把学生培养成怎样的人。课程改革要根据人和社会发展需要,以发展的思想构建学校的课程体系,要根据学校的定位与发展目标,把国家课程与地方课程、学校课程有机结合,学科课程与非学科课程深度融合,实现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的有机整合,把学生的能力培养放在首要地位。
我们要积极开发适合学校和学生发展的校本课程,发展是目标,教师是关键,学校需要有特长老师。要善于挖掘整合学校周边的积极课程资源,如我们烟台国际机场、费东民俗博物馆、银行等,科研引领是方法,坚持是策略,在坚持中不断完善更新课程资源体系,促进教师专业理解,帮助教师专业成长,同时促进学生学习方式变革,学生、教师、学校都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学校也随之创出了特色。
二、关注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中国学生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的适合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的品格和关键能力,它突出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和创新实践。我们教育工作者的使命就是育人,育人就要关注“核心素养”。任何学校的教育实践都是以“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培养人”的教育价值观为目标,我们要关注学生毕业后是否具有持续发展所具备的品格和能力,所以,课上我们在落实知识与技能的同时,更应该关注学生的学习能力提升了吗?创新能力得到培养与了吗?科学人文素养得到发展了吗?
以核心素养为课程开发主轴,实现同一学科不同内容、不同课型的重构与整合,固定班制与走班制结合,个性化学习与集体学习相结合,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相结合,更加有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三、努力构建数字化学习环境
我们上学时代,教材是我们的世界,而处于大数据互联网+时代的今天,世界是学生的教材,传统的教学以教师讲学生练为主,忽略了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
课前预习传统的方法,学生看课本或学案,自主学习难,教师难监控。现在数字环境下,用微课导学学生易学,教师可监控。
课堂教学传统方法,80%时间用于讲授基础知识,解决“是什么”问题,20%时间讲“为什么、怎么样”,现在运用“智慧课堂教学系统” 20%时间用于讲“是什么”,80%时间师生互动“为什么、怎么样”,提高分析能力。
学生作业传统方法,困难问题“回避”或“抄袭”,作业情况教师“难监控”,现在的方法,用“作业辅导系统”学生 困难问题“及时辅导”、学生可“反思并建立错题”本,作业情况教师“可监控”。教师作业批改传统方法,重复劳动、费时、难统计、效率低下。现在的方法:省力、易定位、效率高;学生个性化辅导传统方法:同样问题反复讲、辅导面小、教师累、效率低。学生不情愿,心理有阴影。现在的方法:学生应用“作业辅导系统”学生随时个性化学习、可反复听、自信心增强。教师省力又省心,师生关系融洽。
数字环境下,利用在线学习系统,学生在任何时空下都可以学习,用微课导学、翻转课堂、慕课、电子书包等手段,学生把导学本上的知识梳理、变式练习做好,教师可以实时的监控与调控,学生可以自主的学习,教师对生成性的资源和共性的问题及时分析,有效的监控学生的参与度,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效率。数字环境下的家庭作业可以有效的交互,相当于一个家教,在规定时间内学生完成作业,在规定的时间统一开放答案,学生自行批改,对于疑问的问题,通过微课系统,完成自主学习,提高个人的学习能力,家长也可以有效的监控。
互联网平台思维就是开放、交互、共享、共赢的思维,学校不再是象牙塔,学生通过数字化校园系统可以与世界无缝对接,尽可能的让每个孩子缔造属于自己的辉煌。
2016.11.4
第四篇:种子校长研修班培训日志
我是种子,静待花开
种子校长研修班三日培训日志
教师节,我们相聚江城,开始了为期12天的文化之旅。拿到《培训指南》的那一刻,我找到了“学生”的感觉,连夜召开的临时党支部、班委会、长阳小组会议更是让我进入了学生角色。每日晨读诵经典,课前暖场,专题讲座+案例交流+现场体验,省干训中心用心良苦,课程丰富有实效。
9月11日上午,湖北省干训中心王祖琴主任的《我所期待的教师变化》主题报告,再次证实我一直倡导多形式培养每位教师的主人翁意识是对了。王主任所讲的要唤醒每位教师的“当事人”意识,就是告诫校长:不要依靠领导的权威和行政命令来实现变革,必须依靠老师们的自觉性与创造性,以“自家人”的身份融入进来。
9月11日下午,来自武汉市南湖中学的向进校长,与我们分享《课程的设计与实施》案例,让我不仅领略了南湖中学丰富多彩的校本课程,更是让我看到了课程的设计开发、组织实施较有清晰的脉络,一直以来,我校的课程建设还在起点徘徊,也许是不知往哪儿跑,也许是找不到跑的方法,这是校长的责任,是团队的责任,这次,终于拿到了开启课程建设之门的钥匙。名校的四大特征:先进的理念、丰富的课程、科学的模式、凸出的质量,我们一个个来,攻下4个山头之日,就是山村名校诞生之时。
9月12日下午,粮道街中学的王朝文校长与我们分享《希望教育》,给我印象最深的,产生共鸣的观点有:在倾听中教育,我们要从一个兴奋的讲话者转变为一个积极的倾听者。希望教育就是要为每一位孩子的终身发展奠基,我们多一把“考量”的尺子,就会多一批优秀的学生。
9月13日上午,襄阳恒大名都小学的张德兰校长真诚接地气的与我们分享做校长的“微经验”,她巧设计谋拉赞助,“三五六”练兵方略、“五个一”引领教师专业发展,激励教师成长的“五育”方略,特别是她以体育为突破口,确立一所新校“与世界一起奔跑”的办学理念与育人目标,“yue”的教育(悦纳、阅读、跃动),让我眼前一亮,原来做教育是如此的艺术。
12日上午,13日下午,我们去了常青树实验学校和光谷四小。常青树学校的万玉霞校长是全国劳模,她从28岁到现在年过半百,把人生中最美好的青春献给了常青树,“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在常青树学校,“绿色生命教育”在理念、管理、环境、课程文化上处处得到彰显.光谷四小展现了教育界惊人的光谷速度,短短五年从找准方向、精心谋划、团队打造、教师培养入手,抓住“电子书包”“阳新布贴”“生态教育”等关键点,成长为全国名校,我们能现场体验到光谷四小的成就,但他们的成长路上艰辛唯有自己实践才能体会。
每每看到常青树这样的教育界大伽,深知她与我们乡村教育不在一个舞台,不可复制,但她们迎难而上、抱团发展、创新管理、一心一意呵护孩子们健康成长的教育情怀,是真正值得我们返岗之后在山村里“播种”的,我是种子,静待花开。
第五篇:校长高级研修班培训体会
校长高级研修班培训体会
2014年9月19日,我们湖南省第15期校长高级研修班一行81人从长沙来到辽宁省沈阳市教育行政学院,开展为期十天的校长影子培训。9月20、21日,我们举行了简短的开班典礼,然后分别听了沈阳大学教育学院院长刘凌波教授、沈阳市第20中学俞万祥校长、辽宁省中小学校长培训专家曹丽娟教授的精彩报告,22日至26日我们被分成7个组,分别派到沈阳市7所重点中学挂职,跟随校长们学习,当好影子校长。通过十天在沈阳的学习生活,我感觉受益颇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培训模式新,目标任务明
1、时间缩短。本期校长高级研修班把学习培训的时间压缩,原来一年、半年完成 的事,本期只有半个月,包括在长沙的专家培训。
2、秩序打乱。培训的地州市学校按照7个组编组,全部打乱,尽量每个组都是不同地区的校长组成,便于交流分享各地不同的教育教学经验。
3、跨省学习。本次高研班我们来到辽宁省沈阳市学习,而且是实实在在课程排的满满的学习,感受北方教育的先进理念,寻找南方自身教育存在的问题。
3、影子培训。本次培训的主要形式是影子培训,影子培训是目前教育培训最直接最有受益的一种培训模式,短短几天的影子培训,通过听、看、谈、仿、思等形式,对挂职学校的基本情况、学校特色有了比较全面的认识,同时对自身存在的不足以及需要学习改进的地方认识有了提高。
4、任务明确。本次培训要求学员把每日的所思所想,点滴体会以作业的形式提交培训部,并作交流分享,能充分享受到所有学员的思想精华,并作为未来湖南教育发展的新动力。
二、基地认识高,安排很周到
1、领导重视。22日上午,我们挂职基地学校——沈阳市第十一中学陈副校长亲自带了一辆中巴车来到我们培训驻地来接我们。宋校长、左书记在校门口亲自迎接。在欢迎会上,左书记作了《以文化人,以德育人》的德育经验介绍,周副校长作了《搏与进取润泽成长之本,爱与创新绽放生命之花》的教学经验汇报,我们充分感受到了学校对我们湖南这次校长高研班的重视。
2、安排细致。学校对几天的培训工作作了精心准备。专门发了一张日程表,里面
有听教师上课,有观摩校园三操、人文大课堂、教工俱乐部,有参观教工之家、学生社团活动等,使我们全方位,多角度的了解沈阳市第十一中学的教育教学情况。
三、思想理念新,办学有特色
1、基本情况。沈阳市第十一中学创建于1952年,上世纪60年代初就就被确定为辽宁省重点中学。2002年搬迁至现在的新校区,2003年被确定为省级示范性高中。校园占地12.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6.5万平方米,现有47个教学班(其中有4个西藏班),学生1800多人,教职工239人,其中省市优秀教师、市学科带头人、市区骨干教师145人。
2、办学理念新。这所学校多年来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的办学宗旨,倾力打造“博·爱”校风,遵循“安全为先,质量为本,效益为重,形象为上” 的办学原则,按照“精细化、实效化、人文化、特色化”的办学方针,全力推进学校“第二次创业”。
3、办学有特色。
(一)教育教学设施先进。教学、办公全部电子化,有先进的数字化校园系统,网格教室,自动售书柜,有我目前见过的最好的心理健康辅导室、教工之家俱乐部,室外场地有特别多的休闲健身器材。
(二)人文校园特色浓厚。一是学校践行绿色教育理念,铸成第十一中学“绿色教育风景线”,即校园“十景”——八园:学一园、祈安园、栋梁园、乐孝园、焕欢园、农乐园、留心园、品玉园;两馆:校史馆、民族团结馆。校园处处是风景,一山一石能说话,一草一木都含情。
二是学校在教学楼、行政楼悬挂了500余幅国学语录,将校园楼体重新命名,如办公楼为“同心楼”,高一高二楼为“励耕楼”,高三楼为“精悟楼”,实验楼为“求真楼”,音乐厅为“明志楼”,学生宿舍为“涵德楼”,食堂为“厚朴楼”,艺体馆为“焕英楼”等。同心楼前还以“棋子阵”的方式排设了“传统德育要点(十五字决)”,即“忠、孝、仁、义、信、勇、和、礼、俭、勤、学、创、健、美、真”。让学校更有文化气氛、文化内涵、文化特色,让学生深受熏染,让学生更有文化气、文雅气、文明气。
三是学生社团活动突出人文特色,50多个学生社团,每天第八节课有人文大课堂,学生可以欣赏到精彩的文学艺术熏陶;有健美操训练,让你能够感受到什么是形体的美,什么是青春的美。
四是开展“写家史、传家训”活动,让学生有展示才华,提升人文修养的舞台。这项活动让学生以实际行动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切身感悟诠释了沈阳人基本道德准则,正如浙江大学陈新教授所说的“既塑造了学生的理想人格,又培养了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家国一体的民族情怀”,这项活动也得到了媒体和中央领导同志的高度肯定。
五是教师幸福指数高。学校树立教师第一,学生第二,领导第三的理念,注重提高教师的幸福指数,让教师在第十一中学安于教学,乐于育人。学校领导把以人为本落实在每一件小事中,教职工的婚丧嫁娶病必到,不能到的派人到,把温暖送给教师;学校给老师打造温馨的工作环境,有教师公寓,有教师食堂,免费提供餐饮,有教工俱乐部,教工之家,休息时间可以打打乒乓球、桌球,可以在跑步机上跑跑步,在自行车上骑骑车,在瑜伽室练练瑜伽等,教室后面还专门摆了一套桌椅,便于班主任和任课老师坐。
六是管理层级下移。学校管理突出年级部管理,学校一日常规的检查落实主要靠年级部实施。年级部每天通报检查情况,主要是围绕“四率”检查,即学生上课的专注率、低头率、动笔率、端正率。学生的自习课很安静,达到了千人无声自习的境界。
四、校校有差距,共同促提高
1、通过短短的半个月学习交流,我深深地感觉到我自己的教育理论水平与本省同行和辽宁教育同行还有很大差距,还需要不断地加强学习。
2、规范办学与辽宁比,我们湖南还差的较远,应试教育,唯高考教育的观念在湖南盛行,湖南的教育一团乱象,乱收费、乱补课、重点班的现象屡禁不止,培养出的学生能力素质到底有多高,对家国的忠诚到底有多大,不敢恭维。
3、教师的精神追求与师德情操和辽宁比也差得较远。湖南的教师普遍存在 功利主义、享受主义,特别是在实施绩效工资改革,教师的待遇普遍有所降低的情况下,消极怠工,推课减课讲报酬的现象日益突出。还需要我们校长们亲力亲为,真正做到以人为本,以情感人,树立典型,去感化激励教师。
4、硬件设施与辽宁也没得比。从第十一中学看得出,当初是大手笔,高起点布局建设,功能设施齐全,尽管已有12时间了,仍具有超前性。建设所欠的8000万元债务,政府已经全部化掉。相比湖南,我们自己学校,落后了几十年,现在还有上百万元的债务。这都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帮助。
总之,通过这次学习,我们开阔了视野,结识了新朋友,了解了辽宁先进的办学经验,看到了我们自身的不足。回去以后,我们将努力追赶时代的潮流,为湖南的教育作出自己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