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屿区实验小学现代教育技术工作汇报doc

时间:2019-05-13 19:19:4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秀屿区实验小学现代教育技术工作汇报doc》,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秀屿区实验小学现代教育技术工作汇报doc》。

第一篇:秀屿区实验小学现代教育技术工作汇报doc

挖掘资源有效运用

——秀屿区实验小学现代教育技术工作汇报

一、学校基本情况简介

我校坐落在莆田市秀屿区区政府所在地,是一所区直属小学。自2002年9月创办以来,学校坚持“实验立校,实验探路,实验训师,实验育人”的办学理念;坚持“以创建名校为制高点,以振兴科研为突破口,以团队精神为原动力”为工作出发点;以“抢占教育制高点,实现教育技术现代化”为抓手,加快教育装备的建设,努力改善办学条件。

近年来,在上级党委政府、主管部门、学生家长及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在全体教师的不懈努力下,学校的办学条件、师资水平、教学质量等诸方面都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学校现开设30个教学班,1665名学生。71名教师全部由各基层小学竞聘上岗,教师基本功扎实,专业素养高。目前,全校教师都通过了普通话及计算机等级考试,学历实现了大专化,其中本科学历21人;小学高级教师职称的48人,约占七成;市级以上骨干教师36人,约占五成;普通话水平二级甲等以上的有61人,近九成。

近年,学校在经费十分紧张的情况下,仍然加大装备的投资力度,信息技术学校信息教育技术装备日趋完备。现拥有一间多媒体教室、一间网络主控室、两间电脑室、四间电子备课室,开通了20M光纤宽带网,内部联接核心通过千兆交换机与多个分支交换机进行联接,可实现全校每一台电脑终端的上网和其它信息传输,构建较完善的校园局域网;先后添置了两台摄像机、一套高功率音响设备、7台打印复印一体机、一台高清扫瞄仪、多台实物投影仪及光盘刻录机等等,据不完全统计,学校现有的信息教育技术装备资产已达42万元。同时,学校现有学校网站(http:// xyqsyxx.ptjy.com)、校园信息管理系统、教学资源库、每位教师都在莆田教育信息网开通教育教学博客、学科齐全内容丰富的音像教材及电子资料 1

等以服务于日常教育教学;有一支热心于信息教育技术并具有较高业务水平的领导班子和教师骨干队伍。

二、近年来的工作回顾

近年来,我校在上级教育部门的领导、关怀,特别是在市区电教部门的直接关心、指导下,按照福建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 及市电教中心的要求,结合本校的实际开展了大量行之有效的工作,圆满地完成了各项工作目标,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加强管理,抓好制度建设

学校为适应信息教育技术的持续发展,从组织领导、骨干师资力量的配备方面予以加强和保证,并进一步健全了信息教育技术的各项规章制度。近年来,学校组建了新一届的信息教育技术管理领导小组,由校长亲自挂帅、副校长分管,并挑选了责任心事业心强,技术水平高的骨干教师参与课题实验。信息技术领导小组根据市区年度工作计划及学校信息技术发展的三年规划,每学年初制订出信息教育技术工作计划,并做到定期组织学习,实事求是地分析、讨论本校信息教育技术的发展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同时,还先后制定了关于技术教育的各项规章制度:《学校现代教育技术设备、设施的管理制度》《学校现代教育技术人员工作职责》《教师教育技术考核制度》等。教务处还把现代技术教育纳入《校本教研工作计划》和《教师培训计划》,每年度结合教育教学实际对教师进行现代教育技术培训与考核。

2.加大投入,充实教育装备

为了学校教育能适应不断发展的教育形势,为了使学校的现代教育技术能健康、持续的发展。学校在办学经费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学校先后投资了 33.6万元,为每一位教师配备了一台电脑,建成教师电子备课室;购置了相应的教学仪器和设备;完善了学校网站建设、校园局域网,使学校的每台电脑实现机机联网。实践证明,良好的教学环境为学校教育教学管理提供了很大的便利,为教师的业务学习、多媒体操作技术水平的提高提供了物质基础,使课堂教学更生动活泼,促进了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

学校还利用中国移动公司的“爱贝通”网络平台,促进家庭、学校、社会的沟通和联系。这些,为学校早日实现教育教学网络化管理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重视培训,提高师资水平

在不断增加经费投入加快装备建设的同时,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尽快提高教师信息教育技术的应用能力就越显得重要。为此,学校在师资培训等软环境的建设方面与硬件装备的建设做到同步进行,并做到两手抓、两手硬。主要表现在:

重学习,转观念。近年来,学校组织全体教师学习了领导的重要讲话及现代教育理论的文章,及时向教师介绍当前教育发展的形势。通过学习、讨论有效地提高了老师的现代教育意识和增强学习、运用信息教育技术的迫切感。同时也更深刻地认识了对“要深刻认识信息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及其应用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充分认识应用信息教育技术是现代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对教育的要求,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各级各类学校的教师要紧跟科学技术发展的步伐,努力掌握和应用信息教育技术,以提高自身素质,适应现代教育的要求”等讲话精神。

学技术,勤操作。教师除了应有先进的现代教育理念外,还必须掌握相应的现代教育装备的操作技术。为此,学校十分重视输送骨干教师参加省市电教部门组织的各类培训,以提高骨干教师的技术水平。如选送唐金健、陈俊泉两位老师参加“福建省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省级骨干教师培训”、选送李密蓉老师赴莆田学院参加为期一个月的信息技术骨干教师培训,有八成教师参加了“因特尔未来教育”的培训、多媒体教学课件制作、计算机维护等培训活动。同时,我校根据多数教师的实际操作技术水平,有针对性地组织教师开展以计算机为核心的多媒体设备运用的校本培训。近年来,学校在利用假期集中培训的基础上,要求教师平时自行选择参加不同层次的培训学习,如计算机能力考级培训、网页制作培训、多媒体教学课件制作培训等,并对参加培训的教师在时间上给予方便。对各项培训工作,做到“内容、要求、人员、时间”等落实,学期末进行统一考核,并将考核成绩纳入教师的个人档案。

为使教师尽快提高教师的计算机操作及理论水平,2006年起学校就与青年教师签订的计算机等级考核协议,要求在三年内青年教师人人取得全国计算机等级考核一级以上的证书。此举措一直鼓励并促使着青年教师计算机操作技能的学习。2008年,全体教师均已取得了国家级或省级计算机等级考核证书,提前实现了既定目标。现在,教师们都能独立地创建自己的教育博客、自制多媒体教学课件了,其中李密蓉、唐金建、詹朝霞、林丽玲等骨干教师自制的课件,还多次获省市级的一、二等奖,所辅导的学生作品也多次获全国省市级奖。李密蓉老师多次指导学生电脑动画制作并荣获全国决赛一、二等奖,李密蓉老师因此荣获“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决赛优秀指导教师。

4.重在使用,发挥装备效益

加强装备及师资的建设,根本目的在于使用,在于服务于教育教学,服务于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基于以上的认识,学校为适应教育形势的需要和家长的迫切要求,根据“福建省义务教育教学指导纲要”精神和学校的实际,从三到六年级分别增设了信息技术课。同时,全校四至六年级各班还挑选能力较强的学生自制、管理班级网页,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另外,我们在如何盘活现有的信息教育技术装备,如何提高装备的使用率,使之在学校教育教学等中充分发挥其作用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主要表现在:

以常规媒体为主体。投影仪、录音机、电视机等三机一幕常规媒体是学校信息技术教育媒体的主体。因此,引导并要求教师用好投影仪、录音机等常规媒体是学校信息教育技术的工作重点。平时学校能定时组织人员对常规媒体进行维护、保养,确保其完好率,以充分发挥常规媒体的作用。从平时的使用情况来看,投影仪等常规电教媒体在教师中还是很受欢迎的,使用得也比较好。据统计,上学期教师使用率、学科覆盖率均达100%,课堂使用率达70%以上。

以教学研究促应用。为使教师尽快地掌握及熟练地将现代教育媒体运用于日常课堂教学之中,做到学、用结合,更为了使教师们了解多媒体教育技术在优化课堂教学中的作用,学校明确要求每位教师每学年承担一堂

多媒体辅助教学研究课。同时,要求承担区级(或接待兄弟学校教师)教学公开课、观摩课的教师一律在多媒体教室授课。据统计,仅仅两年,学校累计为县、市等教研活动共开设了六十余节多媒体辅助教学课。通过教研活动大大地提高了骨干教师信息教育技术的实践应用能力,营造了良好的应用信息教育技术的氛围,也开阔了全体教师的眼界,提高了认识,有效地促进了信息教育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实践与研究。

以教育科研求发展。为了促进学校深入开展信息教育技术的研究和实践,以真正实现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的创建目标。学校组织力量开展了省级重点课题“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效整合”为龙头的研究,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做到“经费、组织、人员、时间”落实,经过两年规范、有序的研究,取得了良好效果。唐金建老师的《小学数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优势》一文及许雪前老师的《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都参加了省级汇编;李密蓉老师的论文《游戏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获得省级二等奖。科研成果的推广应用又促进了学校信息教育技术的不断发展,形成了良性循环。学生们在省级语文课题的带动下,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搜集资源与分析、整理资源的能力大大提高,扩大了学习的渠道与途径,使学习真正走向生活。

以口语测试带普及。为了使每位教师都能重视学生的普通话、英语教学,我校开展了每学期一次的常规性学生口语面试工作,并将每班学生面试总体水平列入教师教学工作的核实内容之中。通过近年来的持续考查,教师对学生语音教学越来越重视,利用播音器、教学录音、点读棒等指导学生的晨读被越来越多的师生所接受。信息技术的使用与教育为我校顺利通过“福建省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的评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以综合实践促提高。信息技术教育作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四个指定性领域中的指标之一,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我校要求教师在指导学生参加综合实践活动时,必须加强信息技术的指导和应用,要引导中年级学生根据研究主题应用信息技术进行资源搜集,高年级学生还要在此基础上学会对资源进行整理和分类。从学生们精彩纷呈的实践活动中,我们看到了信息教育技术给他们带来了无穷的快乐与欢笑。因学生在信息技术等领

域的突出表现,我校综合实践活动优质课在各类评比中成绩斐然:共获得分全国一、二等奖4人次,省级3人次,市级2人次。

以评价机制作保证。建立健全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对促进教师自觉运用信息教育技术于课堂教学中有着积极的保障作用。为了切实提高教师使用信息教育技术的自觉性,提高其实际操作和综合运用能力,提高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使用率,我校进一步完善了相应的规章制度,把创建教师博客,实行网络教研,作为教师教学常规进行规范管理。学校以现代化信息媒体为依托, 凭借莆田教育信息网平台,要求每位教师都创建个人教育博客,积极推行网络教研活动。个人教育博客分公开教学、教学设计、教学论文、教学随笔、案例研究、书海探究、学习交流、美文共赏、我评我思、自我展示等十几个栏目,通过这个平台,促进了教师个人的专业成长,扩大了辐射范围, 增强了示范效果,构建起学习型校园,使学校管理往教学科研现代化、常规管理动态化、材料归档电子化发展,精美的教师专业成长档案袋显示了我校教师较好的综合素养。同时,我们将教师掌握信息教育技术的水平、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使用信息技术的情况皆列入《教师年度考核细则》之中,作为教师年度考核、评比先进的重要依据之一。

5.建校园网,发挥装备整体功能

2003年我校率先建立了校园网站,连接了以教育局为中心的“校校通”网络,与各校的资源达到共享,并且已建成完善的校园计算机网络和有限电视网络。我们的校园网站及学校资源库内容丰富,信息新颖,资源可视率高,其对外宣传功能、日常管理功能、家校互通功能、个性展示功能、校本培训功能等都得到了不断充实。同时,我们接受移动公司的赞助,引入“爱贝通”校园管理网络,扩大家校联系平台,使家校联系电子化、现代化,更加即时、方便、快捷地将课改信息、学生情况传送给家校双方,使教育更到位、更有针对性。

6.情系德育,发挥其在德育中的功能

信息教育技术在推进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学校德育工作,营造校园文化氛围、丰富学生课余文化生活等方面我们也作了积极尝试,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我们认为:

信息教育技术是学校自我宣传的有机载体。为了能让学生家长、社会各界人士全面、真实、及时地了解我校的工作状况,了解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我们每年假期都会利用“告家长的一封信”,把学校的网站向社会公开,引导家长通过网络了解学校,实现家庭、学校、社会的教育合力,赢得了家长的广泛好评。同时,我们引入“爱贝通”校园管理网络,扩大家校联系平台,学校知名度进一步得以张扬,在社会上的知誉度也越来越高。

信息教育技术是创建校园文化的有效手段。自从学校“‘七彩童音’广播站”开播以来,我们利用中午学生休息时间定期开办了“校园新闻”、“音乐漫步、“科普之窗”、“文学天地”、“法治在线”等栏目,丰富了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陶冶了学生的道德思想情操。为更好地对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学校还成立了“小记者站”,创办了校刊“原上草”,稿件的来源与刊物的打印、排版大多由学生完成,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计算机技术的热情,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综合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

三、今后的工作设想

虽然我校在信息教育技术装备的建设和运用上已有了长足的发展,各种硬件设施在县、市范围内已属领先水平,已基本上能满足教育教学的需要,但学校离教育发展形势及上级的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在提高装备的使用率等方面还需进一步加强。为此,经学校分析研究,下一步学校还要不断加强信息教育技术应用研究,在新学年中争取做好以下几件工作:

1.选拔、组织学生参加小学生信息技术等级考试。

2.加强教学研究,做好信息教育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

3.进一步完善学校教育网站,发挥网络在学校教育教学管理中的作用。

4.筹集资金实现每间教室均配置“三机一幕”,完善电子阅览室,图书馆资料信息化等工程。

5.积极创造条件,逐步实现“管理智能化、办公自动化、教学网络化、学习个性化、活动多元化、生活信息化”。

第二篇:现代教育技术实验校工作汇报材料

•硚口区现代教育技术实验校工作汇报•

立足经验建构,优化教学过程,拓展教育时空

硚口区红旗村小学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兴起,作为支撑课程改革的核心力量之一,教育信息化成为学校面临新时期发展的突出课题。其中,加强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又是推进教育信息化的重中之重。我校作为桥口区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之一,在以往长期实践的基础上,面对新时期发展的要求,确立“立足经验重组,优化教学结构,拓展教育时空”的整合发展思想,借此机会与诸君共享。

一、立足经验建构是推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基础

新一轮课程改革强调必须以学生发展为本,一切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根本,关注学生的自主经历和体验。这一精神突出了学习是学生自主建构的过程。我们认为,课程改革无论是课程内容还是课程实施途径、方式都必须围绕学生经验建构而展开。这成为我们课程研究的基础。

而信息技术则为促进学生经验建构提供了有利条件。主要表现在:第一,丰富的多媒体信息资源,为唤起学生经验刺激和自主探究提供资源支持;第二,信息技术的虚拟和模拟功能为创设多元化的学习情境提供可能,有利于促成学生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有效迁移;第三,信息技术作为沟通交流的工具,为学生的开放、多元和个性化学习提供了充分条件。同时,网络技术也促进了学生与老师,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机器等学习共同体的形成。第四,信息技术本身的工具功能为学生拓展经验提供了支持。信息技术对时空限阈的突破,为保证学习的延续性和经验的连贯性提供了支持。

正是在经验构建的立足点上,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存在了巨大的发展潜力。

二、优化教学过程是推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关键

信息技术和学科整合本身的发展在经历从以课件为中心向以资源为中心的转变。但是,无论是课件还是资源,都必须面对教学优化的问题。这是学科实施的关键,也必然是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关键问题。

1、信息资源是前提

信息资源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环节的基本素材,它为教学内容提供了充分的补充和拓展。对信息资源,我们非常注意两个方面的,首先,资源必须符合小学生的特点,即加强趣味性和针对性。第一,我们非常注意多媒体资源(视频、图片和动画素材)的应用;第二,注重教师对信息资源的再处理,必须符合学生的认知经验结构和认知水平,粗糙的资源会导致粗糙的学习;第三,注重资源使用的针对性和适当性;第四,注意对保证学生对信息资源的充分利用。其次,作为小学生的基本能力之一,教学也必须注意到学生对信息资源的处理能力。我们在教学中也在不断尝试学科素养和信息素养的有机整合,有意识的培养学生信息处理能力。比如我们在语文教学实验中就非常注重将学生信息处理能力与语文能力培养有机结合。

2、教学流程是核心

我们针对信息技术的交互性,虚拟性和超文本的特点,对教学流程进行了更 充分的设计。

第一,增强情境创设。情境是教学流程设计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因为从学 生自主经验建构出发的教学设计除了必须考虑到教学目标之外,更重要的是考虑学生达到自主经验建构所必需的条件和发展的可能性。而情境正是通过运用信息技术对这种条件和可能性做出设计的结果。通常,我们在语文、英语等学科强调贴近生活的学习情境的创设,比如,语文课《捞铁牛》,在现实生活中很难重现的捞铁牛的方法,通过课件展示,清晰明了的将捞铁牛的步骤一步一步展示出来,让学生了解课文中对捞铁牛的过程的了解。英语课中,通过小动物赛跑的游戏,让学生在激烈的竞争环节中,实现“脑力风暴”。而对于数学、自然常识等学科则多进行大量实例情境的创设。比如数学《相遇问题》中,通过多媒体展示的两人面对面行走的过程,让学生充分理解题意,掌握知识要点。因而,情境创设既可以是整体的情境创设,也可以是个别环节的创设,还可以是虚拟的外在激励环境的创设,从而优化教学流程。

第二,增强人机交互。人机交互是学生自主重整经验的过程,是学生学习自 主性的重要体现。人机交互可以体现在学习的各个环节。这种人机交互的形式包括练习、自主学习、游戏等多种方式。第三,提高教学模块设计。模块设计是提高学生学习自主性的客观要求。我 们在教学设计中,对教学模块的设计更强调是从学生的学习需要出发,在对教学环节进行模块化设计中,给学生提供学习新知、巩固练习、拓展学习和创造性学习的空间。比如,我们的《圆的周长》一课,就通过设计小试身手、自我修炼和网上纵横三大模块,将学习与提高置于学生的自主选择当中。

3、技术功能是补充

我们在强调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过程中,一方面将信息技术作为一项学习工具,比如基本的文字处理、图片制作、网页制作、上网等技术在学科学习中的应用。另一方面,我们也在积极探索将学科内容纳入到信息技术教育的过程中,从而,达到内容与技术的相互运用和补充。

三、拓展教育时空是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新领域

网络技术对学生学习方式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它突破了传统课堂的阈限,为学科与学生的自主经历体验提供了整合支持。我们在思考运用网络运用上,强调网络与实践的结合。下面我们主要通过三个案例来阐释我们在网络运用研究上的尝试和探索。

1、基于主题探究的网络学习

教师在上课之前,要做大量的准备工作,从各方面收集相关的学习资料。让学生了解这些老师收集的资料对学生掌握知识及教师开展教学工作有着巨大的作用。我校青年教师充分利用网络新技术,建立自己的网络日志网站(lengfei81.blogchinese.com),将收集来的各种资料在网上汇总公布,方便学生查阅。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回答问题或者提出自己的疑问,老师则可以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进一步改进自己的教学工作。例如冷菲老师在上《威尼斯的小艇》一课之前,利用各种途径收集了大量的图片和文字资料,学生在课前就上网查看了部分资料,对所学内容有了一定的了解,在课上,教学效果非常好。

2、基于网络的综合应用

学校建立自己的网络相簿,将开展的各项活动相片发布到网上,方便查阅,同时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学校开展工作的情况,扩大影响力。同时在武汉市教科院网站上申请了资源库,为广大教师提供了丰富的网上资源,对进一步推广现代教育技术起到重要作用。

在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发展过程中,围绕经验建构,我们在教学设计和网络运用上进行了粗浅的探索,希望可以得到各位专家同仁的批评指正。

第三篇:涵江实验小学开展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工作汇报

打造数字化校园创建现代化学校

——涵江实验小学开展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工作汇报

21世纪,是一个全球信息数字化、学习网络化的时代。现代教育技术的飞速发展给学校教育带来了革命性的影响,它促进了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更新;它促进了教育方式、教育手段的变革;它也对教育制度,教材教法等带来革命性的影响。学校座落于风景优美的紫璜山上,学校总面积达16856平方米,历经几代涵小人的辛勤耕耘,涵小被垦辟为文献名邦的摇篮地,为兴化大地造就一批批栋梁之材。自2003年正式挂牌成为“福建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几年来,我们始终围绕“走现代教育之路,谱写涵小发展新篇章”的办学理念,致力于教学设施现代化和高素质师生的培养,全面提高师生的信息化素养。

一、优先发展,教育装备软硬件水平不断提高。

学校顺应时代潮流与需求,不断致力于现代化教学设施的建设与完善,先后建立学校校园网、校园网控制中心、信息网络系统与闭路电视系统、藏书三万多册的数学图书馆、语音室、多媒体网络教室三间、教师电子备课室一间,并为每间办公室、教室添置电脑,使学校教学电脑达到200多台台,实现千兆进校园、百兆进教室,师生们在办公室、教室即能登陆Internet。在校园网建设中,用于软件投入的资金也相当充足,学校先后购买了校园网资源平台、校园网管理平台、网络杀毒软件、网络行为管理软件、网络过滤软件、数字图书馆和VOD视频点播软件等。同时制定了现代教学设备使用制度,不断提高现代化设施的使用率,大大拓宽师生视野,促进教学资源、成功经验、优秀课件、教学心得网上交流、共享,实现了网上管理、网上教研、网上教学、网上查阅、网上学习的信息化教学体系,从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2004年至今我校用于校园网络建设及其终端设备配备的投资累计200多万元,初步建成了涵江区实验小学网站、涵小博客:http://blog.hjsx.com,网站投入使用后我们在管理方面也加大了力度,安排了2名专职网管人员分别负责网络安全、网站的制作与维护、资源库的建设、网络中心的管理及终端的维护等。由于分工比较明确责任到人,出现问题后都能够及时解决,自使用之日起从未出现任何大的事故,很好的保障了网络的畅通。这一切为信息技术服务于教学,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二、优势互补,教师信息技术培训扎实高效。

培养一支教育观念新,信息技术过硬的师资队伍,是推进教育信息化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学校针对情况,进行了不同层次的培训,并成立现代教育培训考

核领导小组进行考核。

(1)在活动中培训。我们通过集中培训、多媒体课件说课比赛,理论研讨,多媒体课堂教学竞赛课件制作评比、论文交流、评比等多种形式的活动。近年来,电教媒体的使用率高达90%。现代教育技术考核过关率为98%。青年教师计算机中级考试合格率为100%。

(2)根据需要培训。根据教师和学校需要,我们对40岁以下的教师进行了计算机基本操作、两个模块计算机等级考试的培训,同时针对我校教师的实际水平,进行了powerpoint、Flash动画制作、Photoshop、因特尔未来教育培训。

(3)对骨干教师进行了flash、authorware、dearmware的提高培训,使他们由最初的动画设计到学习课件制作,进而探索网页制作、网页动画等高新技术。短短的时间里,制作出水平较高,适用于课堂教学的课件85个,大大促进了学校课堂教学改革。

(4)在面向全体教师进行培训的同时,学校先后组织对具备一定电脑基础和课件研制能力的10位骨干教师外出参加各种计算机课件制作的培训活动,请专业人士定期来校进行解疑答难,定期交流课件制作的体会和经验。现在,我校各学科均有多媒体教学课件制作带头人。

三.课题带动,信息化教学活动的全面开展。

多媒体网络教学作为现代信息技术与教学实践科学结合的一种新的教学形态,不仅从手段和形式上改变了传统教学,更从观念、过程、方法以及师生角色诸多深层面赋予教学以新的含义,信息技术已经不再局限于原来意义上的教育教学辅助手段,它是现代信息素养教育的重要内容,并且已经渗透到对教育观念、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评价各方面。那么怎样开展信息课教学更适合学生特点和需要?在硬件设备条件许可的情况下,信息技术如何能尽快地从研究型、示范性进入日常课堂教学?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的整合的突破口在哪里?这些思考,促使我们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和实践。我们开展了《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实验研究。

随着课题的深入开展,信息化教学的强大优势和无限魅力逐渐呈现出来。其中最明显的变化就是教师角色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

第一,老师劳动的创造性增强。在传统教学中,由于教师是凭借黑板、粉笔,书本给学生“讲”知识,因而教师创造性发挥的余地很小。多媒体网络教学使教师获得广阔的创造空间,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第二,各种知识信息的整合性突出。传统教学以书本知识的静态传授为最重要的目标之一。而多媒体网络教学由于强调教学中知识信息资源的多元化,并且教师和学生能够随时根据教学要求,对知识信息不断进行新的加工、组合和整理,基于此,知识重组、资源整合以及对多媒体信息的发现、搜索、筛选、开发、利用过程中,教师成为真正用心于教学的专家,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这种氛围中,教师的作用不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和指导,而是透过多种知识资源所实现的知识、思想、价值、理念、情感的和谐统一。在一节课上,学生领略到了许多综合性的知识,锻炼了综合技能,学生的成为主动的探索者、创造者。

第三,整个教学过程的合作性得到充分体现。从我们的实践中,可以明显地感到,网络教学体现的合作性更宽泛,这种合作是真正意义上的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

第四,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与培养。

网上学习使学生真正感受到学习的自主性和独立性,不仅是接受知识,还是探索和创造知识,使学生体会到学习不是负担,而是一种乐趣。

实践证明,信息化教学活动使学生在获取知识、创造信息、传递信息方面的显示出了特别的优势,它克服了传统课堂教学的缺憾,既为学生提供了完全个性化的学习环境,又为协作化学习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对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有极大的影响,它将逐步成为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勇于探索,注重信息技术和学科的整合。

信息技术与各学科教学的整合主要是把学科教学的过程、方法、参数等诸项要素积极、科学,有组织、有规划地为向媒体技术靠拢,为此实现教学改革与创新。这不仅包含技术问题,更重要的是教育观念,教学方法的转变,在此次改革中我们注重了(1)“学教并重”:对于以计算机为基础的信息技术不能把它们仅仅看作是辅助教师“教”的演示工具,而更应强调把它们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与情感激励工具,并把这一观念重重地,自始至终地贯彻到课程整合的整个教学设计和各个环节之中。(2)注重结合各学科的特点建构新型教学模式,要求每位教师都应结合各自学科特点,去建构即能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又能较好地体现新型教学结构要求的新型教学模式。

五、锐意创新,信息技术在素质教育中彰显了活力。

1、几年来,学校硬件环境呈现良好的滚动式发展,逐年不断改造和升级,使现代信息技术始终保持最新,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现代观念。

2、“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课题研究,使现代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开阔了师生视野,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备课速度日益加快,课堂信息量加大,学习兴趣提高,利用课件解决课堂上的重点、难点问题方便快捷,学生动手能力增强,学习成绩上升。教学成绩稳定在涵江区前列,与开展教育技术研究有必然的联系。

3、建立了初具规模的学校现代信息技术资源库,包括各种来源的音像资料和计算机上的各种数字化资源。

4、我校教师的现代信息技术成果巨大。我校教师制作的课件多次在区级教育教学工作交流会议上展示,一些优秀教学案例在各类发表,部分教师和学生在市、省级计算机比赛中获奖。

今后,我们将用更加敏锐的眼光,瞄准信息时代的“制高点”,用信息化、全球化和现代化的观念统领未来教育的发展战略,用现代前沿科技来构筑教育信息化、数字化、现代化的美好蓝图。

第四篇:现代教育技术工作汇报材料

现代教育技术工作汇报材料

隆回县岩口镇岩口中学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

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岩口中学全体师生,对你们的莅临表示热烈欢迎,幵对上级领导给予我汇报岩口中学现代教育技术工作这个难得的机会表示感谢。几年来,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高度重视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运用和整合,迚一步优化现代教育技术环境,建构信息网络环境下新型的教育教学模式,不断更新设备,完善设施,加强运用,努力提高师生的信息技术素养,有力地促迚了教育教学改革和素质教育的实施,大幅度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现对我校近几年的现代教育技术工作,汇报如下:

一、学校概况

岩口中学坐落在岩口镇的腹地,九龙山脚下。学校占地66968平方米。共有五栋教工宿舍及科教楼、综合楼、教学楼各一栋,总建筑面积5998平方米。校园环境幽雅,绿树成荫,鸟语花香。校园面积宽广,人均占有面积达85.6平方米。校园布局合理,教学区与生活区分立,教工生活与学生学习互不袭扰,井然有序。我校现拥有15个教学班,在校学生852人,教职工61人。

2009年我校纳入隆回县现代教育技术实验项目学校,县政府投入12万余元,我校自筹资金10万余元,迚行“班班通”建设,每个教室配置了电子白板、电脑、多媒体电脑桌。这项工程的全部竣工,学校教学硬件建设实现了质的飞越。

二、现代教育技术工作的组织与管理

1、强化组织保障。学校成立了以校长彭凡海为组长,以陈玲华为副组长,以学校中层领导为成员的领导班子。学校高度重视现代教育技术建设,建立和完善了学校现代教育技术工作小组、课题研究小组;制定了学校现代教育技术工作发展规划、实验课题实施规划,明确了具体目标和措施。

2、强化制度保障。为迚一步加强现代教育技术的管理工作,学校依据上级的有兲规定制订了三大类管理制度:即班班通管理办法,电教室等专用教室使用规则,有兲教师的工作职责。做到学习宣传、落实职责,制度上墙、经常对照,检查督促、共同遵守,确保现代教育技术工作的正常运转。

3、强化经费保障。上级教育部门对我校的建设与发展有比较大的经费支持,几年来,投入现代教育技术的经费逐年增加,2009年至2010年投入经费近20万元,学校也积极筹措专用经费保证现代教育技术设备正常运转和更新升级,对各种设备、器材建立明细账目,保证账物相符。

三、现代教育技术资源建设

1、我校的硬件设施,基本上能满足实施现代教育的需要。学校现有微机室1间,2007年,新建多媒体教室一个,学生计算机42台,基本能满足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和学科整合的需要。

2、建好了校园局域网。2008年,我校建成校园局域网,幵与互联网宽带联通,网点已经布置到所有教室,可实现资源共享。投入资金近11万元。学校已建立了自己的校园网站和博客,学校骨干教师还建立了自己的个人博客。

3、硬件建设得到加强的同时,软件配套建设也逐步到位。学校购买了windowsXP、windows 2003等正版操作系统软件、瑞星杀毒软件,为了满足教学所需,学校购买了很多课件制作素材、新课程听课评课优秀案例、新课标优秀课件以及多部爱国主义影片、科普片、教学所需的各种音像资料等电教教材,幵且建立了学校资源库,满足了教学的基本要求。

4、教学资源的收集与共享。我们与新课程教育网连接,利用新思考及各种网络平台,教学人员和管理人员经常地、大量地利用互联网上的信息资源制作课件、编制试卷、撰写电子教案和论文等,形成了以教导处、教研组、教师为开发主体具有本校特色的教学资源,实现资源共享,直接为教育教学服务。建立了电子教案、各学科课件、试卷等教学资源库,形成了教学资源共建共享的长效机制。

四、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技术水平和运用能力

我校十分重视教师队伍的建设,不断提高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水平和运用能力,在教学中基本普及了现代教育技术。

1、积极参加上级组织的专题培训。几年来,我校领导和教师先后参加了省、县组织的班主任培训、国家课改中心组织的新课改进程教育培训,英特儿未来教育培训,县教育局组织的信息技术业务培训。

2、认真组织开展现代教育技术校本培训。我们根据学校教师年龄结构偏大、计算机知识陌生的实际,按照“入门——基础——网络——整合”四步组织教师迚行系统、全面的培训,使90%的教师具备了网络化教研的基本条件。

3、以竞赛的形式促迚培训工作的深化。学校结合培训,开展多媒体制作竞赛、多媒体课堂教学竞赛等,通过竞赛提高应用水平,营造教学现代化氛围。为了鼓励教师掌握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整体素质,学校采取了相应的激励办法,即将现代教育技术运用列为教学技能考核内容,作为推荐优秀青年教师、推荐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的必备条件。我校积极开展现代教育技术运用的探讨课、示范课评比和优秀课件制作竞赛活动。

4、我校70%以上的教师具备了开发简单实用的课件的能力,学校形成了浓厚的教育科研氛围。2009年,我校马晔等教师承担的《现代信息技术与中学学科教学整合探索》的课题研究,该项成果获邵阳市一等奖。在课题研究中,坚持网络教研与学校常规工作有机融合,组织开展信息技术专题培训、教研活动,促迚了教师的专业成长、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学校领导管理方式的转变。

五、现代教育技术运用效果明显

近三年来,我校现代教育技术运用效果明显,学校各项工作均取得了长足的迚步。

1、教育教学质量逐年提高。2008年刜三毕业会考,我校迚入全县十强。2009年全县刜一期末调研考试我校总分荣获全县第六名,刜一历史荣获全县第八名,刜一语文荣获全县第五名,刜一生物荣获全县第三名。2009荣获全县教育督导评估工作先迚单位,幵荣获县文明建设目标管理工作迚步奖。2009年、2010年刜三毕业会考均为县先迚单位,毕业会考中在同类学校中综合排名第一。

2、教师素质整体提升。我们坚持不懈地研究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方法,培养了一批骨干教师,多次在各级技能竞赛、优质课评比中获奖。2008年,文群秀老师制作的《木兰诗》教学课件、教学课例、三优联评均获省一等奖;郭小英老师的论文《农村中小学进程教育应用点滴》省一等奖;肖敬贤制作的《走上共同致富的道路》教学课件获省二等奖;罗明辉老师的论文《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深化学科教学改革》获省二等奖;李百战等五位老师的论文获省三等奖。2009年,马红星老师的《学习师德师风的点滴体会》获全国二等奖;刘斌老师的论文《进程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体会》获省一等奖;黄训志老师的论文《刜三化学教学的体会》获省一等奖。2010年徐菊媚老师的论文《 现代进程教育英语DVD交互式教学之我见》获省一等奖,胡美红等2人教学课件、论文获省三等奖。

3、广大学生群葩斗艳。2008年,学生刘遐在县第九届中小学生电脑制作评选中荣获一等奖;县文艺汇演中选送的节目《高原红》获刜中组第一名。2009年,学生阳漫在县第二届语言艺术类竞赛荣获一等奖;学生罗刚在县中小学田径运动会中荣获刜中男子组400米跑第二名。2010年,学生肖彩虹在邵阳市第十一届中小学生电脑制作活动中获市二等奖;学生谢剑伟荣获县中小学生“我是90后”征文二等奖;县第五届少年儿童征文绘画比赛活动荣中获优秀单位。

回顾近年来的实践与探索,我校逐步形成了现代教育技术融“学校发展、教育管理、教学科研、全面育人”于一体的教育管理理念,为社会提供了优质的教育资源,培养了一大批全面发展的优秀学生。

展望未来,豪情满怀。我们深感重任在肩,时代赋予了我们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任,学校将继续探索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下课程改革的新步伐,与时俱迚,开拓创新,为岩口教育事业谱写绚丼的新篇章!

第五篇:青年路小学现代教育技术工作汇报材料

岳阳楼区青年路小学现代教育技术工作汇报材料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培养创新优质型教育

青年路小学鲁华

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

首先感谢教育局领导给予我们这次难得的学习交流机会。青年路小学是岳阳楼区一所中等规模的学校,现有教学班级18个,学生总人数1024人,在职教师57人。近年来,在区委区政府、楼区教育局领导的关心和大力支持下,对我校先后投入大量经费进行了多方位改造,学校呈现出了强劲蓬勃的新气息。下面就给大家汇报一下我校在现代教育技术工作方面的情况。不到之处,敬请各位多多批评指教。

一、学校资源建设

要让多媒体设备充分发挥它服务于教育教学的作用,我们就要给老师提供一个好的资源平台。最先,我们设计了校内办公系统,其中有几个版块(主要功能),一是学校通知、通告,二是个人工作计划,三是网络硬盘。利用网络硬盘来存取教学课件、电子教案、计划总结、论文等电子文档。使用后我校老师发现这一方法有个弊端,服务器存放文件是按随机数字顺序排列的,以后查找起来相当困难。于是,组建FTP服务器势在必行。

要建服务器,首先要有硬件,我们学校是一个基础相对薄弱的老校,也没有多余的电脑,更谈不上购置专业的服务器、硬件防火墙了。于是,我们利用旧机房改造拆下来的旧电脑拼装这一方案,动手组装

一台服务器。教师的资源收集上传方面是一个难题。首先是老师的思想观念的突破。以前,老师自己的课件、电子教案是“私有财产”,一般是不会给别人用的。如何让老师突破这一观念的瓶颈,让老师们愿意奉献出自己的宝贝?我校在相关机制上做了文章,由教导处牵头,制定了激励措施,即到期末对老师上传资源情况进行评比,然后责任到人,以年级组长负责督促落实,年终在绩效工资中体现。老师愿意拿出自己的资源,接下来就要解决怎么拿的问题,也就是操作方法的问题。我们的FTP可以基于WEB页面操作,也可以用FTP客户端操作。为了让全体老师迅速掌握这些上传下载的方法,我校同步进行了三个方面的操作培训。一是全员面授培训。二是自学教程,录制了操作演示的录像,上传在网上供老师们自行观看。三是同伴互助及远程协助培训。我们在每个办公室、每个教室的电脑上做了资源中心专用客户端,发送快捷方式在桌面,老师们只要双击桌面快捷图标,便可以进入资源中心而不必输入任何参数,真正达到了傻瓜化操作。

解决了怎么拿的问题,还要解决如何放的问题。我校采用的是建立了三级目录式的存放方式,即由科目——年级册数——项目组成的三级目录库。这种存放方式目录十分清晰,易于查找。

为了方便学校办公管理,我校另外做了网络办公系统,即教师上交的电子文档、个人电子文档有存放。为了区分教学资源与教师电子文档,我们用了不同的帐号进入不同的目录,在用这个帐号进入后,里面有办公室资料、党支部资料、教导处资料、工会资料、后勤资料、少先队资料、安全办资料,还有以所有老师名字命名的个人目录。这样,以后需上交的计划、总结、论文等,都直接上传到相应部门即可。我们的资源服务器还能在外网使用,主要是为了让老师们晚上在家里做好了课件直接上传,这样就不需要用U盘带了。

现在,我校已经收集整理的教育教学资源有4000多个,大小约30多G,这些资源包括教学课件、电子教案、各种图片、音乐、视频素材、也包括教师培训内容、学生教育内容、优秀影视资源等。同时,我们将英语、音乐等教学资源制作了ISO文件,每间教室都能实现虚拟光盘教学,极大的方便了老师。真正的做到了利用信息技术知识和简易的设备达了教学资源共享、网络办公,发挥了网络技术的强大力量,进入了数字化教学、办公模式。

二、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培训

为使每一位教师学会应用信息技术,借助现代化信息技术优化学校的各项教育教学活动,促进学校管理模式、教师教育观念和模式的根本转变,实现学校教育的跨越式发展。我们将相应的师训工作提到一个新的高度,努力打造行政管理、操作应用、资源开发、网络管理、信息技术学科教师等五支队伍。学校科学地制定了《青年路小学现代教育技术工作未来3年发展总目标》,计划在2011—2013年里,实现学校管理电子化,教学手段信息化、教育资源系列化,基本建成数字化校园。同时,根据此发展规划,结合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实际,以信息技术在学科等领域中的应用为重点,分年确立了可行的阶段性培训目标。培训内容主要为7大快,即

1、Word2003的基础知识;

2、Excel2003的基础知识;3、Powerpoint2003的基础知识;

4、FrontPage 2000网页网站设计制作;

5、校园网的使用;6、网络安全常识;

7、Internet综合知识;

8、Flash MX的简单应用。为使培训工作深入有效进行,学校配套建立了《青年路小学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制度》,采用培训与竞赛、考核相结合的原则,实行每双周进行一次的定期培训活动。每次培训学习要求做到了“四确定”——定时间,定地点,定主讲人,定学习内容。同时我们还分层考核受训教师,即:出勤考核,完成作品考核,竞赛成果考核,研究课考核,并存放于教师个人业务档案之中,到年终给予考核优秀的教师适当的奖励,并作为教师评优、职称晋升的考查依据。培训的目的在于运用,在运用中求发展。下半年我们将准备举办全校教师“现代教育技术教学优质课评比”,“自制多媒体课件评比”等活动,充分调动受训教师的积极性,发挥广大教师的聪明才智,形成一种喜爱教育技术的氛围。如今,学校教师在培训工作中,通过理论学习,促进了教育观念的转变;通过操作实践,内化了教育观念的形成;通过激励和鼓励,教师由“被动学习”转换为“自主学习”。实践证明:从严、从实地开展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工作,不仅受到了教师的欢迎,而且实实在在地强化了教师现代教育技术的意识,提高了教师运用计算机进行教育资源的利用、教学软件的编制和教学设计的能力,逐步形成了一支信息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的师资队伍。

四、“班班通”的管理与使用

为推进“班班通”工作的顺利实施,建立高效的工作机制,我们力求“三到位”:即制度制定到位,过程管理到位,评价考核到位。学校制定出了《设备管理制度》、《设备维护记载》、《教师使用登记》等。在日常教学工作中注重严格执行和检查,确保“班班通”的运行有章可循、有条不紊。一系列的制度为教师找准了方向,明白了“班班通”的目的就是为了“堂堂用”,以达到最大限度的物尽其用。

1、管好“班班通”

学校为各班配备的“班班通”设施纳入各班教室财产管理内容,由该班班主任负责妥善保管。各班平时做好检测,发现设备发生自然故障,及时向信息管理员报告,总务处安排人员进行维修。如果人为破坏或操作不当损坏电教器材,由当事人照价赔偿。各班放学后关好门窗,严防电教器材被盗,因班级管理不善而损坏或丢失该级所配备的电教器材,由该班级负责赔偿。每学期总务处对各班“班班通”设施要进行1次大清查,发现问题及时做好登记并报告学校,经学校研究处理后,安排专人维修或更换。每学年结束后,总务处安排专人到各班与班主任当面清点验收,无误后移交给该教室的新班主任。

2、用好“班班通”

按照“班班通”常用的要求,每天由信息技术管理员按时打开“班班通”总机,雷雨天气要及时关闭总机。学校要求全体教师人人会使用“班班通”,并要充分利用其进行教育教学活动。教导处每学期开学为各班按时下发《“班班通”使用情况登记册》,每一次使用都要认

真填好《使用情况登记册》,并将各科使用“班班通”情况纳入常规教学月查评比内容之中,学期末做好“班班通”使用情况统计,进行通报和表彰奖励。

平常,为加强运用情况的管理。我们主要实行了三方面的监管。一是硬件防御。采用了软路由方式接入外网分配客户机。它的优势:成本低,一个PIII的电脑主机就可以,功能强大,可以防病毒入侵,可以管理用户、可以控制上网行为,如禁止游戏、禁止聊天、禁止炒股、禁止浏览非法网页等等。二是实行人工巡查,由值周行政、教导处不定期到各教室巡查,记载班班通使用情况,定期对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和通报,做到“日检查、周通报、月考核”。三是运用电子教室,适时监控教室和办公室的电脑,老师们在电脑上干什么,一目了然,哪个教室使用了电脑在教学,也一目了然,检查中如果发现哪位老师在玩游戏,可以直接中止他的游戏,或者禁止打开游戏网页,这也是电子查堂的一种方式。

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与开发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学校资源库的充实,校园网络安全等问题,这都是我们将后来不断需要改进的地方。今后,学校要在进一步立足实际,打好基础,积累实力,形成特色的道路上要稳扎稳打,循序渐进,把先进的现代信息技术整合到教育教学中去,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培养创新优质型教育。

下载秀屿区实验小学现代教育技术工作汇报docword格式文档
下载秀屿区实验小学现代教育技术工作汇报doc.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校工作汇报材料(合集五篇)

    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校工作汇报材料 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校(课题) 工作汇报材料 ——“小学数学CAI软件的开发与应用实验”课题汇报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计算机在教......

    现代教育技术 实验总结

    实验报告 课题名称:资源检索 参与人员:12小组全体人员--- 指导老师:赵老师 实验过程:我们小组的每个成员都按照赵老师的要求,分别查找并访问与英语教学及师范教育相关的资源库,且......

    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安排

    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安排 2013年9月 实验专题一 多媒体素材的加工处理(10学时) 主要练习图形图像素材、音频素材和视频素材的加工处理。 实验专题二 多媒体课件制作(7学时) 结合教......

    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工作实施方案

    头道营子实验小学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工作 实施方案 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我校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不断推进,全面普及教育信息化,特别是推进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广泛应......

    实验一认识现代教育技术

    实验一认识现代教育技术1、以“教育技术”“学习资源”、“现代教育技术”为关键词,检索并阅读相关内容,进一步了解现代教育技术 2、以“课程整合”、“教育资源库”、“ 中小......

    《现代教育技术》实验教学大纲(精)

    《现代教育技术》实验教学大纲 实验课程名称 :现代教育技术(Modern Educational Technology 实验室名称: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室 课程学时数:36 开设实验项目数:8 考核方式:考查......

    兴海路小学现代教育技术工作汇报2013.12

    城西区兴海路小学现代教育技术工作汇报多年来,学校以办开心乐园、书香校园、创新学园、温馨家园、成长花园“五园”学校为目标,在工作中紧紧围绕教育教学这一中心,以现代教育技......

    现代教育技术教学应用工作汇报

    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验收汇报材料 青铜峡市第五小学 青铜峡市第五小学,始建于2012年,学校现有37个教学班,学生2120名,教师86人,教师学历合格率达到100%。校园环境优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