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昌乐二中学习体会
昌乐二中学习体会
张德升
基于课堂改革的需求,按照学校的统一安排,我们一行四十多人于12月3日到昌乐二中观摩学习,感受颇多。现简要汇报如下:
一、高效学习基于科学、周密的计划。我们发现昌乐二中的学生每人都有一个小本子,叫做《成长日记》,上面记录了一天中每段时间的按排,主要是自主学习时间的安排,每一段时间都有具体任务,以及完成任务的情况记录。每天走进教室的第一件事就是在成长日记本上写下今天的学习计划,一天中每完成一项计划作个记号。做到学生人人都有成长目标。老师指导学生用好成长日记,计划和任务由老师提前告知学生,并经常检查。我想这一点值得借鉴,我们的早读学生效率底,主要是任务不明确,或者是任务太多,这都不利于学生高效学习,应该划分到学科,每段时间具体化,完成的学生可以自由安排,从而提高早读的效率。
二、检查是落实要求的重要保证。昌乐二中的各项工作之所以得到落实,就是各项工作的检查到位,其中学生学案、训练的检查就非常到位,有了老师的检查,学生的学习就有促进,加上组长和其他组员的督促,偷懒的少了,学习自然有了成效,这里面主要是老师的检查,老师的付出。
三、导学案命制及时、统一、高质。他们的导学案集中假期统一命制,并且统一使用,上下级衔接,边使用边完善,既保证了学案及时印刷和使用,又保证了学案的质量。我们的学案存在上下级不衔接,编制不及时,各自为战,上网下载直接使用,质量参差不齐的现象,应该想办法统一认识、统一学案,保证学案质量,保证学案的使用规范。
总之,去了昌乐二中,感受很多,受到的教育也很多,开阔了视野,接受了最新的教育理念。同时,我们坚信,我们学校的改革能够坚持下去,因为我们学校也有很多负责任、敢于创新的教师,我们做的很多工作也能写成一本书,我们付出的努力也应该得到认同,希望在领导的带领下,老师们的努力下,我们的明天更加美好,我们的教育和付出会得到更多的收获。
第二篇:昌乐二中学习体会
昌乐二中学习心得体会
2014年5月20号,我有幸到山东昌乐二中进行两天天观摩学习,身处管理规范有序的校园,感受着精彩纷呈的课堂,我感受颇多。在学习中,我们结合学习内容、观察到的现象、听到的报告交流各对工作的思考。现将感悟及学习体会汇报如下:
一、体育课采用大班课堂小班讲授,课间操动感音乐。
在这2天里,听了好几节体育课,也和他们的教师交流过,收益匪浅。他们的课堂采用大班的模式,几个班一起上,但有按着学生的喜好进行分组学习,有打篮球的、乒乓球的、羽毛球、排球、足球、健美操等多个项目,每个项目有学生指导或是专业的教师指导,让学生充分的在体育课堂中学到东西和放松心情。课间操采用的是韵律操,也就是健美操的基本步法改编的,配上动感的音乐,使学生在课间操充分的放松了。
二、“271高效课堂”使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快乐成长
课堂是教育教学的主阵地,是素质教育的“牛鼻子”。没有课堂的彻底革命,任何改革都是蜻蜓点水,课堂革命的出发点和革命的最终目标,在于改变学生学习状态,实现学习效益的最大化,让学生会学、学会,在课堂上享受到生命自由奔放成长的快乐。昌乐二中探索的“271高效课堂”真正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他们主动参与,积极展示,大胆质疑,真正体会到了自主学习、高效学习的快乐。在昌乐二中,我们看到在他们的课堂上,老师给予了学生更多的权利,让他们自己去选择;给予了学生更多的机会,让他们自己去把握;给予了学生更多的条件,让他们自己去创造。这样的高效课堂真正启迪了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交流、学习和思考。
“271”高效课堂的基本理念:把每个孩子的一生变成一个成功而精彩的故事;教育是对人的成全,全人教育,目中有人,在民主和自由的环境中成长心灵;“271”高效课堂的一个核心:以学生为核心,两个目标: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能力的培养,两个重点:导学案编制和学习小组建设。
素质教育的重心应该并且只有落脚在课堂上,才是持久的素质教育。所以,“271高效课堂”帮助学生成为一个具有自主性、独立性、创造性的人;一个具有积极、乐观、正值、阳光心态的人;一个对人友善、宽容、真诚和积极与同伴合作的人。
走进课堂,学生的表现就给我们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这是一个“动”的课堂,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合作交流的课堂,是学生充分展示自我的舞台。他们或站立,或俯身,或书写,或讨论,场面热烈,积极投入,那份学习的热情和自信,感染了在场听课的所有教师,也给我们留下了很多的启迪。在昌乐二中,我们看到,当大家走进教室观课的时候,而每位学生能很自觉的答题,大多数学生在专心学习,少部分学生会抬起头来,微笑着看看进来的老师,然后低下头去继续学习。我想这正是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培养出的一种素养,是主动学习的体现,是对一个人人品的体现。也正体现了昌乐二中的考试观:“考试是通过知识考人品,成绩只是教育的副产品。”
三、亲情式的师生关系使学生在和谐中自由快乐成长
昌乐二给我们感受最深的便是,课堂充满了亲情、热情和激情。校园中不管是老师还是学生之间总是充满了尊重、平等、和谐、轻松和快乐,整个校园都洋溢着浓厚的文化氛围。在昌乐二中的校园,教师不再是教室里的绝对中心和权威,教师由过去的组织者、领导者、管理者等角色转变为引导者、合作者、观察者,教师能与学生一起分享他们的情感体验和成功喜悦。
四、学科高效学习研究小组使学生在合作中快乐成长
昌乐二中在学习和管理上从2007年尝试高效的学习小组制,在不断的探索和改进中取得了理想成绩。他们提倡小组成员之间团结协作,荣辱与共,要不断的锻炼合作、交往等经验。在学习上他们互相借鉴,讨论探究,真正体会到“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在生活上,他们互帮互助,真情相待,真正感悟到了朋友的含义;在常规上,他们学会了承担责任,真正体会到了“小组荣辱,我的责任!”,通过每周、每月、每学期的小组综合评比,他们真正明白了“团结就是力量”“合作才能共赢!”。
五、铭记终生的“大德育”教育使学生在历练中快乐成长
只有深深体验到的东西才是铭记终生的教育,爱不是教出来的,而是一个人的本能。不管是学习、管理均是“体验”。对学生的爱同样也需要发自内心,不是任何人强迫我们去做或引领去做的。丰富的社团活动锻炼了能力,65公里野营拉练磨炼了意志,课前5分钟演讲提升了口才,海量阅读打造了书香校园,熟练一样器乐懂得享受生活。
所以在今后的教学当中要把所学习的有点植入到我们理合中学来,改变学生的思想,让学生也在体育课和课间操中充分的放松自己,准备到下学期再传授给学生一套新的健美操,让学生在初中三年里学会三套健美操,在以后的锻炼中能够自己去创编。课间操要积极的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不再在课间操上觉得枯燥无味。我们坚信,我们学校的改革能够坚持下去,因为我们学校也有很多负责任、敢于创新的教师,我们做的很多工作也能写成一本书,我们付出的努力也应该得到认同,希望领导的带领下,老师们的努力下,我们的明天更加美好,我们的教育和付出会得到更多的收获。
第三篇:昌乐二中学习体会
山东昌乐二中学习心得体会
2012年4月21日,趁着朦胧的夜色,我和朱主任踏上了前往山东济南的K491次列车,此次我们的最终目的地是昌乐二中,到那里去进行为期一周的研修班学习,学习主要内容是如何编制和使用导学案。颇感遗憾的是,由于高中部在中考,研修班没有如期开班,所以我们只好加入到参观学习组。通过几天的学习,我们都深有感触,受益良多,现浅谈一些此次学习的心得体会。
一、导学案的编制和使用体系化
与我校的导学案比较,昌乐二中的导学案有三大特点:一是人人参与,精心研讨。昌乐二中的导学案的编制始终坚持人人参与的原则,哪怕是刚参加工作的教师,在老教师的指导下也要参与编写,通过编写和不断地修改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和能力。每位教师编写的导学案还必须通过备课组的教研活动(一周两次)精心研讨、修改,才能定稿,定稿后包科领导、包级领导审核签字后方可开印;二是用于课堂,已成为高效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昌乐二中课堂教学的高效,主要有两大支撑点:导学案和小组建设。因此,他们的导学案的设计和选题都是围绕课堂教学,导学案的设计分学习目标、使用说明、课前预习、课内探究、巩固练习和能力提升等几项,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合理性和实效性;三是资源整合。将相关知识点的几个课时内容整合成一个课时,减少了教学的总课时量,这样就解决了我们总觉得授课时间不够的老大难问题,也是昌乐二中为什么有那么多的时间开展课外活动的一个重要原因。在导学案的使用上,分课前完成和课堂完成两种形式:一是课前完成的内容,主要是引导学生预习,掌握基础知识,二是课堂完成的内容,主要通过小组合作、上台讲解和质疑解惑等形式解决,让每个学生都参与了学习和思考,还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胆量。同时,他们还坚持三大不讲原则:一是学生都会的坚决不讲;二是学生讨论后能会的坚决不讲;三是学、教也不会的坚决不讲。这样,既节约了时间,又真正实现了高效。
二、高效课堂改革提高了学生的成绩、培养了学生的能力和丰富了学生的生活
山东昌乐二中通过“271”高效课堂实施,学生学得轻松,成绩也得到了提高,不管是初中还是高中,二中的教学成绩在整个山东省都是享有盛誉的;二中的课堂教学中有一项主要内容就是让学生(每个学生都有机会)自己表述解题思路并接受其他组质疑进行答辩,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思维等方面的能力;另外,二中每个学年要求初中学生读40本书,高中学生读30本书,要求每个学生学会一种乐器,初三学生学一周的华尔兹,学校还不断开展读书节、艺术节、美食节、体育节和拉练等活动,是既培养了学生的能力,又丰富了学生的生活。
三、课堂教学改革是我们的唯一出路
诗云:“问渠哪得清如水,为有源头活水来。”在我们的教育教学中,学生的心灵才是活水的源头,我们必须把学生放在主体位置上,让我们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得到培养,让我们学生的生活充满阳光,那才会有“清水”。如果我们还沉醉在甜美梦乡中,安于现状,老方法老路子,等“浊水”弥漫之时,将悔之晚矣。
因此,我们必须要改革,改变观念,改变方法。我们每个人都来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我们怎样才能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是我们现在的从早到晚你教他学,蛮搞硬干能做到的吗?望大家一起思考,思考后一起行动。当然,改革中一定会有困难,会有阻力,但只要想想拨开云雾见彩虹时,你会觉得一切都很值得。因为我从与山东昌乐二中的教师交谈中深深地感受到了这一点。
第四篇:昌乐二中学习体会
昌乐二中学习体会
高一生物组 陈欣欣
3月份学校组织各组赴潍坊学习昌乐二中“271课堂教学模式”,很珍惜这次学习机会,这次学习为我们打开了新的教学思路,以昌乐二中为镜,可以省自身。虽然只是短短的几天时间,但大家都感受颇深,受益匪浅。
一、注意学习和文化氛围的营建
走进昌乐二中,就有一种大气的感觉,有一种心情舒畅的感觉。学生在这样一个环境下学习生活本身就是一种享受。在上课,下课,课间操中看到的学生都是精神状态非常好,积极向上的状态,每个人脸上都带着笑容,学习的时候也非常认真的讨论,展示,听讲,提问。班级前面黑板上方都张贴标语,各班都不同,比如有:微笑,阳光,奔跑;静生慧、活生美、严生优等。调动每一根神经,学好每一节课。同时每个班级的布置都很丰富,虽然张贴很多标语,图片等,但是一点也不显得很凌乱,对学生的潜移默化的教育起到很好的作用。
二、洋溢亲情的校园
昌乐二中给我感受最深的是,整个校园充满了亲情,热情和激情的和谐与快乐的学习氛围,并且洋溢着浓厚的文化氛围,在课堂里老师再也不是领导者,组织者,管理者等角色,而是以引导者,合作者,观察者的身份一起与学生分享和体验学习带来的成功和喜悦。昌乐二中的现代班级建设主要突出了两个重点:家庭式的亲情关系的建立;自主管理和自主学习力的培养。因为只有当教室里充满家庭式亲情关系时,学习才会真正发生,让爱和尊重成为师生关系的主旋律,真正让学生把教师当作朋友,让浓浓的亲情充满在老师和学生中,用家庭式的亲情关系创设一个安全民主、和谐积极的学习生活氛围,所以班主任非常注重学生之间的关系。绝不放弃一个学生,关注每一个孩子,让每一个孩子都要享受到家庭式的温暖,享受到在父母身边的安全,让孩子生活在希望之中,不让一个孩子感到孤独和无助。
三、这是一个“动”的课堂
走进课堂,学生的表现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昌乐二中,我们看到在他们的课堂上,老师给予了学生更多的权利,让他们自己去选择,给予了学生更多的机会,让他们自己去把握;给予了学生更多的条件,让他们自己去创造。这样的高效课堂真正启迪了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交流、学习和思考。这是一个动的课堂,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合作交流的课堂,是学生充分展示自我的舞台,他们或站立,或俯身,或书写,或讨论,场面热烈,积极投入,那份学习的热情和自信感染了在场听课的每一位教师,也给我们留下了很多的启迪。
在昌乐二中,我们看到当大家走进教室干咳的时候,每位学生都能很自觉的答题,完全不受进来听课教师的影响,可以看出学生们是全身心的投入到学生中的,对知识的渴望,对学习给自己带来的成功,这正是自主学习培养出来的一种素养,是主动学习的体现,也是对一个人人品的体现。
第五篇:昌乐二中学习体会
我们究竟离高效课堂还有多远——昌乐二中学习体会
9月27日,我们学校组织50多名教师到昌乐二中参观学习。半天的学习参观,虽然说有点走马观花,但还是有太多的感触与启发,在昌乐二中,我感触最深的有两点:一是校园文化建设无处不在;二是高效课堂学生的积极参与。
一、校园文化建设无处不在。
校园文化能够反映一所学校的文化底蕴。走进昌乐二中,不必说那好似一本打开的书的海纳楼,也不必说那寓意莘莘学子拿着金钥匙打开浩瀚书籍大门的金钥匙广场,这些可能每所学校都能建成,我要说的是那一面面彩墙——每个班都有一面丰富多彩、风格迥异的校园文化墙,每个教室外就是一处丰富的文化乐园,涉及历史、地理、人文、社会实践、有特色的班名、班约、道德名言、英语学习展示等等,可谓是道德素养教育抢占先机。校园文化墙是学生展示自己的一个舞台,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找到自己闪光的地方。更可贵的是很多班级都有“关注两会”专栏。体现了21世纪的青年学生关注时事,关注民生的意识。校园文化建设的亮点在内涵和外延两个方面相得益彰。尤其是社会实践栏目,好多学生写了暑假他们小组的“进城下乡”活动,从活动的计划、组织、实施来看,小组内每个同学都有用武之地,培养了实践能力:如何选择交通工具?培养动手做饭能力?如何向他人求助„„真正提升了学生的能力。就好似你费劲心机口干舌燥告诉学生乘坐飞机的注意事项,其实学生还是一头雾水,不如给他一张机票让他坐一次,相信一切问题就会迎刃而解,而且让他自己去经
历过这件事情,记忆也才会更深刻。“实践出真知”这是早就经过论证的真理。想想我们平时说让学生写调查报告或者小实验,埋怨学生不会写,其实平时缺少相应的活动,关键时刻他们只能闭门造车了,又怎么能埋怨学生呢?
二、高效课堂学生的积极参与。昌乐二中的教学模式基本上是导学案教学,形成“271高效课堂模式”。我们有幸听到了两节地理课,一节历史课,近距离了解 “271高效课堂”,发现这种模式已经内化到了最日常最普通的教学中。基本步骤是:读书自学、自主探索----完成学案(这项主要放在课前自习课时间完成,课前需要教师对导学案批改,做到了解学生的情况,应该说这个工作量也是较大的)、训练应用----分组合作、讨论解疑----展示点评、总结升华。第一阶段,老师板书“学习目标”,让学生明确这节的学习任务和要达成的效果。然后反馈上节自习课学习小组作业完成情况,表扬优秀,批评不足,及存在问题。然后各小组互相检查、展示其它小组完成的学习任务。学生互相抽背检查,大声积极。老师巡视各小组的互察情况,给出相应的评分。第二阶段是合作探究,展示。每个小组把布置的学习任务讨论合作完成,并在黑板上展示。然后其它小组到黑板点评,纠错、补充。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课堂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第三阶段由学科班长或老师再稍作点评。整个课堂真正实现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课题是他们展示的舞台。老师只是学习过程的引导者、参与者、欣赏者。说实话给我震撼的是第二个阶段合作探究,如果不是亲眼看到,我肯定不会相信还会有这样热闹的课堂,用一个“吵”来形容也不过分,争得面红耳
赤,互不服气,场面热烈,积极投入。我们究竟离这样的课堂还有多远?展示的过程也让我们吃惊:学生书写的规范流畅、学生答题的规范严谨„„说明他们合作探究真正有成效。回想一下我自己的课堂:尽管说是文科班基础较差,但课堂几乎没有发言的,死气沉沉,还谈什么效率?谁剥夺了他们的发言权?究其原因还要从我自己身上来找。
当然昌乐二中的教改都是围绕“导学案”这一载体展开的。预习、课堂、课后作业都离不开“导学案”,老师上课离不开“导学案”,集体备课其实就是备“导学案”,所以导学案的质量高低也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再就是小组的划分也很有方法,什么样的学生做组长,小组加分怎么操作„„这些工作的进一步细化才能使课堂更加高效。
(一点疑惑:昌乐二中的C类学生课堂如何展示自己?上黑板展示有B类学生,讲评有A类学生,感觉C类只是在座位上背诵记忆,很少有课堂展示的,虽然也有材料说明C类学生答题可以得到更多的分数,但就我听课的班级来讲,C类基本上是默默无闻的,长此以往会不会使他们对学习丧失热情,从而与前面两类同学差距更大呢?)
见多方能识广,这次外出学习给我的感触很深,我希望有更多走出去的机会,让我们了解新理论、新方法,进而切实提高我们参与教改的主动性与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