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信息技术介入课堂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信息技术介入课堂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传统教学注重知识的灌输,在教学手段上比较单调,教学模式上比较陈旧,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极易产生疲劳和厌倦感,学习兴趣自然会受到一定影响。因此,近三年来,里辛一中一直致力于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学案导学•三层五步”的开放式课堂教学模式。然而,任何一种教学模式,都不可能是万能的,任何一种课堂教学改革都不会停止在某一种教学模式上的,不断的创新、改革才是硬道理;另一方面,我们的教改也在日益走进瓶颈,教师、学生开始失去原有的激情、兴趣,正在逐步走向定势。因此把教育改革引向深入,教育手段就必须现代化。今天,多媒体技术的使用就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这种状况。多媒体教学利用画面的不断切换和信息量的大幅度增加,使学生的情绪一般说来始终处于一种亢奋状态,这对平常见少识窄的农村学生效果更是明显。因此他们的学习兴趣就被激发了。心理学家拉扎勒斯说:“兴趣比智力更能促进学生勤奋学习。”利用多媒体的多样性、新颖性、趣味性和艺术性等特点,可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感到易学、爱学、乐学,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其学习的积极性就会被调动起来,从而使其主动投入到学习中去,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多媒体教学具有很强的直观性与表现力,可以弥补教师自身的不足,完善课堂教学结构。有的抽象知识点或者是历史时间跨度比较大的课文,教师受自身限制难以完 全表达清楚,使学生难以掌握和理解,因而学生上课时就会提不起精神。但如果运用多媒体,就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由于多媒体的直观性,声图并茂,能吸引 学生的注意力。
第二篇:学分制的实行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强化了专业技能
学分制的实行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强化了专业技能
2005年12月,我校被市教育局定为我市首批实行学分制的试点单位后,我校2006年1、2月份作了充分的准备工作,本学期开始就进行了全校总动员,学分制已在全校开始实行。
我校实行的“学分制”为学年学分制,即在规定学习年限内,借用学制管理来进行的一种教学管理制度,是学年制的框架与学分制手段的教学计划。不同专业根据各自专业的培养目标,制订教学计划,将课程设置为必修课、限定选修课(以下简称限选课)、任意选修课(以下简称任选课)三类,并规定相应学分。学生在修习专业规定必修课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的需要、特长、能力、兴趣等情况,在一定范围内自主地选择学习一部分选修课,在学制年限允许的范围内,修满规定的总学分即可获准毕业。学生获得的总学分由学科总分、德育总分、实习总分三大块。德育学分根据学校《学生德育学分管理规定》核算学分,实习学分依据学校《学生实习学分考核管理办法》。
一、更新教育观念,培养优秀人才
我们招收的学生只是应届初中毕业生或者是具有初中文化基础的社会人员。这些学生的文化基础普遍较差,如何培养他们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是摆在我们每位职业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课题。我校在试行学分制的过程中,为深化教学改革,更新教育理念,使学校和教师真正确立起“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和“服务学生”的管理理念,不断探索教学改革的新路子,以充分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学会学习的能力。一是试行学分制让学校和教师更加体会到学生是学校教育服务的主要对象,充分发挥职业学校在教育格局中的职能。职业学校既要为学生的就业服务,更要为学生终身学习、持续发展服务,为社会培养出大批面向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的技能型、应用型高素质人才。二是试行学分制让学校和教师更加认识到应该关注每一位学生,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帮助学生扬长补短,让每个学生都学有所长、学有所得。三是试行学分制让学校和教师更加明确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学生不再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而是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学习进度、任课教师的选择者。教师也不再是知识的讲解员,而是学生的兴趣、特长和爱好的尊重者、学习活动的帮助者和引导者。这样的教学模式给教师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和挑战。一方面要求教师发挥自己的潜能和专长,适应学生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开设新的可供选择的课程,对教师的知识广度和深度提出了新的要求。另一方面也要求教师转变教育观念、端正教学态度、更新教学方法,努力提高教学质量,使“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真正落实到教学行动中。试行学分制给教师提出新的挑战,也明确了教师新的努力方向,对练就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起到了更加深远的作用。
二、改革原有教学模式,强化能力培养
实行学分制,一个重要的前提条件就是对现有的职教课程实施全面改革。一是对现有的专业基础课程进行必要的整合,体现综合化、层次化、模块化的要求;二是开设一定数量的选修课,允许学生部分自主选择课程、选择专业。由此看来,改革课程体系是实施学分制的核心。我校打破过去必修课“一统天下”的格局,设置了必修课、限选课和任选课。必修课体现专业大类学习的基本要求,限选课体现专门化方向,任选课体现爱好与特长的培养。
电脑艺术设计专业,除了美术基础、艺术设计、Photoshop、AutoCAD、3DMAX等必修课以外,限选课设计了两个方向供学生选择:平面广告设计方向和影视动画制作方向;任选课有器乐、棋类、舞蹈、演讲与口才、文学写作、武术等十多门课程。现代家政管理专业:烹饪技术、食品营养、婴幼儿教育、衣物洗熨烫、保健护理、家政管理、家庭保洁、插花茶艺宠物、花卉养护、心理调适等必修专业课的学习外,根据市场的需求,分了三个限选方向:家庭烹饪方向、管家方向和早期教育方向。学生选择了就业方向后,在学习好基础课的前提下,着重学习所选方向的专业课,边理论边实操。根据不同的专业课程,理论与实操的比例也不同,如:烹饪专业理论与实操的比例为1:6,洗熨烫专业理论与实操的比例为1:4,婴幼儿教育专业理论与实操的比例为1:1等等。烹饪专业上一节理论课,就要上六节实操课,依照技能考核手册的要求在实操指导的过程中,烹饪教师要手把手的教会学生如何择菜、如何合面、如何使用家用电器,使每位学生都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做出四菜一汤,每做一道菜、一种面点,教师都要逐一打分点评,合格了过关,继续学习下一种菜点花样,不合格者要反复练习,直到合格为止,使每位学生都能达到中级家政员以上要求。
新的课程体系结构既保证了中等职业教育的基本培养规格,又为学生成长、成才提供了多样化的选择;既能快速地适应劳动和就业市场的需求变化,又充分发挥和挖掘了学生的兴趣特长。
三、改变被动接受模式,发挥潜能特长
试行学分制增强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学生可选择自己喜爱的课程学习,其兴趣、爱好得到保护和尊重,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每学期自主选择两到三门课程,学生们认为,学习不再是件枯燥的事,因为学生选的课是从小就喜欢的学科,学习起来就有了劲头,既发挥了自己的特长又学到了知识,在愉快轻松的氛围内学习,其乐融融。我校的器乐课,是学生选择最多的课程之一。学电子琴的、学二胡的、学吉他的、学葫芦丝、横笛的。周日的校园,笛声不断,琴声飞扬。现代家政管理专业学生跨专业学习计算机组装,从计算机的最初认识到能够组装出一台完整的计算机;学计算机专业的学生选修烹饪,从最初的洗菜、切菜、配菜到最后炒出一盘好菜。选修课开设以来,学生们不仅掌握了一些技能,拓宽了知识面,也提高了他们的综合素质。
试行学分制改变了对学生的评价方式,淡化了优生与差生的差别,更多地强化了特长生的概念,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寻找到自身的特长,都能得到适合自身特点的最佳教育和全面发展。文化基础扎实的学生可以选修更有探索性、挑战性的其他课程,充分发挥其学习的潜能;文化基础薄弱的学生可以通过强化辅导以及发挥专业技能的特长等方法,补足规定学分。
四、完善技能考核细则,强化专业训练
在实施教学计划中,课程设置采用宽基础活模块化结构。必修课是为保证专业人才培养的基本规格和质量,学生必须修习的课程,包括文化基础课程、主干专业课程。通过开设必修课,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身体素质,培养学生的学习思维能力,奠定坚实的专业学习基础,系统掌握必须的专业理论知识。必修课占总学分的70%,其中文化基础课约占30%,专业课占40%。限选课是在学生掌握了必备的专业知识基础上,为了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体现职业的专门化方向而开设的限定学生选择学习的课程科目,它重在培养学生掌握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限选课采用模块结构,即每专业限选课分为若干组,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选择适宜的学习模块。其学分约占总学分的20%。比如婴幼儿早期教育专业:英语、礼仪、法律与职业道德等文化基础课占总学分的30%;婴幼儿心理学、婴幼儿生理学、婴幼儿保健护理、婴幼儿感官教育、婴幼儿语言教育、婴幼儿环境设计等主干专业课占总学分的41.4%;限选课分为三个方向:育婴师方向、亲子教师方向和幼儿园教师方向,占总学分的18.6%。通过必修课和限选课相结合,在教学过程中,逐步强化了学生的专业技能,为学生的就业提供了方向。
在专业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依据技能考核手册逐项对学生进行考核,以婴幼儿早期教育为例,其中有:朗诵儿歌、朗诵诗词、讲故事、说英语、手工绘画、手工制作、心理调适、自理训练、自主训练、自控训练、分享互惠、社会交往、智能训练、家庭游戏、安全自护、亲合能力、低能儿训练、综合测评等等。考核项目共20项,每项技能得分为100%,学会多少首儿歌、会讲多少故事才能拿到及格学分,每项都有具体要求,教师逐项逐个打分测评。如提前修够学分的学生可提前进入实习期,到期后还修不够学分的学生要延长在校时间,直到修满学分方可进入实习期。
五、有待完善探讨的几个问题
实施学分制是职业教育主动适应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必然要求,是推进职业学校教学改革、校内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随着试行工作的不断深入,探索出许多成功的经验,也遇到一些问题,需进一步认真研究并加以解决。
1、学得较好的课程学分能否适当补偿学得较差的课程学分?
2、必修学分和选修学分是否能相互替代?
3、如何搞好“工学结合、工学交替”?
作为教育,特别是职业教育具有双重服务的对象。职业学校所提供的服务既要满足企业的需求,又要满足学生的需求。如果不能满足企业的需求,它的出口就会出现问题,它所培养的学生就会找不到就业岗位;如果仅仅满足企业的需求,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它的进口就会出现问题,它就招不到足够的学生。职业学校必须同时兼顾企业和学生的双重需求。
“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相结合的改革发展之路,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专门人才,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服务”是教育部提出的职业教育的发展思路。实现以就业为导向的发展观,在办学方向、办学模式、办学机制和政策措施上坚持以就业为导向,需要教育制度的保证。这个制度就是以学分制为重点。在这种制度下,学生具有更多的学习自由,能够自主地选择专业、自主地选择课程、自主地选择学习方式,从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强化学生的专业技能。基于对实行学分制的初步认识和对实行学分制的内外部条件的衡量,我校充分利用现有的办学条件和办学设备,全身心投入到学分制的实施上。
第三篇:如何在信息技术课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如何在信息技术课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人类逐步进入了信息化时代,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已成为人类在信息社会中得以生存竞争的基本能力。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是我国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开设信息技术课已臻于完善,但如何把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集中起来是我们首要思考的问题。在学生的理念中,喜欢玩电脑和喜欢上信息技术课是同一概念,我们应究其原因,采取适当的措施,真正发挥信息技术课的作用,实现我们的教育目标。
常言道,兴趣是成功的一半。要让学生保持积极的态度上好信息技术课,首先要在维护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上做文章。信息技术教学由于环境与设施方面的特殊要求,几乎完全依赖于45分钟的课堂教学,家庭具备这方面学习条件的至今仍然是少数。因此,信息技术教师只有尽力解决好上信息技术课的各种问题,课前花功夫,课堂上正确把握教学,才能很好的维护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成品展示,引发学生兴趣
学生的兴趣和情感等心理因素对其认识过程会产生重要影响,当学生对所学的知识产生兴趣和积极的情感时,就会从内心迸发出向往和求知的强烈欲望,产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动机。学习活动就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一种愉快的体验,学习效果也会事半功倍。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事先准备一些与当堂课有关的有趣作品,在课前展示给学生。
例如,在Microsoft Word软件教学中,有一节课要学生利用文本框进行排版,如果就直接给学生讲授文本框如何如何使用,那么学生一定觉得枯燥,不想学。在上课的开始,教师先把事先用文本框做好的电子小报展示给学生,学生的注意力立刻就被吸引到大屏幕上,从学生的表情中可以看出,他们有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原来平时看到报纸里面横七竖八的内容就是这样制成的。于是产生了学习欲望和兴趣。播放完后教师再详细的讲解,然后布置任务:自己根据想象制作一张电子小报。学生迫不及待地打开了Word软件,开始了创作,在创作的过程中遇到自己没弄懂的东西,会积极的问同学和老师。这种从内心迸发出来的求知欲使学生很快就能学到老师讲授的知识。
二、精心设计教学方法
纯粹的信息技术知识琐碎而枯燥,如果不对教学内容和手段进行精心的设计,学生必然会产生“厌学”的情绪,要想让学生“爱学”就要把信息技术知识有机地溶入学生喜闻乐见的任务中。
1、引入趣味方法
教学的方式方法对于提高学生的兴趣很重要。例如,在Photoshop软件的教学中,教师抓住了学生更为关注身边的人和事这一特点,设计了名为“一堂课环游世界”的教学内容。上课开始时,教师问:“你们谁想一节课环游世界?”,有很多人举手,接着又说:“我这里有许多世界风光的图片,我用手里的数码相机给一个同学照一张照片,大家帮他制作畅游世界的图片好不好?”学生很感兴趣,于是当场给一个学生照了一张数码照片存放到教师机上,学生通过教学软件接收完照片和世界风光的图片后便开始制作了。学生们热情高涨,遇到问题后积极讨论。最后,教师又展示了学生的作品,其中有一个作品是这样的:把这个学生放到了艾菲尔铁塔的塔尖上,还加了个标题“梦游巴黎”;有的学生采用夏威夷的风光背景,给这个学生换上了草裙„„我一边演示,一边问学生:“这种效果是怎么实现的?”,问到的每个学生都讲了自己的操作步骤,也就完成了总结知识点的环节。
2、鼓励参与,体验成功
在教学中,注意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教师提出的任务分成基本任务和扩展任务,只要完成了基本任务就算完成了任务,让绝大多数同学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有助于提高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同时,扩展任务又为学生留下了探索的空间。
教学任务的提出采用学生感兴趣的模式。例如,把教学任务的几个步骤采用“闯关”的形式,制作成flash动画播放。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哪个小组最先闯过所有关,就成为最终的获胜者。这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同时也促进了学生的协作学习能力。
三、合理利用一些益智游戏
很多信息技术教师都有一个感触:学生爱上信息技术课,但不爱学信息技术知识,爱上课的原因多数是因为可以趁老师不注意玩一玩游戏。游戏也就因此成了信息技术教师的一个劲敌,有些教师索性就把计算机上所有的游戏,甚至Windows自带的游戏也删掉了,可还是抓不住学生的心。有时学生宁愿自己漫无目的改动计算机的各种设置,也不愿意做老师指定的练习。所以每堂课下来老师都觉得疲惫不堪,总是抱怨学生不听话。其实,信息技术教师更应该反思自己的教学是否存在问题。
信息技术课是一门新兴学科,如何让其充满活力是一个需要长期思考的问题。与其每天抱怨学生不爱学习,不如教师自己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和手段,在实践中不断摸索、不断总结、不断创新,真正扣住学生的心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每堂课都变成一次愉快的学习旅程,让学生在玩中练,乐中学。
第四篇:运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运用信息技术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和教育信息化的推进,要求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但在中小学生当中,却出现了“喜欢玩电脑,不喜欢上信息技术课”的现象乃至于家长“闻网色变”。因此,改变这一局面,真正发挥信息技术课的作用,并能够运用信息技术来与其他学科进行整合,让学生更好的学习,实现我们的教育目标,成了我们教师的当务之急。
关键词:信息
信息技术
学科整合
一、让学生认识信息技术课,发挥信息技术课的作用
当今时代,信息能力已成为人才在信息社会中得以生存竞争的基本能力。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是我国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的发展,一些网络游戏、qq等对学生有着极大的诱惑力,几乎找不到不喜欢玩电脑的学生,但喜欢运用信息技术课来学习的学生却为数不多。“学生喜欢玩电脑,但不喜欢上信息技术课”已经成了普遍现象。如果我们究其原因,采取适当的措施,改变这一局面,真正发挥信息技术课的作用,才能实现我们的教育目标。
㈠、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
信息技术课虽然已定为必修课,除毕业班以外,七、八年级的信息技术课不在考试的范围内,信息技术课对绝大多数学生来说除了用电脑来玩玩游戏、聊聊天之外,根本就不知道学电脑用来做些什么的。因此,在学生当中普遍存在着“会玩电脑,但不会用电脑”的现象。让学生明确,在信息化社会的今天,信息素养已成为科学素养的重要构成部分。迅速地筛选和获取信息、准确地鉴别信息、创造性地加工和处理信息,将是所有社会成员应具备的、如同“读、写、算”一样重要的,终生有用的基本能力之一。
㈡、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利用成功体验,激励学生学习信息技术课的兴趣。
1、精心设计教学任务,优化教学内容和方法
实践证明,学生如果对所学的内容有浓厚的兴趣,便会由被动变的主动,心情变的愉快,注意力变的集中和持久,观察力变的敏锐,想象力变的丰富、创造思维更加活跃从而保持亢奋的学习劲头,为了激发这种兴趣,我们应精心设计教学任务,优化教学内容和方法。
如七年级刚开始让学生进行打字练习,在学生看来是最枯燥乏味的事,如果不优化教学内容,学生很容易失去兴趣,针对这一情况,可以利用学生喜欢玩游戏这一特点,选取金山打字通软件让学生进行练习:第一步让学生利用其中的“吃苹果”和“打地鼠”进行单个字母的练习,达到一定的目标后,再让学生在“青蛙过河”中练习单词的输入,最后让学生两人一组,进行“警察抓小偷”竞赛。结合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通过优化教学,学生不知不觉中掌握并熟悉了键盘。
2、注重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善用比喻,激发学生兴趣 教育家斯维特洛夫说过“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教师富有哲理和情趣的幽默,合理切切的比喻,能深深地感染和吸引学生,使紧张的气愤变得和谐,使沉闷的课堂变得活跃。因此,把幽默诙谐的语言、形象生动的比喻引进信息技术课堂课堂,寓庄于谐,寓理于谐,能使学生好学、乐学。
在信息技术课的教学中,基本概念和理论性的教学内容,让好多教师感到很是棘手,使学生感到抽象,记忆困难,在讲授时,如果教师运用风趣的语言,形象的比喻,就能化繁杂为简洁,化沉闷为轻松,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㈢、开展信息技术兴趣小组活动,增强学习兴趣
对少数学习成绩优秀而又爱好信息技术的学生,可以组织信息技术课外活动小组。通过课外兴趣小组活动,巩固信息技术基础知识、操作技能,开阔眼界,增强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兴趣小组开展活动的内容是:利用学学习过的WORD来编排班报、校报、墙报、设计贺卡、设计班级网站等。信息技术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践操作为核心,创造性地设计教学结构,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为出发点,充分挖掘学生的内在潜力,使学生自主自愿地学习信息技术。
二、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兴趣后,引导学生运用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整合
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的兴趣增强了,就可以运用到我们所学的任何一门学科中去,让同学们根据自己的能力去学习各科中的知识,教师在课堂上起一个引导辅助的作用,这样就可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教学和其他教学相比,有几方面更能发挥信息技术与多媒体的优势,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
㈠、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学习兴趣与学习动机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源泉,如果解决了动力不足或动力缺乏问题,那么学生的学习障碍就几乎解决了一半。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教学在解决这个难题上发挥了很大的优势,传统的理科教学是运用语言的描述、文字的说明和实验的演示以及枯燥的运算来完成的,语言的描述具有不确定性、可信度低、变动性大的特点,文字的说明比较抽象乏味,实验的演示只能给学生以结论,微观现象难以描述,枯燥的运算给学生带来过重的负担,这就大大降低了学生学习理科的兴趣。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教学克服了这些缺点,将实验的模拟过程形象地展示给学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如物理教师用POWERPOINT设计演示文稿进行教学时,学生反映:“一看模拟过程,不用教师讲就明白了。”物理教师说:“使用信息技术教学后,学生学习的兴趣剧增。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学生课堂注意力明显提高;二是对教学信息的反馈比
较积极;三是增强了学习的主动性,不再把学习当负担。”以上种种为学生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创设了有利条件。
㈡、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能够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促进学生掌握发现式学习的方法,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
如教师在讲授化学课时,利用自制课件可以生动地模拟实验的全过程,这个过程是在不受次要因素干扰的理想状态下进行的,学生可以切入任何一个实验步骤进行观摩与分析,具有很好的启发性。这种课堂设计方式有利于学生进行发现式学,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也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㈢、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能够高效地帮助学生构建新的知识结构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为学生创建了良好的认知环境,为学生掌握新知识提供了捷径。如数学课上,教师在讲授《三角形》概念时,利用几何画板制作课件,让锐角三角形、纯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相互转化,教师演示完这一变化过程后,让学生自己总结归纳发现的现象,并描述出它们的概念。结果发现,学生很快就掌握了这些概念,节省了教师讲述的时间,而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练习。
㈣、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能够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如:生物教师在讲解《循环系统》时,难点是让学生明白循环系统的构成及路径,以往的做法是“看挂图说明”,但在静止的画面上学生很难理解。利用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利用三维动画能清晰模拟出动态过程,这样就化难为易,使平时需要二至三课时能完成的教学任务一堂课就轻松地完成了,既减轻了教师“教”的负担,也减轻了学生“学”的负担,更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做好了必要的保证。
另外,在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教学中,要特别注意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组合使用,让声、形、像、色等不断刺激学生的感官,让媒体内容贴近或唤起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媒体的表现方式和节奏更符合学生的学习进程,以增强记忆时效,提高学习的期望值。教师要善于把教学目标分解,化大为小、分步到位,指导学生一步一步地靠近所要实现的目标,达到学生会学的目的,并在探究中有所创新,从而实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总体目标。
总之,信息技术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如何让其充满活力,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是一个长期发展的过程,我们只有在实践中不断摸索、不断总结、不断创新,才能实现运用信息技术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被动为主动,才能让学生的学习充满生命力。
运用信息技术
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长清区五峰中学
董少华
2012年11月
第五篇:有效运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有效运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梅瑾 上海青浦佳禾小学
摘要:随着当今社会与科技的高速发展,现代多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也使得英语课堂教学改变了传统的注重认知、灌输的模式,丰富了教师的英语教学手段和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情感,烘托教学气氛。根据不同的课堂不同的教学要求,我们能适时运用教学实物生动辅助教学,我们能恰当运用多媒体课件,由影视图像或图片剪辑而成,使学生置身于一种五彩斑斓、动静结合的教学环境中,吸引学生的注意,充分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求知欲。
关键字: 多媒体技术 视觉冲击 听觉刺激
现代社会的发展,使得信息技术逐步渗透到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教育教学也不例外。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有效整合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变传统教学的单调模式,从而使学生的乐学落到实处,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更是明确规定:要“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学习的积极性首先来源于兴趣,兴趣是学好一切知识的前提,是入门的老师,它促使学生去追求知识,去探索知识的奥秘。苏联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如果老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涨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没有学习的兴趣,学习就会成为学生的负担。”
信息技术让我们教师通过多媒体教学可以利用各种教具、学具、投影、电影、录像、录音、计算机等多种媒体技术,集光、形、色于一体,直观形象,新颖生动,让学生既能看得见,又能听得见,还能用手操作。能够直接作用于学生的多种感官,这些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了教学内容,也活跃了课堂气氛,调动了学生求知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彻底改变了教师“一支粉笔,一张嘴的满堂灌”式的教学方式,完成了传统教学模式无法达到的教学效果。不断地给学生以新的刺激,使学生的大脑始终保持兴奋状态,从而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增强学习兴趣。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兴趣,将达到乐此不疲的地步,他们会克服一切困难,充满信心的学习英语,学好英语,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随着当今社会与科技的高速发展,现代多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也使得英语课堂教学改变了传统的注重认知、灌输的模式,丰富了教师的英语教学手段和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情感,烘托教学气氛。根据不同的课堂不同的教学要求,我们能适时运用教学实物生动辅助教学,我们能恰当运用多媒体课件,由影视图像或图片剪辑而成,使学生置身于一种五彩斑斓、动静结合的教学环境中,吸引学生的注意,充分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求知欲。
一、动态的视觉冲击
如Oxford English <3BModule3Unit2 Shapes>一课中,教师的教学目标是教授三个关于形状的单词:rectangle, triangle和circle.一个句型It’s like a „指形状像什么东西。如果教师采用看图片、领读、跟读的传统教学手法,那学生肯定学的枯燥乏味,学习效果也会收效甚微。而本节课教师创设去欢乐谷春游的情境,让欢乐谷里的卡通形象蚂蚁乐乐带着小朋友去参观游乐场里不同的游乐项目导入新知。第一轮教学实践中,老师通过展示一些游乐项目的图片导入,令大家万万没想到的是这些图片在这堂课中并未收到预期的效果,课堂气氛一开始就很沉闷,学生对这些静态的图片无法产生共鸣,学生的兴趣点没有被很好的激发。在第二轮教学实践中,教师根据学生需求充分利用多媒体,在课的开头即向学生展示栩栩如生的欢乐谷游乐设施视频录像,用视频动态的图像吸引学生,产生强烈视觉冲击,使学生一开始就身临其境地走进欢乐谷,仿佛回到了春游时的场景,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使原来枯燥乏味的英语学习变的“有形”“有趣”,学生就产生了一种发自内心的兴趣和求知欲。因此整堂课气氛活跃,学生积极性高,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二、巧妙的听觉刺激 1.丰富的声音
动态视觉的冲击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声音的加入,能使画面上的视觉形象更加丰富、更加接近生活的真实,能够真实地反映出特定的情景气氛和环境,使学生观看画面时产生完整的感受.因此在英语课堂中教师可巧借声音,拨动情感琴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如OxfordEnglish5BM3U2 Different noises一课中,要学习一个关于外星人的小故事。如果只是依次出示图片然后边描述故事边学习新知,那么即使一开始学生对这个故事有兴趣,也很难保证在整堂课中学生始终兴趣盎然。本节课第一教时中,执教老师在课的导入环节就让学生先听“嗡嗡嗡,嘶嘶嘶”的声音,这声音一出现,学生的好奇心就被调动了,非常想知道这到底是什么东西发出的声音,然后老师适时结合图片,将声音逐步提高,由远及近引出外星人乘着飞船来到了地球。导入时,教师对声音的运用一下就扣准了学生的心弦,起到描写、烘托环境气氛的作用,激起学生感情的涟漪。外星人来到地球发生而来什么故事呢?教师借外星人在路上听到令他不愉悦的卡车轰隆隆的声音,然后飞到花园里,但又听到非常刺耳的尖叫的声音,他感到很害怕,于是飞到了农场上,听到令他激动的欢呼声后跳出飞船走进花园里,这时听到了让他感到开心的笑声并因为这个声音结识了他在地球上的好朋友。在故事每个情节的发展过程中,教师适时借用声音这条贯穿整节课的线索,创造了生动活泼的学习环境,调动学生听觉感官参与记忆,保持学生的浓烈兴趣。
第二课时的故事是围绕外星人和新朋友度过美好一天展开的。老师继续借用声音刺激学生感官,从外星人听到喜欢的令人振奋的闹钟声,开始,到和新朋友去学校参加足球比赛并赢得比赛后听到大家的欢呼声,感到非常兴奋。然后听到流行乐队的歌声,感到非常开心。随后穿插突如其来的雨声,让外星人感到恐惧。最后在新朋友家里共进晚餐时听到的甜蜜的笑声让外星人感到温馨。
这两节课教师借用一个又一个特定场景下的声音自然流畅地把每个不同场景的故事画面有机地贯穿为一体,不仅起到了“声音桥梁”的作用,更使学生在每个环节听觉的震撼下,被故事跌宕起伏的发展深深吸引,孩子们注意力集中,兴趣浓厚,参与度广,从而在此后的故事复述表演环节也收到很好的效果。
2.美妙的音乐
此外在英语教学中恰当运用歌曲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也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众所周知,英语老师常借助歌曲导入主题,丰富学生生活,学生在歌曲或优美或欢快的节奏中轻松进入学习状态,学习兴趣自然被调动起来。而OxfordEnglish5BM3U2 Different noises第二教时中教师对歌曲的运用可谓别出心裁,恰到好处的唤起学生学习热情,在热烈传递情感和语言信息的过程中,使英语学习效果自然水到渠成。第二课时有个环节就是外星人和朋友参加足球比赛获胜后流行乐队唱歌为他们庆祝。这时教师适时插入了一首脍炙人口激励斗志的英语歌曲,全班学生起立和着节奏一起欢唱,激昂的乐曲一下活跃了课堂气氛,在听觉刺激下,学生的学习兴趣一次又一次被激发,并在此时此刻达到高潮。通过听音乐学生的语言能力在自然中得到了发展,它就像催化剂,能把感觉转化为语言来表达,能加深印象,唤起回忆,刺激联想,激发美感。学生感受到了英语学习的乐趣,享受着英语学习的过程。
三、综合运用信息技术
其实,教师在课堂上对信息技术的运用不是单一的,而是多元的综合运用。教师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可运用多媒体课件播放电视、幻灯、录像、音乐等,创设各种情境,引导学生进入角色,进入意境。尤其是运用多媒体课件以大量视听信息冲击学生的思维兴奋点,加上有趣的图像,动听的声音使教学内容表现得丰富多彩,形象生动,极大的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将学生的眼、耳、脑等感觉器官调动起来,从而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持久性,使学习内容变得生动有趣,容易记忆、理解和掌握。课堂是我们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块重要阵地,我们可以在课堂上不断更新完善教学手段,丰富教学方法,从而充分调动各个感官激发培养学习兴趣,推动学生不断探求新知识、发展新能力、丰富创新力。
因此,作为一名英语教师,在漫长的英语教学当中,要充分运用信息技术创设有效学习环境,要能让学生在愉悦的情绪中掌握所学知识,有效调动五种感官,做到眼到、耳到、嘴到、心到、手到,才会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只有他们有了学习兴趣,才会有学习的动力;进一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积极的学习态度,使学习变得轻松愉快和富有成就感。当兴趣转化为稳定的学习动机,孩子们在课堂上的精神生活会更积极,更充实,更持久。
[参考文献] [1] 施嘉平.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设计.上海教育出版社,2010-12.[2] 上海市中小学英语课程标准.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08 [3]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06 [4] 王耘.小学生心理学.浙江教育出版社,2004-8-1 [5] 朱浦.教学理论探究.上海教育出版社,200
[6]龙晓君 教育技术在中小学教育中的定位 教育技术导刊 20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