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上海培训感想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上海教科室主任培训感想
2013年9月22日至28日,我参加了教育局组织的教科室主任培训,有幸聆听了上海专家的讲座和学校的实地考察,收获很多。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1.要做好科研工作,打铁还需自身硬
这次培训我不仅聆听了教科研的专业知识,更引导我去思考学校的发展问题。比如学校的质量提升、学校的内涵发展、学校的特色建设等等。要解决这些问题没有专业的知识、没有解决问题能力肯定不行。所以我觉得我还需要不断的学习,尤其是要紧跟教育发展动态、了解校情和学情、提高在实践工作中上下协调、组织、策划、评估的能力
我们在培训过程中深深体会到专家的博大精深,不仅仅是他们掌握专业的知识,关键还在于他们刻苦钻研的精神、敏锐的洞察力和、甘于清苦、数十年如一日的追求。我在2007年听过顾泠沅教授的讲座,那时他讲的课例研修;几年过去了,这次他还是和我们讲课例研修。这种教学行动研究的方法他搞了三十多年才会有成就。我们有时候写篇成果,在省、市获个奖就欣喜若狂,停留在为荣誉而努力的初级阶段。作为学校科研的负责人,我们应该走出这种功利的圈子,我们应该时常问自己,自己的工作为学校的发展做出了什么贡献,我在科研主任的岗位上作了什么贡献。目前学校的中层岗位中,教科室主任有
些边缘化,教学、德育、后勤好像都和我们无关,这个岗位变成了无足轻重的配角。如何让这个配角增加分量?显然自身能力的提高和威望的树立是至关重要的。在课堂教学中我们的质量要数一数
二、在教学研讨上我们的意见要有理论的支撑和实践的见解、在教师队伍建设上能给年轻老师以支持和帮助,对校长的管理思路要有建议和策划。这样我们就由足够的资本去开展科研工作,如果有教学、德育、后勤、校长的工作觉得需要教科室协助才能把工作做好的时候,说明我们的工作是有价值的。
2、理论与实践结合,是学习的最佳方式
上海的培训,我们听了七个报告,参观考察了三个学校。报告中有些内容我们已经有所学习,有些还是能给我们一些借鉴和提高的。比如祝庆东所长《怎样设计课题研究方案》,他把课题设计分成了十个步骤,六个阶段,让我们一看就很明白。其中研究目标表述的范式句子给我帮助很大。还有胡兴宏所长《课题研究的启动与实施》也很好,每一年我给老师做课题开题会议是我最难熬的时候,隔行如隔山,不同的学科我不知道从何说起才能对老师有帮助,有建设性的意见很难提出来。在胡所长的报告中就很清晰的阐述了在立项后续研究中如何修订研究目标、内容分解和细化的方法、研究工作的推进策略、重视的问题等。王俊山所长《如何做好学校科研室主任》的报告对我们的科研管理意义最大,使我们做好教科室主任思路更清晰。在听了这些报告后,我们还实地考察三所学校,参与和聆听了课题的开题、课题的结题活动,把洗脑风暴与实际工作结合给我们提供了场景
性的美好经历,这样的培训模式给我们学校的科研工作提供借鉴,比如课题指导、论文指导可以用创造情景的模式来开展,充分利用教师的资源和案例展开培训工作。在公开课的开设中提供课题指导、在班会课中开展德育课题的指导、在教师培训中开展教师专业成长的科研指导等等。“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既适合学生、也适合老师的学习。
3.了解了优秀的科研管理
梅陇中学的结题报告会给我的震撼最大,一页页的记录、一篇篇随笔、一本本分门别类的资料凝聚着时间和精力,凝聚着智慧和统筹,不得不佩服。我觉得自己在这方面做的还很不够。科研工作捡起来简单,但是做好不容易,科学的管理非常重要。就像王俊山所长讲的那样,科研要素包括了人、财、物、事,科研工作的思路是学校科研工作特色的建设。我们觉得科研的核心是人的培养,学校的核心是教师,只有高素质的教师才会有高质量的学校。我们的任务就是为教师搭平台、架梯子,带领教师钻研课堂教学、引领教师探索新的教学理念,人的培养也是最难的,我们只有一步一个脚印才能做好教师队伍的建设和管理。管理“事”核心是制度的建设和活动的策划,教科室主任的职责需要制度,有制度我们就有权利和义务,该负责什么、该担责什么清楚了我们才会有干劲,不会引起其他科室的冲击和压制。科研的开展是以活动为载体的,我们要建设特色科研,活动的开展非常重要,如果我们总认为教学归教务处、德育归政教处,不关我们什么事情,那么我们生存的空间就很小。我这个学期撰写周作业的设计方案、读书活动评比方案、教学集体研讨方案、名师引领方案、青蓝工程方案等等都是根据我校实际需要来设计的一些活动,这里设计的教学、校本研修、教师队伍建设的内容,面很广但是校长给予了我很大的支持,这样我的工作开展有思路、有抓手。“物”的管理我感觉自己比较欠缺,尤其是关于科研档案的管理几乎是空白,我还需要好好思考这个问题。
4、了解了上海学校发展的现状
上海学校的发展的动力是创新能力。海华小学没有创新就不会有生命、阳光、活力、成长校本课程,也不会有我们看到的校园文化,也不会有海华小学的口碑。甘泉外国语学校的创新能力在于校长不断的思考和课题组成员的不断突破,用微视频可见大发展。梅陇中学的创新能力在于学校领导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和教师在“课例研修”行动研究中勇于自我剖析和不断改进的敬业精神。这些今后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以上点滴体会,管窥之见,谢谢。
2013.10.20
第二篇:上海中职学校中层干部培训感想
培训感想
此次“十一五”第十期上海市校长和中层干部培训班就快结业了,从9月14日第一次到茶陵北路上海市教育科学院参加开学典礼,我每次学习都很有收获。还记得第一天由于不认识路,我下车后花了好长时间寻找茶陵北路21号,班主任沈老师热情地给我打来电话,关心我、询问我没到的原因,并且给我电话里指路,我深深地感动;也记得在开学典礼的第一天周亚弟老师给我们大家做的讲座:树立现代职教理念,开启了我职教教育教学管理等方面的学习思考之门。我每次在教育科学院的学习培训课都受益匪浅。
第一天的开学典礼上,周老师就请跟大家一起分享“眼界决定境界、思路决定出路、定位就决定地位、细节决定成败、性格决定命运”这些至理名言,这些话队一所学校的生存和发展也是至关重要的。学校要注重内涵建设,教师要勇于承担课题、围绕学校实际情况探索学校发展和改革的方向。会上我们还学习了国家教育发展的战略方针,立志努力提高水平。
接下来每次课我都认真听讲、认真做笔记。来做讲座的都是教育专家、教育管理专家、企业专家、名校长、名师,从他们身上我学到了很多。从学校管理中的心理研究、企业对种子人才培养要求和期望、上海社会经济发展对职业教育的要求、综合素质就业导向的职业课程发展观、市场导向的专业开发的理论与实践、职业院校教学评价及其质量监控、职业教育教育管理实务概论、学校职业生涯指导、职业学校的管理、职业教学改革、教学方法、国家中长期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校企合作等等多个方面,我学到了许多同行的经验、学习了国家政策、教育教学理论知识,同时又通过考察学习了解了许多兄弟学校的办学情况,学习办学经验。这些自强不息的成功经验激励我为职业教育的辉煌的明天而努力奋斗。
感谢上海市教育科学院的老师对我的悉心指导,感谢所有上课的老师,你们辛苦了!祝新年愉快,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2010年12月
第三篇:上海世博会感想(本站推荐)
2010年上海世博会游感
世博口号: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世博会还没有进行,没打开之前,国家馆还没有开放之前,我们不知道具体什么东西,我们不可能了解每个国家的具体情况。但是,我觉得大的亮点:
第一个是城市,因为这是世博会历史上第一次以城市为主题的世博会,它会围绕城市,城市如何更好的建设,因为世界上一半的人口居住在城市里面,城市标志着人类文明的飞跃,人类居住到城市里面之后,人类的文明大大向前迈进,但是城市业带来很多问题,很多大城市都有非常头疼的“城市病”,交通、环境、空气、水、污染,各种各样的问题都出现了,怎么样解决?我想聚全世界的智慧,能不能找到一个更好的解决办法,这个是一个很好的亮点。
第二,第一次到发展中国家来举办世博会,过去159年,全是在发达国家举行世博会,第一次走到发展中世界来,这个是世博会历史上一个里程碑。我们在申办世博会的时候,展览局主席吴建民当时代表政府曾经讲了这样的话:“在以往的世博会上,由于许多发展中国家被边缘化,我相信,如果我们申办成功的话,在上海举办世博会,发展中国家不会被边缘化,因为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们挨过饿,我们受过穷。”我想在上海世博会上发展中国家不会被边缘化,会成为一个亮点。
第三,网上世博是第一次,过去是没有的。世博会第一次在网上可以看到,到了现场之后,可以更有针对性的看,也是一个亮点。
对于这个未知又经常能在新闻报道中接触的世博会,我报以很高的兴趣!
2010年上海世博会离我们越来越近。5月1号至10 月31 日,上海世博会将是世界的盛会。上海作为中国的代表,将向世界展示新中国的风采与形象。
上海世博会将主题定位为: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将预示着什么?这是上海乃至中国其他城市对将要利用和改造自然环境,从而创造出高智能化的人工生活环境造福百姓发出的一个福音。21世纪,我们面临着更为严峻的环境与资源考验。绿色,已成唯一的永恒的话题。绿色住宅区;绿色食品园,可持续发展与绿色。的确,人类若还是这样不知节制的、任性的挥霍着本科可以留给子孙的资源,污染甚至毁掉他们的生存环境,那我们将不可避免的走向毁灭。现在,世博会提出这样一个主题,那就意味着人类在思考。
上海世博会在努力的向全世界表达“理解、沟通、欢聚、合作”的理念。这既是中国向世界发出的友谊信条,也是人类向环境发出的友谊承诺。在一些人心中,总认为是城市毁坏了环境。虽然城市的发展对环境的恶化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在今天,上海用自己的行动来拯救和保护绿色。城市,也在努力。2010年世界博览会的上海把绿化作为城市规划的重头戏。随着世博会申办工作进入倒计时,表盘上那分分秒秒都躁动着的指针撩拨起所有关心世博会的人的心弦,特别
是与世博项目休戚相关的上海市绿化管理局的工作人员,毕竟400公顷的申办会址上有60%-80%都将是绿地。
上海世博会将是探讨人类城市生活的盛会;是一曲以创新和融合为主旋律的交响乐;将成为人类文明的一次精彩对话。世博会的目标是吸引200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展,7000万人次的参观者。文明的交流与融合,这是世博会中不可或缺的元素。世博会是人文精神的科技化,是科学技术的人文化。我相信,21世纪的上海世博会将会对不同文化的融合给出一个温暖的展示。
中国上海获得2010年世博会的举办权,是中国的骄傲。百年的等待,一朝的成功。中国已等的太久、太久。举办一届成功、精彩、难忘的世博会,对中国、对上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办好2010年世博会,是我们的机遇,也是我们的责任。中国将继2008奥运会之后,再次让世界瞩目。纵观世博会百年历史,当一个国家成为世博会主办国的同时,往往也正是国力强盛、经济腾飞之时。中国百年的积蓄力量,2010年的世博会取得了很圆满的成功!
我怀着激动的心情,参观了向往已久的上海世博园。毫无疑问,园区内最引人瞩目的就是主题为“城市发展中的中华智慧”的中国国家馆,那大气磅礴的中国红,醒目、迷人,让人一眼就体验到中国的特色文化。展馆建筑外观以“东方之冠,鼎盛中华,天下粮仓,富庶百姓”的构思主题,表达了中国文化的精神与气质。虽然无缘一睹馆内真实情景,但并不影响我游览其他展馆的心情。“风筝森林”般的墨西哥馆、有“地中海明珠”之称的摩纳哥馆、主题为“人之城”的意大利馆等等。
世博园中另一道引人注目的风景线莫过于熙熙攘攘的人流和那些顶着酷暑,坚守岗位的志愿者了。举世瞩目的上海世博园,精彩的文艺表演,宏伟的世博建筑,吸引了国内外广大的游客,而正式这些默默无闻的志愿者们,像一只只勤劳的小蜜蜂穿梭与人潮中,为游客们提供热情周到的服务,让游客们能尽情感受浓郁的人文文化。
世博会一共去过两次,第一次去更是不知道该从哪里开始,多亏了小白菜们,因为有了他们的帮助和热情才让我感觉那炎热的夏日里有了一股清新的凉风,他们的背包里都有创可贴,因为听说世博会里面很大坐车也需要排队,肯定是需要走很多路,所以我和朋友都选择了比较轻便的鞋子,可是没想到朋友的脚还是破皮了,幸好小白菜们身上都有提供创可贴,真是帮了大忙啊,心想如果不是他们随身携带我们恐怕要出园后才能买到了,这么硕大的世博园区,对于破皮走一步都很艰难,小白菜们的举动我们来说真的是及时雨啊!
一天的游园结束了,感到疲惫的同时,也收获了喜悦。走出园区的同时,看见他们一张张虽然疲惫但是却诚意慢慢的笑脸,疲倦似乎也消失了许多!虽然天气很热,人很多,虽然没有将整个世博园游遍,但“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已经深入我心,我深深感受到城市的发展给人民生活带来的巨大变革,在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城市将会带给人类物质和精神双重文明的提升。我更为我市一个上海人而骄傲!!
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美国国家馆 :展馆外观宛如一只展开双翅的雄鹰,欢迎远道而来的客人。展馆是未来美国城市的缩影,包括了清洁能源、绿色空间和屋顶花园等元素,通过多维模式和高科技手段,引领参观者在四个独特的展示空间踏上一段虚拟的美国之旅,讲述坚持不懈地创新以及社区建设的故事。
第四篇:上海世博会感想
上海世博会感想
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是第41届世界博览会,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
来到世博中国国家馆不得不看,来到中国馆外,你立刻会被中国馆宏伟的外观所吸引,醒目的中国红,别具一格的建筑构思,都给游客留下了深刻的影响。但由于参观人员众多,我们没能预约到中国馆的门票。
首先,我们来到场馆C片区,各场馆的外观建筑风格各异,色彩搭配大胆诙谐,有圆柱形、条形、椭圆形、方形、菱形和各种不规则形态,用竹条、刚条、塑料制品等,在线条流畅、包装精美、绘画随意、意境奇特中把生态与科技张扬;场内变幻的灯光,曼妙的音乐,多彩的光束,坚固的钢构,精湛的工艺在光彩的亮显,先进的影音、电子设备、灯光变幻,不断提升着电子效果的清晰与灵动,把国度生活与表达思想灌注,有了斑驳不同的美丽展现。
西班牙馆用藤条编织的外墙,远观就像油炸鱼皮一样令人遐想;馆里的场景也非常感染人,西班牙馆采用的是3d特效,当音乐伴随着灯光一起波动时,突然蹦出的一只公牛,打破的镜头像是直冲入我们的面前,给人的感觉非常真切。芬兰馆白色的“鱼鳞外墙”完全是新型纸塑复合材料,给人很清爽,而场内触屏照片和各种餐具服饰的真实素雅,感觉十分清秀,图片设置安排,也恰到好处。丹麦,它的展馆并不重在外观设计,而是以“幸福生活,童话乐园”为主题,水池的中央坐落着一尊小美人鱼雕塑,表达了繁忙的城市生活里也向往简单幸福的生活,期望大自然赋予我的宁静、悠然。德国馆内有一个巨大的金属球,内设感应装置,能对人群的动作及呼声做出回应;意大利馆的外墙,可变幻透明度,还能随时感知建筑内部的温度和湿度。法国馆听说还展示出了梵高、米勒等大师创作的艺术,但可惜的是没能进去。更有一些小的场馆,科技虽不如发达国家精湛,但其国家的传统风俗、美味的佳肴、精美的饰品,也能打动游客使之恋恋不舍。
但场馆中的消费略显贵,只一碗面,一瓶水,也令我们啧啧出“贵”论。不忍下手。但却有一直给予每个人笑脸并不厌其烦的自愿者,让人心里倍感温暖。参观是乐趣的,不仅是游玩,也是借鉴和学习,学习是进步的基础,参观是提升一种意境,知道落后而迈步,因距离而更虚心,明白演变会更宽容。
世博会是人类不同时代文明的集结地,是未来发展的指引灯,拉近了肤色、种族、区域、年龄、发展的距离,为美好地球与和谐共处搭建了一个平台,缩小了人与人之间的隔阂距离。世博会是生活、科技、服饰、文化、思想等明显展示,是生活方式的冲撞交流,这里永远没有尽美,在相互的差异中,只有灵感和进步一直在成长!
09装潢(1)班刘玲
2010-11-1
第五篇:上海之旅感想
上海交流隨想
林美儀
一向對學校舉辦跨境交流的準備、策劃及安排都十分有信心。這次上海之行也不例外,十分滿意。除安排到兩間中學交流外,還加插了觀光節目,確實教人眼界大開。回想十多年前曾在上海逗留兩天,昔日的上海跟今天相比,簡直不可同日而語。
對我來說,跨境交流一點也不陌生。曾跟學校到訪過澳門、深圳、新加坡等地。但相比之下,對到內地交流印象特別深刻。在內地的教育界,老師相互觀課是平常事,觀課活動對他們而言,是一種互相學習、觀摩砥礪的機會。任教同科的老師一起集體備課,接著再互相觀課以驗證成效,觀課後更會給授課老師回饋意見。
我最欣賞的是內地老師的胸襟。在中國人社會裏,取人之長、補己之短容易,但要指正別人的不妥善之處便難上加難。不是難在不懂得怎樣給予批評,而是要顧慮對方有否接受批評的器量。作為老師的我們,常教導學生要不斷學習、不斷進步。看來我們也要擴闊自己的胸襟,去接受別人的意見及建議。
此外,我也很欣賞上海學生學習的態度。課堂所見大部分學生上課專心、認真,學習動機強,絕不放棄發表意見的機會。他們有的是自信心、上進心及奮鬥心。我想,是什麼在推動這些年輕人呢?對,是「目標」!生長在內地發展迅速城市的新一代,不少人的目標是要闖出國門,見識外邊的世界。努力學習便是達到目標的最佳保證。
反觀香港,在往日市場起飛,泡沫經濟下成長的年青人,目標往往除了錢以外還是錢──賺大錢及享受生活便是他們的人生目標。只須把握時機,看準機會,賺錢的門徑比比皆是。努力學習不能為他們作出任何保證,他們也沒有向外闖的推動力,他們已經滿足於一直以來的生活方式。
今天上海的發展便像七八十年代的香港。若香港的年青一代——未來棟樑——不再為自己的生活和人生目標作出反思,有一天,真的恐怕……。「不進則退」是恒久的道理。
看來,不但光是香港的老師要到上海走走;我們的年青一輩也真的要束裝就道,北上大開眼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