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西方经济思潮

时间:2019-05-13 19:45:2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当代西方经济思潮》,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当代西方经济思潮》。

第一篇:当代西方经济思潮

《当代西方经济思潮》简介

一、课程名称:《当代西方经济思潮》

课程英文名称:《TheWestEconomicThoughtOf The Contemporary Era 》

二、学时与学分:32学时1学分

三、课程类别:经济管理类(类别编号:748)

四、内容简介:

1、两大经济思潮及其在当代的消长(1)“凯恩斯革命”:国家干预主义在当代的兴起,其中包括凯恩斯经济学、美国凯恩斯主义、新剑桥学派、新制度主义、瑞典学派等。(2)钟摆回转:经济自由主义的新发展,其中包括货币学派、理性预期学派、供给学派、弗莱堡学派、哈耶克新自由主义、公共选择学派、新制度经济学等。(3)凯恩斯主义的复兴与“克林顿经济学”

2、独具特色、自成体系的熊彼特创新理论和罗斯托成长阶段论。

3、各学派共同就某一领域或某一专题研究的各分支理论,包括经济增长理论、发展经济学、国际经济学、福利经济学、比较经济学等

五、课程教材:罗志如等编:《当代西方经济学说》上下册,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六、参考教材:

(1)胡代光、厉以宁编:[当代资产阶级经济学主要流派],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

(2)蒋自强、张旭昆编著:[三次革命和三次综合----西方经济学演化模式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3)蒋自强等编:[当代西方经济学流派],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4)蒋自强等著,《经济思想通史》第四卷,浙江大学出版社,2003年4月第1版

七、考核方式:考查

第二篇:当代西方社会主义思潮

广西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硕士生论文(作业)

学生:XX

专业:结构工程

学号:0503303017

指导老师:XX老师

日期: 2006 年 5月

当代西方社会主义思潮

广西大学土木工程学院05级研究生 XX 学号

0503303017 引言: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和历史学家罗伯特·海尔布隆纳(Robert Heilbroner)在影响广泛的《纽约客》上宣称:“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两种体制的竞争,在其正式开始后不到75年的时间内已经结束,资本主义获得了最终胜利。”

兰德公司的主要成员福山则从理论上系统地论证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对抗的完结。他断定:资本主义的自由民主制度是人类历史发展的终极状态。现在留待人类思考的基本问题不是别的,而是作为“历史终极状态”的资本主义自由平等制度能否令人完全满意。问题的另一方面是,“1989年共产主义的垮台向马克思主义者提出了这样一个政治问题:马克思主义者怎样回应自由主义者关于历史终结于资本主义而不是终结于社会主义的宣告。这种政治挑战迫切需要确立替代资本主义的其他选择,这些选择植根于人民的斗争。”因此,同样也有许多学者以前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制度崩溃为契机,结合当代资本主义的特点和新的科学技术革命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对社会主义进行了彻底的反思。在这种重新认识的过程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关于社会主义的新观点、新学说,各种不同观点之间的争论形成了社会主义思想上一场新的大讨论。

通过对现实社会主义的检讨、对新的时代特征和科技发展的分析,对不少约定俗成的观念和范式提出了挑战,在实践上,这场讨论正在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对当代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现实进程产生影响。

主要讲授内容

一. 当代西方社会主义研究的整体状况 二. 当代西方社会主义研究的主要论题 三. 当代西方的“新社会主义观” 四. 当代西方社会主义研究的主要流派 五. 21世纪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的主要态势

一、当代西方社会主义研究的整体状况 • 研究盛况:

第一,频繁举行国际性的社会主义问题、马克思主义问题讨论会。第二,研究社会主义的论题更加广泛。

第三,有关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马克思主义问题的著述纷纷涌现。大致可分为三派,即“声讨派”、“反思派”、“乐观派”

• 显著特征: 第一,浓厚的理论化倾向。第二,明显的“趋同论”倾向。第三,民主社会主义化倾向加强。

第四,生态社会主义、市场社会主义异军突起。第五,具有一定的后现代主义倾向。

二、当代西方社会主义研究的主要论题

(一)反思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剧变 第一、对苏联东欧社会主义的评价。第二、对苏东社会主义失败原因的分析。第三、关于苏东社会主义失败的教训。

(二)关于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关系问题

第一、美国学者J ·罗默的“政治民主”加“公平效率”的市场社会主义模式。第二、法国的T·安德烈阿尼和M·费雷的企业自治社会主义模式。第三、美国学者布洛克的剥夺金融资本权力的社会主义模式。第四、美国学者施韦卡特的经济民主的社会主义模式。第五、英国学者艾尔逊的市场社会化社会主义模式。

(三)关于资本主义的发展与社会主义关系问题

国外学者大致有三种观点:

• 一种是以G ·拉比卡为首的一些左翼人士认为: • 另一种是以S·阿明为首的一些新马克思主义者的观点: • 还有一种观点(以英国学者S ·塞耶斯为代表)则认为:

说资本主义还有生命力不等于说社会主义就要“消亡”。

“失败的是虚假的社会主义而不是真实的社会主义;相反,失败了的资本主义是真实的资本主义而不是虚假的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失败是因为没有实现社会主义。资本主义的失败是因为实现了资本主义。” ——尼加拉瓜神父卡德纳尔

有一些论者认为,社会主义的锋芒已经磨灭,现行社会主义向资本主义作出了太多太多的让步。殊不知,资本主义的发展也向社会主义作出了种种“退让”,人们可以从资本主义的发展中看到社会主义的胜利。或者看作是社会主义因素的积累。社会主义制度虽然没有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确立起来,但是社会主义的价 值目标通过左翼政党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斗争,在资本主义的肌体内生成发展,从而逐渐改变着资本主义的制度特征。

(四)关于马克思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关系问题 这个问题的争论十分激烈,大致上可以分成三派:

• 一是“维护派”:苏东剧变与马克思主义没有什么关系

• 二是“声讨派”: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的“大失败”

• 三是“死活派”:马克思主义有死去的和活着的之分 附:关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征

第一,马克思主义不是一元的,而是一个多元的体系

第二,马克思主义不是完美无缺的,应当不断地加以修正和发展 第三,马克思主义不是政治的装饰品,应将其与政治区分开 第四,马克思主义不是随便可以分割的,应从整体上去把握 第五,马克思主义不是经院哲学,它应面向现实 附:关于马克思主义中死去的东西和活着的东西 • 死的东西

第一,关于市场经济的学说 第二,关于权力和国家的学说 • 活的东西

第一,关于批判资本主义的理论 第二,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 第三,关于人与自然相互关系的理论

(五)关于社会主义的前途问题

• 悲观论者认为: 科学社会主义的历史作用已经完结,社会主义必然战胜资本主义的说法已成过去,科学社会主义再也不具备指导意义和具体的政治组织的作用。

• 乐观论者认为: 人类将朝着社会主义的方向发展,这如同资本主义在工业最发达国家取得胜利,成为一种世界性制度一样,社会主义也必将作为一种世界性的制度建立起来。

(六)关于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发展模式问题

• 在马克思主义发展模式问题上: 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它决不是一成不变的,必须反对马克思主义的单一发展模式论,不能用某一国家的单一模式去衡量和评价其它国家或民族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

• 在社会主义发展模式问题上: 现实社会主义的发展状况不是马克思所设想的图景,在发展道路上、发展模式上各个社会主义国家是有差别的,而这种差别是由各个国家具体情况决定的,因此是合理的、正常的。

评价:

第一,90年代国外社会主义研究的主流是进步的

第二,总结分析出的苏东社会主义失败的原因和教训,对于我们有借鉴意义 第三,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原理所进行的深入的考察研究,对于我们深入研究和丰富马克思主义是有益的

第四,国外社会主义研究中存在着大量的良莠同存、鱼目混珠、甚至极其错误的的现象

第五,90年代国外社会主义研究还存在着两股不容忽视的“左”的和右的思潮

三、当代西方的“新社会主义观”

• “新社会主义”并不是90年代才出现的新名词,它在六七十年代一度很时髦的“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说中就占有重要地位。

• 90年代以来西方独立左翼人士的“新社会主义观”,正是由苏东剧变所引发的世界性大反思的结果。

• “新社会主义”与传统社会主义出发点不同,它的主要任务不是对资本主义批判,而是着眼于对现实社会主义的反思,并通过这种反思来构建出一种新的社会主义模式。

• “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对“新社会主义”问题的研究:

——“新社会主义”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人摆脱了官僚主义的集中化统治,真正成为社会和自己生活的主人。为此,必须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全面实现工人自治或社会自治。在这种社会里,生产资料的公有化、经济增长并不是主要的目的,人的自由、人的解放才是唯一目的。

• 90年代后所出现的“新社会主义”:

——是在新的不同的时代背景下产生的,其理论主张是与左翼政党的斗争实践紧密相连的,“新社会主义”不仅是一种理论,而且已成为一种社会主义运动。由于阶级基础和斗争目标不同,90年代的“新社会主义”在理论上没有统一模式,不同政党有不同的理解。

• 90年代后国外(主要指西方)独立左翼人士的“新社会主义观”: ——尽管这些左翼代表人物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立场和理论局限,但仍以社会主义为价值取向和目标,仍以否定和“替代”资本主义为己任。他们大多不受传统政党派别纲领的拘囿和限制,关注问题视野广阔,思考主题热点前沿,构建模式新颖独特,甚至形成了颇具特点的新理论流派,如市场社会主义、生态社会主义、经济民主的社会主义、后工业社会主义和自由社会主义等。

(一)对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和基本目标的认识

• 美国社会民主党思想家迈克·哈林顿 :“人们说只有一种社会主义,我们说社会主义有许多种。” • 亚当·沙夫断定:“„社会主义‟一词是多义性的,其内涵缺乏明晰度。”

• 经济学家勒茨克·巴塞罗维茨认为,社会主义这一概念至少可以作出4种不同的界定,它们分别是:作为一种理想的社会主义,作为一种体制的社会主义,作为一种学说的社会主义和作为一种政治运动的社会主义。• 后现代主义主要代表人物弗里德里克·詹姆逊认为,社会主义始终意味着对人类从出生到死亡的全方位保护。

• 英国格拉斯哥大学经济学教授阿历克·诺夫指出:“社会主义是这样的一种社会,在这里大多数公民对其生活和工作有相当程度的控制,富有者不能享有过分的权力。”

• 著名的英国政治学家拉尔夫·米利班德认为:“从现实主义的角度看,必须把社会主义看作既是对资本主义统治的社会秩序的延伸,又是对它的超越。……它们由三个既相互联系又相互独立的一系列政策组成。其一是生活的民主化。其二是实现生活条件的平等化。其三,最重要的是经济活动的主要部门实行不同形式的社会所有制。”

• 牛津大学经济学教授布鲁斯提出了三要素的社会主义概念:)社会主义是资本主义失去其经济社会进步作用这一历史进程的合法结果。)经济基础转变的关键因素,是生产资料从私人所有变为社会所有。3)社会主义将导致新秩序和旧秩序的决裂。

• 苏黎世大学经济学教授奥塔·锡克认为,必须把社会主义限定为一种社会体制,作为一种社会体制,“„社会主义‟这一术语是指刚刚脱胎于资本主义的„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和低级阶段‟。社会主义意味着通过生产资料的社会所有制代替私有制,从而防止作为其基本对立面的资本主义。”

• 美国加州大学经济学教授约翰·罗默(John Roemer)认为,“不能把社会主义简单地定义为一种公有制体系,而应当把它定义为这样一种体制,这种体制保证积累起来的利润能按比例平等地分配。

• 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教授弗里德里克·巴纳德说:广义地说,社会主义传统上代表着批判资本主义条件下人类的相互依附、社会的不平等和经济上的剥削。

• 生态社会主义者劳伦斯·怀尔德说,社会主义不是一种制度,不是“科学设计”的结果,而是对资本主义的积极扬弃。

• 俄罗斯学者尤·克拉辛也认为,社会主义不是一种实现历史设定的目标的社会经济形态,而是向往建立平等、公正的社会制度而产生的思想政治潮流,是人类探索和谐关系的永恒主题。(1)社会主义仍然是一种制度或体制。

(2)社会主义是一种改革或超越资本主义的历史过程。

6(3)更多的论者把社会主义是价值综合体。(4)社会主义是对人类基本生活权利的捍卫和保护。(5)追求平等和效率是社会主义的两大基本价值

• 鉴于当代西方发达国家重效率甚于平等的现实体制,越来越多的西方社会主义学者把强调的重点放在平等而不是效率上。

•平等似乎是社会主义核心的和最主要的价值,“社会主义植根于平等主义”,社会主义始终与平等相联系。

• 对社会平等的信仰是迄今为止社会主义最重要的特征。”

学者们从三个方面来论证平等之所以是社会主义的首要价值:

首先,平等是人类的基本价值和基本政治权利,是民主政治的根本目标。其次,社会的平等是每个人的才能得以充分发挥的前提。再次,效率与平等并不矛盾,追求效率未必要牺牲平等。

——因此,强调效率甚于平等,就难以划清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之间的界线。

• 科学社会主义认为,社会主义既应是指导工人阶级和全人类争取解放斗争的科学的理论武器,也是变革和代替资本主义社会的伟大的社会运动和实践,同时它还体现着人类亘古以来就孜孜以求的各种美好的社会愿望和价值追求,而它在现实社会和历史过程中必然要表现为一种社会制度,即现实的物质存在。

• 没有正确价值的追求是无畏的追求,空谈价值永远也不能够实现价值。• “制度社会主义” 与“价值社会主义”。

(二)对未来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方案的设计 关于所有制问题:

所有制问题一直是社会主义的核心问题

• 第一种形式的社会所有制是混合所有制。

• 第二种社会所有制形式是资本和利润的社会化和公有化。关于经济运行机制问题: 第一:计划体制的弊端

首先,排斥经济生活的民主化……

其次,必然滋长严重官僚主义、命令主义和特权现象,它是专制独裁的经济基础。

关于经济运行机制问题: 第二,倡导市场经济:

概括地说,市场社会主义的主要理论:

具体来说,对于市场和计划的关系大体上有三种情况: 其

一、市场应在配置资源方面起主导作用 其

二、计划和市场对于社会主义经济同等重要

三、社会主义不应放弃计划,而是使计划更为民主合理 关于经济分配问题:

• 绝大多数国外社会主义者反对资本主义的财富分配相差悬殊的不平等现象,认为社会主义应该保证经济平等。

• 认为未来社会主义的分配不是资本主义的完全按资分配和差别悬殊,也不是国家社会主义那样的绝对平均和不合理。

(三)对社会主义和民主之间关系的再认识

其一、社会主义与民主不可分离,社会主义在本质上是民主的。

其二、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社会主义政治体制的根本基础。亚当·沙夫认为,从社会主义的思想命题和以往社会主义国家的消极经验中得出的“一个基本结论告诉我们,不可能存在没有民主的社会,也不可能存在没有持不同政见者的自由的民主,而没有一种由社会加以制度化的监督,没有政治多元化,就没有民主。如果不想民主变成空话,就必须使民主具有实际内容,这种内容以创造相应的经济条件为前提”。

• 西方社会主义者所向往的民主政治制度的主要内容: 首先,社会主义应当实行人民自治制度。其次,社会主义必须推行多元主义政治。最后,建立经济民主制度,确保经济生活民主化。关于经济生活民主化:

“对经济生活民主化的承诺是今日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

——只有从制度上首先保证人民对经济生活的控制,进而扩展到对政治生活和机构的控制,才能推进自由、平等、正义,达到更大的平等。

——社会主义企业应由工人民主管理,工人们决定企业的生产和分配等一切事宜,这些事宜的决策必须民主制定,实行“一人一票制”。

• 对资本主义的自由民主制的批判:

——他们对西方代议制民主的非代表性和虚伪性极为不满,认为它是被资本的权力所篡夺和扭曲的民主。

——他们对于资本主义民主扭曲性和虚伪性的揭露,是设身处地、直中症结的,而且他们将民主从政治领域扩展到经济领域和社会领域的努力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四)对未来社会主义实现主体的重新界定

• 传统马克思主义理论认为:工人阶级是实现社会主义的主体。

• 托派左翼人士认为:

• 工人阶级仍然是同资产阶级进行斗争、实现社会主义的主要力量。

• 大多数国外左翼知识分子认为:

• 要依靠一切进步的社会力量,包括各种新社会运动力量。

• 也有一些左翼人士在工人阶级之外寻求社会变革的依靠力量: 知识分子是未来社会的主要阶级和变革力量。

•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观点: 1.关于社会变革的动因: 2.关于社会变革的新的主体 :

3.关于社会变革的途径、战略及策略:

——社会主义的实现主体及当代西方社会变革的动因、途径等问题是一个争论甚多、非常复杂的问题。独立左翼人士敏锐地洞察到社会结构和阶级结构变化对于社会主义实现主体的性质和成分范围的挑战,力求寻找适应新时代的新主体,这一努力颇具现实意义。他们重新评定工人阶级的性质及其政治行动能力和政治取向,力求扩大工人阶级范围,改变传统工人阶级的面貌,扩大工人阶级与其他社会阶级和运动之间的联盟,这些都值得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参考借鉴。

(五)关于适合后工业时代的社会主义的预测 • 其基本理论主张是:

——以新科技革命和社会主义前途之间的关系为主题,从时代变换的宏观角度探讨世界社会主义的未来发展前景。认为,迅速发展的新科技革命已经使世界由工业社会时代向后工业社会时代过渡,工业社会时代产生的工业资本主义和工业社会主义都已经发展到了自己的极限,必将被一种适应后工业社会的新型社会制度所取代,这种新型社会制度就是与工业化没有联系的、以后工业思维重新塑造的新型社会主义范式。

• 新型的社会主义具有如下特征: ——在社会形态方面: ——在经济生产组织形式方面: ——在政治管理组织形式方面: ——在社会主体方面:

评价:

——国外独立左翼人士“新社会主义”观的内容丰富多彩,他们试图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和探索关系社会主义命运和未来的重大问题。这些学说和理论,事实上进一步丰富和提供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资源和素材。

——尽管他们对现存的资本主义制度持批判态度,试图运用温和的或激进的方式改造资本主义,在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光谱”中处于左的一极,但是,这些“新社会主义”理论不能科学地指出超越和替代发达资本主义的正确方向和道路,达不到科学社会主义的科学境界。

——固然,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是20世纪社会主义运动的主流。但是,9 各种社会主义流派和思潮对社会主义运动的贡献也是不容忽视的。

——科学社会主义与所有其他社会主义流派在目标、性质、任务、价值取向上虽然有原则区别,但两者在反对资本主义的斗争中在许多方面也有相通之处。

第一,从历史上,科学社会主义不仅从批判和吸取空想社会主义的积极成果产生,且从利用和改造其他社会主义流派中扩大自身社会影响、壮大自己的组织力量。第二,20世纪以来,各种社会主义流派大都或多或少受到马克思主义的影响,科学社会主义与它们在某些方面具有共同的目标与任务,因而有兴衰与共的共同命运,不宜把各种社会主义流派推向资产阶级阵营。

第三,展望21世纪,社会主义运动重新振兴的基本前提是理论创新和社会主义国家的制度创新,无论何种创新,科学社会主义都必须认真吸取各种社会主义流派所积淀的积极成果。

四、当代西方社会主义研究的主要流派

(一)民主社会主义

(二)“第三条道路”的社会主义

(三)市场社会主义

(四)生态社会主义

(五)女权社会主义

(六)现代托派社会主义

(七)总体性社会主义

(八)欧洲共产主义

(九)伊斯兰社会主义

(十)后工业社会的社会主义

(十一)后社会主义

(十二)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者所构想的几种社会主义模式

(一)民主社会主义

——民主社会主义流行于西欧北美,是西欧影响最大的一种社会主义思潮。以实现政治民主、经济民主、思想民主和社会民主的社会主义为宗旨。

——反对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主张用和平渐进方式,利用民主、议会手段实行社会的改良。

——反对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主张指导思想多元化和政治多元化。——社会主义不再是要努力建立的一种制度,而是关于民主、自由的价值观念。

民主社会主义是把资本主义民主手段与社会主义发展目标揉的改良主义理论。

(二)“第三条道路”的社会主义

——它是西方新左派为了把自己与老左派和新右派区别开来而量身定做的标签,是用以表明自己所走的是一条不同于传统的社会主义与新自由主义的新道路。

——认为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是社会正义,应当建立合作包容型的新社会关系,主张应该由政府管理型向治理型转变,激发市民社会活力,以之作为与政治国家相对的民间领域,对政治权力的滥用发挥制衡作用。奉行“中间路线”,主张走折中路线改革福利制度,强调个人对自己负责。

——“第三条道路”实质上是社会民主主义在现代条件下的新变种,体现着欧洲社会民主主义的一种新的发展趋势。它试图融合社会民主主义和自由主义基本理论和价值观念,发展一种适应全球化时代的新的政治民主形式。

(三)市场社会主义

——市场社会主义是在原社会主义国家计划经济受挫、西方世界凯恩斯主义失灵的情况下,西方一些左翼政党和理论家倡导的一种社会主义思潮。

——认为社会主义不但不排斥市场,而且是社会主义的本质不可或缺的,应从市场就是资本主义、计划才是社会主义的误区中走出来,将市场经济与生产资料的公有制结合起来。

——市场社会主义在80年代以来受一些社会主义国家以市场经济体制为导向的改革的影响,迅速扩大其影响范围,许多市场社会主义者也纷纷将市场社会主义的理论探讨推向更深的层次,提出了许多所谓市场社会主义的模式。——市场社会主义的具体模式中基本理论主张有二:其一是依赖竞争的市场机制来交流商品,协调复杂的个体劳动。其二是坚持社会主义伦理原则,使社会成员平等的支配权和收入权制度化。

(四)生态社会主义 ——生态社会主义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兴起的生态运动,80年代末90年代初臻于成熟,影响日益扩大,号称资本主义、共产主义、民主社会主义之外的“第四种力量”。

——生态社会主义从关心人类前途和命运的人文主义立场出发,认为人类生态危机是由资本主义生产的无政府状态造成的,是资本主义制度矛盾和危机的结果,为此提出“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拯救地球”的口号。

——生态社会主义谋求“绿色”和“红色”两种政治力量的汇合,主张把生态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结合起来,力图开辟一条既能消除环境污染与生态危机,保护地球上人类生存的绿色环境,又能消灭资本主义剥削制度,最终通向社会主义的道路。

生态社会主义的理论主张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第一,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批判

1.对资本主义和“唯生产力论”的批判。2.对新殖民主义的批判。3.对军国主义和霸权主义的批判。第二,提出了一些值得探讨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1.关于工业文明和科学技术异化问题2.关于发展和完善马克思主义问题3.关于社会政治问题4.关于经济发展问题5.关于国际关系问题6.关于解决生态危机的出路问题

• 五)女权社会主义

——女权社会主义形成于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包括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和社会主义女权主义两个前后相继的流派。80年代末90年代初,女权社会主义有了新的变化和发展,后现代主义对女权社会主义产生了广泛影响。女权社会主义的基本主张是:

(1)妇女在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依然没有摆脱受压迫的处境。(2)妇女受压迫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与父权制的结合。(3)妇女解放是以经济解放为主的整体性解放。

(4)必须开展多种形式的反对资本主义和父权制的斗争。•

(六)现代托派社会主义

——托洛茨基主义是在20世纪20、30年代苏共内部斗争中形成的。1938年,他在巴黎领导建立了“世界社会主义革命党”,相对于共产国际,被称为第四国际。——托洛茨基认为一国不能建成社会主义,社会主义革命是“世界革命”,——托洛茨基严词批评斯大林的个人集权化和苏联社会的官僚化,最早预言了苏共和苏联的解体,认为苏联是“由新的特权阶层来管理的并被他们叛卖了的国家”,认为“党内民主的死亡导致工会和其他所有非党群众组织内的一般民主的死亡”,而这样的政党和国家,迟早要灭亡。

——目前他们努力改变其激进、极左形象,更加务实、团结。他们全力为世界新秩序和世界社会主义而斗争,坚决反对资本主义的全球化,在相当程度上成了世界贫苦工人的代言人,因而赢得了很大一部分人的支持。•

(七)总体性社会主义

——总体性社会主义产生于西欧发达国家。它强调,应该在高度发达的生产力水平上实现社会主义,不仅要比资本主义生产出更多东西,而且要把这些东西分配得更合理;不仅要消灭贫困和对抗,而且要改变人类生存性质,真正充分地满足人的意识和情感、劳动和休闲、道德和美学等方面的需要;不仅要消灭阶级差别以实现人们自然和谐、全面自由的发展,而且要排除集权政治以实现全体的、自发的、自治的、直接的民主。在实现手段上,它主张推进生产发展和社会改良。•

(八)欧洲共产主义

——欧洲共产主义理论由曾担任意大利共产党总书记的社会主义理论家贝林格提出。其纲领主要是:用和平民主手段而非暴力手段夺取政权,对现成的国家机器进行改造更新,而非打碎废除;不实行共产党的绝对领导而建立多党联盟来领导国家,共产党在多党联盟中充当政治指导者;不实行工农联盟而建立一切民主力量、进步力量团结合作的广泛联盟。

——承认以马克思主义为思想指导,以民主集中制为党的组织原则,以共产主义为最终目的。同时,它保留在丧失民主自由的特殊条件下使用暴力革命的权利。特别强调必须把马克思主义同各国具体情况相结合,独立自主地探索具体道路。• 九)伊斯兰社会主义

这是在第三世界国家流行的颇有特色的社会主义思潮:

——伊斯兰社会主义流行于阿拉伯地区一些国家,它承认实现社会主义是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但是,这种社会主义以阿拉伯民族意识和伊斯兰教义为依据,是既不侵犯私有制而又消灭剥削、人人平等、保护正义的社会状态。

——此外还有流行于非洲地区一些国家倡导的村社社会主义和南美洲地区一些国家提出的合作社会主义等等。

(十)后工业社会的社会主义

——这种思潮明显受当代的西方后工业社会理论的启发和影响。是将西方流行一时的“后工业社会”理论与共产主义思想信念结合起来,为后工业社会所作的制度、体制及价值观念的解释。后工业社会的社会主义者认为,在后工业社会中,人类面临如生态环境、资本短缺、人口爆炸、核武器的威胁等问题,只有通过共产主义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出路,共产主义是人类发展的共同归宿和必然规律。•

(十一)后社会主义

——所谓后社会主义一般是西方学者对原先实行以苏联模式为基本特征的社会主义国家经过反省、改革后,所选择的新发展道路的称谓。

——后社会主义者认为,以往的社会主义是不成熟的、教条化的社会主义,而后社会主义则是相对成熟的、符合各社会主义国家实情,以社会发展、公平、民主、效率为理念的社会主义。

——后社会主义者既批判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也不承认东欧国家的巨变是资本主义性质,而将巨变后这些国家的发展道路和特征称之为“后社会主义”目前最有影响的几种“新社会主义”观点:

1.欧洲执政的社会党所提出的欧洲新社会主义思想

2.由前共产党改名的左翼政党和西欧共产党所提倡的“新社会主义”

3.以俄罗斯“争取新社会主义运动”为代表的新社会主义思想 •

(十二)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者所构想的几种社会主义模式

主要有两种取向

其一、工人自治取向的社会主义模式 • 科尔施提出的“实践社会主义”模式 • 葛兰西提出的“工厂委员会的社会主义”模式 • 列斐伏尔提出的“工人自治的社会主义”模式 其

二、人道主义取向的社会主义模式

• 马尔库塞提出的“自由社会主义”或“解放的社会主义”模式 • 弗洛姆提出的“人道主义的社会主义”模式

• 萨特提出的“有人性的社会主义”或“非独裁型的社会主义”模式 • 当代西方社会各种社会主义思潮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 首先对现有理论的质疑:其次,苏联模式的教训:最后,社会发展的启示:

“新社会主义思潮”评价

1.“新社会主义”作为一种理论思潮,是历史和现实的反映,其产生具客观必然性。2.90年代的“新社会主义”思潮,鱼龙混杂,派别纷呈,理论体系远未成熟。

3.“新社会主义”对“现实社会主义”的反思和对未来社会主义的探讨,将进一步活跃世界社会主义理论革新和政策调整,有助于21世纪世界社会主义向纵深发展。对待当代西方社会主义思潮应该采取的正确态度:

• 放下“唯我独尊”的架势,区别情况,认真研究;既不能盲目赞赏,也不能武断否定。

• 多多吸取合理因素,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推进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五、21世纪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的主要态势

• 21世纪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的主要特征: 第一,21世纪的社会主义是模式多样的社会主义。第二,21世纪的社会主义是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

第三,21世纪的社会主义将建立更加完备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第四,21世纪社会主义运动将在艰难中曲折前进。• 21世纪的社会主义运动将会出现如下趋势与特征:

1.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蓝图将作为共产党和人民大众追求的长远的奋斗目标,而不可能在目前的政治—经济—文化结构的状况下完全实现。2.21世纪的社会主义将是发展“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3.在21世纪,“制度社会主义”在数量上不会有大幅度增加,尤其不大可能在发达资本主义社会确立,但“价值社会主义”将无时无地不在孕育、生长 4.21世纪的社会主义在经济制度上将是市场取向的社会主义。

5.中国的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成功,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蓬勃发展,有望在21世纪成为世界社会主义走向新高潮的强大推动力。

• 社会主义流派在21世纪将有四种不同的命运:

(1)一些流派如民主社会主义、欧洲共产主义原属各政党将会依据20世纪历史经验和21世纪的新的历史发展,不断地进行理论调整、组织调整和战略策略调整,以保存和伺机发展自身。

(2)一些流派如市场社会主义、生态社会主义、后工业社会主义等,由于提出和关注一些因时代发展变化而产生的、社会主义者必须认真对待的新课题,将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3)一些流派会因僵化、“不合时宜”或是本来就仅仅是一种“附庸风雅”趋于消失。(4)出于对美好理想和更高级社会形态的向往与追求,新的社会主义流派会不断生成与发展,在世界形势有利于社会主义运动发展的时期更是如此。

第三篇:当代世界文化与思潮

第一讲 从尼采开始 ——幻灭后的质疑与拯救

一、理想的破灭,诞生了当代世界及其文化与思潮: 先从我们自己说起„ „ 再从我们国家说起„ „

最后说到世界:启蒙主义的乐观——雪莱、贝多芬

结论:当代精神之诞生与古典精神之诞生的根本不同是——当代精神是在理想破灭这个大前提下诞生的;古典精神是在确立理想这个大前提下诞生的。

当代伟大的思想家们:尼采、海德格尔、萨特、柏格森、弗洛伊德、马尔库塞、维特根斯坦、德里达、福柯、毛泽东„ „他们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们洞察——我们的处境和困境。

当代世界文化与思潮要回答的问题是:理想破灭人生向何处去?

二、上帝死了:尼采——一个全新的哲学家(上)

有一个疯子大清早手持提灯,跑到菜市场,不断地大喊:“我找到上帝了!我找到上帝了!”由于四周的人均不信上帝,遂引起一阵骚动;怎么搞的!他失魂了吗?其中一个说道。他是不是走错了路了?另一个说。还是他迷失了自己?他害怕我们吗?他在梦游吗?人们议论纷纷,哄然大笑„„ 尼采:《快乐的哲学》 1844年10月5日:尼采诞生 童年:软弱背后的坚定 壮年:死亡面前的意志

幸或不幸:失恋与孤独中诞生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 1889年1月3日:尼采疯了

1900年:尼采死了,在新世纪的曙光中 但是,上帝先于他而死

为什么“上帝死了”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为什么“上帝死了”是对西方传统的根本颠覆?

先说一个词:形而上学传统

再来谈“上帝死了”究竟意义何在:它彻底颠覆了2000多年来的西方形而上学传统,它同时也就是说理性死了、本质死了、人类的目标和信仰死了,再也没有什么超越与具体现象、生活、个体之上的本质、信仰、共相了。

上帝死了——我们怎么办?

当我们把地球移离太阳照耀的距离之外时又该怎么办?他现在移往何方?我们又将移往何方?要远离整个太阳系吗?我不是在朝前后左右各个方向赶吗?当我们通过无际的空无时不会迷失吗?难道没有宽阔的空间可以让我们呼吸与休息吗?那儿不会更冷吗?是否黑夜不会永远降临且日益黯淡?我们不必在清晨点亮提灯吗?„„ 尼采:《快乐的哲学》 ——勇敢地面对现实,不要企图在现实面前建造任何“防火墙”

——破除一切精神奴役:“神是一种假想,但我希望你们的假想别超过你们创造意志的范围。” ——准备迎接失落、空虚、虚无

三、从“世纪末”思潮到波西米亚、摇滚:

“上帝死了”是19世纪末“世纪末思潮”的重要标志。“世纪末思潮”包括了颓废主义、虚无主义、唯美主义——悬置了“明天”的放纵:轻松、发泄、叛逆、恐惧、空虚、创造„ „ “唯美主义”发展中的著名诉讼案件:1877年惠斯勒案件,灰和绿的和谐;1895年王尔德事件 ——如今是这样的年代,读得太多而没时间欣赏,写得太多而没时间思想。——男人啊越变越老,绝不会越变越好。——什么东西我都能抵抗,除了诱惑。

——女人对许多事情生来就很精明。除了显而易见的东西,什么也瞒不了她们。——昨晚她胭脂搽得太多而衣服又穿得太少,这在女人向来是绝望的表示。

——坏女人给我麻烦。好女人使我厌烦。——(英)王尔德,唯美主义的代表作家

1、王尔德:一个集天使与魔鬼于一身的矛盾人物,既世故又纯洁;既虚伪又真实。玩世不恭的才情造就被法院判罪的《道林·格雷的画像》

——这里面记录的不过是一个很年轻的女孩子私下的感想和印象,所以呢,是准备出版的。——生活模仿艺术,胜过艺术模仿生活。

——我们竭力压抑的每一种欲望都在我们的心中作怪毒化我们。而肉体一旦犯下罪恶,也就摆脱了作恶的念头,因为行动是一种净罪的方式。事后留下的只是甜蜜的回忆和悔恨的快感。摆脱诱惑的惟一方式是向它屈服。

——男人结婚是因为疲倦,女人结婚是出于好奇。结果双方都大失所望。

——一生中只恋爱一次的人才真正是浅薄的。他们称作忠诚、坚贞的品质,我认为是习惯的昏睡病或缺乏想象力。情感生活中的忠实就同理性生活中的一贯性一样,无非是承认失败。无比优美的心灵孕育出无比优美的童话:《快乐王子》、《自私的巨人》

2、唯美主义与印象派艺术 美在无功利——有用的都是丑的

美在细节——挑战注重整体统一性的本质主义

唯美之美,不是普遍公认的美,而只是自己心中此时此刻在此部作品上要达到的使自己愉悦的效果,它带有极大的随意性。所以艺术家眼中的唯美在一般人看来可能并不美。

自由引导人民——德拉克罗瓦;塞尚:帘子、罐子、坛子;凡高:《加歇医生的肖像》;(奥地利)克利姆特:《阿德勒·布洛赫-鲍尔夫人的肖像》

世纪末、唯美主义思潮孕育出的印象派绘画摆脱了对神话、历史、宗教题材的依赖,而走入自然、走入日常生活,将清新生动的观感放在了首位。它分为前后两期,开启了后来的立体派、现代派艺术。毕加索:《朵拉肖像》,波洛克:《1948年第5号作品》 印象派音乐的代表:德彪西与拉威尔 ——创立标题音乐,扩大音乐题材 ——音乐与日常生活、现代生活相结合

3、颓废主义、虚无主义到波西米亚、嬉皮士法国诗人魏尔伦1886年创办《颓废者》杂志反对将文艺与现实相联系,提出“为艺术而艺术”。

颓废在西方并非贬义词——波西米亚:Bohemian,一般译为波西米亚,原意指豪放的吉卜赛人和颓废派的文化人,波西米亚是一个地名,后来成为一种象征,它既是指生活在捷克斯洛伐克那个放荡不羁、以歌舞以生的民族,也指那群视世俗准则如粪土的艺术家。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纪末思潮所包含的颓废唯美与虚无精神又多次形成影响广泛的文化运动。

“一战”之后——迷惘的一代:得名于海明威《太阳照样升起》封面题词:你们都是迷惘的一代 汉佛莱·鲍嘉扮演的孤 独、低沉、相信自己、愤世嫉俗的银幕形象,代表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的迷惘的一代。嬉皮士(英语Hippie的音意译)本来被用来描写西方国家1960年代和1970年代反抗习俗 和当时政治的年轻人。“嬉皮士”这个名称是通过《旧金山纪事》的记者赫柏·凯恩普及的。公社与流浪是他们的主要生活方式。

反对——国家权力的专制;垄断公司的贪婪;传统道德的狭隘;正义战争的残酷

四、超人,幻灭后的拯救:尼采——一个全新的哲学家(下)

上帝死了,人必须自己双脚站在坚实的大地上,成为超人——这就是尼采思想的第二个核心点。我给你们讲授超人,人是一种应该被超越的东西。你们都干了些什么以便超越呢?

迄今,一切生物都创造了某些超越自身的东西。难道你们愿做这涨潮中的落潮,宁愿退化为动物而不为超人吗?

对人而言,猿猴是什么?一种可笑的动物,或一种痛苦的羞耻,对于超人而言,人也是可笑之物,或痛苦的羞耻。

灵魂曾经轻蔑地注视肉体:当时这轻蔑是高尚无比的——它希望肉体孱弱、丑陋、衰迈,企图以此逃脱肉体和尘世。

啊,这灵魂本身才是孱弱、丑陋和衰迈呢,这灵魂的极乐便是残酷啊!

但是,弟兄们,请告诉我:你们的肉体是怎样在说你们的灵魂呢?你们的灵魂难道不是贫乏、龌龊、一种可怜巴巴的惬意感?

真的,人是一条肮脏的河流。为了接纳这条脏河,人们必须是海,且本身并不变脏。

在这一时刻,你们说:“我的理智算得了什么!理智对知识的渴望如同狮子渴求食物一样吗?它是贫乏、龌龊、一种可怜巴巴的惬意感!”

闪电,用火舌舔食你们的闪电在何方?给你们注射疫苗的疯狂在何方? 看呀,我给你们讲授超人:超人就是这闪电,就是这疯狂!

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是一座桥梁,而非目的。人之所以可爱,是因为他是一种过渡,一种毁灭!

间或存在一点点毒素,这制造了安逸的梦;但毒素过多又造成了安逸的死。人人需求同一,人人都是一个样,谁若感觉不同,谁自动进疯人院。人们内心必须混乱,方能诞生一颗舞蹈着的明星。

当你们把我全盘否定之后,我才会重来你们处,我将用另一双眼睛寻找我失去的人们,我将用另一种爱来爱你们。

尼采的超人说,便似乎是晴天一个雷,大家都觉得诧异得很,以为是创举;其实从前也是有人感到的,不过有了尼采的雷声和电光,前人的喇叭声和烛光便给盖住了。——茅盾 超人——强力意志——生命意志,为了实现强力意志,尼采特别推崇酒神精神。

存在类似思想的一批哲学家形成了一个被称为“生命哲学”的思想派别。

这些哲学家中包括比尼采更早一些并直接影响了尼采的叔本华,以及柏格森、狄尔泰等人。

法国哲学家柏格森及其《创造进化论》: ——生命不是一种实体,生命是一种活力。

——直觉高于理性,情意高于认知,直觉可获得理性之外的体验,又超过一般感性,是一种生命的集中放射,而不是随便的感知。

——只有用生命去理解生命。生命只有通过内心体验和直觉去把握,自己通过自己的体验和直觉去把握自己。

——体验是人意识到自己存在的基本方法,体验也是对他人的存在加以理解的基础。由此,生命之间才得以联络,生命之间才得以沟通,对生命的研究也才成为可能。以尼采为代表,标志了西方哲学开始了由理性主义到非理性主义、由认识论哲学到生存论哲学的重大转向,标志了人类精神生活在理想幻灭后,抛弃了老问题,提出了新问题,从而进入了一个新的境界。“文革”以后,尼采再一次吸引了刚刚经历了乌托邦破灭的中国人,对80年代以后的文学与文化产生了重大影响。

第二讲 精神分析学说与人类自我认识的新拓展

郭沫若的小说《残春》,“我”(爱牟)与白羊君,还有看护妇S姑娘之间的微妙情愫

——通过一个梦„ „ ——显现出了人性深处的分裂„ „ ——告诉了我们人存在潜意识„ „

一、弗洛伊德:从梦开始,揭去无意识的面纱 弗洛伊德之前的两种解梦方法:相似法与密码法

1、弗洛伊德提出的解梦原则:梦是愿望的达成——实际上,是一种愿望的达成,可以算是一种清醒的精神状态的延续。在人的心灵里,存在两个心理步骤,一个是梦中表现出愿望的内容,第二个则扮演检查者的角色,对梦进行“改装”。

2、梦的来源与材料:

梦总是以近几天印象较深的事为内容,选择材料的原则和清醒时不同,专门找一些被忽视的小事,同时受儿时的最初印象影响,往往将那段日子的细节,那些醒时不可能记住的东西搬出来。

“没有单纯坦率的梦”存在,“一个看来单纯而坦率的梦,只要你肯花时间精力去分析它,结果一定是一点也不单纯的。用句较露骨的话来说,梦均表现出兽性的一面。”

3、童年经验在梦中的出现与“改装”:梦的显意与最近的经验有关,而其隐意却与很早的经验有关。两个典型的常见的梦:(1)赤身裸体的梦(2)关于亲友之死的梦:关于俄狄浦斯情结

4、梦的精神内容的形成过程:

(1)凝缩:将多种隐义集中简化以一种象征出现。

(2)、移置作用或译作转换,指将被压抑的观念或情调换成一种不重要的观念,而在梦中却居主要地位。

(3)戏剧化,将抽象的隐义变换成具体的形象。

(4)润饰或叫加工改造。即将无条理的东西,精心制作改造为有条理的梦境,以便蒙混过关。结论:梦的隐含意义源于人们的“潜意识”,而这种潜意识与人们沉思默想中的“思想意识”有很大不同。他关于意识和潜意识的区分对于重新看待人类的精神世界具有划时代的重大意义。

潜意识与意识的划分强化了人们看待世界、看待自我的非理性态度及倾向,打破了最牢固的“自我”本质的统一性。潜意识和意识之间的关系并非“本质”和“表象”之间的关系,而是一种平行、分裂的关系。

尽管其研究方法具有浓厚的形而上学色彩,但是它得出的结论却是反形而上学的、反本质主义信仰主义的。

5、弗洛伊德随后还出版了《精神分析引论》等著作,最终创立了精神分析学派。

偏执的弗洛特先生宣传了”精神分析”之后,许多正人君子的外套都被剥去了,撕碎了——鲁迅 精神分析的两大原则:

(1)心理过程主要是潜意识的,意识仅仅是分离的、部分的动作。

(2)性的冲动——广义和狭义的,是神经病和精神病的主要起因,并对人类的文化艺术成就作出了最大贡献。精神分析的涵义:

(1)精神分析的第一重涵义是1890年由弗洛伊德及其追随者创立和发展的一种治疗神经症方式。(2)精神分析的第二重涵义是一种解释神经症的产生以及精神的发育过程的心理学理论。(3)精神分析第三重涵义:广义地讲,所有弗洛伊德、荣格、阿德勒等及其追随者的心理治疗理论和方法都可以称之为精神分析。主要内容:(1)梦心理学;(2)过失心理学;(3)变态心理学;(4)人格心理学:“本我”(id)、“自我”(ego)、“超我”(super-ego),分别按照快乐原则、现实原则、道德(理想)原则;(5)儿童心理学

6、文明及其缺憾:医生、精神病学家、科学家、心理学家——这就是弗洛伊德。但他远不止于此,他还是一位哲学家,一位社会批判家。

我们的痛苦要由我们的所谓的文明负责,如果我们背弃了它,复返于原始的情境,我们将远较幸福了。——《文明与缺憾》 关于利比多的转移:

但是,它们与满足粗野的原始的本能冲动相比,就显得很微弱了。它不能震撼我们的肉体。这种方法的弱点是不能广泛应用,它只适用于某些人。它的先决条件是具有特殊的性格和能力;从实际角度讲,它是阳春白雪。即使那些确实具有这些条件的少数人,这种方法也不能使他们完全免于痛苦。它不是能抵挡命运之箭的不可刺透的盾牌„ 关于文明与爱欲的关系:

所以说人类的群居生活有两重根基:一是参加劳动的强制性,这是出于外部必然性;二是爱的力量,这一力量使男人不愿意自己的性对象——女人被夺去,也使女人不愿意被夺去自己的亲骨肉——孩子。

但是在爱的发展过程中,爱对文明的关系失去了它的明确性。一方面爱反对文明的利益;另一方面,文明以众多的限制威胁着爱。

此外,妇女很快就站在文明的对立面——正是这些妇女最初通过对爱的要求奠定了文明的基础。妇女所代表的是家庭利益和性生活的利益。创造文明的工作日益成为男人的事,使他们面临更为艰巨的任务,不得不实行本能的升华,而这在妇女是几乎不可能的。

由于一个男人没有无限的心理能量可供使用,所以他必须恰当地分配自己的利比多以完成自己的使命。为了达到文化的目的,他在很大程度上要与女人和性生活保持距离。

他与男性的频繁交往,以及他对他与他们的关系的依赖,更加使他不胜任做丈夫和父亲的义务。因此妇女发现,正是由于文明的要求,她们才被置于次要的地位,所以她们就产生了对文明的敌对情绪。

最初的图腾阶段就有反对性对象选择中乱伦行为的禁律,也许这是一切时代中人类的性生活所经历的最激烈的打击。禁忌、法律和风俗习惯强加了更多的约束。

文明是服从效益需要(ecoAnomicnecesity)的法则的,因为文明用来为自己的目的服务的大量心理能量必须从性欲中节省下来。在这一方面,文明对于性欲的做法就像一个民族或是一个阶层的人所做所为一样,使另一方遭受到剥削。由于害怕被压迫的因素起来反抗,压迫一方就制定了更为严格的预防措施。

从心理的角度来看,一个文化集体完全有理由从一开始就禁止各种形式的儿童性生活。因为如果在儿童时代没有为约束性欲打好基础的话,在成年人中就没有希望来约束性欲了。对于性发展已成熟的个人来说,对象的选择只局限于异性,并且大多数超出生殖器以外的满足被认为是性反常行为而加以禁止。这种禁律所表明的要求是一切人只能有同一种性生活,而毫不考虑在人类的性素质方面所存在的先天或后天的差异;这一要求使相当一部分人失去了性的享受,所以它成为严重的不公正的根源。

但是,对异性的生殖器的爱恋虽然已经不再被宣布为非法,它本身却由于合法婚姻和一夫一妻制的主张而受到了进一步的约束。如今的文明表明它只承认一男一女在一个唯一的、不能撤销的契约基础上的性关系;它赞成性行为成为快感本身的来源,只准备容忍性行为,因为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什么能代替性行为来作为人类繁殖的手段。

二、荣格:集体无意识——对弗洛伊德的超越 性格决定命运。

思想的动摇并非正确与错误之间左右不定,而是一种理智与非理智之间徘徊。

当爱支配一切时,权力就不存在了;当权力主宰一切时,爱就消失了。两者互为对方的影子。适用于一切的生活处方并不存在。

不是歌德创造了《浮士德》,而是《浮士德》创造了歌德。没经过激情炼狱的人从来就没克服过激情。I+We=Fully I,(我+我们=完整的我)。

外向直觉型个性适合于当今许多革新领导人物。

1、荣格与弗洛伊德的会面和分裂:

重建心理世界和外部世界的联系,重建精神世界的统一性。

从童年时代开始,荣格就是,并且以后一直是一个独立性很强的人,他不可能沾沾自喜于成为某人的门徒、长子或‘王储’,他要追循他自己的思想线索。

2、荣格心理学的核心概念是人格——也就是人的精神世界,其结构包括:意识的自我、个体潜意识、集体无意识的人格面具、阴影、阿妮玛、阿妮姆斯等组成,此外还有个核心,自性。他认为构成精神世界的大多数内容都是潜意识的,有些内容是个体经验的产物,是个人的,有些内容是全人类所普遍具有的,而成为“集体无意识”。

3、集体潜意识是荣格最伟大的发现。

“集体无(潜)意识”,即人类世代遗传下来的“民族心理积淀”,潜藏在人类心灵的深处,以各种原型、象征的形式在人类生活中表现出来,是人类据以做出特定反应的先天遗传倾向。集体潜意识的主要内容是本能和原型。

本能是受潜意识决定的生理内趋力,而原型是心理内趋力。

几种基本原型:(1)自性(2)人格面具(3)阿妮玛(4)阿妮姆斯(5)暗影

4、关于心理类型的理论:心理倾向(外向与内向)与心理功能(思维、情感、感觉和直觉)的组合形成八种不同的心理类型。

外倾思维型。客观、冷静,善于思考但固执己见。内倾思维型。极端聪明却又不顾实际,不体谅别人。

外倾情感型。理智屈从于情感,强烈地依恋他人但情感并不执著。内倾情感型。文静多思,敏感忧郁,恬淡宁静。

外倾感觉型。追求欢乐、善于社交、浅尝辄止,具有恋态和强迫行为。内倾感觉型。爱好艺术,沉浸在自我主观感觉中,沉静、随和,不够深沉。外倾直觉型。异想天开,喜怒无常,情感转移快。

内倾直觉型。能产生一些新奇观念,自视甚高,自以为是不被理解的天才。

5、荣格与弗洛伊德的不同之处:

首先对里比多概念的解释,弗洛伊德认为里比多是性能量,早年里比多冲动受到伤害会引起终生的后果。荣格认为里比多是一种广泛的生命能量,在生命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表现形式。

第二点分歧在于荣格反对弗洛伊德关于人格为童年早期经验所决定的看法。荣格认为,人格在后半生能由未来的希望引导而塑造和改变。

其三,以上分歧的发展导致两人对人性本身看法上的原则分歧。荣格反对弗洛伊德的自然主义立场,认为人的精神有崇高的抱负,不限于弗洛伊德在人的本性中所发现的那些黑暗性。在荣格最重要的著作《现代灵魂的自我拯救》中,荣格认为他和弗洛伊德之间的主要分歧在于弗洛伊德的许多观点是通过病理分析出来的,过分强调缺陷,不是健全人的心理学。

三、精神分析学说的文化影响

1、精神分析学说何以产生影响?

——将人类对自身精神世界的复杂程度认识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一个高度。

——弗洛伊德对人的潜意识中的种种隐秘欲望的揭示极大颠覆了传统道德观念和信仰。——荣格关于集体无意识、人格等的研究将向内的心理学研究重新转向外部世界,进一步拓展了精神分析的应用领域。

“自从精神分析完全转向民间神话、传说和文学以后,艺术和精神分析之间便产生了紧密而富有成果的接触。” ——黑塞 2.产生影响

首先是意识流小说,是直接受精神分析的影响而形成的重要文学流派。

一刻什么缺德钟点哟我琢磨中国那边人们现在正起床梳辫子准备开始一天的生活了吧我们这里修女们快敲晨祷钟了她们睡觉倒没有人进去打扰除非偶尔有一两个教士去做夜课要小鸡叫时候隔壁的闹钟当啷啷啷的简直要把它自己的脑袋都震破了我们试一试看是不是还能睡一会儿一二三四五他们发明的这些像星星的东西算是什么花哟隆巴德街的壁纸好看多了他给我的围裙也是那种花样只是我不过我只用了两„ „ 其二是以性的冲突为主题的小说。其三是对文学批评的影响。

其四是促进了对现代工业文明的反思的文化思潮的发展,使我们重新衡量人与文明的关系,重新评价现代文明对于人类的意义,正视各种社会压抑的存在从而有可能努力消除之,使我们更深切地认识到人的身心自由和谐发展的可贵和重要。

第三讲 革命与造反:新马克思主义、毛主义与新左派

引子:马克思—被异化的劳动使人成为动物年轻的马克思在《1844年哲学与经济学手稿》写道: 工人创造的商品越多,他就变成越廉价的商品。物的世界的增殖同人的世界的贬值成正比——今天那些陶醉于中国所谓廉价劳动力优势的人真应该看看这句话!

工人对自己的劳动的产品的关系就像是对一个异己的对象的关系,很明显,工人在劳动中耗费的力量越多,他亲手创造出来反对自身的、异己的对象世界的力量就越强大,他自身、他的内部世界就越贫乏,归他所有的东西就越少——这是对社会两极分化的最精辟揭露。

劳动对工人来说是外在的东西,也就是说,不属于他的本质;因此,他在自己的劳动中不是肯定自己,而是否定自己,不是感到幸福,而是感到不幸„„因此,结果是,人只有在运用自己的动物机能——吃、喝、生殖、至多还有居住修饰等等——的时候,才觉得自己在自由活动,而在运用人的机能时,觉得自己只不过是动物。动物的东西成为人的东西,而人的东西成为动物的东西——这是对雇佣劳动的最无情的批判。

人的类本质——无论是自然界,还是人的精神的类能力——变成对人来说是异己的本质,变成维持他的个人生存的手段——这就是对劳动异化的最精辟的阐述,所谓异化,就是使人由对象的主人变成奴隶,由自由的创造者变成机械的苟活者的这样一种情形。人同自我的本质相异化同时还导致了人同人相异化,形成了压迫与仇恨。

一、莫斯科日记:苏联——一个理想的幻灭

苏联的建立是人类社会20世纪政治经济文化的最富有标志性意义的事件。它给全世界的人们带来希望和纯洁的理想。在自由平等博爱的民主主义、理性的理想破灭后,人类似乎最终发现了真理。红色的三十年代„ „

苏联存在的事实本身就是向剥削者的旧世界的挑战,对被剥削的各国人民来说,苏联是他们的典 ——罗曼•罗兰(访苏之前)范和希望„„我自己毫不犹豫地站在苏联一边,它是代表新的劳动世界的唯一堡垒。目前这些政策包含着某种消极的东西;这是不可避免的:任何打算都不可能没有错误(犯错是人所固有的)。可是,斯大林的政策所包含的积极的东西远远超出所有消极的东西。我丝毫不怀疑,世界更美好的未来是与苏联的胜利连在一起的。——罗曼·罗兰(访苏后矛盾中)身为国家和民族卫士的伟大的共产党人及其领导人,正在不顾一切地把自身变成一种特殊阶级,并且比什么都严重的是,变成特权阶级„„这绝对是失控的专制制度,人类正义最神圣的法则,最基本的自由已无任何保障。我的内心在发出痛苦的呼号,我要反抗。我在抑制自己要说、要写的欲望......——罗曼•罗兰(访苏之后)无产阶级专政并非无产者的共同专政,也不是苏维埃的专政,而是独夫的专政。斯大林什么时候都是对的,不可能不对。——纪德:《访苏归来》

二、文化批判:法兰克福学派及其影响

1923年,在德国法兰克福成立了一个研究社会问题的研究所——法兰克福研究所。其宗旨是“独立于政党——政治的考虑之外”研究社会问题。它主要研究马克思主义及其在苏联的实践。但是和正统的共产党人不同,他并不受共产党的组织纪律的约束,而是站在独立的立场上评价和研讨共产党的思想、政策和实践。

1、法兰克福学派和正统共产党人的区别:

首先是对待阶级专政的态度问题上:民主集中制与专政造成了新的独裁。

“列宁所开的药方(取消民主)本身比用它去治疗的病症更需要治疗。” ——阿多尔诺 其二,他们认为马克思主义中最富有活力和现实指导意义的思想不是关于无产阶级阶级专政、暴力革命的理论,而是关于异化的思想;并进而提出了“总体化”原则: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是人的全面解放,是深层的“文化解放”。

2、法兰克福学派的关注重点是西欧垄断资本主义社会的研究,在“总体性”思想的指导下,发挥了马克思的异化思想,并结合了弗洛伊德的心理学、精神分析的思想,——探索更深层次的人类心灵的异化问题,提出了激进的“社会批判理论”。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

“在发达的工业文明中盛行着一种舒适、平稳、合理、民主的不自由现象,这是技术进步的标志。” 真实的需求与虚假的需求

︾ 社会控制 ︾ 单向度的人

(“单向度的人”就是由现代社会的新型社会控制所造就的失去了批判能力、造反能力、超越能力的人,他们的生活永远只有肯定的向度,只有对现行社会的认同的向度,而缺乏否定的向度)如何理解现代社会的不自由?

现代社会的自由就是向左还是向右的自由,买这个牌子还是买那个牌子的自由,其实都 是一回事,是虚假的自由。马尔库塞认为传统的自由概念已经不能使我们在现有的社会 存在中获得一个人应有的生活,当代社会需要新的自由概念。新的自由便是对占统治地位的社会存在方式的否定:

摆脱经济力量和关系的控制、摆脱日常的生存斗争、摆脱谋生状态、摆脱被大众文化和舆论宣传所同化的思想、摆脱人们个人无法控制的政治。

《爱欲与文明》:人的真正本质是“生”本能,“生本能”就是爱欲。解放爱欲的核心: ——解放劳动,使劳动成为自由,使人整个身体的爱欲器官享受到真正的自由消遣,体现出人追求快乐的本质。

——进行“本能革命”、“意识革命”,改变人的心理结构,摆脱社会控制。

3、本能革命与意识革命:

这是改变人的心理结构,摆脱社会控制,而不是原来意义上的政治经济革命。这种革命包括意识、语言、价值、本能、欲望和需要的各个方面,打破虚假的需求,打破被强加的追求,打破自卑与负罪等等,这种革命首先要人们自我改造,成为具有新意识的新人。

新的革命主体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中处于社会金字塔的极端:“不幸者”与“幸运儿”。“不幸者”——发达资本主义社会中受排挤的“少数民族”,特别是黑人,以及“嬉皮” 和“垮掉的一代”。

“幸运儿”——技师、工程师、专家等中上等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还有青年知识分子大学生。

青年知识分子的反抗运动是社会变革中的一个决定性因素,能把“不幸者”和“幸运儿”的革命特性和优秀品质集于一身:既具有高度的科学文化知识,因而“能看破科学技术的面纱”;另一方面能像少数民族和“嬉皮”那样,自觉地意识到自己人性遭受摧残的处境,无私无畏地与这一制度作斗争。

4、总结:法兰克福学派对资本主义的三大批判:其一,对现代社会“消费主义”的批判。其二,对“科技主义”的批判。其三,对“极权主义”的批判。

三、毛主义——造反有理,来自第三世界的希望

毛主义与毛泽东思想的区别——毛主义的核心是“继续革命”: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继续革命。打破等级制度的尝试:鞍钢宪法:

过去他们认为这个企业是现代化的了,用不着再有所谓技术革命,更反对大搞群众运动,反对两参一改三结合的方针,反对政治挂帅,只信任少数人冷冷清清的去干,许多人主张一长制,反对党委领导下的厂长负责制,认为‘马钢宪法’(苏联一个大钢厂的一套权威性的办法)是神圣不可侵犯的。现在这个报告,不是马钢宪法那一套,而是创造了一个鞍钢宪法。鞍钢宪法在远东,在中国出现了„ „ ——毛泽东(1960年)关于文化大革命——过去我们搞了农村的斗争,工厂的斗争,文化界的斗争,进行了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但不能解决问题,因为没有找到一种形式,一种方式,公开地、全面地、由上而下地发动广大群众来揭发我们的黑暗面。——毛泽东(1967)破除资产阶级法权:何谓资产阶级?非看其名,而看其实。

社会主义革命革到自己头上了,合作化时党内就有人反对,批资产阶级法权他们反感,搞社会主义革命,不知资产阶级在哪里,就在共产党内,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走资派还在走。——毛泽东(1975)毛主义的灵魂:反潮流反权威的造反精神。而且这种造反精神不是像水浒里的英雄一样去反某个具体的贪官,而是反对整个的现存的制度——不仅是政权,更包括支撑政权的整个的社会存在——生活方式的、政治的、军事的、思想的、文化的等等,而其实现方式不是精英自上而下的引导和控制,而是群众自下而上的自我发动和教育。3M—革命的象征 革命的圣徒——格瓦拉

让我们面对现实,让我们忠于理想 ——1968年巴黎学生印在胸前的格瓦拉的一句名言 我想,革命是不朽的——1967年10月8日,格瓦拉被政府军击伤并被捕。审讯者问:“你现在在想什么?”切如是说。

哪里有贫困,哪里就有我!——切为了追求心中理想,放弃拥有的一切,和卡斯特罗诀别后出走。请听听人民的声音吧!——切一生反对官僚主义,热爱人民。

我怎能在别人的苦难面前转过脸去。——切是一个真正为了理想而活着的人。

只要世界上任何地方有任何非正义的事情,都使人产生最强烈的愤怒。——切是真正的世界公民。再见了,我的唯一不要在饿狼面前颤抖也不要在思念的草原上冷的发抖我把你放在心里我们将在一起,直到旅途的尽头——这是切给妻子的诀别诗...四、从“五月风暴”到朋克艺术

1、五月风暴

五月风暴不是一场夺取政权的革命,而是一场文化批判的革命——其根源是青年一代对社会控制的不满。

从寝室造反运动开始—— 1968年情人节的斗争—— 狂人派与学生苏维埃——

拒绝任何政党的“领导”,拒绝整个社会权力结构——

西方世界以“五月风暴”为象征的左翼文化思想运动在流行文化上带来的结果之一就是“朋克文化”的兴起。其核心是“自己动手”和“独立”观念。“朋克”在字典里的愿意上小流氓、不良少年、废物、胡言乱语。它最早体现在音乐上,是对摇滚乐的革命。

2、PUNK 1975年Virgin 唱片公司所签下的label – “SEX PISTOLS”(性枪手)是PUNK的起点。他们完全的发泄心里一腔的愤恨, 无论对途、社会都是一种控诉。这就是PUNK的诞生。

PUNK的出现, 不只在于音乐世界, 还影响了时装、平面图像、视像及室内装潢。比方说朋克服装的特点是鲜艳、破烂、简洁、金属、街头。

3、达达主义与波普艺术

达达主义是一种无政府主义的艺术运动,它试图通过废除传统的文化和美学形式发现真正的现实。达达主义由一群年轻的艺术家和反战人士领导,他们通过反美学的作品和抗议活动表达了他们对资产阶级价值观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绝望。

20世纪50年代初萌发于英国,50年代中期鼎盛于美国。美国波普艺术的出现略晚于英国,在艺术追求上继承了达达主义精神,作品中大量运用废弃物、商品招贴电影广告、各种报刊图片作拼帖组合,故又有新达达主义的称号。

玛丽莲·梦露的头像,是沃霍尔作品中一个最令人关注母题。在1967年所作的《玛丽莲·梦露》一画中,画家以那位不幸的好莱坞性感影星的头像,作为画面的基本元素,一排排地重复排立。那色彩简单、整齐单调的一个个梦露头像,反映出现代商业化社会中人们无可奈何的空虚与迷惘。

第四讲 回归传统:二十世纪的保守主义思潮及文化表现

引子:激进后的回归

我认为,看待人类的处境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方式以一系列问题开始:生活究竟是怎么回事?它在什么地方吸引我们?我们如何越已知的事物?生活所能达到的极限何在?以这些特征和其它问题为特征的态度我们可称为前瞻的、实验性的、想象的、无畏的态度;它通常是缺乏形式的,因为它并不停留于某地,它总是寻求着表达新幻想的新形式。

还有一种基本态度以另一系列问题开始:过去给我们什么启示?我们与已逝的前辈们共有些什么?我们怎样才能最好地概括过去、现在和未来?什么是永恒的自然真实的面貌?在这里,我们有一种更理智、更综合、更稳定的思考方式,它倾向于系统化,倾向于接受那些已被证实是有价值的东西,倾向于利用那些代代相传的形式。——塞克里坦

一、保守不是退步——什么是“保守主义”

柏克:《法国大革命反思录》:保守“自由的秩序”,“我所指的自由,是与秩序联系起来的自由,自由不仅与秩序和美德并存,而且没有后两者就没有自由。”

在政治上,保守主义在很大程度上和“自由主义”是同义语,它坚持自启蒙以来的反国家主义、反极权主义的个人主义的自由传统。

文化上,保守主义就是关心社会整体的道德生活与道德面貌,不愿承认人的非理性、意识潜意识层面,反对将人看作是现代社会压力下的精神心理分裂者,主张构筑人的“统一性”。“每个人都有荣耀之神的形象,没有谁生来应该是主人,而另外一些人应该是奴仆„„美国不会装模作样地默认被关押的异议者自我选择了枷锁,也不会默认妇女成为可耻的代名词,看着她们变成奴仆,同样不会默认任何人类的一员仰人鼻息地生活”、“美国和你们的关系取决于你们对本国人民的态度” ——布什:2005年连任就职演讲 在宗教上,保守主义就是宗教保守主义,体现为对比较激烈地维护自己信仰的纯洁性,维护符合宗教正统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同时努力影响政府将特定的宗教价值转化为实际政策。总之,一般来说,西方文化中的保守主义虽然反对剧烈的社会变迁,却并不排斥自由民主,也不是一味地维持现状,它并非一个严密的文化思潮流派,而是一个笼统的称呼,包含了许多实际上彼此间存在重大差异和矛盾的思想流派,不过它还是有一些基本信条和原则: 其一,相信存在着客观的超越性的道德秩序。

其二,认为社会的发展进步应该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反对任何的颠覆、断裂。其三,强调传统的重要性,强调经验和模仿。

其四,审慎的原则,强调人的认识的局限性,反对一时的宣泄而强调长远后果,其五,多样性的原则。认为多样性是自由基础,强调社会对国家的自主性、强调权力在社会中的分散,反对权力集中。

其六,不完善的原则。人性与社会秩序总有不完善的地方,我们只能期待一个可以容忍的有秩序而自由的社会,这样的社会难免会存在某些弊端,保守主义在激烈变革的当代社会仍然在相当程度上实际地主宰我们的信念或行为,主要是由于这样几个原因:

首先是激进的批判性过强、建设性不够,不足以真正颠覆传统,因此难以让人看到具体的实效。其二是人的本性中本来就同时存在着释放与破坏的冲动、稳定与保存的愿望这样两种相反的心理趋向。

其三是保守主义作为一种人类既往生活积淀的体现,渗透到生活、文化的方方面面,在许多地方无形地存在。而激进作为新的创造,所涉的人类生活领域相对有限。其四是在许多国家,激进最后导致的动荡、不稳定引发了新的社会问题

那么激进的意义何在?

二、哈耶克与新自由主义

一位偶像级的大师一位超越经济领域的经济学家——代表作《通向奴役之路》

1、新自由主义——自由主义——自由对自由的不同理解: 欧洲大陆与英国的自由主义:

欧洲的自由主义更注重个人通过参与民主政治实现其自由,而不是通过不受政府约束实现其自由。英国的自由主义比较注重消极的自由,欧洲大陆则比较注重积极的自由。

2、新自由主义与传统自由主义的两点区别:(1)针对的问题不同(2)自由相对于平等的优先

3、新自由主义:诞生于上世纪30年代,继续强调以自由放任为原则,强调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的自发作用,反对政府对经济活动的干预,并且将自由与平等对立起来,将自由置于平等之上,以自由为最高原则。代表人物即奥地利经济学家哈耶克。

4、哈耶克的学说

(1)哈耶克自由理论的出发点是进行市场竞争的个人。对他来说,侵犯个人在市场制度中的买卖权利必然会逐步侵蚀自由。因此无论保护个人免遭市场力量的损害,还是对竞争施加违反市场规律的限制,其结局都是灾难性的。(如何看待我国农村土地问题?如何解决土地问题上的腐败问题?)

(2)社会平等的无意义:“社会正义原则本身就是毫无意义的,市场对货物和劳务的分配无所谓公平不公平,因为其结果并非有意造成的,而是取决于大量机遇„„”

(3)政府干预的有害性:“政府的道义行为究竟应该怎样去评判与选择呢?显然利用一种平衡的力量使这种行为不至于造成另一种不道德的结果,无疑是有效的方式。”

(4)以个人自由为基础的私人企业制度和自由市场制度是迄今为止所能选择的最好制度,这种制度存在的基础在于完全的个人自由的存在。

(5)理性人的假设(人是理性的,不是指他会按照大多数人所设定的最大利益方式行动——而是指他会向自我设定的最大利益方向努力)与对集体主义的批判。(6)对新自由主义的评价问题:非道德主义的社会哲学。

三、新自由主义的文化表现

(1)个人奋斗与“创业”文化的流行(2)非政府组织(NGO)的发展。

总体来说,在中国,新自由主义一方面破除传统的封建文化、官场文化、鼓励创新,但是在另一方面又在事实上宽容不择手段,造成官商勾结等。

第四篇:当代社会学思潮kaoshi

1.涂尔干的社会学研究对象:社会事实:

⑴ 社会事实:存在于社会之中,对个体产生影响的一系列的社会事实。具有客观性、普遍性、强制性。

⑵解释社会事实的准则:A社会事实需要根据社会事实解释,B社会事实的解释应该运用因果分析和功能分析,C运用比较的方法对社会事实进行求证

2.社会唯名论和社会唯实论的比较:

社会唯名论者认为社会是个人之间相互关系的结果,而社会唯实论者则认为社会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具有历史深远的自己的内在规律。

3.马克思韦伯的社会研究对象:社会行动。

4.社会行动的类型:

(1)目的理性—目的合理行动,(2)工具理性—价值合理程度,(3)情感理性—情感或情绪的行动,(4)传统型—传统行为。

5.马克思韦伯的权威的类型:传统型、卡里斯马型、法理型。

6.功能主义理论:

把社会作为一个有机体,认为社会是由相互依存的各部分构成的整体系统,各部分都在系统中承担一部分的作用和功能,社会具有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功能先决条件,对社会的各组成部分来说,他们的功能就是满足这些基本生存条件。

7.帕森斯的AGLL功能分析模型:

行为有机系统适应功能、人格达鸪功能、社会整合功能、文化维模功能。

8.莫顿的中层理论:

中层理论:介于日常研究中低层次的而又必须的操作假设与无所不包的系统化的统一理论之间的那类理论。A它是一种考察和理解社会行动及其后果的战略,B它有经验材料的支持,C它可以产生经验的假设,D强调分析客观的社会后果,而不关心客观的行动取向。

9.科赛的冲突功能主义:他借鉴了齐美尔的思想。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强调冲突对社会系统的整合性和适应环境的功能;

(2)社会冲突的根源:社会冲突:是有关价值对稀有地位的要求、权利和资源的斗争,在这种斗争中对立双方的目的是要破坏以致伤害对方。

它包括两方面因素:

a物质因素:权利、地位、资源的分配不均

b非物质因素:价值观的不一致

3)冲突的类型:a现实冲突和非现实冲突

b:紧密关系中的冲突:情感和人格

c:内群体的冲突和外群体的冲突。

D:意识形态下的冲突:作为集体的代表参与的已集体的目标为动机的宣传。代表人物是知识分子们

4)冲突的功能:包括冲突对群体的功能(系统结构)和冲突对社会整合的功能

5)安全阀制度:就是在不毁坏结构的前提下是敌对的情绪得以释放出来,以维护社会整合的制度。

10.米德的心灵,自我,社会的本质:(1)心灵的本质是内在的一种隐藏的意识活动,是生

理性的冲动和感应性的理智,心灵是行动,是使用符号去指导符号通向自我的行动,社会心理学研究人的被外化的冲动和理智间的互动而产生的行动。

(2)自我是客我和主我的统一与对立性的综合体,主我的互动产生自我,自我的本质又是通过主我与客我的互动结果实际表现出来的。

(3)社会是自我与他人互动的产物,是一个人创造和使用符号的组合。

11.社会交换理论:重点关注人际关系中的交换现象,它通过研究人类社会中的行为及行动

过程中的选择,认为人际之间的行为是一种理性权衡之后的交换关系。

12.库利的镜中我理论:三重含义(或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我们所想象的我们在别人面

前的形象(感觉阶段);第二阶段,我们所想象的别人对我们形象的评价(解释定义的阶段);第三阶段,由上述想象中产生的某种自我感觉(自我反应阶段)。

13.托马斯对情景的定义:如果人们认为某种情景是真实的,那么这一情景就具有真实的效

果。

14.戈普麦的印象管理:为了使他人按照我们的愿望看待自己,而在他人面前展示自我的努

力。对期望行为的管理:选择、隐藏、掩饰;非期望性行为:预防、神秘化、补救。

15.本土方法论:研究人们在日常互动中如何建立和共同使用对现实的定义,详细考察社会

成员在建构和解释他们的社会现实并赋予意义时所使用的方法和步骤。

哈维马斯对社会行动的分类:

1)目的性行动,行动者权衡之后,采取手段(与客观世界相联系);

2)规范调解的行动,全体受共同价值约束(社会世界);

3)戏剧式行动,在别人面前有意识表现自己主观性的行动(主观对外部世界的反馈);

4)交往行动,行动者个人之间的以语言为媒介的互动(是一种言谈行动,生活世界)。

16.理想交往行动的三个有效宣称:

1)真理宣称:陈述能真实的反映事实(客观世界)

2)正当宣称:遵循语句陈词的规范(社会世界)

3)真诚宣称:陈述要表达交往的意图和主观感受(生活世界)

17.社会资本理论对社会资本的解释力

18.社会互动理论中社会运动与集体主义的关系:

19.后现代主要观点及评价:

1)主要观点:a丹尼尔•贝尔的后工业社会理论(现实基础),b米歇尔•福柯的后现代理论的先驱(理论基础),c吉恩•布希亚的消费社会,d德里达的书写历史,e利奥塔德的关于宏大叙事的终结,f齐格蒙德•鲍曼的学会与好恶共处,g多元文化理论,关注边缘与少数。

2)评价: 贡献:a他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看问题的新视角,b他提出关注思想而非个人,c后现代理论对宏大叙事的批评,d要求读者自己去感受文本,e对本质主义的批评,f玄中心化,g解构的主张,h重视非理性的因素;

缺点:a后现代社会理论不能满足现代科学的标准,b缺乏一种明确概念化的倾向,c宏大叙事总体化,d缺乏规范基础,e缺乏一种能动主体,f关于过去的论断的质疑,g具有破坏性,h不连续性,i把社会现象物质化的气象,j对关键问题的忽视。

互动仪式链:宏观的和长期的社会结构由互动仪式建构,这种互动仪式经由时间延伸以复杂的形式组合起来,在局部际遇的影响下,进行情感能量的文化资本的交换。

仪式:人们的各种行为姿态,相对定型化的结果。

互动仪式:表达意义性的程序化习俗活动。

20.社会运动过程:

1)社会运动的预备阶段:a社会不安定,b集团冲突,c领袖是鼓动家;

2)社会运动的普及阶段:a不满者的觉悟,b联合,c领袖是预言者和改革家;

3)正式组织阶段:a意识形态的产生,b目标明晰,c行动纲领出现,d领袖是战略家;

4)制度化阶段:a运动成为社会的一部分,b决策纳入社会管理的部分,c领袖是管理者

第五篇:马克思主义与当代思潮

针对实用主义思潮的对策分析 实用主义思潮对中国青年产生了许多负面影响,由于社会思潮对青年的影响极为广泛和深远的,从个人角度讲,会误导人的价值取向,在社会实践过程中作出错误的判断,影响人的全面发展。从国家的角度,有可能对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产生不良影响,不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和共产主义理想的实现。因此,对于实用主义思潮对中国青年的消极影响,绝对不能任其发展,不闻不问。个人认为,对此应该高度重视,并着重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

1、加强对青年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实用主义思潮对青年的影响主要是当前的社会大环境所决定的。在改革开放大潮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影响下,由于国家一直注重于经济的发展,忽视了西方思潮对青年的影响,使得西方思想得以肆无忌惮的对中国青年群体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进行冲击和腐蚀。因此,应当在了解青年群体认知规律的前提下,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改往日的一统天下的说服教育方式,通过多种现代化渠道,如网络等方式,采用灵活多样的表现方式,开展对青年群体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为青年群体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供正确的导向,使其能够凭借自身的理论知识辨别不同社会思潮,坚决抵制不良理论的侵蚀。同时,在此过程中要积极引导青年,对其进行共产主义信仰的教育,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打下牢固的群众基础和理论基础。

2、加强中国传统文化道德建设。实用主义之所以能够横行于青年群体之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青年群体缺乏自身的信念、信仰。在中国近代化的过程中,中国由于坚守传统文化而落后、挨打,因此,一些激进的中国学者全盘否定中国文化,认为西方的才是最好的。其实,个人认为,当前中国青年集体缺乏信仰,究其原因,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断层,缺乏自身的文化认同感,虽然马克思主义思想有极强的先进性,对中国革命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有着重大的导向作用,但究其本源,仍是西方思想,中国可以用其作为指导思想,但作为配套设施,中国应加强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建设。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指引着中华民族开创了五千多年的先进文明,必然具有其合理性,同时,作为本民族土生土长的文化,更易于青年群体所接受。因此,对于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要在结合当前实际情况的前提下,大力加强中国传统文化、传统道德的建设。促进青年群体抵制实用主义思想所带来的消极影响,推动中国社会的不断发展。

3、加强对青年舆论的引导。青年群体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易冲动、缺乏足够的社会经验和辨别能力,容易听从别人的言论。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快速发展的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介不断发展,对青年生活产生重要影响。众多青年获取信息都是通过媒体,因此要加强对舆论的监管,尤其是要通过多种方式加强对青年舆论的引导。近期引发众多关注的关于网络实名制的新闻,就是对青年加强舆论导向的重要举措。在互联网上注册时,网络提供者应加强对注册者的真实信息进行核对,使得部分人利用网络进行不法宣传、鼓动活动的阴谋不能得逞,对于青年舆论的导向也可以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综上所述,实用主义思潮对中国青年有着较多的消极影响,对此,我们要积极应对,加强马克思主义建设、加强传统文化建设同时对青年群体舆论进行引导。应该深刻的认识到,在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大潮下,中国青年接受西方思想的冲击是必然的,我们应该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合理有效的方式积极面对包括实用主义在内的西方思想文化的冲击,加强对青年的教育和引导,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下载当代西方经济思潮word格式文档
下载当代西方经济思潮.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当代社会主义思潮论文

    当前,我国正处于全球化大背景之下和社会转型时期,各种社会思潮空前活跃,这些纷繁缭乱、复杂多变的社会思潮对我国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以下是小编为您整理的当......

    当代教育思潮论文

    当代教育思潮论文 论孔子的教育思想 摘 要:孔子, 中国著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政治家,他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主张有教无类的大众化教育,强调德育和智......

    《当代史学思潮研究》书目

    《当代史学思潮研究》书目 1,《美国与中国》 费正清 2,《在中国发现历史:中国中心观在美国的兴起》 柯文 3,《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导论,《长江三角洲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

    当代社会思潮和大学生理想信念

    当代社会思潮和大学生理想信念 社会思潮一般来讲是指在一定历史阶段,反映一定阶级、阶层和社会群体的利益诉求、情感需要和思想愿望,并有一定的社会理论作指导的社会意识形态......

    当代社会思潮剖析心得

    “当代社会思潮剖析”心得 校研会黄常毅 当代社会是一个多元的社会,对社会的本质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共青团建团90周年,西方社会思潮在校园里能看到它们的缩影......

    读后感 当代建筑与思潮

    一. 作者简介:董豫赣 董豫赣,北京大学建筑学研究中心副教授,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副教授,著名建筑师、建筑评论家,人称“老董”,是《缤纷》、《图像建筑》、《建筑业导报》杂......

    当代西方社会思潮论文(范文模版)

    当代中国,各种西方社会思潮随着全球化涌入,给青年带来了新思想也带来了思考与困惑。下面为大家分享了当代西方社会思潮的论文,一起来看看吧!摘要:作为一种社会思潮,激进主义总是......

    当代主要社会思潮剖析听课笔记

    当代主要社会思潮剖析 今天是一个特殊的日子,我们迎来了青马正式理论学习的第一次课堂。怀着激动的心情,带着几分向往,我们走进了物联网学院B222报告厅,开始了全新的旅途。 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