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以人为本 创建和谐校园doc
以人为本 创建和谐校园
古丈县罗依九年制学校向继云
总结一年来的管理经验,我校逐步形成了“七个校园创建”的管理模式,即以人为本、强化责任,创建主人翁型校园;完善内部管理,构建和谐校园;重视安全工作,创建平安校园;加强教学管理,创建质量校园;坚持德育为首,创建文明校园;积极开展艺体活动,构建活力校园;服务育人、为教学提供必要的后勤保障,创建满意校园。
一、以人为本,强化责任,努力构建主人翁型校园 我校坚持以“安全为重、德育为先,教学为中心”的指导思想,以“乐于学习、善于思考、勇于创新、全面发展”为办学理念,确定了“勤思、博学、文明、守纪”的工作宗旨。在教师中大力倡导说主人话,做主人事,尽主人责。教师可以通过电话、短信、书面材料、面对面的形式对学校的管理提出建议。从而形成了人人是学校主人的良好局面。同时,注重“情感管理”,行政人员经常与教师情感交流,让教师充分感受到学校“大家庭”的温暖,使之在情感上产生共鸣并转化为实际行动,积极参与学校的管理工作,产生“合力”效应。在具体管理过程中,做到:商量、计算、倾听、沟通、公开、监督、服务七个环节。即做到制度大家“商量”出来;评优评先、晋级晋职“计算”出来;广泛“倾听”教 1
职工、学生和家长的声音;对话沟通在学校行政与师生间不间断地进行;让教职工对学校的大事小情有知情权;校务公开广泛接受监督。始终坚持服务育人的宗旨。
二、完善内部管理,努力构建和谐型校园
我校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教育理念,最大限度地开发教育资源和师生潜能,使师生能身心健康、快乐地学习和生活。
1、严格实施分级管理、岗位责任制度。教职工根据各自的分工和职权,按照学校工作计划及每月的工作要点,按职分责,抓好落实。
2、实行教师值周制度。要求值周教师负责本周内每天集会的训话和校园内巡查。主要巡视、督促、检查班级纪律、卫生、学生出勤、学生就餐、就寝情况等,组织、带领、指导值周生检查等。
3、规范了教师办公秩序。每名教师都能自觉执行学校提出的各项管理规定。如:考勤签到制度、请假制度、教师工作制度、教师校内常规“八不准”,自觉遵守学校每天22时前归校的作息时间等。
三、建立责任机制,做好安全教育,创建平安校园
牢固树立“安全是天”的责任意识,把维护学校安全和稳定放到首要位置。落实安全工作责任制,高度重视食品卫生、学校设备安全、教育教学、集体活动尤其是户外活动安
全及交通安全等。定期举办安全知识讲座及征文活动,加强学生的安全教育工作,增强师生安全意识和自救自护能力,防患于未然,杜绝了学校各种安全责任事故。
四、加强教学管理,教研兴校、创建质量校园
1、认真抓好常规教学管理,始终把教学工作的重心放在督导检查上。从备课、教研、课堂教学、作业辅导、考试评价等各方面全程督查。
2、加强教研活动。加快了青年教师成长的步伐,实施了骨干教师培养指导青年教师的“青蓝工程”。我校有州级学科带头人2名、县级学科带头人1名;为了提高教师群体素质,学校大力推行集体备课,开展一系列公开课、示范课、研究课以及各类赛课活动,有效促进了教师整体教学能力的提高;学校成立出题小组,建立科学的命题制度,促进全体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不断成长;开展教学反思活动,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迅速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积极鼓励教师参加各种培训,凡外出学习或参加观摩课等教师回校后必须在全体教师会上分享学习体会,从而达到最大限度的提高外出学习效果,采取请进来的方式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和知识视野。如请我县民族中学的骨干教师来我校传经送宝等。
五、坚持德育为首,创建文明校园
1、认真贯彻落实《中小学生守则》及《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把弘扬、培育民族精神和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
德建设放到重要位置。特别是加强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诚信教育、感恩教育、养成教育等。
2、德育工作坚持了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使学生能学习一种技能、明白一个道理、养成一种习惯,从而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达到活跃学生身心、提高学生素养的目的。
3、坚持密切学校与家庭、教师与家长的联系。学校要求每位教师每期必须家访至少3名学生以上,路途远的家访,学校提供车费和一顿饭。通过家访,能使学校的一些决定能及时的与家长取得商量并得到理解与支持。有利于学校工作的开展。
4、积极开展班级篮球赛、广播体操比赛、黑板报评比、入团积极分子培训班、优秀校园通讯员评选、红歌赛等德育活动,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每学期我校还要结合重大节日、纪念日,重要事件对学生进行了相关的主题教育,培养了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六、积极开展艺体活动,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创建活力校园
1、抓好了体育工作。上好了常规“两课”、“两操”,确保了规范和质量;抓好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活动,充分利用现有的场地、器材,开展小型多样的群体活动,让全校师生都动了起来。
2、上好了卫生健康课。加强卫生保健知识和青春期的身心健康的宣传指导。学校每期要上预防各种传染性疾病知识与青春期知识的讲座,做好了各个季节常见病、多发病、流行病、传染病以及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防治工作。
七、服务育人、为教学提供了必要的后勤保障,创建满意校园
1、加强财物管理。严格执行财务政策和审批制度,杜绝一切不合理开支;严格遵守财经纪律,勤俭持家、当好家、理好财。
2、抓好公物保管。建立公物管理规定及登记帐册,制度健全,责任明确,帐目清晰。节约了能源,杜绝了浪费。
综上所述,在我校的管理工作中,我们做了一些工作、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是这些经验与先进的教育模式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我们坚信:只要我们齐力同心、锐意进取、辛勤耕耘,就一定会提高办学水平,办出人民满意的教育。
2011年2月16日
第二篇:以人为本,创建和谐校园
以人为本,创建和谐校园
普安县白沙中学匡维龙
内容摘要: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趋势,基础教育的改革面临着新的挑战。以人为本,创建和谐校园势在必行。创建和谐校园是坚持可持续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前提。而进一步整合优化学校育人环境,充分调动各种积极因素,创建和谐校园,促进人才的全面发展,则是推动社会进步、民族团结和国家兴旺的根本保证。因此,只有加强学校内部管理,调控好学校内部的各种关系,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才能促进校园和谐发展。
关键词:以人为本创建和谐校园
科学发展观是当今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是构建和谐社会、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它反映了广大群众的迫切愿望和根本利益。学校教育作为和谐社会的组成部分,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以人为本,创建和谐校园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是培养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人才的需要,是实现学校发展目标的需要。也是贯彻和实践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要举措。创建和谐校园是全面树立和落实中共“十七大”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思想在学校的具体体现。为贯彻和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联系中学教育实际,就如何坚持以人为本,创建和谐校园,以促进人才的全面发展等问题。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浅谈自己肤浅的一点看法。
一、强化干部民主作风,创建和谐的干群关系。
学校是培养人的场所,科学发展观把“以人为本”作为自己的本质和核心,将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的全面进步作为自己的出发点和归宿。学校作为引领社会文明与发展的机构,如果没有和谐的校园,就不会有和谐的社会。因此,正确处理好管理干部与学校教职工之间的关系,是创建和谐校园的关键。干群之间的矛盾关系,是学校各种矛盾关系中的最基本和最重要的矛盾关系,它的存在,直接影响学校的生存与发展。和谐校园的生存与发展,校长是灵魂,班子是关键,教师是根本。学校内部首先要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建立健全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管理机构,以和谐的理念和方法激励教师主动发展。其次,领导班子必须增进团结,积极配合校长工作,强化干部民主作风,形成领导合力。在思想上,通过学习不断强化民主意识,树立群众观念,提高民主作风的自觉性。做到公平处事,诚恳待人,尊师重教,廉洁自律,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在实际行动上,领导干部必须率先垂范,容人容事,不拘小节,淡泊名利,淡化权利意识,任人唯贤,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分层管理,权责到人;在管理岗位上,要着重坚持刚性制度约束与人性化的人文管理
1和谐统一;在依法治校上,要把各种任务和要求与教师的情感、态度、礼仪、发展的需要结合起来,建立公平、公正、公开、透明的管理机制,充分发挥学校基层工会组织和教代会的民主参与和民主监督作用,并在全体教师中充分发扬民主,走群众路线,树立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善于倾听和集中群众正确意见的观念,做出符合学校实际和多数群众意见的科学决策。通过广泛交流、换位思考等方式了解教师所需,从而真正创建平等和谐的干群关系。
二、强化教师集体意识,营造良好的合作氛围,创建和谐的同事关系。
教师是创造学校和谐人文环境的中坚力量。因而,教师之间的关系是否和谐,会时刻影响着学习文化的生长。如果学校形成了一种和谐的教师人际文化,它就会以一种“润物细无声”的内在滋润方式,给教师以深刻的影响,促进教师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进而推动学校文化的生产。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形成,一方面靠行政手段进行最基本的调节,一方面靠教师自然融洽与自主交流。在利用行政手段进行调节的同时,要运用好教师道德的这个调节手段。每一位教师都要把自己融入到学校这个大集体中,每一位教师都要时刻牢记自己只是集体中的一部分,要时时以代表整体教师形象的姿态出现在学生面前,要处处用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来规范、约束自己的言行举止,教师之间还要克服“文人相轻”的不良风气,建立起同事之间的和谐、友好关系。学校要设法通过组织各种集体活动,为教师营造良好的合作氛围,搭建合作平台,提供合作机会,以增进教师之间的交流、合作频率,提高教师间的交往合作水平,让每一位教师都有机会体验自己与集体和其他教师一起努力取得的成功。增强教师的集体主义感和自豪感,以促进和进一步改善和谐的同事关系。
三、强化教师的敬业爱生精神,创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教学过程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是师生交往,共同进步和发展的互动过程。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不断改进和更新教学方法。从教学思想上去重视学生,从教学行动上去研究学生,充分运用学生容易接受的教学方法,灵活摄取身边的校本教材和乡土教材,力求做到因材施教,因生施教,为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作好铺垫。不断强化教师的敬业爱生精神,是正确认识和协调师生关系,创建和谐校园的主导因素。师生之间的矛盾,是学校各种矛盾关系中最重要的矛盾关系,是创建和谐校园的主要内容和重要标志。在处理这一矛盾的过程中,作为教师,不仅要热爱教育事业,对教学工作兢兢业业,对教学业务精益求精,还要有“蜡尽成灰泪使干”的敬业精神和一颗乐意为学生服务的热心、诚心和耐心,才能感动学生,并赢得学生发自内心的信任、尊重和爱戴。此外,教师还必须热爱每一位学生,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建立新型的、平等的、和谐的师生关系。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直言面对教师,视师为友。教学工作才能推动师生关系的发展,消除师生之间的隔阂,才能有效地促进和谐和师生关系的发展。
四、强化学生友爱互助合作,创建和谐的同学关系。
强化学生友爱互助合作思想,是正确认识和解决同学关系,创建和学校园重要因素和必要条件。中学生属于未成年人,在生理与心理,政治与思想上都不够成熟,明辨是非的能力和自治自控能力比较差。加上每个学生的生活经历、爱好和个性差异,以及在待人接物上的主观倾向性等因素的影响。同学之间难免会产生很多的矛盾和误解。教师若不加以引导,往往会产生摩擦,破坏彼此之间的关系。同学之间的关系能否团结和谐,牵动着与学校和教师,家庭和家长,甚至关系到校园和社会的各种关系的和谐。因此,强化学生之间友爱互助合作思想,是处理好同学之间的关系,创建和谐校园的主要内容。根据本人多年的教学管理经验表明,强化学生友爱互助合作思想,主要解决以下三个观念:一是使学生认识自己是社会的一员,是不能脱离社会而孤立存在的,同学之间必须树立团结友爱、互助合作的社会观念;二是让学生知道,学校是一个集体,年级或班级是学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每个同学又是班级或年级的一分子,每个同学都要有关心维护集体荣誉,为集体全面发展和整体利益而奋斗的观念;三是要全面地、一分为二地看待自己和同学,知道每个人都有优点和缺点,要善于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以己之长,助人之需,建立起一种亲如兄弟姐妹的和谐关系的观念。与此同时,教师要优化自己的情感,以健康的情感去感染、教育、鞭策和鼓励学生,与学生平等、友好地相处。化解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矛盾与摩擦;创建安全稳定,健康和谐的成长环境;改变重智轻德,单一追求智育的现状,树立育人为本的思想。并通过各种活动让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团结友爱,形成和谐的同学关系。
五、强化校园文化建设,创建和谐的人文关系。
强化校园文化建设,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才,创建和谐校园的需要。所谓强化校园文化建设,就是强化师生对校园文化建设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从而提高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自觉性。强化校园文化建设,既包括校容校貌等物质文明建设,也包括校风、教风、学风等精神文明建设;既包括强化学校共性文化建设,也包括强化学校的个性文化建设。它不仅是学校办学理念和办学思想的综合反映,也是打造学校形象、声誉和信誉的具体体现。强化校园文化建设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强化共性文化建设,即根据国家教育方针和培养目标的需要,加强学生的科学文化教育和文学艺术审美情态教育;加强学生的政治思想,道德品质教育和法制教育,使学生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创建和谐走校园,正确认识和处理各种矛盾关系和解决各种实际问题的能力。二是强化学校个性文化建设,即根据时代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结合学校教育教学实际,通过学
校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及其文化积淀,形成的一种校园文化建设。只有这样,才能创建和谐的人文关系,以推动学校各项工作的全面发展。
总之,以人为本,创建和谐校园是时代的发展必然趋势,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创建是我们实施工作的手段,和谐是我们开展工作的目的。只有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抓住以人为本的主线,密切联系学校教育教学实际,认真协调和处理好各种矛盾关系和利益关系,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化被动为主动,做到干群一致,师生合力,才能真正创建一个和谐的校园。从而进一步推动学校各项工作的健康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祖超:树立和坚持科学发展观 促进教育健康协调发展 [J];中国教育学刊;2004年06期。
2、朱小翠: 和谐校园文化构建初探 [J];中国科技信息;2005年03期。
3、李余霞:贱行科学发展观,创建和谐校园2009年5月6日。
注:此文于2009年7月获贵州省教育科学研究所、贵州省教育学会2009年教育教学科研论文、教学设计评选二等奖。
第三篇:以人为本创建平安和谐校园
以人为本创建平安和谐校园
南丰县子固小学李世俊电话:***
以人为本,创建和谐校园是全面树立和落实中共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大战略思想在学校的具体体现。学校是培养人的场所,科学发展观把“以人为本”作为自己的本质和核心,将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的全面进步作为自己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同时学校是引领社会发展与文明的机构,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和谐的校园,就不会有和谐的社会。从教育的作用来看,学校教育是社会大教育的主体,学校教育生态具有促进人的发展和促进社会发展两大功能,其在启迪心智、传播知识、确立人生价值、实现人类的进化上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理应担负起构建和谐社会的重任,因此,创建和谐校园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
一、建设团结和谐的学校领导班子是创建和谐校园的关键
和谐校园的生存与发展,教师是根本,班子是关键,校长是灵魂。学校领导班子是学校各项工作的设计者、组织者和带头人,只有学校领导班子的正确领导,全校师生员工才能团结一致,有共识,同努力,形成最大的合力。因此,抓好包括校级领导和中层干部在内的班子建设,就成了创建和谐校园的关键。
校长是领导班子的班长,是创建和谐校园的核心。从某种意义上说,有什么样的校长,就有什么样的学校。一位好的校长,就会带出一所好的学校。“领导学校,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领导,其次才是行政上的领导。”“我们总是力求做到使全体工作人员(从校长到看门工人)都来实现教育思想,使全体工作人员都全神贯注这些思想。”(苏霍姆林斯基语)这些教育思想应贯穿在校长的管理中去,校长要容人容事,淡化权力意识,既要实施集中领导,发挥集体领导的方向性、引领性作用;更要分层管理,权责到人,充分发挥每名成员的聪明才智,使班子整体效能最大化。
二、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创建和谐校园的根本
教职工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实施者,是创建和谐校园的主体力量,因此,加强教工队伍建设是保证创建和谐校园目标得以实现的根本。
学校要以教师发展为本,制订出学校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提高的中长期目标。要全面、发展、辩证地看待教师,承认教师客观的差异,公平调控差异。对有学识、高水平、爱提不同意见或有小毛病的教师,不求全责备,以尊重人、激励人、关爱人、发展人为前提,为每个教师的智慧和才能的发挥创造机会和条件,营造平等友爱、融洽和谐的人际环境,创设民主、积极向上的气氛。
三、促进人的和谐发展是创建和谐校园的核心
学校管理是以全体师生员工的和谐发展为核心,为此,应处理好刚性制度约束与人性化的人文管理的关系。有的学校过分追求刚性制度约束,制定了比较完善、严密的规章制度来强化对教工的控制监督。但仅仅这样做是不够的,因为这样并没有真正唤起教工的工作热情,还会出现高原现象,弄得教工不是潜心研究如何做好工作,而是诚惶诚恐地应对量化考核表,以免一不小心而被扣分。教工不是真心实意地为学校着想,不是时时处处维护学校的形象,而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明知不对,少说为佳。这样一来,学校还有和谐可言吗?
要创建和谐校园,学校领导必须转变观念,以人为本,树立正确的教工观,努力搞好领导与教工的人际关系。因为学校的领导与教工之间绝不是老板与打工仔的关系,学校的教工也是学校的主人,只是分工不同罢了。学校是育人的事业,如果没有了教工负责任的态度,没有了教工积极的参与,没有了教工创造性的发挥,单靠几个领导的力量,学校能出好成绩吗?因此,领导应彻底改变单靠“硬性”的行政指令要求教师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做法,把各种任务、要求和教师的态度、感情、利益、发展的需要结合起来,以公平的信念创造各尽所能、各得其所的激励和分配机制,全力营造融洽、和谐的人际关系和民主平等、团结尊重的校园环境。
四、建立新型的师生、生生关系是创建和谐校园的重要内容。
形成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实施和谐教育的前提。在教师与学生之间应建立起以民主、平等、和谐为基本特征的新型师生关系,积极创建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和精神氛围。师生之间应该是相互交流、相互启发、相互补充,教师和学生要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这就意味着教师与学生角色的双重转变:教师式学生和学生式教师;还意味着师生关系向着师生平等,互相合作,彼此尊重,民主教学方面发展。教师在与学生的交往中,要是能注意做到理解学生、尊重学生、宽容、平等地对待学生,就能建立一种互相信任、和谐共处的良好师生关系,那么,要取得良好的教学教育效果,还会是困难的事吗?
在同学之间应建立起相互尊重、相互激励、相互学习、平等互助的新型同学人际关系。一个学生在学校度过的时间是比较长的,他只有与周围的同学建立良好的关系,保持一个融洽、正常的交往,才能在心理上得到安全感、归宿感。由于每个学生的生活经历、爱好、个性上的差异,在待人接物上有一定的主观倾向性,他们很容易由于趣味相投而形成一个个小群体,对班产生一定的影响,若不加以引导,往往会产生磨擦,破坏彼此间的关系。对待差生,则应教育学生不要歧视、疏远他们,应该伸出温暖的手拉他一把,给他一个悬崖勒马,改过自新的机会,让他跟着班集体一同进步,共同搞好班集体。
五、“三位一体”的教育立交桥是创建和谐校园的有力保障
学校教育不是孤立的,它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有着密切的联系,它们之间具有互相影响、互相制约、互相促进的作用,创建和谐校园必须协调好三者之间的关系,加强育人网络的建设,优化整合三方面的教育资源,构建“三位一体”的教育立交桥。
社会是育人的大学校,是学生学习的大课堂,无论是杜威提倡的“教育即生活”,还是陶行知提倡的“生活即教育”,他们的教育理论都是主张教育与生活的一致性,强调的都是教育环境的和谐发展。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环境,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一举手,一投足往往是无言的规范,对孩子的影响胜过千言万语。父母与子女间血缘的向心力所形成的情感责任、义务感和期望心、友爱等,是其它教育所不能替代的。但由于文化水平和认知水平的问题,有的家长对学校的教育不理解,不配合,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之间出现不和谐的现象,损害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因此,学校应充分发挥家庭教育所独具的优势,通过学生家长学校、家访、电子网络等形式,指导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创造健康、积极向上、民主平等的家庭环境。
以人为本,创建和谐校园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这一办学理念要变成全校师生的共同追求,要内化为全校师生的自觉行动。作为教育教学一线的教师更应该转变观念,以课程改革为契机,促进学科间和谐发展,努力使自己成为构建和谐校园的实践者和生力军。
第四篇:坚持以人为本创建和谐校园
坚持以人为本创建和谐校园
——农学院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汇报材料
农学院党委一贯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并于2008年成立 “绿舍心晴” 农学院学子心灵驿站,在着力帮助大学生普及大学生心理健康知识、提高自我心理调节能力的同时,积极探索学院特色的心理健康工作模式,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贯彻一个目标,坚持预防为主,力求拓展教育空间
院党委积极贯彻《石河子大学大学关于成立心理健康教育素质委员会》会议精神,相应成立学院心理健康工作领导小组,并在学院场地、经费有限的情况下,提供场地,并划拨专门经费,按照专业心理咨询室的场地物质需求来进行建设,并成立“绿舍心晴” 农学院学子心灵驿站。
自“绿舍心晴” 农学院学子心灵驿站成立以来,始终坚持“预防为主,以辅助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为宗旨,提高学生的耐挫力和调节力”的工作目标,根据不同时期需要,与大学生进行谈心活动,从中实现“早关注、早识别、早转介”的服务功能,并来推进心理健康教育。
二、实行二级网络,坚持引导为先,发挥整体育人功能
学院注重构建“院级——班级”为主体的二级心理健康教育网络,根据学院专业思想不稳定的特点,按小班配置班主任,各系进行专业思想教育、邀请校友现身说法等形式,坚持用正面教育来引导学生,积极开展学院特色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切实做到“两个增强”即增强责任感、主动性;“两个调动”即充分调动学生心理社团“绿舍心晴”心灵驿站成员、班级心理委员的积极性;“三个沟通”即与学生沟通、班主任沟通、家长沟通。
学院邀请大学心理健康中心老师进行新生心理健康教育、学生骨干心理培训,并根据不同时期需要,对问题学生采取个别访谈的形式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隐患,采取不同措施进行及时干预,重点关注,鼓励班级开展团体训练、素质拓展训练等特色活动。
在班级中推选出人缘好、沟通好的学生担任心理委员,并由心理委员结合班级特点开展丰富多彩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如:班级英语四六级交流会、“快乐心灵健康成长”的主题班会,教会他们善于发现同学中的异常现象,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进行辅导和干预。
三、推行五心服务,坚持以人为本,营造和谐校园氛围
学院定期召开辅导员例会,探讨案例,提高自我认知与解决学生常见问题的能力,确保“绿舍心晴” 农学院学子心灵驿站始终推行五心服务,即对学生要有爱心、接待学生要有热心、引导学生要有诚心、服务学生要有耐心、咨询学生要有宽心,并制定了《农学院“绿舍心晴”心灵驿站章程》、《农学院绿舍心晴”心灵驿站值班表》,并通过新生心理普查、知识宣传普及、学生谈心活动、教育活动渗透等途径来营造和谐校园氛围。
学院每年认真组织新生进行心理普查,针对大学心理健康中心反馈对象进行重点关注,并加强在重点时段(新生适应期、就业考研期、春冬病灶期)对重点对象(经济困难、学习困难、求职困难、心灵受挫的学生)加强了解与沟通,切实做好危机排查;通过心理测试、橱窗、宣传板等形式广泛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努力帮助学生解决心理困惑,提升心理素质;举办“责任· 公德”大讨论、“民汉亲·互助情”互助成果展、“让青春在基层闪光——校友见面会”、“关爱生命快乐成长”团体训练等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来提升学生的认知能力。
据统计,每年参加大学心理健康月收益学生达百余名,开展或参加心理健康培训不少于2次;围绕心理辅导、就业辅导、助贷咨询、学业困惑等学生达千余名。
几年来,学院通过 “早关注、早识别、早转介”,转介到绿洲医院5人,休学后按期毕业2人;未出现因心理问题引发的恶行事件,1名老师被评为“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优秀咨询老师”。
农学院“绿舍心晴”心灵驿站章程
为进一步做好我院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构建“平行渗透教育模式”,注重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为学生提供一个倾诉、交流的场所,特设立农学院“绿舍心晴”心灵驿站,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做好服务。
一、“绿舍心晴”心灵驿站人员组成“绿舍心晴”心灵驿站是面向全院学生的咨询服务机构,主要从事大学生谈心活动,并由学院学生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实施。
组长:艾尼瓦尔副组长:李智敏
成员: 兰国伟提力克吾斯曼王勤郭一敏
二、“绿舍心晴”心灵驿站宗旨
为在校期间的大学生心理适应与自我发展,提供谈心服务,使大学生能够适应学习生活环境,缓解情绪困扰,协调人际关系,认识和发挥自身优势,增强自信心和克服困难的能力,正确对待及处理学习、生活、人际交往、恋爱、就业、民族意识等问题,并促进大学生自身德、智、体、美、心健康全面发展。
三、“绿舍心晴”心灵驿站任务
1、以学生为中心,广泛开展谈心活动的教育工作,帮助学生解决成长过程中的各种问题。
2、面向学生开展谈心活动,做好大学生人生导航工作。
3、在全院举办心理健康教育讲座。
4、积极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指导和研究工作。
四、“绿舍心晴”心灵驿站服务内容
1、发展型谈心活动:谈心活动对象属于比较健康、无明显心理冲突,基本适应环境的学生。谈心活动目的是让学生更好的认识自己,具备坚定的政治立场、较强的政治敏感性,并发挥自我潜能,提高学习和生活质量,获得更完善的发展。
2、适应型谈心活动:谈心活动对象是心理基本健康,但在学习生活中存在各种烦恼和心理矛盾冲突的学生。谈心活动目的是帮助其解除困扰,减轻压力,改善适应能力。
3、障碍型谈心活动:谈心活动对象是有心理障碍的学生,由于患有某种心理疾病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学习的大学生。谈心活动目的是通过系统的心理治疗和谈心活动,寻找根源和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缓解症状。
第五篇:以人为本,求真务实,努力创建和谐校园
以人为本,求真务实,努力创建和谐校园
——创建和谐校园汇报材料
我校创办于1988年9月,学校占地面积37400平方米,建筑面积18651平方米,校园绿化面积8451平方米。现有15个教学班,学生792人。在编教师79人,其中高级教师9人,一级教师46人。校长李秀文同志系中学数学高级教师,市优秀工作者。学校曾获“莒南县文明先进单位”、“莒南县平安教育先进单位”、“莒南县教学先进单位” “莒南县综合督导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学校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创建工作,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遵循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按照以人为本,落实安全、健康、文明、和谐的总体要求,着力抓好规章制度建设、安全卫生设施建设、校园文化和师生和谐建设,充分调动广大学校师生、家长和社区的积极性,共同推进和谐校园创建活动的开展。我校建设“和谐校园”主要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
一、从领导班子抓起。
要求班子成员牢固树立“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的意识,恪尽职守,率先垂范,身体力行。加强工作作风建设,建立完善的制度,全方位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我们学校有一支团结和谐的领导班子,注重处理好关系,合种一块田,配合默契,精诚合作,努力寻找最佳结合点,实现工作效率和人际融洽的最大化,保证领导班子的团结和谐,为学校的和谐提供坚实的基础。
二、倾听师生呼声,做深、做细、做实师生工作,理顺情绪,化解矛盾,凝聚人心,爱校建校。
坚持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加强与不同层面教职工沟通与交流,最大程度地兼顾各层面教职工的利益。重视听取各方面的意见,解
决问题、化解矛盾。并且要充分发挥教师代表大会作用,组织教职工参政议政。学校内的重大问题,都应反复征求教职工的意见,集思广益,增加透明度,不搞暗箱操作,尽可能兼顾到各个层面教职工的利益,保证公平公正。
三、增强“师德”意识,建立“师行”规范,加强学术道德建设,以师德建设为核心,推进班风、校风、教风、学风建设。
作为一个教师应该视学生为自己的儿女,把教育人、引导人与关心人、帮助人紧密结合起来,把教育学生与服务学生紧密结合起来,把党和政府对广大大学生的关怀落到实处。做好兼顾各方和凝聚人心的工作,正确处理教学与科研、教学科研与管理。不能够偏爱积极好学的学生,疏忽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在整个工作的过程中都要带着满腔热情和无微不至,让学生感觉到老师和领导的公平公正,以防学生产生偏激的思想以至做出一些破坏校园宁静和谐的局面。
四、应该针对加强对广大师生特别是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教育的内容包括爱国守法、诚信知礼、团结友善、勤俭节约、自强自立、勤学好问、敬业奉献、公平正义、安定有序等等。
从领导班子到教师到学生都应该做到文明礼貌,营造积极向上、人心思进、团结稳定和谐的校园氛围。认真做好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营造和谐的人文环境和校园文化环境,使师生焕发积极向上、朝气蓬勃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要以满腔热情和高尚的情怀关爱师生员工,切实为师生办实事、办好事,为他们排忧解难;广泛开展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教育,大力提倡勤俭节约,形成“长大是我家,建设靠大家”的爱校建校的良好风尚; 让学生感觉到家的温暖和父母般的关爱,从而信赖学校,把全部的精力都放在学习和如何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上,做到事半功倍。让学生和家长社会人士都能够信赖学校。
五、加强学生的第二课堂教育,充实学生的校园生活,有效地引导并
组织学生开展一些有益的校园内、校外活动。
开展师生的球类比赛、田径运动会、举行板报小抄报、完善广播的系统并要及时报道国内外的动态和校园的典型的先进事迹,以增强学生的集体意识和竞争的意识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
六、逐级落实责任制,确保学校稳定安全。
安全稳定的校园环境是和谐校园的重要组成,没有稳定安全的局面,学校就难以发展。必须牢固树立“安全第一,健康第一”“稳定压倒一切”“责任重于泰山”的思想,按照稳定安全工作责任制的要求,高度重视、切实抓好稳定安全工作。
一是落实《预防突发事件紧急处置方案》,提高应对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一旦发现问题,行动要迅速,措施要得力,坚决果断地消除在萌芽状态。
二是定期分析形势,发现问题及时研究。应认真充分的分析学校面临的各种安全形势,查找安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真正认识建设平安校园的重要性、必要性和迫切性。
三是要改进校园管理,加强校园安全工作,狠抓校园安全工作各项指标的落实;严厉打击校园暴力,加强对食堂、宿舍、学校的消防、治安、校舍、火、电、水、财务室等重点部位排查; 防火、防盗、防事故、防中毒,确保广大师生的安全,营造学生健康发展的环境。
四是加强崇尚科学教育,防止邪教侵蚀,加强 网络 管理,认真做好网上舆论宣传的监督引导。
五是加强信息收集和报送工作,确保信息畅通,及时为领导提供有效的决策依据。
六是 明确职责,加强协作。校领导、班主任、、安全保卫人员、食堂管理员、舍务管理员齐抓共建。要层层、人人落实责任,加强督促检查,严格考评,兑现奖惩。
此外我们还应该充分认识到,学校的和谐,从根本上说依赖于学校的水平与效益,因此必须集中精力把学校的水平和效益搞上去,这就要求学校应该拥有一批高学历且能力较强的教师队伍。
和谐可以凝聚人心,和谐可以团结力量,和谐可以发展事业。唯有二中全校师生齐心协力方能实现!以人为本,创建和谐校园是时代发展的必然。相信这一理念必定会成为二中师生的共同追求,一定会内化为大家的自觉行动。让我们同心同德、开拓进取,求真务实、奋发有为,努力使自己成为创建和谐校园的实践者和生力军,努力促进二中事业的新发展。
板泉镇第二中学
2011年12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