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的和谐校园

时间:2019-05-13 18:49:2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以人为本的和谐校园》,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以人为本的和谐校园》。

第一篇:以人为本的和谐校园

以人为本的和谐校园

——参观上海市虹口区第三中心小学有感

2010年的6月,我有幸与学校的部分老师一起参观了上海市虹口区第三中心小学,在短短的参观时间里,这所学校的点点滴滴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中也让我受益匪浅。

虹口区第三中心小学座落在具有浓郁文化氛围的山阴路上,与鲁迅、郭沫若、瞿秋白等文人的故居相邻。她的前身是上海第一高等女子学校,创建于1921年,后改为日日侨商业学校。

学校占地10416平方米,建筑面积8717平方米,现有教学大楼、办公大楼、观摩大楼三幢,电脑房、校内电视系统、塑胶排球场等现代化设备一应俱全,能满足小学生的求学要求。

学校注重长效管理、从严治教,一向以教风严谨、基础扎实著称,逐步形成了“求真、求实、求新”的校风和“严、实、活、乐”的教风,近年来,学校依照《三年办学规划》稳步发展,紧紧围绕“一切为了学生的健康发展”的教学理念,努力营造一个和谐健康的氛围,力争把学校建成一所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的具有试验性、示范性的素质教育特色校。

以“勤奋踏实、好学向上”为特征的学风。教师敬业爱生,追求个性化风格,曾涌现出一批师德高尚、教导有方的名师。毛蓓蕾、顾家漳、徐佩玖,吴惠娟等特级教师和沈功玲、林佩燕等劳动模范是其中杰出的代表,学生基础素质全面,在市、区范围颇受称道。

在参观的过程中,我们有幸与该校的校长和书记进行了较详细的交流,同时还观摩了一节该校骨干老师的数学示范课。从校领导的谈话和学生的课堂上都让我深深感受到这所名校的确是把“促进儿童健康成长”作为办学宗旨,在整个校园里处处充盈着“以人为本”的和谐氛围。师生之间,生生之间都是那么亲切与自然,同时又不失严谨。让我们一行的老师感触甚深。

我想:建设和谐校园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建设和谐校园,则需要全体教师和学生一起共同努力。校园内的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关系和睦融洽,心心相印,能有效地调动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能在令人愉快的教育情境中消除学生中诸多的不健康因素,能在校园中形成一种协调的人际关系,进而使学生的个性特长得以充分发展。我们实验小学是贵州省的一流学校,我们也应该向国内先进地区的名校靠拢,学习他们先进的办学经验,好的教育方式,发挥我们已有的优势,相信我们也能成为国内的一流学校。在这次参观后我觉得创建和谐的校园应该是我们每一位老师共同努力的方向,因此我有以下的感悟,下面我谈谈在班级中如何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首先,要投入真挚的感情,爱如慈母。

熟悉全班学生的基本情况,这样使学生对班主任自然就多了份亲近感,少一份陌生感。使学生们觉得他们已在老师的注视关切中了,也让他们在心理上对班主任产生尊敬和信赖,这样就可在短时间内建立一种互相平等、信任,相互关注的师生关系。

其次,寻求科学的教育方法,管如严父。

现在的学生,独生子女多,以“我”为中心的“自由”意识膨胀,周围的人往往是溺爱多于管教,对这样的学生如果运用强硬的手段去教育,意志薄弱的学生往往受不了,甚至出现问题。如果对他们的缺点、错误,先让他们自己写出说明书,说出自己当时为什么要这样做,再由此而引导他们认识到其错误所在,让其自我反省,自我战胜,增强自律意识和是非观念,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在生活和学习中,抓住小错不松手,大错自然出就不敢抬头,要经常进行公德教育,让他们正确认识自己与别人和集体的关系,找准自己在班集体中的位置,培养他们对集体的荣誉感、责任感、树立整体意识,严格自律,塑造自我形象。第三经常口头询问、书面谈心,使师生之间亲如朋友。班主任一声和蔼可亲的问候,作业本上一两句鼓励的批语,胜过许多空洞的说教,这样学生就愿意与老师说实话、亮思想。只要投入真情就能换回真情,以理解换回信任,班主任如果赢得了学生,也就等于赢得了教育的成功。

要创造良好的小环境,还必须重视班干部,领头雁的作用。班干部是一个班集体的骨干与核心。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必须要有一个素质良好,能独立工作的干部队伍。因此,班主任必须抓好班干部的选拔和培养教育工作,使他们发挥领头雁的作用。对班干部要严格要求,又要多加指导。树立其形象、运用其才能、发挥其作用。随时发现和肯定他们工作中的成绩,激励他们的创造性。那些思想品德好、学习努力、能广泛团结同学、热心为同学服务,有责任感、有一定工

作能力、在同学中有一定威信的学生干部,必然会带出一个积极向上,团结守纪的班集体。

总之,学校工作,只有创建一个个优良的班级小环境,才会有学校和谐大环境的出现,促进校风校貌的好转。要想改变学校的大环境需要每一个班级、每一个人的努力。

第二篇:和谐校园 以人为本

和谐校园 以人为本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学习心得

“构建和谐社会”这种提法似乎已经成为一种时尚,我却一直不得要领,仅仅停留在字面的理解上。翻开字典,和谐:相安,谐调、配合得当的意思,显然其内在含义远非字面上这么简单。

通过这次认真学习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的会议精神,我这才感受到党中央的深刻用意,才能感受到国家已经把民生问题提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才能感受到法治、社会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创新与活力、安定、人与自然等一些似乎关联不大的词汇原本有一个共通的主题,那就是以人为本,追求和谐。

党的决策引领社会潮流,作为一名教师,一个教育战线上的普通工作者,我们更应该思考:学校应该怎样参与到构建和谐社会的潮流中去?我们又应该如何把构建我们自己的和谐校园呢? 和谐校园,以人为本。

如果说,创建和谐校园是一种追求,以人为本是一种操作原则,那么——

什么样的校园算得上是一个和谐的校园?

以人为本,到底以谁为本?怎么做算得上以人为本呢?

我以为,和谐的校园,应该是一个民主的校园,一个安定的校园,一个文明向上的校园,一个充满活力的校园。

学校其实是一种社会关系实体,一般来说,是三个方面的社会关

系,即教师群体、学生群体和家长群体。那么我们说以人为本,自然是以教师为本、以学生为本、以家长为本的三者结合了。

以教师为本,一方面是学校积极为教师提供更好的平台,更优的精神和物质服务,另一方面,则是教师应该积极投身学校建设,尽心尽力,同心同德,献计献策。

尽心尽力是教师职责的基本要求,同心同德是安定教学环境的保证,献计献策是学校得以高效运转的动力。学校的领导团队以教师为本,尽可能为教师提供更好的福利,为教师提供更好的个人发展空间都合情合理,而教师更应该明白以教师为本远不是单方面的就能实现的,自己应该积极参与学校发展,理性面对一些客观上的不如意,把更多的心力放在本职工作中去。“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只有充分理解和谐的本质含义,才能更好的为和谐校园服务。这样,我们的校园才可能是安定的、民主的、文明向上的、充满活力的。

以学生和家长为本,是统一也是矛盾,因为他们似乎是为同一个目标来到学校,可是其中有太多的差异。

较多的家长是实用主义者,关注的是一种短视的未来;而更多的学生是梦想主义者,在乎的是一些不切实际的未来;那么我们老师应该是最好的理想主义(不是梦想主义)和现实主义(不是实用主义)的结合者,既能够充分理解家长的现实要求,也能够充分尊重学生的梦想和追求。对学生来说最好的关爱是尊重和引导,对家长来说最好的服务是沟通和互动。其实我们学校提出“立足应试教育、超越应试教育”正是这种建立在对这种现象深刻理解的基础上的。对学生的充

分认识、理解和尊重,才有可能培养出最有价值的人才,跟家长足够的交流和互动,才可能最大发挥教育的效力。大多数的学生渴望一种超越应试教育的教育方式,而大多数的家长却非常在乎有效的应试教育方法,而其实最有效的教育应该是不针对应试却能充分应试的教育,这应该是一门值得广大教师认识思考的命题,深入探讨的命题。

显然校园和谐不可能只是这么简单,这里面有太多值得我们思索、值得我们努力的内容,但我却从这次学习中深刻体会到看似空洞的理论,远比我们想象的更具现实意义。和谐不是一个简单的词汇,不是一个空洞的口号,应该是一个行动的指南,一个前进的动力。

让我们为校园和谐发展献计献策,为和谐社会尽心尽力。

李宏华

第三篇:以人为本 和谐校园论文

和谐校园,从改变做起

当前,各中职校都十分重视招生工作,在生源少的情况下,如何能提升学校对于学生的吸引力,我认为解决问题的关键。

当过班主任的老师可能都知道,学生有时会说:我们的学校跟监狱一样。这句话一方面说明我们管理严格——封闭式管理使家长放心,学生安全有保障,是好事,但另一方面也说明学生在心理上感觉不舒服,而学生的心理会影响到他对外表达的言语、态度,进而会影响校外学生对于学校的看法。

中职学生所处的成长阶段、学识和阅历,使他们常常不能正确地看待我们管理上、教学上所做出的努力的,而这对于招生必定带来影响。那么我们怎么做才能让学生有一个心理上的改变呢?我认为“公平、公正、沟通、关爱、协作、感恩、纪律、提升、快乐”这些词非常重要,和谐校园首先要能提供适合学生天性的教育,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适宜的环境,让学生通过自身的努力体验成长的快乐和幸福。为此,我设想了一些方法,只是做一个抛砖引玉,希望能有助于和谐校园的建设和发展。

1.增加学生活动

中职生所处的年龄,是人生成长的重要时期,他们热爱生活,渴望了解社会,希望自己能在集体中发挥作用,获得同伴的尊重和认可,所以学校生活应该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校园生活宜丰富多彩、有张有弛。学习的紧张和课下的活泼都是需要的。学生在活动中不仅能培养遵规守纪和协作的习惯,还能锻炼组织、协调能力,获得自我发展的空间,同时学生活动也会给校园带来活力。

分析我们学校组织的学生活动多是“大活动”,我想学生管理者有他们这样做的道理。但从中职生的年龄来看,他们的智力、体能都处于旺盛时期,必定通过引导使之有个出处似乎更合理些,所以我认为当前的学生活动种类和频率相对来说是偏少的。

目前学生活动的组织管理者现在主要是落在班主任身上的,而作为学生的自治组织“学生会”更多地是扮演了“教师助手”的角色,“自治”方面应该承担的责任和发挥的作用不够。

我设想:学生活动应该是学生课余的主要内容,而且由学生会各部与团委牵头主持,教师指导,主要是充分利用课下时间,开展各种兴趣小组和比赛,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⑴ 兴趣小组

兴趣小组的设置和内容应该由学生会主持制订,兴趣小组的组织者和负责人由聘任产生,可以是老师或是某些有长处的学生。

兴趣小组的内容可以是与课堂类似的技能学习,更应该侧重“课外”素质学习,比如:乐器学习、书法学习、诗词欣赏、围棋、桥牌等学习等。

⑵ 比赛

比赛则是全方面的,可以由学生会安排各班轮流主持,各班的学生在学习期间至少应该主持过一次班级和学校范围的活动,把这个作为学生的一个考核内容。这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沟通、组织管理能力,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学生的自信心(没见过猪跑,但总吃过猪肉)。针对有些组织能力差的学生,可以由其自己班派辅助组织者。

学生的比赛和技能比赛全部由学生会出面组织和安排,都可以采用公开的形式,让学生有围观的机会,可以在操场举行,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为了增加学生的热情,并改善师生关系,要求每个学期,老师必须参加过一次与学生的师生友谊赛,这种比赛学生会很感兴趣,对改善师生关系也有好处。

2.给学生更多自由空间

现在,学生的晚自习始终有学生会“监视”,一是浪费学生会成员的时间,二是被“监视”的学生感觉很不自在(不许说话、趴桌,甚至不许乱动)。我觉得既然是自习,可以让学生稍自由一些,规定个标准,让各班自己掌握较好。比如让学生学会“不影响他人的交流”也是有益的。

晚自习我建议可以看18:57开始的“法律讲堂”,这个节目不错,每天都讲法律的案例,尽管看起来有些内容与学生生活较远(比如不孝敬老人、财产纠纷等),但潜移默化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对于学生尊重法律、遵规守纪的意识培养应该是有好处的。

3.取消期末笔试考试

凡是监考的老师都知道,在期末考试时,如果监考严格,学生的不及格率就会大幅提高,而学生更是几乎全体都做好了抄的准备。这样的笔试考试会导致:一是考试的结果并不代表学生学习的真实水平,反而让学生觉得,平时不用学习,只要抄的本事大就行,二是学生会认为“作假”是正常的,甚至有些抄得好的学生(或者是抄了的)也能评三好生,那就更会认为作假是正确的。

从毕业分配和今后的工作能力和发展来看,学生成绩的好坏并不产生绝对的影响,反而是基本素质(特别是适应能力、沟通能力)很重要。

另外,学生毕业前的补考是几乎都能通过的,看看学生现在对待补考的态度就知道,有些学生不在乎不及格。而不让他们毕业补考及格,影响到毕业率也不太好。

所以我想,通过采用随堂考试或实践考试的方式,让老师去把握尺度,至少在一定程度上不作假,对于学生思想意识培养是有好处的。

4.日常学习和培养

学生实习分配上岗后,实际所学的内容大多用不上,需要在岗位上再学习,所以学生在学校的专业知识、技能学习够用即可,而把学校培养的主要内容放在基本素养的养成方面:

⑴ 学生见老师必须打招呼

作为素养之一是懂得尊重。这个要求应该作为三年学习一贯的管理内容,让学生学会尊重师长(要求学生对于请来的家长也要有礼貌),进而学会感恩。

⑵ 特别管理班

学生在实习之后,常常就变得懂点规矩了,因为有经济处罚手段会制约他们的行为,而我们没有这个手段,但又确实需要一个手段,我觉得可以采用管理班形式。

对于课堂上捣乱的学生,可以由任课或班主任老师提名,单独成立一个管理班,人数是变动的,由学生科担任班主任。由于这些学生多是不爱学习的学生,对于他们来说懂得遵守规矩比学习专业知识更重要,教学内容可以通过安排活动和讲课培养他们懂规矩。进入这个班的学生至少要接受1周的教育,重复进入这个班的学生要时间加倍。这样做既可以使对这些学生的教育更有效,也会更好地协助教师开展教学和班级管理活动。

⑶ 相互尊重

现在的学生中,说脏话现象非常严重,甚至有些人说话必带脏字,我认为对这些学生应该严格管理,骂人的习惯不仅影响同学团结,影响学校形象,更可能会影响学生今后的就业。我认为这样的学生可以进管理班教育。

⑷ 抽烟问题

对于抽烟的学生管理严格一点就好一点,但大多数学生是转到下午课后了,想完全禁止不容易。我觉得即使抽烟,学生也应该知道选择时间和地点,每个男厕所都会有抽烟的学生扔的烟头,而且经常是扔在小便池里或地上,抽烟已然不对,再乱扔烟头更没素质。我觉得对这些学生应该更严肃处理。

⑸ 学生实习分配

学生实习分配时间既然安排在三年级下学期,是否可以找到工作就可以签协议去上班?

正像张校说的要“畅通出口”,我们培养学生也是为了让他们有好的工作,那样对学生有利,对于提高学校的美誉度和学生的认同是有好处的,因为需要人的单位并不是都能等着我们去,尽管这可能因为学生换岗位造成多次分配的麻烦,并且教学上也会有一些混乱,但多次分配家长和学生的满意度都会提高,对于招生应该会有帮助。

另外,到了毕业实习这个阶段,学生大多心浮上不下去课,更何况学习与找工作的关系并不紧密,我觉得没必要让学生不满意,生生相传也会影响生源。我建议第6学期各专业不上专业课,而是开展与专业相关的专业培训和毕业设计,比如前段时间定的“技能积分”培训和考核。

⑹ 坚持严格管理

学生出入校管理、上课/操时间、自习时间、熄灯睡觉时间等最基本的素质应该严格管理。

⑺ 教学改革

教学上既然提出以工作过程为主的行动导向方式,那么现在这种教学安排(每门课2节)就显得不适合了,我们能否在现有条件下采用那种项目式的教学呢?我觉得可以,那样的教学由于安排上以学生为主,并且与中学的教学方式不同,学生会更有兴趣。

⑻ 能否给学生

服从生多活动轮流自己 组织,所有人参加组织过,上课睡觉,检查把握松点,每月师生交流一次,免考,老师学生友谊赛,师必参加一次,每周活动一次工会组织,员工必参加一次,自习松点有自由空间,不是监狱,凉腐乳地方,技能赛公开,组织活动公开,睡时间严格,这个出口不畅通,创建和谐校园,首先是观念的转变,遵循学生的心理和生理发展规律,特别是晚自习采用“盯”的方法并不好。

第四篇:以人为本构建和谐校园

生命的记忆

晨风拽起思念的风帆

让孤独疯长

为什么

彼此都在感叹秋叶的飘落

带不走内心的孤单

望着纷杂的星空

只想吟咏你的诗句,请告诉我,该怎样把你收藏,我只知道

你的影子浮在岁月的河面,对你的思念

随着血液一起日夜流淌。

第五篇:以人为本,构建和谐校园

以人为本,构建和谐校园

以人为本,构建和谐校园,要为学校、教师、学生的长远发展着想,从师生最现实、最关心的人文环境入手,切实去除不利于和谐发展的因素,让师生充分享受到教育发展的成果,从而促进教育事业的进一步提高。要以人性化的管理制度、先进的教学理念、灵活的教学手段,有效地协调上下级关系、师生关系、家校关系,确保学校的稳定和谐,实现学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的上下级关系。

首先是各级领导班子的团结和谐将为构建和谐校园起到重要的示范和导向作用。班子成员的管理水平和个人素养要不断提高。领导要加强个人修养,识大体、顾大局;大事讲原则、小事讲谦让;任人唯贤,容人容事,淡化权力意识,坚持刚性制度约束与人性化管理的和谐统一。领导说话做事不要夸大其词,更不能高高在上,藐视老师的工作热情、工作结果,本着平等、尊重的原则,有事说事,指出教师工作中的不足但不能“一棒子打死”“新帐旧账一起算”或是“秋后算总帐”,意气用事,凭印象、凭交情办事、“一碗水不能端平”等等都不利于队伍的团结与工作效率的提高,反而让另一部分教师学会“投机取巧”、“冷眼旁观”,形成一股不正之风。

其次是建立健全的、专业化的管理制度,依法治校,以和谐的理念和方法激励教师主动发展。制定制度时要集思广益,多学习别人的办学经验,但生搬硬套、“芝麻西瓜一起抓”或是“捡了芝麻掉了西瓜”都是不可取的。而且要实事求是,防微杜渐,不合理的落后的制度要及时改革。其中制度的完善最关键的莫过于激励教师或说评价教师的制度,要以公平的信念创造各尽所能、各得其所的激励和分配机制为原则,要全面、发展、辩证地看待教师,承认教师客观的差异(例如个性有差异、做事方法有差异、上课风格有差异等等),不要太拘泥于形式,太吹毛求疵,而应公平的、理智的面对差异,合理地进行调控,使每个教师都有所发展与创新,而不是等着领导来“硬性规范”或是“机会赏赐”。制度一旦制定,便会成为所有教职员工努力的方向与动力,如果“朝令夕改”,随意性太强,动不动就“一票否决”,动不动就在某个阶段对某个行为实行“高压政策”或是进入“严打阶段”,这样不但会严重打击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也会让个别教师袖手旁观,随波逐流。

再次是加强民主管理,集思广益。坚持每学期举行一次问卷调查,结合学校管理现状征求全校师生的意见和建议,对于教师的不同意见,要正确对待,理性处理;健全和落实教代会制度、校务公开制度,给予教师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尊重教师发言的权利,不要听不顺耳就耿耿于怀、斤斤计较,不能冷嘲热讽,更不能打击报复,应本着全力营造融洽、和谐的人际关系和民主平等、团结尊重的校园环境为原则,激发他们的责任感,使大家能以主人翁的心态积极接受或参与学校改革,从而减少不必要的逆反心理和矛盾。

另外是积极创设良好的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以尊重人、激励人、关爱人、发展人为前提,创设积极向上的学术氛围。支持教师学历进修,经常选送教师参加业务培训,或是多请教育专家来校传递先进的教学理念、教研教改信息,给教师发展的空间、创新的空间,挖掘教师的潜能,人尽其才,激发教师的内部动力。同时,由于教师长期面对来自社会、家长、学生的压力,80%的教师身体和心理素质较差,处于亚健康状态,所以要适当为教师“减负”,积极开展各种文体活动,大力培植群体精神,加强教师之间的竞争合作意识。而且要不断提高教师福利待遇,关心教师家庭生活,有困难要及时施出援手,让教师体会到集体的温暖,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工作中。最后要不断提高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帮助教师牢固树立敬业的精神和乐业的态度,让教师自我评价和反思,最大限度地化解各种矛盾,凝聚人心,以保护校园的和谐稳定。

二、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1、加强师德建设,进一步在全体教师中加大“敬业爱生、勤学乐教”的教师基本道德规范教育的力度,以“关爱学生”为主题,树立“爱,是一种教育目的,也是一种教育手段”的教育理念,充分发挥为人师表的示范作用,同时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的业务素质,树立先进的教学观念,锐意改革,与时俱进,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目标,把师德建设与师能建设相结合,增强教师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学校打造一支精业勤业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为师生的和谐发展打好稳定的基石,起到示范作用。

2、引导学生自主管理,建设和谐班集体。坚持“自主教育、自主发展”的办学理念,让学生把自己的行为置于学校和班级同学的监督下,使学生在各种活动中认识自我,在管理中调节自我,在学习生活中完善自我,养成宽容、友善地对待他人,让学生学会发现美、学会感动、学会表达,全面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和培养学生生存的技能、心理承受能力,和谐地对待自然和社会的人格素养,形成友爱诚信、和谐奋进的班集体,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3、创建安全、健康发展的环境。注重学生人身安全和心理健康教育,消除安全隐患,杜绝校园犯罪,确保学生的人身安全。对个别行为或心理有偏差的学生要耐心帮教、经常沟通,开设心理辅导室和知心老师信箱,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加强心理疏导,淡化心理问题,让学生以平和的心态学习和生活。同时,教师要不断调节自己的情感,多学习,多感悟,多观察,以健康的情感去感染、教育和激励学生,与学生平等、友好地相处,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能力发展差异,化解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矛盾与摩擦,创建安全稳定、健康和谐的成长环境,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态、坚强不屈的意志和健康完美的人格,使学生得到全面和谐地发展。

三、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的家校关系。

首先勤于家长沟通,争取家长的大力配合。现今社会对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越来越重视,对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有的甚至可以说达到近乎“苛刻”的地步(这点在部分民办学校表现尤为突出),其实是很多时候,社会将孩子的教育全部甩给学校,导致“5+2=0”的现象日趋严重,也有一部分家长单纯的将孩子的教育一股脑儿扔给学校,认为孩子的教育仅是学校全权包办,使教师的工作处于很被动的状态,因此与家长的主动沟通成为教师教好学生的重要途径。沟通的形式有很多,例如经常家访、电访,或通过家校联系手册、家校网上交流平台等等,将学生出现的问题及时反馈、想办法解决。同时宣传家长也要多从精神上多关爱自己的孩子,细心地了解孩子学习、心理上的最新动态,及时和老师联系,不要错误地认为自己在孩子的成长、教育过程中只是扮演一个次要的角色,有一句话说得好:21世纪人才的竞争其实就是新一代家长的竞争!虽然有些言过其词,但也表明家庭教育是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家校联合,才能为孩子的发展创造一个有利的空间,使孩子得到完备的、良好的、统一的教育,避免陷入“在校一条虫,在家一条龙”的教育怪圈。

其次,通过各种家校联系的活动,促进家校合作。例如每学期坚持开一次家长会,开一次家委会会议,进行一次问卷调查,广泛地听取家长有建设性的意见;举行家长开放日活动,展示学生良好的个人素质;举行亲子游园活动,或每到母亲节、父亲节等等节日,布置学生做表达亲情的作业加深孩子和家长的感情等等。通过各种联络方式,让家长更全面、更充分地了解孩子的学习状态,包括养成习惯方面、心理教育方面、学习技能方面等等,以达到与学校教育齐头并进的效果,营造了和谐的家校氛围。

四、以人为本,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构建和谐的学习、生活氛围。

校园文化建设是注重人文精神的体现,一个安静、和谐、健康的育人环境体现了一个学校的文化底蕴和办学特色,它不仅能对学生的身心起到良好的调节、舒缓作用,而且可以对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首先是精心营造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不断完善教育设施,营造文明、高雅、整洁、和谐的校园环境。如悬挂国旗、校训、名人画像、名言警句、世界地图、中国地图等等;建设高标准的校史展览室、荣誉室、图书阅览室、舞蹈室、科技活动室、电脑室、陶艺室、多媒体教室、生物园等;创办校园网站、文学社、英语沙龙、校报等。在后勤方面,也要精心营造和谐的寝食环境,例如在饭堂张贴诸如“文明就餐”“节约粮食”等宣传字幅,或是每日食谱、一些饮食文化方面的简介等等;在宿舍设置娱乐休闲区,学生可以聊聊天,听听音乐、看看电视新闻等等,既可以舒缓身心,又可以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美的熏陶。

其次是积极举行各种文化比赛或活动营造良好的文化交流氛围。例如每举行一次运动会,收集一次校园文学作品并结集出版、搞一次短期军训等等;每学期举办一次手抄报比赛、作文比赛、个人能力展示等等。经常举行朗诵比赛、英语比赛、棋艺比赛、辩论赛等等;尽一切机会带领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如秋游、春游,参观工厂、博物馆、去敬老院慰问、去拜祭烈士纪念碑„„以开放性、丰富性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竞争意识,为学生创造畅通、灵活的学习、实践、体验、创新的时间和空间,挖掘学生的潜能和创造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优秀的竞技技能。有了这种积极向上、健康高雅的校园文化,才能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学生才能在活泼、生动、高雅、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中健康成长。

构建和谐校园的工作可以稳定师生人心,保证各项改革的顺利进行从而促进学校各项事业的发展;构建和谐校园符合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符合学校的未来发展。让我们的广大教育工作者积极投入其中,为构建和谐校园而努力工作,为构建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添砖加瓦。

下载以人为本的和谐校园word格式文档
下载以人为本的和谐校园.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以人为本”构建和谐校园

    树立“以人为本”理念,构建和谐校园树立“以人为本”理念, 建构和谐校园 摘要: 和谐是我国传统文化中具有代表性的观念,是事物存在的最佳状态,也是一切美好事物的共同特点。实现......

    以人为本构建和谐校园

    以人为本构建和谐校园——浅谈学校文化的构建太原市实验小学聂三敏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学校文化”这一概念开始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重视。“学校文化”的研究内容包括学......

    以人为本 创建和谐校园doc

    以人为本 创建和谐校园 古丈县罗依九年制学校向继云 总结一年来的管理经验,我校逐步形成了“七个校园创建”的管理模式,即以人为本、强化责任,创建主人翁型校园;完善内部管理,构......

    “以人为本”促校园和谐

    “以人为本”促校园和谐 学校作为培养人才的场所,是引领社会发展与文明的重要基地,因此,学校教育理应担负起构建和谐社会的重任。创建和谐校园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没有和谐的......

    以人为本,创建和谐校园

    以人为本,创建和谐校园普安县白沙中学匡维龙内容摘要: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趋势,基础教育的改革面临着新的挑战。以人为本,创建和谐校园势在必行。创建和谐校园是坚持可持续科学发......

    以人为本,构建和谐校园[精选合集]

    以人为本,构建和谐校园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本质,构建和谐校园是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也是新时期学校发展的内在要求。和谐校园是和谐......

    以人为本,民主管理,构建和谐校园

    以人为本 民主管理 构建和谐校园 苍溪县职业高级中学 刘汉杰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目标,而构建和谐教育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了教育从功利......

    以人为本,建设和谐校园(推荐五篇)

    xx县职教中心德育工作汇报材料 以人为本,建设和谐校园近年来,我校在县委、县政府及文教局的正确领导和支持下,始终把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坚持走“自办为主、联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