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福建省学校安全管理条例
福建省学校安全管理条例
(2012年5月31日福建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
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通过)
www.xiexiebang.com【xiexiebang.com范文网】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学校安全管理,保护学生、学校的合法权益,维护教育教学秩序,预防与妥善处理学校安全事故,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省行政区域内的学校安全管理活动适用本条例。
本条例所称学校包括:普通中小学校、中等职业学校、幼儿园、特殊教育学校。
第三条 学校安全管理应当遵循以人为本、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
第四条 维护学校安全是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行政部门、学校、学生、未成年学生监护人的共同责任。
第五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本行政区域内学校安全管理工作的领导,构建学校安全管理工作保障体系,将学校安全管理工作纳入社会管理综合治理目标责任制,建立由政府主导、有关行政部门参与的学校安全管理协调机制。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负责主管本行政区域内学校安全管理工作。
第六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在每年财政预算中安排学校安全管理和安全事故学生人身伤害救助专项经费。
第七条 建立和完善学生人身伤害校方责任险和学生人身意外伤害险制度。学校应当投保学生人身伤害校方责任险。鼓励学生、未成年学生监护人投保学生人身意外伤害险。具体办法由省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商有关行政部门制定。
第八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行政部门应当加强学校安全宣传教育,强化教职工、学生、未成年学生监护人的安全意识。
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应当开展形式多样的学校安全知识宣传,播出或者刊登有关的公益广告。
每年三月份最后一周为学生安全教育活动周。
第九条 对在学校安全管理工作中成绩显著或者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给予表彰、奖励。
第二章 安全管理职责
第十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制定学校安全管理工作考核目标,建立健全学校安全管理制度,完善安全事故预警机制、应急救援、善后处置和责任追究制度,指导、监督学校建立并落实安全管理工作制度和措施。
第十一条 公安机关应当加强对学校及周边的治安、消防、交通安全管理,指导和监督学校做好校园治安保卫和防火工作,协助学校开展安全知识教育,依法处理校园治安案件。
第十二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关行政部门,学校所在地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按照各自职责,依法加强对学校及周边的安全管理。
学校所在地村(居)民委员会应当协助学校做好安全管理工作。
第十三条 学校应当加强安全管理,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管理和保护工作。校长是学校安全管理第一责任人。
学校履行下列安全管理职责:
(一)建立和落实学校安全管理制度;
(二)建立健全学校安全管理工作责任制和事故责任追究制度;
(三)建立健全学校安全预警机制和突发事件应急机制,制定学校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开展应急预案演练;
(四)开展学校安全宣传、教育培训;
(五)进行学校日常安全管理;
(六)依法先期处置学校突发安全事件;
(七)做好校园矛盾纠纷的排查化解工作;
(八)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职责。
第十四条 学生应当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和纪律,服从学校的教育和管理,不得从事危及自身或者其他学生人身安全的活动。
第十五条 学校教职工在组织学生参加教育教学活动时,应当履行保护学生的职责,根据学生的年龄、认知能力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制止有害学生人身安全的行为或者其他侵害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
学校教职工应当遵守学校安全管理规定,不得有侵害、侮辱、体罚或者变相体罚学生的行为。
第十六条 未成年学生监护人应当依法履行监护职责,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配合学校落实有关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保护措施。
第三章 安全管理措施
第十七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关行政部门依据各自职责定期对学校及周边安全状况进行监督检查,建立台帐,及时跟踪、指导、监督学校及周边安全隐患整改工作。
第十八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应当督促、指导学校建立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机制、制定相应的处置预案。
学校应当设置报警求助设备、应急处置设备和安全通道,确保其完好有效;定期开展安全教育、生存自救演练活动,增强学生防范自然灾害、溺水、火灾、交通事故、治安侵害等安全意识,提高逃生避险能力。公安、司法行政、地震、气象、质量技术监督等行政部门应当予以支持。
第十九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应当组织学校负责人、负责学校安全管理的主管人员和安全保卫人员定期进行有关安全管理教育和培训。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司法行政等部门应当指导、协助学校开展法制、道德和安全教育,预防、减少学生违法犯罪和伤害事故,维护学校治安秩序。
第二十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应当会同有关行政部门制定学校安全手册,指导学校建立信息化安全管理平台。
学校与未成年学生监护人应当加强信息沟通,及时交流学生无故迟到、早退、旷课情况,学生身体和心理的异常情况以及其他关系学生人身安全的信息。
第二十一条 学校应当按规定配置生活管理教师和医务人员,做好学生的生活管理和安全保护工作;配备专(兼)职心理咨询教师,做好教职工、学生的心理咨询和疏导工作。
学校发现学生患有精神性、传染性疾病或者其他可能严重影响学生身心健康疾病的,应当及时通知学生近亲属或者未成年学生监护人并采取相应措施。
第二十二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将学校确定为治安保卫重点单位,按规定在学校配置安全防范设施,并同所在地公安机关联网。
公安机关应当指导、监督学校做好校园保卫工作,加强对学校周边的治安巡逻,在治安情况复杂的学校周边设置警务室或者治安岗亭,及时制止和查处危害学生安全的违法犯罪活动。
学校应当按照有关规定,设立安全保卫机构,配备专(兼)职安全保卫人员,并聘请相应的专业保安员具体实施校门出入守卫、校园巡查等校园治安保卫工作。规模较小的学校未设置安全保卫机构的,应当明确专人负责。
第二十三条 公安机关应当加强对学校消防安全的监督检查,督促帮助学校消除火灾隐患。
学校应当依法履行消防安全职责,配置消防设施、器材,设置消防安全标志,并定期组织检验、维修,确保完好有效。
第二十四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公安、交通、住房和城乡建设行政部门或者乡(镇)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各自职责在学校门前道路设置规范的交通警示标志,施划交通标线,根据需要设置交通信号灯、减速带、过街天桥等设施。
公安机关在学校上学、放学时间,应当根据需要部署警力或者交通协管人员维持学校及周边交通秩序。
第二十五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行政部门应当依法履行校车安全管理职责。
配备校车的学校和提供校车服务的单位应当按照国家和本省的有关规定建立校车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对校车的安全维护,定期对校车驾驶人进行安全教育。
使用校车的学校应当规范学生乘车行为,采取有效措施保障学生乘坐校车安全。
第二十六条 学校的建筑物及其附属设施应当符合国家或者行业安全标准和规范。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住房和城乡建设行政部门应当加强对学校及周边建设工程的监督检查,对可能危及学生安全的,责令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可以责令停止施工,经整改合格后,方可复工。
学校及周边建设工程的建设和施工单位应当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发现安全隐患的,应当及时整改。
学校应当加强对学校建筑物及其附属设施的安全检查,具有危险性的设施设备、场所,应当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或者安全警示围栏;不符合国家或者行业安全标准和规范的建筑物及其附属设施,不得用于教育教学活动;存在安全隐患的设施设备,应当停止使用,立即整改;对一时无法整改的重大隐患,立即报告所在地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并采取严密的安全防范措施。
第二十七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部门应当加强对学校周边环境保护工作的监督管理,防止有关企业事业单位产生污染源对学校造成污染;对造成或者可能造成污染的,应当依法责令有关企业事业单位采取措施及时处理或者限期治理;对学校受到严重污染的,应当向所在地人民政府报告,由所在地人民政府采取有效措施,消除危害。
学校应当将有毒、有害、易燃、易爆或者其他危险品存放在安全地点,指定专人保管。
学校周边有毒、有害、易燃、易爆或者其他危险品的存储,电力设施的建设,应当按照国家规定与学校保持安全距离,并设立警示标志。
第二十八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国土资源、水行政等行政部门应当对地处灾害易发区的学校及周边进行定期测评,对存在地质灾害、洪涝灾害等安全隐患的,应当向学校和有关行政部门发出禁止使用、禁止通行或者要求采取加固整改措施、设置防护设施的通知,学校和有关行政部门应当按照通知采取相应的措施。
第二十九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工商、质量技术监督、城市管理等部门应当加强对学校及周边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和摆摊设点行为的监督,查处非法经营行为,做好食品安全管理工作。
第三十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对学校传染病防治工作依法进行监督检查,指导学校改进卫生工作。
第三十一条 学校周围二百米范围内不得设置营业性歌舞娱乐场所、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等不适宜未成年人活动的场所;对擅自设立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文化、公安、工商等有关行政部门应当依法予以查处。
第三十二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文化、新闻出版、公安、工商等行政部门应当定期检查学校周边出版物市场;发现制售非法出版物行为的,依法予以查处。
第四章 安全事故处理
第三十三条 学校安全事故的处理应当遵循合法、及时、公正的原则。
第三十四条 发生安全事故,学校应当采取以下措施处理:
(一)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抢救,防止事故扩大,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二)将安全事故信息和学生人身伤害情况按有关规定向教育等有关行政部门报告,并及时告知学生近亲属或者未成年学生监护人;
(三)及时进行安全事故调查处理,配合有关部门做好事故调查取证工作。
第三十五条 学校发生安全事故时,教育行政部门按照有关规定及时上报事故情况,有关行政部门应当根据事故的类型和不同程度,依据各自职责依法按程序进行调查处理。
第三十六条 学生在学校学习、活动期间受到人身伤害,学校未履行安全教育管理职责的,应当依法承担责任。因不能抗拒的自然因素造成伤害,学校已经采取防范管理措施,行为并无不当的,不承担相关责任。
第三十七条 学生或者未成年学生监护人对学生人身伤害事故的发生有过错的,应当依法承担相应的责任。
第三十八条 学校安全事故的损害赔偿,当事人可以协商解决,也可以申请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关行政部门或者人民调解组织调解。
有关行政部门或者人民调解组织依法在查清事实、分清责任的基础上,引导当事人自愿达成调解协议。双方当事人自接受调解之日起三十日内达不成调解协议的,有关行政部门或者人民调解组织应当终止调解。调解结束或者终止调解的,有关行政部门或者人民调解组织应当书面通知当事人。
经调解,双方当事人对事故处理达成一致意见的,应当签订调解协议。
当事人不愿协商、调解,或者经协商、调解不能达成一致意见的,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第三十九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阻挠、干涉学校安全事故的依法调查处理,不得侮辱、殴打教职工和学生,不得侵占、损毁学校的教学、生活服务设施和其他财产,不得扰乱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
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四十条 违反本条例第二十六条第三款规定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责令停止使用,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对校长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第四十一条 违反本条例第三十九条规定的,由公安机关依法处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十二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学校未履行安全管理责任、未落实安全管理措施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教育或者有关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学校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由教育行政部门责令停办或者依法吊销办学许可证,对校长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十三条 对学校安全事故负有责任的教职工,由学校给予批评教育;造成严重后果的,由学校或者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给予处分;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学校教职工在履行职责中故意或者因重大过失造成学生人身伤害事故的,学校承担损害赔偿责任后,可以向有责任的教职工行使追偿权。
第四十四条 违反学校纪律,对学校安全事故负有责任的学生,由学校依据有关学校管理规定,给予相应的纪律处分;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十五条 违反本条例有关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关行政部门未履行安全管理责任、未落实安全管理措施,对学校安全事故负有责任的,或者有关行政部门工作人员在学校安全事故调查处理中滥用职权、玩忽职守的,由主管部门或者行政监察机关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予以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六章 附 则
第四十六条 专门学校、少年宫、少年儿童业余体育学校的安全管理参照本条例执行。
第四十七条 本条例自2012年9月1日起施行。
第二篇:福建省学校安全工作
福建省学校安全工作 简报
第三期
福建省教育厅学校安全工作办公室编二○一○年六月九日
编者按:2010年6月3日至4日,我厅在福州召开设区市教育局学校安全工作会议,各地市教育局分管领导及安办负责人参加了会议。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郭绍生到会并讲话。会议认真传达贯彻中央和省委加强中小学、幼儿园安全工作的一系列文件精神,总结分析今年以来我省中小学、幼儿园安全工作形势,研究部署下一阶段安全工作任务。福州长乐、三明三元、泉州鲤城教育局介绍了预防溺水、交通和消防安全工作的经验。现将经验摘登,供各地各校学习借鉴。
长乐市全力构筑预防学生溺水安全屏障
长乐市区位复杂,江河湖海、外来工子女、外出经商、留守儿童等“四多”现象突出,由于监督管理和安全防范不到位,导致中小学溺亡事故多发。近年来,长乐市教育局在当地党委、政府的领导和带动下,积极主动作为,协调配合有关单位和部门共同治理水域隐患,狠抓学生游泳安全和防溺水教育,建立健全预防溺水长效机制,取得 1
明显成效。
一是领导重视,建立机制。为遏制中小学生溺亡高发态势,市政府领导多次召开相关部门和各乡镇(街道)负责人参加的学生游泳安全和防溺水工作会议,发动全社会共同做好预防学生溺水工作。2009年5月,市政府出台了《长乐市学生游泳安全和防溺水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建立了长乐市各级各部门齐抓共管学生游泳安全和预防溺水的长效机制。今年2日,长乐市政府又召开全市学校及周边安全整治工作会议,市领导再次要求各乡镇(街道)要根据《管理办法》职责分工,认真落实属地管理原则,切实做好学生游泳安全和防溺水各项工作。
二是各司其职,消除隐患。《管理办法》实施以来,各乡镇(街道)和市直各有关部门立即行动起来,根据《管理办法》要求,认真履职,加强监管。各校组织师生员工、学生家长对校园周边及村居池塘、水库、河岸、海滩等危险区域进行摸排,将摸排情况报当地乡镇(街道)、村居和有关部门。由乡镇(街道)、村居和有关部门根据各自辖区、职能,限期完成危险区域警示标志和防护设施建设。据统计,截至目前,全市排查的247处池塘水库等危险区域均已落实了警示标志。各乡镇(街道)、村居和各有关部门还组织、督促相关业主加强危险区域的巡查。漳港街道舍得花钱买平安,在财力吃紧的情况下,挤出20多万元治理辖区矿山矿点,采取断路、加设警示牌、聘请专人巡逻等措施,确保不发生取石坑积水导致学生溺水。市建设局拿出50万元,建设实验小学门口河岸护栏,消除了多年难以解决的安全隐患。
三是强化教育,增强意识。市教育局和学校常念防溺水“安全经”,利用“安全教育日”、“安全教育周”和“防灾减灾日”契机,开展以“珍爱生命、远离危险”为主题的学生游泳安全和防溺水专题教育活
动。在强化安全教育的同时,各校认真组织教师开展防溺水“三进”活动,健全危险区域随机巡查制度,强化学生游泳安全教育和管理,提高学生游泳安全意识。
四是部门协作,营造氛围。每年夏季来临前,市广电部门都要制作一期学生游泳安全和防溺水专题节目,坚持每天免费滚动播放防溺水字幕。移动、联通、电信公司免费群发学生防溺水手机公益短信,通过交叉宣传,实现游泳安全和防溺水宣传教育的多层面覆盖。此外,市教育局坚持疏堵结合,一方面鼓励学生家长带领自己的子女学习游泳本领;另一方面积极争取资金建设游泳场馆。目前,全市已有三个较为规范的游泳场馆,较好地解决了城区学生游泳需求。
三元区积极开辟校园周边交通安全绿色通道
三元区多数学校位于三明市区,校园周边交通拥堵,安全隐患突出。近年来,三元区政府把整治校园周边交通安全摆上重要位臵,组织有关部门多次召开专题会议,部署整治校园周边交通安全隐患。
一是注重教育,强化防范意识。三元区教育局始终把交通安全教育作为安全工作的重要内容,坚持日常教育与“安全教育日”、“安全教育周”等活动相结合,扎实开展交通安全教育宣传活动,形成学习交通知识、规范交通行为、遵守交通法规的浓厚氛围。一是多形式开展教育活动。在校内举办交通安全图片展,组织学生到交警大队实地参观电子监控室,体验现场交通指挥、监控场面。刊登交通安全宣传专栏和板报,开展电脑小报制作、交通安全知识手抄报和征文比赛等。组织观看交通安全教育片,召开“交通安全在我心中”主题班队会。二是多方位营造氛围。注重校内交通环境的创设,在学校走廊张贴各种交通安全宣传画。在每个教室的活动区,根据学生年龄特点,设臵
不同的交通安全标志,如红绿灯、交通安全图片及自编交通安全儿歌童谣等。三是多渠道开展教育。邀请公安交警、铁路公安到学校举办交通安全和铁路安全知识讲座。深入开展警校共建活动,在学生中组建“小交警”。组织教师和高年级学生进行“交通法”安全知识测试。定期发放《告家长书》,并通过“家校通”发送安全短信,密切家校联系,动员家长配合学校共同做好交通安全教育。
二是凝聚合力,整治周边交通。充分发挥“三元区平安校园共建理事会”平台作用,整合区综治委及公安、工商、城管等部门的职能优势,合力推进校园周边交通安全整治工作。一是整治重点交通路段。建立校园周边交通安全专项整治联席会制度,不定期联合开展校园周边交通环境整治行动,对学校周边道路乱停车违章等行为予以坚决取缔,使学校道路乱停车、堵占现象得到解决。二是解决重点交通路段隐患。重视对校园安全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维护,在全区中小学校门口安装与“110”联动的“全球眼”以及设立学校安全标志等,同时,建立校园交通安全设施“周查月报”制度,区教育局和交警部门对学校的交通安全隐患排查与整改情况及时跟踪督查。三是强化校园周边交通秩序管理。区交巡警大队派出专门警力和协管员进行交通秩序专项整治,认真落实共建责任,并加大对校车排查管理力度,重点监管接送学生车辆。
三是落实责任,提升管理实效。建立健全校园交通安全工作制度和管理目标,明确责任、突出重点,构建“全员、全时、全程”的校园交通安全管理体系。一是落实“全员”目标责任。成立以区教育局领导、学校校长、交巡警大队干警为成员的交通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建立综治成员单位划片包干制度。同时,对校园交通安全管理进行责任分工和任务分解,把创建成效与民警、教师的评先评优、绩效工资挂钩,实现责任“全覆盖”。二是建立“全时”防范机制。在督促学
校做好安全防范的基础上,建立民警在校值勤制度,重点加强对“三无”人员、外来人员的盘查和校园及周边200米范围的特别管护。同时组建巡逻队在上下学及晚间等重点时段不定时开展巡逻。三是实现“全程”无缝衔接。狠抓“周末班车”管理,针对周末班车安全隐患问题,对客运公司给予补贴,减免部分线路学生20%票价,增开班次,有效解决周末班车部分线路超载问题。
鲤城区高度重视学校消防安全工作
消防安全是学校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近年来,泉州鲤城区教育局和学校严格按照《消防法》,认真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方针,切实加强校园消防安全工作的领导,加大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力度,狠抓消防安全隐患的排查与整治,积极探索与学校日常工作相适应的消防安全规范化管理模式,收到明显效果。
一是提高认识,强化责任。区教育局针对学校多、校园周边场所密集等实际,把消防安全工作摆上重要议程,做到领导到位、思想到位、措施到位、责任到位。局党组、领导班子坚持把消防安全纳入教育工作计划,与全局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考核。经常召开会议研究校园消防安全。为强化消防安全工作领导责任,教育局自上而上签订安全目标管理责任书。各校依法落实单位消防安全主体责任,进一步健全消防安全管理制度,落实消防安全措施和岗位责任,确保学校消防安全各项防范措施落实到位。
二是加强教育,提高意识。各校积极探索开展消防夏令营、少年消防警校共建等活动,让师生学习消防知识,掌握救灾方法和逃生技能。结合消防“进校园”,开设消防安全课外辅导,充分利用“综治普法宣传月”、“安全生产月”等时机,对师生进行警示教育和技能培
训。重视家校联系,经常召开家长会、印发告家长书、与家长签订包括消防安全在内的《学生家长安全责任书》,强化家庭消防安全意识和监护意识,努力创造人人关心防火,人人重视防火的舆论环境。
三是突出重点,规范管理。为预防火灾,防患未然,区教育局和学校结合构筑社会单位消防安全“防火墙”工程,努力提高“四个能力”建设。一是加强硬件建设,确保消防设施始终处于完好状态。各校克服经费困难的问题,按标准配足配齐消防器材,发现损坏及时更新和修缮。严格规范用火、用电、用气等消防安全管理,对不符合消防要求的教学楼、学生宿舍进行改造,以满足消防安全需求。二是认真排查整改,积极消除安全隐患。各校签订《鲤城区校园消防安全承诺书》,始终将消防安全纳入学校常规检查内容之中,建立消防设施安全巡查和防火检查等制度,以学生宿舍、食堂、实验室等人群集中场所或可能造成安全事故场所为重点,定期对消防安全设施进行全方位检查。对检查出来的安全隐患进行整改,确保火灾隐患及时消除。三是争取部门支持,合力共抓消防安全。经常联合消防部门开展学校消防安全大检查。对消防安全管理职责不到位、消防安全制度不落实、火灾隐患整改不及时的单位及时下达整改通知书,依法督促落实保障安全防范措施。对存在重大火灾隐患的,依法责令限期整改,并立案建档,挂牌督办。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切实加强对学校周边出租房屋的消防监督检查,对严重危及校园消防安全的场所要提请消防部门依法查处,确保校园及周边消防安全。
第三篇:福建省学校安全工作
福建省学校安全工作
简 报
第10期
福建省教育厅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编
2012年7月2日
我省进一步强化暑期学校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工作
日前,省综治委学校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工作领导小组通知要求各级各有关部门和学校进一步做好暑期学生的安全教育、监管和服务保障,强化暑期学校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严防涉校涉生案事件的发生。
通知强调,各级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要深刻认识学校安全稳定和学生安全的极端重要性,切实把深化学校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保障学生生命安全作为守土有责的政治任务,纳入综治责任的重要内容。要着力强化暑期学生安全工作的组织领导;高度关注学生假期监督管理、学生心理行为动向和学生溺水事故。严厉打击学校及周边的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努力净化校园及周边治安环境,积极营造有利于学生暑期学习生活的良好氛围。
通知要求,各级各有关部门和学校要坚决落实暑期学生安全 1
工作各项措施。一要加强教育引导。强化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加强对留校学生的沟通交流,增强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和抵制诱惑能力,及时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减少学生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二要坚持疏堵结合。大力丰富学生暑期文体活动,积极发挥公共资源优势,开放青少年宫、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体育活动中心、科技馆、图书馆等活动场所,吸引和满足青少年学生多样化的文体活动需求。要加大政府部门、学校、社会和家庭的协调配合力度,提高学校周边和其他学生易聚集场所的治安巡逻、交通管理力度。三要突出排查整治。积极开展治安、交通、消防、禁毒、网安等专项整治行动,重点加强学校周边网吧、游戏厅、歌厅等场所的排查整治;加强对可能影响校园治安稳定、学生安全的肇事肇祸精神病人和其他重点高危人员、场所的排查管控,强化涉校涉生犯罪活动的打击处理。四要强化安保值守。严格落实校园保卫干部假期值班制度,做好校园社团活动、学生外出实习等暑期集体活动的安全保卫工作。加强暑期校园网络管理,建立涉校涉生网络舆情导控机制,落实网络炒作“零报告”制度,畅通涉校涉生网络事件的报送处置渠道,做到学校放假安全管理不放假。五要严防溺水事故。要在学校附近、主要道路口和事故多发的水库、水塘、沟渠、建设工地和采石场等危险水域,悬挂横幅、标语,设置警示标牌、安全隔离带、防护栏等设施。发动水域附近群众成立义务巡查队,及时劝导、制止青少年学生私自下水游泳。在广播、电视等媒体反复播放防溺水及溺水后紧急救护的宣传教育知识。
通知还要求各地要切实做好暑期学生安全工作督导检查,对安全管理工作不落实,发生涉校涉生重大安全事件的地区和学
校,要严肃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省教育厅部署暑期中小学安全工作
日前,省教育厅下发通知要求各地认真做好暑假期间学校安全工作,确保中小学生度过一个平安、快乐、有意义的假期。
通知强调,各地各校要增强责任意识,强化工作部署,切实抓好暑期的安全工作,做到学生放假,安全教育管理工作“不放假”,努力形成暑期学生安全工作“事事有人管、处处有人抓”的良好局面。
通知要求,各地各学校一要开展安全检查。在放假前要组织人员对学校门卫值班、校车、饮食卫生等安全管理情况以及校舍、消防设施设备等各类设施设备进行一次大排查,发现问题应采取有效措施立即整改。二要加强安全教育。要在放假前对学生进行一次认真的安全再教育,重点加强留守儿童、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防溺水、游泳安全和交通安全教育。组织动员广大师生及家长在放假前后及暑假期间积极参加安全知识网络竞赛活动。三要密切家校联系。要在放假前召开一次家长会或进行一次家访,印发《致家长一封信》或发送手机短信等方式,向家长通报学生在校表现以及学校放假至开学期间学生应遵守的注意事项。要深入开展暑期学生安全大家访活动,切实做到学生安全工作进社区、进乡村、进家庭。四要强化部门联动。要积极提请政府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建立健全党政领导、部门联动、社会关爱的联动联防机制。落实江河湖泊、水库、池塘等水域安全巡逻责任区制度,开展重点水域安全排查巡查,发动水域附近群众成立义务巡查队,及时劝导、制止学生私自下水游泳。要切实加强学生暑期安全社会宣传引导,充分利用当地新闻媒体,制作提供适合在广播、电视等媒体播出的预防学生安全事件发生的宣传教育资料,在黄金时段的各档节目中播放、登载学生防溺水、防交通专题节目和公益广告,滚动播放学生安全字幕(口号)。
通知指出,各地各学校要强化督导检查,加强学生集体活动安全监管,严格执行集体活动报批制度,落实各项安全防范措施;要加强值班值守,保持信息畅通,落实领导带班制度,对发生各种学生非正常伤亡、突发事件要快速反应,及时妥善处理,并立即报告上级主管部门。
我省强化学校安全事故信息报送工作
最近,省教育厅下发通知,要求各级各学校严格执行学校安全事故报告规定,规范和加强学校安全事故报告管理,进一步加强学生非正常死亡信息报送工作。
通知要求,各级各学校要严格按照《福建省教育厅关于印发福建省学校安全事故报告规定(试行)的通知》要求,及时准确上报学校安全事故和学生非正常死亡情况,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理学校安全事故。凡发生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群体性事件、治安、刑事案件和学生非正常死亡,以及其它涉及校园和社会稳定的事件,要在第一时间将事故情况和学生非正常死亡情况,按照事故报送程序及时间要求报告上级教育主管部门。本身较为敏感、已经或可能成为在社会上形成舆论热点的事件,可能引发突发事件的内幕性、预警性、行动性信息,不在规定范
围内但比较敏感的信息也要及时报送。
通知强调,各地各学校要明确一位分管领导主抓紧急信息报送工作,明确专门机构和人员承担紧急信息报送任务,实行紧急信息报送工作24小时值班和领导责任追究制度,对迟报、漏报、误报、瞒报安全信息的,予以通报批评并督促整改;对授意信息工作人员瞒报、谎报重要信息的,在紧急信息处理中玩忽职守、失职渎职并造成严重后果的,依法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简讯四则〕
▲2014年厦门校车实现全“国标”。日前,厦门市政府出台《厦门市中小学幼儿园校车安全工程的实施意见》,决定到2014年把全市中小学、幼儿园未达标的校车全部更换为国标专用校车。凡购买国标专用校车的中小学、幼儿园,市政府将按所购车辆价格的20%给予补贴。今年内更换校车的学校,除了给予一次性购车款补助外,还按一次性购车款补助费用的20%给予奖励。全市校车将统一外观标志、统一检验管理,年底前统一安装带有卫星定位和视频监控功能行驶记录仪,并接入公安、交通部门监控平台。今年起,在道路符合安全通行客车的条件下全市所有农村寄宿制学校全面开通学生上下学周末接送班车,并延伸到所有通客车的行政村。今年全市将更换130辆校车。
▲南安市加强暑期学生安全工作。最近,南安市教育局召开全市学校安全工作会议,对进一步做好防学生溺水、防交通事故、防食物中毒等学校安全工作进行部署。要求各校要配合所在乡镇党委、政府对校内设施设备和校外学生途径沿线开展拉网式排查,发现问题立即整改;加强对水域的安全巡查和管理,向家长和学生宣传游泳安全知识,将防溺水安全教育延伸到假期、延伸到家庭,增强家长特别是留守儿童监护人、外来工家长 5 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此外,市教育局还与邮政局联合印制18万份《暑期安全专刊》和《致学生家长一封信》分发至每位学生和家长,要求家长或监护人在暑期、节假日、周末和放学后要加强对学生的安全监管,坚决避免溺水等安全事故的发生。
▲德化县部署中小学校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最近,德化县教育局召开中小学校法制副校长工作座谈会,部署中小学校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要求法制副校长要主动与校方联系,并根据学校实际,结合学生特点,帮助学校制定法制教育计划,加强内部安全防范,健全各项规章制度,落实各项防范措施;全面分析影响学校及周边治安的各种因素,及时向有关部门反映,并研究解决办法,严肃查处侵害师生合法权益和滋扰校园的案件,指导、协助学校开展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沟通学校与社区、家庭以及社会有关方面的联系,促进“三结合”的一体化教育网络的不断完善。
▲丰泽区依法取缔5所非法民办园。近日,丰泽区教育局、公安分局、综治办、卫生局、安监局、执法局、工商局、区治安巡逻大队以及有关街道、社区联手,对存在不具备相应办学安全条件、管理混乱、无食品卫生许可证和重大安全隐患等突出问题的东星幼儿园、玉塘幼儿园、南埔幼儿园、育苗幼儿园、井山幼儿园等5所擅自非法从事办学的无证幼儿园实行强制取缔。取缔现场教育等有关部门向广大家长分发《告家长书》,引导家长把孩子送到规范园入学,共同为幼儿创造一个安全健康的学习、生活环境。
电话:0591-87091387
传真:0591-87824522
投稿邮箱:xxaqgzc@163.com 报:省委常委、副省长、省委教育工委书记陈桦。
教育部办公厅、基础一司、思政司。发:各市、县(区)教育局。
福建省教育厅学校安全工作处
2012年7月2日印发
第四篇:福建省学校安全工作
福建省学校安全工作
简报
第5期
2007年5月5日
[工作交流]
三明市教育局扎实开展“安全教育月”活动
三明市教育局紧紧围绕“强化安全管理,共建和谐校园”这一主题,把“安全教育日”扩展为“安全教育月”,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为创建“平安校园”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主要做法是:
一、加强领导,精心组织
在安全教育月期间,市教育局领导高度重视,由分管领导具体负责“安全教育月”活动的组织实施,并指定专人负责,结合本地实际,进一步明确开展“安全教育月”活动的目的、意义、内容、要求和形 1
式,及时召开全市学校安全工作会议,对活动进行精心组织、周密安排,使“安全教育月”活动的各项工作得到有效落实。
二、广泛宣传,营造氛围
全市各级中小学在开展“安全教育月”活动期间,充分利用宣传栏、校园广播、黑板报、文艺演出、张贴宣传标语、召开座谈会等方式,大力宣传党的构建和谐社会理论,宣传建设“平安校园”的有关工作部署,提高广大师生对创建“平安三明”、“平安校园”内容的知晓率。加强法律法规的宣传,认真组织广大师生学习《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与青少年健康成长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邀请法制副校长及校外辅导员开设法制教育讲座,增强师生的法制观念和法制意识,形成学法、用法、守法的良好风气。强化安全防事故宣传教育,增强广大师生的安全观念和逃生自救的能力,把创建“平安校园”变为广大师生的自觉行动,切实做到“看好自己的门、管好自己的人,办好自己的事”,真正把安全教育月活动落到实处。
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一是召开会议,落实责任。活动月期间,市教育局在泰宁召开全市学校安全工作会议,针对假期学生非正常死亡现象突出、交通安全事故隐患及预防学生溺水事故等重点时段和重点环节进行专门部署,并邀请了三元中村学区校长王向阳介绍“周末学生班车”管理工作典型经验,积极推动全市“周末学生班车”的顺利开展,解决广大农村学生乘车难的问题,确保广大师生的生命安全。
二是突出重点,讲求实效。各地各校根据本地本校的实际,围绕主题,有针对性地开展多种形式的“安全教育日”、“安全教育活动周”、“安全教育月”等活动,认真组织观看一场安全教育影视片或录像、开展一次安全知识竞赛或演讲比赛、组织一次安全知识讲座或报告会、组织一次消防疏散演练活动、举办一次家校安全工作座谈会等“五个一活动”,推动安全教育月活动的深入开展。通过开展创建“平安校园”、“中小学校园治安特别管护区”、“创建青少年维权岗”和“中国少年儿童平安行动”等活动,营造自我教育、自我保护的良好氛围。
三是带法回家,营造氛围。各地各校紧扣创建“平安校园”活动,组织有关人员,有选择地从《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消防法》、《道路交通安全法》等法律法规中,摘取相关法律条文,印发给学生,并让学生“带法回家”,与父母一道学习,增强法律法规意识,促使学生家长主动配合学校做好子女的安全教育工作,增强抵御违法犯罪行为的能力。
四是强化管理,狠抓落实。各地各校认真落实并严格执行学校值班巡逻、寄宿(通学)生管理和女生特殊保护制度、安全工作月查制度、学生校内大型活动及校外集体活动审批制度、治安案件和学生非正常伤亡事故报告制度;认真做好学生集中上下楼梯的指挥与疏导工作,加强课间和课外活动的巡查管理,防止打架斗殴事件发生;加强对学生进行游泳安全、交通安全教育,严禁学生私自下河游泳、玩耍,严禁学生乘坐拖拉机、三轮车、货运车辆、超载和无牌无证车辆上学或回家,防止交通事故发生。
五是密切配合,齐抓共管。继续抓好校园特别管护区工作,充分发挥综治副校长的作用,严厉打击各种滋扰、破坏校园和侵害师生权益的违法犯罪活动;加强校园周边地区治安秩序的整治,协助有关部门对“三厅两室二吧”进行监督,教育学生不要进入营业性电子游戏厅、网吧等,教育学生在家庭和学校上网学习、娱乐时,不登录、不浏览未成年人不宜的网站,自觉抵制不良信息的危害,自觉远离营业性网吧。加强与公安部门密切配合,对学生违反校规、校纪被处理的案件以及影响校园正常教学与生活秩序的不良现象进行排查、梳理,并将排查、梳理的有关资料提供给公安专案组,以便采取措施,加强监管,维护校园的安定稳定,确保校园正常教学与生活秩序。
六是开展检查,消除隐患。教育局组织有关人员对学校校舍安全、消防安全、食品卫生及饮食安全、交通安全、校园周边治安环境等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彻底消除安全隐患,杜绝安全事故发生。
七是结合实际,扎实工作。针对学生非正常死亡中,溺水事故突出这一重点,市教育局开展了“珍爱生命,谨防溺水”的安全教育活动启动仪式,市领导作了重要讲话,要求各部门、各单位要密切配合,齐抓共管,各负其责,抓好落实,并希望广大学生家长要依法履行监护人的监护责任,加强对孩子安全教育,教育孩子远离危险,及时了解掌握孩子双休日、节假日和放学期间活动情况,加强对自己未成年
子女的监管,不让孩子私自到危险地域玩耍,不让孩子私自下河游泳。(三明市教育局供稿)
[简讯]
安溪县教育局在全县中小学校开展安全十项整治工作,并把十项整治工作列入“平安校园”考评内容。十项整治主要包括:
一、汛期地质灾害防治;
二、游泳安全;
三、校舍安全;
四、消防安全;
五、交通安全;
六、公共聚集场所安全;
七、饮食卫生安全;
八、春、秋游及其活动安全;
九、特种设备使用安全;
十、节、假日安全。(安溪县教育局供稿)
龙岩市教育局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教育在前”的指导思想,认真落实安全工作责任制,形成“全员抓安全”的良好氛围。在安全教育月期间,大力开展以“珍爱生命,安全出行”为主题的交通安全宣传活动,并与公安交警部门联合开展“五个一”活动:一次国旗下讲话、一次主题班(队)会、一次专题讲座、一次板报评比、一次演讲比赛等活动,教育学生自觉遵守交通法规,加强家校联系,并与学校及家长签订“中小学校道路交通安全共建公约”,形成“教育一个学生,影响一个家庭,带动一片社区”的良好安全氛围。(龙岩市教育局供稿)
厦门市教育局认真落实《福建省“平安校园”创建及管理办法(修订稿)》的有关规定,防止在“平安校园”评选过程中,搞形式主义,走过场,加强对“平安校园”创建工作的检查督导,确保“平安校园”评选的质量。最近,该局与有关部门联合,对已取得“平安校园”资
格的学校,采取回头看的方式进行检查。在检查过程中发现,“厦门南洋专修学院”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经市综治委学校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决定,取消该校“平安校园”资格。
(厦门市教育局供稿)
报:教育部办公厅、思政司、基教司,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省委监局
送:各设区市教育局、县(市、区)教育局,省属中等职业学校、中
小学、幼儿园
第五篇:福建省水库大坝安全管理规定
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福建省水库大坝安全管理规定(试行)》的通知
(闽政〔2009〕24号)
各市、县(区)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
经省政府研究同意,现将《福建省水库大坝安全管理规定(试行)》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二○○九年十二月二日
福建省水库大坝安全管理规定(试行)
为进一步加强全省水库大坝安全管理,全面落实水库大坝安全责任,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水库大坝安全管理条例》、《福建省防洪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规定。
一、水库大坝管理范围
本规定适用于福建省行政区域内总库容在10万立方米以上已建成蓄水的水库大坝。本规定所称大坝,包括永久性挡水建筑物及与其配套运用的泄洪、输水、过船等建筑物。
水电站大坝按国家、省电监部门有关水电站大坝运行安全管理规定执行。其中以发电为主的大中型水电站(装机容量5万千瓦及以上或总库容1000万立方米及以上)大坝按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有关水电站大坝运行安全管理规定执行;小型水电站(装机容量5万千瓦以下或总库容1000万立方米以下)大坝按照本规定执行。各类水电站注册登记、安全鉴定等资料应及时报送同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总库容在10万立方米以下的蓄水塘坝可参照执行。
水库大坝建设过程中的安全管理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二、水库大坝管理责任
水库大坝应当按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按隶属关系,建立和落实以单位法人责任、主管部门责任、监督管理责任和行政领导责任为主要内容的安全责任制。
水库大坝的管理单位必须建立工程安全运行责任制,确保各主要工程设施的安全运行,其负责人对水库大坝的安全负运行管理单位法人责任。
各级水利、经贸(电力)、建设、农业、林业等有关部门,是其所管辖水库大坝的主管部门,对所辖水库大坝的安全运行进行监督管理,负主管部门责任。
乡镇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按行政区划,对其所管辖区域内水库大坝的安全实行行政领导负责制,其政府分管负责人负行政领导责任。
省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会同省级各水库大坝行业主管部门对全省水库大坝的安全实行监督管理,负监督管理责任。
三、水库大坝监督管理
对水库大坝安全实行分级监督管理体制,省级各大坝管理部门监督大型直属水库,设区市大坝主管部门监督中型及直属水库,县(市、区)大坝主管部门监督小型水库。对一些功能重要、位置重要、影响面较大的特殊水库可另定。省、市、县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将全省水库大坝分级情况通知同级水库大坝行业主管部门。
省级各水库大坝行业主管部门应当依法指导、协调和督促下属各水库大坝主管部门按照下列规定对所管辖水库大坝的安全进行监督管理:
(一)组织实施水库大坝注册登记,建立完备的技术档案;
(二)组织实施水库大坝安全鉴定,开展定期安全检查与质量评价;
(三)组织实施水库大坝除险加固,及时消除各类险情;
(四)组织实施水库汛期管理,确保水库大坝安全度汛。
各水库大坝主管部门在监督、组织实施上述活动时,应当接受同级水行政主管部门的技术指导,并将实施情况及时报送同级水行政主管部门。
四、水库大坝注册登记
全省所有水库大坝必须实行大坝注册登记。水库大坝按照分级负责、水行政主管部门逐级汇总的办法实行注册登记制度。具体注册登记工作按水利部《水库大坝注册登记办法》及下列程序进行:
(一)水库大坝管理单位应当如实填写《水库大坝注册登记表》,向其同级水行政主管部门提出注册登记申请。
(二)省、市、县水行政主管部门受理申请后,应当对水库大坝管理单位所登记的事项逐项进行审核。对审核不合格的,责成水库大坝管理单位改正;审核合格后,建立同级行业技术档案,技术档案由县级报设区市,最后由省级水行政主管部门汇总。
(三)省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汇总,建立统一的全省水库大坝基础数据库。
水库大坝管理单位注册登记事项发生变更的,应当及时按上述程序办理变更手续。
《水库大坝注册登记表》由省水行政主管部门统一制定。
登记截至当年12月31日,省水行政主管部门于次年3月底前完成省级数据库更新。
五、水库大坝安全鉴定
水库大坝按照定期鉴定与应急鉴定相结合的办法实行安全鉴定制度。
定期鉴定按照以下时限执行:大中型水库大坝每隔六年进行一次;小型水库大坝每隔五年进行一次;水库大坝首次安全鉴定应在竣工验收后五年内进行。
应急鉴定按照以下要求执行:水库大坝运行中遭遇特大洪水、发生强烈地震、工程发生重大事故或出现异常现象的,应及时组织专门的应急安全鉴定。
水库大坝安全鉴定包括大坝安全评价、大坝安全鉴定技术审查和大坝安全鉴定意见审定三个基本程序。具体安全鉴定工作按照水利部《水库大坝安全鉴定办法》及以下程序进行:
(一)大坝安全评价由水库大坝管理单位委托有相应资质的设计单位对大坝安全状况进行分析评价,并提出大坝安全评价报告和大坝安全鉴定报告书;
(二)大坝安全鉴定技术审查由水库大坝行业主管部门组织进行;
(三)大坝安全鉴定意见审定由水行政主管部门组织进行。
水行政主管部门按下列权限对安全鉴定意见组织审定:省级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对大型水库和影响县城安全或坝高在50米以上的中型水库大坝组织审定;设区市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其它中型水库和影响县城安全或坝高在30米以上等相对重要的小型水库大坝组织审定;县(市、区)级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其它小型水库大坝组织审定。水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审定后,应当及时印发审定意见。
经审定确认水库大坝存在安全隐患的,其水库大坝主管部门及管理单位应采取措施消除安全隐患。
六、水库大坝除险加固
病险水库大坝应当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及时安排除险加固排除水库大坝险情。水库大坝除险加固工程建设按以下程序进行:
(一)经鉴定确认为病险的水库大坝,水库大坝管理单位应及时制定除险加固计划并组织实施。水库大坝主管部门要按照水库大坝病险程度和一旦失事将造成的影响程度,优先安排与防洪保安关系密切的水库大坝除险加固工程建设。
(二)水库大坝管理单位应当按照经批准的除险加固方案组织实施除险加固工程建设,其中对于列入国家投资计划的,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建设程序进行管理。
(三)水库大坝管理单位应当将工程除险加固进展情况和竣工资料上报其水库大坝主管部门,并由水库大坝主管部门报省级水库大坝行业主管部门汇总。
(四)水库大坝主管部门收到除险加固工程竣工验收申请后,应当及时组织进行竣工验收;竣工验收合格后,其竣工验收资料报省级水库大坝行业主管部门汇总。
(五)省级水库大坝行业主管部门应将本行业水库大坝除险加固进展情况及竣工验收资料整理汇总后,于次年1月31日前报省水行政主管部门,省水行政主管部门将在此基础上对新一年水库大坝度汛安全进行评估。
对于经鉴定确认为病险水库大坝、但未能及时进行除险加固的,应由同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向水库管理单位下达通知,要求病险水库大坝管理单位采取降低蓄水位、甚至腾空库容等应急处置措施确保安全度汛,各级各主管部门所属水库大坝管理单位应严格执行。同时,水库主管部门应督促尽快维修整改。
七、水库大坝度汛管理
乡镇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水库大坝主管部门及其管理单位应当按照下列规定落实相关制度,确保水库大坝度汛安全:
(一)落实防汛责任人制度。对于每座水库大坝,应当确定防汛行政责任人、主管部门责任人和防汛防守安全管理责任人。其中:大、中、小型水库大坝防汛行政责任人一般分别由设区市、县(市、区)、乡镇人民政府领导担任;主管部门负责人由主管单位领导担任;水库大坝防汛防守安全管理责任人由其管理单位主要负责人担任。必须确保所有水库大坝在汛期、特别是台风、暴雨、山洪时期有人值守。
(二)落实度汛安全检查制度。每年汛前,防汛责任人应当组织对其管辖的水库大坝进行度汛安全检查,并将检查情况向水库大坝主管部门和辖区内水行政主管部门书面报告,水库大坝主管部门和辖区内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对度汛安全检查情况进行核查和抽查。
(三)落实汛期调度运用计划制度。水库大坝管理单位每年应当制定汛期调度运用计划,经同级水库大坝主管部门审查,并报有管辖权的防汛指挥部审批。
(四)落实应急预案制度。水库大坝管理单位应制定防洪抢险和防御超标准洪水等应急预案,经同级水库大坝主管部门审查,并报有管辖权的防汛指挥部审批后执行。
水行政主管部门有权对各类水库大坝管理单位的汛期调度方案和防汛预案落实情况进行督促检查。
八、附则
本规定自印发之日起执行。凡过去我省有关水库大坝安全监督管理规定与本规定不一致的,按本规定执行。
发布部门:福建省政府 发布日期:2009年12月02日 实施日期:2009年12月02日(地方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