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镇中心小学“绿色校园”简介

时间:2019-05-13 19:29:5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金山镇中心小学“绿色校园”简介》,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金山镇中心小学“绿色校园”简介》。

第一篇:金山镇中心小学“绿色校园”简介

金山镇中心小学“绿色校园”简介 金山镇中心小学位于赣榆县西北部与山东省莒南县接壤。学校占地面积41158平方米,建筑面积7952平方米,绿化面积17466平方米,绿化率为42.4%。学校2002年被评为江苏省绿色学校,2010年被评为省最优美校园。校园内草地、鲜花相映成趣,松树、香樟傲然挺立,假山、池塘绿树环绕,整体环境优雅,布局有序,达到了通过绿化校园来美化环境,通过美化环境来净化师生心灵的目标。近几年,学校以绿色为基础,用绿色育人,走和谐、健康、可持续发展之路,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升,先后被省教育厅命名为江苏省实验小学、省为德育工作先进学校、江苏省绿色学校、省实施素质教育先进学校、江苏省首批和谐校园、省科技教育先进学校、省优秀家长学校、省平安校园、省冬锻先进学校等三十多项荣誉。

第二篇:金山镇中心小学“绿色教育”特色建设方案

金山镇中心小学“绿色教育”

特色建设方案

(2012年9月—2015年8月)

为进一步落实赣榆县“夹谷山”教育论坛会议精神与要求,实现我校“特色发展,打造品牌”的科学发展目标,结合我校发展实际与发展规划,特制定此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思想为指导,以学校多年积淀形成的环境、科技、体育教育特色为基础,把实施“绿色教育”作为落实整体素质教育、推进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切入点,凸现学校办学特色,建设学校文化,打造学校品牌,促进学校优质发展。

二、概念界定 1.“绿色教育”的内涵

绿色象征生命,绿色代表健康,绿色预示春天,绿色唤起希望……绿色是一般“种子的力量”,它蕴含着无限自由的发展空间;绿色是一种“和谐环境”,是人与人、人与环境关系的理想境界。

“绿色教育”是以尊重人,关注人为核心的人本教育,是焕发活力并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绿色教育”是尊重教育规律,尊重人的身心发展规律,尊重人的个性特点的“原生态”教育。“绿色教育”既是教育理念,教育思想又是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目标。“绿色教育”是让每一位老师和学生实现最好的最优的发展,即“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发展,每个人都有最大的发展”的教育;“绿色教育”是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交融,“绿者,自然也。”即人、事、物的一切自然;人、事、物的协调和一。

2.“绿色教育”的外延 “绿色教育”包括绿色环境、绿色课堂、绿色活动、绿色评价及绿色队伍、绿色管理六个方面。

三、特色定位及依据

1、时代性。绿色发展,已经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国家“十二五”规划首次以绿色发展为主题,标志着中国进入“绿色发展时代”。绿色环境、绿色生产、绿色生活、绿色医院、绿色城市、绿色行政……一系列绿色行动应运而生。而我们倡导实施的绿色教育,则是教育跟上“绿色发展时代”步伐、顺应社会绿色发展的需要。可以说,绿色教育特色建设顺应了时代要求,完全符合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

2、持续性。我校 “十一五”期间,在“营造和谐环境,践行素质教育,注重个性发展”办学目标的指导下,学校的教育教学事业取得了突飞猛进的效果,学校初步生成了“播撒绿色种子、收获绿色未来”的绿色教育办学理念,这二者是一脉相承的,又是层进式的。学校前期的建设和教育教学成绩的取得为我校打造“绿色教育”特色学校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和文化基础。

3、必要性。实施绿色教育,进行特色建设,是一项具有务实性和前瞻性的大工程,它需要统筹规划,分步进行。在经过前期的特色理论、特色意识建设之后,再把特色的教育思想转化为教育行为。我们具体将其分为三个步骤实施:一是挖掘自身优势,确定特色项目;二是整体着眼,精心设计,处理好特色重点和特色项目与学校全局工作的关系;三是定期评估,不断反馈,使特色学校建设走上动态的、持续的、层进式的健康发展之路。

4、可行性。“绿色教育”特色建设在我校已见雏形,学校的校园环境文化、教师队伍建设、课堂建设、德育建设、校本课程建设等方面已经积累了一定的基础,其中德育建设经验和成效尤为突出,优势明显。因此,我们确定把“绿色生态德育建设”作为拉动整个学校特色建设的主打项 目,深挖德育特色内涵,通过德育实践,进一步探索、建立科学、完善的绿色德育目标体系、评价体系,探索、丰富有效的德育实施途径,以此拉动整个的特色建设工作。

四、发展目标及思路

(一)发展目标

我校特色建设的总体目标是:经过三年的努力,力争使学校成为在省、市内有知名度的绿色教育特色学校。

1、建设有可持续发展力的学校:形成“人文、民主、和谐”的管理文化,形成绿色教育下的(教育和教学)育人目标、内容方式、评价体系。

2、造就有发展力的教师:学习研究意识和自我发展能力;

3、培养有活力的学生:责任感、自主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我校特色建设的阶段目标是:

第一阶段:挖掘奠基期(2012年2月~2012年12月)。在特色学校建设总体思想的指导下,选定带动 学校整体特色发展的突破口——“绿色生态德育建设”,初步建立绿色德育目标体系、评价激励体系,探索、丰富有效的德育实施途径。同时将学校文化建设、教师队伍建设、绿色课堂、校本课程开发等方面一起拉动,使其系统、科学的发展、跟进,为后期的特色建设工作奠基。

第二阶段:拓展深入期(2013年1月~2014年8月)。本阶段重点落实“绿色校本课程研究”,基本建立绿色校本课程体系和评价体系。将绿色德育特色项目的发展经验进一步延伸,深入拓展研究。形成“人文、民主、和谐”的管理文化雏形,绿色教育下的(教育和教学)育人目标、内容方式、评价体系基本形成;教师的学习研究意识变得强烈,普遍具备了一定的自我发展能力;学生的责任感、自主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一步步增强。

第三阶段:巩固提升期(2014年9月~2015年8月)。形成“人文、民主、和谐”的管理文化,绿色教育下的(教育和教学)育人目标、内容方式、评价体系已经形成;教师的学习研究意识增强,大多数人有了很强的自我发展能力;学生的责任感、自主意识普遍较强,多数学生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孕育一大批特色办学成果,提炼具有较高价值的特色办学经验,实现特色学校建设目标。

(二)发展思路

我校新一轮特色建设的基本思路是以创建在市县内有影响力的“绿色教育”特色学校为目标,以培养和造就“有责任感、自主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生”为理想追求,以文化建设、教师专业化建设、课程建设为重点,以科研兴教为策略,以绿色德育为主打项目,力求形成独特的、相对稳定的、优质的办学风格和办学成果,拉动学校整体提升,实现内涵发展。

五、发展重点及措施

(一)打造学校文化,推动特色建设。

办学理念是学校发展的灵魂和统领,而学校文化是办学理念的最重要载体,是凝聚人心、展示学校形象、提高学校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学校文化对师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产生着潜移默化的深远影响,而这种影响往往是任何课程所无法比拟的。因此,我们将学校文化建设作为特色建设的重点作进一步的研究和完善,从物质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建设三个维度进行深入挖掘。

1、物质文化建设

(1)校园自然环境建设。学校在前期环境文化建设的基础上,丰富、改进、创新校园自然环境布置,通过改进、创新学校走廊文化和园林文化的内容、形式,如根据校园的整体特点和学校下一步发展需要调整楼内外的环境内容和布置形式等,营造”天人合一” 的富有活力的和谐氛围。

(2)人文环境建设。改进和完善人文环境建设,重新规划和调整校 训、教风、学风、校歌和学校办学理念,丰富文化建设内容,如班风建设评比,班级教室环境的布置,管理、劳动、学习、互助之星的事迹展示,优秀作业的展示以及墙壁文化的布置等等,强化“环境育人”、“隐形课堂”的育人功能,营造人文、民主、活力的环境氛围。

2、精神文化建设

精神文化作为一种隐性的力量,是学校特色建设的灵魂,它制约着学校文化气质和教育风格的形成。对于教师,通过校本培训提高学校教职员工对于“绿色教育”的认识,提高认同度,并内化为自己的认识,指导实践;通过开展“我的职业理想”演讲、读书活动、我与名师找差距等活动提高教师的精神追求,深入师德建设。对于学生,通过强化和完善环境文化熏陶、故事育人、活动感染、经典诵读、评价激励等德育实施途径深入德育建设,通过开展各种校外社会实践活动、开设绿色环保校本教育课程等拓展德育途径。从而创设良好的校风、教风、学风,形成师生共同的精神理念和价值追求。

3、制度文化建设

制度文化建设是特色发展的可靠保障。因此,建立一套科学、人文、民主的管理制度对于特色建设至关重要。具体从以下两个方面切入:

(1)修订各项能适应于当前学校发展需要的、能充分体现科学、人文、民主的各项“金山镇中心小学管理制度”。

(2)围绕着“现代学校制度”建设制定一系列新的能充分体现人文、科学、民主的富有激励性的管理制度,如“特色建设自检自评评价制度”、“家校教育联动制度”等,使制度文化建设不断深入。

(二)确立科研课题,牵动特色建设。

特色建设离不开教育科研的引领,课题研究是特色创建最好的牵动。未来三年我们将把“绿色德育研究”作为特色建设的主打项目,把“绿色校本课程研究”作为特色建设的支撑点,进行重点突破,从而带动学校文 化建设、教师队伍建设和课堂建设等各个层面。

在“绿色德育研究”上,我们确立“实施绿色德育,创建特色学校”的研究课题,实行全员参与的方式,“绿色校本课程研究”则实行部分教师参与的方式,学校将通过加强管理、跟踪落实和效益考评奖励等措施保证研究效果。

因此,在开始阶段我们将首先确立研究课题,成立科研领导小组,邀请相关专家到校进行讲座引领,引导全校教师投入到课题研究中,同时建立相应的课题研究管理制度,确保研究课题将特色建设引向深入,从而牵动整个特色建设的全局。

(三)打造绿色教师队伍,做好特色建设保障。

要想培养富有责任感、自主意识、创新精神和较强实践能力的学生,凸显绿色教育特色,就必须有一支富有强烈的学习研究意识和拥有较强自我发展能力的队伍——那就是绿色教师队伍。

我们认为绿色教师队伍应该有如下特征:具有“人文、民主”的教育价值取向;具有适应绿色教育发展的自生性特点;具有活力、可持续进取的开放性特点;绿色教师队伍是教师遵循学校的绿色教育办学理念,抱着强烈的研究意识,凭着自己较强的自我发展能力适应社会的变革和学校发展要求的教师群体。所以我们继续坚持把师德建设放在首位,要通过不断学习和师德建设系列活动的开展,树典型,带全体,指导教师制定“个人成长规划”,引导教师树立教师职业的光荣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完善、创新以“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为核心要素的教科研体系和教师考评激励制度,使教师在思想上、意识上富有活力和创新力;完善、创新能有效促进教师成长的校本研修“六动工程”(课题牵动、教研互动、骨干带动、校际联动、网络互动、读书促动),使教师在理念上、行为上富有活力和自生力,以保证教师队伍的良性发展,为特色建设做好充分的人力保障。

(四)打造绿色校本课程,深化特色建设内涵。

我校把校本课程的开发作为学校“绿色教育特色建设”的支撑和重要内容。在校本课程开发上,学校将继续挖掘教师潜力和社会资源,拓展课程资源,构建人文、民主、和谐、活力的校本课堂,充分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需要,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同时,加强校本课程管理,重新整合课程资源,构建科学、有效的“绿色校本课程”实施体系,重点在“课程标准”制定、教材编写、策略实施、评价体系等方面深入开发和研究。

六、实施步骤

(一)准备阶段(2012、2—2012、4)

1、组建“金山镇中心小学绿色教育特色建设”领导小组,做好“特色建设”规划工作。

2、制定“特色建设规划”,组织专家论证。

3、搜集绿色教育相关材料,组织绿色教育理念学习。

(二)实施阶段:(2012、5——2014、12)

1、形成“绿色教育”特色的理念,开展绿色活动,全面实施特色研究。

2、构建绿色教育体系,形成特色建设阶段性经验总结报告。

3、规划实施成果,整理收集相关资料(书面与电子的)

(三)总结阶段(2015、1——2015、8)

1、整理相关各项研究成果资料。

2、撰写特色建设总结报告。

七、保障条件

为确保“绿色教育”的顺利实施,特制订保障措施如下:

1、组织机构保障。成立“金山镇中心小学绿色教育特色建设”领导小组,组长由校长担任。

2、例会制度保障。每月进行一次专题例会,研究反馈实施的情况。

3、跟踪指导保障。教导处和教科室定期检查指导各项工作的落实情况。

4、适度经费保障。学校做好对特色创建的经费保障。

5、档案制度保障。及时把实施的轨迹资料分类存档。

6、专家引领保障。聘请相关市县专家讲座、把关和技术、理念指导、引领。

7、考评制度保障。建立健全考核评比激励制度,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金山镇中心小学 2012年9月

第三篇:镇中心小学创建市级“绿色学校”情况简介

以人为本,加强环境教育,推进创绿工作

---XX镇中心小学创建市级“绿色学校”情况简介

XX镇中心小学的前身是白玉庵小学,创建于清朝后期,是一所有着百年办学历史和良好的社会声誉的农村寄宿制完全小学。学校地处XX镇细峪川腹地,占地25亩,教学设施一应俱全。校园随坡就势,布局合理,三区分离,环境宜人,地理条件优越,交通条件便利。学校秉承百年办学传统,确立了以“养成教育为突破口,让每一个学生在“绿”的校园中健康、愉快地成长”为办学理念,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大力实施素质教育,努力提高学生素质,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

学校现有8个教学班级,共有学生300余人,教职工20余人。校园总占地面积16800平方米,生均50余平方米;绿化面积9800平方米,生均绿化占有面积约为32.7余平方米,占校园总面积的58.3%。整个校园布局合理、优美整洁、花木繁茂,绿草如茵。深厚的文化底蕴赋予了其特有的文化气息,自然景色与人文景观配置协调,科学精神与育人氛围相得益彰,是莘莘学子求学、生活的好场所。

长期以来,学校坚持“以德为先,育人为本,面向全体,全面发展”的办学思路,以“勤学习、做真人、善实践、求创新”为校训,坚持“以德立校,科研兴校,依法治校,特色强校”的治校方略,逐渐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形成了“勤奋、求实”的校风,“灵活创新,善思实干”的教风和“奋发进取”的学风,形成了教与学良性互动、师生教学相长的喜人局面。特别是近几年来,学校以创示范学校为目标,以实施教育现代化工程为推动力,加快了教育现代化和信息化的步伐,推动了学校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学校先后获得“示范学校”“教育技术现代化实验学校”“文明单位”“平安学校”“XX县示范家长学校”“人民满意的教育学校”“后勤管理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我校自开展创建“绿色学校”工作以来,我们认真贯彻、落实《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为纲要》,确立了创建“绿色学校”的目标,并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提升学校的办学层次和提高办学水平。我们高度重视创建“绿校”工作,把“以人为本”贯穿到“创绿”工作的全过程中,渗透于课堂,服务于社会,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一、加强领导,实施一把手工程,奠定创绿的组织和制度基础

环境保护是基本国策。教育学生从小树立环保意识,自觉爱护生态环境的意义非常重大,校领导始终把环保教育当作一件大事来抓,真正把它抓实、抓细,抓出特色,抓出成效。

我校认真学习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关于创建“绿色学校”的有关文件,学习各地学校创“绿色学校”的经验,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确立了“一种意识”,就是确立“创绿”要以人为本,着眼于引导全体师生积极参与,着力于师生环保素质的提高的意识;做到了“四个明确”:一是明确创建“绿色学校”的重要意义。创建“绿色学校”将有利于增强师生的环保意识,有利于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发展,是一项很有意义的工作。二是明确创建“绿色学校”与学校教育的关系。认识到创建“绿色学校”也是推进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的载体,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三是明确创建“绿色学校”对于实施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意义。通过创建“绿色学校”培养具有环保意识的人才,是实施这一战略的保证。四是明确自己在创建“绿色学校”中的地位、作用,认识到创建“绿色学校”人人有责。

在提高认识、统一思想的基础上,我们加强了对创建“绿色学校”工作的领导,学校成立了以王明清校长为组长、其他领导及有关人员为成员的创建“绿色学校”工作领导小组,并将此项工作列入学校工作的主要议事日程,列入学校、工会、教导处、少先队和部分教研组的学期工作计划。创建绿色学校工作分三块进行。校长主要负责绿色学校管理统筹工作,督促制定创建绿色学校的计划及写好总结,定期组织环保教育会议及绿色学校的“硬件”建设,搞好校园的绿化、美化和各种配套措施工作;校办主任主要负责绿色学校的“软件”建设,做好学生的环保宣传教育活动和学生的实践活动;教导处及部分学生主要负责发动学生,配合学校的“软件”和“硬件”建设。本着可持续发展的思想,领导小组极积鼓励师生员工参与学校规划,共同制定校园环境和发展的各项措施,使环境教育走上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的道路。

我们还把创建“绿色学校”纳入学校工作的总体规划,制定了创建“绿色学校”的计划,使创建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并加大了监督考核力度,使环境教育的各项措施得到有效落实。学校环境教育领导小组要求各部门落实责任,在工作中做到了“六个到位”,即计划要求到位、活动场地到位、受教育学生到位、辅导教师到位、检查评比到位、总结奖励到位。学校对环境教育、校园环境建设、我校每年用于学校公用经费的5%以上来投入校园绿化。以保证环境教育和创建“绿色学校”工作的顺利进行。

创建“绿色学校”的工作重点主要有两方面,一是搞好校园环境的整治;二是抓好环境教育,增强师生的环境意识,使学生这一未来主体有较高的环境意识,自觉做好保护环境的工作。加强学校环境建设,绿化年年上档次。我们的做法是:

1、精心规划,绿化逐年提升。学校花大力气,投入大量资金搞绿化,凡可绿化的地方都种植了草、菜等,力争尽快建成园林式学校。

2、不断净化学校环境。对学校产生的垃圾实行分捡处理,环境卫生管理的做法是责任落实、检查督促相结合,做到校园净化、教室美化、厕所干净、食堂符合卫生标准。为减少白色污染,学校把开展“提倡节约,反对浪费”活动作为创建“绿色学校”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全校师生中大力开展节水节电活动。

二、以科研为先导,优化课程设置,探索学科渗透性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在创建“绿色学校”的过程中,我们认识到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师生的环保意识和环保能力是建设“绿色学校”的重点,因此,我们在创建“绿色学校”之初就把环境教育作为重点来抓。

基于“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和培养“坚信念、健身心、会求知、能自立、善合作、敢

创新、有特长”的育人目标,我们优化环境教育课程,使其具有开放性、多样性、和谐性的特点,通过摸索,我们认识到环境教育课程应以必修学科渗透教育为主,同时注重开设活动课程。活动课程侧重拓宽学生对环境的感性知识和加强技能方面的学习,增强“有效参与”能力的训练,走实践成才的道路。

首先,我们注意根据各科教材中环境教育的渗透点,梳理形成学科环境教育渗透的系列。尤其是语文、数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等几门学科的教学内容,都与环境问题有着密切的联系,可以渗透的内容很多。我们都作了梳理。譬如思品学科渗透以下教育:空气污染、人类健康的危害等等。我们要求教师善于研究和反思,改进教学方法,做到有机、有理,提高环境教育的实效。教师在渗透环保知识教学时,以培养其理性的分析和认识能力为主,逐步使他们掌握一些解决环境问题的技能。同时注意科学性,避免为环境教育而进行环境教育,导致教育内容的随意性和牵强附会。再次也要注意处理好渗透环境教育与学科教学目标的达成的关系,最后是注意课内外结合,在学科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的同时,适当把教育向课外延伸,做到“渗于课内,寓于课外”。

其次,积极开展课外活动与社会实践活动,寓环境教育于活动之中。

我们从学校的实际出发,立足于校内,适当走出校门,积极开展丰富的环境教育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环保意识和能力。

一是专题讲座。开设各种讲座,作为选修课程,环保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二是利用多项阵地,开展环保教育。

学校把环境教育当作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和国旗教育有机结合,在周一“国旗下的讲话”中加入“美化校园、爱护公物”、“行动起来,让环保走进校园”、“美化生活环境,争创文明宿舍”等内容,让环境教育渗透到国旗教育之中,增强全体师生的环境保护意识。每学期少先队都要开展环保教育系列活动,在全校师生中开展“五个一”活动,即每学期举办一次环保主题会;刊出一期环保宣传栏;开展一次环境调查活动;组织一次校外参观活动;落实一次环保公益活动等。各班级还召开环保主题班会,通过故事小品诗歌知识竞赛等多样形式,活跃课堂气氛,增强趣味性,寓环境教育于轻松愉快之中,使学生们在宽松愉悦的气氛中掌握了环保知识。定期召开各班生活委员、劳动委员、水电管理员会议,总结班级财产使用、卫生保洁以及用水、用电情况,并提出具体要求,培养学生养成爱劳动、讲卫生、爱护公物、提倡节约、反对浪费的好习惯,并将此作为“文明班级”评选的依据之一。

三是结合有关节日,开展主题教育

学校结合“ 3月12日 的植树节”“ 3月22日 的节水日”“ 4月22日 地球日”“ 5月31日 世界无烟日”“6·5世界环境日”等纪念日,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宣传教育活动。“植树节”里发动学生为班级献上一盆花,为学校种植一颗“纪念树”,“节水日”中组织学生开展“节约一杯水”活动,“无烟日”里组织学生“给吸烟爸爸的一份信”、“做无烟一代”的大型签名活动和写一篇征文活动,“世界环境日”组织开展“蓝天·碧水需要我们共同努力”的主题活动,“地球日”学校开展“世界只有一个地球”的征文活动以及书法比赛。通过一系列的教育活动,学生不仅学会了关注自然,了解自然,更陶冶了情操,提高了素质。

四是从小处着手,从点滴做起。

全校每个班级都坚持“一天两小扫,一周一大扫,节假日有教师扫”的环境卫生制度,使师生养成爱卫生、讲卫生的良好习惯,教室保护整洁,窗明几净,厕所干净无异味,校园无卫生死角。为加强校园文化环境建设,制作了环保警示牌镶嵌在草坪上,如“绿草青青,请君足下留情”、“绿色代表生命,爱护体现文明”、“珍惜一片绿色,赢得一份快乐”等,文字生动、发人深省,时常警示全体师生学会爱护环境,对师生们的环保意识起到了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文明班级”、“文明宿舍”的评比,更激发了学生们自觉保护环境的责任感,培养了学生劳动的观念,净化了美好的心灵。在评比活动中,同学们自发掀起“把绿色带进校园、带进教室、带进宿舍”的活动,纷纷“种上一棵树,栽上一盆花”,来装扮自己美好的生活。

三、规范行为习惯,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保护环境的习惯。

我们注意把创“绿色学校”特别是把环境教育与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在行为规范养成教育中,渗透环保的教育,引导学生养成爱护环境的良好行为习惯。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第一,严格要求、严格管理。学校对学生在校的行为习惯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张贴上墙,熟记心中。从学习、生活等方面就一个合格的学生应该具备的行为提出了具体明确的要求,其中包括学生在爱护环境、卫生习惯等方面应养成的习惯,如:不随地吐痰,不乱扔纸屑,不攀折花木,不浪费粮食等。对于这些行为学校组织学生进行互评、互议,每天一小评,每周一汇总,每月一总评,并且与班级的考核相挂钩。严格的要求、严格的管理使每一个学生成为自觉维护学校优美环境的“使者”。为了养成学生时时刻刻从每一桩小事做起,养成爱护、保护环境的习惯。

第二,环境熏陶。我们十分重视校园文化建设,一方面对已建成的绿化、盆景、雕塑,进行养护,特别是从美的角度来养护,使学校乔木和灌木俯仰生姿,一年四季绿意萦绕,花团锦簇。另一方面,我们舍得投入,加强了校园的文化环境的建设,制作了各种标语牌,包括校风、学风、教风等,如,“请手下留情,爱护一花一草”“爱护花草树木,就是爱护我们人类”“习惯成就人生”等等。这些标语时时警示学生要学会做人、学会爱护环境,对学生起了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为了巩固绿化成果,在师生群体中树立起“人人爱绿,人人护绿”意识,做到“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学校的环境”。全校上下人人有绿化场地,班班有责任区域。责任到班,责任到人的管理措施,使全体师生形成了责任重于泰山的群体意识。全校建立环境监督岗,由环境教育领导小组成员轮流带队,不定期对全校环境进行检查监督,对问题及时记录并反映,采取改善措施。

第三,师德垂范。“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在环境教育中,我们注意教育的实效性,以具体的行动来教育学生。校领导以身作则,以高尚的的爱护环境的行为在学生中树立威信,广大教师也深刻认识身教重于言教的真谛,时常弯腰拾起飘落在地上的树叶、纸屑,扶起被风吹倒的小树……“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领导、老师的这些举动,如春风化雨,给学生以深刻的影响。

由于学生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因此,我们学校一年四季,“绿”的常绿,“白”(墙壁)的常白,地面常洁,门窗常净。因此,到我们学校参观的领导、宾客无不由衷赞叹我校环境卫生工作做得好。

通过上述诸多实际工作的积累,我们已经认识到:环境教育已成为一门学科,因此,我们不仅要开展环境宣传、培养师生共同的环境意识,还要重视课内外结合,普及环境科学知识。我们的虽取得了一些收获,但也还存在一些不足,如:

1、用于环保资金还有待于加强

2、培养环保师资队伍力度还不够。

3、拿出课时保证环境教育作选修课教学坚持不够。当然,创建“绿色学校”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我们虽然取得了一点成绩,但还有许多不足,我们决心把创建“绿色学校”作为一项重要的、长期的工作继续牢牢抓在手上,通过创建“绿色学校”把学校的办学水平推上一个新的高度,推向一个更高的层次。

第四篇:创建绿色校园简介

以人为本

加强环境教育

推进创绿工作

——民族小学创建省级“绿色学校”情况简介

近年来,我校在上级主管部门的领导下,经过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在寄宿制学校建设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学校近几年的毕业率和合格率均为100%,学校先后被评为县级“文明单位”、“两基”工作先进集体、州级“文明校园”、州级“德育工作先进集体”、全州现代远程教育管理及教学应用“先进学校”、州级先进基层党支部等荣誉称号。

我校自开展创建“绿色学校”工作以来,我们认真贯彻、落实《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为纲要》,确立了创建“绿色学校”的目标,并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提升学校的办学层次和提高办学水平。

一、加强领导,实施一把手工程,奠定创绿的组织和制度基础

环境保护是基本国策。教育学生从小树立环保意识,自觉爱护生态环境的意义非常重大,校领导始终把环保教育当作一件大事来抓,真正把它抓实、抓细,抓出特色,抓出成效。我校认真学习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关于创建“绿色学校”的有关文件,学习各地学校创“绿色学校”的经验,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确立了“一种意识”,就是确立“创绿”要以人为本,着眼于引导全体师生积极参与,着力于师生环保素质的提高的意识。我们还把创建“绿色学校”纳入学校工作的总体规划,制定了创建“绿色学校”的计划,使创建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并加大了监督考核力度,使环境教育的各项措施得到有效落实。

创建“绿色学校”的工作重点主要有两方面,一是搞好校园环境的整治;二是抓好环境教育,增强师生的环境意识,使学生这一未来主体有较高的环境意识,自觉做好保护环境的工作。加强学校环境建设,绿化年年上档次。我们的做法是:

1、精心规划,绿化逐年提升。学校花大力气,投入大量资金搞绿化,凡可绿化的地方都种植了草,力争尽快建成园林式学校。

2、不断净化学校环境。对学校产生的垃圾实行分捡处理,环境卫生管理的做法是责任落实、检查督促相结合,做到校园净化、教室美化、厕所干净、食堂符合卫生标准。为减少白色污染,学校把开展“提倡节约,反对浪费”活动作为创建“绿色学校”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全校师生中大力开展节水节电活动。

二、以科研为先导,优化课程设置,探索学科渗透性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在创建“绿色学校”的过程中,我们认识到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师生的环保意识和环保能力是建设“绿色学校”的重点,因此,我们在创建“绿色学校”之初就把环境教育作为重点来抓。

首先,我们注意根据各科教材中环境教育的渗透点,梳理形成学科环境教育渗透的系列。尤其是语文、数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等几门学科的教学内容,都与环境问题有着密切的联系,可以渗透的内容很多。我们都作了梳理。譬如思品学科渗透以下教育:空气污染、人类健康的危害等等。我们要求教师善于研究和反思,改进教学方法,做到有机、有理,提高环境教育的实效。教师在渗透环保知识教学时,以培养其理性的分析和认识能力为主,逐步使他们掌握一些解决环境问题的技能

其次,积极开展课外活动与社会实践活动,寓环境教育于活动之中。

我们从学校的实际出发,立足于校内,适当走出校门,积极开展丰富的环境教育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环保意识和能力。学校把环境教育当作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和国旗教育有机结合,在周一“国旗下的讲话”中加入“美化校园、爱护公物”、“行动起来,让环保走进校园”、“美化生活环境,争创文明宿舍”等内容,让环境教育渗透到国旗教育之中,增强全体师生的环境保护意识。每学期少先队都要开展环保教育系列活动。

三是结合有关节日,开展主题教育

学校结合“植树节”、“地球日”、“世界无烟日”“世界环境日”等纪念日,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宣传教育活动。通过一系列的教育活动,学生不仅学会了关注自然,了解自然,更陶冶了情操,提高了素质。

四是从小处着手,从点滴做起。

全校每个班级都坚持“一天两小扫,一周一大扫”的环境卫生制度,使师生养成爱卫生、讲卫生的良好习惯,教室保护整洁,窗明几净,厕所干净无异味,校园无卫生死角。“文明班级”、“文明宿舍”的评比,更激发了学生们自觉保护环境的责任感,培养了学生劳动的观念,净化了美好的心灵。在评比活动中,同学们自发掀起“把绿色带进校园、带进教室、带进宿舍”的活动,纷纷“种上一棵树,栽上一盆花”,来装扮自己美好的生活。

三、规范行为习惯,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保护环境的习惯。

我们注意把创“绿色学校”特别是把环境教育与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在行为规范养成教育中,渗透环保的教育,引导学生养成爱护环境的良好行为习惯。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第一,严格要求、严格管理。学校对学生在校的行为习惯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张贴上墙,熟记心中。从学习、生活等方面就一个合格的学生应该具备的行为提出了具体明确的要求,其中包括学生在爱护环境、卫生习惯等方面应养成的习惯,如:不随地吐痰,不乱扔纸屑,不攀折花木,不浪费粮食等。

第二,环境熏陶。我们十分重视校园文化建设,一方面对已建成的绿化、盆景、雕塑,进行养护,特别是从美的角度来养护,使学校乔木和灌木俯仰生姿,一年四季绿意萦绕,花团锦簇。另一方面,我们舍得投入,加强了校园的文化环境的建设,制作了各种标语牌,包括校风、学风、教风等。全校上下人人有绿化场地,班班有责任区域。责任到班,责任到人的管理措施,使全体师生形成了责任重于泰山的群体意识。全校建立环境监督岗,由环境教育领导小组成员轮流带队,不定期对全校环境进行检查监督,对问题及时记录并反映,采取改善措施。

第三,师德垂范。“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在环境教育中,我们注意教育的实效性,以具体的行动来教育学生。校领导以身作则,以高尚的的爱护环境的行为在学生中树立威信,广大教师也深刻认识身教重于言教的真谛,时常弯腰拾起飘落在地上的树叶、纸屑,扶起被风吹倒的小树„„“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领导、老师的这些举动,如春风化雨,给学生以深刻的影响。

当然,创建“绿色学校”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我们虽然取得了一点成绩,但还有许多不足,我们决心把创建“绿色学校”作为一项重要的、长期的工作继续牢牢抓在手上,通过创建“绿色学校”把学校的办学水平推上一个新的高度,推向一个更高的层次。

第五篇:白银区金山中心小学留守儿童之家简介

白银区金山中心小学留守儿童之家简介

白银区金山中心小学始建于1938年。学校占地面积9000平方米,建筑面积为2168平方米。现有11个教学班,学生267人。教师48名。学校承担周边四村12社(梁庄村、永兴村、金山村、民乐村、商业街、郭滩)及部分流动人口子女的义务教育任务。我校建立了农村留守儿童之家,现有留守儿童40人。专(兼)任教师一名。

一、健全领导机构2009年9月成立以学区校长苏维华为组长,苏国泰为副组长,少先大队,各班班主任为成员的关爱留守儿童领导小组.苏生国老师具体全面负责各项工作。加强对留守儿童的统一领导和管理。

二、加强学校的硬件建设。学校按照上级的安排,积极建设“留守儿童之家”。开通亲情电话(0943-831276),心理咨询室、图书室、娱乐室并在室外建设了100多平米的留守儿童活动场地、文化长廊等。

三、加强制度建设。学校制定留守儿童之家管理制度、留守儿童学习制度、留守儿童活动制度、留守儿童工作长期规划。

四、主要措施。

1.对留守儿童,采取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即清楚留守儿童的姓名、性别、年龄、病史、父母打工地点、联系方式等)、实行三个优先(学习上优先辅导、生活上优先关心、活动上优先参与),强化对留守少年儿童的成长保障工作,做到学习上有个别辅导,生活上有生活老师照料,活动上能优先参加。对留守儿童中的学困生要给予特别关怀和帮扶,让他们充分享受学校、老师的温暖,和其他同学在同一蓝天下健康愉快成长。

2、开展读书演讲比赛、给父母的一份信、“感恩的心”体会父母的爱等活动使留守儿童的敢于和大家交流,使他们的心理、思想得到矫正,培养了他们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3、学校对留守儿童要多看一眼,多问一声,多帮一把,使学生开心、家长放心。食堂注意营养搭配均衡,有益身体发育。留守儿童患病时,及时诊治,悉心照料。指导寄宿学生学会生活自理,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习惯。

4.建立班主任与留守儿童交流谈心制度,任课教师结合学习情况经常开展谈心活动,用爱心呵护留守儿童,使留守儿童感到老师胜似父母、学校胜似家庭。班主任、任课教师定期进行家访。

下载金山镇中心小学“绿色校园”简介word格式文档
下载金山镇中心小学“绿色校园”简介.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半程镇中心小学简介

    半程镇中心小学简介 半程镇中心小学位于镇驻地,东接沂蒙大道西靠205国道。乘自然秀美之灵气,聚政通人和之风韵,周边人口密集、工厂林立、经贸发达、交通便利,是一所现代化学校。......

    大山镇中心小学简介

    大山镇中心小学简介 大山镇中心小学前身为大山丫保安小学,创建于1986年。1992年建镇时更名为大山镇中心小学,1995年迁址到现所在地。学校占地面积11332平方米,现有一栋教学楼,一......

    擂鼓镇中心小学简介

    擂鼓镇中心小学简介 擂鼓镇中心小学地处擂鼓镇中心地段,是一所寄宿制完全小学,其前身为擂鼓村小学,1988年更名为擂鼓镇中心小学,学校现有教学班15个,其中幼儿园3个,学生总数800余......

    十亩地镇中心小学简介

    佛坪县十亩地镇中心小学简介 佛坪县十亩地镇中心小学,原为佛坪县十亩地学校。位于佛坪县城西南25公里处的十亩地街 ,是一所半寄宿制小学,服务半径5公里,覆盖5个行政村,校园现占地......

    闽清县梅城镇中心小学简介

    福建省福州市闽清县梅城镇中心小学 办学基本情况 闽清县梅城镇中心小学(下辖大路小学和溪口小学两所完小、梅城镇文化技术学校和梅城镇中心幼儿园),位于闽清县梅城镇桂园里,是一......

    省级示范镇中心小学简介

    大田集镇中心小学2014年度省级示范镇材料汇编 大田集镇中心小学情况介绍 田集中心小学简介 大田集镇中心小学位于成武、巨野、金乡三县交界处。现有20个教学班、1053名学生......

    十字街镇中心小学简介及运动会相关材料

    十字街镇中心小学简介 十字街镇中心小学新建于1983年,占地面积12860平方米,教学楼建筑面积2160平方米。现有教师23人,其中专科学历17人,本科学历5人,中学高级教师2人,小学高级老师......

    安远镇中心小学简介2010.2

    天祝藏族自治县安远镇中心小学简介安远镇中心小学是一所历史悠久的学校,始建于1944年(中华民国33年)。学校原名“私立益堃小学”,解放后更名为“省立安远小学”,1956年改名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