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会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说字的具体含义(范文)

时间:2019-05-13 02:53:2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体会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说字的具体含义(范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体会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说字的具体含义(范文)》。

第一篇:体会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说字的具体含义(范文)

题目

:体会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说”字的具体含义。

(1)作为争取民主的战士,青年运动的领导人,闻一多先生“说”了。

(2)这不再是“做了再说”或“做了也不一定说”了。

答案:

(1)告诉别人,字干了些什么。

(2)向别人炫耀。

(3)对革命的宣传动员,对反动派的揭露和斥责。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体会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说”的含义。

1、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

2、他并没有先“说”,但他做了。

3、他“说”了,跟着是做。

答案:

①向人家宣告自己要干什么或告白自己干了什么。

②吹嘘、自诩,这里赞扬了闻一多先生的实干精神和谦虚美德。③对于革命的宣传和动员,对反动派的揭露和斥责。

第二篇:短文两篇加点字句子翻译

共工怒触不周山

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 从前

碰、撞 从前,共工和颛顼争夺帝位,(共工)怒而用头去撞不周山

天柱折地维绝

绳子

支撑天的柱子折了,系挂地的绳子断了。

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

天向西北倾斜,所以日月星辰都朝西北方向移动

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

积水

尘土,这里指泥沙

地的东南角陷塌了,所以江湖流水泥沙朝东南方向流去了。

夸父逐日

夸父与日逐走,入日;

竞跑、赛跑

追赶到太阳落下的地方

夸父与太阳竞跑,一直追赶到太阳落下的地方;

渴,欲得饮,饮于河、渭;

黄河、渭水

他感到口渴,想要喝水,就到黄河、渭水喝水。

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

大湖

在半路因口渴而死

黄河、渭水的水不够,又去北方的大湖喝水。还没赶到大湖,在半路因口渴而死。

弃其杖,化为邓林。

邓林即“桃林” 他遗弃的手杖,化成桃林。

第三篇:怎样体会句子的深层含义

怎样体会句子的深层含义

关键词

怎样

体会

深层含义

摘要

教学中时常会遇到“体会句子的深层含义”的问题,怎样解决呢?从写作背景、作者的身世经历、写作意图、语言的表达方式等方面入手。

语文教学中,时常会遇到“体会句子的深层含义”的问题,这是教学的一个难点。难就难在它的含义不外现,不易察觉,而学生的阅读理解经验又尚浅。这是师生都颇感头痛、颇费周折的事情。要解决这个难点,我们先弄清下面的问题:

1、什么是句子的深层含义。

所谓句子的深层含义,是指有些句子除了字面所有的意义外,还有一些隐含在字面里面的信息或言外之意,即“话中有话,言外有意”。这是作者没直接说出来的,它往往包含着作者的思想感情、写作目的或写作动因,需要我们细品慢嚼。

2、作者为什么不直接说出,而又用什么方式说出来、能让读者体会到的。

“文如其人”,纵观古今,横观中外,诗歌也好,散文也好,小说也好,无不是作者的化身、时代的缩影。作者不直接表明,原 因是多方面的。或者是限于写作环境不便直说,或者是限于作者的难言之隐,或者是作者有心留给读者思考、回味的余地。而语言的含蓄、委婉的表现力,以及比喻、借代、反语、双关、象征、夸张等各种手法都为作者的间接表达提供了条件。

弄明白了上述问题,便为我们如何去体会句子的深层含义提供了路径。——怎样去体会呢?作如下三点简述:

(一)了解写作背景

前面说过,一篇文章,往往是作者在一定的背景下的产物,因此,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是帮助体会句子的的深层含义的一条重要途径。例如: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诗句选自初中第三册《春望》,作者杜甫。从字面来看,诗句是“触景伤离别”,但实际不是。不妨了解一下这首诗的写作背景。本诗作于“安史之乱”后沦陷的长安,内乱战后的长安恢复了平静与繁荣,但战乱的余悸还在心头。所以,作者是“触景感时(国家大事),”意思是说:看到战后的景象,仿佛花也因感叹时事而落泪,鸟也因人世间的离别而伤心。诗句表现出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怀。又如

望西山……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

为类。

这是柳宗元写的《永州八记》之一《始得西山宴游记》(初中第五册)里的句子。初看,这是写景。但联系作者的身世经历和写作背景来看,作者当时因参与王叔文改革而被贬到永州,于是,公余时遍游永州山水,写下《永州八记》,借景抒情。画线句就是 借写景去表现自己不与小人为伍的傲世情怀。再如

我提着这灵巧的小橘灯,慢慢地在黑暗潮湿的山路上走着。这朦胧的橘红的光,实在照不了多远,但这小姑娘的镇定、勇敢、乐观的精神鼓舞了我,我似乎觉得眼前有无限光明!

这是初中第二册的《小橘灯》中的一段,作者(冰心)写作本文时是在黑暗的社会。不难体会到,这些句子的深层含义是:社会环境虽然黑暗、恶劣,但人们有冲破这种黑暗的精神,光明一定会迎来的。作者的写作意图是给生活在黑暗社会的人们坚定勇敢地争取光明的精神以无限的鼓舞。

(二)联系上下文,结合特定的语境和手法

上例中,联系上下文可以了解到,“黑暗潮湿”、“路”、“朦胧的橘红的光”等词语用的是象征手法,一语双关,表面是写“夜”、“路”、“小橘灯的光”,暗里指“社会的黑暗”、“革命的道路”、“革命前途的光明”,还有“鼓舞”、“眼前”等词,联系起来一想,其深层含义也不难体会。又如

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60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难怪他们疑惑。(初中第六册,鲁迅《藤野先生》)

单从句子的表面看,鲁迅是承认一种事实:中国人就是差,难怪日本人说。但联系上文来看,日本人制造事端,极卑鄙,鲁迅对他们的丑行极端愤慨。因此,这句话是用反语的手法说出来,以反嘲日本人无能。

(三)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

写人的文章,离不开写人的精神面貌或思想感情、性格特点。作者在字里行间都会透露出这些信息。因此,从分析人物的性格 特点入手,也可以体会句子的深层含义。例如

父亲被这种高贵的吃法打动了,走到我母亲和两个姐姐身边问:“你们要不要我请你们吃牡蛎?”

……两个姐姐赞成。母亲……说:“我怕伤胃,你给孩子们买几个好了,可别太多,吃多了要生病的。(初中第五册,莫泊桑《我的叔叔于勒》”)

表面看,父亲和母亲都很“爱”我们:父亲要给我们买牡蛎吃,母亲关心我们的健康。但仔细分析这两个人物的性格特点,就会发现:这是假像。“父亲”和“母亲”的性格特点都是爱虚荣,爱面子,自私,嗜钱如命,认钱不认人。通过这样一分析,就会恍然大悟:原来是父亲想充一回阔气,扮一回“高贵”,以炫耀一番;而母亲则是怕花钱。

体会句子的深层含义的方法不止于此,还可以从作者的创作风格入手,如杜甫是现实主义作家,他的诗作多表现爱国主义题材(如上述《春望》)。还可以从文章的中心思想入手,从关键词语入手……实际上,在具体运用中,往往是综合运用多方面、多角度、多渠道的方式方法的。也只有这样,才能够做到准确体会。

第四篇:从“中”字的三重含义看中庸思想

从“中”字的三重含义看中庸思想

徐克谦

“中庸”不仅是建立在儒家人性论基础上的一种伦理道德观,同时也是一种思想方法。作为具有具体内容的儒家伦理道德观的“中庸”由孔子首创,经过后来的儒家、特别是《中庸》一文的作者充实发挥而完成。但是作为思想方法的“中庸”或用“中”的思想,则在孔子之前就已存在,儒家的“中庸”说正是从前人有关用“中”的思想发展演变而来的。“中”字在先秦古籍中的常见字义有三:一指中间、中等、两者之间;二指适宜、合适、恰好、合乎一定的标准,用作动词,也即“圆者中规、方者中矩”的“中”;三指人心、内心,即人的内在精神世界。以前之所以有人会把“中庸”简单地理解为折衷主义或调和主义,就是由于仅仅从第一种字义上来理解“中庸”的“中”。但笔者认为“中庸”的“中”与上述三种含义都有关系,只有把这三方面的意思贯通了理解,才能弄清“中庸”的完整的含义。

先秦用“中”的思想一直可以上溯到西周时代关于刑罚之“中”的观念。《尚书·吕刑》里说:“士制百姓于刑之中”,“故乃明于刑之中”,“惟良折狱,罔非在中。”“明启刑书相占,咸庶中正。”这里所说的“刑之中”、“在中”、“中正”,都是指的执行刑罚要准确、合理、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也即严格地中于法律(刑书)所制定的标准。这里的“中”同无原则地在对立的两极之间搞折中调和毫不相干。“中”是有原则的,既然要中于一定的标准,这个标准就是原则。求“中”、反对过与不及,反对偏与倚,都是以有一个原则为前提的。如果不是先有一个“中”的标准、原则,过与不及、偏与倚也就根本不存在,更谈不上在它们之间搞调和折中了。

正因为“中”有恰到好处地符合于一定的标准意思,因而这个标准本身有时也可称之为“中”。《荀子·礼论》所谓先王“为之立中制节”,意思就是说先王为之制立标准。这里的“中”与“节”是一个意思,都是指标准、法度。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中”与“极”的含义相通。先秦典籍里的“极”字常常可以训为“中”。如果我们从中于一定的标准这个意义上来理解用“中”,并知道这一标准本身亦可称之为“中”,那么,“中”与“极”的内在联系就不难解释了,因为“极”也包含标准、准则的意思。《诗·卫风·氓》曰:“士也罔极”,所谓“罔极”,就是反复无常,没有一定的准则。郑《笺》曰:“极,中也。”可见“中”与“极”一样,都是指一定的标准、准则。《尚书·洪范》有“皇极”一畴,传云:“皇,大;极,中也。”孔颖达《正义》也指出:“极之为中,常训也。”所谓“皇极”就是“大中”,也即大准则、大法度的意思。正如蔡沈《书经集传》所说:“极”是“标准之名,中立而四方之所取正焉者也。”一切政治道德行为皆需合于“皇极”的法则,否则就是“偏”、“陂”。而反对“偏”、“陂”也正是在“皇建其有极”的前提下进行的。总之,建“极”与有“中”意思是相通的,其基本含义都是说要公正地符合一定的准则和法度。孔子将上述这种用“中”思想发挥运用到他的伦理道德理论中,从而发明了儒家的“中庸”说。孔子说:“中庸之为德,其至矣乎!民鲜久矣。”(《论语·雍也》)可见孔子是把“中庸”作为一种难能可贵的道德伦理准则而提出的。儒家伦理学的“中庸”说同前人有关用“中”的思想的不同,就在于儒家对“中”的标准赋予了新的具体内容,这个具体内容就是以“仁”为内在核心,以“礼”为外在形式的儒家伦理道德观。但“中”字的基本含义,即合宜,合乎一定的标准或法则这一种意思,仍然保留在儒家的“中庸”说中。

“孔子曰:‘不得中道而与之,必也狂狷乎’。”(《孟子·尽心下》)这里所谓“中道”,不能简单地只理解为中间道路。“中道”的“中”也有适宜、符合的意思。孟子也提到“中道”,《孟子·尽心上》说:“大匠不为拙工废绳墨,羿不为拙射变其彀率。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中道而立,能者从之。”这里可以明显看出,所谓“中道”,就是要象工匠做工要中于绳墨,射手调弓要合于彀率一样,符合“道”的要求。《礼记·中庸》说圣人“从容中道”,孔《疏》解释为“从容闲暇而自中乎道。”《大戴礼记·保傅》说“化与心成,故中道若性”。王聘珍注云:“中,适也。”所有这些“中道”,都是中于道,合于道的意思,和折中调和、中间道路风马牛不相及。儒家反对过与不及,也正是相对于是否中于“道”这一前提而言的。

又如荀子曾说:“凡事行,有益于理者立之,无益于理者废之,夫是之谓中事。凡知说,有益于理者为之,无益于理者舍之,夫是之谓中说。事行失中谓之奸事,知说失中谓之奸道。”(《荀子·儒效》)荀子所说的“中事”、“中说”,也决非折中之事,调和之说。这里的“中”也跟“中道”的“中”一样,应解释为合宜,合乎一定的标准。“中事”、“中说”也即合理之事,合宜之说。

具体来说,儒家的“中”以什么为标准呢?按照孔子、荀子等的说法,这个标准就是“礼”。

《礼记·仲尼燕居》篇记载了孔子与弟子们的一段对话:“子曰:‘敬而不中礼,谓之野;恭而不中礼,谓之给;勇而不中礼,谓之逆’。„„子贡越席而对曰:‘敢问将何以为此中者也?’子曰:‘礼乎礼,夫礼所以制中也’。”由此可见,孔子所谓“中”,是以“礼”的要求为标准的。后来荀子也说:先王之道“比中而行。曷谓中?曰:礼义是也。”(《荀子·儒效》)儒家常用射箭来比喻德行的“中”之与否。这是一个非常恰当的比喻。这一点在《礼记·射义》里讲得最具体:“故射者,进退周还必中礼。内志正,外体直,然后持弓矢审固,然后可以言中,此可以观德行。”“为人父者,以为父鹄;为人子者,以为子鹄;为人君者,以为君鹄;为人臣者,以为臣鹄。故射者,各射己之鹄。”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儒家所谓“中”,就是要求人们符合“礼”的道德准则,中于礼对自己的要求。但是孟子和《礼记·中庸》一文对“中庸”的含义又有了进一步的补充和发展。《中庸》对“中庸”说的补充在于它增加了“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这样一层含义。这样一来,“中”就与人所固有的含而未发的内心状态联系了起来。本来,在先秦典籍里“中”字也常常用来指人的内心世界。如《礼记·乐记》所谓“情动于中,故形于声”,《左传》所谓“信不由中,质无益也”都是。但《中庸》用这样一个“中”来指含而未发的喜怒哀乐之情,是有其特定的用意的。它是要说明:“中”的要求,也即礼的道德准则,是根源于人的含而未发的内心,也即根植于人所固有的“善端”的。这样一个“中”,实际上相当于孟子所说的“良知良能”。进一步深入体味,还可以发现,这个“中”既是内在的,也是超越的。《左传》成公13年引刘子曰:“吾闻之,民受天地之中以生,所谓命也。”尧对舜说:“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厥中!”(《论语·尧曰》)这可理解为“中”乃天所授予。由此可见这个“中”不仅是人心,而且还是天地之心,实际上也就是《中庸》“天命之谓性”的那个“性”,或孟子所谓“本心”。

这样一个“中”字就把儒家所谓“内外之道”贯通了起来:一方面,“中”是内在的,指人内心的某种主观状态,也即含而未发的内在要求;另一方面,“中”又是外在的,也即表现于外部行为上的“中节”、合于礼。二者又是相统一的:内心之“中”正是行为“中节”的前提,而行为的中于节,则是内心之“中”的外化,对象化。同时这个“中”也把天道与人道贯通了:因为它一方面是内在于人心中的,另一方面却又是受之于天,是天所赋予的“命”,其实也就是指人之所以为人的内在的和必然的要求。

《中庸》一文的主要内容,正是在这样一种内与外、天与人的关系上,反复阐明儒家的中庸之道的。《中庸》说:“忠恕违道不远。”认为“忠恕”的含义是和中庸之道差不多的。“忠”也就是要存养省察内心之“中”;“恕”则是要发而为外在道德行为的“中节”,也即用礼的要求来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中庸》认为道德修养首先要从人所不见的“慎独”工夫做起,“内省不疚,无恶于志”,达到内心的“诚”。这也是说的含而未发之“中”的修养。由此出发,就能“微之显”,“暗然而日章,渐渐外化为行动中的“时中”、“中节”。《中庸》又提出要以“三达德”行“五达道”。“三达德”即“智、仁、勇”三个最基本的道德萌芽,“五达道”是指“君臣”、“父子”、“夫妇”、“昆弟”、“朋友之交”五种社会道德伦常关系,也就是儒家所谓“礼”的主要内容。以“三达德”行“五达道”,同样也是说的内心道德存养与外部行为中于礼之间的关系。《中庸》也用了“射”的比喻来说明它的中庸之道:“射有似乎君子,失诸正鹄,反求诸其身。”射中射不中,看起来是个外部行动,但“中”之与否的根本,却在于自己内心是否有这个“中”,在于自身是否达到了“中”的水平。内心之“中”的功夫不够,发而为外部行动,则不是“过”,就是“不及”;不是“偏”,就是“倚”。所以射而不中,不能怨天尤人,只应该“反求诸己”。《礼记·大学》云:“诚于中,形于外,”“心诚求之,虽不中,不远矣。”《易传·文言》在论述坤卦“六五”这一中爻的含义时也说:“美在其中,而畅于四支,发于事业,美之至也!”这都可以与《中庸》所阐发的这种“中庸”之道互相发明。

内心之“中”与外部行为“中节”两者的圆满统一,《中庸》就称之为“合内外之道”,“致中和”。“致中和”的结果不仅能使君臣父子各处其位,而且可以参天地之造化,使天地万物各得其所。这就是“中”的大功用,所以叫做“中庸”,因为“庸”字,就有“用”的意思。

《中庸》在“一篇之体要”的首章中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这就完整地表述了作为伦理道德观的儒家“中庸”说。

当然,不可否认“中庸”的“中”还有中间、中等的意思。如所谓“执两用中”的“中”。又如“中庸”相对于过与不及、“中道”相对于狂与狷,确实是处于两个极端的中间。因此,儒家通常反对走极端,在对立的两极之间寻求比较适中的解决方案。如既不要“过”,也不要“不及”;既不要太“进”,也不要太“退”(“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既要“尊贤”,又要“容众”;既要“嘉善”,又要“矜不能”;既要“尊德性”,又要“道问学”;既要“致广大”,又要“极精微”;可以“乐”,但不能“淫”;可以“哀”但不能“伤”;可以“怨”,但不能“怒”,等等。这都是在两个极端之间寻求适中的办法。

但是,这样一种中庸或中道之所以是正确的,并不只是因为它处于两极的中间,而是因为它合于内心之“中”和外在之“节”的标准。虽然我们可以说,处于两极之间的选择通常会是比较正确的,但却绝不能说凡是处于两极之间的选择都绝对正确的。因为其正确性并不是由其“中间性”决定的。

正因为如此,先秦儒家还提出一个“权”字来作为“中”的补充。“权”的意思本来是指秤锤,秤锤的位置是灵活的,它根据不同的重量在秤杆上移动不同的位置,这个位置当然不会永远处于正中,但却永远应当是处在一个适当的位置上。“中”正是要和这样一个灵活的“权”相配合。“权”的思想在儒家之前也已出现。《吕刑》在解释“刑之中”时曾说:“上刑适轻,下服;下刑适重,上服。轻重诸罚有权,刑罚世轻世重,惟齐非齐,有伦有要。”这就是说,要根据不同的具体情况,灵活地掌握标准,采用轻重不同的刑罚与之相适应,求得刑罚的合宜。儒家“中庸”说也继承了“权”的因素。孟子对“汤执中”持赞扬态度(《孟子·离娄下》)而对“子莫执中”却颇有微词(《孟子·尽心上》),其原因就是子莫“执中无权”,缺乏灵活性。孟子称赞孔子为“圣之时者”,则是因为孔子能根据一时一地不同的具体情况,灵活地决定自己的行动,“可以速而速,可以久而久;可以处而处,可以仕而仕。”(《孟子·万章下》)《礼记·中庸》说:“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这就是说尽管一时一地的具体情况不同,但君子却能灵活对待,随时做得十分合宜,言行中乎道德规范。“中”与“时”的关系,也就是“中”与“权”的关系。同样,儒家所谓“时中”所表现出来的灵活性,也决不意味着放弃道德规范的根本原则。这就是所谓“大德不逾闲,小德出入可也。”(《论语·子张》)

总的来说,所谓“中庸”,就是要以人的内在要求(人性、本心)为出发点和根本价值依据,在外部环境(包括自然的和社会的环境)中寻求“中节”,也就是使内在要求,在现有的外在环境与条件下,得到最适宜的、最恰当的、无过与不及的表达与实现。这也就是《中庸》所谓“致中和”、“合内外之道”。如果人们能在一切事情上恰到好处地这样做,则“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中庸”的确往往是介于两极之间,其效果看上去通常是很平常的,也许在有些人看来是卑之无甚高论,只是commonsense 而已。不如极端的言行和主张那样,或使人热血沸腾、慷慨激昂,或令人触目惊心,毛骨悚然。“中庸”只是平常道理,“庸”字也有平常、普通的意思。但中庸却决不是平庸,而是在平常普通中见出“极高明”,在平凡中体现出伟大。因为中庸所要坚持的是合于内在尺度和外在要求的正确道路。

因此,坚持“中庸”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往往要比不负责任地唱一点哗众取宠、耸人听闻的极端的调子难得多。荀子曾说:“天下有中,敢直其身!”(《荀子·性恶》)可见要做到“中”。并不象做个和事佬那样轻而易举,需要的倒是胆量和勇气。《中庸》所说的“中立不倚”,也决不是一种保持中立的骑墙派主张,而是儒家所标举的一种难能可贵的君子节操。这一点联系《中庸》上下文就可以明显看出:“故君子和而不流,强哉矫!中立而不倚,强哉矫!国有道不变塞焉,强哉矫!国无道,至死不变,强哉矫!”可见“中立不倚”就是说“中”的道德信念和准则一旦确立,就永不偏离,无论治世乱世、有道无道,君子都要坚守信念,保持节操,“至死不变”。孔子提倡“死守善道”,说“匹夫不可夺志。”(《论语·子罕》)曾子说:“临大节而不可夺也。”(《论语·泰伯》)孟子说:“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滕文公下》)荀子说:“上不循于乱世之君,下不俗于乱世之民。仁之所在无贫穷,仁之所亡无富贵。”(《荀子·性恶》)《礼记·儒行》说:“戴仁而行,抱义而处,虽有暴政,不更其所。”从这些话可以看出,坚持“中立不倚”,不调和,不妥协,正是儒家一贯的优良传统。

从尧所谓“允执厥中”,舜所谓“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到孔子提出“中庸”之德,再到《中庸》一文全面阐述“中庸”思想,以后历代许多儒家思想家也一直继承着这样一种中庸之道的传统。甚至在儒家以外的其他思想家那里,中庸思想也有所表现。如庄子所谓“无入而藏,无出而阳,柴立其中央”(《庄子·达生》);“周将处乎材与不材之间”(《庄子·山木》);韩非子所谓“去甚去泰,身乃无害”(《韩非子·扬权》);《管子·宙合》篇所谓“中正者,治之本也”,《白心》篇所谓“和以反中,形性相葆”等等,都与儒家的中庸之道有相通之处。

可以说中庸之道已成为中华民族颇具特色的一种思想方法和道德品性。中国人有一普遍的共识,即认为“物极必反”,也就是说,任何极端的主张和做法都是不可能长久的。因为到了极端,事物就要走向反面。而只有中道才是常道,才能持久。一个社会,一个国家,若能坚持中常之道,则可能有持久的发展与进步。若总是在两极之间跳来跳去,则民不堪其苦,国不堪其乱。然而,坚持中常之道却也不易,往往要受到来自两个极端的夹攻:左的说你太右,右的说你太左;激进的说你太保守,保守的说你太激进„„因此,坚持中常之道,需要冷静清醒的头脑,稳健笃实的品格,坚韧不拔的毅力。孔子之所以说“中庸”是难能可贵的“至德”,“民鲜久矣”,原因恐怕也在于此。

总之,“中庸”既是一种伦理学说,同时也代表了一种思想方法,强调内心之“中”与外在之“节”的准确契合,以达到“和”的大功用;而“中”的基本原则是适度,无过不及,恰到好处。追求中常之道,内外协调,保持平衡,不走极端,这样一种思维方式使中华民族形成了一种稳健笃实的民族性格。

第五篇:三上语文改正下列句子中的错别字

改正下列句子中的错别字

1、华罗庚下了车,急步走进客亭。()()

2、少年底声道谢,从桌子捡起了硬币。()()

3、一巴硬币辟头铺盖脸地砸在这些人的头上、肩上。()()

4、他学识渊博,另人敬配。()()

5、我们都应该互相遵重,你难到不明白吗?(6、子写得不好看,别报愿铅笔遭糕。()()())()

下载体会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说字的具体含义(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体会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说字的具体含义(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show interface的输出中所有表项的具体含义

    show interface的输出中所有表项的具体含义在cisco上查看第2槽位上第1个PA上的第1个快速以太网接口的接口配置信息:下表给出了show interface的输出中所有表项的具体含义:......

    在阅读教学中如何理解句子的含义范文合集

    在阅读教学中如何理解句子的含义 ——学法指导 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之一是阅读教学,在阅读教学中要重视句子的教学,培养学生理解句子的能力,这就要教给学生理解句子的方法。......

    小说中词语和句子的含义。作用

    词语和句子的含义、作用 一般地说,高考试题测试词语的含义,往往不是词典中所诠释的“规范”意思, 而是在文章中的具体的义项。 一、理解文中重要词语不能离开特定的语言环境 所......

    散文阅读中的“句子含义理解”练习

    阅读专项训练 散文阅读“理解句子含意”类试题 听 雨 叶延滨 ⑴写下这个题目,便不自觉地在心里吟诵起那些熟悉的诗篇,而且大多是古人的句子。雨,大概是古典的。而且常常当人们......

    1选出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

    中学生学习库 http://www.xiexiebang.com 一、1.选出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 ) A. 面对这道难题,他漫不经心地做,最后还是没有解出来。 B. 当四川汶川大地震不期而遇......

    从感恩教育中体会三观的含义

    从感恩教育中体会三观的含义 教学内容: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熟悉并了解“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

    借助多媒体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体会借物喻人的写法[本站推荐]

    借助多媒体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体会借物喻人的写法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精读课文《白杨》教学建议 摘要:这是一篇借物喻人、含义深刻的文章,云南多数农村孩子都没见过文章里......

    在阅读教学中,寻找理解文章重点句子含义的有效策略

    在阅读教学中,寻找理解文章重点句子含义的有效策略 一、问题的提出 根据新的课程标准的要求,理解句子的含义,谈阅读的感受是检测小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重要内容之一。理解了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