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歌分类鉴赏反馈课学案 Microsoft Word 文档

时间:2019-05-13 02:39:2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古典诗歌分类鉴赏反馈课学案 Microsoft Word 文档》,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古典诗歌分类鉴赏反馈课学案 Microsoft Word 文档》。

第一篇:古典诗歌分类鉴赏反馈课学案 Microsoft Word 文档

古典诗歌分类鉴赏反馈课学案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相关题目:

征人怨柳中庸

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1)为什么说这是一首边塞诗?结合诗句具体说明。

(2)诗题为“征人怨”,通篇虽无“怨”字,但句句有“怨情”,请作简要赏析。

华清宫吴融

四郊飞雪暗云端,惟此宫中落便干。绿树碧檐相掩映,无人知道外边寒。

过华清宫李约

君王游乐万机轻,一曲霓裳四海兵。玉辇升天人已尽,故宫惟有树长生。

两首诗各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白云泉白居易

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闲。何必奔冲山下去,更添波浪向人间。

(1)简要分析诗中抒情主人公的形象特点。

(2)本诗在艺术手法上有何突出特点?试简要分析。

新晴野望 王 维(唐)

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氛垢:尘垢

(1)第三联上下两句中最精炼传神的分别是那一个字?请作简要分析。

(2)尾联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图景?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春行即兴李华

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①这首诗的三、四两句运用了哪种修辞方法?请具体说明。

②古人在谈到诗歌创作时曾说:“作诗不过情、景二端。”请从“景”和“情”的角度来赏析这首诗。

•征人怨参考答案: ①诗中有金河、玉关、青冢、黄河、黑山等边塞地名,写了征人的戌边生活。②怨年年岁岁频繁调动,怨时时刻刻练兵备战,怨气候苦寒,怨景色单调。华清宫参考答案: 第一首诗通过写景状物,鞭挞无视人民疾苦、沉湎于享乐的统治者。第二首诗通过咏史抒怀,讽刺统治者荒淫误国,感叹王朝兴衰。白云泉参考答案:(1)本诗抒情主人公是一个胸怀淡泊、精神闲适、渴望摆脱俗务,具有出世归隐思

想的仕人。诗人以“云自无心水自闲”自况,表面上写白云随风飘荡,舒卷自如,无牵无挂,泉水淙淙潺潺,自由流淌,从容自得,实际上正是诗人内心的独白。

•(2)诗人运用象征手法写景寓志,以云水的逍遥自在比喻恬淡的胸怀和闲适的心情,用泉水激起的自然风浪象征社会风浪,言浅意深,理趣盎然。

•新晴望野参考答案:(1)分别是明和出。明和出,充分显示出雨后新晴的景色。明是明亮,田外的白水

在阳光的照射下,分外明亮;出是秀出,雨水冲洗过的群山,在阳光之下,更加秀丽突出。

•(2)写了农忙时节,农人全家在农田里忙于耕作的景象。好处:再次突出新晴的主

题,因为只有在新晴,农人才去耕作;给前面的静态画面增添无限生机,使整个画面活起来。

• 春行即兴参考答案:

• ①用对偶的修辞手法,“芳树”对“春山”,“花”对“鸟”,“自落”对“空啼”。

②这首诗写了“春行”时的所见所闻:有草有水,有树有山,有花有鸟,可谓一句一景,且每个画面均有特色。但诗又不是纯粹写景,而是景中含情,情景交融。诗中“花自落”、“鸟空啼”之景者显出了山中的宁静,从中更透出一丝伤春、凄凉之情。

第二篇:答案:古典诗歌分类鉴赏反馈课Microsoft Word 文档

古典诗歌分类鉴赏反馈课学案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相关题目:

征人怨柳中庸

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年年驻防金河,现今又来守玉门关,天天只有马鞭和大刀与我作伴。暮春时节里只有白雪落到昭君墓地,万里黄河又绕过了边陲遥远的黑山又向远方奔去。)

(1)为什么说这是一首边塞诗?结合诗句具体说明。

(2)诗题为“征人怨”,通篇虽无“怨”字,但句句有“怨情”,请作简要赏析。①诗中有金河、玉关、青冢、黄河、黑山等边塞地名,写了征人的戌边生活。

(注:边塞诗意象边关、玉门关、羌笛、琵琶、胡人、胡马、黄河、长城、明月、阴山、黑山、烽火、狼烟、宝剑、马、铠甲等)

②怨年年岁岁频繁调动,怨时时刻刻练兵备战,怨气候苦寒,怨景色单调。(前两句从时间入笔:年复一年,一时在金河一时又在玉关,东西奔波;日复一日,跃马横刀,征战不休。这两句“岁岁”“朝朝”相对,“金河”“玉关”“马策”“刀环”并举,又加以“复”字、“与”字,给人以单调困苦、无尽无穷之感,怨情自然透出。

三句写空间:时届暮春,所见者却惟有白雪落向青冢而已。肃杀如此,怎不令人凄绝?末句写边塞的山川形势:滔滔黄河,绕过沉沉黑山,复又奔腾向前。这两句写景,似乎与诗题无关,其实都是征人常见之景,常履之地,因而从白雪青冢与黄河黑山这两幅图画里,我们不仅看到征戍之地的苦寒与荒凉,也可以感受到征人转战跋涉的辛苦。诗虽然不直接发出怨语,而蕴蓄于其中的怨恨之情足以使人回肠荡气。)

描绘了边地战士的艰苦生活,表达了对戍边生活的怨恨和厌恶之情。(其它情感?)抓住意象的特点、能体现感情的字眼、对边塞生活的特征的描述来体会诗人的情感。(黄沙百战穿金甲?)

华清宫吴融

四郊飞雪暗云端,惟此宫中落便干。绿树碧檐相掩映,无人知道外边寒。

(暗写出了雪的大和密,排空而至;外冷内暖,对比鲜明;)

过华清宫李约

君王游乐万机轻,一曲霓裳四海兵。玉辇升天人已尽,故宫惟有树长生。

(君主追求淫逸,将国计民生的大事看得很轻。结果,兵变作乱,帝后升天,惟有千年长生树仍直直地长在那里)

两首诗各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第一首诗写景状物,通过对比手法,无情地鞭挞了无视人民疾苦、沉湎于享乐的统治者。第二首诗咏史抒怀,讽刺统治者荒淫误国,感叹王朝兴衰。

(怀古诗:或表明自己的看法,或感慨个人遭遇,或借古讽今、抨击社会现实,或借题发挥抒发沧桑变化的感慨。)

白云泉白居易

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闲。何必奔冲山下去,更添波浪向人间。

(两个“自”写出了自由自在不受羁绊,无心和闲体现了一种甘于淡泊、悠闲自得的心境,后两句写出了不愿意纠缠于世事俗务之中。)

(1)简要分析诗中抒情主人公的形象特点

(主人公的形象其实就是所咏之物的形象)。

(2)本诗在艺术手法上有何突出特点?试简要分析。

(1)本诗抒情主人公是一个胸怀淡泊、精神闲适、渴望摆脱俗务,具有出世归隐思想的仕人。诗人以“云自无心水自闲”自况,表面上写白云随风飘荡,舒卷自如,无牵无挂,泉水淙淙潺潺,自由流淌,从容自得,实际上正是诗人内心的独白。

(2)诗人运用象征手法写景寓志,以云水的逍遥自在比喻恬淡的胸怀和闲适的心情,用泉水激起的自然风浪象征社会风浪,言浅意深,理趣盎然。

(抓物象特征 ——品情感态度——联系现实 ——揣摩深意

托物言志、借物抒怀、比喻、象征等)

新晴野望 王 维(唐)

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氛垢:尘垢(远处,可以遥遥望见临靠着河边渡头的城门楼;近处,可以看到村边的绿树紧连着溪流的入河口。)

(1)第三联上下两句中最精炼传神的分别是那一个字?请作简要分析。

(2)尾联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图景?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1)分别是明和出。明是明亮,田外的白水在阳光的照射下,分外明亮;出是秀出,雨水冲洗过的群山,在阳光之下,更加秀丽突出。明和出,充分显示出雨后新晴的景色。

(2)写了农忙时节,农人全家在农田里忙于耕作的景象。好处:再次突出新晴的主题,因为只有在新晴,农人才去耕作;给前面的静态画面增添无限生机,使整个画面活起来。(补充:手法:动静结合、由远及近又由近及远富有层次,绘色,色彩艳丽;注意炼字。情感:爱自然、爱田园、爱生活。)

春行即兴李华

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宜阳城下的草,长得非常茂盛,山涧的水向东又转向西流去。芬芳的花儿无人欣赏也就自己零落了,在春光满山的小路上,鸟儿在空阔山林中孤独地鸣叫。诗人写暮春的风景,草、水、树、鸟,动静结合,声色俱美,仿佛把读者也带到了这种意境中。而花开无人赏,鸟鸣无人听,作者的失意和不遇知音的心情也自然可见。)

①这首诗的三、四两句运用了哪种修辞方法?请具体说明。

②古人在谈到诗歌创作时曾说:“作诗不过情、景二端。”请从“景”和“情”的角度来赏析这首诗。

①用对偶的修辞手法,“芳树”对“春山”,“花”对“鸟”,“自落”对“空啼”。以动衬静。②这首诗写了“春行”时的所见所闻:有草有水,有树有山,有花有鸟,可谓一句一景,且每个画面均有特色。但诗又不是纯粹写景,而是景中含情,情景交融。诗中“花自落”、“鸟空啼”之景者显出了山中的宁静,从中更透出一丝伤春凄凉之意、孤寂落寞之情。

第三篇:古典诗歌鉴赏之哲理诗学案

古典诗歌鉴赏之哲理诗学案

一、初步感知:

1、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

2、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春。(宋卢梅坡《雪梅》)

3、梅雪争春末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宋卢梅坡《雪梅》,被誉为宋人哲理诗压卷之作)

4、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错喜欢。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宋杨万里《过松塬晨炊漆公店》)

5、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唐王之涣《登鹳雀楼》)

二、关于哲理诗

哲理诗是一种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描述、议论,来寄寓或阐发某种哲理的诗歌。它往往是把发人深省的哲理同富有特色的生活情趣及新颖鲜明的艺术形象熔铸一体,来服人以理、动人以情的。有的哲理诗点明主题,有的含而不露,引人思考。这种诗内容深沉浑厚、含蓄隽永,篇幅短小精悍,古代大多是四句的绝句。

哲理诗的演变,经历了由断章散句到完章整篇的发展过程,如《诗经》中的哲理性篇章,大都是断章散句;直至汉魏六朝,古代哲理诗才真正出现完整成熟的作品。从创作实际看,魏晋以至明清,既有构思完整的哲理诗篇,也有大量散见于抒情、叙事、山水、咏古等诗体中的哲理散句。这些哲理散句,大多形散而意足,形象独立而意义完整,因此无不具有独立的审美价值和认识意义。如《诗经》之“它山之石,可以攻玉”,陶潜之“连林人不觉,独树众乃奇”,杜甫之“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刘禹锡之“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元稹之“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苏麟之“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苏轼之“孤山孤绝谁肯庐,道人有道山不孤”,陆游之“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龚自珍之“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等等。不过,中国古代哲理诗的艺术水平和艺术成就,主要体现在独立完整的哲理佳作中。

鉴赏这类诗歌不仅要感受诗中鲜活的艺术形象,还要把握诗人在诗中所寄寓的深刻认识,从而领悟诗歌所包含的人生哲理。

三、哲理诗的类型:

1、借景说理。此类诗与写景抒情类诗歌不同,诗歌中的景物描写,往往是为了寄寓某种道理或为说理作铺垫的。例如:

观书有感

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注释:渠:代词,指方塘。许:这样。字面解读: 哲理解读:

(一)解读艺术形象:。

(二)解读隐含理趣:。

原意:。

新意:。

例如:

过沙头

杨万里

过了沙头渐有村,地平江阔气清温。

暗潮已到无人会,只有篙师识水痕。

2、借物说理。这类诗通常是借助某个具体事物的特定形象和某种特点,来寄寓某种道理的。

例如: 画眉鸟

欧阳修

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对高低。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注:此诗是他受排挤从朝中被贬到安徽滁州时所写。哲理解读三四句:

悟出:

。如:

虞世南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籍秋风。

再如:

琴 诗

苏轼

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画中何不鸣? 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

3、即事说理。即借助具体的事情,通过对这些事情的记叙、描述、议论,传达抽象而深刻的道理。如: 诫子弟(清)何绍基

千里传书只为墙,让人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背景:

哲理解读:。

四、方法点拨

1、哲理诗特点归纳:以理趣见长,耐人寻味,给人以教益。内容上通俗易懂,但寓意较深刻。

2、表达哲理的形式:借景说理、即事说理、托物说理。

3、哲理诗常见手法及修辞: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比兴、象征、借古喻今、比喻、对比等。

4、欣赏哲理古诗的步骤:

字面解读---------(由表及里)-----------哲理解读-------(由浅入深)-----隐含理趣:原意------(由此及彼)------新意

五、高考引路

1、阅读下面两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2007年辽宁)

秋夜独坐(节选)

唐•王维

夜深

宋•周弼

独坐悲双鬓,空堂欲二更。虚堂人静不闻更,独坐书床对夜灯。

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门外不知春雪霁,半峰残月一溪冰。

(1)两诗中均写了夜景,又有所不同。请具体说明。

答:

。(1)两诗中均有“独坐”,而作者心境不同。试简要分析。

答:。

2、阅读下面的诗,按要求作答。(09天津卷)

严郑公宅同咏竹 杜甫

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色侵书帙晚,阴过酒樽凉。

雨洗涓涓净,风吹细细香。但令无剪伐,会见拂云长。

注:严郑公,即严武,受封郑国公。箨(tuò),笋光。帙,包书的布套。

(1)本诗前三联描写出竹子怎样的形象?

答:。

(2)请赏析“色侵书帙晚”一句。

答:。

(3)请你谈谈对最后一联寓意的理解。

答:。

3、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列问题。(2009北京)

西江月 黄陵庙(又题阻风三峰下)张孝祥①

满载一船秋色,平铺十里湖光。波神②留我看斜阳,唤起鳞鳞细浪。明日风回更好,今宵露宿何妨?水晶宫里奏《霓裳》,准拟岳阳楼上。

注:①张孝祥:南宋初词人。这首词,因船行洞庭湖畔黄陵庙下为风浪所阻而作。作者与友人信中提到:“某离长沙且十日,尚在黄陵庙下,波臣风伯亦善戏矣。”

②波神:水神。③准拟:准定。

(1)这首词的风格与宋代哪两位词人比较接近?这种风格的词人属于哪一流派?

答:。

(2)在这首词中,作者是以怎样的胸怀对待**险阻的?举出两处具体描写,略作分析。

答:。

六、实战演练

1、题西林壁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思考回答:庐山的变化多端,说明了什么道理?

答:。

2、放言 白居易

赠君一法决狐疑,不用钻龟与祝蓍。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

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

问:此诗的主题是。

它告诫我们:。

3、论诗三十首 元好问

眼处欣生句自神,暗中摸索总非真。

画图临出秦川景,亲到长安有几人?

问:本诗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答:。

4、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定** 苏轼

三月七日①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②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注: ①指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这是作者贬谪黄州的第三年。

②啸:撮口长啸,魏晋者常作此以示洒脱。

(1)古人评苏轼这首词时说,“足征是翁坦荡之怀,任天而动”且“能道眼前景,以曲笔直写胸臆”(郑文焯《手批东坡乐府》)。结合作品简要分析词人是如何“任天而动”的。

答:。

(2)古今不同读者对这首词的理解各异,有人认为这首词是“旷达人语”,也有人认为这首词是“归隐人语”。谈谈你对此的理解。

答:。

5、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回答后面问题。

观书有感 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1)试分析“问渠那得清如许”一句在结构方面的作用。

答:。

6、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水口行舟 朱熹

昨夜扁舟雨一蓑,满江风浪夜如何。今朝试卷孤篷看,依旧青山绿树多。

(1)这首诗写舟行江上的见闻感受,诗人情感变化,富有层次。请结合具体词语简析之。

答:.(2)这首诗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诗人描绘的画面中,蕴含着人生哲理,请细加品味,说一说你的看法。

答:。

7、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

惠崇《春江晚景》 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问:“春江水暖鸭先知”蕴含了怎样的哲理?

答:。

8、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瀑布

李忱

千岩万壑不辞劳,远看方知出处高。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

简要分析诗中塑造的“瀑布”这一艺术形象。

答:。

第四篇:古典诗歌鉴赏试卷

古典诗歌鉴赏试卷

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其后两个小题题(10分)

鹧鸪天(黄庭坚)

黄菊枝头生晓寒,人生莫放酒杯干。风前横笛斜吹雨,醉里簪花倒著冠。身健在,且加餐,舞裙歌板尽清欢。黄花白发相牵挽,付与时人冷眼看。[注]著:同“着”(zhuó)(1)本词很显然描写了一个人物形象,你认为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其性格特征如何?(6分)答:

(2)本词几处写及“黄菊”。请说说“菊”这个形象在本词所起的作用。(4分)答: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2010年福建省高考题)(10分)

访隐者(宋)郭祥正

一径沿崖踏苍壁,半坞①寒云报泉石。山翁②酒热不出门,参花满地无人迹。

[注]①坞:山坳。②山翁:指隐者。

(1)在诗句中与题目相呼应最关键的一个字是(2分)(2)结合三、四句赏析隐者的形象。(6分)答:

(3)下列诗句与这首诗所寄寓的情怀最为接近的一项是(2分)A.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B.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

C.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D.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三、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题目

病牛(李纲)

耕犁千亩实千箱,力尽精疲谁复伤。但使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

禾熟(孔平仲)

百里西风禾黍香,鸣泉落窦谷登场。老牛粗了耕耘债,啮草坡头卧斜阳。

(1))这两首诗中都描绘了“牛”的形象,其形象是否相同?请结合两诗简要赏析。(5分)答:

(2)古人云:“诗言志。”请结合两诗中“牛”的形象,评说两位诗人在诗中寄寓的思想或反映的各自的思想境界。(5分)答:

四、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题目。(10分)

月上瓜洲(张辑)

江头又见新秋,几多愁?塞草连天何处是神州? 英雄恨,古今泪,水东流。惟有渔竿明月上瓜洲。

(1)词的下阕中“惟有渔竿明月上瓜洲”一句,可以看出,词塑造一个什么样的形象?如何理解这一形象?寄托了词人怎样的情怀? 答:

(2)请结合词的上阕,简要分析“几多愁”中词人“愁”的具体原因。答:

五、阅读以下一首宋诗,回答问题。(10分)

小村

(宋)梅尧臣

淮阔洲多忽有村,棘篱疏败漫为门。寒鸡得食自呼伴,老叟无衣犹抱孙。野艇鸟翘唯断缆,枯桑水啮只危根。嗟哉生计一如此,谬入王民版籍论。

(1)诗中写了哪些意象来写小村?刻画出小村怎样的景象?(4分)答:

(2)造成小村村民“生计一如此”除了统治者的剥削以外,直接原因是什么?从哪两个意象可看出?(2分)

答:

六、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10分)

晚泊岳阳欧阳修

卧闻岳阳城里钟,糸舟岳阳城下树。正见空江明月来,云水苍茫失江路,夜深江月弄清辉,水上人歌月下归。一阙声长听不尽,轻舟短楫去如飞。

(1)诗中有三处写到“月”这个意象,请分别作简要赏析。(6分)答: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是怎样表现的?(5分)答:

七、阅读诗歌,完成后面的问题(10分)

村 居 张舜民

水绕陂田水绕篱,榆钱落尽槿花稀。夕阳牛背无人卧,带得寒鸦两两归。

(1)诗的后两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用自己的话描写出这幅图景,3分)答:

(2)整首诗描绘的秋月村居图环境气氛怎样?(3分)答:

八.阅读诗歌,完成后面的问题。(10分)

海 棠苏轼 ①

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朦月转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高烧银烛照红妆。

注:①崇光:绚丽的光泽②红妆:指海棠。

(1)本诗抒发了诗人对海棠深切的眷恋。

一、二句写了哪些意象,为海棠创设了一种怎样的氛围?(4分)

答:意象有、、、。氛围特点是:、。

(2)古人在《冷斋夜话》中推崇本诗三、四句为“尽古今之变”的范例,请参考下面一则材料,说说这两句变在何处?(4分)

参考材料:《太真外传》记载:杨贵妃喝醉了,唐明皇召见,“命力士从侍儿扶掖而至。妃子醉颜残妆,鬓乱钗横,不能再拜。皇上笑曰:‘岂是妃子醉,真海棠睡未足耳。’”

九.阅读下面的这首词,完成题目。(10分)

唐多令邓剡

雨过水明霞,潮回岸带沙。叶声寒,飞透窗纱。堪恨西风吹世换,更吹我,落天涯。寂寞古豪华,乌衣日又斜。说兴亡,燕入谁家?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宿芦花。

【注】邓剡,字光荐,号中斋,文天祥的同乡和朋友。本词为南宋灭亡之后,邓剡被俘,过建康(今南京)所写。

(1)上片中“堪恨西风吹世换”一句语意双关,请简要分析。(3分)答:

(2)下片中“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宿芦花”一句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3分)

答:

10.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10分)

临江仙 苏轼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长恨

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馀生。

(1)概述词的上阕所写内容。由此表现出怎样的境界美?(5分)答:

(2)“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境?“夜阑风静縠纹平”其实不是纯粹写景,有何含义?请加以简析。(6分)答:

第五篇:高中语文古典诗歌鉴赏

高中语文古典诗歌鉴赏

甘肃省临夏州和政县和政中学

宋晓霞

731200

【摘要】诵读古典诗词可以让我们认识到祖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更能陶冶情操。诗歌的鉴赏,特别是考场之内,应从“四看”入手。一看诗歌题目;二看作者;三看注释;四看文本。

【关键词】古典诗词

鉴赏

古典诗歌是文学艺术的瑰宝,是汉语言的精华,诵读古典诗词可以让我们认识祖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更能陶冶情操。但纵观历年高考,说起诗歌鉴赏,很多学生就感觉头疼。究其“难”度,一方面在于诗歌本身语言的凝练性和内蕴的丰富、含蓄性;另一方面也在于很多考生没有掌握鉴赏方法[1]。在这里,通过对近几年高考诗歌鉴赏题的研究,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谈一些心得体会。诗歌的鉴赏,特别是考场之内,应从“四看”入手。

一看诗歌题目。诗歌的题目,包含着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以及诗歌的类型等诸多信息,它或提示诗歌的主要内容,或提示写作思路行文线索,暗示着诗歌的主旨,诗人的情感。对诗歌题目的评析,可以帮助读者迅速把握住作品,才能进一步去感知诗人的情感、见解、理想、抱负等。关注题目,分析题意,是贯通全诗的重要方法。因为并不是所有的诗都能找到立足点,像咏物诗、咏怀诗、咏史诗、理哲诗等,一般就没有,据此再结合诗歌的主体进行分析,就能准确的把握诗歌的主旨。如2014年广东卷的万树的《望江怨 送别》诗题非常简洁,“送”点明事件,“别”表明情感,惜别之情跃然纸上从送别诗的角度去理解诗歌的情感。再如杜甫《恨别》中的“恨”,柳中庸《征人怨》中的“怨”,都点明诗人的情感。诗歌的题目是诗人写作意图的集中体现,它像一条红线,串联起散落在诗歌中的珍珠,像一个窗口,让我们看到诗人的内心世界。关注诗歌题目带给我们的信息,能准确地把握诗歌的情感。

二看诗歌作者。诗言志,作者的人生经历不同,诗词所表现出来的思想倾向也就不同。鉴赏时应关注作者的生活经历。比如读到陶渊明的诗歌,就想到他是田园派始祖,他不为五斗米折腰,淡泊名利,他的诗歌风格基本上就是淡而远的。读到李白、杜甫的诗,就应该想到他们曾经历唐的全盛期以及安史之乱,一个是豪放、一个是沉郁,有浪漫和现实的区别[2]。读到王维,就应该想到他修学释道,喜爱山水丹青,他笔下的田园风光,恬淡宁静,清新明快,有“诗中在画,画中有诗”、“诗佛”等美誉。读到柳永他多才多情,以“白衣卿相”自诩。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语言通俗,音律谐婉,人称“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婉约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他的词词缠绵悱恻。读到高适的边塞诗,雄浑奇拔,描写边塞风光,写边塞士兵的生活,表达思乡,反战,或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等主题。杜牧诗含蓄绰约,多借古抒怀,吊古伤今。李煜词颓靡伤感却又细腻感人。范仲淹词苍凉悲壮,苏轼词雄健豪放,秦观词情真意切,李清照词婉约凄切。辛弃疾一生抗金复宋,气势雄壮的主调,壮志未酬的遗憾。陆游的诗风格雄浑奔放,明朗流畅......了解作者生平经历以及他生活的时代,就能更准确的解析诗歌中蕴含的意蕴。

三看诗后注释。诗注是在一首诗后命题人所给的补注,可能是对作者写这首诗时相关的时代背景的介绍,也可能是诗中难读字句的解释,还可能是诗中涉及的典故等,对阅读整首诗和后面的答题都至关重要,切不可轻易放过。对注释内容认真思考,寻找注释与整首诗歌之间的联系。如2014年北京卷《奉陪郑驸马韦曲》注释:(1)韦曲:唐代长安游览胜地。杜甫作此诗时,求仕于长安而未果。(2)禁:消瘦。注释表明了地点,提示了写作背景,如果考生没有关注到这些信息,就很难理解诗中作者的情感。

四看诗歌文本。高考对诗歌鉴赏考查的目的是看看学生是否真正读懂了诗歌,因此对思想内容和表达技巧的分析,必须结合原诗歌的具体内容来进行,千万不能空泛而谈。要紧扣原诗词内容进行判断选择,否则难以说明自身是否读懂了原诗。阅读内容,寻找与试题有关的词句,将诗眼提取出来。弄清诗歌的意象,再回头探寻诗歌意境,体会诗歌的意趣。如白居易的《南浦别》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一个“看”字,将离人孤独地走了,却还频频回望,而每一次回望,都令自己肝肠寸断。此字让我们仿佛看到抒情主人公泪眼朦胧、想看又不忍看的形象,就淋漓尽致地表现了离别的酸楚。找出诗歌的意象,这是鉴赏的起点,体会诗歌的意境,是赏析的关键。如马致远的《天净沙 秋思》中的枯藤、昏鸦、古道、瘦马等意象都无不传递着作者的羁旅愁思。对高考中出现的各类提醒的解答,都是建立在对诗歌文本的正确解读之上的。

每一首值得传诵的诗歌,它都浸透了诗人的血性与灵性,经过时间的冲洗,散发出它独特的魅力,我们只有潜心诵读、思考,才会领略。诗言志,词缘情[3]。诗人的情感志向隐于其中,语言精炼,情感含蓄,答题时适当运用鉴赏术语,如:“有我之境”,“无我之境”,“言有尽而意无穷”,诗歌鉴赏不再是难题!

【参考文献】

[1]刘金莲;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古典诗歌教学[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2]王慧;古典诗歌的鉴赏简论[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3]晁立志;试谈古典诗歌的意境教学[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下载古典诗歌分类鉴赏反馈课学案 Microsoft Word 文档word格式文档
下载古典诗歌分类鉴赏反馈课学案 Microsoft Word 文档.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古典诗歌比较鉴赏5则范文

    古典诗歌比较鉴赏导学案教学目的: 了解高考诗歌比较鉴赏题的设题角度。 学习答题思路,重点掌握比较诗歌意象、表现手法、思想感情的鉴赏方法。 学会规范答题与自我评价。 重点......

    古典诗歌的分类

    中国诗起源于先秦,鼎盛于唐代。中国词起源于隋唐,流行于宋代。中华诗词源自民间,其实是一种草根文学。在21世纪的中国,诗词仍然深受普通大众青睐。下面是古典诗歌的分类,请参考!古......

    古典诗歌鉴赏之人物形象教学案(xiexiebang推荐)

    鉴赏古典诗歌中的人物形象教学案 编写人:董家峰审核人:孙孟英 一、学习目标 1.了解常见诗歌人物形象类别 2. 学会鉴赏人物形象的方法 3.掌握解答诗歌人物形象鉴赏题的答题模式......

    诗歌比较鉴赏学案

    诗歌比较鉴赏学案 一、教学目的: 1、了解高考诗歌比较鉴赏题的设题角度。 2、学习答题思路,掌握诗歌意象、表现手法、思想感情比较鉴赏的方法。 3、学会规范答题与自我评价。......

    诗歌鉴赏学案

    课题: 古代诗歌鉴赏解题技巧 第一课时 一、按内容分类: 1.怀古诗:怀古诗主要是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为题材,借登高望远、咏叹史实、怀念古迹来达到感慨兴衰形式标志:古......

    诗歌鉴赏 学案

    诗歌鉴赏学案 考试内容: 2018年北京高考说明: 1、古典诗歌内容的理解和作者情感的体察。 2、古典诗歌语言、表达技巧和意境的赏析。 3、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对文本内容或形式的体......

    初中古典诗歌鉴赏教学浅议

    初中古典诗歌鉴赏教学浅议 塘尾万里学校 余泽薇 【摘要】古典诗歌鉴赏对学生成长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但在教学中存在着重背诵重默写轻品味、依赖教参而少个性解读、缺少诗意缺......

    古典诗歌鉴赏边塞诗(推荐5篇)

    古典诗歌鉴赏复习之边塞诗 【边塞诗概述】 边塞诗是以边疆地区军民生活和自然风光为题材的诗。一般认为,边塞诗初步发展于汉魏六朝时代,隋代开始兴盛,唐即进入发展的黄金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