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如何开展双语教学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
如何开展双语教学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 开展双语教育的学校校园文化建设是双语教育的一部分,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是学校综合办学水平的重要体系,也是学校个性魅力与办学特色的体现,更是学校培养适合时代要求的高素质人才的内在需要。
1.校园文化建设要突出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校园环境布置和校园文化的建设都应体现双学校的特点和有利于双语学习。
2.校园文化建设要坚持现代文化引领。
3.校园文化建设要积极培育“新疆精神”。把“爱国爱疆、团结奉献、勤劳互助、开放进取”的新疆精神,贯彻于学校教育教学的各个方面,渗透到师生的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之中。
4.校园文化建设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先进的校园文化建设是双语教育事业的一部分,它不仅为双语教育营造良好的双语环境,更重要的是,通过校园文化建设,可以直接推进双语教育,提高双语教育质量。
第二篇:2013学校校园文化建设
学校校园文化建设
自查自评报告
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育人工作的重要一环,对于提高师生思想道德素质,开发学生智力,增进学生身心健康,丰富文化生活学校的全面良性发展等方面有重大意义。近年来,我镇学校坚持“环境育人,文化育人”的理念,在全镇师生的共同努力下,优化育人环境,创新管理机制,建设校园文化,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根据七星关区教育局要求,我镇学校对校园文化建设认真进行了自查自评,现汇报如下:
一、学校基本情况
我镇教育管理中心辖区内共8所学校,其中一所为中心小学,另外7所中,有两所为九年一贯制学校,其于5所为村级完小。在本次接受区教育局督查的35所学校中,我镇占了3所,分别为:普宜小学、乐都小学、沙田小学。普宜小学现有教师61人,学生1556人,班级总数20个。乐都小学现有教师29人,班级数9个,学生总数508人,其中初中学生180人。沙田小学现有教师15人,班级6个,学生总数307人。
近年来,我镇学校一直艰苦创业,而今,各校在新时期教育发展方针的指引下,以文明、勤奋、求实、创新的工作作风,将校园文化建设工程的实施列为学校重要工作来抓,力争使校园内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石都体现教育的引导和熏陶,坚定不移地打造山区教育的名牌。
二、校园文化建设工作具体开展情况
(一)制度保障,民主管理
进一步完善了《学校管理制度》、《教职工考核制度》、《班级考核制度》、《教学工作制度》、《德育工作制度》、《学生管理制度》等等,切实保证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的落实。各校领导和校务委员成员,时刻倾听教师们的建议,保证学校决策无误、行动无误。对群众反映出来的问题,条件成熟的要马上改,暂时不能改的也要向老师们解释清楚,使学校管理更具有人性化、合理化。
(二)、强化校园文化管理,统一思想认识
1、加强组织领导。普宜镇教育管理中心成立了以张维主任担任组长,副主任谌劲诒为副组长,辖区内各校校长为组员的校园文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在教管中心的统一领导下开展校园文化建设工作。
组长:张维(教管中心主任)
副组长:谌劲诒(教管中心副主任)
组员:肖美才(教管中心办公室主任)
熊勇(教管中心业务室主任)
马兴国(普宜小学校长)
唐毅(沙田小学校长)
张鹏(乐都小学校长)
陈荣华(火马小学校长)
2、制订实施方案。各学校领导班子坚持把校园文化建设作为一项重要的常规性工作来抓,将其列入了学校的长远规划和每学期的工作计划,做到常抓不懈。
3、统一思想认识。正是因为教管中心、各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齐抓共管,使全镇师生形成“只有以深厚的人文底蕴为依托,建设具有丰富内涵,适应时代发展、符合学校实际的校园文化,才能办好学校”的共识,从而在校园中形成人人讨论校园文化建设、人人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的气氛。
(三)合理规划校园布局,加强校园环境建设,精心打造绿色校园。
校园环境不仅是师生学习、生活的空间,又是精神的外化、文化的象征,更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因素。我镇各校在新建校舍初就对校园合理布局,对环境建设统筹规划。在各校教学楼、综合楼、食堂的建成使用后,各校多方筹措资金完成了围墙、保坎、校门、篮球场以及舞台等的修建,从根本上改善了校园环境和办学条件。为了达到最好的环境育人效果,使校园突出“绿”字,强化“美”字,讲究“香”字,保持“静”字,各校分别开展创建绿色校园工作。在各校的精心设计下,分别完成了校园内场地的硬化,建成了花池、橱窗、宣传栏等。
(四)营造校园文化氛围,让文化育人于无形
1、各校在显眼位置贴教育方针、政策、公示等;在教室内、外墙、楼梯道悬挂名人像、名人名言和绿、美化宣传标语等;在每个教室内悬挂国旗、班训、《小学生守则》、《中小学生行为规范》等,无处不在规范提醒学生的言行;各班做到班级课程表、作息时间表、校历表的三表上墙,还要求各班主任积极进行班级文化建设。
2、充分利用各校校园广播、图书室、电脑室、实验室等教育资
源。近两年来,各校加大了教学设施投入,逐步完善了校园广播、图书室、电脑室、实验室等的建设,做好图书借阅,三至六年级开设电脑课和科学实验课,努力为学生打造第二课堂。
(五)以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开展校园文化教育
活动是校园文化建设的载体,如果活动贫乏,我们的教育教学就是平淡的。因而我镇特别注意校园活动文化的建设,把活动文化视为校园文化建设的生命,通过校园文化活动为学生搭建相互学习、展示自我的舞台,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全面发展。
一是充分发挥校园文化阵地设施的基础作用,坚持班班有歌声;坚持每周一举行升旗仪式,并由学校领导或值勤教师代表进行国旗下讲话;并充分利用班级黑板报对学生进行学科学、用科学、爱学校、爱集体、讲文明、树新风、讲礼貌、树正气等的教育。
二是充分利用重大节日、传统节日、各种纪念日和其他特殊节日,开展丰富多彩的大型活动和主题班会,经常对学生进行正面的思想政治教育,正确有效引导师生抵制不良文化,使校园文化体现先进性,教育性,形成“文明、和谐、活泼、向上”等校风。如:六一活动、禁毒日活动、少儿卡拉OK比赛、一二九活动等。
三是十分重视校园体育运动,认真开展抓好课间操、眼保健操,按要求开足每周3节体育课,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活动。
四是安全工作常抓不懈。结合各校实际情况,利用升旗仪式、课间操、主题班队会等时间以及要求各班主任对学生进行食品、卫生、防火、交通、下河洗澡、野外活动、拒毒等方面的安全教育,增强学
生的自我保护意识,懂得珍惜生命。近几年来,学校没有发生任何大的安全事故。
三、需要改进的方面
1、各校专用教室不够,受条件限制,还没建有音乐室、舞蹈室等,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教学活动需要,很大程度限制了校园文化建设的开展。
2、由于资金短缺,各校教学设备,包括多媒体教学设备、体艺器材、图书和电脑数量不能满足日益发展的教学实际的需要。
3、学生行为习惯存在校内外不一致。部分在校内守规遵纪,在校外判若两人。这说明对学生养成教育还需加强。
4、由于校园文化环境建设底子薄,经验少,再加上经济条件的制约,校园文化建设跟上级领导和人民群众的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与先进的兄弟学校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
校园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全镇师生长期共同的努力,更需要各职能部门齐抓共管、同心协力发挥各自的功能,互相配合,形成合力,才能构建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特色。我们会在今后的工作中,将继续努力,加大我镇校园文化建设的力度,提高校园文化的品位。
第三篇:如何加强学校校园文化建设
如何加强学校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一部分,它是以校园为主阵地,以教师、学生为主体,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是校园中所有成员共同形成的一切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及其这种创造的形成过程。《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要建设健康生动的校园文化,树立良好的校风学风,使学校真正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阵地。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是深化素质教育改革、实施新课程的需要,是社会发展战略的必然要求,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需要,是陶冶学生情操、张扬学生个性、培养学生良好行为的有效举措,是学校正常运行,提高办学质量的有效保证。
那么,如何有效地进行中学校园文化建设呢?
一、提高对校园文化建设必要性和重要性的认识,这是抓好校园文化建设的前提。
校园文化是在一定社会文化大背景下,学校内影响和制约师生活动和发展的各种文化因素总和,是一种无形的、巨大的教育力量,也是教育成功的重要基础,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学校要统一思想,提高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的认识,把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作为提高德育工作实效、提高学校管理水平、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作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和事关学校发展的大事来抓。
二、加强物质文化建设,美化校园环境,这是抓好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物质文化的建设及管理直接地反映出学校的办学水平。校园文化建设应从以创建优美校园为主要内容的物质文化入手,优化育人环境。物质文化建设要体现出“四性”,即科学性,整体规划,合理布局;教育性,渗透思想教育的成份,寓德育于物质文化建设中;艺术性,精心设计,严密组织,使内容与形式完美结合,富有艺术意味,给人一种美的享受;经济性,物质文化建设要有艺术性并具时代感,但却不可一味追求时髦、高档、漂亮,应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校制宜,要考虑经济、实用。二是校园环境建设要做到“四化”,即绿化、美化、净化、静化。校园美化不应局限在校园整体布局、楼馆的建筑装修及教学设施的更新添置等纯粹的物质文化层面上,还应表现在通过对校园环境的点缀所体现出全校师生的共同思想、共同情感、共同的审美观等精神文化上,如校园板报的内容形式,办公室、教室的布置,名人画像、名人名言、艺术作品悬挂等。
三、加强制度文化建设,强化管理机制,这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保证。
制度是校园文化建设初级阶段的产物,是为了达到无意境界而采取的一种有意识手段,是为了保障学校教育的有章、有序和有效。先用制度来强化,而后用情境来内化。俗话说:“不依规矩,无以成方圆”。学校应遵循教育规律,依据教育方针和教育法规,建立和健全各种规章制度。在制度的建立过程中,应充分发扬民主,经过师生充分酝酿和讨论,最后才以条文的形式定下来。学校的规章制度要体现三个特点:一是全,规章制度应该是全方位的,做到事事有章可循;二是细,内容具体明确,操作性强;三是严,纪律严明,赏罚分明。为了使广大师生了解和掌握各项规章制度,可按适用范围将教职工管理制度及学生管理制度分订成册,用知识竞赛或考试的办法,督促学生学习掌握制度的内容,使大家明白应该怎样做,不应该怎样做;怎样做是对的,怎样做是错的;违反了规定要受到什么处罚,符合条件将得到什么奖励,从而形成自我激励、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制度文化环境。为了保证制度的贯彻落实,有必要建立一个完善的管理网络。
成立以学校领导挂帅,主管校长负责,教务科长、学生科长、团委书记、班主任参加的领导小组,实行“四线”管理。即:“党委、学生科、团委”一条线,“主管校长、教务科、班主任”一条线;“校团委、学生会、团支部、班委会、各班值日生”一条线;“校长室、学生科、公安局、派出所、学生家长”一条线。
四、加强课余文化建设,丰富校园文化生活,这是校园文化建设的载体。根据我校学生朝气蓬勃,充满活力和创造欲的特点,精心组织多种形式的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社区服务活动,努力使学生在紧张的学习之余尽情释放潜能,展示特长,实现自我发展。“学校搭台”,给予必要的行为指导和物质支持;“学生唱戏”,成为校园文化活动的组织者和参与者。学校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要遵循自主性、实践性、愉悦性、发展性、教育性的原则,做到“二有”(有计划、有成果、)、“三落实”(组织、经费、器材),“四定”(定人员、定地点、定时间、定内容)、成立课外活动小组和各类社团、协会,如业余团校、学科兴趣小组、文学社、田径队、篮球队、小乐队、合唱队、舞蹈队、书法组、美术组等。活动形式要丰富多彩,吸引全校师生一起参与。既要有思想性的(如青年志愿者活动、演讲比赛、各种评优活动等)和知识性的(如学科知识竞赛、知识讲座、等),又要有娱乐性的(如各种体育比赛、文艺汇演、拓展锻炼、美术书法作品展、影视欣赏等)和实践性的(如社会调查、社会服务、生产劳动、勤工俭学、军训等),还有必要设置全校性的学校传统活动,如三月学雷锋活动、五一、五四文娱晚会、国庆歌咏比赛等等,特别要开展好“体育节、科技节、艺术节、读书节”四节活动等。活动要兼顾教育与情趣、知识与娱乐、活动与休闲的关系,努力让学生根据天资所好、扬长避短,各得其所,各行其乐。变命令式为倡导式,变禁绝式为诱导式,变接受式为参与式,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创造条件,让学生自己组织,主动参与,寓教于乐。
五、加强舆论文化建设,形成优良校风,这是抓好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集体是一个熔炉,能把生铁炼成钢,也可能是个染缸,给尚未成熟的青少年以不良影响。学生在集体中,思想行为容易受到集体舆论的制约和同化,因此学校要重视校园舆论文化建设,真正做到“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首先要加强德育工作,注重养成教育,通过升旗仪式、团日活动、主题班会,组织学生认真学习法规制度、道德修养等内容,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及明辨是非的能力,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其次要加强爱校教育,培养母校意识。通过举办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提高学校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使学生自然生发出强烈的荣誉感、自豪感,从而产生凝聚力,形成学校精神;再要强化学校的“三风”建设,即领导的作风、教师的教风、学生的学风。学校领导要加强修养,提高自身素质,在学校各项工作中带好头;教师要确立正确的学生观、人才观、教育观、质量观,逐步形成以“爱生、敬业”为核心的师德规范,努力倡导爱生、敬业、严谨的良好教风;要教育学生树立打好基础、报效祖国的崇高志向,逐步形成勤奋刻苦、善思创新的优良学风。同时,要抓好宣传阵地,充分发挥广播室、黑板报、阅报栏(室)、宣传窗、名人名言警示牌的作用,扶正祛邪,净化校园空气,引导正确舆论,促进优良校风的形成。
六、优化人际环境、创造和谐的人际关系。
从某种意义上讲,人际关系是一种高级形式的校园文化,时时刻刻在影响着教育过程和结果。良好的人际关系不仅可以使教师积极工作,使学生奋发向上,健康成长,还可以形成良好的集体意识。良好的集体意识是一种向上的群体规范,是对师生的一种无形的巨大的教育力量。师生关系是学校教育过程中最基本的人
际关系,首先,学校领导要加强修养,提高自身素质,在学校的各项工作以及执行各项规章制度中发挥好带头作用。其次,要狠抓教师在学生中的表率作用。要求教师从精神风貌、道德修养、工作作风、学识水平到仪表风度、言谈举止、生活起居都应起到为人师表的作用。这样,教师有高度的事业心、责任感和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学生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勤奋攻读,立志成才,整个校园充满一种浓厚的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师生间只有建立融洽和谐的关系,才能取得最佳教育效果,“亲其师”才会“信其道”。学生间的人际关系,既影响着学生的健康成长,也影响优良集体的形成,教师要有目的地加以引导,强调同学间的人际关系应遵循守纪、理解、团结、互助的基本原则,克服嫉妒、自卑、自傲、自私的不良心理,鼓励学生充满自信、公平竞争、帮人所需、大度为怀。提倡同学间学习上互帮互学,共同进步;生活上一人有难,八方相助;纪律上互相督促,互相提醒;思想上互相交流,互相提高。同时要重视学生的心理疏导,帮助他们解除烦恼;要正确引导学生中的非正式群体。
七、营建班级文化,创建班级特色,努力营造人格培养的良好氛围。
校园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班级是学校教育教学的基本单位,是学生学习生活的基本环境,班级小气候的状况直接关系到学生的成长,同时也关联学校的大气候。校园文化建设当然离不开班级文化建设和班级特色的创建。班级文化和特色,深刻地影响着师生的思想观念、道德品质、人格特征、生活方式、知识技能和行为习惯,发挥着教育、导向、激励的综合功能,产生了整体育人的最佳效应。优良的班风进一步促进学校的精神文明建设,形成良性循环的教育氛围。营建班级文化,创建班级特色应立足于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总体目标,在全面执行《驻马店市卫校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基础上,结合班情,选择行为规范的某一方面,道德观念、心理素质的某一侧面作为突破口,规定目标,分层递进,深化细化教育要求。如有的班级以坚持阳光体育为突破口,培养学生具有坚强的毅力、抗御挫折的心理素质;有的班级抓住一“勤”字生发开去,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要求:勤思考、勤笔记、勤举手,不仅在校内要勤,在家里要勤于分担家务,在社会上要勤于公益劳动;有的班级从“学会尊重、学会关心”起步,向他人、向社会多次伸出援助之手,逐步升华学生的道德品质;有的班级提出“医学生应该具有怎样的风度”,全方位设计塑造自己的形象;有的班级感悟到“人生最大的长进就是自觉”,提出自觉、自律„„各个班级的切入点不同,抓的重点不一样,表层的目标也有差异,其实殊途同归,都是在“内化”上下功夫,提高学生素质,完善人格形象。
营建班级文化,要求各班“让每一个墙面都能说话”。教室布置要体现班级特色有艺术气息。各班有自己设计、制作的墙报、艺术角,用环境来熏陶人,感召人。在活动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班规的制定,教室的布置、班会的设计„„学生在实际参与的过程中增知识,长才干,明道理,在营建过程中凝聚人心,形成集体。学生自觉或不自觉地把班级的目标内化为自己的追求和行动,一旦发现自己和班级的进步,获得成功喜悦,就会更热爱自己的班级,向着更高的目标攀登。
松花江中心小学2012年9月
第四篇:学校校园文化建设2008
学校校园文化建设
一、校园文化建设的解读
(一)问题的提出
学校的魅力在于它有着丰富的智力背景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学习、思考、探索、研究的氛围就是一种吸引、教育人的力量。从某种意义上说,校园文化是学校的重要特征。学校没有文化,学校不引导学生和教师去探索求知,也就不成其为学校,也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但是,由于受传统文化中根深蒂固的“科举制”、“学而优则仕”以及与之有着某种“近亲遗传基因”相关的“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很长一段时间学校校园文化建设一直未能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或者只是停留在一个浅显的认识表层,而没有把学生的个性和潜能真正地解放、释放出来。
校园文化是一个系统工程,主要包括校园物质文化和校园精神文化两个方面。它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在学校的体现,是一所学校独特的精神风貌,蕴含着一种潜在的力量。近年来,校园文化潜在而又巨大的教育功效逐渐为人们所重视,各地各校对校园文化建设倾注了很大的热情,对校园文化建设所作的理论上的探讨与实践上的探索,为我们在新形势下进一步开展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我校对校园文化建设也尤为重视,积极开展校园文化建设,经过多年努力,学校的物质文化景观大为改善,人文气息渐趋浓郁,活动文化多方位展开,校园文化固有的教育功效正在获得释放。然而学校在校园文化建设活动取得进展的同时,也遇到了很多困惑,从而引发了我们更多更深的思考,如何实现新的跨越,推动校园文化建设健康地发展,并向更高层次跃升,已成为摆在我们学校面前的一个新课题,为此我校成立了《校园文化建设的研究与实践》的课题研究小组,对学校如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深入开展校园文化建设进行了研究。希冀能通过研究与实践,创建能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能体现时代精神的,能承担起培育新人任务的校园文化体系。
(二)现实的反思
我们因研究而对原有的实践进行了反思,因反思又使我们确信开展这项研究的必要。在对原有实践的检视中,我们深切地感到:我们的校园文化建设还远没有达到尽善尽美的地步。从某种意义上讲还只能算是起步,值得我们探索的空间还很大,需要改进之处良多。
1、物质文化建设的迅速推进与精神观念文化建设的相对滞后形成了明显的反差。物质文化看得见,摸得着,最容易被人们所接受。唯有精神观念文化一旦形成就具有一种顽固的排他性,变革殊属不易。但精神观念文化是最为核心的,制约着
整个校园文化的发展水平,目前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最大的难题就是构建先进的校园精神文化。就物质文化而言,各校校舍越造越漂亮,校园建筑的造型与空间布局越来越讲究,校园现代教学设施越来越完善,校园的美化绿化净化也做得越来越好,固然,物质文化也能折射出精神状态,但作为精神观念文化的集中反映,各校的办学理念、价值追求,离现代教育对学校的要求还有不少距离,教育的功利色彩,商业化倾向较浓,无视学生主体发展的应试教育仍很有市场,艺术教育,劳技教育及学生实践能力培养还显得相当薄弱,这些无不昭示着观念文化的滞后。
2、校园文化建设中封闭状态明显而开放性不足。
从文化形态学角度看,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等是社会大文化下的亚文化,是社会主流文化在校园中的反映,校园文化与社会文化的联系难以割断。社会转型期的社会文化呈现出极其复杂的形态,既有本土的又有外来的,既有传统的更有现代的,既有健康的积极的,也有不健康的消极的,还有虽无益亦无害的文化。多元、多彩,多变的社会文化,早已渗入到校园中,想堵也堵不住,但学校人在校园文化的建设中,总是按照传统的思维,尽最大可能构筑起封闭的校园文化体系,以抵御社会文化中的消极的有害的东西渗入,使青少年能在一个相对洁静的安全的学校环境中茁壮成长。正是在这种美好的愿望下,传统学校不仅以一面围墙阻隔着多元化的社会思潮和观念,也通过制度文化的形式,割绝学生同社会的诸多联系。校园文化中的最活跃的因素—活动文化,往往在校园内这一方寸之地作孤芳自赏,很少在社区内向社会公众作广场文化演出或科普宣传,校园文化的这种自我封闭状态,显然不符合开放性的现代教育要求,长久的封闭只能培养出社会适应不良的温室花朵,封闭的校园文化与博大丰富多元多彩的社会文化相比尽管具有相对的高雅性,但其单薄的刻板的一面也因封闭而必然相随,师生接触的文化越是单一,偏狭,刻板,枯燥就越缺乏抵御诱惑的能力,外部的社会环境永远不是学校所能控制左右的,社会文化对学校的影响也不是学校所能永远抵御得了的。学校只有积极主动地投身于社会环境,构建起开放性的校园文化体系,通过校内外的互动,使学生经受各种锻炼,增强学生对多元文化的鉴别、选择、批判、抵制能力,不断提高文化品位,才有可能使学生免受社会不良文化的侵蚀和毒害,在复杂的环境中健康成长。
二、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
江泽民总书记在《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一文中指出:“要切实保证有一个安静、和谐、健康的育人环境。”浓郁的文化氛围、优美的育人环境,体现一个学校的文化积淀和底蕴,它不仅对学生的学习、生活、心理起到良好的调节作用,而且对规范学生的行为习惯,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校园文化是以校园精神为灵魂,以物质为载体,以行为为实践形式,潜在地影响着受教
育者的精神世界。在学校管理中,正确认识和把握校园文化这一范畴,以战略眼光看待校园文化建设,对校园文化进行理性思考和构建先进的校园文化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物质文化既是相对独立的个体,具有外显性,也是精神文化的载体;精神文化既是无处不在的校园灵魂,具有内显性,也是物质文化的拟人性写照。我校在多年校园文化建设实践中,把校园文化建设作为重要的教育资源,从硬件到软件、从物质到精神,加强理论研究与实践操作,不断提高学生的文化综合素养,为可持续发展奠基。
(一)建设校园物质文化
1、精心布置校园环境。
为了全面规划校园格局,我们采取有效地利用社会资源的办法,不断整合地域资源,实现资源共享。我们主动争取领导,赢得社会支持。几年来,我们突破硬件建设的难关,不断创新校园文化建设,为学生培养、锻炼多种智能提供最佳场景,赋予原有校园文化精神更新、更有时代个性的内涵。2003年我们新建成一幢综合楼,音乐室、舞蹈房、美术室、体操房、劳技室、电脑房、自然实验室,一应俱全;2004年,我们实施了以旧教学楼维修为主体的系列改造工程,陈旧的教学楼变成了崭新的学识殿堂; 2005年操场改建,崭新的塑胶场地替代了黄土飞扬的泥操场,彻底改变了一朝下雨,一周不能出操的尴尬局面;校园内造型别致的路灯、竹亭、小桥,把校园装点得五彩缤纷,全面实现了校园美化、绿化、亮化、硬化、净化的目标。
我们逐年加大教育教学设施建设,购置现代化设备、带动现代化教育,创建现代化校园文化。2000年购置了数码一体印刷机、复印机等先进设备; 2003年学校在已经具备了两间电脑室、一间语音室、一间多媒体教室的基础上,将校园宽带网、电子阅览室、电子备课室、一次安装完毕。2003年,我校计算机基本普及,实现了班班有投影展台、背投电视及计算机等配套设备、电脑进教师办公室的现代化目标。我校参加了新区信息技术教育及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研讨会,并交流了经验材料。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现代化教育,成为我校的又一个标志,校园内凝聚着浓厚的学识和科学空间,形成了催人奋进的校园科学文化空气。
2、着力建设文化校园
良好的学校环境,给受教育者以积极的启迪、感染和促进。走进孙桥小学的校园,映入眼帘的便是古色古香的“校训墙”,墙上有十二个大字——养体必先养志,正己而后正人。走进大门,便可以看到一块醒目的大石头,师生们称这是“石魂”,上面刻着取自“四书五经”的“致知”二字。而教学楼前的小河则成了校园内的“墨溪”与“砚池”。河边的栏杆上刻着十九首同学们背得熟透了的唐宋
古诗。而河对岸的围墙上,则镌刻着二百八十个精心挑选的励志成语。站在小桥上,还可以看到一道独特的围墙,因围墙是石柱形的,学校便因地制宜,在每根石柱上都挂上了一幅木制的对联,细看内容,正是从我国各地名胜风景处撷取而来。而当你在校园内散步时,花丛之中不经意地便会有一两处历代名人的名言会吸引你的目光,让你驻足一看。目前校园内已形成了古诗栏、成语墙、对联垣、名言牌、莲心砚池、假山石韵、晨竹亭阁等多处景观,给学生的课间增添了可看内容,师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着文化的熏陶,增添了校园文化新的内涵。
(二)积淀校园精神文化
如果说校园物质文化具有外显性,那么,校园精神文化具有内在性。它由学校整体形象、以及教师、学生、教育教学活动等载体提炼、整合而成,具有拟人性、生命性的活势。几年来,我们努力在硬件中提炼校园文化精神。
1、在展示中感悟校园文化精神。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我们不光是要使一方水土更加优质化,更重要的是通过校园文化建设与课题研究,使一方人来体会并参与创造良好的文化环境,创造一种宽松、平等、民主、和谐、友爱、合作的人际关系,用身体验、用心感悟高尚的人格魅力、高雅的文化环境带来的积极感染和良性熏陶,塑造有知识、有涵养、有能力的自我,传承先进校园文化精髓。
我们通过开放办学来服务社区、赢得社会,不断加大透明度,增强知名度,把自身推向先进文化建设的最前沿。一是开放体操房:每天下班后向教师开放,教师可以在内打羽毛球、乒乓球健身锻炼,每周六向学生开放,学生们练习乒乓、跳绳、跆拳道,一周三次向社区开放,居民们又增加了一处体育锻炼的场所。二是开放体育场:双休日,喜欢踢足球、打篮球的居民可以到学校操场上一展身手,社区的运动会、大型文艺活动经常在这里举行。三是开放电脑房:我们义务为学生家长、社区居民、村镇领导、武警官兵进行电脑知识与技能的培训。四是开放课堂:向家长、向兄弟学校老师、向其他省市校长与专家开放课堂,多次进行教育与教学活动展示。另外,我们利用六一庆祝活动、教师节座谈会等形式,向社会开放校园,营造我们校园文化建设的舆论氛围和大环境,传扬先进校园文化、增强其文化精神的辐射力。
教师是校园文化的形象大使。我们通过外出学习、培训、专家讲座等举措,使教师业务理论知识、教学研究和教育改革水平与能力不断提高,形成创新性和启迪性的思维;通过评比文明教研组、评选孙小名师等活动,以及开展反思自我、重塑自我活动,使我们的教师具有了较高的师德风范。我们不断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道德情操、敬业精神、工作态度、为人处世的层次,形成了“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巨大辐射作用,打造了良师益友、名师高徒的人文氛围。
学生是校园文化的传播者。我们把进行校园文化教育、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校园文化素养作为重点工作。学生从中感悟老师每根白发中的故事和学校艰苦的创业,增强其对校园精神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增强集体荣誉给个人带来的凝聚力和个体要给集体带来荣誉的向心力;让学生和学校同呼吸、让学生感悟自我的主体地位。在这种“校兴我荣”的氛围的熏陶和感染中,产生“我荣校兴”的情感动力。学校发展的势头,鼓舞着他们充满了思想活力;学校的一草一木都富有蓬勃的生机,激励着他们独有建树地进行思考现实、思索人生、畅想未来;凝聚成“求学有追求、做人有修养”和“立大志、做大事”的精神。
2、在活动中体现校园文化精神。
给学生一片天空,让学生去遐想;给学生一片天地,让学生在耕耘中体验,在实践中自我锤炼,在锤炼中自我净化。马卡连科说:“只有当一个人长时间地参加了有合理组织的、有纪律的、坚韧不拔的和有自豪感的那种集体活动的时候,性格才能培养起来。” 我们利用各种重大节日、学习基地、社会实践活动、向贫困生献爱心、各类比赛、《太阳花》文学社、主题班会等活动。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增强了收集信息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能力,激发了他们的情趣、活跃了校园气氛、拓宽了自我展示才华的空间。在艺术节汇演活动中,学生们旺盛的精力得到健康挥发,从中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建立了良好的同学友谊和融洽的师生关系;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接触社会、了解自然、关心国家和善待人生、珍爱生命、奉献社会、美化生活的良好心态和高尚的人格品质,创造着孙桥小学搏击向上的文化精神。
3、在课改中创新校园文化精神。
我们构建了学习化组织,不断加深对课程改革的领悟,加强科研课题研究。老师们积极实施教学方式转变,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文化氛围;促进学习方式转变,增强学生的主动性,营造学生是主体的文化意识;实施“讨论探究”式新课堂教学模式,不断给学生创造动手、动口、动脑、动心的实践空间和场地,搭建“张扬个性、展示自我”的文化平台;实施校本资源开发,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社会,努力营造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文化空间。校园文化建设与课改的兼融,极大地促进了校园文化的发展与建设步伐,为其可持续发展奠基了新的内涵。
三、问题与思考
经过多年的研究与实践,我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实现了新的跨越,基本构建起了能适应素质教育需要的、具有时代特征的校园文化新体系。我们深知,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艰苦的复杂的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我们几年来为此所作的努力及所取得的成效,只能说是初步的,只表明我们在迈向校园新文化建设的路途上,迈上了几级台阶,远没有到达目的地,事实上也很难到达。
文化的动态性特点,决定了我们的文化建设必须因时而变与时共进,为此我们一直在努力,我们也将一直努力下去。为使我们的努力富有成效,我们开展了本课题的研究,为使以后的努力同样有成效,我们还将进行本课题的后续研究。我校校园文化建设实践因研究的开展而避免了不少盲目性,也是因研究的开展而更能取得成效,但因校园文化建设的艰巨性与复杂性,我校在这方面的实践还是显露出不少问题。
(一)观念文化建设的问题。
经过我校多年努力,应该说学校主流文化还是体现了观念的先进性,对教育科研的高度重视,对学生精神心理层面的呵护与关怀,对乐学教育格局的构建,都体现了现代教育理念,但即使是校园主流文化,在人才观、质量观、学生观、教学观等方面也并非都有先进性。至于非主流文化表现出来的观念滞后的情形则更为多见,从教师文化层面看,不少教师教学观上信奉苦教苦学,学生观上漠视学生的主动性差异性和潜能,师生观上对建立新型的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缺乏热情等。上述状况的存在表明,我们在观念文化的建设上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同时也说明观念更新的艰巨性。
(二)校外文化的影响。
在开放性校园文化的构建中,如何做到既受到博大的社会文化的滋养又免受其害,这又成了校园文化建设的一大难题。我校的构建实践表明要两全其美实属不易。从教师层面看,教师义务和利益关系观念有所变化,育人目标往往让位于现实利益。从学生层面看,文化追求世俗化的倾向明显。上述这些变化未必都是开放性校园文化的构建所引起的,但只要是开放就必然要经受更多的异质文化的撞击而留下更多的不同的印记。
上述在实践中显露出来的主要问题,必然会引起我们进一步思考,解决好上述问题不仅是我们进一步开展校园文化构建实践所需要的,也是教育创新所需要的。校园文化建设是一个学校前进和发展的永恒的主题,它直接影响学校各方面的工作,它不仅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学校发展的一个主要内容,良好的校园文化将促使学校更健康、更稳定的发展。因此,我们尽管力量不足,但是愿意为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不断推进而尽自身微薄之力。
外语学院学习部2008年5月
第五篇:中职学校开展特色校园文化建设探析
中职学校开展特色校园文化建设探析 【摘 要】学校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具有时代精神的文化校园、良好的育 人环境,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载体。而校园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 组成部分,开展校园文化建设是提高学生人文修养及综合素质的需要。尤其是中职学校,要 根据自身的办学特点,以人文精神培养为核心,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素质拓展 为目的,立足实际,突出特色,通过加强校园文化活动的基础设施建设,创新校园文化活动 的内容,拓展校园文化活动的领域,规范校园文化活动的模式,努力构建具有特色的校园文 化体系。【关键词】特色校园 文化建设 中职学校
一、校园文化的含义 校园文化是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外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校园精 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是学校所具有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气氛;是学校本身形成 和发展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校园文化具有互动性、渗透性、传承性的特征,并且 以创设一种氛围,以陶冶学生情操,构建学生健康人格,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终极目标。
二、中职学校校园文化现状 目前,很多中职学校面临极大的生存危机,招生规模成为学校的生命线,许多学校将大 量的精力投入招生宣传而无暇他顾,学校逐渐失去自己的特色和优势,在专业设置、课程开 发、培养目标及常规管理等方面往往盲目随大流。同时,学校领导和教职工缺乏对学校文化 本质特征、功能作用、表现形式及方法途径等方面的认识,而将学校文化仅仅局限于一般意 义上的文体娱乐活动,加之学校文化建设无法在短期内见效,学校从实用功利的角度也不太 重视。
三、造成问题的主要原因 1.培养目标不正,思想认识不够 由于受“普高热”等影响,目前中等职业学校的生源质量堪忧,招生人数急剧下滑。在此 种情况下,许多中等职业学校纷纷开办综合高中班、高职班,虽然注重理论教学,但严重忽 视学生的技能训练和思想教育。学校领导层的思想认识未形成共识,多数领导认为应该以高 考升学率作为衡量学校质量高低的主要指标,所以在新形势下对校园文化活动的特点、问题 和做法等没有积极进行研究与部署。2.注重硬件设施的建设,忽略制度体系的改良 中等职业教育在20世纪80年代初发展较快,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中职学校原本薄弱的教 学基础设施越来越不适应发展要求,故学校加大经济投入,重视硬件设施的建设,改善校容 校貌,但是却忽略了学校软件设施的建设。部分中等职业学校没有完整的办学章程,
在教学 质量的考核中,缺乏科学考核学生职业技能水平的指标体系,使学校的发展很不稳定,起伏 跌宕,不能走上健康、可持续的发展轨道。3.格调上庸俗的社会文化冲击着校园 由于市场经济促进文化市场的发展,许多格调上庸俗低下的社会文化冲击着校园。学校 附近的一些不良网吧、录像厅、卡拉 OK 厅、桌球室、电子游戏室等如雨后春笋般地冒出来,包围着校园,课余时间,学生们成群结队地涌向这些场所,打发着寂寞的时光,甚至通宵达
旦,严重影响了正常的校园学习生活。
四、如何开展特色校园文化建设
1.完善校园制度 制度是人类维系个性生活及社会关系的各种规章、法则和体制,科学合理的制度一旦形 成,就会成为权威的、客观的力量,成为集体价值理念,使生活于其中的学生自主地接受它。“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只有在制度完善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形成完善的校园文化。但制度 的完善并不意味着僵化,要制度创新,如可以对学校的德育制度进行德育合理性论证,在制 度创新时坚持民主性原则,尽可能地让学生参与到制度讨论、制定和落实的实践中来。学校 教学的目的不是“管住”学生,而是创新体制,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切实激励和引导学生走 良性发展的道路,所以在制度创新时还应注意一点,减少“硬”约束,强调“软”约束。2.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是指社会人群中因交往而构成的相互依存和相互联系的社会关系,学校作为一 个比较简单的社会体系,人际关系也相应简单,主要体现在师生及学生间的关系上。老师作 为引导者,要以高尚的师德,向学生倾注爱心、耐心和信心,换取学生的信赖和支持,同时 在解决学生间纠纷的时候,也要秉着公平公正的态度妥善解决问题,力争形成和谐、融洽的 集体。3.美化校园环境 周围的环境往往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一个人的心情或是行为,所以各学校要充分利用生 态校园建设之机,全面开展绿色校园建设,给学生一个优美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同时,还 应当加强校广播台、墙报、宣传栏等方面的建设,使其更好的发挥弘扬主流文化、宣传学校 办学实践等方面的作用。另外还可以适当在校园内增加跟专业设置有关的科技、文化等方面 的建筑,营造良好的育人大氛围。4.丰富校园生活 完善的校园文化离不开充实的校园生活,开展多姿多彩的课外文化生活,使学生在充满 朝气的精神氛围之中,情操得到陶冶,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培养良好的品 格。学校可以利用学校文艺节、科技节、运动会、传统节日、重大历史事件纪念日等时机
机,组织征文、演讲、文艺演出、参观游览、歌咏比赛等活动。按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根据素 质教育,结合专业特点,组建各类兴趣小组和学生社团,开展富有特色的校园文化活动,形 成学校自己的特色文化。校园文化在教育中应该发挥重要的作用,校园文化是常新的,也是能够保持永恒魅力的,能够激发青年学生的激情,能够唤起青年学生高尚的、独立的人格追求和高尚的道德追求,所以一定要加强校园文化的建设,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参考文献: [1]唐光辉.高职院校特色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8,05.[2]海存福,张志斌.以特色校园文化建设彰显大学发展软实力[J].西北成人教育学报,2008,07.[3]方凤玲,李迈强,周建华,刘进丰,陈国燕,张瑞民.打造特色校园文化建设技能型人 才培养摇篮——高职校园文化建设调研[J].西安航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03.[4]邱书军.“山海”特色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研究[J].华中师范大学,2008,04.
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对中等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
【字体:大 中 小】 【2009-11-18】 【编辑:李大好】 【点击次数: 439 】 【关 闭】
一、中职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涵
校园文化是校园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文化形态上看,校园文化表现为物质文化 和精神文化两个方面。物质层面的校园文化建设,是中职校园文化建设的前提和载体,从形 态上集中指向环境设施文化,它的建设重点通常是从优美的校园环境和先进的教学设施所包 含的丰富文化内涵来熏陶和净化置身其中的学生。而精神层面的校园文化建设则表现为学校 中多年积累、沉淀所形成的理想信念、人生观和价值观,它是中职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 和灵魂,是校园文化的深层次体现。
二、中职校园文化建设的特征
与其他文化相比较,中职校园文化除具有校园文化的共性外,还具有如下个性特征:
1. 技术应用性。这是由中职培养为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中等技术应用 型人才这一培养目标决定的,它是中职学校核心竞争力的主要特征。
2.职业定向性。中职教育是中等教育层次的职业性教育,学生一进校,就选定了职 业方向,打上了职业的烙印,要求学生以社会职业岗位(群)的需求为依据,确立自己的职业 理想、职业规划、职业价值观、职业道德、职业规范和职业技能。
3.就业导向性。以就业为导向,是中职学校遵循市场规律确立的办学理念。中职教 学计划的制定、课程的设置、专业的调整、教学模式的改革等,都要围绕社会职业岗位、岗 位群对职业素质、职业能力的需
求和学生就业的需要来开展。
4.行业指向性。中等职业教育与基础教育的主要区别在于,它具有鲜明的行业指向 性。中职校园文化是随着社会文化的变化而与时俱进的,依托行业办学是保证中职校园文化 始终处于社会文化最前沿的必然要求。
三、中职校园文化建设的构想
中职校园文化的形成过程是一个内化的过程,是学校群体中共同创造和形成的校园精 神风貌和文化气氛,是一个学校精神风貌及个性特征的集中体现。需要全体师生员工的认同 和外界的认可,优秀的中职校园文化是一个历史积累的过程,是一个主动建设营造的过程。
1.营造“以人为本”的教育环境,完成校园文化的导向功能。
校园的教育环境不仅是育人的条件,也是育人的手段。在物质文化环境的营造中,中职学校不能一味地模仿普高的建设模式,而必须在物质层次上处处突出“职”的特点。中 职学校必须有科学先进的实验、实训楼和一流的专业实验室。中职学校的教学环境布置,必 须有市场人才需求信息、行业与专业的发展趋势、业内成功人士的资料等与职业有关的因素,让学生从行业日新月异的变化中体味专业感受和专业思想,提高学习动力。
2.营造文化自觉氛围,实现中职校园文化的约束功能。
中职学校校园文化建设,需要校园文化的营造者具有文化自觉意识。文化自觉就是 对文化的本质、规律和文化职责有感性和理性相结合的认识。加强对中职学校校园文化建设 理论研讨是校园文化工作者的首要责任。中职教育者在教学实践上应自觉地将人文教育与科 学教育二者并重,强调学术研究的多学科综合与交叉。这种自觉性应落实在具体的教学及各 种文化活动中,体现在各种生活技能的培养之中。这些活动要形成一种规律.甚至是一种制 度。唯有如此.才能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来提升文化自觉。
3. 加强并完善中职学校制度文化建设,实现校园文化的凝聚功能。
中职学校应始终把建立一套科学、稳定、规范、合理和完善的规章制度作为学校文 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在保持传统的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的同时,根据教育形势的发展,按照 中职教育特点和规律进行校园文化建设制度创新,使其更有利于学校和教师的成长与发展。如在教学管理上,引导学生以就业为导向,以提高就业能力为轴心,强化职业能力培养.构 建模块化课程体系和综合化的课程或培训项目,建立与实行以学生专业技术等级率以及对口 升学率为重心的综合考虑体系,围绕提高中职学生综合能力进行制度创新和改革。
4.特色作为学校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体
现校园文化的激励功能。
中职教育要办出特色,才能占领市场,各中职学校应在校园建设发展进程中深入挖 掘自身特色.把特色作为学校发展的核心竞争力,真正展现校园文化的激励功能。
四、中职校园文化建设的实现方向
1.准确定位、长远规划
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必须准确定位,长远规划。目前,一是要按照培养 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的要求,确定校园文化建设的定位,努力营造与中职学校地位、特征相 适应的校园文化氛围。二是要着眼长远,规划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和实现措施。校园文化作 为附属于学校的一种社会文化,在不同的中职学校应该有不同的特色。因此.要提高校园文 化的品位,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重要作用,就必须立足长远,规划好校园文化建设,并将其 纳入学校发展的总体规划,逐步实施。
2.构建完善的校园文化体系
校园文化建设要以科学的教育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和职业精神 相结合,联系学校发展实际,在物质、制度、精神三个层面,从制度文化、教师文化、学生 文化、行业(职业)文化等方面,构建校园文化体系。一是要坚持人本思想和科学管理相结合,建设人本和科学规范相一致的制度文化。二是要坚持职业和专业发展的不断整合,建设机制
创新的中职教育文化。三是要坚持师德与师风并行.建设德高为师、学高为范和诚信、严谨、善诱、灵活、高效的教师文化。四是要坚持自由与纪律、个性与合作协调统一,建设个性完 善、人格健全的学生文化。五是要坚持有形感染和无形渗透相结合,建设和谐、优美、高雅、向上的环境文化。
3.搭建有效的校园文化载体
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来搭建有效的校园文化载体:第一,搭建课程教学载体。课程 教学在传授科技知识的同时,也必然反映学校的校园文化特质。充分利用课程教学这一主渠 道扩大校园文化的影响力。第二,搭建学生社团载体。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可以为学生 提供一个展示、锻炼、提高、发展自己的舞台,也为其实践兴趣、爱好,扩大交往开辟一个 广阔天地。第三,搭建校园环境载体。优化校园环境建设,提升育人环境的品味,是加强中 职校园环境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校园文化渗透在各个角落,小到一句简单的标牌,大到校 训、校歌,都会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引导和控制作用。第四,搭建信息平台载体。以学报、校报、广播、网络、电视台为主要媒介的校内信息平台,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也是 体现校园文化特色的窗口。第五,搭建组织机构载体。健全的组织机构是抓好
校园文化建设 的保证,校园文化建设要靠学校各个方面的共同努力、协同配合。
总之,中职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只有营造出一种学技术、钻技术、用技术、创效率 的良好校园文化氛围,才能创出自己的校园文化特色,完成培养中级技术人才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