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区教育局2009年工作总结和2010年工作打算
2009年教育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2009年教育事业发展的主要成绩
(一)确保了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体制改革的顺利实施,各重点建设项目进展顺利。
1、免收了义务教育公办学校全部在校学生的杂费,顺利实施了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体制改革工作。同时,建立健全资金拨付及使用等相关制度,切实加强了学校经费管理;积极推进了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各项工作。
2、教育系统建设项目进展顺利。截止2009年10月底,双路中学的迁建工程已投入234万元,已经完成立项、选址、方案设计等前期工作,征地工作正在进行,准备修建施工道路。双路小学四方分部、通桥镇小学、双路镇小学的运动场和附属工程已顺利竣工并投入使用。实验中学完成了校园绿化建设和路面硬化建设,维修加固了教学楼,风雨楼已拆除,新建科技实验楼已完成了地勘、方案设计等前期工作。
(二)积极推进素质教育,深化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区教育局主管业务科室实行“三个加强”:加强对学校各教学业务部门的管理,充分发挥理论和业务指导作用;加强对课堂教学管理,建立、完善课堂教学管理制度;加强教师的业务学习和业务培训管理。创新服务机制,简化办事程序,服务到基层。
1、进一步加强了教学指导。教研员每月都到联系点了解教学情况,并组织多次教学教研活动。开展了全区性的教研成果展示活动,有力地推进了素质教育的顺利实施。
2、完善了教学质量监控机制。建立了以过程性评价和阶段性评价为基础的教学评估体系;对初中一、二年级和小学三、四、五年级进行了摸底测评;对会考,学期、学年检测进行了质量分析;注重了毕业年级后期管理,我区教学质量稳步上升,社会公认度进一步提高。
3、加大了教育科研力度。强化了教研教改工作;充分发挥学校教研组的作用;教学研究活动始终保持了活跃状态,三所中学接受了国家初中英语规划课题研究任务。
4、启动了体育艺术科技“2+2”项目工作。已在全区逐步推行“2+2”项目的实施,目前进展顺利。继续抓好学校“阳光体育”运动工作。
(三)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取得新进展,教育教学质量显著提高。
1、近年来,我区按照城乡学校“捆绑式”发展模式“一校两区、两块牌子、一套班子、一个法人、统一管理、统一考核”的要求,极大地推动农村教育发展。2009年,我区城市小学、镇(街)中心校和村小的在校学生比已调整为65:30:5;小学入学率、巩固率、普及率和毕业率继续保持100%;全区多数小学生已经享受到比较良好的教育。同时,整合建新村小学、天星村小学的各项工作正在有力、有序的推进之中。双桥区关于《区域均衡 城乡共进 大力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政务工作经验文章被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2009年8月刊发于〈政务工作交流〉14期中。
2、初中质量显著提高,校际之间实现均衡。初中入学率、巩固率和毕业率分别达99.8%、99.2%和99.8%;高中阶段入学率达99.05%。区内3所初中形成了你追我赶的良好态势,教学质量实现均衡。初中在校学生年辍学率控制在1.2%以内。区内学生出区就读潮得到消落,初中教育的区域竞争力明显增强。2009年,我区中考取得好成绩:全区上线270人,上线率57.1%,比XX年年提高11%。我区上联招线人数中,650分以上的达136人,700分以上15人,最高分为717分(总分750分)。
3、目前,区教育局正在制定《重庆市双桥区统筹城乡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实施方案》,并上报市教委。
(四)高中阶段教育迈上新台阶。
1.双桥中学成功创重后,学校发展进入新的阶段。2009年,双桥中学高考报考学生456人,高考上线307人,总的上线率67.3%,超过市平均上线率(65.1%)2.2个百分点。本科上线111人,重点本科上线18人。报考人数、上线人数、高分考生均创历史最好水平。今年秋季,双桥中学高中一年招生良好,达850人,整个高中年级达2072人。
2.中职教育势头良好。为了配合我区“经济开发区”建设,成立双桥区职教中心,并以此为龙头,整合区内万工技校华茵校区等职教资源,共同打造一所市级重点学校。现已落实人员、机构和经费。我区职成教工作,重点已由文化培训、短期培训转向技能培训和中长期培训。今年秋季,我区共招收中职学生1098名,其中双桥户籍学生123名。所有学生均按国家和市里的政策规定享受助学金和生活费补助。同时,区财政安排258300元免除了双桥籍学生的学费。
今年我区中考、高考均创佳绩,职教中心积极开展工作,教育事业已经实现可持续发展。
(五)继续保障教育投入。
1.教育投入继续实现均衡化。教育收费治理成果得到巩固。我区把实现教育投入均衡化作为推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的突破口。全区学校只按类别不按级别安排经费,教育投入的均衡安排有利于切实缩小城乡学校在办学条件上的差距,也有利于巩固治理教育收费的成果。2009年,我区教育收费为零投诉。
2、扎实开展贫困生救助。2009年春季,区教育局切实落实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精神,对全区各中小学1708人次义务教育阶段享受“两免一补”政策、“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女童”、“边远学生午餐补助”和“城市低保”学生的学习费用进行减免和补助,共计264350元。各个学校还积极开展助学活动,确保我区贫困学生不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
3.全面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在西南大学举行了全区中小学副校级以上领导、幼儿园长干部培训班,教师队伍的思想素质、业务能力均有明显提升,有力地推动了素质教育的实施。特别是着力提高农村小学教师待遇,采取了村小教师全部提供免费午餐、评职倾斜、补助交通费等措施,农村学校教师队伍稳定,要求向城市学校调动的压力明显减轻。
4、现代远程教育不断加强。一是今年为各校配备了校园广播系统、多媒体、投影等设备共计50余万元。二是拟投入85万元构建全区教育城域网总体方向已定,正在和运营商谈判,力争今年内启动招标。三是组织全区教师参加市、区级远程教育培训237人次。四是双桥中学市级课题《中学生实验技能和基本要求和考核办法》已经结题。
二、2009年的工作打算
(一)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抓紧抓好抓落实,要进校园进课堂,让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在教育系统入脑入心。
(二)继续把《双桥区教育事业发展规划》(XX年——2020)的实施放在重要位置,把教育事业规划的要求切实融入到《双桥区城乡发展总体规划(控制性详规)》里去,让教育事业发展在制度安排上得到更加充分的保证。
(三)落实区委、区政府领导“努力让每一名初中毕业生都能升学,每一名高中阶段学生都能毕业,百分之七八十的联招线上考生能考上本科,百分之七八十联招线下的普高生能考上高职”的指示精神,大力推进普及十二年教育工作。要积极争取市教委的领导、关心和支持,制定《双桥区普及十二年教育规划》和《双桥区普及十二年教育实施办法》,开好头,起好步。
(四)扩大办学规模,应对“入学难”。一是做好双中迁建重点项目建设工作。二是推进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的标准化建设。三是着力推进市级重点中职学校创建工作。
(五)继续探索完善城乡教育统筹发展的体制和机制问题,更加深入地推进全区教育均衡发展。要按照“小学示范初中优质高中普及”的工作要求,努力打造双路小学和实验小学,建设渝西名校,并不断带动和提升其他小学的办学水平,使我区小学教育在渝西地区具有明显优势。着力办好以双路中学为代表的初中教育,不断增强我区初中教育对周边地区的竞争力和吸引力。高中阶段,要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指导双桥中学走“内涵发展”的办学路子,破解既要升学又要普及的办学难题,争取在全市走出一条“特色高中”的新路。
(六)继续做好教育发展的保障工作。一是要继续多渠道筹集经费,切实加大教育投入。二是按照国家即将出台的相关政策。妥善做好学校岗位设置工作,要积极争取区委、区政府的领导,进一步提高教师待遇。三是继续做好学生资助工作,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生活补助标准,免收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教科书费,研究出台对因校点调整跨区域就读的农村小学生进行乘车补助。四是以师德师风建设为重点,大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七)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切实增强德育工作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全面推进体育、艺术、科技“2+2”项目工作
第二篇:区教育局2009年工作总结和2012年工作打算
2009年教育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2009年教育事业发展的主要成绩
(一)确保了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体制改革的顺利实施,各重点建设项目进展顺利。
1、免收了义务教育公办学校全部在校学生的杂费,顺利实施了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体制改革工作。同时,建立健全资金拨付及使用等相关制度,切实加强了学校经费管理;积极推进了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各项工作。
(二)积极推进素质教育,深化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区教育局主管业务科室实行“三个加强”:加强对学校各教学业务部门的管理,充分发挥理论和业务指导作用;加强对课堂教学管理,建立、完善课堂教学管理制度;加强教师的业务学习和业务培训管理。创新服务机制,简化办事程序,服务到基层。
1、进一步加强了教学指导。教研员每月都到联系点了解教学情况,并组织多次教学教研活动。开展了全区性的教研成果展示活动,有力地推进了素质教育的顺利实施。
2、完善了教学质量监控机制。建立了以过程性评价和阶段性评价为基础的教学评估体系;对初中一、二年级和小学三、四、五年级进行了摸底测评;对会考,学期、学年检测进行了质量分析;注重了毕业年级后期管理,我区教学质量稳步上升,社会公认度进一步提高。
3、加大了教育科研力度。强化了教研教改工作;充分发挥学校教研组的作用;教学研究活动始终保持了活跃状态,三所中学接受了国家初中英语规划课题研究任务。
4、启动了体育艺术科技“2+2”项目工作。已在全区逐步推行“2+2”项目的实施,目前进展顺利。继续抓好学校“阳光体育”运动工作。
(三)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取得新进展,教育教学质量显著提高。
3、目前,区教育局正在制定《重庆市双桥区统筹城乡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实施方案》,并上报市教委。
(四)高中阶段教育迈上新台阶。
今年我区中考、高考均创佳绩,职教中心积极开展工作,教育事业已经实现可持续发展。
(五)继续保障教育投入。
1.教育投入继续实现均衡化。教育收费治理成果得到巩固。我区把实现教育投入均衡化作为推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的突破口。全区学校只按类别不按级别安排经费,教育投入的均衡安排有利于切实缩小城乡学校在办学条件上的差距,也有利于巩固治理教育收费的成果。2009年,我区教育收费为零投诉。
共2页,当前第1页12
3.全面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在西南大学举行了全区中小学副校级以上领导、幼儿园长干部培训班,教师队伍的思想素质、业务能力均有明显提升,有力地推动了素质教育的实施。特别是着力提高农村小学教师待遇,采取了村小教师全部提供免费午餐、评职倾斜、补助交通费等措施,农村学校教师队伍稳定,要求向城市学校调动的压力明显减轻。
xiexiebang.com范文网(FANWEN.CHAZIDIAN.COM)
4、现代远程教育不断加强。一是今年为各校配备了校园广播系统、多媒体、投影等设备共计50余万元。二是拟投入85万元构建全区教育城域网总体方向已定,正在和运营商谈判,力争今年内启动招标。三是组织全区教师参加市、区级远程教育培训237人次。四是双桥中学市级课题《中学生实验技能和基本要求和考核办法》已经结题。
二、2009年的工作打算
(一)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抓紧抓好抓落实,要进校园进课堂,让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在教育系统入脑入心。
(二)继续把《双桥区教育事业发展规划》(xx年——2020)的实施放在重要位置,把教育事业规划的要求切实融入到《双桥区城乡发展总体规划(控制性详规)》里去,让教育事业发展在制度安排上得到更加充分的保证。
(三)落实区委、区政府领导“努力让每一名初中毕业生都能升学,每一名高中阶段学生都能毕业,百分之七八十的联招线上考生能考上本科,百分之七八十联招线下的普高生能考上高职”的指示精神,大力推进普及十二年教育工作。要积极争取市教委的领导、关心和支持,制定《双桥区普及十二年教育规划》和《双桥区普及十二年教育实施办法》,开好头,起好步。
(四)扩大办学规模,应对“入学难”。一是做好双中迁建重点项目建设工作。二是推进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的标准化建设。三是着力推进市级重点中职学校创建工作。
(五)继续探索完善城乡教育统筹发展的体制和机制问题,更加深入地推进全区教育均衡发展。要按照“小学示范初中优质高中普及”的工作要求,努力打造双路小学和实验小学,建设渝西名校,并不断带动和提升其他小学的办学水平,使我区小学教育在渝西地区具有明显优势。着力办好以双路中学为代表的初中教育,不断增强我区初中教育对周边地区的竞争力和吸引力。高中阶段,要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指导双桥中学走“内涵发展”的办学路子,破解既要升学又要普及的办学难题,争取在全市走出一条“特色高中”的新路。
(六)继续做好教育发展的保障工作。一是要继续多渠道筹集经费,切实加大教育投入。二是按照国家即将出台的相关政策。妥善做好学校岗位设置工作,要积极争取区委、区政府的领导,进一步提高教师待遇。三是继续做好学生资助工作,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生活补助标准,免收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教科书费,研究出台对因校点调整跨区域就读的农村小学生进行乘车补助。四是以师德师风建设为重点,大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七)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切实增强德育工作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全面推进体育、艺术、科技“2+2”项目工作
共2页,当前第2页12
第三篇:区地税局工作总结及工作打算
区地税局工作总结及工作打算
今年以来,面对复杂严峻的税收收入形势,我局坚决贯彻落实省、市局和区委、区政府的各项决策部署,紧紧围绕组织收入中心工作,规范征收管理,优化纳税服务,加强队伍建设,坚定信心,振奋精神,努力化解各种不利因素,确保组织收入工作有条不紊地顺利推进。
一、励精图治,2015年地税各项工作难而有进
(一)紧扣中心工作,税收职能作用进一步发挥
全年累计组织税费收入89315万元,同比下降2699万元,降幅2.93%。其中:
税收收入49827万元,同比下降3252万元,降幅6.13%。当中:中央级税收收入4980万元,同比下降2311万元,降幅31.7%;省级固定收入2310万元,同比增收476万元,增幅25.95%;省级共享税收收入9559万元,同比下降2981万元,降幅23.77%;区级税收收入32978万元,同比增收1564万元,增幅4.98%。
其他收入39488万元,同比增收553万元,增幅1.42%。其中社保费收入33688万元,同比增收1252万元,增长3.86%。
累计完成地方公共预算收入35816万元,同比增收2401万元,增幅7.19%,完成税收预期34417万元的104.06%。
(二)强化基础管理,税费征管质效进一步提升 一是抓好收入预测分析。面对税费征收工作前所未有的压力,我局把税收分析作为组织收入工作的着力点,实行“每月一分析,每季一总结”,及时摸清税源分布情况和变化情况;落实领导分片促收制度,有针对性地解决组织收入存在问题;强化组织收入责任,将收入目标和任务量化分解到征收单位和个人,定期通报和分析税费收入完成情况,确保税款均衡足额入库。
二是加强税源专业化管理。坚持“抓大、控中、不放小”的原则,实行重点税源精细化管理、一般税源规范化管理、零散税源社会化管理。针对区有关部门传递的重点建设、房地产及旧城改造以及园区工业企业等项目,对全区254户重点企业和38项重点税源企业专门制作税收台账,并指定专人实行动态跟踪。加强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汇缴375户企业,汇缴率100%;开展2014年所得12万元以上个人所得税自行纳税申报工作,受理自行申报1562人,比上年增加759人;加大个人所得税、印花税、资源税等税种管理力度,补缴入库税款200多万元。
三是加强协税护税工作。定期召开协税护税联席会议,着力完善“政府主导、税务主管、部门支持,企业配合”四方协税护税联动机制,重点加强与国税、国土、工商、财政、公安等部门的联系,做好涉税信息的收集、甄别、利用和管理工作,及时将差异和疑点推送到征收一线,切实将数据转化为税收。今年来,有效利用第三方涉税数据信息11万余条,查补入库税款1022.14万元;积极落实“三证合一”改革,目前,共补录新办企业信息65条,占同期接收工商部门传递信息的77%,进一步方便了纳税人注册登记,提高了综合办事效率,激发了市场活力。四是深化纳税评估工作。充分利用在线发票、“两业”税源控管等信息系统,结合涉税信息共享机制所取得的数据,发挥征管稽查联动作用,大力推进“以评促收”工作。全年完成纳税评估203宗,入库税款2651.49万元,占税收收入总量的5.32%,拉高税收增速3.8个百分点。五是加大欠税(费)管理力度。严格执行欠税(费)管理规定,建立“定目标、定人员、定时间、定进度”分级责任制,加强对欠税企业的纳税辅导与纳税评估,向社会公告欠税企业信息,认真做好欠税(费)的后续管理工作,确保税款及时入库,今年累计清理欠缴税费1102万元。
(三)规范执法行为,依法治税能力进一步提高
一是坚持依法组织税费收入。严格落实依法组织收入原则,抓好分析预测,规范税收管理,强化风险预警,重点开展虚增税收和混库风险识别排查,坚决防止虚收空转和混库行为,不论组织收入工作面临多大压力,坚决不收过头税,确保税收收入增长质量。
二是全面落实税收优惠政策。制定《税收优惠政策落实工作制度》和操作指引,认真做好税收优惠政策办理条件和流程的宣传和辅导工作,积极落实小微企业的所得税和营业税等税收优惠政策,开展落实情况监督检查,及时总结评估政策执行效果,确保税收优惠政策落实到位。今年共减免税金5000余万元,其中:改善民生1406万元、鼓励高新技术55万元、促进小微企业发展262万元、支持金融资本市场368万元、支持其他各项事业2919万元。
三是强化执法监督。按照征管规范要求,合理划分基础管理和风险应对事项,理顺基础管理、纳税服务、风险应对等工作关系,定期组织开展税费征管质量考核工作,利用“金税三期”税收征管系统,抽取1254条数据,摸排疑点数据415条,补缴入库税款109.94万元;建立征管与稽查协调与衔接机制,实现信息互通共享,今年,根据市局稽查局统一部署,对3户企业开展了专项检查,查补税款1万元,罚款0.5万元。
(四)优化服务举措,征纳双方关系进一步和谐
一是持续推进纳税服务。积极落实纳税服务规范要求,为纳税人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纳税事项办理体验,推行ca智能办税终端、主动公开最新税收政策、增加自助办税终端业务;推行逾期申报自动提醒、小微企业优惠信息定向推送、行政审批事项网上办理等便民服务,帮助纳税人更加方便地履行纳税义务;积极推进“先办后审”,认真落实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一年来取消8项行政审批目录、5项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推行行政权力清单,梳理上报权责清单282项,进一步提高行政执法透明度。
二是深入开展国地税合作。按照《国地税合作工作规范(1.0版)》要求,今年2次召开国地税联席会议,探讨国地税工作合作事宜,结合区实际,制定《区国税局区地税局合作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了联合开展税收分析、户籍管理、信息共享、信用评价、税务稽查、税收宣传、大企业纳税服务管理等7个方面12项具体工作,我区优化纳税服务又迈向了一个新的阶段。
三是开展税收宣传月活动。开展“新常态、新税风”系列税宣活动,充分借助和利用电视、网络以及户外大屏幕、楼宇电视平台等媒体,主动推送涉税信息。今年我局在电视台累计播放税宣动漫540分钟,在公园户外大屏幕和全区8个大型小区60余部楼宇电视平台滚动播放了税宣资料;开展送税法进企业活动,在韶关电厂举办“税收知识”大讲堂;召开税企座谈会,听取纳税人的意见建议,进一步密切征纳关系。
(五)狠抓安全履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进一步落实
一是认真落实“两个责任”。召开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部署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制定《2015年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任务分解表》,强化局党组的主体责任、各部门的工作责任和纪检监察的监督责任,主动把党风廉政建设融入到税收业务工作中去,形成上下联动,责任明晰、监督有力、制约有效的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落实体系,确保“两个责任”落实到位。
二是推进作风建设。巩固深化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成效,结合纪律教育活动,开展地税系统违规收送“红包”礼金和税务人员参与涉税中介活动专项整治;强化“八项规定”落实,突出重点领域、重要环节、重要时间节点监督管理,开展纠正“四风”问题再自查再整改,深入查摆作风建设薄弱环节;扎实开展办公用房清理整改工作,全局已清理、腾换超标准办公用房800多平方米;加大“三公经费”预算管理力度,按要求做好存量资金清理和处置工作,严格执行公务接待规定,落实公车制度改革,完善领导干部联系基层制度,进一步促进作风改进。三是深化廉政教育监督。紧紧围绕“讲政治、守纪律、促廉洁”活动主题,开展专题纪律教育;组织开展廉政谈话,邀请区纪委领导到我局举办廉政专题讲座,观看反腐倡廉专题片,筑牢廉洁从税思想;完善风险防控体系建设,提升内控机制信息化建设水平,深化“两权”监督,推进“一案双查”,提高风险防范工作质效。今年,相关职能部门共发出内控倒查建议书3份,收到内控整改报告4份。
(六)坚持严管善待,干部队伍执行力进一步加强
一是激化队伍活力。秉承倾情带队、善待严管的理念,关心干部成长,进一步完善文体活动设施,组织开展瑜伽、太极、健身舞等文体活动及各种球类比赛;举办职工运动会;开展志愿者服务和帮扶共建活动;加强队伍人文关怀力度,组织干部职工健康检查,对住院的干部职工进行探视,对患病的同志捐款献爱心,增强干部职工归属感和荣誉感,激发了队伍活力。
二是加强人才培养。深化分级分类培训,突出质量与应用两个重点,举办主体培训班4期,受训877人次;推进岗位练兵常态化,坚持季度考核,落实网络远程教育培训,今年来,组织6次网络教育培训,共726人次参加网络考试;开展干部档案专项审核,做好干部选拔和交流轮岗工作,拓宽干部队伍发展空间。
三是强化绩效考核管理。修订完善绩效管理相关办法及实施细则,结合内控机制和区局重点工作,延伸拓展部门绩效指标,持续提升指标质量;建立绩效督导制度,了解工作进度,跟踪解决难点问题;加大绩效管理考评结果运用力度,制定绩效考评奖实施方案,逐步形成了主动提升工作质量的倒逼机制,绩效管理影响力不断增强。与此同时,我们还统筹推进了行政综合管理工作。加强重点工作督办和舆情管理,监控处置涉税信访1件,处理市局、区政府网络问政6起;扎实开展政务信息公开、机要保密、资产管理等工作,加大安全防范工作力度,改选和升级监控和消防系统,行政综合保障水平不断提升。此外,我们还扎实开展了“扶贫双到”,今年来,共投入12万多元用于帮扶村改造饮水工程、改善村居条件、扩大农户再生产和捐资助学等民生工程,所有扶贫挂钩农户年人均纯收入达到9200元,超进度超标准完成区委、区政府下达的2015年底贫困户人均收入7300元目标任务,树立了地税良好的社会形象。
二、存在的问题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一是思想落后于形势。少部分干部对作风建设的高压态势认识不深,还有的同志面对改革的心态调整不到位,存有一些不切实际的想法和要求。二是基础不够牢靠。征管仍存在薄弱环节,一些行业、部分税种管理粗放,信息管税的效用没有充分发挥;服务不够规范;部分干部业务学习抓的不紧,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有待提高。三是作风不够严谨。部分干部对抓落实、抓执行的认识不深,被动应付工作安排,对重点工作存在“时间一到任务完成”的应付思想;个别部门领导担当意识不强,回避矛盾,对部门日常工作执行不严肃,督促检查不及时。这些问题需要我们在当前和今后的工作中认真加以研究和改进。
三、用心作为,克难奋进做好2016年各项工作任务
2016年,我局将围绕“忠实履职、安全履职”要求,以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和上级局的工作部署,主动适应税收和管理新常态,以组织收入为中心,深化征管改革,扎实推进依法治税,创新服务举措,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强化行政管理,以更大力度狠抓各项工作落实,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的积极的贡献。主要突出抓好以下六个方面工作:
(一)强化组织收入,积极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一是密切关注税制改革进程。深入学习中央《深化国税、地税征管体制改革方案》,贯彻落实税收征管体制改革部署;进一步落实简政放权,狠抓协调落实,按时按质推进“一照一码”制度改革。积极落实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科技创新、保障和改善民生等各项税收优惠政策,密切关注小微企业、困难企业发展,积极扶持地方经济持续发展。
二着力加强税收分析督导。做好2016年收入预测,合理编制和下达税收计划,完善任务目标责任制;继续开展税收督导工作,查找征管漏洞;落实税收分析制度,强化日常分析和专项分析,深入开展有关政策效应分析、税收风险分析,特别是对收入增幅低于平均水平的税种和收入与经济发展不匹配的重点行业进行分析,为强化税收征管和党委政府决策提供参考。三是大力加强各税费种管理。主动谋划应对营改增后的相关工作,加强营业税的管理,重点是加强建安、房地产、二手房转让的营业税管理工作;强化企业所得税预缴和汇算清缴后续管理;积极探索土地增值税清算的征管办法,加大清算审核政策指导力度;进一步深化“以地控税”工作;加强对取消或下放行政审批(核准)后相关税种的后续管理;继续推进税费征管一体化,认真分析社保费各险种参保情况的变化趋势,进一步完善三方协同办公系统的运用,抓好社保费征管质量考核,做好各项规费的代收工作。
四是不断强化数据管税。充分利用“互联网+税务”发展机遇,建立健全社会综合治税机制,强化部门协作责任,细化和规范数据标准,加强数据交换共享与比对分析,逐步实现数据的有效集中和高效应用。利用金税三期的信息化监管优势,探索构建面向自然人的税收服务管理体系和涉税信息交换共享平台,夯实事中事后监管模式基础,突出抓好税收分析和纳税评估,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科学的决策参考。五是推进欠税和零散税收征管。综合运用欠税约谈、催报催缴、欠税公告、税收保全、税收强制等措施,清除陈欠,防止新欠;深化社保费欠费分类管理,落实好关于进一步加强零散税源征管工作通知的要求,通过代扣(收)代缴、委托代征、获取第三方涉税信息等方式,加强等零散税收的征管,进一步堵漏增收。
(二)深化依法治税,持续改善税收法治环境
一是严格税收执法。规范自由载量权,依法依规执行税收减免、行政处罚和税收核定。加大税收执法督察力度,全面落实税收执法责任制,严肃责任追究。主动晒权亮权,对各审批事项、条件、程序予以公开,接受社会监督。
二是规范税务稽查。突出查办重大案件和典型案件,加大虚假发票整治力度,针对房地产行业重点开展土地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的检查,整顿行业税收秩序。落实“一案双查双报告”,督促征管部门强化征收管理,充分发挥稽内查外的作用,防范执法风险。规范稽查工作流程,发挥打击税收违法职能作用,维护稽查权威。
三是营造法治环境。加强税法宣传,开展诚信纳税主题宣传活动。落实税收“黑名单”制度,定期进行欠税公告,曝光违法税务案件,震慑违法行为。加强舆情监控和管理,注重舆情引导。全面推进法治税务示范基地建设,营造良好的税收环境。
(三)创新服务举措,积极营造和谐征纳氛围
一是规范服务事项。继续落实好纳税服务规范,规范办税流程和表证单书;继续推行先办后审改革,做好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取消后的对接工作,明确后续管理措施,严格按权责目录清单实施审批,坚决防止明取消暗不取消等行为;认真受理和解决纳税人反映问题和投诉。二是完善服务措施。做好“互联网+税务”的文章,不断完善办税服务厅、网上税务局、微信税务局、自助办税终端建设,实现24小时服务不间断;加强重点企业、重点项目个性化服务,由事后政策执行转变为事前政策辅导;积极落实国地税合作规范,定期召开国地税联席会议,将合作情况纳入绩效管理,切实提升服务和管理水平。
三是加强税收宣传。充分利用各类办税平台、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税企qq等媒介做好宣传,组织纳税辅导和培训,让纳税人及时了解掌握税收政策;加强与媒体、上级部门的沟通协调,宣传报道地税部门转作风惠民生促发展的工作动态,强化纳税人对地税工作的信任和支持。
(四)以“三严三实”为统领,深入推进干部队伍建设
一是抓实班子建设。加强系统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形式和载体;完善党建工作责任制,规范党支部建设;充分发挥工会、团委、妇委会的作用;落实干部轮岗交流,畅通机关与基层干部交流渠道。
二是提升干部综合素质。围绕税收新政、征管改革等重点内容,分类别、多形式统筹开展业务短训、在岗培训,注重教育培训实效。开展“岗位大练兵、业务大比武”等活动,切实提升干部队伍履职尽责能力。三是推进税务文化建设。注重组织关怀,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邀请专家开展健康咨询,关心干部身心健康。开展“道德讲堂”、“志愿服务”、“帮扶共建”、“节俭惜福”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五)落实廉洁从税,不断深化党风作风建设
一是严格落实“两个责任”。落实“一把手”党风廉政建设“五个一”制度,强化党组主体责任和敢抓敢管意识;落实纪检部门“三转”要求,强化纪检监察部门监督责任和严格执纪意识,促进两个责任的落实落地,筑牢廉洁自律防线。
二要全面排查风险。对重点岗位、关键领域、重要环节进行风险排查,发现漏洞,迅速整改。用好明查暗访、廉政走访等手段,建立与纪委、监察部门的联系交流机制,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处理,防患未然。三是深化作风建设。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贯彻落实好中央八项、坚决反对“四风”,重点整治不干事、不担事和“庸懒散奢贪”等不良现象;开展“一案双查”,严肃查处“吃拿卡要报拖”和侵害纳税人利益的违纪违法行为,严格责任追究,以“零容忍”态度纠正“四风”问题。
(六)加强综合管理,不断提升行政保障能力
一是加强绩效考核。加强绩效考评、监控指标和加分项目推进过程的跟踪与监测,开展绩效考核分析和绩效管理工作经验交流,组织绩效理论和绩效业务全员培训,加大绩效宣传引导,用绩效管理手段狠抓工作落实。
二是加强财务管理。贯彻落实新《预算法》,牢固树立“预算全员参与”观念,扎实推进部门预算,严格规范费用开支,规范财务行为,开展财务检查,防控财务风险,以积极的姿态适应经费体制的转变。三是加强政务管理。强化内外部舆情监控,加大税收宣传和政务信息工作力度,提高信息宣传用稿层次。加大督查督办工作力度,认真做好政务公开、信访、保密和安全管理工作。
第四篇:市教育局工作总结和2020年工作打算
市教育局工作总结和2020年工作打算
今年以来,全市教育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面贯彻全国、全省、全市教育大会精神,按照“三个定位”“四条线”“三个学段一起抓”的工作思路,着力在学校党建、教育改革、教学质量、教育公平、队伍建设、保障能力六个方面下功夫,各项任务工作有序推进,取得了较好成效。
一、全市教育大会和思政课座谈会顺利召开。全市教育大会于××月××日召开,分析研究教育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教育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动员全市上下为加快建设现代化教育强市而努力。印发了《中共**市委**市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全市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实施意见》《**市教育局贯彻落实山东省基础教育“十大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全市加强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工作座谈会于××月××日召开,市委书记××同志与优秀教师代表进行了深入交流,就讲好思政课、办好思政课提出了具体要求。
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持续推进。狠抓优质教育资源扩充,××月××日,市驻地××所学校同时开工。持续推进大班额化解,年内规划建设项目××个,截至10月底,全市累计完成投资××亿,开工项目11个。强力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县创建工作,××正在积极推进。抓好教育脱贫攻坚,对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进行全面核查,发放扶贫资助金241.85万元,资助学生××人。加快推进市直学校建设,市职业中专迁建二期工程完成投资××余万元,开工新建校舍××万余平方米;市实验高中三期工程完成投资××亿元,开工新建校舍约××万平方米;市实验学校扩建工程完成投资××万元,新增校舍约××万平方米,于春季开学时正式投入使用。
三、学前三年行动计划稳步推进。落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快学前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大力实施第三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已开工建设公办幼儿园××所,新增园位××万个。不断加大学前教育财政性投入,建立了公办幼儿园生均公用经费制度,市本级已落实每生每年710元的拨款标准。在全市开展了城镇居住区配套幼儿园专项整治工作,目前,已完成了调研摸底工作,逐一梳理出××所居住区历史遗留配套幼儿园的建设和移交责任方,制定了有针对性的处理意见和操作指引。联合开展无证园专项整治,全市摸排出××所无证园,现已全部整治完成,完成率达100%。
四、教师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全市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实施意见》,为我市教师队伍建设明确了工作方向。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管理改革全面落实。强化师德师风建设,开展了“学讲话、守准则,争做新时代好教师”师德教育活动,××名教师被评为第二届**最美教师和教书育人楷模。
2020年,全市教育系统将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定不移地抓好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坚定不移地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继续实施消除大班额工作计划,完善大班额化解和防控长效机制,彻底消除超大班额,全力创建国家义务教育发展优质均衡县。二是坚定不移地扩增学前教育资源。继续抓好第三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实施,确保年内完成规划建设任务;强力推动落实幼儿园生均公用经费财政拨款制度,继续抓好住宅区配套幼儿园和无证园两项专项整治活动,确保按时限要求完成整治任务,促进学前教育普惠发展。三是坚定不移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坚持德育为先,积极推进德育课程一体化改革,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抓好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和体育艺术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继续抓好优质教学资源的“建、管、用”,提高课堂教学效能,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四是坚定不移地提升教师队伍素养。继续抓好师资补充,加快推进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管理改革,推进中小学校长职级制改革,着力抓好教师业务培训。
第五篇:教育局2019年工作总结及2020年工作打算
教育局2019年工作总结及2020年工作打算
2019年,全县教育工作以提高教育质量为核心,以教师队伍建设为主线,以体制机制创新为突破口,教育工作成果丰硕,亮点纷呈。
一、2019年工作进展情况
(一)党的建设全面加强。一是扎实开展主题教育。把学深悟透、深入调研、检视问题、立行立改有机结合起来,领导干部带头领学,每名干部拿出一份有份量的调研报告;建立问题台账和整改清单,做到销号推进,即知即改,让群众看到了主题教育带来的变化和实效。二是创新党建工作载体。组建全县中小学党建课程资源库,开展党建课程化评比展示活动,打造党建精品课程。开展了党员教学能手评比活动,创建了党员先锋岗和党员名师工作室。探索建立了家长委员会临时党支部,发挥党员家长的示范作用,密切了家庭、学校、社会的联系。三是开展意识形态工作。开展红色教育进校园活动,建立红色教育长廊、组织观看励志观影活动,形成浓厚的红色教育氛围。严格禁止宗教进校园。组织机关党员干部开展主题教育党日活动。四是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在各类评比奖励、教师职称评定、艺体特长生考试等教育热点问题上,建立机制,规范流程,确保公开、公正、公平。
(二)教育质量明显提高。一是向立德树人要质量。深化小学思政课“以评促教”教改,在全县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座谈会上得到县委主要领导肯定。制定了《中小学文明礼仪手册》,组织中小学生深入企业和商场体验。聘请公检法领导任中小学法治副校长,增强了学生遵纪守法意识。二是向课堂教学要质量。通过校长推门听课、教师全员赛课、家长随机观课、网络全程监课,课堂效率明显提高。三是向中高考改革要质量。通过深化考试内容、录取、评价方式改革,由“单纯育分”向“全面育人”转变。四是要教科研要质量。发挥教科研在提高质量中的先行、引领作用,集聚全县中小学学科精英成立学科教研中心,建立小学、初中、高中各层面校际联盟,打造质量共同体,发挥名校长工作坊、名师工作室示范、辐射作用,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三)办学行为更加规范。一是全面实施“五零”服务。义务教育阶段实行划片就近入学、阳光分班、科学排座、公选班干、公开评优,有效解决了“择校择班”问题,赢得了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广泛赞誉。二是开展“减负”工作。通过课堂教学效率、科学布置作业、清理校外培训机构等方式,90%的小学生能在校内完成作业,切实减轻了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三是开展课后服务。积极开展“作业辅导+社团活动”“校内社团+校外实践、研学旅行、劳动教育”等看护模式,促进了学生全面发展与特长发挥。
(四)教育公平日益凸显。一是夯实学前教育。通过“建、配、扶、管”等方式,加强公办园建设,每个县(县)中心城镇至少办好1所公办园;加强小区配建治理工作,确保新改建小区按标准配建幼儿园;扶持发展普惠性幼儿园,加强幼儿园日常监管,有效解决了“上好园难”“上好园贵”“小学化”等问题。二是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把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天字号”工程来抓,8个县区已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县验收,另有8个县(县)区通过县初检、省复检、待国检。三是启动实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计划。按照《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国家督导评估认定工作规程》,对标对表,查缺补漏,补齐短板。四是消除大校额。通过严格执行招生计划、严格控制校际转学、建立校际联盟等方式,消除“大校型”“大班额”,缩小校际间办学水平差距。
(五)教师队伍不断强化。一是加强师德建设。建立了师德教育、监督、惩戒、评价、激励五大长效机制,狠刹教师有偿补课歪风,紧盯关键“少数”和节假日等”“重要节点”,举报必查、查就查实、严肃处理,系统通报,警示震慑;严禁教师利用节假日收受“红包”,全员签订教师不收、家长不送双向承诺书。二是创新教师补充机制。将教师招聘纳入全县人才引进计划,建立职称评定“绿色通道”、提职“优先、破格”的人才引进政策,通过面向社会公开招聘等方式,吸引了优秀人才从教。三是深化校长职级制改革。按照情怀境界、专业素养、底气担当等核心要素公开选聘校长,确立新的用人“风向标”。四是推行“县管校聘”改革。统筹区域内教师编制和教师岗位管理,教师由学校人逐步向系统人转变,有效解决了校际间教师结构性矛盾。
二、2020年工作计划
(一)实施质量提升行动。围绕中小学教育质量提升实施方案,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发展规律,聚焦质量,精准发力,落实系统化德育体系。推进思政课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召开全县中小学德育工作会议。发挥教育教学研究机构和学科教研指导中心的重要作用,常态化开展学科建设活动,促进教育质量全面提高。举办全县中小学教师“课内比教学”专业化技能展示活动。
(二)实施教育公平行动。围绕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通过“建、配、扶”等方式,加强公办园建设,小区配建幼儿园,扶持普惠性幼儿园,确保公办入园率达50%。出台《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规划》,指导各县(县)区有序推进,争取早日达标,满足百姓对更加公平、更加优质教育的需求。健全城县学校对口支援农村学校制度,完善控辍保学机制,确保义务教育贫家庭学生“零辍学”。发挥全省农村学校联盟校作用,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全面提升全县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水平。
(三)实施规范办学行动。一是持续推进“五零”承诺,确保划片就近入学、阳光分班、科学排座等制度落到实处,严格控制“择校择班”现象,真正做到上学不求人。二是提高学生课后看护参与率与看护质量,采取“作业辅导+社团活动”“校内社团+校外实践+研学旅行+劳动教育”模式,拓宽学生兴趣培养渠道,努力提供丰富多彩的课后服务,充分发挥课后服务的育人功能,让延时不止于看管。三是全面落实中小学减负举措,坚持“零起点”教学,规范微信群管理,科学布置作业,建立检查督办机制。四是加强校外培训机构监管,综合治理,防止校内减负、校外增负现象。
(四)实施队伍创新行动。一是落实师德宣传、教育、监督、惩戒、激励、评价六大机制,不断提升群众对师德师风满意度。二是完善教师补充长效机制,落实吸引留住人才政策,特别是“名校优生”,保持“退补相当”,形成合理梯队。三是推进“县管校聘”改革,统筹教师编制和岗位,合力推进教师由学校人向系统人转变。四是深化校长职级制改革,总结经验,面上拓展,配套推进各项改革。注重发挥职称、骨干教师评定的激励、导向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