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广电中心2014年工作思路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及十八届一中、二中、三中全会和全国、全省、全市宣传思想工作会议精神,树立“新闻立台,精品强台,创新活台,实干兴台”的工作理念,按照“服务中心做宣传,以人为本抓管理,改革创新求突破”的工作思路,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的中心工作,以提高广播电视宣传工作实效为核心,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扎实做好对内、对外宣传工作,奋力开创广电发展新局面,为推进同城发展、加快绿色赶超提供强大精神文化力量。
1、找准定位转变观念。县广播电视台既是党和政府的喉舌,同时也是服务观众的大众媒体,既有其政治属性,也有做大自身的社会属性。必须在注重政治、社会效益的同时,注重自身的经济效益。
2、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一是积极争取县委、政府支持,通过采取选调或公益性岗位、台聘等多种方式,增加一线新闻记者人力;二是完善内部管理,打造一直纪律严明、活力迸发的广电新闻队伍;三是加强培训和对外交流,不断提高队伍的新闻业务、策划运作等方面的能力和水平。
3、继续搞好对内宣传。加强策划和人力保障,做好做精《上犹新闻》,围绕中心开设好重点专栏,继续办好《曝光台》、《百姓热线》等子栏目,突出强化专题节目,不断提升自办节目的吸引力、感染力和影响力。
4、不断加强对外宣传。继续狠抓外宣不放松,加强人力保障和上下通联,加大重大选题策划力度,不断扭转目前外宣在全市综合排名靠后的态势。
5、逐步走出经济困境。一是以自办节目、活动效益的整体提升拉动电视广告总收入的提高;二是积极争取县委、政府支持,将上级媒体记者接待工作实行政府接待办统一接待和被采访部门对口接待相结合,以大大缓解中心经济负担;三是积极争取县委、政府支持,解决4名自收自支人员问题,减轻中心经济负担。
第二篇:2015年广电中心记者站工作思路
2015年广电中心记者站工作思路
2015年,涵江记者站将进一步贯彻党十八大精神,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围绕构建“和谐、平安、文明、魅力”的莆田新广电的部署要求,扎实开展新闻宣传、广告创收、安全播出、队伍管理、以及综治平安建设、安全生产、党风廉政建设、计生等工作。
一、立足岗位做好宣传
2015年,涵江记者站将围绕市委市政府、区委区政府的中心工作,积极开展新闻宣传,针对各个时期的主题工作,开设相应的栏目进行集中宣传,营造浓厚的工作氛围;同时,鼓励记者深入到农村、基层一线,关注百姓民生,适当开展新闻曝光,为地方经济、社会等各项事业的发展发挥新闻媒体应有的作用。
2015年,涵江记者站计划播出新闻1100条,至少要有1条被中央台采用,30条被福建电视台采用;广告经营要按照市中心下达的目标坚决完成。
二、规范管理抓好队伍
2015年,涵江记者站将继续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抓好新闻队伍建设,根据各个时期的需要,开展各种思想政治学习、党风廉政教育、法制教育以及业务学习等活动。在规范管理中,要注意做好播出安全、安全生产及消防安全工作,抓好综治及平安建设、反腐倡廉建设、机关党建工作以及计划生育管理,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落实好与上级签订的责任书,并将此类工作列入考核之中。十八届三中全会出台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专门阐述了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的必要性;四中全会出台的《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了深入推进依法行政、依法理财、加快建设法治政府的任务。对照两个决定,我们的财政管理还有较大的差距,还存在一些迫切需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一、三个最突出的问题
第一,财政体制有待改进。XX市第四轮财政体制已经运行了4年,本轮体制在设计时虽然对罗湖有所照顾,但没有根本改变罗湖财力较弱的局面。从财力格局上看,2014年市财政本级财力约1100多亿元,其中用于维持的经费100多亿元,用于发展的经费接近1000亿,维持和发展经费的比例是1:9。罗湖正好相反,维持经费和发展经费的比例是9:1,是典型的吃饭财政。在罗湖这样的老区,基础公共设施薄弱老化、社会建设历史包袱沉重、产业发展扶持力度不够,急需财政加大投入。这种财力结构对罗湖的发展十分不利。目前,我们的政府投资项目,预算内每年仅能挤出1亿元左右,大头还是依赖城市更新产生的地价,一旦城市更新项目减少,地价大幅减收,许多民生项目将无法安排。横向比较,第三轮体制结束的2010年,福田辖区的税收规模是515亿元,当年预算收入69.27亿元;南山的税收规模为333亿元,当年预算收入46.3亿元;罗湖的辖区税收规模为251.21亿元,当年预算收入为36.73亿元。辖区税收总量上,罗湖比福田少264亿元,比南山少82亿元;预算收入上,罗湖比福田少33亿元,比南山少9.6亿元。本轮体制实施期间,罗湖的财力与福田、南山等兄弟区的差距在逐年拉大,我们去年辖区税收规模是314亿,比福田的705亿元少391亿元,比南山的501亿元少187亿元。我们的预算收入是60亿,比福田的97亿少37亿,比南山的100亿少40亿。今年罗湖的预算收入计划是62亿,比福田105亿少43亿,比南山110亿少48亿元,财政体制的不尽完善,使得我们与兄弟区的差距呈现不断扩大之势。
第二,纳税大户外迁及财税政策波动造成财政增收乏力。目前,罗湖的转型升级正在进行中,产业空间容量有限,辖区税收增长幅度减缓,如何做大做强“财政蛋糕”任务艰巨。罗湖由于地域所限,可供开发的土地很少,纳税大户的外迁对财政的冲击很大。特别是深交所、建行、华润信托、第一创业证券等纳税大户及其关联企业外迁带走大量的税收,给财政增收带来较大冲击。2015年全面实施“营改增”,广深铁路、厦深铁路、广田装饰等企业受“营改增”政策影响造成税收减收非常明显。第三,支出进度偏慢,预算约束力有待增强。2014年,我区预算支出进度在全市10个区排名一直在5-6位,前10个月,仅完成预算的69%,比时间进度晚14个百分点。究其原因:一是部门预算编得不够实、不够细,执行起来有难度。一些单位年初预算报大数,可实际执行中又花不出去;二是中央出台“八项规定”及一系列配套政策以后,各预算单位外出调研、培训、考察、公务接待和协调、公车使用经费大幅减少;三是政府投资项目周期比较长,部分专项资金使用进度慢,例如教育费附加用于民办教育部分,需要财政和出资人1:1配套,操作时有难度;四是部分市财政下拨的资金年底甚至第二年初结算时才落实到位。
二、2015年的工作思路和举措
2015年,财政部门将主动谋划,大胆创新,深化财政改革与管理,进一步增强财政预算的完整性、准确性、细化性和公开性,向建立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现代财政制度方向努力,概括起来就是抓好以下三大任务。
(一)开源节流。
开源方面:一是稳定现有税源。对年纳税1000万元以上的重点税源主动上门做好服务工作;二是引进优质税源。与投资推广局、科技创新局、税务部门联动,依托城市更新项目,引进占地面积不大,税收贡献大的优质税源;三是培植新税源。重点扶持电子商务等代表未来产业发展方向的新兴税源。四是建立财源监测分析机制,对区级税收贡献大的重点税源进行实时监控和分析,特别是重点关注、及时跟进深交所、供电局、广深铁路、厦深铁路、广田装饰和工农中建平安等10家重点大户的税收变化,根据异动情况,提出具体对策。另外,通过盘活存量,抓好利息收入、物业出租收入、房屋租赁税代征收入三大非税收入,争取这三块收入完成6亿元以上,比2014年增收2亿元。通过上述措施,保证罗湖税收稳中有进,力争全年保持8%以上的增长,预算收入过70亿大关,财政总收入争取完成88亿元。节流方面:一是进一步调整优化支出结构,在降低行政成本、加大民生投入的同时,注重民生投入的使用绩效。按照守住底线、突出重点的思路,在确保财政可持续的基础上,安排落实好九大类民生支出,开展重点民生支出绩效评估,着力建立政府、企业、个人、社会协调配合的机制,树立起个人努力、各方面合理承担责任、勤劳致富的民生理念。将绩效目标管理和单位的资金分配挂起钩来。二是进一步加强预算管理。要加强预算编制和执行管理,细化部门预算编制,进一步压缩代编预算和专项资金的规模,严格控制预算执行中调整事项,提高部门预算执行的时序要求和到位率。三是完善厉行节约长效机制,坚决反对铺张浪费。切实抓好《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的贯彻落实,建立健全公务支出管理制度和支出标准体系,促进公务支出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透明化。认真抓好各项规章制度的执行与落实,坚持艰苦奋斗,精打细算,勤俭办一切事业。继续完善机制,巩固和扩大成果,切实兑现“三公”经费只减不增的承诺。强化监督问责,巩固和扩大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成果。
(二)改革创新。
充分发挥财政的职能作用,支持辖区经济发展。一是积极筹划第五轮市区财政体制的布局,做好分析测算工作,为罗湖的发展争取一个良好的体制环境。二是建立跨预算平衡机制,将盘活存量资金、预算稳定调节金结合起来,通盘考虑、以丰补歉、提前谋划,熨平经济波动,充分发挥财政税收“自动稳定器”功能;三是稳步推进财政预决算信息和“三公”经费公开,提高透明度,努力打造公共财政、阳光财政。2014年已全面公开部门预算信息及“三公”经费信息,6家试点单位公开了部门决算信息,2015年将按照“公开是原则,不公开是例外”的要求,将全区163个单位的部门预算和决算全部向社会公开。四是加快清理盘活财政存量资金,存量资金主要用于稳增长、惠民生的重点领域和重点项目,减少沉淀,提高效益。五是切实压缩结余结转资金规模。2015年底公共财政预算结余结转资金占公共财政支出的比重应不超过9%。六是深入推进社区体制改革。在今年社区体制改革已经启动的基础上,2015年将继续深化改革,全面提供财力保障,同时规范社区工作站各项支出管理。七是总结6个股份合作公司试点改革经验,逐步扩大改革范围,促进股份合作公司转型发展。八是完善公务卡改革,通过公务卡促进各项公务开支公开透明。
(三)依法理财。
一是做好预算法的宣传施行工作。新修订的预算法从明年1月1日起实施,做好新预算法的学习宣传工作。要认真学习、全面理解新预算法,准确掌握新预算法的精神、原则和各项具体规定,增强预算法治意识,自觉把新预算法的各项规定作为从事预算管理活动的行为准则,严格依法办事,严肃财经纪律,切实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二是做好新预算法实施与深化财税改革的协调推进工作。做好新预算法配套制度建设与财税改革具体方案的衔接工作,相互协调,同步推进,坚持用制度引领和推进改革,在改革中不断完善制度。2014年我们制定了八大制度,2015年要继续查漏补缺,建立部门预算责任制度,完善政府采购制度,完善国有资产和集体资产管理相关制度,把资金分配和使用权关进制度的笼子。三是学习借鉴温岭参与式预算的经验,通过民主恳谈、征询意见、代表团审议、人大常委会审议等多种形式,广泛吸纳民意,汇聚民智,使公共财政预算更加自觉主动地接受人大代表和社会各界的监督。四是探索财政收支计划预审“三读”机制。学习香港财政管理经验,研究政府财政预算“三读”的可行性和操作办法,加强财政与人大代表的沟通协调,让预算方案更加科学合理。2015年,涵江记者站将进一步贯彻党十八大精神,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围绕构建“和谐、平安、文明、魅力”的莆田新广电的部署要求,扎实开展新闻宣传、广告创收、安全播出、队伍管理、以及综治平安建设、安全生产、党风廉政建设、计生等工作。
一、立足岗位做好宣传
2015年,涵江记者站将围绕市委市政府、区委区政府的中心工作,积极开展新闻宣传,针对各个时期的主题工作,开设相应的栏目进行集中宣传,营造浓厚的工作氛围;同时,鼓励记者深入到农村、基层一线,关注百姓民生,适当开展新闻曝光,为地方经济、社会等各项事业的发展发挥新闻媒体应有的作用。
2015年,涵江记者站计划播出新闻1100条,至少要有1条被中央台采用,30条被福建电视台采用;广告经营要按照市中心下达的目标坚决完成。
二、规范管理抓好队伍
2015年,涵江记者站将继续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抓好新闻队伍建设,根据各个时期的需要,开展各种思想政治学习、党风廉政教育、法制教育以及业务学习等活动。在规范管理中,要注意做好播出安全、安全生产及消防安全工作,抓好综治及平安建设、反腐倡廉建设、机关党建工作以及计划生育管理,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落实好与上级签订的责任书,并将此类工作列入考核之中。我局现有在职干部职工22人(其中1人经县委批准退二线),离退休干部职工36人。下辖XX县国家粮食储备库,军粮供应站和流通管理站3个单位。我局主要有四大工作任务:一是履行县政府下达的粮食安全、粮食市场监管等10大职责;二是确保9000吨省储粮、3700吨县储粮(其中原3000吨、成品粮700吨)和最低收购价粮食的安全储存,落实国家粮食最低收购价格政策,保障驻邵部队的粮食供应;三是承担改制群体的维稳工作;四是谋划粮食队伍建设和粮食行业发展。2014年,我局在县委、县政府和市粮食局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和市粮食局布置的工作任务和要求,始终坚持“资产管理高效,业务争创一流,维稳绝无差错,系统高度和谐”的工作思路,全局干部职工明确目标、求真务实、埋头苦干,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新的进展。共计获得县级以上荣誉多项,(1、省粮食局粮食流通执法示范单位;
2、省粮食局推广全国农户专项科学储粮工作先进单位;
3、省储粮管理先进单位;
4、市政府粮食目标考核二等奖。
5、市粮食局工作绩效考核标兵单位;
6、县委、县政府绩效考核评估优秀单位;
7、县委、县政府“为民务实转作风勤廉办事树形象”主题活动先进单位;
8、县委、县政府社会管理综合治理三等奖;
9、县政府招商引资三等奖。)
一、2014年我局主要工作的完成情况
(一)全县共实现粮油工业总产值2.5亿元,粮油物流总产值1.1亿元,超额完成市分任务。
(二)按时、按要求完成省储粮粮食轮换4631吨,县储粮轮换1000吨,其中外销5700吨。按国家粮食最低收购价格政策收购托市粮9000吨。
(三)9000吨省储粮、3700吨县储粮经省市粮食、农业发展银行和财政部门多次检查验收均帐实相符、品质优良、储存安全、管理科学。
(四)为解决农民卖粮难,确保国家粮食最低收购价格政策的落实,按省财政局的统一安排,我县申报了储粮仓一般维修3.7万吨,大修2万吨,功能提升5.5万吨,扩建仓房1.3万吨的维修改造计划。成立了专项工作班子,组织了专门工作队伍,制定了科学的工作方案,逐项实施,扎实推进。各项目的维修工作已于10月份全面完成,扩建一期5200吨仓房预计在2014年元月完成,符合省、市粮食局的要求。
(五)通过整体公开招租和市场调研提租的办法,提高资产租赁价格,通过反复做工作和利用法律手段催缴的方法保证租金的及时足额到位,全年租金收益在整体经营效益下滑的情况下提高百分之四。
(六)我局所辖XX县国家粮食储备库实行精细化目标管理,严格财政纪律,控制成本开支,实现利润46万元。超额完成市分任务。
(七)军粮供应优质高效,绝对保证军供粮油的安全和及时,努力改进服务条件,改进服务态度,改变服务方式,实现了军粮供应满意度达到四个百分之百。
(八)粮食企业改制遗留问题已基本解决,2014年共筹集资金4万元走访慰问特困下岗职工12人、离退休老干部332人。维护了改制群体的稳定,实现了粮食系统的基本和谐。
(九)支农惠农工作。今年为新农村建设、抗旱、群众工作站等联系点提供资金赞助10万元;推广农户科学储粮金属小粮仓13000套,农户因此受惠300万元以上。
(十)严格粮食行政执法和质量检查,及时查处违法行为起,有力维护了粮食市场的正常秩序。
(十一)我局党建工作、群众教育实践工作、廉政建设工作、综合治理工作及招商引资工作都按县委、县政府、市粮食局的要求积极开展,不折不扣落实到位,分别得到上级的肯定和表彰。
二、2014年的主要工作方法
(一)确定了工作目标。2014年依旧把“资产管理高效,业务争创一流,维稳绝无差错,系统高度和谐”为全年工作的基本目标,并向干部职工、离退休人员反复宣传,把局党组的目标转化为全体干部职工的共同工作目标,把局党委的号召转化为全体干部职工的自觉行动。
(二)明确了工作责任。我们根据上级分配的工作任务,及时分解到领导、到个人。成立了21个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组织实施,要求有工作方案、有奖惩办法、有督促落实措施。如国有资产管理的资产租赁收租工作,就把每一处资产租赁收租工作落实到人,按期完成收租工作的给适当工作经费,否则就进行相应处罚。
(三)把握了工作重点。第一、维护粮食市场稳定,绝对保障军需民食、确保全县粮食安全。一是全面落实地方粮食储备工作。我局现已掌握储备粮食12700吨,今年轮换吨。二是认真落实国家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今年按托市价收购早籼稻4700吨,中晚籼稻4300吨,保护了种粮农民的利益,提高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促进了粮食生产。三是加强对库存粮食的管理,全面采取精细化的粮食仓储管理新方法,保障了库存粮食的绝对安全。四是构建了粮食应急加工,应急供应网络。按照上级要求,根据我县的实际,设立了粮食应急加工厂2个,应急粮食供应点4个,政府常年保持750吨成品粮应急储备库存。保证应急供应的成品粮平时及时轮换、储存安全,急时调得动,用得着,确保我县粮食市场平稳,粮食供应安全可靠。五是积极督促地方粮食风险基金的落实。六是加强骨干粮油加工企业的监督管理。我局通过审定4家市级粮食龙头企业,26家粮食经营企业(户)。全年规范指导粮食市场行为117人次,发出责令整改通知书10份。七是认真抓好军粮供应工作,按时、按品种、保质、保量完成了军粮供应任务。第二,做好系统维稳工作。一是开创情感化工作方式。对来办事的同志坚持“一张笑脸相迎,一杯热茶相待,一把椅子请坐”;对系统退休职工、下岗职工来访,坚持“五个一”接待(一声问好,一支香烟,一杯热茶,一次让座,一餐便饭)。二是主动联系粮食系统各个群体,关心他们的工作生活。走访慰问特困离退休老同志和下岗职工12人,送去慰问金3600元;春节向全体退休老同志拜年,给每人送去慰问金100元;重阳节向80岁以上退休老同志每人送去慰问金100元,向局机关退休老同志每人发过节费300元。三是为机关退休老同志订阅了《湖南日报》、《老年人》、《老年保健》等报刊和杂志,还为他们购置了新式门球棒,积极组织他们开展各项文体活动。四是组织全系统干部职工和局机关退休人员进行身体健康检查。通过这些活动,及时化解了干部职工工作中的矛盾,增进了职工间的友谊,促进了系统和谐,提高了工作效率。第三,抓好国有资产的管理。局党组对全县资产实行统一管理,凡是能搞公开整体招租的我们都按5年为期,年增租金6%的标准落实了公开竞标承包,其余资产均由局党组在市场调查的基础上,按接近市价水平确定租金。去年12月,国储库门面个别租赁户以租金上调太多为由,拒绝缴纳租金,我们在反复多次做工作催缴的基础上,于今年1月对欠缴租金户向法院提起诉讼,通过法院的调解,我们圆满完成了全部租金的收缴工作。因此,全年的国资管理收入在整体经营效益下滑的情况下增加百分之四。
(四)采取了切实可行的工作措施。一是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狠抓了干部工作作风建设,重新出台了《机关干部考勤制度》,《XX县粮食局关于“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和庸、懒、散”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整顿作风,提高工作效率方面的文件,明确对违法禁令行为的处罚措施。县里每月对我们检查一次,局里每月对各股室及下属单位督查两次,确保各项制度落到实处。二是将工作绩效挂钩。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对工作完成好的给予适当奖励。如收租补贴、上街创文创卫劝导执勤补贴等直接与工作天数挂钩,工作加班核定天数与指纹签到和工作完成情况挂钩。
2014年虽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仍然存在两个问题。一是现有139户改制职工住在企业留置资产内,按改制安置要求,他们应该领取住房补贴后搬出,但他们一直不领住房补贴款,强占公房,主要原因是有些下岗职工确实有困难,无房可搬,其次是住房补贴款只有2000元以下(按工龄计算),占用公房对他们更为有利。因此,对留置资产的管理增加了难度。二是机关工作人员平均年龄达55岁,尽管他们都认真负责,但有些同志有时工作力不从心。2015年工作思路和措施:
1、推进农户科学储粮工程,向省、市粮食局争取指标,力争向农户推广5000套金属小粮仓。
2、认真抓好军粮供应工作。确保军粮供应,军粮质量合格率达100%,完善军粮供应应急保障体系,为部队官兵搞好服务,部队对军粮供应工作的满意率达100%。
3、落实省粮油千亿产业工程,向上级争取1-2个项目。
4、全面落实县级地方储备粮计划任务,100%完成市下达的3000吨原粮与700吨成品粮储备计划,并切实做好县储备粮轮换和保管工作。
5、全面完成9000吨省级储备粮储备任务,切实做好省储粮的轮换和保管工作。
6、全面完成国家最低收购价粮食的收购和保管工作,全面落实国家粮食最低收购价格政策,切实保障种粮农民的种粮积极性。
7、进一步完善国有资产管理,确保国有资产安全增效。
8、监督辖区内粮食企业按要求使用好全年维修资金和骨干粮库建设资金,落实好配套资金。
9、切实做好粮食执法监管工作。主要内容:①、粮食库存账实是否相符,账账是否相符;②、库存粮食质量与卫生是否符合国家标准;③、粮食轮换是否符合要求;④、政策性粮食补贴拨付是否及时到位,使用是否合理;⑤、仓储管理是否到位,粮食收购资格是否通过许可和年审。
10、出色完XX县委、政府安排的兴工强县、招商引资、建整扶贫、创文创卫等中心工作,全力促进我县和谐快速发展。
11、加大信访维稳力度,促进系统和谐建设,加强机关纪律作风与效能建设,争创县文明单位。
第三篇:文化广电中心2011年工作总结和2012年工作思路
2011工作总结和2012年工作打算
2011,街道的文化广电工作在街道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区文广局的业务指导下,努力繁荣群众文化,巩固“农家书屋”标准化建设成果,开展群众性文化娱乐活动,建成文化资源信息共享工程,大力发展有线电视用户,搞好广播宣传和阵地宣传,办好广播自办节目。为使下年工作有所借鉴,现对2011工作总结如下:
一、文化体育方面
(一)精心安排,周密布置,高质量、高要求地完成区局各项重大演出、比赛活动
今年8月份,区体育局举办“全民健身月”活动,我街道组队参加乒乓球、象棋、柔力球、太极拳等项目,最后获得男子乒乓球团体第一名,太极拳表演第一名,象棋男子个人第五名。9月份,省网络公司举办全省“江苏有线杯”乒乓球比赛,我街道广电站职工代表市网络系统参加比赛,经过三天的激烈角逐,最后获得男子单打第五名,男子团体第四名的成绩,为市网络公司争得了荣誉。
在今年的盐都区廉政文艺演出下乡行“清风盐都”的文艺演出中,我们积极配合街道纪委排演了具有浓郁乡土特色的小淮剧《还乡情》,讴歌了时代的进步,农村的变迁,基层廉政之风盛行的主题,获得了观众的认可,获演出二等奖。
另外,在今年的市淮剧团、市文化馆举办的送戏下村”的系列活动中,我们积极配合好业务部门的演出,街道又安排了互动节目,1 与一线演员联合演出,为基层群众送上了一次精美的文化大餐。
(二)加强阵地建设,巩固“农家书屋”的建设
今年,全省普及文化信息共享工程建设,要求全区各乡镇接通广电宽带信息网,基层观众能从网上了解全省文化信息动态,经过近一个月施工和调试,接通文化信息共享工程,办成了这件文化实事。另外在阵地建设中,我们还添置了小型演出音响、投影仪等硬件设施,在农村基层的文化宣传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今年,全省对“农家书”建设十分重视,要求各村(居)无论是省建还是自建的“农家书屋”,藏书均要超千册。接到建设任务后,我们及时向分管领导汇报,并提请街道班子会上研究,迅速把任务分解到各村(居),增加了图书购置量,并积极向区文化市场争取了价值三万余元的新书,充实分配到各村(居)的农家书屋中去,并对农家书屋管理员进行了培训学习,正常向村民开放,加强管理,发挥起书屋的真正教育、学习作用。
(三)组织各类文化体育活动,参与各类社会公益活动 活动是群众文化的载体,我们利用“五一”、“六一”、“七一”、“九九”、“十一”等重大节日之机,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
“五一”劳动节,我们在海棠花园置业集团的赞助下,举办了“海棠花园杯”全民健身运动会,设置了乒乓、象棋、炒地皮、拔河等群众喜闻乐见的体育活动,参赛运动员一百余名,比赛结束时对参赛运动员都给予了物质奖励,起到了全民健身的效果。“六一”节,我们和中心小学举办了“六〃一儿童文艺汇演”。“九九”重阳节,街道组织各村(居)老年代表在东升村举行了“老年健身展示 2 活动”,木兰剑、太极拳、柔力球、扇子舞等老年人喜爱的项目都进行了群体展示活动,市、区电视台作了报道。
另外,在今年中国少先队事业发展工程主办的全国读书征文工程活动中,我们积极参与,单位获得了国家级的“优秀组织奖”,个人也获得了“杰出贡献奖”。
(四)加强阵地宣传,配合街道办事处的中心工作
今年的阵地宣传,紧紧围绕办事处的中心工作而展开,在办事处招商引资、园区建设、农村拆迁、学习科学实践发展观宣传中,我们责无旁贷地做起了宣传员。在农村环境整治、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农村养老保险等关系到民生的实事工程中,我们总能大张旗鼓地进行宣传。全年共出宣传橱窗12期,悬挂横幅30多条。另外,在今年的财税工作达亿元镇的工作中,协护各类税收20万元,完成了办事处下达的协护税任务。
(五)加强文物保护,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搜集整理工作
在文物保护工作方面,我们今年着重在王庄村的文物发现上做好保护工作,5月份在我街道境内的机械作业中发现两件清代的文物和一口古井,我们立即向区博物馆汇报,有关人员及时赶到,做好了登记鉴定和保护工作。
二、广电方面
(一)、规范服务,强化职能,奖勤罚懒,优胜劣汰,签订《广电站目标考核责任书》
今年初,广电站跟所有的线路维护员、有线电视收费员、办公 3 室管理人员签订了《广电站目标考核责任书》,让职工明确各自的分工及职责。工资兑现实行奖勤罚懒,在平时的工作中力求兢兢业业,各司其职。从单位的整体运作来看,责任书的签订是行之有效的,具有普遍的约束力,调动了职工工作的积极性,服务意识大大加强,收费维护规范及时,改变了单位的整体形象,规范了各项服务,增强了凝聚力和战斗力。
(二)、加快发展,规范服务,兢兢业业,守土有则,坚决贯彻执行《广播电视管理条例》
1、利用电视资源加快发展,积极从事有线电视用户发展的生命线工作
有线电视网络是广电人赖以生存的生命线,是单位工作运转的前提。今年盐都区下达我街道2000户的发展任务,我们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但我们积极利用有线电视网络“村村通”的有利条件,努力利用远程教育工程的平台,所有的职工都落实了发展任务,大造舆论宣传攻势,利用贴标语、挂横幅、送宣传单等宣传形式,实施跟踪发展、滚动发展、游说发展,对网络覆盖区内经济条件较好、有发展意向的常住居民户,苦口婆心,上门动员,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并积极与办事处境内房产开发商沟通,争取集体入户,惠民家园工程、宾达置业二期、奥康园小区、华西东苑、王庄农民安置楼、海棠花园二三期房产项目都实施了集体入户,截止12月底已发展用户2000余户。
2、规范收费,保足保齐,动真碰硬,严查偷接,确保有线电视工作朝着优质至上的目标发展
前几年,由于管理不规范、收费不统一等因素的影响,我街道的有线电视收视费的收缴难度很大,既有网络陈旧信号差的因素,也有服务跟不让的影响,更有一些互相观望、主观拒交的用户。针对这些情况,中心先从规范自身职工言行上做起,要求收费员:佩征收费、态度热情、勤跑多说、票据规范;维护员:维护及时、跟踪服务、巡访用户、定期检查;办公室管理人员:接话文明,用户至上,不急不躁,及时转达。经过全体职工的共同努力,街道用户对主动缴纳收视费的观念大大改变,今年收视费的收缴率达95%以上。2010年收缴收视费55万元,既保证了单位职工工资的正常发放,又确保了单位的正常运转。
3、服从大局,整改网络,确保电视安全传输
今年,由于东仓路的拓宽、振兴北路的整体拆迁,使街道的电视干线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面对出现的新情况,我们组织全站的外线人员,日夜守候在施工现场,刨杆、移杆、立杆、架设新线、接通信号、无杆线路实施地埋,每个环节都确保质量优质。通过20多天的奋战,所有的公路线路整改全部到位。
对于一些问题户、钉子户、刁难户我们敢于动真碰硬,对于偷接户我们更是毫不手软,多次与公安部门联系,处理了一些拒交户、偷接户,全年共清理停送三十多户的电视信号,杜绝了收费工作中的捆绑、观望的现象,并加强对“小耳朵”的非法接受信号的整治工作,加强宣传,让非法接受户转变思路,安装上有线电视,接受管理。
(三)、配合中心,紧跟形势,抓好宣传,坚持播出,办好自 5 办节目,不出任何人为播出事故
广播是当地政府的候舌,面临当前广播正常播出举步维艰的现状,在配合科学实践发展观的学习宣传上我们丝毫没有懈怠,常年坚持把广播信号传送至各村组,努力办好自办节目,并严把自办节目的稿源审查关,杜绝违法违规播出,并力求节目新颖,内容翔实,具有新闻性和时效性。严格机关值班制度和线路巡查制度,防范法轮功分子和不法分子对广播电视系统的破坏,在当地公安部门的大力协助下,全年未出现一起安全播出的责任事故。
回顾全年的工作,虽取得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着许多的不足之处,数字电视在农村的发展步伐缓慢,模拟信号质量不高,文艺创作未能出精品。但我们深信,随着事业单位机构改革的深化和国家对文化工作的重视,我街道的文化广播电视工作一定会迎来一个明媚的春天!
二O一一年十二月
第四篇:广电发展中心
2010年工作总结及2011年工作要点
“十一五”期间,旗广电发展中心在旗委、旗政府和旗文体广电局的领导下,充分发挥党和政府“喉舌”和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的作用,不断创新,广电各项事业呈现持续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现将五年来的工作总结及2011年工作要点汇报如下:
一、“十一五”期间的主要工作
(一)宣传工作
1、加大节目创新力度,宣传品质实现新突破
广电中心有电视节目2套,广播节目1套,广播节目全天播出16.5小时,直播4.5小时,电视节目自制时长为30分钟。广播电台开办的节目逐年增加,现开办十几档节目,其中《鄂伦春新闻联播》、《天天服务台》、《缤纷新生活》等栏目深受广大听众喜爱。5年来,电视台开办的《鄂伦春新闻》由原来单一新闻节目和少量专栏发展到现在的多个专栏,并配合不同时期的宣传重点,开设《行风之旅》、《创先争优活动》等栏目,宣传取得实效。2009年,开设《热线直通车》专题节目,全方位、多角度地发挥舆论监督作用,栏目成为党和政府满意、人民群众信任的综合型节目,已播出节目37期。经过5年的努力,节目创新方面取得实效,深受广大听众和观众的好评。
2、扩大对外宣传力度,外宣工作实现新突破
2007前两台新闻节目只在本旗内播出,宣传范围很小,至 2008年,两台新闻分别在市电台开办的《旗市新闻联播》和市电视台图文资讯频道播出,2009年,电视台的《鄂伦春新闻》登录呼伦贝尔日报网站,点击率一直名列前茅,2010年,电台的《鄂伦春新闻联播》登录《呼伦贝尔广播网》,使全国各地乃至全世界的网民更加全面、直观的了解鄂伦春、关注鄂伦春、发展鄂伦春。通过以上几项措施,大大提高了鄂伦春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在对外宣传工作中,旗委和中心相继制定了奖励方案,极大提高了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十一五”期间,在全区首届旗县级广播电视节目奖评选中,有3件作品获一、二、三等奖,在呼伦贝尔新闻奖评选中有26件作品分获一、二、三等奖,并获得市级新闻工作先进集体,4人次获得区级和市级先进个人、优秀记者荣誉称号。“十一五”期间,我旗的外宣工作大踏步的前进,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3、加大设备投入,采编播设备实现数字化转型
2006年前,在近五年的时间里没有对采编播设备进行更新,电视台仅有2台数字摄像机和1台数字编辑机,电台的录播设备都是模拟型的,自2006年下半年起,在旗委、旗政府的资金支持下,平均每年投入26万元对设备,先后购置了数字化音频工作站、数字摄像机、摇臂、箱载移动演播室系统、非线性编辑系统等专业设备,目前有数字摄像机8台,非线性编辑机5台,广播电视设备全面实现数字化转型。2007年购置磁盘阵列系统建数字化音像资料库,2008年购置磁盘存储系统,进一步保证广 播电视音像资料及时存贮。“十一五”期间,投入资金 55万元对演播厅进行更新改造,采编设备完成由模拟向数字化过度,投入资金130万元。
4、加大资金投入,确保安全优质播出
安全优质播出一直是广播电视行业的头等大事,为保障安全播出,2007年为播控机房配备了硬盘播出系统、备用信号源和信号预警系统,结束手工播出广播电视节目的历史。2008年初,安装8路监控摄像头,确保办公大楼24小时都在监控范围之内。为保证广播电视节目不间断播出,更新调频发射机和三相动力稳压器各一台为播控机房、制作机房配备UPS可不间断电源,分别能不间断播出、制作节目8小时和2小时,共投入资金20万元。新的广播电视发射塔已于今年开始建设,投入资金193万元。五年间,除停电原因外,无安全播出事故,真正实现安全优质播出。
(二)事业建设
1、攻难克艰,全面完成村村通和调频广播覆盖工程 自2006年以来,村村通工作得到了旗委、旗政府的高度重视,成立全旗村村通工作领导小组,中心成立了工程安装队,在乡镇开展村村通工作人员的培训班,合理调配村村通设备,安排村村通资金,5年间,行程近万公里,为全旗村村通用户安装调试设备2万余套。2010年,实现调频广播全旗覆盖,使全旗10个乡镇、办事处的偏远地区群众能收听到鄂伦春调频广播。两项工程的完成,使全旗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由2006年的20%和79% 增加到现在的90%和84%。
2、实现有线电视向数字广播电视过渡
我旗有线电视网到2008年3月与电信合作到期,为保证全旗广播电视正常播出和解决原有线台38名上访人员安置问题,2009年,旗政府与北京千眼鹰科技有限公司签定协议,建设全旗地面数字广播电视网,对原有线电视用户进行平移。全旗范围内共建成了发射站点14个,直放站站点3个。完成17处的光链路设备的安装,共有光纤信号出口16个,基本完成全旗主要居民点的信号传输任务。经过两年建设,实现了有线电视向无线数字电视的过渡,截至目前,我旗已基本建成质量高、覆盖广的国标地面数字电视网络。
二、2010年工作实绩完成情况
(一)注重宣传实效,内外宣工作上水平
1、主题宣传有特色。根据旗委、旗政府的工作部署,紧密结合我旗改革、发展、稳定的工作大局,精心组织策划反映全旗各部门“深入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宣传报道”、“人大、政协两会”、“创先争优”等主题宣传报道;开办舆论监督节目《行风热线》、《行风之旅》专栏,通过两档专栏节目的播出,改进了机关作风建设,促进依法行政。《行风热线》截止到10月末,上线单位39个,节目组提出问题152个,听众提出问题139个,答复率100%;《行风之旅》从5月份开始播出,每周一期,共播出18期。截止11月末,广播电台本台发稿965条,自播节目 2768小时,电视台本台发稿1800条。图文节目播出政策、法规、条例类28部,通知、公告等公益类宣传42条,各类宣传口号30条,廉政、反邪教图片宣传43幅。在节庆期间,增加了文艺节目播出时段,周密安排时段,集中播出一批红色经典剧目,共播出电视剧1966集。开办多个专栏节目,其中《歌曲欣赏》播出44期,《计生专栏》播出44期,《天气预报》播出305期,《鄂伦春大讲堂》4期。在2010年旗委十佳新闻记者表彰会上,2人获得十佳新闻记者荣誉称号。
2、专题宣传更加贴近群众
今年,专题节目《热线直通车》在设计和编排上力求取得新突破,在宣传实效上力求做到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群众,先后采制播出鄂伦春迎新春篝火颂、全旗数字电视改造工程、全旗备春耕生产、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校安工程建设、调频广播覆盖工程等方面的宣传报道。重点开展全旗整治农药二次污染、迎旗庆重点建设工程系列报道,得到了群众的热烈欢迎,节目共播出15期。另外,还采制了《鄂伦春旗蓝莓发展纪实》、《鱼水情深话双拥》、《计生突出贡献人物》3部专题片。
3、加强外宣工作,拓宽外宣新渠道。继《鄂伦春新闻》登录《呼伦贝尔日报网》和《呼伦贝尔电视网》,8月份,广播电台的新闻节目登录《呼伦贝尔广播网》,并配发文字稿件,进一步拓宽了外宣新渠道,提升了鄂伦春的影响力。截止11月末,广播电台在国家媒体发稿28条,自治区媒体发稿22条,呼伦贝 尔电台发稿167条;电视台在上三级媒体发稿150条。在第九届呼伦贝尔新闻奖评选中,有2部作品获二等奖,5部新闻作品获三等奖。在全区广播影视政府奖评选中,广播电台有1部新闻作品获三等奖。
(二)打造宣传工作亮点,创建宣传工作新格局
紧紧围绕全区广电工作会议和旗委宣传工作会议精神,五项工作实现新突破。
1、着力抓好新闻节目的创新创优工作。对《鄂伦春新闻》进行部分改版,增加社会新闻报道力度,对媒体链接配以图片,以更加直观、形象的电视表现手法更新报道形式,给观众耳目一新的感觉,提升《鄂伦春新闻》的品牌效应。基本形成以《鄂伦春新闻》为代表的新闻栏目;突出政治性、政策性的《行风热线》、《行风之旅》专栏以及贴近百姓的《热线直通车》专题节目,全面推进栏目品牌化建设。
2、创新电视播出形式,开办《鄂伦春光影世界》专栏 为记录鄂伦春自治旗60年的发展变化,展示鄂伦春的风光景色、风土人情,开办《鄂伦春光影世界》专栏,向社会各界广泛征集风光、风情、人文照片,利用鲜活、生动的照片,记录和展示鄂伦春发展历程中真实景象。充分发挥电视传播快捷的特点,将电视与图片相结合,创新电视播出形式。
3、扩大乡镇新闻宣传范围,建立旗镇新闻上传系统 为打造自治旗区域广播电视新闻宣传的新格局,在旗委、政 府的大力支持下,旗广电中心与各乡镇广播电视站建立电视新闻上传系统,自筹资金为各乡镇开通光纤传输,搭建旗内各林业企业和各乡镇党委、政府的宣传平台。各乡镇广播电视站新闻在旗电视台播出,扩大了宣传范围,收到了良好的宣传效果。
4、发挥媒体优势,营造旗庆宣传氛围
制作迎旗庆片花,在广播电视节目中播出,积极营造旗庆宣传氛围,并循序渐进地扩大宣传力度,形成人人关注旗庆、参与旗庆的浑厚氛围。
5、加大公益广告宣传力度,停播部分药品广告
自8月份以来,主动清查药品广告播出情况,并停播了部分药品广告,加大公益广告宣传力度,播出了精神文明建设、爱祖国爱家乡、廉政建设等广告,得到观众的好评。
(三)安全播出工作常抓不懈
广电中心始终把安全播出作为广播电视的生命线,认真研究应对各种复杂情况的措施,进一步完善安全保障工作机制。认真学习《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管理规定》,对值机人员进行培训,进一步规范安全播出管理,提高安全播出保障能力。按照市局的要求完善各种应急预案,继续加强人员培训和演练,做好重要会议、重要活动及广州亚运会、残运会等安全播出保障期的安全防范工作,确保广播电视播出和传输不出现政治事故和责任事故。
(四)不断加强队伍建设,业务培训经常进行
今年,积极开展创建学习型机关活动,在全中心上下形成浓 厚的学习氛围,以学习促工作。在购进大量新设备的情况下,聘请专业人员对新闻队伍进行培训,大家相互学习、相互交流,学习热情高涨,学习氛围浓厚,积极主动地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和能力。为实践学习成果,开展了两次岗位练兵活动,并积极参加了市广电局举办的新闻业务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培训班。邀请国家级广播媒体专家进行讲座,提高新闻队伍的业务能力。鼓励干部职工参加继续教育、计算机等培训。队伍素质和岗位技能有了明显提高,为广播电视事业快速发展提供了坚实保证。
(五)存在的问题
经过一年的努力,旗广电中心圆满完成了年初预定的各项工作目标,广播电视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广播电视精品栏目少,影响力不强,与人民群众的需求不相适应;广播电视宣传报道形式单一,报道深度不够;专业技术人员匮乏,影响事业进一步发展;乡镇广播电视基础设施薄弱,人员素质不高,不适应今后事业发展的需求;队伍建设力度不够,人员整体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行业管理人员匮乏,行政执法力度不够,造成一些地区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问题时有发生;争取上级部门支持力度不够,与市、区沟通协调不够,资金、设备争取不到位。
三、为民办实事工作开展情况
(一)全面完成“村村通”工程建设任务
2010年是“十一五”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建设的最后一年,也是工程建设的攻坚时期,为确保“十一五”规划建设任务顺利完成,按照市广电局要求,旗广电中心组织人员对全旗村村通用户进行统计,鄂伦春旗2010年20户以下自然村“村村通”工程为分布在全旗10个乡镇、办事处共计1800户。10月中旬,1800套村村通设备已到我旗,广电中心组织专人对设备进行登记、验收、发放,并立即组织技术人员进行安装调试,10月末,2010年村村通工程安装调试工作已全部完成。
(二)实现调频广播全旗覆盖,提高广播节目覆盖率 调频广播全旗覆盖工程已列入旗政府为民办十件实事之一,此项工程得到了市广电局的大力支持,为工程进行选址并制定实施方案和规划图。7月22日,调频广播全旗覆盖工程全面展开,对全旗9个乡镇、办事处的安装点进行安装调试,仅用12天就完成了安装调试工作。目前,旗本台自办广播节目已覆盖全旗10个乡镇、办事处所在地及部分村、林场、农场生产队,覆盖111国道和301省道在本旗境内80%以上路段,人口覆盖率达到90%以上,调频广播监听效果良好,音质清晰。可以说,实现调频广播全旗覆盖是鄂伦春旗广播发展史上的一个巨大飞跃。
四、创新宣传形式,积极打造建旗60周年广播电视宣传项目
为全面做好建旗60周年广播电视宣传工作,旗广电中心精心组织,积极策划《建旗60周年宣传报道方案》,方案分为宣传项目和新闻宣传栏目两大项。项目一是大型系列专题报道四部,《穿越鄂伦春》、《记忆中的鄂伦春》、《猎区新貌》、《各镇建镇至今的发展变化》,展示鄂伦春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以及生态建设等方面发生的变化和取得的巨大成绩。项目二是打造《鄂伦春讲坛》名栏目,聘请鄂伦春民族专家、学者、自治旗资深人士做客演播厅,就鄂伦春民族的民俗、文化、历史、礼仪、故事、传说等进行讲述,让世人更多的了解鄂伦春,更好的宣传鄂伦春,借此整理、挖掘、传承鄂伦春民族文化。
在新闻宣传方面,分别设置《辉煌鄂伦春60年》、《鄂伦春记忆》等专栏。在新闻栏目中开设“迎接自治旗成立60周年”专栏,宣传各乡镇、各部门、各行业以实际行动迎接自治旗成立60周年。广播新闻在大庆期间开设 《庆祝自治旗成立60周年》、《迎大庆--鄂伦春群英榜》、在新闻节目中开设《文明鄂伦春》、《鄂伦春新看点》等专栏,宣传建旗60年来所取得的伟大成就。
为落实宣传方案的具体内容,8月20日,召开“迎旗庆宣传工作第一次调度会”,与会人员就具体的宣传内容提出了许多实质性的建议。要求各台站要把具体的栏目进行明确和细化,做到人人身上有责任、有担子。目前所有宣传项目都已落实到位,部分专题节目文字稿件已完成,资料整理、拍摄工作已全面展开。
五、今后的发展目标
(一)“十二五”总体目标
使我旗广播电视的宣传工作能力、节目质量显著提高,节目内容更加丰富;基本建立覆盖城乡的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和应 急广播体系,到2015年广播人口综合覆盖率达到97%以上,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达到95%以上;继续完成村村通工程、无线覆盖工程;进一步提高广播电视节目的制作播出能力,特别是高清电视节目的制播能力,基本实现数字化、网络化;加快地面数字电视发展,到2011年,基本实现地面数字电视覆盖全旗各乡镇;促进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网络广播电视、高清电视的快速发展;进一步提高鄂伦春民族语言节目的制作水平和播出能力;不断提高广播电视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进一步加强行业管理力度。紧紧围绕旗委、旗政府中心工作,按照“三贴近”要求,牢牢把握舆论导向,不断提高宣传水平,加强技术手段,提高保障水平,确保广播电视安全优质播出;以数字化、网络化为主线,加快广播电视数字化进程;以现有的广播电视中心为基础,以发展为主题,加快产业化,做大、做强全旗的广电事业和产业。
(二)“十二五”工作思路
1、认真做好宣传工作。坚持宣传工作的中心地位不动摇,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舆论导向,创新宣传工作思路和机制,不断提高宣传工作质量和水平,为建设和谐社会和民族文化大旗做出更大贡献。
2、大力推进事业建设。以构建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为重点,扩大有效覆盖;全面提高广播电视数字化、网络化水平;积极运用新技术,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新需求;提升广播电视的安全播出保障能力。
3、继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按照上级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部署和要求,推进制播分离改革,认真调查研究,探索基层广播电视管理体制改革。
4、大力提升广播电视科技水平。以数字化为龙头,充分运用高新技术提升传统媒体、发展新媒体,加强管理、确保安全播出,促进事业发展。
5、切实加强管理。综合运用经济、行政、法律和科技等手段,切实加强播出机构和播出内容管理,努力实现依法管理、科学管理,真正做到以鼓励保导向、促改革促发展。
(三)广播电视事业发展的具体目标
1、进一步提高广播电视宣传水平。一是充分发挥现有广播频率、电视频道资源功能,把我旗的广播电台、电视台办成新闻当家的喉舌台,独具特色的地方台,服务大众的信息台,丰富生活的娱乐台。二是进一步提高覆盖率,巩固和扩大广播电视的覆盖效果。三是实施精品战略,打造品牌频率、频道,品牌栏目、精品节目,真正使我旗的广播电视节目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四是加强对外宣传和节目创优工作,充分展现我旗广播电视的实力和风采,扩大对外影响力,提高鄂伦春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2、事业建设。一是进一步加强广播电视节目制作播出数字化、网络化,全面提高广播电视的制播能力和质量。二是建立媒体资产管理系统,提高对广播电视媒体资源管理水平和共享能 力。三是加强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管理,完善各类人防和技防应急措施,确保安全播出。四是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加强农猎区广播电视基础设施建设,扎实推进农猎区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巩固已有“村村通”成果,抓紧实施新一轮“村村通”工程,进一步改善农猎区人口的广播电视有效覆盖,因地制宜,采取多种技术手段,努力提高“村村通”的质量和水平。解决边远地区群众听不好广播、看不好电视的问题。
3、广告经营。发挥广电媒体优势,依法用好广告时段,确立市场观念,拓展创收渠道;充分依靠节目载体,加强广告策划,制作精品广告,拓宽广告领域,努力搞好广告创收;加强创收管理,规范经营行为,提高管理效益,形成频率、频道经营的核心竞争力。
4、队伍建设。积极引进竞争机制、激励机制,建立一支适应广电事业发展的人才队伍;制定人才引进培训计划,合理引进人才,实行分级分层次管理,形成一支结构合理的广播电视人才队伍;加速知识的更新,提高全系统职工的综合素质。
(四)2011年工作打算
1、全力做好建旗60周年广播电视宣传工作
以建旗60周年宣传为契机,全力打造宣传项目中的精品节目和栏目,丰富、创新广播电视宣传报道形式,力争实现节目数量和宣传质量的新突破。主动加强与中央、区、市各级台协调沟通,争取建旗60周年宣传报道能在上三级媒体播出,全面提高 鄂伦春影响力和美誉度。
2、继续加强对外宣传,提高鄂伦春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继续加强与中央媒体的联系,充分利用网络的传播力和影响力,加大在呼伦贝尔广播网和电视网等媒体的上稿量,多上份量重、影响大的稿件。
3、注重队伍建设,培养专业人才
继续加大新闻专业和技术专业人员培训力度,采取“送出去,请进来”的方式,聘请名编辑、名记者进行专业授课,培养名编辑、名记者、名主持人。采取“传帮带”的方式,逐步培养技术专业人才,保障广播电视设施安全运转。
4、发展数字电视业务,加大行业管理力度
全面发展普及数字电视,更新相关设备,开发现有资源,加大维护力度,为用户提供提供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电视节目。加强广播电视的行业管理和社会管理工作,全面掌握我旗非法安装使用卫星电视广播地面接收设施的具体情况,逐步清理违法卫星接收设施,联合公安、工商等部门,严厉打击非法销售、安装和使用卫星地面接收设施行为。
5、实现调频广播节目全新改版
调频广播全旗覆盖后,鄂伦春电台积极策划了全新改版方案,按照频率专业化、定位清晰化的要求,明确了新闻综合广播定位,节目宗旨、内容、形态、基调等,开展富有特色的广播宣传活动。
6、加大广电中心和乡镇广播电视站基础设施建设,加大专业设备投入
争取旗委、政府资金支持,筹建广播电视发射机房在旗庆前投入使用。自林业企业剥离办社会以来,划转过来的乡镇广播电视站基础设施薄弱,专业设备落后,严重制约了乡镇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努力争取上级部门资金支持,改善乡镇基础设施建设,加大专业设备投入,提高乡镇新闻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鄂伦春自治旗广播电视发展中心
二〇一〇年十二月十日
第五篇:广电中心年终工作总结
广电中心年终工作总结
远郊广电中心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我们围绕总台各项工作部署及年初制定的“一提高,二开通,三转变”的奋斗目标,以加强干部能力作风建设为先导,以全面实施有线电视网络“户户通”工程为重点,加大投入,扩网增户。截止11月底,全系统共投入422万元,完成了140项网络工程建设和改造项目,新设光节点97个,新布光缆103公里、电缆主干线225公里和接入网电缆数25公里,新增有线电视用户9052户,总用户为126070户,入户率达%,年总收入1800万元,各项经济指标继续领跑于各县同行。
一、推进网络“户户通”工程,让有线电视信号覆盖全区域。
随着入户率逐年攀升,我们的用户发展空间越来越小,但我们始终惦记着那些地处偏、远、散、贫的农户。为了让他们早日装上有线电视,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贡献一份力量,我们决定全面实施有线电视网络“户户通”工程。上半年,我们专门组织了一次大规模、拉网式的调查摸底,本着少花钱,办好事的原则,科学规划,周密部署,分步实施,有序推进。我们出台优惠政策,对各站实施网络“户户通”工程采取“捆绑式”效益跟踪法,将几个组的工程合在一起预算、申报。对数量较多的用户点,效益跟踪年限由原来30个月放宽至54个月,并将改网工程拆旧回收的有用器材用于“户户通”工程,不计入成本。这一系列措施,调动了各站实施网络“户户通”工程的积极性,很快就把此项工作推向了高潮。我们先后投入174万元,实施了16项工程,消灭了121个空白组,使有线电视网络和信号覆盖了区域内的每一个角落,一下子新增零散用户1800多户。
二、加强能力作风建设,打造高效干部团队。
我们把“素质高、能力强、作风好、群众公认”作为目标,开展了能力作风建设主题教育,以打造一支高效干部团队。
1、提高认识,积极投身创建活动。3月初,我们召开党员大会,特邀大专院校的教授辅导授课,帮助大家用当前事业发展所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和新问题,来看待开展干部能力作风建设主题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站在解放思想的高度,站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高度,引导广大党员进一步转换观念,开拓思路,积极投身其中。
2、认真读书,转变工作作风。上半年,我们向中层以上干部推荐学习李瑞环同志编写的《学哲学用哲学》一书,做到人手一册,通过自学、摘录警言妙语、中心组成员轮流讲授重点篇目、组织心得体会交流等多种形式,推动学习活动深入展开,提高了广大干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组织培训,提升业务能力。从6月份起,我们利用两个月时间,租用扬大专业机房,组织所有干部进行电脑知识培训,内容涉及计算机基础理论、办公自动化、互联网运用等6个方面。培训结束后,进行理论、实践考核,其结果作为干部竞聘上岗的条件之一。
4、排找不足,落实整改措施。8月中旬,我们组织每个党员干部对照能力作风建设的总体要求,排查自身不足,分析存在原因,明确自纠措施,修订创争规划。还以支部、中心学习组为单位,召开高质量的民主生活会,面对面进行评议,进一步统一了思想,振奋了精神。
三、完善防范措施,确保奥运期间安全播出。
为确保奥运期间安全播出,我们重点对原有的两级安全防范体系进行了完善。
1、调整远郊中心安全防范应急总队和各站安全防范应急分队。明确1名中层干部担任总队队长,队员由8名同志组成,配合广电站应急分队共同处置突发事件,将影响和危害控制在最小限度;每个站的应急分队由外线班长任队长,所有外线工均为队员。
2、上下联动,共同防范。中心应急总队和各站应急分队均更新了必要的通讯、照明、交通和维修工具及器材,保证队伍拉得出,打得响,战得赢,并对应急总队与应急分队如何协同作战作了进一步明确。
3、修订《远郊中心安全防范工作手册》。其内容包括防范“法轮功”应急预案、应急情况处理流程、安全播出重要保证期联系电话等6个方面的内容,确定以“三防三快”为重点,即防上级传输有非法信号侵入、防不明身份者冲击机房、防广电站辖区有非法信号侵入,接话传话快、赶赴现场快、处置结束快。
在奥运会开幕前夕,我们详细排定安全防范值班表,领导牵头,人人参与,明确中心主任和各站站长为第一责任人,前端机房24小时双人值班,经常组织明查暗访,抓贯彻落实,查薄弱环节,重规范流程,提出了“过细、过细、再过细,防插播,保畅通”的具体要求,实行一日一报信息反馈制度。春节、“五一”、国庆等所有安全播出重要保障期,我们都启动了应急预案,全年未发生一起安全播出事故。
四、顺利完成站划转,基本实现无缝对接。
8月份,总台与扬州经济开发区签署了《关于广播电视站划转广播电视总台管理的实施意见》,并交由我们直管。为此,我们各部门迅速对口接管,重新聘任了站长、副站长,岗位及工资重新核定,工作人员竞聘上岗,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党组织关系接转到位;基本理清了资产、负债情况;割接、传送我们的有线电视信号,实现计算机联网信息化管理;抽调专人在核查的基础上,绘制了电子网络图;对用户情况进行稽查,清理了优惠户、私拉乱接户和停而未停户,用新标准和新票据收费。同时各部门对口培训,帮助朴席站及早适应我们的管理机制。我们还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解决划转过程中的困难,保证“资产不流失,发展不停步”,基本实现了无缝对接。
五、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为全面推行中心站奠定基础。
为了改变广电站小而散的状况,年初我们将5个广电站合并,成立了2个中心站,明年还将组建4个中心站。因此,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成了当务之急。
1、站房建设取得可喜进展。经总台批准,今年我们在镇区征用㎡划拨土地,新建1608㎡北区中心广电站站房,预计总投资400万元左右。经过多方努力,现已按规定办理了相关建设手续,可望在本月底动工。与此同时,投资58万元,购买了原公道法庭办公楼,作为公道广电站站房,土地面积399㎡,建筑面积㎡。该房屋土地证已更名,房产证过户正在办理之中。还几经周折,花费28万多元,补办了杭集广电站站房房产证。
2、配备网络工程应急抢修车。及时为用户提供优质服务,仍是我们今年的工作重点。我们请求总台支援,投资56万元,为中心站、新成立的工程公司和有关部门配备了7辆江铃皮卡工程车,较好地承担了部分原由外请工程队才能完成的网络工程施工任务,较快地提高了广电站应急抢修能力。
3、添置ups电源等设备。为了让用户正常收视,我们挤出万元资金,实行公开招标,为供电故障频发的东区、沿江、汊河等站集中采购了6套机房机架式ups系统,保证了有线电视网络系统及计算机设备不受停电干扰,提升了信号传输质量。还新购了一批其他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