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陈家林诉周焕章、李彦梅民间借贷纠纷一案一审民事判决书
陈家林诉周焕章、李彦梅民间借贷纠纷一案一审民事判决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09)上民一初字第300号
民事判决书
原告陈家林,男。
被告周焕章,男。
被告李彦梅,女。
原告陈家林诉被告周焕章、李彦梅民间借贷纠纷一案,原告于2009年3月23日诉至法院,本院于当日立案受理后,依法组成合议庭,于2009年7月9日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原告陈家林到庭参加诉讼,被告周焕章、李彦梅经本院公告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参加诉讼。本案现已缺席审理终结。
原告诉称,被告周焕章、李彦梅夫妻二人于2006年7月24日向其借现金人民币贰拾万元整,由周焕章给其写借条。2007年4月5日还款期到后,周、李二人请求延期还款,周焕章先后于2007年6月5日和7月23日两次给其写下还款承诺书。2007年10月以后,周、李二人继续编造各种借口拖延还款。原告经其多次催要无果,现诉至法院请求判令被告周焕章、李彦梅夫妻二人共同偿还借款本金及利息合计人民币叁拾伍万元整,并承担本案的诉讼费用。
被告周焕章、李彦梅既未答辩,也未提交任何证据。
经审理查明,原告与被告周焕章系同事关系。被告周焕章以做生意为由向原告借款200000元,并出具借条一份,载明“2006年7月24日借陈家林同志现金贰拾万元整(200000元),现需要在2007年4月5日前本息共计叁拾万元整,一次性付清。周焕章2007年2月17日”。到期后,被告周焕章于2007年6月25日向原告陈家林出具承诺书
一份,载明“本人承诺陈家林同志贰拾万元人民币,原应四月五月归还。现在四月五日承诺的前提下,以月息壹万元补偿,定为六月廿三日至七月廿三日本息一次还清。周焕章 2007年6月5日”。到期后,被告周焕章又向原告陈家林出具承诺一份,载明“关于原计到七月廿三日归还陈家林同志款项事宜,现未能如期实现,请延期壹个月,至九月廿三日(原承诺有效)。借款人:周焕章”。后原告多次催要未果,故诉至本院,要求被告周焕章、李彦梅夫妻二人共同偿还借款本金及利息合计人民币叁拾伍万元整并承担本案的诉讼费用。
此案因被告周焕章、李彦梅缺席而未予调解。
上述事实,有举证、当事人陈述、庭审笔录为据,事实清楚,足以认定。
本院认为,债务应当清偿。本案被告周焕章拖欠原告陈家林200000元借款,有原告提供的由被告周焕章出具的借条为凭,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应予认定,故原告诉请被告周焕章归还200000元借款,于法有据,应予支持;2007年2月17日,原告与被告周焕章关于利息的约定明显超出银行同期贷款利率的四倍,故超出部分本院不予支持;2007年6月5日,原告与被告周焕章约定“在4月5日承诺还款的前提下,以月息壹万元补偿”,将利息计入本金中,违反法律规定,本院不予支持;因原告提供的借条上只显示“周焕章”一人,且又无证据证明该借款系二被告的共同债务,故原告诉请被告李彦梅偿还借款,本院不予支持;被告周焕章经本院公告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参加诉讼,视为对其诉讼权利的放弃。综上,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三十条、第六十四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一百零八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二百一十一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借贷案件的若干意见》第6条、第7条之规定,判决如下:
一、被告周焕章应于本判决生效后十日内偿还原告陈家林人民币200000元及利息(利息按2006年7月24日至2007年9月23日中国人民银行同期短期贷款利率的四倍计算);
二、驳回原告陈家林的其他诉讼请求。
诉讼费6550元,由被告周焕章负担。(原告预交不再退还,待被告周焕章履行判决确定义务时一并结清)
如果未按本判决指定的期间履行上述给付金钱义务,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九条之规定,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
如不服本判决,可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本院递交上诉状,并按对方当事人的人数提出副本,上诉于河南省郑州市中级人民法院。
审判长禹红岩
审判员江发兵
审判员王磊
二O?九年九月二十五日
代理书记员禹瑞芳
第二篇:张紫千诉永城市盐业公司民间借贷纠纷一案一审民事判决书
张紫千诉永城市盐业公司民间借贷纠纷一案一审民事判决
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09)永民初字第1202号
民事判决书
原告张紫千,女。
委托代理人秦博,河南君盟律师事务所律师。
被告永城市盐业公司。
法定代表人杨立新,经理。
委托代理人吴晓,该公司法律顾问。
原告张紫千诉被告永城市盐业公司民间借贷纠纷一案,原告于2008年5月4日向本院提起诉讼,本院受理后,于5月8日向被告送达了民事诉状副本、应诉通知书、举证通知书及出庭传票,依法由审判员王志超独任审判,2009年6月17日公开开庭进行审理。原告张紫千的委托代理人秦博、被告的委托代理人吴晓到庭参加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
原告张紫千诉称,被告因经营需要,分别于2004年10月17日,2006年1月1 日向原告借款100000元。同时双方约定月息为1分,2006年12月被告向原告支付利息1000元,2007年元月至今被告既不向原告支付利息,也不返还本金,请求依法判决被告支付原告借款本金10万元及利息,利息从2007年1月起按月息1分计算至实际付清止。
被告永城市盐业公司辩称,原告诉讼款项未经盐业局有关班子同意,对这款项我们不承认也不否认,只要原告有证据,我们愿意清偿,否则我们不予清偿。
根据原、被告的诉辩意见,本院对本案归纳的争议焦点是,原告请求被告支付借款10万元及利息是否有事实和证据支持。原、被告对归纳的焦点均无异议,予以确认。
原告张紫千为支持其主张向本院提交的证据材料有:
1、2004年10月17日被告收取原告张紫千借款本金5万元的收据一份;
2、2006年元月1日被告收取张紫千现金5万元的收据一份;
3、盐业公司财务报表一份,证明被告每月向原告支付利息1000元的事实。
4、被告原法定代表人郭XX的情况说明一份,上述4份证据共同证明本案被告向原告借款10万元,至今没有偿还,同时证明被告应每月向原告支付借款本金的1%作为利息。
经庭审质证,被告对原告提交的证1称,仅是一份收据,况且在2004年10月17日的收据上注明是集资款,并不属于借贷关系。证2仅是收据,不能证明双方债务关系存在,也未约定利息。证3,来源不明,原件应在盐业公司,不应在原告手中,并不能证实原告的证明目的。证4,证人未出庭,据说当时未经领导班子同意,其说利息1分是证人证言,并不能对抗书证,具有一定倾向性,不能作为认定事实的依据。
被告永城市盐业公司未向本院提交证据材料。
本院对原告张紫千提交的证据材料经认证认为,原告张紫千向本院提交的1-4份证据,能相互印证,被告借款及付息情况,对此予以采信。
根据有效证据,本院可以确认以下案件事实:2004年10月17日,被告因经营需要借原告现金50000元,2006年元月1日借原告现金50000元,合计100000元,双方约定月利息1分。被告付原告利息至2006年12月。此后,被告没有支付本金及利息。致原告诉至本院。
本院认为,原告张紫千要求被告支付借款本息,有其提交的证据证明,债权债务关系明确,原告请求应予支持。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一百零八条之规定,判决如下:
被告永城市盐业公司于判决生效后10日内给付原告张紫千借款本金100000元,利息按月息1分从2007年元月1日起计算至该债务清偿完毕之日止。
一审案件受理费2300元,由被告永城市盐业公司负担。
如不服本判决,可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本院递交上诉状,并按对方当事人的人数提出副本,上诉于河南省商丘市中级人民法院。
审判员王志超
二00九年六月十九日
书记员 陈 颖
第三篇:薄某诉被告陈某民间借贷纠纷一案代理词
薄某诉被告陈某、郑某民间借贷纠纷
代 理 词
审判长、人民陪审员:
根据法律规定,浙江XX律师事务所接受本案被告陈某的委托,并指派我担任其代理人,依法出席法庭参加诉讼活动。
本案通过刚才法庭调查、质证,代理人为了维护委托人的合法权益,代理人除对原告主张的借款的真实性有异议外,认为被告郑某即使有向原告借款,也属郑某的个人债务,不属陈某与郑某的夫妻共同债务。理由有:
一,认定夫妻共同债务,缺乏事实依据。
1,被告陈某对原告提供的《借据》的真实性有异议; 2,原告在诉状中称“两被告因资金周转向原告借款”不事实,原告对此主张应当提供证据证明。实际上原告提供的汇款凭证,通过其继父、妻子支付给被告郑某四笔共计60.50万元,但是证人一与原告母亲不具有婚姻关系,证人二与原告已于所谓的借款发生之前2009年11月30日离婚,其所主张的亲属身份关系均不存在。至于证人一于2009年10月21日汇款给被告陈某父亲10.20万元,是证人一与被告父亲之间的经济往来,与本案没有关联性;证人二于2009年12月28日、31日次,10年1月15日、1月27日共四次汇款给被告郑某,也只能说明证人二与郑某之间的经济往来,与本案也没有关联性另外原告所主张的16.80万元也没有交付的证据。所以,被告对《借据》的真实性有异议,且
被告提供的上述证据不能证明借款已经交付履行。
2,被告陈某与被告郑某虽于2001年11月12日登记结婚,生育一个孩子,但未按本地的风俗举行结婚仪式,被告陈某与孩子长期生活在娘家,生活费用由陈某的父母承担。而被告郑某长期在外,陈某对郑某的情况不是很了解。陈某与郑某没有固定地共同生活,没有一个固定(稳定)的家,更没有为共同生产或生活向外举债的必要。
原告提供的《暂停人口信息登记证明》,证明被告陈某在“曾于2010年7月10日到2010年9月6日在地南京”,而本案原告主张的借款发生时间在2009年10月21日至2010年1月27日,原告主张的立据时间是2010年12月份。该证明反而证明原告主张的借款时间和立据时间,被告郑某于陈某不在一起,被告陈某没有共同借款的时间。
3,原告没有证据证明被告郑某的借款是与陈某共同意思表示,即共同举债的合意。
所以,即使被告郑某向原告借款的真实的,在事实上是被告郑某的个人债务。
二,认定夫妻共同债务,缺乏法律依据。
原告认为被告“陈某对夫妻存续期间的共同债务应共同承担偿还义务”,缺乏法律依据。虽然最高法院《婚姻法解释
(二)》第24条规定,债权人就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一方以个人名义所负债务主张权利的,应按夫妻共同债务处理。但代理人认为,关于夫妻共同债务,对《婚姻法解释
(二)》第24条的理解应当回归立法,忠于立法,应根据《婚姻法》
第41条、结合《婚姻法解释
(一)》第17条,《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指导意见》第19条规定,综合认定。
首先、《婚姻法解释
(二)》是对《婚姻法》相关问题作出的解释,其第24条的规定是相对于《婚姻法》第41条夫妻共同债务所作出的司法解释。而《婚姻法》第41条规定,离婚时,原为夫妻共同生活所负的债务,应共同偿还。明确夫妻共同债务是因夫妻共同生活所负的债务。《婚姻法解释
(二)》第24条规定“应当按夫妻共同债务处理”的“共同债务”应在《婚姻法》第41条规定的“夫妻共同生活所负的债务”范围内。
其次、《婚姻法解释
(二)》第24条规定“应当按夫妻共同债务处理”其法理基础是夫妻日常家事代理,即是指夫妻一方因家庭日常事务而与第三人为一定法律行为时,被代理方须对代理方从事家务行为所产生的债务承担连带责任。譬如:妻子因子女教育需要而向他人借款,应属其与夫的共同债务,其丈夫应共同偿还。
关于夫妻日常家事代的法律依据,《婚姻法解释
(一)》第17条(一)规定,夫妻在处理夫妻共同财产上的权利是平等的。因日常生活需要而处理夫妻共同财产的,任何一方均有权决定;(二)夫或妻非因日常生活需要对夫妻共同财产做重要处理决定的,夫妻双方应当平等协商,取得一致意见。他人有理由相信其为夫妻共同意思表示的,另一方不得以不同意或不知道为由对抗善意第三人。该解释明确了夫妻日常
家事代理限为“日常生活需要”。如果夫妻一方以个人名义所负的债务,按夫妻共同债务处理,必然涉及夫妻共同财产的减少,同样适用《婚姻法解释
(一)》第17条规定,限于“日常生活需要”。根据《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指导意见》第19条规定“日常生活需要”是指夫妻双方及其共同生活的未成年的子女在日常生活中的必要事项,包括日用品购买、医疗服务、子女教育、日常文化消费等。
而被告陈某与郑某虽已领取结婚证,但领取结婚证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办理孩子的出生手续和户口登记,俩被告在事实上尚未组织家庭共同生活。被告郑某借款不可能用于家庭日常生活,其借款不属于夫妻共同债务。
再次、在《婚姻法》第41条及相关司法解释规定,夫妻共同债务是“因夫妻共同生活所负的债务”的前提下,原告主张夫妻共同债务,应对被告郑某借款是因“夫妻共同生活所负的债务”承担举证责任。理由有:
1,原告是债权债务关系当事人,在控制风险方面具有较大的主动权,在收集证据方面也有优势,如果原告认为借款属于夫妻共同债务,完全可以在出借时要求夫妻另一方作出共同借款的意思表示;
2,即便不被认定为夫妻共同债务,原告的债权并非无法实现,其债权仍可以向借款的夫妻一方即被告郑某主张
3,被告陈某没有参与借款关系,如果对被告陈某课以过重的举证责任,则很可能诱发虚假诉讼。
所以,对于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一方以个人名义对外的借款,出借人认为属于夫妻共同债务的,应承担举证责任。
基于上述,本案原告所主张的借款虽发生在被告陈某与被告郑某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但借款没有用于家庭共同生活,不属于被告陈某与郑某的夫妻共同债务。同时原告也不能举证证明是俩被告人夫妻共同债务。请法庭依法驳回原告对被告陈某的诉讼请求。
以上代理意见请法庭采纳
代理人:浙江XX律师事务所律师
律 师
二○一二年三月十二日
第四篇:原告李继成诉被告闫俊锋民间借贷纠纷一案中一审民事裁定书
律伴网(lvban365.com)法律服务平台
河南省平舆县人民法院 民 事 裁 定 书
(2015)平民初字第02159号
原告李某,男,汉族,住河南省平舆县 被告闫某,男,汉族,住平舆县。
本院在审理原告李某诉被告闫某民间借贷纠纷一案中,原告经本院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三条之规定,裁定如下:
本案按撤诉处理。
本案受理费300元,由原告负担。
审判员 苏 达 二〇一五年六月十一日
书记员 许成林
文章来源:http://
第五篇:现就本案原告李某诉答辩人马某民间借贷纠纷一案
现就本案原告李某诉答辩人马某民间借贷纠纷一案,答辩如下:
一、原告在民事诉状中所述答辩人以购车缺资金为由向原告借款叁万零伍佰元并不属实。
本案事实是两人投资合作的XX公司于2006年底在工商局尚未注销前,原告李某就已将XX公司的库存车辆、运费及公司在外单位有款等款项慢慢转移到自己先成立的YY公司。而注销时双方对原XX公司的账目并未清算,原告把库存车辆的合格证拿回家不给答辩人,答辩人担心因为国家发改委为了促进国产汽车的发展随时都有可能更新车辆目录,从而使有些库存车辆因排放不达标而从目录中删除,造成车辆无法办理上户手续的,以致车辆卖不出去而给公司造成亏损的情况下才写下的借条。如按原告所述答辩人向其借叁万零伍佰元,不可能又将车以30500元出售,如果除去成本,答辩人岂不还亏钱。作为一名生意人,答辩人不可能花三年时间去做亏本的买卖,从情理上来说这是完全说不通的。
二、借条中答辩人并未向原告承诺将红塔车实现销售后归还该笔款项。30500元只是证明是该辆红塔车的购进价格。
三、本案案由是民间借贷纠纷,作为实践性的合同,答辩人写了借条,但原告并未给提供借款给答辩人,按照《合同法》第二百一十条的规定,“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自贷款人提供贷款时生效,”所以此借款合同并未生效。
四、本案是一个附条件的合同,答辩人在借条中明确写明:“2010年消贷结清时算账归还”,而原告并未在举证期限内提出证据证明公司消贷车辆已结算付清。根据《合同法》第四十五条的规定,“当事人对合同的效力可以约定附条件。附生效条件的合同,自条件成就时生效。”因此,本案中条件未成立,合同尚未生效。
综上所述,原告的诉求无事实与法律依据,请求法院依法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