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初中历史课程标准》复习提纲[推荐]
《初中历史课程标准》复习提纲
一.从各国历史课程改革中我们可以借鉴什么?
1. 在课程观念上:(1)历史课程不仅仅是对历史事实的简单叙述,而是以史实为依据来架构知识,而这些知识的结构是可变的;(2)历史课程并不仅仅是一门非解释性的、描述性的学科,而且是一门既包括描述,也包括解释的学科;(3)历史课程并不是一门仅仅依靠记忆进行学习的学科,而且是一门能解释和解决问题的学科;(4)历史课程并不仅仅是一门富者、强者和名人的编年史,而且同样是一门关于普通人的学科;(5)历史课程不仅仅是对过去的一种记录,而且是既能记录各民族、文化和社会渊源,又能延伸其自身经历的学科;(6)历史课程并不是一门与个人无关的学科,而是一门与个人有关的学科。
2. 在课程内容选择上:不是囊括各方面内容,而是精选能够培养学生所需求的“创造新知识框架的能力”的内容。
3. 在学习目标的定位上:不是“以量取胜”而是“以质取胜”。
4. 在教学方式上:不是“教师中心”而是“学生中心”。课程与教学理论从“记忆教学论”向“思维教学论”转变,从“单一教学”方式向“合作学习”方式转变。
5. 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强调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6. 在课程评价上:充分发挥评价在促进学生潜能、个性、创造性等方面的作用,努力使每个学生都具有自信心和持续发展的能力。
二.义务教育历史旧课程存在什么问题?
1.教育观念滞后,课程的培养目标已难以适应时代的需求。
2.课程内容过于强调历史学科体系,仍存在“难、繁、偏、旧”现象。部分教学内容头绪多,内容杂,知识点密度大,概念多,理论性偏强,难度偏高。
3.课程实施过程基本上仍是以教师、课堂、书本为中心,学生主体地位仍未得到充分体现。
4.课程评价仍过于重视学业成绩,忽视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历史课程改革的思路得什么?
总的思路是:在现有课程建设的基础上,针对存在的问题,建立适应时代和社会需求的课程体系,以促进国民素质的整体发展,应对新世纪的挑战。
基本思路是:1.明确课程性质;2.转变课程功能;3.改革课程内容;4.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5.改进教师的教学方式;6.建立科学的课程评价机制。
四.义务教育历史课程的性质和特点是什么?
性质:是国民素质教育的一门基础课程。
特点:普及性、基础性、发展性。
五.义务教育阶段历史课程的功能是什么?
要使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在获得基础的历史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过程中学会学习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
六.初中历史课程改革在课程内容上要进行哪些改革?
要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学技术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七.初中历史新课程在内容选择上的原则是什么?
1.要避免专业化、成人化倾向,不刻意追求历史学科体系完整性。
2.课程内容应体现时代精神,贴近社会生活,体现学生生活。
3.课程内容应是国家公民必须具备的基本历史知识,即人类社会发展中最具影响力的重大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以及重要的历史概念和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
4.课程内容应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尽量减少艰深的历史理论和概念。
八.《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坚持的两项原则是什么?
1.坚持义务教育的基础性原则,课程目标的确定和课程内容的选择要面向全体学生,使所有学生都能达到《标准》所规定的目标。
2.坚持义务教育的发展性原则,课程目标的确定和课程内容的选择也应高度尊重学生的个性,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能力和特长,为其获取更好的学业成就创造条件。
九.《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如何规定课程目标?
《标准》从纵横两个角度规定了义务教育阶段历史课程的目标:(1)在横向上,《标准》把课程目标分解成“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层面的目标;(2)在纵向上,《标准》不仅规定了义务教育历史课程的总体目标,而且,规定了学习每个学习板块应达到的具体目标和学习板块下每一学习内容的具体目标。
十.《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是如何构建新的初中历史课程体系的? 《标准》采取学习板块和学习主题的方式来构建历史课程体系。《标准》把历史内容分为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六个学习板块,每个学习板块又分为若干个学习主题。学习主题的设置,贯彻了三个原则:一是历史学科的特点,关注历史的时序性与学习内容的内在联系;二是基础教育的特点,主题的确定要有利于素质的培养;三是要适应初中生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
十一.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与过去的历史教学大纲相比有什么特点?
1.提出了明确的课程目标,突出了历史课程在学生素质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在三个方面有较大突破:(1)把课程目标分解成“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层面,不仅提出了具体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思想情感教育目标,而且把学习历史的过程与方法作为课程目标提出来,注重学生学习历史方式的突破。(2)在思想情感教育目标中突破了以往单纯政治教育的层面,注重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的培养,把历史教育的社会教育功能与人的发展教育功能结合起来。(3)在知识传授中,提出了可操作的具体内容目标。内容标准提出了不同层次的内容目标要求。即识记层次;理解层次;运用层次。这三个层次规定,使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目标要求一目了然。同时,有利于教师教学的实施。
2.革新了课程内容,以学习主题的形式构建了新的初中历史课程体系。
3.倡导探究式学习方式。
4.倡导教学方法的更新。
5.为课程实施留有较大的空间。
6.提出了具体的评价建议。
十二.制定历史课程目标时主要遵循的基本思想和原则是什么?
1.强调要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心理特点来确定课程目标。
2.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
3.强调对学习过程的指导。
4.强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5.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基本原则。
十三.中国古代史的九大学习主题是什么?确定这些主题遵循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1.确定的九大主题是:(1)中华民族的起源;(2)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3)统一国家的建立;(4)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5)繁荣与开放的社会;(6)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融合;(7)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8)科学技术;(9)思想
文化。
2.遵循的基本原则是:(1)以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发展为基本内容和线索。(2)以中国古代社会发展的阶段性与社会重要侧面的最主要特征的统一为主要呈现方式。(3)以宪法和国家现行法律为指导,处理学习主题选定中的某些问题。(4)尊重历史知识的客观性。十四.中国古代史的学习目标是什么?
1.在知识目标上规定:知道中国古代的重要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了解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
2.在能力目标上规定:能够阅读普及性的历史读物,识读历史图表,知道古代纪年方法,正确计算历史年代,描述历史事件,初步了解学习历史知识的基本技能和方法。3.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上规定:增强学习历史的兴趣,激发民族自豪感,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加深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认同感。
十五.中国近代史的七个学习主题是什么?确定这些主题遵循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1.确定的七个主题是:(1)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2)近代化的起步;(3)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4)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5)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6)经济和社会生活;(7)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
2.遵循的基本原则是:在对近代中国历史发展基本线索进行总体把握的基础上,突出
历史的时段性主题。
十六.中国近代史的学习目标是什么?
1.在知识目标上规定:了解中国近代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了解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
2.在能力目标上规定:能够初步阅读、理解和归纳一些基本的历史材料,从不同角度思考和解释历史问题。
3.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上规定:认识外国列强的侵略、没落的封建专制制度和综合国力的衰弱是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根本原因;认识抗击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进一步增强爱国主义情感,知道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道理,坚定为中华民族复兴而奋斗的信念。十七.中国现代史的七个学习主题是什么?确定这些主题遵循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1.确定的七个主题是:(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2)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3)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4)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5)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6)科技、教育与文化;(7)社会生活。
2.遵循的基本原则是:(1)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主线。(2)根据历史学科的特点,注意历史的时序与学习内容的内在联系。
十八.中国现代史的学习目标是什么?
1.在知识目标上规定:了解中国现代史的重要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和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
2.在能力目标上规定:能够阅读基本的历史文献资料,学会社会调查的基本方法,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释历史问题。
3.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上规定:了解我国的基本国情,认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一个曲折漫长的过程,能从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中体会到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重要性,坚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
十九.世界古代史五个学习主题是什么?确定这些主题遵循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1.五个学习主题是:(1)史前时期的人类;(2)上古人类文明;(3)中古亚欧文明;(4)文明的冲撞与融合;(5)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
2.遵循的基本原则是:(1)不追求世界历史体系的完整性;(2)要照顾到世界历史
发展中的时序性和重要性,要体现社会发展的时代性;(3)力求符合初中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减少艰深的历史理论和抽象繁琐的概念,力求深入浅出,增加贴近现实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内容。
二十.世界古代史的学习目标是什么?
1.在知识目标上规定:知道世界古代史上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了解世界古代史发展的基本线索。
2.在能力目标上规定:辩证地看待人类社会不断发展和进步的总体趋势。
3.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上规定:感悟人类文明的多元性、共容性和发展的不平衡性;认识到世界各地区、各民族共同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他们创造的文明成就是人类的共同财富;树立正确的国际意识,培养理解、尊重和吸收其他民族文化文化精华的开放态度。二十一.世界近代史的八个学习主题是什么?确定这些学习主题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1.八个学习主题是:(1)欧美主要国家的社会巨变;(2)第一次工业革命;(3)殖民扩张与殖民地人民的反抗;(4)资产阶级统治的巩固与扩大;(5)国际工人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6)第二次工业革命;(7)第一次世界大战;(8)科学与思想文化。
2.遵循的基本原则是:(1)注重世界近代史内容的广度而不求学科专业深度。(2)注重历史时期的时代特征而不求面面俱到。(3)注重历史过程的学习,而不仅仅是历史结论的记忆。
二十二.世界近代史的学习目标是什么?
1.在知识与能力目标上:依据时间顺序和类别,把握世界近代史中的基本知识,注重提高学生的基本技能。了解重要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和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运用科学的历史观对近代史上的重要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进行分析、评价。
2.在过程与方法上: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要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的认识规律,对世界近代史应先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和体验然后再到分析历史现象,理解历史概念,思考解决历史问题的过程。还要提倡探究学习的原则。
3.在情感态度价值观上:(1)要树立旗帜鲜明的历史是非观念和历史正义感。对资本主义的野蛮性、贪婪性、扩张性要持批判、否定和憎恶的态度。要认识马克思主义诞生的重大历史意义。理解殖民地人民反抗资本主义侵略与扩张斗争的正义性与合理性。(2)要树立历史进步意识。认识到资本主义制度取代封建制度是历史的进步。(3)要培养崇尚科学精神的意识,确立求真、求实和创新的科学态度。(4)要不断强化民主与法制意识。(5)要培养热爱和平的观念和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培养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国际意识。
二十三.世界现代史的八个学习主题是什么?确立这些学习主题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1.八个学习主题是:(1)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2)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西方世界;(3)第二次世界大战;(4)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变化;(5)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6)亚非拉国家的独立和振兴;(7)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8)科学技术和文化。
2.遵循的基本原则是:(1)贯彻少而精的原则,突出重点,反映世界现代史的基本发展脉络和主要内容。(2)体现时代性与发展性。(3)符合初中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二十四.世界现代史的学习目标是什么?
1.在知识目标上规定:了解世界现代史的重要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了解世界现代史发展的基本进程和总趋势。
2.在能力目标上规定: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理解和分析历史和现实问题。
3.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上规定:增强国际意识,以开阔的视野、开放的心态看待世界,吸纳人类共同创造的文明成果;了解当代世界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树立忧患意识,增强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立志为促进人类进步事业奉献自己的力量。
第二篇:(初中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复习提纲
(初中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考试复习题纲
一、选择题
1、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由四个部分组成,即前言、、内容标准、实施建议(C)
A.教学建议B.评价建议C.课程目标
2、下列不属于历史课程特性的一项是(B)。
A、思想性B、逻辑性C、人文性
3、历史新课标旨在培育具有(C)核心价值观的公民。
A、社会主义B、资本主义C、爱国主义
4、在新课程背景下,评价的主要目的是(C)
A、促进学生、教师、学校和课程的发展B、形成新的教育评价制度
C、全面了解学生历史学习的过程和结果,激励学生学习,改善教师教学和提高教学质量
5、初中历史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这里所讲的“基本的历史知识”包括①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②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 ③重要的历史概念④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C)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6、历史新课标旨在培育具有(A)核心价值观的公民。
A、社会主义B、资本主义C、爱国主义
7、充分体现(A)的教育理念,发挥历史学科的教育功能.A、育人为本B、普及历史常识C、教学方式的创新
8、历史教育对提高学生的(B)有着重要作用
A、科学素养B、人文素养C、道德素养
9、提倡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B)和现代化。
A、单一化B、多样化C、简单化D、复杂化
10、历史课程标准中的三维目标强调:我国的时代精神的核心是(C)
A、发展变革B、改革开放C、改革创新
11、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的核心是(A)
A、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核心
B、以注重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为核心
C、以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为核心
12、历史课堂上鼓励学生在学习时进行独立思考和交流合作,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这是(B)教学方式的实践。
A、合作法B、探究式C、讨论法
13、对历史课程资源的积极开发与充分利用,是历史教学顺利进行的(A)条件。
A、基础B、特定C、保障
14、教师在评价中要考虑到学生(C)的差异,要真正使评价能够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 1
展。
A、学习能力B、整体C、个体
15、创造宽松的学习环境和氛围,为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探究、合作与交流提供条件,是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B)能力。
A、学习B、实践C、表达
16、历史习作主要包括学生撰写的历史小论文、历史影视作品观后感、历史书籍等。是考查学生(A)的能力的方式。
A、收集和处理信息B、历史学习结果C、历史常识
17、在评价的实施过程中应注重评价的主体的(B),注重教师评价、学生自我评价与同伴评价的相互结合。
A、单一化B、多元化C、形式化
18、学校历史教育最主要、最基本的教学资源是(A)
A、历史教科书B、教学图册C、教师教学用书
19、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我国各族人民密切交往、相互依存休戚与共,这体现了培养学生的(C)。
A、人生观B、价值观C、民族观
20、义务教育阶段历史课程的总体设计思路是培养学生的(C)。
①历史素养②人文素养③综合素养
A、① ② ③B、②③ C、①②
21、历史课程的实施,力求体现历史课程的(B)
①课程基本理念②课程性质③课程设计思路
A、① ② ③B、①③C、①②
22、《标准》(2011版)实施建议包括(A)建议.①教学建议 ②教材编写建议 ③评价建议 ④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
A、① ② ③④B、② ③④C、① ② ③
23、在内容标准的陈述中使用“列举”简述等行为动词的内容均为(A)层次要求
A、识记B、理解C、运用
24、新课程标准倡导加强对历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初中历史课程资源的开发的途径有①学生和教师资源②教材资源③图书馆资源④社会历史课程资源(B)
A.①②④B.①②③④C.①③④
25、如果要论证春节是中国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下列哪方面的论据应当最有说服力(C)
A.专家的解释B.民间的传说C.古籍的记载
26、在内容标准的陈述中使用“分析”“比较”等行为动词的内容为(C)层次要求。
A、识记B、理解C、运用
27、《标准》与教学大纲相比,增加了一个新的部分(B)
A、前言B、评价C、内容
28、下列哪个选项是《标准(2011年版)》对“世界古代史”的新增内容(C)
A、讲述布匿战争的故事
B、讲述该亚与厄瑞斯忒的传说,知道母系氏族社会和父系氏族社会形成的原因及特点
C、知道《查士丁尼法典》,初步了解拜占庭帝国的历史地位
29、《标准(2011年版)》要求教师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能力,比如,对初中三年级的学生,主要培养(C)
A、侧重于历史的时空观念等培养,了解传说、故事、演义与史实的区别
B、主要培养初步收集和阅读基本史料、多角度分析历史等能力
C、主要培养能够初步运用材料对历史进行分析、论证等进行探究性学习的能力
30、下列哪个选项不是修订历史课程标准的原因(C)
A、适应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B、完善《标准(实验稿)》的必然要求
C、促进教师不断学习的必然要求
31、《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版)》历史课程的总体设计思路是:(ABD)
A.面向全体学生,从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和人文素养出发
B.提高历史学习能力 C.为高考备战D.发挥历史教育功能
32、初中课程标准“知识与能力”目标中的基本知识,主要包括:(ABD)
A.重要的历史人物B.重要的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C.重要的历史概念D.历史时序
33、初中课程标准“知识与能力”目标中的能力,主要指:(ABC)
A.初步具备阅读、理解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并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
B.形成用口头和书面陈述历史问题的表达能力
C.形成符合当时历史条件的一定的历史想象力
D.增强历史责任感,增强民族自信心
34、教学评价是历史教学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多重功能,下列属于教学评价功能的是(ABCD)
A、导向功能B、诊断功能C、激励功能D、管理功能
35、初中历史课程的基本理念包括:(ACD)。
A、充分体现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B、以普及历史常识为基础,促进学生全面发展C.有助于学生的终身学习D、将正确的价值判断融入对历史的叙述与评判中
9、学习世界近代史中,着重培养和树立的意识和观念是:(ABCD)
A、树立旗帜鲜明的历史是非观念 B、不断强化民主与法制意识
C、树立历史进步意识
D、培养崇高的科学精神和意识、确立求真、求实的创新和科学态度
36、初中新课程改革提出历史教学评价应以:(BC)。
A.以学生的学习成绩为标准B.采用灵活多样的评价方式
C.注重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的全程评价D.以提高教学成绩为最终目的37、初中历史课程应突出体现义务教育的:(ABCD)
A.思想性B.人文性C.基础性D.综合性
38、有一条题目:“假如你是遵义会议会址纪念馆的解说员,请向游客介绍遵义会议的历史地位”这条题主要考查学生(AD)A.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得出结论的能力B.发现问题的能力
C.获取信息的能力D、语言表达能力
39、历史教材包括(ABC)A.教科书 B.教学图册 C.教师教学用书 D.教辅资料 40、历史学科所具有的独特性质,使其拥有丰富的课程资源。其资源包括(ABCD)
A文字资料 B影视资料 C历史文物 D历史遗址遗迹
二、填空题(每空1分,本大题共15分)
41、初中历史课程内容分为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六个学习板块。
42、历史教学评价方法应坚持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43、依据义务教育阶段历史课程的基本性质和特点,充分发挥历史课程的育人功能,初中历史课程设计应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方面来设计。
44、初中历史课程标准提倡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和现代化。
45、对学生的历史学习评价须以《历史课程标准》中的“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为依据,注重目标、教学和评价的一致性,运用科学、可行和多样的评价方式,对学生的历史学习过程和效果进行价值判断。
46、历史教科书是学校历史教育最主要、最基本的教学资源。
47、依照历史发展的时序,在每个历史学习板块内容设计上,采用“点—线”结合的呈现方式。“点”是具体、生动的历史事实“线”是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
48、历史教科书是开展历史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是历史教育资源的核心部分。编写历史教科书应当依据《历史课程标准》编写。
49、义务教育阶段7—9年级的历史课程在基础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主要具有以下特性思想性、基础性、人文性和综合性。
50、新课标鼓励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倡导教师教学方式和教学评价方式的创新,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
三、判断题(每小题1分,本大题共10分。对的打√,错的打×)
51、历史课程是人文社会科学中的一门基础课程,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有着
重要的意义。(√)
52、历史调查既是一种活动方式,也是一种学习评价方式。
53、纸笔测验是历史考试的主要形式。在测查时要注意对课程目标的全面考查,可采用
闭卷、开卷、开卷与闭卷相结合等形式。(√)
54.课程资源包括:文字资源、实物资源、音像资源。(×)
55、新课程标准在陈述中使用的分析、综合、概括、比较属于知识与能力目标。(×)
56、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历史学习提供了更为便捷和更加丰富的信息来源。(√)
57.历史教材包括教科书、教学图册、教师教学用书等。(√)
58.历史教育对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有着重要的作用。(√)
59、学生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初步学会从专家的角度观察和思考社会与人生,从历史中被取智慧,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综合素质,得到全面发展。(×)
60、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以普及历史常识为主,引领学生掌握基本的、重要的历史知识和技能,逐步形成正确的历史意识,为学生进一步的学习与发展打下基础。(√)
61、依据义务教育阶段历史课程的基本性质和特点,充分发挥历史课程的育人功能,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方面进行课程设计。(√)
62、学习内容的设计上要求能更加贴近时代、贴近每个班级、贴近生活。(×)
63、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成为拥有良好综合素质的合格公民奠定基础是历史教育的其中一个功能。(√)
64、历史呈现方式,包括文献材料、图片、图表、实物、遗址、遗迹、影像、口述以及历史文学作品等。(√)
65、历史教科书为研究中国古人类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66、中国古代史板块的学习要求起码要知道中国古代的一些重要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
历史现象,了解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
67、中国近代史始自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爆发,止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历
经清王朝晚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
68、世界古代史从早期人类的出现,直到公元15世纪末期,其间大体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但有一些民族、国家未经过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延续发展过程。(√)
69、古代世界的三大宗教是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
70、资本主义制度是资产阶级通过革命或改革得以确立的。(√)
71、将社会主义的理想变成了现实日本明治维新。(×)
72、历史课程的实施,要求教学时要灵活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充分利用多种
历史信息资源,突出历史教学的特点。(√)
73、评价的主要目的是全面了解学生学习历史的过程和结果,激励学生学习,促进学生的学业进步和全面发展,以及改善教师的教学和提高教学质量。(√)
74、选择和利用历史课程资源的原则目标性、思想性、丰富性、可行性。(×)
75、教师资源、学生资源不属于历史课程资源。(×)
四、简答题(每小题10分,本大题共20分)
76、历史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什么?
77、历史课程标准对教师的历史教学提了哪些合理化建议?
78、义务教育阶段7~9年级的历史课程在基础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主要具有哪些特性?
79、选择和利用历史课程资源的原则主要是什么?
80、课程目标的分类是怎样的?以某课为例,如何拟定课程目标?
81、历史学科有哪些丰富的课程资源?
五、论述题(或案例分析)(15分)
82、在历史教学中应如何充分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
83、课程的基本理念有哪些?
84、如何充分开发历史课程的各种资源?
第三篇:新版初中历史课程标准填空题
新版初中历史课程标准填空题大全
一、填空题。(每空一分,共100分)
1、《标准(2011年版)》将历史教学目标分解为、、三个方面,简称为历史教学三维目标。
2、选择和利用历史课程资源的原则有:原则、原则、原则、原则。
3、就培养学生人文素养而言,就是通过历史教育学生应获得的学习历史、认识历史不可或缺的要素。主要包括意识、意识、意识、意识、史德意识、史鉴意识、民族与国际意识等。
4、合作是促进自主、探究的形式、途径。就合作学习的内涵而言,一是合作学习的,二是合作学习的。
5、探究是自主、合作学习的目的。探究学习具有三大特点:一是,二是,三是其。
6、义务教育阶段7~9年级的历史课程在基础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主要的特性有、、、。
7、历史课程标准的课程内容包括、、、、、六部分。
8、根据评价功能的不同,评价任务包括评价、评价和评价三种类型。
9、是历史考试的主要形式。
10、历史教材包括、、等。
11、中国近代史始自,止于,历经清王朝晚期和中华民国时期。
12、历史课程是中的一门基础课程,对学生的和有着重要的意义。
13、历史课程标准包括、、、14、历史新课标旨在培育具有__________价值观的公民,是时代发展和社会前进的需求,也是青少年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需要。
15、历史教育对提高学生的__________有着重要的作用。
16、义务教育阶段的历史课程,是在__________ 的指导下,弘扬以__________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__________ 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传承人类文明的优秀传统,使学生了解和认识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更好地认识当代中国和当今世界。
17、历史课程是人文社会科学中的一门基础课程,对学生的__________发展和__________ 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18、历史课程主要具有以下特性:__________性、__________性、__________ 性、__________ 性。
19、鼓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式学习,倡导教师教学方式和教学评价方式的创新,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
20、依据义务教育阶及历史课程的基本性质和特点,充分发挥历史课程的育人功能,从“__________”“ __________ ”“ __________ ”三个方面进行课程设计。
21、历史课程分为__________、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 六个学习板块。
22、依照历史发展的时序,在每个板块内容设计上,采用“__________”结合的呈现方式。“__________”是具体、生动的历史事实;“__________ ”是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
23、课程内容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历史基础知识及必须经历的__________训练过程;教学活动建议旨在倡导多样的__________,促进学生更积极、主动地对历史进行感知、理解和探究,24、本标准设计的课程内容留有余地,以增强历史课程的__________ 和__________ 性,一方面为教材缩写留下一定的空间,另一方面也为各地区进行乡土历史的教学提供便利,各地区可根据实际情况开发课程资源。
25、课程目标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即__________ ; 过程与方法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26、《标准》(2011版)实施建议包括四方面:__________ 建议;__________ 建议;__________建议;__________ 建议。
27、教学时要灵活采用多样化的__________方式和方法,充分利用多种__________,突出历史教学的__________。
28、历史教学要以__________ 为指导,对人类历史的发展进行科学、正确的阐释,__________ 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对历史问题进行实事求是的解释和评述;坚持__________、__________ 的原则,力求__________ 性、__________性和__________性的统一。
29、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特点,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师的自身特点,在相应的教学条件下,选择和运用适当的__________、教学__________ 和__________。教师要注重__________ 式、__________式教学,积极探索多种教学途径,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30、提倡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
31、学习评价应坚持__________评价、__________评价与__________评价相结合,教师评价与__________我评价、__________评价相结合,__________评价与__________评价相结合的原则。
32、清晰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是有效评价的关键。
33、根据评价功能的不同,评价任务包括__________评价、__________评价和__________评价三种类型。
34、__________既是一种活动方式,也是一种学习评价方式,__________同样既是一种学习活动,也是一种评价方式。通过制作历史模型、缩绘历史图表、制
作历史课件等活动,可以考查学生动手与动脑的综合能力。
35、__________是历史考试的主要形式。在考查时要注重对课程目标的全面考查,可采取__________、开__________、__________相结合等形式。考查的内容应体现历史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要求,确保考试的信度和效度,适当注意试题的__________与__________。
36、评价标准一般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不同表现水平的__________。
37、应根据评价的任务和对象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强调评价信息来源的多样化。在评价的实施过程中应注重评价主体的__________,注重_______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的相互结合。
38、历史学习评价结果的解释,是通过评价__________对所获得的信息进行分析处理,作出评价结论。
39、历史教材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40、__________是学校历史教育最主要、最基本的教学资源。
41、历史教科书的编写要以__________为指导,从学生学习历史和认识历史的角度出发,力图有利于学生的__________。
42、历史教科书的编写应考虑到不同年级学生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有利于提高学生的__________能力、__________能力和__________能力。
43、__________属于辅助性的学习材料,主要作用是向学生提供准确、清晰的历史地图,使学生了解所学史事的地理位置、范围,掌握历史地理概念,提高识图、用图的技能。
44、与教科书配套的 历史教师教学用书,主要作用是提出怎样利用教科书实现历史教学的目标,教会学生学习和思考,并为课程的实施提供可操作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
45、对历史课程资源的积极开发与充分利用,是__________顺利进行的基础条件。
46、传统的历史学习方式:、。
47、初中历史课程改革以和为指导。
48、初中历史课程改革应体现义务教育的性、性 和性。
49、历史课程改革应当有利于学生的转变,倡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学过程。
50、历史课程改革应有利于教学方式的转变,树立以为主体的51、初中历史课程内容标准有哪六个方面:、、、、、。
53、教科书的内容应当体现:性 和性。
54、历史教学评价应当以为中心。
新版初中历史课程标准填空题大全答案
1、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2、目标性、思想性、精选性、可行性
3、史观、史料、时空、方法
4、互动性、交往性
5、问题性、过程性、开放性
6、思想性、基础性、人文性、综合性
7、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
8、诊断性、形成性、终结性
9、纸笔测验
10、教科书、教学图册、教师教学用书11、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爆发、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
12、人文社会科学、全面发展、终身发展
13、前言、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实施建议
14、社会主义核心,自身成长 全面发展
15、人文素养
16、唯物史观、爱国主义、改革创新
17、全面、终身。
18、思想 性、基础 性、人文 性、综合 性。
19、自主、合作、探究
20、“ 知识与能力 ”“ 过程与方法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21、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
22、“ 点—线 ” “ 点 ” “ 线 ”历史思维、教学方式,24、开放性、弹性
25、知识与能力 ; 过程与方法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26、教学 建议; 评价 建议; 教材编写 建议; 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 建议。27 教学 方式、历史信息资源、特点。
28、唯物史观、客观分析、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科学 性、思想 性和 生动 性
29、教学方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启发 式、互动 式
30、多样化 和 现代化
31、诊断性 评价、形成性 评价、终结性 评价、学生自我、同伴 评价、量化 评价、质性 评价。
32、学习目标、评价目标
33、诊断性 评价、形成性 评价、终结性。
34、历史调查、历史制作。
35、纸笔测验、闭卷、开卷、开卷与闭卷、课程的目标、课程内容、开放性、探究性。
36、评价维度、表现水平、实际样例。
37、多元化,注重 教师评价、学生自我评价、同伴评价。
38、方式和过程。
39、教科书、教学图册、教师教学用书。
40、历史教科书。
41、唯物史观、历史学习。
42、心理特征、认知水平、阅读能力、观察 能力、理解 能力。
43、历史教学图册。
44、历史教师教学用书、参考方案、必备的资料。
45、历史教学。
46、被动接受、死记硬背
47、唯物史观、科学的教育理论
48、普及性、基础性、发展性
49、学习方式
50、教师、学生
51、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
52、教育部“义务教育阶段课程计划表”规定的总课时
53、时代性、适应性
54、学生
第四篇:初中历史课程标准测试卷
宣城市梅林实验学校初中历史课程标准测试卷
命卷人:徐玉平时间:2011-9-17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40分)
1、传统的历史学习方式:、。
2、初中历史课程改革以和为指导。
3、初中历史课程改革应体现义务教育的性、性 和性。
4、历史课程改革应当有利于学生的转变,倡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
与教学过程。
5、历史课程改革应有利于教学方式的转变,树立以为主体的教学观念。
6、初中历史课程内容标准有哪六个方面:、、、、、。
7、编写历史教科书应当依据编写。
8、教科书的内容应当体现:性 和性。
9、历史教学评价应当以为中心。
二、判断题(每题3分,共15分)
1、历史课程应避免专业化、成人化倾向,克服重知识、轻能力的弊端,不刻
意追求历史学科体系的完整性。()
2、历史课程内容的选择应体现时代性,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增
加艰深的历史理论和概念。()
3、历史学习是一个从积累历史知识到感知历史、从感知历史到理解历史的过
程。()
4、学习历史要了解历史上专制与民主、人治与法治的演变过程,理解从专制
到民主、从法治到人治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5、历史评价方法应具有科学性、灵活性和实践性。()
三、简答题(每题15分,共45分)
1、如何处理教科书与《初中历史课程标准》的关系?
2、对学生历史学习业绩的评价方法有哪些?
3、历史学科有哪些丰富的课程资源?
宣城市梅林实验学校初中历史课程标准测试卷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被动接受、死记硬背
2、唯物史观、科学的教育理论
3、普及性、基础性、发展性
4、学习方式
5、教师、学生
6、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
7、教育部“义务教育阶段课程计划表”规定的总课时
8、时代性、适应性
9、学生
二、判断题:
1、√
2、×
3、×
4、×
5、√
三、简答题
1、答:要正确处理教科书与《标准》的关系。《标准》是教科书编写的惟一依据。教科书编写者要认真研究《标准》,领会《标准》的基本精神。教科书必须完整准确地体现《标准》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在此基础上,教科书可以适当增加一些“内容标准”之外的知识,并使之与“内容标准”所要求的部分在呈现方式上有所区别,但这些知识要有助于学生更好地达成课程目标,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
2、答:1.个人代表作品档案法。2.观察法。3.活动法。4.学生自我评价法。
5.测验法。总之,要采用多种评价方法对历史教学效果做出科学的解释,使评价不仅能了解学生历史学习各方面的发展水平以及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而且能激发
学生学习历史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所有的评价方法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灵活采用,不能把这些方法割裂开来,实际操作中应将几种评价方法结合起来加以使用。
3、答: 1.历史教科书是开展历史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是历史教育资源的核心部分。2.学校图书馆是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3.充分开发利用乡土教材和社区课程资源。4.随着广播电影电视事业的飞速发展,近年来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和录音大量增加,成为一种非常重要而且容易获取的历史课程资源。5.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全国各地都有数量可观的历史遗迹、遗址、博物馆、纪念馆,档案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以及蕴涵丰富历史内容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这些资源也应当因地制宜地加以利用。6.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为历史学习提供了更加方便、快捷和丰富的信息来源。有条件的地方和学校,应充分利用各种与历史学习有关的计算机教学辅助软件、多媒体历史课件、远程教育中的历史课程,互联网提供的历史教育网站、历史资料数据库和图书馆、档案馆网站等,以获取丰富的历史学习资源。
第五篇:上海初中历史复习提纲
历史七年级第一学期复习提纲
【古代史】
----------------中华文明的发轫---------------- 原始人类遗址:云南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 打制石器→旧石器时代 河姆渡遗址(长江):水稻;干栏式房屋 半坡遗址(黄河):粟、黍;半地穴式房屋
大禹治水促进水利事业,是农耕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启→夏(第一个国家)→夏桀→商(汤)→盘庚迁殷→商纣王(牧野之战)→西周(周武王)→分封制→宗法制
商→甲骨文(我国目前发现最早文字) 商周→青铜器→金文
----------------中华文明的拓展---------------- 东周:春秋;战国
齐桓公→管仲→尊王、攘夷
春秋五霸: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 战国七雄:齐楚秦燕赵魏韩
秦孝公→商鞅变法(内容、影响见课本31页) 春秋战国→铁器、牛耕→社会经济迅速发展 李冰→都江堰 孔子开办私学;《论语》→仁、礼
诸子百家,百家争鸣(主要的思想流派及其代表人物) 孟子→仁政 老子→《老子》(道德经)→朴素辩证法思想
----------------大一统帝国与多民族融合---------------- 秦朝→我国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大一统王朝;秦始皇中国第一个皇帝
中央集权制(措施:郡县制;统一度量衡、货币、文字;统一车轨,修筑驰道、直道;万里长城)
秦朝暴政(赋税、刑法、滥用民力)→陈胜、吴广农民起义 项羽巨鹿之战以少胜多→楚汉相争 刘邦→西汉→休养生息政策,文景之治
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成历代王朝统治思想;推恩令 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丝绸之路→西域都护→东汉派班超出使西域 曹操官渡之战以少胜多 孙刘联军赤壁之战以弱胜强 魏、蜀汉、孙吴三国鼎立
鲜卑族→北魏→孝文帝汉化改革(内容和意义,民族融合) 四大发明:造纸术、指南针、印刷术、火药 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祖冲之(南朝)《缀术》、圆周率、《大明历》;张衡地动仪;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华佗“麻沸散”;贾思勰(xié)《齐民要术》 西汉司马迁《史记》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东汉班固《汉书》纪传体断代史 书圣王羲之《兰亭序》 我国本土宗教:道教
佛教汉代传入我国,中国化,对中国思想文化产生巨大影响
----------------繁荣昌盛的隋唐文明---------------- 杨坚建立隋朝→大一统;科举制(官吏选拔制度)→隋朝建立,唐朝发展;
【近代史】
----------------列强侵略与民族危机----------------(道光帝)1839.6林则徐虎门销烟
两次鸦片战争:1840英国→香港岛→南京《南京条约》(割香港岛、通商口岸);1860英法火烧圆明园→《北京条约》 1851洪秀全“太平天国”;洪仁玕→《资政新篇》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左宗棠收复新疆 总理各国事务衙门 李鸿章江南制造局
广东、福建、南洋北洋海军 1883-1885中法战争 1888北洋海军成军 李鸿章天津电报总局
1894-1895中日甲午战争(黄海海战)→《马关条约》→掀起瓜分狂潮
----------------民族觉醒与共和革命---------------- 光绪帝→明定国是诏→百日维新(戊戌变法)→戊戌政变 谭嗣同等戊戌六君子
1898义和团运动“扶清灭洋” 八国联军侵华→《辛丑条约》(最屈辱) 1895孙中山→第一个民主革命团体兴中会 1905中国同盟会;“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民族、民权、民生 1911.10.10武昌起义(辛亥革命)
孙中山临时大总统→袁世凯攫取革命果实→接受日本“二十一条” 张勋拥溥仪丁巳复辟 癸卯学制;废除科举制
----------------救国道路的新探索---------------- 新文化运动:1915陈独秀《青年杂志》(改《新青年》);拥护民主和科学;白话文;李大钊宣传马克思主义
1919巴黎和会外交失败→五四运动“内惩国贼、外争国权”→上海“六五罢工”→拒签《巴黎和约》
1921.7.23中共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海召开(毛泽东、董必武等)→标志中国共产党成立;1922.7中共二大
1924中共帮助下,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广州)→国共第一次合作 1925五卅运动 1926北伐战争
【附录】
[条约] 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
割让台湾等地;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中日马关条约》 鸦片战争以来最为严重的赔款最多的不平等条约《辛丑条约》。
[事变] 日本侵华事变:
九一八事变:日侵略“东三省”(1931年) 七七事变:全面侵华开始(1937年)国共合作、摩擦:
西安事变:张学良、杨虎城兵谏蒋介石抗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1936.12) 皖南事变——国共摩擦(1941.1)
[战争] 鸦片战争(1840-1842年/1856-1860年) 中法战争(1883-1885年) 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年)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1901年)
淞沪会战——1937.8-11,粉碎日本侵略者速战速决的迷梦。 武汉会战——抗战中战线最长、规模最大、战况最激烈。 百团大战——八路军对日军发动的规模最大的战役。 四大战役——辽沈、淮海、平津、渡江。 抗美援朝——1950-1953年;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资本主义全球扩张---------------- 俄国农奴制改革:自上而下;彼得一世;亚历山大二世下令废除农奴制→走上资本主义 德国:俾斯麦铁血政策
贸易垄断公司:英国的东印度公司
明治维新:德川幕府闭关锁国;兰学;倒幕派;明治天皇变法(资本主义革新运动);日本走上资本主义
拉丁美洲独立战争:海地革命;玻利瓦尔、圣马丁;非洲内陆探险;柏林会议→瓜分非洲
----------------19世纪资本主义世界文化---------------- 城市化
英国“维多利亚时代” 雨果(法国):《悲惨世界》、《巴黎圣母院》 狄更斯(英国):《双城记》 贝多芬(德国):《英雄交响曲》、《命运交响曲》
----------------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
① 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 ② 三国同盟(1882):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 ③ 三国协约(1904-1907):法国、俄国、英国 ④ 导火索:萨拉热窝事件 ⑤ 西线主要
⑥ 马恩河战役→“速战速决”史里芬计划破产 ⑦ 凡尔登战役(1916)→转折点 ⑧ 1917美对德宣战、俄国革命
⑨ 1918奥匈瓦解、德革命;德国投降 俄国十月革命:
① 1917.3二月革命,推翻沙皇
② 工兵苏维埃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③ 1917.11彼得格勒武装起义 ④ 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⑤ 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1921→新经济政策;余量收集制
斯大林→工业现代化和农业集体化;大清洗运动
----------------战后世界新秩序和第二次世界大战---------------- 1919巴黎和会,英法美操控:《凡尔赛和约》 瑞士日内瓦→国际联盟,英法控制 1921-1922华盛顿会议:《四国条约》、《五国条约》、《九国公约》
第二次科技革命:19世70年代-20世纪初
① 法拉第(英国)电磁感应原理 ② 20世纪后→电气时代 ③(美国)爱迪生白炽灯泡 ④ 德国工程师内燃机
⑤(瑞典)诺贝尔安全烈性(黄色)炸药 第三次科技革命:20世纪中期以来
① 发源地:美国
② 信息技术:电子计算机、国际互联网 ③ 进入“信息时代” ④ 基因工程 ⑤ 核能
----------------世界三大宗教---------------- 佛教
① 创始人:释迦牟尼
② 时间:公元前6世纪中叶 ③ 地点:古印度 ④ 教义:四谛说 基督教
① 创始人:传说中的耶稣 ② 时间:公元1世纪 ③ 地点:巴勒斯坦地区 ④ 经典:《圣经》 伊斯兰教
① 创始人:穆罕默德 ② 时间:622年
③ 地点:阿拉伯半岛 ④ 经典:《古兰经》
----------------思想解放运动---------------- 文艺复兴(14-16世纪):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思想文化运动;发祥地、中心:意大利
① 文学三杰:但丁(新世纪第一位诗人)--神曲;彼特拉克(人文主义之父)--论我的秘密;薄伽丘--十日谈
② 艺术三杰:达·芬奇--最后的晚餐、蒙娜丽莎;米开朗琪罗--大卫、西斯廷教堂圆顶画;拉斐尔--雅典学院、西斯廷圣母 德国宗教改革运动→马丁·路德 启蒙运动(17-18世纪):思想解放运动;中心:法国;代表人物:
① 伏尔泰(开明君主制)② 孟德斯鸠(三权分立)③ 狄德罗(百科全书)④ 卢梭(《社会契约论》;天赋人权;主权在民)
----------------法律文件----------------1 《汉穆拉比法典》 目前所知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成文法典 2 《查士丁尼民法大全》 欧洲历史上第一部系统完备的法律文献 3 《权利法案》 确立 君主立宪制 的法律文献 4 《独立宣言》 宣告美利坚合众国独立 5 《1787年宪法》 第一部成文的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 6 《人权(和公民权)宣言》 法国大革命的纲领性文件 7 《拿破仑法典》 欧美资产阶级制定法典的蓝本,确立资产阶级私有制 8 《宅地法》、《解放黑奴宣美国南北战争的转折点
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