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更好地读点历史

时间:2019-05-13 02:06:2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怎样更好地读点历史》,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怎样更好地读点历史》。

第一篇:怎样更好地读点历史

怎样更好地读点历史

这段时间,接连听到不同职业身份、不同知识背景的朋友说:最近在读史。甚至有人把传统的二十四史,从《史记》读来,一路读到了《新唐书》。惊讶之余,发现“读点历史”早已成了潮流。不是吗?《明朝那些事儿》等历史类通俗读物,已经高居图书排行榜很久;年初《孔子》的上映,又让更多关注转向更为遥远的先秦史。相对于人的一生,岁月的长河沉静缓慢,一个小小的转弯,也往往会耗上一代人甚至几代人的时间。而历史的记录,浓缩这缓慢过程中关键性的拐点,放大这冗长沉闷中戏剧化的细节,甚至是剑拔弩张的氛围、慷慨激昂的情绪……读史,确实让人沉迷。

然而正如西哲培根所言,“读史使人明智”,如果读历史,仅仅看到帝王将相的勾心斗角,看到才子佳人的恩怨情仇,或者仅仅是把历史当做职场的“厚黑教程”,当做励志的“心灵鸡汤”,那也未免有点明珠投暗。

实际上,读点历史,更多是来自内心的渴求。“鉴往而知来”,发现时代变迁的大势,追寻历史演进的规律,这一直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历史功能的认知。尤其是在眼下这个“深刻变革、深刻变动、深刻调整、深刻变化”的时代,变动不居中,难免会有种种矛盾,带来种种困惑。从哪里来,往何处去?读点历史,是希望历史的密码,能启发当下的思考,提供理解自己、理解时代的参照坐标。

从这样的角度读史,能进一步推进思想的视界。如果在读点历史的同时,也读点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以史证事、以古证今,就更能拓宽对历史与现实的理解,使读点历史,从纯休闲阅读,变成启人心智的思考型阅读。

就像任何学科一样,读好历史,也有门槛,也需引导。如冯友兰的《中国哲学简史》,让许多文史爱好者,得以一窥门径;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也以“大历史、小视角”让人耳目一新。可是目前,这样普及型的历史读物,还是太少,读点历史的热潮,更多地停留在帝王戏、宫廷剧的“戏说”、“大话”层面。

所谓的科普,不仅仅是自然科学的普及,也应该包括像历史学这样的社会科学的普及。历史学不仅仅是故纸堆中的寻章摘句、考据钻研,也应该走出书斋、面向大众,不仅让大众获取历史知识,更重要的是向社会介绍历史学看问题的方法,让更多的读者了解它、接受它,把它转变成改造世界的现实力量。

在艰深如量子物理和广义相对论的领域,有《时间简史》这样的科普读物,让门外汉也得以窥见现代科学之一斑,没有太大障碍地遨游于宇宙的开始和结束。期待在历史学领域,也能出现《时间简史》这样的“大家小书”。读点历史时,“大家”的力量,或许能让读者更好地拨开历史风烟,进一步接近真相和真理。

读点历史,是好事;在此基础上,再读好历史,则善莫大焉。相关专业人员通俗之、普及之,读者慎思之、明辨之,“读点历史”的热潮,必能产生更为持久而深远的影响。

第二篇:怎样更好地提高阅读质量

阅读方法——怎样更好地提高阅读质量

阅读是人的特权,凡识字之人,没有不阅读的。中学生要提高语文素质,课外阅读必不可少。怎样才能更好地提高阅读质量呢?

变苦读为乐读

阅读的兴趣,自识字之后便有了。随着年龄的增长,有的越来越浓厚,有的越来越淡薄;有的趋于媚俗低级,有的追求崇高典雅。造成差别的关键在于培养兴趣的方向。

怎样培养良好的阅读兴趣呢?

有人提倡只读名著,我觉得名著不一定适合每个人,或者说有些名著并不适合中学生读。

一般来说名著涵载都比较庞杂,以中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鉴赏水平,很难辨别良莠,择善而取。所以中学生的课外阅读还是从自己的兴趣出发,以“跳起来能摘到桃子”为标准,选择一些适合自己读的书来读,收获会更快更大一些,也有利于自己兴趣的发展。

阅读是纯个人的事情,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情意敏感区。每个读者只有在阅读那些与自己情感经历、生活体验较为切近的作品时才会最大限度地投入并获益。

日本著名作家池田大作说,读一本好书,如同邂逅一位伟大的老师,一个人的人生只有一次,但阅读能使你接触自己以外几百几千个人的人生,能和古圣先贤对话,没有时空的限制。阅读当中能发现人生的花絮、山川、道路和旅程,阅读当中有日月星辰,有喜怒哀乐,有辽阔的感情大海,有理想的思维征帆,有无边无际的诗样的风。当你在读并且想的时候,这样的“喜悦”,还不能使你对阅读油然而生兴趣吗?重要的是,不论怎样的“喜悦”,都必须付出努力——在阅读时展开联想、想像和思考。

任凭书中的信息在自己的大脑里跑马,是不会有很强的乐趣的。

有兴趣是乐读,无兴趣自然是苦读。

不过苦读也无妨,兴趣是可培养的,苦读若能深入,也会变成乐读。苦读更能培养一种坚毅忍耐的品质。阅读中的联想、想像、思考,有时也是一种挑战的忍耐,一旦知道了那份喜悦的人会更坚强。

与书为友的人是坚强的,因为他能自在地品味,汲取古今人类的精神遗产,运用自如,成为“心灵的巨富”。以钱财来说,就像拥有好几家银行一样,需要多少就提取多少。有一位百万富翁与一位贫困书生打赌,说如果贫困书生能闭门读书15年,他将赠送150万美元。书生做到了,但书生最终竟然放弃了这笔巨额馈赠,因为他拥有了更多无法用钱来衡量的财富拿得起放得下兴趣有了,还要处理好阅读和学业的关系。

处理得好,增长知识,提高能力,促进学习,善莫大焉;处理不好,荒废学业,贻误前途,悔之晚矣。课程与阅读谁主谁次,我不想妄放厥词。我只想说,中学生必须在全面发展之后,才能从很多感兴趣的事情中选择一项最适合自己的,然后为之“奋斗终生”。

如果完全根据兴趣跟着感觉走,恐怕中学时光度完了,连就业谋生也成了问题,还谈什么成才成器呢?我曾目睹过许多聪明孩子沉迷于小说而荒废了学业,结果考不上大学也谋不上职业,成为街头流浪者,连过去沉迷的小说也不爱了。

学生以学业为重,为了使学业更优异,特别是为了使语文听说读写几方面都有较高能力,课外阅读是必不可少的。关键在于把握好“度”,拿得起放得下。茶余饭后,课间假日,有计划地选读一些好书,不仅能扩大知识面,提高阅读能力,也是对枯燥学习生活的有效调节,是一种很好的休闲方式。

培养语感强能力

阅读是心灵的旅程。对于精神空虚无聊的人,阅读或许是一种消遣;对于求知上进的人,阅读则是一种心灵的滋润。通过读书可历奇涉险,寻找激情,体验高贵;通过读书可与孔孟对话,与李杜为友,与素昧平生的人物风景相遇。

拥有一段完整的时间和一个安静的氛围,可选择小说放任自己去感知;茶余饭后,床头枕边,随时拿起一篇散文、小品,在感受激越婉约、揣摩优美精致中,便有猝不及防的“惊喜”;晨练野游或独处无聊、激情难平时,正是读诗的好时光,或朗诵,或吟哦,或浅唱,随心所欲,随情而动。阅读既是心灵感悟的过程,也是语感实践的过程。

“语感”是一个人对言语的具体感觉,听一个人讲话,用语当不当,句子通不通,逻辑强不强,朴素还是华丽,实在还是飘浮,语感强的人一听就听出来了。

阅读也一样,但如果仅能读出上述感觉,还只是语感的浅层。语感不仅是一种内在的语言知识,是对语言好坏的感觉,而且是对情理、人格、心灵的感觉。“祥林嫂,你放着罢!我来拿”与“你放着罢,祥林嫂”表述的情理绝对不一样的。现在的中学生很苦,作业练习几乎压得透不过气来,有点闲暇用于读书也懒得思考,只满足于读懂大意,所以很难有大收获。对于怎样提高语文水平,我的观点是还是要少做练习多读书,要读就用心灵去感知,并特别关注作品“这么说”的语言形式及其效果;有了自己的真感觉,最好用日记或批注的办法记下来,时间久了,自然便进入了一种新的境界。

第三篇:怎样读历史

怎样读历史(转)

一.历史跟中国人的关系

历史是中国人的宗教,历史在我们中国人心目中的地位似乎高于其他的民族,你很难想象中国人与国外有什么类似的地方,中国人更多的特点是入世和历史的,所以中国在历史上从来没有中断过,原来说四千年,现在可以追溯到五千年,七千年,历史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占有很高的地位,中国人缺少形式宗教,所以中国人很难理解西方人去教堂。

总体来说,中国人缺少外在的超越的信仰,但是中国人不是没有超越的时刻,你们每个人可以自己问自己,其实你们也有道德的坚守,在国外是宗教提供的东西,在我们这里是历史来提供,中国人相信人可以通过言行、功业成就一生的价值,流传后世,我们相信历史的审判,我们不相信有公正的上帝,但是我们相信有公正的历史,我们不相信有天堂地狱,好人上天堂,坏人下地狱,这是别人的信念,我们不相信这个,我们相信历史,我们相信好人就能流芳百世,坏人就遗臭万年,这是中国人与历史的奇特关系。和其它文明古国相比,中国有着最悠久、最丰富、最连续、最完整的历史记录。按照胡平的说法儿,跟其他国家的史书相比,中国的历史写作至少有两个特点:

1、它坚持真实性,不畏权势,秉笔直书;

2、它强调道德裁判,春秋笔法,意含褒贬。我们可以看到,经过一百多年的现代转型,这种史官文化,这种史书写作传统仍未中断。即使有意识形态史观或党派史观的横切,但中国人仍接近并洞察到了历史的真相;比方说抗战,要说抗美援朝,反右,三年灾害,这要从目前中国公开的教课书里很难看到真实,但是只要与人私下聊天,很多人都知道这些情况,好像中国人无师自通的掌握了这段历史。有时候想起中国这个历史感觉,就非常惊讶,也是了不起的东西。而且中国人对很活跃当代的历史人物,内心有真正的是否判断,这种判断也是历史的裁判。孟子很夸张的说,孔子做春秋,乱臣贼子惧。虽然不是这样的,但是作奸犯科的人心里有个底线,有一个限制。

对历史或历史写作的这种信念,相信历史所具有的审判和拯救功能,可能是中国人的生命哲学之一。像孔子之道不行于世的时候,他就退而写史,他作春秋而乱臣盗贼子惧。像司马迁遭受男性奇耻大辱,隐忍苟活,也在于他相信历史的拯救,他可以藏之名山,传之后人,以待来者。秦桧设计害岳飞,一度犹豫不决,怕死后遭唾骂。像文天祥从容就义,他的精神支柱就是留取丹心照汗青。文革中,刘少奇遭陷害,百口莫辩,只能用一句话安慰自己及妻子儿女,好在历史是人民写的。至于其他人,陶铸、彭德怀、陈毅这些人,他们也曾把自己的生命交给了一个党或一个领袖,但在他们最后的日子里还是把自己存在的价值托付给了历史。对历史的这种信仰我们还可以举出很多例子,比如七十年代,号称文化大革命最黑暗的时候,日本公明党一位人访问中国,周恩来接见了他,他说我们中国人不会永远这样下去。这个日本人一辈子都记着这事,为什么?因为当时中国人的状况最糟糕,就像官方说的,国民经济到了崩溃的时候,社会秩序非常无序。周恩来作为一国总理,作为国家的大管家,他知道这种样子是不会长久的,而且作为一个中国人,他内心有一种耻辱感,在文化大革命最黑暗的时期,日本公明党委员长竹入义胜第一次访问中国。周恩来接见了他,在会见后送客时,周恩来突然走到他的跟前说:“竹入君,我们中国不会永远这样下去的。”说罢转身就走。竹入告诉李慎之,他当时分明看到周恩来的眼里噙着眼泪。比如80年代,陈云针对党内保守派用扣帽子的惯用手段打压对手时说,难道过几年还要我们再

去给人平反吗?这种对历史的信仰,其功效甚至大于对宗教的信仰。当宗教都被历史进程打压奴役时,人们就会本能地信仰起历史的正义。比如俄国虽然有东正教,但东正教在极权主义横行的历史时期低头了。1943年,阿赫玛托娃在列宁格勒监狱服刑时遇到一个女人。那女人“嘴唇冻得发紫”,完全有可能从未听到过女诗人的名字,“她从那种我们每个人常见的麻木中惊醒过来,把嘴唇凑近我的耳朵(那儿每个人都是低声说话的)问道:‘你能描写这儿的情形吗?’”阿赫玛托娃回答说:“我能。”于是,一丝朦胧的象是微笑的表情掠过了这张曾经是人的脸孔。阿赫玛托娃执行了她的诺言,跟索尔仁尼琴一样,他们的经典写作,诗歌、小说,都是上个世纪人类最伟大的历史叙事之一。从中国人的理解来看,历史就是人心,就是人性。对历史的信仰就是对人心的信仰,我们相信自己作为人的价值。这种历史感是很了不起的,因为它内在于人,它更朴素本真,所以它比依托客观外在的知识、上帝更有灵活性,它经常在危机时刻进行救济,比如西方人遇到危机的时候,上帝死了,作者死了的时候,他们也要诉诸于历史的审判。

二.因果论式的历史感及其文明机制

这种历史感是一个早熟的民族对自身存在和世界的看法。关于人对世界的看法,按传统的划分有这么几类,认知的、意志的、情感审美的。涉及到人类的话语言说方式,就是科学叙事、历史叙事、审美叙事。别人也有历史感,只是他们的历史感跟中国人的历史感侧重不同,对这些人类心智世界的侧重强化,导致各个传统文明相似而又彼此不同。比如西方人的历史感是一种知识论式的,他们强调历史可以抽象出客观规律,抽象出理念或绝对精神来;信仰民族的历史感是一种宗教观式的,他们强调总体性审判,末日审判,他们相信历史有一个神正目的,有一个彼岸的超越性的存在。当然,向上的路跟向下的路是一样的。各个传统文明向高端前行,最终是相通相融。尤其是现代化以来,各个文明的差异性越来越小了,全球化理论的一个重要成果就是承认,各个文明的同质化程度会越来越高,而各个文明内部的个体差异性会越来越大。因此,我们说中国人的历史感只是一种相对的说法。单纯地看历史感,尤其是我们把这种立身处世的感觉跟其他文明的感觉相比,我们可以说,怎么评价中国人的历史感都不过分。它当然是一种文明观,一种世界观,一种宗教信仰情怀,又是一种方法论,一种人生态度,一种伦理态度。跟那些把一切关系建立在客观世界之上的民族不同,中国人更注重自身的修为;跟那些把一切关系交给上帝的民族不同,中国人自己可以审判一切。像孔子说的,求仁得仁。像王阳明说的,我心光明,夫复何言?跟那种讲求真伪美丑的民族不同,中国人觉得真伪美丑就在历史里写着。跟知识论、宗教观的历史感相比,中国人的历史感要更包容一些,它更入世一些,更少偶像崇拜。历史感可能缺乏求知狂热,也没有神正目的论关于世界和人类方向的想法,但它的关怀更自觉具体。它是把祖先和历史人物事件召来,一起参与自身的现世成就,所以它更亲切更有人情味。那么,能不能用一句话来说明我们中国人的历史感跟知识论的历史感、跟宗教观的历史感之间的差别呢?虽然这几种人生世界观在终极问题上一致,所谓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东海西海,心理攸同;但在具体的人生实践上,在表现形式上还是有些差别。不用说,大家都同会理解,我们中国人的历史感是伦理的,我们把生命看作是跟宇宙万物有关系的,人在宇宙中。但我今天对这种伦理的历史观更强调其中的一方面,即我们的历史感是对因果论的敬畏。这种因果论大于西方人说的因果律,也不同于信仰民族所说的末日审判。这

种对因果的敬畏,既出自本能,也出自理性,更出自人的良知良能。宋美龄有一篇非常漂亮的小文章,说的就是行为决定命运。她写道:如果过去的日子曾经教过我们些什么的话,那便是有因必有果——每一个行为都有一种结果。宋美龄甚至说,这种想法是宇宙的道德基础;它不仅适用于今生也适用于来世。——章太炎被袁世凯软禁在龙泉寺,陆建章负责执行。陆说袁曾手示八条保护太炎,如饮食起居,用款多少不计;说经讲学文字,不禁传抄;毁物骂人听之,物毁再购;早晚派人巡视,恐生意外,等等。陆建章对人说:“太炎先生是今之郑康成。黄巾过郑公乡,尚且避之。我奉极峰命,无论先生性情如何乖僻,必敬护之;否则并黄巾之不如了。”——韩复渠曾视察青岛大学,由青岛市长沈鸿烈陪同。沈市长介绍时说:“主席,这是我们自己的学校,你不必客气,有什么指示,尽管吩咐。”出人意料的是韩主席没有什么指示,他只嘿嘿了两声之后慢条斯理地说:“我没有什么话说,各位老师都教得很好,很好,很好。”——当中共领袖得知白求恩染病消息后,立即下令全力抢救。周恩来密令上海地下党,一定要弄来延安没有的抗生素盘尼西林以及其他必须的药品。地下党负责人万般无奈,最后硬着头皮去找上海闻人杜月笙帮忙,杜看了单子后半晌没说话。地下党负责人有些着急,一字一句地说:杜先生如果肯帮忙,我们是绝不会忘记的。杜月笙说:这次药单的确有些难办,与以往我帮忙的小事儿不一样,不过人家一个外国人能不要命地来帮助我们中国人打小日本鬼子,我们中国人自己还有什么好说的呢。请明天晚上黄浦江口接货吧,所有费用就算我捐助了。中国人的历史感有自己一整套文明机制。它是普适的而不是特殊的。它是关于个人的文明认同的。举一个例子来说明因果论式的历史感跟知识论、宗教观的历史感不同。社会学家证实,一个家族的成就高低跟它的宅心有关,比如调查江南明清以来的一些家族,那些家族繁荣几代甚至十几代的,都有着善良、诚信、正直、谦让等等品德,反之,那些奸滑、自大、虚伪之人,虽然暴发,仍会破落。这种历史现象,如果用知识论式的历史感来表达,人们就会发展出一大套人类文化学、社会学的知识来,从中得出结论,人要诚信、正直等等;如果用宗教观式的历史感来表达,人们就会得出结论,这种历史现象在于那些宅心仁厚的人家是被上帝捡选的人。但用因果论式的历史感来表达,就是中国人都知道的,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这种直觉,使得中国人活着有一种相当踏实的认同,他活在这种历史里,他也在写自己的历史。这种历史感在各个阶层里有不同的落实方式,我们简化一点说,它在老百姓那里是因果报应,它在儒生和士大夫阶层那里是因果律,它在统治者那里是天象天谴天命和人心向背。它也有知识背书机制,比如个人修史传统和朝廷修史传统,无论哪一种历史写作,都是要进行道德审判,在这种审判里,中国人完成了自己的价值和生命认同。它当然也有物质财的表现形式,比如宗祠、庙堂、各种民间组织,有仪式、节日、有祖先崇拜,但它更是一种现象学式的处理态度。现象学有一个词叫悬搁,直取本质,中国人也是,中国人把客观规律或上帝什么的都悬置起来,中国人的历史仪式实际上也是一种方便,是孔子说的,祭如在,是老百姓说的,信则有;为什么要祭,要信,还是要解决中国人的精神或心理问题。中国的历史感及其文明机制在于中国人求放心,在于救济中国人自己。三.当代中国人的史观

通过观察中国人的历史感,我们可以看到,这种历史感正是一种非常坚实的信仰情怀,是一种做人做事的信念。对中国人来说,历史不仅属于过去,它也活在当

下,活在我们心里,并成为我们的营养,成为我们教养自己和后人的财富。我们可以说,这种历史感是一种坚定的入世宗教。我们的文明之所以早熟,之所以没有经过别人那种中世纪的黑暗时代,就是因为因果论的历史感,它比经院哲学和修道院论证上帝存在更有社会关怀,更有个人关怀。它更世俗,西方人需要通过现代化来完成除魅的任务,中国人是通过因果论式的历史感来完成的。如果我们也俗一把,说一些别人有的我们古已有之的话,那么我们可以说,自由主义的精神中国早有了,中国人的自由意识是通过历史感的意识来表现的。19世纪的俄国赫尔岑是一个了不起的思想家,他的思想境界可以说今天的知识分子也少有达到:自然并无计划,历史亦无剧本;原则上,并无任何单一锁钥、任何公式能解决个人或社会问题;普遍的解决并非解决,普遍目的亦绝非真实目的,每一时代各自有其质地,各自有其问题;捷径与概括不能代替经验„„但他的这种思想在中国人因果论式的历史感里有着非常好的答案,也有非常好的解决之道。中国人相信生命存在,既非从价值理性、工具理性,也非从上帝的选民等角度来相信,中国人从来不说,我种下了龙种获得了跳蚤,中国人习惯说的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种历史感在传统文明里,借助于儒生、士大夫阶层和史书写作而得到了加强。但到了近代,这种历史感开始出现问题了,林则徐晚年感慨,青史凭谁定是非?中国人一旦对历史产生怀疑,它能否沉淀出真实,能否对人物和事件达到公认的道德定论,传统的道德秩序就根本动摇了。我们可以说,现代转型上百年就是为了解决这种历史危机的。只是上百年的历史进程都没解决得很好。这主要表现在中国人的史观出现了问题,历史正义反而被意识形态教条和政党学说取代了。按照一些朋友的说法,我们作为后发民族的现代化历史,其特点是观念先行,协同进化的历史。但观念,必然比不上现实更生动更不确定,甚至也比不上传统文明模式那种大成包容的一面。所以新儒家们认为中国文明的现代化是坎陷的历史,中国文明是一种智慧,一种佛家所说的般若,一种直觉,但在现代转型的历史里,智不得不把自己坎陷为识,一种死的知识。这种知识甚至是妄自尊大式的,它不接受其他文明的智慧,它宣称自己是宇宙的法则,是历史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型的东西。在这样一种现代观念面前,不仅传统文明、而且人本身都显得不足道了。一切都服务于这种历史主义,历史具有决定性的力量,对历史的解释不再是由人心人性来完成,而是由观念、阶层、政党、国家来完成。

怎样读历史,其实是怎样读我们自己的内心,读我们与世界的关系。只要我们还有心,我们的历史感就不会丧失。我们仍会用自己先辈们常用的方法立身处世、安身立命。从今天社会转型的过程来看,我们中国人的历史感正在恢复,正在从个案向普适性转变。我们可以举很多例子,比如,民间对陈寅恪、顾准、林昭、王小波、黄万里、李慎之的纪念活动,都表明一种历史价值评判机制的启动;比如网络所代表的民意,不管人们说那些民意多么民粹,盲目,但它仍是了不起的,它反映了网民要求自己选择自己做主的主体意识。还有这些年历史图书的热销,读经运动,传统节日、民族服装的讨论,都象征中国人历史感的恢复。我相信,假以时日,一种以因果论的历史感为基础的文明重建工作也会卓有成效。这样,我们活在当下,也是活在历史里,活在未来的世界里。

第四篇:如何更好地教书育人(模版)

如何更好地教书育人

绥芬河市第二小学房建国

如何搞好教书育人呢?下面浅谈一下自已的几点看法。

一、充分利用教材,加强思想教育。

教师为了在课堂上教书育人,必须有意识地把要对学生进行的思想教育内容结合教材融化到教学活动中,从而取得预期效果。思想品德课是教育学生学会做人的一门重要课程。必须重视信息技术思品课教学,充分挖掘教材的教育因素,在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和创新能力、学会学习的能力、经受挫折的能力、与人合作的能力、竞争精神及诚实守信的美德„„这对学生将来适应知识经济社会有重要意义。尽可能开展相应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加深认识,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二、针对新时期学生的特点启迪学生心灵。

现在的学生究竟有哪些特点?这是教师在教书育人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教书育人的指导思想一定要突出时代性,适应培养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人才。教师在教学中要通过多种渠道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采取适合于学生心理特点的措施加以诱导,使学生牢固树立起正确的思想观点,明确学习目的和任务。针对学生的特点多开展一些健康有益的课外活动,把学生吸引到正面来,寓教育于各种活动之中。如经常开展纪律法制教育,增强他们的纪律法制观念,使他们懂得遵纪守法的道理。

三、通过教师自身形象塑造,为学生树立榜样。

教书育人能否收到实效,关键在于教师能否在学生的心目中

塑造好自身形象,真正起到为人师表的作用。

1、要具有学高为师的业务素质。教师要在学生心目中树立崇高的威信,首先一点就是要具有渊博的知识和严谨的治学态度,要千方百计组织好教学,学生只有佩服你,才能尊重你,信服你。主动接近你和求教你,才有教书育人的效果。

2、关心热爱学生。爱是人类的情感之一,情感就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个人需要而产生的态度及情绪体验,它在教育过程中具有巨大的作用。赞可夫说:“当教师的必不可少的,甚至几乎是最重要的品质,就是热爱儿童。”罗素说:“凡是教师缺乏爱的地方,无论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地或自由发展。”没有爱,就没有真正的教育。对于后进生,要特别关心、爱护、真诚相待、热情鼓励、耐心辅导。要搞好教育,离不开老师的循循善诱,更离不开一种特殊的催化剂,那就是爱。

3、具有德高为范的政治素质。教书育人身教胜于言教。教师一定要起到为人师表的作用。教师的一举手、一投足、一颦一笑,都会对学生产生极大的影响。因此,教师应着力提高自已的品质修养。什么是恶,什么是善,教师的行为准则、判断标准,往往对学生产生深刻的影响。总之,教师在教学中把传授科学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教书育人,管教管导,教导合一。

第五篇:如何更好地就业

2012-2013学年《大学生就业指导》科目考查卷

如何更好地就业

面对当前我们数学师范专业的学生严峻的就业形势,学院针对毕业生开设了“大学生就业指导课”这一门课程。谭老师首先让我们清晰地认识当前的就业形势,特别介绍了近几年数学师范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在谭老师的仔细而全面的讲解中,我系统地学习和了解了许多有关大学生就业的相关知识,不但有理论上的收获,如我了解了面试礼仪、就业政策、职业素养等等理论知识,而且第一次制作了自己的求职简历和自荐信。在整个授课过程中,老师以专业而又较多地联系实际的方法,让我们从中了解关于就业的内容,增加自己的就业机会。下面就如何更好的就业,谈谈我的一些看法。

首先,要端正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就广东省而言,2013年就有约六十万应届大学毕业生,就业竞争甚大,在这种严峻的形势背景下,端正好自身就业观非常重要。相关调查资料显示,当前很多大学生眼高手低、好高骛远,最终未能找到合适的工作,因此我认为大学生在就业之前应该有一个准确的定位:仔细想想自己能做什么、会做什么、该从哪里做起。我认为大学生应该务实,不仅要“仰望天空”,还要“脚踏实地”,找好方向,先从基层做起,慢慢积累经验,厚积薄发。

其次,在平时加强积累,并认真做好求职准备。在复习好教育心理学、高考数学的同时,多进行说课、试讲练习,多了解相关专业以及新的行业知识。这里所说的积累不仅仅是学习知识上的积累,还包括社会活动、兼职工作、社会经验以及人生阅历的积累。我们现在所受教育很注重理论基础,但是缺乏理论与实际应用的结合,导致培养出的人才与市场需求脱节。所以我们要在学习的过程中参与实际工作,经验学习较 1

纯粹的课堂学习来说,学习效果也会更加深刻。并且加强实践。另外,一定要抓住机遇,机遇只垂青有准备的头脑,所以我们都应当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把握恰当的机会。就业要取得别人的欣赏、信任,要“成才”,要让工作找你而不是你找工作。现在的竞争非常激烈,但只要你自己有能力,能向别人证明你的能力,那么担心与忧虑将不属于你。莫泊桑说:生活不可能像你想得那么好,但也不会像你想得那么糟!无论我们在哪儿工作,在哪个行业工作,都应当以“志存高远,脚踏实地”的态度来面对今后的人生。再次,在求职的过程中要有执著的精神、败而不馁的意志。

再次,要充分准备好就业资料、拓宽求职渠道。例如我们要精心准备好就业推荐表、自荐书、个人简历和相应的技能证书。就业资料准备的好与否,可能直接关系到你面试的成功与否。为了能够最大几率找到自己心仪的工作,就业资料方面我们应该一丝不苟地去做好。找工作,不单可以去参加招聘会,还可以通过网上人才市场来投简历、找人推荐等等渠道。

再其次,笔试和面试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当你想去面试某单位或者企业时,你必须提前了解该单位或企业的相关信息,以防面试中出现尴尬的场面。根据老师课上的讲解,我认为考官要考察面试者的问题一般有:你能否胜任这份工作、你是否愿意从事这份工作、你跟其他面试者比起来如何,因此考官可能会围绕这些问题来提问。我认为面试者尽力去把自己最优秀的一面表现出来是错误的,因为考官不是在寻找最优秀的人才而是最适合他们单位或者企业的人才,即不是你会什么,而是你能为企业带来什么。知道考官要找合适的人才后,我们必须对症下药,在面试前认真思考怎样回答才是最好的,争取最大把握通过笔试和面试。在面试时,细节问题同样很重要,穿着必须得体大方、用语要有礼貌、表达吐字要清晰。

最后,职业生涯与个人发展。一个人能否实现其潜在的价值,其职业生涯规划好坏至关重要。通过学习和自身思考,我认为职业生涯的路径应为:明确自己的优势、发现自己的不足、进行社会分析、明确选择方向、规划未来。我认为要想提升自身的价值,必须找准一个明确的方向,然后再往目标奋进,从基层一步一个脚印,一步一步往前走,若干年之后才会达到一定的量变,最终形成质的飞跃。

总之,就业指导课让我科学的认识到了就业指导方面的知识,让我在就业方面有一个积极健康向上的心态,让我详细地了解到就业过程中应当注意的细节问题。谭老师的精彩授课,让我们绝大多数学生增长了见识,开阔了眼界,也加深了我们对于将来就业的理性思考,使我们受益匪浅。将来,我会将这些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相信老师的谆谆教导定能在我将来的求职路上助我一臂之力。

下载怎样更好地读点历史word格式文档
下载怎样更好地读点历史.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如何更好地汇报工作

    如何更好地汇报工作? 作为职场中人,总能听到一句顺口溜: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究竟行还不是不行,最终决定权还在领导。同样的工作为什么有的人能得到上级......

    如何更好地自我介绍?

    当面对不认识的人时,我们需要进行自我介绍,那么如何才能更好的进行自我介绍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如何更好地自我介绍?欢迎参考阅读!首先介绍自己的姓名、年龄、爱好、工作经历、家......

    家长怎样帮助孩子更好地认识人民币(范文模版)

    家长怎样帮助孩子更好地认识人民币? 一年级的孩子如果没有使用人民币的经验,在学习《认识人民币》这个单元会有困难。 那么家长如何帮助孩子更好地认识人民币呢? 首先,要有机会......

    沉下心来读点历史

    沉下心来读点历史 凤凰博报 □ 廖珍玉(广东省政协研究室主任) 最近同党校一位教授交流时,听他谈起一个事例:他们每年都对新入校的中青年干部搞党史入学测试,连续测试了几年,平均......

    如何更好地销售自己

    如何更好的销售自己 圣诞节那天很多人都会听到《圣诞老人进城来》(Santa Claus is coming to town)这首著名的圣诞歌曲,其中一句歌词一直留在我的记忆里:“圣诞老人列了一张表......

    《如何更好地教》读后感[大全]

    当细细品完一本名著后,从中我们收获新的思想,需要回过头来写一写读后感了。那么读后感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如何更好地教》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做......

    为更好地贯彻落实

    为更好地贯彻落实《卫生部关于开展严厉打击非法行医专项整治工作的通知》精神,严厉打击各种形式的非法行医,整顿和规范医疗服务市场秩序,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结合我......

    如何更好地适应农村工作

    如何更好地适应农村工作 王明学 由于受传统价值观的影响,许多人初到农村工作吃不习惯,住不习惯,看到许多农村的东西也不顺眼。要更好地适应农村工作,我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