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某某不服濮阳县公安局公安行政处罚决定书一案行政判决书

时间:2019-05-13 02:20:5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梁某某不服濮阳县公安局公安行政处罚决定书一案行政判决书》,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梁某某不服濮阳县公安局公安行政处罚决定书一案行政判决书》。

第一篇:梁某某不服濮阳县公安局公安行政处罚决定书一案行政判决书

梁某某不服濮阳县公安局公安行政处罚决定书一案行政判

决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0)濮行初字第2号

行政判决书

原告梁某某,女。

被告濮阳县公安局。

法定代表人吕相国,该局局长。

委托代理人刘聚民,该局法制室主任。

委托代理人王振旗,该局干警。

原告梁某某不服濮阳县公安局2009年9月10日作出的濮县公(治)决字(2009)第0828号公安行政处罚决定书,于2010年1月11日向本院提起诉讼。本院于当日受理后,于1月13日向被告送达了起诉状副本及应诉举证通知书。本院依法组成合议庭,于2010年1月29日公开开庭审理了本案。原告梁某某、被告委托代理人刘聚民、王振旗到庭参加了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

被告濮阳县公安局于2009年9月10日作出濮县公(治)决字(2009)第0828号公安行政处罚决定书,认定2009年4月12日、2009年4月28日、2009年8月27日梁某某三次窜至北京市中南海,为制造影响,表明上访人身份,要求见中央领导,反映自己的不合理诉求,严重扰乱了中南海的正常秩序。其行为已构成扰乱公共场所秩序,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三条第一款第(二)项规定,决定给予梁某某行政拘留十日的处罚。被告向本院提交的证据材料有:

1、2009年4月12日北京市公安局天安门分局治安大队(2009)第26250号训诫书,证明梁某某到天安门地区被训诫过程。

2、2009

年4月23日北京市公安局西城分局府右街派出所(2009)第112260号训诫书,证明梁某某到中南海周边被训诫过程。

3、2009年8月30日北京市公安局西城分局府右街派出所工作说明,证明梁某某被告诫的过程。

4、2009年9月10日询问梁某某笔录。

5、2009年9月30日濮阳市公安局(2009)245号文件。

6、2009年10月10日濮阳市公安局(2009)246号文件。

7、2009年11月16日秦玉海在全省规范信访程序依法处置非正常上访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

8、2009年6月27日濮阳县处理信访突出问题及群体性事件联席会议办公室濮县信联办(2009)40号文件。

9、2008年7月10日公安机关处理信访事项答复意见书。

10、2008年7月6日和解意见书。

原告梁某某诉称:2009年4月至8月我到北京给二妹买药,顺路反映父亲被他人殴打一案,也未找到有关部门。在路过中南海时,被执勤民警误认为是在中南海闹事,对原告进行了训诫处罚。2009年9月10日原告前往市信访办反映问题,被告开车追上原告,在未告知原告和未办理任何手续的情况下,将原告送往濮阳县拘留所被拘留。被告濮阳县公安局对原告作出的行政处罚行为违法,违反国家信访不能打击上访人员的条例。

1、处罚程序严重违法。被告对原告进行该行政处罚之前,根本没有依法告知原告作出治安处罚的事实、理由和依据,也没有告知原告依法所享有的权利,从而剥夺了原告进行陈述和申辩的权利。

2、被告对原告作出的违法事实不清、证据不足、适用法律错误,且违反“一事不再罚”的原则。原告是按照《信访条例》的规定,向上级有关部门和组织反映问题,其上访是法律赋予公民的权利。原告在上访反映问题过程中并不存在违法事实。

3、被告濮阳县公安局无权对本案行使管辖权。本案中原告如果有违法行为,其行为地也是发生在北京,其作出行政处罚行为的行政机关,依法属于北京市西城区,而不是本案的被告。请求本院依法撤销被告濮阳县公安局2009年9月10日作出濮县公(治)决字(2009)第0828号公安行政处罚决定书。原告当庭向本院提交的证据材料有:

1、2009年9月10日濮阳县信访工作领导小组

《关于处理非正常上访、规范信访秩序的意见》;

2、2009年9月22日濮阳市联席会议办公室《关于加强对非正常上访依法处置工作的紧急通知》;

3、2009年8月15日《通告》;

4、2006年2月11日《北京日报》文章《中南海的大门是面向广大群众的》;

5、2009年8月19日《新京报》文章《中央政法机关将出京就地接访》;

6、2007年3月29日、2008年1月30日证明二份;

7、《今日安报》刊载的2008年国家赔偿标准;

8、手机录音文字材料一页。

被告濮阳县公安局辩称:

一、被告在作出处罚之前,依法告知了原告有权进行陈述和申辩的权利。

二、被告认定原告赴京非正常上访的主要依据是北京警方的训诫书和工作说明。训诫不是处罚,所谓训诫就是进行教导和劝诫,指出违法行为,所以不存在对原告一事进行第二次处罚。

三、原告诉被告无权对本案行使管辖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七条第二款规定:治安案件的管辖由国务院公安部门规定。公安部《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第九条第一款规定,行政案件可以由违法行为人居住地公安机关管辖。对原告梁某某扰乱公共场所秩序一案,认定事实清楚、证据充分、程序合法、适用法律准确,请求本院依法予以维持。

上述证据经庭审质证,本院确认被告提交证据收集方式和取得程序合法,本院予以采信。原告提交证据1、2、5、7收集方式合法,本院予以采信。证据4系作者个人观点,不符合证据的基本要件,本院不予采信。证据3、6、8收集方式和取得程序不当,本院不予采信。

经审理查明:原告梁某某以其父梁万某民事赔偿案件处理未到位为由,于2009年4月至8月先后三次到北京市中南海周边地区非正常上访,被北京市公安机关训诫两次、告诫一次。2009年9月10日,濮阳县公安局对梁某某作出濮县公(治)决字(2009)第0828号公安行政处罚决定书,决定对原告梁某某给予行政拘留十日的处罚。原告梁某某不服,向

濮阳市公安局申请复议。2009年12月25日,濮阳市公安局作出濮公复字(2009)77号行政复议决定书,维持了被告的处罚决定书。原告仍不服,向本院提起行政诉讼。

本院认为,被告提交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七条第二款和《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第九条第一款规定,可以作为违法行为人居住地公安机关行使管辖权的法律依据,原告认为被告无权对本案行使管辖权,其理由不能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二十四条规定,对当事人的同一个违法行为,不得给予两次以上罚款的行政处罚。原告以此为据认为原告已被北京市公安机关训诫处罚,被告不能再对原告进行第二次处罚,其理由也不能成立。被告濮阳县公安局认定原告梁某某扰乱公共场所秩序,依据的基本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程序合法。原告的诉讼请求本院不予支持。故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五十四条第(一)项之规定,判决如下:

维持被告濮阳县公安局2009年9月10日作出的濮县公(治)决字(2009)第0828号公安行政处罚决定书。

案件受理费50元由原告承担。

如不服本判决,可自接到本判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本院递交上诉状八份,上诉于河南省濮阳市中级人民法院。

审判长苏景民

审判员王丽君

审判员栾贵平

二O一O年三月十日

书记员杨敏

第二篇:张青荣与项城市公安局公安行政处罚一案

张青荣与项城市公安局公安行政处罚一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0)周行终字第32号

行政判决书

上诉人(一审原告)张青荣,女。

被上诉人(一审被告)项城市公安局。

法定代表人周运杰,局长。

委托代理人李刚,男。

委托代理人董建峰,男。

上诉人张青荣因公安行政处罚一案,不服项城市人民法院(2009)项行初字第029号行政判决,向本院提起上诉。本院依法组成合议庭公开开庭审理了本案。上诉人张青荣,被上诉人项城市公安局的委托代理人李刚、董建峰到庭参加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

一审查明,2009年8月24日原告张青荣到北京非法进行走访,在中南海周边地区滞留并投递信访件时,被北京市公安局西城分局府右街派出所查获并予以训诫(训诫号为<2009>第124927号)。张青荣在训诫书上签名。后来此案移送被告处理。被告依据训诫书、本人供述、项城市处理信访突出问题及群体事件联席会议办公室说明、项城市光武区办事处、项城市光武区办事处刘?V村民委员会的证明,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处罚法》

第23条第1款第(2)项规定,于2009年8月25日作出项公(环城所)决字(2009)0567号公安行政处罚决定书,决定对张青荣拘留十日的行政处罚。实际执行期限为2009年8月25日到2009年9月4日(见解除拘留证明书)。原告张青荣解除拘留后不服,向周口市公安局提出行政复议,周口市公安局于2009年11月4日作出周公复字(2009)54号行政复议决定书,维持原处罚决定。原告接到复议决定书后不服向本院提起行政诉讼。另

查,原告张青荣在2006年11月26日因上访被项城市公安局行政处罚拘留十日,实际执行三日。

一审法院认为,被告项城市公安局作出的项公(环城所)决字(2009)0567号公安行政处罚决定书,认定事实清楚,证据充分,适用法律法规正确,符合法定程序,应予维持。原告的抗辩理由不足,不予采信。因原告在北京中南海周边滞留投递信访件,被北京市公安局西城分局查获并予以训诫。原告多次非法走访,已造成恶劣影响。原告认为被告对其拘留时间为11日,比处罚决定多1日,依据《公安部关于治安拘留时间如何计算的批复》:“治安拘留的期限是以日为单位计算的,执行治安拘留的时间也应以日为单位计算,入所当日不计算在内,执行到第二日即为1日。”被告对原告执行行政拘留时间是2009年8月25日到2009年9月4日,共计十日,符合规定,所以并不存在对原告多执行1日的情况。综上所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五十四条、第一款第(一)项之规定及该院审判委员会的决定,判决:

一、维持被告项城市公安局于2009年8月25日作出的项公(环城所)决字(2009)0567号公安行政处罚决定书。

二、驳回原告的其他诉讼请求。案件受理费50元,由原告负担。

上诉人张青荣上诉称,2005年4月30日,上诉人的女儿刘秀杰被惨遭谋害投尸井下,而被上诉人拒不破案,因此上诉人被迫上访。被上诉人对上诉人作出被诉处罚决定,是滥用职权,且非法关押上诉人11日,一审判决错误,请求二审撤销一审判决,撤销被诉处罚决定。

被上诉人项城市公安局辩称,被诉项公(环城所)决字(2009)0567号公安行政处罚决定书,认定事实清楚,证据确凿,程序合法,处罚适当,应予维持。对上诉人执行拘留十日符合规定,并不存在多拘留1日的情况。因此,请求二审维持原判,维持被诉处罚决定。

二审经审理查明事实与一审一致。

本院认为,上诉人张青荣以女儿被害而公安机关未能破案为由,多次赴京上访,并曾于2006年11月26日因上访被公安机关处以治安拘留。上诉人张青荣再次赴京上访时,因在中南海周边地区走访和投递信访信件而被北京市公安局西城分局查获并给予训诫,被上诉人项城市公安局对其作出被诉处罚决定,认定事实清楚,证据充分,适用法律法规正确,符合法定程序,一审予以维持正确。综上,一审判决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法规正确,程序合法,上诉人的上诉理由不能成立,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六十一条第(一)项之规定,判决如下:

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二审诉讼费用50元由上诉人张青荣承担。

本判决为终审判决。

审判长张淮滨

代理审判员郭金华

代理审判员张志涛

二O一?年五月十四日

书记员王琳

第三篇:辛亮军、刘晓晓不服子长县公安局行政处罚决定一案

辛亮军、刘晓晓不服子长县公安局行政处罚决定一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09)子行初字第09号

行政判决书

原告:辛亮军,男。

原告:刘晓晓,男。

委托代理人:白云峰,男。(系二原告代理人)

委托代理人:刘凯,男,1966年1月4日生,汉族,职工。(系二原告代理人)被告:子长县公安局。

法定代表人:闫军华,男。

委托代理人:薛挺,男,1969年4月28日生,汉族。

委托代理人:杨爱军,男,1976年2月11日生,汉族。

原告辛亮军、刘晓晓不服被告子长县公安局2009年5月6日作出的子公(治)行决字(2009)第148号、子公(治)行决字(2009)第149号行政处罚决定一案,本院受理后,依法组成合议庭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原告辛亮军、刘晓晓及委托代理人白云峰、刘凯与被告子长县公安局委托代理人薛挺、杨爱军均到庭参加了诉讼,被告法定代表人闫军华因故未到庭。本案现已审理终结。

原告辛亮军、刘晓晓诉称:2009年5月5日晚8时左右,原告辛亮军驾驶陕J12330东风卡车,在清涧县折家坪境内行驶时,被子长县公安局马家砭派出所的民警在公路上当街拦截,不让通行。同时给驾驶员辛亮军和跟车人刘晓晓使用了械具(手铐)并要求两原告交纳10000元罚款。办案民警借此限制两原告的人身自由,并使用械具长达12个小时,于2009年5月6日分别给两原告作出行政拘留5日的处罚决定,当日被送往子长县公安局看

守所予以关押执行。为此,我们认为被告超越职权实施行政处罚,严重地侵犯了我们的人身自由权利,据此,特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依法撤销被告于2009年5月6日作出的子公(治)决字(2009)第149号和子公(治)决字(2009)第148号行政处罚决定书。

被告辩称:子长县公安局马家砭派出所干警在上路巡查时,发现陕J12330东风油罐车,让其停车检查,该车驾驶员并未停车接受检查,继续向前行驶,马家砭派出所民警察通知正在折家坪镇往回走的其他干警予以查处。经调查,上报县局。县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决定给予原告辛亮军、刘晓晓行政拘留五日的处罚。为了防止违法人脱逃,给其上过械具,但并未提起罚款一事。根据《危险化学用品管理条例》、《危险化学品运输管理规定》,在运输危险物品时,必须有《危险物品准运证》及《危险物品运输资格证》等有关手续,辛亮军、刘晓晓二人在没有任何手续的情况下,私自运输危险物品,违反了国家关于危险物品的管理规定。综上所述,我局作出的子公(治)决字(2009)第148号和子公(治)决字第(2009)第149号行政处罚决定书,程序合法,证据确凿充分,适用法律、法规正确,请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五十四条之规定,驳回原告的一切诉讼请求。

庭审中,被告为支持其具体行政行为提供如下证据:

证据:

1、刘晓晓、辛亮军供述,XXX证言,证明辛亮军、刘晓晓拉运柴油时没有危险物品准运证、危险物品运输资格证、驾驶危险物品运输从业资格证。

证据:

2、现场笔录。证明二原告驾驶东风153油罐车运输柴油,拉运净重柴油14吨。

证据:

3、2005年最新《危险货物品名表》速查手册,证明柴油属危险物品。

原告为反驳被告的主张提供如下证据。

证据:

1、辛亮军、刘晓晓驾驶证,道路货物运输证、辛亮军的道路危险货物运输操

作证(押运员);证明二原告有从业资格证、押运证、运输危险物品是合法的。

证据:

2、福建省交通厅文件;证明运输柴油不需要办理危险物品准运证、从业资格证。

经审理查明:2009年5月5日原告辛亮军、刘晓晓及押车员曹海卫驾驶陕J12330东风油罐车,从永坪装柴油14吨运往中铁十五局的工地。途经子长县马家砭镇时,被马家砭派出所值勤民警发现,让其停车检查,可陕J12330东风油罐车未停,继续行驶。马家砭派出所民警通知该所其他干警在清涧县折家坪镇将该车予以阻挡扣留。5月6日马家砭派出所将扣留的陕J12330东风车和拉运的14吨柴油放行。驾驶员辛亮军、刘晓晓以非法运输危险物品报请子长县公安局作出子公(治)行决字(2009)第148号给予刘晓晓行政拘留五日的处罚、子公(治)行决字(2009)第149号给予辛亮军行政拘留五日的处罚。5月8日原告辛亮军、刘晓晓申请暂缓执行行政拘留,要求提起行政复议。同日子长县公安局作出子公(治)行拘缓(2009)第4号决定对刘晓晓暂缓执行行政拘留决定,子公(治)行拘缓(2009)第5号决定对辛亮军暂缓执行行政拘留决定。

本院认为:原告辛亮军、刘晓晓在运输“柴油”危险物品应当随身携带道路危险货物运输操作证、危险物品准运证、危险货物运输从业资格证的相关证件。且二原告在未带任何证件的情况下,运输危险物品,违反了危险物品的管理规定。子长县公安局于2009年5月6日作出的子公(治)行决字(2009)第148号、子公(治)行决字(2009)第149号行政处罚决定。并无不当,予以支持。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五十四条第一款之规定,判决如下:

一、维持子长县公安局2009年5月6日作出的子公(治)行决字(2009)第148号行政处罚决定。

二、维持子长县公安局2009年5月6日作出的子公(治)行决字(2009)第149

号行政处罚决定。

案件受理费、诉讼费50元,由原告辛亮军、刘晓晓各承担25元。

如不服本判决,可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本院递交上诉状,并按对方当事人的人数提出副本,上诉于陕西省延安市中级人民法院。

审判长:田 广平

审判员:宋 志 刚

人民陪审员:杨平安

二零零九年八月八日

书记员:贺琴

第四篇:南化盐业(福州)有限公司焦作分公司不服修武县盐业管理局行政处罚一案一审行政判决书

南化盐业(福州)有限公司焦作分公司不服修武县盐业管理

局行政处罚一案一审行政判决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0)修行初字第5号

行政判决书

原告南化盐业(福州)有限公司焦作分公司,地址:焦作市山阳路钢材市场东区42号。

负责人贾永军,经理

委托代理人,刘文杰,紫微星律师事务所律师。

委托代理人,彭旨平,上海彭旨平律师事务所律师。

被告:修武县盐业管理局,地址:修武县环城北路中段。

法定代表人:闫小秋局长。

委托代理人:翟跃会,男。

委托代理人,卢桂青,河南敬事信律师事务所律师。

原告南化盐业(福州)有限公司焦作分公司不服修武县盐业管理局行政处罚一案,于2010年4月6日立案,同年4月7日向被告送达了起诉书、应诉通知书、举证通知书、开庭传票等。本院于2010年4月27日公开开庭审理了本案。原告南化盐业(福州)有限公司焦作分公司的负责人贾永军及其委托代理人刘文杰、彭旨平,被告修武县盐业管理局的委托代理人翟跃会、卢桂青到庭参加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

被告修武县盐业管理局于2009年11月11日对原告下达了(豫修)盐罚字(2009)第02号行政处罚决定书认定:2009年6月—2009年10月南化盐业(福州)有限公司焦作分公司在高村乡朱庄村北地原青年农场废旧的仓库内存放59.6吨工业盐,并销往焦作、武陟、孟州市等地,严重扰乱了工业盐市场的正常秩序,被告根据《河南省盐业管理条例》第十九条第二款、第十三条第二款、第二十条第一款、第二十八条、第二十九条之规定,对南化盐业(福州)有限公司焦作分公司处罚:

一、责令停支违法行为;

二、没收违法工业盐59.5吨;

三、处以罚款人民币120511.2万元。原告不服处罚向焦作市盐业管理局申请了复议,复议后于2010年1月5日做出“焦盐复决字(2009)002号行政复议决定书”维持了上述处罚决定。该处罚未执行。

原告南化盐业(福州)有限公司焦作分公司起诉书中称,被告“以我未经批准违法营销工业盐行为,违背了《河南省盐业管理条例》第十九条第二款的规定为由,决定对我做出如下处罚:

1、责令停止违法行为;

2、没收违法工业盐59.6吨;

3、罚款人民币120511.2元”(庭审中诉称为120511.2万元)。原告认为被告的处罚决定所依据的《河南省盐业管理条例》第十九条第二款即“未经批准,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进行盐的营销活动”的规定并没有未经批准不得进行工业盐营销活动的法定内容,因此原告认为被告的处罚决定没有法定的依据事实,请求法院撤销(豫修)盐罚决字(2009)第02号行政处罚决定书。

被告修武县盐业管理局辩称,原告诉称《河南省盐业管理条例》第十九条第二款规定,完全是对该条例的曲解和断章取义,该条例总则第三条明确规定“本条例所称盐或盐产品,是指固体氯化钠、液体氯化钠以及氯化钠含量为主要成分的盐制品,包括食盐和工业盐。凡居民直接食用以及饮食加工、渔业和畜牧养殖业所用的的盐产品为食盐,其他盐产品为工业盐(简称工业盐)。”国务院颁布的《盐业管理条例》第二十条“盐的批发业务,由各级盐业公司统一组织、经营。未设盐业公司的地方,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授权的单位统一组织经营。”且原告提交的是过期的营业执照,原告不具备诉讼主体资格。被告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事实清楚,程序合法,适用法律正确,行政处罚理由充分,但处罚的数额是笔误,应为120511.2元,且原告在起诉书中也认可是处罚金额为120511.2元,请求法院依法维持。

法庭审理中,对原告是否具有诉讼主体资格审查如下:

被告以及原告未向法庭提交证据。

本院认为,被告已对原告实施了行政处罚,与原告有利害关系,原告具有本案的诉讼主体资格,本院予以确认。

法庭审理中对被告是否具有行政职权,是否超越职权,审查如下:

被告修武县盐业管理局当庭出示和宣读了下列证据:《河南省盐业管理条例》第四条、第十四条、第十六条,第十七条。

原告的质证意见为,被告无权处罚,没有授权其对工业盐的处罚,且有相反的证据向法庭提交,从河南政府网上下载的,盐业管理行政执法依据,证明工业盐不在许可的范围之列。

被告的质证意见为,原告提交的证据不包括所有从网上下载的,不具有法律依据。本院认为,根据《河南省盐业管理条例》第四条、第二十八条、第二十九条规定,被告负责本辖区内的盐业管理工作,对违反盐业管理的行为有权进行处罚,被告执法主体依法有据,本院予以确认。

法庭审理中,对被告的具体行政行为的事实是否合法本院审查如下:

被告修武县盐业管理局当庭出示和宣读了下列证据:

1、现场调查(检查)笔录,2、照片10张,3、朱立志证明,4、私营企业信息查询单、焦作日报公告,证明指向,原告不具有经营工业盐的资质,5、修武县公安局高村派出所的询问笔录2份,证明房屋是原告租的,存放了工业盐。

原告质证意见为,证据1,该货是总公司的而不是分公司的,并且也没有经营;证据2,不能证明被告工作人员到过现场;证据3,朱立志签的合同是给总公司的而不是分公司的,证人未到庭,对其真实性不认可,(向法庭提交朱立志与总公司签订的合同);证据4,对其真实性无异议,但工商局自行变更经营范围,不能证明原告无经营工业盐的资质;证据5,未在举证期限内提交,不发表质证意见。

被告对原告提交的朱立志与总公司签订的合同质证意见为,从时间上有矛盾其提供的证明时间为2009年10月14日,而原告的是2009年6月1日,应以时间后者为准,不能证明所存放的盐为南化盐业总公司的。

本院认为,被告提交的证据1、2证明被告在对原告处罚前进行了调查的现场情况,证据4焦作市山阳区工商局已对原告营业执照内容变更,其三份证据客观真实,与本案有关联性,具备合法性,本院予以确认。但对证据

3、证人未到庭作证,证据

5、被告未在法定期限内提交,根据证据规则原则,对证据3、5本院不予采信。

法庭审理中,对被告适用的法律法规是否合法,本院审查如下:

被告修武县盐业管理局当庭出示和宣读了下列证据:《河南省盐业管理条例》第四条、第十四条、第十六条、第十七条、第十九条、第二十条、第二十二条、第二十八条,《河南省盐业管理条例》行政处罚裁量标准第六条、第十条,国务院盐业管理条例第十九条、第二十条,《河南省行政机关执法条例》实施办法第十九条、第二十条,《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四十二条,焦作市盐业管理局与焦作市发改委联合通知焦盐局字(2009)31号文件。

原告质证意见为,被告提交的法律法规,都不能适用原告,河南省盐业管理条例第六条规定,没有规定的适用国家的。

本院认为,被告修武县盐业管理局对原告实施的行政处罚适用的法律法规正确,本院予以采信。

法庭审理中,对被告具体行政行为处罚的程序是否合法审查如下:

被告当庭出示和宣读了下列证据:

1、立案审批表、2、行政执法证,3、查封扣押通

知书,4、查封扣押物品及回证,5、被告工作人员与原告负责人以及工作人员的电话记录,6、盐业违法案件调查报告,7、盐业行政处罚听证告知书,8、被告执法人员与原告工作人员的电话记录,9、听证告知书邮件及送达回证,10、盐业重大复杂案件集体讨论笔录,11、盐业行政处罚审批表及邮件、送达回证。

原告质证意见为,对被告处罚程序无异议,但对事实有异议,立案审批表是查封后的,电话记录原告负责人未说过此话。

本院认为,被告修武县盐业管理局对原告实施的行政处罚程序证明其处罚原告前履行了受案程序、并告知了原告南化盐业(福州)有限公司焦作分公司进行行政处罚的事实、理由、依据以及申辩和陈述的权利,原告对此没有异议,本院对修武县盐业管理局作出的行政处罚程序合法予以确认。

以据上述认定的证据,本院确认以下案件事实,2009年6月—2009年10月,原告南化盐业(福州)有限公司焦作分公司在高村乡朱庄村北地原青年农场废旧仓库内存放59.6吨工业盐,被告根据《河南省盐业管理条例》有关规定,对原告实施了行政处罚,原告不服申请复议后,焦作市盐业管理局下达了维持修武盐业管理局的处罚决定,该处罚未执行,原告于2010年4月6日提起行政诉讼,为本案事实。另查明被告修武县盐业管理局于2010年4月27日变更2009年11月11日下达的(豫修)盐罚字(2009)02号《关于南化盐业(福州)有限公司焦作分公司违法营销盐产品的行政处罚决定书》中处罚金额更正为120511.2元。

综上所述本院认为,被告对原告实施了行政处罚与原告有着法律上的利害关系,原告具有本案的诉讼主体资格,本院予以认定。被告对原告的处罚行政执法主体合法,处罚的事实清楚,证据确凿,符合法定程序,适用法律正确,依法应予维持。但处罚金额属于笔误,应于更正,且已经更正,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

题解释第五十六条第(四)项之规定判决如下:

驳回原告南化盐业(福州)有限公司焦作分公司的诉讼请求。

本案受理费50元,邮寄费40元,计90元,由原告负担。

如不服本判决可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本院提出上诉状,并按对方当事人的人数提出副本,上诉于河南省焦作市中级人民法院。

审判长:张朝礼 审判员:张利华 陪审员:周文林 二0一0年六月二十六日 书记员:卫超

第五篇:不服治安行政处罚纠纷案 (2012)秀行初字第19号行政判决书

福建省莆田市秀屿区人民法院行政判决书

(2009)秀行初字第19号

原告蔡保生,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汉族,农民,不服治安行政处罚纠纷案(2012)秀行初字第19号行政判决书。委托代理人卢木明,福建名仕律师事务所律师。特别代理。

被告莆田市公安局秀屿分局。单位性质:机关法人。

法定代表人陈忠,局长。

委托代理人李芳,法制科科员,一般代理。

委托代理人张泽,东吴边防派出所干事,一般代理。

第三人肖顺和,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汉族,身份证号码:3503211959042XXXXX.原告蔡保生不服被告莆田市公安局秀屿分局治安行政处罚纠纷一案,于2009年8月31日向本院提起行政诉讼。本院受理后,依法组成合议庭,于2009年9月7日向被告送达了起诉状副本及应诉通知书。因肖顺和与本案被诉具体行政行为有法律上的利害关系,本院依法通知其为第三人参加诉讼。原告蔡保生及委托代理人卢木明、被告莆田市公安局秀屿分局的委托代理人李芳、张泽到庭参加诉讼,第三人经本院合法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本案现已审理终结。

被告莆田市公安局秀屿分局于2009年7月9日对原告蔡保生作出莆秀(治)决字第5012号公安行政处罚决定书。该决定书认定原告因鲍鱼排纠纷伙同蔡林强、林志贤等人将乐屿海域肖顺和用来固定鲍鱼排的浮球缆绳砍断9条。上述事实有蔡保生的陈述、林志贤、林国春、肖顺和、肖国华、林金文的询问笔录以及作案工具菜刀、竹勾等证据证实。被告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九的规定,决定对原告蔡保生予以行政拘留十一日并处罚款一千元的治安处罚。拘留已执行完毕,罚款已交纳。

被告莆田市公安局秀屿分局于2009年9月14日向本院提供了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证据依据:

1、受案登记表;

2、行政处罚审批表;

3、延长办理期限审批表;

4、告知笔录。证据1-4,证明程序合法。

5、处罚决定书,证明对违法行为人蔡保生的处罚内容;

6、行政拘留执行回执;

7、行政拘留执行通知书;

8、罚款收据;

9、传唤审批表;

10、传唤证;

11、传唤通知书;

12、违法嫌疑人权利义务告知书。证据6-12证明程序合法。

13、违法行为人林志贤的陈述;

14、违法行为人蔡林强的陈述,证明蔡保生等人事实损毁财物行为的原因;

15、违法行为人蔡保生的陈述,证明程序合法;

16、受害者林国春的陈述;

17、受害者肖顺和的陈述;

18、证人肖国华的证言;

19、证人肖燕尖的证言;20、证人林金文的证言;

21、勘验笔录及现场照片;证据16-21证明蔡保生等人存在故意损毁财物行为。

22、扣押物品清单;

23、收缴审批表;

24、收缴物品清单;证据22-24,证明程序合法。

25、辨认照片,证明蔡保生等人存在故意损毁财物行为;

26、民事权利告知书;

27、送达回执;

28、案件说明;

29、户籍证明。证据26-29,证明程序合法。

原告诉称:被告莆田市公安局秀屿分局作出的莆秀(治)决字第5012号行政处罚决定书严重违背事实和法律,且显失公平,依法应予撤销。

一、被告程序违法。

1、未给原告陈述和申辩的权利;

2、未通知原告家属拟拘留原告的事实。

二、适用法律错误和显失公平。

1、讼争绳子市场价值二、三百元,即使被毁亦构不成情节严重,《治安管理处罚法》第49条第二款规定“故意损毁公私财物的情节严重,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一千元以下罚款”;

2、肖顺和违法在先,被告在处理本案时不但未对肖顺和的违法行为进行处罚,而且拒不考虑本案实际情况,所作出的决定显失公平。肖顺和已多次违规在原告渔排周围投掷石砣,缆绳勾住原告渔排缆绳,原告是为维护自身合法权益采取的自救措施,并不违法。

原告在举证期限内向本院提供了以下证据:

1、莆秀(治)决字第5012号公安行政处罚决定书(复印件)一份,证明被告向原告作出行政处罚的事实;

2、行政复议决定书(维持处罚),证明市公安局作出维持处罚决定,原告起诉合法的事实。

被告莆田市公安局秀屿分局辩称:

一、本案事实清楚,证据充分。2009年5月24日17时许,在东埔镇乐屿海域,原告蔡保生因鲍鱼排固定问题,伙同蔡林强、林志贤等人将肖顺和固定渔排的浮球缆绳砍断9条,后蔡林强又将林国春用来固定鱼排缆绳砍断2条。以上事实有违法行为人蔡保生、蔡林强、林志贤的陈述,受害者林国春、肖顺和的陈述,证人肖国华、林金文、肖燕尖的证言以及勘验笔录,作案工具菜刀、竹勾等证据证实。

二、本案处理程序合法。本案依法经过受案、延长办案期限、处罚审批、告知、开具处罚决定书等程序,故程序合法。

三、本案适用法律正确,处罚适当。请求依法维持被告所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

第三人肖顺和经本院合法传唤没有到庭,也没有提供证据及书面答辩意见。

原告蔡保生对被告提供的证据质证如下:对证据1的真实性无异议,对证明的对象有异议。认为:第一、该受案不合法,且可以看出林国春的报案时间是2009年5月25日上午8点半;第二、损失4500元没有事实依据;对证据2的真实性无异议,但没有履行法定的程序要求,且审批表存在事后添加问题;对证据3真实性无异议,但认为蔡林强不是本案诉争当事人,该材料与其无关。对证据4的真实性无异议,合法性与证明对象有异议,认为:第一、告知主体错误,东吴边防派出所无权作为告知主体,第二、告知时间错误,本证据与被告提供的证据2处罚审批表明显自相矛盾,告知笔录显示的时间是6月16日15点50分,而证据2作出审批时间是15点35分,程序存在严重瑕疵。对证据5,认为处罚决定没有任何事实依据。对证据6的质证意见同证据5的质证意见。对证据7认为林志贤与蔡保生无权确认公安已通知其家属,亦不能免除公安机关具有法定通知的义务。对证据8的罚款收据,该罚款是错误的。对证据9、10、11的形式真实性无异议,根据其内容,可以表明原告配合公安机关调查的事实,范文《不服治安行政处罚纠纷案(2012)秀行初字第19号行政判决书》。对证据12合法性与证明对象有异议,该告知书没有让原告阅读,也没有告诉蔡保生。林志贤是在被告违法行政的情况下被逼所签的。对证据13的证明对象有异议,传唤及笔录制作时间均在法定上班时间以外,且通过该笔录还可看出蔡保生没有切割林国春绳子,蔡保生的地位较轻,林志贤已表明切割缆绳的原因,但公安机关未进行调查。对证据14蔡林强的陈述没有任何当事人的签字,不具有合法性。且在违法嫌疑人没有签名时也没有叫见证人,行为违法。且如果真得如蔡林强所说的那样,蔡林强也强调了切割缆绳的原因,公安机关未进行调查取证,显失公平。对证据16林国春的陈述,认为:

1、合法性与真实性均有异议,2、此材料表明制作的时间为2009年5月25日8时30分至9时40分,3、可以表明林国春对自己损失的金额处于不确定的状态,4、可以表明绳子可以连结,仍具有使用功能,5、蔡林强与林国春及肖顺和之间存在海域权纠纷的事实,林国春的渔排也没有任何损失。对证据17的合法性与证明对象有异议,笔录表明报案时间是5月26日14时50分到15时40分,肖顺和在关于缆绳能否连结及是否具有继续使用功效问题上作了虚假陈述,肖顺和报案的内容仅是绳子损失,与石头无关。对证据18的真实性无异议,合法性与证明内容有异议,该笔录可以看出林国春的绳子与林志贤无关。对证据19的合法性与证明对象有异议,这份笔录可以证明肖燕尖使用这片海域上存在违法。对证据20的证明对象有异议,该笔录直接表明林国春的绳子并非林志贤所砍。对证所据21勘验及现场照片,勘验没有请相对人到场,程序违法,见证人身份不合法,与案件有利害关系;勘验照片上的签字主体与笔录上的签名主体不一致,勘验时间与被告提供的证据也自相矛盾。照片66页与67页存在明显的字迹涂改。肖顺和的照片无法体现被告的证明内容。对证据22-25的合法性与证明对象有异议。对证据26认为被告从没有组织双方调解。对证据27的合法性与证明对象有异议,对证据28认为与本案无关。对证据29证明对象有异议。通过这份材料可以看出被告有行政不合法之处且有偏袒另一方当事人。

被告对原告提供的证据没有异议。

经庭审质证,本院对本案的证据认定如下:

被告提供的证据1-

4、证据6-

12、证据22-

24、证据26、27、29为本案被诉具体行政行为的程序性文书,原告虽对其中的部份证据有异议,但并未提供相应的证据证实自己的主张。证据1中记载报案时间在纠纷发生的第二天,法律并没有要求当事人必须在纠纷当天报案,简要案情为当事人报案的案情并非被告查明的事实,故原告的异议不能成立。证据4原告认为被告告知的主体和时间均不合法。本院认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九十一条是规定治安管理的处罚是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的公安机关决定,本证据是处罚前的告知,办案单位东吴边防派出所民警的行为属履行职务行为,并无不当,其告知单位虽是填写东吴边防派出所,也只能是一般的程序瑕疵,并没有遗漏告知程序。被告对原告拟作出处罚的告知时间为2009年6月16日15:50,系在承办单位东吴边防派出所形成意见之后,即在2009年6月16日15:35之后,符合法律规定。相反若按原告所说的告知时间必须在局领导审批意见之后,则处罚已经确定,就不存在告知被处罚人拟作出处罚的必要。故原告的异议不能成立。对被告执行拘留通知及制作笔录的时间问题,原告有异议。本院认为,公安机关为特殊的业务部门,有着24小时的值班备勤制度,其在正常工作时间外对当事人制作笔录并未违法,其用市公安局统一印制的拘留通知家属文书的形式通知被拘留人的家属,并得到当事人的确认,符合法律规定。原告主张被告没有邀请见证人在场及勘验程序不合法。本院认为,根据《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的有关规定,受送达人拒签时,是“可以”邀请见证人,而并非“应当”,故原告提出应当邀请见证人在场的异议不能成立。勘验笔录、调查笔录及勘验照片确实在时间上存在办案民警同时签名,但原告并没有否认有现场勘察的事实。故被告该行为为一般的程序瑕疵,并没有达到严重程序违法的法律后果。

被告对原告提供的证据没有异议,本院予以确认。

经审理查明,2009年5月24日下午17时许,在东埔镇东屿海域,原告蔡保生因鲍鱼排固定问题,伙同蔡林阳、蔡林强等人带着菜刀和竹钩一起开船到第三人肖顺和的鲍鱼排处,原告用菜刀将肖顺和用来固定渔排的浮球缆绳砍了3条,与其他合伙人共计砍断9条。案经被告的莆田市公安局东吴边防派出所处理并委托莆田市物价局价格认证中心对原告等人所毁坏的财物进行评估鉴定,但直到诉讼期间,莆田市物价局价格认证中心作出鉴定结论。鉴定所毁坏的财物全部价值为3540.8元。2009年6月16日莆田市公安局秀屿分局对原告作出莆秀公(治)决字第5012号公安行政处罚决定书,对原告蔡保生予以行政拘留11日并处罚款1000元。原告不服向莆田市公安局申请复议。莆田市公安局于2009年8月5日作出了维持决定。现行政拘留已执行完毕,罚款原告已交纳。因原告不服而向本院提起行政诉讼。

本院认为,被告莆田市公安局秀屿分局依职权对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行为进行处罚,主体适格。本案经被告受案、调查、处罚审批、告知并依法送达处罚决定书等,符合相关规定,程序合法。根据当事人陈述、证人证言及物证,认定原告故意损毁公私财物,情节较重,认定事实清楚,证据充分。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九条,对原告蔡保生予以行政拘留11日并处罚款1000元的处罚,适用法律正确,量罚适当。原告主张被告未经任何鉴定,就以“情节严重”为由,径行对原告进行处罚没有法律依据。本院认为,由于原告自认其所损毁的缆绳每条约500元,与第三人肖顺和的陈述能相互吻合,明显已达到情节严重的标准,被告未待鉴定结论出来后就先行作出行政处罚,其行为确实存在瑕疵,但其不影响案件在公安机关的公正处理,不足以产生程序违法的法律后果。据此。为了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维护和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行政职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五十四条第(一)项、《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行政诉讼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五十六条之规定,判决如下:

维持被告莆田市公安局秀屿分局于2009年6月16日对原告蔡保生作出的莆秀公(治)决字[2009]第5012号公安行政处罚决定。

本案案件受理费人民币五十元,由原告蔡保生负担。

如不服本判决,可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本院递交上诉状,并按对方当事人的人数递交上诉状副本,上诉于福建省莆田市中级人民法院。

审 判 长 方金华

审 判 员 巩建忠

审 判 员 李振汉

二○○九年十一月三十日

书 记 员 陈徐继

下载梁某某不服濮阳县公安局公安行政处罚决定书一案行政判决书word格式文档
下载梁某某不服濮阳县公安局公安行政处罚决定书一案行政判决书.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