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70899_读《全球通史》有感
读《全球通史》有感
也许是偏重理科的缘故,中学学历史没感到一点乐趣,记忆中历史课就是死记硬背、枯燥无味的。
罗素说:“柏拉图之后,(哲学家)就是他们对于社会学的研究都是从他们已经知道要达到什么结论的哪种假设上而出发的。”我们在学习中强调唯物主义,但在历史教材中却印证了唯心主义柯罗齐的“所有的历史就是现代史”。
《全球通史》内容繁杂、篇幅很长,我仅是通过手机上完成粗略的阅读。但在历史研究方面它给我们一个全新的视野,将以前学习了解到的世界历史有了很好的串连,对全球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埃及文明、两河流域文明、古希腊文明、印度文明、中国文明、现代西方文明等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发展、相互促进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对有些文明衰落(如玛雅文明)也进行了分析。
当然,《全球通史》研究历史的视野是站在全球文明发展的角度展开的,这就很难避免缺乏对单一文明的详细论述,任何一种文明的发展而言,它的形成、发展、成熟必然会有深刻的历史根源,而这些是需要通过专门史来补充的。
历史总是不断重复的,这就是为什么要学习历史的缘故,但是这种学习是很有乐趣的,是会让人从中得到一些启发的。
第二篇:读《全球通史》有感1500字
读《全球通史》有感1500字
下一次世界大战,人们将用石头大战—爱因斯坦。
我们的历史观就是非黑即白,我们的成功标准就是非富即贵,一切过于功利,容不得也包容不了失败者,整个社会都沉浸在急功近利之中,欲速则不达,我们忘记了:失败是正常的、失败乃是成功之母,最终的后果消灭了真正的创造者。“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我作为律师这只鸭子,总隐隐感觉到当下我们在陷入另一种“浮夸风”中,忘记历史的教训容易重蹈覆辙,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千人诺诺不如一士之谔谔。所以我们常常讲:成王败寇,历史是由所谓“成功者”书写的,而越接近当代,历史越虚无。但真正的历史,不仅应纵向研究,还应横向研究,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以史为鉴知兴替,真正产生智慧。《全球通史》恰是一本开启我另一种思考、另一种视野的好书。
我常常觉得时间不够用,因为自己无知的东西太多。对历史的兴趣激发我去看这本《全球通史》,该书的作者为斯塔夫里阿诺斯,该书与施宾格勒的《西方的没落》、韦尔斯的《世界史纲》、汤因比的《历史研究》、麦克尼尔的《西方的兴起》和《世界历史》等是研究世界历史的最权威著作,对于孤陋寡闻的我,无疑是新世界。
《全球通史》与以往我所读过的历史书不一样,他开创了新的历史研究方法,它没有专注于按朝代或按人物来写历史,它是纵览世界历史,按500年一个段落来分析世界四大文明古国、欧洲、美国、日本、非洲、俄罗斯的朝代兴衰。它更多地分析导致每个大洲国家兴衰的宗教、经济、技术、地理、文化等因素,它最主要集中于古典文明的兴衰、扩张时期文明的兴衰、新兴国家文明的兴衰。而我们最好的历史书《资治通鉴》,也只谈政治与军事,从不提文化、艺术等其他。
这本书,上下两册,我看了三遍,越看越无知,此时此刻,我的脑海里一片虚无,唯一给我最深的心灵震撼就是爱因斯坦的一句话:“下一次世界大战,人民将用石头进行大战”.历史对今天的我们有何启示?人性的本质又是什么?通过与世无争的塔萨代人和残暴无度的芬图人鲜明对比,人类生来既不爱好和平,也不喜欢战争;既不倾向合作,也不倾向侵略。决定人类行为的不是基因,而是所处的社会教给他们的行事方法。
战争不可避免,因为战争的发生不是由于人性,而是由于人类社会的缘故。看看今天我们所处的世界,战争从未远离,伊拉克、叙利亚、乌克兰等等,炮火摧毁了不只是家园,而是人们的心灵。战争让人们对生命缺乏敬畏,残杀生命变得习以为常,生命变得一文不值,每次战争的最后都是路边堆满了无辜孩童、妇女的尸体,战争的最后都没有赢家,只有儿童的哭喊。战争只是政客的游戏,只不过死的都是我们百姓,所谓兴亡百姓苦,不幸之中的万幸我们还生活在和平的社会里。
第一次世界大战死亡人数为1000万人,第二次世界大战死亡人数为5500万人,但不知下一次世界大战死亡人数会是多少?难怪爱因斯坦会说:下一次世界大战只能用石头大战。也许我是杞人忧天,但我知道:越是人群陷入盲目疯狂的时候,内心越需要平静的思考。我希望世界和平,借用波里比阿的话:“从前,世界上发生的各种事情彼此间没有任何联系,每一种活动仅引起当地人的注意。但自那以后,一切重大事件都开始连接成为一个整体。”世界万物都是有联系的,在世界一体化的今天,任何的战争都会产生蝴蝶效应,形成恶性的多米诺骨牌,没有经历过战争的人,不知道炮火的无情。
这本《全球通史》最让我如痴如醉的地方在于讲述唐宋的文明、古希腊文明、文艺复兴时间的文明,在于讲述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教、东正教的兴起,在于古典文明、扩张时期的文明、新兴国家的文明兴衰,在于为什么四大文明古国,只有中国还屹立不倒。但与此同时,《全球通史》不仅没有解答我的很多疑惑,反而带给我更多未知的问题。为什么同样是出海探险,郑成功并没有取得像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那样的丰功伟绩;国家兴亡根本原因是什么?看似一样好似内忧外患,但实际上是否有未解的根本原因。唐宋时期的文化繁荣和罗马的文艺复兴共性与差异是什么?对当世与后世的影响又是什么?等等太多问题让我一无所知。
这本书看完以后,让我无从写读后感,只因自己对世界历史的匮乏无知,但在我心里萌生一个心愿:一定要亲自周游美国、罗马、希腊、埃及。虽不期望像托克维尔那样能写出《论美国的民主》、《旧制度与大革命》,但一定要增长自己的见识,看看那些名胜古迹,让历史的天空照耀自己前行。
浩瀚的历史如同天空的繁星,智慧的光芒如同流星一闪而过,就看你在何处看风景---王长清律师。
第三篇:读《全球通史》读后感
读《全球通史》读 后 感
读了《全球通史》,我感触颇深。过去我们的历史教育塑就了我们狭隘的民族主义历史观,这种历史观让我们产生夜郎自大的感觉,对我们是有害的。如果我们要想在全球竞争中取得优势,要想开拓未来的全球市场,读一读《全球通史》是有好处的,它会让我们具备全球视野,更加客观的看待自己和未来的发展。从我国古代司马迁所著的《史记》,是我国古代的一部具有世界眼光,技术当时中华民族所知的那个世界的历史。学界认为,希罗多德是第一个具有“世界眼光”的史学家,所著《历史》是西方最早的一部“世界史”。正如史学家狄奥尼修斯所说:“希罗多德把历史提高到更高和更值得尊重的阶段,他决定写关于不是一个国家,不是一个民族的事情,但是他在自己的叙述中把许许多多的.各种各样的故事,欧罗巴和亚细亚的多结合到一起。”这种目光远大.胸襟开阔.通贯古今等特点,对西方以后史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人类社会的巨大变动之中,人们从罗马征服世界的过程中,逐渐认识到人类历史的统一性,反映这种人类历史统一性的世界史便应运而生!波里比阿的《通史》传播了“世界主义”的思想。中世纪西方的史学发展长期处于‘停滞’状态中,神学思想的笼罩,中世纪基督教史家的理论,打破了以前以世界作为背景的和以地理上的文明中心为中心的世界史的格局,开始构筑贯彻人类始终的世界史,构筑所有的人和所有的民族都包罗在上帝目的的规划之中的世界通史。
“启蒙时期”蓬勃展开的理性主义史学标志着近代资产阶级史学的确立。伏尔泰在批判博绪埃的《世界通史》的过程中,探讨了人类历史发展的统一性等世界史的理论,亲自编撰深入具体的世界史著作,对同时代和以后世界史理论研究和编撰产生深远影响。学术界一致认为伏尔泰的《论世界各国的风俗和精神》是近代意义上的第一部真正的世界史著作。该书抛弃了在《圣经》基础上构建的.以基督教文明为中心的传统的世界史体系,建立起以人类文明为中心的新的世界史体系;开创性的运用比较方法,从全球的宏观角度来纵横考察人类文明史;扩大了历史研究的范围,综合研究作为整体的人类历史的各个方面,揭示了人类历史发展的统一性。
《全球通史》展现了世界史的新视野。它改变了世界史研究和撰写的西方中心论的传统取向,确立了运用全球观念.包含全球内容的世界史新取向;确立了把世界史作为一个有机体的整体性或全球性研究方法。它改变了历史研究泥古不化的状况,体现了世界史的当代性和全球性。当代社会之中新科技革命的深入发展引起全球各个领域.各个社会的深刻变革,所以要求历史学家在世界史中研究这种变革,因为至今世界历史在很大程度上是连续不断的科学技术革命的历史,以及由此引起的社会制度.思维方式和人际关系方面变革的历史。《全球通史》以今察古,以古鉴今,目的是要人们认识到科学技术革命和社会革命之间存在的严重的时间滞差及其将要造的灾难,从而为实现人类美好的前景服务。从某种意义上说,《全球通史》是一部“醒世箴言”是一部当今世界的“资治通鉴”。
《全球通史》揭示了过去.现在和未来之间的有机联系体现了世界史丰富而重要的认识价值;提出了许多对当代人有启示的.须作思考的问题,并通过历史来寻求解决这些问题的答案,赋予历史以新意,富于智慧,体现了思想的力量。贯穿于书中作者对历史富于见解的思考: 作者在本书中采用全新的史学观点和方法,将整个世界看做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的统一体,从全球的角度而不是某一国家或某一地区的角度来考察世界各地区人类文明的产生和发展,把研究的重点放在对人类历史事件和它们之间的相互关联和相互影响上,努力反映局部与整体的对抗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全书材料新、范围广,除了政治、经济外,还涉及军事、文化、教育、宗教、科学技术等各个方面,读来颇觉新颖,有强烈的现实感。所以,本书初版问世以来,赞誉如潮,一直畅销不衰,不断再版,被译成多种语言流传于世,可谓经典之中的经典。当今社会,全球史教育,尤其是其中所表现的人类发展的整体观念和全球方略,对提高人的综合素质,尤其是培养作为地球村一员的当代人的前沿意识和全球眼光是相当重要的!当代大学生值得花功夫学习并且必须掌握的不只是外语.电脑.金融和外贸等课目而已,加强全球史观的教育在当今时代尤显重要了,《全球通史》作为一部“精品教材”,更有助于我们了解历史,把握未来
第四篇:读《全球通史》的心得体会
读《全球通史》的心得体会
《全球通史》的作者是美国加州大学的历史学教授斯塔夫里阿诺斯,由中国的董书慧、王昶、徐正源翻译。由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6月第一次版。该书以简明扼要的文字给我们描绘出了整个世界的发展过程,也包容很多斯塔夫里阿诺斯教授的很多个人对历史的看法和观点。因此该书受到了很多专家学者的好评:
“《全球通史》给了我强烈的现实感:它可以用来救治们我在所面临的由于陶醉于技术进步而产生的深重的危机的一种思想武器;它有助于人们理解未来——包含各种可能性和选择的未来。”
——阿诺德〃汤因比
“年来,在用全球观点或包含全球内容重新进行世界生气的尝试中,最有推动作用的那些著作恰恰是有历史学家个人独立完成的,其中以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最为著名”。
——杰弗里〃巴勒克拉夫
“美国著名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的这部《全球通史》,是世界史潮流的一部奠基性的杰作。自上个世纪90年代初起,它就一直是北京大学历史系本科教学的首要参考教材之一。”
——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
高毅
“书享誉世界几十年,与汤因比的《历史研究》齐名,但比《历史研究》通俗易懂。与《梦的解析》、《广义相对论的基础》、《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时间简史》等并列为20 世纪影响世界的十本书。”
——吉林大学当代国际关系研究中心教授
刘德斌
此篇文章主要围绕中世纪时伊斯兰教和基督教与蒙古帝国的关系。
中世纪不仅以欧亚大陆间商品和技术交换为特征,而且也以宗教信仰的空前传播为特征。基督教和佛教从古典时期末就开始传播,中世纪继续流传。但是中世纪最著名的宗教革新运动还要数伊斯兰教的出现。除其教义内容的格外丰富外,这这一宗教在公元632年它的创始人默罕默德死后从阿拉伯半岛向外广泛传播,其势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对欧亚非都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
伊斯兰教的传播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公元632年到750年,伊斯兰教首先传遍中东地区,然后又向西传入西亚的巴勒斯坦小亚细亚一带,向东传入中亚内陆;第二阶段是从公元1000年到1500年,在这几个世纪中伊斯兰教传入印度、东南亚和非洲等地。
在伊斯兰教传播第二阶段中中国蒙古高原上崛起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大帝国,其首领铁木真更被称为成吉思汗。从1218年到1223年,在成吉思汗的亲自带领下,蒙古贵族发动了第一次西征。蒙古军攻入西辽和花剌子模国,在迦勒迦河打败了斡罗思诸部,把蒙古帝国的版图扩大到中亚西亚地区。从公元1235年到1241年,蒙古大汗窝阔台在灭金之后,派遣拔都、贵由、蒙哥等率军二次西征。这支蒙古军占领了斡罗思,军锋直逼东欧的波兰和匈牙利等地。
从1253年到1258 年,蒙古大汗蒙哥又派遣旭烈兀第三次西征,打败黑衣大食,攻陷了巴格达和大马士革城,蒙古的势力达到西南亚。1253年,旭烈兀带领蒙古大军从蒙古草原出发经过中亚向波斯北部进军。“这次西征的蒙古大军不再是一个纯正的骑兵部队,除了蒙古骑兵以外还有大量的 突厥骑兵、中国攻城技师和穆斯林的攻城技师,还有欧洲的工匠和大量的后勤人员。因此军队中就存在大量的粮草补给车辆而不再像以前那样不需要携带专门的补给。”
1256年,蒙古大军渡过阿姆河,波斯与高加索地区的穆斯林和基督教国家纷纷表示臣服。蒙古大军开始攻击山区中的伊斯兰教亦思马因派的城堡,他们也被称为是“阿撒辛”派,是伊斯兰教仕叶派的异端组织,他们一反《古兰经》反对暗杀的传统,刺杀包括基督教十字军、塞尔柱突厥苏丹和阿拉伯帝国哈里发在内的一切势力。蒙古人到来之后一连串地攻陷那些地势险要的城堡,威力巨大的中国弩炮将火药火箭倾斜到城堡上,很快亦思马因派的教主鲁克那丁就投降了旭烈兀.“接下来旭烈兀开始进兵阿拉伯帝国,并要求阿拉伯帝国哈里发投降,阿拉伯帝国哈里发莫思塔辛拒绝了旭烈兀的要求。1257年,蒙古大军向阿拉伯帝国的首都巴格达进发,从三面围攻,并且有很多从阿塞拜疆和格鲁吉亚赶来的突厥部落和基督教部队助战.”
1258年初,蒙古大军和其他联军完成了对巴格达的包围,并击溃了敢于阻拦的阿拉伯帝国的军队。这个时候哈里发想要求和,但是被旭烈兀拒绝。“旭烈兀将大量难民赶进巴格达,并里应外合地分化了城内的基督教徒和犹太教徒。蒙古人让穆斯林攻城技师架起高大的抛石机,中国攻城技师的弩炮和早期的铁管火炮也进入阵地,猛烈的炮击和火药炮弹的巨大威力使巴格达的城门被炸开,试图突围的阿拉伯士兵被蒙古人全部杀死。”
“哈里发投降,而巴格达放下武器的市民和没有抵抗的市民全部遭到蒙 古人的大屠杀,雄伟的巴格达被彻底毁灭,有80万穆斯林被蒙古人杀死。城内的基督教徒也参与了屠杀和抢劫,他们感受到蒙古人仿佛就是基督教的解放者。最后,巴格达被蒙古人放火烧毁!十字军花了200年时间都没有攻下的伊斯兰世界的中心,被蒙古人用了不到2年时间攻克了!这也是顽强不屈的伊斯兰世界在人类历史上唯一一次对外敌如此俯首帖耳,在这以后的岁月里,即使强大的美国和英国的联军也没有使那些隐藏起来的伊斯兰恐怖分子屈服!人类历史上,只有蒙古人在第一次和第三次的西征中成功地征服了伊斯兰世界!”
蒙古大军又准备攻打叙利亚和埃及,剩余的其他伊斯兰教世界更加陷入恐慌。“各个伊斯兰小国都来表示臣服蒙古帝国的权威。在地中海沿岸一系列由东征伊斯兰世界的欧洲十字军建立的小国和城邦、那些法兰克人的十字军骑士、安条克公国的士兵和补给都纷纷来加入旭烈兀的蒙古大军,亚美尼亚国王派来军队参战,连为了躲避蒙古帝国大军而被迫攻占了拜占庭帝国在小亚细亚领土的突厥塞尔柱王朝苏丹也从安纳托利亚派遣骑兵协助蒙古人。”
伊斯兰教领土的急剧扩张自然会使基督教统治世界的统治者感到惊恐。他们这时已经孤立在欧洲大陆的西端。这也是蒙古人崛起时基督教世界统治者的心里颇为矛盾的原因。蒙古人的抢掠和屠杀固然是他们伤魂落魄,然而正如西方人所看到的那样,情况并非一片漆黑,因为蒙古人给伊斯兰教的波斯和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以毁灭性的打击。
伊斯兰教的传播与蒙古帝国的相遇,这必然使伊斯兰教的对手基督教的信使们竭尽全力去劝说这么大的一个大帝国皈依基督教教,以进一步壮大基督教教 的 力量并利用其去进攻那些占据圣城耶鲁沙冷胡作非为的穆斯林,同时也可以用教义去感化这些野蛮的蒙古骑兵,以求得一方的安宁。
教皇派出了两个传教士团,前往坐落在蒙古北部的哈拉和林德大汗朝廷。传教士试图劝说可汗皈依基督教,参加教皇的十字军东征。但是传统数十在朝廷权利很大,传教士没能达到使可汗皈依基督教的目的,然而却首次成功的收集了蒙古社会的风俗和军事战略方面的可靠信息。中国受到欧洲人的关注,不仅是因为它很富庶,也因为它不信奉伊斯兰教,所以被看作反对穆斯林的可能同盟。
由于中国由于蒙古帝国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1264年忽必烈从哈和林迁都北京。两位威尼斯的商人尼科拉〃波罗和马费奥〃波罗来到北京,忽必烈对他们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向他们询问了有关欧洲的情况,并让他们转交了他给教皇的信。在信中,忽必烈请求教皇为他的朝廷派100名传教士来向他的人民传教,并同其他宗教代表辩论。
也许可以断言忽必烈已经被基督教的热情所打动,也许他可能要为他的官僚机构网罗人才以巩固刚刚打下的天下,维护他的权利,平衡各部势力之间的权力。
可以说蒙古帝国的西征帮了基督教世界一个天大的忙,基督徒们一直耿耿于怀的伊斯兰教世界在蒙古骑兵的铁蹄之下显得那么的苍白无力,甚至快遭到了灭种的危机。伊斯兰文明从此家道中落。而基督教世界在幸灾乐祸时也暗藏着焦虑与恐慌,事实证明他们的恐慌是对的。在蒙古骑兵在完成了对穆斯林世界的征服和掠夺后,他们并没有停止下来,而是继续朝着幸灾乐祸的基督徒进攻,洗劫了匈牙利和俄罗斯。蒙古军队所到之处片 甲不留,面对抵抗者他们从不心慈手软,血流成河的地方数不胜数。
总结:蒙古铁骑的入侵把伊斯兰文明、基督教文明和中国文明在无意中产生了前所未有的激烈碰撞。各文明间主动或被动的相互吸收和借鉴,客观上促进了人类文明的进程。
主要参考书: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2005年6月第一版
其他参考资料: ·《世界的征服者——摧毁伊斯兰世界:蒙古帝国第三次西征》
齐世荣:《世界史〃古代卷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12月第三次版
翦伯赞:《中国史纲要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11月第五次版
第五篇:《全球通史》书评
《全球通史》读后感
众所周知,《全球通史》是一部恢弘的史学大作,早在大学时期我就有所拜读,但由于工作以来事情繁琐,也没有继续对这本大作有所涉及,现有一教研活动能让我重新受到洗礼,机会实在可贵,但这本著作不是一两个月就能透彻阅读的,所以现在我就说说以前对这本书的认识吧。
曾经最喜欢这本书的一点,就是这本书能带着非常批判的眼光去看待问题,作者说过,无论对待什么事物,我总会很尽量去发掘它的缺陷,要知道,在这个社会,“危机即商机”,任何缺陷只要能够被及时发现,并加以改造,便可以不断获取成功,反之则步步被动。
正是持着这种批判的态度,作者看到了“在富有魅力的美国,我们发现太阳并不明亮,人民也并非幸福。相反,今日的美国也是一个动荡不安的国家,许多严重的问题日益加深。”“如今,再也不存在什么世界性的社会模式了,因为所有社会都处在深深的危机中……就总的社会模式而论,却没有一个可鉴用。”作为一个西方的学者,作者能够勇敢的批判其所属社会,而不想我们诸多历史粉饰家那样遮遮掩掩,大加称赞历史的光明,逃避历史的黑暗面。对于这一点,对历史研究者们的研究就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作者并没有受到“欧洲中心论”的影响,展示出了全新的全球史学观点,将全球看作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从全球的角度而不是某一国家或者某一地区的角度来考察世界各地区人类文明的产生和发展,努力反映局部与整体的对抗以及他们之间的相互作用。正如作者就是
一位栖身太空的观察者,从整体对我们所在的星球考察时形成的观点,因而与居住在英国或者美国,中国或者印度观察者的观点不同。
长期以来,我国的史学研究深受“西欧中心论”和意识形态的束缚,动辄用十分机械的“阶级分析法”来切割历史。而今,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全球化的历史进程的逐步推进,我们应当以更加科学和全面的眼观,来看待我们的历史,我们现在周边发生的事件,以及我们的未来。这也正是我们学习这本著作的意义所在。
人类并不是机器,所以作为教师,我不喜欢给出现成的结论,让学生去背诵。实际上,真正的历史学也正应如此,摆出史实,是非由你读者自己去作独立判断。不应该为了强求个人思想与主流意识形态 “高度统一”而把作者的意志强加在读者头上。所以引导学生自己思考历史成了我的一大目标。
由于时间关系,对这本书的拜读可能又要延后了,但这的确是一部史学的瑰宝。也许我的观点是狭隘的,也许有人还有更好的观点,这都不是问题,因为我还会继续学习这部巨作,并持续关注对这部作品的研究。
任丘市辛中驿中学
李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