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倾听历史的声音
倾听历史的声音
二(12)班周寒靖
我登临高山之巅,尘世繁华,尽览无余。漫漫年代尺,觅不得我的微不足道。眼前,是21世纪新新人类的铿锵说辞;身后,是沉淀五千年精髓的诗词歌赋。那一位位诗词家,抑或坚定不羁地独立于污浊官场,抑或高洁傲岸地归隐田园,他们伟岸的身影频频重叠眼际,执着的声音时时回荡耳畔。我愈发渺小,愈发悲悯起来。
屏息,侧耳倾听,习习凉风似乎鼓动着一种压抑已久的呐喊——哦!是历史深沉的无言背后,叩击心怀的低吟。历史长河奔涌不息,经典诗词常读常新!只因一个超然脱俗的理由,那是华夏民族文明的积淀,那是历史沧桑的声音。它听倦晨钟暮鼓,看遍杏花烟雨,终还是汇作一本厚重质朴的《唐诗宋词三百首》。但这诚然远远不及,它不仅凝练在一个个特别的方块字中,更渗透席卷我的全身上下,根深蒂固。
又是一年菊开,一个萧索凄清的季节,却又令人眷念。这个季节的红叶,总会酝酿一种难以言说的惆怅和凄美,为孤标傲世的霜菊翩然而舞。谈起菊,总会情不自禁地联想到陶公咏菊、白衣送酒的那份痴情。在多风多雨的魏晋时空,菊不再是肤浅的观赏玩物,而是元亮的红颜蓝颜、患难知己!听金菊花开花落,我听到了“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的潇洒快活,听到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自在,听到了“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的强烈渴求。陶渊明一意孤掷,既然仕途难返,归隐南山也罢。因缘注定,此生清贫,那何不东篱种菊,庭前把酒?他做到了。元亮说,心远地自偏。是的,心静,则境自宁。心无杂念,即便尘世喧嚣,也能结庐在林间。当今社会,物欲纵流,我们只有懂得放下,才能收获更多。
然而理性一想,这何尝不是一种逃避?潇洒背后,是一个脆弱无助的心。现实的荒淫无道,逼迫出一个尽善尽美的世外桃源,然而美得亦真亦幻,最终不复得路。他的一生注定是个悲剧,那就让过程完美如梦吧!人生如泡茶,技艺不精无妨,虽没有清雅的芬芳,也莫让杯盏中永远装着白开水。“人生重在过程,美在过程,至于结局,只是个形式罢了!切莫本末倒置矣!”这位靖节先生回首一笑,眸中尽是了然,爽然出声。历史的声音叩击我的心门,我望着他远
去,一袭白衣消散在历史烟雨中„„
稠雾退散,眼际愈渐豁然。迎面,官场失意,情场失意的他,满腹不合时宜,高声诵着“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缓缓踱来。我喜出望外,友说:“渺渺尘世,芸芸众生,相见即是缘。”从一朝高官,沦为一介平民,几朝春秋,屡次遭贬,颠沛流离。然而可亲可敬的东坡先生,他那爽朗乐观的笑声伴随左右,积极傲然的呼声响彻历史长空,激荡成一股摆脱束缚的力量,那便是历史的声音!历史那雄浑沉稳、顶天立地的声音!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一语点醒梦中人,一诗道破玄机关。言浅意深,一针见血,寄至味于淡泊,瞬间涤荡我的心灵。“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男儿壮志,豪情万丈,怒涛激流,跃然纸上。只因那年月圆时,对酒当歌,即兴而发。“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处。自古英雄难过美人关,寄梦贤妻王弗,也惟有泪千行。
苏轼俊逸洒脱的声音流转耳际,释然地述说着自己辉煌充实的一生——至少,他是那么认为的。世间缱倦之事,落在凡人心中,就是千丝万缕的纠缠。与陶公相反,东坡选择了面对。曾几何时,他又何尝未想过逃避?可心怀天下,爱民如子的他,又怎甘卸下重担,一走了之?“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千古佳句,铸就西湖一段传奇。大兴改革的他,立誓造福西湖的他,曾一度草帽蓑衣,扶持苏堤,为后人奉上浓妆淡抹总相宜的西子。“乐观处事,莫负天地良心,莫负肩上重任啊!”又是一阵爽朗之笑,东坡渐行渐远,他不羁不绊的声音永驻我心。
风呼啸依旧,我心暗流涌动,不复平静。这是一场独一无二的精神音乐会,唐诗宋词,这个令中华民族引以为傲的词眼,各领风骚数千年,经久不衰。凝神细听,历史的声音循循善诱,引我身临其境;前车之鉴,助我幸免重蹈覆辙。
倾听历史的声音,我懂得了凡事过程重若泰山,结果堪比浮云;倾听历史的声音,我明白了人生需要常怀乐观之心,常念感恩之情;倾听历史的声音,我学会了知己一生难逢,我须好生珍惜。
如今,我登临高山之巅,历史足迹,精彩纷呈。漫漫人生路,我的微不足道依旧,但我的自信不减!
第二篇:倾听历史的声音
倾听历史的声音
风雨无痕,历史有声。忆曾经,有多少声音湮于历史,叹如今,只为翻开那孤独的记忆,倾听历史的声音。
“上邪。我欲与君相随,长命无绝衰,山无棱,江水为竭,冬雷阵阵,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是你,伴在他的身边,分担他的忧愁。是你,与他指天为誓;灯火阑珊处,映出你决绝的容颜。相拥田间两不弃,入居深宫亦不散。当他夺得天下之后,你毅然决然的走进了深宫,来到了那个勾心斗角的世界。不为权势,也不为的地位,只为陪他,替他分忧。只是自古帝王多短寿,他还是扔下你先走了。他看不见,你们的儿子如意被 吕雉毒死,而你,也被贬为奴隶,囚在那永巷之中,日夜不停的舂着米,受尽各种酷刑。夜凉如水,永巷里传来你悲凉的歌声:“子为王,母为奴,终日舂薄暮,常与死为伍,相离三千里,当谁使告汝„„”
耳畔传来你道不尽的悲伤,静静地,掩不上。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你,眉似远黛、眼若秋水、鼻如悬胆、唇赛朱丹、肤比凝脂,一身火红的宫装使你像一朵牡丹在孤傲的绽放,妖娆、绚丽。你用你绝世的容颜,俘虏了他---玄宗的心。“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他只为博你一笑,便使人将江南新鲜的荔枝快马加鞭的送给你,只是那一路的艰辛,你怎知晓?你展素手,抚扬琴,舞霓裳,倾倒众生。但所有的美好,终究还是留给了昨天的记忆,你轻抚面前的白绫,笑了,你笑得仍是那么美,那么绚丽,只是变得那么凄凉,你带着绝望,踏上了软凳„„
耳畔传来你恍若呢喃的叹息,轻轻地,掩不上。
倚栏深处谈哀伤,倾听历史心茫茫,道不尽万千凄凉。却引我几度费思量。自古红颜多薄命,落花萧索亦为殇。贵妃终究马嵬缢,戚姬含泪永苍之,湮于历史冷如霜,孤独历史愁断肠。
翻开那孤独的记忆,似梦且幻,耳旁传来历史的声音,静静地,倾听、倾听„„
作者: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三树镇蒋集九年制学校
八(2)班
赵瑾
联系电话:***
邮编:223334
辅导老师:张乃平
第三篇:倾听历史的声音
倾听历史的声音
历史的风铃声,起伏在耳畔。我听到伐木坎坎,采石咚咚,金戈铿锵,号角长鸣;我听到长江怒吼,黄河咆哮,昆仑山在悲恸,圆明园在呻吟;我听到春雷滚滚,秋风飒飒,炎黄子孙在奋进,东方巨龙在腾飞!
倾听历史的声音,感受劳者的不屈。
“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那深沉有力的伐木声,历经岁月的磨洗,依然在《诗经》中生动地回响。我分明看见一群衣衫褴褛者铮亮的斧头闪着愤怒的光芒,在剥削者们苍白而臃肿的面前划过。这原始而苍远的砍伐声,是我听到的第一声历史的呐喊,在这呐喊声中,跳动着劳动人民坚贞不屈的音符。倾听历史的声音,感受英雄的气节。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面对元军的威逼利诱,民族英雄文天祥发出铮铮誓言。他知道,只要头一点,荣华富贵触手可得,高官厚禄享之不尽。但他不,他深知自己是大宋臣民,华夏之子,背负的是国家忠诚,代表的是民族气节,他用自己的生命阐释了民族的血性与尊严。
第四篇:倾听历史的声音
倾听历史的声音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历史的激流里,夹着旷达的声音;“醉翁之意不在酒”,历史的微风中,夹着释然的声音;“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历史的扉页上,夹着叹惋的声音。中华文化博大而精深,每一段历史都有它最动听的声音。
磅礴壶口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我溯着历史的潮流逆流而上,去追溯那五下年前哺育炎黄的黄河。汹涌的黄河水从壶口喷涌而出,这可比“溪水潺潺,泻出与两峰之间”更澎湃而激昂吧。俨然立在峭壁上的顽石,历经河水无数次的冲刷,早已坚强而挺拔,它们像一块块宝石镶嵌在夕阳两下的壶口,最后的余晖折射过来,把他们照得熠熠生辉。时色已暮,晋、陕两方光焰俱暗,苍然暮色压着茫茫黄河水,明月给岩间喷涌而出的水流镀上了一层银辉。于是,这条黄土中的蛟龙在壶口,被神秘充盈得空灵而又气势磅礴,一口气吼出了黄帝的气魄。皎洁的月亮高悬在被历史编织的每一方天幕上,把整个黑夜都涤荡得空灵澄澈、静谧而深远。也只有在一个个这样的夜里,黄帝才能从容不迫地坐在黄河边,听这历史的洪流咆哮出的雄壮与永不止息。听,这中华民族的母亲河的声音,多么激昂、雄壮。
庄重泰山
“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自春秋以来,人们就对这五岳之首赞不绝口。它山势高峻且陡峭,若说阿房宫旁的骊山是“直走咸阳”的话,那么泰山可谓是直人云霄了吧。“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可在我看来:登泰山才难。一块块石砖躺在地上,惬意地吸吮着阳光雨露,确乎是连半步也不想挪了。它们一个个整齐而列,直人苍穹。它因高峻而威严,它因富有而远藏,它执意要让每一个造访者,用长途艰辛来换取报偿。终于,我从黑幕与晨雾里走出,空旷的脚步踩踏在昨夜和今晨的交界线,喷薄而出的朝阳从蔚蓝的云海中跳了出来,晕红了整片天空,色流猛地一下涡漩卷涌,当是到了唐代。“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如今我真的做到了,冷凝的空气裹挟着肃然而庄重的历史的声音。请侧耳听,听历史的气流掠过群山时,澎湃着那中华大地所特有的庄重的声音。
辽阔草原
“红树青山日欲斜,长郊草色绿无涯。”这里的草绿得像岳阳楼旁的洞庭湖水一样毫无际涯;这里的草绿得出油,连野火也不忍烧尽它们。微风拂过草原,天高日晶,月色清明。历史到了成吉思汗这辉煌的一页,草原也变了,群马在这里放荡不羁,这里俨然成了洒脱的世界。他挥鞭一指,茫茫铁骑奔涌出了大草原,去了中原。之后又西征、北伐、南掠、东夺,整个欧亚大陆,几乎都归属了他和他的草原,而他也随着历史祥和、宽广的声音长眠了。这里比“落霞与孤鹜齐飞”的滕王阁更壮丽,比“各抱地势,勾心斗角”的阿房宫更宽广。游大草原,不是缅怀逝去一千年的成吉思汗,而是感念一下年的生命。一年年而始终宽广,博大而精深,容天地万物,才会发出千年一叹。历史呼啸过大草原,发出了代表中华的声音――铿锵而广阔。
山庄背影
我对着眼前黑黝黝的双塔山发呆。它周围的山岭便是避暑山庄最后的屏障,就像一个摇篮。在这个摇篮里休憩过一个王朝。不阿的康熙,专制的慈禧,清朝的始末竟天壤之别。丽正门在我小的时候无数次通过,现在不知为何百感交集,也许是历史婉约的声音在这里交织得太密了吧。阿房宫烧了,滕王阁坍了,兰亭也只剩梓泽丘墟了,黄鹤楼则是新近重修。都江堰因为发挥着水利功能得以保存,大凡至今的历史胜迹总是生生不息、吐纳百代。这里有每个清朝皇帝的书画,腾蛟起凤,挥笔从容,烟雨楼外的湖面也荡漾了几百年。这避暑山庄也曾落于日寇之手,幸运的是它避免了“楚人一炬”的悲惨下场。几世几年,历史在这皇家园林中发出了典雅、婉约的声音。中华文化在我的心中弥漫开来。
时至今日,当我真的阅山河之书、品文化之苦、体长河之冷、居山间之静时,历史的声音才真正在我心中澎湃,我才会去慢慢成为无疆的行者,才会意味深长地发出干年一叹。历史夹着暖风,风一过,音一出,我就品到了:那每一个炎黄子孙都应知晓的一一巾华历史亘古不息的声音。
简评
作者以历史的眼光,把黄河壶口、巍巍泰山、广阔草原和避暑山庄这些几乎等同于中华文化符号的“典籍”融于笔端,从中撷取了民族之魂的精髓,气势卓尔不凡,感情极为真挚,是我们可爱的年轻一代对中华民族的讴歌和对民族精神的呼唤。
(徐学飚)
第五篇:倾听历史的声音
倾听历史的声音
在我很小的时候,爸爸妈妈带我去太公家玩。太公的电视机旁放着一个用木头做的,四四方方的座钟,秒针划过圆盘,跟着它的节奏,钟儿清脆地唱着:“滴,答,滴,答„„”
每当“滴,答,滴,答”的歌声渐渐轻了,渐渐慢了,渐渐地快要停止了,太太便将座钟移出来,打开钟表面的玻璃罩,在它“脸蛋”的两个“小酒窝”那里,用专用的工具轻轻转动上发条。齿轮随着转动,“吱,吱”的发出声响,当时的我还很小,不知道这是什么,只是觉得它会发出声音,很有意思,便嚷嚷着让太太拿给我来转。“吱,吱” „„每一次,我都会玩得很开心。
在“滴,答,滴,答”的歌声里,太公和我做着游戏,念小人书给我听,让我看他和太太当年的结婚照片,那是一张黑白的婚纱照,里面的太太和太公还那么的年轻,太公每次看这张照片的时候都会朝着忙碌着的太太微笑。在“滴,答,滴,答”的歌声里,太太会在每个固定的时间里喊我们吃饭,吃水果,吃点心„„
每次去太公家,都是我寻宝的时间,太公家里有很多在我家找不到的好玩的东西,木头做的手动按摩器,转一下就“咔啦咔啦”地响;铜制的汤婆子,每次我一定要敲敲它,听它的“叮叮”声;“哗哗——”这是大算盘登场了;还有那把重得要命的放大镜,太公拿着它和我一起看报纸上小人书上年历上的各类图片,小时候总是被这“神奇”的物件,逗得哈哈大笑。
过了几年,我们搬到了现在的住处,我有了自己的房间,妈妈在我的床头放了一个小的打铃钟,每天早上提醒我起床。闹钟的背后有个小方格,用来放电池,不用担心它没有上足发条而停走或慢走。为了能更快的看准时间,当我步入初中后,一个电子时钟出现在我的书桌上,它没有发条,没有齿轮,也没有打铃的锤子。只是在左右两侧,有两个用来调整时间的按钮。它很安静,不发出任何声音,只在定时后时间到了时,才发出声音来提醒我。“哔哔哔哔” „„
我也一点一点长大了,要读书要补习,还要学这学那,手中的一个ipad可以帮我解决很多问题,它的强大功能也更吸引我的眼球,太公的家似乎在我的脑海里越来越远了。
再次来到太公家,竟然是去年太公去逝的时候了,我默默站在那个我曾经非常熟悉的房间里,被磨得发亮的藤椅上,太太满头白发孤零零一个人坐着对我微微笑着,风吹拂着窗边的帘子,窗下的书桌上,报纸仍然铺陈着,上面放着太公的老花眼镜和放大镜,报纸边上那本泛黄的四角号码字典被微风吹得“唦唦”地翻动着,仿佛读它的人只是刚刚走开一样,“当当——”我回过头,五斗柜上,那只在我记忆深处的座钟,在整点发出了它强有力的提示,然后便又“滴,答,滴,答”地唱着一路向前。
时间在岁月中无声无息地流淌而去,留下的是对远去时光的美丽记忆,我们不能阻止时间的奔跑,但我们可以在内心留下一片空间,去回忆,去倾听历史为我们保存下来的一份珍贵。
渐渐的,“吱,吱”的声音消失了;“滴,答,滴,答”的没有了;“哔哔哔哔”在无数次被我按掉后,也渐渐的停止了。手机取代了我的时钟,它有时钟功能,并且能发出更加悦耳的提醒音,渐渐的,房间里安静了„„
昔日的齿轮,慢慢走不动了;那年打铃的锤子,逐渐停下了;往日的屏幕,缓缓地暗了下来。历史将它们渐渐抹去,用更加崭新的高科技产品来取代它们。似乎今后的人们,会渐渐,并完全淡忘它们的存在„„
“吱,吱”,也许这个声音不再熟耳;“滴,答,滴,答”,或许这个声音不再出现;“哔哔哔哔”,可能这个声音不再回荡在房间内,可这一切的一切,都在让我们倾听,历史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