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第七届全国信息技术大赛实施方案
第七届全国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大赛
滁州学院选拔赛实施方案
为了进一步推动“教学质量提升年”活动的深入开展,加强学风建设,提高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经研究决定,我校将组织开展2012年“第七届全国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大赛”暨滁州学院信息技术应用水平选拔赛,具体方案如下:
一、比赛组织
选拔赛在“第七届全国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大赛”滁州学院选拔赛领导小组领导下开展工作,为方便活动开展,成立指导教师小组。
组长:姚光顺
成员:各指导教师
二、比赛项目
竞赛设个人赛科目和团体赛科目两种。
个人赛科目:Office办公自动化高级应用、C语言程序设计、Java程序设计、Flash动画设计、平面设计、三维动画设计、二维CAD机械设计、二维CAD建筑设计、移动互联网站设计(HTML)、电子商务运营、PCB设计;
团体赛科目:“中兴通讯杯”智能终端创意大赛、“联想〃乐商店杯”Android应用开发大赛、“亚控”杯组态软件应用设计大赛、“和利时杯”电气控制应用设计大赛、电子系统设计大赛、高端装备制造综合技能大赛(CAD+CAE+CAM)。
三、参赛对象
本校全日制在校学生均可参加。
四、参赛指导安排
每个项目安排一至两名指导教师,团体赛参加人数较多的,按每5支竞赛队配备一名指导教师。具体安排等报名后确定。
五、竞赛形式及奖项设置
个人赛采取校内选拔赛和全国大赛合并进行的方式开展,根据全国大赛组委会公布的比赛规则进行;团体赛首先举行校内选拔赛,成绩优秀者由学校统一组织报名参加全国大赛。
个人赛学校按报名参赛人数的5%、10%和15%设立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
团体赛学校按照每个项目设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两名、三等奖三名。
六、培训与辅导
1.教师培训
根据全国赛组委会的安排,拟选派4-6名老师参加全国大赛的指导教师培训,具体人员另行研究确定。
2.学生培训
采取教师面对面辅导和网络在线学习相结合。各参赛小组指导教师组织本组学生利用课余和节假日时间进行集中培训,报名参赛学生也可在网上免费学习所报比赛科目的网络课件。
七、日程安排
1.报名并上报参赛回执表
内容:填写参赛回执表报全国大赛组委会,确认参赛项目。时间:7月2日之前
2.组织报名
内容:在学校主要位置张贴海报,组织学生报名,信息学院以班级为单位、其他学院以学院为单位报名至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实验室,统计学生参赛科目、报名情况,以参赛科目成立相关参赛小组。
时间:9月1日之前
3.网上报名
学生个人报名可登陆大赛官方网站(.cn),进入第七届全国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大赛页面,点击“网上报名”进行在线注册报名,报名时需正确选择所在学校和参赛科目。
4.培训与辅导
(1)指导教师培训
内容:选拔教师参加全国组委会组织的教师培训
时间:7月--8月
(2)参赛学生辅导
内容:教师面对面辅导与网络在线学习相结合。各参赛小组指导教师组织本组学生利用课余、暑假及其他节假日时间进行集中培训,报名参赛学生也可在网上免费学习所报比赛科目的网络课件。集中培训的具体安排根据报名参赛情况另行制定。
时间:7月10日--9月10日
5.比赛
(1)个人赛
由学校根据全国组委会的安排统一安排,2012年9月22日进行选拔赛;
(2)团体赛赛程:
参赛报名:2012年6月1日——10月20日
学校预赛:2012年10月5日——10月15日
产品提交:2012年10月18日——11月10日
产品初审:2012年10月22日——11月23日
公布决赛名单:2012年12月1日前
现场决赛:2012年12月16日
八、联系信息
本校联系信息:
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实验室 姚光顺
地址:会峰校区科技实验楼 S106
电话:3510481,661536
具体竞赛内容及比赛详细情况请访问全国信息技术大赛官方网站:.cn.其他未尽事宜,另行通知。
第二篇:第七届全国中学生作文大赛
牡丹江市邮政杯、庆“六一” 中小学生作文大赛活动方案
一、活动宗旨:
为了传承中华文化,弘扬民族精神,提高中小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文学修养和写作能力,为广大中小学生搭建一个交流的平台,展现当代中小学生的精神风貌,发掘和培养文学新苗。
二、活动主题:“诵读经典,感悟成长”,旨在鼓励和引导中小学生在诵读、书写、讲解等学习中华经典的过程中,用文字记录下所思、所感、所悟,既可以是对作品和作者本身的认识、理解,也可以是对作者精神追求、传统文化思想、革命主义情怀的感悟,还可以是对祖国、对家乡、对父母、对老师的热爱、感激之情或对美好生活的赞美、憧憬之情的表达。让孩子们用笔写下真情实感,用笔画出美好生活。
三、主办单位:牡丹江市教育局
牡丹江市邮政局
承办单位:牡丹江市中小学校外教育活动中心
黑龙江教育杂志社牡丹江工作站
四、组委会:
组 长:贾树生 牡丹江市教育局副局长 副组长:张 桥 黑龙江教育杂志社社长
韩国军 牡丹江市邮政局副局长
成 员:关海林 市校外教育活动中心主任
那宏达 牡丹江市邮政报刊发行局局长
李 杰 市校外教育活动中心副主任
关志生 《牡丹江教育》编辑部副主任
商楠楠 市校外教育活动中心活动部主任
五、活动时间:
2011年5月15日起至2011年6月10日止。各学校组织初选,所有参赛作品(含初评作品)于6月10日前上交组委会。评委会于6月完成终评。
六、参赛对象:
各县市(区)所属义务教育小学生和初中学段在校学生。
七、奖项设置:
1.学生作文奖。一等奖10名,二等奖20名,三等奖30名,优秀奖100名。颁发获奖证书及奖品,获奖作品将陆续在《初中生学习》《小学生天地》上刊发。
2.指导教师奖。获奖作品的指导老师(1名)均获得优秀指导老师奖,同时刊发学生作品时标注指导教师。
3.优秀组织奖。凡组织500名以上学生参赛的单位,大赛组委会将颁发相应奖牌。
八、参赛要求:
1.大赛本着自愿参加的原则,不收取任何参赛费。分小学组(1—3年,4—6年)、初中组分别进行,参赛作品要求原创,如有抄袭,经查实取消比赛资格。
2.参赛体裁不限,大赛用纸规格为A4打印(纸张自备);字体要求:题目宋体2号字,正文仿宋3号字;注明作者姓名、学校、班级、指导教师、联系电话。
3.参赛以各县(市)区,直属学校为单位统一参赛,不接受个人报名。
4.组委会办公室设在牡丹江市中小学生校外教育活动中心活动部 联系人:韩 莹 电话:6920176 邮箱:xwjyhdb@163.com 附件:中小学生作文大赛推荐参赛报名表
牡丹江市教育局
牡丹江市中小学校外教育活动中心
二〇一一年五月十五日
第三篇:第七届全国信息技术应用大赛Office办公自动化高级应用决赛试题
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
第七届全国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大赛决赛试题
Office办公自动化高级应用
请仔细阅读并严格遵守题目中关于文件命名和保存的要求。
考生开始答题时,首先创建以“准考证号”命名的文件夹(形式如:102029618),并将考试结果严格按题目上的命名要求进行命名并直接保存在该文件夹下。
注意:考生不得在该文件夹下创建任何子文件夹,所有考试结果均直接保存在该文件夹根目录下。
考生答题完毕,选中整个文件夹,用Winrar压缩工具打包后存放在本考场指定的考试结果存放地址,经监考老师确认上传无误后方可离开考场。
注意:在提交答案时,请务必选中上述存放作品的文件夹(如前面创建的102029618文件夹,而不是文件夹下的全部文件)进行压缩,在完成答案提交后,请确保上述压缩包仍保存在本地计算机中。
请务必按照试卷要求提交指定的文件,不得包含非题目要求的过程文件和临时文件,不得包含本试题文件和试题素材。
凡违反上述规定的考生,其成绩一律按零分处理。
一、人口是影响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国家统计局在2012年8月发布了热点专题分析报告“人口总量平稳增长,就业局势保持稳定”,见素材文件“1-素材-统计报告.docx”。请以该报告为素材,根据以下要求进行文档制作,并将文档保存为“1-人口与就业.docx”。
具体制作要求如下:
1.设计并制作文档封面作为首页。主标题为“人口总量平稳增长,就业局势保持稳定”,副标题为“从十六大到十八大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三”(提示:可在Word提供的封面主题基础上进行设计)。要求显示制作者和制作时间;封面页不显示页码。
2.第二页和第三页设计为目录页。要求第二页目录显示至少两级标题;第三页为图表
目录;目录页的页码以“i,ii,iii,…”方式编码。
3.从第四页开始显示正文内容。要求正文页码起始为1;以“
1、1.1、1.1.1”的多级标题
形式对文档标题进行自动编号;在正文的奇数页页眉显示文档主标题,偶数页页眉显示文档副标题。
4.根据素材中的蓝色文字对文档进行指定的操作:
(1)以脚注方式在文档中显示文档来源信息文字:“国家统计局网站:http:///tjfx/ztfx/sbdcj/t20120817_402828530.htm”。文中所有脚注要求以连续编码方式进行编号。
(2)正文页码以“1,2,3…”方式编码;文档中所有表的标题均置于表格上方,设置为文本左对齐;图的标题置于图下方,设置为文本居中;表和图的编号要求自动编码;在正文相应位置插入“见表X”、“见图X”的文字,所见图和表的编号在图表编号发生变化时自动更新。例如正文中为“见表1”,当表1位置调整为表3时,正文提到的“见表1”文字会自动更新为“见表3”。
(3)根据制作需要,在文档适当的位置插入素材图片“1-素材-图1.jpg”、“1-素材-图2.jpg”、“1-素材-图3.jpg”、“1-素材-图4.jpg”、“1-素材-图5.jpg”、“1-素材-图
6.jpg”、“1-素材-图7.jpg”和“1-素材-图8.jpg”,要求图文混排,和谐美观。(提示:可根据需要对图片颜色、明暗度、艺术效果、大小等属性进行调整。除了素材中提供的图片,还可以根据需要使用剪贴画图片。此外的其他图片一律不可使用。)
(4)参照素材文件中的制作要求1,在文字“东部”后添加脚注信息,注释区域划分的含义;为表1添加斜线表头并进行美化。
(5)参照素材文件中的制作要求2,已知2002年0-14岁人口为28774万人,15-64岁人口为90302万人,65岁及以上人口为9377万人,在2011年这三个年龄段人口分别为22164万人、100283万人、12288万人,制作“表X:2002年和2011年全国人口年龄结构情况”,显示2002和2011年各年龄段人口数(单位为万人)以及各年龄段人口数占总人口数的比重情况(单位为%)。并且根据该表的数据,制作“图X:2002和2011年人口年龄结构”,要求以圆环图进行展示。
(6)参照素材文件中的制作要求3,以图和表的形式显示2002和2010年人口素质比较情况。
(7)参照素材文件中的制作要求4,根据已知的2002-2011年全国城镇就业人员与乡村就业人员数据制作“图X:就业人员变化情况”。
(8)参照素材文件中的制作要求5,重新制作“图X:2002年、2011年就业人员
三次产业结构”,替换原图(提示:图表类型保持饼图,图表格式可以自行修改)。
(9)参照素材文件中的制作要求6,以批注形式为“城镇非私营单位”添加文字注释“城镇非私营单位是指城镇范围内全部国有、城镇集体、联营、股份制、外商投资及港澳台商投资等法人单位,不包括私营法人单位和个体工商户”。
(10)参照素材文件中的制作要求7,重新制作“图X:城镇登记失业人数和失业率”,替换原图(提示:图表类型与原图相同,图表格式可以自行修改)。并在图的标题处添加脚注,脚注内容为“本图数据来源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11)在正文末尾添加索引页,标识出“人口”、“就业”、“出生率”、“死亡率”、“增加”、“减少”、“提高”、“降低”出现的页码信息。
(12)要求文档双面打印、在左侧0.5cm处装订,设置合适的页边距,令文档显示美观。
5.根据表1中2002-2011年全国总人口变动情况的数据,应用趋势线趋势分析功能,利用线性回归模型,对2012年的总人口数量进行分析,并将分析过程涉及的数据和图表保存在“1-人口与就业.xlsx”的“2012总人口预测”工作表中。
6.报告显示近年来在第二、第三产业的就业数量有所提高。这对于计算机专业毕业背
景的小王而言,有了更多的就业发展机会。本科毕业后小王找到一份软件研发的工作,进入工作后很快适应了新环境,业绩也不断攀升。为改善个人生活条件,小王计划在单位附近购房,因经济条件有限,他需要向银行贷款80万,贷款期限为20年,小王按照固定利率(6.55%)、等额分期付款的方式贷款,请计算小王每年应偿还的金额;如果小王每年的偿还能力是12万,请计算出他可贷款的最高金额。将计算数据保存在“1-人口与就业.xlsx”的“贷款计算”工作表中。
7.请以PowerPoint文档的方式,制作不超过6页的演示文稿,以清晰、简洁的方式描
述上述两个文档(1-人口与就业.docx、1-人口与就业.xlsx)的制作思路、问题解决的基本原理以及完成的主要过程,并将演示文稿保存为“1-人口与就业.pptx”。
【分数】60分
提示:该大题完成后,应提交三个文档——“1-人口与就业.docx”、“1-人口与就业.xlsx”和“1-人口与就业.pptx”。
二、已知某大型连锁超市在商品销售、物流管理、人员管理方面的相关信息,请根据以下
要求进行文档制作,将制作的文档保存在“2-连锁超市.xlsm”文件中。
具体制作要求如下:
1.该超市水果部统计了该部门9月1日的商品销售情况,每个商品销售一次,会被记
录一次,记录数据见素材“2-素材-水果销售记录.xlsx”。根据素材提供的数据,计算销售的水果品种以及对应的销售次数,并制作图表加以展示。要求在图表中使用到素材图片“2-素材-图1.jpg”,将制作关键步骤的说明与截图(如以第一步、第二步方式描述)以及制作结果保存在“2-连锁超市.xlsm”的“水果销售”工作表中。
2.该超市有甲、乙两个水果供货点,分别有同一种水果货物40箱和14箱,可向3个
门店M1、M2、M3进行供应。三个门店需要的水果量为18、20、16箱,由供货点向三个门店供应的成本如下:
请给出最佳运输方案使总体运费最低。利用规划求解解决该问题,将制作过程和结果保存在“2-连锁超市.xlsm”的“物流安排”工作表中,要求包含该问题求解的主要步骤说明和截图。
3.为了进一步扩大市场,连锁超市计划在一些城市、地区新开门店。负责筹划的小李
搜集了一些资料(见素材“2-素材-超市选址的三大策略.txt”、“2-素材-连锁超市选址策略.txt”和“2-素材-中型超市选址技巧.txt”提供的文字内容),可根据需要使用图片素材“2-素材-图1.jpg”“2-素材-图2.jpg”、“2-素材-图3.jpg”、“2-素材-图4.jpg”、、“2-素材-图5.jpg”、“2-素材-图6.jpg”和“2-素材-图7.jpg”,还可利用剪贴画图片(此外的其它图片一律不可使用),就超市选址问题制作一个不超过12页的演示文稿向上级汇报,将文件保存为“2-超市选址.pptx”。要求自行从所给的素材资料中提炼至少四个选址应考虑的方面,并在演示文稿中进行说明;使用不超过2页(注:这两页计算在整个文档12页中)的幻灯片描述幻灯片设计思路和制作特色,这一部分置于整个演示文稿的最后。
4.为了提升企业营业额,超市集团经常对业绩出色的员工进行奖励。已知部分员工的销售业绩数据“2-素材-员工销售.xlsx”。要求使用条件格式功能突出显示销售额超
过2000的单元格;利用VBA编程添加一个命令按钮,单击该命令按钮可将销售额小于1500的员工姓名设置为加粗红色,所在单元格设置为蓝色边框、黄色填充背景;使用数据透视表功能,显示各分店每位员工的销售情况。制作结果保存在“2-连锁超市.xlsm”的“员工销售”工作表中。
5.在第4点要求的基础上,挑选出销售量在前五名的员工,利用素材图片“2-素材-
图8.jpg”,应用邮件合并功能制作奖状。要求显示文字为“XXX先生/女士,祝贺您在2011年上半年销售排行中取得第X名的优异成绩,特发此状,以资鼓励!”。要求根据员工性别,在称呼处显示相应的“先生”或者“女士”;落款处注明年月日信息,并制作一个红色印章盖在落款上的效果,印章文字为“日日升连锁超市集团”,印章中间有一个“奖”字。邮件合并数据源保存为“获奖员工.xlsx”,邮件合并文档保存为“获奖员工.docx”。
6.出勤情况是员工业绩考核的一个部分,人事部制作了一份考勤表,见素材图片“2-
素材-图9.jpg”。要求利用素材表“2-素材-员工销售”中13位员工的姓名,制作一份考勤表,并进行表格的美化;将考勤表制作过程录制为一个宏;然后在考勤表中自行设计出勤数据(注:要求各种出勤情况至少出现1次),并利用公式和函数自动计算每位员工的出勤、缺勤、事假和迟到的次数。制作结果保存在“2-连锁超市.xlsm”的“考勤表”工作表中。
【分数】60分
提示:该大题完成后应提交四个文档——“2-连锁超市.xlsm”、“2-超市选址.pptx”、“获奖员工.xlsx”和“获奖员工.docx”。
第四篇:“中国航信杯”第七届全国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大赛
“中国航信杯”第七届全国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大赛
活动方案
一、大赛背景
为加快实用型信息技术人才培养的步伐,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于2000年5月启动了全国信息技术应用培训教育工程(简称ITAT教育工程)。ITAT教育工程面向信息技术相关专业在校学生和在职人员,以提高信息素养、培养动手能力、提升就业技能为宗旨,总体目标是成为规模最大、培训课程最实用、培训费用最经济、培训质量最可靠的实用型信息技术人才培养工程,为我国信息产业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工程启动十二年来,凭借先进的人才培养理念,独特的教学方法,丰富的教学资源,规范的管理和严谨的考试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截止目前,累计编写教材130余本,开发网络教学课件90余门,在全国教育教学机构中建立授权推广中心20余家和培训基地400余家,培训规模超过400万人次,考试认证达120万人次。
2010年,我中心在ITAT教育工程的基础上启动了“计算机辅助技术”、“物联网应用技术”、“三网融合移动互联”、“电子信息技术”、“工业自动化”等领域的专业人才培训项目,与ITAT教育工程一起,共同构成了全面覆盖信息技术各主要领域的职业能力培训、认证体系。
自2005年以来,我中心在全国范围内连续举办“全国ITAT教育工程就业技能大赛”,在检验ITAT教育工程人才培养效果的同时,为广大青年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个人信息技术应用水平的平台,得到了教育部有关领导的高度重视,相关司局的大力支持,各省教育厅和各有关院校的积极响应,更得到了参赛师生的广泛好评,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2011年,我中心将这项赛事名称正式更改为“全国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大赛”,比赛形式分为个人赛和团体赛两种,考试科目涵盖了程序设计、软件应用、艺术设计、移动互联网、电子工程、CAD技术等专业领域。第六届大赛全国共设了31个省级赛区,参赛学校达到1168所,参加个人赛的学生152404人,参加团体赛的队伍762支。
在总结前六届大赛组织经验的基础上,我中心定于2012年5月—12月继续举办“中国航信杯”第七届全国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大赛。本届大赛得到了中国航信集团、中兴通讯、联想集团、和利时集团、北京亚控、知金教育、正保教育集团、STC集团、赛普锐斯、赛灵思、西门子软件、东方爱智、城通科技等企业的大力支持,为本届大赛提供技术支持、比赛平台和就业岗位。
本届大赛将继续以紧跟技术发展,深入行业应用,贴近用人需求为竞赛思路,为参赛学生提供一个展示个人信息技术应用水平的舞台,为参赛学校提供一个展
1示各自教学水平和特点的平台,为用人企业提供一个发现优秀信息技术人才的捷径,让更多的学校、学生、企业在这项赛事中受益,为促进国家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建设和谐社会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
二、大赛安排
(一)组织机构
大赛设全国指导委员会,负责对本届大赛进行全面的指导和监督;下设大赛组织委员会,负责本届大赛的组织管理工作。另外,大赛设专家委员会,负责大赛的命题、阅卷和技术指导工作。为保证大赛在各地的顺利进行,参赛省份设赛区指导委员会,负责对赛区工作进行指导和监督;设赛区办公室,协助大赛组委会承担赛区的组织管理工作。
(二)比赛科目
本届大赛分个人赛和团体赛,共设个人赛科目11个和团体赛科目6个,每个学生可以参加一个科目。
个人赛:参赛学生以个人为单位参赛,通过初赛、复赛、决赛的流程决出各种奖项。比赛科目有:
1、Office办公自动化高级应用;
2、C语言程序设计;
3、JAVA语言程序设计;
4、Flash动画设计;
5、平面设计;
6、三维动画设计;
7、二维CAD机械设计;
8、二维CAD建筑设计;
9、移动互联网站设计(HTML);
10、电子商务运营;
11、PCB设计。
团体赛:参赛学生以团队(每支队伍不超过3名学生和2名指导教师)为单位报名参赛,按要求提交作品,经过专家初审后确定进入决赛的团队,再通过现场决赛决出各种奖项。比赛科目有:
1、“中兴通讯杯”智能终端创意大赛;
2、“联想〃乐商店杯”Android应用开发大赛;
3、“亚控杯”组态软件应用设计大赛;
4、“和利时杯”电气控制应用设计大赛;
5、电子系统设计大赛;
6、高端装备制造综合技能大赛(CAD+CAE+CAM)。
(三)奖项设臵
个人赛全国特等奖每科目2人(分本科及以上组和专科及以下组,各1人)、全国一等奖每科目20人(分本科及以上组和专科及以下组,各10人)、全国二等奖共约500人(每个科目根据参赛人数不同名额不同)。个人赛同时设省级一等奖800名(即进入决赛的同学)、省级二等奖2000名、省级三等奖4000名;
团体赛设全国特等奖每科目2队、全国一等奖每科目10队,全国二等奖共200队(每个科目根据参赛队数量不同名额不同)。团体赛同时设省级一等奖约300队(即进入全国决赛的队伍)、省级二等奖600队。
大赛另设参赛学校的组织奖、伯乐奖和指导老师奖。部分团体赛科目另设杰出教学贡献奖,对在组织规模和竞赛成绩方面取得综合优异的院校进行奖励。
为了激励参赛学生的创新创业,知金教育特别针对参加Android应用开发大赛并提交商业计划书的团队,评选1个最具商业价值金奖,3个最具商业价值奖,和20名最佳创业指导教师奖,优秀参赛团队及院校可获得知金基金的创业支持。
有关奖项设臵视实际参赛规模调整。
(四)活动安排
1、学校报送参赛回执表
(1)时间
参赛回执表的报送截止日期为2012年9月10日。
(2)内容
有意参赛的学校可通过电子邮件或传真将参赛回执表报送至大赛组委会或赛区办公室,大赛组委会接到参赛回执表后,将参赛学校信息上网,设定为大赛报名点,生成该校管理帐户并告知学校负责人。同时,大赛组委会将大赛的相关宣传资料邮寄至参赛学校。
2、赛区筹备会
(1)时间
2012年5月、6月、9月
(2)参会人员
教育部和省教育厅相关部门负责人、大赛组委会有关负责人,赛区办公室负责人以及参赛学校有关负责人。
(3)内容
大赛组委会有关负责人介绍大赛的总体部署
大赛网上管理系统的使用
本届大赛的考试方式调整和新科目的比赛说明
赛区办公室负责人介绍本赛区的组织工作安排
赛区组织工作的座谈交流
3、师资培训
(1)时间
2012年6-9月
(2)培训对象
大赛指导老师
(3)内容
实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解析
利用大赛推荐教材、课件等开展赛前培训的方法介绍
本届大赛的命题原则和比赛说明解析
各比赛科目相关的技术要点串讲
各比赛科目所涉及的相关专业教学方法研讨
有关师资培训的详细事宜,另行通知。
4、校园行活动
(1)时间
2012年5月、6月、9月、10月、11月
(2)参与人员
大赛组委会有关负责人,赛区办公室负责人以及企业有关负责人。
(3)内容
面向学生的大赛巡讲活动,邀请相关行业著名企业人力资源总监和技术总监介绍行业的发展前景和前沿技术,分析人才需求和就业市场,论述职业发展和从业之道;大赛组委会负责人介绍相关比赛科目。
有关校园行活动的详细事宜,另行通知。
5、赛前培训
(1)时间
2012年6月—9月
(2)内容
报名参赛学生可在网上免费学习所报比赛科目的网络课件
参赛学校可以自行组织集中的面授培训
大赛组委会在6月1日之前在大赛指定网站上公布各科目比赛说明和网络课件,参赛学校可以此为参考开展赛前培训。
6、个人赛报名
(1)时间
2012年6月1日—9月15日
(2)内容
大赛采取网上报名的方式。预赛报名工作以参赛学校为单位进行,可以采用个人报名或统一报名两种形式。
学生个人报名可登陆大赛官方网站(.cn、),进入第七届全国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大赛页面,点击“网上报名”进行在线注册报名,报名时需正确选择所在学校和参赛科目。统一报名则由参赛学校负责老师通过学校帐号批量导入学生信息。
非参赛学校的学生可以选择邻近的参赛学校报名点报名。报名之后,凭身份证和学生证到报名点(在线注册报名时,可见报名点的详细信息)核准报名信息。
学生报名后,可以免费参加大赛组委会提供的在线测评,对自己的个人性格、职业规划、学习能力、沟通能力、团队合作、执行力等进行综合测评,加强对自身的认识。
报名截止前,参赛学校负责人对学生的报名信息进行审核,未经审批的报名信息,大赛组委会视为无效信息。
7、个人赛预赛
(1)时间
2012年9月22日
(2)内容
个人赛预赛采取全国统一时间考试,参赛学校自行组织的方式。参赛学校在预赛期间应按照大赛组委会的要求,张贴宣传海报、悬挂横幅,做好大赛的宣传工作。预赛总人数不满50人的参赛学校,不予设预赛考点,采取就近合并到其他参赛学校的方式。
个人赛预赛题型为客观题和主观题两种,由大赛组委会提供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学校自行安排专业老师阅卷。阅卷后学校老师于9月30日前将预赛成绩登入大赛系统,大赛系统依据参赛学校的参赛规模、预赛成绩以及各科目的整体参赛人数等因素,自动确定复赛名额。
8、个人赛复赛
(1)时间
2012年10月13日-10月31日
(2)内容
个人赛复赛采取学生提交作品,全国统一阅卷的方式:
2012年10月13日,大赛组委会公布复赛名单和复赛题目;
2012年10月15日-31日,学生按照各科目指定时间、指定方式提交作品; 大赛组委会收到复赛作品并汇总整理后,交大赛个人赛阅卷组专家进行封闭阅卷。
根据复赛成绩产生省级的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获得省级一等奖的学生进入全国决赛。决赛名单在12月1日前公布。
9、个人赛决赛
(1)时间
2012年12月16日
(2)内容
个人赛决赛在北京举行,由大赛组委会指定的学校承办,大赛组委会负责决赛的组织实施。通过现场决赛产生全国的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
10、团体赛
(1)组织形式:
团体赛参赛学生以团队形式参加比赛,每个团队不超过3名学生和2位指导教师。
大赛组委会于2012年6月1日前公布团体赛比赛说明。参赛队在指定时间按要求完成产品设计,并将产品和相关文档、资料寄送给大赛组委会,由大赛组委会组织专家安排初审。通过初审产生团体赛的省级一等奖、二等奖,获得省级一等奖的队伍进入北京的决赛。
团体赛决赛由大赛组委会统一组织,组委会指定院校承办。团体赛决赛由现场产品演示、现场答辩、现场实操考试等环节组成(每个科目根据实际情况有所不同,详见该科目比赛说明),由团体赛评审专家组现场打分。通过现场决赛产生团体赛的全国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
(2)团体赛赛程:
参赛报名:2012年6月1日——10月20日
产品提交:2012年10月18日——11月10日
产品初审:2012年10月22日——11月23日
公布决赛名单:2012年12月1日前
现场决赛:2012年12月16日
11、颁奖典礼
(1)时间
2012年12月18日
(2)地点
北京
(3)参与人员
教育部有关部门领导、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领导、各省教育厅有关部门负责人、有关专家、企业代表、媒体记者、大赛组委会有关负责人、赛区办公室有关负责人、参赛学校代表、参赛学生代表等。
(4)活动安排
教育部有关部门领导致辞
有关领导为获奖学生和获奖单位颁奖
获奖学生代表和获奖单位代表发言
企业代表发言
专家委员会主任对大赛进行点评
大赛组委会负责人作大赛总结
第五篇:关于组织参加第七届全国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大赛的通知
关于组织参加第七届全国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大赛的通知
全院各班级:
由国家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主办的第七届全国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大赛将于今年10月~12月举行,大赛设个人赛和团体赛,预赛合格发教育部承认的合格证书、复赛决出优胜奖和第三等奖,决赛决出一二等奖。欢迎同学们踊跃报名,有关第七届全国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大赛的详细信息,可登陆大赛指定网站(.cn)查询。
学院十分重视本次大赛,由数计系负责本项工作,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参赛项目
Office办公自动化高级应用、C语言程序设计、JAVA语言程序设计、平面设计、Flash动画设计、三位动画设计、二维CAD建筑设计、二维CAD机械设计、移动互联网站设计、电子商务运营、Proteus PCB设计等11项个人赛科目,另设高端装备制造综合技能、Android应用开发、智能终端创意、电气控制应用设计、组态软件仿真控制、电子系统设计等6个团体赛科目。
二、报名方式及时间
此次大赛免费报名。报名时以班级为单位统一到行政楼5楼数计系吴老师处报名,联系电话:***。报名时提交身份证复印件及电子版照片(规格为:宽为2.5cm,高为3.5cm,JPG格式,像素数最低为150像素/点,命名为:姓名+身份证号码,如张三360201XXXXXXXXXXXX)。
报名截止时间:2012年9月26日。
三、比赛方式、时间及地点
1.预赛
(1)比赛方式:采取统一时间网上在线考试、系统自动阅卷,实时出成绩的方式。大赛系统依据预赛成绩等因素自动确定复赛名额。
(2)比赛时间:2012年10月13日
(3)比赛地点:江西教育学院
2.复赛
(1)比赛方式:复赛采取统一时间网上在线考试、局域网提交比赛结果的方式。通过复赛产生大赛的三等奖和优秀奖学生名单,同时按科目复赛成绩产生决赛名额。
(2)比赛时间:2012年11月3日
(3)比赛地点:由大赛江西省赛区组委会安排
3.决赛
(1)比赛方式:由大赛组委会统一安排
(2)比赛时间:2012年12月16日
(3)比赛地点:北京
四、注意事项
报名参加比赛的同学可以登陆大赛指定网站(.cn)下载历年真题进行模拟训练。
免费报名参加比赛,免费培训,成绩合格可发教育部承认的合格证书,成绩优秀可以角逐教育颁发的奖项,欢迎同学们踊跃报名。
教务处
数计系
2011年9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