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东亚三国近现代史》 读后小感
直面历史 共赢未来
东亚,从近代以来就是让世界关注的焦点地区,而该地区的三个重要国家――中日韩的一举一动亦影响着整个世界。三国间有合作也有分歧,而三国分歧的重点之一在于三国对历史的认知。
翻开东亚的近现代史,是侵略和抗争的历史,日本对朝鲜半岛的殖民统治,对中国的入侵,朝鲜半岛人民为独立自由而战,中华儿女为国家完整、民族自强而战。最终日本战败,中国获得了近代以来首次对外战争的胜利,而朝鲜半岛却因美苏分区占领最后演变成了朝鲜、韩国两个国家,至今尚未完成国家统一。进入现代,大的战争不再容易发生,中日韩三国间的交流日益增加,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92年中韩建交。中日韩三国走向了一个全新的发展局面。
新的发展局面并不代表之间没有分歧。首先,日本对侵略中韩两国的历史持暧昧的态度,从未有过正式的官方的承认与道歉,极右势力更是美化战争,淡化侵略,靖国神社的甲级战犯牌位更是中韩人民心中的痛。其次,领土问题上,日韩争议的独岛,中国的钓鱼岛,都是争执的焦点所在。但真正阻碍发展的还是三国历史问题。
当下,三国中的任意一国的发展没有其他两国都会大打折扣,尤其是金融危机的冲击,日韩两国对中国的依赖更是空前加大。三国的关系一直在曲折中前行,官方也好,民间也罢,有过蜜月期,也有过激烈的对峙。要在未来走得更加长远,或许正视历史是一个关键因素。我们不支持一直以一种仇恨的心态去对待一个曾经给祖国带来过巨大伤痛的国家,我们希望在双方都付出了血的代价之后,能够建立起一种真正的平等和谐的关系。但是我们同时也不会忘记历史,更不能容忍对历史的篡改,对历史的否定。我们希望在新的发展局面中,记住历史的教训,坚决拒绝以发展为借口的侵略行为,战争带来的伤害不需要我们再次用实际行动去证明。我们渴望和平,但不惧怕战争,如果侵略再次发生,我们依旧会像先辈们一样,以血肉之躯守护我们的祖国。
直面历史,才能不让我们重蹈覆辙;直面历史,才能让彼此更加亲近;直面历史,才能携手共赢未来。
《东亚三国近现代史》读后感
第二篇:《矛盾论》读后小感
《矛盾论》读后小感
2011级法学二班 01106027官建
近段时间,我阅读了毛泽东所著的《矛盾论》这篇文章。《矛盾论》是毛泽东同志运用马列主义的普遍原理,系统地论证了对立统一学说,阐明了对立统一规律的实质和核心。在《矛盾论》中,既有历史知识的厚度,又有哲理思想的深度,而且把史论有机地结合起来,具有一种立体感。读《矛盾论》后,它的哲学思想,使我的认识的到了升华,对我个人思想发展是根深蒂固的,对我的个人价值取向和道德取向具有深远影响。
毛主席的《矛盾论》写于1937年8月,是继《实践论》后的又一篇哲学论文。毛泽东同志写出了《矛盾论》和《实践论》这两篇文章,是借以说明主观主义和教条主义的危害性,并以此来统一全党的思想。可以说,这两篇文章是对建党16年来中国革命经验和教训的哲学概括和总结。
在《矛盾论》中,毛泽东同志首先阐明了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是两种宇宙观的对立。这两种对立的宇宙观是人们对世界的不同看法。形而上学的宇宙观用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去看世界,把世界上的一切事物,一切事物的形态和种类,都看成是永远彼此孤立和永远不变化的。唯物辩证法的宇宙观与此相反,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互相联系、互相制约、不断运动和变化发展的;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为我们揭示了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指出了事物的矛盾法则,即对立统一的法则,是唯物辩证法的最根本的法则。
矛盾是孕育和存在于世界上一切事物之中的,在中国共产党的发展过程中也是如此。毛泽东主席所指出的“党内不同思想的对立和斗争是经常发生的,这是社会的阶级矛盾和新旧事物的矛盾在党内的反映。党内如果没有矛盾和解救矛盾的思想斗争,党的生命也就停止了。”是啊,世界上无论任何事物,都是在不断产生矛盾和解决矛盾的过程中不断向前发展的,正如毛泽东同志所指出的“矛盾是普遍的、绝对的,存在于事物发展的一切过程中,又贯穿于一切过程的始终”。
毛泽东还指出,矛盾的普遍性包括两方面的意义:一是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二是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事物在发展过程中所包含的差异就是矛盾。“没有什么事物是不包含矛盾的,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矛盾的特殊性存在于普遍性之中,普遍性也存在于特殊性之中,两者是相互联系的。矛盾的特殊性有其不同的发展阶段。在研究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时要用发展、全面的观点,多方面、多层次分析和把握矛盾的特殊性。既要分析事物在其发展过程中和同一发展过程不同阶段的矛盾的特殊性,又要分析不同事物的矛盾和与之相联系的矛盾。
针对主要矛盾和主要矛盾方面,毛泽东指出,事物发展过程中包含的各种矛盾的发展是不平衡的,要区分其主要的和非主要的;矛盾的双方,其发展也是不平衡的,必须区分其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研究任何过程,如果是存在着两个以上矛盾的复杂过程的话,就要用全力找出它的主要矛盾。捉住了这个主要矛盾,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了。”这为我们指出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对主要矛盾方面,毛泽东指出:“矛盾的两方面中,必有一方面是主要的,他方面是次要的。其主要的方面,即所谓矛盾起主导作用方面。事物的性质,主要地是由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所规定的。”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在一定的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矛盾的主要方面起了变化,事物的性质也就随着起变化。对不同性质的矛盾要采取不同的解决方式。
同时,毛泽东的这一论断“不同的矛盾,只有用不同质的方法才能解决”为我们解决不同性质的矛盾指明了方向,这大千世界所发生的事情,所产生的矛盾,其原因、其性质各不相同,所以,解决的方法也就各不相同,不能用“一刀切”的方法来解决,比如说这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就要用社会主义革命的方法来解决;这我们党内的矛盾,就要用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方法来解决;在改革开放这一特定的历史时期,出现了先富起来的一部分人,而绝大部分人才刚刚解决了温饱问题,甚至有一部分人还处在贫困线上这样就出现了贫富之间两极分化的矛盾,而要想解决这个矛盾,不能靠别的,只能靠发展经济,只有经济发展起来了,就业的岗位增加了,人们的收入提高了,才能改善人民的生活,也才能解决贫富不均的矛盾。
用什么方法去看世界,用什么方法去分析问题,最后得出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必须重视的问题。通过学习《矛盾论》,我们在解决问题时,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片面地看问题,照抄照搬某些框框本本。要树立正确的宇宙观,用科学的观点来看待万事万物,看待事物的发展变化;用科学的观点去分析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要学会用这个规律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在工作、学习中要从纷繁的矛盾中找到主要矛盾,抓住主要矛盾,解决主要矛盾。要用辨证的观点看问题,看到矛盾的发展变化,看到矛盾的特殊性,实事求是地对特殊矛盾进行具体分析、具体解决,确立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思想路线。
第三篇:《三国演义》读后小感
《三国演义》读后感
姓名:吴小爽
班级:旅游管理111
学号:2221111
4读完厚厚的一本三国演义,不禁感叹历史的“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三国演义真的为读者生动活现地演义了一个历史故事,也让我从中学到了一些为人处世之道。
首先讲讲《三国演义》的一些版本。
《三国演义》问世以后不久,就出现了“士君子之好事者,争相誊录”(庸愚子:《三国志通俗演义序》)的盛况。嘉靖元年(1522年),出现了最早的刻本《三国志通俗演义》。此后,各种各样的刻本层出不穷,历数百年而不衰,直到今天,我们知道的明代刻本还有二十多种,清代刻本还有七十多种。可以说,《三国》版本之多,在古代小说中是无与伦比的。从如此多的《三国》版本中我们可以看出古人对《三国》的透彻的研究,那么《三国》到底有哪些值得我们研究的地方呢?
第一,人物。
1.它成功地塑造了众多的人物形象。全书写了1798人,其中主要人物都是性格鲜明、形象生动的艺术典型。各类人物各有共性;同类人物各有个性。作者描写人物,善于抓住基本特征,突出某个方面,加以夸张,并用对比、衬托的方法,使人物个性鲜明生动。这是作者塑造人物的一条基本原则。小说中运用这一原则的最好说明,就是向来人们所谓的“三绝”,即曹操的“奸绝”——奸诈过人;关羽的“义绝”——“义重如山”;孔明的“智绝”——机智过人。小说刻画人物的主要方法是:把人物放在惊心动魄的军事、政治斗争中,放在尖锐复杂的矛盾冲突中来塑造。对于主要人物,往往通过一系列的故事情节和人物语言表现其复杂的性格。书中有上百个人物、无数的军事谋略,加上作者本身借着历史人物,来阐述忠、教、仁、义、爱的道理,更是深入人心。它写的庸主献帝、刘禅,无能之辈吕布、袁术、袁绍、刘表、刘璋,气量狭隘的周瑜,长厚的鲁肃,勇者张飞、许楮、典韦,无不个极其态。或许有人要深究,觉得三国里面的人物刻画的不生动,没有灵性。这点我觉得是大可不必的,毕竟《三国》归根结底也只是一部演义小说,演义小说有他的严肃性,是不可能同《红楼梦》一样去描写、刻画人物的。所以,作为中国长篇小说的开端,《三国》能将如此多的人物安排得井井有条就已经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了。第二,战争。
.它长于描述战争。全书共写大小战争四十多次,展现了一幕幕惊心动魄的战争场面。其中尤以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彝陵之战最为出色。对于决定三国兴亡的几次关键性的大战役,作者总是着力描写,并以人物为中心,写出战争的各个方面,如双方的战略战术、力量对比、地位转化等等,写得丰富多彩,千变万化,各具特色,充分体现了战争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既写出了战争的激烈、紧张、惊险,而又不显得凄惨,一般具有昂扬的格调,有的还表现得从容不迫,动中有静,有张有弛。注意描写在具体条件下不同战略战术的运用,指导作战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而不把主要笔墨花在单纯的实力和武艺较量上。每次战争的写法也随战争特点发生变化,在写战争的同时,兼写其他活动,作为战争的前奏、余波,或者战争的辅助手段,使紧张激烈、惊心动魄的战争表现得有张有弛,疾缓相间。如在赤壁之战前描写孙、刘两家的合作、诸葛亮、周瑜之间的矛盾,曹操的试探,孙、刘联军诱
敌深入的准备等等。另外,作者在写战争的时候,更加注重战争之前的准备工作,而对于战争中的战斗过程稍微略写。但这并没有减轻战争描写的生动性,小说中层出不穷的计谋让读者读完唏嘘不已,对后世的军事指挥也有重要影响。
第三,地位与影响
《三国演义》在我国小说发展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小说中丰富的军事知识和斗争经验,后人多有采用,张献忠、李自成以及近世洪秀全、张格尔等,对《三国演义》中的经典战例曾多次采用。
从文学角度发展而言,《三国演义》对后世文学的影响更是不可低估的,最明显的就是开创了明清两代小说创作历史上的新风尚。
除此之外,《三国演义》中的许多具体生动的人物故事和曲折动人的情节,又被众多文人和民间艺人用作再创作的重要题材,产生了许多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戏曲文艺作品,在舞台上经久不衰,使“三国”故事更加深入人心,流传广泛,家喻户晓,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现代伟大的革命家、文学家、思想家鲁迅先生曾这样高度评价《三国演义》:后来做历史小说的很多,如《开辟演义》、《东西汉演义》、《东西晋演义》、《前后唐演义》、《南北宋演义》、《清史演义》„„都没有一种能抵得上《三国演义》,所以人们喜欢它,将来也仍旧能保持其相当价值的。
第四篇:《实践论》读后小感
《实践论》读后小感
2011级法学二班 01106027官建
《实践论》是毛泽东写于1937年7月。而此时正是中国革命的生死关头,为了揭露种种不好的现象以推动中国革命的发展,毛泽东写了这篇著名的文章。《实践论》是毛泽东同志最杰出的哲学著作之一。毛泽东在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具体的社会实践,深刻地揭示了认识与实践的密切联系。通观全篇,此文是一篇完美的哲学论文,到处闪耀着思辩的哲学光芒,同时又充满了文学气息。在读完全文之后,我对辩证唯物主义的知行统一观有了更为深刻的了解,才知道知与行居然有那么深的学问,也让我知道伟人与平凡人的区别就在于,伟人能从现象中参悟到本质并付诸实践去认证,而平凡人只能从现象中看到现象而已。
《实践论》文题虽为“实践论”,但其论述的过程却始终不离开认识。通过不断阐述认识与实践的联系,从而更能深刻地表达实践、解释实践。《实践论》谈到,“感觉只解决现象问题,理论才解决本质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一点也不能离开实践。无论何人要认识什么事物,除了同那个事物接触,即生活于(实践于)那个事物的环境中,是没有法子解决的。”这个方法看似平淡无奇,实际上正是许多人忽略了的真理。《实践论》引导我们现在、将来各种实践活动有着极为深远的意义。我们要认真学习它,并领悟其中的思想,应用于我们的实践,从而使我们更好的参与实践,在实践中获取成功,在实践中得到经验。
在革命时期,党内有一部分同志是教条主义思想的,还有一些是经验主义思想的,经验主义的同志长期拘守于自身的片断经验,不了解理论对于革命实践的重要性,看不见革命的全局,虽然也是辛苦地——但却是盲目地在工作,而教条主义者却是披着马克思主义的外衣迷惑了广大的同志,损害性极大,所以毛主席的这篇《实践论》重点是揭露看轻实践的教条主义这种主观主义。没有实践,就没有对现象更深的认识,就没有权威性。事实才能让人信服,没有事实基础支撑即没有实践过的理论都归之为空谈。一切这些知识,离开实践活动是不能得到的。只有感性认识加上理性认识,才能完全地反映整个的事物,反映事物的本质,反映事物的内部规律性。毛泽东之于实践论的认识,正之如马克思之于唯物论的认识。后者为前者而识,前者深化于后者。
毛泽东在《实践论》中总结了,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而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从感性认识而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而能动地指导革命实践,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全部认识论,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
“只有人们的社会实践,才是人们对于外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毛泽东同志对于这句话给了更加深刻准确的诠释:在社会实践过程中,人们达到了思想中所预想的结果,于是认识被证实了,如果达不到,就会在实践中失败,在失败中得到教训、改正思想,然后取得成功。许多人总埋怨机会太少,机会从来就不是少,而是机会来了我们没有信心和能力抓住它。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我们要积极提升自我,积极了解各方面知识与经验,这样当机会来临时,我们才能把握机会,创造成功。我们要抓紧机会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才能做有准备的人。
从实践论中,我们可以知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理论是用来指导实践的,而实践是用来检验理论的,两者不可分割。理论只是人们根据前人的经验,或其自己的推理,而实践是检验理论的唯一标准。想要知道一件事的真伪,必须自己动手才能明白,大概毛泽东深知其中的道理,才写出《实践论》。想让更多的人能理解其中的重要性。判定认识或理论之是否真理,不是依主观上觉得如何而定,而是依客观上社会实践的结果如何而定。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的实践。不但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而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实践是不断发展变化的,真理又是相对与绝对的辩证统一,所以要随着实践的变化而发展真理。公安工作,不能把马克思主义当作教条,不能用理论去切割事实,而应该在实践中不断地验证、修改、补充、完善工作机制,以适应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毛主席在《实践论》里说过,客观现实世界的变化运动永远没有完结,人们在实践中对于真理的认识也就永远没有完结。是的,一切的物质都是不停地运动着的,所以追求真理的脚步不应该停下来。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然后再把理性认识回到社会实践中去,应用理论于实践,看它是否能够达到预想的目的。许多自然科学理论之所以被称为真理,不但在于自然科学家们创立这些学说的时候,而且在于为尔后的科学实践所证实的时候。马克思列宁主义之所以被称为真理,也不但在于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等人科学地构成这些学说的时候,而且在于为尔后革命的阶级斗争和民族斗争的实践所证实的时候。所以,永远不要觉得真理到尽头了,真理永远没有尽头,我们应该贯彻毛主席追求真理付诸实践的精神,做一个唯物辩证的知行统一者。
第五篇:菜根谭读后小感亲笔
菜根谭读后小感
初读《菜根谭》记得那是在12年的暑假,只是朦朦胧胧听了这本书,抱着好奇的心思买了一本就看了起来,马马虎虎字面意思能理解个七七八八,但是越读越觉得没啥意思,因为它讲的是一些大圣大贤之理,当时就觉得有点泛泛之感了,于是就束之高阁。没想到这个寒假无意中又看到了这本·菜根谭·,于是续读起来,或者说重温一下。由于时间问题并没有把整本书读完,但是也受益匪浅。
古人云:‘性定菜根香’,静心沉玩,方乃得其旨。
读《菜根谭》思人世之事,不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本书融会了儒,道,佛三家智慧之精华自成一家之体系。它自从问世以来流传至今,经久不衰的原因在于其,无论哪个阶层,什么样的文化层次,什么样的生活方式都可以在它身上汲取有用的智慧。成功者读它能汲取到平和的心态;失意者读它能汲取再次 奋起的动力;孤傲者读它汲取到;平凡者读它能汲取到伟大的信心;居官者读它能汲取到为民之心。
不仅如此,《菜根谭》在当今的经济社会中,企业家们把其列为必读之书,来充实自己的管理能力,是在经营管理上续学习运用《孙子兵法》《三国演义》之后的,有一股新的风潮。其内容既有出世之言又有入世之文,囊概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我呢作为一个学生定言语不了治国平天下,只是在读菜根谭时对于修身有了一点点的感悟。
毛泽东曾说过:嚼的菜根香百事可做。半部《论语》治天下,一本《菜根谭》定为修身养性之必备。首先是诚信,此为立身之本,正所谓,信人者,人未必尽诚,己则独诚矣;疑人者,人未必皆诈,己则先诈矣。如果大家都能做到独诚,不疑人,那么在当今社会则不会出现一系列的诚信问题,合作伙伴也不会一夜之间反目了。对于做事上要要做到无事寂寂,有事惺惺。因为正如菜根谭中所言:无事时,心易昏冥,宜寂寂而照以惺惺:有事时,心易奔逸,宜惺惺而主以寂寂。还要做到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即小处不渗漏,暗处不欺隐,末路不迨荒才是个真正英雄。
正确对待世界间的的万物自古是人们的最高追求,“天地景物,如山间之空翠,水上之涟漪,潭中之云影,草际之烟光,月下之花容,风中之柳态。若有若无,半真半幻,最足以赏人心目而豁人心灵,真乃天地间一妙境也。”天地最妙之境,非荣华富贵,非高官厚禄,亦非梦幻成真。自然万物之所美,如之以眼,感之以肤,悟之以心。此刻之心定然不是最美的,但是我们时刻保持一颗感悟的心,一颗真诚的新,享受美的心,我们便能在大千世界领略到无尽的没,享受到更迷人的美。
《菜根谭》中每条字数不多,有的甚至是聊聊数字,却融入了至真至切的感悟,一颗素心遨游其中,不单单是一种清新,更是一种觉悟,一种享受。这种享受是至美极美。每当点滴的领悟涌上心头时,那份快感更是无法言语。
《菜根谭》的字里行间藏着一双透视世人的慧眼。在它那沉甸甸又带有慧眼的警策下,必然心有所悟心有所得。正所谓“嚼的菜根香,百事皆可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