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金融危机下辖区卷烟销售分析思考[范文模版]
进入2009年以来,受金融海啸的影响,卷烟销售形势不容乐观。为应对当前形势,认真做好年度卷烟销售工作,要加强市场的调查,深入分析,研究对策,统一全员的思想认识和行动,确保新形势下卷烟销售的平稳增长。笔者结合当前市场实际和以往的经验做法,以本地市场为例,提几点个人看法。
明确金融危机下卷烟销售工作目标
2009年,要根据当地卷烟市场特征及2008年各卷烟品牌规格的销售增长情况、占同类卷烟比例、所处生命周期、经营地位等,结合年度品牌销售计划,拟定年度品牌规划方案,确定以卷烟销量的平稳增长为中心任务,要在“保牌号、保价格”的前提下来搞好卷烟销售工作,明确、把握品牌培育方向,提高品牌培育效率,实现“保增长、促销售”的工作目标。
加大品牌培育力度
越是困难的时期,要做好卷烟销售工作,品牌培育的作用更加不能忽视。一是要制定七匹狼品牌培育方案。以七匹狼品牌为培育重心,结合社会库存、市场价格、市场空间等情况,扎实工作,通过抓好新牌号的培育,如新品牌豪运狼、纯金狼,做好抓上柜、促下柜工作,促进七匹狼品牌的进一步增长;维护好一、二类狼的成熟牌号,如灰狼、软红狼、红狼等,深入分析,区别线路,差异营销,有效提高狼系列总体销量,扩大市场份额。二是加大省外新品牌培育力度。如黄鹤楼(软金砂)、泰山、骄子、黄果树等牌号,积极引导新品上市,紧紧抓住新品上市良机,提高新品上柜率,促进新品牌向成长期、成熟期过渡,同时以品牌促销为契机,创造出更多增长点。三是提升品牌培育能力。客户经理在日常市场营销中,要关注重点品牌的销售动态,利用各品牌特有优势进行销售引导,增强零售户的销售信心,刺激销售积极性,以达到扩销上量的目的。四是深化工商协同。客户经理在日常走访中应加强对卷烟市场行情、客户销售情况、社会库存等的了解,及时反馈市场异常情况,工商协同运用营销手段,促进省内外优势品牌的销售。
做精做细营销服务工作
在金融海啸的新形势下,客户经理的卷烟营销服务工作显得尤其重要。要加强新营销体系建设,积极探索营销团队协作模式,通过客户经理职能转变,切实掌握辖区的客户情况、品牌情况、市场情况,掌握市场的真实需求,并要以此来检验客户经理是否称职的标准。一是要求客户经理市场走访以销售重点户和异常户为主,通过上门拜访和电话拜访相结合的办法,确保客户拜访和服务到位。二是在订货日当天,除了在拜访过程中要提醒客户订货以外,还要求客户经理在下午的两点半后对未订货的客户再电话提醒一遍,防止客户漏订而影响卷烟经营。三是在日常的卷烟经营中,由于客户资金问题和需求预测偏差等原因造成库存的不合理,要求客户经理及时了解社会需求的变化及客户的库存情况,确实做到心中有数。四是客户经理要根据货源投放策,认真研究,差异对待,积极宣传引导客户订购适销品牌,满足客户销售需求。五是加强客户销售跟踪,特别是对月限量8件以上的客户,要加强订货跟踪及库存管理,填制《每日重点客户销售跟踪表》,对于有明显异常的客户和配合度不高的客户,要运用经济手段,以客户星级评定为抓手,扣除客户的配合度分值,并以此为突破口,做好市场宣传引导,提高客户对烟草的配合与忠诚。
紧密专销结合专销结合是做好卷烟销售工作的保障。一是加大市场清理力度。研究制定《市场清理实方案》,分步实施,专项整顿,清理重点,由稽查部门重点开展了几次大规模的市场清理整顿活动;加大对少数违规大户进货及销售的跟踪力度,要关注源头,对车站、码头等要害部位,实行重点监控,盯住乱源,有效遏制乱渠道卷烟的滋生,为全年的卷烟销售保驾护航。二是加大农村有效办证。在对农村市场摸底调查基础上,采取专销共同做好跟踪下线工作,对有一定销量、符合合理布局要求的无证户给予办证,以此拓展农村市场,开发新的经济增长点,提高市场控制力。三是实施专销捆绑考核。确定卷烟销售任务指标各占客户经理与市管员绩效考核的50%,把卷烟销量作为专销结合工作业绩的主要考核依据,形成工作压力和激励,与薪酬挂钩,从而使专销人员利益共享,责任共担。四是畅通卷烟市场信息。卷烟市场的消费需求情况、市场价格、社会库存、回流卷烟、乱渠道卷烟等市场信息对卷烟销售的影响很大,三员要细心观察,加强对市场经营动态的了解、跟踪、分析、反馈,并及时进行三线互控和向上反馈,以便管理层及时掌握市场信息,制定更为准确的卷烟营销策略,确保卷烟销售工作的正常有序开展。
第二篇:浅谈金融危机下卷烟上水平有效思路
在全球化金融危机的不利形势下,中国烟草善于谋划,敢于亮剑,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措施,使中国烟草勇敢地杀出重围,在激烈的国际国内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
因此,国家烟草专卖局局长、总经理姜成康同志明确提出“卷烟上水平”的宏伟战略目标。那就是中国烟草企业要把“卷烟上水平”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常抓不懈。
“卷烟上水平”是中国烟草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确保整个中国烟草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是不断提高中国烟草整体竞争实力,将中国烟草做大做强的迫切需要和长远愿景。
那么,卷烟如何上水平呢?其核心首先是上结构,其次重点是在一类烟、二类烟、三类烟上下功夫,做大作足文章。要把突出抓好一类烟、二类烟、三类烟的营销工作作为上水平、上结构、增效益的着力点和突破口,从而实现卷烟商业企业整体核心竞争力的不断提升,这才是中国烟草在全球金融危机面前敢于亮剑,并杀出重围的制胜法宝。
利用好国家给予的良好专卖政策
中国烟草行业是一个比较特殊的行业,它集国家行政执法和烟草经营与一体,存在着政企不分的问题,离完全的市场经济还有一定距离。
近几年中国烟草虽然加入了《世界烟草控制框架公约》,并相应地履行了部分责任与义务,但从实际和发展的趋势看,中国烟草与公约规定的具体内容相差甚远,这也是中国政府在国际舞台上为保民族烟草业所争取到的一个缓冲期,以便于中国烟草企业更好地加以科学地调整与理顺,整合与再造,改革与创新。
事实已无可雄辩地证明了这一点,中国烟草面对全球化金融危机的不利局面,有胆有识,适时调整,不断创新,走出了一条具有中烟草特色科学发展的新路子,取得了令国人引以为傲的辉煌业绩,不但保持了国民经济多年龙头老大的显著地位,而且,充分运用好国家给予的各种法规政策,尤其是国家给予的烟草专卖政策,在荆棘重生的企业发展道路上闯出了一条生路,仅去年一年五十万烟草人的中国烟草就为国家实现利税近五千亿元,占整个国民收入的近十分之一。
解决好“卷烟上水平”的“瓶颈”
在经济危机的大环境下 中国烟草企业必须要坚定信心
在目前经济危机的大环境下,禁烟呼声越来越高,到2011年国家财政局和国家税务总局将全面禁止烟草广告促销之类,形势发展对烟草企业发展存在很多不利因素。
因此,烟草企业必须要坚定信心,扛起责任烟草大旗,在维护国家利益和广大消费者利益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肩负起更大的社会责任。责任是核心,要维护好企业的科学发展,就要着眼于企业的长远利益,诚信经营,重注细节,不将责任推向社会。努力降低成本费用,了解市场需求,撬动市场无形的杠杆,引导卷烟上水平,开发绿色生态产品,寻找突破点,进行企业自救,使重重压力下的中国烟草企业冲出重围,在更高起点上上水平。
烟草企业要正视危机 最大限度地挖掘自身潜力
在经济危机当前,烟草企业要正视危机,挖掘市场潜力,以提升结构为突破口。
这次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造成了很大损失,也给烟草企业带来了较大的冲击,主要表现一是销售市出现下滑迹象;二是反烟浪潮不断高涨,三是企业由于增税减利的影响,成本增加,利润走低。针对这些新的挑战,烟草企业必须采取强有力措施,面对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我们要以积极、平和、理性的心态,不断挖掘烟草企业自身存在的潜力,要增强政治意识、责任意识、大局意识,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对当前行业经济形势的正确判断和经济工作要求及部署上来。
在思想上赢得“观念上的权重”,在行动上表里如一,步调一致,防止工作的片面性、盲目性、粗放性。这也是现代化管理理念和精细化管理的必然要求。要牢固树立节俭办企、勤俭办事的方针,坚决压缩一切不合理支出。沉着应对国际国内千变万化的市场形势,全面落实“保牌、稳价、规范、增效”确保目标任务的圆满完成。
国家要加强对烟草企业政策性的扶持力度
在中国烟草全行业只有五十万人,其产业带动相关就业人数却远远多于烟草行业就业人数,而且烟草行业的社会贡献率却比任何一个行业要大,利税水平一直稳居国民经济龙头老大地位。
因此,国家在经济良性发展的同时,对烟草企业还不到杀鸡取卵的时候,应该循序渐进地控烟,从科学发展的角度出发,加强对烟草企业政策性的扶持力度。一是政府要为烟草企业发展打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中国目前还没有发展到发达国家经济发展水平,撇开烟经济得科学地统筹规划,出台相应的政策支持,加大低焦绿色卷烟的研究开发和应用,使中国厚重的烟草行业走中式卷烟发展之路,以便减少或降低烟草对人类和自然环境的危害;二是烟草企业自身充分利用国家保增长的优惠政策,量
第三篇:金融危机下工会工作的思考
金融危机下基层工会工作的思考
面对目前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市经济不同程度的影响,我们深入实际调查研究,通过对不同类型企业的调研发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速放缓,完成增加值增速下滑,出口产品转向国内市场,竞争激烈,占有的国内市场份额减少,库存增加,特别是配套企业受上游企业影响致资金回笼受阻,影响企业资金链,生产经营资金困难,一部分企业处于半停产状态,职工就业形势严峻,工资收入不稳定,思想情绪有波动。
作为职工权益维护者的工会组织,我们清醒地看到,复杂严峻的环境既是挑战,同时也蕴涵着发展方式调整所带来的机遇。面对以上状况,我们既要增强忧患意识,又要坚定信心,既要充分估计前进中的困难,又要捕捉和把握逆境中的机遇,利用资源优势和有效手段更好地为职工服务、为企业服务,发挥工会作用更好地组织职工与企业同舟共济,实现促进企业发展和维护职工利益互利互赢。
一、引导企业和职工增强信心,凝聚共识,组织职工与企业同舟共济
以满足现实需要体现作为。作为“重要社会支柱”的工会组织,要用专业的心,做专业的事,发挥教育引导作用,深入教育职工认清形势,在提高企业和职工认识上下功夫;积极引导企业和职工正确处理危机与机遇的关系,在增强企业和职工战胜困难的信心上下功夫,把职工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与企业战胜困难上来。
以四个“讲清”凝聚共识。针对当前经济发展面临的严峻形势,针对职工对金融危机的困惑,各级工会特别是企业工会要通过召开企业职代会、班组学习会、劳模座谈会、职工恳谈会等多种形式,加强宣传教育,讲清国际金融危机的原因和危害,讲清党和政府对金融危机所采取的政策措施,讲清企业如何应对金融危机采取对策,讲清企业生产经营状况,理清道理,辩证疏导,提高认识,使企业和职工明白,全球性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产生了影响,中央为有效应对危机而采取的一系列政策措施,提供了机遇。如果企业以此次危机为转机,出现均衡性的良性转变,就会最大限度地化解金融危机的冲击,甚至在危机中探寻企业发展的先机,在逆境中开拓市场,使企业尽快走出困境。
以两个“引导”增强信心。引导职工正确认识当前国际国内发展形势,正确理解党和国家的重大战略决策及方针政策,正确对待各种利益关系调整,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引导企业和职工充分认识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重大意义,让职工看到困难的严重性,看到战胜困难的有利条件,使职工树立与企业同兴衰的共同利益理念,增强信心和责任心,最大限度地把职工的思想情绪引导到与企业团结一心、和舟共济、共克时艰、共谋发展上来,以实际行动投入到与企业共渡难关的工作中去,在保增长扩大内需调结构、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中充分发挥工人阶级的主力军作用。
二、团结动员职工投身企业,创新创造,为企业渡过难关贡献智慧力量
从这次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中可以看出,拥有自主品牌和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表现出了更强的抗风险能力,技术较强的企业可以在震荡期泰然处之甚至 乘势扩展,技术能力较弱的企业越来越难以为继。因此,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加大自主创新力度,提升产品的技术含量,最终实现企业转型和产品的升级换代,显得尤为重要。作为维护职工利益和维护企业发展的工会组织,要大力支持企业的发展,抓住党政所需、企业所求、职工所愿、工会所能的事情,充分运用各种资源和手段,团结动员职工积极支持和参与企业技术创新和企业转型,使企业和职工抱紧成团共度难关。
引导职工正确处理挑战与应战的关系。及时抓住国家推动经济增长带来的大好机遇,紧密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组织职工在调整结构、技术改造、增收节支、安全生产等方面开展技术创新活动、重点工程立功竞赛活动,激发职工创造活力,充分释放创造能量,为企业技术创新和转型贡献智慧和力量。帮助企业激发潜在活力,强化企业内部管理,促进管理升级,练好内功,增强企业发展的“内生力”。特别是企业工会要配合企业行政,围绕节能增效,组织广大职工开展节能降耗竞赛活动,有效提高资源、原材料利用率,最大限度地降低产品成本;开展技术革新、技术改造、技术发明等竞赛活动,优化工艺流程,提高新产品质量,提升设备产能,为企业控成本、提质量、拓市场、添后劲献计出力。
鼓励职工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充分发挥工会“大学校”的作用,围绕企业技术设备升级改造,利用企业生产经营的“空档”时期,有针对性地开展企业盼望、职工向往的技能培训,提高职工创新能力、竞争能力、创业能力,全面提高职工队伍的整体素质,为企业渡过难关培养人才,为企业增强核心竞争力凝聚人才,为企业长远发展储备人才。
三、充分应用各种资源手段,维护权益,实现企业与职工和谐稳定
当前的经济形势使职工利益受到了波击,影响最大的还是低收入群体,特别是农民工群体。目前从职工向工会和劳社局反映的情况看,绝大多数企业能够自觉履行《劳动合同法》规定按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等法定义务。有少部分企业,特别是一些中小型非公有制企业不尊重职工权益,体现在:有的企业停产或减产后,采取“无薪长假”,把职工放回去,既不发放生活费,也不与职工解除劳动合同;有的企业出现效益下滑,任务减少的情况下,不通过民主程序,在减少工作任务的同时减少职工工资;有的企业在资金出现困难时拖欠职工工资;有的企业实行经济性裁员,规避《劳动合同法》,不一次性裁减,而是采取“化整为零”方式裁员。
针对当前出现侵犯职工合法权益的问题,工会组织要积极应对工会维权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变化,围绕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促进企业和谐发展这一主题开展工作,正确处理“三个关系”,充分履行法律法规赋予的监督职责,最大限度地保障职工的利益不受侵犯。
正确处理支持企业与监督企业的关系。履行社会责任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表现,是企业发展的必然选择。在新的经济环境下,只有在合作中构建共担社会责任的供应链,才能实现企业发展和包括劳动者在内的利益相关者的双赢。企业认真履行社会责任,注重职工合法权益的维护,保持职工队伍的稳定和劳动关系的和谐,就会加快技术创新、产业升级步伐,增强企业抗风险能力,才能使企业尽快摆脱困境,迎来“春天”。工会组织要对企业特别困难企业履行法定义务情况 实行跟踪监督,引导企业树立尊重职工、尊重劳动的核心价值观,督促企业减薪、裁员分流、解除或变更劳动合同等按照法定程序并履行法定义务,督促企业及时足额支付员工劳动报酬。
正确处理企业利益与职工生存的关系。企业发展要靠职工的力量,企业与职工是利益共同体。当前,要把关注职工就业作为当前头等大事,最大限度的保障职工就业。工会组织要引导企业关心职工,尽量不采取裁员的方式来降低生产成本。畅通与企业的沟通渠道,凡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重大决策、措施的出台,按法律法规的规定,履行好法定的民主程序。积极推动《劳动合同法》、《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落实,规范企业劳动关系,减少争议发生,为企业走出困境提供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
正确处理临时救助与长期帮扶的关系。职工工资是家庭经济的来源,一旦失去,让职工及其整个家庭面临巨大的经济压力,甚至陷入难以为继的窘境。工会组织要积极协助各级政府和各有关方面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帮助符合条件的困难职工家庭纳入社会保障范围,扩大覆盖面、提高保障水平。对困难职工,协助党政及时给予生活救助,不让一户职工家庭因生活困难而过不下去的情况出现。帮助重点骨干企业和困难企业,启动维权快速处理机制,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重点培养紧缺技术人才。加强与有关部门合作,形成合力,加强创业指导与服务等方式实施就业援助。
四、全面排查矛盾化解在基层,破解难题,当好党和政府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纽带
在当前的形势下,工会组织更要真诚倾听职工群众呼声、真实反映职工群众愿望、真情关心职工群众疾苦,解决好职工群众最直接、最关心、最现实的利益,扎实为职工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只有这样,工会组织职工才能信任,工会事业职工才能理解,工会号召职工才能响应,工会活动职工才能参与,工会工作职工才能支持。
关注经济形势发展变化,当好“第一知情人”。工会组织要把企业和职工关心的热点问题作为重点,深入基层、深入企业、深入职工,到困难多、职工意见集中的地方,特别是特困企业中去,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情况,了解职工生产生活情况,准确掌握职工的思想动态。加强对当前经济形势带来的新情况新问题新变化的分析研究,加强对金融形势的预测,做到心中有数,决策有据,指导有方,动员有效,组织有力。
完善预警机制掌握动向,当好“第一报告人”。社会稳定要靠企业的稳定,企业稳定要靠职工的稳定,职工是社会稳定的基石。工会组织要以维护职工队伍稳定促进社会稳定为目标,加强对影响职工队伍稳定问题的调查研究,建立企业预警制度,协助建立职工权益保障长效机制,及时掌握影响职工队伍稳定的一些苗头性问题,做到早介入、早发现、早报告,为上级正确的分析、判断和决策提供翔实依据。针对如何为困难企业服务、促进企业发展、维护职工权益等问题,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引导职工合法表达诉求,当好“第一责任人”。针对部分企业因危机可能出现的减薪和裁员分流问题,引导职工正确对待利益关系的调整,以合法理性方式 表达利益诉求。开展排查劳动关系不稳定因素,加强劳动关系矛盾的预测和防范,切实掌握影响劳动关系和谐的新苗头、新倾向,做好企业和职工方面的工作。对企业和职工反映的问题,工会能解决的及时解决,不能解决的及时向有关方面反映,并协调解决,努力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协助党政妥善处理劳动纠纷和群体性事件,把矛盾解决在基层,维护好社会稳定。
第四篇:金融危机影响下劳动关系思考看法
自去年以来,国际金融危机席卷了全世界,对我国经济也产生了严重的影响,企业经营困难,中小企业倒闭,一些企业主和经济学界的人士把矛头对准了《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要求修改甚至废止《劳动合同法》的呼声越来越高。面对当前严峻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如何处理当前的劳动关系问题,的确值得认真思考,提出可行的应对之策。
一、当前不必也不可修改《劳动合同法》
面对金融危机的威逼,自去年下半年始,特别是全国两会召开前后,不少企业界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已作了充分的准备,提出要废止或修改《劳动合同法》,同时在媒体上发起了攻势。各方面对《劳动合同法》的诟病,归纳起来无非以下几点:一是认为《劳动合同法》增加了企业负担,主要是最低工资标准、加班工资、解雇补贴、社会保险费用等。二是认为增加了劳动关系的刚性约束,企业不能随意解雇工人。三是《劳动合同法》以保护职工为立法宗旨,加强了法律对职工权益的保护,雇主感觉自己也成了弱势群众。因此,要求对《劳动合同法》进行修改以及暂缓执行部分条例,至少减轻执行力度,以帮助企业和劳动者共渡难关。
(一)《劳动合同法》不必修改。
首先,《劳动合同法》是否增加了企业负担,导致了大批企业倒闭?《劳动合同法》会增加企业的用人成本,这是支持和反对《劳动合同法》的人都承认的,只是对此有不同的解释。支持者认为增加的成本不太,且是企业应该负担的成本,有的不过是企业的违法成本。同时,当下大量的企业倒闭也不是实施《劳动合同法》的结果,而是国际金融危机的结果。从实际情况来看,若说一个企业因实施《劳动合同法》就倒闭了,只能说这个企业的经营管理本来就有问题了,没有《劳动合同法》它迟早也会倒闭。从现实的情况看,一些企业巨大的亏损并非实施《劳动合同法》导致的,而是由其产品结构、生产技术、市场状况决定的。
其次,《劳动合同法》是否增加了劳动关系的刚性约束,使得企业不能随意解雇工人。自《劳动合同法》实施以来,一些地方的劳动争议增加,也只不过是对过去企业违法行为的纠错反应,并非《劳动合同法》引发了劳资争议。如果要说《劳动合同法》对企业要求严,只不过是对过去而言,对无法可依或有法不依而言。若以此原因提出来要修改《劳动合同法》,缺乏足够的理由。如果对自己不利的法律就要求暂缓执行,对自己不利的法律就要求修改,我们何谈法治社会,何谈公平正义,何谈合作共赢。就这一点而言,《劳动合同法》对劳动关系的约束,本来就没有错。
最后,《劳动合同法》是否只保护劳动者利益,企业反而成了弱势方。如果企业雇主认识到了《劳动合同法》是保护劳动者利益,还真是一个进步。保护劳动者利益的,是《劳动合同法》的立法宗旨,也是劳动合同立法的本质所在。如果说《劳动合同法》要同时保护劳动者和企业的利益,那就不合法理了。自有社会立法和劳动立法以来,劳动立法就是为了纠正劳资关系中劳弱资强的状况而存在的,若不如此,就不叫劳动立法了。更何况,劳动合同立法同时也是规范劳动关系双方权利义务的法律,对用人一方的利益也给予了足够的保护。这在我国的《劳动合同法》及其实施条例中有充分的体现。企业的利益,有各种投资法、民商法、物权法所保障,其法律体系之完备,执行力度之大,是《劳动合同法》所不及的。若要把《劳动合同法》修改成《劳资两利法》,不是不可,但实际情况可能只会利资而不会利劳,最终结果是劳资两不利,两败俱伤。就此而言,现在修改《劳动合同法》也是不合适的。
(二)《劳动合同法》不可修改。
《劳动合同法》不可修改是基于没有可能性。法律不是不可修改或废止,但一要看其是否有必要;二是要看时期是否成熟。从现实情况看,目前要修改《劳动合同法》等相关的法律规定,绝非易事。首先,无论是《劳动法》还是《劳动合同法》,我们且不论立法是否超前、规定是否合理,但一般而言,法律一经制定,如果没有严重、明显的缺陷,总不是可以朝令夕改的。其次,《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的制定,不是一朝一夕之功,而是经过长期的准备、充分的酝酿、广泛征求意见,是各种力量相互博弈的结果。若某种社会势力要在短时间内人为地打破这种平衡,当事的各方能否接受,值得考量。其三,劳动法律是调整劳动关系的法律,涉及到劳资双方的利益,难得做到劳资双方都绝对满意。从劳动立法史和立法宗旨来看,劳动立法本来就应更多地考虑劳动者的利益。若法律一经实施,资方不满意就提出来修改法律,一是法律的严肃性会扫地而尽;二是受到损害的另一方也会奋起反击。说到底,这可能是一个冤冤相报、两败俱伤的过程和结果。其四,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不光是企业受到冲击,经营困难,劳动者在本来就是弱势群体的基础上,又雪上加霜,经受的压力更大。如果轻
易修改《劳动法》、《劳动合同法》使之更有利于企业,劳动者的境遇将会更差,其后果又会怎样,我们不难设想。最后,在现今的条件和形势下,修改《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是不合时宜的。因为我国的《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对劳动标准和劳动关系的相关规定,从总体上讲并没有超出客观条件的要求和国际上的一般水准。社会上盛传的劳动标准过高、劳动关系刚
性化只是相对于过去的低标准而言的。现在正处于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大量农民工失业返乡,就业困难。若此时修改这些法律,放松政府对劳动关系的管理,必定会引起更大一波的解雇风潮,社会稳定问题将成大患。更不妥的是,提出修改要求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大多是企业界的人士或与企业界联系密切的人士,会增加劳动者的被剥夺感,引起社会阶层之间的对立情绪。
二、集体协商是解决目前劳动法律困境的出路
两会期间,有关方面负责人已明确表示,全国人大不会修改《劳动合同法》,并对《劳动合同法》实施以来所取得的成就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劳动合同法》实施以来经受了实践的考验,法律本身不会因金融危机而修改。虽然有金融危机影响,因为有了《劳动合同法》这样的法律保障,我们的劳动关系基本上还是稳定有序的,应该说这部法律经受住了实践的检验,是经得住时间的检验的。从此可以看出,至少有三点是明确的:一是当前企业遇到的危机不是实施《劳动合同法》的结果;二是当前全国人大没有因金融危机的影响而有修改《劳动合同法》的打算;三是金融危机形势下实施《劳动合同法》的具体问题可以通过落实《<劳动合同法)的实施条例》等办法来解决。
至于《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存在的瑕疵,我们还是有补救的办法,以走出当下贯彻落实法律中的困境。
(一)集体协商是一个灵活实用的方法。
不管是《劳动法》还是《劳动合同法》,都有劳动关系双方集体协商谈判、签订集体合同的规定。劳资协商谈判正是国际上通行的处理劳资矛盾的基本方法。在不违反《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基本原则和基本精神的前提下,对《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实施中的具体问题,可以通过劳资双方协商谈判来解决,这要比动不动就来修改法律要好得多,也符合市场条件下的劳动关系双方协商自愿原则。
当前的经济形势的确对企业的经营和发展造成了较大的影响,不少企业遇到了比较严重的困难,需要在劳动关系上作一些调整,如企业遭遇到了资金困难,会对职工的工资发放、有关经济补偿金的支付产生一定影响等等。但这些问题并非一定要通过修改劳动法律才能解决。可以在法律精神的指导下,在法律的框架范围内,通过劳资双方协商谈判去解决。只要是劳动关系双方根据各自真实的意愿达成有关协议的,有关方面就可以认可。
(二)“共同约定行动”是一种有效可行的方式。
在不修改法律的前提下,为共同应对当前的危机,对于部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提出的要在《劳动合同法》增加“艰难时期条款”,我倒认为是一个值得探讨的办法。不过,“艰难时期条款”并不必写进《劳动合同法》。据我所知,所谓“艰难时期条款”是德国上世纪90年代后期劳资关系妥协的结果,并非国家立法的结果。如前所述,只要符合劳动法律法规的规定和要求,当前各种劳动关系问题都可以通过集体协商谈判、签订集体劳动契约来解决,我国的劳动法律法规也留有这样的空间。最近全国总工会在企业推动“共同约定行动”,是一个劳资双方共同努力应对金融危机的积极举措和有益尝试,是一种很好的形式。在今天我们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的大局下,如果劳资双方能够真正坐在一起平等协商谈判,采取共同约定行动,那确是一件好事,对推动我国协调劳动关系的制度创新,加强劳资合作,其意义不会亚于一部法律的诞生,更胜于修改一部法律。
(三)各方面共同努力是具体实施的关键。
在特殊时期发挥劳动关系双方集体协商和集体协议的特殊作用,关键的问题是需要各方的共同努力。过去很多企业不把职工代表或者工会当回事,从来不把他们当作平等的协商谈判主体。工会方面也往往知难而退,不去碰这个钉子。那么,在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局面下,两者应该可以合作谋大局。企业与其去谋求修改法律,还不如自己救自己,放下架子,与职工、与工会去协商谈判解决企业面临的问题。这可能才是正确的选择,不要总希望通过剥夺别人的权利来壮大自己。只要企业真心对待职工,讲清道理,明辨事理,职工就会支持企业、与企业共渡难关,共克时艰。职工也要有这个大局意识,理性计算得失,关心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工会在这个过程中应发挥积极的作用,要把它真正抓好、抓实,不要成了形式主义的东西,或者是失去了工会和职工的立场。作为国家立法部门和政府来讲,不用天天受各种利益左右去考虑修改法律,但可以为劳资双方协商谈判解决问题创造一些必要的条件,如授权在特殊时期对劳资双方协商结果的认可等等。
(四)企业应对金融危机不能只盯着《劳动合同法》。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一些企业经营困难,从一开始就把原因完全算到实施《劳动合同法》的头上,有失偏颇。企业不应该把救企业的希望都寄托在修改《劳动合同法》上。从宏观层面来看,国家可以通过调整税收政策给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以支持;可以通过给企业以工资补贴的形式降低企业的用工成本,这是不少国家应对金融危机都已采取的措施;可以通过加大劳动就业投入,鼓励企业减少裁员,留厂开展职业技能培训;还可以通过财政支持,引导企业调整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走出困境。从微观层面来看,企业可以在加强管理、节约成本、技术进步、改革创新、调整结构、调动职工积极性等方面下功夫,想办法,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总之,这些方法应该比修改《劳动合同法》来得更实在、更有效、更快捷。
三、越是困难时期越要选择正确的劳动关系政策
《劳动合同法》的实施,对企业的用工无疑是一种制约,不管有没有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一些企业都会有抵触情绪。企业和相关人士在金融危机下要求修改《劳动合同法》,只不过是表象。这其中暗含了强资本弱劳动的逻辑,真正的意图是要以此来改变我国劳动关系政策和社会立法的走向。
(一)必须选择适合中国国情的劳动关系政策。
一个社会选择什么样的劳动关系政策,就会形成什么性质的劳动关系,最后也会产生什么样的社会后果。比如是冲突,还是合作。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然而,我们也无法回避市场经济中的劳动关系问题。长期以来,资本受到偏爱和追捧,在劳资关系中越来越呈现出强势地位;相比之下,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维护,劳资争议激剧上升,集体争议事件逐年增长,这已是有目共睹的不争事实。与此同时,一方面是工会的维权尚难以满足劳动者的广泛需求;另一方面,劳动者要求维权的呼声越来越高,有的甚至采取各种极端的方式来争取自己的权利。我国的劳动关系已到了一个集中爆发的阶段。面对这样一种局势,我们是“堵”还是“疏”,是“压”还是“抚”,都面临着选择。
马克思曾经说过,人们所奋斗的一切,都与他们的利益有关。如果社会缺乏基本的公平公正,劳动者利益得不到起码的尊重和维护,劳动关系和社会就不会稳定。改革开放以来,从90年代的国有企业职工失业、下岗分流,到本世纪初以来越来越严重的农民工问题,再到当前金融危机影响下的职工权益保障,我国的劳资纠纷数量迅速攀升,规模不断扩大,性质更为复杂,劳动关系明显呈激化之势,劳动关系问题已越来越成为我国社会发展中无法绕过去的坎。如果我们对此没有清醒的认识,就会重蹈西方国家经历激烈的劳资冲突而不断引发社会对抗的覆辙。在全力以赴应对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的局势下,对有关人士提出的降低劳工标准的建议,我们必须谨慎对待,切不可轻率实施。在中国,必须走合作和谐的劳动关系发展道路。
(二)加强劳动关系合作才能建立信任、提振信心。
温家宝总理在两会期间说,要通过暖人心来暖经济,信心比黄金更重要。面对危机和困难,采取何种应对的措施,各方面的人都有不同的考量。一部分企业主动承担起社会责任,承诺不减员、不拖欠职工工资,依靠员工共渡难关,赢得了社会普遍的赞誉。但同时,一些人也开出了取消最低工资标准、取消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暂停带薪休假等降低劳工标准的救世药方。这些建议大多是以要求劳动者放弃相应的法定权利作为代价的。事实上,在当前严峻的经济形势下,降低劳工标准可能使部分企业获得一时之利,但从长远和社会角度看,只能是得不偿失。首先,会进一步降低城乡居民收入,减少社会消费,进而在就业、收入、消费、生产上形成恶性循环,削弱劳动者对经济发展的信心。其次,会进一步加剧和激化各种社会矛盾,引发和扩大社会冲突,减弱劳动者对政府和社会的信任。
上个世纪30年代美国处理劳工关系的做法和经验能给我们一些启迪或是启示。1933年3月4日,罗斯福在全球经济危机中当上美国总统后开始实施“新政”。“新政”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调整劳工政策。随着《全国工业复兴法》的出台,与此相配套的涉及工会、劳工保护、最高工时和最低工资标准、职业介绍、团体契约等一系列调整劳工关系的法规也逐一出台。同时,还成立了国家劳工关系委员会,作为调整劳工关系的协调机构。1935年又制定了美国历史上著名的包括社会保险、公共救助、儿童福利等内容的《社会安全法案》和《国家劳工关系法》。前者是美国联邦政府第一次实施的全国性社会保障立法,后者则是美国劳工立法的基本法律之一。到1938年,又先后制定了《工资法》、《加班法》、《公平劳动基准法》等维护劳工权益的一系列法律。这一系列劳工立法,促进了劳工关系的稳定,加深了劳资双方的互信,加强了社会各阶层之间的谅解与合作。其在当时美国经济萧条情况下给民众带来的信心,在社会不同群体中所创造的信任,对扭转危局所起的作用,是有目共睹的。因此,在当前的金融危机局势下,我们一是要靠信任,加强企业、职工和政府间的团结与合作;二是要靠信心,充分凝聚、调动和发挥好各方面的积极性。只有有了信任和信心,我们才有可能直面危机和挑战,这是战胜困难的前提。
(三)战胜金融危机还要靠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
中国企业最主要的问题就是企业和员工之间缺乏必要的、有效的、长期的信任,企业只是把劳动者当作企业外部的因素,而不是企业利益共同体的有机组成部分,所以企业与员工之间缺乏信任,劳动者对企业也没有信心。企业与员工的关系处于这种状态下,既便是正常情况下企业都难以搞好,更何况要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如果企业和劳动者之间有了足够的信任,企业即便因经营困难真的要减薪、裁员,劳动者也会理解、支持。那些因减薪、裁员闹出群体性事件或重大社会事件的企业,无不是管理不规范,对劳动者使用欺诈、打压等手段的企业。
就我国当前市场经济发展的情况看,劳动力是一种相对过剩的资源,但从长远看,劳动者的劳动积极性无疑是一种稀缺资源,将直接影响企业的经营成果和健康发展。当企业中劳动者的积极性高的时候,劳动者的行为会促进企业效益的增长,反之,则引起企业效益的下降。现代企业是一个法人实体,一旦获得永续的法律生命,就只能在利益相关者的诸多目标之间不断调和,以追求自身的生存与发展。企业无非是股东、债权人、经理人员及雇员等利益相关者的共同体。企业要渡过当前的国际金融危机,需要企业内外部各种因素的共同努力,这其中,员工是决定性的因素之一,只有企业的员工,包括其中的主体——劳动者的劳动才是活的东西,才能真正承担所谓的责任。在企业处在危机的时刻,员工并非只是企业的负担,同时也是企业的资源,是战胜危机的力量。企业的普通员工在企业遇到困难之时,至少可发挥三个方面的积极作用。第一,能理解企业的处境和困难,积极支持企业采取措施应对危机;第二,会更加努力地工作,为企业多作贡献,多出效益;第三,会为企业利益着想,节约成本,降低消耗,革新技术,提高企业竞争力。但是,这些积极作用发挥的前提条件仍然且必须是,企业对员工要有足够的信任,这样员工才会对企业有足够的信心。
第五篇:浅谈金融危机下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思考
浅谈金融危机下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思考 大学生就业难这是一个老话题了,受到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全球经济形势一片暗淡,不少企业进行了大面积的裁员,大多数企业则选择大幅度缩减招聘人数,这些对大学生就业来说无疑于雪上加霜。据教育部统计,2009年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611万人,比2008年增加52万人;加上近几年剩余的未就业大学生人数,今年大约有1000万大学生要就业和再就业,但就业市场却是有减无增。大学生难就业已成为社会问题,大学生就业率被认为是体现高校竞争力的重要指标,是直接影响到学校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提高大学生就业率,需要政府、高校、用人单位、学生的共同努力。如何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率让市场供需平衡是摆在院校和社会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大学生是社会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生力军。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是一个涉及全局的重大问题,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直接影响到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积极促进大学生的成功就业,是党和政府执政为民,解决民生问题的重要举措,对保持社会的稳定和加快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1正确看待金融危机下的大学生就业问题
1.1 金融危机加大了大学生就业的难度 随着全球性的金融危机,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受到冲击,为了控制成本,裁员、减薪是企业最常用、最优先考虑的方法,不少企业取消了校园招聘计划,使得本来就形势严峻的大学生就业机会减少,就业更是雪上加霜。研究生扩招这一政策虽然可以暂时缓减一点压力,但它只是将现在的就业压力转移到将来几年而已,没有从跟本上解决就业压力,将来还可能会出现研究生就业难的问题。
1.2 金融危机不是大学生就业困难的根本原因。2008年以来的国际金融危机,使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人们更多地是把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归因于金融危机,这是片面的看法。其实早在上世纪90年代前后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就已经凸现,在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一度比较突出,但此后形势有所缓和。近年来,随着高校扩招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更加突出,而金融危机只是加剧了这一问题的严重性。因此,我们应该冷静地思考、研究和分析问题的深层次原因,站在更高的平台上,用历史发展的眼光,寻求可持续性的治本之策。
1.3 大学生就业难的理性分析 大学生就业难是中国近年来面临的社会整体就业状况的一部分,其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政府和社会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一方面,就业体制导致部分大学生就业困难。虽然政府每年针对大学生就业都出台专门的政策和文件,但仍存在着有些地区和部门执行不力的现象,如行业限制、区域限制等。另一方面,市场缺陷导致大学生不能很好地就业。就业市场发育不充分、不完善,市场化、信息化程度低,不能能使双方相互了解对方信息,毕业和用人单位双方相互选择时成本加大。二是高校教育模式对大学生就业产生影响。高校扩招增加了大学生就业人数;高校现有的学科专业结构存在问题,高校专业设置的结构性矛盾突出,大学的专业及课程设置滞后,没有能够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调整,专业趋同现象严重,供求结构失衡致使毕业生专业结构与市场供求出现错位,造成学校无特色,教育无特点,学生无特长,结构性矛盾更突出;三是企业用工制度、用人观念不合理。一些企业用工制度不合理,社会保险、养老金、公积金等一系列社会福利不能保障,起薪较低,升幅不大。有的企业还存在着严重的就业歧视问题,如身高歧视、性别歧视、健康歧视和户籍歧视等。四是大学生自身的因素。大学生自身尚存在一定差距,知识面过窄、实践能力差,依赖性强,创造力弱,综合素质有下降的趋势。缺乏开拓创新胆识,缺乏艰苦创业精神,没有“自己当老板”的意识,不想自主创业。1.4 正确看待金融危机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 一 理性、冷静地面对现实。本次危机从2008年7、8月份开始,将持续三年,这是比较乐观的估计,因此由金融危机与经济衰退所造成的困难将是长期的,我们要在思想上有这个准备。当外在的客观困难被任意放大之后,人们就容易陷入一种把一切问题都归咎于客观原因的思维定势,从而不愿去查找自身的原因。二 关注金融危机下企业的发展方向。在金融危机中企业受到的冲击最大,尤其是民营企业。但是我们更应看到金融危机加快了中小企业优胜劣汰、产业升级的步伐,他们由原来粗放型、资源型企业开始向技术性、环保型和节约型转变。三 抓紧提高自身的基础能力。金融危机下经济前景不明朗,很多企业放慢了发展的步伐,大学生正好可以利用这个时段加强自身素质的提高,提升自己的职场竞争能力。2 解决金融危机下大学生就业难的几点建议
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不是个别部门和短时间内能够解决的,这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需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通过不断深化改革、完善制度,创新观念、改进工作来逐步解决,下面是本人经过研究提出的系列建议。
2.1 政府方面 一 不断深化改革,完善就业市场。采取有效措施扫除体制性障碍。二 拓展就业渠道,增加就业岗位。党中央及地方政府应制定相关政策,多鼓励和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城乡基层就业。三 加强对高校办学的指导,在宏观上加强人才预测和对专业设置的调整。对高校各类人才培养规模进行调控,指导高校改革,避免高校盲目的专业设置。这方面从党中央更换教育部长已看到教育的春天。2.2 高校方面 一 以市场为导向,改革高校的专业设置与课程设置。高校的专业设置应紧跟市场需求,掌握市场动向,及时调整专业结构,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根据社会结构的变化改变大学生的课程,为社会培养适销对路的专业人才,不断完善就业服务。二 完善高校就业服务指导。加强信息传导功能,健全就业信息网络。利用学校资源广泛收集就业信息,拓宽就业市场,采取多种招聘方式,为毕业生提供更多、更快、更好的就业信息和服务。2.3 学生方面 一 转变就业观念,提高就业能力。转变传统的就业观念,丢掉“精英”意识,实事求是的确定就业期望值。改变“一次就业定终生”的观念,树立“先就业,后择业,先生存,后发展”的动态就业观。能力是大学生就业的核心支点,引导大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加强自己各方面的能力,积累社会经验,为以后的工作需要奠定基础。二 及时做好职业准备,做好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在校期间除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外,应有意识有目的的针对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补充其他学科的一些知识。另外要及早的规划好自己明确的职业目标,合理安排学习时间,明确努力方向。三 加强创业意识,鼓励创业带动就业。解决就业问题,根本出路在于挖掘、开发新的就业岗位,发挥创业对就业的倍增效益。充分发挥大学生敢闯敢干,自主意识强的创业潜能,鼓励支持有创业愿望和一定创业能力的大学生兴办投资少、见效快、劳动密集、直接为生产生活服务的小企业,不仅实现自己就业,而且能够带动更多的人实现就业。
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面对这项工作,要充分分析形势,找准工作切入点,科学设计开展工作,确保每一项工作都有充分的论证和具体的制度为基础,实现工作的可持续发展。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解决依赖经济发展、体制改革和观念更新。金融危机作为一种经济周期性现象的必然存在,我们将客观理性地采取积极措施来面对危机和挑战,同时也相信在政府、社会、高校和大学生的共同努力下,一定会实现积极就业和充分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