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第三章辨析题

时间:2019-05-13 02:08:1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马克思主义第三章辨析题》,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马克思主义第三章辨析题》。

第一篇:马克思主义第三章辨析题

第三章辨析题

1、生产力可以超越发展。

答:这个观点是正确的。在现代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不是单线的,可以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发展。生产

力的跨越发展是有条件的,是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条件下,在改革和开放的条件下,通过利用生产力的已 有成果,从而打破生产力的单线发菜,实现跨越。

在当代中国,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特别重要。由于历史原因,中国生产力比较落后,如果不实现 跨越式发展,就会始终落后于世界生产力的发展。因此,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发展是当代中国生产力发展的 特点,江泽民提出的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发展,正是对当代生产力发展特点的反思。

2、科学技术发展可以解决一切社会问题。

答:这种观点是错误的。这是版面夸大科学技术作用的科学技术决定论观点。科学技术提高人们认识

和改造世界的能力,促进生产力和经济的发展。但科学技术不能解决资本主义制度所固有的矛盾,不能消 灭压迫和剥削,也不足以克服社会关系中的种矛盾。只靠科技进步,没有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没有社会 关系的根本变革,资本主义不能自动转变为社会主义。上述观点否认了社会基本矛盾在社会发展中的决定 作用,否认了阶级斗争、社会革命与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也没有看到科学技术掌握在不同阶级、不 同人的手中,其作用是不同的,3、每个人都在历史发展中起作用。

答:这是正确。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创造历史,同时也承认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社会历史是

由人的活动构成的,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参加了一定的历史活动,对历史的发展都有不同的影响,因为历 史的发展是由具有不同思想、目的、动机的人的“合力”构成的。个人对历史发展所起作用的性质和大小

不同。但是,对历史起决定作用的是人民群众,而不是个人。

4、群众和英雄共同创造历史。

答:这是错误。

(1)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根本原理。

人民群众不但创造了社会的物质财

富、精神财富,而且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2)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不能把英雄人物的历史作用与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相提并论。

宣扬“共同

创造历史”论,本质上是鼓吹英雄史观的错误,是形式上的“二元论”实质上的历史唯心论。

(3)英雄人物在历史发展中有重要作用,但英雄人物的历史作用从属于并受制于人民群众的作用。

第二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辨析题范文

2.世界统一于存在。[答案要点]

这一观点是不对的。世界的统一性问题,讲的是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有没有统一性,即有没有共同的本质或本原。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不仅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也具有物质性,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世界统一于存在”是一个错误的折中主义的命题,之所以是错误的,是因为“存在”是什么,在这里不明确的;如果存在是精神,世界统一于存在是统一于精神,这是唯心主义的命题;反过来,如果存在是物质,世界统一于存在就是统一于物质,这是唯物主义的命题。

2、唯心主义得以产生和长期存在的根源有哪些?[答案要点]

唯心主义得以产生和长期存在有三个根源。一是社会历史根源,主要表现为产生初期生产力低下和科学不发达;二是阶级根源,保守、反动的阶级或集团的需要和支持是唯心主义能够存在和发展的重要原因;三是认识根源,割裂主观与客观、认识与实践的辩证关系,片面夸大认识过程的某一方面或环节,也将通向唯心主义。在这三个根源中,认识根源的作用最为持久,因而反对唯心主义将是一个长期的任务。

3.为什么我们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称为“实践唯物主义”?[答案要点]

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最显著、最根本的特点。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理论上全面地论证了实践在整个哲学中的基础地位和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把实践的观点看作是自己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

同时它强调它的全部理论都要付诸实践,指导实践,化作群众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新世界观”,“新”就新在它既不是像旧唯物主义那样仅从所谓纯客观的角度去直观事物,也不是像唯心主义那样仅从主观方面去理解事物,而是以实践为基点去理解事物,从而开辟了一个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新视角、新天地。正是在这种意义上,我们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称为“实践唯物主义”。

5.怎样理解意识活动体现了主观与客观的统一?[答案要点]的,的客观原型。

6.为什么说新生事物是不可战胜的?[答案要点]第一,新生事物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途。旧事物不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丧失了其存在的必然性,因而新生事物能战胜旧事物。

第二,新生事物优越于旧事物,具有更强大的生命力。新生事物是在旧事物中产生的,它克服了旧事物中一切消极的东西,又吸收了旧事物中的积极因素,并且增加了更富有生命力的新内容,具有适应新环境的新功能和更强大的生命力。

第三,社会领域中,新生事物从根本上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要求,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必然能战胜旧事物。新生事物的成长和发展过程,是一个艰难曲折的过程。我们必须要满腔热情地支持和扶持新生事物,为新生事物的成长开辟道路。

7.什么说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答案要点]

首先,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实质内容和变化发展的内在动力;其次,对立统一规律是贯串辩证法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第三,建立在对立统一规律基础之上的矛盾分析法是最根本的认识方法;最后,是否承认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种世界观对立和斗争的焦点。

10.意识的能动性表现在哪些方面?[答案要点]

意识的能动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世界的改造。

2.[答案要点]

相互影响、“一切以时间、地”马克思主义者是条件论者。但又不唯条件,因为人的实践活动本身又在创造条件和改变条件。二是有助于我们树立整体性的思想。和系统论一样,唯物辩证法认为,从功能上看,整体常常大于部分之和。因此我们在工作中要有全局观念。局部利益要服从整体利益。

3.凡是亲眼所见,亲耳所听都是直接经验,是对客观事物本质的、真实反映。

[答案要点]

这一观点是不对的。亲眼所见,亲耳所听是感性认识的感觉阶段,是直接的感性经验。由于认识主体和客体的局限性和特殊性,有些是对客观事实的真实反映,有些则是不符合客观事实的虚假反映或骗局。视觉和听觉是感性认识,它们具有直接性、丰富性,但是它的缺点是直观性和表面性,不能深人、全面地反映事物,有待于在感性经验的基础上,用科学态度加以分析,上升为理性认识,才能把握事物的本质。

3.提高劳动生产率可以增加单位时间里的使用价值和价值量。[答案要点]

此观点错误。劳动生产率用单位劳动时间内生产的商品数量或单位商品耗费的劳动时间表示。商品的价值量由凝结在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劳动生产率提高可以增加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商品数量,但不能增加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价值量。劳动生产率提高,意味着生产单位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减少,所以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商品数量增加。

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所以商品价值量的大小就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一般人类劳动量来决定,而计量劳动量多少的自然尺度是劳动时间,所以价值量就取决于劳动时间。生产同一商品的不同生产者,由于生产的主客观条件的差异,他们各自的劳动时间即个别劳动时间的长短是不同的。商品的价值量不是由个8.

产生剩余价值。

剩余价值的产生又离不开流通领域。只有在流通领域中商品生产者之间才能发生关系,货币才能转化为资本。资本家不把货币投人流通,购买劳动力商品,剩余价值无法产生;凝结了劳动者剩余劳动的商品不在市场上销售出去,剩余价值也不可能实现。

10.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价值就转化为生产价格。[答案要点]

此观点正确。把剩余价值看做是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时,剩余价值就转化为利润,但这并不直接导致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生产价格是由成本价格加平均利润构成。只有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价值才转化为生产价格。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不仅耗费的资本在发生作用,全部预付资本都在发挥作用,这样剩余价值就表现为全部预付资本的增加额。当剩余价值被看作是全部预付资本的增加值时,剩余价值就转化为利润。既然利润是预付资本的增加值,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就成为资本的必然要求,于是在竞争过程中,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资本家按预付资本的比例分配利润。这样,商品就不能按价值进行销售,而必然按生产成本加平均利润的价格即生产价格出售,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可见,生产价格的形成以平均利润率的形成为前提。

14.资本主义国家的职能是以服务于资本主义制度和全体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内容的。[答案要点]

此观点不正确。资本主义国家的职能是以服务于资本主义制度和资产阶级利益为根本内容的,是资产阶级进行政治统治的工具。正如列宁所指出的,国家的统治形式可以各不相同:在有这种形式的地方,资本就用这种方式表现它的力量,在有另一种形式的地方,资本又用另一种方式表现它的力量,但实质上政权总是操纵在资本手里,不管权力有没有资格限制或其他2.

受到客观经济条件的制约。垄断价格受到市场需求、供给和成本三因素的制约。因此,社会产品价值总量仍是垄断价格变动的轴心。3.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客观历史进程。

[答案要点]

此观点正确。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到高级阶段出现的一种现象,是伴随着科技和社会生产达到更高水平,各国经济相互依赖、相互渗透大大加强,阻碍生产要素在全球自由流通的各种壁垒不断削减,规范生产要素在全球自由流通的国际规则逐步形成而出现的一种客观历史进程。早在150多年前,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就科学预见到了“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的趋势。冷战结束后,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成为不可逆转的事实,不以任何人、任何国家的意志为转移。任何国家都只有积极参与,趋利避害,才能求得

第三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考试辨析题(重点)

一、辨析题或者简答题

1、唯心主义否认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

这是错误的观点。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作为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方面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不是划分唯物论和唯心论的标准。

坚持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即坚持世界的可知性,是唯物主义和某些唯心主义者都承认的观点。

2、世界统一于存在。

这一观点是不对的。世界的统一性问题,讲的是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有没有统一性,即有没有共同的本质或本原。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不仅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也具有物质性,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世界统一于存在”是一个错误的折中主义的命题,之所以是错误的,是因为“存在”是什么,在这里,是不明确的;;如果存在是精神,世界统一于存在是统一于精神,这是唯心主义的命题;;反过来,如果存在是物质,世界统一于存在就是统一于物质,这是唯物主义的命题。

3、脱离物质的运动和脱离运动的物质都是不可想象的,因此,运动就是物质,物质就等同于运动。

这一观点是不对的。脱离物质的运动和脱离运动的物质都是不可想象的,这个论断表明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反映了物质和运动的联系。但把物质和运动等同起来则是不正确的。

物质和运动是有区别的。物质是标明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而运动则是表明这种客观实在的存在方式的范畴。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而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二者是有区别。

4、唯物主义都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这一观点是不对的。唯物主义都承认物质决定意识,物质是世界的本原。马克思主义以前的旧唯物主义则是“半截子”唯物主义;;它们在自然观上是唯物主义,一到社会历史领域,就陷入了唯心主义,认为是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只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揭示了人类实践的客观实在性,认为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正确指出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即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5、“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这一观点是正确的。从实践出发去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马克思主义看来,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首先,构成社会的人是从事实践活动的人,推动社会运动的力量是千百万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其次,社会生活的全部内容就是不断进行的社会实践;;再次,实践既是人的自觉能动性的表现,也是人的自觉能动性的根源,是人的生命表现和本质特性。因此,“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6、运动和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这一观点不准确。联系和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事物之间的联系既是客观的,又是普遍的。事物的相互联系包含事物的相互作用,而相互作用必然导致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运动只是事物发展的一种表现形式,并不是所有的运动都是发展,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 的灭亡。.矛盾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这一观点是正确的。矛盾规律也即对立统一规律,之所以说矛盾规律是唯物辩证法体系的实质和核心,这是因为:矛盾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会发展的问题;矛盾规律是贯穿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也是理解这些规律和范畴的“钥匙”;矛盾规律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 矛盾分析法。

8.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它们都是无条件存在的,绝对的。

这一观点是不对的。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对立和统一分别体现了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矛盾的对立属性又称斗争性,矛盾的统一属性又称同一性。

在事物的矛盾中,矛盾的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同一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矛盾斗争性的绝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绝对性,矛盾同一性的相对性体现了物质静止的相对性。无条件的绝对的斗争性与有条件的相对的同一性相结合,构成事物的矛盾运动,推动事物的发展。9.否定就是新旧事物之间“一刀两断”。

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否定观认为: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它是旧事物向新事物的转变,是从旧质到新质的飞跃,只有经过否定,旧事物才能向新事物转变;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新事物孕育产生于旧事物,新旧事物是通过否定环节联系起来的;辩证否定的实质就是“扬弃”,即新事物对旧事物既批判又继承,既克服其消极因素又保留其积极因素。“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二者都是对客观真理的否定。

这一观点是不对的。上述观点不等同。所谓客观真理是指人的认识中含有不依赖于人的客观内容,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是庄子的观点,认为在“道”的高度去衡量,无所谓是非善恶。是相对主义真理观,它否认真理的客观性和检验真理有客观标准。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是说对同一事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见解。这是由于人的认识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是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人的正确认识不仅具有客观性,而且具有主观性和差别性。而这些具有差别性的认识是否是真理以及在多大程度上是真理,应有实践来检验。承认人的认识上的主观性和差别性,并不等于否定客观真理。

11.凡是亲眼所见,亲耳所听都是直接经验,是对客观事物本质的、真实反映。

这一观点是不对的。亲眼所见,亲耳所听是感性认识的感觉阶段,是直接的感性经验。由于认识主体和客体的局限性和特殊性,有些是对客观事实的真实反映,有些则是不符合客观事实的虚假反映或骗局。视觉和听觉是感性认识,它们具有直接性、丰富性,但是它的缺点是直观性和表面性,不能深人、全面地反映事物,有待于在感性经验的基础上,用科学态度加以分析,上升为理性认识,才能把握事物的本质。该命题夸大感觉在认识中的作用,将感觉与事实相混淆,在理论上容易导致主观唯心主义。

12.认识是一个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的过程。

此观点正确。一个正确的思想,往往需要经历由实践到认识、又由认识到实践多次反复才能完成。这是受认识主体的限制和认识对象暴露程度的限制。首先,从客体上看,事物是复杂的,它的本质的暴露是一个过程。人的认识还要受历史条件、科学技术条件、实践水平和手段等因素的制约;其次,认识主体要受自身的局限性,受立场、观点、方法、知识水平、经验以至身体素质等等因素的制约,因此,对客观事物特别是比较复杂的事物的认识,要经过实践和认识的多次反复,不断修正、补充、深化,才能形成正确的思想。

由于世界及其联系和发展在空间和时间上是无限的,人的实践的发展是一个过程,人的认识也必然是无限发展的过程。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13劳动发展史是理解全部社会发展史的“钥匙”。这种观点是正确的。劳动在人类社会的产生和形成中起了决定作用。劳动是人类的第一个历史活动。生产劳动创造了人类社会,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人类全部社会关系的物质根源,它孕育着社会有机体未来发展的一切萌芽。因此,恩格斯说:劳动发展史是理解全部社会发展史的“钥匙”。14.社会意识都属于思想上层建筑。这种观点是错误的。社会意识都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只有反映了社会存在的经济基础的社会意识才属于思想上层建筑。如反映经济基础的政治法律思想、道德、哲学、艺术、宗教等属于思想上层建筑,不反映经济基础的自然科学、逻辑学、语言学等不属于思想上层建筑。15.错误的思想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错误的思想是客观存在的反映”是符合唯物主义反映论的正确论断。唯物主义反映论认为,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意识包括正确的意识或思想,也包括错误的意识或思想,它们都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内容都是来自客观物质世界,只不过,正确的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正确反映,错误的意识是对客观存在歪曲的、颠倒的反映。

错误的思想是客观存在的反映,是指:第一,错误的思想有其产生的客观原型,如神、鬼等错误观念的客观原型就是人自己,是人这一原型的主观变形。第二,错误思想不是主观自生的,而是有其产生的客观物质根源,在阶级社会有阶级根源。第三,错误思想也随客观存在的变化而变化。我们在分析和克服错误思想时,就要分析这种错误思想产生和存在的客观前提和根源。.经济基础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这种观点是错误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但经济基础并不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经济基础是在生产力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是被生产力决定的。生产力才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它决定了经济基础并通过经济基础决定着全部社会生活。该命题的错误实质在于把经济基础说成是社会最终决定力量,不了解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17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可能是积极的、进步的,也可能是消极的、衰退的。

这种观点是正确的。辩证唯物主义在肯定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同时,也 承认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上层建筑的反作用可能是积极的、进步的,也可能是消极的、衰退的,当它为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就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进步力量,反之,就会成为阻碍社会发展的消极力量。18在知识经济时代,价值的增长不是通过劳动,而是通过知识。

此观点错误。(1)商品生产过程是各种生产要素结合在一起发挥作用的过程,各种生产要素在商品生产中的作用与劳动创造价值的关系是不同的程,各种生产要素在商品生产中的作用与劳动创造价值的关系是不同的。就商品使用价值的生产而言,土地、材料、技术、知识等生产要素是商品使用价值的物质要素,与劳动者的具体劳动一起,共同构成了使用价值的源泉。但就商品价值的创造而言,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即抽象劳动。抽象劳动是形成价值的唯一源泉,离开了人的劳动,价值增长就不可能实现,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这是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基本观点。

(2)在信息经济社会中,知识转化为生产力,能提高劳动生产率,给人类的生产带来极大的方便。在这一时代,知识和技术甚至成为首要的生产力。但价值的增长源泉仍是劳动,而不是知识。知识不创造价值,它本身的价值也必须通过生产者的具体劳动才能转移到新产品中去,成为商品价值的一个构成部分。

(3)此观点的错误在于,没有认清价值的来源。.提高劳动生产率可以增加单位时间里的使用价值和价值量。

此观点错误。劳动生产率用单位劳动时间内生产的商品数量或单位商品耗费的劳动时间表示。商品的价值量由凝结在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劳动生产率提高可以增加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商品数量,但不能增加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价值量。劳动生产率提高,意味着生产单位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减少,所以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商品数量增加。

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所以商品价值量的大小就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一般人类劳动量来决定,而计量劳动量多少的自然尺度是劳动时间,所以价值量就取决于劳动时间。生产同一商品的不同生产者,由于生产的主客观条件的差异,他们各自的劳动时间即个别劳动时间的长短是不同的。商品的价值量不是由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而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所以同一社会必要劳动在同一时间内创造的价值量是不变的,所以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不能增加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价值量。不论劳动生产率发生了什么变化,单位时间内创造的价值量是不变的。

20.劳动是一切财富和文化的源泉。

此观点错误。财富的物质内容是使用价值。价值要以使用价值即财富为物质承担者,但生产使用价值即财富的劳动,并不必然生产价值。在一切自然经济中的劳动都生产财富,但不形成价值。但劳动也不是财富生产的唯一要素。财富是所有生产要素共同创造的。在财富生产中,劳动、资本、土地、技术等都是不可缺少的,马克思肯定各种生产要素在财富生产中的同等重要性,他说:劳动并不是它所生产的使用价值即物质财富的唯一源泉。正如威廉· 配第所说,“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财富是由各种生产要素共同生产的,这就为生产要素的所有者共同参与财富分配提供了经济依据。

文化是以意识形态为主要内容,包括行为规范、风俗习惯在内的意识形式,包括劳动在内的整个社会生活是文化的来源,劳动也只是文化的来源之一。

21.剩余价值的产生,既不在流通领域,又离不开流通领域。

此观点正确。1剩余价值是在生产过程中产生,它是由雇佣工人创造的被 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以上的那部分价值。2剩余价值不能在流通领域中产生,因为在商品流通过程中,等价交换只是价值形式的变换,不等价交换只是对既定的总价值量的重新分配,都不能产生剩余价值。3剩余价值的产生又离不开流通领域。只有在流通领域中商品生产者之间才能发生关系,货币才能转化为资本。资本家不把货币投人流通,购买劳动力商品,剩余价值无法产生;凝结了劳动者剩余劳动的商品不在市场上销售出去,剩余价值也不可能实现。

22垄断价格是垄断资本家凭借垄断地位制定的,因而否定了价值规律。此观点错误。垄断价格的制定仍然要受到客观经济条件的制约。垄断价格虽与价值有较大偏离,但从全社会看垄断部门和非垄断部门的市场价格总量是在社会产品的价值总量基础上进行调节的。而且,垄断价格制定仍会受到市场需求、供给和成本三因素的制约。因此,社会产品价值总量仍是垄断价格变动的轴心。.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客观历史进程。

此观点正确。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到高级阶段出现的一种现象,是伴随着科技和社会生产达到更高水平,各国经济相互依赖、相互渗透大大加强,阻碍生产要素在全球自由流通的各种壁垒不断削减,规范生产要素在全球自由流通的国际规则逐步形成而出现的一种客观历史进程。早在 150 多年前,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就科学预见到了“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的趋势。冷战结束后,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成为不可逆转的事实,不以任何人、任何国家的意志为转移。任何国家都只有积极参与,趋利避害,才能求得自身更好的发展。

24民主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的一种特殊模式,中国可以在一部分地区试验。

此观点错误。民主社会主义同科学社会主义是两个不同的思想体系,它们之间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在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和观点上,科学社会主义坚定不移地把马克思主义当作指导思想的理论基础,反之,民主社会主义却由信奉马克思主义,逐步变为把世界观中立、指导思想多元化奉为自己的思想纲领。第二,在对待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态度上,民主社会主义既非纯粹的资产阶级政治思想,因为它继承了社会主义的一些价值目标;也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因为它不坚持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不承认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民主社会主义在某些方面如在提倡社会保障、促进社会公平、促进人与自然协调发展方面所积累的经验,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但无论从历史还是从现实来看,民主社会主义都不适合中国国情。它不是社会主义的一种特殊模式,在我国不能搞这种试验。

25社会主义的目标是社会的发展。

此观点不全面。社会发展主要指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其成果表现为社会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进步。社会发展是人类生产力不断提高,人们的社会关系不断进化的过程。促进社会发展是社会主义的重要任务和目标,但却不是社会主义的唯一任务和目标。社会主义的目标是要实现人和社会的共同发展。

26社会主义首先在相对落后的国家取得胜利是一种“反常现象”。

“社会主义首先在相对落后的国家取得胜利是一种‘反常现象”。这一观点是错误的。

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科学社会主义学说的时候,是以高度社会化的资本主义大 生产作为社会主义革命的物质前提的。但是,革命的实践超越了马克思恩格斯当年的预期,社会主义革命并不是在生产社会化程度最高的资本主义国家首先实现,而是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俄国、中国以及其他国家相继取得了胜利。这是因为:

第一,革命的客观形势和条件决定了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可以先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人社会主义。第二,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可以先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人社会主义,并不违背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总之,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率先进入社会主义,也是历史发展规律作用的结果。那种把首先在相对落后的国家取得社会主义胜利看作是“反常现象” , 把实践中的社会主义看作是“畸形的早产儿”的观点是错误的。27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描述(1)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消费资料按需分配(2)社会关系高度和谐,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

(3)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人类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

二 论述题

1、试述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关系,并用这一原理阐明如何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答:(1)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是真理的两重属性或两个方面,它们是相互对立的。真理的绝对性即绝对真理是指:第一,任何真理都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都包含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这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第二,每一个真理性认识的获得,都是向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接近,这也是无条件的、绝对的。承认真理的客观性和承认世界的可知性,也就承认了真理的绝对性。真理的相对性即相对真理是指:第一,从广度上看,任何真理只能是对无限发展的世界的某些部分、某些方面的正确反映,认识有待于扩展。第二,从深度来看,任何真理都是对世界的某些方面一定程度、一定层次近似正确的反映,认识有待于深化。承认真理的近似性和承认真理有待于发展,也就承认了真理的相对性。

(2)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又是辩证统一的。首先,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是相互联结、相互渗透的,真理的绝对性寓于相对性之中,并通过相对性表现出来,真理的相对性之中有绝对性,包含着绝对性的成分。其次,真理是一个由相对性向绝对性转化的发展过程,每一个真理都是这个过程的一个环节,真理由相对走向绝对的发展过程是永无止境的。如果割裂它们的统一,就会陷入形而上学的绝对主义真理观或相对主义真理观。

(3)这一原理,对于我们正确地对待马克思主义有重要意义。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真理,它也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它正确地反映了世界发展的普遍规律,具有绝对性,因此,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但它并没有穷尽一切事物及其规律,仍需要在实践中发展,具有相对性,因此,必须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既要反对教条主义,又要反对“过时’、“无用”论。2.试运用马克思主义辩证法(不少于三个)、认识论(不少于一个)、唯物史观(不少于二个)的基本原理阐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的哲学依据。

试运用马克思主义辩证法(不少于三个)、认识论(不少于一个)、唯物史观(不少于二个)的基本原理阐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 观的哲学基础。

A.辩论法:(1)发展是指事物运动的过程---本质新陈代谢(完善市场体制,实现现代化)(2)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要求看到矛盾,解决矛盾才能发展,提出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正是针对发展中的矛盾(五个方面的不协调不和谐)

(4)主要矛盾及矛盾主要方面,主要矛盾方面在一定条件下的转换,十七大提出“两个没有变”(基本国情和主要矛盾),发展生产力主要矛盾,但发展的目的性(以人为本)和协调性、持续性,成为主要矛盾方面(和谐社会的哲学基础)。

矛盾主要方面的转换:

a、从强调发展到强调发展的目的性 b、经济发展到全面协调及持续发展(5)事物发展普遍联系性和过程性,要求全面发展,和谐发展及持续发展 B.认识论(认识与实践的关系,实践是认识的源泉、动力和检验标准

(1)针对发展实践中的问题---不和谐,不协调---源泉、动力

(2)执政能力---执政水平--认识再实践中发展创新(如何执政--如何认识发展的问题)

(3)正确认识来源于实践并反过来能动性指导实践。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的提出,体现了用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 C.唯物史观

(1)“发展是第一要义”体现了生产力推动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历史唯物主义原理。

(2)“以人为本”体现了发展的目的的实质,体现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是社会历史发展的趋势和要求。

(3)“和谐社会”作为中国特色主义的本质属性,体现了社会发展规律性,体现了人们在推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必然遵循社会发展规律与自然规律,实现社会发展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

3.试用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说明提高我国社会主义社会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意义。[答案要点](l)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但社会意识又有其自身特有的发展规律,具有相对独立性。最突出的表现即在于它对社会存在产生重大的反作用。先进的、革命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推动和促进作用;落后的、反动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发展起延缓和阻碍的作用。

提高我国社会主义社会文化“软实力”,就是要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我国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持和智力保障。我国现代化建设已进入了一个关键时期,物质文明建设已经达到了比较高的水平,这时精神文明的作用就日益凸显出来。根据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原理,我们必须大力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丰富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提高他们的精神文化素质创造一个良好的文化环境,进一步激发广大人民群众从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热情,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4.如何理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坚持这一原理对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有什么重要意义?(联系实际论述)

(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的性质和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和状况;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和方向;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2)生产关系的反作用。适合生产力的生产关系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不适合生产力的生产关系阻碍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反作用的性质取决于它是否适合生产力。

(3)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构成了两者的矛盾运动。生产力总是活跃的因素,生产关系则相对稳定。两者的矛盾运动构成了“基本适合——不适合——基本适合”的矛盾运动过程,体现出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和趋势。

(4)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基本规律。它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哲学基础。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前提下,对生产关系的某些方面、环节和具体制度的改革,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自我完善。这一规律指出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和根本目的,我国的生产力是相对落后的、多层次的,我国的生产关系应当适合生产力的这种状况:确立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完善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提高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5.什么是跨国公司?怎样认识经济全球化趋势下跨国公司的作用?(联系实际论述)

跨国公司是现代企业发展到国际化生产的产物,是在两个或更多国家建立子公司或分公司,由母公司进行有效控制和统筹决策,从事跨越国界生产经营活动的经济实体。

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跨国公司已成为参与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和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与竞争的极为重要的经济实体,对推进全球经济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第一、有力推动了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与交流,促进世界各国经济的发展。

第二、有力推动了生产要素的全球性流动,促进资源配置的优化重组。

第三、有力推动了国际贸易发展,促进世界贸易规模不断扩大。

第四、有力推动了科技研发应用,促进现代生产力的发展。

第五、有力推动了贸易规则的健全和完善,促进国际贸易健康有序进行。当然,跨国公司在推进经济全球化的同时,给世界经济发展也带来一定消极影响。

1、某些不正当竞争造成世界贸易摩擦不断。

2、影响了一些国家经济的自主发展。

3、跨国公司向所在国家转嫁经济危机。

4、全球化过程中也造成国家间贫富差距扩大。

5、是转移生态环境污染。

(联系实际论述)

6.试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原因及其内容。

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原因:第一,科技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特别是二十世纪70年代以来的信息技术革命,不仅加快了信息传达的速度,也大大降低了信息传输的成本,打破了种种地域乃至国家的限制,把整个世界空前地联系在一起,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第二,跨国公司的发展.跨国公司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适宜的企业组织形式,大大地促进了经济全球化进程;各国经济体制的变革。20世纪90年代以来,传统的计划经济国家纷纷放弃计划经济体制,转而向市 场经济过渡,这样就为国际资本的流动、国际贸易的扩大、国际生产的大规模进行提供了适宜的体制环境,促进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内容:生产的全球化:第一,国际分工使各国成为全球生产体系的一部分,成为商品价值链中的一个环节,整个地球仿佛是一个大工厂;第二,贸易全球化:国际贸易迅速扩大、服务贸易发展迅速、参与贸易的国家急剧增加。第三,金融全球化:表现为,首先,国际债卷市场融资规模迅速扩大;基金市场迅速成长;金融市场高度一体化。第四,企业经营的全球化:这个的重要标志是跨国公司成为世界经济的主体,跨国公司的迅速发展,使生产、资本和商品的国际化进一步加深,大大地促进了经济全球化进程。

7.试述马克思的资本循环和资本周转理论及其对社会主义企业生产经营的指导意义。

1、答:(1)资本循环理论的中心问题是资本运动的连续性。为了保证资本循环连续进行,单个产业资本,必须按其再生产过程所要求的一定比例,分为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三种职能形式,使它们在空间上并列存在,在时间上相继转化。

这一理论除开它的资本主义性质,对社会主义企业的资金循环也是适用的。社会主义企业的资金,也必须根据再生产要求分为三个部分,也必须使三部分资金在空间上并列存在和在时间上相继转化,即做到人、财、物合理配置和产、供、销三者互相连接,保持平衡,才能使资金循环连续不断。这也是社会主义企业资金运动的规律。只有自觉认识和利用这一规律,才能加速资金运动,搞好社会主义企业的生产经营。

(2)资本周转就是不断重复、周而复始的资本循环。考察资本周转,主要是分析资本周转速度及其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资本周转速度与周转时间成反比,而与周转次数成正比。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因素,主要有:生产资本的构成即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比重,以及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的长短。资本家总是力图加快资本周转,因为加快资本周转,一方面可以节省投入的资本数量,另一方面可以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换句话说,可以更少的资本投入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从而增加年剩余价值量和提高年剩余价值率。除开资本主义形式,资本周转的上述原理,对社会主义企业的资金来说,是完全适用的,因为它反映的是社会化大生产的一般原理。资金周转速度是影响社会主义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加快社会主义企业资金的周转速度,可以节省资金,提高资金利用率,增强企业的经济效益。

8.运用马克思关于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有关原理,分析我国经济生活中存在的部分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供过于求对社会再生产的影响以及对策。

(l)马克思认为,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即社会总产品在价值上得到补偿在实物上得到替换。部分产品供过于求,表明这部分产品没有通过市场交换实现价值上的补偿和实物上的替换,从而影响社会总产品的实现。

(2)马克思把社会生产划分为生产资料生产和消费资料生产两大部类,认为两大壁垒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要求按比协调发展;生产资料的供给与 需求之间,消费资料的供给与需求之间均应保持平衡。部分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供过于求,影响两大部类内部和两大部类之间的比例均衡,影响社会再生产的顺利进行。

(3)按照马克思关于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上述原理,应坚持市场需求组织生产,应对我国现有产业结构进行合理调整,使生产资料、消费资料的供给与需求基本平衡,实现社会再生产按比例协调发展。(联系实际论述)9.试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的原理,说明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意义。

(1)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对程的始终。矛盾的特殊性是指具体事物的矛盾及每一矛盾的各个方面都有其特点。

(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辩证的统一。第一,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联结的。普遍性存在于特殊性之中,特殊性中包含着普遍性。第二,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统一的原理,是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理论依据。

(4)我们既要坚持社会主义的根本制度和基本原则,又必须注意中国的特点,从中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实际出发,走自己的路。只有这们,才能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

9.试述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辩证关系的原理及其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意义。(联系实际论述)

(1)客观规律是指事物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主观能动性是指人类所特有的能动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和作用。

(2)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辩证的统一。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只有尊重客观规律,才能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有效地改造世界。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的必要条件,只有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才能正确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

(3)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必须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有严肃的科学态度,按照客观规律办事,反对盲目蛮干。

(4)同时必须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解放思想,开拓进取,勇于创新,反对墨守成规。

10以人口因素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的原理为指导,说明如何正确认识和解决我国的人口问题。(联系实际论述)

(1)人中因素是社会物质生活的必要条件之一,它对社会发展起制约和影响作用。第一,一定数量的人口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前提。第二,人口状况对社会的发展可以起加速或延续作用;与物质生产相适应的人口状况,最有利于促进社会发展。

(2)我国存在着严重的人口问题。突出地表现为人口数量多,一段时间内增长过快,人口生产与物质生产比例严惩失调,从而导致了人口生产与经济建设之间的尖锐矛盾,并且带来了一系列社会问题。

(3)必须采取适当措施解决我国的人口问题。一是要自觉地、有计划地对人口生产实行调节和控制,降低人口出生率和人口增长率;二是要提高人口质量,提倡优生优育,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

11.中国在国内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同时,在国际上提出了建设和谐 世界的主张。

请分析:(1)中国提出这些主张的哲学依据;(2)从这一依据出发,在解决矛盾(不和谐)问题的方法论上的根本要求是什么(联系实际论述)(1)和谐社会、和谐世界的哲学依据是矛盾的对立统一规律,特别是关于矛盾同一性的原理。

矛盾的同一性或统一性是指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内在的、有机的、不可分割的联系,是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的性质和趋势,是事物的稳定、和谐状态。同一性对于事物发展的作用主要是:①由于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矛盾双方互为存在的条件,矛盾双方可以利用对方的发展使自己获得发展;②由于矛盾双方相互包含,矛盾双方可以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而得到发展;③由于矛盾双方彼此相通,矛盾双方可以向着自己的对立面转化而得到发展,并规定着事物发展的方向。总之,矛盾同一性所要求的统一体的稳定状态,是事物也是社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在促进事物发展,特别是在构建和谐社会、和谐世界中,具有独特的重要作用。(2)强调矛盾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在方法论上的根本要求就不是强调一方克服另一方而使自身获得发展这一解决矛盾的方法,而是强调用缓和矛盾、化解矛盾甚至搁置矛盾的方法解决问题,努力寻找各方利益的共同点,求同存异,兼顾各方利益,以达到互利共赢。

12.目前,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在总体稳步增长的同时,不同群体之间的收入差距却在拉大。请结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收入分配理论和社会主义最终要实现的目标,对这一现象进行分析。

(1)我国在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对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人们的收入分配差距有所扩大,特别是,由于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例过低,目前我国城乡不同群体之间的收入差距在拉大,制约着百姓消费能力和生活质量的提高。这一方面说明我国在克服分配领域中的平均主义弊端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另一方面,又要求我们注意收入分配中的差距过大问题,避免出现两极分化。

(2)收入分配差距的扩大,在我国现阶段有其客观性。我国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会拉大收入分配的差距。实行按要素分配的政策,使拥有各种生产要素的所有者能得到更多的收入。实行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把调动积极性、提高效率放在优先位置,也会便收入差距拉大。(3)社会主义的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所以,我们又不能让收入分配差距过大,国家必须实行效率与公平相结合的原则,采取对低收入者实行补助,征收累进的收入所得税等措施,避免出现两极分化。(联系实际论述)

三、辨析题(先判断命题正误,然后说明正确或错误的理由。每小题5分,共15分。)

1、人的意识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2、必然性是有原因的、偶然性是没有原因的。

3、大多数人承认的一定是真理。

四、简答题(请写出答案要点。每小题5分,共15分。)

1、简述列宁的物质定义及其意义。

2、简述辩证的否定观及其意义。

3、简述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

五、论述题(13分)

从哲学的角度论述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科学发展观及其现实意义。

六、材料题(12分)

下列是一组关于实践方面的材料: 材料1:

“正如在社会中,每个人的能力总是最容易在动荡的情况下而不是在其他情况下发挥出来,所以同样隐藏在自然中的事情,只是在技术的挑衅下,而不是在任其自行游荡下,才会暴露出来。” ——引自培根:《新工具》

“我们有三种主要的方法:对自然的观察、思考和实验。观察搜集事实;思考把它们组合起来;实验则来证实组合的结果。” ——引自狄德罗:《对自然的解释》 材料2:

“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变革的实践。” ——引自马克思、恩格斯:《费尔巴哈》

(主体和客体、主观的和客观的)“交错点=人和人类历史的实践”。——引自《列宁全集》

“(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东西。” ——引自《毛泽东选集》 请回答:

(1)材料1在实践观问题上的合理性和局限性。(6分)(2)谈谈对材料2中实践观的理解。(6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C

2、D

3、C

4、B

5、B

6、B

7、D

8、A

9、A

10、A

11、B

12、B

13、C

14、A

15、A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CD

2、AC

3、ABC

4、ABCD

5、CD

三、辨析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1、判断:命题正确。(2分)说明理由:

(1)辩证唯物主义认为,意识是人脑的属性和机能,是人脑对物质的反映。(1分)

(2)意识是客观事物的主观映象。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无论是感性的形式还是理性的形式都是主观的;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即包含着不依赖于人的客观内容,所以,人的意识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这一命题是正确的。(2分)

2、判断:命题错误。(2分)说明理由:

(1)唯物辩证法认为,必然性和偶然性的产生都是有原因的。(1分)

(2)必然性产生于事物内部的根本矛盾和根本原因,因此,必然性在事物发展中居于支配地位,决定着事物发展的方向与前途。(1分)

(3)偶然性产生于事物的非根本矛盾和外部原因,因此,偶然性在事物发展中居于从属地位,对事物的发展起加速或延缓的作用。所以,该命题是片面的。(1分)

3、判断:命题错误。(2分)说明理由:

(1)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1分)

(2)真理具有客观性。一是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包含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二是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即社会实践是客观的。(1分)(3)“大多数人承认的一定是真理”这一命题属于主观真理论,它否认了真理的客观性。所以,该命题是错误的。(1分)

四、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1、答案要点:

(1)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人的感觉而存在,为人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2分)

(2)列宁的物质定义坚持了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同二元论和唯心主义划清了界限。(1分)

(3)坚持了彻底的可知论,同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1分)

(4)坚持了辩证的、历史的物质观,同旧唯物主义划清了界限。(1分)

2、答案要点:

(1)唯物辩证法认为,否定是指事物中促使其灭亡的方面,辩证否定观的实质是自我否定、自我发展、自我完善。(2分)

(2)辩证的否定是发展环节与联系环节的统一,否定就是扬弃,扬弃是新事物对旧事物的既克服又保留。(1分)

(3)意义:坚持辩证的否定观,就要对一切事物采取科学分析的态度,正确处理批判与继承、变革与现实的关系。(2分)

3、答案要点:

(1)生产力是人们改造自然并使之适应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生产中结成的人与人之间的物质关系。(1分)

(2)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是辩证关系。一方面,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形式;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2分)另一方面,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发展具有反作用:当生产关系与生产力基本适合时,起促进作用;当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不适合时,起阻碍作用。(2分)

五、论述题(13分)

(1)我党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要求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统筹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的关系。从哲学的角度看,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就是要坚持唯物辩证法的联系的观点、全面的观点、发展的观点,正确处理城乡矛盾、区域之间的矛盾、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矛盾、人与自然的矛盾、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的矛盾。可以说,唯物辩证法是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基础。(7分)

(2)坚持科学的发展观,正确处理发展过程中的一系列矛盾,有利于我国经济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有利于缩小城乡差别和地区之间的差别;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和谐社会的构建,有利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6分)

六、材料题(12分)答案要点:

(1)在材料1中,旧唯物主义哲学家培根、狄德罗肯定了作为实践形式之一的科学实验对实验对象的能动作用,肯定了自然科学实验在认识自然界中的作用,这是合理的。但是,他们的实践观是片面的,没有对社会实践作出科学的全面的解释和论证,不懂得社会实践的真正本质。(6分)

(2)在材料2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在马克思主义看来,实践是人类有目的能动地改造和探索现实世界的一切社会性的客观物质活动,是联结主体与客体的纽带、“交错点”,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地分析了实践的矛盾本性,指出应从主体与客体、主观与客观、人与世界的对立统一关系中去把握实践。(6分)

6.用唯物辩证法的普遍联系观点、发展观点,分析我们党提出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根据和现实意义。

答题思路: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和总特征:①事物的联系和发展是客观的普遍的永恒的,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发展的本质是创新;②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要求人们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去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③我们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相互联系,有着内在的一致性:一方面人的发展不能脱离社会实践和社会关系的发展,另一方面社会进步以人的发展程度为重要标志。④树立科学发展观,就是要解决城乡、地区、居民收入差距扩大和解决经济社会发展可持续能力不强等现实问题。

8.试述辩证否定观的内容,并用以说明应怎样正确对待我国的文化遗产和外国文化。答题思路:(1_)辩证否定观:①辩证的否定是自我否定;②否定是既克服又保留,是扬弃。

(2_)对待我国文化遗产,要采取批判继承的态度,既要反对全盘否定传统文化的历史虚无主义,又要反对全盘肯定传统文化的复古主义。

(3_)对待外国文化,要采取有分析、有选择、有批判地借鉴和吸收的态度,要反对盲目排外和全盘西化两种错误倾向。

第四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辨析题整理(索引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辨析题

目 录

1、试述辩证否定观的内容,并用以说明应怎样对待我国传统文化和外国文化.......................1

2、能为自己的经济基础有效服务的上层建筑就是先进的上层建筑.................................4

3、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由计算机网络建立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将成为社会的基本关系.............4

4、经济全球化削弱了发展中国家的国际竞争力................................................4

5、有的人说,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剧中人”,而英雄人物是历史的“剧作者”。请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史观的有关原理以及你的理解对这种观点进行分析。........................4

6、马克思主义是为全人类服务的............................................................4

7、唯物主义是可知论,唯心主义是不可知论.................................................5

8、世界统一于存在........................................................................5

9、重点论内在地包含着两点论..............................................................5

10、掌握适度原则就是任何时候都不要超过事物的度...........................................5

11、否定就是新旧事物之间“一刀两断”.....................................................5

12、为什么我们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称为“实践唯物主义” ?....................................5

13、为什么说新生事物是不可战胜的? 〔答案要点〕..........................................6

14、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哲学的两个基本派别.................................................6

15、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谁是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辨析题

68、矛盾的斗争性是绝对的,所以斗争是不受限制的..........................................12 69、个性寓于共性之中,个别存在于一般之中................................................13 70、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就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13 71、两点论就是均衡论,重点论就是一点论..................................................13 72、质和事物是直接同一的,量和事物不直接同一............................................13 73、事物发展在总的量变过程中有部分质变,质变过程中又有量的扩张,所以,量变就是质变,质变就是量变....................................................................................13 74、否定就是彻底消灭旧事物,与旧事物一刀两断............................................14 75、辩证的否定是事物发展的连续性和非连续性的统一........................................14 76、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有原因的,所以都是必然的..........................................14 77、假象是事物歪曲的反映,所以假象不表现事物的本质......................................14 78、一切唯物主义都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14 79、感觉是存在的反映,因此存在就是被感知................................................15 80、认识来源于实践,先实践,然后才能产生认识,因此,人的认识总是落后于实践活动...........15 81、“求知欲”、“好奇心”是认识发展的动力..............................................15 82、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运动......................................................15 83、“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了”...............................15 84、感性认识就是直接经验,理性认识就是间接经验..........................................16 85、凡是在理性中所有的,最初无不在感觉之中..............................................16 86、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更深刻地感觉它.................16 87、“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16 88、真理是有用的,所以有用即真理........................................................16 89、“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是对客观真理的否定..........................................17 90、有的真理是绝对真理,有的真理是相对真理..............................................17 91、绝对真理是真理问题上的唯物论,相对真理是真理问题上的辩证法...........................17 92、在同一个问题上,真理只有一个........................................................17 93、时势造英雄。........................................................................17 94、任何个人在历史上都起作用............................................................17 95、社会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18 96、社会进步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因此,社会发展地直线上升的.............................18 97、人是目的,而不是手段................................................................18 98、“一个完善的人,必定具备思维力、意志力和心力。思维力是认识之光,意志力是品性之能,心力是爱”,因此人的本质是理性、意志和心。....................................................18 99、唯心主义哲学是生长在人类认识之树上的一朵不结果实的花.................................18 100、假象是一种错觉.....................................................................18 101、“信则灵,不诚则不灵。”...........................................................19 102、发展的本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19 103、人是目的,而不是手段...............................................................19 104、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17 105、存在即被感知.......................................................................18 106、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18 107、心无外物...........................................................................18 108、白马非马...........................................................................18 109、人的思维是至上的,又非至上的.......................................................18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辨析题

110、凡事亲眼所见,亲耳所听都是直接经验,是对客观事物本质的反应.........................18 111、“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二者都是对客观这里的否定......18 112、认识是一个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的过程.................................................18 113、实践标准既是确定的有时不确定的.....................................................19 114、一切有用的认识都是真理.............................................................19 115、马克思主义是检验真理的基本标准.....................................................19 116、历史是由人民群众和英雄共同创造的...................................................19 117、生产力可以跨越发展.................................................................19 118、社会意识都属于思想上层建筑.........................................................19 119、意识形态是上层建筑的核心...........................................................19 120、经济上落后的国家在哲学上仍然能演奏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辨析题

讲,马克思主义就是无产 阶级立场的理论表现,是无产阶级解放条件的理论概括。

7、唯物主义是可知论,唯心主义是不可知论

错误,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作为哲学基本问题的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辨析题

答:此说法是错误的。新事物是指符合事物发展规律,具有远大前程和强大生命力的事物,有些事物是新出现的,但是它不是新事物,如电脑病毒。

23、“存在就是被感知”

答:此说法是错误的。这种说法是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它把感觉、意识思想看作是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辨析题

答:此说法是错误的。阶级是社会生产力得到一定发展而又发展不充分的产物。

35、国家是阶级统治的暴力机关

答:此说法是正确的。阶级本身就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

36、先有辩证唯物主义,后有历史唯物主义

答:此说法是错误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两大组成部分,存在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没有辩证唯物主义就没有历史唯物主义,没有历史唯物主义就没有辩证唯物主义,二者是同时产生的,不存在时间上的先后不同的区别。

37、阶级是一个政治范畴

答:此说法是错误的。阶级是一个经济范畴。阶级是这样一些大的集团,其中一个集团能够占有另一个集团的劳动,所以,阶级既是一个经济范畴,也是一个历史范畴。

38、社会革命的根源在于贫困落后

答:此说法是错误的。社会革命的根源是社会基本矛盾的尖锐化。新的生产力和腐朽落后的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变革的要求同腐朽的上层建筑的矛盾冲突是社会革命最深刻的原因。

39、既然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那么社会主义社会就不存在资本主义的社会意识

答:此说法是错误的。虽然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但是,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性,即社会意识的发展变化与社会存在的答:此说法是错误的。这变化具有不完全同步性,当资本主义的经济基础被摧毁时,资本主义的社会意识的某些部分尚会存在一段时间。40、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答:此说法是错误的。哲学是理论化和系统化的世界观。只有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41、在世界统一性问题上,二元论是错误的,一元论是正确的

答:此说法是错误的。在世界物质统一性问题上。二元论是错误的,但是,唯心主义一元论也是错误的。

42、意识是客观形式和主观内容的统一

答:此说法是错误的。意识是主观形式和客观内容的统一,因为,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主观印象。

43、人脑是意识的机能,有了人脑就有了人的意识。

答:此说法是错误的。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但是,人脑并不是意识的源泉,有了人脑,而无客观世界是一样不能产生意识的。

44、物质不是精神的产物,而精神却是物质的最高产物

答案要点:这是批判唯心主义在精神和物质的关系以及精神起源问题上的错误而提出的正确观点。马克思主义哲学坚持物质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辨析题

发展的新成果,把哲学的发展推进到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开辟了认识真理的道路,但并没有结束真理。所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意味着人类哲学思想发展的新的里程碑,并不是哲学思想的发展达到了顶峰.52、哲学就是人们自发形成的世界观

错误。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世界观是人们对世界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人们在实践中自发地产生对各种具体事物的观点和看法,形成了朴素的世界观。当世界观还停留在不系统的、零散的状态,还缺乏理论论证时,它还不是哲学。哲学是在概括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基础上,把自发的世界观上升为自觉的、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是哲学家经过理论论证的、形成逻辑体系的思想理论。上述命题混淆了哲学与自发的世界观之间的区别。

53、哲学的基本问题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关系问题

错误。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与存在(精神与物质)的关系问题,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思维与存在何者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辨析题

中抽象出来的共性,它寓于具体事物的个性中,不能脱离具体事物而独立存在,否则就会陷入唯心主义。但把两者不加区别地等同起来,就不能说明世界的多样性的统一,不能把唯物主义贯彻到底,陷入旧唯物主义的形而上学的局限。

57、哲学上讲的物质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跟“绝对精神”、“上帝”差不多

错误。哲学的物质概念是对一切物质现象共性——客观实在性的抽象概括。人们虽然不能用感官直接感知“物质”,但是人们可以通过物质的具体形态来感知物质。“绝对精神”、“上帝”则是人的意识虚构出来的,不具有客观实在性,是人们无法感知的。

58、形而上学认为世界是物质的,但否认物质世界的运动

错误。与辩证法相对立的形而上学是对“世界是怎样的”,即世界的存在状态的回答,不是对世界本原问题的回答。由于形而上学不是按照世界的本来面貌来认识世界,其本质上是通向唯心主义的。上述观点仅表达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而并未表达唯心主义的形而上学错误。

59、没有运动的物质和没有物质的运动是同样不可设想的

正确。运动是标志物质世界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变化以及过程的哲学范畴。运动是物质存在的根本方式,是物质的根本属性。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世界上没有不运动的物质,设想不运动的物质是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主体和承担者,世界上也没有无物质的运动,设想没有物质的运动是唯心主义。

60、运动具有客观性,因而运动也是物质

错误。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地联系着,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没有不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运动,也没有无物质的运动。物质是客观存在的,物质的根本属性——运动也必然是客观存在的。但物质和物质的根本属性是不同的,运动不是一种物质,两者不能混为一谈。

61、“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

正确。观念的东西来自于客观外界,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所以才说不过是移入人脑,并在人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首先,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是对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只有当客观事物作用于感觉器官,反映到人脑之后,才能形成意识。其次,从意识的形成来看,先要有客观对象,没有对象的存在,就没有对它的映象,反映者依赖于被反映者。此外,还要有人脑的作用,对感觉经验材料进行加工改造,才能形成具体的意识。

62、正确的意识是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错误的意识则是人的头脑主观自生的

错误。正确的意识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错误的意识归根到底也是来自客观事物,而不能说是主观自生。因为从意识的本质来看,意识是主观形式与客观内容的统一。就是说各种意识形式,不论其内容如何特殊,看起来如何远离现实生活,都不可能是主观自生的,而是来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辨析题

自现实、来自物质世界。

正确的思想是对客观世界的正确反映;错误的理论、荒唐的观念、离奇的幻想,也不是头脑中固有的,而仍然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只不过是歪曲、颠倒的反映罢了。

63、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存在性

错误。世界的统一性是关于世界有无共同本原的问题。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世界上千差万别、丰富多彩的事物和现象都不过是物质的具体形态。

“存在”是一个多义的、模糊不清的概念,在不同场合有不同的含义,它既可以指物质现象,也可以指精神现象。如果以“存在”作为世界统一的基础,就会混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区别,掩盖它们之间的对立。因为唯心主义完全可以接受这个折衷主义的命题,并作出唯心主义的解释。所以,必须坚决反对“世界统一于存在”这种含混不清的说法。64、割下来的手不再是手

正确。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它要求用整体的观点认识事物。整体和部分是相互依赖的,离开整体的部分,就失去它原有的性质和意义。割下来的手,由于它脱离了整个有机整体,失去了生命,丧失了它原来具有的能够劳动的性质和功能,因而不再是名副其实的手,而只是名义上的手。65、新出现的事物就是新生事物

错误。所谓新事物是指合乎事物发展规律,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前途的事物。判断一个事物是新事物还是旧事物,不能根据它在时间上出现的先后,新事物是新产生的,但新产生的不一定是新事物;也不能根据在形式和现象上是否新奇,力量是否强大、是否完善来判断一个事物是否为新事物。区分新旧事物的根本标志是看它是否符合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否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途。

66、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因此,其他规律和范畴无足轻重

错误。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但是不能因此否定辩证法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作用。因为⑴唯物辩证法是由一系列规律和范畴所组成的科学体系,这些规律和范畴从不同角度揭示了事物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都有自己的独特内容和作用,不能随意加以否定和取消。⑵在唯物辩证法的科学体系中,对立统一规律是实质和核心,但这个核心正是相对于其他范畴的非核心地位而言的,如果否定了其他规律和范畴,对立统一规律作为核心也就没有意义了。

67、矛盾只存在于混乱的思想中,现实事物中根本没有矛盾

错误。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是客观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对立统一的关系,矛盾是客观的、普遍的,现实中充满矛盾。当现实中的矛盾在人们思维中自觉地反映出来,就构成辩证矛盾。混乱的思想往往是由于违反思维逻辑的基本规则,造成思想中的自相矛盾,即犯逻辑矛盾的错误,它不是现实矛盾的反映,和辩证矛盾是不同的。68、矛盾的斗争性是绝对的,所以斗争是不受限制的

错误。这是对“矛盾的斗争性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正确命题的错误理解。矛盾的斗争性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并不是说矛盾斗争性不受任何因素的制约,或斗争性的存在不需要条件,而是说它能够打破既有条件的限制,使矛盾的斗争表现出在任何条件下都要贯彻下去的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辨析题

趋势。

矛盾的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受同一性制约,矛盾的同一性制约着矛盾斗争的形式和界限。所以,从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辩证关系上来看,说矛盾的斗争不受限制也是错误的。

69、个性寓于共性之中,个别存在于一般之中

错误。矛盾的普遍性、共性、一般是指同类个别事物的共同本质,它不包括具体事物的各个不同的特点。所以,不能说个性寓于共性之中,个别存在于一般之中,这种说法颠倒了矛盾普遍性与矛盾特殊性的辩证关系。矛盾的普遍性、共性没有独立的存在形态,它们存在于个性、特殊性之中,通过特殊性而存在。所以,正确的说法应该是:普遍性存在于特殊性之中,共性寓于个性之中。

70、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就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错误。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是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的关系。普遍性存在于特殊性之中,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普遍性、共性只从某个特定的角度或方面大致地概括特殊,它只是特殊的一部分、一方面或特殊的本质,特殊性、个性不可能完全包括在普遍性之中。而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则是包含和被包含的关系,这种关系不适用于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之间的关系。

71、两点论就是均衡论,重点论就是一点论

错误。唯物辩证法的两点论是指,在研究复杂事物的矛盾体系中,既要注意主要矛盾,又要分析次要矛盾;在研究某一对矛盾时,既要注意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分析矛盾的次要方面;唯物辩证法的重点论是指,在研究复杂事物的矛盾体系和任何一对矛盾时,要着重把握它的主要矛盾以及矛盾的主要方面,抓住重点。

两点论是有重点、有主次的两点,而不是不分主次,等量齐观,“眉毛胡子一把抓”的“均衡论”。重点论是在两点基础上的重点,而不是“攻其一点,不及其余”的“一点论”。均衡论和一点论是在矛盾发展不平衡性问题上的形而上学错误。72、质和事物是直接同一的,量和事物不直接同一

正确。质是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事物的质是由事物所包含的特殊矛盾规定的,它使这一事物是它自身,并同其他事物区别开来,所以,质与事物的存在是直接同一的。首先,质和事物的存在不可分割,没有无质的事物,也没有离开事物的质。其次,当某事物的质发生变化,那么该事物也就转化为其他事物,即“质变则物变”。量是事物的规模、发展程度和速度以及它的构成成分在空间上的排列组合等可用数量表示的规定性。量与事物的存在也是不可分割的,但是,量与事物的存在不是直接同一的,在质上相同的事物可以有量的差别,在一定范围内量的变化并不会影响事物的质,也不会使一事物转化为其他事物。

73、事物发展在总的量变过程中有部分质变,质变过程中又有量的扩张,所以,量变就是质变,质变就是量变

错误。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发展变化的两种状态,两者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但不能等同。量变过程中有部分质变,质变过程中有量的扩张,这说明现实中具体事物的量变和质变是互相渗透,非常复杂的,需要我们做深入细致的分析和辨别。不能混淆部分质变和根本质变、质变中量的扩张与量变的区别,更不能由此取消量变和质变的区别。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辨析题

74、否定就是彻底消灭旧事物,与旧事物一刀两断

错误。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联系与发展的环节。否定作为发展的环节,是旧事物向新事物的转变,是新旧事物的决裂,但这种决裂不是对旧事物的全盘否定,而是“去其糟粕”、“取其精华”,采取批判继承的“扬弃”的态度。上述观点是“否定一切”的形而上学否定观,与辩证的否定观是根本对立的。

75、辩证的否定是事物发展的连续性和非连续性的统一

正确。辩证的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斗争的结果;辩证的否定既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又是事物联系的环节;它是新事物对旧事物既克服又保留、既批判又继承,它是一种“扬弃”。新事物对旧事物的否定并不是简单的抛弃,而是在克服旧事物消极因素的基础上,保留某些有利于新事物发展的合理的积极因素。也就是说新事物对旧事物的否定是包含了肯定的否定,既有连续性,又有非连续性,事物的发展是非连续性(间断性)与连续性的辩证统一。

76、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有原因的,所以都是必然的

错误。任何现象都有因果性,但有因果关系的不一定都是必然现象。偶然现象和必然现象一样也有它产生的原因。必然性是由事物的根本矛盾决定的,偶然性是由事物的非根本矛盾和外部条件造成的。原因与结果、必然性和偶然性是两对从不同角度揭示事物联系和发展特征的哲学范畴,不能把必然性和因果性混为一谈,否认偶然性的存在及其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认为“既然一切都是有原因的,一切都是必然的,因此偶然性是不存在的”,这是形而上学机械决定论的错误推论。

77、假象是事物歪曲的反映,所以假象不表现事物的本质

错误。现象是指事物的外部联系,是人们凭借自己的感官或借助仪器所能直接观察到的事物的外部形态。事物的现象有真假之分,真象是事物本质正面的、直接的反映,假象是事物本质反面的、扭曲的反映。假象作为事物的某种外部联系,同真象一样,也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假象作为现象的一种形式,是本质的一个规定、一个方面、一个环节。假象歪曲地反映本质,也是由本质和具体条件所决定的。所以,说假象不表现事物的本质是错误的.78、一切唯物主义都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

错误。虽然所有的唯物主义在认识论上都是反映论,都坚持从物到思想、感觉的认识路线。但只有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才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而马克思以前的旧唯物主义由于不懂得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不懂得认识中的辩证法,他们的反映论是消极、直观、被动的反映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克服了旧唯物主义在认识论上的这两个根本缺陷,一方面,把实践的观点引入认识论,强调实践在认识中基础的、决定的作用,另一方面,把辩证法运用于认识论,正确地揭示出认识是一个充满矛盾的辩证过程,阐明了主体与客体、认识与实践、感性与理性、真理与谬误、绝对与相对等一系列认识问题的辩证关系,从而成为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辨析题

79、感觉是存在的反映,因此存在就是被感知

错误。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客观物质世界的反映,在认识论上坚持的是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认识路线,承认物质世界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把认识看作不过客观世界在人脑中的反映。

感觉虽然是存在的反映,但把存在归结为主观感觉,认为存在是由感觉构成的,把客观存在看成是主观感觉的产物,这在认识论上坚持的是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认识路线,而且是把主观感觉视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辨析题

否认真理的客观性,将真理主观化,必然导致“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真理因人而异的混乱局面。

89、“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是对客观真理的否定

错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是说对同一事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见解。因为人的认识虽然就其反映的对象和内容来说,具有客观性,但就其反映的形式来说,由于认识主体之间的差异性,使认识又具有强烈的主观性。

所谓客观真理是指人的认识中包含有不依赖于人的客观内容,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体现了主体认识的差异性,这些有差异的认识是否是真理以及在多大程度上是真理,应该由实践来检验。承认人的认识有主观差异性,并不等于否定客观真理。

90、有的真理是绝对真理,有的真理是相对真理

错误。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不是两种不同的真理,而是同一真理的两种不同属性和方面。就是说任何真理,都总既是绝对真理,又是相对真理,是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辩证统一。上述观点割裂了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对立统一,错误地理解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犯了形而上学的错误。

91、绝对真理是真理问题上的唯物论,相对真理是真理问题上的辩证法

错误。真理问题上的唯物论是指真理的客观性而言的,即强调真理性的认识具有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检验真理的标准也是客观的。真理问题上的辩证法则是指,真理是一个不断从相对真理走向绝对真理的过程,是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辩证统一。绝对真理的含义中虽然包含有真理客观性的意思,但它不能与之划等号。真理的客观性是从真理的内容和检验标准上,而相对于真理形式上的主观性而言的;真理的绝对性则是从真理的属性上,相对于真理的相对性而言的。所以,真理问题上的唯物论和真理问题上的辩证法虽然紧密相关,但它们在含义上又有明确的区别,不能把两者混为一谈。92、在同一个问题上,真理只有一个

正确。真理是客观的,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所以,真理是不因人而异,不因阶级而异的,在同一个问题上,真理只能有一个。

真理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主观形式可以多种多样,但客观内容只能有一个。如果认为在同一个问题上真理可以有几个,那就否认了真理的客观性,从而陷入唯心主义的主观真理论。

93、时势造英雄。

正确。这是唯物主义历史观。任何英雄人物都不是天生的,而是一定社会历史条件造就的。英雄人物是适应历史的发展,人民群众斗争的需要并在群众斗争中产生和成长的,英雄人物的出现是历史发展的必然。94、任何个人在历史上都起作用

正确。历史唯物主义肯定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同时也承认个人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个人按其作用的大小,分为普通个人和历史人物。历史人物是历史事件的当事人,他们在历史进程中明显地留下自己意志的印记并能影响历史事件的外貌特征。普通个人对历史的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辨析题

作用小些,在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中包括无数普通个人的作用。95、社会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

正确。政权掌握在哪一个阶级手里,这一点决定一切。在阶级社会里,统治阶级掌握着国家政权,以维护本阶级的利益。一切反动统治阶级是不会自愿让出政权的,被压迫阶级通常要经过暴力革命夺取政权。

96、社会进步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因此,社会发展地直线上升的

错误。社会进步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但是,社会进步的具体道路都不是直线上升,而是曲折前进的,有时甚至会出现暂时的倒退。在历史运动的长河中,绝对直线式的前进是不存在的。这个命题的错误在于把社会进步的总趋势同社会进步的具体道路等同起来,因而是不正确的。

97、人是目的,而不是手段

错误。无论是在社会分工和市场经济条件下,还是在将来的共产主义社会,人都只能既是目的同时又是手段,始终是目的各手段的统一。目的与手段的关系表现为①每个人只有作为另一个人的手段才能达到自己的目的②每个人只有作为自我目的才能成为另一个人的手段,③每个人是手段同时又是目的,而且只有成为手段才能达到自己的目的。片面强调人是目的,实质上是把自己当作目的,把他人和社会变成满足自己欲望的手段,因而是错误的。98、“一个完善的人,必定具备思维力、意志力和心力。思维力是认识之光,意志力是品性之能,心力是爱”,因此人的本质是理性、意志和心。

错误。这是人本主义哲学在人的本质问题上的基本观点。这一命题认为一个完善的人必须具备理性、意志和情感是合理的,但它把人的理性、意志和心归结为人的本质是错误的。它把人看成脱离一定社会关系的抽象的、自然的人,把人的本质理解为人类共同的“自然本质”,反映了抽象人性论的观点。从这种抽象的人性论出发去解释历史,必然导致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认为,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99、唯心主义哲学是生长在人类认识之树上的一朵不结果实的花

答案要点:正确。唯心主义哲学的产生有其深刻的社会历史根源和认识根源,如果把人的认识曲线上的某个片段加以夸大就会导致唯心主义。唯心主义哲学也是生长在人类认识之树上的花朵,在人类认识发展的曲折过程中是难以避免的。由于唯心主义哲学颠倒了思维和存在、精神和物质的关系,脱离了人的社会实践,不能正确指导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活动,因而在总体上是错误的,是不结果实的。100、假象是一种错觉

答案要点:错误。假象和错觉根本不同。假象是从反面歪曲、颠倒表现本质的现象;它是客观存在的,存在于意识之外,是由各种客观条件造成或人为的。它属于唯物辩证法的范畴。错觉则是与客观情况不相符合的错误感觉和知觉,存在于主观意识中,它是由异常的外部条件、人的生理或心理的原因,或观察问题的主观性、片面性、表面性造成的。它属于人的主观意识,属于认识论的范畴。假象容易引起错觉,但不能把两者混同,两者是客观存在同主观认识和反映的区别。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辨析题

101、“信则灵,不诚则不灵。”

错误(1)“信”、“诚”属于主观意识和态度,灵或不灵则属于客观现实结果。意识是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灵,才能引起和产生信。这种说法把主观的信、诚作为灵不灵的原因,颠倒了反映和被反映的关系,也颠倒了原因和结果的关系(2)真理具有客观性,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不能以主观的信、诚,以人们的信仰与否为标准(3)真理具有普遍性。这种观点宣传信、诚即能看到、感受到某种莫须有的东西,否则就看不到、感受不到,否认了真理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否定了真理的可检验性,把人们看不见、感受不到某种莫须有的东西归结为他们的“不信” “不诚”,这是伪科学反科学的卑劣手法。102、发展的本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答案要点:这种说法正确。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是带前进性质的运动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其本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新事物是指合乎历史前进方向的、具有远大前途的东西;旧事物是指丧失历史必然性的、日趋灭亡的东西。新事物取代旧事物是历史的必然。新事物战胜旧事物往往要经历一个曲折的过程。

103、人是目的,而不是手段

错误。无论是在社会分工和市场经济条件下,还是在将来的共产主义社会,人都只能既是目的同时又是手段,始终是目的各手段的统一。目的与手段的关系表现为①每个人只有作为另一个人的手段才能达到自己的目的②每个人只有作为自我目的才能成为另一个人的手段,③每个人是手段同时又是目的,而且只有成为手段才能达到自己的目的。片面强调人是目的,实质上是把自己当作目的,把他人和社会变成满足自己欲望的手段,因而是错误的。104、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正确。体现了客观规律与主观能动性的关系。所谓“天行有常”就是说自然界与社会都有其各自的运动规律,不会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尧”这样贤明的君主和“桀”这样邪恶的君主都不可以改变这些规律。这个认识符合唯物辩证法 105、存在即被感知

错误。这种观点是属于主观唯心主义,他说明物质只不过是我们经验到的感觉材料的累积,习惯的力量使它们在我们的心中联结起来。但根据辨证唯物论的观点,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必须坚持联系的观点,反对孤立,静止地看问题。也就是说,万事万物,是先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的,人感知不到的,未必不存在。物质决定意识,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是本原,意识是派生的,所以“存在即被感知”这种观点是错误的。106、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正确。“哲学家”是指马克思主义产生前的那些旧的唯心主义哲学家。这句话的核心是哲学的根本目的不是解析世界,而在于改造世界,并且通过行动及正确的理论做指导,才能让世界想更好的方向发展.107、心无外物

错。这句话意思是心与物同体,它认为心是天地万物的主宰,客观的事物没有被心知觉,就处于虚寂的状态,这种观点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违背了唯物论。唯物论认为,物质决定意识,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而非意识决定物质,即“心无外物”,所以该观点错误。(心外无物,是心学一派的主要观点,属于主观唯心主义,从马克思主义哲学来说,这个说法是错误的,否认了世界的客观性,否认了物质的决定作用,夸大了精神的作用。)

108、白马非马

错。它认为白马不是马,因为白马与马不是同一个层次的事物,所以不能说谁是谁,它是一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辨析题

个典型的诡辩论观点,没有正确认识矛盾的一般性与特殊性的关系,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的关系。矛盾的普遍性是寓于特殊性之中的,它们是相互连结的。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另一方面,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不包含普遍性的事物是没有的。该观点正是割裂了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所以错误。(白马非马,是公孙龙的一个诡辩命题,从马克思主义哲学来说,这个说法混淆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没有正确认识普遍性是寓于特殊性之中的 109、人的思维是至上的,又非至上的

正确。认识的至上性和非至上性 又称“思维的至上性和非至上性”,用来说明人的思维能力是有限与无限、相对与绝对的统一。思维的至上性是指人的认识能力的无限性和绝对性;思维的非至上性是指人的认识能力的有限性和相对性。恩格斯指出,人的思维不是指个别人的思维,而是指整个人类的思维。作为无数亿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人的思维,是至上的、无限的是能够完全认识客观世界的;而对于一定历史发展阶段上的个别人来说,他的思维能力要受到种种历史和现实条件的限制,因而是非至上的、有限的。因此,人的思维是至上的,同样又是非至上的,人的认识能力是无限的,同样又是有限的。

110、凡事亲眼所见,亲耳所听都是直接经验,是对客观事物本质的反应

错误。直接经验是指直接从实践中获得的认识.亲眼所见亲耳所闻的不一定是直接经验。现象包括真象和假象,真象是对事物本质真实的反映,假象是对事特本质的歪曲的反映.视觉和听觉是感性认识,不能深入的全面的反映事物,上升为理性认识才能把握事物的本质.该命题夸大感觉在认识中的作用,在理论上容易导致主观唯心主义.111、“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二者都是对客观这里的否定。错误。“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是相对主义真理观,否认真理的客观性,认为在“道”的高度去衡量,无所谓是非善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是指对同一个事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认识。这是因为人的认识不仅具有客观性,而且具有主观性和差别性。112、认识是一个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的过程

对。认识的来源就是实践.认识的过程是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回到实践中去,认识不断深化,扩展,向前推移.认识运动的总规律: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认识和实践通过每一次循环,实践的内容都相对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 113、实践标准既是确定的有时不确定的

对。第一,实践标准的确定性,首先是指在任何情况下实践都是检验认识是否正确的唯一标准,此外没有其它标准;其次是指无限发展的实践最终一定能鉴别认识的真理性。这也是绝对的。第二,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首先是指实践总是具体的、历史的,它不能完全证实或驳倒现有的一切认识,而只能证实或驳倒其中的部分认识;其次是指实践检验认识是一个过程。第三,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是辩证统一的,这是真理标准问题上的辩证法 114、一切有用的认识都是真理

错。“有用即真理”是典型的实用主义真理观.它把真理的本源问题和真理的作用混为一谈,从而否定客观真理,主张主观真理。“有用就是真理” 混淆了真理和谬误的界限。真理具有客观性的,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极其规律的正确反映,任何真理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真理的确是有用的,因为真理具有价值性,它能够满足人的需求。但是,价值性并不是真理的根本属性,真理的根本属性是客观性,真理的价值性是以真理的客观性为基础的。

115、马克思主义是检验真理的基本标准

错。检验真理的标准只能是客观规律。检验真理的途径只能是社会实践。任何学说都有历史的局限性。马克思主义是一种学说,也有历史的局限性。它发现社会发展是有规律的。但它没有,也不可能穷尽一切社会发展的规律性,更不用说穷尽一切事物的规律性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辨析题

116、历史是由人民群众和英雄共同创造的

错。人民是社会的群体形象,而英雄是其所在时代的群体意志抽象代表者,因此,英雄也是人民群众之一员。只是他代表了那个时代的“群体意志或意识”并率领了人民朝这个方向去努力而创造了历史。所以,不能说“人民群众和英雄共同创造了历史”,而是“英雄代表人民创造了历史”才为真正的历史!117、生产力可以跨越发展

正确。在现代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不是单线的,可以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生产力的跨越发展是有条件的,在改革和开放的条件下,通过利用生产力的已有成果,从而打破生产力的单线发展,实现跨越。在当代中国,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特别重要。由于历史原因,中国生产力比较落后,如果不实现跨越式发展,就会始终落后于世界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可以跨越发展指的是在一个发展阶段内,比如在商品经济发展阶段内,通过科学技术和其他因素的作用,生产力可以跨越式地前进,从而缩短时间周期,提高效率。因此,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发展是当代中国生产力发展的特点 118、社会意识都属于思想上层建筑 错。并非社会意识都是思想上层建筑,只有反映了社会存在的经济基础的社会意识才属于思想上层建筑。社会意识中的非意识形态的部分不属于思想上层建筑。思想上层建筑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具有鲜明的阶级性.而非意识形态的部分如自然科学等不会因人的利益、观念不同而不同。

119、意识形态是上层建筑的核心

错。上层建筑包括思想上层建筑和政治上层建筑。其中,思想上层建筑指社会意识形态,而政治上层建筑指以思想上层建筑为指导建立起来的并与之相适应的政治法律制度及设置。所以可以说政治上层建筑居主导地位,国家政权是上层建筑的核心。120、经济上落后的国家在哲学上仍然能演奏第一提琴 对。这句话反映的是社会意识和社会经济之间在发展上的不平衡性。社会意识中其重要部分属于上层建筑,它并不直接反映生产力发展水平,要经过生产关系中介作用,才能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联系,因而经济发展状况不能直接决定社会意识水平。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先进的社会意识之所以能够在经济落后的国家和地区出现,仍然要以经济发展一定水平为前提,同时还和这个国家或地区的政治背景、民族传统等等的影响分不开。

12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因此,社会经济发展水品越高,思想理论水平也越高

错。社会意识中其重要部分属于上层建筑,它并不直接反映生产力发展水平,要经过生产关系中介作用,才能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联系,因而经济发展状况不能直接决定社会意识水平。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先进的社会意识之所以能够在经济落后的国家和地区出现,仍然要以经济发展一定水平为前提,同时还和这个国家或地区的政治背景、民族传统等等的影响分不开。

122、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

错。历史是人的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思想因素在历史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人类历史包含思想史,研究思想史对于深入认识人类历史及其发展有重要意义。

唯物史观认为,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历史首先是物质资料生产发展的历史,是人民群众实践活动的历史,在阶级社会中是阶级斗争的历史。把一切历史归结为思想史的观点,本质上是唯心史观

第五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考试辨析题(重点)

6、劳动力的使用价值是其价值的源泉,并且是大于它自身价值的源泉。[答案要点]此观点正确。

一般商品在消费过程中,随着使用价值的消失,它的价值也会消失,或者转移到新产品中去。劳动力商品则不同,劳动力的使用价值就是进行生产劳动的能力,它的使用和消费就是劳动,而劳动能形成价值,因此劳动力商品使用价值的特点在于它是剩余价值的源泉。剩余价值的本质就是雇佣工人创造的价值中超过劳动力价值以上的而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部分,它的源泉是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货币转化为资本的过程,既在流通领域进行(以流通为媒介,在市场上买到劳动力这种特殊商品),又不在流通领域进行(剩余价值是在使用劳动力的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整个过程的关键在于劳动力具有特殊的使用价值,能创造出大于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劳动力的使用能为其购买者创造剩余价值,价值增殖的秘密就在这里。劳动力商品的这种特殊的使用价值,对货币转化为资本具有决定性意义,资本家购买到这种特殊商品,才能获得剩余价值。

一、辨析题或者简答题

1、唯心主义否认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

这是错误的观点。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作为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方面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不是划分唯物论和唯心论的标准。

坚持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即坚持世界的可知性,是唯物主义和某些唯心主义者都承认的观点。

2、世界统一于存在。

这一观点是不对的。世界的统一性问题,讲的是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有没有统一性,即有没有共同的本质或本原。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不仅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也具有物质性,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世界统一于存在”是一个错误的折中主义的命题,之所以是错误的,是因为“存在”是什么,在这里,是不明确的;;如果存在是精神,世界统一于存在是统一于精神,这是唯心主义的命题;;反过来,如果存在是物质,世界统一于存在就是统一于物质,这是唯物主义的命题。

3、脱离物质的运动和脱离运动的物质都是不可想象的,因此,运动就是物质,物质就等同于运动。

这一观点是不对的。脱离物质的运动和脱离运动的物质都是不可想象的,这个论断表明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反映了物质和运动的联系。但把物质和运动等同起来则是不正确的。

物质和运动是有区别的。物质是标明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而运动则是表明这种客观实在的存在方式的范畴。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而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二者是有区别。

4、唯物主义都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这一观点是不对的。唯物主义都承认物质决定意识,物质是世界的本原。马克思主义以前的旧唯物主义则是“半截子”唯物主义;;它们在自然观上是唯物主义,一到社会历史领域,就陷入了唯心主义,认为是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只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揭示了人类实践的客观实在性,认为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正确指出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即社会存在决定社会

意识。

5、“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这一观点是正确的。从实践出发去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马克思主义看来,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首先,构成社会的人是从事实践活动的人,推动社会运动的力量是千百万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其次,社会生活的全部内容就是不断进行的社会实践;;再次,实践既是人的自觉能动性的表现,也是人的自觉能动性的根源,是人的生命表现和本质特性。因此,“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6、运动和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这一观点不准确。联系和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事物之间的联系既是客观的,又是普遍的。事物的相互联系包含事物的相互作用,而相互作用必然导致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运动只是事物发展的一种表现形式,并不是所有的运动都是发展,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矛盾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这一观点是正确的。矛盾规律也即对立统一规律,之所以说矛盾规律是唯物辩证法体系的实质和核心,这是因为:矛盾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会发展的问题;矛盾规律是贯穿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也是理解这些规律和范畴的“钥匙”;矛盾规律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 矛盾分析法。

8.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它们都是无条件存在的,绝对的。

这一观点是不对的。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对立和统一分别体现了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矛盾的对立属性又称斗争性,矛盾的统一属性又称同一性。

在事物的矛盾中,矛盾的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同一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矛盾斗争性的绝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绝对性,矛盾同一性的相对性体现了物质静止的相对性。无条件的绝对的斗争性与有条件的相对的同一性相结合,构成事物的矛盾运动,推动事物的发展。

9.否定就是新旧事物之间“一刀两断”。

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否定观认为: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它是旧事物向新事物的转变,是从旧质到新质的飞跃,只有经过否定,旧事物才能向新事物转变;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新事物孕育产生于旧事物,新旧事物是通过否定环节联系起来的;辩证否定的实质就是“扬弃”,即新事物对旧事物既批判又继承,既克服其消极因素又保留其积极因素。“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二者都是对客观真理的否定。

这一观点是不对的。上述观点不等同。所谓客观真理是指人的认识中含有不依赖于人的客观内容,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是庄子的观点,认为在“道”的高度去衡量,无所谓是非善恶。是相对主义真理观,它否认真理的客观性和检验真理有客观标准。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是说对同一事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见解。这是由于人的认识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是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人的正确认识不仅具有客观性,而且具有主观性和差别性。而这些具有差别性的认识是否是真理以及在多大程度上是真理,应有实践来检验。承认人的认识上的主观性和差别性,并不等于否定客观真理。

11.凡是亲眼所见,亲耳所听都是直接经验,是对客观事物本质的、真实反映。

这一观点是不对的。亲眼所见,亲耳所听是感性认识的感觉阶段,是直接的感性经验。由于认识主体和客体的局限性和特殊性,有些是对客观事实的真实反映,有些则是不符合客观事实的虚假反映或骗局。视觉和听觉是感性认识,它们具有直接性、丰富性,但是它的缺点是直观性和表面性,不能深人、全面地反映事物,有待于在感性经验的基础上,用科学态度加以分析,上升为理性认识,才能把握事物的本质。

该命题夸大感觉在认识中的作用,将感觉与事实相混淆,在理论上容易导致主观唯心主义。

12.认识是一个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的过程。

此观点正确。一个正确的思想,往往需要经历由实践到认识、又由认识到实践多次反复才能完成。这是受认识主体的限制和认识对象暴露程度的限制。首先,从客体上看,事物是复杂的,它的本质的暴露是一个过程。人的认识还要受历史条件、科学技术条件、实践水平和手段等因素的制约;其次,认识主体要受自身的局限性,受立场、观点、方法、知识水平、经验以至身体素质等等因素的制约,因此,对客观事物特别是比较复杂的事物的认识,要经过实践和认识的多次反复,不断修正、补充、深化,才能形成正确的思想。

由于世界及其联系和发展在空间和时间上是无限的,人的实践的发展是一个过程,人的认识也必然是无限发展的过程。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

13劳动发展史是理解全部社会发展史的“钥匙”。这种观点是正确的。劳动在人类社会的产生和形成中起了决定作用。劳动是人类的第一个历史活动。生产劳动创造了人类社会,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人类全部社会关系的物质根源,它孕育着社会有机体未来发展的一切萌芽。因此,恩格斯说:劳动发展史是理解全部社会发展史的“钥匙”。14.社会意识都属于思想上层建筑。这种观点是错误的。社会意识都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只有反映了社会存在的经济基础的社会意识才属于思想上层建筑。如反映经济基础的政治法律思想、道德、哲学、艺术、宗教等属于思想上层建筑,不反映经济基础的自然科学、逻辑学、语言学等不属于思想上层建筑。15.错误的思想是客观存在的反映。“错误的思想是客观存在的反映”是符合唯物主义反映论的正确论断。唯物主义反映论认为,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意识包括正确的意识或思想,也包括错误的意识或思想,它们都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内容都是来自客观物质世界,只不过,正确的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正确反映,错误的意识是对客观存在歪曲的、颠倒的反映。

错误的思想是客观存在的反映,是指:第一,错误的思想有其产生的客观原型,如神、鬼等错误观念的客观原型就是人自己,是人这一原型的主观变形。第二,错误思想不是主观自生的,而是有其产生的客观物质根源,在阶级社会有阶级根源。第三,错误思想也随客观存在的变化而变化。我们在分析和克服错误思想时,就要分析这种错误思想产生和存在的客观前提和根源。.经济基础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这种观点是错误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但经济基础并不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经济基础是在生产力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是被生产力决定的。生产力才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它决定了经济基础并通过经济基础决定着全部社会生活。该命题的错误实质在于把经济基础说成是社会最终决定力量,不了解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17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可能是积极的、进步的,也可能是消极的、衰退的。

这种观点是正确的。辩证唯物主义在肯定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同时,也承认上层建 3

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上层建筑的反作用可能是积极的、进步的,也可能是消极的、衰退的,当它为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就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进步力量,反之,就会成为阻碍社会发展的消极力量。

18在知识经济时代,价值的增长不是通过劳动,而是通过知识。

此观点错误。(1)商品生产过程是各种生产要素结合在一起发挥作用的过程,各种生产要素在商品生产中的作用与劳动创造价值的关系是不同的程,各种生产要素在商品生产中的作用与劳动创造价值的关系是不同的。就商品使用价值的生产而言,土地、材料、技术、知识等生产要素是商品使用价值的物质要素,与劳动者的具体劳动一起,共同构成了使用价值的源泉。但就商品价值的创造而言,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即抽象劳动。抽象劳动是形成价值的唯一源泉,离开了人的劳动,价值增长就不可能实现,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这是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基本观点。

(2)在信息经济社会中,知识转化为生产力,能提高劳动生产率,给人类的生产带来极大的方便。在这一时代,知识和技术甚至成为首要的生产力。但价值的增长源泉仍是劳动,而不是知识。知识不创造价值,它本身的价值也必须通过生产者的具体劳动才能转移到新产品中去,成为商品价值的一个构成部分。

(3)此观点的错误在于,没有认清价值的来源。.提高劳动生产率可以增加单位时间里的使用价值和价值量。

此观点错误。劳动生产率用单位劳动时间内生产的商品数量或单位商品耗费的劳动时间表示。商品的价值量由凝结在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劳动生产率提高可以增加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商品数量,但不能增加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价值量。劳动生产率提高,意味着生产单位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减少,所以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商品数量增加。

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所以商品价值量的大小就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一般人类劳动量来决定,而计量劳动量多少的自然尺度是劳动时间,所以价值量就取决于劳动时间。生产同一商品的不同生产者,由于生产的主客观条件的差异,他们各自的劳动时间即个别劳动时间的长短是不同的。商品的价值量不是由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而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所以同一社会必要劳动在同一时间内创造的价值量是不变的,所以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不能增加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价值量。不论劳动生产率发生了什么变化,单位时间内创造的价值量是不变的。

20.劳动是一切财富和文化的源泉。

此观点错误。财富的物质内容是使用价值。价值要以使用价值即财富为物质承担者,但生产使用价值即财富的劳动,并不必然生产价值。在一切自然经济中的劳动都生产财富,但不形成价值。但劳动也不是财富生产的唯一要素。财富是所有生产要素共同创造的。在财富生产中,劳动、资本、土地、技术等都是不可缺少的,马克思肯定各种生产要素在财富生产中的同等重要性,他说:劳动并不是它所生产的使用价值即物质财富的唯一源泉。正如威廉· 配第所说,“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财富是由各种生产要素共同生产的,这就为生产要素的所有者共同参与财富分配提供了经济依据。

文化是以意识形态为主要内容,包括行为规范、风俗习惯在内的意识形式,包括劳动在内的整个社会生活是文化的来源,劳动也只是文化的来源之一。

21.剩余价值的产生,既不在流通领域,又离不开流通领域。

此观点正确。1剩余价值是在生产过程中产生,它是由雇佣工人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以上的那部分价值。2剩余价值不能在流通领域中产生,因为在商品流通过程中,等价交换只是价值形式的变换,不等价交换只是对既定的总价值量的重新分配,都不能产生剩余价值。3剩余价值的产生又离不开流通领域。只有在流通领域中商品生产者之间才能发生关系,货币才能转化为资本。资本家不把货币投人流通,购买劳动力商品,4

剩余价值无法产生;凝结了劳动者剩余劳动的商品不在市场上销售出去,剩余价值也不可能实现。

22垄断价格是垄断资本家凭借垄断地位制定的,因而否定了价值规律。

此观点错误。垄断价格的制定仍然要受到客观经济条件的制约。垄断价格虽与价值有较大偏离,但从全社会看垄断部门和非垄断部门的市场价格总量是在社会产品的价值总量基础上进行调节的。而且,垄断价格制定仍会受到市场需求、供给和成本三因素的制约。因此,社会产品价值总量仍是垄断价格变动的轴心。.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客观历史进程。

此观点正确。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到高级阶段出现的一种现象,是伴随着科技和社会生产达到更高水平,各国经济相互依赖、相互渗透大大加强,阻碍生产要素在全球自由流通的各种壁垒不断削减,规范生产要素在全球自由流通的国际规则逐步形成而出现的一种客观历史进程。早在 150 多年前,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就科学预见到了“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的趋势。冷战结束后,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成为不可逆转的事实,不以任何人、任何国家的意志为转移。任何国家都只有积极参与,趋利避害,才能求得自身更好的发展。

24民主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的一种特殊模式,中国可以在一部分地区试验。此观点错误。民主社会主义同科学社会主义是两个不同的思想体系,它们之间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在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和观点上,科学社会主义坚定不移地把马克思主义当作指导思想的理论基础,反之,民主社会主义却由信奉马克思主义,逐步变为把世界观中立、指导思想多元化奉为自己的思想纲领。第二,在对待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态度上,民主社会主义既非纯粹的资产阶级政治思想,因为它继承了社会主义的一些价值目标;也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因为它不坚持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不承认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民主社会主义在某些方面如在提倡社会保障、促进社会公平、促进人与自然协调发展方面所积累的经验,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但无论从历史还是从现实来看,民主社会主义都不适合中国国情。它不是社会主义的一种特殊模式,在我国不能搞这种试验。

25社会主义的目标是社会的发展。此观点不全面。社会发展主要指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其成果表现为社会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进步。社会发展是人类生产力不断提高,人们的社会关系不断进化的过程。促进社会发展是社会主义的重要任务和目标,但却不是社会主义的唯一任务和目标。社会主义的目标是要实现人和社会的共同发展。

26社会主义首先在相对落后的国家取得胜利是一种“反常现象”。

“社会主义首先在相对落后的国家取得胜利是一种‘反常现象”。这一观点是错误的。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科学社会主义学说的时候,是以高度社会化的资本主义大生产作为社会主义革命的物质前提的。但是,革命的实践超越了马克思恩格斯当年的预期,社会主义革命并不是在生产社会化程度最高的资本主义国家首先实现,而是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俄国、中国以及其他国家相继取得了胜利。这是因为:

第一,革命的客观形势和条件决定了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可以先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人社会主义。第二,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可以先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人社会主义,并不违背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总之,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率先进入社会主义,也是历史发展规律作用的结果。那种把首先在相对落后的国家取得社会主义胜利看作是“反常现象” , 把实践中的社会主义看作是“畸形的早产儿”的观点是错误的。27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描述

(1)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消费资料按需分配(2)社会关系高度和谐,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

(3)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人类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

二 论述题

1、试述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关系,并用这一原理阐明如何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答:(1)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是真理的两重属性或两个方面,它们是相互对立的。真理的绝对性即绝对真理是指:第一,任何真理都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都包含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这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第二,每一个真理性认识的获得,都是向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接近,这也是无条件的、绝对的。承认真理的客观性和承认世界的可知性,也就承认了真理的绝对性。真理的相对性即相对真理是指:第一,从广度上看,任何真理只能是对无限发展的世界的某些部分、某些方面的正确反映,认识有待于扩展。第二,从深度来看,任何真理都是对世界的某些方面一定程度、一定层次近似正确的反映,认识有待于深化。承认真理的近似性和承认真理有待于发展,也就承认了真理的相对性。

(2)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又是辩证统一的。首先,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是相互联结、相互渗透的,真理的绝对性寓于相对性之中,并通过相对性表现出来,真理的相对性之中有绝对性,包含着绝对性的成分。其次,真理是一个由相对性向绝对性转化的发展过程,每一个真理都是这个过程的一个环节,真理由相对走向绝对的发展过程是永无止境的。如果割裂它们的统一,就会陷入形而上学的绝对主义真理观或相对主义真理观。

(3)这一原理,对于我们正确地对待马克思主义有重要意义。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真理,它也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它正确地反映了世界发展的普遍规律,具有绝对性,因此,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但它并没有穷尽一切事物及其规律,仍需要在实践中发展,具有相对性,因此,必须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既要反对教条主义,又要反对“过时’、“无用”论。

2.试运用马克思主义辩证法(不少于三个)、认识论(不少于一个)、唯物史观(不少于二个)的基本原理阐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的哲学依据。试运用马克思主义辩证法(不少于三个)、认识论(不少于一个)、唯物史观(不少于二个)的基本原理阐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的哲学基础。A.辩论法:(1)发展是指事物运动的过程---本质新陈代谢(完善市场体制,实现现代化)(2)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要求看到矛盾,解决矛盾才能发展,提出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正是针对发展中的矛盾(五个方面的不协调不和谐)

(4)主要矛盾及矛盾主要方面,主要矛盾方面在一定条件下的转换,十七大提出“两个没有变”(基本国情和主要矛盾),发展生产力主要矛盾,但发展的目的性(以人为本)和协调性、持续性,成为主要矛盾方面(和谐社会的哲学基础)。矛盾主要方面的转换:

a、从强调发展到强调发展的目的性 b、经济发展到全面协调及持续发展(5)事物发展普遍联系性和过程性,要求全面发展,和谐发展及持续发展 B.认识论(认识与实践的关系,实践是认识的源泉、动力和检验标准

(1)针对发展实践中的问题---不和谐,不协调---源泉、动力

(2)执政能力---执政水平--认识再实践中发展创新(如何执政--如何认识发展的问题)

(3)正确认识来源于实践并反过来能动性指导实践。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的提出,体现了用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 C.唯物史观

(1)“发展是第一要义”体现了生产力推动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历史唯物主义原理。

(2)“以人为本”体现了发展的目的的实质,体现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是社会历史发展的趋势和要求。

(3)“和谐社会”作为中国特色主义的本质属性,体现了社会发展规律性,体现了人们在推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必然遵循社会发展规律与自然规律,实现社会发展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

3.试用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说明提高我国社会主义社会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意义。

[答案要点](l)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但社会意识又有其自身特有的发展规律,具有相对独立性。最突出的表现即在于它对社会存在产生重大的反作用。先进的、革命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推动和促进作用;落后的、反动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发展起延缓和阻碍的作用。

提高我国社会主义社会文化“软实力”,就是要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我国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持和智力保障。我国现代化建设已进入了一个关键时期,物质文明建设已经达到了比较高的水平,这时精神文明的作用就日益凸显出来。根据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原理,我们必须大力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丰富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提高他们的精神文化素质创造一个良好的文化环境,进一步激发广大人民群众从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热情,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

4.如何理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坚持这一原理对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有什么重要意义?(联系实际论述)

(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的性质和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和状况;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和方向;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

(2)生产关系的反作用。适合生产力的生产关系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不适合生产力的生产关系阻碍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反作用的性质取决于它是否适合生产力。

(3)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构成了两者的矛盾运动。生产力总是活跃的因素,生产关系则相对稳定。两者的矛盾运动构成了“基本适合——不适合——基本适合”的矛盾运动过程,体现出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和趋势。

(4)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基本规律。它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哲学基础。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前提下,对生产关系的某些方面、环节和具体制度的改革,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自我完善。这一规律指出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和根本目的,我国的生产力是相对落后的、多层次的,我国的生产关系应当适合生产力的这种状况:确立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完善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提高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5.什么是跨国公司?怎样认识经济全球化趋势下跨国公司的作用?(联系实际论述)跨国公司是现代企业发展到国际化生产的产物,是在两个或更多国家建立子公司或分公司,由母公司进行有效控制和统筹决策,从事跨越国界生产经营活动的经济实体。

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跨国公司已成为参与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和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与竞争的极为重要的经济实体,对推进全球经济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第一、有力推动了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与交流,促进世界各国经济的发展。

第二、有力推动了生产要素的全球性流动,促进资源配置的优化重组。

第三、有力推动了国际贸易发展,促进世界贸易规模不断扩大。

第四、有力推动了科技研发应用,促进现代生产力的发展。

第五、有力推动了贸易规则的健全和完善,促进国际贸易健康有序进行。当然,跨国公司在推进经济全球化的同时,给世界经济发展也带来一定消极影响。

1、某些不正当竞争造成世界贸易摩擦不断。

2、影响了一些国家经济的自主发展。

3、跨国公司向所在国家转嫁经济危机。

4、全球化过程中也造成国家间贫富差距扩大。

5、是转移生态环境污染。

(联系实际论述)

6.试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原因及其内容。

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原因:第一,科技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特别是二十世纪70年代以来的信息技术革命,不仅加快了信息传达的速度,也大大降低了信息传输的成本,打破了种种地域乃至国家的限制,把整个世界空前地联系在一起,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第二,跨国公司的发展.跨国公司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适宜的企业组织形式,大大地促进了经济全球化进程;各国经济体制的变革。20世纪90年代以来,传统的计划经济国家纷纷放弃计划经济体制,转而向市场经济过渡,这样就为国际资本的流动、国际贸易的扩大、国际生产的大规模进行提供了适宜的体制环境,促进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内容:生产的全球化:第一,国际分工使各国成为全球生产体系的一部分,成为商品价值链中的一个环节,整个地球仿佛是一个大工厂;第二,贸易全球化:国际贸易迅速扩大、服务贸易发展迅速、参与贸易的国家急剧增加。第三,金融全球化:表现为,首先,国际债卷市场融资规模迅速扩大;基金市场迅速成长;金融市场高度一体化。第四,企业经营的全球化:这个的重要标志是跨国公司成为世界经济的主体,跨国公司的迅速发展,使生产、资本和商品的国际化进一步加深,大大地促进了经济全球化进程。

7.试述马克思的资本循环和资本周转理论及其对社会主义企业生产经营的指导意义。

1、答:(1)资本循环理论的中心问题是资本运动的连续性。为了保证资本循环连续进行,单个产业资本,必须按其再生产过程所要求的一定比例,分为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三种职能形式,使它们在空间上并列存在,在时间上相继转化。

这一理论除开它的资本主义性质,对社会主义企业的资金循环也是适用的。社会主义企业的资金,也必须根据再生产要求分为三个部分,也必须使三部分资金在空间上并列存在和在时间上相继转化,即做到人、财、物合理配置和产、供、销三者互相连接,保持平衡,才能使资金循环连续不断。这也是社会主义企业资金运动的规律。只有自觉认识和利用这一规律,才能加速资金运动,搞好社会主义企业的生产经营。

(2)资本周转就是不断重复、周而复始的资本循环。考察资本周转,主要是分析资本周转速度及其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资本周转速度与周转时间成反比,而与周转次数成正比。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因素,主要有:生产资本的构成即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比重,以及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的长短。资本家总是力图加快资本周转,因为加快资本周转,一方面可以节省投入的资本数量,另一方面可以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换句话说,可以更少的资本投入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从而增加年剩余价值量和提高年剩余价值率。除开资本主义形式,资本周转的上述原理,对社会主义企业的资金来说,是完全适用的,因为它反映的是社会化大生产的一般原理。资金周转速度是影响社会主义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加快社会主义企业资金的周转速度,可以节省资金,提高资金利用率,增强企业的经济效益。

8.运用马克思关于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有关原理,分析我国经济生活中存在的部分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供过于求对社会再生产的影响以及对策。

(l)马克思认为,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即社会总产品在价值上得到补偿在实物上得到替换。部分产品供过于求,表明这部分产品没有通过市场交换实现价值上的补偿和实物上的替换,从而影响社会总产品的实现。

(2)马克思把社会生产划分为生产资料生产和消费资料生产两大部类,认为两大壁垒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要求按比协调发展;生产资料的供给与需求之间,消费资料的供给与需求之间均应保持平衡。部分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供过于求,影响两大部类内部和两大部类之间的比例均衡,影响社会再生产的顺利进行。

(3)按照马克思关于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上述原理,应坚持市场需求组织生产,应对我国现有产业结构进行合理调整,使生产资料、消费资料的供给与需求基本平衡,实现社会再生产按比例协调发展。(联系实际论述)

9.试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的原理,说明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意义。

(1)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对程的始终。矛盾的特殊性是指具体事物的矛盾及每一矛盾的各个方面都有其特点。

(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辩证的统一。第一,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联结的。普遍性存在于特殊性之中,特殊性中包含着普遍性。第二,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统一的原理,是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理论依据。

(4)我们既要坚持社会主义的根本制度和基本原则,又必须注意中国的特点,从中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实际出发,走自己的路。只有这们,才能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

9.试述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辩证关系的原理及其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意义。(联系实际论述)

(1)客观规律是指事物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主观能动性是指人类所特有的能动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和作用。

(2)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辩证的统一。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只有尊重客观规律,才能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有效地改造世界。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的必要条件,只有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才能正确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

(3)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必须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有严肃的科学态度,按照客观规律办事,反对盲目蛮干。

(4)同时必须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解放思想,开拓进取,勇于创新,反对墨守成规。10以人口因素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的原理为指导,说明如何正确认识和解决我国的人口问题。(联系实际论述)

(1)人中因素是社会物质生活的必要条件之一,它对社会发展起制约和影响作用。第一,一定数量的人口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前提。第二,人口状况对社会的发展可以起加速或延续作用;与物质生产相适应的人口状况,最有利于促进社会发展。

(2)我国存在着严重的人口问题。突出地表现为人口数量多,一段时间内增长过快,人口生产与物质生产比例严惩失调,从而导致了人口生产与经济建设之间的尖锐矛盾,并且带来了一系列社会问题。

(3)必须采取适当措施解决我国的人口问题。一是要自觉地、有计划地对人口生产实 9

行调节和控制,降低人口出生率和人口增长率;二是要提高人口质量,提倡优生优育,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

11.中国在国内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同时,在国际上提出了建设和谐世界的主张。

请分析:(1)中国提出这些主张的哲学依据;(2)从这一依据出发,在解决矛盾(不和谐)问题的方法论上的根本要求是什么(联系实际论述)(1)和谐社会、和谐世界的哲学依据是矛盾的对立统一规律,特别是关于矛盾同一性的原理。矛盾的同一性或统一性是指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内在的、有机的、不可分割的联系,是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的性质和趋势,是事物的稳定、和谐状态。同一性对于事物发展的作用主要是:①由于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矛盾双方互为存在的条件,矛盾双方可以利用对方的发展使自己获得发展;②由于矛盾双方相互包含,矛盾双方可以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而得到发展;③由于矛盾双方彼此相通,矛盾双方可以向着自己的对立面转化而得到发展,并规定着事物发展的方向。总之,矛盾同一性所要求的统一体的稳定状态,是事物也是社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在促进事物发展,特别是在构建和谐社会、和谐世界中,具有独特的重要作用。(2)强调矛盾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在方法论上的根本要求就不是强调一方克服另一方而使自身获得发展这一解决矛盾的方法,而是强调用缓和矛盾、化解矛盾甚至搁置矛盾的方法解决问题,努力寻找各方利益的共同点,求同存异,兼顾各方利益,以达到互利共赢。

12.目前,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在总体稳步增长的同时,不同群体之间的收入差距却在拉大。请结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收入分配理论和社会主义最终要实现的目标,对这一现象进行分析。

(1)我国在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对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人们的收入分配差距有所扩大,特别是,由于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例过低,目前我国城乡不同群体之间的收入差距在拉大,制约着百姓消费能力和生活质量的提高。这一方面说明我国在克服分配领域中的平均主义弊端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另一方面,又要求我们注意收入分配中的差距过大问题,避免出现两极分化。

(2)收入分配差距的扩大,在我国现阶段有其客观性。我国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会拉大收入分配的差距。实行按要素分配的政策,使拥有各种生产要素的所有者能得到更多的收入。实行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把调动积极性、提高效率放在优先位置,也会便收入差距拉大。

(3)社会主义的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所以,我们又不能让收入分配差距过大,国家必须实行效率与公平相结合的原则,采取对低收入者实行补助,征收累进的收入所得税等措施,避免出现两极分化。(联系实际论述)

三、辨析题(先判断命题正误,然后说明正确或错误的理由。每小题5分,共15分。)

1、人的意识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2、必然性是有原因的、偶然性是没有原因的。

3、大多数人承认的一定是真理。

四、简答题(请写出答案要点。每小题5分,共15分。)

1、简述列宁的物质定义及其意义。

2、简述辩证的否定观及其意义。

3、简述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

五、论述题(13分)

从哲学的角度论述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科学发展观及其现实意义。

六、材料题(12分)

下列是一组关于实践方面的材料:

材料1:

“正如在社会中,每个人的能力总是最容易在动荡的情况下而不是在其他情况下发挥出来,所以同样隐藏在自然中的事情,只是在技术的挑衅下,而不是在任其自行游荡下,才会暴露出来。”

——引自培根:《新工具》

“我们有三种主要的方法:对自然的观察、思考和实验。观察搜集事实;思考把它们组合起来;实验则来证实组合的结果。” ——引自狄德罗:《对自然的解释》 材料2:

“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变革的实践。” ——引自马克思、恩格斯:《费尔巴哈》

(主体和客体、主观的和客观的)“交错点=人和人类历史的实践”。——引自《列宁全集》

“(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东西。” ——引自《毛泽东选集》 请回答:

(1)材料1在实践观问题上的合理性和局限性。(6分)(2)谈谈对材料2中实践观的理解。(6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C

2、D

3、C

4、B

5、B

6、B

7、D

8、A

9、A

10、A

11、B

12、B

13、C

14、A

15、A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CD

2、AC

3、ABC

4、ABCD

5、CD

三、辨析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1、判断:命题正确。(2分)说明理由:

(1)辩证唯物主义认为,意识是人脑的属性和机能,是人脑对物质的反映。(1分)

(2)意识是客观事物的主观映象。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无论是感性的形式还是理性的形式都是主观的;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即包含着不依赖于人的客观内容,所以,人的意识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这一命题是正确的。(2分)

2、判断:命题错误。(2分)说明理由:

(1)唯物辩证法认为,必然性和偶然性的产生都是有原因的。(1分)

(2)必然性产生于事物内部的根本矛盾和根本原因,因此,必然性在事物发展中居于支配地位,决定着事物发展的方向与前途。(1分)

(3)偶然性产生于事物的非根本矛盾和外部原因,因此,偶然性在事物发展中居于从属地位,对事物的发展起加速或延缓的作用。所以,该命题是片面的。(1分)

3、判断:命题错误。(2分)说明理由:

(1)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1分)

(2)真理具有客观性。一是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包含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 11

二是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即社会实践是客观的。(1分)

(3)“大多数人承认的一定是真理”这一命题属于主观真理论,它否认了真理的客观性。所以,该命题是错误的。(1分)

四、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1、答案要点:

(1)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人的感觉而存在,为人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2分)

(2)列宁的物质定义坚持了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同二元论和唯心主义划清了界限。(1分)

(3)坚持了彻底的可知论,同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1分)

(4)坚持了辩证的、历史的物质观,同旧唯物主义划清了界限。(1分)

2、答案要点:

(1)唯物辩证法认为,否定是指事物中促使其灭亡的方面,辩证否定观的实质是自我否定、自我发展、自我完善。(2分)

(2)辩证的否定是发展环节与联系环节的统一,否定就是扬弃,扬弃是新事物对旧事物的既克服又保留。(1分)

(3)意义:坚持辩证的否定观,就要对一切事物采取科学分析的态度,正确处理批判与继承、变革与现实的关系。(2分)

3、答案要点:

(1)生产力是人们改造自然并使之适应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生产中结成的人与人之间的物质关系。(1分)

(2)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是辩证关系。一方面,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形式;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2分)另一方面,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发展具有反作用:当生产关系与生产力基本适合时,起促进作用;当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不适合时,起阻碍作用。(2分)

五、论述题(13分)

(1)我党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要求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统筹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的关系。从哲学的角度看,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就是要坚持唯物辩证法的联系的观点、全面的观点、发展的观点,正确处理城乡矛盾、区域之间的矛盾、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矛盾、人与自然的矛盾、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的矛盾。可以说,唯物辩证法是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基础。(7分)

(2)坚持科学的发展观,正确处理发展过程中的一系列矛盾,有利于我国经济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有利于缩小城乡差别和地区之间的差别;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和谐社会的构建,有利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6分)

六、材料题(12分)答案要点:

(1)在材料1中,旧唯物主义哲学家培根、狄德罗肯定了作为实践形式之一的科学实验对实验对象的能动作用,肯定了自然科学实验在认识自然界中的作用,这是合理的。但是,他们的实践观是片面的,没有对社会实践作出科学的全面的解释和论证,不懂得社会实践的真正本质。(6分)

(2)在材料2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在马克思主义看来,实践是人类有目的能动地改造和探索现实世界的一切社会性的客观物质活动,是联结主体与客体的纽带、“交错 12

点”,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地分析了实践的矛盾本性,指出应从主体与客体、主观与客观、人与世界的对立统一关系中去把握实践。(6分)

6.用唯物辩证法的普遍联系观点、发展观点,分析我们党提出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根据和现实意义。

答题思路: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和总特征:①事物的联系和发展是客观的普遍的永恒的,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发展的本质是创新;②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要求人们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去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③我们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相互联系,有着内在的一致性:一方面人的发展不能脱离社会实践和社会关系的发展,另一方面社会进步以人的发展程度为重要标志。④树立科学发展观,就是要解决城乡、地区、居民收入差距扩大和解决经济社会发展可持续能力不强等现实问题。

8.试述辩证否定观的内容,并用以说明应怎样正确对待我国的文化遗产和外国文化。答题思路:(1_)辩证否定观:①辩证的否定是自我否定;②否定是既克服又保留,是扬弃。(2_)对待我国文化遗产,要采取批判继承的态度,既要反对全盘否定传统文化的历史虚无主义,又要反对全盘肯定传统文化的复古主义。

(3_)对待外国文化,要采取有分析、有选择、有批判地借鉴和吸收的态度,要反对盲目排外和全盘西化两种错误倾向。

三、辨析题

1.唯物主义是可知论,唯心主义是不可知论。

[答案要点]

这是错误的观点。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作为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方面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坚持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即坚持世界的可知性,是唯物主义和某些唯心主义者都承认的观点。

2.世界统一于存在。

[答案要点]

这一观点是不对的。世界的统一性问题,讲的是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有没有统一性,即有没有共同的本质或本原。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不仅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也具有物质性,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世界统一于存在”是一个错误的折中主义的命题,之所以是错误的,是因为“存在”是什么,在这里不明确的;如果存在是精神,世界统一于存在是统一于精神,这是唯心主义的命题;反过来,如果存在是物质,世界统一于存在就是统一于物质,这是唯物主义的命题。

3.重点论内在地包含着两点论。

[答案要点]

这一观点是正确的。所谓重点论是指在分析解决矛盾时,要着重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而两点论则是指在着重抓重点的同时,对非主要矛盾和矛盾的非主要方面给予适当的关注。

重点论的对立面是均衡论,两点论的对立面是一点论。由于讲重点论是以承认非重点的存在为前提的,因而它内在地包含着两点论。

4.掌握适度原则就是任何时候都不要超过事物的度。

[答案要点]

这一观点是不对的。度是保持事物质的稳定性的数量界限,即事物的限度、幅度和范围,度这一哲学范畴启示我们,在认识和处理问题时要掌握适度的原则。为了维持事物正常发展,必须保持事物原有的度,为了促进事物发展,又必须超出事物原有的度,要适时抓住时机,促进事物的质变。

5.否定就是新旧事物之间“一刀两断”。

[答案要点]

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否定观认为: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否定既是事物发展的环节,是旧事物向新事物的转变,又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新事物孕育产生于旧事物,新旧事物是通过否定环节联系起来的。辩证否定的实质就是“扬弃”,即新事物对旧事物既批判又继承,既克服其消极因素又保留其积极因素。14

下载马克思主义第三章辨析题word格式文档
下载马克思主义第三章辨析题.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辨析题

    四、辨析题: 三、辨析题 1.申请入党的人在年龄上必须具备年满18岁的条件。 答:该说法正确; “年满18岁”强调了申请人入党必须具备的年龄条件。只有在成年以后,其世界观和政治倾......

    辨析题

    辨析题: 1.申请入党的人在年龄上必须具备年满18岁的条件。 答:正确 “年满18岁”强调了申请人入党必须具备的年龄条件。只有在成年以后,其世界观和政治倾向才具有相对稳定性,才......

    辨析题

    五、辨析题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一切进入社会主义必经的起始阶段参考答案:观点错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特指我国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的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

    辨析题

    五、辨析题:1、青工小王22岁,承认党的纲领和章程,愿意参加党的一个组织并在其中积极工作,执行党的决议,他可以申请加入共产党吗? 答:不能。缺少一个条件是按期交纳党费。2、老洪各......

    辨析题

    1、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解决中国问题的需要。 正确。 马克思列宁主义作为科学真理,虽然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但将这些普遍真理运用于中国的具体实际却是一项极为艰巨的任务......

    辨析题

    辨析题1.教育的本质2.教育的相对独立性——不平衡性3.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地位混淆4.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概念混淆5.全面发展教育的构成——均衡发展6.课程的类型......

    辨析题2014

    辨析题2014.6.12 • 1、家风是指一家或一族世代相传的道德准则和处世方法。(是中华文化体系中的 一种很传统的教育家庭成员的方式。)良好的家风有利于传承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

    辨析题

    辨析题: 1. 社会稳定是改革发展的重要前提。 答:这种说法是正确的。稳定是改革和发展的前提条件,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前提和基础。只有社会稳定、政治稳定,才能集中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