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数学反思能力培养开题报告(合集)

时间:2019-05-13 02:55:2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高中生数学反思能力培养开题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高中生数学反思能力培养开题报告》。

第一篇:高中生数学反思能力培养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 —— 高中生数学反思能力培养

温州第十一中学:杨海明

一、问题的提出

高中数学相对于初中数学的变化特点就是:数学语言在抽象程度上突变、思维方法向理性层次跃迁、知识内容的整体数量剧增。高中数学从学习方法和思想方法上更接近于高等数学,更为重视数学思想。那么,如何学好高中数学一直是高中学生所关注的问题。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一切知识最终都必须通过主体的建构活动才能得以完成,反思是建构主义的一个核心特征。关注学生学习过程的反思,可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同时,“以学论教”的理念告诉我们,要以学生发展的需要来确定老师如何教,以学生主动学习的状态和效果来评价老师教的如何。但在现实的教育实践中,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反思还未得到教师的足够重视。

1、目前数学学习方式的现状剖析

当前数学课堂教学的基本模式是:复习→导入→新授→巩固→作业,学生基本上处于上课听教师讲概念,推导定理、公式,分析解题思路,课后完成作业。从事大量的机械性、重复性的练习之中,逐步形成了千篇一律的学习方式:吸收→储存→再现。这种单一的、被动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缺乏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仅以解题练习为主要形式,造成“投入多,产出少”,学习效率低下,抑制了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展。

2、从素质教育对数学教学的要求来看

素质教育是以全面、主动的发展为目的的教育,数学教学为了落实素质教育的目标,不仅要让学生学会数学,掌握“双基”,具备一般的数学能力,而且要“会学”数学,教会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式,学会学习,发展思维能力,为后继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大量教育教学实践的研究表明,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如果在获得正确答案后不对学习过程进行回顾和反思,那么解题活动就有可能停留在经验水平上,事倍功半;如果在每一次解题以后都能对自己的思路作自我评价,探讨成功的经验或失败的教训,那么学生的思维就会在更高的层次上进行再概括,并促使学生的思维进入理性认识阶段,事半功倍。、新课程强调学习方式的改变

新课程强调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新课程倡导以“主动、探索、合作”为特征的学习方式。

新的数学课程将从现行大纲的以获取知识、技能和能力为首要目标,转变为首先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一般能力的发展,突出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应用数学的信心。而“反思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核心和动力”(弗

洛登塔尔),所以,我们依据建构主义理论和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斯滕伯格的《培养反思力》,在数学教学中提出了“反思性数学学习方法”。为此,我们将研究的课题确立为 “高中生数学反思能力培养”

二、高中数学反思性学习的特性与实质

高中数学反思性学习是新课改所倡导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它充分反映了新课改的核心理念:以学生发展为本。高中数学反思性学习是学生对自己的思维过程、思维结果进行再认识、再学习的检验过程,具有以下基本特性:

1、自主性。反思是一种冷静的、主动的自我反省过程,以自悟、自学为主要获取途径,是一种良好的自我教育。

2、批判性。反思的实质是批判性思维,习惯于批判性地、反复深入地思考问题,认知结构更完整、更牢固,思路会更阔,见解会更深刻、更新颖。

3、层次性。反思的形成有一个渐进的过程,需分层递进,低层次的反思是高层次反思的基础。

4、探索性。反思是探索自己在实践活动中的经历,重构自己的理解。

5、迁移性。反思不是简单的回顾,而是寻找各学科知识的交叉点,总结、理解、概括思路,形成知识的迁移性。,三、课题研究的价值

1、促进主动建构。

反思能力是建构主义学习的一个核心特征。“在认知框架中主体的自我反思是构成认知结构更新的一个必要条件。”建构主义认为一切知识都必须通过主体的建构活动才能得以完成,所以学习者必须对自己的学习活动进行自我监控,自我检查,以判断自己在学习中所追求的是否符合自己设置的目标。通过反思,让学生把问题的思维过程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形成一定的认知策略,从而提高元认知能力。

元认知(metacognition)这一术语的字面意思是“有关自我认知的认知”。学生通过反思自己在学校里如何学习,可以对自己的思考过程得到元认知的洞察力。我们不应仍停留在将学生学习书本知识的过程看作是对书本知识的直接接受、占有和复现上,而应将学生的学习过程看作是对所要学习的对象的能动选择、判断、加工和改造的过程。这些过程让学生洞察自己的特点及对学业情景的控制感。像这样的元认知意识可以鼓励学生作出成功的选择,并有效的修正自己的行为,从而促进主体的主动建构。

2、促进学会学习。

学会学习的原则是学生主动的投入和反思,“学习过程不是对新信息的直接吸收和理解,而是新旧知识之间的相互作用。在这种作用中,包含了主体对知识客体的选择、分析和批判。”然而在现实的课堂教学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还没有真正引起教师的重视,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很少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反思。由于数学的抽象程度高,因此数学理论的真实性并不是一目了然的,需要进行深入的分析论证,坚持反复的思考才能得到理解。这种理解要靠学生自己的领悟才能获得,而领悟又靠对思维过程的不断反思才能达到。因此,坚持让学生自己独立思考(这在开始时会比较费时),强调随时对思维过程进行反思,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发展学生学习能力的关键措施。及时地提供反馈信息,启发学生根据反馈信息,不断地进行反思,从而使学生在各个不同的程度上了解自己学习新知识的方法和掌握新知识的程度,促进多数学生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另外,由于学生的年龄特征及数学认知结构水平的限制,再加上非认知因素的影响等等原因,学生的数学学习中往往表现出对基础知识不求甚解,对基础训练不感兴趣,热衷于大量做题,不善于(有的是不愿意)对自己的思路进行检验,不对自己的思考过程进行反思,不会分析、评价和判断自己思考方法的优劣,也不善于找出和纠正自己的错误。学生在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时,往往缺乏解题后对解题方法、题解中反映出的数学思想方法、特殊问题所包含的一般意义等的概括,导致获得的知识系统性弱、结构性差。因此,如何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增强自我意识,实现对自己的数学活动的主动监控,值得大力研究。

四、研究方法、手段、途径

课堂教学是开展反思性数学学习的主渠道。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意识的引导学生从多方位、多角度进行反思性的学习,培养学生反思能力,养成反思习惯。

1、引导学生对数学概念进行反思性学习

2、引导学生在解题教学中进行反思性学习

3、引导学生在单元小结中进行反思性学习

4、引导学生在数学交流中形成反思性学习习惯

5、引导学生对数学课堂内容进行反思性学习

在数学教学中引进反思性学习,为学生提供了再创造的沃土和新型的学习方式,为学生的学习注入了活力,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让学生在反思中真正领悟数学的思想、方法,优化数学认知结构,发展数学思维能力,培养反思习惯和创新意识,提高数学素质。

五、研究计划及预计主要研究成果

A、改变学生的学习观念与方式,形成学生主动反思的自主学习方式;

B、形成一整套适合反思学习的教学模式。

C、论文、实验报告

主要参考文献

1、斯滕伯格,培养反思力(袁坤译),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2、绍迎春,谈数学学习中的“反思”,中学教研(数学),2000.33、殷伟康,重视反省思维教学,培养学生反省习惯,《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02年

4、殷伟康,论反思性教学,现代教育科学,2002.45、李烈《关于“以学论教”的几点思考》

6、蒯超英 《学习策略》1999年8月湖北教育出版社

7、涂荣豹 《试论反思性数学学习》2000年11月《数学教育学报》

8、[美]Soott G Paris 《培养反思力》2001年7月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9、教育部 《国家数学课程标准》2001年7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第二篇:计算能力培养开题报告

“小学学生计算能力培养策略的研究

开题报告

一、选题背景

计算教学是小学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认数和计算是学生学习数学的最基本能力。《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里对计算提出的要求是“使学生能够正确地进行整数、小数、分数的四则计算,对于其中一些基本的计算,要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并逐步做到计算方法合理、灵活”。然而在教学中我们发现,当教师重视了学生的动手实践、相互合作,鼓励学生算法多样化的同时,却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学生良好计算习惯的养成以及实际计算能力的提高,尤其高年级学生的计算兴趣不高,将计算法则遗忘,解决问题时即使会写算式也不能正确进行计算,甚至有些学生忘记计算口诀等。这一系列的问题无疑给学生的数学学习发展造成了巨大障碍。要迅速有效地提高高年级学生的计算能力,更好地发展学生的思维,大面积地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在数学教学中就必须以加强计算教学作为突破口。

就此我们提出了关于对“小学高段学生计算能力培养教学策略的”研究。力求迅速有效的巩固高年级学生计算能力,培养高年级学生计算兴趣,更好的发展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的计算既准确又迅速,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树立学生认真、细致、耐心的学习品质。

二、课题概念界定

计算:包括学生的口算、竖式计算、估算以及联系实际进行快速计算。

计算能力的培养:《新课程标准》中指出:“运算能力主要是指能够根据法则和运算律正确地进行运算的能力。培养运算能力有助于学生理解运算的算理,寻求合理简洁的运算途径解决问题。”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结合教学内容以及相关练习培养高年级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和书写习惯;探求合理、灵活的算法,培养思维的灵活性,提高计算效率。

三、理论依据

根据我国《数学课程标准》要求,应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以及创新意识。其中,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是极为重要的,不同年龄不同班级都对这方面进行了加强和渗透。如:简单速算、口算、估算、简算、四则混合运算等。但在教学过程中,这些内容容易被教师忽视。

本课题将充分利用国内外已有的计算教学的经验与理论,充分结合当前小学高年级学生计算能力的实际,进一步开展研究、讨论,力求建构符合我校教育实际情况的教学方法,教学策略。

四、研究的目标、研究内容、研究重点

(一)研究目标(1)、总目标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在针对性地减轻学生负担的同时,提高小学高段学生计算能力,培养高年级学生的口算、心算、估算和笔算等能力。实现算法的多样化与优化的有机结合,促使高年级学生在生动活泼、轻松愉快的学习中慢慢喜欢数学,对计算产生兴趣,培养良好的计算习惯,从而提高高年级学生的计算能力,为数学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

(2)、具体目标

学生目标 : 第一: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端正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书写和计算习惯。

第二:挖掘小学高段学生的学习潜能,增强学习能力,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把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汇聚成合力,提高学习效率。

教师目标:

通过研究,为提高我校的计算教学水平积累丰富经验,培养教师的科研意识,形成科研型的教师队伍。

(二)研究内容

1、研究我校当前高年级学生计算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研究教师计算教学的多样化。

3、研究怎样培养小学高段学生计算兴趣,怎样培养小学高段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怎样提高计算正确率和计算速度。

4、研究学习的创新计算方法。

(三)研究重点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从根本上提高小学高段学生计算速度和计算正确率。

五、研究方法和步骤

(一)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通过对相关理论的查找和研究,从各角度开展对小学高段学生计算能力研究资料进行比较分析,借鉴已有研究成果和经验教训,把握研究发展趋势。

2、对比研究法:定期将实验班学生与对比班学生在计算方法、算理的理解以及计算能力等方面进行对比,从相关数据上分析研究出切实可行的有效计算教学模式。

3、调查法

通过对本校各年级学生计算情况的摸底测试、调查分析,了解小学高段学生计算能力的现状,为第二阶段的课题研究提供依据。

4、个案研究法

针对典型个体、典型错题、典型错因开展研究,并进行深入全面的调查和剖析,力图找出小学高段学生计算易错原因,寻求有效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教学策略。

5、经验总结法

通过实际研究对相关过程资料进行归纳、检测、论证,从而形成可行性研究报告。

(二)研究步骤 准备阶段:

(1)

学习相关的文献资料,确定课题方向、研究内容和具体研究项目。撰写《小学高段学生计算能力培养教学策略的研究》开题报告,完成课题申报工作。

(2)调查分析我校高年级学生计算能力的实际现状,摸清学生已有 的计算基础。

(3)进行开题论证,并请专家对本课题进行相关理论指导。实验研究阶段:

⑴ 围绕课题进行理论学习,组织开展课题研究,修改并完善研究方案。

⑵ 针对小学高段学生不同计算题型练习题进行整理分析,并分阶段编成集。

⑶ 立足课堂,结合自身的工作实践与学生实际,每期组织1至2次计算检测或者计算教学课例,反思总结出计算教学的不足或成功之处,从而研究计算教学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并再次运用于计算教学实践,不断反思、提炼,从而研究出提高小学高段学生口算能力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⑷撰写课题中期报告,撰写教学设计、精品反思以及相关论文。⑸进行阶段性测试、统计、分析。、总结结题阶段:

(1)小学高段学生计算周期训练题汇编整理研究过程中的材料进行分析、总结。

(2)编辑整理课题研究优秀案例、教学设计以及论文等。(3)整理课题相关的研究材料,认真撰写结题报告。

六、研究成果预设

1、通过对小学高段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策略的研究,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从根本上提高小学高段学生计算速度和计算正确率。

2、通过该课题的实践与探索,提高教师对计算教学的水平;提高教师的教学素养和科研能力,促进专业水平的提高。

七、完成课题的保障条件

1、有一个重视并积极支持教育科研,且管理水平高、业务能力强的学校领导集体。

2、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可以及时请教学校已经开展了课题研究工作的有经验的教师。

3、课题组负责人是年轻教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在教育科研、课堂教学方面具有一定的经验,有一定的理论水平和实际教学能力,有积极学习的态度和踏实肯干的精神。

4、学校在经费上积极支持,确保课题研究的顺利展开。

八、困难与疑惑

1、高年级学生计算教学一直以来都是教学中难突破的教学问题,本次研究我更多地关注了学生计算习惯的培养,是否会因为过多关注习惯而忽略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是否会因为过多关注让数学课堂显得枯燥无味让学会厌学,从而导致影响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2、本课题由我一个人进行研究,在理论上比较欠缺,教学经验也不够丰富。

各位领导、专家、老师们:虽然目前我们存在疑惑与困难,但本课题得到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在人力、物力、经费上都给予了大力支持,我有信心完成此项研究任务。谢谢!

第三篇:《初中生数学自评与反思能力的培养》开题报告

《初中生数学自评与反思能力的培养》开题报告

我校《初中生数学自评与反思能力的培养》课题是泰州市市级课题,课题经泰州市教育局批准,从即日起正式开题,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课题研究的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和理论依据。

1.课题研究的实践意义与理论价值 现代评价理论告诉我们,教育评价已经不再把被评价者视为评价的待查客体,而是把他视为教育评价的主体。要改变传统教学评价中教师为中心的倾向,必须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的评价之中,将学生的自我评价和自我反思作为学生学习过程的一个部分,使评价成为促进学生主体意识的形成,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的一种有效手段,让学生在自我评价和反思中不断地改进自己的学习。因此,学生自我评价和自我反思能力的培养近年来日益得到教育理论界的高度重视,并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取得了较为可喜的成果。但我们又认为,在目前的教学中,教师对学生自我评价和反思能力培养的意识尚未真正的确立起来,也缺乏有效的培养机制,我们的研究,旨在从数学学科教学的角度去探索、研究培养学生自我评价和自我反思的方法与策略,形成可操作的自我评价体系。“思之则活,思活则深,思深则透,思透则明,思明则新,思新则进。”学生主体反思能力的培养,确实应渗透于数学学习的全过程。学习前的反思,重在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学习中的反思,重在让学生监控自己的学习活动,以达到最优效果;学习后的反思,重在让学生评价自己学习的整体情况,通过理性思考,总结成功之处,发现改进不足。如果教师在教学中能重视反思,鼓励学生反思,并巧妙地利用反思,定会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使学生乐思、巧思、善思,真正地成为课堂的主人,真正地学会学习,也为提高中学生数学素养提供一种有效的切实可行的途径。

2.本课题在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的现状与趋势分析

(1)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的现状与趋势分析

国外心理学家、教育学家十分强调自我评价在教学以及学生学习中的作用。皮亚杰说:“教师不承担全部评价的责任,而是鼓励儿童逐渐参与对他自己的实践成果怍自我评价。”

学生自我评价和自我反思能力的培养近年来国内日益得到教育理论界的高度重视,并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取得了较为可喜的成果。如:在数学教学中学生进行自评、他评的方法、形式,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自评、他评、反思等等。这些岍究必将促进评价制度的改革,促进学生主动、全面、和谐地发展,提高数学素养。

目前国内研究课题中自评与反思大多数面对的对象是教师,而对于学生这个群体来说,特别是对于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研究还较少,正是基于这个目的,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更加发现学生学习中自评与反思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国内网上搜索后查到宁夏银川二十一小学《小学生数学自评及反思能力的培养》该课题是在2007年申报的,至今还没有结题,他们研究的主要内容是研究和探索小学数学各年级学生自我评价和自我反思的训练方法和指导策略,和本课题有相似之处。

(2)本课题与之区别与联系

本课题研究方向与一些学校同一领域研究具有同一性、微观性,都是着眼于在实际教学中培养学生自评与反思能力。本课题着重研究实施自我评价和自我反思的指导策略与方法在数学教学中自我评价的意义,不仅在于学生能自已发现问题,及时了解自已的学习状况,改善自己的学习,而且对于培养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和独立性都起到重要作用,要达到这样的目的,必须使学生具有自我评价的能力,掌握自我评价的方法,在研究中,可以自检自控、互评他评、自我反思才能培养自我评价的全面性。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内容、创新之处

研究和探索初中数学各年级学生自我评价和自我反思的训练方法和指导策略,形成可操作性体系,拟订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研究。

(一)自检自控,培养自我评价独立性的研究

(二)互评他评,培养自我评价科学性的研究

(三)促进自我反思,培养自我评价全面性的研究

1、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要使学生做到“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不仅仅满足于得出的结论,教师要让学生对自己的显性的学习结果和隐性的思考过程进行评价、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

2、引导学生对照他人的经验反思学习过程

3、引导学生把反思性思维运用于学习的各个环节中。

(四)初中生反思现状的调查与分析.当前初中学生反思特征如何? 是否有利于学生数学学习水平的提高?为此,本研究将对初中学生反思意识,反思内容和反思水平的现状进行调查和评估。

三、课题研究条件和可能存在的问题

(1)课题提出的背景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经常发现:很多学生在思考较复杂问题时很少意识到自己的思维过程,很少了解影响思维的变量,缺乏反思意识和反思能力,无法独立地认识自己的思维过程正确与否,直至老师评判其错误后,才有反思的意识,造成思维过程与反思的严重脱节。

究其原因,可能是:(1)学生没有自评和反思的意识或不知道如何自评和反思,以致很多学生到了高中甚至大学也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2)学生由于被大量的作业压得喘不过气来,没有时间进行自评和反思。(3)教师在教学中只注重知识的传授与讲解,忽视了对学生自评和反思能力的培养。(4)教师不知道该如何培养学生的自评和反思能力。因为事实上,很多教师都不注意自己在教学中如何进行反思,更谈不上去教会学生反思。

新课程倡导终身学习的教育理念,致力于学习方式的改变。转变学习方式就是要转变被动性的学习状态,把学习变成人主动、能动、独立地不断生成、张扬、发展、提升的过程。而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善要以教师教学行为的变化为前提,其最终目的是使学生学会学习,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评和反思意识和自评和反思能力,提高学会自我学习和自我调节的能力。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自评和反思,从新角度,多层次、多方位地对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进行全面的考察、分析和思考,能深化对问题的理解,优化思维过程;通过反思学习策略、过程及结果,能培养自我监控、自我改进的能力;通过自评和反思,可以感受和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

(2)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数学课程准》P7解决问题目标中明确指出初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情感与态度目标中形成实事求是的态度以及进行质疑和独立思考的习惯,以及在学生数学学习教程的评价中是否有反思自己思考过程的意识,综合以上几点,本课题的研究的主要内容是如何培养学生自评与主体反思能力。

在目前的教学中,教师对学生自我评价和反思能力培养的意识尚未真正的确立起来,也缺乏有效的培养机制,我们的研究,旨在从数学学科教学的角度去探索、研究培养学生自我评价和自我反思的方法与策略,形成可操作的自我评价体系。

四、课题研究的方法、进程和预期成果 ㈠ 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关注国内外教育发展动态,收集积累相关的文献资料,提高教师理论水平。

2、行动研究法:创设一个让学生自主选择、自由创造的学习环境,让他们自主地进行信息的检索、筛选、整理、分析等,从而获得有关的知识,以培养能力、情感,锻炼意志、品格。

3、个案研究法:通过个案研究,由点及面,了解学生学习能力。

㈡ 研究原则:

1、主体性原则。教师要认识到学生既是学习的主体,也应是评价的主体,通过学生的自我评价,不断改进自己的学习策略,调整自己的学习状态,学习速度,达到有效自控,使教与学得到和谐统一。

2、多元性原则。自我评价的内容是多元的,既包括知识的掌握,又包括能力的培养,情意的发展及其他非智力因素(包括学习态度、兴趣、习惯等)的形成。

3、愉悦性原则。自我评价和自我反思能创设轻松愉悦的评价环境,能密切师生关系,促进师生合作和情感交流,减轻学生学习负担和心理压力,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

4、可操作性原则。自我评价和自我反思的操作既要考虑到能够及时反馈,便于操作,又要顾及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既要体现数学学科特点,又能为学生理解和接受。

5、个性化原则。对学生采取针对性辅导,使不同条件和潜能的学生有机会在不同的角度、不同层面上获得相应的发展,形成以学生为主体的新型激励评价机制,促进个性的发展。

6、发展性原则。通过对自身状况的了解与既定教育目标上的差距,不断地调整自己的学习,以提高自身发展的水平。它是一种内部的动力机制,在不断地自我教育、自我评价中寻求自身的发展。

㈢研究进程

1、理论准备阶段

收集相关资料,学习相关理论。课题组集中讨论学习“反思性教学”、“建构主义理论”、“元认知理论”等相关教育、教学理论,并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本课题的指导思想,且广泛收集、归纳与本课题相关的最新研究成果和研究动态的材料,整理成集子,供课题组老师学习参考,并要求课题组成员写学习心得。

本阶段主要采取:

(1)书籍文献。

(2)网上搜寻关于“培养学生自评与反思”方面的资料。

(3)和其他先进学校及教研领导进行讨论,制定计划。

(2009年9月-2009年10月)阶段负责人:韩 云周建国何 乐

2、初步实施阶段

(1)认真学习现代教育理论,刻苦钻研信息技术,熟练掌握现代计算机及其他各种多媒体教学设备的使用,为本课题作准备。

(2)按课题实施计划进行实验,收集整理资料,对初步成果进行分析和验证,必要时根据情况调整研究进度。

(3)邀请市教研室老师来校举办讲座,对课题研究方法做深入分析,为教育科研开拓视野。

召开小型论证会,正式开题。(2009年10月)阶段负责人:韩 云周建国何 乐

3、整体实施阶段

(1)对前一阶段进行初步的评价,找出不足,改进研究,进行理论的归纳

(2)使学生逐步养成“自评与反思”的学习习惯。

成果形式为调查报告,(2010年5月)阶段负责人:韩 云周建国何 乐

4、总结检验阶段

收集和整理有关研究的过程性资料,归纳总结研究成果,撰写研究报告。成果形式为研究报告,写出结题报告,正式出版系列编著,结题汇报成果。展示:学生提高档案(2011年9月)阶段负责人:韩 云周建国何 乐

㈣研究预期成果

1、教师的教育思想、教学观念得到明显转变,对话式课堂教学方洼基本上能掌握,教学效果比较好。

2、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学生的数学自评与反用,能力的培养得到了提高,全面提高了学生的数学素养。

3、学生的反思意识得到强化、学生的反思能力得到提高、学生的反思毅力逐渐增强、学生的反思习惯逐渐形成。成果形式:

l、结题报告

2、推出具有成功经验的典型课例,在区、市进行研讨。

3、研究人员撰写、发表一系列相关的经验论文

4、学生成果展、典型教学案例集。

五、课题研究管理

1.课题领导小组:韩 云周建国何 乐

2.课题研究小组:韩 云周建国何 乐薛继明唐香娣常爱民何光荣陈章兰李章成张瑞琴黄萍

3.经费保障:由学校单独支付资金无条件支持本课题的研究。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本课题研究得到了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在人力、物力和经费上都经予了大力支持和充分保障,我们课题组全体成员有信心、有决心完成本课题的研究任务。

第四篇:学习能力培养研究”开题报告

研究学生学习能力培养问题,有利于丰富教学方法论,是时代的客观要求,也是教育实际的需要。本研究假设传授学习方法、培养学习能力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具有积极意义。研究采用实验法、测验法、文献法和行动研究法,从三所小学和三所中学中随机选择实验班和对照班作为被试。试图得出学习能力培养对于提高学生常规学习能力和面向未来的学习能力很有必要的结论。

【关键词】

学习

学习能力

学习能力培养

本报告主要回答四个问题:一是研究什么,二是为什么要研究,三是要研究出什么样的结果,四怎样进行研究。

一、学习能力及其学习能力培养的概念

学习能力是人们在学习、工作、日常生活中必须具备、广泛使用的能力。职业或作业的水平越高,对人的学习能力的要求也越高。学习能力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学习能力,是指人的行为水平提高的能力。如小孩模仿大人使筷子;被热水壶烫过以后,再不让身体接触热壶表面;到一个新的地方,很快就适应那里的环境等。狭义的学习能力,是指与学生学业相关的能力。比如,听、说、读、写、语言、注意、记忆、推理、计算等方面的能力。

学习能力一般指人们认识、理解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经验等解决问题的能力,又称为认知能力。它包括注意能力、观察能力、记忆能力、想象能力、思维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特别是逻辑思维能力。现代社会的学习能力主要是指不断获取新知识、掌握新技能、接受新观念,不断完善自我,适应新要求的终身学习能力。

学习能力培养,是指通过教学活动,教师有意识地、系统地向学生传授学习方法,并通过给学生出题目,让学生解决问题等途径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使学生具备适应现代社会的高效率学习的学习能力。包括培养常规的学习能力,运用图书、资料和录音机、vcd、计算机等现代技术手段进行学习的能力,面对知识的海洋进行选择和对知识进行管理、加工的能力。

二、研究学习能力培养问题的意义

人的学习能力需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当人类社会迈进知识经济时代门槛的时候,学习能力已经成为个体生存和发展的动力源泉。因此,研究学习能力培养问题,具有深远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1.研究学生学习能力培养问题理论意义

研究学生学习能力培养问题有利于丰富和发展学习的方法论。目前,知识经济已见端倪,21世纪人类将逐步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时代,经济的增长方式和人们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学习方式,都将发生巨大变化。学习方法也需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完善。传统的“勤学”、“苦学”固然还应该提倡,但是,相比之下,“巧学”显得更为重要。我们研究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学习方法及其传授问题,重点是研究“巧学”问题,无疑对于丰富新世纪的学习方法论具有重要意义。

今后的学习,主要是掌握学习的方法。如果一个人在学校没有掌握学习方法,即使他各门功课都很优异,他仍然是一个失败的学习者。因为这对于处在终身学习时代的人来说,是一个致命的缺陷。这里所说的学习方法,除了常规的学习方法以外,还要掌握面向未来的学习方法,包括如何使用电脑,如何使用因特网,面对知识的海洋如何选择,对形形色色的资料如何检索,如何加工和再生信息,如何进行研究性学习等。这种时代的变化,要求人们必须掌握高效率的学习方法,必须具备搜集、检索知识和信息的能力,要知道学什么,知道怎样学,知道到哪里去学。同时要求学生必须掌握巧妙、高效的学习方法,用以提高学习效率;要求教育必须由传统?quot;知识传授型“向”方法传授型“和”能力培养型“转变。因此,教育部颁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要求”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要求教育由知识传授型向方法传授型和能力培养型转变。学生学习能力培养的研究,是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教育科研的重要任务。

2.研究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问题的实践意义

研究学习能力培养问题,是我国教育实际的需要。学会学习,是未来教育的四大支柱之一。传统的教育,是精英教育,虽然也强调教育的普及功能,但事实上人们更重视教育的选拔功能。由于教育的评价机制过分偏重于精英,家长、学校、政府都以考试成败论英雄,因此,教师和家长也往往把学生分成两类:一类是会念书的,于是加以重点培养;另一类是不会念书的,于是对他们采取放任态度,有的甚至把这些学生当成累赘,当成反面教员,对他们采取歧视态度,动辄贬低、挖苦、漫骂、斥责。结果是,许多会念书的由于过度劳累、单调乏味,而对学习产生了逆反心理;许多不会念书的由于屡屡受挫,造成了心理性厌学。近年来,心理学界曾经有人做过实验:问学前儿童,你将来做什么?绝大多数孩子都挺着胸脯回答,将来上大学。可是,当这些孩子上了小学、初中、高中乃至大学以后,却只有16%的人对学习有兴趣、有信心了,其余的人或者对学习产生了厌倦感,或者对学习失去了信心。此文共有2

第五篇:“学习能力培养研究”开题报告

摘要】 研究学生学习能力培养问题,有利于丰富教学方法论,是时代的客观要求,也是教育实际的需要。本研究假设传授学习方法、培养学习能力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具有积极意义。研究采用实验法、测验法、文献法和行动研究法,从三所小学和三所中学中随机选择实验班和对照班作为被试。试图得出学习能力培养对于提高学生常规学习能力和面向未来的学习能力很有必要的结论。

【关键词】 学习学习能力 学习能力培养 

本报告主要回答四个问题:一是研究什么,二是为什么要研究,三是要研究出什么样的结果,四怎样进行研究。

一、学习能力及其学习能力培养的概念

学习能力是人们在学习、工作、日常生活中必须具备、广泛使用的能力。职业或作业的水平越高,对人的学习能力的要求也越高。学习能力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学习能力,是指人的行为水平提高的能力。如小孩模仿大人使筷子;被热水壶烫过以后,再不让身体接触热壶表面;到一个新的地方,很快就适应那里的环境等。狭义的学习能力,是指与学生学业相关的能力。比如,听、说、读、写、语言、注意、记忆、推理、计算等方面的能力。

学习能力一般指人们认识、理解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经验等解决问题的能力,又称为认知能力。它包括注意能力、观察能力、记忆能力、想象能力、思维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特别是逻辑思维能力。现代社会的学习能力主要是指不断获取新知识、掌握新技能、接受新观念,不断完善自我,适应新要求的终身学习能力。

学习能力培养,是指通过教学活动,教师有意识地、系统地向学生传授学习方法,并通过给学生出题目,让学生解决问题等途径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使学生具备适应现代社会的高效率学习的学习能力。包括培养常规的学习能力,运用图书、资料和录音机、VCD、计算机等现代技术手段进行学习的能力,面对知识的海洋进行选择和对知识进行管理、加工的能力。

二、研究学习能力培养问题的意义

人的学习能力需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当人类社会迈进知识经济时代门槛的时候,学习能力已经成为个体生存和发展的动力源泉。因此,研究学习能力培养问题,具有深远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1.研究学生学习能力培养问题理论意义

研究学生学习能力培养问题有利于丰富和发展学习的方法论。目前,知识经济已见端倪,21世纪人类将逐步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时代,经济的增长方式和人们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学习方式,都将发生巨大变化。学习方法也需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完善。传统的“勤学”、“苦学”固然还应该提倡,但是,相比之下,“巧学”显得更为重要。我们研究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学习方法及其传授问题,重点是研究“巧学”问题,无疑对于丰富新世纪的学习方法论具有重要意义。

今后的学习,主要是掌握学习的方法。如果一个人在学校没有掌握学习方法,即使他各门功课都很优异,他仍然是一个失败的学习者。因为这对于处在终身学习时代的人来说,是一个致命的缺陷。这里所说的学习方法,除了常规的学习方法以外,还要掌握面向未来的学习方法,包括如何使用电脑,如何使用因特网,面对知识的海洋如何选择,对形形色色的资料如何检索,如何加工和再生信息,如何进行研究性学习等。这种时代的变化,要求人们必须掌握高效率的学习方法,必须具备搜集、检索知识和信息的能力,要知道学什么,知道怎样学,知道到哪里去学。同时要求学生必须掌握巧妙、高效的学习方法,用以提高学习效率;要求教育必须由传统?quot;知识传授型“向”方法传授型“和”能力培养型“转变。因此,教育部颁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要求”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要求教育由知识传授型向方法传授型和能力培养型转变。学生学习能力培养的研究,是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教育科研的重要任务。

2.研究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问题的实践意义

研究学习能力培养问题,是我国教育实际的需要。学会学习,是未来教育的四大支柱之一。传统的教育,是精英教育,虽然也强调教育的普及功能,但事实上人们更重视教育的选拔功能。由于教育的评价机制过分偏重于精英,家长、学校、政府都以考试成败论英雄,因此,教师和家长也往往把学生分成两类:一类是会念书的,于是加以重点培养;另一类是不会念书的,于是对他们采取放任态度,有的甚至把这些学生当成累赘,当成反面教员,对他们采取歧视态度,动辄贬低、挖苦、漫骂、斥责。结果是,许多会念书的由于过度劳累、单调乏味,而对学习产生了逆反心理;许多不会念书的由于屡屡受挫,造成了心理性厌学。近年来,心理学界曾经有人做过实验:问学前儿童,你将来做什么?绝大多数孩子都挺着胸脯回答,将来上大学。可是,当这些孩子上了小学、初中、高中乃至大学以后,却只有16%的人对学习有兴趣、有信心了,其余的人或者对学习产生了厌倦感,或者对学习失去了信心。

学校为了追求升学率,几乎把全部注意力都指向学科内容的灌输和答题能力的训练上;学校、教师的战略战术就是”灯光加月光“,中学生每天要学习15~16个小时。为了应付各种考试,学生每天浸泡在题海之中,整天疲于奔命,机械地进行大量的重复性的劳动。受教育评价标准的影响,许多教师都表现出短期行为,每天忙于给学生灌输知识,忙于出题考试,忙于批卷评分,没有时间学习新知识,因而也没有精力研究学习方法,没有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长远打算和动力。尤其是广大农村教师,水平参差不齐,教学能力偏低,教学方法相对落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就更谈不上了。一些较好的学习方法,得不到推广应用。这种状况,导致了我国学生身体状况滑坡,学习兴趣越来越低,厌学已经不是少数个别学生的专利,而具有普遍性。2001年,我到一所很不错的城市初中给教师讲课,学校领导都反映,约有一半学生有厌学情绪,不仅是”差生“,学习好的学生也厌学。一位省实验中学的高中生写文章发泄内心的感受:我们同情孔已己,我们同情范进,然而在我身上已经没有什么同情心,有的只是孔已己、范进的影子。教育部全国教育科学”九五“规划重点课题《中小学生心理素质的建构与培养研究》课题组,进行了一项调查,样本是选自北京、河北、重庆、浙江、新疆等地40所中小学1.6万多名学生。有58.9%的学生选择”假如我可以不上学的话,我会不去上学的。“在这种氛围下,学生的个性和创造力得不到应有的发展。尽管如此,学生的学习效果还是不理想。法国的高中生一般会三四门语言,马来西亚的高中生一般也懂得三种语言,他们全然不像我们的学生这样累。2001年底,我在香港的街头上看到许多中小学生不慌不忙地走着,看一看表,已经快到9点了。心想,这些孩子是上学呢还是放学了呢?一打听才知道,他们是走在上学的路上。他们是9点上课,下午1点放学。然而,那里的孩子一般要懂得几种语言,所接受的知识和信息并不比我们的孩子少。

这种教育的现状,引发了我们太多的思考。要改变这种现状,我们有必研究学习策略,研究学习方法,研究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问题。

三、国内外关于”学习能力培养研究"的动态

在当今世界中,个体的学习能力已成为一项最基本的生存能力。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外有识之士开始着手

学习方法的研究,并且有一部分研究成果相继问世。诸如迟雅著的《治学》,聂立珂著的《四轮学习方略》,珍妮特·沃斯、戈登·德莱顿著的《学习的革命》,戴维思著的《这样学习最有效》,张文华、赵臣著的《名人学习方法》,桑新民著的《步入信息时代的学习理论与实践》等。这些研究成果具有以下一些特点:一是为学生提供了学习方法方面的参考资料;二是这些研究多数是自发的,没有作为国家教育部门的研究课题,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没有对这些成果的推广应用做出任何努力;三是这些研究成果只被少数学生自发地借鉴,多数学生不懂得借鉴别人的成功经验,而知识凭个体简单摸索;四是这些研究成果与课堂教学和课程没有很好地结合,内容上不同步,形式上不相配套。

近几年来,对人类学习活动的研究虽然已经发展成为当今世界多学科交叉的前沿课题,但多数研究成果尚未引入教

下载高中生数学反思能力培养开题报告(合集)word格式文档
下载高中生数学反思能力培养开题报告(合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语文高效阅读能力培养开题报告

    “语文高效阅读能力培养”子课题 开题报告青州市逄山初中课题组1 《推广高效阅读,为语文课改提速》 “语文高效阅读能力培养”子课题 《推广高效阅读,为语文课改提速》 开题报......

    数学能力培养

    数学能力的培养与网络条件的结合 三河市第三中学 丁国生 一.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1.高中数学的学习目的之一,就是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重视数......

    高中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开题报告(写写帮整理)

    “高中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 课题开题报告 莘县第二中学孟文强 我申报的科研课题“高中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经山东省教学研究室审定,列入山东省教学研......

    高中生数学交流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

    高中生数学交流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 周良良 安金龙 数学交流——现代人生存发展不可或缺的工具之一 众所周知,数学已广泛应用于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和社会科学等领域。这就要求......

    高中数学教学论文 高中生数学阅读能力培养初探

    高中生数学阅读能力培养初探 摘要数学是语言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数学的学习不能离开阅读。数学阅读过程是一个完整的心理活动过程,是一个不断假设、证明、想象、推理的积极能......

    写好数学日记 培养反思能力

    写好数学日记 培养反思能力 凉州区发展街小学叶会霞 反思是一种隐性的教育资源,它不仅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及时的总结,更有助于帮助学生对未来学习进行思考。 进入小学数......

    《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课题开题报告

    《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课题开题报告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老师们: 我校《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课题,是马鞍山市科研所批准立项的市级课题,今天正式开......

    《小学高年级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与研究》开题报告

    《小学高年级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与研究》开题报告执笔人: 济水东园学校薛丽霞一、 课题的提出现实意义:在一次次考试后我们经常会听学生发出这样的感慨:“唉呀!这道题目怎么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