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计划
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计划
常听有的高一学生说,“我们的初中历史课上得生动活泼,我的历史成绩非常好,经常得高分,为什么进入高一后历史一学就会,一用就错,一放就忘,高中历史真难学”。出现这个现象的原因就是没有处理好初高中历史衔接问题。如何搞好初高中历史教学的衔接,如何使学生尽快适应高中历史教学特点和学习特点,渡过学习历史的难关,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就成为每一个高一历史教师的首要任务,为了搞好初高中历史教学的衔接,我们高一历史备课组决定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使学生认识到高中历史学习的重要性。
由于在现行的中考考试制度中,历史成绩不记入中考总分,使得历史课在初中的地位不高,历史是“副课”的观念,早在初中阶段,已经有意无意地根植于学生的观念中,根深蒂固。这种态度,也被带进了高中历史学习的课堂,面对这种现象,我们决定在学生入学后,想方设法地端正学生的态度,使学生无论是从自身的发展还是高考的需要都认识到历史学习的重要性。
二、指导学生高中历史学习的一些基本方法,使学生尽快进入角色。
由于初高中历史内容的深浅度不一样,要求也不一样,因此初中历史学习方法和高中历史学习方法有很大的不同,高一历史老师在开学之初要给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比如,如何读书,如何听课,如何记笔记,注意古今中外历史知识的纵横联系,注意史论结合,“论从史出,以史带论”等等。
三、想方设法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缩短适应期。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十六七岁的学生来说,他们对新事物的渴求心理和好奇心是成人所不能比的。这也是我们解决难题所必须利用好的积极心理因素。因而,我们可以从学生的好奇心出发,通过各种手段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理解新事物的欲望。比如,可以通过新颖的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可以通过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等等。
四、教学过程中尽量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化深奥为通俗易懂。
初中历史教材的内容比较简单和直接,主要是介绍一些基本的史实性的感性的东西,而对于历史现象背后的规律等理论性的东西就相对比较少地涉及,所以学生在初中容易理解和接受,而对于历史现象背后的规律等理论性的东西恰恰是高中历史教学的重点,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尽量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引导学生用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历史现象、历史事件、评价历史人物,否则学生会难以理解,从而失去对历史学习的兴趣,特别是针对我校学生来说,这一点显得尤为重要,不然学生上课会不知所云。
五、渗透历史思维能力培养,使学生尽快入门。
正因为初中历史教学重感性,高中历史教学重理性,强调用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历史现象、历史事件、评价历史人物,所以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从学生一进入高中就要开始渗透。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方法很多,比如,可以通过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思维,讨论是思维交流的最好形式,在历史教学中,创设讨论的情景,鼓励学生争论,教师及时点拨,可以使问题在讨论中解决,知识在讨论中丰富增长,又可使学生分析、综合、比较、概括能力得到训练和提高。又如,可以充分利用历史材料,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等。
六、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增强学生的自信。
我校学生生源较差,学生的基础不好,学习兴趣不浓,学习自信心不足,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多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哪怕是些许进步,也要给予及时的表扬和鼓励,让他们体验学习的快乐,成功的喜悦,从而增强自信,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高一历史学习中去。
高一历史备课组
2007-8-29
第一课时 历史基本常识回顾和介绍
1、朝代更替及历史分期
朝代更替:夏—商—西周—春秋(前770~前476年)—战国(前475~前221年)—秦(前221~前207)—西汉(前202~9年)—东汉(25~220年)—三国(220~280年)—西晋(266~316年)—东晋(317~420年)—南北朝(420~589年)—隋(581~618年)—唐(618~907)—五代(907~960年)—北宋(960~1127年)—南宋(1127~1276年)—元(1271~1368年)—明(1368~1644年)—清(1636~1911年)—中华民国(1911—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年至今)
历史分期:中国史:中国古代史(1840年以前)—中国近代史(1840—1949年)—中
国现代史(1949年至今)
世界史:世界古代史(1640年以前)—世界近代史(1640—1917年)—世
界现代史(1917年至今)
2、明确时间概念(公元纪年、年代、世纪和年代的换算)
现在世界上通用的公元纪年,就是把传说耶稣诞生的那一年,定为公元元年,在这一年以前的叫公元前多少年,在这一年以后的叫公元多少年。每10年叫做一个“年代”,每100年叫做一个“世纪”。习惯上每个世纪头20年叫某世纪初,最后10年又叫某世纪末。练习:
秦朝公元前221年建立,公元前207年灭亡,算一算,它持续了()年;西汉公元前202年建立,公元9年灭亡,它持续了()年;东汉公元25年建立,公元220年灭亡,它持续了()年。
56年是()世纪()年代,125年是()世纪()年代;1311年是()世纪初;1994年是()世纪()年代,又叫()世纪末;公元前221年是()世纪;2000年是()世纪。
3、谥号、庙号、年号、尊号
第二课时 百科探秘及人物评价
1、百科探秘
①秦始皇陵及兵马俑
②古埃及金字塔
2、人物评价
①人物评价的方法
人物评价要与人物当时所处的特定的历史环境相联系
要用辨证的观点对人物进行全面的评价,既要看到功,又要看到过
②人物评价范例
秦始皇
③选择下列人物进行评价
汉武帝
拿破仑
毛泽东
第二篇:初高中历史衔接总结
初高中历史衔接阶段性总结
初高中历史教学的衔接,应该是中学历史教师十分关注的问题。因为本身初高中历史教学在各方面都不是孤立的,相互之间有一定的联系。学生在进入高中历史学习以前,已经在初中有了一定的历史知识,从而形成了一定的认知和思维方式。假如高中历史教师能处理好初高中历史教学的衔接,那不仅能省却高中历史教师很多“重复劳动”,还能帮助学生更快地适应高中历史的学习,甚至激发更多学生学习历史的爱好。首先,我们来看一下初高中历史教学的衔接上,还存在着哪些值得注重的问题,以寻求解决的方法。一家之言,望共同探讨。
一、初中与高中历史课程的“脱节”
从新课标设计的教科书编排结构来看,初中为通史框架,高中开专题课提高。高中新教材的“模块-专题”编排方式,这种以专题为主的形式,但会给教学带来不少困难。况且,目前初中教材叙述方法比较简单,语言通俗易懂,直观性、趣味性强,结论也轻易记忆,而高中教材叙述比较严谨、规范,抽象思维要求明显提高,知识难度加大,且习题类型多,解题技巧灵活多变。此外,与老的教学大纲相比,初中阶段的新课标已经将教学难度大大降低,而高中阶段的新课标不再要求学两门通史,相比之下,高中新课标对学生的要求不是比过去降低反而是提高了,因而,导致在学生的初中学习与
高中学习之间形成比较高的门槛。这除了最初阶段造成困难外,更重要的是面对中外混编、时序颠倒的教科书,需要有一个适应的过程。
高中课程的模块式结构加之中外合编的专题史体例,尤其凸显出初中世界历史知识体系的较大欠缺和世界历史的重要性。这种熟悉,来自几个非常现实的考虑。第一,新课程对初中世界历史课程的要求大大降低了;第二,高中模块结构中的中外合编专题体例,各模块中基本上是中国、外国专题各占一半,由于它们之间基本上没有时序的纵向联系和彼此之间的横向联系和可比性,对世界通史的基本了解就愈显重要;第三,课程改革前历史课程的两段式设计,由于初中世界历史基础相对完整,高中世界近代现代史的教学又相对集中,而且还是选修课,所以那时初中世界历史教学的重要性未能清楚地显现。第四,现在高中三个必修模块中涉及从世界古代到当代政治、经济、思想文化领域的重大问题,都将成为高考的内容,这无疑提高了世界历史的地位,对高中世界历史教学的要求就变得咄咄逼人。
二、是学生的态度问题。
随着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冲击,人文学科的地位本身就大不如前。初中历史学科又是一门副课,在某些初级中学里,一周,乃至分单双周才会上一节历史课,而且也可能没有很正规的历史老师授课,而是请其他学科的老师代课。其教学方法也比较简单,甚至简单到了一节课,依次叫上几个学生来读上那么几段教材内容,就算完事。种种原因,使得“历史是‘副课'”的观念,早在初中阶段,已经有意无意地根植于学生的观念中,根深蒂固。这种态度,也被带进了高中历史学习的课堂。很大一部分学生在进入高中后,对历史的学习,在态度上不够重视,乃至轻视。认为“历史学习完全没有用”,因此,对自己的历史学习要求也不是很高,认为只要能够通过考试就可以了,甚至在高一刚入学的时候,就已经做好了高二分科以后就放弃历史的预备„„抱着这种想法,从初中进入到高中的历史学习,假如教师不加正确引导的话,那后果就是历史真的被学生“抛弃”!这是同行不想看到的,那么,就需要高中教师在学生入学后,想方设法地端正学生的态度,使学生认清历史学习的重要性。
人们常说:“历史是生活的镜子”。唐太宗就有这样的千年古训:“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而我们所学习的历史,本身就属于人文科学,这个学科是最贴近人的精神世界的。它不仅包括了革命传统教育、国情教育,还包括了爱国主义教育、伦理道德教育等等。在历史教学中,我们挖掘教材的细微处,让学生从一个历史人物、历史事件中得到启示与教育,从而让学生熟悉到:历史并不是死的过时的东西,它与我们的生活、学习、以后的工作,都是密切相关的。我们可以从历史学习中汲取有用的精神营养,让博大精深的历史聪明在他们今后的成材道路上发挥巨大的作用。
同时,历史教学对于提高一个人的综合素质也是有很大作用的。现代社会需要的是高素质的通用型人才。这不是说你某一门功课学得好就是合格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单一型的人才将越来越不适应社会的需要,从而丧失在社会中的较强竞争力。因此,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就必须健全自己的知识结构,这也就要求你必须有一定的历史意识和历史思维。
三、是高一新生如何学好历史
1、观念转变,早作准备
如今的高考形式,历史作为高考科目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由于中考在去年才考历史,而且作为综合科来考,初中课时安排少,许多学校又缺乏专业教师,历史在有的学校形同虚设。学生初上高中后,对当前高考改革形势一无所知,在学习方法上,视机械背诵为唯一法宝,不愿认真听讲,缺乏积极的思维习惯,认识不到训练的意义,不做平时积累、循序渐进的打算。高一《中国近代现代史》属新编教材,从观点到史实,从容量到质量,从广度到难度,都跃上一个新的台阶,这是历史学科本身发展的必然,也是社会进步和高考改革带来的结果。缘于此,对学生的学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在课时少,进度紧和高考能力考查要求日渐扎实的情况下,如何更新观念,适应新形势,学好新教材,是摆在每一个高一新生面前一道难解的方程式。
2、讲究方法,注重理解
对高一新生来讲,学习历史是一个循序渐进、长期积累的过程,决非一时一段的努力所能达到的。初中历史教材注重史实,形象而生动,而高中教材则注重理论概念,较为抽象。因此,高一新生接触《中国近代现代史》时较为头疼,只有注重学习方法,方能事半功倍,适应高考形势的要求。具体来讲:①要培养自学能力。高中历史教材每章前都有“引言”,它有提纲挈领的作用。同学们在学习每章之前,要认真阅读一下“引言”,把每章内容的线索和重点了解清楚。形成习惯后,有助于培养分析、概括能力。另外,每章选用的插图、表格、史料都要认真理解领会,以帮助加深对教材的理解。所以课前预习、课后复习是必须的。总之,自己掌握了主动权,养成了良好的自学、独立思考的习惯,对学习历史至关重要。②注重知识的联系结合,树立整体知识观。首先,高中历史许多概念比较抽象,诸如“革命”、“改
革”、“改良”等,必须结合政治常识方能理解。在目前各类历史试题中,理解性的题目占据了主要地位,如果对教材处理不好,做选择题时,就会出现判断错误,做材料题和问答题时则容易答非所问。其次,注重知识的纵横联系。平时,在学习中应注重多分析、多比较,找出其异同处,加深对史实的理解,培养自己的发散性思维能力。③注重跨学科的联系,学以致用。高考实行“大综合”的趋势,要求各科加强渗透。学生在平时应关注当前国际国内重大时事等热点问题,多角度去研究、分析所涉及的问题,拓宽自己的视野,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理清主线,建构体系
系统的知识是能力的基础。知识的掌握离不开记忆,但记忆并不等于死记硬背,透彻的理解是记忆和掌握知识的前提。对高一新生来讲,教材内容看来是支离破碎的,只不过是按顺序进行了编排,这种错误无疑是学习的最大障碍。因此,高一学生首先应在章节内部理出清晰的“目”,务必因果关系明了、逻辑清晰、概括精练、重点突出,这是学习历史最基本的要求。其次,给章节以准确的“定位”,即阐释清楚每一章节在教材知识体系中的位置,犹如电脑网络,随时可调用自己所需要的东西。第三,牵出串在章节之间的“纲”,即教材的主线。如新编《中国近代现代史》(上)一至四章,展示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的“四部曲”: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阶段(1840—1864)——中国半殖民地程度加深和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的形成(1860—1895)——中国半殖民地地位的确立阶段(1895—1901)——中国半封建社会形成的阶段(1901—1912)。这样的揭示犹如登高鸟瞰,让高一学生克服“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困惑,历史的脉络清晰
可见,历史的规律了然于胸。当然,高一新生要在短时间内达到这种境界是不可能的,但至少为他们指明了一个努力的方向。
二〇一六年六月二十日
高中历史课如何培养学生分析思维
王美玲
历史分析思维方法,是将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和历史人物的活动分成几部分,找出这些部分的本质属性和彼此之间的关系,这是思维能力的重要构成部分。高中历史课注重培养学生掌握分析思维方法,是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培养的需要,他是适应高校选拔的需要。
一、历史分析思维方法须有马列主义基本原理作理论基础
历史是一门内涵丰富、外延广泛、综合性极强的社会科学,其分析思维的方法具有多学科、综合性的特色。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是历史思维的理论依据,有人形象地称之为“钥匙”.辩证唯物主义中原因与结果(内因与外因)共性与个性(必然性与偶然性)、形式与内容、现象与本质、主要矛盾(方面)与次要矛盾(方面)、继承与发展等原理,历史唯物主义中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阶级与阶级斗争、人民与英雄等原理,常被用于历史思维过程中。利用好这把“钥匙”学习历史,进行历史思维,无论是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还是社会现象,都能从背景、根源、特点、作用等方面进行分析,发现规律,得到正确结论。如运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互关系的原理,就能对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的社会形态和社会性质的变化及变化根源有较清楚的认识,并能发现和得出社会向前发展的原因和规律。在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的认识上,运用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就能把它们放在当时历史背景(条件)下去分析。比如,中外历史上有许多
著名历史人物,有些在历史进程中起过重大作用,但也存在不足的一面;有些反面人物,干了许多坏事,但也不能抹煞他一生中干了一些有益于人民的事。像这样的事例很多。运用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在分析历史问题时,能从当时、当地情况出发,从不同视角,多方面、客观地去思考,锻炼了思维的周密性,克服主观性、片面性。
二、利用教师的主导、示范作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取知识信息、培养和提高思维能力的主渠道,教师的导向作用举足轻重。捷克著名学者夸美纽斯说:“教师的当务是用自己的榜样来引导学生。”根据历史学科特点,结合学生实际,在高中历史课教学中,应充分利用教师的主导、示范作用。在传授知识时,不追求知识的数量,而追求知识的质量;在培养学生历史思维时,不是只把结果给学生,而应把得到结果的方法教给学生。如高中《世界近代现代史》、《中国近代现代史》教材,由于着眼于能力培养,较多地侧重于历史理论,给教学增大了难度。根据这个特点,我们认真钻研教材,精心备课,处理好教材内容,把握住教材结构与基本知识、基本能力培养目标之间的关系,教学时注重传授知识的准确性、传授方法的实用性,让学生容易接受和掌握。如“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一节,教材的主要内容构架是: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背景。
1.资本主义经济的兴起和发展2.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形成3.都铎王朝的统治4.斯图亚特专制王朝的统治.(二)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议会中反对派的形成2.苏格兰人民起义和革命的开始3.英国内战和克伦威尔的统治4.斯图亚特王朝的复辟和“光荣革命” 5.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意义
(三)资本主义制度在英国的确立1.君主立宪制的确立2.英国内阁制的形成我们将教材所述背景的四个方面加工整理为;原因:根本原因:英国资本主义发展与封建专制统治之矛盾尖锐。
具体原因:(1)斯图亚特王朝专制,迫害清教徒,造成政治紧张;(2)查理一世为讨伐苏格兰人,企图使议会通过征税法案。
将资产阶级革命的过程概括为5个要点:(l)新议会召开,革命开始的标志;(2)美国内战;(3)克伦威尔的统治;(4)斯图亚特王朝复辟;(5)“光荣革命”.又从原因的分析和过程的介绍中概括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特点:(1)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结成联盟,在人民支持下,同国王为代表的封建势力作斗争;(2)资产阶级经过反复、曲折的斗争,历时近半个世纪,才建立起资产阶级的统治。
这样将教材内容进行压缩,突出了教学重点,学生记忆和理解的负担就减轻了。再如,在讲“戊戌变法”时,为了让学生弄清“中国为什么兴起了维新变法运动”这个问题,我们设计了以下思考题:(1)19世纪70年代,世界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它们怎样侵略中国?(2)面对外国资本主义势力的入侵,中国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态度怎样?(3)为什么说甲午中日战争后的形势,为维新变法运动的产生提供了社会条件?(4)康有为等知识分子怎样进行维新变法活动?学生看书后,一一回答了这4个思考题,也就知道了维新变法运动为什么在中国兴起。这样,将教材内容线索(问题)
化,线索(问题)要点化,要点又做到条理、全面化,将书由“厚”变“薄”了。同时,依据这些要点,学生抓住了教材的“主心骨”,也就能把握教材的结构体系,驾驭教材,再将教材由“薄”变“厚”,这样,学生就能从记忆的羁绊中解脱出来,在轻松愉快中得到知识的拓宽和思维能力的升华。
前苏联教育家赞科夫说:“教会学生思考,这对学生来说,是一生中最有价值的本钱。”在教学中处理教材内容的难点问题时,我们或将难点分开讲解,或进行引导启发,让学生思考回答,培养他们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在高三复习到“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和发展”专题中的英法资产阶级革命和美国独立战争这一内容时,我们按时间顺序把这三国革命的背景(原因)、经过及其历史意义归纳成要点,列成表格,并把要解决的问题写在黑板上,让学生自己去分析,寻求解题的思路、方法,并比较其异同点,得出正确结论。又如“资本主义的产生”一节中,“有人说,中华民族资本主义是欧风美雨的产物,你认为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这一思考题,书中只是讲了些历史事实,没有较强的语言概括能力和一定的历史理论基础就不能答出来。我们便以此为突破口,将题目分解成几个方面,引导启发学生思考、回答:
(l)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在什么情况下?发展态势怎样?学生回答:明朝中后期,在商品经济空前发达的基础上,中国资本主义开始萌芽,并有缓慢发展。但在清初,腐朽的封建专制制度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缓慢发展。
(2)鸦片战争以后,资本主义国家侵略中国有什么特点?对中国产生了哪些影响?学生回答:鸦片战争,打开了清朝闭关锁国大门,从此,资本主义国家相继侵略中国,强迫中国签订了不平等条约,掠取了大量权益,使中国一步步沧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同时瓦解了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打断了中国社会独立缓慢地发展资本主义的进程,中国逐渐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成为资本主义国家商品倾销市场和原料供应地。
(3)洋务运动的目的是什么?其结果说明什么问题?学生回答:洋务运动是在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和同外国侵略者打交道过程中出现的,主张利用西方先进技术,维护清朝统治。其结果没能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甲午中日战争中国失败就是证明。但它引进了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培养了一批近代科技人员和技术工人,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4)中国资本主义兴起于何时?情况如何?学生回答:鸦片战争后,由于外商企业在通商口岸兴起的刺激和洋务运动引进西方先进技术的诱导,中国一些官僚、地主、商人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便在沿海地区创办了近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工业企业。伴随着近代工业的出现,中华民族资产阶级产生了。通过引导,学生较全面完整地回答了问题所涉及的基本历史知识和基本观点。在此基础上又引导学生。
(5)如何看待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影响?学生回答: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资本主义发展有一定影响,但不是主要的,相反,中国资本主义的每一步发展,都遭到侵华势力的压迫和排挤。
从这几个层次引导学生思考,依据史实分析归纳,形成正确结论,他们的判断力、想象力得到了发展,思维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二〇一六年六月二十日
第三篇:浅谈初高中历史教学的衔接问题
浅谈初高中历史教学的衔接问题
思想者园地 文综资源网 政治学科网 历史学科网 地理学科网 教育德育网 第一课堂网 思想者工作室 作者:不详 来源:不详 发布时间:2008年03月08日 点击数: 1300 站长新浪博客 网易博客
思想者园地★直接点击下面的文字链接进行下载★思想者园地
【内容提要】初高中历史教学的衔接问题是实现有效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课题,早应提上我们教育教学的议事日程。本文针对教学中遇到的困惑,结合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分两大部分就这一问题进行探讨:一是分析造成“衔接不力”的原因;二是从历史教师的角度提出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与对策,即:加强“学前”教育,正确认识历史,做好学科理念方面的衔接;夯实基础,促进思维,做好教学内容上的衔接;初中重感性,高中重理性,给初高中历史教学准确定位,做好评价标准的衔接;互相沟通,共同研讨,为学生的长远发展计划,做好初、高中教师的衔接。基础课程改革已进行多年,改革之势可谓轰轰烈烈,改革方案可谓琳琅满目。然而在新课标、新教材下,历史课堂教学依然是“举步维艰”,尤其是本人在从事多年初中历史教学之后又开始从事高中历史教学的过程中,产生了从未有过的困惑和迷茫,使我经常在高中的历史教学中陷入进退维谷的境地:一方面是高中课程教学容量大,教学内容深,理论性较强;另一方面是高一的新生普遍“底子薄”——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习惯较差、历史基础知识贫乏、知识储备量极少、历史思维能力不强,而教学时间又非常有限(我校一节课只有40分钟)。在这种学生没有任何“基础”或基础很差的情况下,教师又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很好地完成一节课的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这应该是目前高一历史教学中普遍存在的比较突出的一对矛盾。
为什么我们的教学会陷入这样的窘境呢?笔者认为关键点之一是初高中历史教学存在严重脱节现象。长期以来初高中教学往往是“各自为政”,学生进入高中几乎等于是重新学习历史。那么,造成这种“衔接不力”的症结又在哪里呢?
一、初中历史教学长期以“副科”的身份存在,处于不被重视的地位,这是造成“衔接不力”的历史根源
长期以来,在沉重的升学压力下,各学校非常自然地将语文、数学、外语三门在分值上占绝对优势的中考必考科目视为“宠儿”,物理、化学则成为“嫡系”学科,而包括历史在内的其它学科则沦为“庶族”,因此,历史是“副科”的观念在学生乃至某些家长、老师心目中早已根深蒂固。虽然近两年历史学科加入中考科目的行列,但观念一时很难从根本上扭转。这种观念直接影响了初中学生学习历史的态度,因此指望学生在初中阶段打下坚实的历史学习基础又谈何容易?尤为令人担忧的是他们这种学习态度也被带到了高中历史学习的课堂,加之在高中阶段他们将面临激烈的高考竞争,有些理科学生甚至在高一刚入学就已做好高二分科后放弃历史学习的思想准备。因此高中学生对自身历史学习的要求普遍不高,相当一部分学生抱定只求通过考试就万事大吉的“信念”,所以把历史课当作放松课(上历史课仅仅是为了听一两个故事放松一下心情)或自习课(上历史课做其它作业)也就不足为怪了。鉴于此,哪来的学习效果?到了高一“一问三不知”也就自然顺理成章了。
二、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方法滞后,这是造成“衔接不力”的深层原因
为什么学习历史?有多少学生能够说清楚?更为值得关注的是又有多少学生能够将其落实到自己历史学习的行动中?对高一学生调查的结果显示,一部分学生会程式化地说出“学习历史可以增长知识,陶冶情操,服务于现实”等,但具体到历史学习怎样实现这些目标?学生说不清,道不明。这说明学生在初中阶段并没有从真正意义上接受历史、理解历史,没有深切体验到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与世界发展之大势,历史学科对丰富自身知识、提高自身综合素养、培育人文精神、塑造良好品格和完美人格等方面具有其它学科无法比拟的功能。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他们在学习方法上的滞后,仍然原始地认为历史学习不过是对一些明摆着的历史事实,包括时间、地点、原因、经过、结果、意义等的简单识记,只要翻开书,一切“尽在其中”,可信手拈来,不需要理解,因此不愿认真听讲,积极思考;不愿做平时的积累和循序渐进的学习,只求“临时抱佛脚”,寄希望于考前突击,而高一会考开卷考试的形式更是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最终使历史学习失去了它本来的意义和应有的学科价值。
三、各校生源复杂,课改步调不一致,这是造成“衔接不力”的客观原因
由于很多完全高级中学没有初中,造成升入高中的学生生源比较复杂的客观现实。学生来自于各个不同的学校,各校的教学水平参差不齐,对历史学科的要求也不尽相同,这无疑增加了高中历史教学的难度;加之初中课程改革相对超前,而高中新课程标准一度滞后,这种教材和标准的不统一很难使课改步调一致。这些客观因素给高中历史教学带来严峻挑战。
预计2008年新疆将实行新一轮课改,普通高中历史必修课分为三个学习模块,分别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三个领域来叙述古今中外的人类发展史。由于目前存在严重的初高中历史教学的脱节问题,教学任务落实和课程推进必然严重受阻,较目前历史教学现状,形势将更为严峻:一方面是课标及教材的三个学习模块的编排与呈现模式,无论是与初中教学还是与现行的高中历史教学要求及课程体系相比,可以说陡然提高了学科专业要求和学习难度,所以这将给高中学生的历史学习增加新的困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学生理解政治、经济现象及其发展历程所必需的相关知识相当匮乏,而教学时间又比较有限,教师在讲授过程中会感到学生的学习无论是知识的积累还是思维认知能力都将“力不从心”。[1] 所以有些问题很可能只是停留在落实教材讲授内容的水平上,无法体现新课改在掌握基础知识之上实现提高学生能力、发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因此新课改的要求使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问题更是提上了议事日程。解决初高中历史教学的衔接问题并非易事,因为它涉及到教育体制和教材编写等很多方面,但笔者认为作为在教育教学中起主导作用的历史教师在解决这一问题上责无旁贷,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加强“学前”教育,正确认识历史,做好学科理念方面的衔接
“历史是副科”应该不是学生与生俱来就形成的概念,那这种认识是怎样产生的?诚然这与教育体制有关,但作为历史老师是否也应反思一下自己的教学行为?我们是否在教授这门课之前对学生进行了必要而深入的学科意义的教育?有无在学生学习之前让他们知道什么是真正意义上的“历史”?历史学又是研究什么的?历史学科有何社会价值?换言之,我们老师是否都很重视“导言课”的设计和教学?显然不是,我们有的老师或在第一节课随便与学生聊聊,甚至根本不经这一道“工序”而直入主题。疏不知,这已经是历史教学的第一败笔了,学生在对“历史”没有概念或概念不准确的情况下进入学习状态,他们是茫然的、无趣的。因此我认为初中上好第一节历史课非常重要,这节课是需要教师充分准备、精心设计的,通过这节课力求让学生对“历史”形成如下初步认识:
第一,有趣性: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习兴趣是学习动力之一,激发学习兴趣是进行卓有成效学习的前提,对以感性认知为主的初中生来说更是这样。教师可通过搜集各种精当的历史资料,讲述生动的历史故事,展示直观的历史图片,播放有声有色的视频,编演历史剧等,让学生感受历史的“千姿百魅”、“博大精深”,从而愿意走进历史。第二,鲜活性:历史虽然是过去的事实本身以及人们对过去事情所做的客观的记录,但历史不是死的,是有血有肉的回忆和启迪。我们在教学中要让学生感受到它的生命力。在第一节课我们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历史是有趣的,但它离我们很遥远吗?请你谈谈自己生活中和身边的历史”,引导学生从“穿在身上的历史”、“吃在口中的历史”、“家族的历史”、“文字的演化史”、“社会的变迁史”等方面,发表自己对历史的认识和看法,拉近历史与学生的距离,感受“活”着的历史,从而理解什么是真历史。
第三,有用性: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偏见是“历史无用论”。对于学生而言,最大的有用是“考试”,其次是现实中用得着的技术和知识。历史学科在这两点上都不占优势。那么,历史学科的优势是什么?历史学科作为人文社会学科,它不可能像自然科学一样具有急功近利式的“经济实用性”学科价值,历史教育蕴藏的是对人类的终极关怀——“我是谁”、“我们从哪里来,又到哪里去”,这是对人的“存在”的思考,对人的“价值”、人的“生存意义”的关注,对人类的痛苦与解脱的思考与探索。它给予我们的是看不见的智慧和作为个人与国家立身、立国、立于世界和天地间的根本的“道”与“理”,历史学科所给予我们的借鉴意义更是其它学科望尘莫及的。法国年鉴史学派雅克勒高夫曾这样说:“拒不思考历史的民族、社会和个人是不幸的。„„丧失往昔的人是不幸的。世人应当认识和尊重过去,以便建设符合情理的未来。”[2] 人类是在历史的经验教训中成长的,所以任何漠视历史学科的思想和行为都是肤浅和偏见的。历史教师要通过典型的实例,深入浅出的讲解,让学生从开始学习历史时就认识到历史学是一门启迪人的心智、沐浴人的灵魂、塑造我们人格的一门聪明学、智慧学和人文学。
第四,基础性:在“大文科”观念和“大文科”考试要求日益达成共识的情况下,我们可以说历史学科是人文科学的基础之一。引导学生思考:自己在学习其它学科,尤其是在学习语文、政治等文科类知识时,涉及到哪些历史知识?这些学科与历史有何关系?在学生的回答中,他们会认识到历史学科与其它学科的相互渗透与兼容的关系以及历史学科的基础性地位。
通过师生第一节课的交流与合作,学生不仅体会到了新教师认真的教学态度和独具特色的教学方法,更从新的层面上认识了历史,感到作为一名中学生应承担起传承人类文化和宝贵精神财富的重任,从而为初中三年的学习、也为高中的历史学习开了一个好头。需要强调的是我们在平时的历史教学中更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不断渗透这种教育,久而久之,学生就会逐渐形成“历史学科是一门有趣、有用、有生命力的重要学科”的思维定式。
二、夯实基础,促进思维,做好教学内容上的衔接 在课程改革新理念下,强调“研究性学习”与“教学创新”,强调过程与方法,一时之间,各种各样新的教学方法粉墨登场,让人眼花缭乱,应接不暇,虽把历史教学的舞台装扮得绚丽多彩,表面上看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似乎提高了,但学生究竟学到了多少知识?能力又提高了多少?一份“关于学生对公开课看法的调查”似乎说明了问题:80%以上学生认为这种课打破了平时上课沉闷的学习气氛,但学到的知识并不比平时扎实。甚至有的学生说一节课下来不知所云。悲哉!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固然很重要,但我们强调的是“兴趣”的激发是为了获取知识和提高能力,当花哨的“过程与方法”掩盖了真实的历史学习,换言之,以牺牲“知识”和“能力”来换取学生学习的兴趣又有何意义呢?这似乎有讨好学生的意思,那历史教学岂不成了空架子?就像一栋装修很漂亮的房子不适合人居住,这房子又有何存在的价值呢?难怪越来越多的教师感到多年得心应手的教学工作变得无所适从,并产生这样的疑问:这种“公开课”的教学方法在我国目前的学情(大班额的现状)下能否在常规教学中贯彻?
笔者认为系统的知识是能力的基础,是培养情感和价值观的载体,历史教育的大厦要在扎实的历史知识的基础上才能建构起来,知识都虚着未落实处,却要追求“过程与方法”,这能办得到吗?“结果是,要了‘过程’丢了事实,要了‘方法’忽略了知识,要了‘综合’ 排斥了具体,要了‘活动’枪毙了讲授。事实、知识、具体、讲授的丢失,在表面上是使历史缺少了细节、味道、系统和理性,实质上恰恰是扼杀了生成历史思维能力和历史视野的条件。所以,了解和把握客观史实理应看作是主观解读的前提,而主观解读的质量又是了解和把握客观史实的基础,这对关系不能颠倒。否则,历史课堂便会充斥太多的肤浅、偏见和错误。”[3]因此在初中打牢基础对高一学生的历史学习非常重要。多种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和多媒体的应用只是教学手段,通过这种手段和各种途径把博大精深的历史知识和生动活泼的历史场景展现出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最终要回归到对历史基础知识的掌握,进而提高能力,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健全的人格。这样高中的教学才能在初中学习的基础上,通过回忆相关知识,进一步扩大学生掌握历史知识的范围,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深刻的理性思考,不断提高历史思维能力。只有这样才能解决高中历史教学中的矛盾,才能使高中学生的历史学习在初中的基础上不断深化与升华。
三、初中重感性,高中重理性,给初高中历史教学准确定位,做好评价标准的衔接
评价体系是指挥棒,对历史教学活动具有重要的导向和调控作用。如果没有评价体系的“保驾护航”,教育教学改革将寸步难行。无论是初中还是高中,在评价方面都要注重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考查。但笔者认为又应各有侧重:初中学生认知水平处于感性认知阶段,应具备初步的历史时空概念、史实意识、问题意识,评价应着重于对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提取有效信息、分析和解决问题等基本能力的考查,同时也要注重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的考查;高中阶段学生认知水平以理性认知为主,应着重培养他们具备较强的线索意识、比较意识、归纳意识、论从史出的意识,评价上要突出学生对历史问题的理性思考和对史料分析、概括、联系、比较等能力的考查。比如考查学生对“五四运动”的掌握情况,初中应考查学生对事件的起因、过程、标志性意义的把握,可以设计这样的试题:“假如你是当时在北京参加五四运动的一名外地学生,请你给父母写封信,讲讲你们当时斗争的情况、取得的胜利及自己的感受。”这道题以文史结合的形式,以“五四运动”经过、结果为基点,考查学生阅读、理解、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及对历史事件的认识,既贴近初中生学习的实际,又避免了直接的、死板的提问,给学生留有较大思考和发挥的空间,激发了学生学史的兴趣。若以此题考查高中生就显得有些浅显了,不妨设计这样的问题: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你认为依据是什么?五四运动与辛亥革命比较,有哪些不同之处?这一问题需要学生更深入地对史实进行理解和分析才能做答,考查了学生对历史的理性思考和比较、辨析史实的能力,相对于初中而言,难度拔高了。依据初高中不同的学情,制定不同的评价标准,必然会促进初高中历史学习的紧密衔接。
四、互相沟通,共同研讨,为学生的长远发展计划,做好初、高中教师的衔接
初高中历史教学在各方面都不是孤立的,但现实是长期以来,初中和高中的教学处于一种完全隔绝的状态,初高中教师往往“井水不犯河水”,“老死不相往来”,这显然违背了教育、教学规律,非常不利于对学生的“一体化”教育和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要实现历史教学的有效性,我们不但要注重学生今天的学习,更要注重其今后的发展。初中教师要为高中的教学打好基础,高中教学则有为学生的高考和今后的成长奠定基础的责任。因此初高中教师应经常沟通、教研,互相听课,了解初、高中学生不同需求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依据学情,调整各自的教学,优化教学设计,本着“一切为了学生”的宗旨,从长计议。
初高中历史教学的衔接问题是实现有效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课题。如果广大历史教师能够重视并切实持之以恒地做好这一方面的工作,不仅可以省去我们自己许多“重复劳动”,提高课堂效率,尤为重要的是可以切实推进素质教育,实现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参考文献:
[1]李付堂.学习模块下教材整合的探索与思考,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6,8 [2]姜义华,赵吉惠等.史学导论 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3]赵亚夫.学校历史教育现代化过程中应该处理哪些关系,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6,12
第四篇:初高中教学衔接化学
关于初、高中化学衔接教学的建议
-----贾汪教研室梁青2010/9/26
在高一化学课堂教学中,经常发现有的学生听不懂化学课程必修一的内容,他们在学习中遇到了较大障碍和困难,有的甚至产生厌学心里,进而丧失了学习化学兴趣、热情和动力。经过调研发现:学生在初中阶段使用的是沪版教材,高中使用的是苏教版教材,有些知识点初中教材不呈现或没有表述到位,而实行初高中分离的学校教学使得初高中老师之间缺乏有效交流,因而给高中教学衔接带来了问题。针对这一现状,我们建议老师们展开研究和讨论,及时调整教学内容与进度,在教学实践中摸索解决问题的办法,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具体建议有以下几点:
一、研究初、高中化学课程标准的差别
通过对比初、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可知:初中化学是启蒙学科、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素质教育。从教科书及教学实际中可以看出初中化学主要要求学生掌握简单的化学知识、基本化学实验技能、简单化学计算及化学在生活、生产及国防中的某些应用;其知识层次则以要求学生“知其然”为主。高中化学是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实施的较高层次的基础教育,化学知识逐渐向系统化、理论化靠近,对所学习的化学知识有相当一部分要求学生不但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学生要会对所学知识能应用于解决具体问题,还能在实际应用中有所创新。
二、研究初、高中教材中知识的衔接
我们要研究初、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以及初、高中化学教材,帮助学生完成初、高中化学学习中相关知识点的衔接。
在知识衔接方面,由于新课标教材注重学生的启蒙教育,注重学生积极参与,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所以,新课程在知识与技能方面的总量有所减少、难度有所降低。
1、原教育部教学大纲上有,但新课标删去的知识点有:
(1)核外电子排布的初步知识和原子结构示意图(仅要求能识别);
(2)溶液的导电性,电离及常见酸、碱、盐的电离方程式;
(3)根据溶解度概念的计算(指源于溶解度概念的复杂计算);
(4)氢气的化学性质(还原性)和实验室制法(放在知识拓展部分);
(5)共价化合物和离子化合物;
(6)酸、碱的定义;酸性氧化物的定义及与非金属氧化物的关系;碱性氧化物的定义及与金属氧化物的关系;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及相互反应;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从反应物判断)及应用;
(7)物质的溶解过程;
(8)元素的存在状态(游离态和化合态);
(9)对酸、碱、盐、氧化物的分类;
(10)碱式碳酸铜的分解;
(11)氧化物和自燃的定义;
(12)二氧化碳的工业制法(高温煅烧石灰石);
(13)硫酸铜晶体,结晶水合物的介绍;
(14)氯离子、硫酸根离子的检验;
(15)启普发生器的构造和原理等。
2、新课程标准中有但比原教学大纲降低了要求的知识点有:
(1)新课标要求“知道”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主要性质,原大纲要求“掌握”氧气(与碳、硫、磷、铁在氧气里燃烧)和二氧化碳(跟水、石灰水的反应)的化学性质;
(2)新课标要求“初步学习”在实验室制取氧气和二氧化碳,而原大纲要求“掌握”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3)氧化反应、还原反应在新课标中也降低了要求,只在“认识”氧气能跟许多物质发生氧化反应,“了解”从铁矿石中将铁还原出来的方法两处教材有点文字体现,而原大纲要求从得氧、失氧的角度“了解”氧化反应、还原反应;
(4)新课标要求“知道”常见的金属与氧气的反应,而原大纲中要求“掌握”铁的化学性质(与氧气、与盐酸、硫酸,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
(5)新课标要求“知道”常见酸碱的主要性质(酸三条、碱两条)和用途,“认识”酸碱的腐蚀性,而原大纲要求“掌握”盐酸、稀硫酸的性质,“常识性”介绍浓硫酸和硝酸,“了解”酸的通性(五条),“掌握”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性质,“了解”碱的通性(四条);
2(6)新课标要求“认识”物质的微粒性,“知道”分子、原子、离子等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而原大纲对分子的概念、原子的概念要求均为“理解”,并要求“掌握”它们的应用,对离子的要求是“了解”;
(7)关于元素,新课标要求“记住”一些常见元素的名称和符号,而原大纲要求“记住并能正确书写”常见的24种元素符号;
(8)关于化合价,新课标要求“说出”几种常见元素的化合价,而原大纲要求“了解”化合价的含义,能根据化合价写出化学式,或根据化学式判断化合价;
(9)关于化学式,新课标要求“能用”化学式表示某些常见物质的组成,而原大纲要求“理解”化学式的含义,并“掌握”其应用;
3、在高—年级教学时,需要对初中某些知识点进行完善和深化
老师们在教授以下内容时,应注意适时、适度地加以补充,用以填补学生知识上的空白点。
(1)氧化还原反应
初中只从得、失氧的角度(观点)简单的介绍有关氧化反应、还原反应;高一则从化合价、升降,电子得、失的角度(观点),即从本质上来介绍氧化——还原反应及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
(2)结构理论的初步知识
①初三只举例介绍了原子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情况,高一介绍了核外电子排布的三条规律,给出了1—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②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的结构形成。
(3)对酸、碱、盐、氧化物的分类;氧化物及典型两性氧化物。
(4)溶液的导电性,电离及常见的酸、碱、盐、的电离方程式。
(5)酸的5条、碱的4条、盐的4条化学性质;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及应用。
4、有关化学计算内容及方法的承继
(1)有关溶解度的计算
初中只要求了解一定温度下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溶剂质量、溶解度三者之间的换算。但温度改变,溶解、结晶问题的计算是中学化学计算中的一个较为重要的类型。也是高考中常见的考点,可在高中阶段的适当时候补充。
(2)“差量”法的应用
此法在中学基础计算中应用较广,初中阶段不要求学生掌握该法,在高—时可结合有关新课内容补充讲解并使学生逐步掌握。
初、高中教材衔接要注意把握时机和尺度,通过相关知织的衔接,特别是被新课标淡化的“双基”,要让学生能从更高层次上来理解把握初中化学知识,对今后继续学习化学有所帮助。
三、做好教学方法的衔接
初中化学的教学方法由于受到初中生知识水平及初中化学作为入门学科的限制,虽然老师们都在尝试探究式的教学,但受应试的影响,较多的还是采用灌输式的讲解方法。进入高中时,教师要抓住学生生理从少年向青年转变,学习心理自“经验记忆型”的被动接收知识向“探索理解型”主动学习知识的转变时期,在教学方法上则应更多地尝试采取启发式,启发、激励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引导学生从本质上理解所学内容。
为了能更好地开展高一化学教学工作,教师们做到了以下几点:
1、熟悉教材、研读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
教师要熟悉各版本初中、高中教材,要研究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对各部分知识与技能的要求情况。确定新学年开始时高一新生的初中化学复习内容并制定复习计划,使得所复习的内容有利于高中化学的学习,有利于初、高中的衔接。
2、深入了解学生的实际
教师对高一新生的中考情况和中考试题要进行认真分析,对初中与高中密切相关的内容的掌握情况要心中有数,以便在复习教学和新课教学中有的放矢。
3、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学科素养
充分利用教材上的图表、演示实验、教学模型等直观材料,结合当前社会热点,让学生认识到化学与社会、化学与生活、化学与经济有着重要的联系,以此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让学生觉得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化学就在我们的生活中,要学好化学就必须有脚踏实地、勤奋苦读的态度。
4、学习能力的培养,良好习惯的养成应始自高一
良好习惯的养成可使学生受益终生,高一时要注意学生阅读习惯,作业规范,实验规范等的教育和养成。
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是中学教学的根本目的,也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思想。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有一个循序渐进、逐渐提高的过程,不同阶段的不同教学内容承载着培养不同种能力的任务,教师应抓住各种场合里的学习机会对学生进行能力培养。
5、坚持备课组教师的集体备课制度,定内容,定主讲人。在备课时,根据新课所涉及的知识进行恰当的衔接补充。
6、根据各高中生源基础的差异来确定衔接方案。如建平中学:生源基础较差,很多学生没有达到高中学生的基本素养要求,初中化学很多内容都不知道的现状,可用两周左右的时间对初中化学基础知识部分进行复习,重点是化学用语、物质分类、酸碱盐的化学性质、实验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四、抓好学习方法的衔接
初中学生学习化学的方法主要是记忆、重现、简单模仿。这种较为机械、死板的方法不适应高中注重能力及创新的要求。高中教师有责任指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使之适应高中化学的学习,学习方法的正确与否是能否学好化学的关键。
在课堂里教学生学会某些知识和技能,是为了让学生在课堂外学到更多的知识和技能,从而解决实际问题。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应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应结合课本各内容给予学生具体指导。
五、抓好情感态度的衔接
新学期前几节课,教师尤其要加大感情投入,设法拉近师生间距离,使学生主动跟你接近,不要望师生畏;让学生从心理上作好想学好化学的准备是做好初、高中衔接教学的有力保证。
第五篇:浅谈初高中语文教学衔接
浅谈初高中语文教学衔接
霍邱中学:吴艳妮
又是一年开学时,看着一个个刚刚升入高一的学生,他们对新的学习充满热情和好奇,有自己新的目标,新的梦想,渴望在新阶段的学习中一展身手。但是,作为一名高中语文教师,更确切地说是高一语文教师,我不得不思考在实际学习中,他们却普遍表现出对高中阶段语文教学的不同程度的不适应现象,对高中语文学习感觉力不从心,成绩下滑,于是茫然失措,丧失了新阶段语文学习的信心。
一、初高中语文教学之不同
1.教材教学目标方面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以下简称《大纲》)强调的是知识和技能目标,对知识的要求是“了解、理解、应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则侧重于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因此,《大纲》的重点是对教学做出规定,主要表现的是基本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及若干教学建议,使教师更加关注知识点,关注学习的效果忽视学习过程与方法,忽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标准》则强调学生“经历了什么”、“体会了什么”、“感受了什么”,它不仅对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提出要求,同时,对学生学习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发展提出目标要求,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空间。
同时,《大纲》在对语文学科的性质上,过分强调其工具性,而《标准》实现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大纲》语文课程的功能是单一的,定位于传授知识、学习知识,即“双基”,而《标准》的语文课程功能是综合的,要求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既要学习知识,又要学会生活,学会发展。学生由被动转变为主动,教师由传授转变为引导。譬如语法,《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明确指出:“语法、修辞知识不作为考试内容。”特别是文言文,初中教师一般不再强调字字落实,学生只要凭语感、直觉,大致意对即可。而高中教师却说,以前的学生语法知识学得比较系统、扎实,而现在的连最基本的主、谓、宾、定、补、状都如一团乱麻,特别是文言文,问起句法、词法,问起状语后置、定语后置、宾语前置,学生茫茫然不知所云,便气不打一处来,自然数落起初中教师来。2.教材知识点要求方面
在新课程标准中,初中要求“有自己的心得看法和疑问;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样式;欣赏文学作品,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阅读科技作品,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阅读简单的议论文,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背诵优秀诗文80篇;了解基本的语法知识;了解常用的修辞方法”。在教材编写建议中,要求“教材应注意引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语文知识、课文注释和练习等应少而精,具有启发性;教材内容的安排应避免繁琐化。”
高中必修课程要求“独立阅读,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能阅读论述类、实用类、文学类等多种文本,灵活运用精读、略读、浏览、速读等阅读方法”,“学习鉴赏中外文学作品,注重审美体验。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进一步提高记叙、说明、描写、议论、抒情等基本表达能力,并努力学习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在教材方面“教材要便于指导学生自学。有利于学生进行自主、合作与探究式的学习,养成自学的习惯。” 3.教材的体例和呈现方式方面
初中新教材告别以往语文教材头绪繁多的编写体系,每个单元仅包括阅读与综合性学习两个系统。前面有导语,每一篇的开始有阅读指导。
高中必修课体系安排,分为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三大版块,每一版块都分为三个学习阶段,并确定了相应的学习目标和能力培养的侧重点。其次,在练习的安排上,设计了“研讨与练习,精读课文一般有四道题,略读课文两至三道题。这些题目一般首先是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的题目,以帮助学生整体把握课文,突出学习重点,激发学习兴趣与主动性;然后是文章写法上的,或最具特色的或结构上的,帮助学生从结构上把握全文,学习写作方法;第三个主要是语言方面,如一些精彩语句的品味,文言文有重要的实词、虚词、句式方面的练习,重在积累,帮助学生领悟语言魅力,掌握驾驭语言的能力;最后一个是开放性,拓展性的题目,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学生发挥的空间很大。这类题目没有标准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即可,有助于培养“创造性思维”。再次是写作能力训练,每册设有“写作”和“口语交际”两个板块,不仅注重对学生写作技巧的训练,告诉学生写作方法,而且教给学生“写什么”,与阅读结合在一起,便于学生长期积累,打好写作基础,避免了过去的纯技术性写作训练,让学生的习作不再空洞。
通过前面的比较可以看出语文教材在知识点要求、体例和呈现方式方面存在着不衔接的状况,教材虽给师生诸多的余地,要求大胆取舍,自然有个如何取舍的问题,在实践运用中自然会出现偏差。
二、初高中语文教学衔接对策
从以上比较中,我们看到高中语文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继续和深入,在教学目标、内容上与初中存在明显差异。其中每一方面都应引起高中语文教师的高度重视,从而更大层面上避免学生产生不适应、不习惯、厌学、缺乏信心的现象,提高高中语文教学的质量,并推动学生身心成长与发展。
1.了解高一新生的语文学习现状和语文学习达到的程度
我们采用问卷和测试的方式,了解学生在语文基础知识、阅读能力、写作能力方面所要达到的水平和存在的问题,便于在下步能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注重对学情的了解是成功教育的前提条件。
2.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有句话说,行为养成习惯,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可能这句话过于绝对,但是不得不承认它有一定的道理,它强调了习惯在我们生活中的作用和地位,日常生活如此,语文学习也是这样的。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会让学生觉得日常生活中处处都是语文。譬如,做读书笔记,多观察,多思考,多动手记录,都是一些很好的语文学习习惯。3.实现语文教学方法的衔接
刚刚进入高中阶段的学生,对高中语文的学习往往充满的是一种复杂的情感,有的由于过去成绩不理想产生了迷茫、恐惧;有的由于以往战绩辉煌而仍沾沾自喜;有的由于接受不正确的外界暗示产生了敷衍应付的心态等等。所以,初高中语文教学方法的衔接,首先体现在教师应当帮助学生实现学习动力和情感的衔接,注意保护学生学习语文的信心。
其次,便是注意教材本身的关联,做好知识上的衔接和过渡。学生由初中进入高中,高中的“语基”已由识记辨认语修知识、文学常识,变为联系具体语境的语言操作;现代文阅读已由教师指导下的浅易材料的初步理解,变为艰深文本的批判性阅读;文言阅读已由初步接触,变为全面展开深入学习。比如初三学习的词《沁园春雪》,高一教学《沁园春长沙》,虽然教学要求不一样,但教师可以从学生已学的诗词中引入。在阅读时,不局限于同一篇作品中,要在一个大范围内比较阅读:同一作品不同时期作品的比较与质疑,如鲁迅先生的《记念刘和珍君》与《为了忘却的记念》;不同作家在同一时期作品的比较与质疑,如老舍的《骆驼祥子》与茅盾的《子夜》等。
古话说得好:“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高中阶段语文学习,学生知识的获取,能力的培养,智力的发展,决不能单靠教师。到了高中,学生除了课文学习,还有相应的“写作和口语交际训练”。因此,教师有必要针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对学生实现由“扶”到“放”的转换。
这里,首先教师应帮助学生对语文的基础知识进行系统梳理,同学们可参照有关讲解,对字形、词语、标点、句法、修辞、文学常识、写作知识等注意搜集,构建起自己语文知识的框架体系。其次,将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相结合,学会积累式阅读,教师应积极地向学生推荐优秀网站或课外读物,使学生的知识面向深度、广度发展。如我们讲《林黛玉进贾府》一文时,就向学生推荐相关的评论集或网站,通过这些素材中的人物品评、诗词欣赏、经典对白等内容,对文本有一个全方位的了解,由此也积累了文学常识。
同时,还以课文所负载的语文知识点和规律为依据,在《语文读本》《外国文学欣赏》《中国古代文学名著欣赏》等课外读物中,有意识地选择同类型阅读材料,训练所学的语文技巧。再次,为了强化学生的语文知识综合运用能力,应该做到“七多”:一要 “多看”:树立大语文教学观,扩大语文教学视野,跳出教材圈子,关注社会热点及动态,利用多种媒体形式进行素材积累。二要 “多听”:听老师的讲课,同学的谈话,新闻广播等,在听的过程中积累知识,丰富素材,避免 “书到用时方恨少”的现象。三要 “多说”:要抓住一切可能的机会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四要 “多读”:“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多读则熟,熟能生巧,巧则能利用,自己的知识和能力都会大幅提升。五要 “多写”:现在高考中的主观表达题和作文考查的都是写的能力,因此平时要注重这方面的训练,多写才能文思泉涌,妙笔生花。六要 “多记”:多记包括多记忆和多记录。记录与记忆相辅组成,会增加我们的知识储备,为培养能力打下基础。七要 “多思”:孔子说 “学而不思则罔”,多思是前 “六多”的基础,也是最重要的一条原则。
总之,高一,是学生由初中到高中过渡阶段,也是能否进入高中语文学习状态的一个关键时期,教师有责任也有义务帮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平稳过渡,实现初高中语文学习的衔接,必然有助于学生培养并树立起对高中语文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并最终为其高考的全面胜利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