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做好初高中历史教材衔接的一点看法

时间:2019-05-15 07:09:2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做好初高中历史教材衔接的一点看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做好初高中历史教材衔接的一点看法》。

第一篇:关于做好初高中历史教材衔接的一点看法

关于做好初高中历史教材衔接的一点看法

齐河实验中学李永春

做好初高中历史教材的衔接,对于刚刚从初中进入高中的高一新生来说,是 很重要的。今年我任高一的历史教学工作,在这方面谈谈自己的认识和做法。

首先应当对高一新生,进行一个基本的分析: 现在的高中生是九十年代成长起来的学生,他们有着显著的时代特征。有人称他们为“新新人类”或“读不懂的一代”。在他们身上,成熟冷静与幼稚浮躁并存,多情善感与冷漠无情同在;活泼外向与孤僻内向共生;自我表现和自我封闭也在这个群体身上矛盾地统一着。他们的个性和表现欲异常强烈。一方面要求师长尊重自己的独立人格,给自己留出足够的自主空间,另一方面又习以为常地继续着被呵护的“快乐宝贝”生涯,从而使生理成熟与心理成熟不能同步,独立人格的形成受到阻碍。在初中特别是初三,由于升学的压力,进行了长时间的超负荷的,甚至是违背了初中学生生理、心理成长规律的艰苦的学习。更使他们对人生产生了冷漠、扭曲的心理和对学习产生厌倦和恐惧情绪。近年发生在中学生中的迷恋网吧、离家出走等问题和大学生中的用硫酸泼熊猫事件、马家爵事件,折射出当前的社会问题和教育问题。针对以上分析,在初高中历史教育教学上衔接的对策是:

初中历史教材比较注重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故事性。以历史故事激发学生的兴趣。但是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的多视角、多层次的理性的思考和分析偏少。对历史上活生生的人的思想,人的精神意识、品质修养学习偏少。这应该继承衔接初中历史教材的史话教学,激趣导学的教学理念。更要补充完善高中历史新教材的教育教学理念,以历史教材中丰富、高尚的人文品格、人文素养、人文精神,在青少年可塑性较强的高一年级,培养学生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的历史观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从历史的角度去了解和思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矫正学生的心理偏差,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感和高尚的情操。使高一年级,成为学生人生中一个新的健康完美的起点。历史基本知识衔接也是历史教学的基本要求,高一新学期的开学伊始是学习高中历史新教材必修课的政治文明历程,当中有很多知识,学生在初中就接触过。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因势利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初中的知识基础上与高一新教材的基础知识衔接理顺。达到线索明晰,知识蕴厚的较高的认知水平。并在此基础上,培养探究历史问题的基本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第二篇:初高中历史衔接总结

初高中历史衔接阶段性总结

初高中历史教学的衔接,应该是中学历史教师十分关注的问题。因为本身初高中历史教学在各方面都不是孤立的,相互之间有一定的联系。学生在进入高中历史学习以前,已经在初中有了一定的历史知识,从而形成了一定的认知和思维方式。假如高中历史教师能处理好初高中历史教学的衔接,那不仅能省却高中历史教师很多“重复劳动”,还能帮助学生更快地适应高中历史的学习,甚至激发更多学生学习历史的爱好。首先,我们来看一下初高中历史教学的衔接上,还存在着哪些值得注重的问题,以寻求解决的方法。一家之言,望共同探讨。

一、初中与高中历史课程的“脱节”

从新课标设计的教科书编排结构来看,初中为通史框架,高中开专题课提高。高中新教材的“模块-专题”编排方式,这种以专题为主的形式,但会给教学带来不少困难。况且,目前初中教材叙述方法比较简单,语言通俗易懂,直观性、趣味性强,结论也轻易记忆,而高中教材叙述比较严谨、规范,抽象思维要求明显提高,知识难度加大,且习题类型多,解题技巧灵活多变。此外,与老的教学大纲相比,初中阶段的新课标已经将教学难度大大降低,而高中阶段的新课标不再要求学两门通史,相比之下,高中新课标对学生的要求不是比过去降低反而是提高了,因而,导致在学生的初中学习与

高中学习之间形成比较高的门槛。这除了最初阶段造成困难外,更重要的是面对中外混编、时序颠倒的教科书,需要有一个适应的过程。

高中课程的模块式结构加之中外合编的专题史体例,尤其凸显出初中世界历史知识体系的较大欠缺和世界历史的重要性。这种熟悉,来自几个非常现实的考虑。第一,新课程对初中世界历史课程的要求大大降低了;第二,高中模块结构中的中外合编专题体例,各模块中基本上是中国、外国专题各占一半,由于它们之间基本上没有时序的纵向联系和彼此之间的横向联系和可比性,对世界通史的基本了解就愈显重要;第三,课程改革前历史课程的两段式设计,由于初中世界历史基础相对完整,高中世界近代现代史的教学又相对集中,而且还是选修课,所以那时初中世界历史教学的重要性未能清楚地显现。第四,现在高中三个必修模块中涉及从世界古代到当代政治、经济、思想文化领域的重大问题,都将成为高考的内容,这无疑提高了世界历史的地位,对高中世界历史教学的要求就变得咄咄逼人。

二、是学生的态度问题。

随着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冲击,人文学科的地位本身就大不如前。初中历史学科又是一门副课,在某些初级中学里,一周,乃至分单双周才会上一节历史课,而且也可能没有很正规的历史老师授课,而是请其他学科的老师代课。其教学方法也比较简单,甚至简单到了一节课,依次叫上几个学生来读上那么几段教材内容,就算完事。种种原因,使得“历史是‘副课'”的观念,早在初中阶段,已经有意无意地根植于学生的观念中,根深蒂固。这种态度,也被带进了高中历史学习的课堂。很大一部分学生在进入高中后,对历史的学习,在态度上不够重视,乃至轻视。认为“历史学习完全没有用”,因此,对自己的历史学习要求也不是很高,认为只要能够通过考试就可以了,甚至在高一刚入学的时候,就已经做好了高二分科以后就放弃历史的预备„„抱着这种想法,从初中进入到高中的历史学习,假如教师不加正确引导的话,那后果就是历史真的被学生“抛弃”!这是同行不想看到的,那么,就需要高中教师在学生入学后,想方设法地端正学生的态度,使学生认清历史学习的重要性。

人们常说:“历史是生活的镜子”。唐太宗就有这样的千年古训:“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而我们所学习的历史,本身就属于人文科学,这个学科是最贴近人的精神世界的。它不仅包括了革命传统教育、国情教育,还包括了爱国主义教育、伦理道德教育等等。在历史教学中,我们挖掘教材的细微处,让学生从一个历史人物、历史事件中得到启示与教育,从而让学生熟悉到:历史并不是死的过时的东西,它与我们的生活、学习、以后的工作,都是密切相关的。我们可以从历史学习中汲取有用的精神营养,让博大精深的历史聪明在他们今后的成材道路上发挥巨大的作用。

同时,历史教学对于提高一个人的综合素质也是有很大作用的。现代社会需要的是高素质的通用型人才。这不是说你某一门功课学得好就是合格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单一型的人才将越来越不适应社会的需要,从而丧失在社会中的较强竞争力。因此,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就必须健全自己的知识结构,这也就要求你必须有一定的历史意识和历史思维。

三、是高一新生如何学好历史

1、观念转变,早作准备

如今的高考形式,历史作为高考科目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由于中考在去年才考历史,而且作为综合科来考,初中课时安排少,许多学校又缺乏专业教师,历史在有的学校形同虚设。学生初上高中后,对当前高考改革形势一无所知,在学习方法上,视机械背诵为唯一法宝,不愿认真听讲,缺乏积极的思维习惯,认识不到训练的意义,不做平时积累、循序渐进的打算。高一《中国近代现代史》属新编教材,从观点到史实,从容量到质量,从广度到难度,都跃上一个新的台阶,这是历史学科本身发展的必然,也是社会进步和高考改革带来的结果。缘于此,对学生的学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在课时少,进度紧和高考能力考查要求日渐扎实的情况下,如何更新观念,适应新形势,学好新教材,是摆在每一个高一新生面前一道难解的方程式。

2、讲究方法,注重理解

对高一新生来讲,学习历史是一个循序渐进、长期积累的过程,决非一时一段的努力所能达到的。初中历史教材注重史实,形象而生动,而高中教材则注重理论概念,较为抽象。因此,高一新生接触《中国近代现代史》时较为头疼,只有注重学习方法,方能事半功倍,适应高考形势的要求。具体来讲:①要培养自学能力。高中历史教材每章前都有“引言”,它有提纲挈领的作用。同学们在学习每章之前,要认真阅读一下“引言”,把每章内容的线索和重点了解清楚。形成习惯后,有助于培养分析、概括能力。另外,每章选用的插图、表格、史料都要认真理解领会,以帮助加深对教材的理解。所以课前预习、课后复习是必须的。总之,自己掌握了主动权,养成了良好的自学、独立思考的习惯,对学习历史至关重要。②注重知识的联系结合,树立整体知识观。首先,高中历史许多概念比较抽象,诸如“革命”、“改

革”、“改良”等,必须结合政治常识方能理解。在目前各类历史试题中,理解性的题目占据了主要地位,如果对教材处理不好,做选择题时,就会出现判断错误,做材料题和问答题时则容易答非所问。其次,注重知识的纵横联系。平时,在学习中应注重多分析、多比较,找出其异同处,加深对史实的理解,培养自己的发散性思维能力。③注重跨学科的联系,学以致用。高考实行“大综合”的趋势,要求各科加强渗透。学生在平时应关注当前国际国内重大时事等热点问题,多角度去研究、分析所涉及的问题,拓宽自己的视野,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理清主线,建构体系

系统的知识是能力的基础。知识的掌握离不开记忆,但记忆并不等于死记硬背,透彻的理解是记忆和掌握知识的前提。对高一新生来讲,教材内容看来是支离破碎的,只不过是按顺序进行了编排,这种错误无疑是学习的最大障碍。因此,高一学生首先应在章节内部理出清晰的“目”,务必因果关系明了、逻辑清晰、概括精练、重点突出,这是学习历史最基本的要求。其次,给章节以准确的“定位”,即阐释清楚每一章节在教材知识体系中的位置,犹如电脑网络,随时可调用自己所需要的东西。第三,牵出串在章节之间的“纲”,即教材的主线。如新编《中国近代现代史》(上)一至四章,展示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的“四部曲”: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阶段(1840—1864)——中国半殖民地程度加深和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的形成(1860—1895)——中国半殖民地地位的确立阶段(1895—1901)——中国半封建社会形成的阶段(1901—1912)。这样的揭示犹如登高鸟瞰,让高一学生克服“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困惑,历史的脉络清晰

可见,历史的规律了然于胸。当然,高一新生要在短时间内达到这种境界是不可能的,但至少为他们指明了一个努力的方向。

二〇一六年六月二十日

高中历史课如何培养学生分析思维

王美玲

历史分析思维方法,是将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和历史人物的活动分成几部分,找出这些部分的本质属性和彼此之间的关系,这是思维能力的重要构成部分。高中历史课注重培养学生掌握分析思维方法,是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培养的需要,他是适应高校选拔的需要。

一、历史分析思维方法须有马列主义基本原理作理论基础

历史是一门内涵丰富、外延广泛、综合性极强的社会科学,其分析思维的方法具有多学科、综合性的特色。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是历史思维的理论依据,有人形象地称之为“钥匙”.辩证唯物主义中原因与结果(内因与外因)共性与个性(必然性与偶然性)、形式与内容、现象与本质、主要矛盾(方面)与次要矛盾(方面)、继承与发展等原理,历史唯物主义中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阶级与阶级斗争、人民与英雄等原理,常被用于历史思维过程中。利用好这把“钥匙”学习历史,进行历史思维,无论是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还是社会现象,都能从背景、根源、特点、作用等方面进行分析,发现规律,得到正确结论。如运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互关系的原理,就能对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的社会形态和社会性质的变化及变化根源有较清楚的认识,并能发现和得出社会向前发展的原因和规律。在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的认识上,运用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就能把它们放在当时历史背景(条件)下去分析。比如,中外历史上有许多

著名历史人物,有些在历史进程中起过重大作用,但也存在不足的一面;有些反面人物,干了许多坏事,但也不能抹煞他一生中干了一些有益于人民的事。像这样的事例很多。运用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在分析历史问题时,能从当时、当地情况出发,从不同视角,多方面、客观地去思考,锻炼了思维的周密性,克服主观性、片面性。

二、利用教师的主导、示范作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取知识信息、培养和提高思维能力的主渠道,教师的导向作用举足轻重。捷克著名学者夸美纽斯说:“教师的当务是用自己的榜样来引导学生。”根据历史学科特点,结合学生实际,在高中历史课教学中,应充分利用教师的主导、示范作用。在传授知识时,不追求知识的数量,而追求知识的质量;在培养学生历史思维时,不是只把结果给学生,而应把得到结果的方法教给学生。如高中《世界近代现代史》、《中国近代现代史》教材,由于着眼于能力培养,较多地侧重于历史理论,给教学增大了难度。根据这个特点,我们认真钻研教材,精心备课,处理好教材内容,把握住教材结构与基本知识、基本能力培养目标之间的关系,教学时注重传授知识的准确性、传授方法的实用性,让学生容易接受和掌握。如“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一节,教材的主要内容构架是: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背景。

1.资本主义经济的兴起和发展2.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形成3.都铎王朝的统治4.斯图亚特专制王朝的统治.(二)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议会中反对派的形成2.苏格兰人民起义和革命的开始3.英国内战和克伦威尔的统治4.斯图亚特王朝的复辟和“光荣革命” 5.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意义

(三)资本主义制度在英国的确立1.君主立宪制的确立2.英国内阁制的形成我们将教材所述背景的四个方面加工整理为;原因:根本原因:英国资本主义发展与封建专制统治之矛盾尖锐。

具体原因:(1)斯图亚特王朝专制,迫害清教徒,造成政治紧张;(2)查理一世为讨伐苏格兰人,企图使议会通过征税法案。

将资产阶级革命的过程概括为5个要点:(l)新议会召开,革命开始的标志;(2)美国内战;(3)克伦威尔的统治;(4)斯图亚特王朝复辟;(5)“光荣革命”.又从原因的分析和过程的介绍中概括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特点:(1)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结成联盟,在人民支持下,同国王为代表的封建势力作斗争;(2)资产阶级经过反复、曲折的斗争,历时近半个世纪,才建立起资产阶级的统治。

这样将教材内容进行压缩,突出了教学重点,学生记忆和理解的负担就减轻了。再如,在讲“戊戌变法”时,为了让学生弄清“中国为什么兴起了维新变法运动”这个问题,我们设计了以下思考题:(1)19世纪70年代,世界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它们怎样侵略中国?(2)面对外国资本主义势力的入侵,中国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态度怎样?(3)为什么说甲午中日战争后的形势,为维新变法运动的产生提供了社会条件?(4)康有为等知识分子怎样进行维新变法活动?学生看书后,一一回答了这4个思考题,也就知道了维新变法运动为什么在中国兴起。这样,将教材内容线索(问题)

化,线索(问题)要点化,要点又做到条理、全面化,将书由“厚”变“薄”了。同时,依据这些要点,学生抓住了教材的“主心骨”,也就能把握教材的结构体系,驾驭教材,再将教材由“薄”变“厚”,这样,学生就能从记忆的羁绊中解脱出来,在轻松愉快中得到知识的拓宽和思维能力的升华。

前苏联教育家赞科夫说:“教会学生思考,这对学生来说,是一生中最有价值的本钱。”在教学中处理教材内容的难点问题时,我们或将难点分开讲解,或进行引导启发,让学生思考回答,培养他们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在高三复习到“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和发展”专题中的英法资产阶级革命和美国独立战争这一内容时,我们按时间顺序把这三国革命的背景(原因)、经过及其历史意义归纳成要点,列成表格,并把要解决的问题写在黑板上,让学生自己去分析,寻求解题的思路、方法,并比较其异同点,得出正确结论。又如“资本主义的产生”一节中,“有人说,中华民族资本主义是欧风美雨的产物,你认为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这一思考题,书中只是讲了些历史事实,没有较强的语言概括能力和一定的历史理论基础就不能答出来。我们便以此为突破口,将题目分解成几个方面,引导启发学生思考、回答:

(l)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在什么情况下?发展态势怎样?学生回答:明朝中后期,在商品经济空前发达的基础上,中国资本主义开始萌芽,并有缓慢发展。但在清初,腐朽的封建专制制度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缓慢发展。

(2)鸦片战争以后,资本主义国家侵略中国有什么特点?对中国产生了哪些影响?学生回答:鸦片战争,打开了清朝闭关锁国大门,从此,资本主义国家相继侵略中国,强迫中国签订了不平等条约,掠取了大量权益,使中国一步步沧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同时瓦解了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打断了中国社会独立缓慢地发展资本主义的进程,中国逐渐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成为资本主义国家商品倾销市场和原料供应地。

(3)洋务运动的目的是什么?其结果说明什么问题?学生回答:洋务运动是在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和同外国侵略者打交道过程中出现的,主张利用西方先进技术,维护清朝统治。其结果没能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甲午中日战争中国失败就是证明。但它引进了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培养了一批近代科技人员和技术工人,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4)中国资本主义兴起于何时?情况如何?学生回答:鸦片战争后,由于外商企业在通商口岸兴起的刺激和洋务运动引进西方先进技术的诱导,中国一些官僚、地主、商人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便在沿海地区创办了近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工业企业。伴随着近代工业的出现,中华民族资产阶级产生了。通过引导,学生较全面完整地回答了问题所涉及的基本历史知识和基本观点。在此基础上又引导学生。

(5)如何看待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影响?学生回答: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资本主义发展有一定影响,但不是主要的,相反,中国资本主义的每一步发展,都遭到侵华势力的压迫和排挤。

从这几个层次引导学生思考,依据史实分析归纳,形成正确结论,他们的判断力、想象力得到了发展,思维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二〇一六年六月二十日

第三篇: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计划

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计划

常听有的高一学生说,“我们的初中历史课上得生动活泼,我的历史成绩非常好,经常得高分,为什么进入高一后历史一学就会,一用就错,一放就忘,高中历史真难学”。出现这个现象的原因就是没有处理好初高中历史衔接问题。如何搞好初高中历史教学的衔接,如何使学生尽快适应高中历史教学特点和学习特点,渡过学习历史的难关,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就成为每一个高一历史教师的首要任务,为了搞好初高中历史教学的衔接,我们高一历史备课组决定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使学生认识到高中历史学习的重要性。

由于在现行的中考考试制度中,历史成绩不记入中考总分,使得历史课在初中的地位不高,历史是“副课”的观念,早在初中阶段,已经有意无意地根植于学生的观念中,根深蒂固。这种态度,也被带进了高中历史学习的课堂,面对这种现象,我们决定在学生入学后,想方设法地端正学生的态度,使学生无论是从自身的发展还是高考的需要都认识到历史学习的重要性。

二、指导学生高中历史学习的一些基本方法,使学生尽快进入角色。

由于初高中历史内容的深浅度不一样,要求也不一样,因此初中历史学习方法和高中历史学习方法有很大的不同,高一历史老师在开学之初要给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比如,如何读书,如何听课,如何记笔记,注意古今中外历史知识的纵横联系,注意史论结合,“论从史出,以史带论”等等。

三、想方设法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缩短适应期。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十六七岁的学生来说,他们对新事物的渴求心理和好奇心是成人所不能比的。这也是我们解决难题所必须利用好的积极心理因素。因而,我们可以从学生的好奇心出发,通过各种手段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理解新事物的欲望。比如,可以通过新颖的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可以通过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等等。

四、教学过程中尽量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化深奥为通俗易懂。

初中历史教材的内容比较简单和直接,主要是介绍一些基本的史实性的感性的东西,而对于历史现象背后的规律等理论性的东西就相对比较少地涉及,所以学生在初中容易理解和接受,而对于历史现象背后的规律等理论性的东西恰恰是高中历史教学的重点,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尽量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引导学生用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历史现象、历史事件、评价历史人物,否则学生会难以理解,从而失去对历史学习的兴趣,特别是针对我校学生来说,这一点显得尤为重要,不然学生上课会不知所云。

五、渗透历史思维能力培养,使学生尽快入门。

正因为初中历史教学重感性,高中历史教学重理性,强调用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历史现象、历史事件、评价历史人物,所以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从学生一进入高中就要开始渗透。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方法很多,比如,可以通过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思维,讨论是思维交流的最好形式,在历史教学中,创设讨论的情景,鼓励学生争论,教师及时点拨,可以使问题在讨论中解决,知识在讨论中丰富增长,又可使学生分析、综合、比较、概括能力得到训练和提高。又如,可以充分利用历史材料,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等。

六、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增强学生的自信。

我校学生生源较差,学生的基础不好,学习兴趣不浓,学习自信心不足,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多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哪怕是些许进步,也要给予及时的表扬和鼓励,让他们体验学习的快乐,成功的喜悦,从而增强自信,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高一历史学习中去。

高一历史备课组

2007-8-29

第一课时 历史基本常识回顾和介绍

1、朝代更替及历史分期

朝代更替:夏—商—西周—春秋(前770~前476年)—战国(前475~前221年)—秦(前221~前207)—西汉(前202~9年)—东汉(25~220年)—三国(220~280年)—西晋(266~316年)—东晋(317~420年)—南北朝(420~589年)—隋(581~618年)—唐(618~907)—五代(907~960年)—北宋(960~1127年)—南宋(1127~1276年)—元(1271~1368年)—明(1368~1644年)—清(1636~1911年)—中华民国(1911—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年至今)

历史分期:中国史:中国古代史(1840年以前)—中国近代史(1840—1949年)—中

国现代史(1949年至今)

世界史:世界古代史(1640年以前)—世界近代史(1640—1917年)—世

界现代史(1917年至今)

2、明确时间概念(公元纪年、年代、世纪和年代的换算)

现在世界上通用的公元纪年,就是把传说耶稣诞生的那一年,定为公元元年,在这一年以前的叫公元前多少年,在这一年以后的叫公元多少年。每10年叫做一个“年代”,每100年叫做一个“世纪”。习惯上每个世纪头20年叫某世纪初,最后10年又叫某世纪末。练习:

秦朝公元前221年建立,公元前207年灭亡,算一算,它持续了()年;西汉公元前202年建立,公元9年灭亡,它持续了()年;东汉公元25年建立,公元220年灭亡,它持续了()年。

56年是()世纪()年代,125年是()世纪()年代;1311年是()世纪初;1994年是()世纪()年代,又叫()世纪末;公元前221年是()世纪;2000年是()世纪。

3、谥号、庙号、年号、尊号

第二课时 百科探秘及人物评价

1、百科探秘

①秦始皇陵及兵马俑

②古埃及金字塔

2、人物评价

①人物评价的方法

人物评价要与人物当时所处的特定的历史环境相联系

要用辨证的观点对人物进行全面的评价,既要看到功,又要看到过

②人物评价范例

秦始皇

③选择下列人物进行评价

汉武帝

拿破仑

毛泽东

第四篇:如何做好初高中衔接(家长会)

如何做好初高中衔接

-——给家长的几点建议

学生进入高中后,学习就登上了一个新台阶。高中是人生的又一个新考验,不管是孩子主观方面,还是客观环境和承担的学习任务,较之初中阶段有大幅度的变化,能适应的则前进,否则可能掉队。因此,家长要帮助孩子过好初、高中衔接关。而要过好初高中衔接关,首先应了解高中的学习特点和孩子到了高中阶段身心发展可能出现的新特点。

一、高中教材的特点

1、知识量增大。学科门类,高中与初中差不多,但高中的知识量比初中的大。如初中物理力学的知识点约60个,而高中力学知识点增为90个。

2、理论性增强。这是最主要的特点。初中教材有些只要求初步了解,只作定性研究,而高中则要求深人理解,作定量研究,教材的抽象性和概括性大大加强。如初中代数侧重于解方程、运算,而高中代数一开始就是相当抽象的集合、映射。初中政治讲的是法律学这类联系事实的内容,高中则要求学习经济学,马克思理论这样哲学性的东西,比较之下更为抽象。

3、系统性增强。高中教材由于理论性增强,常以某些基础理论为纲,根据一定的逻辑,把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联结起来。构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前后知识的关联是其一个表现。另外,知识结构的形成是另一个表现,因此高中教材知识结构化明显升级。

4、综合性增强。学科间知识相互渗透,相互为用,加深了学习难度。如现在的山东地区高考,就加了一门基本能力考试。这门学科整合了高中所有学科的知识和生活常识。对学生的知识面要求非常高。

5、能力要求提高。在阅读能力、写作能力、运算能力、实验能力等方面需要进一步的提高与培养。

我们在了解高中教材特点后,再来了解一下高中生的身心发展特点。

二、高中生身心发展的特点

中学生心理发展一般特征可概括为“四性”、“四高峰”。

1、“四性”即敏感性、社会性、动荡性、闭锁性。敏感性是指对人、对事具有较强的敏感性,思想活跃,易接受新事物、新信息。社会性是指对人生的意义、升学等社会问题越来越感兴趣,对很多事物都有自己独立的见解。动荡性是指情绪容易激动,对事既积极热情,又焦虑不安。闭锁性是指开始有了自己的“小秘密”,不再轻易地表露自己的内心世界,有些内敛。

2、“四高峰”即生理变化高峰、智力发展高峰、社会需求高峰、创造高峰。生理变化高峰是指学生生理发育迅速变化,性发育成熟。智力发展高峰是指此时的孩子的智力发展、记忆力、判断力和动作反应力及速度都已达到人体的最高水平。如果以100作为智力发展的最高水平,初中到高中,记忆力从95逐渐达到100,判断力从80达到100,动作及反应速度从90达到100。社会需求高峰是指孩子对爱情的向往等精神方面的需求以及衣、食、住、行等物质方面的需求都有所上升。创造高峰是指这个阶段是孩子一生中最具有活力和创造性的时期。孩子会有较强的自尊心、自信心和渴求独立的愿望,其独立思考能力大大提高,不轻易相信别人的意见,常持分析和批判态度,很反感家长把他们看成小孩子,甚至会产生逆反心理。高中阶段孩子的自尊心特别强烈,最怕别人看不起自己,他们力图在各个领域有较出色的表现,想争取在集体中赢得适当的地位,得到好评和重视。

三、做好初高中衔接的方法

了解了这些以后,家长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帮助孩子做好这个衔接。

1、帮助孩子摆正心态,做好心理调适。

首先,我来做个调查,请家长们回答我几个问题:

(1)您的孩子在初中时的学习成绩如何?排名是否靠前?

(2)您对孩子在高中的学习抱有什么期望?是否希望至少跟在初中时差不多?

(3)您有没有跟孩子谈过进入高中后会面临的学习压力和困难?

(4)孩子考试情况不理想,您会怎么办?是安慰、训斥还是其它?

通过以上的调查,可以看出大部分的家长对孩子的学习期望还是很高的,家长的这种心态其实是不利于孩子很好的适应高中的学习的。

高中教育不是义务教育,能上高中的学生,在初中时大部分都是很优秀的。而到了高中,在高手如林的情况下,第一名永远只有一个,这就意味着每个学生又都回归到同一起跑线上同场竞技,人人都名列前茅是不可能的,金字塔尖只能容一人。这就要求学生和家长面对现实,重新审视自己,给自己一个准确的定位,适时做好心态调整。因此,这一阶段需要做的是孩子、家长都要准确定位,制定符合实际的预期目标。期望值过高,就会造成期望越大失望越大,从而导致自信心受挫。

我班有一个学生,在上初中时学习成绩很好,担任班长,各方面都很突出,是学校里的风云人物。上了高中后,第一次月考后就受不了了,因为他的名次一下子就到了班里20多名,而且在学校里,因为是高一,很多活动他都无缘组织。变得一下子没人在乎他了。所以心里特别不平衡。开始对自己的能力产生了怀疑,觉得自己各方面都不好,情绪很低落,而且对学习也没劲了。后来我跟他谈了一次,了解到他的父母、亲戚朋友都对他期望特别高,希望他三年后考一个名牌大学,他对自己的高中生活也充满了希望和信心。没想到这次一下子没考好,就让他变得对自己没有信心了。我就给他分析了一下他现在的情况,以及对策。让他认识到自己这种情况是很正常的。这个学生调整了自己的心态,又重新信心百倍的投入到学习中,在期中考试的时候,成绩大幅度上升。已经进入了班里前十名。

我举这个例子,并不是说家长不要对孩子有要求,而是应该让孩子对进入高中后的生活有一个挫折预期。就是在学习、生活各个方面,肯定会遇到一些挑战和挫折。要让孩子对这些挫折有一个心理准备。这样就不至于一遇到打击就垂头丧气。在这个基础上给与孩子合理的期望,更有利于孩子的适应和学习。

2、帮助孩子转变学习方式。

这是每一个刚刚进入高中的学生面临的最重要的问题。好的方法,是成功的开始。由于初高中的学习方式的区别和孩子水平的发展,由于高中学科知识量大、难度大、学习进度快、综合性强、系统性强、能力要求高、理解要求高等特点。高中教学对学生的学习较为放手,不可能像初中那么具体地要求学生每个环节怎样做,而是要求学生能独立完成各个环节的任务,如预习、听讲、记笔记、课后复习、独立作业、单元小结、考后分析等,孩子的自理能力、学习能力很重要,孩子应寻找适合自己学习的方式方法。如果不了解这些,还是用初中老一套办法远远不够,学习成绩也会下降的。更为严重的是,等学生进入高三后,就会忽然发现自己不会学习了。

现在我所教的班级里,就有很多这样的学生,面对高三这样密度大、内容多,综合性强的复习一点办法都没有。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就会被越落越远,最终难以跟上学习进度。其中不乏在高一高二学习不错的学生。这些学生成绩下降,除了其他的原因,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学习习惯不好。他们一直以来就是沿用初中的学习方法,因为在高一高二,学习内容相对简单,所以还可以勉强凑和。但是到了高三后就不行了。

那么家长应该如何指导孩子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家长要指导孩子变被动学为主动学,变死记为活用,孩子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学以致用。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1)预习。在测览教材的总体内容后再细读,充分发挥自己的自学能力,理清哪些内容已经了解,哪些内容有疑问或是看不明白(即找重点、难点)分别标出并记下来。这样既提高了自学能力,又为听课“铺”平了道路,形成期待老师解析的心理定势;这种需求心理定势必将调动起我们的学习热情和高度集中的注意力。

(2)听课。听老师讲课是获取知识的最佳捷径,老师传授的是经过历史验证的真理;是老师长期学习和教学实践的精华。因此提高课堂效率是尤为重要的,那么课堂效率如何提高呢? a、做好课前准备。精神上的准备十分重要。保持课内精力旺盛,头脑清醒,是学好知识的前提条件。

b、集中注意力。思想开小差、会分心,这一切都要靠理智强制自己专心听讲,靠意志来排除干扰。

c、认真观察、积极思考。不要做一个被动的信息接受者,要充分调动自己的积极性,紧跟老师讲课的思路,对老师的讲解积极思考。结论由学生自己的观察分析和推理而得,会比先听现成结论的学习效果好。

(3)善于总结归纳,形成知识体系。高中的学习不仅仅要求学生掌握所学的知识,更要把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形成知识体系。这样才能更好的应对竞争激烈的高考。

孩子在进入高中后,高一是学习习惯形成的关键一年。在高一如果孩子没有形成良好的、正确的学习习惯,一方面,孩子的学习会受到影响,孩子会感觉到自己付出了很多,成绩却不如意,或者跟以前的付出一样,成绩却比以前差多了。另一方面,随着孩子学习内容的加深,孩子会发现他对知识的掌握越来越困难,而且越来越不会学习。慢慢地就会对学习失去信心,导致成绩越来越差。

3、对孩子既要信任,又要做好督促。

高一是一个不稳定的过程,大多数学生会有一个相对较长的调整期——结识新的朋友、摸索新的学习方法、养成新的学习习惯、培养新的爱好、进行新的定位。在这一过程中,孩子的学习成绩上下波动是很正常的,甚至有的孩子波动还非常大,这都是正常的表现。是孩子自己在寻找适合自己的方法。所以他们需要家长的关注,在他们遇到困难时,家长也要适时地给以鼓励和帮助。而不可总是拿孩子的初中成绩与现在进行比较,动不动就批评打击孩子,这样只会让孩子越来越没有信心。而且产生逆反心理。

高中学生,已经有了很强的独立性,他们希望父母能把自己当成一个大人来看,而不是跟以前一样,处处管着自己。因此,孩子进入高中后,家长应该学会放手,给孩子一个相对宽松的环境。相信孩子会处理好学习和其他事情的关系。对于学习,我们每一个家长都应该相信孩子是愿意学习好的,也是愿意考好的,尤其是高一的孩子,他们希望通过考试确立自己的位置,证明自己的实力。如果没考好,首先孩子自己就非常难过,很内疚了,很沮丧。尤其是对于那些在初中学习成绩很好的学生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打击。家长这时应该做的是帮助孩子分析问题,给孩子以安慰、鼓励和信任。这样孩子就会从家长那里获得前进的动力和信心。反之,如果家长训斥、打击孩子,就会挫伤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而且容易降低孩子因为没有考好产生的愧疚心理,甚至觉得反正家长已经训斥过了,无所谓了。这样就难以让孩子产生积极的动力。当然,信任孩子并不是对孩子不闻不问,家长还是要做好督促工作。在高一,有一种比较“经典”的理论:“告别初三,进入高一,终于可以好好地歇一口气了”。初三学生有明确的目标:考上好的高中,在升学的压力下,他们高负荷的学习,压得喘不过气来,现在目标完成了,考大学是三年后的事。于是一些同学趁机放纵自己,武打、言情小说铺天盖地,电脑游戏、网上聊天天昏地暗,结果是“中毒”太深,难以自拔。浑浑噩噩的过完了高一。到了高二忽然发现,自己居然什么都不会了,已经被同学远远的落在后面。

这样的学生不是不愿意学习。只是因为初三那一年压得太厉害。到了高一自然想放松一下。加上高一这个学段相对来说比较轻松,家长也在无形之中放松了监督。一些孩子的玩心比较重,缺乏自制力。自然就一发不可收拾。这样的例子我在工作中见过不少。也常常为他们可惜。对于这样的孩子,需要家长制定一张可以执行的时间表,和家长的善意的监督和提醒。

4、善于与老师沟通。

进入高中以后,很多孩子是住校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学校度过;就是不住校,因为高中的学习比较紧张,孩子与父母的交流明显减少,父母对孩子的了解越来越少。因此,这就要求家长及时与班主任老师联系,了解自己孩子的动态,与学校配合,做好孩子的教育工作。当然,这里面一定要把握个度,不可太过频繁的打听孩子的情况,而且方法要适当。否则会起到反作用。

当然,更不能对孩子不闻不问。很多家长,尤其是住校孩子的家长,把孩子送到学校后,就几乎不过问了。当孩子在学校出现问题时,家长的第一反映几乎都是问老师,“怎么回事?怎么会这样?”而且家长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我孩子在初中时不这样的。”从这可以看出,很多家长对孩子在学校的情况几乎一无所知,又如何教育、帮助孩子呢?

了解孩子是教育孩子的基础,家长学会正确的了解孩子是教育孩子的前提。家长应该与班主任定期交流,通过这种方式,一方面可以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另一方面也可以让老师了解孩子家里的情况,便于学校与家长形成合力。共同做好对孩子的教育工作。

5、处理好孩子的分离焦虑。

我们每一个人在换环境的时候,都会出现不适感,会有各种各样的反应,孩子更是如此。比如情绪特别容易波动,常给家里打电话,诉说自己在这里一切都不如意。跟同学的关系难以处理,动不动就想回家,或者让父母来看他等等。其实这些反应都是很正常的。孩子到另外一地方上学,远离了原来的朋友,远离了家人,远离了家的亲切熟悉的感觉。这时孩子面临的是关系的剥夺和文化的剥夺。我们每一个人都必须浸入在一定的关系氛围里面、关系网里。浸入到一定的文化环境里,当一个人不得不从原来的环境里出来,进入到另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里就会产生分离焦虑,产生各种不适应。作为家长应该采取正确的措施,来帮助孩子渡过这样一个阶段。

首先,家长在孩子入学之前,就要跟孩子说明,他这次独自在外上学。离开了家,住在学校里,肯定会遇到一些问题,有一个适应的过程,这都是很正常的。让孩子对其要面对的问题有一个心理准备。

第二,当孩子出现分离焦虑和各种不适应时,作为家长应该在心理上和情感上给以支持。告诉孩子,你很理解他,他现在的想法都是很正常的,而且就应该出现这样的感觉。让孩子感受到家长的支持和理解。

第三,家长要鼓励孩子尽快的融入到班级中去,结交新的朋友,用朋友之间的友情来冲淡这种焦虑,而且因为大家都是一样的,还可以从朋友中获得情感的支持。这是解决孩子分离焦虑的最好的方法。当然,家长也可以采取一定的措施,比如经常给孩子打个电话,关心一下,偶尔去看看孩子。但是家长的这些措施一定要慎重,否则可能起到相反的作用。也就是说,主要靠孩子自己渡过这个过渡时期。

以上主要通过家长帮助孩子做好心理的准备、学习方法的准备,家长的信任与监督,家长善于了解孩子,并帮助孩子处理好分离焦虑几个方面来阐述家长如何帮孩子顺利适应高中的学习和生活。以前看到过这样一句话“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动整个地球”。同样,我们的家长在高一帮助孩子做好初高中衔接,让孩子顺利地融入到高中的学习和生活中去,就是为孩子支起了一个支点。有了这样一个支点,就为孩子三年后的辉煌奠定了基础。

第五篇:关于初高中英语衔接的个人看法

关于初高中英语衔接的一点个人看法

以下是我个人对于初高中英语衔接的一点个人看法,希望能对大家新高一英语的衔接课及高中英语的教学起到一点作用。

一、关于新高一学生的学习现状的个人看法

高一是初中向高中的过渡阶段,学生由初中升入高中,语法难度增大,词汇量增加,他们很难适应高一英语的学习。高一学生谈到英语学习有一种共同的感觉,按照他们自己的话说:“高中词汇量太大了,很多词背了又忘了”“高中英语太难了,不知道怎么去学。””“初三的学习方法和复习方法不太适应高中。”总之,学生在学习中或多或少存在着某种不适应。

1、读音及记忆单词方面

很多学生不认识音标,不会读单词,往往是死记单词,课文也读的支离破碎,没有朗读英语的习惯。

2、语法方面

由于高中语法难度的加大,学生很难把握高中英语句子中的成份及句型结构,尤其是高一开学就要学习定语从句,很多学生难以适应。

3、阅读方面

由于高中阅读(完形)材料在词汇量和篇幅方面的急剧扩大,很多学生在读完一篇文章之后,脑子空空,无法把握文章大意,对细节更是毫无印象。学生逻辑思维不严密,篇章理解能力不强。高中词汇要求的急剧扩大,导致很多学生十分痛苦,面对词汇和阅读,失去学习的兴趣。

4、学习习惯方面

由于初中知识较少,学生习惯于只在课堂上被动接受教师的讲解。这就导致进入高一英语的学习时出现听完课做完作业便了事,头脑中没有“学会了什么”的意识,没有养成预习复习等自主学习的习惯,而这正是高中学习与初中学习的本质的不同。

二、关于如何上好初高中英语的衔接课的个人看法

根据以上对新高一学生英语学习情况的分析,个人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学生初高中英语的学习进行衔接.1、语音方面的衔接

语音训练,为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打下基础,打破“老师教就会读会背,不教就不会读和背”的被动局面。教授音标,纠正发音,抓住字母(组合)读音规律,跟读单词,教授正确的记忆单词的方法,帮助学生提高单词识记的效率,养成朗读英语的习惯。

2、词汇方面衔接

词汇学习不管是在初中,还是在高中,都是学生的最大的困扰。初中到高中的过度中,英语词汇不但数量大,而且非常活跃。帮助学生过好单词关,这是学好英语的基础。

我国现行初中课标要求的词汇量约为1600,高中课标要求的词汇量约为3500。首先,教师要应该提高词汇的要求,要求学生在掌握词汇基本音形义的基础上,还要掌握它的词性、句中各种灵活用法以及一词多义等现象。①词性:②一词多义: ③一词多个词性造成的多义:除了要求学生掌握课本要求的词汇以外,还要渗透学习构词法来扩大词汇量,如care,careful,carefulness,carefully,careless,carelessly。另外,还要利用各种教学机会有意识扩展学生词汇量。

例如,可以利用平时的课外阅读材料,在每篇材料中精选出两三个常用而又未出现在教材中的词汇要求学生识记。

教师也可以把初中所学过的1600左右的单词和200多个短语(虽不多,却是我们英语学习者最基本最常用的)按照一定的顺序重新整理,按照字母顺序,要求学生每天背诵一定数量的单词,要求记住意思和拼写让学生集中识记,然后采取多种形式对他们进行考查。

3、语法知识方面衔接

帮助学生过好语法关,这是学好英语的关键。教师也可以把初中所学过的语法按内容重新梳理,帮助学生理解和识记,同时通过适量的练习加以巩固和提高,为高中语法的学习打下基础。系统化地研究每一种语法项目的(定义、结构及应用句型),从而抓住其要领。特别要补初中八种时态,时态混乱,高中语法将无法学习下去。

4、阅读方面的衔接

在夯实了学生的英语基础-词汇,又解决了英语学习的关键-语法之后,为学生的阅读能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得阅读者才能得天下,这是我们教学的重中之重。阅读教学的前提:准确把握初高中英语阅读课特点及教学要求。初中英语课程具有较强的叙述性,高中英语课程更为注重逻辑性。初中英语阅读教学重视对学生基础语言知识和基本语言技能的培养,重视对阅读内容的理解,关注学生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而高中英语阅读教学除了以上要求,更强调对学生进行阅读方法的指导和阅读技能的训练,更关注他们处理阅读材料不同信息的过程和整合相关信息的能力,同时着力培养学生情感与态度等,从而逐步提高学生对英语语言的理解力和掌控力。

所以,根据初高中英语不同的阅读特点及要求,教师不仅要重视学生对阅读细节的理解,更重要是字里行间含义的理解,即根据已知内容推测作者真实的观点、态度和文段的寓意,培养学生独立思维,充分发挥判断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其次,教师要在阅读中将精读和泛读相结合。精读,搞懂每篇课文的每个篇章、每个语段、每个句子甚至每个词汇;同时对阅读理解的要求适当提高。在教学中,应重视整体的语篇,给学生一个完整的语言概念,要重视对于文章结构、内容、语言表达、作者情感等方面的教学设计,另一方面,更要泛读。根据《大纲》的要求,从高一年级起学生每天至少阅读一篇400字以上的文章,到高中毕业时,才能达到36万字的课外阅读量。在阅读时,既要选择不同的题材,又要选择不同的体裁。只有阅读量上去了,阅读速度上去了(《大纲》要求60字每分钟),理解层次上去了,才能谈到阅读综合能力的提高。我建议我的学生从高一年级起每天至少阅读两篇英语文章,在阅读量的积累过程中培养阅读速度也是非常重要的再者,就是要对学生进行阅读方法:例如跳读,浏览等进行指导和训练,同时也要提高做阅读题的技巧,例如对常考题型要进行分类:主旨大意题,细节题,猜词题,推断题等。尽早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不回读、不指读、不声读、不唇读、培养猜词能力(要让学生明白:在阅读中遇到生词是极为正常的,在高中阶段的阅读材料中出现2%-3%左右的生词是大纲对学生阅读能力的要求,不要遇生词就查字典或因有生词而影响阅读信心)。同时也要正确使用字典,指导学生选择一本英汉双解词典做自己的良师益友,遇到词汇方面的疑问可学会自己查字典求得解答。

教师也可采取以下方式:每次课定时训练2篇,强迫学生养成英语阅读(完

形)的习惯,不断扩大知识面;2.每次课前的一定时间,可由学生讲解一篇阅读(或完形)(从教师布置的家庭作业做的阅读中选),解答问题,划出重点词汇和短语。.5、学习习惯方面的衔接 教授正确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1、使用工具书的习惯。

指导学生选择一本英汉双解词典做自己的良师益友,遇到词汇方面的疑问不被动等待教师解答,学会自己查字典求得答案。同时自备一本好的英语语法工具书,养成经常翻阅的习惯,在口、笔头实践中使学生有意识地运用所学的语法知识,正确地理解语言和运用语言。

2、预习的习惯。

高中,随着英语课文篇幅的加长,内容增多,难度加大,如果没有搞好预习就适应不了课堂的教学进程。所以,高中英语教师对学生的预习不能只是泛泛而提,而要把它当作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对其进行精心指导,逐步规范要求,使其达到预期目的。

3、阅读课外书与摘抄的习惯。

很多时候,我们布置的作业多以语法练习为主,忽略了阅读训练。阅读能力的提高,光靠课堂是远远不够的。它不仅需要阅读技巧的传授,更需要保证一定的阅读量。课外阅读可以扩大词汇量、丰富背景知识、巩固阅读技能。教师为适应高考中阅读理解题数量和难度地不断增值,必须加大阅读量,保证学生每天至少一篇文章的阅读量,同时不能让学生盲目选材,一定要由教师精选课外阅读材料推荐给学生。这样长期的训练,必然会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在阅读之后,可以将一些重点的单词、短语、句子摘录下来。我对于我的每个学生(不管是基础好的还是差的),都要求准备一本笔记本,专门摘录我每个星期讲解过的或布置给他们自己做的阅读中的词汇,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经过暑期的衔接课程,夯实了高一新生的初中基础,了解了高中课程的基本特点,介绍了高中英语的学习方法,为大容量和高效率的高中英语学习奠定了基础。

下载关于做好初高中历史教材衔接的一点看法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做好初高中历史教材衔接的一点看法.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如何做好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

    如何做好初、高中物理教学的衔接 昔日很多在初中物理成绩优秀的学生进入高一就反映高中物理一学就会,一用就错,一放就忘,于是大声疾呼“物理物理,真是无理”。高一物理难,难就难......

    对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的一些看法

    对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的一些看法 四川新闻网-宜宾日报讯: 宜宾县一中陈松强 “学生感到难学,教师感到难教”,是高一阶段数学的教与学中普遍反映的问题。一些在初中数学成绩较好......

    初高中英语教学衔接

    经过前期的资料阅读整理,结合自己对本课题的认识体会及同事的交流意见,对课题中期研究小结如下:介绍 初高中英语教学衔接的问题一直以来都是教师们研究的话题之一,原因可能比较......

    浅谈初高中历史教学的衔接问题

    浅谈初高中历史教学的衔接问题 思想者园地 文综资源网 政治学科网 历史学科网 地理学科网 教育德育网 第一课堂网 思想者工作室 作者:不详 来源:不详 发布时间:2008年03月08日......

    新课改背景下如何做好初高中历史教学的有效衔接

    新课改背景下如何做好初高中历史教学的有效衔接 伊旗高级中学 祁丽霞 【内容摘要】 2009年秋普通高中新课程开始在我区实施。本文试以新课程背景下如何做好初高中历史教学的......

    初高中历史课程衔接问题及对策五篇

    转自论文部落论文范文发表论文发表 初高中历史课程衔接问题及对策 作者:章禹 摘要:高中新课程改革的浪潮滚滚而来,给教师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和机遇,尤其是高一的历史教学处于初高......

    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 教师应做好3件事

    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 教师应做好3件事 以上初中化学教材是人教版义务 教育 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高中化学教材是人教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 对于这些内容,教学时要结......

    初高中数学衔接教案

    第一讲 数与式 1.1 数与式的运算 1.1.1.绝对值 绝对值的代数意义:正数的绝对值是它的本身,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零的绝对值仍是零.即 绝对值的几何意义:一个数的绝对值,是数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