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创新型县市建设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创新型县市建设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裴淑娥
【1】1刘 浩【2】康亚姗【3】杨连顺【4】
【摘要】建设创新型县市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创新型试点城市的基础。本文通过对推进创新型县市建设必要性、创新型县市建设取得成就及存在问题的实证分析研究,提出了河北省进一步加快创新型县市建设的系列对策建议。对当前我国正在进行的创新型国家建设和河北省的两个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建设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创新型;县市;现状;对策
县市是国家政权的基础行政单元,创新型县市是指在县域的空间范围内以生产企业、研究与开发机构、地方政府机构和服务机构为创新主要单元,构成县域创新的组织结构和空间结构。建设创新型县市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创新型河北的基础。建设创新型县市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体现,是加快发展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抓手,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切入点,是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保证。
一、河北省加快推进创新型县市建设的必要性
国家主席胡锦涛于2006年1月9日在全国科技大会上宣布中国未来15年科技发展的目标:2020年建成创新型国家。科技部分别于2010年1月和4月先后批准河北唐山市和石家庄市为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
1.全面推进县市科技进步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县市处于统筹城乡区域发展的特殊地位。当前,科技进步已成为我省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科技的差距已成为城乡差距和地区差距的主要原因之一,技术落后制约了县市的发展。全面推进县市科技进步,对转变增长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加快新型工业化步伐、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意义。
2.加强县市科技工作是河北省科技工作和各级政府工作的重要任务。目前河北省一些县市的科技工作仍比较薄弱,科技资源未能得到有效的利用,不能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和政府职能转变的要求,不能满足我省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1 2010年河北省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课题,课题编号:10457238
裴淑娥:河北化工医药职业技术学院050026;女(1964.8—);教授;主研方向:经济政治。
【2】刘浩:石家庄职工大学050021;男(1964.8—);副教授,主研方向:行政管理。
【3】康亚姗:石家庄职工大学050021;女(1964.12—)副教授,主研方向:行政管理。
【4】杨连顺: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401331;男(1964.10—)讲师,主研方向:经济政治。
【1】
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新时期加强创新型县市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推进创新型县市工作摆在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位置,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强创新型县市工作。
3.为全省创新型经济发展和创新型县市建设提供有力支撑。河北省通过唐山和石家庄两个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建设的机遇,大力发展创新型县市,引导和支持广大县市依靠科技创新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特色产业,提升产业创新能力和区域综合竞争力,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引领和带动基层科技创新工作。县市及以下基层是河北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创新型县市试点建设的难点和重点。以县市为基础的行政单元,覆盖了占全省总人口70% 以上的农民以及绝大部分中小县城居民的发展问题,没有县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河北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目标就不可能按期实现。
4.县市经济社会是河北省的基础层次和统筹城乡发展的操作平台。县市经济是国民经济中综合性的基本单元,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具有基础性地位。全省属于县市经济统计范围的单位有136 个(包括22个县级市、114个县)。县市单位国土面积占全省的95%,经济总量占一半左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等五个统筹是我国既定的未来发展方针,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主要出发点。县市始终发挥着承上启下、连接城乡的作用,是实施五个统筹战略的关键环节,是各种政策、要素、产业聚集的平台。
5.县市的创新能力是河北省创新能力的薄弱环节。当前,县域经济发展主要处于要素积累阶段,经济实力不强,缺乏支柱产业,企业发展规模普遍不大,效益不高,企业的研发能力不强,对科技支持不明显,不能为县域科技创新与服务提供强有力支持,而科技发展水平缓慢,又导致了县域经济发展的活力不强,缺乏后备力量支持。特别是在当前全省县域经济发展不平衡,还存在数量不少的贫困人口,很难有资源去支持县市基层科技创新工作。区域科技发展的差距有日益扩大的趋势。
6.建设创新型县市是实现河北省资源型经济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河北主要的经济增长和财政收入主要靠对自然资源的开发。首先,加快创新型县市建设可以使河北的发展转移到主要依靠科技、知识、人力、文化、体制等创新要素来驱动,降低经济发展对自然资源的高度依赖性。其次,建设创新型县市是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相吻合的。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鼓励科技创新,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创新型县市建设正是要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发展路子。
二、河北省创新型县市建设现状分析
(一)河北省创新型县市建设现状
1.优化创新环境,深入推进创新型县市建设
河北省坚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贯穿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一是各级政府将加快创新型县市建设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定期召开调度会,制定工作方案,研究政策措施。二是充分发挥政策引导作用,先后制定完善知识产权制度、专利补助奖励经费管理等政策性文件,进一步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政策支持力度。三是积极探索创新型人才培养新机制。不断拓宽人才引进渠道,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的智力保障。四是深入实施各种形式的农业科技示范工程,进一步提高了科技创新对新农村建设的支持力度。五是大力宣传科技创新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关键作用和对提高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意义,培育创新意识,倡导创新精神,发展创新文化,营造了良好的创新环境。
2.实施产学研联合,提升自主创新的层次和活力
一些县市突出产学研合作在科技创新中的作用,积极探索新型合作方式,建立健全产学研合作长效机制,形成了以企业为主体、以产学研为核心的技术创新体系。一是通过产学研合作,努力打造以企业技术中心、工程中心为骨干的企业技术创新平台。二是密切政府与高校的合作,共建人才培养基地。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进一步与高校科研院所加强合作,提升创新能力,实现共同发展。三是鼓励企业与高校共建产学研基地,建立长期合作关系。鼓励企业与高校院所共同承担科技计划,共同开发新产品。
3.加大科技投入,推动企业技术创新健康发展
为推动企业创新的持续健康发展,充分发挥政府科技投入的导向作用,一些县市相继建立完善了政府科技投入保障机制。一是优先保证科技经费。二是积极争取上级支持。三是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企业成为创新投入的主体。此外,还专门制作了企业融资信息表,借助辖区金融机构密集的优势,积极向驻县市银行推荐高新技术企业,鼓励银行加大对企业自主创新的支持力度,初步形成了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金融机构为保障的科技创新投入体系。
4.完善创新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创新服务水平
目前,一些县市在着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上下功夫,相继构建了四大体系:一是建设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和国内外科技合作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二是建立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为目标的社会化服务体系;三是建设以政府为引导、政策调控和省县市场调节相结合的环境支撑体系;四是建设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创新投入为主体、社会投入相结合的社会多元化、多层次的创新投融资体系。同时通过构建自主创新平台、构建成果转化平台、构建公共技术服务平台
建成“一个基地、三个中心”:科技企业孵化与培育基地、高新技术研发与创新中心、科技产品与技术贸易中心和科技信息平台。
(二)河北省创新型县市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河北省创新型县市建设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还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是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力后劲不足。大多数县市的高新技术产业规模小、带动力弱。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较小。企业竞争力不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少。园区建设相对滞后,产业集聚能力不够。二是企业技术创新活动开展不均衡。总体上看,我省县市为数较少的大中型企业技术创新开展较好,小企业创新能力明显不足。特别是贫困县对科技投入的不足严重制约了这些小企业的创新活动。三是科技创新资源尚未有效利用。近年来,我省各级部门虽然围绕创新型县市的条件建设做了大量工作,相继建立了一些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中心,但可供共享的科研资源还十分有限。利用京津科技资源不足,驻冀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优势没有充分发挥出来,与我省县市产业发展有较大合作空间。
通过调研,我认为产生以上问题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一是缺乏有力组织与推动。创新型县市建设的总体谋划和部署比较到位,但具体实施中缺乏有效的组织和举措,部门之间协调配合不够,没有形成整体合力。从科技系统自身看,科技管理部门在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中的综合协调职能发挥不够,尚未切实成为党委、政府的参谋助手,在调控措施和环境营造上做得不足。
二是科技创新投入不足。科技投入是创新型县市建设的基础和保障,从全省来看,投入不足仍然是制约我省科技创新发展的重要因素。特别是企业创新投入明显不足。许多县市的科技与金融结合不够,企业科技活动经费中来自金融机构的资金较少,风险投资市场发育不成熟,科技担保体系不完善,科技创新活动缺乏金融资金和社会资金的有效支持。
三是创新人才缺乏。我省县市人才的分布不平衡、结构不合理。一些县市科技人才大多集中在事业单位,如医院、学校,企业和基层缺乏人才,特别是在中小企业,具有高级职称的人员很少,具有独立研发能力的高科技人才更加匮乏;既掌握科技知识又拥有实践经验的科技创新人才,尤其是具有科学经营理念、超前战略眼光和先进管理能力的优秀企业管理人才是少之又少。人才流失现象还非常严重。
四是科技成果转化推广体系尚不完善。科研成果投入到生产的中试环节薄弱,因缺少中间试验的投入,致使一些科研成果难以走出实验室,形不成企业急需并
能直接应用的技术;科技中介机构发育不完善。大多数县市的科技中介机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机构数量少,运行机制不规范,专业化服务水平低,企业诊断、技术转移、技术产权交易等机构还未建立;风险投资机制不健全,缺少有效的融资渠道。
三、河北省加快推进创新型县市建设的对策建议
1.统一思想,进一步明确创新型县市建设的总体要求
总体要求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新时期科技工作方针,深入实施科教兴县和人才强县战略,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技发展的战略重点和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加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着力提高经济核心竞争力;把完善创新体制机制作为推动自主创新的主要杠杆,优化创新资源配置,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以产学研相结合的区域自主创新体系;把营造创新环境作为加强自主创新的重要保障,加大科技投入,形成激励自主创新的政策体系,着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由传统的投入拉动为主向创新驱动为主转变。
2.实施自主创新战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党中央关于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对我国科技事业发展实践经验的概括总结,是面向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抉择。大力开展自主创新,走创新跨越之路,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本质要求。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经济结构调整为主线,以项目工作为核心,以发展民营经济为突破口,以加快农业产业化和城镇化为重点,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出发点和归宿,扎实推进农村小康建设,促进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技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人民生活更加富裕、社会更加和谐的发展目标。我们必须抓住这一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机遇,以创新的要求谋划全局,以创新的方式破解难题,把自主创新提升为我县发展战略,以科技创新为强劲动力,促进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增强县市可持续发展的后劲,提高县市综合竞争能力。
3.突出企业的主体地位,完善区域自主创新体系
切实加强技术创新,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采取有效的办法,促进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集中优势资源,积极培植新兴产业。努力引进应用高新技术改造农业和传统优势产业,提升第三产业。发挥龙头企业、农业科技部门的作用。鼓励开展农业技术创新,带动无公害生产、绿色食品、观光农业、良种繁育等示范基地(点)的开发建设;大力扶持农产品生产加工龙头企业,重点支持农产品保鲜、农产品深加工以及名优产品的技术开发和推广。继续实施“农科教”三结合,以技术和政策为先导,帮助农民发展省县市场前景好,质优价高的果蔬、花卉、食用菌、草食动物、名特优水产品等农产品。
4.加大科技投入,切实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县市财政要把科技投入作为预算保障的重点,对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广、产业关联度大、带动性强的重点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应安排专项资金予以支持。在政策性资金的引导下,金融机构要对重大科技产业化、科技成果转化和引进技术消化吸收等项目给予重点扶持,加大对企业的信贷投入。引导和鼓励社会资金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完善信用担保机构的资本金补充和多层次风险分担机制,探索创立多种担保方式,弥补中小企业抵押物不足等问题。充分发挥政府科技创新风险投资的导向作用,引导社会资金流向创业风险投资企业,引导创业风险投资投向处于种子期和起步期的科技型企业。
5.完善创新人才体系,加速科技成果转化
加快培养科技创新人才。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和完善政府、企业、社会多元化的人才培养和投入机制。依托重大科技项目及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载体,培养和造就优秀创新团队与领军人才。同时要加大对科技成果转化的扶持力度。鼓励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和各类科技人员以技术转让、技术入股、技术服务、项目承包等多种形式转化创新成果、参与科技创业。此外,要积极实施专利、技术标准和品牌战略,推进以企业为主体的专利制度建设,不断提高企业专利开发、申请、保护、利用水平。支持专利技术抵押贷款,对专利技术产业化提供资助,加快专利技术资本化、市场化和产业化。鼓励企业主导或参与制订行业技术标准,引导企业采用国际标准。加大对著名商标和名牌产品的奖励力度,鼓励企业打造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国际竞争力的知名品牌。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努力奋斗》[EB/OL].,http:///。
2.万钢,《加强基层科技工作 支撑引领县(市)域经济社会科学发展 推动创新型国家建设》,科技日报,2010年03月11日。
3.平山县科技局,《关于建设创新型县的意见》,石家庄科技,http:///。
第二篇:湖南省生态农业建设现状分析和对策研究
湖南省生态农业建设现状分析和对策研究
2005年3月,湖南省委、省政府向全省发出了“改善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湖南”的号召。这不仅是湖南省委、省政府落实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指示精神的体现,而且是新时期推动湖南整体工作走上高效持续发展道路的总动员。生态湖南即是运用生态学与生态经济学原理,遵循可持续发展战略,在将湖南省作为一个生态经济系统的基础上,通过湖南生态经济系统结构调整与功能整合、生态文化建设与生态产业群的发展,实现湖南社会经济的高效持续增长与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因此,生态湖南建设既是一个与时俱进的湖南发展战略,也是一个庞大的新型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面工作的联动与集成。目前的湖南是一个数量型的农业大省,发展生态农业对促进生态湖南建设显得尤其重要。因为生态农业是把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再生资源培育和高效利用融为一体的新型综合农业体系。它以协调人与自然关系、促进农业和农村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整体、协调、循环、再生”为基本原则;以兼顾传统农业技术精华和现代农业科技手段为技术支撑;强调农林牧渔及其加工大系统的结构优化,并把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集成一体化运作。
一、湖南省生态农业建设的现状剖析
1、湖南生态农业建设已取得的成绩
湖南省生态农业试点工作始于上世纪80年代初的农田种植结构和农业结构调整过程之中。通过近20年的努力,湖南生态农业在理论研究和建设实践两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在理论研究方面,以湖南农业大学、中科院长沙农业现代化研究所为主体的农业科技工作者和热心振兴湖南农业的同志,在积极探索建立和发展湖南生态农业过程中,论述了生态理论在农村庭院经济开发中的运用、多相复层生物群落在农田耕作制度改革中的运用,以及最佳生长区理论在指导作物合理布局中的实践意义;提出了生态短周期高效循环论、生态农业主链三维化理论;探索了农业生态系统的发展机制;开展了户级生态农业模拟试验、农业生态系统质能动态分析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尤其是近年来关于中国生态农业的特色定位和生态农业产业化观点的提出,不仅为湖南生态农业的健康发展指明了方向,而且受到全国同行专家的高度评价。
在实践方面,全省已建立起30多个生态农业试点和科研教学基点,并在各地涌现出了一批因地制宜地开展生态农业示范的新型农民。在他们的带动下,目前全省从事生态农业的农户已达30多万户;在长沙、常德、娄底、郴州、永州等市开始出现了生态经济建设水平较高的准生态村(生态农场),部分县市还相继提出了生态农业建设的整体规划,更有江永、浏阳等县(市)通过国家生态示范县验收。如今湖南省生态农业不仅从业人数逐年增多,而且在经营类型和模式的建立方面,亦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和尝试。其中有的模式针对各种不同的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运用生物与环境相适应原理,以及生物种群之间共生互补的关系,将多种农业生物种群按一定的比例组配,使之既符合生物生长的特点,保证各个种群都能充分发挥其最大的增产潜力,同时又能充分利用资源、减少资源的浪费和恶化;运用自然生态系统中食物链化原理,借助一定的生态工程措施,把食性和生活习性不同、彼此并无直接营养联系的多种农业生物人为地“串联”起来,形成以强化物质和能量的分层多级利用,是湖南省生态农业实践中又一常见模式。近年来,还推出了一种高级的生态农业模式,即运用多条食物链网络化原理,通过相应的生态工程建设,把多个“食物链化模块”组装配套成一个经营规模较大的生态经济实体。这种模式由于进一步减少了生产过程中无效输出的能量损失,提高了生物能和有机废弃物的再利用率,不仅在较大规模上增加产品种类和总产出、实现市场经济的高效益,同时减少农业生产过程中形成的污染,使农业生产成为既利用资源又无污染的自净生产体系。
2、湖南省生态农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湖南省生态农业虽然得了可喜的进展,但与广东、四川、江苏、北京等省市相比,仍然处于初级阶段,还没有真正形成大办生态农业建设的气候。具体表现在:
(1)迄今为止,还有相当一部分领导对生态农业缺乏应有的认识,还没有把生态农业作为振兴湖南农业的一种现代化产业方式看待。不少基层领导,村干部甚至还没有生态意识,更不懂得建设生态农业的意义、目的和技术措施,误认为恢复过去的“小而全”生产、简单的植树造林、单一的污染治理等等就是生态农业建设。
(2)全省现有的生态农业建设大多仍停留在户级水平,而且是停留在传统农业项目与传统农业技术的组装,很少真正按照生态经济原理、工艺和生态经济后果来集成配套农业新产品生产项目、先进技术措施及现代经营管理方法。
(3)虽然省内农、林、水、环保、能源等部门和农业科研单位、农业院校都不同程度地在生态农业研究、生态技术推广和生态工程咨询方面作了一定的工作,但由于没有将学术单位行为全面变成政府行为,因而缺乏统一安排,无法协调和配合,致使力量分散、工作重复,甚至有些研究还没有把农业生产真正作为一个系统来考虑,仍处在“养路工班,各管一段”的状况。
(4)由于目前全省还没有从上到下对生态农业建设作出统一规划和部署,不仅在整体上影响了生态农业在全省的发展速度,而且各地市县的发展也极不平衡,有不少地方尚无可供农民学习仿效的生态农业示范样板。
二、湖南省生态农业建设思路与目标
1、湖南省生态农业建设思路
在农产品市场约束日益增强、农业功能日趋多元化、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不断成为时代潮流的背景下,推动湖南生态农业建设必须要有新思路,采取综合性措施,在发展战略、技术路线、政策措施和工作机制上有一个大的转变。笔者认为,湖南省生态农业建设思路应是:首先将湖南农业作为一个具有湖南农业特色的生态经济系统,并根据湖南农业特色整体打造需求、系统内各地农业优势资源特点和现有工作基础,将全省农业集成出4-5个各具特色且能互利合作的区域生态经济功能区;然后,在各功能区按照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的原理,运用系统科学的方法,遵循市场经济和生态平衡的规律,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稳定粮食基础,优化农业结构,合理配臵资源,提高现有耕地和农业资源的利用率、产出率和农产品商品率,加速农业现代化进程,实现各功能区农业资源的永续利用。这样,通过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的有效循环,各功能区之间良性互动,以及全省生态经济大系统特色整合与持续协调发展,把湖南省农村建设成山清水秀、环境优美、经济活跃、农民富裕的小康型新农村,为生态湖南建设目标的早日实现作出贡献。
2、湖南省生态农业建设目标
(1)近期目标(2003—2008年)以生态农业县(市)建设为重点,建立5个不同区域、不同类型、不同特色的示范区,集成8种生态农业建设模式,重点建设10个生态工程,力争建立10个国家级和省级生态农业示范县(市)。基本形成合理的突出湖南特色的生态农业布局,使农业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现象得到有效控制,农业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农业效益和农民人均收入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2)中期目标(2009—2013)区域特色生态农业架构基本形成,区域内生态农业建设布局得到完善,基本形成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的良性循环,自然资源利用率大大提高,再生资源得到合理利用,生态农业进入稳定、协调的发展阶段,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显著提高,全省人民生活达到宽裕型小康水平。
(3)长期目标(2013—2020)建成较高水平的生态农业省,实现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的良性循环,全省农村建成山清水秀、环境优美、经济活跃、农民富裕的小康型新农村。
三、湖南省生态农业建设的核心内容
湖南省生态农业建设的核心内容包括形成5个各具特色的生态农业区、集成8种生态农业模式、实施10大生态工程。
1、形成各具特色的生态农业区域
从全省生态经济系统功能整合的高度,全省要形成5个各具特色的生态农业区域,即:洞庭湖水生生态农业区(主要涉及现在常德市、益阳市和岳阳市),武陵山旅游生态农业区(主要涉及现在张家界市和湘西自治州),雪峰山林产生态农业区(主要涉及现在的怀化市和紧邻的娄底市、邵阳市山区),长株潭都市生态农业区(主要涉及现在长沙市、株州市和湘潭市),娄邵衡牧产生态农业区(主要涉及现在衡阳市、邵阳市和娄底市大部),永郴园林园艺生态农业区(主要涉及现在郴州市和永州市)。
2、集成运行不同的生态农业模式
围绕区域资源特点和各生态农业区特色的形成,在全省范围内要集成出8种生态农业模式,即:农田立体开发生态农业模式,经济动植物复合种养生态农业模式,湿地综合利用生态农业模式,水体立体养殖生态农业模式,山地旅游生态农业模式,生物质能循环利用生态农业模式,水土保护中利用生态农业模式,庭院经济型生态农业模式。
3、实施功能各异的生态工程
根据不同生态农业模式集成的要求,在全省范围内实施10大生态农业工程,即:基本农田建设与保护生态工程,水土保持生态工程,生态种植工程,生态养殖工程,农林复合生态工程,种养集成生态工程,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工程,庭院经济生态工程,沼气综合利用生态工程,休闲旅游生态工程。
四、湖南省生态农业建设的对策措施
1、统一对生态农业建设的认识
市场经济条件下,许多工作的成功与否取决其市场效果。生态农业建设是一项能满足多重需求的事业,只有统一提高全社会对生态农业建设的认识,引导广大消费者热衷于生态农业消费,才能形成一种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生态农业建设,全力加速生态农业发展的大气候。为此,要通过各种会议、各种新闻媒介,尤其是报刊、广播、电视台开辟宣传生态农业的专栏和专题节目,使更多的人了解开展生态农业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理解生态农业产品的科学性,从而自觉地关心、支持生态农业建设,积极投身到生态农业建设实践中去。
2、统一对生态农业建设的领导
生态农业建设不仅具有臵业和公益双重性,而且涉及多个部门,需要多方集成领导。为此,应在建立省长主持、相关省级领导参加的生态农业建设联席会议制度基础上,成立由主管农业的省领导挂帅、相关部门领导和专家教授参加的省生态农业建设领导小组,并在省农委内设专门的办事机构。领导小组及其办事机构在省长联席会议指导下,负责对全省生态农业建设重大问题进行统一筹划与部署,督导各级政府将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发展生态农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各级政府实施生态农业建设任务时,要落实领导责任制。对在生态农业建设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各级政府应予表彰和奖励。
3、统一制定生态农业建设规划
建设和发展生态农业涉及整个国土治理,农业各种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区域经济特色形成和农村小康社会的全面建设。因此,需要在各级生态农业领导小组的指导下,会同有关科研、推广、教学方面专家,从系统整合的高度和有利于实际操作出发,本着“先易后难、由小到大、因地制宜、讲究实效、整体设计、分级实施、逐步完善”的原则,制定出《湖南省生态农业建设发展规划》和《各区域生态农业建设实施方案》。从湖南省生态农业建设现状、资源背景及市场经济规则看,在制定生态农业建设发展规划及其实施方案时,要注重树立区域特色主导产业,要强调一业为主多品配套生产,要突出标准绿色产品品牌打造,要实施因地制宜的产业化经营。
4、建立生态农业投入多元机制
为了适应生态农业建设需要,各级政府要不断增加对生态农业的投入,省政府要把生态农业建设纳入中、长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除省级财政每年安排生态农业建设专项资金外,还要制定政策吸引企业和农民投身生态农业产业化开发,从而逐步构建出生产经营者自筹,政府导向资助、企业参与和金融机构贷款为主体的多渠道、多层次生态农业资金投入机制。
5、加强湖南生态农业科技进步
依托在湘涉农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的科技人员,在加强科研攻关同时,强化生物技术、生态技术、农业工程接口技术的研究。高度重视开发农业高新技术,不断更新生态农业模式,优化生态农业结构,强化结构功能,为生态农业建设和科学管理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支持。尤其要有健全有效的生态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和生态农业技术培训体系,因地制宜推广生态农业模式与技术,并使之迅速为农民所掌握。
第三篇:白河县小城镇建设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白河县小城镇建设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作者:王忠林
近年来,白河县把小城镇建设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拉动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统筹推进城乡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以县城为核心,以乡镇政府所在地集镇为重点,以新农村为基点,从县、乡镇、村三个层面推动城镇化建设步伐,城乡面貌发生了明显变化。
一、现状分析
(一)思想认识上取得了新突破。白河县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县,过去干群的小农经济观念较浓,加之受山区地理条件限制,城镇建设用地十分有限,导致相当一部分群众对加快小城镇建设的重要意义认识不到位,存在畏难情绪和消极态度。县委、县政府首先从统一干群思想、转变发展观念入手,通过外出参观学习和多种途径地宣传教育使广大干部群众认识到,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是白河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是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突破口”。成立了由政府主要领导挂帅的统筹城乡发展领导小组,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小城镇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快城镇建设的决定》、《关于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实施意见》,明确了近期和未来十年发展规划,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全面构筑起统筹城乡建设的“16830”总体框架。各乡镇也成立了相应的组织领导机构,将此项工作纳入了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
(二)规划编制上取得了新突破。通过各种形式组织学习培训,认真学习贯彻《城乡规划法》,提高社会各界遵守规划、参与规划、监督规划的意识。针对白河县特殊的地形地貌,通过调研论证,着眼长远,高点起步,按照“规划一张图、审批一支笔、建设一盘棋”的原则,坚持做到“先规划、后建设;无规划、不建设”,在建设过程中确保规划的权威性。按照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要求,提出以县城为中心,打造1个宜居县城;以构扒、卡子、茅坪、西营、仓上、冷水为重点,建设6个重点区域大镇,8个一般乡镇,以十天高速和环县路沿线为主体,建设30个社区化生态新村的总体发展框架。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明确做出了“要求县城建局在今年内完成“16830”城乡建设体系建设的规划编制工作”的指示。目前,已完成《县城总体规划》、《茅坪镇总规》修编和县城北岭子路段、桥儿沟综合开发、狮子山生态新区、南岭子片区开发建设的详规编制和50多个村庄、高速公路沿线近20个集中安置点的规划编制工作。
(三)基础设施建设上取得了新突破。通过财政投入、项目争取、市场运作、金融合作、争取社会援助等途径,多方筹措资金近8亿元,全面改造了环县路、白界路、红顺路,修建通村水泥路建设600余公里,通村率达118%,白河大桥和大桥引线全面竣工,为316国道改线奠定了基础;实施了农村低压电网改造、无线数字电视通乡镇、乡镇垃圾填埋场、集镇供水和安全饮水、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乡镇卫生院服务能力建设、五保供养体系建设、生态移民和扶贫搬迁、村民综合服务中心和村级活动场所建设等工程,路、水、电、讯、教育、卫生等基础设施条件得到有效改善。县城新区开发、老城改造、绿化亮化、配套设施建设全面实施,省级卫生县城创建工作通过验收;乡镇集镇建设步伐加快,茅坪镇被确定为全省100个重点镇之一,以茅坪镇为龙头,桃园、四新为两翼的“大茅坪”逐步形成,仓上、西营、构扒、双河、冷水等集镇建设成效突出,规模进一步扩大,其他乡镇也得到了较快发展,公共服务向广大农村进一步延伸,城乡公共服务差别逐步缩小。
(四)城市管理上取得了新突破。在城镇管理上,探索了一条“属地管理”的路子,县上负责县城管理,乡镇政府负责集镇管理,村“两委”负责新农村管理。城建、国土及相关部门严格规划审批和监察,在进行规划审查时,严把规划审批关,靠规划审批,按程序办事,强化“红线”管理,认真执行“一书两证”制度,既要依法严格管理,更要方便群众办事。有效加强了对县城规划区及316国道白河过境段沿线建房的规划管理和对农民建房和施工工匠的管理,进一步规范县城、村镇建房行为,积极探索建房安全的保障机制。针对县城和集镇存在的占道经营、马路市场、环境卫生较差以及农村“五乱”和“三边”垃圾处理等问题,在坚持过去有效做法的基础上,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安排,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双创”活动,通过加大投入力度、理顺环卫体制、实行综合执法、组织全民动手等有力措施,向“脏、乱、差”宣战,城乡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
(五)培育城镇发展基础上取得了新突破。结合县情实际,以循环经济理念为指导,大力发展新型工业,不断培育和壮大支柱工业,促进工业结构转型,始终把“项目引领全局、聚集发展工业、提升传统产业、打造现代农业”作为战略取向,持续抓好重大项目和工业企业,加快推进汉江白河电站、十天高速公路等项目建设,红石河工业园区、力神汽车制造工业园和新源工业小区建设步伐加快,新型建材、力神汽车、农产品加工、矿产、化工、水电等工业实现集群化发展,新培育规模以上企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高速公路通车即将建成通车,城乡联系显著增强,发展宾馆餐饮、交通物流、休闲娱乐、文化旅游等服务业大有可为;开始实施了建设红石河生态循环农业、麻虎沟生态农业、汉江沿岸高效经果林和茅坪朝阳农业综合开发四大农业科技示范区,木瓜“一县一业”和桑畜烟林姜“一村一品”发展不断壮大,工农互动、多点支撑、多元增收的格局逐渐形成,为城镇发展奠定了坚实根基。
二、制约因素
白河县小城镇建设虽然取得了明显成绩,全县城镇化率为25.6%,仍然远低于全省、全国平均水平。
制约小城镇建设的主要因素有:一是受自然地理条件限制,集镇骨架不大,镇区人口规模增加并不明显。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明显滞后,县城的停车场、集贸市场、休闲健身场所等市政基础设施不够完善,城区管网不规范、供水管网严重老化、净化绿化美化水平不高。农村集镇除少数乡镇以外,大部分乡镇集镇建成区规模小,人口居住分散,配套设施滞后。二是经济发展缓慢,自我发展能力有限。大多数小城镇产业基础相对薄弱,城镇经济比较落后,基本没有能力改善小城镇的基础设施条件、完善城镇功能。三是认识上有差距。突出表现在还没有真正把小城镇建设摆到应有的战略位置,有的乡镇因缺资金对搞好小城镇建设存有畏难情绪。四是规划相对滞后。目前,全县还有部分乡镇未完成总体规划,124个行政村中完成总体建设规划的占不到一半。在执行规划中还存在不严格按规划建设,规划应有的权威性打了折扣。五是小城镇管理水平不高,管理职能没有履行到位。六是城镇建设融资渠道不畅,城镇化建设资金短缺。
三、对策举措
(一)完善规划,强化管理。一是尽快完成全县所有建制镇规划编制和报批工作,提高县城详细规划覆盖面。二是要保持规划的权威性、严肃性、连续性,规划一经批准,即具有法律效力,坚决付诸实施,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擅自改变或违反。三要认真做好以城镇治安、市容卫生、交通秩序和流动人口管理为重点的城镇社会综合管理工作。高度重视培养进入城镇农民的城市意识法律意识和文明习惯,大力开展文明创建活动。加强城镇环境综合治理,实现从随机管理到规范管理、从突击治理到长效管理的转变。开展综合整治,既要对进镇农民进行城市文明、法制观念教育,培养塑造合格市民,又要对违法行为进行处理。努力提高进入城镇农民的素质,建立文明城镇,保持经济与文化的平衡发展。
(二)市场运作,多元融资。要从单纯依靠政府投资建设转变为依靠政策,向市场、向社会要资金,逐步建立起民间资本、国家、集体、外资共同建设小城镇的多元投资体制。一是发挥政府投资的引导作用。城市维护建设税和公共事业附加费、城市基础配套费等城建专项资金,应足额征收并严格按收支两条线管理,确保城镇维护建设费用的稳定投入。要积极争取上级财政对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补助资金。二是经营城镇土地资产。要高度重视小城镇土地开发、出让工作,建立完善土地储备制、实行“统一征用、统一收购、统一收回、统一开发、统一供应”的“五统一”办法,控制垄断规划区内土地一级市场,搞活二级市场,放开三级市场。以招标拍卖等方式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提高土地价值,以此吸收、壮大小城镇建设的启动资金,科学使用,滚动发展。三是盘活城镇闲置资产。要下功夫盘活存量资产,置换沉淀在国有企业、机关企事业单位的闲置资产,筹集建设资金。四是用足用活灾后重建、扶贫搬迁、新村建设、水利建设、公路建设、退耕还林等行业政策,充分发挥专项资金的最大效益,加快推进小城镇建设。
(三)深化改革,优化环境。贯彻落实中、省、市鼓励农民进城、全民创业、招商引资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完善配套政策,简化办事程序,通过各种优惠政策,吸引农民进城、进集镇定居,吸引当地“能人”下山创业,吸引外地创业老板回乡创业,不断扩大城镇规模。对在县城、小城镇有合法固定住所、稳定职业和生活来源人员及与其共同居住生活的直系亲属,可按本人意愿办理农转非。经批准在县城、小城镇落户的人员与当地原有城镇居民享受同等权利,履行同等义务。对在集镇规划区内建房的,在建设规费上予以减免,符合相关政策扶持补助的按政策兑现到位。
(四)培育产业,拉动发展。要按照“农业产业化、工业集群化、城乡一体化”指导思想,大力培育支柱产业,繁荣城镇经济。一是与发展城市经济结合。通过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社会化服务,吸引各类工业企业逐步进入小城镇的工业小区,做到相对集中,逐步发展。像冷水、仓上、中厂、茅坪一样引进和发展一批乡镇企业,增强城镇经济实力。二是与发展农村主导产业结合。依托城镇龙头企业,巩固黄姜、烤烟、中药材、蚕桑、畜牧、林特等绿色产业,延伸产业链条,逐步形成比较完善的产业体系,增强城镇建设发展后劲。三是与发展第三产业结合。加快小城镇功能小区和市场建设,加快发展商业、服务业、运输业、房地产业、建筑业、旅游业,为农民进入城镇创造良好条件,解决农民进入城镇后就业谋生的后顾之忧。
第四篇:大学生创业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大学生创业的现状及其对策建议 ——基于学生主体视角 摘要:大学生自主创业,是缓解甚至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一条有效的可行之路。当前大学生自主创业存在参与者少、旁观者多、成功率低等诸多问题,其创业环境还不成熟,尚需采取各种措施,完善创业环境,鼓励和扶持大学生创业、文章对大学生创业现状进行了分析,阐述了大学生目前创业的现状,最后提出了促进大学生创业的应对策略。关键词:自主创业;创业教育;创业能力
近年来,高校毕业生人数不断增加,就业形势口益严峻。据国家教育部统计数据:2009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己达到619万。教育部表示,201()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将达到630余万人,加上往届未实现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因此,大学生自主创业就成为大学生成才的重要模式,更是缓解就业压力新的重要的途径。然而对于刚出校门的大学生来说,自主创并不是轻而易举的事,尚需采取各种措施,完善创业环境,鼓励和扶持大学生自主创业。
一、大学生自主创业的现状
当前,随着大学生自主创业潮流在全国兴起,为支持大学生创业,国家、各级政府先后出台了许多优惠政策,涉及融资、开业、税收、创业培训、创业指导等诸多方面。如2003年6月18口,国家工商总局出台了“应届毕业生干个体,一年内免交登记注册费和相关工商管理费”的优惠政策、各地政府部门也都推出了针对大学生的创业孵化园区、创业教育培训中心等,以此鼓励和扶持大学生自主创业。但是,大学生创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需要一个人的知识、阅历、经验以及信息处理、商机把握、判断决策等能力的培养、创业环境的营造等。创业既可能有成功的喜悦,也蕴含着巨大的风险。(一)大学生创业参与者少,旁观者多
自清华大学举办首届创业计划大赛开始,自主创业一时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之一,大学生创业在全国迅速蔓延开来。近年来,中央和地方的政府机关、税务部门以及各个高校都对大学生自主创业给予了这样或那样的优惠条件,大学生的自主创业热情高涨,但是,真正加入自主创业行列的人却逐年减少。从我国大学生自主创业现状中了解到,想创业的人达到80%,但是真正
创业的只有0.01%。我国大学生创业还仅仅处于
起步阶段,自主创业的实际人数不多,占大学生
总数的比例不大。大学生仍然把政府部门、大型
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和外资企业作为择业的首选目标,自主创业步伐缓慢。(二)创业多是从事一些技术含量比较低的传统行业,成功率低
大学生在学校参加的自主创业计划大赛中,大多数项目都是关于高新技术的,在实际中应用的比较少。一旦学生毕业后,离开了学校,凭个人的力量要创办企业,却往往会显得势单力薄。所以,大多数毕业生在创业时选择了启动资金少,容易开业,且风险相对较小较容易操作的传统行
业,如餐厅、零售等小而又适合自己的行业。这样一方面可以节约成木;另一方面也可以先积累经验。人们对于大学生创业是寄予厚望的,而且国家出台了优惠政策,引导大学生自主创业。但是目前选择自主创业的大学生并不多,自主创业的成功率也不高,很大一部分人都尝到了失败的滋味,而成功的人更是凤毛麟角。(三)创业过程风险重重
由于很多大学生缺少对市场的真正了解,缺乏对市场的准确分析,项目实施前制定的方案又脱离市场实际情况,所以方案就变得不可行。仅凭借创业的激情自目实施创业计划,市场环境发
生的突然变化往往会使创业者措手不及,这些情况就可能迫使创业者放弃继续经营而使创业计划中途流产。同时有些大学生创业失败后使自己及家庭背上沉重的经济负担;还有,创业失败后可能使创业者产生一定的心理负担,并且可能会影响到创业者以后的生活与工作。由于大学生还没有在社会上经历过很多的挫折与磨难,相对于其他人的创业失败,在心理上大学生的负担会更重一些,心态的调整也就需要更长的时间。
二、促进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对策(一)提高大学生的自身素质
1、要培养大学生的自主创业意识。高校需对学生进行创业培训,让他们在社会实践、创业实践等活动过程中将所学的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在正确认识社会的基础上了解社会的需要,积累创业经验,逐渐形成自主创业意识。
2、提高自身综合能力。创业能力的基础是扎实的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作为大学生,首先,要珍惜专业课程体系中的每一门课和每一个环节的学习,在此基础上,选修跨专业、自己感兴趣的课程,充分利用业余时间通过各种渠道了解专业前沿、经济社会热点现象,以拓宽知识面;积极参与各项社团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和各种创新计划以积累实践经验。其次,要塑造良好的创业心理素质。另外,还必须培养一些独特的创业素质,包括自立、自强、进取、创新等,在思想上独立思考,在行动上独立展示自我、主宰自己 的前途命运。
3、制定适合自己的创业计划。要以积极的态度树立正确的创业观,既要正确地评价自我,又要对社会有长远的认识和判断。选择风险低、投资少、专业对}}、经营灵活、自己擅长或者感兴趣的创业项目,确立合理的创业目标,并将目标转化为长期、中期、短期计划,然后脚踏实地实施计划。
4、做好承受和处置风险的准备。充分认识到风险与创业过程相随相伴,要以冷静、理智、平和的心态代替狂热的冲动,对可预见的风险要提前准备防范措施,对不可预见的风险要预先确定处理原则。每一次风险未必都能成功化解,在选择创业之前,大学生还必须做好承受挫折和失败、挑战自我的心理准备,拥有一个良好的创业心态,才能提高创业成功的机会。
(二)高校应为大学生提供系统的创业教育
创业教育是1989年11月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北京召开的“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上提出的。199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办事处东京会议报告指出:创业教育,从广义上说是培养开创性个性,它对于拿薪水的人同样重要,因为用人机构或个人正越来越重视受雇者的首创精神、冒险精神、创业能力、独立工作能力以及技术、社交和管理技能。从狭义上说,创业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素质和创业能力,通过各种教育手段,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以满足知识经济时代对大学生创业精神、创业能力的需求。
1、完善师资结构。高校要为大学生提供系统的创业教育必须完善师资结构、当前高校师主要是就业型的,应先提高老师的创业教育素质。要着力培养现有师资,通过理论培训、到企业锻炼、到国外参观、进行创业实践等方式,提高教师的创业教育素质;聘请一些既有实际工作经验又有一定管理理论修养的企业家、齐询师、创业投资家、技术创新专家担任兼职老师,扩大创业教育的师资队伍。
2、开设、完善创业教育课程。首先,要改革课程体系。可以在传统重点课程建设的基础上,进行相关课程有机集成、整体优化的课程体系建设,把创业技能、公关和交往、法律和税收等与创业密切相关的课程纳入到课程体系中,增加课程的选择性与多样性,增加选修课在课程设置中的份额。其次,要改革教学模式。确立以“综合能力培养’,为主要特征的教学模式,将教育的空间观扩展至课堂内外、书木内外和学校内外,做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校内外教学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再次,要改革教学方法。采用“双主教学模式”,即将以“教”为中心和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理论相结合,借助各种手段、方法实现教学双方互为主体,彼此相长。通过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索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抓住随机教育的机会,把创业意识、创业精神、组织管理、理财能
力、营销意识和沟通技巧等综合素质的培养融合于教学过程。
(三)大学生创业的一般模式选择
大学生进行自主创业,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重要途径。然而,大学生有其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在创业模式的选择上,以卜几种大学生创业模式值得提倡。
1、知识型创业。大学生凭借自己的知识,把知识作为资木,从而获得一定经济收入的创业模式。这种模式在大学生创业群体中的可行性比较高。当前,有许多大学生毕业后直接走上创业的道路,他们有的做广告设计、有的开网络商店、有的开家政公司。
2、兴趣型创业。大学生将自己的兴趣爱好转化为商业行为,从而获得经济收入的一种创业模式。一些人的兴趣爱好恰有市场的需求,那么追求这些兴趣爱好的行为可能会带来经济上的效益。大学生根据自己的新颖构想、创意在一些
新兴领域进行的创业活动,主要集中于网络、艺术、装饰、教育培训、家政服务等一些新兴领域。这种模式要求创业者必须有新颖的点子和活跃的思维,能够有标新立异的设想,敢于接受新事物。如有的大学生开设婚庆服务公司、有的搞屋顶绘画、有的开宠物商店等。这种模式成木比较低,是典型的开创性、价值创造型创业。
3、服务型创业。大学生在创业的过程中,把大学生的口常用品作为主要的经营商品,从中获取经济收入的一种创业模式,其主要特点是把口常用品作为主要的服务内容。在许多校园,大学生通过经营口常用品而获得经济收入的还有很多,如商贸集市、大学生服务中心等,都是面对大学生口常生活提供产品和服务。
4、季节型创业。大学生利用某个特殊的季节,根据消费者的需求进行的创业活动。这种模式要求创业者必须善于发现商机、把握商机,并对市场动态有一定的了解。在大学生这个创业群 体中,这种创业模式更多地体现在创业者利用新生入学之际、情人节、圣诞节、母亲节等一些特殊的口子进行的创业活动。
5、其他创新创业模式。除以上大学生创业模式外,供大学生创业的创新模式还有以卜几种类型:一是走积累演进的创业模式,这种创业模式,是大学生为了实现就业的同时积累资木和经验,由个人或几个人组成的创业团队白手起家;二是走概念创新的创业模式,其核心是立足客户的潜在需求,挖掘和创造新的客户需求,创造新的市场空间;三是走加盟代理的创业模式,这种创业模式,是大学生个人或团队以“办公室小企业”形式从事创业活动,凭借加盟企业的品牌开展业务;四是走关系营销的创业模式,大学生充分利用毕业实习阶段构筑自己良好的关系网络,以便毕业后的创业过程中能依托一些公司,凭借
庞大的公司客户关系网进行创业,借助公司客源当作自己创业企业的客户壮大自己业务量。
第五篇:人才队伍建设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我市人才队伍建设现状分析和对策研究课题组,下设一个综合材料组和三个调研小组,分机关、事业、企业三块开展调研,以问卷调查、座谈、走访等形式,对全市人才队伍建设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原因,以及下一步的对策作了深入的调查研究。5月中旬以来,我们共召开座谈会27个,走访企事业单位200多个,走访有关人员50多人次,回收调查问卷455份,掌握了比较详细的情况。现汇总如下:
一、人才队伍现状。
1、党政人才队伍基本情况。到2003年5月,江山市共有党政干部1977名,其中中专以上文化1688人,占总数的85.4%,大专以上文化1423人,占总数的72%。市级机关干部1382人,女性194人,大专以上文化1013人,占总数的73.3%;乡镇机关干部595人,其中女性134人,大专以上文化410人,占总数的68.9%。全市共有市级领导干部35人,其中女性6人;乡镇领导班子成员273人,其中党政班子成员平均年龄37.5岁,大专以上文化占95%,女性43人;市级机关部门领导干部249人,其中女性22人。
2、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基本情况。我市事业单位现有各类人才7285人。从学历层次看:大学学历1156人,占15.86%;大专2676人,占36.73%;中专2649人,占36.36%;高中及以下804人,占11.04%。从职称层次看:正高级1人,仅占0.01%;副高级241人,占3.31%;中级职称2046人,占28.09%;初级职称4716人,占64.73%;其他无职称281人,占3.86%。从年龄结构看:35岁以下的3427人,占47.04%;35至45岁的1729人,占23.74%;45岁以上的2129人,占29.22%。从专业分布结构看:教育类的4118人,卫生1440人,农林水859人,城建土管221人,群众文化144人,交通环保140人,财税工商116人,新闻112人,人力资源71人,其他64人。
3、企业人才队伍基本情况。此次对全市50万元注册资金以上的企业,全部发放调查表,按时间要求回收400多份。从调查反馈的情况看,企业各类人才合计2809人。其中按学历分:研究生以上学历5人;大专以上1685人,占调查合计数的60%;中专学历735人,占26.2%。按专业技术职务分:高级职称60人,中级职称817人,初级职称1492人。按年龄分:30岁以下641人,30-35岁648人,36-40岁765人,41-45岁402人,46-50岁207人,51-55岁98人,56-60岁38人,60岁以上10人。按人才专业分:机电412人,建材102人,经济管理982人,化工243人,营销224人,财会323人,轻纺2人,其他521人。
二、主要做法和经验。
一直以来,我市大力实施科教兴市战略,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人才引进、培养和使用的优惠政策,促进了我市人才队伍的快速发展,初步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和质量的人才队伍。这支队伍为“兴工强市”战略的实施,为江山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重要保证,并为今后长远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1、认真贯彻“四个尊重”方针。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人才工作,把实施人才战略、开发人才资源摆到突出的位置,出台了一系列加快人才队伍建设的政策意见,真正做到珍惜爱护人才、充分信任人才和放手使用人才,为各类人才提供充分施展才能的舞台,并让他们参与到重大决策、重点工程中去。在市委常委会和书记办公会中,多次对人才工作作了专题研究。今年党代会报告中,更是把人才工作提到新的高度,将此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加以强调。为了充分体现人才的价值,我们建立了重大决策专家参与制度,聘请工业、农业、社会事业、信息业等方面20名专家、专业技术拔尖人才担任委员,参与重大经济和社会建设决策前的咨询和论证。在党委、政府各项政策和措施的引导下,全社会的“四个尊重”氛围逐渐浓厚。
2、党政干部选拔任用创新力度不断加大。市委认真贯彻执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不断改进党管干部的方法,做好干部培养、推荐、选拔任用和管理工作,推进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队伍年龄、性别、知识等结构的优化。各级党组织认真贯彻落实《纲要》,创新干部人事管理工作,加快了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步伐。一是以公开选拔为突破口,多层次引入竞争择优机制。市委两次采用“双推双考”方式,公开选拔了8名机关部门副(科)局级领导干部及选聘2名重点中学校长。1999年11月,又推出了3个选任类正职(林业局局长、上余镇镇长、坛石镇镇长)和两个副职(团市委副书记、峡口镇副书记)岗位进行公开选拔。今年四月,在市级机关部门班子调整中,市委大胆探索创新,对空缺的17个机关部门正职职位和1个副检察长职位,成功地采用自荐公推提名的方式进行选拔,取得了较好的社会反响和实际效果。在乡镇和部门机关的中层以上干部管理中,则普遍推行“中层干部竞争上岗、一般干部双向选择”机制。二是市管干部任免实行常委票决制。三是加大对干部监督力度,增强各级干部的工作责任心。全面实施党政领导干部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对调离工作岗位的领导干部全部进行离任审计。在干部工作中广泛听取群众意见,注重群众意见的查证和运用,使得群众监督干部的积极性得到极大提高,初步形成了群众参与、新闻舆论、党内专门机构共同监督的立体网络。
3、专业技术人才综合素质不断提高。不断推进专业技术人才管理制度改革,引入竞争机制,实行动态管理、滚动发展,全面提高专业技术人才的学术素养和创新能力。我们注重培养了一批急需的金融、外贸、法律以及信息等高新技术方面的专门人才,特别是应对加入WTO的需要,抓紧培养了一批精通世界贸易组织规则的专门人才;注重培养了一支具有较高技术素质的技术工人队伍、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业科技队伍;注重培养了一批思想政治素质较高、服务意识较强、善于组织重大科研项目、掌握科技发展和科技人才成长规律的科技管理专家。为充分发挥专业技术人才作用,我们建立了科技骨干挂联市“310重点工程项目”实施制度,安排他们参与和负责重点工程的实施,在实践中锻炼培养业务能力和提高素质。采取赴外招聘的方式,引进部分急需的专业人才。近年来,我市每年都组团赴武汉、西安等地招聘急需的专业技术人才,年引进近100人。
4、企业经营管理者职业化步伐不断加快。以推进“兴工强市”战略,加快江山经济社会发展为立足点,培养造就一批高素质、职业化的优秀企业家。具体工作中,注重研究企业家的成长规律,为他们创造有利于成长的环境和条件,对有发展潜力的企业,市里予以重点扶持,为他们创造更大的发展空间;注重灵活对待企业发展中的问题,对重点骨干企业的负责人,做到在政治上关心,工作上帮助,生活上保护,使他们能够全身心投入企业生产经营;引导和鼓励社会资源向优秀企业集中,采取托管、兼并、收购等形式,做大做强产业。江山原有大小水泥企业18家,通过 几年的整合,现主要生产能力集中到4家企业,由4位优秀企业家经营管理。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几年来,我市的人才队伍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从总体上来看,人才队伍现状同新形势、新任务和我市跨越式发展的要求还不相适应,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人才总量不足。全市人才总量预计到今年年底仅为1.65万人,仅占总人口数的2.9%,低于全省5.9%的平均水平,远远不能满足我市各项事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2、人才队伍的结构性矛盾突出。从分布上看,现有人才主要集中在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占近60%之多,而企业则普遍缺乏人才。在调查的全市5000多家企业中,仅有人才2809人左右,平均每家企业不到一个。从专业结构来看,传统专业型人才较多,与知识经济相关的专业人才稀缺。如法律、金融、外语、计算机、经济类等人才严重欠缺。从年龄结构上看,中青年人才较短缺,人才队伍老化现象比较明显。从知识层次上看,高学历和高层次的人才所占比例很小。在此次调查中,研究生学历的仅有21人,具有高级职称的304人。
3、人才外流现象比较严重。一是隐性外流。据不完全统计,近三年,我市每年考上高校本科的人数为1000人左右,而回江工作的本科毕业生毕业仅有120人左右,年外流率在80%以上;二是显性外流。具有中高级职称、本科以上学历、各学科带头人及业务骨干等方面的人才,随经济发达地区对人才引进的力度不断加大,通过正常调离、辞职、自动离职等方式外流,呈上升趋势,出现一人外流,带动相互熟悉或同一层次水平人员外流的“传、帮、带”现象。据不完全统计,近三年我市显性流失人才数达224人,其中高级职称10人、中级职称73人、初级职称141人。主要集中在四大块:教育系统34人、卫生系统52人、农林水系统42人、工业系统96人。
4、人才作用发挥不充分。一是为人才服务不到位,对人才没有足够的重视,人才的潜能发挥不足;二是受经济条件的限制,为人才提供物质等方面的支持较少,对人才也缺乏系统有效的培训,导致人才多侧重于自我封闭的学习,知识更新和继续教育跟不上,实际效果较差,人才层次提高慢;三是“专才不专”,许多专业技术人员担任行政工作,专业技术不能得到应有的发挥;四是职称政策缺乏科学的评价体系,大多采取评审方式,重学历、轻能力,存在着明显的论资排辈现象,优胜劣汰的机制没有建立,造成专业技术人员评职称难,有近90%的中高级人才与初级人才做着同样水平的工作。
5、企业经营者队伍整体素质偏低。我市的企业家大多是非专业出身,也没有经过系统的工商管理培训,经济贸易、金融、相关法律知识等相对缺乏,难以应对知识经济和经济全球化的挑战。掌握现代企业管理知识者较少,除部分规模以上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外,大多数企业还是处于家庭式管理和个人管理模式,与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很不相称。管理体制上的弊端,导致外面的优秀管理人才难以进入企业,而企业自身也难以培养人才,造成企业创新意识和能力不够,缺乏长远打算和企业发展规划。
引起上述问题的原因很多,既有客观原因,又有主观原因,归纳起来有以下几方面:
一是经济发展水平制约人才队伍建设。我市是经济欠发达地区,经济基础相对薄弱,经济总量小,企业产品科技含量低,一方面社会、企业容纳人才和储备人才的能力有限,人才的作用难以得到有效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