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专业技能课程“两课”评比活动方案
淮阴区职教中心
专业技能课程“两课”评比活动方案
一、参评内容
专业技能课程评比组别分为:(1)农林牧渔类;(2)能源化工类;(3)加工制造(机电)类;(4)加工制造(电工电子)类;(5)纺织服装类;(6)交通运输类;(7)信息技术类;(8)财经商贸类;(9)旅游服务类;(10)文化艺术类。所有参评课的专业组别划分以2010年教育部印发的《中等职业教育专业目录(2010年修订)》为参照。
二、参评对象
全校专业技能课教师。同一年度一名教师只能参加一个专业或学科的评比,上半年参加过《计算机应用基础》竞赛的教师,原则上不能参加信息技术类竞赛。每门学科评选出1-2名教师推荐参加市赛。并对上报的人选要进行公示。
三、比赛程序及时间
1.9月24日,各专业课教师上报参评教案(要求:不少于2个完整的教学内容,所用教学时数不低于6课时),2.9月24日-9月25日,对参评教案进行评比,确定各专业学科市赛人选;
3.9月26日上报市赛选手名单。
4.9月27日-10月8日,市赛选手完善参评教案,进行课堂教学录像,填写参评申报书、《教案信息表》和《教案设计说明》。
5.10月9日上报市赛选手的“两课”评比材料。具体包括:①参评申报书;②参评教案;③《教案信息表》和《教案设计说明》;④教学录像光盘;⑤参评课教材。
6.10月20日左右组织市赛选手参加现场比赛。现场上课内容为上交录像以外的完整教学内容中的指定课时。现场说课以1个完整的教学内容为单位,内容即为现场上课所属单元。教师须按其提交的参评教案制作说课课件。现场说课时间15分钟,答辩时间10分钟。建议在说课中有能反映先进教学理念、独特教学设计和显著教学效果的现场教学录像片段,但时间总长度不得超过2分钟。
教科室
2012年9月19日
第二篇:2013年专业技能课程“两课”评比结果
江都区职业教育集团
2013年专业技能课程“两课”评比结果 各系、年级组:
为了进一步推进学校“五课”教研活动的深入开展,深化学校课程改革,选拔优秀教师参加省市“两课”评比活动,教务处于9月27日开展了专业技能课程“两课”评比大赛。学校6个系部,16名教师参加。教务处聘请了获得省赛“示范课”荣誉的谭文敬和孙辉老师担任大赛评委。经过评委认真评选,闵娟等4人获得一等奖,常菊芬、陈燕等9人获得二等奖。现将结果通知如下。
一、一等奖教师名单
闵娟 陈丽丽 刘牛 朱秋慧二、二等奖教师名单
常菊芬 杜鹃 李雪梅 张莉 周菲 眭漪 陈燕 孙文 冯莹
扬州市比赛估计在10月底举行,学校拟推荐以下12名教师参加市赛,请有关系部通知教师,按照要求认真准备教案和说课课件。建筑:刘牛 陈燕
计算机:闵娟 陈丽丽
会计:夏梅娣 眭漪
电子:朱秋慧 李雪梅
机电:许忠美 冯莹
汽修:夏梅 侯翔
特此通知。
江都区职业教育集团教务处
二〇一三年九月二十七日
第三篇:评比活动方案
吉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
优秀寝室、优秀内务标兵评比方案
一、指导思想:
根据《教育部关于切实加强高校学生宿舍管理的通知》,为进一步鼓励我院学生做好寝室内务整理和卫生工作,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进一步加强学生的“争创文明”的意识,使全院的学生学有榜样、赶有目标、做有先导,为我院警事化管理做出贡献。
二、评比原则:
(一)本次评选活动要严格根据《学院宿舍管理实施办法》公平,公开进行,不得弄虚作假。
(二)根据寝室的检验结果,选出的优秀寝室、优秀内务标兵进行评选。
(三)全院师生同心同德,共同努力,再进短的时间内改善住宿环境,推动我院警事化管理工作。
三、评比对象:
吉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全院学生寝室。
四、评比委员:
周敬军、苏兴志、王新兰、高 嵩
刘 利、于学忠、王法义、刘春香
五、评比办法:
(一)评比依据:《学院宿舍管理实施办法》
(二)评比要求:
1、宿舍行为规范,严整。
2、寝室布置干净,整齐。
3、夜间关灯后有无影响其他寝室休息的现象。
(三)评比时间:2010年11月中旬
六、评选比例:
优秀寝室的评比比例为不超过学生寝室个数的10%,优秀个人的评比比例为不超过学生人数的5%。
学生处
二〇一〇年十一月十一日
第四篇:两课活动总结
蔡山镇一中“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活动小结
本学期初,学校根据省教育厅和黄梅县教育局的工作部署,开展了“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活动。自活动开展以来,我校以加强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的培养,提高教师的师德修养为目标,科学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广泛宣传、发动和精心组织,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现对第一阶段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制定严格措施,确保工作落到实处
首先学校在召开行政会,全校教师会的基础上,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成立工作专班,建立了校长——分管校长——教务处——教研组——备课组――学科教师的“课内比教学”工作链和校长——分管校长——政教处——班主任——科任教师的“访万家”工作链。学校成立了行政成员、骨干教师组成的“比教学”考核评定组,对每位教师的主讲的公开课进行考评。教师们精心设计教案、学案,合理利用自制教具,充分利用小黑板媒体,用原汁原味的课堂教学模式展示自已的教学功底、教学技艺、教学魅力。目前第一阶段的课内比教学活动基本结束。
对于“访万家”活动,学校将全校教师分为三十个家访小组,在班主任的带领下,做到全员参与,全体覆盖,同时采取了政教处考核班主任,班主任考核课任教师的方式,确保活动落实到位;家访小组成员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情况制定了个性化的家访方案。同时,灵活制定家访时间、确保面对面、访到家。
二、工作周密布置,活动严格要求
1、领导高度重视,积极带头参与
学校制定了工作计划,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分管校长为副组长的活动领导小组,并且召开了动员大会,对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会后,由分管校长主持召开了教研组长工作会和班主任家访工作会,对活动提出了更明确、更细致的要求。活动要求全体教师要积极投身到“比教学、访万家”活动中来,刻苦钻研业务,努力在制定教学方式和创新家访模式上下功夫,使活动真正落实到教学水平的提高上,落实到教学质量的提高上,落实到师德师风的提高上。同时党员、干部带头,家访活动中校级干部分到小组,直接参与小组的家访活动,接受班主任的考核。
2、严格要求、严格管理
学校提出,对于比教学活动,一线教师要全员参与,参赛率要达到100%,对于访万家活动,我们提出的只要是在职在岗的教师都要参与,做到了参访率也是100%,而且要求面对面、访到家,同时认真贯彻落实“六不准”原则,严格规范教师的家访行为。
教导处成立了由行政成员、骨干教师教师相结合和“比教学”评委组,召开了评委会,提出评审要求。各学科统一标准和要求,力求对每位主讲公开课的老师客观、公开、公正地评价,并按得分情况分出优、良、中三个等级。教师家访,要求教师按照学校分组,在班主任的带领下,积极推进,同时由班主任负责考核并登记,家访后,要求教师上交家访手记表,家访心得或家访感想,确保活动不
走过场,落到实处。
3、注重资料的收集和整理
按照学校要求,参赛教师的教案、学案上交教导处存档,参访教师的家访记载表,家访手记及心得要上交办公室存档备案。
4、注重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对于比教学活动,学校要求同行教师和无课教师必须参与听课,并参与评课,使之受到教育,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课内比教学的重点在学校,关键在课堂。学校通过讲课、观课、议课等形式,促教师练硬功,强素质,牢基础。活动中,人尽其才、各显其能,课堂精彩纷呈。赛前精心备课、自制课件。比武赛场上,老师们焕发青春与热情,在展示自我的同时,也演绎了课堂的精彩。大部分教师注重凸显学生主体地位;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创造性运用教材;开展活动以来,课堂教学气氛激活了,师生关系融洽了,教师开发课程、整合资源的能力增强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提高了。课内比教学可以真正锤炼教师基本功。
5、以课改为核心,加强教育科研,推进新课改,倡导新模式 ①推进“课内比教学”,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学校组织全体教师学习了相关的文件精神,教导处制定了活动的计划。在行政班子成员的统一领导下,各教研组积极行动起来。其中校长叶康强自担任英语学科评委。在第一轮的活动中,全校教师不论资历人人参加,个个上阵。在“比教学”的上课环节中,每位教师展示个人教学能力和水平,课后的反思活动中,每位教师结合课堂的教育教学实际,反思了自己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找出了与新课程理念“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因材施教”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新模式的成功衔接点。教科室主任梅一民、教导处副主任黄彪发首先给全校师生献上了两节体现新理念的示范课,充分体现了洋思中学“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青年教师胡凤梅、张镜、罗珍玉等也不甘落后,他们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设备,让全体师生感受到现代教学技术的独特魅力。物理学科组长刘健老师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在纠错中教、在疑难处教、在总结规律中“导”、在实验中放手,在归纳时放手。教导处副主任黄彪发用示范课充分诠释了什么是高效课堂。在全校教师中形成了“人人参与,相互切磋,取长补短、共同进步”的新局面。学校将把“课内比教学”的活动长期化,制度化,进一步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②加强教学研究,打造优质课堂,培养高素质人才。学校充分利用本次活动,通过集体的力量精心打造精品课,积极参加镇、县组织的各学科教学比武。其中。汪景霞获市一等奖,王成武获二等奖。“先学后教”的新课堂模式从数学组、理化组开始向各学科推广开来,取得了可喜的进步。
三、加强情况反馈,及时调整策略
对于访万家活动,学校根据具体情况和县教育局的要求做到提前布置,严格要求。
1、给家长一封信
按照教育局的要求,学校发表了致家长的公开信,公开信向家长介绍学校的基本情况、近年取得的办学成绩和“比教学、访万家”活动的意义及相关要求,积极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与配合。
2、增强工作针对性,确保活动成效。家访前,教师精心准备个性化家访方案,切实增强家访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对学生以正面肯定、积极鼓励为主。家访后,教师对家访中发现和掌握的情况分门别类地加以梳理,教师间做好学生信息的交流与沟通,使学校教育更具针对性。同时,做好家访信息的保管和保密工作,注意保护学生及家庭隐私。其中九年级梅利新、胡亚东两位老师最为突出,通过面对面家访,班级没有一个学生流失。七年级的梅留情老师在家访感受最有代表性:多点关注,多点理解,再付出那么一点点关爱,给孩子的可能是一个太阳。
4、强化考核环节,建立长效机制。学校将家访工作情况列入教师师德档案和业务档案,并作为教师师德考评、绩效考核以及评优、晋级的重要内容之一,作为优秀教师、师德楷模、优秀班主任评选的重要依据,并注意积累有关活动资料,形成家访工作档案,建立和健全家访登记、考核、回访等制度,不断完善家访工作的方式、方法,在总结本次“课外访万家”活动经验的基础上,建立长效机制,将教师家访工作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
3、重视家长意见,提高办学质量。各教师在“课外访万家”活动中注意收集、整理,家长、社会对学校办学、教师队伍建设以及教育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结合学校实际,及时采取切实有效的整改措施和解决办法,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针对一些重点的学生、比如:学困生、贫困生、单亲家庭和留守儿童,制定个性化的家访方案,确保家访有实效:
一、获得了许多第一手育人资料。我们的足迹踏遍了王家河每一个角落,我们的家访深入到了大多数学生的家庭,真诚地与学生、与家长交流。了解学生的家庭状况,学习环境,学生的个性,在家的表现,了解到家长的希望、要求以及教育方法等,并做好详细的记载,为今后的教学工作奠定了基础。
二、家长老师互相信任。由于我们耐心地向学生家长讲述我校的办学理念、办学成果、教学设施等基本情况,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解决家庭教育方面的一些困惑,这就增强了家长的责任意识和信任度,使家长也主动参与到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中来,更有信心地和学校携手共同做好学生的教育工作!在获得家长的高度赞扬和信任的基础上,给学生以鼓励和力量。
三、多棱角认识孩子。了解了很多档案上看不出来的东西,认识了更真实、更全面的学生。比如有些学生在校沉默寡言,可在家里却很活泼。走进他的家庭后,知道了他的一些生活经历,便觉得可以更好地把握他们的心理。
学校教育有着集体教育的优势,但同时也存在着明显的不足——教师难以深入了解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从而无法因材施教,不能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个性化的教育。由于种种原因,在学校教育环境中,学生的个性不能完全展现;而在家庭环境中,学生处于一个比较自然的状态,个性能够得到正常的表现。到学生
家中进行交流,是一个全面了解学生情况的便捷途径,是一个难得了解学生的机会。
四、换个角度看家长。现在的学生家长年龄都在35-40之间,他们本身受教育的程度相对爷爷爷奶奶要高一些,因此他们能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普遍重视对子女的教育,并讲究教育方法,经常帮助克服学习上的困难,这对学校的教育起到了很好的补充作用。
在我们登门家访时,家长对老师的到来都感到由衷的高兴和激动,很多家长把亲朋好友都招来和我们一起交谈,甚至一些邻居也挤进来参与谈话。
3、灵活确定家访时间
经过前期的走访,教师们反映,有的学生家长由于各种原因,晚上不一定在家,我们根据这种情况,及时调查,首先与家长预约,把家访时间放在家长在家的时候,真正做到访到家,面对面沟通。
四、严肃活动纪律,注重考核落实
本次“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活动,学校在制定方案时,根据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要求,制定了活动纪律,并在各次会议上进行了宣传。要求全体教师严格遵守纪律,认真完成任务,同时学校制定了考核办法,及时考核,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确保活动规范,有序进行,使学校、家庭、家长、学生皆受益,真正把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落到实处。
整个活动中,学校在肯定学生成绩的前提下,与家长共同探讨教育学生的途径和方法,听取家长的意见和建议。在此基础上逐步建立有效的教师家访制度和家校合作制度,获得了学生和家长对其师德修养的认同,为开展教师职业规范的社会评价奠定基础。真心访学情,真实评教风,真诚话育人。学校参与的是活动,但又不仅仅是活动,真心希望学校参与的每一个人、每一位老师、每一位家长、每一个学生都能通过活动,把常态化的课堂教学提升为优秀的课堂教学,把优秀的课堂教学转化为常态的课堂教学,让认真成为一种习惯,让责任成为一种习惯,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
家访是学校与学生、家长架起联系与沟通的桥梁,更是家长与老师达成共识的纽带。成功的家访能使家长更加佩服老师,使学生更加亲近老师,信任老师,从而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信心,更为关键的是,能让更多稚嫩的心灵充满阳光,能帮助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健康成长。通过家访老师们深知:家访是一门学问,更是一门永无止境的艺术。
蔡山镇一中 2012-8-30 4
第五篇:2014教师专业技能大赛活动方案
2014教师专业技能大赛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将落实《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精神、依据《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促进幼儿园教师专业培养工作的全面开展,提高本园幼儿教师队伍的专业技能和整体素质,全面提升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现决定开展全园教师专业技能大赛活动,特制订本方案。
二、大赛领导小组:
组长:杨俊贤 惠丹丹
组员:冯鹏 杨江波 杨俊贤 张园 惠丹丹
三、参赛对象:全体教师
四、大赛时间:
2014年12月27、28日。
五、比赛内容:
讲述故事、钢琴演奏、自弹自唱、舞蹈、绘画、手工、写字。
六、比赛项目具体要求: 1.讲述故事:
要求:自选幼儿故事1个,内容健康,有教育意义,有创新点,声情并茂,普通话好,语言流畅,时间在5分钟以内故事讲述完成。2.钢琴演奏:
要求:弹奏一首乐曲。自选一首钢琴曲(题材不限,时间控制在3分钟以内完成。)
曲目难易程度适合自身、弹奏完整、流畅、和谐,整体视听效果好。3.自弹自唱:
要求:根据提前发放的幼儿歌曲练习进行现场抽签自弹自唱曲目。伴奏和弦配置规范、科学、合理,符合歌曲风格,力度控制合适;伴唱口齿清晰,能突出范唱的能力;节奏鲜明、有力度,艺术情感丰富,表现力强。4.舞蹈:
要求:自行选择一支舞蹈比赛,时间控制在5分钟以内完成。舞蹈音乐、服装等用品自备。注重舞蹈动作的表演和内在情绪的表现力,具有一定的艺术感染力。5.绘画:
要求:以命题画的形式进行,除纸张外,油画棒等材料自备。同一时间同时开始作画在1小时内完成。作品主题突出,体现时代性和艺术性;布局合理,画面丰满、优美;构图新颖,有创意;色彩协调,色调统一、丰富。6.手工:
要求:根据指定的废旧材料材料(辅助材料自带),通过画、剪、折、粘等各种手工制作方法,将各种物品巧妙地组合在一起,制作出各色各样、别具匠心的幼儿教玩具。作品教育教学实用性强,形象逼真,线条流畅,空间想像力强,细致准确。成品要附说明名称、材料、适合年龄段、玩法等。7.写字:
要求:根据统一文本内容进行钢笔字书写(提供统一的纸张,黑色钢笔或签字笔自带),一定时间内现场书写完成,有良好的书写习惯、做到笔顺正确,笔画清楚、流畅,字迹工整美观,字体不要求。
七、活动程序:
(一)准备阶段:
1.选取教材中的小中大班幼儿歌曲共计10首复印后发给教师练习弹唱。
2.教师根据比赛项目的具体要求,积极利用业余时间进行技能练习的准备。
(二)比赛阶段:
1.大赛领导小组准备比赛的材料、场地等;邀请专家来园担任评委。
2.参赛教师按时、按要求参加比赛,争取获得好的成绩。3.按区级要求推荐园内大赛中获得优异成绩的教师参加区级幼儿教师技能大赛。
八、奖项设置:园内设全能奖1名,单项奖共计7名。
备注:本次活动最终解释权为园长室,如有特殊情况不能参加比赛的教师需申请并经园长室讨论后决定,无故不参加比赛者按规章制度执行。
未央区小天鹅幼儿园
2014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