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三年级作文研讨课反思
习作《风景优美的地方》教学反思
第七单元的习作是写景的,对于一个小学生来说,这类作文写起来还是有些难度的。我通过批改学生的作文,总结出以下一些写景作文出现的常见问题。
一、作文内容很干瘪,毫无文采;
二、作文内容太短小,不能对一种景物进行具体描写;
三、写景中,写事篇幅太多,并夹杂着一些与内容无关的事情;
四、段落中间的逻辑顺序有些乱,如写了花,又写其它,再接着写花。针对以上问题,我采取以下策略:
一、广泛阅读,摘抄好词好句。每天建议学生看半小时书,分门别类地摘抄好词好句,可按花、草、树、山、水等分类摘抄教师采用鼓励的方法,让学生坚持一段时间做好此项工作。
二、仔细观察,学会观察的方法。带领学生多次观察学校的花、树等景物,指导学生按一定顺序观察,有特色的地方,如:纪元铭志小广场、塑胶操场、“绿荫浓情”、小池塘等重点地观察。
三、言之有序,注意段落内部的逻辑顺序、段落之间的衔接。读优秀范文,如《富饶的西沙群岛》、《美丽的小兴安岭》,让学生明白用先总后分、先分后总的基本构造方法;找出范文每段之间的衔接语,让学生领会段落之间可以按时间推移、按地点转换来衔接段落。
四、点评习作,懂得如何修改。读有典型性错误的文章,教师和学生一起说说文章不好的地方,大家一起来当场说说自己是怎样改的。
但整节课下来,我发现学生比较紧张,可能是由于听课的老师较多,上到向大家介绍一个你去过的地方时,只有少数几位学生举手,出现了所谓的“冷场”。这节课,主要是让学生讲为主,现在感觉有点本末倒置了,反而我说得较多,还有描写茶花、剑兰以及银杏叶时,虽然我写得很形象、生动,但并没有很注重引导学生,只是一笔提过,从而使整堂课脱离了教学目标。学生介绍一个地方的时候,说得比较散,没有集中讲一个景点。
第二篇:作文研讨课反思
作文研讨课反思
六年三班李江杰
一、教学理念:本节作文讲评课是在上一节作文指导课——根据图片进行合理想象,然后写一个故事而进行的一堂课。要求感情真实.目的是以生动的事实告诉学生:动物不仅有浓浓的亲情,也有一定的应变能力,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对动物的了解和热爱,深化对本单元主题认识。
目标:这节课,是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主要针对多数学生不会修改作文,修改作文无从下手的问题,教给他们初步修改作文的方法。
三、教学方法:我尽可能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能交给学生的时间交给学生,能让学生做的就让学生做,能让学生说的交给学生说,在他们的表达中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能力。尽量采用讨论式、启发式。多给予学生肯定,树立其信心。
教学流程:
1、回顾写作内容、要求、主题、写作思路,目的的使学生有参照。
2、学生读作品,分层次读,提醒学生注意朗读时的感情。
3、学生根据要求评改,教师及时点拨。
4、总结修改方法。
5、自己修改后,小组内互相交换
6、给修改后的作文写评语。
不足:讲完后才知道毛病很多,有些环节存在着漏洞。
1、题目没写
2、板书有点画蛇添足。因为有了大屏显示。
3、有些有共性的错误没有及时指出来。
4、改后的作文由于时间安排不当没有念出来。
5、评价语言应再感性一些,多给学生一些鼓励,特别是学困生,应多一些关心和机会。今后努力的方向:教给学生修改作文的内容太多,有些操之过急,应逐项解决。
第三篇:研讨课教学反思
课例研讨课程The Violence of Nature教学反思
本次课例研讨课结束后,我作为研讨课授课教师,和各位听课教师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并且收益匪浅。高中学生的特点和初中学生非常不同,学生不再像初中生一样能够毫无顾忌的回答问题,那么就需要教师巧妙的引导。
在本次课上,我将班级40名学生分成6个小组,这样有助于同学间的竞争学习,促进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为了能够与学生更加亲密的接触而不是将自己和学生隔离开来,我特地准备了激光翻页笔,运用高科技的辅助作用,让我能够从讲台上的电脑前解放,能够走到同学们中间和同学们互动。另外,经过这么多年的英语学习,我发现单纯的单词记忆很难在同学们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所以我将图片和文字结合起来,力图帮助学生更快更准的进行新词汇的记忆。本节课的最后,我引用了维克多·雨果的一句名言:“ Nature is not only a kind mother, but also a ruthless butcher”,目的既引起了同学们对大自然的关注,又紧扣主题,还为同学们的写作提供名言警句,让学生们记住这句话,以备不时之需。虽然我在课程的准备上下了一番功夫,但是还是因为经验不足,使很多缺点暴露了出来:
首先也就是最重要的,就是课前准备不充足。在即将开始上课的时候,才发现班级的电脑中没有安装视频播放器,可是当时的情况已经不允许临时进行安装了,致使整个课程设计发生了临时的改变。课前准备不足还表现在上课材料的准备不充足,如果我能够在设计课程的时候就多准备一些材料,那么即使出现了上述无法播放视频的情况,仍然不会手忙脚乱的寻找习题填补空缺的时间。其次,无论在何种教学环境下,板书都是十分重要的,而我因为之前的慌乱却漏掉了这一环节,甚至连题目都没有写,这是一个非常致命的错误,虽然最后用一些内容最板书做了处理,但是还是暴露了经验不足的缺点。
再次,现在的新课程教学的改革一直在强调课程小结的重要性,本次课例研讨课,我虽然在课程的最后设计了一句点题的话,但是并没有对本次所讲内容进行小结,也没有和同学交流所学到的内容,对于重点词、词组、句型的强调也是十分重要的。
另外,在和各位听课老师的交流中,有前辈反映,在大家齐读课文的时候,有学生并没有开口,也就是说我在上课的过程中,并没有关注到每个同学的动向,这样并不能保证学生们的全员上课质量。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时刻关注学生的动向是十分重要的。
总结起来,本次课例研讨课的不足之处颇多,亮点略少,但是我相信,随着经验的积累,在各位前辈的帮助指导下,我一定会慢慢克服身上的缺点,成为一名关注学生听课状态,注重与学生的交流,以及能够确保上课质量的英语教师。我也希望我的这次研讨课能够给各位前辈们带来一些启发,让二十八中学的英语课成为老师爱讲,学生爱上,又能够保证教学质量的示范课程。
第四篇:小班化教学研讨课反思
小班化教育学校区域五校联盟的开展,让我有幸前往**小学参与小班化教育教学研讨课。这是我第一次走出校门,在很多同行面前借班上课,也算是一种不错的体验。这次我选的是三年级下册Unit4的内容。对于刚学了半年,英语语感尚未完全形成的三年级同学来说,学习内容本身难度有所拔高,教学工作会稍显吃力,这一点我在课堂预设时都有考虑到。所以,在最初的全英文教学导入课堂后,我直接用中文来表达相应的指令,以降低习得难度。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听、说、认、读水果单词apple,pear,peach,watermelon,orange,基本会说Doyoulike…s?yes,Ido./No,Idon’t.其中apple和orange是很简单的单词,相信学生都很容易掌握,所以,教学难点主要在pear,peach和watermelon的发音,以及问题的否定回答No,Idon’t.为了完成难点教学,我设计了大量的教学活动,从教学的“教”,学生的“学”,都花了大量的时间。其间,采取灵动措施,对于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适当调整各环节的教学时间。
此次的教学步骤,我强调了输入输出活动交替的教学方式,让整堂课自然流畅。课前的唱和跳用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配备的动画导入,也给课堂增添了很多的乐趣。教学单词是重中之重,花了较多的时间。中间发现学生对water这一在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词语很不熟练,课后了解才知道,该校学生第五单元还没开始学,所以学生根本不了解。因为这点课前的学情了解不够透彻,使得watermelon拆开来学习的设计目标未能如愿(water+melon=watermelon本是为了降低学习难度)。教学句子时,我也是以老师不断的说为先,让学生在老师的重复重复再重复中,对学习内容有深层的意识,对教学有很大的帮助。之后的chant和groupwork都是输出的过程,强调小班化课堂关注每位学生的理念,让班级学生在课堂上都有很多的机会可以开口“说”。最后的情感渗透和课后小组延伸作业,都是强调小组合作为主,将小班化特色贯穿整个英语教学课堂。
因为此次的教学重点是体现小班化,所以要关注每一位学生。在课堂上,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多了,尽量做到让每位同学都有发言的机会。但是因时间的关系,小组合作呈现部分学生的展示时间不够。总的来说,虽然这堂课没有达到意想的完美结果,对课堂的掌控也还不够,但一堂课下来,我还是认真落实了小班化的特色,基本实现了教学目标,给学生“说”的机会也多了。
第五篇:作文研讨课学习心得
作文研讨课学习心得
建水曲江欧营小学:牛美仙
2014年3月22日,“徐亚芝名师工作室送教下乡活动”在美丽的曲江举行,作为名师工作室的学员,我有幸聆听了名师张爱春、李咏飞、王芳老师的作文教学,收益颇多,感触甚深。
这三堂习作指导课教法各具特色,让人耳目一新,但都不乏一个共同特点:注重从学生的真实生活入手,激发学生的真情实感和主动意识,进而使学生产生表达的兴趣和愿望,课堂上学生争相表达,真正体现了课程标准中“写作教学要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这一理念。
习作指导课上,三位教师都重视审题、习作方法的指导,注重由说到写,先说后写。李永飞老师在看图作文指导中,利用情景教学法,反复播放图片背景视频,有声有色的战争视频,深深触动了学生心灵,开启了学生的想象之门。在学生知道了该写什么之后,学生的肚里有“话”时,李老师没有急于让学生写下来,而是让他们充分地说。让学生充分地说不是让学生漫无目的地说,李老师让学生围绕三个问题:孩子为什么哭?孩子在哪里?发生了什么事?孩子命运如何?去展开想象,尽情说,让作文课成为了说话课。李老师循序渐进,先引导学生说,再引导学生构思,引导学生写,这样学生下笔作文就顺“理”成“章”了。
王芳老师的作文课更是让我眼睛一亮,在“童年趣事”习作指导中,她从“趣”字入手,引导学生审题。弄清那些是趣事,然后在“例文”修改中,引导学生巧妙加入人物神态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使文章变得生动具体,让学生领悟如何把经过写具体,写生动,可谓润物细无声。
总之,三位老师教法独具匠心,周密细致,每堂课都有闪光点和亮点,值得我学习。她们就像一面面镜子,让我看到了自己的不足,也让我懂得学无止境,勇于创新的理儿。这次习作研讨课犹如久旱的甘霖,滋润着我,营养着我,指引了我今后的习作教学。
2014年3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