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英语学科整合的实验工作总结范文大全

时间:2019-05-13 20:08:2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信息技术与英语学科整合的实验工作总结》,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信息技术与英语学科整合的实验工作总结》。

第一篇:信息技术与英语学科整合的实验工作总结

信息技术与英语学科整合的实验工作总结

2011-04-29 08:11:03|分类:|标签:无 |字号大中小 订阅

江泽民同志在庆祝北师大建校100周年大会上指出:“进行教育创新,必须充分利用现代化科学技术手段,大力提高教育的现代化水平。”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Information Teaching Cirriculum Integration)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课程内容有机结合,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我校参加了课题《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实践与研究》的研究,英语教研组在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相关教育理论和课题组提供的资料的基础上,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及学科特点,制定研究计划并开展了《信息技术与英语学科整合的实践与研究》的子课题研究,现将英语组的实验工作

小结如下:

一.校内外学习,全面深入理解整合1、加强理论学习,以“建构”理论指导实践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概念是从计算机辅助教学(computer-Assisted Instruction,CAI)发展而来的,这种发展脉络符合教育技术的发展,也符合学习理论——特别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发展。建构元义理论认为,知识是由学生观察外在事物后的探索,体会与反思等,思考活动(Thinking Activities)建立的,强调以学生为中心(learner-centred)的学习环境,在建构主义理论的观点,教师所扮演的角色由知识的传授者变为知识创建的协助者,学习与教师的关系也由:“向教师学(learning from Teacher)”转变成“和教

师一起学(Learning with Teacher)”。

通过学习,英语组教师逐步明确了,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以及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相适应的教学模式为。“以学生为中心,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以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在这种模式中学生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教材所提供的知识不再是教师传授的内容,而是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对象;媒体也不再是帮助教师传授知识的手段、方法,而是用来创设情境,进行协作学习和会话交流,即作为学生主动学习,协作式探索的知识工具。而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课程内容的有机整合正是能很好地体现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知识,网络的自我构建。

2、用《课程标准》论证课题

英语课程的目的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帮助学生树立学习英语的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有效地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语言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建立初步的语感获得初步适用英语的能力,为真实交际打下基础理论,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帮助学生了解中外文化差异,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增强世界意识,使他们初步形成健全的人格,为今后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新的《英语课程标准》要求教师以“提高学生素质为已任,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启发思维,树立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发挥指导作用;研究和改进教学方法;学会使用现代化教学技术。《课程标准》倡导:任务型的教学模式,这些目的要求与建构主义理论不谋而合。信息技术丰富的资源又为学生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获得学习化社会所需要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良好的英语学习心理,素质和终身学习的能力以及理解和尊重其他国家的文化热爱和私扬祖国文化等提供了广阔的平台。通过学习与论证,英语组教师明确了课改的目的与方向,课题研究体现了《英语课程标准》的精神,能更好地促进《英

语课程标准》的实施,达到了《英语课程标准》所提出的目的与要求。

3、网页培训,加强整合的进程。

教师是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关键因素。教师设计控制课程教学的流程是整个教学的主导力量,而实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前提是为教师提供一个信息技术融入教学的导入模式,使教师体会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优点,避免深奥的计算机技术吓走他们。因此,为实施“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课题的研究学校分期分批组织全校教师进行网页制作及其它电脑操作的培训,通过培训,提高了教师们的信息素养。教师们学会了使用计算机通过Internet搜集信息、处理信息、应用信息的能力,提高了教师应用计算机的能力和制作简单适用教学课件及网页的能力以及运用整合搜索,亲的教学方法的能力,从而提高了教

师素质,教研能力和教学水平。

二、整合从理论出发与活动相结合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科学的整合,就是要鼓励各学科教学中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手段,把信息技术作为提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情感鼓励工具和信息资源,改革教师教的方式和学生学的方法,从而培养学生探究、实践思考和综合运用的能力,最终达到利用信息技术改善学习的目的同时将传统教师主宰课堂,学生被动接受的模式转变为自主性学习、探究学习、研究性学习和合作性学习,即优化课堂教学。

整合理念下的英语教学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进行了大量的改进,为学生主体性、创造性的发挥创设

了良好的基础,使学校教育朝着自主的,有特色的课程教学方向的发展。

1. 点面结合,发挥公开课的示范作用

我校每学期都举行教学公开课活动,英语组都要推出两节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公开示范课。开课教师精心设计,认真准备的公开课,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其他教师提高观摩、评议,也对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有了较为直观的认识和理解,继而在各自的教学实践中进行尝试、探索,从而起到以点带面,点面结

合的效果。

2. 运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

1)、网络环境下,个体探究与团体交互

传统的英语教学以教师为中心,学生是通过教师的讲授进行信息的单向传递,即学生是被动学习,但随着教育科技的发展,这种传统的单向式灌输地的教学方式越来越受到时代的挑战,这种教学方式为主导的传统课堂让学习英语变得非常困难,教师很难在常规活动中充分关注学生个体的语言习得,也无法给学生提供自由、广泛的团体交互,而且这样的传统教学很难给学生提供足够的语言环境和语言输入,也很

难给学生充分机会以锻炼语言输出。

通过网络课件上“个体探究,团体交互”的学习方式,充分利用学生的心理状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多种功能,激发学生兴趣,保证学生始终保持主体探究状态。

例如:教师利用学生阅读网页,答题过关的竞赛形式(答案是下一道题的入关卡的密码),让学生个体在网页探索中进行自主学习,以此提供学生大量的语言输入并帮助构建成完善学生心理内部的语言系统,这一过程柔和了多种语言知识,如同义词、词缀、单词的内涵,同时训练了学生的多种阅读能力,学

生无阅读网页和课本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运用了速读,细读,跳读,查读的技巧。

另外,整个人机交互的过程也是学生无意识学习英语的过程。在课堂上,论坛讨论给学生提供了充分的舞台,让学生自由使用英语,表达自己的观点,分离各自的见解,最后以小组为单位,成员协作,组长负责总结本组的论坛内容,即突出了个性化水平,又培养了协作精神,更突出英语学科特色,充分展示

了师生互动,人机互动、生生互动的优势,保证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2、网络环境下的资源共享

网络是一下声、像、图、文并茂的新天地,它的五大信息包容量所提供的教育教学资源远远大于任何教师任何教材,根据英语新教材的特点,以及我校英语现状,我样建立了资源库,有教师的课件备课资料及科研论文,有为学生设置的听力训练、词汇记忆语法讲解、练习、阅读、写作等项目,这些内容由易到难编排,适合不同层次的学生,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水平和兴趣挑选合适的内容在校园网上学习,多渠道地给学生提供听觉和视觉,增加了学生的语言输入。同时给学生提供了表现自我的机会,提高了他们的英语学习自信心。有了资源库,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英语水平,给学生布置与其水平相当的网上作业,可

以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辅导,打破以往作业“一刀切”的做法,真正让所有学生感到学有所获。

3、研究性学习与网络优化课堂教学

新课程倡导教师“用教材教”,而不是简单地“教教材”教材只是书面的东西,只是众多教学媒体的一种所截信息非常有限,而利用信息技术与研究性学习可充分有效地将教材中的知识激活,引导学生去探索,去自主学习。

教师把学生研究性学习中的课外实践成果制作成网络课件,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认知规律、计算机水平和英语学科水平的差异,将学生分为异质学习小组,采取自主、合作、探究、互动的教学模式,辅

助以多媒体技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4、网络英语与分层教学相结合。

当代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家布卢姆提出的掌握学习理论认为:“只要在提供恰当的材料和进行教学的同时给每个学生提供适度的帮助和充分的时间,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能完成学习任务或达到规定的学习目标。” 与此相关的是掌握学习的目标,每进行一个教学内容,均有明确的可操作性的目标。它将集体教学、小组教学、个别辅导、同伴帮助、个人自学等多种教学形式相结合,充分使用教学评价,保证教学始

终以评定作为衡量的标准,较好地解决了统一教学与学生个别差异性的矛盾。

鉴于学生个体差异,如果仍然采取同一教材、同一教学目标、同一教学手段、同一教学评价的“一刀切”的教学模式,势必影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能力培养,造成教学质量的下降。因此,我校英语组利用网络的优势,建起了学生英语学习资源库,内容包括:词汇、语法、文化、报刊、英语广播、与教材配套的课文讲解和练习、单元检测等,形式多样,由易到难,适合不同层次、不同英语水平的学生。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有针对性地选择,或者是阅读,或者是听力训练等进行个人自学。教师在布置课外作业的时候,也可以有的放矢,也可以进行个别辅导。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教给不同水平层次的知识,必然要对学生进行不同层次的评价,如果再以一张试卷或是统一的操作来评价学生的学习的话,不能有效反应出学生实际掌握的水平。因此,教师可以通过网络,对学生进行分层评价,以其在原有知识水平上的进步和提高大小,作为评价学生是否完成教学目标的一个基准,这是利用网络进行分层教学的一

个重要的方面。

这样,既培养学生基本素质和能力,又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的素质都有所提高;同时开发了

学生的潜能,发展个性特长,也保证了学生的学习自信心。

三、整合从实践出发与反思结合我校组织了信息技术与英语学科整合的教学活动,全组教师根据我校的英语现大辩论,以素质教育和学生的发展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综合语言的能力为目的,根据外语学习规律,积极创新,利用信息技术,通过PPt课件,网络课件,力求从英语教学的目的、观念、内容、策略、手段、评价等方面进行了改革,教学过程中,采用启发、发展、研究、讨论等开放性的教学方法,创设以学生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以任务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注重多向、多层次的师生互动和学生的主动参与,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提高了教学质量,取得了显著成效的论文、案例成果。

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也带来了极好的效果。

1. 利用信息技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加了探究和创新意识。将学生社会实践的成果展示在网页上,当学生发现自己找的材料、照片展示在同学们面前的时候,情绪十分高涨,为更好地完成课堂学习任务奠定了基础。通过系列实践活动,使学生真正走出课堂,走近生活,提高了实践能力和思考生活的能力。同时,学生能利用局域网对大量信息进行收集、分析和判断,增加了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会了

科学的学习方法,发展了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2.利用信息技术进行研究性学习,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密度和广度,真正实现了实践与理论的统一,从而保证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突出了个性化学习和协作学习。

3.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改变了课堂教学模式,保证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融展示式、操练式、主动参与式、探究式与交互式教学模式于一体,融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信息技术于课程整合中,学生自行选择研究课题,自行制定研究计划和方案自愿组合,运用多种手段收集、分析并综合运用信息,共同完成探究过程;学生自行组织环保话题英语演讲比赛,并制作环保宣传海报、标语。通过系列实践活动,是学

生真正走出课堂,走出学校,走进社会,走进生活,走进网络,同时保证了英语课的特色。

4.多媒体环境为英语教学创设了语言教学环境。

语言环境在语言教学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正如著名应用语言学家S.P.Corde,所指出的,“我们实际上不能给学生教会一门语言,我们只能为他们创设一个适合于外语学习的环境。”只有在多媒体这样一个环境中,学生的外语知识、外语运用能力以及自主外语学习能力才会得到充分、自由的发展。从语言上,为学生提供足够量的、多渠道的、有意义的及可理解性的言语输入,为学生提供接触大量真实语言的机会,让学生能感受到美丽、鲜活、生动的语言材料。与此同时,这种环境还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有意义的语言交际机会,组织互动、合作的语言教学活动。同时语言学习是多重感官协同作用的结果,所以要从多种渠道给学生提供听觉和视觉上的语言刺激。从心理上,为学生创造一个人性化的语言学习环境。让语言学习成为学生一段愉快的体验。为不同的学生设计不同的语言学习活动,提供表现自我的机会,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体验自己成功的喜悦,并有机会展现自己,欣赏自己的学习成就,提高他们的语

言学习自信心。这个条件的关键在于能够提供一种友好、合作的群体学习气氛。

但是,对于许多只习惯于一张嘴、一本书、一支粉笔的外语教师来说,不管其语言水平、教学水平有多高,要创设这样一个理想化的语言教学环境,绝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而在传统教学技术条件下,教

师发挥语言实践能力和语言教学能力的空间是十分有限的。

5、多媒体网络为英语教学提供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环境。

通过课中多媒体网络,教学信息不仅以丰富的文本形式,还以超文本的形式表达传递给学生,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阅读方式。教学课件成为教学内容的核心,不仅大大提高了教学双边的参与度,而且更增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触发了教学双方的创造思维气氛。英语教师可以利用网络的超文本特性将不仅是文字,而且还包括图形、动画、图像、声音、视频等其他媒体信息结成一体。超文本特性与网络特性的结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巨大的信息是学生探究学习、发展其创新能力的源泉。学生可以“身临其境”获得“亲身的经历、感受”,这就不仅把知识教学与动手实践活动紧密结合起来,而且培养了学生解决实际

问题,学会学习,面向未来的能力,懂得创新,充分发挥其潜能。

本节课的课题是创造发明,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各种各样的发明物,让学生通过对已熟悉的发明物进行想象,分析它们给人们生活中带来的不方便,然后加以改进而变得实用、方便,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对学生来说,创新更多的是指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对已掌握知识的分析、重组、联想、猜测等思维过程所产生的自己从未有过的想法、见解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所表现出来的探索精神、求异思维和非常规

想象等。本节课训练了学生的创造能力和想象力,而且最后的设计发明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该部分对学生的要求提到了一个高的层面——如何扮演一个发明者的角色,学生如何把自己的思想栩栩如生的传达

给别人并让人们对它感兴趣,同时进一步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第二篇:《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实验工作总结

我们主要作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搭建理论平台,作好实验准备

1、建立实验研究的理论依据

(1)建构主义理论。建构主义教学观是融信息技术和人脑潜能开发于一体的新教学理论。它鼓励、提倡学生积极参与、主动进行探索与建构学习,强调“以多种方式同时重建自己的知识”的弹性认知(cognitive flexibility),鼓励教师和学生以多种形式进行知识表征,从多角度审视知识,以便学生与教师通过交流互动形成对知识的比较完整和深刻的理解;重视教与学的可视化、情境化,强调学习必然受到情景的影响。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赋予学生的使命是:自主地学习,主动借助他人的帮助,充分利用必须的学习资料,加强学生之间的相互协作与对话,建构自己完整的知识体系。

实验心理学家特瑞赤拉(treychler)做过的两个著名心理实验:

人类获取的信息

记忆的持久性(2)活动理论。

活动理论是一个交叉学科的理论,是研究在特定社会文化历史背景下人的活动的理论。活动理论的基础是马克思、恩格斯的辩证唯物主义哲学。它的基本思想是:人类行为活动是人与形成社会和物理的事情以及社会和物理环境所造就的事物之间的双向交互过程。人的意识和行为是辨证的统一体。也就是说人的心理发展和人的外部活动是辨证统一的。

活动理论认为,活动受动机支配,它由一系列行为组成。每个行为都受目标控制。行为是有意识的,并且不同行为会达到相同的目标。行动是通过具体操作来完成的。操作本身并没有自己的目标,它只是被用来调整活动以适应环境。操作受环境条件的限制。

(3)心理学理论。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少年时期是培养、开发人的创新素质的关键期。通过适当的教育可以激发人们的创造能力和思维能力。

(4)人本主义理论。

人本主义,即教育更加关注人、关注人的需要、关注人的价值、关注人的生存、关注人的发展的观念,是人们面向21世纪认识和把握教育的深层理念。人本主义教育观念实质,决定了它的基本思路是注重多元的教育价值取向。因为人本身就是多元的。人的天资、性格、志趣、思想、情感、品质,以及人的能力等等,都集中于一身;而且对于每一个人来说,他们又是有差异的。“多元”可谓是客观存在的。(5)多重智力理论

美国的加德纳(h.gardner)于l983年提出了多重智力因素理论(又译作多元智能论,multiple intelligences),指出每一个人至少有七种不同的“智力中心”即:

语言的智力;逻辑数学的智力;视觉空间的智力;身体动觉的智力;音乐的智力;人际交往的智力;对心理的洞察的智力(后他又增加了“自然观察的智力”)。

而且这七种智力并非单独存在,很多时候以群体方式运作,不同的组合会产生不同的结果。传统的“智力”,不过是这七种智力中的前两种,即语言智力和逻辑数学智力,不久,斯腾伯格(r.j.sternberg)又提出了智力结构的三重模式理论,认为智力是由相互统一的成分、情境、经验三重模式构成。

2、成立课题领导小组、实验研究小组,制定切实可行的实验研究方案、计划。

3、多方筹措资金,改善实验硬件及软件环境,为课题实验研究创造物质条件。

每个实验班配置一台43英寸背投电视、视频转换平台,实现了实验班“一人一机”。建立了多功能教室,媒体网络教室,闭路电视系统等。每间办公室都配备了多台计算机,并通过光纤建立与因特网的连接,为教师开展课程整合实验提供了保障。在软件建设方面,购买了“几何画板”、k12资源库等多种实用教学软件,这一切的建设与完善都为顺利进行“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实验奠定了基础。

4、学生的分班与培训

在全校四个年级中,共设立了8个人数为20--24人的wbi模式实验班,利用假期专门对学生进行了两期信息技术培训,使他们初步具备了漫游因特网进行信息检索、浏览收集资料,进行软件下载的能力,为学生选择加入实验班的正常学习提供了保障。

二、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与更新和提高信息素养,是搞好课题实验的关键

1、思想观念的转变对人的思维方式、行为模式的改变具有决定性的意义,要搞好此课题实验,首先要提高教师的思想和理论素质。

思想的转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操之过急。为此,我们分两步进行。第一,派课题组成员外出参观、听课学习,推荐他们参加各种培训,使他们尽快用现代化教育思想来武装头脑。第二,组织全体教师开展教育理论学习,每周都有“学习日”。通过学习,使教师懂得“认知主义”、“行为主义”、“建构主义”、“人本主义”等现代化教育理论,懂得现代化教育技术被越来越多的引入教学领域,对教育教学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唯有积极提高自身运用多媒体及网络技术的能力,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现在,教师们作的实验体会、论文等已汇集成册,留下了课题实验过程中的大量足迹,以便在校内为所有实验教师提供学习和交流的机会。

2、强化技术培训,提高教师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的能力

在培训中我们探索出了一套自己的培训方式。(1)、全员性:要求全校教师必须都参加。学校专门开展了两轮计算机技术及网络技术的培训和考核,并针对不同的工作岗位安排不同的培训内容,使全体教师基本掌握了计算机及网络的应用和操作。在大庆教育局组织的教师信息技术中级考核中,领导带头,全员参加、全员通过,成绩喜人,受到了同行的赞赏。(2)、全程性:在培训中,不仅要求教师掌握计算机技术,更重要的是要不断把其应用于教育教学中,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现在,教师们都能够熟练地使用校园网和internet,能从中获取、分析、加工所需信息;能够在学生的电子教室中自如地实践wbi模式,并能够独立制作多媒体教学软件来满足自己教学需要。例如:李云竹、汤凤云、董菲、郭尚宁、王敏、胡秀珍、刘琳、朴红燕等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水平已达到了一定的高度。(3)校本性:在培训过程中,购买在教学中实用的资料,采取集中培训和分散学习相结合的办法,充分发挥教师的自主性,积极自学自练。(4)发展性:学校规定了教师现代教育技术达标标准,并对在现代信息技术考核及操作比赛中成绩好的教师进行相应的物质奖励,使教师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培训工作进入良性循环的轨道。

三、崭新教学模式的探索,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从实验的第二阶段开始,我们先后开展了三轮大型的“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研讨展示课活动。三个年级共出展示课81节,所有学科全部参加,包括校本课程和活动课。即:语数外、理化生、政史地、音体美、信息技术、形体课、心育课。累计听课人数达1500多人次。展示课体现了以下特点:

1、所有教师都能结合本学科特点,在课堂上充分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驱动学生的学习活动,使他们利用网络自主学习。

2、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也正是利用网络中形象生动的众多资源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探索精神和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3、教师从课堂中心退居为辅导者,为学生广泛地收集学习资料,做好学生学习的后盾。体现了学生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

4、所有上课教师都能综合应用动画、影像、图像、图形、声音、文本等多种媒体,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多角度地将大量教学信息快速地传递给学生,突破重点、解决难点,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5、所有实验班的任课教师都已形成电子教案,各种教学资源正在越来越多地被用于课堂教学。

创设情景,体验生命价值:宋敏老师的政治课,讲当今世界的主题—--和平与发展问题。首先教师通过背投电视出示影像资料,(战争片段;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片段;今天人民的和平生活片段)战争与和平鲜明对照,使学生入情、入境,产生共鸣。青山绿水,鸟语花香,伴随着优美的钢琴曲,体味着和平的美,现实生活的美。惊慌出逃,尸体满巷,整个城市充满了战争的硝烟,二战德国纳粹残杀犹太人的悲惨情景,伴随枪声,体验着战争的恐怖与凄惨。运用多媒体网络教学,跨越时空,把远离学生生活的课文、抽象的说理,形象的再现在学生面前,情感得到了升华、认识更加深刻。他们认真、严肃的思考、回答着老师提出的问题:你对当今世界的和平与发展问题怎样看?

皮亚杰认为:“学习是基于行为的内在欲望而必然产生的活动”。这节课的最大成功在于创设了有吸引力的学习情境,激发、提高学生课堂认知内驱力,从而主动建构知识意义。

在数字世界“玩篮球”:这不是梦想,这是何术娟老师的一节信息技术与体育教学整合课。体育课的目的之一是让学生学习并掌握正确的技术动作和技能技巧,运用信息技术整合体育教学可以通过完整动作的演示,使学生形成准确的动作表象;通过分解动作的演示开阔了学生观察面、提高了示范效果;播放nba比赛中的精彩画面,激发学生内在动机及竞争意识。这节课得到了全体教师的一致好评,王校长赞扬说:“你是中国大地上第一位利用网络进行教学的体育教师。”

纵观三次研讨活动的始末,我们看到了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所显示的强大生命力和巨大效益,更看到新课程理念的存在,并感受到它的冲击力,它倡导的学生主动参与,乐于研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等等,都通过老师们的教学活动展现出来。

四、加强课题管理,促进课题实验研究

“无规矩不成方圆”,要使课题实验不流于形式,让实验的生命力得到生长,必须用一定的制度和措施来激励和约束。为此,学校制定了“课题实验课堂教学评估细则”、“实验管理制度等”,这些措施的出台,规定所有教师必须按时参加培训学习和课堂观摩,经验交流等,必须按计划运用教学软件上好实验课;学校则定期对教师的实验情况进行检查,对成绩突出的教师给予表扬和奖励,同时,也作为评优、晋职等的重要依据,激发了全体教师参与课题实验的热情,促使教师不断努力,提高科研水平。

我校的实验也得到了上级主管部门的指导和帮助,2002年1月份,在东北师范大学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所召开的“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试验区(东北片)课题研究工作会议”上,与会专家、代表被这一新颖教学模式的先进性、可操作性、可普及性所感染,成为本次会议的亮点,并对我们前一段的实验工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五、课题实验的阶段性成果

1、开展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实验,造就了一支优良的教师队伍

(1)认识水平不断提高

学校教育技术环境建设的快速提升以及教学实践的尝试,使教师们感到,学习资源的丰富和扩大,方便快捷的教与学、学与学交互,为建构主义提供了理想的认知工具,它不但使建构主义理论有了实施的手段,而且推动了建构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机会大大地增加,对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起到重大作用。

(2)首先成为最会学习的人

教师要成为信息时代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帮助者,需要更加关注学习,更加会学习。我校100%的教师都具备从网上快速查阅,获取各类知识的能力。

(3)操作技能全面提高

a掌握windows基本操作和word文字处理,掌握双向多媒体操作,并在课堂教学中灵活使用。

b会用 powerpoint制作多媒体课件,用excel管理学生成绩和学籍,掌握网上发邮件,收集资料、下载资料等基本操作。

c掌握计算机多媒体网络的使用。部分教师掌握photoshop等软件的操作,掌握适合于自己学科的应用性平台软件(几何画板等),会用flash等软件。

(4)多次获奖

2002年我校被大庆石油管理局教育培训中心评为“先进教研单位”。刘庆峰老师获黑龙江省信息技术学科教师说课大赛一等奖。郭尚宁获大庆石油管理局教育培训中心“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说课大赛一等奖,李云竹、卞迎爽获三等奖,李云竹获大庆石油管理局教育培训中心让北学区网络教学观摩课一等奖。另外,还有多位教师论文、案例在省市获奖。吕彦芳、姚琦等六名教师被评为大庆市学科骨干教师。

学生获奖情况:在第八届全国信息学(计算机)奥林匹克联赛中,张东擎同学获黑龙江省分赛区第五名的好成绩;此外还有十多名同学同时获奖。

在黑龙江省第二届‘卓越杯’中小学生网页制作竞赛上,我校的两个代表队分获二、三等奖。

2、开发智慧性资源的灵魂,为学生的终身负责

信息技术为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的新型教学结构的创建和为学生创新能力、信息能力的培养营造了最理想的教学环境。在实施“wbi模式”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认知主体地位,动手、动口、动脑,积极主动、自主地建构知识意义;教师则始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知识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教学资源的提供者、设计者;媒体则是创设学习情境、学生主动学习,协作探索,完成知识意义建构的认知工具。现在,学生们普遍感到计算机和网络已经逐渐成为自己学习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信息技术正在成为支持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手段。

(1)实验班学生的信息素养普遍有所提高,在对信息的获取、加工、分析、处理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

例如:在一节初三化学课上,课题是“铁的性质”,老师要求学生去k12教育资源网上查找有关铁的性质、用途,了解铁制品的锈蚀原理和一般的防锈方法。学生在接受了学习任务后,立即开始了对信息的收集、分析和整理,然后,针对老师提出的一个个学习问题,应用所掌握信息作出自己的判断。

(2)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态度有了明显改变。

“wbi模式”班学生对我校开设的选修课-----第二外语(法语)课以及一些活动课,如乐器演奏等非常感兴趣,学习的积极性很高,受益匪浅。现在,我们还在初二年级开设《孙子兵法》等选修课,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

(3)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了培养。

近一年的网络教学使我们的学生已不满足于学习教材上的知识,思维也不再局限于课堂上,网络拓展了学习的空间,使他们的信息量大增,眼界开阔,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了提高,发散性思维得到了训练。例如:在初一历史课教学中,针对历史人物成吉思汗怎样评价这一问题,教师没有给出结论,而是利用网络教学的优势让学生阅读了大量的史料,根据自己的理解作出较客观的评价,从而培养了学生能用辩证的观点分析问题。例子还有很多,不一一例举。

(4)学生的网络道德意识有所增强。

实验过程中我们有针对性的采取了各种措施对学生进行网络安全教育,并开展了一些有益于增进学生网络知识、提高网络道德水平和培养网络道德的活动,如:学生网络知识学习竞赛、计算机操作技能比赛、电脑作品设计比赛等。

六、引发的的思考

在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实践中,不断受到观念的冲击、技术的阻碍,体验着探索的艰辛和创造的快乐,引发的思考是广泛而深入的。

1、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将成为各学科教学革命的支柱

信息技术不能成为教师“机灌”的工具,应该认识到它是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科技成果,通过对教与学过程和教与学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评价和管理,以实现教学优化的理论与实践,为真正意义上的教学改革提供最佳环境,对教学理论、教学模式、教育观念甚至是教育体制产生深刻的变革。

基于多媒体和网络环境的教学突破了简单的演示型模式,有机地结合了多媒体的形象性、生动性和网络环境丰富的信息资源这两种优势,并在教学思想上强调学习是被促进和支持而不是受到严格的控制和支配,以学生的学习活动为中心,注重学习活动的灵活性、实用性和时效性,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正成为信息加工的主体和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从而更加有利于培养学生开放交往、实践创新的意识和能力。

2、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信息化时代的教师必须有更高的素质。对教材、教法、学生的把握是传统教学模式所一贯强调的,这一基本功在信息时代显得更加重要,同时也被赋予了新的内容,如教材的处理、学生的新特性、教法的变革等。

信息化时代的教师应积极学习有关教育教学理论,努力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无法想象一个自身信息素养不过关的教师能够将信息技术和学科课程进行有效地整合。此外,教师在美术、音乐等方面亦应有不俗的修养。

3、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对学生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建构主义理论的内容很丰富,但其核心只用一句话就可以概括: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而不是像传统教学那样,只是把知识从教师头脑中传送到学生的笔记本上。

由信息的单一化到多元化,由被动接受到自由选择、自主探索,部分学生极易在信息的海洋里迷失,使课堂处于失控状态,无法完成教学任务,容易导致学生水平的两极分化。所以,信息化教学对学生的学习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高的学习自觉性、更强的自我控制能力、更强的自我学习能力。

4、教学过程中尚待解决的问题

我们的教学实验正在探索中进行,不可避免存在着不足之处。如师生之间的直接交流仍需加强;个别学生的自主参与意识不强,自我约束能力较差的学生容易失控;资源的大量、多样化容易掩盖分析思考过程;一些基础知识容易被忽视等。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wbi模式”为第三中学的广大师生提供了更广阔的展现自我的舞台和发展的机会。同时,我们也欣喜的看到国内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形势,为我们的课题研究工作创造了良好的机遇与环境。一年多来,由于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今后要做的工作还很多。

(1)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使wbi模式日益完善,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这是我们追求的教育理想。

(2)要加强教师培训,不仅包括学会运用技术,更重要的是要对教师进行教学理论、学习理论和教学设计的培训,使教师学会在先进的教学理论指导下合理地设计教学,传递教学内容。继续组织相关活动,推进实验进程。(3)加强政策引导,调动广大教师学习实践的积极性。

(4)搞好软件、硬件建设,营造一个有利于wbi模式的良好外部环境。(5)注意原始资料的积累,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

第三篇: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实验方案

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网络多媒体教学软件开发研究

课题研究方案

重庆市巴蜀小学课题组

一、课题缘由

1、理论依据

早在公元前6世纪,《学记》就指出:“能博喻然后能为师”。随着信息社会知识总量的剧增和知识更新速度的加快,一个人拥有的知识对于知识的汪洋大海来说只能是沧海一粟。就知识的传承而言,教师更应该是“学习的促进者和问题解决的指导者”。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的代表人物罗杰斯提出的“非指导性教学”的思想,强调学习只能是促进,教师只是一个促进者,帮助学生明确自己想学什么,帮助学生安排适当的学习活动和材料,帮助学生发现自己所学东西的个人价值,建立并维持能够促进学习的心理氛围。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教师传递的只是信息而非知识,信息只有通过学生主动建构才能成为其认知结构的知识。教师的作用表现为指导学生如何去获取、选择、处理、利用信息,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出现的知识性、技术性、情感性以及人际交往、伦理道德等方面的问题。

与传统一元的唯我独尊的教育理念相反,现代信息技术带来一种多元化的观念与方法。具体体现为课程的多元化、师生角色的多元化、知识价值的多元化、评价目标的多元化„„其核心是抛弃封闭思维采取全方位的开放性思维。体现了对现实学校中的非个性化的批判,对个性的尊重。

教育历来被当作一种具有“确定性”的活动。而网络提供的信息量大,变化极快,知识信息互相渗透整合,参与者形形色色,一切都在不确定中流动。教育不再是一个复制社会秩序的手段,也不再是一个大规模的社会工程的工具。随之而来的是各种界限的消失,学科与学科之间互相整合,网络多媒体教学为人们提供了共同分享教育的机会。

可见,开发网络多媒体教学软件,实现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是一种先进的适合时代发展和体现时代发展要求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教育潮流、教育行为。

2、现实依据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多元化的世纪。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将改变传统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带给人们全新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式。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人类近30年来所积累的科学知识,占有史以来积累的科学知识总量的90%。知识增长和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

纵观国际教育改革和发展形势,一些发达国家从1994年开始,就利用因特网进行教育活动。最早开始实施的“基于网络开展跨国界协作学习”,全世界就有30多个国家参加了这一网上协作的学习。1995年,日本开始实施著名的“百校计划”,日本全国有111所中小学参加了这一基于网络的学校间的共同学习计划。1996年美国提出“教育技术规划(Educational

Technology Initiative)”,计划在全美国的每间教室和每个图书馆都将联系上信息高速公路,让每个孩子都能在“21世纪教师”网络上接受服务。此外,英国、法国、加拿大等国在利用网络、利用远程教育构建终身学习体系方面都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可以说,利用多媒体技术优势促进人才培养已经成为世界上许多国家教育改革的焦点和核心。

从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趋势看,教育信息技术也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猛发展。九五期间教育技术系统广泛开展的“应用教育技术,促进素质教育”的科研活动,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教育成果,有效促进了实验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和教育现代化建设,促进了以提高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要目标的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2000年10月,教育部召开了“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中小学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和实施“校校通”工程的目标及任务,并强调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会议提出了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实现教育的跨越式发展。从此,信息技术有了更快速的发展,在多媒体教学的基础上,国内的一些重点学校都纷纷建起了自己的校园网。网校和教育网站也纷纷开通,基于网络的教育被炒得沸沸扬扬。面对现代信息技术的强力冲击,学校教育应该怎么改革?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如何有效地开发网络多媒体教学软件?如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势,全面优化和推动各个学科的教学,从而实现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这些诸多的现实问题,关系到教育能否跟上信息时代的步伐,能否与世界发达国家的教育相接轨的问题。这是摆在广大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

从我们巴蜀小学的教育发展现状来看,进行网络多媒体教学软件的开发,实现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巴蜀小学是重庆市教委的直属小学,是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学校有先进的教学设施设备,现已建成千兆校园网络,并由专线接入英特网,还建设了校园网站()、网上资源库、课件库。学校有网络多媒体计算机教室2间,多媒体语音室1间,可进行网络多媒体教学的教室有23间。通过多年小学语文“四结合”教学改革试验的研究,对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已经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积累了比较丰富的案例和经验。

但是,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我校开展的网络教育,由于“课堂搬家式”课程占多数,还没有真正发挥网络的优势,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学与教的研究还处于初始阶段,还有很多问题需要去研究和探索。特别是如何学会在数字环境下的生存,如何学会在网络环境下的教与学,如何才能开发出大量的网络多媒体教学软件,如何把信息技术整合到各学科教学之中,使学习者学会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学习,学会利用工具进行创造性学习。因此,我们选择了《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网络多媒体教学软件开发研究》这个实验课题,并希望在市教科院和市电教馆的指导下,进行专题研究。

二、课题界说

本课题研究中谈到的整合,不是强调在学科教学过程中进行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的教学,也不是指在学科教学的过程中简单的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辅助教学,而是强调将现代信息技术和学科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有机的整合在一起,以期达到优化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提高教学效率。

三、研究目标

以网络和多媒体计算机为手段和工具,研究开发出大量网络多媒体教学软件,贯穿各学科的教学。以学生的学习活动为中心,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教育思想和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将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探究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四、研究内容

1、研究在各科教学中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2、探讨研究基于网络的多媒体教学软件开发的制作和技术问题。

3、研制和开发一些与小学各科教材配套的网络和多媒体教育软件,教学资源,最终将研制成果在我校校园网、网校网站上发布和用多媒体教学光盘的形式向广大学校、学生和家庭推广。

五、研究方法

鉴于本实验具有创新性、探索性,内容丰富,综合性和实践性强,因此,本课题研究以行动研究法、调查研究法、经验总结法为主要研究方法。

六、研究措施

1、设备设施

巴蜀小学是重庆市教委的直属小学,是重庆市的窗口学校,是社会公认具有优良传统、办学实力强、质量高,以创造教育为特色的一流名校。

学校有先进的教学设施设备,现已建成千兆校园网络,并由专线联入因特网,建设了校园网站()、网上资源库、课件库。学校有网络多媒体计算机教室2间,多媒体语音室1间,可进行网络多媒体教学的教室有23间,下一步即将把全校所有的教室都装上电子投影仪、实物展示台和电脑,并再新建网络多媒体计算机教室2间。这些设备将为本课题的实施提供硬件保证。

2、研究队伍

本课题的主研人员由学校领导、现代信息技术课教师和各学科优秀教师组成,师资力量雄厚。有开展现代教育技术实验研究的基础、经验和条件。学校领导班子年轻、开放,具有实干和创新精神,十分重视对现代教育技术的投入和运用,为课题提供了领导保障。主研人员都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扎实的计算机运用能力,现代教育信息技术课的老师的专业知识和软件制作水平较高,使本课题在人力资源和技术上都得到了保证。

3、经费保证

学校每年都有专项资金用于教育科研和教学设施的改善,直接为本课题提供了经费保障。

4、培训学习

 课题研究组织机构全体试验人员将认真学习“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网络

多媒体教学软件开发研究”实验研究的目的意义,明确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 课题组认真组织实验教师学习计算机网络知识,在教学中充分运用信息技术。 课题研究组将邀请有还关专家到学校举办分散式的讲座并指导实验工作。

 课题研究组将积极支持并组织试验人员参加各种信息技术培训和课题研究相关培训

活动。

七、研究步骤

根据学校科研究工作的安排,结合本课题具体情况,拟定本课题实验研究周期为二年,即2002年7月——2006年3月。具体安排如下:

第一阶段:研究准备阶段(2002年7月——2002年9月)

1、调查分析我校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现状,整理、收集相关数据。

2、填写课题申请书,设计研究方案,组建课题组,制定研究计划,培训实验教师,认真做好实验前的各种准备工作。

第二阶段:具体研究阶段(2002年10月——2004年6月)

1、结合学科教学的内容和学科特点,研究设计网络多媒体课件制作脚本模板,组织一线教师编写脚本,制作大量基于网络的多媒体教学课件和学习课件。

2、将开发的网络多媒体教学课件和学习课件在语文、数学、英语、科学、音乐、美术、品德等学科教学中加以应用,探索“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第三阶段:反思提升阶段(2004年7月——2005年12月)

1、将开发好的网络多媒体教学课件应用于日常学科教学,检验设计的合理性,就课件开发的技术问题进行进一步优化。

2、对总结的“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在非课题研究教师的教学中进行运用,对方法和途径作进一步总结反思。

3、对学生运用网络多媒体学习课件的学习情况进行调查,进一步了解学习效果和学生对课件的需求。

第四阶段:研究总结阶段(2006年1月——2006年3月)

1、撰写“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网络多媒体教学软件开发研究”的研究报告、工作报告和相关论文。

2、进一步完善和修改所开发的网络多媒体教学课件和学习课件,将最终研制成果在我校校园网、网校网站上发布和用多媒体教学光盘的形式向广大学校、学生和家庭推广。

3、展示研究成果,迎接上级领导和专家的评审鉴定。

八、成果形式

通过本课题研究,力争实现丰富的成果群,具体包括:

1、研究报告、研究论文、教师教学教案、课件制作脚本等。

2、多媒体网络教学软件。

九、研究机构

为了进一步切实搞好本课题研究,学校课题组设立以下具体研究机构:

(一)课题研究小组:

课题组组长:廖文胜

课题组副组长:张晓春李永强杨长平令狐林

课题组成员:王波练春春郭亚娟张帝张超谢永龙王燕刘景西曾世勇潘德梁吴倩李瑛文娱黄剑邓勤程吉富张明昊杨桂林肖力李启琼何岚杨玲刘莹何雨蓓陈建国李莎莎邱才茂叶茂徐颖石禹陈小云吴梦卓樱岚刘海

(二)课题研究顾问:

本课题组将聘请重庆市教科院、重庆市电教馆、西南师范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的专家作为实验研究顾问。

(执笔:令狐林、谢永龙、练春春)

重庆市巴蜀小学《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网络多媒体教学软件开发研究》课题组

二○○二年七月

第四篇:信息技术与英语学科教学设计

信息技术应用的教学设计 Unit 2 Where is the science museum?

A let’ talk 教学设计

尚书红

一、教材分析

本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英语上册Unit 2 Ways to go to school part A let’s talk。这节课主要是以问路为主要话题展开,设计了问路时的一系列情景对话和任务型活动,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运用句型:”Where is the...?并作答,提高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所学语言描述“问路”以及“指点方向”的能力,培养学生协作能力以及乐于助人的思想.二、学情分析

小学六年级学生已经学了将近三年的英语,已掌握了基本的听、说、读、写能力,已具备了一定的自学能力。因此可在教学中充分发挥他们的自主精神,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但他们仍然具有儿童的一些基本特性,如好奇心强,好表现,善模仿等。我采用了学生最乐于接受的学习方式游戏、活动。

学生学习的方式有:协作学习。当面对难度较大的学习任务时鼓励学生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这是因为“协作学习”更方便英语的交流和体验,有利于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能力,同时信息差异也更能激燃起学生的创新火花。

三、教学方法及媒体设计

(1)利用集视频、音频、图片、文字为一体的多媒体课件,生动活泼的动画,刺激学生的视觉、听觉,进而激发学生的兴趣。

(2)利用任务型活动设计路程,让学生按照本课语言在同桌或小组间进行交流,环环相扣,形成一条任务链。使学生在一个良好的氛围中团结协作,进行语言的交际练习,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素养。

四、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能够听、说、认读句型:“Where is the cinema / post office /…, please? It’s next to the hospital/cinema/…并能在实际情景中灵活运用。

能力目标:1.能够掌握四会句型:Where is the cinema, please? It’s next to the hospital.2.能够听懂Let’s try部分,并能根据录音内容选择正确的答案。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问路指路,培养学生协作能力以及乐于助人的思想。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熟练掌握本课时的重点句型:Where is the cinema / post office /…, please? It’s next to the hospital/cinema/….并能在实际情景中灵活运用。

教学难点:学生认读书写四会句子。

六、教学具及相关资料准备: 多媒体课件、纸、一顶警察帽子、刘云头饰

七、教学过程

(一)、Preparation

(1)热身:利用TPR活动教学法,师生同唱一首歌谣,让学生在一种祥和的气氛中进入课堂,这样能很快吸引住学生,同时还渲染了学生学习英语的良好气氛,使学生和老师在欢快的问候中很快地进入了兴奋的状态。这时课件展示一首学过的关于let’chant的内容。学生在一个平等尊重的氛围中,他们的思维得到了放松,敢说、敢参与。

(2)利用多媒体展示一组图片来复习上节课所学的地点名词。同时根据图片Free talk,引出本课重点句型。过渡自然学生容易进入状态。

(二)、Presentation

1、结合多媒体图片: “Is there a cinema in the picture?”根据学生回答情况继续进行问答练习。如果学生回答 “Yes”则接着问 “Where is the cinema, please?”

(说明 nextto 与 near 的区别。)

利用图片进行对话教学,引出本课时的重点句型。学生结合图片进行述说,清晰明了。

2、教师告诉学生: Liu Yun wants to the cinema.Let’s see where is the cinema? Ok? 播放一段Let’s talk部分情景对话的视频,新授内容。带着问题看视频是任务型教学的体现,学生有更大的积极性参与到其中。

(三).Practice(1)分角色表演对话,教师拿出准备好的警察帽子进行模拟表演。本环节充分发挥学生善于模仿的性格,学生分角色表演对话,设身处地的感知语言、发挥语言。本课时的教学重点在这一环节得到了攻克。

(2)课件展示其他地点名词的图片,学生小组合作自编对话进行表演,鼓励学生自由发挥,使学生尝试使用英语进行交流。学生通过试讲、纠正、再试讲、再纠正的多次反复,直至获得准确的发音和正确的语句。

(3)Listen and circle.播放音频文件。

把Let’s try部分听力呈现给学生,引导学生听音答题。顺便检查一下学生对所学对话是否已经掌握,同时锻炼了学生的听力。

(4)课件展示是连词成句的练习。将句子拆分成单词,看谁能最先组成句子。正确的给予评价。通过连词成句的练习来巩固本课时句型的运用,从会听、会说、会读到会写、会用,使学生的能力能提升到更高的层次。

(四)Consolidation 课件出示任务Help the deaf mute find the way.(帮助聋哑人指路)①

三人示范表演.A生扮演一位聋哑人,在纸上写出问句(写),如Where is the hospital?去向B生问路(读),B生也不知道,再去问C生(说),C生告知路线(说),由B生将路线写在纸上(写),交给聋哑人帮助他顺利找到hospital(看)② 四人小组准备表演.这个巩固性表演融听

说 读 写于一体,而且与 let’s talk的内容紧密结合,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学生兴趣浓厚,好表现的欲望得到满足。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把知识融会贯通,学以至用,达到了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也是本课的宗旨。.⑶充分应用信息技术链接路线,给学生搭建一个信息技术的平台,拓宽学生的思维,进行再创造。让学生用学过的英语句型说出要去的地点并进行问路活动。将全班分成五组,让他们进行合作。每组成员分工合作,选择若干地点,进行问答;这使学生在真实的活动中有大量的英语对话机会,在愉快的氛围中,下意识地习得语言,产生想用英语表达思想的冲动,从而达到掌握英语的目的。

(五)、Homework 根据情景:Our foreign teacher Emily loses her way to school after the film.She needs help.编对话, 把它编成对话的形式,发到老师的邮箱或做成powerpoint.(六)、板书设计:

Unit 2 Where is the science museum? A Let’s talk

Where is the …? It is …

八、教学反思

这节课是通过多媒体课件提供的场景,让学生用学过的Where is the cinema / post office /…, please?句型进行实际运用,并利用自己制作的英语博客网站让学生的学习可以从课堂延续到课外,充分体现了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课程整合的优势。但是,今后要注意到个别在电脑知识上有困难的学生,真正做到面向全体学生的理念。

第五篇:信息技术与英语学科整合工作计划

信息技术与英语学科整合工作计划

随着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信息技术的发展已经成为一股不可阻挡的变革力量,它影响到了社会的各个领域,教育当然也在其中,信息化的发展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舞台。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是我国面向21世纪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视点,它的研究与实施为学生主体性、创造性的发挥创设了良好的基础,使学校教育朝着自主的、有特色的课程教学方向发展。我们以英语的信息技术内容培训为重点,信息技术的应用为核心,以英语课堂教学结构的改革为关键,全面研究工作,为我校教育创新和教育现代化建设服务。

一、工作基本情况分析

素质教育要求教师充分运用现代化科技成果,结合现代教育理论,探求优化教育教学过程,重视“学”、“思”、“乐”、“创”的结合,积极探索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语言训练离不开情景创设,英语教学中的情景创设有助于启迪思维,激发学生表达思想的欲望,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利用信息技术的特点,创设生动活泼的英语学习情景,将媒体“硬件”和创设情景“软件”有机地整合在一起,探索一种有别于以往教学方式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的作用,让先进的教学手段成为教师的有力助手,使学生尽早尽快地掌握所学知识;有利于教育教学的研究,寻找到小学生学习英语的有效方法。

二、本学期具体电化教学工作安排

首先,把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内容进行整合。

把信息技术作为英语教学的认知工具和知识载体,采用任务驱动学习、研究学习、自主探究学习、协作交流学习等策略,围绕英语学科知识的学习进行整合实验。我们在这一方面的具体做法是,通过发送E-mail,应用Flash动画、PowerPoint等手段进行整合。例如:

1.利用幻灯片制作名片。首先交给学生最基本的幻灯片的制法,然后让全体同学用PowerPoint制作指定的课题。这样结合生活实际训练学生,不但增长了学生的知识和兴趣,培养了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而且还促进了学生对电脑中的演示文稿软件PowerPoint有了深入的理解与应用。

2.发送电子邮件。初中人教版英语课本中有许多以电子邮件形式出现的课文。九年级第七单元Section B 3a部分,讲述了S.T.Zhang发给旅行社的一封电子邮件,咨询了关于旅游线路的信息。在学习了这封电子邮件后,我让全体同学模仿这篇文章给旅行社发送了一篇电子邮件,就家庭旅游的问题进行咨询。此举不仅帮助学生掌握了课本学习要点,还锻炼了学生发电子邮件的技能。

其次,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模式的整合。

信息技术地推广与应用,带动了教育教学的改革,促进了教育模式地转化。把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与信息技术结合起来,探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新途径,同样是课程整合的有机组成部分。在把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模式进行整合这方面,我主要应用博客、个人主页等手段进行整合。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经常碰到一些难于理解的句式结构,我不是将直接地晦涩难懂的语法告诉学生,那样只会有百分之十的优生理解透彻,那如何做到照顾全体学生,让所有学生都领悟的目的呢?这时可以利用设置问题的办法发到博客上。请大家各抒己见,把你的对句子的理解,你个人对上述问题的看法、观点、想法写在“回复”里。与大家共同讨论和分享。并对他人提出的想法作出评论。而且还可以发帖子求教专家,请专家帮助解答,很好的达到了教学目的,教师可以在课下网上检查学生的讨论情况,第二天课堂上有针对性的提问几个在讨论中不积极的、或者对此还模糊不清的学生。

我还利用博客来写每天的课堂教学反思录,随时写下自己的教学心得,便于日后的整理和利用,更能够使自己在更广泛的层面上实现与他人交流分享,从而进一步提高认识,真正为成长为学者型教师而努力。同时博客也可作为叙事工具,叙事研究是一线教师从事教科研的很好方式,教师把一个个“教学故事”记录在自己日常的博客中,指出从故事中得出的经验和教训,以便于今后的研究。

第三,信息技术与英语学习模式的整合。

网络信息化教育是一种学习过程交互化的学习模式。它以内容选择自主化,知识呈现多样化,图文音像趣味化等优点,减少了理性知识的认知难度,实现了学习过程的个别化,个性化,随机化,扩大了教育的范围与途径,提高了学习效率。

总之,信息技术不仅是一种展示手段,解决如何教的问题,还是一种辅助工具,解决如何学的问题。把信息技术同英语学科教学结合起来,既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又是优化英语学科课程改革的有机组成部分,必然会促进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高。

下载信息技术与英语学科整合的实验工作总结范文大全word格式文档
下载信息技术与英语学科整合的实验工作总结范文大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工作总结

    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工作总结 本学年在学校领导的关心、指导下,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工作得以顺利开展,为了更好的开展今后的工作,现将本期信息技术与学科......

    信息技术与英语整合实验方案

    一、问题的提出:教育部长陈至立在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工作会议上指出,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教学内容从传授计算机基本知识转到利用计算机和网络作为工具帮助学生更好地自主......

    信息技术学科工作总结

    正阳小学2011-2012学年度下学期 信息技术学科工作总结正阳小学是一所素有光荣传统的学校,历年来,曾获国家、省、市、区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近三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进一步......

    工作总结2012信息技术学科

    工作总结 期末将近,本学期我在学校领导、部门领导及同事们的关心与帮助下圆满地完成了各项工作,在思想觉悟方面有了更进一步的提高,本学期的工作总结主要有以下几项: 一、思想政......

    浅谈信息技术与英语学科整合之益处

    第三届全国中小学教师论文大赛 浅谈信息技术与英语学科整合之益处 学 科:英 语 单 位:北 京 市 怀 柔 区 第 一 小 学 姓 名:王 春 蕾 内容摘要: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为特征的......

    信息技术与英语学科结合整合总结

    蓟县第二小学2010-2011第二学期信息技术与英语课程整合总结 朱熹 2011.7 信息技术与英语课程的整合,就是要在先进教学思想和教育理论的指导下,把信息技术作为学生自主学习的......

    信息技术与英语学科整合教学案例

    信息技术与英语学科整合教学案例 案例片段描述: 片段一: 在呈现本课重点句型“Where is …?”及其回答 “It’s in / on / under…”时,我利用多媒体课件,将此句型形象深动地展......

    信息技术与英语学科教学的整合

    信息技术与英语学科教学的整合 关键词:信息技术,学科整合,听力,口语,阅读,写作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当前现代信息技术教育普及过程中的一个热点,也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