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4五年级下学期数学期末复习计划
2012五年下学期数学期末复习计划
一、学生知识现状分析:五年级共有38名学生,学生上课能主动回答问题,课后能积极完成作业,开始动脑想问题了,但是后进生还较多,大约有十五、六个左右,这是不争的事实,但是这也改变不了我的上进心,只要有一线希望,就要为了学生……
第一单元:图形的变换
学生能认识轴对称图形,理解图形成轴对称的特征和性质,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学生进一步认识了图形的旋转,探索图形旋转的特征和性质,能在方格纸上把简单图形旋转90°。初步能运用对称、平移和旋转的方法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部分学生在方格纸上画出连续多次旋转后图形,容易出现错误。
第二单元:因数与倍数
学生掌握了因数、倍数、质数、合数等基本概念,知道因数与倍数等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掌握了2、3、5的倍数的特征。
少数学生混淆了因数与倍数、质数与合数等概念;虽然理解并掌握了2、3、5的倍数的特征,但在综合运用情况较差。
第三单元:长方体与正方体
学生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以及它们的展开图,了解体积(容积)的意义及体积和容积单位,会进行单位间的换算。感受了每个单位的实际意义。掌握了长方体、正方体的棱长和以及表面积、体积的计算方法,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少数学生没有理解表面积、体积等公式的算理,因此实际运用中不能准确使用公式进行计算;还有部分学生对某些实际生活中的特例(如:粉刷教室、游泳池贴瓷砖等)不注意观察实际生活现象,不能正确解题。
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学生理解了分数的意义,明确了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认识了真分数和假分数,知道了带分数是假分数的另一种书写形式,能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者整数;理解掌握了分数的基本性质,会比较分数的大小;理解了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能找出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与最小公倍数,能比较熟练的进行通分和约分;会进行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很多学生“量”、“率”不分;通分时找不到最小公倍数,导致在计算分数加减法时增加无谓的约分步骤;部分学生约分时没有约成最简分数;部分学生不能灵活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第五单元:分数的加法和减法
理解了分数加减法的算理,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计算出结果。理解整数加法的运算定律对分数加法仍然适用,并会运用这些运算定律进行一些分数加法的简便运算。
个别学生在计算出结果后,往往不能对结果进行约分;在运用减法的性质进行简便运算时学生错误率较高。
第六单元:统计
理解了众数的含义及其在统计学上的意义;掌握了求一组数据众数的方法;能根据数据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不同特征;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了解其特点,能根据需要,选择条形、折线统计图直观、有效地表示数据,并能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和预测。
学生在求项数较多的一列数的中位数时找不到准确数据进行计算;在对统计结果进行分析时比较片面,语言缺乏准确性。
第七单元:数学广角
学生通过观察、猜测、试验、推理等活动,在解决找次品这个问题的过程中,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
个别学生在找次品的过程中,往往不能找出最优方法。在解题思路的叙述上也存在一定的困难,不能准确地用恰当的方式来合理解释自己的解题思路。
二、复习重、难点:
复习重点:
1、因数与倍数、质数与合数、奇数与偶数等概念以及2、3、5的倍数的特征,以及综合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以及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解决实际问题,熟练地进行约分和通分,分数大小比较,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以及整数、小数的互化。
3、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4、分数加减法的意义以及计算方法,把整数加减法的运算定律推广运用到分数加减法。
5、体积和表面积的意义及度量单位,能进行单位间的换算,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以及一些生活中的实物的表面积和体积的测量和计算。
6、在方格纸上画轴对称图形以及将简单图形旋转900
复习难点:
1、在方格纸上将一个简单图形旋转90度。
2、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的实际运用。
3、生活中的某些实物的表面积和体积的测量及计算。
4、整数加减法的运算定律推广运用到分数加减法。(尤其是减法的性质的运用)
5、根据具体问题,选择适当的(表示数据的不同特征。
6、对统计图中的数据进行合理分析。
三、复习目标:
知识目标:
1、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会计算它们的表面积和体积,认识常用的体积和容积单位,能够进行简单的名数的改写。
2、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因数和倍数、质数和合数等概念,会分解质因数;会求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3、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比较分数的大小,会进行假分数、带分数、整数的互化,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约分和通分。
4、进一步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比较熟练地计算分数加、减法。
5、探索轴对称图形及旋转的特征和性质,能在方格纸画轴对称图形及旋转图形,认识众数及作用,会制作复式折线统计图及根据统计图解决简单问题。能力目标:
1、通过对本册知识的系统归类、整理、综合,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提高解题的正确率。
2、加强对知识点的区别比较,包括纵向、横向的比较。分析知识的意义性质、规律的异同,把各方面的知识像串珍珠一样连接起来,纳入学生的认知系统,便
于记忆储存,理解运用。进一步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3、通过复习,进一步加强学生的审题和分析能力,能正确解答各种类型的实际问题。
4、通过复习,提高学生解题的灵活性以及正确性。
四、复习措施:
1、对本册内容进行系统归类、整理,帮助学生形成网状立体知识结构系统,在归纳中,要让学生有序、多角度概括地思考问题,沟通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全面而系统地思考各类问题,同时对该类型知识进行整合。
如:第二单元因数与倍数和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与性质的知识点有着紧密的联系,复习时可将这两个单元合并在一起进行复习。
注意因数与最大公因数、倍数与最小公倍数、质数与互质数等概念的区别与联系。
2、复习内容要有针对性,对学生知识的缺陷、误区、理解困难的重难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复习知识的覆盖面要广,针对性和系统性要强。
如:这样的练习题,始终有学生混淆不清
把一根3米长的木条平均分成7段,每段是这根木条的,每段长米,是1米的,是3米的这样的练习题要引导学生从数量关系上以及分数的意义上去理解:每段是这根木条的,是把3米长的木条看作单位“1”,把单位“1”平均分成7份,列式为1÷7,所以应填;每段长米,是把3米长的木条平均分成7份,列式为3÷7,所以应填;而从分数的意义上来理解米:表示把1米平均分成7份,取其中的3份,也可以表示把3米平均分成7份,取其中的1份,所以米既是1米的,又是3米的。
3、教师要主动理清知识的体系,分层、分类,拉紧贯穿全册教材的主线,要深钻本册教材,仔细领会编者意图,掌握教材的重难点和学生知识现状,发现学生普遍不会的,难理解的,遗漏的要重点讲。
4、加强作业设计,进行分层练习,使不同层次的学生能学习到不同层次的数学知识。但绝不搞题海战术,不加重学生负担。复习中的练习设计,不是旧知识的单一重复,机械操作,要体现知识的综合性,每天在练习过程中,教师要有针对性让学生尝试做智力冲浪式的题目,体现质的飞跃,训练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创
造性。
如在复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有关知识时,对于学困生,要求他们掌握简单的求棱长和、表面积、体积的计算方法,对于优生,可适当增加长方体与正方体的拓展提高练习,如:“切、拼”长方体与正方体后,求表面积和体积的练习,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和解题的灵活性以及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以及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6、加强对学困生的辅导,建立一个优生与一个学困生结对的互帮小组,对学困生的作业尽量进行面批。
一、学生知识现状分析:五年级共有38名学生,学生上课能主动回答问题,课后能积极完成作业,开始动脑想问题了,但是后进生还较多,大约有十五、六个左右,这是不争的事实,但是这也改变不了我的上进心,只要有一线希望,就要为了学生……
三、复习目标:
1、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会计算它们的表面积和体积,认识常用的体积和容积单位,能够进行简单的名数的改写。
2、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因数和倍数、质数和合数等概念,会分解质因数;会求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3、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比较分数的大小,会进行假分数、带分数、整数的互化,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约分和通分。
4、进一步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比较熟练地计算分数加、减法。
5、探索轴对称图形及旋转的特征和性质,能在方格纸画轴对称图形及旋转图形,认识众数及作用,会制作复式折线统计图及根据统计图解决简单问题。
五、复习时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要重视查漏补缺。要根据所教班级的具体情况,进行有效的期末复习,对相对比较薄弱的内容要加强复习和练习。
2、要注意区别对待不同的学生。对不同的学生要有不同的要求。注意复习题设计的层次性。
3、要重视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复习过程中去。鼓励学生自己去整理知识,学生与学生之间形成交流与合作。
4、加强作业设计,进行分层练习,使不同层次的学生能学习到不同层次的数学知识。但绝不搞题海战术,不加重学生负担。复习中的练习设计,不是旧知识的单一重复,机械操作,要体现知识的综合性,每天在练习过程中,教师要有针对性让学生尝试做智力冲浪式的题目,体现质的飞跃,训练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创造性。如在复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有关知识时,对于学困生,要求他们掌握简单的求棱长和、表面积、体积的计算方法,对于优生,可适当增加长方体与正方体的拓展提高练习,如:“切、拼”长方体与正方体后,求表面积和体积的练习,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和解题的灵活性以及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以及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6、加强对学困生的辅导,建立一个优生与一个学困生结对的互帮小组,对学困生的作业尽量进行面批。
第二篇:五年级下学期数学期末复习计划
一、学生知识现状分析:
第一单元:图形的变换
学生能认识轴对称图形,理解图形成轴对称的特征和性质,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学生进一步认识了图形的旋转,探索图形旋转的特征和性质,能在方格纸上把简单图形旋转90°。初步能运用对称、平移和旋转的方法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部分学生在方格纸上画出连续多次旋转后图形,容易出现错误。
第二单元:因数与倍数
学生掌握了因数、倍数、质数、合数等基本概念,知道因数与倍数等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掌握了2、3、5的倍数的特征。
少数学生混淆了因数与倍数、质数与合数等概念;虽然理解并掌握了2、3、5的倍数的特征,但在综合运用情况较差。
第三单元:长方体与正方体
学生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以及它们的展开图,了解体积(容积)的意义及体积和容积单位,会进行单位间的换算。感受了每个单位的实际意义。掌握了长方体、正方体的棱长和以及表面积、体积的计算方法,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少数学生没有理解表面积、体积等公式的算理,因此实际运用中不能准确使用公式进行计算;还有部分学生对某些实际生活中的特例(如:粉刷教室、游泳池贴瓷砖等)不注意观察实际生活现象,不能正确解题。
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学生理解了分数的意义,明确了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认识了真分数和假分数,知道了带分数是假分数的另一种书写形式,能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者整数;理解掌握了分数的基本性质,会比较分数的大小;理解了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能找出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与最小公倍数,能比较熟练的进行通分和约分;会进行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很多学生“量”、“率”不分;通分时找不到最小公倍数,导致在计算分数加减法时增加无谓的约分步骤;部分学生约分时没有约成最简分数;部分学生不能灵活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第五单元:分数的加法和减法
理解了分数加减法的算理,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计算出结果。理解整数加法的运算定律对分数加法仍然适用,并会运用这些运算定律进行一些分数加法的简便运算。
个别学生在计算出结果后,往往不能对结果进行约分;在运用减法的性质进行简便运算时学生错误率较高。
第六单元:统计
理解了众数的含义及其在统计学上的意义;掌握了求一组数据众数的方法;能根据数据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不同特征;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了解其特点,能根据需要,选择条形、折线统计图直观、有效地表示数据,并能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和预测。
学生在求项数较多的一列数的中位数时找不到准确数据进行计算;在对统计结果进行分析时比较片面,语言缺乏准确性。
第七单元:数学广角
学生通过观察、猜测、试验、推理等活动,在解决找次品这个问题的过程中,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
个别学生在找次品的过程中,往往不能找出最优方法。在解题思路的叙述上也存在一定的困难,不能准确地用恰当的方式来合理解释自己的解题思路。
二、复习重、难点:
复习重点:
1、因数与倍数、质数与合数、奇数与偶数等概念以及2、3、5的倍数的特征,以及综合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以及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解决实际问题,熟练地进行约分和通分,分数大小比较,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以及整数、小数的互化。
3、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4、分数加减法的意义以及计算方法,把整数加减法的运算定律推广运用到分数加减法。
5、体积和表面积的意义及度量单位,能进行单位间的换算,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以及一些生活中的实物的表面积和体积的测量和计算。
6、在方格纸上画轴对称图形以及将简单图形旋转900
复习难点:
1、在方格纸上将一个简单图形旋转900。
2、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的实际运用。
3、生活中的某些实物的表面积和体积的测量及计算。
4、整数加减法的运算定律推广运用到分数加减法。(尤其是减法的性质的运用)
5、根据具体问题,选择适当的统计量(平均数、中位数、众数)表示数据的不同特征。
6、对统计图中的数据进行合理分析。
三、复习目标:
知识目标:
1、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会计算它们的表面积和体积,认识常用的体积和容积单位,能够进行简单的名数的改写。
2、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因数和倍数、质数和合数等概念,会分解质因数;会求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3、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比较分数的大小,会进行假分数、带分数、整数的互化,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约分和通分。
4、进一步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比较熟练地计算分数加、减法。
5、探索轴对称图形及旋转的特征和性质,能在方格纸画轴对称图形及旋转图形,认识众数及作用,会制作复式折线统计图及根据统计图解决简单问题。
能力目标:
1、通过对本册知识的系统归类、整理、综合,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提高解题的正确率。
2、加强对知识点的区别比较,包括纵向、横向的比较。分析知识的意义性质、规律的异同,把各方面的知识像串珍珠一样连接起来,纳入学生的认知系统,便于记忆储存,理解运用。进一步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3、通过复习,进一步加强学生的审题和分析能力,能正确解答各种类型的实际问题。
4、通过复习,提高学生解题的灵活性以及正确性。
四、复习措施:
1、对本册内容进行系统归类、整理,帮助学生形成网状立体知识结构系统,在归纳中,要让学生有序、多角度概括地思考问题,沟通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全面而系统地思考各类问题,同时对该类型知识进行整合。
如:第二单元因数与倍数和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与性质的知识点有着紧密的联系,复习时可将这两个单元合并在一起进行复习。
注意因数与最大公因数、倍数与最小公倍数、质数与互质数等概念的区别与联系。
2、复习内容要有针对性,对学生知识的缺陷、误区、理解困难的重难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复习知识的覆盖面要广,针对性和系统性要强。
如:这样的练习题,始终有学生混淆不清
把一根3米长的木条平均分成7段,每段是这根木条的,每段长米,是1米的,是3米的
这样的练习题要引导学生从数量关系上以及分数的意义上去理解:每段是这根木条的,是把3米长的木条看作单位“1”,把单位“1”平均分成7份,列式为1÷7,所以应填;每段长米,是把3米长的木条平均分成7份,列式为3÷7,所以应填;而从分数的意义上来理解米:表示把1米平均分成7份,取其中的3份,也可以表示把3米平均分成7份,取其中的1份,所以米既是1米的,又是3米的。
3、教师要主动理清知识的体系,分层、分类,拉紧贯穿全册教材的主线,要深钻本册教材,仔细领会编者意图,掌握教材的重难点和学生知识现状,发现学生普遍不会的,难理解的,遗漏的要重点讲。
4、加强作业设计,进行分层练习,使不同层次的学生能学习到不同层次的数学知识。但绝不搞题海战术,不加重学生负担。复习中的练习设计,不是旧知识的单一重复,机械操作,要体现知识的综合性,每天在练习过程中,教师要有针对性让学生尝试做智力冲浪式的题目,体现质的飞跃,训练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创造性。
如在复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有关知识时,对于学困生,要求他们掌握简单的求棱长和、表面积、体积的计算方法,对于优生,可适当增加长方体与正方体的拓展提高练习,如:“切、拼”长方体与正方体后,求表面积和体积的练习,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和解题的灵活性以及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以及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6、加强对学困生的辅导,建立一个优生与一个学困生结对的互帮小组,对学困生的作业尽量进行面批。
五、复习时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要重视查漏补缺。要根据所教班级的具体情况,进行有效的期末复习,对相对比较薄弱的内容要加强复习和练习。
2、要注意区别对待不同的学生。对不同的学生要有不同的要求。注意复习题设计的层次性。
3、要重视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复习过程中去。鼓励学生自己去整理知识,学生与学生之间形成交流与合作。
4、加强复习考试期间的安全教育。
六、复习课时安排:
1、长方体和立方体 2课时
2、分数加减法 1课时
3、分数意义和性质 2课时
4、因数和倍数 1课时
5、图形的变换、统计、数学广角 2课时
6、综合练习: 2课时
第三篇:六年级下学期数学期末测试卷
2018-2019学下学期期末学业水平考试六年级
数学试题
(时间:90分钟
分数:100分)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总分
得分
得分
评卷人
一、填空。
(20分)1、一个数由十个亿,五百零九个万,六个千,七个十组成,这个数写作:()改写成以亿作单位的数是()亿。省略万后面的尾数约是()。
2、14÷()=0.35=():60
=()%=()分数=()成数
3、襄阳市1月某天的最低气温是零下5℃,到了中午12时,气温上升了8℃,该市中午12时的气温为()。
---------------------------------------------------------------密
封
线-------------------------------------------------------------------------------
4、比24千克少13是()千克,40吨比()吨多20%。
学
校
班
级
考
号
姓
名
5、做一批零件,甲每天完成12个,乙每天完成20个,甲和乙完成的天数之比是()
6、在3.14、31.4%、π、3.1(●)4(●)、227五个数中,最大的是(),最小的是()。
7、在比例尺为1:4000的地图上,画一个长为5厘米,宽为2厘米的长方形游泳池,游泳池的实际面积为()平方米。
8、把一段圆柱形的木头削成一个圆锥形的,削去部分的体积是18立方分米,圆锥的体积是()
9、甲数比乙数多15,那么乙数比甲数少()%。
10、一根5米长的铁丝,平均分成8段,每段的长度是这根铁丝的(),每段长()米。
11、一个盒子里有大小一样的红、黄、蓝三种颜色的小球各10个,至少要摸出()个才能保证有两个球的颜色不同。
得分
评卷人
二、判断题。
(对的画“√”,错的画“×”)(5分)1、因为4a=5b(a、b不为0),所以a:b=4:5。
()
2、三角形的高一定,面积和底成正比例关系。
()
3、冰变成水体积减少了110,则水是冰的体积的910。
()
4、一个半圆的直径是d,那么它的周长是12πd。
()
5、自然数(0除外)不是质数,就是合数。
()
得分
评卷人
三、选择题。
(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5分)1、把10克盐溶解在100克水中,这时盐占盐水的()
A、111
B、1011
C、110
D、11102、甲的34等于乙的35,那么
A、甲>乙
B、甲<乙
C、甲=乙
D、以上都不对
3、用一个高36厘米的圆锥形容器,盛满水,倒入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形容器中,水的高度是()
A、36
B、18
C、16
D、124、下面()中的两种量成正比例关系。
A、圆的面积和半径。
B、圆锥的体积一定,圆锥的底面积和高
C、正方体一个面的面积和它的表面积
D、书的总页数一定,已读的页数和未读的页数。
5、两根同样长的铁丝,第一根截去它的34,第二根截去34米。剩下的部分()
得分
评卷人
A、第一根长
B、第二根长
C、长度相等
D、无法比较
四、计算。
(31分)1、直接写出得数。(10分)
2.35+7.65
=
9÷19
=
316×8
=
12.5÷58
=
11-178
=
2.5+
=
+
56×15
=
1.4-0.06
=
21×598
449÷48≈
2、计算下面各题,怎样算简便就怎样算。(12分)
48×—35÷
8.5—(6.5+4.8)÷2.6
(56
+
712
+
38)÷148
26×14+37×0.25+25%
3、解方程或比例.(9分)
:=x:10
5(x-0.3)=28.5
x
+3.2×5=21
五、动手操作。
(10分)1、按要求画图。(每个小正方形的面积都是1平方厘米)(6分)
①
按2:1的比画出三角形放大后的图形B。
②
画出把三角形绕点O顺时针旋转90°后的图形C。
③
画一个与原三角形面积相等的平行四边形。
O
A2、请你描述小华去学校的路线。(4分)
得分
评卷人
六、解决问题。
(29分)1、在比例尺是1:4000000的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地的铁路线长为20厘米。客货两列火车同时从甲、乙两地相对开出,经过8小时两列火车相遇,已知两列火车速度的比是11:9,两列火车的速度分别是多少千米?(5分)
2、王叔叔开一辆小货车从邹城去济南进货。去时空车每小时行90千米,2小时到达。返回时由于载货,每小时只能行60千米,需要多少小时返回邹城?(用比例知识解)(5分)
3、学校有一个圆柱形状储水桶,它的侧面由一块边长为6.28dm的正方形铁片围成。这个储水桶最多能储水多少升?(接缝处忽略不计)(5分)
4、如图把一个直径是20厘米的圆柱体沿直径纵向切开后,它的表面积就增加1600平方厘米,原来这个圆柱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4分)
5、有一个圆锥沙堆,底面周长12.56米,高0.9米,用这些沙铺设一个长12米,宽5米的长方形场地,能铺多厚?(5分)
6、下图是某汽车销售店2019年一月至五月的销售情况统计图。(5分)
请你根据上图,完成以下的填空:(1-4每空0.5分)
①()月的销售量最少,()月的销售量最多,相差()台。
②二月份的销售量比一月份多()台。
③五月份的汽车销售量是三月份的()%。
④四月份的汽车销售量比二月份增加了()%。
⑤你还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2分)
第四篇:一年级下学期数学期末总结
一年级下学期数学期末总结
一学期的时光就这样匆匆忙忙地过去了,回顾这一学期的点滴工作,想说的真是太多太多。古人云:教师是蜡烛是春蚕;今人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来到鸿翔我一直认真学习,深入教学方法、立足现在,放眼未来,为使今后的教学工作取得更大的进步,现对本学期教学工作作出总结,希望能发扬优点,克服不足,总结经验教训,继往开来,以促进教育工作更上一层楼。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可以说紧张忙碌而收获多多!
我担任的是一年级下学期的数学教育工作。
一、备好课 认真备课,不但备学生要学习的新知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并对教学过程的程序及时间安排都作了详细的记录。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并在课上说些和数学有关有趣的事件拉回学生的注意力,课后及时对该课作出总结。
二、增强上课技能,提高教学质量 一堂准备充分的课,会令学生和老师都获益不浅。例如我在讲授《认识时间》的时候,这课教学难度比较大。一年级儿童年龄小,对于时间几点几分是分不不清楚的,不知道到那个数字是几分!为了上好这堂课,我认真研究了优秀教师的教案,找出了重点,难点,准备有针对性地讲。为了突出时间在社会生活中的起着重要作用,我在这方面做了精心的安排。为了令教学生动,不沉闷,我还为此准备了大量的教具,授课时就胸有成竹了。我做了学习认识时间的课件,出示了主题图片,让学生明白什么事分针什么事秒针!它们各是什么样子的,它们是怎样完成它们一天天的任务的。同时,联系学生的日常生活,教育学生要珍惜时间,告诉他们时间是宝贵的!时间是生命,是金钱,告诉他们在平时的时候应该利用好时间,多读些有意义的书,不要光看铠甲勇士和喜羊羊!时间这一单元真的很难学的!在通过课件的演示和实物钟表的演示,他们都知道在钟面上有12个大格,一个大格是5分,一个大格里面还有5个小格,一个小格是1分,钟面上一共有60个小格,就是60分。时针从何一个数字走到下一个数字就是一时,也就是说分针走了整个钟面的一圈就是60个小格,就是60分,也是一小时。通过简单的讲解与演示学生对时间的认识都很清楚。可见,认真备课对教学十分重要。
增强上课技能,提高教学质量,使讲解清晰化,条理化,准确化,条理化,准确化,情感化,生动化,做到线索清晰,层次分明,言简意赅,深入浅出。在课堂上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注意精讲精练,在课堂上老师讲得尽量少,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尽量多;同时在每一堂课上都充分考虑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学习需求和学习能力,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现在学生普遍反映喜欢上数学课,就连以前极讨厌数学的学生都乐于上课了。
要提高教学质量,还要做好课后辅导工作,小学生爱动、好玩,缺乏自控能力,常在学习上不能按时完成作业,有的学生抄袭作业。针对这种问题,抓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并使这一工作贯彻到对学生的学习指导中去,还要做好对学生学习的辅导和帮助工作,尤其在后进生的转化上,对后进生努力做到从友善开始,比如,握握他的手,摸摸他的头,或帮助整理衣服。从赞美着手,所有的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理解和尊重,所以,和差生交谈时,对他的处境、想法表示深刻的理解和尊重,还有在批评学生之前,先谈谈自己工作的不足,要让学生把我当成他的朋友,愿意学数学就是学数学的第一步,只有第一步走好了往后的路才能走好。
三、做好后进生的辅导工作
在课后,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避免了一刀切的弊端,同时加大了后进生的辅导力度。对后进生的辅导,并不限于学习知识性的辅导,更重要的是学习思想的辅导,要提高后进生的成绩,首先要解决他们心结,让他们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之对学习萌发兴趣。要通过各种途径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上进心,让他们意识到学习并不是一项任务,也不是一件痛苦的事情。而是充满乐趣的。从而自觉的把身心投放到学习中去。这样,后进生的转化,就由原来的简单粗暴、强制学习转化到自觉的求知上来。使学习成为他们自我意识力度一部分。在此基础上,再教给他们学习的方法,提高他们的技能。并认真细致地做好查漏补缺工作。后进生通常存在很多知识断层,这些都是后进生转化过程中的难点,在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时,要特别注意给他们补习功课,把他们以前学习的知识断层补充完整,这样,他们就会学得轻松,进步也快,兴趣和求知欲也会随之增加。但是对于成绩好马虎的也不忽视的,这样整体上能达到很好的效果!
四、博采众长,提高教学水平欲给学生一滴水,老师先要有一桶水,尤其是在当今知识更新非常迅速的年代,为更好地适应教学工作。我明白:今天的学习就是为了明天的工作,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就是为了更好地干好教育工作。教到老,学到老,才会永远站在教育领域的前端。在教学中,虚心请教其他老师,在教学上,有疑必问。在各个章节的学习上都积极征求其他老师的意见,学习他们的方法,同时,多听老师的课,做到边听边讲,学习别人的优点,克服自己的不足,并常常邀请其他老师来听课,征求他们的意见,改进工作。五、一份耕耘,一份收获
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期末考就是一种考验。无论成绩高低,都体现了我在这学期的教学成果。我明白到这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在本学期后如何自我提高,如何共同提高学生的数学水平。因此,无论怎样辛苦,我都会继续努力,多问,多想,多向同事学习,争取进步。教学工作苦乐相伴。我将本着“勤学、善思、实干”的准则,一如既往,再接再厉,把工作搞得更好。以上就是我在本学期的教学工作总结。由于经验颇浅,许多地方存在不足,希望在未来的日子里,能与和我共事的各位老师共同参研教学工作,力争取得更好成绩。
今后社会对教师的素质要求更高,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将更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工作,发扬优点,改正缺点,开拓前进,为美好的明天奉献自己的力量。
第五篇:四年级下学期数学期末复习题
一、口算
30×70=
50×80=
23×20=
560÷8=
4200÷6=
720÷8=
1.3-0.7=
4.5+1.5=
5-2.5=
5+5×6=
(25+27)÷6=
63÷9×8=
二
填空
1、今年是﹙
﹚年,共有﹙
﹚天,第一季度共有﹙
﹚天。
2、一般地图是根据上﹙
﹚、下﹙
﹚、左﹙
﹚、右﹙
﹚确定方向。
□36÷5,如果商是三位数。□里最小可以填﹙
﹚,如果商是两位数,□里最大可以填(﹚
4、辆货车上午9:35从甲地出发,下午3:35到达乙地,途中用﹙
﹚小时。
5、5平方米=﹙
﹚平方分米
80000平方米=()公顷
6把下面的数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出来
3.25、3.05、32.5、3.56
﹤
7在﹙﹚填上合适的单位
三年级教室的面积是48﹙
﹚
一块果园的面积是12﹙
﹚
小红的身高124﹙
﹚
一枚邮票的面积是9﹙
﹚
8、□=○+○+○+○
□+○=50
那么□=﹙
﹚○=﹙
﹚
三、判断的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
错误的打“×”
1、整数都比小数大
﹙﹚
2、两位数乘以两位数的积一点是四位数。
﹙﹚
3、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可能是三位数,也可能是两位数﹙﹚
4、边长为4厘米的正方形,周长和面积相等、﹙﹚
5、平年的第一季度有90天
﹙﹚
四、选择正确的答案的序号天灾挂号里1、625×16的积得末尾有﹙﹚个0
①1
②2
③3
④42、一个果园的面积是40﹙﹚
①平方分米
②平方米
③公顷
④平方千米
3、验算有余数的出除法时要看被除数是否等于﹙﹚
①商×除数
②除数×余数
③除数×商+余数4、2010年的上半年有﹙﹚天
①181
②182
③183
④1805、估算
53×77时,把它们看成﹙﹚进行口算比较简便④
A
50×77
B
53×70
C
50×70
五、计算
1、用竖式计算;
748÷5
95×24
35×582、计算:
927+23×5
24÷6×48
57-369÷9
六、估算
32×48≈
86×33≈
42×92≈
623÷7≈
801÷9≈
343÷5≈
七列式计算
⑴
52与123的和除以5,商是多少?
⑵
425乘以23与38的和,积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