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让学生认真倾听论文
让学生认真倾听论文倾听是一种能力、一种素质。人际交往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学会倾听。正如汤姆·彼得斯在其《追求优秀的热情》一书中所说:“倾听是礼貌的最高形式。”古希腊先哲苏格拉底说也曾经说过:上天赐人以两耳两目,但只有一口,欲使其多闻多见而少言。寥寥数语,形象而深刻地说明了“听”的重要性。仔细想想,现在的课堂上,学生的活动多了,讨论多了,可仔细“听”的却少了。这样的课堂教学,不仅导致了学生学习效率的低下,而且也违背了全员参与的原则。那怎样才能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呢?
一、养成良好的课堂倾听习惯
习惯的力量是巨大的。只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内化为学生的素质,对学生的一生产生深远的的影响。如果稍稍留心一下,我们就会发现,现在的课堂上,时常会出现这样的现象:老师讲解时,一些孩子不是埋头做小动作,就是与同学小声讲话;同学发言时,很多学生要么不听,要么很着急地插嘴、抢着答;做练习时,有的学生因不能静心听老师读题释题,而审错题意,或作业不按老师的要求做。看似热闹的课堂,却好象少了些什么?因此,良好的倾听习惯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前提,学生这方面的习惯能得到有益的培养,也为他们的后续学习打下亮丽的精神底色。那么如何才能让学生在课堂上养成认真倾听的好习惯呢?
1.培养良好的听课习惯──听的要求到位
由于低年级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还较差,注意力容易分散,经常会发生听课“走神”的现象;还有的学生往往只注意听老师讲,同学发言时却漫不经心。教师如果不加注意,及时提醒,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到认真、仔细听上,既不利于学生掌握所学知识,也会使学生逐步养成不认真听课的坏习惯。正如前苏联心理学家西?索洛维契克说的:“要想在课堂上集中注意力,我们还是从一年级就学会做简单的事情开始吧:身体坐正,振作起来,做好听课准备……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我在平时课堂上经常使用一些口令:“小耳朵,认真听!”“手放平,身坐直!”“小眼睛,看过来。”等等,进行师生对答。在一开始的语文课上,我就对学生听的姿势给予指导。如:在听老师、学生发言时,要求学生眼睛看着书上或老师出示的教具,不看发言同学的脸,做到神情专一。在必要的时候我也会用眼神、手势、动作来提醒个别走神的学生。低年级的孩子,无论言行还是举止,都是那么稚嫩,但他们模仿能力非常强,具有可塑性。所以一些良好的行为习惯正有待我们做老
师的耐心、正确的引导,让他们逐步巩固并养成。
2.多用激励评价,让学生产生倾听愿望。
即使再平淡的课堂,课堂上总是会有部分学生在某些环节表现出倾听的态度,这时,老师就应牢抓这一契机,真诚而热情地给予孩子肯定与赞赏──“你可真会听”、“你有一双灵敏的耳朵”、“你把别人的话都听懂了,真了不起!”“你听得最认真了,这可是尊重别人的表现呀!”“你听出了他的不足,可真是帮了他的大忙”……一句赞扬,一个微笑,不花时间,不费力气,却能收到明显的效果。这样的激励性语言表现出的是教师对学生言行的关注,对学生的表现发自内心的欣赏。虽然这评价简短,它却使发言者在全班学生前感受到了自己的进步,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更体会到了老师的爱。激励评价不光只局限于学生对于学生之间的倾听,同样更适用于学生对老师的倾听。有些时候我会故意在某个地方讲错,有个学生立刻指出来,于是我就会很开心地奖励那个学生,这让其他学生都很惊讶,由此也激发了其他学生也想认真倾听的动机。在我的课堂教学中,我从不吝啬对学生倾听的奖励。当然,关于激励赞赏的评价远不止这些,老师可根据具体的情况作出不同形式的评价。有时可以用面部表情,各种手势等肢体语言来表示感情,都可以把肯定、赏识和关爱的信息传达给学生。在这种欣赏、激励、赞美的评价形式之下,学生无疑会产生仔细倾听的不竭动力,变得更注意倾听了。同时,奖励要注意及时性、公正性和频繁性。我就在班级里定期举行“金耳朵”评选活动,如此一来学生就有了比较的对象,学习的对象,在互相学习,互相竞争的基础上,才能促成学生倾听习惯的养成,才能保证学生倾听能力的可持续发展。
3.丰富教学内容,让学生感受倾听魅力
事实上,要求学生在课堂上的每一分钟都全神贯注、聚精会神是不可能的。即使同一个人,不同时期、不同背景下,其注意力保持的时间长短及注意点分布情况不同。因此教师要想方设法创设情境,调动学生倾听的乐趣。小学生最容易受情感因素的感染。课堂枯燥乏味,学生的注意力肯定容易分散,那“倾听”也就成了“无源之水”,因此只有结合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结合课题引入一定的故事,诱发学习兴趣,才能让学生在身心充分放松的良好状态下自然地倾听。
(1)通过故事描述 创设情境
倾听对于好动、活泼的儿童来说无疑是无趣的,但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就是要想方设法从这种无趣中寻找和创造乐趣。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是用形象、色彩、声音来思维的。”低年级的教材中,引入许多短小优美的故事,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素材,同时还要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结合课题引入一定的故事,再根据故事情节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并使故事贯穿于教学始终,鼓励学生多讲多说,注意力便自然而然地集中于教学中。例如:在教学《小鹿的玫瑰花》一课时,一开始我就用一朵玫瑰花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向学生强调这玫瑰可是小鹿栽的噢,园子里开满了红红的玫瑰花,在这些的玫瑰花中还藏着一个有趣的故事呢。这样学生一开始就被这一朵美丽的玫瑰所吸引,想去倾听,想去探究。在课中我又通过童话情境再现,让学生扮演小鹿的各种朋友,告诉小鹿玫瑰盛开的情景。这样的情境创设,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整节课都产生了倾听下去的强烈愿望。
(2)通过语言描述 创设情境
教师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描述,可以为学生创设一个安全、轻松的学习环境,使学生更加愿意参与学习活动。例如:在教学《找春天》一课时,我先用优美的言语描述了这样一个问题情境:“小朋友们听,春风轻轻地在唱歌,告诉我们春天来了。可是春天在哪里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跟着春姑娘去找一找美丽的春天吧!”这诗意般的导入一下子把学生带进了春天的美丽情境中,学生们听着这么美的言语,怎能不被吸引呢?又怎能不倾听呢?
二、强化能力训练,让学生掌握倾听技巧
培养良好倾听习惯的最终目标是提高学生的倾听能力,不仅要使学生想听、愿听,而且要会听、听得明白。而学会倾听,需要良好的指导。教学生学会倾听是老师的重要责任。我们的课堂教学中该如何培养学生倾听的能力呢?我主要结合语文课堂教学谈谈对学生倾听能力的培养。
1.让学生在倾听中欣赏
要想把一篇课文读好,对于学生来说并不是一件那么容易的事,所以老师不要过高要求于低年级的孩子。在引导学生进行朗读评价时,应当更偏重于欣赏。如问学生:你觉得他哪里比你读得好?你还想他再读哪一句给你听听?当然也可以适当提一点建议:读得够不够流利?有没有多字、漏字?等等……
2.让学生在倾听中自豪
教材中某些新知识有的学生已经掌握,这样的内容,我们就可大胆放手,让学生当“小老师”给同学们讲解,当学生的角色发生变化时,常会因新鲜感而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和关注。在教学生字的过程中,我时常让学生换位当“小老师”,带领大家读生字、词语。由多名学生充当“小老师”,对于读得认真的学生优先考虑。一些原本基础差且注意力不集中的学生就显得尤为认真。这时“小老师”领得开心,其他学生读得认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3.让学生在倾听中品评:在每次的小练笔后,我先就一位学生的习作进行讲评,接着让学生大声读自己的习作,其余同学认真听,听后发表自己的观点。这个过程学生不单是用双耳倾听,更重要的是要用心去倾听,用心去思考,也在不知不觉中让学生知道小练笔中存在的问题。
4.让学生在倾听中理解、判断
为了让学生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我注意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渗透一些倾听能力的培养的小技巧,比较有效的做法是经常要求学生重复刚才老师或同学说的话,然后再进行评议。例如:“请一名同学说一说刚才某某同学说的是什么,你认为正确吗?”“刚才老师说的是什么?请你再说一遍好吗?”让学生复述别人发言内容,就是在培养学生认真倾听的习惯。
总之,学生认真倾听的习惯不是一朝一昔养成的,在平时的教学中,只要我们每节课都有意识的重视学生倾听习惯的培养,从细微之处入手。学生倾听能力的培养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但是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让学生学会倾听。在实施新课程的今天,每一个教师都应该为这个目的去思考、去实践、去探索。
第二篇:让学生学会倾听
如何让学生学会倾听
课堂上,我们总以”学生发言积极,课堂气氛活跃”,作为评价一节课好坏的标准,其实正如日本东京大学研究生院教育学研究科教授、教育学博士佐藤学在《静悄悄的革命》一书中提醒老师“不是听学生发言的内容,而是听其发言中所包含着的心情、想法,与他们心心相印。应当追求的不是„发言热闹的教室‟,而是„用心的相互倾听的教室‟”教师学会倾听,可以为学生营造一个安全的成长氛围,自己的生命也在倾听中理解与丰富。
一、倾听应该真诚真实
教育过程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相互倾听与应答的过程,是师生、生生之间交流互动的过程,教师真实的倾听,不是仅用耳朵在工作,更多的是心的敞开与吸纳,只有心灵才能发现外在肉眼及感官看不到、听不到、摸不到的最珍贵的东西。但留心观察课堂,可以见到许多关于倾听的生命元素流失的状态。
1.心不在焉。课堂上,老师提问时,许多学生举手,被点名回答的同学昂起胸脯很兴奋地说着。可是老师一会儿眼睛紧盯着书本,一
会儿目光游移不定,一会儿忙着板书,或者,在学生回答的中间含含糊糊的发出一些“奥、啊“的言辞敷衍了事。有些连学生说完了没有都不甚了了。等教师完成自己的教学准备,轻描淡写的将刚才问题的答案说一遍,就继续下一环节的教学活动。至于那个回答问题的学生,则被不知不觉的遗忘了。
2.拦腰截断,由于课堂教学是在一定的时间内活动的,于是,有些教师为了“节约时间”“提高课堂效率“,总是在潜意识深处,要让学生能直截了当、简洁明了的回答问题。单处分时做选择题或是非判断题,否则很难如老师所愿。时间与教学任务的焦虑感让教师失去了倾听的耐心,他们常常迫不及待的打断学生的话语,很少去注意学生是否显得不安与不自在。
3.断章取义,自作解人。一位老师在上《幸福是什么》引导学生读导读要求:学习这篇课文,想想,三个孩子是怎样寻找和认识幸福的?再谈谈你对幸福的理解。当孩子们结合自己的生活谈幸福是什么时。有的孩子说,幸福就是有一个温暖的家;有的孩子说幸福就是和爸爸妈妈在一起;有的说学习是一种幸福;有的说帮助别人是一种幸福,有的说和朋友在一起感到好幸福。
学生们的体验可谓五彩缤纷,可教师为了突出中心总结道:对,我们就要像文章中的孩子一样,因为,幸福就是帮助别人,否则一切都不幸福。扪心自问,幸福真的只是这么狭窄吗?孩子们所说的教师听而不闻,那么幸福的感觉被书中的观点轻而易举的代替。这就是在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心中已经有了既定的答案,于是,孩子们讲得再有道理,再精彩,与“我”不符就不理,与“我”相同就赞同。诸如此类的倾听,在课堂上层出不穷,他使我们课堂生活的魅力与吸引力日渐衰减。所以老师在聆听时,应该知道何时保持沉默,何处应该给予支持,以及如何提出一个问题,以便让双方分享的思想和感情的意义更加明了。
二、倾听应该尊重学生
从知识的占有量来看,学生的储备可能会有不足,所以他们在课堂上的发问,有时听起来会很幼稚,甚至是错误的。作为老师,当学生的见解、行为出现错误时,如果老师能够充分尊重孩子,以平等的态度对待他,就会让学生获得信心与鼓励,这方面,于漪老师的课就给了我们有益的启示。于漪老师有一次讲《宇宙里有些什么》,让学生自由提出疑问,有一名学生问道“课文中说这些恒星系大都有一千万万颗以上的恒星,这里的万万是多少?”话音刚落,大家都笑起来,提问的学生也后悔自己提了一个如此简单的问题,深深地埋下了头,于漪老师见状,微笑地说:“同学们不要笑,也不要小看了这个问题,它里面有学问呢,谁能说说这里面的奥妙?”于老师这么一问,课堂上一下子沉寂起来,大家开始思考,过了一会儿,一个学生站起来说:“我觉得万万读起来响亮许多,顺口许多。”另一个学生说:“其强调作用,好像万万比亿多。”于老师在确认没有不同看法时,总结道:“通过对万万的讨论,我们了解到汉字重叠的修辞作用,它不仅读起来响亮,而且增强了表现力。那么今天这个知识的获得,应感谢谁呢?”大家不约而同地把目光集中到刚才发问的同学身上,这个学生也如释重负,针对这个学生提出的层次较低的问题,如果老师引导不好,就有可能造成课堂混乱,引起学生注意力的分散;对于提问的那个学生而言,自尊心、上进心必然受到伤害,很可能从此以后再也不敢提问题了,于老师的高明之处就在于面对学生提出的哪怕是看起来幼稚的问题,也能够不讽刺,不嘲笑,化腐朽为神奇,变幼稚为有益,使学生受到鼓舞和激励,感受到平等与尊重,提高了学习的自信心,也使全班同学受到了一次尊重他人的教育。
三、倾听应该善于引导
教师在课堂上的倾听如果只是充当一般的旁听者,或者在参与学生的对话是缺少对学生的专业引领,课堂上出现了学生喜欢说什么就说什么,说什么都有道理的现象,就会使学生因缺乏对教材文本的解读,缺乏从字词到内涵的深层体验,造成教学场面虽“十分热闹”但学生的认知在原有的水平上徘徊,最终导致对话的低效或无效。这种现象的形成一方面是没有真正理解倾听的实质,另一方面是由于教师没有把握好生成性教学的种种前提条件,没有认真备好课就走上讲台,因而对学生的发言无法作出较为准确的判断而有意回避,让学生自由漫谈而有意不进行引导。倾听是一种主动的行为,倾听的核心是思考。教师倾听时,需要伴随着观察、辨别、选择的过程,需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出教育的决定,或是肯定后的点拨,或是以此展开的议论,或是借景抒情,借题发挥,或是沉静中的回味、思索。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既要让学生发出自己的声音,又要以个人的经验丰富学生的思考,适时地引导学生思考,这就要求教师要加强对新课程理念的学习与理解,准确把握精神实质,系统研究教材内容和认真分析学生的知、情、意等的实际情况,对教学过程进行规划和设想。将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与思维的最优化相结合,使学生获得一个比较正确的结论。
倾听不仅是一种教学技巧,还是一种艺术,更是一种智慧,它是促进师生生命共同成长的凭借,学生在教师的倾听中体验到生命的被关注、被理解和被尊重;教师在倾听中感受到生命的丰富,师生在倾听中实现着成人与孩子的教学相长
第三篇:让学生认真听课
让学生认真听课
老师们一直再探讨“学生上课不能认真听讲”这个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尤其是独生子女家庭的不断增多,众所周知,越是独生子女,他们的个性就越强,身上的毛病也越多。当这些“小皇帝”“小公主”成为学生后,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就是上课不认真听讲,听课效率低。如何根据他们的特点,对他们采取针对性强的教育措施,促使他们“旧貌换新颜”,很值得我们大家去探索。我通过自己的教育实践,觉得可以从以下方面来对他们进行教育:
学生上课的注意力不集中,精力容易分散,这非常影响他们的听课效果。有一次,我正在讲课,突然眼角的余光发现某生正在玩弄小玩具。我随即停止了讲课,把这位同学叫起来,问他我刚才讲的内容。他没有听,当然回答不出来。我也没有批评他,而是告诉他,接下来要认真听讲,下课后我还要提问,就让他坐下了。这节课剩余的时间,我发现他都在认真听讲,没有再分神。下课后,我提问他讲的内容,他果然都顺利地答下来。我及时鼓励了他,并希望他坚持下去。他自信地点点头。一段时间后,这个学生有了明显变化,成绩也进步很快。我认为,提问题法可以有效地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听课上。
中国有句俗话:此时无声胜有声。对于上课不专心听讲的学生,有时采取“目视法”也是很有效的手段。我在课堂上,对于那些爱和他人说话的学生,经常使用此法。实践证明,当教师一直用双眼注视着问题学生时,他们往往能够迅速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并及时做出调整,集中注意力,认真听讲。很多情况下,教师严厉的批评,还不如一双会“说话”的眼睛。对于不专心听讲的学生,教师在讲课时,可以边讲课,边走下讲台,走近他的身边。在此时,教师并不必刻意去做什么,也不必对他进行任何形式的批评,他会意识到,老师靠近他,其实就是对他的一种无声而有力的规劝,他的不专心听讲的缺点也会随之改正。
第四篇:如何培养孩子认真倾听
《如何培养孩子认真倾听》
课题实施方案
诸城实验小学王勤玲
一、问题的背景提出
新课标对小学生提出的倾听要求:低年级能听别人说的一段话或简单的事,养成认真听话习惯。可是,低年级的孩子并不喜欢听同学的发言,当老师提出问题后,很多孩子虽然善于思考,勇于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观点,但是对于其他同学的回答往往不会专心的去听。当老师在讲授新课时,有的孩子常常坐不住,腿脚不停地摇晃,手里不断摆弄着铅笔、尺子等东西。有的孩子看似非常遵守课堂纪律,坐得端端正正,其实如果点名回答,他却回答不到点子上,根本不知道老师在说什么……这种现象,与孩子年龄小、自制力差和班额大有一定的关系,但也反映了低年级的孩子没养成认真倾听的良好习惯。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课堂学习效率。所以说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十分重要。其听力理解、记忆方面的能力差异,教者应做到心中有数,并针对差异采用相应的方法来培养其倾听能力,从而缩短学生间倾听水平的差距,促其懂得倾听、乐于倾听,最终善于倾听。通过本课题研究进行改善,从而缩小学生之间的倾听的差异,提高学习水平和学习效率。
二、课题的界定及理论依据
倾听能力主要包括主动、耐心地听别人讲话的能力和理解他人口语表达的信息,能在头脑中将语言转换成意义的能力两部分。它包含两个层面:一是静心地听;二是边听边思考:主要包括主动性理解、批判性接受等方面。听力和理解是倾听能力的基本要素。一个会倾听的学生能在瞬间捕捉、筛选信息,并随即展开联想、想象,形成个人评价。这一系列的心智活动均需在瞬间完成,这种能力也是必须经过训练的。学生听力理解、记忆方面的能力差异,教者应做到心中有数。本课题着眼于当前教育心理学的联结理论,立足于本校的课堂教学实践,力求对学习联结理论与认知理论中关于学生倾听学习习惯的养成,以及由此拓展的关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策略理论作尝试性的探索。学会倾听并养成习惯是学生必备的的一项重要学习技能。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创设有利于学生倾听的课堂氛围,组织有吸引力的语言,使学生懂得倾听、乐于倾听,最终善于倾听,提高倾听能力。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
1.培养学生在学习(课堂或课外)时的自我监控和调节能力,从而形成良好的学习行为。
2.准确把握低年级学生倾听能力的现状。同时,照顾差异,针对学生倾听差异探索低年级学生倾听能力培养的方法途径,以求达到新课标对小学生提出的倾听要求。只要因材施教,就可以缩小学生之间的倾听的差异,最终善于倾听,提高倾听能力。
3.培养学生良好倾听习惯,让“听”的习惯养成,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四、课题研究的内容
1、低年级学生倾听现状的调查研究
研究一、二年级学生倾听能力水平的差异以及发展的情况。通过调查分析,了解学生听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良行为,发现学生在听课过程中的积极因素,以加强对低年级学生听课习惯培养的针对性。
2、对一年级小学生听知能力和习惯特征的研究
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生活、学习的实际情况,研究制定具体的听课习惯培养目标。这一目标必须着眼于培养学生基本的学习习惯和创新习惯,促使学生主动发展、创造性发展。
3、培养学生良好听课习惯的策略研究。通过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寻求一套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途径和措施。
五、课题研究的过程与方法
本课题研究的思路是根据通过计划、调查、分析与研究反思等环节,具体研究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1、前期准备阶段(2012.5-2013.3)
本课题研究以行动研究方法为主,了解与本课题相关的研究现状,为课题研究提供科学的依据,并认识本课题的研究价值,形成课题研究方案。
2、实施研究阶段(2013.4-2013.6)
综合运用调查研究、行动研究等方法,调查了解低年级学生倾听能力的现状,通过对倾听的差异分析,研究低年级学生倾听能力培养的方法途径。
3、总结、结题阶段(2013.7-2013.10)
运用经验总结等方法,对研究材料进行收集整理,撰写课题研究论文,完成结题工作。
六、课题研究的预期成果
调查报告、论文《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倾听习惯的方法与策略》、教学案例、结题报告等。使学生最终达到能在听中解惑、听中积累、听中成长,逐步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从而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第五篇:让低段学生学会倾听
让低段学生学会倾听
——刘国环
低段孩子受年龄特点影响,注意力不够集中。课堂中对于其他学生的发言不会倾听,以致于重复回答问题,重复观点意见的情况时有发生。甚至于少数潜能生不会听,不能通过听别的同学的回答学会怎么去做,解决问题。在进行小组活动时,低段孩子同样存在不会倾听,听的不够全面的情况。
带着这些问题,我参加了杭州师范大学承办的小数国培班。在培训的过程中,这些疑问我得到了一定的感悟。
在课堂中我进行了一定的尝试,这种情况得到了一定的改变。
一、个别发言
因为以前在别的同学发言时,存在其他同学叽叽喳喳、在想提的问题、在做要求做的题目等情况。所以课堂中当请某个同学(暂且称同学A)发言时,我先要求A学生环视全班,看有没有同学没有准备好倾听。如果发现有同学讲话或还在做其他事情的情况,他所在的小组就减1分,减的分就相应地加给A同学所在的小组。(通过几次这样的强化训练大部分学生在我稍做提醒后能马上做好准备倾听)
在A同学回答问题前,我明确提出以下两个要求:
1、认真、耐心听A同学回答完。
2、如果你和A意见一样,等会就不用再举手,如果有其他意见或者对A同学有补充可以再举手回答。
A同学回答后,我会问其他同学:“你听明白了吗?”。可以请B同学重复或用自己的话理解A同学的话。
对于牵涉到概念问题,重难点的问题的回答,我会多请几位同学重复,在重复几次这样的活动中,对于重难点的击破比较有帮助。
通过课堂中这种形式的倾听训练学生对于如何倾听个别发言有了一定的感知,以前那种老师当发言学生的传声筒的情况明显改善。
二、小组讨论的建设
在以后的课堂教学中,我准备分步进行以下训练:
1、从“两两讨论”开始练习倾听
要求各小组同学两两结对,A同学说,B同学必须认真倾听。然后转换角色,B说A听。
2、“4人一组讨论”
当大部分同学能做到“两两讨论,互相倾听”之后,我再准备进行4人为一小组的讨论,同样采取一人发言,其他同学认真倾听的形式。相同意见保留,不同意见摆出来大家讨论。
3、“6人一组讨论”
在“4人一组讨论”建设完成较好时,可以着手进行“6人一组讨论”,人员安排就按现在课堂所采取的小组形式进行。讨论问题着重于基本概念的明了与清晰,重难点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