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随笔写作的引导与交流

时间:2019-05-13 20:13:1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谈谈随笔写作的引导与交流》,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谈谈随笔写作的引导与交流》。

第一篇:谈谈随笔写作的引导与交流

漫谈随笔写作的引导与交流

易中天教授曾评价当前中学生有“三怕”:一怕写作文,二怕文言文,三怕周树人。看来,写作的确成了当代中学生的难题之一。目前多数中学生把写作看成是难以应付的苦差使,每逢作文课,颇有大难临头之感,苦不堪言。问其原因,答曰:实在是没有什么可写的。怎样才能消除学生对作文的畏难情绪呢?我认为应从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出发,学生对写作的兴趣不是生来就有的,需要教师指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培养。

随笔是写作练习的一种重要方式,它比日记、周记少了许多限制,自然大受学生欢迎。随笔原本是一种散文体裁,篇幅短小,表现形式灵活自由,可以抒情、叙事,也可以评论。而在“随笔写作”中的随笔则另有一番含义:随时随地、随遇随历、随感随记、随读随议、随改随展,无论字数多少。篇幅长短,只要是随手下笔而成的文字都是“随笔”。要求学生写随笔,应鼓励学生写真人真事,抒真情实感,长话长写,短话短写,无话就干脆别写。切忌无病呻吟,矫揉造作。叶圣陶先生说:“凡是干的、玩的、想的。觉得有意思就记。一句两句也可以,几百个字也可以,不勉强拉长,也不硬要缩短。”一定要向学生讲明,随笔是“我要写”而并非“要我写”。如果在随笔练习中安排硬性任务,要学生每周必须写多少多少字,本来是学生非常喜欢的一种方式,就会令学生产生反感,应付了事,也就无法达到在随笔练习中巩固作文兴趣的目的。当然,随笔练习也绝非完全随学生所欲,教师应当加强引导,让学生充分认识到随笔练习对于提高作文水平的重要性,从而自觉主动地进行随笔练习。

叶圣陶所说:“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流个不停息。”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生活也是学生作文永不枯竭的源泉。学生作文能力的欠缺,很大程度上由于是学生生活积累的欠缺。“言之无味”是表达技巧的问题,而“言之无物”则是因为生活积累的欠缺导致思想的贫乏。试想想,如果给城镇学生出个作文题目“农忙季节”,他们能写好吗?在教学实践中,应当向学生讲清楚留心生活的重

要性,要求学生从生活中发现问题,寻找作文的素材,而不应当闭门造车。要教会他们如何观察生活,会从生活的点点滴滴中提取有用的信息,用手中的笔记录下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有趣的、有意义的、或伤感的、或快乐的等事情,从一些微小的事件入手,从与我们联系最紧密的方面下笔。如果学生能养成留心生活的好习惯,不仅能在观察生活的时候积累起丰富的写作素材,而且会在观察生活的时候,由于生活的丰富多彩而产生表现生活的强烈欲望,激发起浓厚的作文兴趣。要求学生留心生活、观察生活,就要想方设法激发起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学生去关心身边那些普普通通的人和平平常常的事,用细腻的心灵去寻觅真善美的所在,去挖掘生活中的智慧和哲理。

生活是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有真情实感。可以说,不吃梨子就不知道梨子的滋味。哪个不想到奔腾不息的河流中去飘流一番,体验那种惊心动魄的感受?有了这样一次飘流,有了这样一种体验,就会有创作的素材,就会有写作的激情,文章也就会有真情实感。写作前,我们可以让学生做一些亲身体验活动,譬如让学生捡个石子带来学校,仔细观察它的形状、颜色,敲敲它,听听它的声音,粉碎它,分析它的质地,再通过看、摸、听、敲加以联想,挖掘出它更深层的含意。做些这样的实践活动,学生写作起来是一定会感兴趣的。诸如此类的活动,我们可以多搞一些,如让学生捡一片树叶,摘一朵小花,捧一抔泥土等,观看它的形状和颜色,尝一尝它的味道„„学生自己亲身体验的东西,印象一定是深刻的,自然而然就可以把他所见、所闻、所感写出来。可以说,体验生活是兴趣的需要,是写作兴趣的源泉。

让学生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题目内容来写。学生选定题目后,为了激发起他们写作的兴趣,我一般要根据学生选择的题目,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让学生在下笔写作之前先说。说说各自的写作计划,谈谈每个人在这方面积累起来的材料。通过这个过程,学生们互相学习,相互借鉴,不仅能共同提高,而且由于在说的过程中诱发出了强烈的表达欲望,在兴趣的推动下,学生们写起来不再感到头疼,写作水平也就能逐渐提高。

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每周利用一节课,让学生当堂交流随笔,学生互评,选出部分评奖鼓励。人有个普遍的缺点就是喜欢挑别人的毛病,如果这个特点在修改中加以合理利用那将会取得很好的效果。在批改中,让学生参与评改,采取互批互改的形式。要求学生批改时做到:先通篇读,看是否符合要求,再一句一句认真读,找到不通顺的句子、不恰当的词语、错别字、用错的标点符号等,并用圈、点等符号标出,最后写上对这篇随笔的简评。这样基础好的学生与基础薄弱的学生对调批改,写得差的学生改到好的随笔时,可以从中学到方法,受到启发,得到提高;写得好的同学改到写得差的,也从中得到教训。实践证明,让学生自己评改会使学生逐步养成爱动笔的好习惯,十分有利于调动他们的写作积极性,天长日久,就会自然而然的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

经过以上多个环节的修改后,最后还得需要学生自己消化吸收,对自己的随笔进行斟酌,修改成一篇优秀的文章。

随笔写作“随心落笔,修改成文”的理念,能切实提高写作水平的训练模式,一定会在作文教学中发挥它日益明显的功效,一定能突破初中生写作中的难点。相信,经过我们不懈的努力,持之以恒的积累、练笔,每个学生都能在阅读理解、写作上取得不同程度的进步,尝到随笔的甜头。

第二篇:阅读与写作的教育随笔

阅读与写话

教学随笔

低年级的写话是整个作文教学的起步阶段。在二年级语文教学中我比较重视学生的说话和写话训练。

运用所学进行联想,把所学过的好词用到自己的生活中。先说后写,展开精妙的想象。一堂语文课,让我发现了学生们都有一对想象的翅膀,都有一个多彩的想象世界。在学习《语文园地二》时,我出示了以下几个词:雷声大作 倾盆大雨 阳光灿烂 随风舞动 芬芳扑鼻 黑白相间要求学生用上一两个词说句子,看是说得好。学生们纷纷发言,小机灵鬼乔赛北一开始不动声色,等同学们说的差不多了便举起了手。我赶紧叫他回答,每次他都能妙语如珠,我想今天肯定有不同凡响了。只听他条理清晰地说到:“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我带着我的黑白相间的小猫到花园玩。花园里的花芬芳扑鼻,每朵花都随风舞动。正在这时,突然,雷声大作,下起了倾盆大雨。”我的心随着他的发言花儿怒放,仿佛能看到他那对彩色的想象翅膀,也似乎感受到了他描绘的那个多彩的童年。全班学生也禁不住为他叫好。

孩子们的说会话能力训练是写话训练的前奏,在每节快乐的说话过程中学生都能打开想象的翅膀,活跃思维,为鞋话做好自然的铺垫,写话也不再是件苦差事。

第三篇:小学三年级阅读与写作交流材料

阅读与写作交流材料

西向二街小学 靳培培

一、教给学生阅读方法

(1)读。读内容,知其概要。

(2)查。碰到不懂的字词查字典,结合上下文理解它的意思。

(3)划。给优美的、含义深刻的句子加点划线。

(4)摘。摘抄好词佳句。

(5)想。读后思考所得所感。

(6)记。背诵精彩片断、优美范文。

二、重点引导学生积累语言材料──收集好词佳句

我们三年级语文教材所选的每一篇范文都很优美,每一篇课文里都有很多好词佳句,教师要鼓励学生每学一篇课文都要把好词佳句用一个本子摘录下来,每天背一个优美词语、一个优美句子。还要鼓励学生课余多看课外书,把课外书上的好词佳句也积累下来。要学会应用,鼓励学生每天用一个优美词语说一句话,每次在习作时,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有新鲜感的词句。

三、用好课文补白和仿写。给有些意犹未尽的课文进行想象补白。如学了《小摄影师》一文,想象这个故事后来怎样,学生想象丰富,续写的生动。让学生用心的去品味,然后去具体仿写一段,往往会对学生的写作水平的提高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学习了《翠鸟》第一自然段后,孩子们能感受到作者如何描述翠鸟颜色非常鲜艳,知道了是按先概括后具体的写作方法,这时我便引导孩子们选择一种自己喜爱的鸟,仿照这一自然段描写的方法按先总后分的段式写一写鸟的外形孩子们个个争先恐后从他们手中写出了各种和样美丽的鸟儿。

第四篇:“山水”话题作文写作引导[范文模版]

“山水”话题作文写作引导

【话题在线】

山水是大自然的灵魂,正是有了山山水水,大自然才充满了神韵和灵气。奇山异水、灵山秀水、真山真水都会让我们流连沉醉,心有感触。“智者乐水,仁者乐山。”山水之乐,古已有之。欧阳修的《醉翁亭记》,郦道元的《三峡》,吴均的《与朱元思书》都是描写山水的精品之作。观山水之景,赏山水之画,品山水之诗,“山水”已成为人们心灵深处的情结。请以“山水”为话题,联系自身生活积累和思想感情,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诗歌16行以上)。【话题点拨】

这是一个很宽泛的话题,只要是与“山水”有关的经历、体验、感悟都可以写。怎样对待这类话题作文呢?应根据自己的写作积累和经历选择擅长的文体。如经历过与山水有关的事,熟悉与山水有关的人,可以写记叙描写为主的文章。如果擅长写赏析,可以选择写自己赏山水画的感受、品山水类文章的心得。如果擅长抒情议论,可选择写对山水的感悟和思考。【思路轻启】

思路一:结合材料的提示,具体写某处的奇山异水或灵山秀水或真山真水。通过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将山水美的意蕴、自我心灵的净化、思想的升华、性情的陶冶等内容凝聚在笔端,铺陈于纸上,较好地表现出自己心灵深处的山水情结和审美感受,并以此为载体深情寄托和抒发自己对故乡的热爱之情。

思路二:既可以尽情描绘和展现山的外形美——雄伟、巍峨、绵延、峻峭、苍郁;也可以深入挖掘和领悟山的内在美——深邃、刚毅、质朴、谦和、坦诚、刚直不阿、不慕富贵、不嫌贫穷,有较强的包容性和阳刚之美。既可以描写水的喜怒哀乐以及勇往直前,刚柔并举、清浊兼容的性格,也可以点击她苍凉的历史,憧憬她美好的未来。这样,既可以表现自己对美好事物的渴求和赞美,也可以由此联想和挖掘出对人生有益的启示,从而更好地激发自己对人生作进一步的思考和感悟。

思路三:可以立足于自然和谐、生态平衡的高度,联想到“无锡太湖水质污染事件”写山水带给你的困惑、忧思、失落的心情和今天危机四伏的艰难处境。也可以运用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来描绘山水等自然生态超然尘世、返璞归真的理想蓝图。其目的是:呼唤人们增强环保意识,致力于创建人类美好的家园。

思路四:可以写围绕山水或以山水为中心线索而展开的那些感人故事以及可歌可泣的人物。

思路五:可以通过独特的视角,运用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写写山水给我的启示、山水引发的思考和联想、我与山水的对话、我对山水的敬仰和礼赞、山水在我心中的位置、山水与人类的关系

思路六:可以写自己对“山水文化”情有独钟的喜爱之情、感悟之得、探究之趣、研究之果。如赏山水画的感受、品山水诗的心得、介绍一些有关山水的文化知识„„ 【支你一招】

话题作文可选择的文体越来越丰富,诗歌、散文、小小说、日记、书信、寓言、童话、对话录、科普故事、调查故事、读后感、观后感等均可出现。选择什么样的文体最为适合,这既要看自己所选的文体与作文题是否吻合,在写作时是否有利于挖掘和表现作文题的深厚意蕴;还要看所选的文体自己是否熟悉,在作文时是否有利于选取材料,是否有利于较好地表明自己的思想感情。

文体选得准、用得好,常常会收到理想的的表达效果;选得新、用得巧,常常会产生万绿丛中一点红的突出效果。当然,这里需要强调的是:不要片面追求形式的新、奇,形式和内容应该尽可能完美地结合。否则,就会有华而不实或“新瓶装旧酒”之嫌。

就“山水”这个作文话题而言,可选用的文体推荐如下(供参考):

1、记人叙事的———记叙文、叙事性散文、小小说、童话、民间故事、科普故事。

2、写景抒情的———游记、写景抒情散文。

3、介绍事物或事理的———说明文、解说词、调查报告。

4、议论说理的———议论文、杂文、读后感、讲演稿、诗评、画评。

【精品展示】

三 峡 之 游

昨日曾梦想三峡一游,今日便梦想成真。乘坐“江渝115号”,乘风破浪,来到三峡之口,白帝城之下。隐没在绿林丛中的白帝城,像个害羞的小姑娘,只露出半边脸。刘备曾在此据守,这里住过多少猛将大帅,本应当气势不凡,今日一见,怎如此害羞?

我曾欣赏过桂林山水之清秀,目睹过大海之静谧与疯狂,却一直猜思三峡风光,向往三峡美景,今见三峡,方知长江之秀丽,祖国山河之旖旎、壮美!

三峡口,两座擎天柱石,上悬下削,壁立对峙,“两峡相抱如门阀,一穴大风从中出”;“众水聚万涪,瞿塘争一门。”全川之水汇于门下,夺路争流,激起巨波,发出怒吼,更添夔门之雄伟壮丽。

三峡的山——险。危险兀立,拔地而起,这里有“西控巴渝收万壑,东连荆楚压群山”的雄伟嵯峨,又独具“高江急峡雷霆斗,古木苍藤日月昏”的险峻磅礴。身处其间,刹时变得渺小异常,有一种“峰与天关接,舟从地窟行”的感觉。船行江面,抬头仰望,只见一线天光,几口悬棺挂于半空中,那古老的传说,给三峡更添了几许神秘……

三峡的山——秀。千山一碧,青翠苍莽,有如龙翻腾,有若凤展翅,有似青屏障,真是无奇不有,各展英姿。“神女峰”是群山中的佼佼者,“她”孤峰突起,高它山一筹,似亭亭玉立的少女,正眺望远方……

江水匆匆,细雨飘洒,江面白帆点点。山间饮牛牧羊,空中云霞悠悠,比画卷生动,比仙境美妙。待红日探出头来,***已过万重山。川江号子雄浑的音符合着惊涛拍岸,化成山之魂,水之魂。山衬托水,水依托山,向人间呈现它的种种妩媚和雄壮。我赞美长江,它有无限的源泉;我依恋长江,它有母亲的情怀。

“嘟——”一声响亮的汽笛,把陶醉在美景中的我惊醒,望眼前的青山、绿水,缕缕诗情,悠悠画意,尽在其中。

感谢你,三峡的山,三峡的水!是你,令我领略到祖国山河的雄姿!是你,令我陶醉在祖国的青山绿水之间!

(选自《全国名校作文精品大全》作者:杨

松)

[点评]读《三峡之游》一文,就像是欣赏一篇带文言韵味的游记散文,令人陶醉于作者用心体味出来的三峡美景之中。作者运用拟人、排比、比喻等多种修辞手法,生动地描绘出三峡山水之特色;文中多用短句,使文章显得活泼精练而又内涵丰润;最可取的是引用大量描写山水诗句,并穿插一两个历史故事和神话传说,使文章在诗情画意中又增添了一份古韵。

第五篇:如何引导学生收集写作素材

如何引导学生收集写作素材

【摘要】 作文是人们系统地表达知识和经验,思想和感情的书面语言形式,是学生语文水平的综合体现。初中学生对任何事物充满着新鲜和好奇,独立追求与感受的个性日益突出,但学生大多生活单调平淡,再加上阅历浅,观察力弱,不会集材,不会措词,所以他们写起作文来,觉得无话可说,没活可写,从而失去了写作的兴趣。因此,教师要采用合适的方法进行教学,指导他们养成从观察、发现、感悟生活以及阅读文学作品中积累素材的习惯,使他们有物可写、有话可说、有情可诉,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保证他们对写作有持续的热情和兴趣,【关键词】作文教学 观察发现 积累素材 感悟生活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又是语文教学的难点,作文教学效益的高低也是语文教学效益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作文是学生个性心理的独特反映,能全面的反映一个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社会阅历和知识水平,学生写作能力的高低是学生语文综合能力高低的体现。当我们阅读经典文学作品时,常为它们的旨意高远、博大精深、搜罗丰富而感叹,而每个学生也想妙笔生花,写出文情并茂的有创新的好文章,但是,现在的学生普遍感到作文难。难在哪里?难在取材上,不知写什么;很多学生写作文时,常会觉得无素材可写,无感情可抒。所以,学习写作,应先从搜集、积累材料着手,尽可能地占有丰富的资料,只有做到这点,再运用写作的方法和技巧,善于思索,就能写出言之有物的文章。那么,鲜活的写作材料究竟是从哪里来的呢?

要想提高初中学生的写作水平,须靠我们教师指点和引导。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入写作境界,开启心门,做到笔至文来,思如泉涌呢?本人经过多年教学实践的探索,认为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设置特殊巧妙的情境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而学生大多生活单调平淡,没有酸甜苦辣的刺激,再加上阅历浅,观察力弱,因此,他们很难深入细致地去观察感悟生活,写起作文来,觉得无话可说,没活可写。

在作文教学中,为使学生迸发灵感的火花,点燃写作激情,教师要注重开发课程资源,为学生组织丰富多彩的语文学习活动:或讲故事、或举行竞赛活动、或玩有趣的游戏、或调查实践活动等等,使学生在活动中观察,在活动中感悟,来丰富生活和语言积累。并根据学生对事物的认识是感性的特点,适时设置巧妙的情境,让学生亲身参加实践活动,使学生形成强烈的心理刺激,产生剧烈的情绪反应,再让他们写出经过和感受,自然是兴趣盎然。如:我们在学习古诗文后课前抽查已成惯例,在学完《杜甫诗三首》后,下节课准备上心理描写训练课,刚好有几位老师来听课,学生认为老师不会检查背诵,我照例宣布检查背书,在学生面面相觑,气氛凝重之时,我抽查了两位同学,一位性格外向,大胆活泼,一位性格内向,胆小羞怯。可想而知,在那种特殊氛围中,两个学生的反差有多大!在这情境中,我鼓励学生做一回“心理专家”,要求学生拿起笔来,描写两位同学的心理活动历程,同时鼓励那两位学生也描写自己的心理,然后交流,看看谁写得准确。课堂立刻活跃起来,随即而来的品读、点评更使学生的热情到了极点。教室里不断爆发出笑声和掌声,学生对内心独白式、描写结合式的心理活动描写方法的应用也到了极至。因此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巧设特殊情境,在激发学生写作兴趣方面能收到奇效。

二、观察发现,捕捉信息

其实,不是学生生活中没有素材,而是他们缺少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正如法国雕塑家罗丹说过的一句名言:“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要想有所发现,就离不开观察。的确,没能用心去观察、去发现,怎么能写好作文呢?因此,教学生学会观察、善于发现生活来积累素材是学生写好作文的基础。

观察是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重要途径,是写作前重要的准备工作之一,是学生收集写作素材最主要的方式。鲁迅先生说:“如要创作,第一须观察。”这说明了观察的重要性。观察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文章的品质。教师有效指引学生观察,学生一定会有更多的发现,素材储备也会变得更加丰富,学生收集到与众不同的素材,写出来的文章自然不落俗套。观察指导可以从这几方面进行:一是要有独特的观察角度。如别人看正面,我看反面,别人注意表面,我注意内部。也就是观察要变换角度。二是要有独特的观察方式。如:用像电扇那样旋转角度,进行全方位观察的电扇式观察;用细致观察局部,做好细节描写的放大镜式观察;用适当破坏观察对象,进行内部观察的破坏式观察,比如将一段草根剖开,尝尝味道等。除此以外,还要教会学生用更多感官配合观察,要捕捉观察对象的声、形、色、味等多元信息。这样,笔下的观察对象才会有声有色,生动鲜活。

观察是思维的基础,教师要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学会观察,当学生学会观察,学会在观察中发现,在观察中思考,在观察中感受,在观察中想象,事物变得生动起来,表达充满了灵性,使“一切景语皆情语”,事事物物在学生的语言中都会变得富有情感。

三、发现生活,感悟生活,蕴积素材

1、发现自然,捕捉素材

大自然有着鲜活的语言,教师如果在大自然中引导学生有目的地观察、发现、想象、思考、习作,学生就会有话可说,有情可诉。如以“春”为题,组织学生到校园内寻找春天的踪迹,学生聆听小鸟的鸣唱,远视花的颜色、近观花的形状,嗅闻花的清香,触摸小草的柔嫩„„个个兴致勃勃,快乐写作,不仅写出春物的特征,而且把对它的赞美抒怀无遗,给我们带来无数惊喜。

2、感悟生活,提取素材

叶圣陶先生在《文章例话》中说:“作文原是生活的一部分,生活也就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也就活泼地流个不歇。”作文不可能是无源之水,而生活正是一切创作的根本和源泉。我们要让学生回归生活,寻找习作的源泉。

人人都在生活中,但是未必人人都能发现生活。可以说学生的生活不是不丰富:成功、失败、孤独、幸福、挫折、磨难、嫉妒、洒脱„„只是他们没留意。教师要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引导学生自觉地将视野投向生活,主动捕捉生活中不为人注意的细节,用自己的心灵体验生活、体验情感,有了这样的素材和情感积累,才能写出真正属于自己的作文。如写学生最熟悉的人——父母,先让学生去调查父母的童年,能够极大地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拓宽他们写作的空间。学生从课堂走出来,走向家庭和生活,在调查实践中,学到了很多珍贵的东西。由于调查的主题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学生的积极性很高,从而全身心参与到活动中来,在认真调查后获得了内容详实的第一手材料,这些生活素材拨动了学生的“情”弦,他们把父母童年的故事与自己的感受流泻于笔端,文章真实生动,由于每个家长童年时所处的环境不同,学生在采访调查时获得的体验也各不相同,使得本次写作表达极具个性,颇有创意。完成了这一步的习作,后面表现、抒怀亲情之“爱”就显得容易了。

习作源于生活,源于情动。生活是多彩的,也是复杂的,教师要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眼睛观察世界、观察生活,要从生活中发现别人未发现的东西,悟出别人没悟出来的东西,从而发现更令人耳目一新的材料。

四、指导阅读,获取信息,丰富素材

书籍可以说是我们的另一种生活。而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是获取写作范例的重要途径。著名学者梁衡先生说:“如果说读书是一个人有没有求知欲望的标志,那么,写作就是一个人有没有创造力和责任感的标志。读书是吸收,是继承;写作是创造,是超越。”这段话清楚地说明了阅读与写作的关系。要想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就要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劳于读书,逸于作文”这是前人在读写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每一个人接触外界,参与社会实践、了解社会的机会总是有限的,要积累素材,也不可能什么事情都亲身去体验,这就要学会通过间接经验来积累素材,而获取间接经验的有效途径就是阅读。朱自清说过:“写作的训练,还是要从阅读说起,虽然文章不等于生活,是‘流’不是‘源’,但同样可影响写作。”由此可见,阅读对于写作具有多么重要的作用。

1、研读课文,寻找素材

优秀的文学作品是万千世界中自然美、情趣美和理想美的艺术语言总结和作家情感的铸炼,是作家用形象思维和炽烈的情感对社会生活的真实写照,具有较高的艺术品味。阅读优秀的书籍,不仅拓宽了知识面,帮助学生认识生活,并且在熏陶感染之中丰富了感情,观察了社会,品味了人生,积累了素材。

且不说人类文明史以来积淀的优秀作品,仅以我们的教材为例。叶圣陶语“课文无非是一个例子。”我们的教材中选的文章都是古今中外文质兼美的名篇佳作,是我们学习的典范之作。教材中的每一篇文章,无一不是写出了作者的体验和发现:《紫藤萝瀑布》写尽树盛花繁,花之勃勃生机,这种生命的喜悦为作者的发现;这种生命的美好和生命的永恒是作者领略到的。这篇文章仅仅从植物现象就触动了人的心灵。而动物现象同样能触动生命的发现,如不管生命长短,为了生命延续,积极面对,好好活着的《蝉》。莫顿·亨特的《走一步,再走一步》这篇文章使我们学会从生活小事中发现人生的真理。《背影》通过作者发现亲情,也让我们发现了深沉质朴的爱„„

所有优秀的作品的本质都是作者在表达自己的发现,他们在极易被忽视的现象中,发现生命的本质,抒写生活的真谛,所以,作为语文教师一定要实现在阅读教学中唤醒学生的发现意识,发现作家们独特的“发现”,挖掘出深藏的意蕴和独特的诠释,使学生形成敏锐的观察生活与认识自我的意识,通过换位思考、创新演绎,从文章中收集更多的材料,去接触、理解更多的文化物象,由此而丰富自己的素材库和文化底蕴,做课本素材的创新者。

2、博览群书,广收博采

阅读可以弥补生活的空白,充实人的生活,我们的许多知识都是从书本上来的。为了打牢写作的基础,除语文教材外,我们要引导、鼓励学生通过课外阅读来拓展视野,积累写作素材,叩开作文之门的起点。

某年初夏,校园三角梅落地时,有一位学生立即想到席慕容的诗句“朋友啊,那不是花瓣,那是我凋零的心。”于是写下了感人的文字,这一普通的曾被忽略的平常景象成了一个永恒的瞬间,成了审美的永恒。所以,阅读文学作品可以给人以知识,给人以启发,给人以灵感。会读书的人,一定会有丰厚的沉积,那么,对生活的敏感度会更强,对生活的领悟力也一定会更高。

阅读教学一部分意义是为写作打基础,而读书笔记则是二者的最佳结合点,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每读必写的习惯。发现别人一种没有发现过的情趣和神采,发现他人难以言喻的思想、趣味,发现我心中所欲言而又非我之所能言的妙处,不断吸收,不断积累,在发现大师的同时,也发现自我。

此外,搜集写作材料还可从关心时事、追随时代来扩大社会信息,去粗取精,获取有价值的信息,丰富自己的材料库;也可与同学交流互换,把别人的素材变成自己的生活材料,从材料中得到启迪,从而扩大知识储备。

总之,只有引导学生走进生活,在生活中处处留心,时时在意,养成读书习惯,才可以让学生积累更多更新的素材,为写作打开思路。

初中作文教学浅谈

【摘要】 作文是人们系统地表达知识和经验,思想和感情的书面语言形式,是学生语文水平的综合体现。初中学生对任何事物充满着新鲜和好奇,独立追求与感受的个性日益突出,但学生大多生活单调平淡,再加上阅历浅,观察力弱,不会集材,不会措词,所以他们写起作文来,觉得无话可说,没活可写,从而失去了写作的兴趣。因此,教师要采用合适的方法进行教学,保证他们对写作有持续的热情和兴趣,指导他们养成从观察、发现、感悟生活以及阅读文学作品中积累素材的习惯,并教会写作方法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关键词】作文教学 兴趣 观察发现 积累素材 感悟生活 方法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又是语文教学的难点,作文教学效益的高低也是语文教学效益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作文是学生个性心理的独特反映,能全面的反映一个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社会阅历和知识水平,学生写作能力的高低是学生语文综合能力高低的体现。要想提高初中学生的写作水平,须靠我们教师的指点和引导。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入写作境界,开启心门,做到笔至文来,思如泉涌呢?本人经过多年教学实践的探索,认为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激发写作兴趣,点燃写作欲望

我国古代教育家、思想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现代诗人郭沫若说:“兴趣出勤奋,勤奋出天才。”英国科学家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见兴趣是学生乐于学习的直接内在动力,激发兴趣是作文成功的途径。有了兴趣,学生才会留心观察事物,才能有情可发,有物可写,学生才会步入顿生灵感的佳境,学生才会把写作当成是一种快乐的享受、美好的倾诉,才会乐于动笔。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点燃写作的欲望呢?

(一)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设置特殊巧妙的情境

在作文教学中,为使学生迸发灵感的火花,点燃写作激情,教师要注重开发课程资源,为学生组织丰富多彩的语文学习活动:或讲故事、或举行竞赛活动、或玩有趣的游戏、或调查实践活动等等,使学生在活动中观察,在活动中感悟,来丰富生活和语言积累。并根据学生对事物的认识是感性的特点,适时设置巧妙的情境,让学生亲身参加实践活动,使学生形成强烈的心理刺激,产生剧烈的情绪反应,再让他们写出经过和感受,自然是兴趣盎然。如:我们在学习古诗文后课前抽查已成惯例,在学完《杜甫诗三首》后,下节课准备上心理描写训练课,刚好有几位老师来听课,学生认为老师不会检查背诵,我照例宣布检查背书,在学生面面相觑,气氛凝重之时,我抽查了两位同学,一位性格外向,大胆活泼,一位性格内向,胆小羞怯。可想而知,在那种特殊氛围中,两个学生的反差有多大!在这情境中,我鼓励学生做一回“心理专家”,要求学生拿起笔来,描写两位同学的心理活动历程,同时鼓励那两位学生也描写自己的心理,然后交流,看看谁写得准确。课堂立刻活跃起来,随即而来的品读、点评更使学生的热情到了极点。教室里不断爆发出笑声和掌声,学生对内心独白式、描写结合式的心理活动描写方法的应用也到了极至。因此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巧设特殊情境,在激发学生写作兴趣方面能收到奇效。

(二)精心设计题目,激活写作灵感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命题是一门艺术。老师给学生出题目写作文叫命题,因学生必须按题目去写文章,所以命题也要讲究点艺术。叶圣陶先生曾说“教师出的题目就等于唤起学生的写作动机。”“学生无话可说,毛病大多在于题目出得不好。”由此看来,命题是呼唤起学生作文兴趣的关键。题目只要生动有趣,贴近学生实际,善于捕捉他们生活中闪光的情景,就会激发他们写作热情。如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作文训练是介绍自己,教师在题目“我”前分别加上“嘿”“哈”“咳”,后面加上“这个人”,然后让学生用不同语气读了这三个题目,学生也就有了不同的感受,题目“嘿,我这个人”,凡是觉得自己还不错,做了自豪的事的学生就有的可写了;“哈,我这个人”,觉得自己很逗,做了滑稽可笑、出洋相的事的学生就可以写这个题目;每个人都做过一些错事,做过后悔的事,提起自己难为情的事的学生就可选“咳,我这个人”。看着学生露出会心的微笑,生动丰富的表情,就知道他们已自觉地进入写作佳境。

因此,教师在实践中应重视作文命题的选择,题目一定要出在学生身边,要能体现学生生活,要有趣味性,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激活学生创作灵感。

(三)从评价的角度,让学生享受快乐,延续写作兴趣

学生有了写作的欲望,想写、乐写,这种可贵的积极性教师尤其要给予保护。而恰到好处地评价鼓励,能让学生感到成功的喜悦。《新课标》指出“实施评价应注意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学生间互相评价相结合。”所以,我们在习作评改实践中要将师评、自评、互评相结合起来。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说过:“人性中最本质的愿望是得到别人的赞赏。”因此肯定优点,发现闪光点是作文评价的主要内容。学生的作文不是普通的作业,是付出了高智慧高难度劳动的成果,教师和学生都应把写成的文章看成“作品”,应得到高度重视。

1、从教师角度。教师评价学生作文,应以鼓励为主。因为作品是了不起的,是值得读者欣赏和品味的,所以教师一定要投身其中,调整心态,降低身份,用欣赏的眼光、孩子的眼光去阅读学生的作品,以读者的身份阅读学生的文章,尊重学生的言说,努力理解学生的言说方式和目的,多挖亮点少挑刺,做能提建议指明修改方向的高明读者,努力充当学生作品的知音,让他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使他因希望能写出更好的作品而投入到写作中。

2、从自评角度。叶圣陶先生说:“文章写完后,最好是”因此,学生写好作文后,教师可让学生通过朗读来检查修改文章。通过自改作文,可以提高语感水平,增强写作的自控意识,巩固谋篇布局、遣词造句的能力。自评自改,会让学生从主动发现问题、独立分析判断以及自我修改、完善、鉴赏能力的提高中得到写作的乐趣。

3、从互评的角度。让学生参与读评同学作文,也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教师要鼓励学生把自己的文章当成“作品”让更多的读者阅读,广泛吸收大家的意见,要鼓励全体学生参与评价别人、评价自己和被别人评价的活动,使每一位学生既是评价者,又是被评价者,使他们在学习活动中始终处于主动的地位。如指导学生在小组中互评,同桌前后互改互评等,对评价者要求写下鼓励性为主的总结性评语,对被评价者要引导学生以开放的心态悦纳读者的意见,勇敢地接受各种评价。古人云: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只有换位思考,才能发现得失,弥补不足。评阅者看的是同伴的文章,就会进行比较,在比较中感受,在感受中启发,在启发中共同提高。但评改后,还需交与教师点评把关,此时上交的作文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作文了,应该说它是由原文本及“点评 ”再创造生成的“反馈文”。通过此“文”,教师既可以就学生原作及学生“点评 ”进行评判指导,又可以总结本次作文共同的优点,分析共性的不足,使生明确了自身不足,从而追求了规范与创新的统一。如此作文反馈,也就自然而然地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并且找到自己的写作新起点。

在评价中,只有教师和学生都把作文当成“作品”,才能充分享受其中带来的快乐:教师享受批改的快乐,学生享受写作的快乐。从而延续写作的兴趣。

二、积累素材,言之有物

当我们阅读经典文学作品时,常为它们的旨意高远、博大精深、搜罗丰富而感叹,而每个学生也想妙笔生花,写出文情并茂的有创新的好文章,但是,很多学生写作文时,常会觉得无素材可写,无感情可抒。所以,学习写作,应先从搜集、积累材料着手,尽可能地占有丰富的资料,只有做到这点,再运用写作的方法和技巧,善于思索,就能写出言之有物的文章。那么,鲜活的写作材料究竟是从哪里来的呢?

(一)观察发现,捕捉信息

其实,不是学生生活中没有素材,而是他们缺少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正如法国雕塑家罗丹说过的一句名言:“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要想有所发现,就离不开观察。的确,没能用心去观察、去发现,怎么能写好作文呢?因此,教学生学会观察、善于发现生活来积累素材是学生写好作文的基础。

观察是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重要途径,是写作前重要的准备工作之一,是学生收集写作素材最主要的方式。鲁迅先生说:“如要创作,第一须观察。”这说明了观察的重要性。观察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文章的品质。教师有效指引学生观察,学生一定会有更多的发现,素材储备也会变得更加丰富,学生收集到与众不同的素材,写出来的文章自然不落俗套。观察指导可以从这几方面进行:一是要有独特的观察角度。如别人看正面,我看反面,别人注意表面,我注意内部。也就是观察要变换角度。二是要有独特的观察方式。如:用像电扇那样旋转角度,进行全方位观察的电扇式观察;用细致观察局部,做好细节描写的放大镜式观察;用适当破坏观察对象,进行内部观察的破坏式观察,比如将一段草根剖开,尝尝味道等。除此以外,还要教会学生用更多感官配合观察,要捕捉观察对象的声、形、色、味等多元信息。这样,笔下的观察对象才会有声有色,生动鲜活。

观察是思维的基础,教师要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学会观察,当学生学会观察,学会在观察中发现,在观察中思考,在观察中感受,在观察中想象,事物变得生动起来,表达充满了灵性,使“一切景语皆情语”,事事物物在学生的语言中都会变得富有情感。

(二)发现生活,感悟生活,蕴积素材

1、发现自然,捕捉素材

大自然有着鲜活的语言,教师如果在大自然中引导学生有目的地观察、发现、想象、思考、习作,学生就会有话可说,有情可诉。如以“春”为题,组织学生到校园内寻找春天的踪迹,学生聆听小鸟的鸣唱,远视花的颜色、近观花的形状,嗅闻花的清香,触摸小草的柔嫩„„个个兴致勃勃,快乐写作,不仅写出春物的特征,而且把对它的赞美抒怀无遗,给我们带来无数惊喜。

2、感悟生活,提取素材

叶圣陶先生在《文章例话》中说:“作文原是生活的一部分,生活也就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也就活泼地流个不歇。”作文不可能是无源之水,而生活正是一切创作的根本和源泉。我们要让学生回归生活,寻找习作的源泉。

人人都在生活中,但是未必人人都能发现生活。可以说学生的生活不是不丰富:成功、失败、孤独、幸福、挫折、磨难、嫉妒、洒脱„„只是他们没留意。教师要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引导学生自觉地将视野投向生活,主动捕捉生活中不为人注意的细节,用自己的心灵体验生活、体验情感,有了这样的素材和情感积累,才能写出真正属于自己的作文。如写学生最熟悉的人——父母,先让学生去调查父母的童年,能够极大地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拓宽他们写作的空间。学生从课堂走出来,走向家庭和生活,在调查实践中,学到了很多珍贵的东西。由于调查的主题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学生的积极性很高,从而全身心参与到活动中来,在认真调查后获得了内容详实的第一手材料,这些生活素材拨动了学生的“情”弦,他们把父母童年的故事与自己的感受流泻于笔端,文章真实生动,由于每个家长童年时所处的环境不同,学生在采访调查时获得的体验也各不相同,使得本次写作表达极具个性,颇有创意。完成了这一步的习作,后面表现、抒怀亲情之“爱”就显得容易了。

习作源于生活,源于情动。生活是多彩的,也是复杂的,教师要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眼睛观察世界、观察生活,要从生活中发现别人未发现的东西,悟出别人没悟出来的东西,从而发现更令人耳目一新的材料。

(三)指导阅读,获取信息,丰富素材

书籍可以说是我们的另一种生活。而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是获取写作范例的重要途径。著名学者梁衡先生说:“如果说读书是一个人有没有求知欲望的标志,那么,写作就是一个人有没有创造力和责任感的标志。读书是吸收,是继承;写作是创造,是超越。”这段话清楚地说明了阅读与写作的关系。

要想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就要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劳于读书,逸于作文”这是前人在读写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每一个人接触外界,参与社会实践、了解社会的机会总是有限的,要积累素材,也不可能什么事情都亲身去体验,这就要学会通过间接经验来积累素材,而获取间接经验的有效途径就是阅读。朱自清说过:“写作的训练,还是要从阅读说起,虽然文章不等于生活,是‘流’不是‘源’,但同样可影响写作。”由此可见,阅读对于写作具有多么重要的作用。

1、研读课文,寻找素材

优秀的文学作品是万千世界中自然美、情趣美和理想美的艺术语言总结和作家情感的铸炼,是作家用形象思维和炽烈的情感对社会生活的真实写照,具有较高的艺术品味。阅读优秀的书籍,不仅拓宽了知识面,帮助学生认识生活,并且在熏陶感染之中丰富了感情,观察了社会,品味了人生,积累了素材。

且不说人类文明史以来积淀的优秀作品,仅以我们的教材为例。叶圣陶语“课文无非是一个例子。”我们的教材中选的文章都是古今中外文质兼美的名篇佳作,是我们学习的典范之作。教材中的每一篇文章,无一不是写出了作者的体验和发现:《紫藤萝瀑布》写尽树盛花繁,花之勃勃生机,这种生命的喜悦为作者的发现;这种生命的美好和生命的永恒是作者领略到的。这篇文章仅仅从植物现象就触动了人的心灵。而动物现象同样能触动生命的发现,如不管生命长短,为了生命延续,积极面对,好好活着的《蝉》。莫顿·亨特的《走一步,再走一步》这篇文章使我们学会从生活小事中发现人生的真理。《背影》通过作者发现亲情,也让我们发现了深沉质朴的爱„„

所有优秀的作品的本质都是作者在表达自己的发现,他们在极易被忽视的现象中,发现生命的本质,抒写生活的真谛,所以,作为语文教师一定要实现在阅读教学中唤醒学生的发现意识,发现作家们独特的“发现”,挖掘出深藏的意蕴和独特的诠释,使学生形成敏锐的观察生活与认识自我的意识,通过换位思考、创新演绎,从文章中收集更多的材料,去接触、理解更多的文化物象,由此而丰富自己的素材库和文化底蕴,做课本素材的创新者。

2、博览群书,广收博采

阅读可以弥补生活的空白,充实人的生活,我们的许多知识都是从书本上来的。为了打牢写作的基础,除语文教材外,我们要引导、鼓励学生通过课外阅读来拓展视野,积累写作素材,叩开作文之门的起点。

某年初夏,校园三角梅落地时,有一位学生立即想到席慕容的诗句“朋友啊,那不是花瓣,那是我凋零的心。”于是写下了感人的文字,这一普通的曾被忽略的平常景象成了一个永恒的瞬间,成了审美的永恒。所以,阅读文学作品可以给人以知识,给人以启发,给人以灵感。会读书的人,一定会有丰厚的沉积,那么,对生活的敏感度会更强,对生活的领悟力也一定会更高。

阅读教学一部分意义是为写作打基础,而读书笔记则是二者的最佳结合点,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每读必写的习惯。发现别人一种没有发现过的情趣和神采,发现他人难以言喻的思想、趣味,发现我心中所欲言而又非我之所能言的妙处,不断吸收,不断积累,在发现大师的同时,也发现自我。此外,搜集写作材料还可从关心时事、追随时代来扩大社会信息,去粗取精,获取有价值的信息,丰富自己的材料库;也可与同学交流互换,把别人的素材变成自己的生活材料,从材料中得到启迪,从而扩大知识储备。

总之,只有引导学生走进生活,在生活中处处留心,时时在意,养成读书习惯,才可以让学生积累更多更新的素材,为写作打开思路。

三、有效指导,教会方法

(一)善于选材

1、选材力求“新”

文章是由材料组成的,所以材料一定要新鲜,要新颖独到。新鲜就是写进文章里的材料,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时代感。新颖就是观点新,认识新,想别人所未想,言别人所未言,不步人后尘。一篇文章材料新鲜,观点新颖,见解独到,能令人耳目一新。古人语:“文章随世运,无日不趋新。”强调文章选材应随生活的变化而不断出新。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在选材时关注人文,关注社会,跳出狭小的生活圈子。

2、选材力求“精”

材料不能游离主题。主题是一篇文章的灵魂,选材一定要围绕中心,要契合文章主题。但符合中心的材料不一定就是好材料,所以选材力求精。首先,让学生任意、大胆,而且尽可能多的列出材料,如写《我的爸爸》,让学生列出记忆中有关爸爸的事件:衣服破了,自己将它缝补上;帮助老奶奶抬重物;保护环境,打捞河里的垃圾物等等。然后指导学生按照材料佳美水平由低到高的顺序排列,其中保护环境打捞垃圾是最美的材料。因为缝衣服是为自己;帮老奶奶是为别人;保护环境是为社会,只有将社会上的事作为自己的事才是最高尚的美德。学生从生动的选材训练中不仅学会了选材方法,也赏析了何为优材、美材。

3、材料不能过于狭窄。生活如此广阔,如此多彩,方方面面都有作文素材:家庭环境、生活经历、兴趣爱好、知识阅读、所见所闻、经历感悟„„选自己熟悉的材料,写作起来,才能得心应手。

(二)写出真情实感

鲁迅先生说:“能爱能憎才能文。”巴金在谈自己创作的体会时说:“生活要靠勇气,写作靠感情。” 新课标也明确规定: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所以,作文教学应注意引导学生写真事,诉真情。

真实是作文的生命,为教会学生写出富有真情实感的作文,在上完《皇帝的新装》后设计了一个小游戏:指名学生模仿模特走时装步。学生走两步摆一个造型,那别扭劲简直没法说,同学们笑得欢,有了这样的场景,真切的体验,学生对表演者的表现有了较强的感知,此时是在情境中向学生渗透写作方法的最佳时机,于是我引导学生抓住表演者的动作、神情,自己的心理,大家的表现等细节畅所欲言。学生的作文描写角度不同,风格各异,但内容充实,精彩纷呈,他们眼里看到什么,笔下就写什么,思潮自由奔放,从脑中流到指上,从指上落到笔端,写出的习作内容丰富,饱含真情,充满灵性。此刻对学生来说,习作是他们展现真情,抒写个性的广阔天地。

写作时要让学生真诚地反映生活,真诚地反映自己的内心感受。内心世界的情感是文字的源泉,每个人的内心情感不同,用以表现的文字当然也就不同。因此要敢于说出自己的真心话,写自己的真实事,敢于在作文中倾诉自己的喜怒哀乐,记录自己的成长轨迹,表达自己对生活及生命的认识和理解。把用心灵感悟的真切情感展示于字里行间,在作文中升华灵魂,在成长中作文,在作文中成长。

3、文辞丰富,语言生动

老舍说:“我们最好的思想,最深厚的感情只能被最美妙的语言表达出来。”最美妙的语言具有准确性、简炼性,尤其是生动性的特点,“言之无文,行之不远”。怎样让作文语言生动起来?

1、要善于运用修辞手法。在写作时,不可避免地会遇到难状之形,难绘之景,难描之声、难传之情,凭借精妙的修辞手法,就会使形如目睹、景如亲临、声如耳闻、情同身受。有一位作家说过:“没有修辞的文章是不可想象的。”修辞如同一条秘密通道,带你进入一个意象的世界;修辞如同一只神奇的彩笔,为你描绘一个斑斓的世界;修辞,能使你的文章呈现丰富的意象,能带给你无法言喻的美妙感觉。所以,在作文中适当运用比喻、拟人、排比、引用等的修辞手法,易于抒写作者心灵的感悟,可以使文章语言生动,精练、富有表现力,增添文采,使文章新颖动人,富有吸引力。

有效地引导学生学会灵活应用修辞手法,写作必将是一种超级的享受,对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大有裨益。

2、名言警句、古诗词名句的妙用

现实生活中的语言是最丰富的语言宝库,发自内心的语言是最美丽的殿堂,而古人留下的诗词名句、名人的名言警句、民间流传的谚语俗语以及动人心弦的歌词,都是将生活与语言与心灵结合在一起的。在作文中适当妙用名言警句、歌曲、诗词名句等,能使文章“春风化雨山山翠,妙诗入文神韵来”,既富含哲理性又富含文采,既有说服力又易于引发读者的共鸣。这是提升作文语言水平的一种有效手段。

总之,初中作文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点,要学生写出新颖的、充满个性的作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注意培养学生通过观察生活、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积累作文素材的习惯,同时,也要注意教会学生写作技巧,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下载谈谈随笔写作的引导与交流word格式文档
下载谈谈随笔写作的引导与交流.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教学随笔:教师引导的重要性

    教学随笔:教师引导的重要性 教学随笔:教师引导的重要性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指教师从过去知识传授者这一核心角色中解放出来,促进以学习能力为重心的学生个性的和谐、健康发......

    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交流

    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交流 湖北省黄石市有色小学(435005)梁红斌在倡导与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教学改革中,课堂交流已经被赋予新的意义,成为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有机组成部分,提高......

    公文和信息写作交流123

    公文和信息写作交流 万分感谢局领导、感谢“五大”活动领导小组、感谢大家给我提供这次学讲的机会。其实,对于公文和信息写作,无论是理论知识水平,还是实际写作水平,周主任还有......

    读写结合,引导学生轻松写作

    读写结合,引导学生轻松写作 “课标”提出“作文教学要和阅读教学紧密结合。”“在作文教学中,要指导学生灵活运用在阅读中学到的知识和技能。”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语文室崔峦......

    阅读随笔交流课(五篇范文)

    阅读随笔交流课 阅读过后有收获就要多交流。那么我们去看看交流后写下的随笔吧。下面是我精心为你整理阅读随笔交流课,希望你喜欢。 阅读随笔交流课篇一 一、教学目标 1、交......

    小学教育经验随笔交流(定稿)

    观念 天津市大港区教研室 王德鹏 有一个真实的例子,欧共体成员在一起研制大型客机,试飞阶段时,一些国家的工作人员照例将“精心保养”、“小心爱护”的字样贴在机舱的醒目位置......

    从正面来引导孩子教育随笔

    为了促使幼儿遵守课堂纪律和游戏规则,有的老师喜欢从反面防备和堵截幼儿出错。例如,对自由玩耍时争抢玩具,午睡时高声喧哗等现象,老师往往会沉下脸来大声制止。如“不要抢了”“......

    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写作:新闻舆论与网络舆情引导(精选合集)

    [精彩标题示例] 1.让网络空间天朗气清 2.强化网络舆论治理 打造清朗网络空间 [精彩开头示例] 1.“网络空间天朗气清、生态良好,符合人民利益。网络空间乌烟瘴气、生态恶化,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