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培养学生自主写作能力
培养学生自主写作能力
论文导读::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培养学生自主写作能力。
论文关键词:学生,自主写作能力
爱因斯坦说:“兴趣和爱好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是提高学生自主写作能力的关键。
一、丰富积累 奠定写作基础
小学生年龄小,生活阅历浅,即使有好的素材也未必能捕捉到,往往出现面对作文题目而下笔无言的窘状。因此,教师应该指导学生留心观察和分析周围的事物,提高认识事物的能力,并通过多种感观从生活实践和广泛阅读中获取信息,积累写作材料。学生积累了丰富的作文材料,有物可写,有事可叙,有人可赞,有情可抒,自然就喜欢作文了。
1、从生活实践中积累素材
叶圣陶先生说:“生活犹如源泉小学语文教学论文集小学语文教学论文网,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流之不尽。”所以,老师有必要指导学生积极实践,丰富生活,感受生活。首先,带领学生走向大自然,观看神奇的泥林,观赏美丽的查干湖;观察日出日落、蚂蚁搬家;倾听鸟语蛙鸣、细雨缠绵;感受彩霞的绚丽、泥土的芬芳;赞美青松的挺拔无畏、白雪的纯洁无暇。其次,带领学生走向社会,参观工厂,走进农家,访问各界人士中国知网论文数据库论文参考文献格式。联系生活实际有意识地开展一些有意义的校内外活动,栽花种草,清扫白色垃圾,举办主题班队会,当一日小交警,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为贫困山区的小朋友捐款捐物等等。学生有了丰富的生活实践,充实的内心感受,就有事可写,有话可言,有情可抒。
2、从广泛阅读中汲取营养
诗人杜甫说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充分说明了读书对于写作的重要。如果说丰富学生的校内外生活解决了写作的内容,那么,广泛的阅读则是学生汲取写作营养的重要渠道。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小学语文教学论文集小学语文教学论文网,教师要重视引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通过大量的阅读丰富词汇,获得间接知识经验,为习作积累必要的语言材料和写作技巧。一是帮助学生选择合适的儿童读物,如《洋葱头历险记》、《稻草人》、《鲁滨逊漂流记》、《小鲤鱼跳龙门》等等,让学生快活地遨游于书海,在生动曲折的情节中找到乐趣。二是通过影视媒体开阔学生视野,如观看爱国主义影片、少儿节目、《动物世界》等等,以达到陶冶心灵、启迪思想、丰富情感的目的。三是鼓励学生坚持不懈地进行读书积累,引导他们从课内外阅读中摘录材料,写读书笔记,熟读背诵佳句、优秀片段、精彩的细节描写,以丰富他们语言材料的仓库。
二、放宽要求,激发写作兴趣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中总感到耗时多、费力大,但到头来还是收效甚微。究其原因,很多情况下学生在作文体裁、形式、结构、命题、字数的框框下,习作没了灵气,缺少“天生我才必有用”的自信,缺乏“不待扬鞭自奋蹄”的激情。面对这样的困境,在作文教学中,摒弃传统的习作要求与僵化的作文教学模式,为学生营造自由表达的氛围,让他们无拘无束地在作文的大草原上任意弛骋,抒肺腑之言,写心中所想小学语文教学论文集小学语文教学论文网,畅快淋漓地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如写作《我的母亲》一文,传统的习作要求是写一篇记叙文,通过典型事例抒发对母亲的爱或对母亲的赞美。这种步调一致的习作要求很可能会导致千人一面的结果,学生的独到见解与个性化的思维受到了束缚。所以,在作文教学中大胆创新,采取“同一题目,多种立意”的方法,为这一题目确定出多个主题,同时采用“同一题目,多种体裁”的方法,学生可以把《我的母亲》写成散文、诗歌、小小说。这样,学生的习作立意自由,可褒可贬,可抑可扬。结果,在开放习作要求的前提下学生的思维空前活跃起来,一篇篇文质兼美、感情真挚,个性
张扬的作品脱颖而出,真正抒发了学生心海的平静、涟漪、荡漾和澎湃,不但激起了学生的写作兴趣,还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三、感受成功,增强创作信心
第斯多惠说:“教学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善表现是小学生的天性,感受成功则是他们不眠的创作动力中国知网论文数据库论文参考文献格式。所以教师要千方百计地去唤醒和鼓舞学生的创作热情,给他们创造成功的机会,使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从而自觉不自觉地全身心畅游于写作这片海洋里。
在作文训练中,当学生有了一定的习作基础和创作热情后小学语文教学论文集小学语文教学论文网,鼓励学生向《小学生阅读报》、《小学生作文报》投稿并积极参加各种征文活动。让学生的文章在报刊上发表,在各种征文活动中获奖。为了调动全体学生的创作热情,班级还成立了文学社,从主编到编委由学生评选优秀者担任,定期以“手抄报”的形式展示学生作文的风采。此外,还鼓励学生“著书”。让他们把自己的作文编集成册,书的装帧完全出自学生之手,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几年来,学生编写的作文集,大家爱若珍宝,相互传阅。得到了有关人士的肯定和赞扬。每位“小作家”很有成就感,写作兴趣空前高涨,作文水平越来越高。
小学阶段作文教学训练,教给小学生学会汲取“养料”的方法,奠定一定的写作基础,使他们获得成功的喜悦,增强写作的信心及勇气,小学生的自主写作能力就一定能提高。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学生 自主写作能力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网
第二篇:《培养学生自主写作能力》的结题报告
《培养学生自主写作能力》小课题研究
结题报告
一、课题的提出
作文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小学生作文能力的好差,直接影响着他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而作文教学一直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难点之一。
农村文化环境较落后、家长文化水平普遍偏低、学生接受各种教育的途径少、家长适时引导教育孩子的意识较差。因此,与城市学生相比,口头表达和写作的能力较差。老师怕教作文,学生怕写作文,是很普遍的现象。
在本课题提出前,本课题研究小组的教师都分别谈到小学中段作文教学难度更大。中段学生正处于作文起步阶段,经调查,发现有80﹪学生害怕作文,一提起笔就抓耳挠腮,经了解有几方面的原因:
1、觉得无内容可写,乱编的多。
2、阅读量少,语言积累少,干巴巴的,难以写具体。
3、对周围事物没有留心观察。
4、缺乏想象力。
5、题材千篇一律单调死板,难以表达真情实感。
6、没有基本的写作技巧。
7、家长不重视,不会指导,有的家长指导方式不正确。
8、教师没有足够的时间指导作文,并且缺乏一定的指导技巧。现在正处于新课程改革阶段,我们迫切的希望在作文教学能找到有效的途径来改变现今这种局面。从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出发,降低作文难度,让他们有话可说,有内容可写,乐意去动笔,树立其自信心,培养创新能力。正是基于上述原因,我们选定了这一课题作为我们的研究课题。
二、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措施
1、阅读教学——一篇带多篇。
阅读材料大量涌现,而现行语文课本课文少,学生语文学习的时间又有限。为了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阅读教学效率,必须改革阅读教学方法。学生在课内阅读了一篇课文,在课外就配合着阅读几篇思想内容或体裁写法相近的文章。这样,学生就能够及时地运用在课堂上所学到的方法,举一反三,闻一而知十。为了使学生在小学中年级段突破阅读关,我们在教学中采用了“一篇带多篇”的方法。根据教材安排的训练重点,教师教学一篇课文后,带出类似的几篇文章,让学生自学运用,大大地增加阅读量。
(1)基本程序:在阅读教学一般程序的基础上,根据“一篇带多篇”的特点,建立了这样的教学基本程序。第一步示范学习一篇(段),学习阅读的基本方法;第二步尝试学习一篇,巩固前面所学到的方法,培养阅读能力;第三步带动自学同类的文章一篇或几篇,运用和发展阅读方法,提高阅读能力。
(2)带动课外阅读:每周开设1节课外读书课,指导学生运用所学方法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提高阅读速度,增加阅读量,增强阅读能力。
(3)带动语文实践:定期开设语文实践课,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习惯,发展学生的阅读能力。
2、作文教学——读多篇写一篇。
从教学法的角度看,作文过程是运用语言文字对思想内容进行整理、加工的过程。多阅读、从阅读中得到“写作的榜样”,是作文教学的实质之所在。
为了提高作文教学的效率,突破作文关,我们主要采取了“读多篇写一篇”的作文教学方法。按照状物、记事、写景、写人的顺序进行分类训练。以读带写,读多篇写一篇。即读完在内容上或写作方法上相类似的几篇文章,指导学生学习这样的方法写一篇。
3、把握课外阅读的时机。
农村家长文化水平普遍偏低,学生对课外阅读光有兴趣还不行。我们还得通过布臵任务的方式,加强课外阅读这一途径来培养学生的能力,结合语文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特点,抓住以下两大时机为学生提供课外阅读的条件、机会。
4、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相结合,在阅读的过程中,学习范文中的写作因素,尤其是针对学生的写作实际,提供可资借鉴的写作方法,同时,还注意学习作者是怎样观察和构思的,又是怎样遣词造句的,针对学生在作文中存在的问题,有的放矢,让学生通过课外阅读找出自己的差距等等。安排学生的习作练习要以范文为榜样,以模仿为手段,以生活经验为内容,以片断训练为形式。每次作文后,让学生把优秀作文誊写出来,装订成册,张贴在“学习园地”中,特别好的学生习作向外投稿,既鼓励作者,又鞭策读者。
5、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1)举办“图书展览会”。
每学期举办一两次“图书展览会”,比如展出记载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振兴中华而斗争的故事,让学生在阅读中同时受到他们为祖国的忘我精神的鼓舞;展出有关我国和外国科学家的故事,学习他们专心致志于科学事业的精神。除了图书以外还陈列上述人物的照片、名言、警句;还有生动有趣的文艺读物,启发阅读兴趣。
(2)充分发挥图书室功能,开设读书课。
因为阅览室是定期开放,由专人负责。每周安排一节读书课,保证学生的阅读时间。布臵一定的课外阅读作业。定期交流阅读情况,比比谁知道的故事多、名人多,让学生在竞争中阅读。(3)背诵优秀的诗文。
背诵优秀诗文,增加学生的语文积累。定期与不定期开展赛诗会、故事会等,并评出每期“古诗状元”“故事大王”等。(4)写读书笔记。
在学生产生阅读兴趣的基础上,让孩子们学会分析和思考,有效的办法是指导写读书笔记。学生语文水平有一定的差异性,根据学生的这一特点,采用了不同的训练形式。
三、研究的成效
(一)以课文为载体,降低习作难度,让学生“愿写” 对小学生而言,作文难,怕作文是普遍存在的问题,因此我们要培养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并将阅读变成每个学生的自觉行动。我们经常向学生推荐比较典型的课文,让学生进行仿写,将“学----用”、“仿----创”紧密结合起来,降低了习作难度。我们还在班内开展读书活动,指导学生读书的方法,让学生把优美的词句、精彩的段落抄到读书笔记上,养成读书必动笔的习惯;同时还要求学生挤时间背下来并写下心得体会,从而为作文积累大量的语言材料和写作材料,为写好文章打下坚实的基础。还通过课外阅读知识竞赛,激发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自觉阅读的习惯。做到了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写作积极性。
(二)走进学生生活,指导写作方法,让学生“能写” 作文教学不能脱离生活,仿写训练也一样。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平时不积累一定的生活素材,作文时就会有“书到用时方恨少”的感慨。并且小学生智能发展还处于低级阶段,“无意注意”占主导地位,意志的内控力弱,我们根据儿童“情绪性”的特点,先指导定向观察,把学生带进特定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并创造性表达的欲望。我们变教师为导师,做学生作文的引导人,引发他们的生活体验和写作情趣,激活想象,扩展他们的生活空间。我们引导学生深入生活,观察生活,学会生活,让他们在观察、分析、体悟的过程中学会用鲜嫩的语言表达自己独特的生活感受,学生尝到了“用我眼看世界,用我手写我心”的甜头和乐趣。
同时我们还探索出一种“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的“以学定教”的习作指导策略,建立以评改为中心环节的作文教学模式,学生初写--师生评点习作—互评—自改或互改—再写—再改。这样最大限度地张扬了学生的个性,发挥了学生的创造性,将教师的指导环节至于学生拟稿之后,我们就能了解到最真实的学情,从而进行有针对性地点评,这样“从学生中来”的具体形象的指导,学生很容易接受。通过我们的努力,学生的习作再也不是千篇一律了,一篇篇充满生活气息的文章油然而生。
(三)、尊重个体感受,增强写作信心,让学生“乐写”
一个教师不能无视学生的情感生活,因为那是学习中主动性和创造性的源泉。
1、活化生活积累,激发倾吐欲望。
要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还必须激发他们的习作兴趣。兴趣来自学生感兴趣的活动,诸如我们组织同学们做游戏、开故事会、做实验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迪学生的思维,训练学生在习作中讲真话、抒真情。学生在感兴趣的方面就会有较深的情感体念,在一定情景中遇到这方面的话题则情动而辞发,激活了脑中丰富的,沉睡着的生活积累,因而学生在作文中明显“有话可说,有东西可写”。
2、尊重独立感受,增强写作信心。
我们在评阅学生习作时,特别注意不以成人眼光来看待评价孩子的表述,尽量珍视学生的个人独特感受。并且在评改时,采用的标准也是分层而定,不同层次的学生,评定等级的标准不同。这样得“优”的不仅仅就是那几个学生,学生在习作时的自信心渐渐建立起来了,也同时产生了愿意写得欲望。这样学生的作文水平也就逐步提高了。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我们课题组的老师发现,不仅是学生对于作文的态度有所改变,而且连老师也觉得教作文轻松了,再也不是“说起作文,学生害怕,教师头痛”了。
四、存在的问题与结改
通过我们的实践研究,虽然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师生文章大胆地向外投稿方面还比较欠缺与保守,今后,在这方面我们要努力改善。另外,要想形成属于自己的一套特色化的理论与实验方法,还有待我们进一步加强系统性、科学性的研究。
第三篇:如何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如何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市安民中心小学校
**
作为一线语文教师,常常为孩子写作不知从何下笔而发愁,通过多年的教学,我发现只要给孩子创设好平台,孩子就会愿意写作。新课标对于写话方针:对写话感兴趣,写本人想说的话。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表达本身的意思。特级教师管建刚老师也提出:作文教学离不开教师的指导,但写作最终要学生自己去实践与领悟。因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生活是他写作的金矿。写作教学要让学生自觉地开心的学会写作文,开拓性地写作文,热爱作文。为了实现这个计划,我尝试从以下几方面去做,效果显著。
一、办作文月报
在一个月内,通过小练笔和教材中的每一单元作文,批改之后选择优秀的作文,让孩子抄在四开的大纸上,每一个孩子一个版面自己设计,抄写。然后把它粘贴在班级展示板内,让孩子有成就感。
作文既能给学生提供发表习作的机会,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又能架起沟通师生感情的桥梁。经过这段时间的学习,学生的作文水平有了提高,最明显的是看到了他们对写作产生了感情,更让老师感觉到欣喜的是同学们对学习的喜爱,已然成为了班级的一道独特的景象。
二、写循环日记
班主任老师给每个小组准备一个日记本,安排一个小组长,每一天安排一名同学写,可以写班级里发生的新鲜事,自己的所见所感。
读书摘记等。老师随时抽查,课前三分钟时读日记。除此之外也可以让学生写周记,现在学生课业压力大如果每天都写日记的话会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所以也可以把每日一记改成每周一记,把一周当中发生的让人印象深刻或者觉得有意义的事情记录下来。
这样做对不爱写作的孩子是一个促进,对写作好的孩子是一个展示的机会。学期末把优秀的文章打印输出编辑成册,起一个好听的名字,家长会上展出,让孩子体会到习作的快乐,成功的快乐。写日记不仅仅是记录,同时可以积累大量的写作材料,提高了学生的写作水平。
三、创情境练笔
写作就是为了让孩子表达自己想说的话,孩子经历了有了体验就会想表达。孩子们在想象的天空中自由翱翔,这时在语文课中学到的知识、所学的词汇就会被积极的学习出来,也不在害怕作文了。例如:课前悄悄和孩子排练一个短剧,让孩子看,看后指导孩子从人物的细节(语言、动作、心里等)观察,写下自己的大作。通过活动像运动会、合唱比赛、分项测试等指导孩子写好场面,记下活动中难忘的瞬间,自己真实的情感。孩子通过活动的切身感受才能表达真情实感,做到说真话,表达真情。还可以通过游戏,让孩子置身游戏的快乐中,游戏之后指导孩子说说游戏的经过,游戏中人物的神态、动作、表情、心
理活动,孩子经历了游戏,就有了生活,有了素材,就需要一个倾诉的平台,所以写起作文来就会得心应手。
四、评写作明星
教材中的习作完成后,教师要进行批改。要充分调动孩子们的写作积极性,让学生处于活跃的思维状态,以积极的态度寻找自身的文本的毛病,并能达到触类旁通。从而培养了孩子的习作能力、想象能力、鉴赏能力。自己的文章被当作范文在班级朗读更是调动了孩子的写作热情、体验到了创作的快乐。孩子可以站在台前绘声绘色的朗读自己的文章,也会有一种自豪感。读完老师再奖励一颗星粘贴在星星榜上,孩子更加体验到了创作的幸福感。
培养学生习作的方法可能有很多,但万变不离其一,作文来自我们身边,但又应该高于生活的,应该包含着作者对生活的思考和感慨,生活中最能撩拨人心的莫过于细节了。细节的真实,才是文章真实的核心,点点滴滴出真情。古人云: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我觉得,在习作教学中,通过典型的展示让学生对写作过程有明确的把握,是一个可行地方法。这个典型,既可以是正面的成功的,也可以是反面的不成功的;既可以是本班同学的,也可以是其他人的。叶圣陶先生说:“生活如泉水,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泼地流个不歇”。叶圣陶先生指出写自己,要真诚的话。让学生真切地走进生活,观察生活,思考生活,体悟生活中一切,观察细致深入,体会学习中的乐趣。
写作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多看优秀文章多积累好词好句,学习优秀文字的写作思路,构思技巧,写作手法,多练多写。现时代是一个多元化的信息时代,可以借助电视网络等多元化的主流信息媒体或自媒体平台进行学习。多观看一些《见字如面》《一本好书》《超级演说家》等类似于此类有教育意义及有助于写作方面的好电视节目,既能有助于学生的写作能力的文学素养的提升也可以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到学习的快乐,从而达到良好的寓教于乐的教育效果。
写作的过程应是创造性的过程,是学生创造性的使用文字进行叙述和表达,创造性的表现社会,彰显自己社会,创造性地表述真善美的过程。写作也是学生精神世界的一个重要部分,写作过程就是不断地审视自我,完善自我的过程,因此,有个性,有创意才是作文的关键所在。正如教育委员会的报告所指出的:
“教育的任务是毫不例外地使所有人的创造才能,创造潜能都能接出丰硕的果实,这一目标比其他所有目标都重要。”可见,在写作中,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必须在新时代的目标下发展。
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只有多读书,多积累,写作文时才能下笔如有神。古语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学生探寻知识的动力,是完成目标必不可少的一项,它就像一块磁铁,只有当学生对习作产生兴趣时,才能乐于写作,才能全身心的投入到作文中去,而且乐此不疲,走进文学知识的殿堂。
写作是文章创造者自己与自己的精神对话,精神创造。一篇文章的好坏不仅取决于作者自身的个性,喜好,天赋异禀,更是作者对待身边的事物的一种内在感悟与周围事物的理解。在写作能力的训练中,既要重视理论知识的学习也要借鉴前人的成功经验,更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创造能力。端正学习态度,改善学习方法,相信在学生日积月累的不断努力持之以恒的坚持之下,写作能力一定会稳步提升。作为教师也不单单是在理论上对学生进行指导,更需要帮助学生用心观察身边的事物,用心感受人心灵上的变化,帮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改善学习方法,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甚至学习能力,而不是一味地寻找灵丹妙药寻找捷径,脚踏实地才是根本方法。
第四篇:如何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在我执教一年里,随着教学经验的累积以及对学生了解程度的增加,作为教师的我渐渐认识到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是从小慢慢培养的,不能一蹴而就,揠苗助长,而要在平时从学生的实际水平出发,学生也要有观,有感,才会有较好的写作,学校和教师也要有计划、有目的、有要求、有检查、有反馈地进行,由易到难,循序渐进。也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针对不同情况进行不同分析,并采取不同的培养写作的方式方法!
在这里,针对大多数同学的写作水平,我有几点小看法,表述以下:
1、充分丰富写作素材。很长一段时期以来,初中作文教学试图通过课堂上的知识点的讲解,范文的引导,使学生写出“像样”的文章来,而忽视了大千世界,忽略了有观,有感,才会有较好的写作的。因而学生的作文总是干巴巴的,要不就是程序性的,没有任何感情可谈。只有充分丰富素材,让学生有观有感才会有发挥的写作空间。
2、需要加强背诵,丰富范例提高写作能力。从一个三岁或者更小的小孩开始,我们就开始培养他们的模仿能力,只有从模仿中学到他们自己应该独有的方式,才会助长他们对任何事物的学习能力,并对其他学习方面也得到相应的提升。写作教学的一条捷径就是仿写,只有学话说,学样写,才会在模仿中创新,从模仿中提高,而要仿写,首先有样子,要有范例,这些样子和范例,只能通过诵读古今经典文章去储蓄。
3、有效搭建教学平台,定期进行作文讲评。为了让学生拥有更多的“读者”,增加他们写作的信心,除了在班级每两周开展一次读文活动外,还把学生的优秀民作及时地张贴到“习作园地”,这样,可以让学生互相启发和激励,使学生可以不断地对写作感兴趣,从而进一步提升并完善他们的写作。
第五篇:如何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如何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南宁市马山县周鹿镇南邦小学张世源
【内容提要】: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难点,作文是学生观察生活,积累生活,品味生活以及运用语言文字表达生活的统一体,它是听说读写能力的综合运用。想方设法提高学生认识生活、反映生活的水平,让学生学会用自己独特的、敏锐的触角去感受世界,在感悟中去发现美,进而去表现美,让作文回归生活,让个性回归作文。教会学生观察的方法,提高观察兴趣,训练观察能力,形成初步的探索大自然的能力,教师引导学生体会方法,指导学生扎根在社会生活这个“大课堂”,让学生运用自己的生活体验来理解所学知识,将所学知识去实际应用,写出自己的生活感受。教师要善于利用各种手段开阔学生视野,拓宽学生思路,指导学生习作,不断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
【关键词】:作文教学,观察生活,积累生活,品味生活。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难点,如何提高小学生作文水平,培养小学生语文综合素质,通过几年的教学研究,我认为作文是学生观察生活、积累生活、品味生活以及运用语言文字表达生活的统一体,它是听、说、读、写能力的综合运用。教师要善于以放为主,以扶为辅,认真评议,培养学生良好习惯,让学生在欣赏中提高作文水平。
一、感受生活
想方设法提高学生认识生活、反映生活的水平,让学生学会用自己独特的、敏锐的触角去感受世界,在感悟中去发现美,进而去表现美,让作文回归生活,让个性回归作文。
作文教学专家李白坚认为:“任何生活和学科都可以从作文中找到表现的方式,反之,作文也就可以从任何生活和学科中找到体现自己的丰富内容。”沟通学科间的联系,把作文和学科学习相联系起来,不仅拓宽学生的写作素材,创设了丰富的写作情景,而且教会学生在思考中学习,在反思中提高学习能力,从而达到作文和学科教学的共同提高。
(一)注意观察
教会学生观察的方法,提高观察兴趣,训练观察能力,形成初步的探索大自然的能力,并学会用语言总结自己的观察、探索的内容。学会在自然界中观察动物,观察大自然,在课上观察科学实验,在美术课上学生写生、临摹、制作各种小物品,设计喜欢的东西,既学会认识形、色的方法,提高描绘物体形态、色彩的能力,积累写作素材,在体育课上学会观察描绘把握动作,增强动作的协调性。
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小学生必须热爱生活,对生活有敏锐的感悟力。热爱生活,心中的话才会淌出源源清流。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假恶丑,积累生活,思考生活,才能拥有自己的思想,对周围的点点滴滴形成自己的看法或独到的见解。对生活观察得越细致,描写的事物越生动形象。有的同学提笔作文,左右逢源,信手拈来,一气呵成,大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之势,究其原因,便是在积累上下过功夫,材料储备丰富。不少同学写作苦于无言,只好“望题兴叹”,其根本原因是缺乏素材,腹中空空。因此,要说作文先观察,这是一个不可缺少的过程。
(二)善于积累
积累是个比较宽泛的概念,它包括思想上的、经验的、知识上的、语言技能上的等等。只有有了一定的积累才能在写文章时把这种积累化为优美的文字。因此,有积累,才能表达,才能有感而发。那么,怎样积累呢?
1.充实生活,丰富生活内容。
作文离不开生活,生活是五彩缤纷的,作文要不断地生活化、平凡化,不要概念化、模式化。对此,义务教育大纲指出:“指导学生作文,要从内容入手,教师要引导学生接触大自然,接触社会,指导学生细心观察和分析周围的事物,养成观察和思考的习惯。”同时,还指出:“课内和课外阅读,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领域,丰富学生的作文内容,其他学科中的观察、参观、操作、实践等实践活动,有的可以作为作文的内容。”因此,有意识地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活动,阅读有益书籍是有效地积累材料的方法。”语文教师要不断地创设情景指导学生观察生活,喜爱生活。比如:在学习了《观潮》这一单元后,习作写景点或景物,带学生走出教室,去看、去体会,体会到了秋天是丰收的季节。带学生去到八达岭野生动物园,学生在导游的讲述和亲眼目睹凶恶的狼、可爱的马来熊、温顺的长颈鹿、美丽的孔雀,学生有了亲身经历,写出了有血有肉的好文章。
2.教给学生积累的方法。
有了充实的生活,丰富的活动内容,并不等于学生就有了积累。
首先,在平时要求学生准备积累本,指导学生多进行课外阅读,搞搞摘抄,积累词语;读读文章,找到“写作的模样”。更重要的是指导学生观察生活中引人深思的现象,抓住细微的“小事”,抓住那些稍纵即逝的美好的一瞬,动脑筋思考,写成日记。这也是平时积累素材的结果。经常练笔写日记,不仅可以增养学生观察的兴趣和习惯,而且可以帮助学生了解生活,积累作文素材,丰富写作内容。
其次,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注重对学生的积累感悟能力的培养是一种指导写作的行之有效的方法。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名言名句,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和精彩片段,积累课内外、国内外的优美诗文,积累文学文化知识等,并且经常在课上交流,不定期地对学生积累的内容进行检查,了解学生积累、掌握的情况。经过一段时间循序渐进的阅读、摘记、背诵,学生的语感有了明显提高,而且阅读能力大大提高,表达能力也有较快的增强,学生的写作也得心应手了。
二、多种感官综合利用
(一)要让学生会说作文
有些学生说话滔滔不绝,口若悬河,而在作文时却绞尽脑汁,无从下笔。原因何在?究其根源,是因为“说”在实际生活中实践较多,而“写”却较少。要培养学生写的能力,首先要强调说的能力,这是写话的基础,有话可说,才有话可写,说得精彩,才会写得绘声绘色。培养学生说的能力,得从小学一年级抓起,让孩子们说熟悉的词语,用喜欢的词语说一句完整的话,要求一句话不但完整,而且要能表达一定的意思。例如:在语文教学中,用“有的.......有的......”“越......越......练习说一句简单的话。学生说:“下课了,同
学们有的跳绳,有的投沙包。”冬天越来越冷”。“树叶越落越多”。然后再在这几句基础上加上别的修饰成分练习说几句连贯的话。或者说自己的一件小事。让学生充分体会说的乐趣。
要让学生说好话,就要教会他们先做生活的有心人,观察生活、积累素材。有一些同学害怕写作文,无话可说,无事可写,其原因大都是对生活缺乏观察,或是不习惯于思考。殊不知,大千世界、学校和家庭,叩击我们心弦,引起我们关注和兴奋的事时有发生。同时,我们每一个活生生的“人”,其中就有很多可取作写作的材料。只要我们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写作的源泉一定是汩汩滔滔,长流不息。观察就是汲取生活源泉、获得作文素材的重要手段之一。
叶圣陶先生说:“在作文教学中,首先要求学生说老实话,绝不允许口是心非,弄虚作假。”吕叔湘先生也说:“对于作文可以首先要求它有实实在在的内容,少搬‘公式’,少说废话。”学生作文是否有发自内心的真情,是衡量创作的一个重要尺度。作文创作应以敞开心灵,表现个性,真实坦白地抒写自己为创作原则。真诚是一切文学之本,尤其是初学写作者——学生所必须遵从的。
(二)由说到写,写好日记
如果“说”是手段,“写”才是目的。积累素材,由易到难,写日记是提高小学作文的必经之路。要使学生能够掌握、运用日记,学生形成写日记的习惯,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帮助学生学好语文,陶冶情操,还必须遵循以下几点:
1.持之以恒。
要使学生真正掌握、运用日记这一文体,还需要我们老师在四至六年级,连续不断,持之以恒地进行日记的训练指导,使学生形成记日记的习惯,帮助学生巩固运用所学语文基础知识,提高学生认识事物及记叙描写的能力,并为作文积累丰富的素材。
2.循序渐进。
日记作为学生学习语文及其他方面都有极大帮助的这一文体,要使学生终身享用,我们只有在教学训练中,按照规定的训练要求做到循序渐进。一是在训练中对学生记日记的数量要求达到循序渐进。对学生来说,只要求在一定时间内记记日记,四年级时可规定每周每人至少写三篇,老师要定期在一定时间收阅,形成惯例。二是在训练记日记的内容上要循序渐进。因小学学生的知识水平,认知特点都各不相同,因此,第一学段的学生只要求他们把句子写通顺,第二学段的学生应把训练的重点放在格式的规范和怎么记一件事情上,第三学段放在要有一定的条理上。这样,使学生的日记训练由低学段向高学段不断地发展。
3.读写结合、以读助写。
阅读能力的提高必定有助于作文能力的提高。在教学中,可以通过绘声绘色的朗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以通过轻声读和默读领会理解课文内容,或者通过教材中的“语文园地”“口语交际”等内容,学习其中的写作知识,在学习的基础上将教材中零散的、片断的写作知识系统化成整体知识,这样有利于在作文过程中将知识转化为能力。
(1)加强课外阅读,才能不断培养想象能力。
阅读能力的提高必定有助于作文能力的提高。重视引导学生积累丰富的、生动的、有趣的写作材料,在文章之外下足功夫,一要引导学生有目的地课外多读书、多观察、多交流,广泛涉猎历史、科技、自然等方面的知识。这样不仅可以
开阔视野、增长见识,而且会产生描述、书写的强烈愿望。二是多开展一些相关活动,如让一个组的学生把自己最近在课外书籍中读到的优美词句或精彩片断背诵给其他学生听,以激发学生阅读课外书籍的兴趣。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以往学生对着作文本、咬着笔、苦思冥想的不佳状态,使学生变得爱写作文,并有效的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2)在阅读教学中渗透想象能力的培养。
我们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制作生动的教学课件,这样让学生在音乐、动画的氛围中进行朗读,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教张志和的《渔歌子》时可以在音乐的伴奏下闭着眼睛听着音乐心理想象古诗词描述的优美画面,然后在睁开眼睛轻声诵读,体会古诗词的韵律。
(3)引导学生善于续写、扩写或补写。
有的课文结尾意犹未尽,耐人寻味。教学时,我常引导学生对重点情节为续写的起点,联系课文或生活实际,张开合理想象,顺着课后的思路,进行续写故事的结尾。有的文章由于一定的原因,省略了有关的情节,或在过渡环节上,对人物情节写的十分简练。遇到这样的文章,我指导学生想象,补写一段相关的情节,进行扩写练习。这样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学生兴趣浓,乐意写。同时注意假写,假写是直接结合课文内容,提出假设,再启发学生展开想象,写一篇或一段话。通过实践研究,利用课文进行想象做训练,一举多得,既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丰富了写作内容,渗透了品德教育,又培养了学生的理解力,想象力,还提高了学生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的写作能力。
总之,学生写作的过程是观察、记忆、想象、逻辑、整合等能力的集中的表现。教师应指导学生扎根在社会生活这个“大课堂”,让学生运用自己的生活体验来理解所学知识,将所学知识去实际应用,写出自己的生活感受。教师要善于利用各种手段开阔学生视野,拓宽学生思路,指导学生习作,不断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