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昌南小学学生语文学习品质的调查报告

时间:2019-05-13 20:02:3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昌南小学学生语文学习品质的调查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昌南小学学生语文学习品质的调查报告》。

第一篇:关于昌南小学学生语文学习品质的调查报告

关于昌南小学学生语文学习品质的调查报告

一、调查目的是了解学生是如何学习语文的,以便老师在了解学生学习需要的同时改进教学,帮助你们更好的学习。

二、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以昌南小学二至五年级学生为对象。每班选好,中、差、各1/2进行调查,共4个班,60名学生。

三、调查内容。

本次调查内容重点是小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表现出的学习习惯、学习兴趣、、学习方法等三个方面进行调查。

四、调查方法。

(一)、访谈法

运用访谈法与学生、家长、教师进行面对面沟通,掌握第一手资料,来分析本校学生在学习品质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二)、观察法

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观察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表现,了解学生学习品质的现状。

(三)、问卷调查法。

通过对昌南小学二至五年级各类小学生学习品质的问卷调查,了解小学生学习品质的现状。

五、调查结果分析。

〈一〉学生语文学习习惯的调查与分析。

学生的学习成绩,源于学生的学习态度,而学习态度,就是学习习惯的代名词,学生上课专心听讲,注意力集中,课下按时、按质、按量地完成作业,这些就说明学生的学习态度端正,而这些也正是一个学生应该具备的良好学习习惯。

在学习习惯方面,我们针对上课听讲与课下作业这两方面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上课时学生基本能认真听讲,偶而也有分心或做小动作的现象,还有4%的学生不认真听讲。完成作业方面:1.放学回家能主动完成作业的占38%,在家长的督促下能完成作业的占56%,根本不能完成作业的占6%。2.在做语文作业时希望独立完成作业的学生占40%。希望家长提醒或别人帮助的占60%。3.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遇到困难时,26%的学生会看书或查阅书籍自己弄懂,67%的学生会向老师、家长、同学请教、还有7%的学生遇到困难不管不问,随它去。

〈二〉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调查与分析。

对不同学科的兴趣受调查的学生都能明确指出“最喜欢的一门课”“与最不喜欢的一门课”,这表明目前小学生对不同学科的兴趣的差异是明显的,最喜欢的课是语文,信息技术最不喜欢的课是: 详见下表(单位%)

学科

语文

数学

英语

音乐

体育

美术

信息技术

人数

156

212

461

兴趣情况

39%

23%

2%

5%

5%

2%

24%

最喜欢某一学科的原因有以下几种1.老师讲的好(28%)2.学了可以解决实际问题(24%)3.没有作业学得轻松(15%)4,学习的内容很有趣(33%)

这里老师讲得好,学习的内容有趣是学生喜欢某一学科的主要原因,也是学生学习兴趣形成重要原因。

3、对课外阅读的兴趣

在调查中看到,目前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可以分为三级水平|: 第一级是几乎不阅读或很少阅读课外书籍,几乎占(27%)第二级是能够在家长督促或老师布置后阅读课外书籍的学生占(57%),第三级是经常阅读自己喜欢的课外书籍,还有积累的习惯如摘抄好词好句,写读后感的占(16%)目前小学生对课外书籍阅读兴趣的差异,表现在随着年级的增长,课外阅读书籍的兴趣也逐渐增高,从整体水平看大多数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不高。多数处于一二级,他们仅阅读教师指定的课外书,满足于了解其中的故事情节,我认为,如果要提高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从而发展他们的学习动机,指导好他们的课外书籍阅读,特别是诱发他们课外阅读的主动性,积极性是不可忽视的。

(三)小学生语文学习方法的调查与分析

1、预习情况

(1)根据教师布置进行预习的学生学生最多占58%不预习或难得预习的学生次之占39%,坚持经常而自觉地预习的学生最少占3%。

(2)不预习或难得预习的人数比例随年级的升高而减少,既学生年级越高,预习的人数越多。

(3)小学高年级学生的学习与预习成正相关,既学习成绩好的学生,预习做得好。

2、听课方法

(1)较多学生的听课方法是边听,边想,边记几乎占37%进行讨论的学生很少占5%。这说明学生在听课时的思维不甚活跃。

(2)在被调查的学生当中,学习成绩好的学生边记边想,能抓住重点记笔记,学习成绩差的学生懒惰,不动脑筋,记笔记时抓不住重点,老师要求记什么就记什么。

3、复习及作业情况

(1)小学生完成作业的情况总体上是好的。其中因作业的困难而不能完成作业的只占少数(28%),多数学生是从课本上找方法或答案。占59%。

(2).多数小学生没有主动复习的习惯,老师布置了能复习的学生较多占78%。

七.建议及对策。

1、积极探索切实有效的教学方式,变“死水”为“活水”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他们探索求知的兴趣,提高教学效率,改善教学环境,教师应根据不同的内容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他们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集中注意力,积极思维,从而有效的掌握知识,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2、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去,要适时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怀着一种高涨的情绪去进行学习和思考,注重采用激励性的评价语言,采用直观的教学方法,注重设计一些渗透游戏成份的教学形式,设计多样而开放性强的练习,转变教育观念由重知识轻智能,重教轻学向教会学生学习转变,强调学生智力的发展,把学生的学习能力放在重要位置。

3、个别指导。通过师生谈心、心理疏导、家坊、个案跟踪等形式,关爱每一个学生,走进学生的心灵深处。拨动学生心里的琴弦,培养积极性,矫治消极面,塑造学生健康的学习心理。

4、班集体建设,通过良好班级体建设活动,引导全体同学树立良好的学风,班风,发挥集体的力量,比、学、赶、帮、超,利用集体育人。

5、激励评价法。评价法是依据养成教育的要求和具体目标对少年儿童养成情况给与一定的判断,有进步的就鼓励表扬,这是最基本的教育方法之一。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对于每个学生,都要让他们有个自我表现的机会,老师应把容易答的题目,给与那些怕举手发言的学生,答对了照样鼓励和表扬,为了发现先进,鼓励进步,老师们还应经常在班里组织“班级之最”和“我进步了”等活动,从活动中寻找学生身上的闪光点,激发大家上进的积极性。

6、学生自我教育。教育实际上是一个助人自助的过程,助人是手段,自助才是目的。因此,自我教育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品质的必由之路,自我教育可通过个人总结,自我批评,自我鞭策,自我完善等形式开展,如每位同学确定自己的座右铭,坚持写学习心理日记等。

第二篇:关于昌南小学学生语文学习品质的调查报告

关于昌南小学学生语文学习品质的调查报告

姓名:邓桂班级:教育管理学号:083600145262

2一、调查目的是了解学生是如何学习语文的,以便老师在了解学生学习需要的同时改进教学,帮助你们更好的学习,关于昌南小学学生语文学习品质的调查报告。

二、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以昌南小学二至五年级学生为对象。每班选好,中、差、各1/2进行调查,共4个班,60名学生。

三、调查内容。

本次调查内容重点是小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表现出的学习习惯、学习兴趣、、学习方法等三个方面进行调查。

四、调查方法。

(一)、访谈法

运用访谈法与学生、家长、教师进行面对面沟通,掌握第一手资料,来分析本校学生在学习品质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成因,调查报告《关于昌南小学学生语文学习品质的调查报告》。

(二)、观察法

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观察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表现,了解学生学习品质的现状。

(三)、问卷调查法。

通过对昌南小学二至五年级各类小学生学习品质的问卷调查,了解小学生学习品质的现状。

五、调查结果分析。

〈一〉学生语文学习习惯的调查与分析。

学生的学习成绩,源于学生的学习态度,而学习态度,就是学习习惯的代名词,学生上课专心听讲,注意力集中,课下按时、按质、按量地完成作业,这些就说明学生的学习态度端正,而这些也正是一个学生应该具备的良好学习习惯。

在学习习惯方面,我们针对上课听讲与课下作业这两方面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上课时学生基本能认真听讲,偶而也有分心或做小动作的现象,还有4%的学生不认真听讲。完成作业方面:1.放学回家能主动完成作业的占38%,在家长的督促下能完成作业的占56%,根本不能完成作业的占6%。2.在做语文作业时希望独立完成作业的学生占40%。希望家长提醒或别人帮助的占60%。3.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遇到困难时,26%的学生会看书或查阅书籍自己弄懂,67%的学生会向老师、家长、同学请教、还有7%的学生遇到困难不管不问,随它去。

〈二〉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调查与分析。

对不同学科的兴趣受调查的学生都能明确指出“最喜欢的一门课”“与最不喜欢的一门课”,这表明目前小学生对不同学科的兴趣的差异是明显的,最喜欢的课是语文,信息技术最不喜欢的课是:详见下表(单位%)

学科

语文

数学

英语

音乐

体育

美术

信息技术

人数

兴趣情况

39%

23%

2%

5%

5%

2%

24%

第三篇:学生语文学习情况调查报告

学生语文学习情况调查报告

王贵平

(一)调查原因

当今学生对语文学习已少有兴趣,语文作业少做或不做,语文课不听。而教师提出的要求学生多看课外书以增强文化底蕴,又被一部分人视为“不务正业”、“浪费大好光阴”,是“换不来分数”、“影响前途”之举。我们为学生悲哀的同时,也为自己悲哀,更为中华民族和地球几千年来的传统文化悲哀。

我们也常在思考:作为已成众矢之的的语文教学的执行者,我们应该让学生学什么?怎样学?由此,我们对当前中学生在语文学习、阅读和写作方面的情况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籍以了解他们对语文学习的看法,探索语文教学的新途径,增强他们“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兴趣与能力,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富有个性的学习。我们希望能确定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师生共同从传统的接受性学习的观念中解放出来,我们希望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开发他们的学习潜能,以探究学科教学中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二)调查范围

主体为会宁中学高

一、高

二、高三实验班全体学生300人和高

一、高

二、高三普通班部分学生300人,发放调查卷600份,有效问卷586份。

(三)调查内容

这只是一次初步的调查。我们设计了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涉及到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学习习惯的培养,如查询资料、积累资料等;课外阅读的时间、内容、兴趣、动机和阅读种类、方式等;写作数量、态度、对写作的看法;学习过程中寻找问题探索钻研的意识;在探索过程中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等。我们对这些问题的思考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们对当前语文教学某些层面上已进行和要进行的探索。

(四)调查结果分析

1.对语文的喜好程度和学语文的主要目的从调查显示的数据来看,有近三分之二的学生喜欢语文,喜欢的原因主要是个人爱好和老师课上得好——有65.14%的学生认为老师的课堂讲解基本适当,而不喜欢语文的学生主要因为是成绩不好。可见,所谓的学生讨厌语文,不是语文这门功课所包涵的内容使他们讨厌,而主要是因为相应的考试制度和考试结果削弱了他们对语文学习的积极性。确实,每从考场中出来,学生最难以估测自己考好没有的学科就是语文。对于平时在这上面花费时间很少的学生来说,考前卖力地复习很难换来相应的考分,而必须靠长期的连贯的积累,这是语文学科不同于其他学科的特点之一,而这也导致某些急功近利的人对它失去好感。当然,这与他们本身对待语文学习的态度、学习语文的方式有很大的关系。这在后面的调查中也有所涉及。

对于学语文的主要目的的陈述,有37.3%的学生认为是为了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认为为了应付考试(包括高考)的为27.24%,人数仅次与前者。作为语文老师,我不知道该为前一个数字高兴呢,还是该为后一个数字悲哀。

2.对上课形式的喜好和思考程度的自测

长期以来的语文课主要是老师讲、学生听。这样的教学形式易造成学生不善于思考的后果,而如此单调的形式又使他们向往开放性的课堂。喜爱单纯的被“灌输”的学生仅为12.3%。学生喜欢的语文课,是多样化的,有趣味性的。78.22% 1的学生对语文课堂最不满意的一点就是缺乏趣味性。他们最喜欢在视、听等多种感觉上给他们深刻印象的形式,随着社会革新技术的不断涌现,他们期待能利用新科技比如多媒体等的课堂形式。其次,他们还喜欢排课本剧、在课堂上进行讨论。63.3%的学生认为语文课堂教学比较好的方式是多种形式交替。相对而言,对自己读书琢磨以解决问题,感兴趣者最少,只有8.2%。

其实,对文化、文学的思考,答案本身就是丰富多彩的。单纯的灌输,不仅违反学生好动的天性,更束缚了他们在多层面上的思考,使他们在语文学习过程中也片面追求像数理化那样的“唯一答案”、“标准答案”。这也是违反语文教学的规律的。幸运的是,现在高考试卷上的题目正倾向于答案的多样性与自圆其说,而不是“唯一”。“指挥棒”的方向自然对平时的教学产生很大的作用。

学生的不善于思考,也表现在阅读时思考程度的肤浅。超过半数的学生对自己思考的评价是:尽管有所发散,但总体较肤浅,近四分之一的学生小心翼翼地选择了思考“较深刻、全面”,而对思考的正确率,近七成学生只选了“尚可”,所以,63.4%的学生对老师的课堂提问,觉得没把握,不愿回答;23.3%的人想回答,但不好意思主动回答。他们的想法与做法偏向于中庸,显然是自信心不足,但也是长期以来的“灌输”使他们追求答案的“标准化”、“唯一性”造成的后果。

由此看来,学生较缺乏主动的独立思考意识和思考习惯。他们可以接受或反驳他人的一些意见和观点(课堂讨论时他们为反驳他人并不屑于做谦谦君子可以为证),但他们不善于在事件中发现问题。课堂上的所谓讨论问题,主要是为了回答老师或书本上的问题,而不是自己寻找出来的问题——喜欢“老师出阅读思考题,组织学生讨论”,与喜欢“学生阅读为主,老师答疑”的人数分别占15.5%和8.98%——两者比例前多后少可以为证。这对正提倡进行的研究性学习的有一定的难度,因为研究性学习更需要学生主动找问题加以解决,如果对问题只会回答不会寻求,谈何自主研究?

3.课内外阅读情况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常常是由于喜欢阅读,一个人才会产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课本拿到手,学生最先翻看的是什么样的文章呢?67.9%的学生选择文学作品如诗歌和小说,仅有5.1%和3.4%的人分别选择了议论文和说明文。因为这是两类较为枯燥的文体。学生认为的好文章,要结构安排巧妙,情节生动,语言有特色(47.5%);要内容丰富,学后使自己长知识、增见闻(26.97%)——对这一点,我是存在疑问的,因为议论文和说明文在长知识、增见闻方面是胜于文学作品的,为何喜爱议论文和说明文的人数比例如此之少呢?

课外阅读向来也是语文学习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仅靠课内,远远无法满足学习“文化”的要求。那么,我们再来看看学生在课外阅读方面做得怎样。

首先是阅读时间。47.9%的学生上新课前,基本不预习。35.2%的人会预习小部分新课。对课外阅读,只不到一半的学生每天有0.5h左右的时间进行,阅读时间超过0.5h的人数少于不到0.5h的人数。阅读的范围主要是小说(科幻、侦探之类)、散文。阅读的动机,首选是为了消遣娱乐(超过半数),其次是体会人生和写好作文。可见,阅读的主流并不是学生有意识的行为,而是和一般人借以消磨时间、寻找些快乐一样。学生并未将阅读纳入学习的轨道、将之作为学习的一部分。或者可以这样说,他们并不懂得如何学好语文。

其次是阅读时的习惯。对课外的感兴趣的文章,将近一半的学生都有从头至尾逐字阅读的习惯,且认为有必要的话会多读几遍,将近三分之一学生读后会沉吟深思。这种习惯还不错,因为有了良好的阅读习惯,才有基础去培养他们发现

问题的能力。但对课文,58.8%的人把仅仅通读一遍新课就作为预习时的基本做法。从平时的随笔点评上看,他们的深思沉吟也只侧重在对一篇文章的整体感想上,而不是某处某点的质疑深入上。

再次是阅读后资料积累的习惯。阅读后极少有人写读书笔记,34.9%的学生偶尔会写,44.4%的人要老师布置了才写。在这一点上,他们明显缺乏主动性。即使对感兴趣的文章,也喜欢采取交流探讨的方法(占39.6%)。作摘记、写读后感的人,不如交流探讨的人多,前者两个相加仅为35%。至于查字典和背景资料的更少,十成中仅占一成,余下的人根本谈不上有习惯。

从以上三点可知,学生语文学习的方法存在很大问题。他们不喜欢或没时间或不习惯进行课外阅读,以为学好语文和学好其他科目一样,上课认真听,要不在阅读时认真读就行了。却不知学语文需要的方法与此有很大不同。学习语文,其实是在学习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文化,需要积累,需要积存厚实的底子,需要积淀深厚的文化底蕴。而只有平时不断的接触、学习,不断的思索回味,不断地在学习过程中比较,才能达到这些“需要”做到的。

4.解决难题的方法

最后来看看学生解决难题的方法吧:35.88%的学生选择看参考答案——这是解决问题最快捷的途径,32%选择自己琢磨和与同学讨论,只有22%的人想到查资料,还有同学选择弃置不顾、不以为然的,当然,这样的学生只占极少数。绝大部分人最终还是想把问题解决的。这其实很能看出学生在学习上的不良“用心”,只要求结果,不注重过程。这大概与当今急功近利的社会是一脉相承的。

5.小结

站在今天,我们正在思考:作为已成众矢之的的语文教学的执行者,我们应该让学生学什么?怎样学?

我们的教学中,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我们长期以来的灌输方式,使学生丧失了独立思考的习惯和思考能力,他们普遍缺少思考意识,因为我们习惯了自己讲学生听,忽视了学生个体的不同反映。我们的课堂形式,没有随着社会的进步而得到更新,课堂教学中没有及时将新科技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加以运用,这使我们的教学方式与学生在社会上日益耳濡目染的科技新成果相比显得越来越陈旧,使学生对这样的学习缺少兴趣。我们的考试,在注重基础的同时,还没有一个很好的方法去测出学生知识的迁移与运用的能力。

在学生方面:我们的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虽然对语文并没有人们原先想象的那样反感,但对于所学的知识,明显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他们只是被动地为学习而学习,为考试而学习,为将来考得高分得到一块扎实的敲门砖而学习,而不是为了自己文化层面的提高,为了自己文化积累的深厚而学。他们喜欢语文,不喜欢语文考试;他们喜欢课堂讨论,但不会自己去提问;他们喜欢看一些文字,但不善于看时加以思索;他们希望自己拥有一定的学识,但不喜欢多下一点工夫,哪怕只是背诵——已有47.9%的学生觉得文言文背诵的量太大了;他们希望自己有能力解决所有遇到的问题,但又不愿靠自己的头脑、运用自己的智慧来解决。他们需要的学习,是轻松的,趣味性强的;是没有压力的,能很容易就获取的。所以,在这样的基础上,要去收揽学生早已懒散的心态,打开他们紧闭的心门,让他们走到主动出击寻找问题、自行研究、自己解决、最终靠自己的力量完成任务这一步,我们语文教师任重而道远。

第四篇: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调查报告

篇一:“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设计研究”课题研究报告(马宏)【编者按】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是新的课程标准实施下的一个全新的学习形式,以其学科的综合性引导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提升。但近几年的具体实施过程中,普遍教师比较肓然。介于此,我们把中国教育学会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会教育科研项目“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设计研究”课题的研究报告呈献给大家以期对以后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指导有一定的帮助。“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设计研究”课题研究报告(课题编号2006017)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设计研究”总课题组

一、课题提出

2001年国家教育部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试用稿)》(以下简称语文课程标准)中首次将语文综合性学习列入语文课程目标。“综合性学习”作为语文课程的一种崭新的课型正式进入教材,进入课堂。这是出于基础教育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实现教育“三个面向”、提高国民素质和促进学生、教师和学校发展的现实提出来的。鉴于此,各版本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小学语文教科书都安排了综合性学习教学内容。然而,经过调查发现,大多数学校教师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处于盲目和随意状态,存在着“不知怎样教”等问题和困惑。调查显示:条件好的、基础好的学校比较认真地进行综合性学习的教学和研究。而大多数的学校有的根本就没有进行综合性学习的教学,有的把综合性学习当作课文来教,有的当作单元练习题来教,还有的把综合性学习当作综合实践活动来教等。当然,各版本课标实验教科书中设计的综合性学习也存在着内容和形式的单一,对不同地区和学校缺乏广泛的适应性等问题。因此,迫切需要我们研究解决:如何正确认识“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本质特征,如何实施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如何设计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适应性强的语文综合性学习内容;如何制定教学方法,构建教学基本模式等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对于深入推进新课程改革,真正落实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无疑十分重要的。目前在世界各国基础教育改革中,综合性学习都处于初步研究阶段,如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非常重视对其的研究,并建立了相关的理论和实践策略。在借鉴国外综合性学习经验的基础上,我国语文综合性学习注意了语文学科与其它学科的综合和课内外结合,目前还处于探索阶段,是一个崭新的领域,尚无成熟的经验。因此,本课题研究不但能丰富和填补课标实验教科书的内容和空白,还对构建其基本理论框架和实践模式,具有重要的价值。我们具此提出了本课题研究,于2006年2月被中国教育学会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会列入教育科研项目课题,并正式获准立项研究。我们在重庆市万州区、涪陵区、渝中区、北碚区、綦江县、荣昌县、铜梁县、璧山县、梁平县、彭水县、人民小学、巴蜀小学、鸳鸯小学等20个区县71所学校进行了课题研究,约10多万学生参加了实验研究。

二、课题的界定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一种全新的课程组织形式,它超越了传统单一学科的界限而按照水平组织的原则,将现代社会的综合性课题和学生关心的问题统整起来,通过学生主题的、创造性的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有机地将语文知识与生活经验、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结合起来,以提高学生运用语文知识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知情意行的和谐发展。它与识字写字、阅读、口语交际、习作共同组成语文课程新的目标体系。

三、研究内容

主要研究以下内容:

(1)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现状分析。(2)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理论研究。(3)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内容设计。(4)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模式设计。

(5)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策略与方法设计。(6)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1、研究思路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综合性学习”这一新课程,对广大一线教师来说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对其概念的界定,特点的把握,教学的目标,教学的方法等都不甚了解,加之设备、条件有限,语文综合性学习作为语文课程内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学中必然存在着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和困惑,如何设计出既符合《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又适应不同地区和学校的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教学目标。为此,本课题研究凭借大量的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现实场景(课堂),通过广泛而深入的调查分析——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课程实施中问题及原因,分析研究不同地区学校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实际情况,开展有针对性地研究。

研究的基本思路是:设计课题研究目标——进行现状调查与分析——研究、总结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理论与规律——进行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设计——构建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基本模式——总结、交流推广研究成果。

2、研究方法

本课题研究采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有:文献法、调查法、个案研究法、行动研究法、教育实验法等。

五、研究成果

(一)语文综合性学习理论研究成果

1、对“语文综合性学习”进行了界定

实验研究过程中,我们对“什么是语文综合性学习?它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什么区别?”进行了思想理论上的讨论和研究,学习研究专家学者的种种理论观点,同时也提出了我们的理论观点。

王文彦、蔡明认为:语文综合性学习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的学习形态。(1)

陆志平认为: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一种综合性、生活化、经验性、个性化的课程,并认为这种学习方式有三种:观察—表达、问题—解决、活动—探究。(2)郑国民认为:“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一种立足于语文课程之上,通过学生自主地开展语文实践活动以促进其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的学习方式。”(3)朱绍禹认为它是与“识字与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相并列的“全新的一种课程形态,集中而鲜明的体现了语文课程的新理念和主张。”

刘淼认为“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以语文学科为依托,以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学生生活与社会生活之间的联系为主线,以问题为中心,以活动为主要形式,借助中心学习的内容和综合性学习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发展语文素养的一种课程组织形态”(5)

巢宗祺认为“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基本目标应当指向语文,首先要保证在语文的某一方面或几个方面取得比较确定的成效。”(6)

靳彤认为“语文综合性学习是语文课程中一种相对独立的教学形态。它以语文课程的内容整合为基点,强调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整合,强调语文学习与生活的整合,强调语文学习与实践的整合,强调多种学习方式的整合,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7)《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知识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

我们认为: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一种全新的课程组织形态。它超越了传统单一学科的界限而按照水平组织的原则,将现代社会的综合性课题和学生关心的问题以单元的形式统整起来,通过学生主体的、创造性的问题解决学习过程,有机与校外结合起来;以提高学生运用语文知识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知情意行和谐发展。它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组成语文课程新的目标体系。故有研究认为:综合课程“其综合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以某一学科为中心,让另一学科去配合;一种是找出几个共同的主题,每个学科都选教与主题有关的内容。”(8)语文综合性学习显然与前一种方式相符合。

2、提出了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五个主要特征

语文综合性学习重在学科内外的联系、重在学习过程,注重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整合知识与能力,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观察感受能力、综合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搜索信息能力、组织策划能力、互助合作和团队精神等等。它的主要特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综合性。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知识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语文综合性学习首先要立足于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将理解运用语文,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和发展思维贯穿于活动的全过程。活动内容和形式的设计,应凸现听、说、读、写的实践;其次是体现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以语文课程为基点,有机整合数学、科学、品德、艺术等课程,突破学科教学的封闭状态,实现语文知识的多元化,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自主性。“综合性学习应突出学生的自主性,重视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精神,主要由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特别注重探索和研究的过程。”综合性学习实篇二: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中学生学习方式的研究实施情况的调查报告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中学生学习方式的研究实施情况的调查报告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中学生学习方式的研究实施情况的>调查报告 雁塔区长安南路小学董娅

长安南路小学是雁塔区教育局直属的全日制小学,学校位于高校林立、文化氛围浓厚的长安路旁,地铁二号线纬一街站口。学校创建于1905年,是一所具有优良传统的百年名校,前身为八里村小学,2005年更名为长安南路小学,学校设24个教学班。近年来,学校以百年老校的深厚底蕴为依托,以加强学校管理为主线,以课程改革为中心,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宗旨,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努力提升教学质量,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应。学校先后被授予教育部重大课题实验学校、陕西省示范家长学校、西安市文明校园、陕西省绿色学校、西安市>素质教育优秀学校、西安市依法治校示范校、西安市廉政文化示范校、西安市红十字示范学校、西安市巾帼文明示范岗、西安市先进党支部、雁塔区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区督导评估优秀学校、区316工程优秀学校、区平安校园及雁塔区目标管理考核一等奖等称号,被西安市教育局推荐为“身边的好学校”。

学校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为学生幸福人生奠基的办学理念,在狠抓课堂教学的同时,开设了舞蹈、绘画、英语、合唱、腰鼓、武术、绳舞、跆拳道、陶艺、航模、乐器等各类兴趣小组,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在这所充满关爱的学习乐园里,孩子们快乐地学习、自主地成长、全面地发展;在尝试中学会探究,在参与中发展自我,在活动中健康成长。学校成为“学习的乐园、人才的摇篮”。

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语文课程改革实验中,“语文综合性学习”不仅是>语文教学改革的热点,更是语文教学改革的难点,那么我们学校的教师们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是如何理解的,又是如何操作的?有没有通过语文综合性学习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本课题对本校 “语文综合性学习”实施情况进行了调查,以发现综合性学习开展带来的教学变化及存在的问题,以便进行深入的探讨与研究。

一、调查时间:2013年9月

二、调查对象:我校24位教师及220位学生。

三、调查方法:访谈法、问卷法等。

四、调查内容及目标:

1、了解教师和学生对“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课程的认识。

2、了解教师实施“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中学生学习方式的研究”的操作方法。

3、了解并分析“语文综合性学习”实施给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带来的变化。

4、探究在“语文综合性学习”中,如何提高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有效途径。

五、调查情况分析:

(一)关于“语文综合性学习”问题对全校24名语文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发下问卷24份,收回24份。情况如下:

第一题有86.5℅的人认为语文综合性学习是提高语文综合能力的一项重要途径,15.3℅认为语文综合性学习不太重要。第二题40.3℅的人认真组织活动,50℅的人当阅读课教,组织简便的活动,16.6℅的人大概提一下。第三题66.7℅的老师认为学生能积极参与,33.3℅的人觉得学生对此不感兴趣,难以组织活动。第四题80.7℅的人让学生以板报、手抄报的形式进行成果展示,其他形式展示占19.6℅。第五题学生收集资料以上网居多,占50℅,其他方法50℅。第六题普遍认为能提高学生收集资料能力。第七题教师在评价学生表现时,注重学生成果交流的占66.8℅,注重学生参与性的占16.9℅,注重量化指标占16.5℅。第八题教师都认为综合性学习编排应根据年级水平而定。第九题教师都认为课文更重要,因为考试要考。能看出以下问题:

1、关于概念的理解、特征的把握。

“语文课程课标”中有关于综合性学习的专项内容教师们知道,但不能够较准确地答出要点内涵及基本特征。

2、重视程度。

老师比较重视,都知道新一轮课程改革设置综合学习有其重要意义,能培养学生综合应用语文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有利于树立大语文观。

3、实施情况。

全校共6个年级,能根据教材认真实施的只有为数不多的班级班级。教师缺乏指导策略,只是布置给学生就算开展了,大多数形式是办手抄报,没有深入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4、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

78%的教师都很重视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忽视了在语文综合性活动中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

5、评价情况。

老师能每次对活动情况进行评价,一般采用成果交流的形式。不太注重活动过程中学生的参与性。

(二)关于“语文综合性学习”问题对学校五—六年级220名学生进行了一次简单的问卷调查。发下问卷220份,收回208份。情况如下:

第一题学生理解语文综合性活动并能说出大概意思的占47.5℅,大概了解,但了解不透彻的占36.1℅,还有18.2℅的学生认识模糊,没有多少概念。第二题23.9℅的学生认为老师在语文综合性学习中认真组织活动,56.7℅的学生认为老师当课文讲解,19.4℅的学生认为老师能不讲就不讲。第三题78.9℅的学生认为自己在语文综合性学习时查资料,做小报,积极投入活动之中,21.1℅的学生也能参与到活动之中,但积极性不高。第四题73.2℅的学生最喜欢的语文活动形式是表演、讨论、竞赛,26.9℅的学生喜欢制作手抄报等个人完成的项目。第五题上网收看电视搜集资料的占34.8℅,查阅书籍搜集资料占56.3℅,8.9℅学生问家长同学。第六题都有分组合作搜集资料。第七题89.3℅的学生认为语文综合性学习重要、喜欢,10.7℅的学生认为一般。第八题所有的孩子都认为语文综合性学习对学习语文有帮助。

从中能看出以下问题:

1、概念理解。

知道综合性学习这个概念,但学生不知道该如何进行综合性学习,认为就是办办手抄报。

2、学习方法。

综合性学习时做了些什么时,回答最多的是办手抄报,其次是查资料,做得最少的是撰写研究报告,甚至有的 班只是老师宣读知识,没有组织过活动。

3、自主参与。

有学生78.9%认为,当老师精心组织了丰富的活动,自己会积极地参与,主动进行探究,如果对活动不感兴趣,只能被动参与。

4、学习重要性。

当问及你认为综合性学习是否重要时,全部学生认为重要,能扩大知识面,能提高阅读和作文能力,对学习有一定的好处。

(三)结合听课情况,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还存在以下问题:

1、老师认识不到位。

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教师对综合性学习的理解不够深刻,有的把综合性学习当作课堂作业来布置,有的认为综合性学习就是学生的课外学习,有的当课文讲解,采用单一枯燥的形式,使学生没有自主探究的兴趣。

2、指导不够到位。

“综合性学习应突出学生的自主性,重视学生主主积极的参与精神,主要由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特别注重探索和研究的过程。”从这段话中,我们知道在综合性学习中,学生的自主实践应放在首位。但在实践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很多老师的指导并不到位。活动开始前,老师只给学生分配任务,活动的过程中就没有参与、过问,最后只检查结果,结果这次活动变成了少数几个同学的展示会,没有激发大多数学生的积极性、探究意识和参与性。

3、评价不够全面

教师评价方法单一,甚至错误地认为综合性学习的评价方式就是课堂上热热闹闹的节目表演,整堂汇报课以丰富多彩的文艺节目为主,没有落实语文的听说读写,没有实效性。没有注重对学生的过程性评价,没有关注到学生是否主动积极参与,是否进行深入探究,使学生兴趣索然,没有成就感。

六、如何有效在语文综合性学习中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通过问卷调查,我们对实践活动中提高学生自主探究能力提出如下建议:

1、正确把握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基本特征。

要很好地实施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必须深入探讨综合性学习的性质和特点,才能有效开展活动,提高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综合性学习的焦点就是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它不等同于过去的语文活动。

2、多渠道开发学习资源。

我们语文教师要高度重视语文综合性学习资源的开发。要善发现,优化学习资源。教师要积极拓展课文内容,组织自主性活动,让学生去收集资料,去调查实践,优化课内外的结合。

3、教师要组织自主性活动来提高学生自主探究能力

教师要依据教材特点、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组织贴近学生生活的自主性活动,在活动中训练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逐步让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提高学生自主探究能力。

4、教师要注意指导

教师应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促进者和指导者,帮助学生制定学习目标,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随时掌控教学中的各种情况,设想下一步如何组织。要最大限度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使他们全身心投入到自主学习中。

5、多角度、多种方式评价。

综合性学习过程中,学生学习的过程比结果更重要。综合性学习的课程目标一般不是指向知识和能力的达成度,而是主要指向“过程”。要关注学生对综合性学习活动的参与及参与程度。人人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对所学知识进行选择、判断、阐释、运用,从而有所发展,有所创新。《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中学生学习方式的研究实施情况的调查报告》篇三:对小学新课程语文综合性学习实施情况的调查报告

对小学新课程语文综合性学习实施情况的调查报告 安吉良山学校———董婷

新课程实施已经开展了几年年时间,许多新课程的理念已被教学第一线的教师们付注与教学实际。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了“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目标,就是要求广大语文教师开放语文教学,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以及社会生活的联系,让学生在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中,综合运用语文知识,整体发展听说读写能力,培养合作精神、主动积极的参与精神、探究精神和创造精神,从而形成综合素质,为学生的后续学习和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但是,“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作为新课程的新生事物,它的出现必定给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都带来了挑战。有位教育家说:“在我国未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综合化将给学校课程带来巨大的变化和新的面貌,但学校教育将要产生和遭遇的问题、难题也是空前的。”确实,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语文课程改革实验中,“语文综合性学习”不仅是语文教学改革的热点,更是语文教学改革的难点,那么教师们在具体教学实践中,是如何理解的,又是如何操作的?其教学的有效性如何?本人对本校 “语文综合性学习”目标落实的实际情况进行了调研,以发现综合性学习开展带来的可喜变化及存在的问题,以便进行深入的探讨与研究。

一、调研时间:2010年10月`12月

二、调研对象:我校12位语文教师。

三、调查方法:问卷法(教师)、访谈法(学生)、听课等。

四、调研内容及目标:

1、了解教师对“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定位认识。

2、了解教师实施“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操作方法。

3、了解并分析“语文综合性学习”实施给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带来的变化。

4、探究“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有效教学途径。

五、调研情况总结与分析:

(一)关于“语文综合性学习”问题对全校语文教师进行问卷调查,情况如下:

1、关于概念的理解。“语文课程课标”中有关于综合性学习的专项内容有80%的教师能够较准确地答出要点内涵。说明大多数老师理解这个内容。

2、重视程度。65%老师比较重视,都知道新一轮课程改革设置综合学习有其重要意义,能培养学生综合应用语文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有利于树立大语文观。

3、特征的把握。基本知道综合性学习的基本特征,但说不全面,尤其对生成性、差异性等方面很多老师没有说到。

4、实施情况。全校共12个班级,能根据教材认真实施的有8个班级,在实施,但不够重视的有4个班级,说明老师还是能根据课程来实施教学。

5、备课研讨。教研组提到进行过

一、两次认真研讨,说明教师对这一块内容的设置还是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5、评价情况。只有35%的老师提到每次对活动情况进行评价,一般采用成果交流的形式,55%的教师谈到应重点看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重学生参与的过程。都没有对评价方面的量化指标进行研究和探讨,有个别教师没有进行过评价。

(二)关于“语文综合性学习”问题对学校三——六年级42名学生进行了一次简单的问卷及访谈调查。情况如下:

1、概念理解。他们85%知道综合性学习这个概念,33%的学生不知道该如何进行综合性学习。

2、学习方法。你在综合性学习时做了些什么时,回答最多的是查资料,其次是调查访问,做得最少的是实验和撰写实验报告。

3、学习重要性。你认为综合性学习是否重要时,有62%的学生认为不重要,因为教师不做书面考试。

4、学习的好处。90%的学生认为能扩大知识面,能提高阅读和作文能力,对学习有一定的好处。也有学生谈到,采访等活动能使自己的胆量增大,也可以提高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结合听课情况了,关于语文综合性学习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1、还有老师认识不到位。教师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认为语文综合性学习是补充,是附属,可学可不学,淡化和削弱了综合性学习应该作为“必修”的地位。

2、课程资源不够丰富。过于依赖语文课本,将教材中的内容作为学习开展的唯一,缺乏课程开发意识,没有认真联系学生生活,联系学校的实际来开发学习资源,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低下。

3、指导还不够到位。把语文综合性学习放在课堂上按部就班地进行,教师或包办代替津津乐道,或放任自流不加引导。对这两种情况都是不可取的。

六、如何有效实施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1、首先,要正确理解“综合性学习”的概念。

要想很好地实施小学语文的综合性学习,必须深入探讨综合性学习的性质和特点,才有助于我们在学习过程中发挥“综合性学习”的功能。

2、正确把握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基本特征。语文综合性学习有以下基本特征。(1)综合性。(2)实践性。(3)主体性。(4)全体性。(5)开放性。(6)生成性。(7)差异性。

3、师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

(1)重兴趣,多激发鼓励。学习兴趣是学生对学习对象、学习活动的一种力求认识或积极接受的心理倾向。它是一种行为的动机,是推动学生学习的直接动力,在兴趣的影响下,学生会情绪高涨,积极主动地认识事物,观察敏锐,思维活跃,记忆力强,想像丰富。

(2)重参与,多实践体验。学生学习的过程比结果更重要。综合性学习的课程目标一般不是指向知识和能力的达成度,而是提出一些学习的活动及其要求,主要指向“过程”。要关注学生对综合性学习活动的参与及参与程度。人人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对所学知识进行选择、判断、阐释、运用,从而有所发展,有所创新。语文学科本身所具有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特点,要求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不断地搜集、综合、分析、运用信息,发现并解决问题。在实践中体验,让学生在语文实践过程中,在对事物进行认识的同时获得独特的个人感受,认识自我,发展自我,认识自己的不足,感受自己的价值和成就,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去。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的方法,有利于终身学习和发展。

(3)重指导,点拨学习方法。在综合性学习中,教师的指导,贵在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自己去提高学习质量的潜能,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渗透方法的指导,使学生逐渐掌握适合自己思想特点的具有个性一的学习方法。使其举一反三,学会迁移,举三反一,悟出学习语文的规律。

(4)重合作,多向沟通互补。合作意识是现代人的必备意识,合作教育是一种新的教育理念。综合性学习的“合作”,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彼此尊重、理解以及宽容,进行信息交流,精神沟通、情感交融和智力互补。因此,“语文课标”特别强调合作,它指出“综合性学习应强调合作精神,注意培养学生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在具体实践中,可让几个同学共同完成某一项综合性学习,如,一起办板报、手抄报,一起开展社会调查,一起组织诗歌写作及朗诵会,等等。

4、师生总结分享学习成果。

(1)重整合,成果多形式。学生的语文能力,都可以通过听说读写多种形式来表现。还要加强语文学科与数学、科学、艺术等的整合,让学生画一画、唱一唱、演一演、有小制作、有活动报告、展览、办报等,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兴趣以不同的形式反映自己的学习成果、学习感受。让大家把学习成果以各种形式展示出来互相分享,互相交流在学习过程中的体会和经验,相互学习,互通有无,共同提高。(2),评价多角度。进行评价时,不偏重于学习的结果,而是重视学习的过程。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着眼于优点,积极地发现、确认、表扬其优点,使其专长、优点以充分的发展。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在评价时,需要每个学生进步的状况,学习的态度,学习的情感、方法等。按“三维”目标,全面评价,培养学生自觉的、自主的学习态度,顽强的努力。综合性学习突出强调培养学生具有自主性主体性和创造的个性,着眼于学生的新奇和独特性,重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鼓励。着眼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注重学科特点,听说读写的综合素质的发展状况,进行评析、鼓励。让每个学生都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总结,正确认识自己的收获或存在的问题。

课程的改革是一个不断发展、永不停歇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不断更新自己的观念和实践,做一个反思的实践者。要在改革的大潮中搏击长空,做时代的弄潮儿,不断学习,不断更新,敢于尝试、不断总结,自己的专业化实践的水平才可能不断提升,才可能不断超越自我,更好地为教学工作服务。

附件:

1、关于“语文综合性学习”问题的调查(教师问卷)

2、关于“语文综合性学习”问题的调查(学生座谈会问卷)关于“语文综合性学习”问题的调查(教师问卷)

一、对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概念理解。a理解并能说出大概意思()b大概知道意思但理解不到位()c说不出概念,也不很清楚()

二、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特征理解。

a能准确说出()b知道一点,但说不全面()c不清楚()

第五篇:学生学习品质的培养[范文模版]

学生学习品质的培养

房山五中

罗志娟

学生学习品质的培养

教学工作中,我们时常发现这样的情况:有的学生学习成绩很好,但写字潦草,作业本又脏又乱;有的学生学习成绩不稳定,忽高忽低;有的学生花了很多时间学得又苦又累却效果不佳;还有的学生脑瓜子很聪明,思维也很活跃,但是学习成绩并不理想。还有些学生当学习遇到困难时无法调整自己的状态,更多的情况是放弃。有些孩子学习的精神非常可嘉,几乎把所有的时间都用在了学习上,但是学习效果却一般,偶尔考得好一点,但基本上都是平平淡淡,没有突破。我把有这种情况的孩子称之为“苦学无效”型。之所以存在这些问题,往往是教师在传授知识以外忽略了对学生良好学习品质的培养。仔细梳理,他们有着这样的表现:

1、学习态度是认真的、端正的,上课专心听讲,认真记笔记,积极思考,回答问题,课后按时完成作业,并且大量地做课外练习题,基础知识比较扎实、漏洞也较少。

2、考试中遇到综合能力题就是发挥不出水平,成绩遭遇瓶颈,只能把握住基础分,能 力分大部分被扣,无法突破阶段性上限。

3、学习无计划;不求甚解,死记硬背;不会科学利用时间;不能形成系统型知识结构。

4、“刻苦、刻苦、再刻苦”却体会不到学习中的乐趣。

5、学习无规律:学习仅凭一时的热情和兴趣,导致时间上的无谓浪费。

6、学习无计划:学习盲目、漫无目的,没有详细的规划,想到什么就做什么,学到哪就是哪,兴趣来了就学,没了就不学,想学什么就什么,完全没计划。

我在实际工作中注意到,教师如果从一开始就重视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给正确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认真、细致、严谨、求实等良好学习品质,学生的学习效率将大有提高,收到事半功倍的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1.预习的习惯。预习能够让学生联系以前的知识,发现新问题,思考怎样解决问题,能把自己理解不了的问题带到课堂上更好地听老师讲解。这样既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又能提高学生听讲的兴趣和效果。2.记笔记并事后整理的习惯。随着中学课程内容的增多和复杂化,记笔记有助于抓住重点。如果因时间限制,当堂记的东西较零乱,那么课后还要进行整理,使之全面、有条理。整理的过程是一个很有效的过程,而且还能锻炼自己分析、归纳的能力,一举多得。所以应养成整理笔记的习惯。

3.课后复习的习惯。复习的目的是“温故而知新”。复习要与遗忘作斗争,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创制的“遗忘速度曲线”表明遗忘是有规律的,即先快后慢,刚记住的东西最初几小时内遗忘速度最快,两天后就较缓慢。因此,要巩固所学知识,必须及时复习,加以强化,并养成习惯。

4.独立解决问题的习惯。学生学习上有困难请求老师帮助时,老师不能置之不理或敷衍了事,应用热情的语言鼓励学生自己“试一试”。学生实在无法独立解决时,也不能包办代替,而要一步一步地耐心启发,使他能在你机智而不露痕迹的引导下,觉得是靠他自己的力量完成的,让他尝到胜利的甘甜,对自己增加信心,勇敢地迎接下一个问题的挑战。5.及时改错的习惯。让学生准备一支红笔。随时改正自己练习本、试卷上面的错误,以鲜艳的红色加深错误在脑海中的印象,然后用一个本子,将这些错误收集起来,用“错别字举例”、“错题汇编”等形式分类记载,以警示自己,避免出现类似错误。

6.认真书写的习惯。相当一部分学生和老师不重视书写,认为它只是形式,对学习没有多大影响,这种认识是错误的。书写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人们对书写者学习态度、学习质量甚至个人的素质的评价,卷面就是学生呈现在老师面前的面孔,老师就常常自觉不自觉地据此来打“印象分”。从另一个方面看;一个能够认真对待书写的学生,往往也能认真对待学习及其他许多事情。相反,一个连字都不愿好好写的学生,很难做好别的事情。因此,重视并及早提出对学生书写方面的要求,不仅能提高书写质量,得到众多良好评价,而且还能促使其养成凡事认真仔细的好习惯,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7.认真观察、思索的习惯。进人中学后,每门学科都要求学生具备观察力。语文的写作训练就不用说了;数学的能力培养要以学生对自然界数量关系与图形关系的观察为基础;物理的实验和化学的演示都离不开精确的观察;生物则要求学生对生命现象和动植物进行持久的观察。这些观察要求学生不仅能感知事物的外部特征,还要能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光看不想难以得出结论,因此,还需要养成边观察边思索的习惯,勤于观察的同时还要勤于思考。老师要引导学生从身边的生活小事开始观察,经常向学生提出问题并与之讨论,促使他去观察思索,并能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8.积极阅读、写作的习惯。阅读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渠道,应鼓励学生在反复阅读课本内容的基础上,广泛吸收课外的知识和信息,养成积极阅读的习惯。老师要为他们的阅读创造物质条件,积极购买有关书籍和订报刊杂志。读和写是互相促进的,写作过程不仅是运用语言文字技巧的训练,也是一种严格的观察、思维和想象等认识能力的训练。在养成观察、思索、阅读习惯的同时,要养成勤于写作的习惯。老师可要求学生勤写读书笔记、读后感、观后感和日记。

9.养成有条理的习惯。学习用具的收拾要有规律,书本存放在书包或书桌上要有一定的次序,做各科作业要预先安排好时间等等。东西存放无规律,要用时东寻西找,心烦意乱,极易影响学习情绪;做作业不讲条理,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学习效率就低。

二、培养学习乐趣,养成自主学习好习惯。

兴趣是做成事的益友,也是重要条件,培养学习乐趣,学会调节,把学习当成探寻新知识、追求遨游新领域的“冒险”游戏,当然这有个前提,就是根据实情、根据基础定目标,不可贪快,不可贪多。同时,要关于利用零碎时间、别人玩的时间多读书,丰富、完善、锤炼、提高自已,养成主动学习、自主学习的能力与习惯,这是考验大家能否成功的一个重要指标。

三、培养学生相信自已,挖掘潜力,保持不服输、永不放弃的信念。通过励志故事,心理辅导等方式培养学生永不服输的信念。1.用智慧引导学生思考。

著名德育教育专家张万祥老师在《班主任要善于讲故事》一文中说,“当今青少年存在三不特点,既不迷信宣传,不崇拜权威,不轻易服从。”因此在进行教育时要采用以情感人、以理服人、循循善诱的教育方法。培根曾这样说过:“用名人的事例激励孩子,胜过一切教育”。孙蒲远在《美丽的教育》一书中写到只有学生相信并且感动时,我们的教育才说服力。我想班主任要做学生希望的“经销商”,让学生从我们这里获得对成功渴望,并相信自己一定能够成功。

镜头一:励志故事鼓舞人——给自己一个坚持下去的理由。

随着时间的推移,初三的学生对于少了一份激情和执着,亚运会给我很大的启示,我认为学生缺少的是一份信念和坚持,因此,我把刘翔2004年奥运会夺冠,2008年因伤退赛,2010年亚运会夺冠,三段视频放在一起,让学生思考,刘翔已经是世界冠军,他为什么还坚持训练比赛,如果你是他,你是否依然选择坚持,相对于他所面临的困难和压力,我们的困难太微不足道了,给自己一个坚持下去的理由,这就是你的追求。

镜头二:励志图片激励人——我们要和别人比明天

初三学生的心理是敏感的,临近期末考试和元旦学生的心理较为浮躁,针对学生这一情况,我们召开了一次主题班会《我们要和别人比明天》,班会开始我让孩子们思考,你幸福吗?你认为什么是幸福?孩子们多的是几分抱怨和无奈,当孩子们看到许多学生在简陋的教室里上课时,当孩子们看到失学儿童那渴望知识的眼神的时候,当看到父母那期待的眼神的时候,喧闹的教室变得鸦雀无声,孩子们的抱怨没有了,我告诉孩子们这个世界生没有最不幸的人,但有最幸福的人,而我们就是最幸福的人。孩子们在班会后的日记中写到,其实我们很幸福,珍惜今天的生活吧,多一份努力,少一点抱怨,我们要和别人比明天,加油!

镜头三:励志事件启发人——茄子、土豆撑起一片天空

2012年举世瞩目的奥运会在伦敦召开了,在奥运会中,中国男子体操队在面临重重困难的时候,义无反顾的以零失误的优异成绩取得了奥运会金牌的好成绩,通过这个事例我告诉我的孩子们,战胜一千个敌人一千次不如战胜自己一次,我们在学习生活中会遇到很多困难,那我们怎么样去撑起属于我们的天空呢,在平时我们要尽量让自己做到零失误,在面临困难时,我们需要的是义无返顾的勇气和魄力。从此零失误这个概念经常出现在孩子们考试后的总结中,与此同时也激励着孩子们在学习和生活中不断地战胜自己。

镜头四:励志人物引领人——别对自己说不可能(约翰·库提斯)班会中先让学生观看约翰·库提斯的宣传片,影片中展示了没有双腿的他如何用双手自如地行走、游泳、举重、打球,这让学生惊叹不已!接下来他所说的话给学生带来了很大的震撼,他说道:“不管你觉得自己是多么的不幸这个世界上永远还有人比你更加不幸,如果我可以做到,那么你也可以做到!别对自己说不可能”。这次班会激发了学生的热情,鼓舞了学生的斗志,使班级始终保持着良好的学习状态。

教学追求的目标,不只是让学生学会,还要让学生会学。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已成为当今教学的一个突出任务。当学生掌握了学习的技巧,教师便不再感到“教得累”,学生也不再感到“学得苦”。也只有拥有学习方法,学生才能终身掌握开启学习和创造之门的钥匙,才能真正自主地踏上学习和创造的征途。

教师应改变教学过程中传统的、单纯的师生接受模式,强调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时间及程度,让每个学生在预习、提问、听讲、讨论、质疑、作业、总结、评价等全部教学环节中,都有自主学习的机会,培养自觉、自律、自制的品质。摆正学习过程中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师生关系,引导学生掌握学习过程,指导学生进行主动地发现学习,进行自我的主动探索与调控,为学法的迁移创造条件。着眼学习能力,指导学生掌握学习策略。只有掌握了有效的学习策略,学生在学习中才能知道促进知识理解记忆的认知方法,才能根据具体的学习情境对自己的认知过程适当的调节和控制,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取得最佳的学习效果。

下载关于昌南小学学生语文学习品质的调查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昌南小学学生语文学习品质的调查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关于小学高年级学生现有语文学习方式的调查报告(模版)

    关于小学高年级学生现有语文学习方式的调查报告宜兴市西渚小学王丽丽一、调查的目的和意义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大部分教师都有这样的感受,学生成绩越来越难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学生学习情况调查报告

    学生学习情况调查报告 为了更加了解初二级学生第二学期的学习情况,我级进行了一项关于学生学习情况的问卷调查,想尽量客观地反映出学生新学期开学初的情况,为学校教育教学改革......

    学生学习情况调查报告

    湖南理工经管院学生学习情况调查报告 摘要:学习是大学生的主要任务,学习知识、增长才干、掌握本领是大学生的重要职责。只有学校和学生双方共同努力,才能推动学校教学质量的稳......

    南冯昌小学安全教育宣传资料3.2

    南冯昌小学安全教育宣传资料 防止有意伤害 (一)遇到坏人怎样保护自己──对于中小学生来说,学会识别身边的好人与坏人,做好自身的安全防范,更显重要。坏人,一般是指品质恶劣的人以......

    小学语文调查报告

    小学语文调查报告 小学语文调查报告1 四年级下册11课《小树死因调查报告》一课,是学生们第一次接触什么是调查报告,学习了这一课后,我让孩子们懂得了,要写一个调查报告的基本格......

    小学语文调查报告

    小学语文调查报告1 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普遍没有很好地开展起来,这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将造成很大的影响,在阅读教学的认识方面也存在着一些误区。语文阅读教学,是培养学生......

    培养学生良好学习品质 心得体会

    培养学生学习品质 遵义县第三小学 王卉 古语有云:师也,传道、授业、解惑。教授一个学生好的学习内容固然重要,但是培养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学习习惯也很重要。良好的行为和学习习......

    培养学生的学习品质心得体会

    培养学生的学习品质心得体会 安场庙咀学校 谭小安 通过培养和学习知道了后进生的教育和转化一直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也是一个令人头痛的难题。然而,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