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三年级上学期健康教育教学计划
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新形势下如何针对少年儿童成长的特点,加强学生的体育、卫生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强壮的体格、较强的活动能力、健康的生理和心理、勇敢顽强的毅力、艰苦奋斗和团结吅作的精神,使他们更加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是小学阶段的体育和健康教育迫切需要解决的新课题、新任务。因而本着科学、全面、可比、可行性原则,制定本计划。
一、学生分析
三年级共有15人,其中男生有6人,女生有9人。从学习习惯来看,大部分学生能按老师的要求做,学习愿望比较强烈,但还有部分学生上课精力不集中,好动好插嘴,行为、语言无约束性,作业拖拖拉拉。从能力看,大多数学生具有一定的动手、动口能力;但不能完整地表达自己的思维意识,思考过程欠条理性,与他人的交流合作意识差,自主学习意识不够,还有个别学生根本就不能表达自己的思维,动作缓慢,学习独立性差。
二、指导思想
学校健康教育是学校系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学生的各种有益于自身、社会和全民族健康的行为和习惯,提高卫生科学知识水平,从而达到预防和减少儿童少年某些常见病和多发病,尽可能避免意外伤亡事故,增强体质,促进身心发育,为一生的健康奠定基础,三、学校健康教育的任务:
1、提高学生卫生知识水平;
2、降低学校常见病的发病率;
3、提高生长发育水平;
4、促进儿童少年心理健康发展、预防心理卫生问题;
5、改善学生对待个人公共卫生的态度;
6、培养学生的自我保健能力。
三、学校健康教育的目的:
1、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保证学生们具有旺盛的精力、愉快的心情投入学习,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2、培养学生正确的饮食和卫生习惯。注意饮食卫生,吃好早餐,一日三餐,定时定量,不偏食,让学生知道暴饮暴食的危害。
3、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达到教材要求,提高健康教育课的效果。
四、学校健康教育的内容:
1、通过课堂内外的教育,向学生传授卫生科学知识,培养学生生活自理能力、个人清洁习惯,使他们自幼养成讲卫生、爱清洁、维护环境的良好品德。
2、培养学生有规律的生活作息制度,养成早睡早起、定时定量进食,既不偏食、挑食、也不过量进食。懂得环境污染对人体的危害,自觉地保护环境,并懂得预防接种的好处,自觉接受预防接种。
五、教育目标要求:
1、让学生初步了解自己的身体,了解身体的基本构造以及身体各部分的不
同功能。
2、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做到作息规律。
3、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讲好集体卫生和个人卫生。
4、培养安全意识,了解并掌握遇到危险时的自护和自救常识。
5、了解传染病的传播途径,注意预防传染疾病。
6、了解心理健康的重要性,讲文明、懂礼貌,互助团结。
六、教学用具: 课件、图片、文字资料等。
七、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谈话法等。
八、教学内容及进度安排: 第1周常规礼仪学习
第2周甲型流感、手足口病等预防知识教育 第3周学习眼保健操 第4周认识我们的五官 第5周庆祝国庆 第6周认识五官的功能 第7周牙齿的功能和保护 第8周食物的旅行
第9周秋天来了,换秋装第10周早睡早起,作息规律 第11周评比卫生小明星
第12周细菌从哪里来,流行性传染病的预防 第13周认识110、119、120、112等报警急救电话 第14周发生地震等自然灾害怎么办 第15周独自在家我最棒 第16周我和朋友团结友爱 第17周复习第18周复习
总之,加强学生的体育、卫生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强壮的体格、健康的生理和心里、勇敢顽强的毅力、艰苦奋斗、团结吅作的精神,是学校教师的职责;学校体育、卫生工作,必须抓紧抓好,使学生不仅能学到知识,而且身心健康,体格健壮,使我校的健康教育工作及卫生管理工作再上一个台阶。
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
北京路小学教学工作计划
任教学科:健康教育任教班级:教师姓名:时间:三年级秦翠 2010年9月
第二篇:三年级上学期健康教育教学计划
三年级上学期健康教育教学计划
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新形势下如何针对少年儿童成长的特点,加强学生的体育、卫生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强壮的体格、较强的活动能力、健康的生理和心理、勇敢顽强的毅力、艰苦奋斗和团结吅作的精神,使他们更加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是小学阶段的体育和健康教育迫切需要解决的新课题、新任务。因而本着科学、全面、可比、可行性原则,制定本计划。
一、学生分析
三年级共有28人,其中男生有17人,女生有11人。从学习习惯来看,大部分学生能按老师的要求做,学习愿望比较强烈,但还有部分学生上课精力不集中,好动好插嘴,行为、语言无约束性,作业拖拖拉拉。从能力看,大多数学生具有一定的动手、动口能力;但不能完整地表达自己的思维意识,思考过程欠条理性,与他人的交流合作意识差,自主学习意识不够,还有个别学生根本就不能表达自己的思维,动作缓慢,学习独立性差。
二、指导思想
学校健康教育是学校系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学生的各种有益于自身、社会和全民族健康的行为和习惯,提高卫生科学知识水平,从而达到预防和减少儿童少年某些常见病和多发病,尽可能避免意外伤亡事故,增强体质,促进身心发育,为一生的健康奠定基础,三、学校健康教育的任务:
1、提高学生卫生知识水平;
2、降低学校常见病的发病率;
3、提高生长发育水平;
4、促进儿童少年心理健康发展、预防心理卫生问题;
5、改善学生对待个人公共卫生的态度;
6、培养学生的自我保健能力。
三、学校健康教育的目的:
1、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保证学生们具有旺盛的精力、愉快的心情投入学习,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2、培养学生正确的饮食和卫生习惯。注意饮食卫生,吃好早餐,一日三餐,定时定量,不偏食,让学生知道暴饮暴食的危害。
3、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达到教材要求,提高健康教育课的效果。
四、学校健康教育的内容:
1、通过课堂内外的教育,向学生传授卫生科学知识,培养学生生活自理能力、个人清洁习惯,使他们自幼养成讲卫生、爱清洁、维护环境的良好品德。
2、培养学生有规律的生活作息制度,养成早睡早起、定时定量进食,既不偏食、挑食、也不过量进食。懂得环境污染对人体的危害,自觉地保护环境,并懂得预防接种的好处,自觉接受预防接种。
五、教育目标要求:
1、让学生初步了解自己的身体,了解身体的基本构造以及身体各部分的不
同功能。
2、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做到作息规律。
3、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讲好集体卫生和个人卫生。
4、培养安全意识,了解并掌握遇到危险时的自护和自救常识。
5、了解传染病的传播途径,注意预防传染疾病。
6、了解心理健康的重要性,讲文明、懂礼貌,互助团结。
第三篇:三年级上学期健康教育教学计划
三年级健康成长教育教学计划
西沟小学 侯振振
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如何针对少年儿童成长的特点,加强学生的体育、卫生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强壮的体格、较强的活动能力、健康的生理和心理、勇敢顽强的毅力、艰苦奋斗和团结协作的精神,使他们更加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是小学阶段的体育和健康教育迫切需要解决的新课题、新任务。因而本着科学、全面、可比、可行性原则,制定本计划。
一、学生分析
三年级共有32人,其中男生有13人,女生有19人。从学习习惯来看,大部分学生能按老师的要求做,学习愿望比较强烈,但还有部分学生上课精力不集中,好动好插嘴,行为、语言无约束性,作业拖拖拉拉。从能力看,大多数学生具有一定的动手、动口能力;但不能完整地表达自己的思维意识,思考过程欠条理性,与他人的交流合作意识差,自主学习意识不够,还有个别学生根本就不能表达自己的思维,动作缓慢,学习独立性差。
二、指导思想
学校健康教育是学校系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学生的各种有益于自身、社会和全民族健康的行为和习惯,提高卫生科学知识水平,从而达到预防和减少儿童少年某些常见病和多发病,尽可能避免意外伤亡事故,增强体质,促进身心发育,为一生的健康奠定基础。
三、学校健康教育的任务:
1.提高学生卫生知识水平; 2.降低学校常见病的发病率; 3.提高生长发育水平;
4.促进儿童少年心理健康发展、预防心理卫生问题; 5.改善学生对待个人公共卫生的态度; 6.培养学生的自我保健能力。
四、学校健康教育的目的:
1.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保证学生们具有旺盛的精力、愉快的心情投入学习,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2.培养学生正确的饮食和卫生习惯。注意饮食卫生,吃好早餐,一日三餐,定时定量,不偏食,让学生知道暴饮暴食的危害。
3.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达到教材要求,提高健康教育课的效果。
五、学校健康教育的内容:
1.通过课堂内外的教育,向学生传授卫生科学知识,培养学生生活自理能力、个人清洁习惯,使他们自幼养成讲卫生、爱清洁、维护环境的良好品德。
2.培养学生有规律的生活作息制度,养成早睡早起、定时定量进食,既不偏食、挑食、也不过量进食。懂得环境污染对人体的危害,自觉地保护环境,并懂得预防接种的好处,自觉接受预防接种。
六、教育目标要求:
1.让学生初步了解自己的身体,了解身体的基本构造以及身体各部分的不 同功能。
2.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做到作息规律。
3.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讲好集体卫生和个人卫生。4.培养安全意识,了解并掌握遇到危险时的自护和自救常识。
5.了解传染病的传播途径,注意预防传染疾病。6.了解心理健康的重要性,讲文明、懂礼貌,互助团结。
七、教学用具:
课件、图片、文字资料等。
八、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谈话法等。
九、教学内容及进度安排: 第1周 常规礼仪学习
第2周 甲型流感、手足口病等预防知识教育 国家情怀 民族大家园,中华民族传统节 第3周 学习眼保健操
国家情怀 中华意象:红色、月亮、饺子 第4周 认识我们的五官 关爱生命 彩色糖果不是糖 第5周 庆祝国庆 关爱生命第6周第7周 安全保护第8周第9周 第10周 学法用法第11周第12周 环境生态第13周众人拾柴火焰高 认识五官的功能
关爱生命 爱上不一样的我 牙齿的功能和保护 外出迷路要镇静 食物的旅行
安全保护 防火意识要提高 秋天来了,换秋装 安全保护 自救逃生的智慧 早睡早起,作息规律 没应规矩不成方圆 评比卫生小明星
学法用法 遵守秩序最安全
细菌从哪里来,流行性传染病的预防 濒危灭绝的动物
认识110、119、120、112报警急救电话 环境生态 危在旦夕的植物
第14周 发生地震等自然灾害怎么办 劳动创造 劳动最伟大 第15周 独自在家我最棒
劳动创造 零用钱从哪里来 第16周 我和朋友团结友爱
西沟小学 2016年8月26日
第四篇:六年级上学期健康教育教学计划
六年级上学期健康教育教学计划与进度
————孙燕
一、教学要求
通过本学期的学习,让学生知道重要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并能正确对待竞争,正确对待挫折,以及树立人际交往关系的新观念,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以及知道吸烟对青少年的危害,注意食品的卫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本学期,本着“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发展”培养目标,并结合各班实际,侧重学生人格心理辅导。对本班学生进行健康教育。
二、教学目标:
1、让学生懂得合理安排好学习和休息,休息好,精神饱满,精力充沛,学习效率会更高。
2、让学生明白要成为一个成功的人,就人从小立志,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付出许多代价,还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
3、让学生知道人要了解自己的优点和缺点,要相信自己,信任自己有潜能、能成功。
4、让学生学会不但学会与同性交朋友,而且要学会要与异性交朋友。
5、要学会与人相处,要学会大胆地赞美别人。
6、继续学习与人相处,注意批评要讲究方式。
7、让学生找到自己的缺点和优点,正确认识自己、接受自己和喜欢自己。并且要学会欣赏别人,珍惜生命。
8、要明白生活中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当家里发生不幸时,要坚强面对。
三、教学措施
1.教学中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因材施教,如录像、投影、挂图、表演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指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训练,巩固教学效果,促进能力的培养。
2.通过各种形式进行健康知识、卫生常识的宣传,为学生创造一个优美健康的生活环境。利用各种检查、竞赛促使学生行为习惯的形成。3.联系实际结合课本内容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同学们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
4.利用家长学校、个别谈心、父母问卷、家访等形式,了解学生在家中的生活学习情况,家庭与学校共同培养学生的健康行为。
四、教学安排:
第二周 第一课 预防传染性肝炎 第四周 第六周 第八周 第十周 第十二周第十四周 第十六周第十八周
艾滋病的预防方法 第三课 正确面对校园暴力 第四课 警惕网络欺诈 第五课 同情和关心残疾人 第六课 碘缺乏 第七课 砷中毒
第八课 流行性腮腺炎防治小常识 第九课 预防血吸虫病 包虫病
第五篇:三年级上学期环境教育教学计划
三年级环境教育教学工作计划
一、学生情况分析
三年级学生基本掌握了一、二年级所开设的课程的知识,有一些好的学习方法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有一定的环保意识和环保知识,但不系统、不全面。学生个体间存在差异,个别学生环保意识较差,学习兴趣不浓,极少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是他们滞后的原因。
二、教材分析:
本册书共包括四个单元:第一单元美丽的家乡;第二单元珍爱生命;第三单元简朴生活;第四单元实践活动。
三、全学年教学目标总要求
(一)双基
1、让学生了解一些生态环境问题的产生和发展,感知这些环境问题带来的危害,树立环保意识,转变浪费资源、破坏环境的生活方式。
2、学会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持久地采取适当措施保护生态环境。
(二)思想教育
1、体验健康生活离不开好的环境。
2、树立爱护环境、保护大自然的情感意识。
四、教学重点难点
1、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怀得到培养,团结协作的能力得到锻炼。
2、学生对动物与人的关系有比较深入的认识和了解,理解爱护、保护动物的重要性。
3、学生热爱动物的情怀得到培养,团结协作的能力得到锻炼。
4、体会自然之声的美妙、和谐,保护大自然的意识增强。
5、学生环保意识和节约用水的意识增强,树立“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的良好美德。
五、基本措施
环境教育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教育,应当多渠道、全方位进行。
(一)备好课上好课
要把这项教育开展得扎实深入,必须开发环境教育课程并把其作为基本载体,以便使环境教育比较系统地开展。备好环境教育课教案,上好每一节环境教育课。认真备课,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从实践中发掘学生的感触点。教导学生自主学习,做到环境保护自主性。生活中学习中,师生互相监督。创设环环相扣的环境教育途径,使学生初步树立环境意识。
(二)学科教学有机渗透
充分重视,对各门学科,特别是重点学科的课本内容进行分析、归类,选出有关环境保护的篇目,适当地进行补充和扩展,使这些课文的教学与环境教育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在学习文化知识的过程中,树立环境意识,达到渗透目的。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寓环境教育于孩子们的实践活动之中,让他们在愉快的心情中很自然地接受环境教育,这样既丰富了环境教育内容,又达到了提高孩子们各种参与能力的目的。
一是结合学校原有课程,有意识地渗透在课堂教学中,进行爱护洁净环保教育;二是结合乡土教材,专门开设环保课;三是利用课外活动学生分小组进行环保小分队活动。
(四)营造校园的环境教育氛围
良好的生存环境给人以美好性格的塑造和心灵的陶冶,与自然和谐相处是现代人应有的素质。因此,老师应注意在自己的班里、校园里创设优美环境,诱发孩子们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的意识,让我们的教室、校园美丽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