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杭钢:以党建工作科学化展国企新形象
杭钢:以党建工作科学化展国企新形象
【案例背景】
杭钢集团是一家以钢铁为主业,房地产、贸易流通、环境保护、酒店餐饮、科研设计、高等教育、黄金开采冶炼等产业协调发展的大型企业集团,目前,杭钢集团拥有全资及控股子公司38家,其中杭州钢铁股份公司为上市公司。在册员工16566人,离退休人员10899人。杭钢集团党委下属31个党委、党总支,250个党支部,4849名党员(其中学生党员546名)。多年来,杭钢集团获得全国国有企业创建“四好”领导班子先进集体、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文明单位、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全国思想政治工作优秀企业、全国厂务公开工作先进单位、全国培训工作先进单位、全国法制宣传教育先进单位等荣誉。
上世纪90年代末期开始,杭钢由于地处国际旅游城市而不能扩张钢铁主业,丧失了产业发展优势,选择了适度多元的发展方式。杭钢集团党委针对企业发展的特殊背景和特殊的发展方式需求,与时俱进,创新党建工作,在坚持以科学理论指导党建工作的前提下,坚持以科学的制度保障党建工作和以科学的方法推进党建工作,着力构建以领导班子建设、素质工程建设、基层组织建设、和谐企业建设、社会责任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为核心的党建工作的制度化体系,以制度化、规范化的长效机制,促进党建工作科学化,发挥国有企业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优势,统领企业的发展战略创新和发展方式创新,为企业实现跨行业、跨地区、跨所有制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治、思想和组织保证,取得了丰硕的发展成果,展示出了新时期国有企业的良好形象。
学习实践活动开展以来,为了进一步消除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他们全面深入地开展制度“废改立”工作,历时一年多时间,结合一系列调研工作,结合集团两级领导班子撰写的一百多篇调研报告中提出的问题,深入基层单位和员工群众,通过座谈会、讨论会、政研会等形式,广泛听取有关部门、干部员工的意见建议,充分调研,反复论证,按照“精简、清晰、管用、有效”的要求,在集团公司现行的474项制度中,共梳理出需要废止的制度95项,需要修改的制度146项,需要新制订的制度12项,进一步提高了制度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可操作性,提升了制度化水平,增强了科学发展能力。
经过十几年的高速发展,杭钢的钢铁主业在没有增加一分土地的情况下,产能提高了三倍,产品结构从以普碳钢为主转变为以优特钢为主,优特钢比率达75%以上,形成了与长三角地区发达的机械加工业紧密配套的特有产品市场优势,做精做强了钢铁主业;同时,非钢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形成了以地产、贸易、环保、酒店产业为主的非钢产业集群,自2004年开始,销售额连年超过钢铁主业,擎起了集团发展的半壁江山。战略创新和发展方式创新,使杭钢从单一的钢铁企业发展为跨行业跨地区跨所有制的大型多元产业集团,破解了发展谜局,赢得了全新的发展空间,实现了持续地跨越式发展。截止2009年底,杭钢拥有总资产303亿元,净资产115亿元。2003年以来,杭钢集团连年跻身全国企业500百强的前100强行列。
【具体做法和启示】
一、制度建设:领导班子建设的牵动点
杭钢集团党委始终坚持把制度建设视为加强领导班子建设的牵动点,视为保持领导班子先进性的根本手段,增强了科学发展的整体合力。2006年,杭钢集团党委被中组部和国务院国资委党委授予“全国国有企业创建„四好‟领导班子建设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1、以学习制度建设确保科学发展观建设。公司党委坚持和完善中心组学习制度,建立健全述学、考学、评学机制,积极开展“创建学习型企业,争做学习型干部”活动,使理论学习制度化,确保形成科学发展观建设的长效机制。他们针对企业地处国际旅游城市而不能扩张钢铁主业的发展困局,坚持科学发展和创新发展,提出了“钢铁主导、适度多元、创新应变、做大做强”的发展战略,形成了以战略创新为主体的制度创新、科技创新、管理创新、文化创新的全面发展创新系统和体系,实现了发展方式的转变,走出了一条独特的创新发展之路。他们深入开展学习实践活动,把查找问题、制定措施、推动落实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项常态工作,着力巩固和发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工作成果。十几年来,杭钢集团领导班子强烈的发展意识和科学发展能力,一直是赢得职工群众信服和称道的根本因素。
2、以民主制度建设确保决策科学性。多年来,针对特有的发展方式和由此带来的各种复杂的发展局面,杭钢集团党委认为,要保持领导班子的先进性,必须更加注重民主制度建设,确保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他们在严格贯彻民主集中制的基础上,针对企业改革、技术改造、收入分配、资本运作、干部任用等重大问题的决策,形成了集体讨论、专家咨询、员工听证等制度化方式,保证各项重大决策的科学性。与此同时,他们还使干部教育、监督和考核制度化,并且不断加以改进和完善,丰富制度体系;此外,加强和改进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制度,有效巩固了领导班子的团结,在班子内部形成了民主团结的良好氛围。多年来,杭钢在企业重大发展决策上没有出现过失误,过硬的决策能力和良好的民主作风成为领导班子的特色和传统。
3、以“三级联创” 模式确保“四好”班子建设。多年来,针对企业跨行业跨地区跨所有制的多元化发展方式需求,在各级班子建设上,尤其近年来在创建国有企业“四好”领导班子工作中,他们形成了“抓本级、带下级、促基层”的“三级联创”模式,把“四好”班子创建的重心向二级单位和基层党支部延伸,一方面,进一步深化和完善创建活动考核办法,将节能减排、自主创新、经营业绩、党建创新、实事工程、素质工程和社会责任建设等重点工作作为考核主要内容,强化目标责任制,形成了一级抓一级、上下共促进的良好局面;另一方面,围绕每年的工作重点,组织开展“保持先进性、提高执行力”,“推动发展、促进和谐”,“转变作风、增强执行、服务基层、推动发展”等各种主题活动,全面推行以“好搭档、好助手”为主要内容的创建载体,推动作风建设不断向纵深发展,形成各级班子建设的长效机制,确保以各级班子的先进性统领企业的创新发展。
二、制度建设:素质工程建设的重要保证
杭钢集团党委认为,造就高素质的干部人才队伍,是企业党建工作制度化的战略组成部分,是最基本最长期的内容,是确保企业长期创新发展和跨越式发展的根基。
1、以干部选拔制度促进干部队伍素质提高。他们始终坚持党管干部原则,按照德才兼
备、注重实绩、群众公认的干部选拔原则,完善选人用人机制,优化领导班子配备,尤其是选好配强党政正职领导干部,形成年龄、经历、专长、性格互补的合理结构,增强班子整体功能和合力;他们先后对5家二级单位的经营管理班子或主要负责人进行公开选拔,对部、处室中层管理干部实行招标、竞聘,对360多个科级岗位实施公开竞聘;同时,高度重视后备干部和年轻干部的教育、培养和选拔,有计划地选送到著名高校学习和党校培训,不断优化干部队伍素质结构。
2、以人才选拔机制推动人才队伍素质提高。他们始终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把完善机制作为关键举措,把推进终身教育作为重要手段,把提升层次作为工作重点,搭建人才成长平台,形成 人才辈出的良好局面。在专业技术人员的选拔上,一直实行差额聘任、竞争上岗、低职高聘、高职低聘、鼓励优秀专业人才脱颖而出的评聘机制,形成公平公正公开的人才竞争环境。在骨干人才重点培养方面,先后与北京科技大学等院校联合举办了多期专业硕士班,与清华大学联合举办中层管理人员高级研修班;与浙江大学等高校联合举办专业强化班,邀请大学和科研机构教授专家开展讲座培训,选送人才参加国内外对口专业深造;针对多元化发展需要,组织房地产、酒店管理人员到同济大学等院校进行培训;他们还出台了《杭钢集团推进员工素质工程的若干规定》,以“员工素质推进年”活动为契机,开展全员素质工程建设。在人才引进方面,除了做好高校毕业生招聘工作,还与浙江大学建立了长期输送人才的关系和渠道;与浙江财经学院签订长期的毕业生录用协议,优先选择人才;同时,还利用杭钢主管两所高级职业技术学院,重点开展高技能人才定向培养工作;自2001年以来,共引进大专学历以上的各类人才1245人。
3、以激励机制推动素质工程建设。他们形成了以经济责任制、资产经营责任制、领导班子业绩目标责任制和“四好”领导班子考核办法相结合的激励约束机制,同时努力为各类人才提供良好的工作生活条件和展示才华的舞台,有效提高了各类人才对企业的归属感和忠诚度。他们还设立了“人才奖励基金”和“杰出人才贡献奖”,2006年以来共发放人才奖励基金660多万元,表彰并重奖有杰出贡献的经营管理人才,极大地调动了各类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三、制度建设: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基本前提
杭钢集团党委认为,制度建设,是确保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基本前提,是党建工作制度化体系建设的基本着眼点,是确保基层组织的先进性和战斗力的重要科学方式。
1、强化目标管理制度,搭建有效工作载体。他们坚持每年年初召开党委工作会议和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提出年度工作总体要求和工作目标,各二级单位党委根据年度重点工作,逐项分解落实工作目标、内容和责任,集团公司党委每季度对各单位党委工作进行分析评价和考核,形成了“目标措施—检查考核—评价完善—目标措施”的闭环管理机制。他们不断丰富工作载体,分别开展“企业文化建设年”、“员工素质推进年”、“质量效益年”、“和谐发展年”等主题年活动,以及组织开展“保持先进性、提高执行力”、“推动发展,促进和谐”、“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等主题实践活动。同时,根据形势发展变化,及时组织开展形势任务教育,形成思想建设的长效机制和氛围。
2、强化党员队伍管理制度,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他们始终重视党员的学习教育,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加强党员经常性教育的实施意见》、《关于做好党员联系群众和服务群众工作的实施办法(试行)》等制度,坚持组织党员、入党积极分子以及广大青年员工开展学习党章活动;坚持党基班制度,对准备发展入党的积极分子进行学习培训;大力开展“创党员先
锋岗、建红旗责任区”、党员挂牌上岗、“党员身边无事故”等活动,充分发挥党员在生产经营等方面的先锋模范作用。
3、强化组织和群众监督制度。他们积极探索党务公开与厂务公开相结合的有效途径,把推进党务公开同党组织的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相结合,使党员和群众的意见、建议进入决策层,并得到充分的吸收和利用。坚持把民主评议党员作为一项经常性的工作抓紧抓好,及时提出群众(包括社区)给身边的党员测评、党员对党支部测评、党支部对基层党委测评的“三测评”,以及基层党委为党支部服务,党支部为党员服务,党员服务和联系群众的“三服务”工作思路和方式,使党员和基层党组织始终处于广大群众的监督之中。
4、坚持生产与组织建设同步的制度化方式。他们根据集团公司跨行业、跨地区、跨所有制发展的特点,着力健全各级基层党组织,坚持生产建设与基层组织同步发展、党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做到哪里有生产建设哪里就有党组织和党的工作,哪里有党组织哪里就有健全的组织生活和党组织作用的充分发挥,努力探索基层党组织设置形式和工作方式的制度化。他们坚持优化基层支部的设置和党务人员的配备,积极探索行政负责人与党务工作者相互兼职的模式,使支部建设与生产经营结合更加紧密,提高了支部工作的有效性和针对性,打牢基层组织基础。
四、制度建设:加强和谐企业建设的总抓手
杭钢集团党委认为,和谐企业建设是确保企业创新发展和跨越式发展的根本保证,是党建工作的长期任务,是党建工作制度化体系构成的重中之重。
1、建立为员工办实事的长效机制。建立“实事工程”建设制度,切实让员工得实惠。杭钢集团党委以“和谐发展年”主题活动为切入点,每年都以集团公司党委文件的方式,确定当年的“实事工程”,使其制度化。几年来,通过“实事工程”,不仅启动了总投入超过10亿元的员工住房补贴,而且还建立了企业年金制度、员工免费健康体检和疗休养制度、女员工和男员工配偶的女性安康保险投入制度、员工交通补贴制度、困难职工和困难党员的关爱帮扶制度、重要节日慰问和“送温暖”制度等,形成了为员工办实事的长效机制。此外,2000年以来,钢铁主业在职员工年收入以每年15%的速度递增;新建经济适用房697套,改造和新建租赁房920套。
2、建立维护稳定工作责任制度。他们深入贯彻“稳定是第一责任”的要求,严格落实维护稳定领导责任制,坚持“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确保维稳促稳各项工作部署到位、落实到位、责任到位。他们坚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切实把问题解决在基层、把矛盾化解在内部、把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他们建立完善了信访工作机制,每月的党群工作例会对信访工作进行协调,每季召开一次信访工作例会和开展一次信访突出问题排查、考核;坚持主要领导接访下访、安排专人接访和网上信访相结合,拓宽员工反映合理诉求的渠道,努力减少和化解各种矛盾。他们还结合学习实践活动,制定了《处理群体性事件和重大突发性矛盾纠纷应急预案》。“十五”以来,杭钢集团钢铁主业共计减员5429人,都通过各种渠道予以妥善安置,没有向社会推出一名员工,为确保社会的和谐稳定做出了贡献。
3、建立企业文化建设的长效机制。他们把企业文化建设融入党建工作的各个环节,纳入各项举措,使其全面化和经常化,形成了长效机制。他们提炼并广泛宣传的“以钢铁意志
做人、建业、报国”的企业精神,“是钢铁就要成脊梁”的企业价值观,“创造财富、贡献社会、造福员工”的企业宗旨,“诚信、双赢”的企业道德,“托起杭钢就是托起我们自己的未来”的企业格言等,已经成为企业和员工的行为准则。他们坚持把打造“和谐杭钢”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最高使命,在企业超常规、多元化和集团化发展过程中,注重不同行业不同地域不同所有制背景下的各种文化整合和创新,不断赋予企业文化新的内涵,加强不同思想文化的融合,注重用共同价值观统一员工的思想观念,进一步坚定了干部员工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形成了和谐企业建设的动力之源。
五、制度建设:加强社会责任建设的重要方式
杭钢集团党委认为,制度建设,是加强社会责任建设的重要方式。因此,他们坚持把社会责任建设纳入党建工作制度化建设体系,努力展现负责任的国有大企业的良好形象。
1、以多种责任制度确保为经济社会建设做贡献。经济责任是国有企业首要的社会责任。他们通过各级班子的经营责任制、资产责任制和党建责任制,确保经济指标和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目标的实现。杭钢创建50多年以来,累计实现销售收入2280亿元、利税193亿元、利润109亿元,有力地支援了国家和地方的各项建设。尤其是“十五”以来,他们紧紧抓住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良好机遇,不断推进创新发展和谐发展,保持了持续快速健康协调的良好发展势头,销售收入在2002年突破200亿元之后,2007年突破400亿元,2008年突破600亿元。2009年在受到国际金融危机严重影响的情况下,仍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实现利税21.9亿元,利润13.77亿元,取得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重大胜利。多年来,杭钢的资产保值增值率一直在百分之百以上,为国家的经济社会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2、以各级责任考核制度形成节能减排工作机制。钢铁企业的首要社会责任是节能减排。他们成立了以董事长为组长的公司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与工作小组,全面加强节能减排工作的组织和领导,协调解决节能减排工作中的重大问题;根据上级环保部门下达的总量控制指标和节能目标要求,制定阶段性及中长期环境保护规划和目标,层层分解指标,将其纳入各单位年度经济责任制,形成激励约束机制和完备的考核体系。他们在“九五”投入环保资金20多亿元的基础上,“十五”以来累计投入技改资金60多亿元,先后对80余项重点污染源进行了治理和改造,淘汰10余条落后生产线,制定了高于国家排放标准的内控标准,建成了大中型废气治理设施40余台套、废水治理设施16台套,废水、废气排放合格率和固废综合利用率均达到100%,吨钢综合能耗指标多年排名全国第一位。2003年,他们在国内中小型高炉上率先成功应用高炉炉顶余压发电技术(TRT),填补了我国同级高炉尚无余压发电装置的空白,被国家发改委和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作为先进典型在全国加以推广。2008年底投入运行的烧结烟气脱硫项目在全国同行业处于领先地位。2000年以来,开展环境整治,厂区绿化率从1999年的17%提高到目前的28.36%,被评为全国绿化模范单位和全国节能减排领军企业,以及浙江省节能减排十大标杆企业。
3、增强为构建和谐社会作贡献意识。国有企业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中坚力量。“十五”以来,他们在充分消化吸收内部富余人员的同时,招收大中专毕业生、技校生、安置退役转业军人2710人。近年来先后为赈灾、扶贫、助残、救孤、济困等慈善公益事业捐献4000多万元资金以及大量物品。多年来,他们与省内景宁畲族自治县英川镇、松阳县的8个村庄和杭州市淳安县威坪镇杜川村结对扶贫,受到了地方政府和广大村民的好评,荣获浙江省“双万结对共建文明”活动先进对子等荣誉称号。另外,还出资200万元和浙江大学共同设立“春晖助
学工程-杭钢奖学金”,支持贫困大学生完成学业。2006年以来,他们还充分利用高温炉窑,协助杭州市处理高危医疗固体废弃物8000余吨、有毒铬渣13800吨,为地方环境保护做出了重要贡献。
六、制度建设: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根本保障
杭钢集团党委认为,制度建设,是党风廉政建设的根本保障,是党建工作制度化体系建设的核心内容和根本任务,必须常抓不懈。
1、以加强廉政教育的制度建设为重要基础。他们形成了多方位的党性党风党纪教育的长效方式,把反腐倡廉教育贯穿于党员干部培养、使用、管理各个环节,有针对性地开展岗位廉政教育、示范教育、警示教育,改进教育方式、创新教育载体,提高教育实效;以领导干部为重点,以廉情预警、述职述廉为抓手,大力加强廉洁从业教育,进一步增强广大党员、干部和员工贯彻落实廉洁从业各项规定的自觉性;坚持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指导,加强廉政文化建设,积极创建廉政文化“进机关、进科室、进车间、进班组”示范点,大力营造“尊廉、崇廉、爱廉”的良好氛围。他们认真组织党员干部开展“读书思廉”活动,通过定期举办各种培训班、警示教育课等形式,提高学习效果;将廉洁从业重点对象从党员干部扩大到营销、采购人员;以内外部各种典型案件为反面教材,教育广大干部员工自觉做到干净干事;使廉政文化成为企业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以推进惩防体系建设为根本途径。他们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完善企业廉政建设管理制度,不断提高反腐倡廉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水平。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初,他们就对子公司严格实行“三个不准”的规定,即:“不准擅自对外投资,不准对外担保,不准对外拆借资金”;做到“三个必讲”,即:每年党委工作会议上必讲廉政工作,干部作风讲评时必讲廉政问题,新提中层干部谈话时必讲廉政要求;实行“三个集中”,即:实行财务集中、设备物资采购集中和工程项目招议标集中,确保重点部门的管理受控。随着企业的快速发展,他们还扎实推进重大项目投融资、物资设备采购和工程项目招投标等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管理的体制机制创新,先后制定和完善了建筑安装工程、设备物资采购招议标监察规定等一系列规章制度。结合学习实践活动和制度“废改立”工作,还制定了《谈话和诫勉制度实施办法》、《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9—2012年工作细则》、《效能监察暂行办法》,并与地方人民检察院成立预防职务犯罪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联络员制度》、《经费保障制度》,最大限度地减少体制障碍和制度漏洞。
3、以深化作风的制度建设为重要保证。他们认为,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必须立足于行,重在实践。他们坚持大兴理论联系实际之风、密切联系群众之风、求真务实之风、艰苦奋斗之风、批评和自我批评之风,健全和完善作风建设长效机制,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他们健全工作责任制,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加强和改进对基层单位和员工群众的服务工作,反对主观作风和官僚作风,做到摸实情、讲实话、办实事、求实效;他们建立健全党性定期分析制度,把党性分析作为民主生活会的主要内容,把作风状况作为党性分析的重要内容,深入开展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活动,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加强党性锻炼和作风养成,始终做良好作风的实践者、推动者和引领者。
第二篇:国企党建论文 提高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路径
国有企业党建论文国有企业论文
提高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路径
[摘要]本文论述了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的难点及提高国企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的路径。
[关键词]国有企业 党建工作 科学化
提高党建科学化水平是中共中央十七届四中全会为新时期党建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如何将这些新任务、新要求完整的体现在国有企业中,是国有企业党组织必须要解决的重要课题,为此对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的深刻理解和认识,是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当务之急。
一、企业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的内涵
党的建设就是一个政党的存在与发展的框架和向着目标的不断完善的过程,它包括指导思想、路线、队伍、组织、制度、作风和反腐倡廉等一系列制度的安排和工作安排。科学化就是遵循自然界,人类思维等发展的各项规律形成的系统化体系。科学化水平就是认知和遵循运用这些规律所形成知识体系的完善程度。
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是运用党建科学化这个知识体系的具体检验和论证,是党建科学化这个理论转化成现实的程度。因此,它突出强调完成党建各项任务的手段和方法先进性,人本性,有效性。所谓先进性就是完成党建工作的手段方法具有前瞻性代表性和创新的动力系统;所谓人本性就是以党员为本,遵循人性规律。只有符合人性的党内人,才是完成党的任务的常态人,以党员为本,遵循人性规律才有党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才有先进的手段和方法的产生;
所谓有效性,就是完成党建工作的手段和方法在实践中取得成本小于收益,即政党的正面形象得到提升,负面形象下降的效果。
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是党建工作科学化在经济组织中的体现,是在企业中开展党建工作的能力展现,是在遵循经济组织自身运行规律的前提下,完成党建各项任务的手段和方法的先进性,人本性和有效性的体现。
二、提高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的难点
企业党组织是推进党建工作科学化的主体,在提高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时面临很多难题:
首先,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的提升与经济组织的需求。目前在国有企业中设立党组织是有制度依据的,明确了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这是上方宝剑,但不等于国有企业内在的有这个需求,这取决于党组织能为企业提供什么。即这个政治核心作用能解决国企的哪方面问题。
其次,党建工作如何融入国企中去。如果说党组织是企业所需要的,那它一定是国企这个经济组织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有国企提出将党组织融入企业中心做工作,进入企业管理起作用,可是执行起来仍然面临两难境地:一是偏行政弱党务,有人管这一行为叫“越位”。二是偏党务弱行政。有人管这叫经济组织中的“缺位”
再次,国企党组织自身建设缺乏独特性。目前国企党组织在自身建设上还用的是条块分割式的方式,即,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制度建设,作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与政府中党组织建设一个模式。可是国有企业当下基本上都使用了流水线似的生产方式以及超事业部制的组织架构。这个和政府的组织架构
完全不同,而国企的党组织在架构上和自身建设上还是老模式,没有跟上国企组织架构和生产流程变化的实际,因此在实际执行中,难免会出现两层皮现象。
三、提高国企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的路径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必须打破传统观念,必须打破党建工作旧模式,建议用将党建分宏观和微观分开,宏观抓五大建设。微观可以结合国企生产和工作流程将五大建设融入其中。因此本人认为从工作流程入手,提升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是有效途经。
那么基层党组织的工作流程是什么样的呢?一般而然是从党的工作任务的承接开始,经过认真学习领会,寻找贯彻落实的措施和方法,展开日常监督管理到最后严格考核奖惩与及时反馈贯彻落实效果这几个环节。这几个环节之间环环相扣,相互协调,才能提升党建工作的的科学化水平。换句话说,提升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就是做实、做好这几个环节。
首先,党建工作的承接流程是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的“信号灯”环节,这个“信号灯”向国企党员和群众发出了怎样的信号,决定了国企党建工作的兴与衰。建议国企各级党委把承接的事项按照公开程度进行分类,按照施用对象进行分类,以便定期选择合适的载体向广大党员公开;将承接环节制度化,使承接权责明确,便于监督。
其次,党建工作的学习流程就是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的交通“指示牌”环节,它告诉你怎么直行,怎么转弯,什么路段限速,什么地方需要你绕行等等,不认真学习就会走弯路,走岔路,弄不好发生交通事故。在调研时作者发现了少部分党员学习体会和笔记,内容官话多,套话多,和实际结合的少,或者选择有利于自己的片段学习,断章取义。另外就是部分党员不愿意学习,心气浮
躁,这可能和社会风气有关,但如果任凭这样的风气蔓延,尤其中层以下干部,与职工群众接触多,会让党的先进性大打折扣,甚至错误的理解党的方针政策或者有抵触的学习,危害就尤其大。所以建议从公司层面开始将学习体会与实际解决问题紧密结合,将企业利益与职工群众利益放在同等地位,民主决策。领导者要将涉及到的重大决策或者涉及职工群众利益的决策通过上级讨论形成决议后实行。
第三,党建工作方法手段创新流程是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的第三个环节。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的高低一个重量的指标就是采取的措施和方法是否科学,是否被普通党员和职工接受,是否真正反映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这个环节就如同司机的“驾驶技术”。驾驶技术不过关,仍然会犯规,闯红灯,甚至发生交通事故。建议将创新的涌现与领导权威和谐共处。也就是说“驾驶技术”要理论与实践结合,要孰能生巧。
第四,党建工作的考核奖惩流程是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的第四个环节。党在广大党员和职工群众中的形象不是靠几个大事就可以长久树立的,是要由经常性的活动来体现的,这其中包括开展“四好”领导班子创建活动,开展党支部“达标创先”活动,必须坚持的“三会一课”活动,开展形式各异的党员建功立业主题实践活动和党员责任区,党员先锋岗等活动以及做活思想政治工作。形成了从基层党委班子到支部到党员全覆盖的管理活动系统。承接第三个流程的职业规划措施,做好每名职工的在企业发展诉求的解决方案,在开展各项建功立业主题实践活动之前,研究如何将党员的被参与变成自我激励,解决少部分党员获益,大部分党员观看的局面,同时要避免两个极端出现,一是降低标
准,迎合多数,这不利于鼓励向上;二是以几个优秀为标准,让大多数看不到希望,这也不利于整体水平上升。
最后,在党建工作流程的最后环节-奖惩环节上要解决严惩问题,也就是严肃惩罚机制。目前,我们在对待党员考核的严肃性还不够,尤其对不合格党员,我们基本上看不到考核不合格的现象,如果说我们现有的党员都是合格的,那么我们的某些单位在年末总结的时候,还有“不合格”党员的提法,这就矛盾了。对那些没有大错误发生,但也不起党员作用的党员,以及丧失党性的党员要及时清退,使党员队伍进出机制更完善。
总之,尽管从党建工作的流程这一角度试图揭开党建工作科学化真实水平是一种创新尝试,但也希望以后有不断完善的机会。
第三篇:国企党建论文 提高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路径
国有企业党建论文国有企业论文
提高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路径
[摘要]本文论述了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的难点及提高国企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的路径。
[关键词]国有企业 党建工作 科学化
提高党建科学化水平是中共中央十七届四中全会为新时期党建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如何将这些新任务、新要求完整的体现在国有企业中,是国有企业党组织必须要解决的重要课题,为此对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的深刻理解和认识,是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当务之急。
一、企业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的内涵
党的建设就是一个政党的存在与发展的框架和向着目标的不断完善的过程,它包括指导思想、路线、队伍、组织、制度、作风和反腐倡廉等一系列制度的安排和工作安排。科学化就是遵循自然界,人类思维等发展的各项规律形成的系统化体系。科学化水平就是认知和遵循运用这些规律所形成知识体系的完善程度。
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是运用党建科学化这个知识体系的具体检验和论证,是党建科学化这个理论转化成现实的程度。因此,它突出强调完成党建各项任务的手段和方法先进性,人本性,有效性。所谓先进性就是完成党建工作的手段方法具有前瞻性代表性和创新的动力系统;所谓人本性就是以党员为本,遵循人性规律。只有符合人性的党内人,才是完成党的任务的常态人,以党员为本,遵循人性规律才有党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才有先进的手段和方法的产生;
政党的正面形象得到提升,负面形象下降的效果。
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是党建工作科学化在经济组织中的体现,是在企业中开展党建工作的能力展现,是在遵循经济组织自身运行规律的前提下,完成党建各项任务的手段和方法的先进性,人本性和有效性的体现。
二、提高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的难点
企业党组织是推进党建工作科学化的主体,在提高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时面临很多难题:
首先,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的提升与经济组织的需求。目前在国有企业中设立党组织是有制度依据的,明确了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这是上方宝剑,但不等于国有企业内在的有这个需求,这取决于党组织能为企业提供什么。即这个政治核心作用能解决国企的哪方面问题。
其次,党建工作如何融入国企中去。如果说党组织是企业所需要的,那它一定是国企这个经济组织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有国企提出将党组织融入企业中心做工作,进入企业管理起作用,可是执行起来仍然面临两难境地:一是偏行政弱党务,有人管这一行为叫“越位”。二是偏党务弱行政。有人管这叫经济组织中的“缺位”
再次,国企党组织自身建设缺乏独特性。目前国企党组织在自身建设上还用的是条块分割式的方式,即,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制度建设,作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与政府中党组织建设一个模式。可是国有企业当下基本上都使用了流水线似的生产方式以及超事业部制的组织架构。这个和政府的组织架构
组织架构和生产流程变化的实际,因此在实际执行中,难免会出现两层皮现象。
三、提高国企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的路径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必须打破传统观念,必须打破党建工作旧模式,建议用将党建分宏观和微观分开,宏观抓五大建设。微观可以结合国企生产和工作流程将五大建设融入其中。因此本人认为从工作流程入手,提升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是有效途经。
那么基层党组织的工作流程是什么样的呢?一般而然是从党的工作任务的承接开始,经过认真学习领会,寻找贯彻落实的措施和方法,展开日常监督管理到最后严格考核奖惩与及时反馈贯彻落实效果这几个环节。这几个环节之间环环相扣,相互协调,才能提升党建工作的的科学化水平。换句话说,提升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就是做实、做好这几个环节。
首先,党建工作的承接流程是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的“信号灯”环节,这个“信号灯”向国企党员和群众发出了怎样的信号,决定了国企党建工作的兴与衰。建议国企各级党委把承接的事项按照公开程度进行分类,按照施用对象进行分类,以便定期选择合适的载体向广大党员公开;将承接环节制度化,使承接权责明确,便于监督。
其次,党建工作的学习流程就是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的交通“指示牌”环节,它告诉你怎么直行,怎么转弯,什么路段限速,什么地方需要你绕行等等,不认真学习就会走弯路,走岔路,弄不好发生交通事故。在调研时作者发现了少部分党员学习体会和笔记,内容官话多,套话多,和实际结合的少,或者选择有利于自己的片段学习,断章取义。另外就是部分党员不愿意学习,心气浮
这可能和社会风气有关,但如果任凭这样的风气蔓延,尤其中层以下干部,与职工群众接触多,会让党的先进性大打折扣,甚至错误的理解党的方针政策或者有抵触的学习,危害就尤其大。所以建议从公司层面开始将学习体会与实际解决问题紧密结合,将企业利益与职工群众利益放在同等地位,民主决策。领导者要将涉及到的重大决策或者涉及职工群众利益的决策通过上级讨论形成决议后实行。
第三,党建工作方法手段创新流程是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的第三个环节。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的高低一个重量的指标就是采取的措施和方法是否科学,是否被普通党员和职工接受,是否真正反映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这个环节就如同司机的“驾驶技术”。驾驶技术不过关,仍然会犯规,闯红灯,甚至发生交通事故。建议将创新的涌现与领导权威和谐共处。也就是说“驾驶技术”要理论与实践结合,要孰能生巧。
第四,党建工作的考核奖惩流程是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的第四个环节。党在广大党员和职工群众中的形象不是靠几个大事就可以长久树立的,是要由经常性的活动来体现的,这其中包括开展“四好”领导班子创建活动,开展党支部“达标创先”活动,必须坚持的“三会一课”活动,开展形式各异的党员建功立业主题实践活动和党员责任区,党员先锋岗等活动以及做活思想政治工作。形成了从基层党委班子到支部到党员全覆盖的管理活动系统。承接第三个流程的职业规划措施,做好每名职工的在企业发展诉求的解决方案,在开展各项建功立业主题实践活动之前,研究如何将党员的被参与变成自我激励,解决少部分党员获益,大部分党员观看的局面,同时要避免两个极端出现,一是降低标
准,迎合多数,这不利于鼓励向上;二是以几个优秀为标准,让大多数看不到希望,这也不利于整体水平上升。
最后,在党建工作流程的最后环节-奖惩环节上要解决严惩问题,也就是严肃惩罚机制。目前,我们在对待党员考核的严肃性还不够,尤其对不合格党员,我们基本上看不到考核不合格的现象,如果说我们现有的党员都是合格的,那么我们的某些单位在年末总结的时候,还有“不合格”党员的提法,这就矛盾了。对那些没有大错误发生,但也不起党员作用的党员,以及丧失党性的党员要及时清退,使党员队伍进出机制更完善。
总之,尽管从党建工作的流程这一角度试图揭开党建工作科学化真实水平是一种创新尝试,但也希望以后有不断完善的机会。
第四篇:国企党建工作
国企党建工作面临的新形势
新要求和重点任务
在中国,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各项事业顺利推进的根本保证。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党的建设,围绕“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一根本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要求,形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逐步形成了经济建设的新常态、党的建设新常态、社会建设的新常态。这是国企党建工作面临的大背景,也是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国企党建工作的基本遵循。
一、国企党建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新形势
(一)十八大以来中央和市委对国企党建工作作出了新部署
十八以来,中央对全面从严治党从顶层设计上推进。
1、从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到“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推动党内教育从“关键少数”向广大党员拓展、从集中性教育向经常性教育延伸。党中央提出并落实全面从严治党重大政治任务,坚持以作风建设为突破口,从制定实施八项规定,到接续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从强力肃贪反腐、正风肃 纪,到完善管党治党的规章制度,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严明党纪、猛药去疴、强化责任。这些重大举措一脉相承、步步深入、环环相扣,既继承优良传统又体现时代精神,既重视思想教育又突出问题导向,既有令行禁止又有正面引导,党风政风为之一新,良好政治生态正在加快形成。
2、在完善管党治党制度的同时对国企党建工作的系列部署。中央制定了党内法规建设5年规划。修订印发了《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地方委员会工作条例》、《中国共产党党组工作条例(试行)》、《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等党内法规。
2013年以来,中央出台的3个指导国企党建工作的文件,一方面释放出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加强国有企业党的建设的强烈信号;另一方面为破解上述难题提供了上位制度支撑。
⑴《中央组织部、国务院国资委党委关于中央企业党委在现代企业制度下充分发挥政治核心作用的意见》(中办发〔2013〕5号)(以下简称中办发5号文件;
⑵《关于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中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办发〔2015〕44号)(以下简称中办发44号文件);
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 意见》(中发〔2015〕22号)(以下简称中发22号文件)。
3、中央和市委领导对国企党建工作的论述和要求 ⑴总书记的论述
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会议、十八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调研吉林省、全国国企党建工作会议等多个场合,对国企的重要地位、做大做强做优国有企业、加强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把加强党的领导和完善公司治理统一起来、完善国有企业监管制度、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方向、加强国有企业领导班子建设、巩固党在国有经济领域的组织基础、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责任等都作过许多论述
链接:总书记近期对国企党建工作作出的重要论述
⑵王岐山的论述
链接:王岐山同志近期关于国企党建工作的重要讲话 从以上这些文件和领导的讲话,可以体会到释放出的信号:
●全面从严治党,国有企业党组织决不能置身事外,必须把党章党规党纪挺起来、立起来、严起来,履行管党治党的主体责任。
● 国有企业出现问题根本原因在于,企业党组织主体责任缺失,管党治党不力,领导干部忘记了自己管理的是党领导下的国有企业,党的观念淡漠、组织涣散、纪律松弛。● 坚定不移把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最根本的是要在深化改革中加强党的领导。
●剑指问题、倒逼改革。要寻找弊端根源,从体制机制、监督管理上找原因,加强党的领导,对领导班子严格监督,强化对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资产聚集的部门和岗位的监管,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二)全面深化国企改革对国企党建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面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了部署,中央出台了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市委制定了相应的实施意见和方案,到2020年国有企业改革要实现五大目标:
到2020年,在国有企业改革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决定性成果,现代企业制度更加完善,国有资产监管制度更加成熟,国有资本布局结构更趋合理,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全面加强,国有经济的活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明显提高,在全市经济社会中的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
——国有企业活力和竞争力明显增强。改组组建一批竞争力和影响力强的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打造10家左右中国500强企业集团,发展一批在支柱产业、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中的优强企业。
——现代企业制度更加完善。发展混合所有制取得积 极进展,适宜上市的企业力争上市,法人治理结构更加健全,优胜劣汰、经营自主灵活、内部管理人员能上能下、员工能进能出、收入能增能减的市场化机制更加完善,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更加完善。
——国有资产监管制度更加成熟。监管手段和方式不断优化,监管的科学性、针对性、有效性进一步提高,经营性国有资产实现集中统一监管,形成规则统一、权责明确、分类分层、规范透明、全面覆盖的市属经营性国资监管体系,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责任全面落实。
——国有资本布局结构更趋合理。国有资本配置效率显著提高,国有经济主导作用有效发挥,国有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明显增强,国有资本增量更多投向公共服务和功能要素领域,竞争类企业的国有资本向先进装备制造等支柱产业和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集中。
——企业党的建设全面加强。国有企业党组织在公司治理中法定地位更加巩固,政治核心作用充分发挥,造就一大批德才兼备、善于经营、充满活力的优秀企业家,反腐倡廉制度体系、工作体系更加完善。
当前,就整个国资体系来讲,围绕实现深化改革目标和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正在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完善现代企业制度、优化国有资产本布局结构调整、发展混合所 有制经济、创新驱动发展。各国有企业党组织必须进一步统一思想,增强党的意识,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切实履行对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领导责任,坚持问题导向和底线思维,抓好顶层设计和全程把关,在国有企业改革中坚持党的建设同步谋划、党的组织及工作机构同步设置、党组织负责人及党务工作人员同步配备、党的工作同步开展,实现体制对接、机制对接、制度对接和工作对接,充分发挥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确保党的领导、党的建设在国有企业改革中得到充分体现和切实加强。
二、深刻领会全国国企党建会议提出的新要求 去年10月10日至11日,全国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会议召开,总书记在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今年2月25日,全市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会议召开,孙政才同志出席会议并讲话。对于国有企业而言,必须全面地、系统地、深入地学习贯彻总书记在全国国企党建工作会重要讲话精神及孙政才同志在全市国企党建工作会议上提出的要求,才能准确把握国有企业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的总体要求和各项具体部署。
总书记在全国国企党建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巩固党的执政基础 6 和执政地位的高度,从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高度,充分肯定了我国国有企业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深入分析了国有企业的重要地位作用和重大历史使命,精辟阐述了加强和改进国有企业党的建设的重要意义、目标任务和基本要求,深刻回答了事关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和党的建设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是加强新形势下国有企业党的建设的纲领性文献,为做好新形势下国企党建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对于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推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会上,总书记对于国有企业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要求,可以归纳为以下八个方面:
1.国有企业作用定位:“六个力量”。总书记指出,要通过加强和完善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加强和改进国有企业党的建设,使国有企业成为党和国家最可信赖的依靠力量,成为坚决贯彻执行党中央决策部署的重要力量,成为贯彻新发展理念、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力量,成为实施“走出去”战略、“一带一路”建设等重大战略的重要力量,成为壮大综合国力、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力量,成为我们党赢得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胜利的重要力量。“六个力量”的新提法,是党的领导人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对国有企业提出的殷切希望,指明了国有企业加强党的建设和改革发展的努力方向,是对国有企业地位作用的最新表述,对新形势下国有企业党建工作,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
2.国企党建总要求:“五个坚持”。习近平指出,新形势下,国有企业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总的要求是: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紧紧围绕全面解决党的领导、党的建设弱化、淡化、虚化、边缘化问题,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不动摇,发挥企业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保证党和国家方针政策、重大部署在国有企业贯彻执行;坚持服务生产经营不偏离,把提高企业效益、增强企业竞争实力、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作为国有企业党组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企业改革发展成果检验党组织的工作和战斗力;坚持党组织对国有企业选人用人的领导和把关作用不能变,着力培养一支宏大的高素质企业领导人员队伍;坚持建强国有企业基层党组织不放松,确保企业发展到哪里、党的建设就跟进到哪里、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就体现在哪里,为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总书记提出的“五个坚持”总要求,具有鲜明的问题导向,以解决党的领导、党的建设弱 化、淡化、虚化、边缘化问题为突破口,推动国企党的建设得到根本加强。
3.根本性质定位:“根”和“魂”。总书记指出,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我国国有企业的光荣传统,是国有企业的“根”和“魂”,是我国国有企业的独特优势。
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方式、国有企业自身党建的探索经历,就是我们党不断加强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全面从严治党的历程。除去“文革”十年特殊时期,这个过程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1.第一个阶段(1949—1966年):党的领导体制及国企党建制度雏形的初步形成。早在革命战争年代,由于所处的战时环境,根据地企业都是坚持党领导下的经济工作原则,以生产为中心保证革命胜利,为后来国企党建打下了一定的基础。新中国成立后,国营工业企业实行党的集体领导和个人负责相结合的制度写入党章。随着工业生产的逐渐恢复,党中央开始对建立新的国营企业领导体制进行新的探索。党的八大报告确立国有企业开始全面实行党委领导下的厂长负责制,为党领导国企改革发展及国企自身党建开辟了一条新路。
案例:建国初期党委领导下的厂长负责制和“一厂制”之争 2.第二阶段:(1976—1988年)企业经营体制改革背景下的国企党建新探索。针对“文革”时期党在企业的领导力量被严重削弱的状况,党中央重新强调党委集体领导在国企发展中的重要性,坚决杜绝“一长制”,并确立国企基本管理体制模式。1978年4月,《中共中央关于加快工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草案)》指出:企业的一切重大问题,都必须经党委集体讨论决定。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要在全国工业系统内广泛实施厂长(经理)负责制。1987年8月,中央组织部、国家经委、全国总工会联合召开了全面推行厂长负责制的工作会议。这标志厂长负责制开始在国企中全面有序推行。1987年10月,党的十三大报告提出:企业党组织的作用是保证监督,不再对本单位实行一元化领导,而应支持厂长、经理负起全面领导责任。1988年4月,七届全国人大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厂长(经理)负责制,规定了厂长在国营企业中的核心地位。
厂长(经理)全面负责制的确立,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企业责任不到位的尴尬状况,但却带来了一些新的问题。比如党组织无力监督和无法监督的状况,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受到削弱。其带来的严重后果是,企业 党组织建设滞后,党的工作被弱化和边缘化,党组织的保证监督作用无法具体落实。
3.第三个阶段(1989-2012年):高度重视发挥党组织在企业中的政治核心作用。针对厂长(经理)负责制确立以后出现的新问题,党中央从实际出发,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予以纠正。
1990年12月,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的建议》提出,要在企业内部进一步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1999年9月,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专门作出《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发挥企业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的方针,积极探索建立国有资产的监管制度。
2004年9月,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就国有企业党建问题指出,国有企业党组织要适应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完善工作机制,充分发挥政治核心作用。2009年9月,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把建设高素质经营管理者队伍、人才队伍、党员队伍、职工队伍和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贯穿国有企业党组织活 动始终,保证党组织参与决策、带头执行、有效监督,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同年还召开了全国国有企业党建工作会议,习近平出席会议并讲话强调,当前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正处在一个新的阶段,越是这样的时候越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越要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和改进国有企业党的建设,越要充分发挥国有企业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
这一时期,我们党高度重视加强国企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扭转了党不管党、党的工作被弱化的状况。
4.第四阶段(2012年至今):全面从严治党与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国企党建新气象。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尤其是在全面从严治党背景下,不少国企被查出一些带有共性的严重问题。这些问题引起了中央的高度重视,并提出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指示意见。为了贯彻中央领导对新形势下国企党建工作的要求,2013年,中央组织部、国务院国资委党委联合下发了《关于中央企业党委在现代企业制度下充分发挥政治核心作用的意见》;其后,中央又先后印发了《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和《关于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中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的若 干意见》。特别是去年10月10日至11日召开的全国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会议,总书记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对新形势下国有企业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实践证明,产业基础、政策环境、技术实力等外部因素固然重要,但党的领导才是国有企业取得巨大成就的根本因素、根本力量和根本保证,必须一以贯之地坚持下去。
4.核心作用定位:“领导核心和政治核心”。总书记明确指出,要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不动摇,发挥企业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保证党和国家方针政策、重大部署在国有企业贯彻执行。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是政治领导、思想领导、组织领导的有机统一。国有企业党组织发挥领导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归结到一点,就是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
“领导核心和政治核心”的新观点,明确了党组织作为领导核心,最重要的是搞好政治领导、思想领导、组织领导。这种核心作用的发挥,既不是越俎代庖,也不是插手具体的生产经营活动,而是在企业发展的大方向、重大事项的决策、政府政策的落实等方面,发挥领导核心的作用,在企业的经营管理等各项工作中体现出爱党、忧党、兴党、护党的良好 政治氛围与环境。
案例:习近平国有企业“党组织核心论”的思想脉络 5.特色制度定位: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制度。总书记明确提出,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制度,“特”就特在把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各环节,把企业党组织内嵌到公司治理结构之中,明确和落实党组织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中的法定地位,做到组织落实、干部到位、职责明确、监督严格。
如何处理党组织和现代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之间的关系,曾经是国有企业改制最大的难题与挑战。在一段时间,一些企业在高喊与国际接轨中邯郸学步,照搬套用西方现代企业制度,把党的建设弱化、淡化、虚化、边缘化,产生了诸多问题。经过不断探索实践,我们走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体现中国特色的国有企业发展路子和党建工作模式,就是旗帜鲜明地强调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把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各环节,把企业党组织内嵌到公司治理结构之中。推动党组织与现代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双向进入,通过党委书记担任董事长、董事长兼任党委书记,党组织成员依法进入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成员依照党章党规担任党组织职务。现代企业中政治组织与经济组织以相互嵌入的方式实现有机结合,化解了二者的矛盾与冲突。中国特色现代国 有企业制度,使得现代企业制度的法人治理结构增添了新的组织制衡,实现了现代企业制度的新突破,这一中国特色是国企改革对现代企业制度的一大贡献,成为打破国外现代企业陷入内部人控制的重要制度保障。
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是重大政治原则,必须一以贯之;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也必须一以贯之。二者要统一起来,通过体制机制创新,使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融入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制度,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群众工作优势,转化为企业的竞争优势、创新优势和科学发展优势。
6.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定位:党在经济领域的执政骨干。总书记指出,国有企业领导人员是党在经济领域的执政骨干,是治国理政复合型人才的重要来源,肩负着经营管理国有资产、实现保值增值的重要责任。
这是总书记对国有企业领导人员职业使命的明确肯定和高度表扬,也是对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和企业领导人员所寄予的很高期望。“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企业领导者作为企业的火车头,他的表率作用、带动作用发挥得怎么样,将直接影响到整个企业的发展,一个好的干部,就是一面好的旗帜,只有坚持党组织对国有企业选人用人的领导和把关,才能确 保那些政治合格、作风过硬、廉洁自律的良将贤才及时选拔到国有企业领导岗位上来,让他们成为员工的“红旗手”“领路人”。
对于国有企业领导人员,总书记提出了“二十字标准”,即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必须做到对党忠诚、勇于创新、治企有方、兴企有为、清正廉洁。作为党在经济领域执政骨干,国有企业领导人员要坚定信念、任事担当,牢记自己的第一职责是为党工作,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把爱党、忧党、兴党、护党落实到经营管理各项工作中。面对日趋激烈的国内外市场竞争,国有企业领导人员要迎难而上、开拓进取,带领广大干部职工开创企业发展新局面。
7.组织基础定位。习近平强调,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全面从严治党要在国有企业落实落地,必须从基本组织、基本队伍、基本制度严起。要同步建立党的组织、动态调整组织设置。要把党员日常教育管理的基础性工作抓紧抓好。企业党组织“三会一课”要突出党性锻炼。党支部是党组织开展工作的基本单元,要让支部成为团结群众的核心、教育党员的学校、攻坚克难的堡垒。要把思想政治工作作为企业党组织一项经常性、基础性工作来抓,把解决 思想问题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既讲道理,又办实事,多做得人心、暖人心、稳人心的工作。
8.责任定位:最根本的政治责任。总书记指出,要把抓好党建作为最大的政绩,就是要求各级党委和党员领导干部始终保持全面从严治党的使命感和紧迫感,须臾不可忘记管党治党这个最根本的政治责任。
第五篇:国企党建工作
国企党建工作
一是开展党员集中教育活动。抓好“三会一课”,加强对党员的***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等的教育;组织新党员到省委旧址举行的入党宣誓仪式,接受革命传统教育;举办学习心得交流会、理论研讨会,组织党员畅谈和交流学习体会,不断提高党员的思想政治素质。
二是开展“岗位奉献实践活动。围绕扎实推进***企业建设、改革、发展和实现“国家电网一流县供电企业”的目标,认真做好高峰度夏的监督检查及汛期防范措施的落实工作,结合安全月活动,扎实推进公司“创无违章企业”及“反违章、除隐患百日安全活动”的开展。号召党员立足岗位,当先锋、争作为、比奉献,主动创新、创造、创业。
三是开展党员“一带二先锋工程活动。以“带思想、带安全、带技能、带作风、带业绩”为主要内容,将党员“一带二”先锋工程融入工作中,让党员们立足岗位当先锋、走前头,增强党员与职工群众互动性,相互帮带、相互沟通、相互学习和交流,促进各项工作的全面开展。
四是开展党员警示教育活动。坚持教育、制度、监督、惩治相结合的工作方针。不断完善监督网络和监督运作机制,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目标考核制度,深化检企共建,组织党员到县反腐倡廉警示教育基地观看图片展,接受警示教育,培育“干事、创业、干净”廉政文化。
五是开展亲情服务活动。以“亲情、诚信、***”为主题,继续深入开展“爱心活动”,实施“压滤机滤布平安工程”,积极营造“有亲情、讲诚信、促***”的服务环境。积极为联网发电企业及用电大户提供安全生产指导、技术管理咨询、人才教育培训等方面的服务;简便办理小水电联网、上网手续,诚信联网电站的电量电费结算与付款;严格实施“三公”调度,努力实现电量上网的机会均等、责任同担、滤布利益共享,以获“双赢”。
六是开展安全用电、科学用电常识进企业、厂矿、村镇、社区、校园等活动。树立“以己所能,助人为乐,成人达己”的理念,提高客户对公司的信任度和满意度,以***促发展,为塑造国网电力品牌打好基矗
七是开展“送温暖、解忧难、办实事”慰问活动。着眼于加强党内***建设,切实关心党员的生产生活和工作情况,公司领导干部深入基层,走访困难职工、慰问老弱病残、生
活困难和遭遇自然灾害的员工4人,送去慰问金1600元,送去党的温暖和党组织的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