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广播电视大学 开放英语I2013年 7月 期末考试试题 3页

时间:2019-05-13 03:58:2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央广播电视大学 开放英语I2013年 7月 期末考试试题 3页》,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央广播电视大学 开放英语I2013年 7月 期末考试试题 3页》。

第一篇:中央广播电视大学 开放英语I2013年 7月 期末考试试题 3页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

英语I(2)试题

2013年7月

第一部 交际用语

1---Has Peter finished his work?

----Yes.He finished a long time ago.A rightB wrong---Can I smoke in the office?

---No,you are not allowed to smoke here.A rightB wrong

3---They live in London,don’t they?

---Yes.They’ve been there for five years.A rightB wrong---Who is the man Jane wants to marry?

---Yes.Jane wants to get married.A rightB wrong---Do you like coffee?

---I prefer to have tea.A rightB wrong

第二部分 词汇与结构She’s not tall____to play basketball.A veryB tooC enoughMy brother likes to___chess in his free time.A doB playC goThe girl is deaf.She can’t hear____.A somethingb anythingC nothingIt’s____to learn how to play tennis.A easilyB easyC lazyHe stopped ____TV when dinner was ready.A watchingB to watchC watchMy sister told me_____his trip to Scotland.A aboutB withC onYou ordered fish,_____?

A don’t youb didn’t youC haven’t youMary is not interested____keeping accounts.A inB atC forthese people are building a bridge____the river.A throughB acrossC inShe had her finger____when she was preparing supper.A cuttingB to cutC cutHe used to____very hard when he was young.A workingB to workC work____they landed,they went to the conference.A Untilb WhenC AfterAs a news reporter,James___many places inthe world.A has gone tob has been toC went toMy uncle____lives in America is visiting us next week.A whom mB whichC whoI went to his house but couldn’t get in.there was___there.A no oneb nothingC someoneIf you___the tickets,I will do the packing.A will bookb bookedc bookHe____me he was going to Japan next month.A saidB toldC tellThis photo____be of beijing.there’s the great Wall.A can’tB mustc couldI have to go now.I have to pick___my son from school.A upb inc withMr Hilton is not good at dancing.Neither___his children.A isB areC be

第三部分句型变换

26They smashed the window.(改为被动语态)She sold the radio.the radio was in her bedroom.(用that将两个句子连接起来)29”I heard a noise in my living room”,he said.(将句子改为间接引语)30Although it rained,she liked the trip.(用in spite of将两句连成一句)

第四部分 阅读理解

Mary has just returned to the USA after studying in England for three years.She decided to study at a British university rather than an American one because her mother is from England and she wanted to get to know her mother’s family better.She studied English Literature at Golssmiths’College,which is in London.she lived with her grandmother while she was studying.the college was recommended by a friend’s brother who had studied in England for his MBA.Mary told her friends that she was going to return to Europe to work because she had enjoyed her time in England so much.31 Mary is now in_________.A Londonb EnglandC the USA

She studied at________university.A an AmericanB a BritishC a Chinese

Most probably,her grandmother____.A was a teacher in the coolegeb studied English LiteratureC lived inLondon 34 Her friend’s brother recmoommended her to____.A study for her MBAB study in the collegeCwork for his comany

Mary would return to Europe to____.A workB spend her holidayC study

36-40题

In Europe sales of new motorcycles have increased by 12 percent this year.This is probably because more and more people are using them to travel to work in cities shere the roads have too many cars using them.Most of these motorcycles are

imported from Japan,but many are built in Europe.Italy is the largest producer of motorcycles in Europe.Most custermers are buying small mototcycles because they have not ridden before,and these motorcycles are best for people who want to learn how to ride.Britain and germany only produce large motorcycled,but both these countried have also seen sales of their products rise.More people are also watching motorcycle sports on television.This is because of more television programmes about motorcycle racing,and also because of new yoong riders whe are like pop stars and have lots of fans.Many governments think that an increase in the number of motorcycles on the roads is a good thing,and are palling new laws to help motorcyclists.this is because they think than motorcycles are better than cars on busy city streets and also produce less pollution.Because motorcycles can be mor dangerous than cars,riders have to wear helmets in most European conutries.36 Sales of new motorcycles have increased in Europe.A RightB Wrong

Many of the new motorcycles sold in Europe are produced in Etaly.A RightB Wrong

Sales of large motorcycles have also increased.A RightB Wrong

Young motorcyclists like pop stars very much.A RightB Wrong

In Europe you have to wear a helmet when you ride a motorcycle.A RightB Wrong

第五部分 41-45题英译汉

It would be great to see you to catch yp on all our news.42 Do you take after your mother or father?

Whe have enough money to improve the websits.44 One of the biggest sporting enents in the world is the Olympic games.45 I have to move out of my room on Friday because Franco has got another tenant.

第二篇:中央广播电视大学英语I复习资料

英语I(1)作业(4)—— 翻译

汉译英:根据括号内的提示将下列句子补充完整。

1.Could you ask him to _ In 7 to call me before(在7点前给我打电话)this evening?

2.I work.(从早上八点到下午三点)。

3.My friend Work in the computer industry(在计算机行业工作).4.Her husband In the insurance industry(在保险行业工作).5.— How about going to an estate agent?

—Yes, That's a good idea(是个好主意).6.—Are you tied up(你有空吗)on Saturday?

—I’m afraid not.I have to go to the English classes on Saturday.7.—how is the weather today(今天天气如何?)

— It’s very cold.8.— How long does it take to Go to your office by subway(乘地铁去你的办公室)?

—It takes about half an hour.9.Why don't you(你为什么不)find a flat near the tube?

10.You can’t park _ In front of the office building(在办公楼前), I’m afraid.11.The bank is Opposite the supermarket(在超市对面).12.— Can I use the phone in the hall?—_ I am afraid not(恐怕不能。)That’s a fax machine I use for work.13.— _ How are you feeling today_(你今天感觉如何?)

— I feel very tired.I was very late last night.14.— Can I speak to Jane, please?

— I’m sorry she’s not in._ Do you want to do_(您要留言吗)?

15.Tom_ Not good at_(不擅长)playing football.16.—What does he look like(他长什么样儿?)

— He’s very tall with blue eyes and short beard.17.I’m not feeling well.I think.18.The living room is Not comfortable enough(不够舒服).19.— Shanghai is fast and exotic, don’t you think so?

— Yes, but it is..(不如伦敦那样令人兴奋。)

20.— Which of these two Love you more(你更喜欢)?

— I prefer the green one.英译汉:将下列句子翻译成汉语。

1.I don’t like the flat.It is too near the road.我不喜欢这套公寓。它离公路太近了

2.Do you like reading English newspapers? 你喜欢读英文报纸?

3.She doesn’t like borrowing things from others.她不喜欢向别人借东西。

4. He isn’t a programmer.He is an engineer.他不是一个程序员。他是一个工程师。

5.I am looking for a flat on the ground floor.我想找一个一楼的公寓。

6.He’s currently working on TV advertisements.他目前正从事电视广告。

7.She is talking to a customer right now.她现在正在和顾客谈话。

8.You can eat and drink in the office, but you can’t smoke here.你可以在办公室吃喝,但是你不能在这里抽烟

9He has very good training skills and can speak good French.他有很好的培训技能,并且法语说得很好。

10.What about playing football tomorrow afternoon? 明天下午踢足球怎么样?

11.How about playing football tomorrow afternoon? 明天下午踢足球怎么样?

12. There are two armchairs, a sofa and a television in the living room.有两把扶手椅,一个沙发和一个电视在客厅。

13. He is not very tall and wears glasses.他不是很高,戴着眼镜。

14.My cousin is quite outgoing.我的表兄很外向。

15.Jane(简)is better at web-design than Mary(玛丽), but Mary is more experienced at training.简比玛丽更擅长网页设计,但玛丽是更有经验的培训。

16.How many days did you stay in Beijing? 你有多少天是呆在北京吗?

17.The month after next, I do two gym sessions.下一个月后,我做了两场体育会议。

18.He is good at web-design, much better than her.他擅长于网页设计,比她强多了。

19.We have too much cheese in the fridge.我们冰箱里的奶酪太多了。

20.I feel terrible.I’ve got a headache, backache and a sore throat.我觉得糟透了!我头痛,背痛和喉咙痛。

(本部分内容没有参考答案,请大家参考教材中的相关功能句型。)

第三篇: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本科”期末考试试卷

试卷代号:1185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6—2007学第二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

行政管理专业领导学基础试题

2007年7月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1.自然集体领导2.领导文化3.鱼缸法4.领导协调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每小题只有一项答案正确,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

1.在现代社会中,一个人大约有()的知识是在工作实践和职业学习中获得的。

A.50%B.70%C.60%D.90%

2.首先提出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分类的是()。

A.马斯洛B.梅奥C.弗洛伊德D.赫茨伯格

3.组织内部在信息传递过程中发生信息丢失的现象,属于()。

A.信道障碍B.传送障碍C.接受障碍D.非语言障碍

4.真正意义上决策与执行的分工出现在19世纪,它首先发生在()。

A.经济领域B.政治领域C.工厂D.军事领域

5.领导体制的本质属性是()。

A.双重属性B.社会属性C.自然属性D.人文属性

6.文化本质上是()。

A.历史的产物B.环境的产物C.人类精神力量的产物D.社会活动的产物

7.按决策主体的决策方式不同,决策可分为()。

A.经验决策和科学决策B.程序性决策和非程序性决策

C.单目标决策和多目标决策D.理性决策和有限理性决策

8.在领导者影响力的构成中,占主导地位、起决定性作用的是()。

A.强制性影响力B.权力性影响力C.自然性影响力D.个人魅力

9.封建制领导效能理论注重对()的研究,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

A.领导者个人特质B.领导者C.领导组织D.领导效益

10.电子政务最重要的内涵及精髓是建构一个()。

A.虚拟政府B.高效政府C.便民政府D.精简政府

三、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每小题至少有一项以上答案正确,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多选、少选均不得分)

1.与领导关系最为密切的非正式群体类型有()。

A.纵向寄生型B.矛盾冲突型C.横向进取型D.横向防守型E.纵向共栖型

2.领导者的自然性影响力包括()。

A.品格因素B.才能因素C.职位因素D.知识因素E.情感因素

3.领导效果与领导效益的关系是()。

A.两者综合起来才能反映领导效能的高低B.领导效能是两者的直接数量相加

C.效果显著,效益不一定好D.没有效果,效益就失去载体

E.两者并没有区别

4.在领导协调工作中,必须协调的对象有()。

A.协调组织中的群体B.协调群体中的个人C.协调组织内部关系

D.协调不同的国家E.协调不同的组织

5.电子政务对内体现为()。

A.行政信息公开化B.行政业务网络化C.行政程序透明化

D.行政业务电子化E.行政业务程序化

四、简答题(含辨析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简述中国古代领导思想的主要流派及其基本观点。

2.领导群体中的成员,必须有明确的分工,使职责与权力相称。

五、论述题(含案例分析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1.试述如何对领导权力进行科学合理的划分与配置?

2.列举领导的五条用人原则并详细分析。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1.自然集体领导是一种原始的、初级的、简单的领导体制,是在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的情况下,产生于原始公有制经济基础之上的。它主要表现为氏族议事会、部落议事会与部落联盟议事会等形式,是适应了当时社会对简单协作劳动的领导与军事指挥要求的领导体制。

2.领导文化是指领导者群体或个体在领导实践中形成并通过后天学习和社会传递得到发展的,关于领导活动的过程、本质、规律、规范、价值以及方式方法等各方面的综合反映形式,是客观领导过程在领导者心理反映上的积累或积淀,是领导者开展领导活动和从事领导行为的内驱动力和精神导向。

3.鱼缸法是一种通过领导者宏观智能结构效应的发挥来进行决策的方法。运用这个方法时,所有决策人员围成一个圆圈,通过某个中心人物同其他成员之间的互动来进行决策。因其形似鱼缸,故得名“鱼缸法”。

4.领导协调就是对可能影响组织和谐的各种矛盾、冲突进行调整、控制,使组织保持一种平衡状态以实现组织的预定目标。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每小题只有一项答案正确,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

1.D2.B3.A4.D5.B

6.D7.A8.C9.A10.A

三、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每小题至少有一项以上答案正确,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多选、少选均不得分)

1.ACDE2.ABDE3.ACD4.ABE5.BDE

四、简答题(含辨析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1)儒家。儒家反对一味以刑杀治国,主张以“德治”和“仁政”维护政治统治。

(2)道家。道家的政治思想是无为而治,主张“齐物论”和“道法自然”,认为从“道”的观点来看,万物一体,无是无非。

(3)法家。法家主张“法治”、刑治、霸道。其核心是以力服人,依靠严刑峻法。

(4)兵家。兵家以谋略著称。

2.这种看法是正确的,符合领导群体结构优化的职权分明标准。

在领导群体内部,要明确划分和规定各人的职责范围,做到人各有职,职有专司。每个领导成员对自己职责范围以内的事情,要独立负责,创造性地完成。不能事不分大小都要集体讨论或请示上级,这样会造成该办的事办不成,亟待解决的事解决不了,出现久拖不决的局面。所以分工不清,职责不明,往往要贻误工作。领导成员要有职有权,按责定权。有责无权,或有权无责的职位,是不应该设置的。有责无权,完成所负责任无保障;有权无责,一种可能是权力发挥不了作用,空有其权而无所作为,另一种可能就是滥用权力,以权谋私,以权欺人,做出危害国家和人民利益的事情来。在领导群体内部,任何一个领导者都不要干涉其他成员职权范围内的事,要各守其职。对自己职权范围以外的事,如有意见,有看法,可以沟通情况,或者反映给上一级领导,通过领导集体研究解决。但个人不能任意干预,否则将可能造成内部磨擦,影响领导内部的团结和稳定。

五、论述题(含案例分析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1.领导权力的行使是以领导权力的合理划分与配置为前提的,因为领导权力的行使必须首先立足于有序的组织机构,即所谓的在其职,谋其政。

(1)宏观层面上领导权力的合理划分与配置

宏观层面上领导权力的合理划分与配置主要是从与社会大系统诸要素的互动中探索领导权力的合理划分与配置。

①领导权力的合理划分与配置必须服从于国家的政治制度。

②领导权力的合理划分与配置必须有利于公民权利的充分享有。

③领导权力的合理划分与配置必须与社会经济结构相适应。

④领导权力的合理划分与配置必须考虑民族传统文化的因素。

(2)微观层面上领导权力的合理划分与配置

微观层面上领导权力的合理划分与配置主要是从行政系统内部各要素的联系中寻求领导权力的合理划分与配置。

在组织系统内部,所有的领导与管理活动,都是围绕着领导权力的合理划分与配置以及运用展开的。

而领导权力的合理划分与配置又与组织系统内部的组织职能与组织人员等要素密切相关。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领导权力的划分与配置必须与社会大系统相适应,并充分考虑领导系统内部的各种要素,从而把各种要素相互融合与协调,才能达到领导权力划分与配置的科学化与合理化。(论述题要点,均须展开论述,只答要点,酌情减分)

2.(1)峰区年龄原则;(2)扬长避短原则;(3)量才任职,职能相称原则;(4)诚信不疑原则;(5)明责授权原则;(6)环境原则;(7)数量原则;(8)用养并重原则;(9)流动原则。

第四篇:中央广播电视大学英语I真题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 200 8-2009学第二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

英语I(I)试题

2009 年7 月

注意事项

一、将你的学号、姓名及分校(工作站)名称填写在答题纸的规定栏

内。考试结束后,把试卷和答题纸放在桌上。试卷和答题纸均不得带

出考场。监考人收完考卷和答题纸后才可离开考场。

二、仔细读懂题目的说明,并按题目要求答题。答案一定要写在答

题纸的指定位直上,写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二、用蓝、黑圆珠笔或钢笔答题,使用铅笔答题无效。

120

4第-部分交际用语{共计 10分,每小题2分}

1-5 题 : 阅读下面的小对话,判断答语是否恰当,恰当的选A(阳6时,不恰当的选 B(Wrong)I并 将答嘉写在答题纸上。

1.-What do you do?

-I work in computers.A.Right B.Wrong

2.-Would you like some crisps?

-No , I' m sorry.A.Right B.Wrong

3.-How do I get to the bus station?

一 You take the number 38 bus.A.Right B.Wrong

4.-How long will the meal take?

-It' ll take two hours.I think.A.RightB.Wrong

5.-What does your English teacher look like?

一 She likes singing.A.Right B.Wrong

第二部分词汇与结构(共计40分.每小题2分}

6-25 题 : 阅读下面的旬子,从A、B、C 三个选项中选出-个能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并在香 题纸上写出所选项的字母符号。

6.A.aB.anC.the

7.parents in the morning.A.she B.their C.her

breakfast time.A.atB.inC.on

9.I' m a deputy manageran IT company.A.for B.aboutC.with

A.onB.withC.in

four children in the picture.A.is

B.are

C.have

oranges , please.A.someB.anyc./

13.I have an A.threeB.three time

C.three times

in Beijing.B.lives , live

A.live , lives

C.live , live

lunch in the canteen right now.A.hasB.haveC.is having

make a cake for the party.B.is going to

A.going to

C.are gomg to

-Well , I was very busy.A.HowB.WhatC.Why

has his brother got?

A.How manyB.How muchC.How about

19.-__ you like a drink? Wine? Beer?

-A beer , please.A.CouldB.Would C.Should

20.-I' m enjoying the long summer evenings.A.SoB.Neither C.Nor

A.expensiveB.noisyC.convenient

prepare everything today?

A.How about B.Why don't we

C.What about

23.I' m bad at spelling , but Jane is than me.A.bad B.worse C.less

24.Rose isthan Frank.A.very easy-going B.much easy-going

C.much more easy-going

25.-The second bedroom isn' t big enough.-A.smallB.too small

C.enough small

第三部分旬型变换{共计 15分,每小题3分)

26-30 题 : 根据括号里的提示或利用括号里的词语改写下列旬子,并将答案写在普题纸上。

26.Xiaoyan sometimes goes to the pub after work.(改为一般疑问句〉

27.He' s currently working on TV advertisements.(改为一般疑问句)

28.I have to work every evening.(改为否定句)

29.用 when 对划线部分提问)用 how old 对划线部分提问〉

第四部分阅读理解{共计 20分,每小题2分}

31-35 题 : 阅读下列短文,并根据短文内睿判断其后的旬于是正确(Right)I还是错误(Wrong)I并 在答题纸上写出所选项的字母符号。

In Britain people usually have a doctor near their home or in their town.This is the localdoctor.You have to register with a doctor before you can make an appointment.You usually have to fill in a form and the doctor examines you.Families often all register with the same doctor.Doctors often work together in groups.and the name of the place where they work is aDoctor' s Surgery.The government pays for this system.and it is free to go to see yourdoctor.If the doctor decides that you need treatment he can prescribe medicine.For example hecan prescribe antibiotics for an infection.Medicine can be tablets to take with water or liquid to drink.The doctor writes the prescription.You take the prescription to the chemist's.andthe chemist will make up the medicine for you.You usually have to pay some money for the medicine-but you don' t have to pay the full price.31.British people usually go a long way to see a doctor.A.Right B.Wrong

32.British families often register with the same doctor.A.Right B.Wrong

33.Doctors always work alone in their own Doctor' s Surgery.A.Right B.Wrong

34.British people don' t have to pay when they see their doctor.A.Right B.Wrong

35.British people usually have to pay for their prescription at the chemist's.A.Right B.Wrong

36-40 题 : 阅读下列短文,从A..B、C 三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在答题纸上写出所选 项的字母符号。

Dear David Manning ,I am Lin Xiaoyan , the Deputy IT Manager at the ABHK , Shanghai.My flight details

the plane leaves Shanghai.at 18.25 and arrives in London at 20.50(local

time)next Tuesday.The ?light number is CA5027.My mobile phone number is: ***.一

Thank you.See you on Tuesday.Yours ,Lin Xiaoyan

36.What's Lin Xiaoyan's job?

A.Nurse.B.Deputy IT Manager.C.Editor.37.What's the subject ofthis message?

A.Flight arrival.B.Flight number.C.Phone number.38.What time does she arrive in London?

A.20.50.(Shanghai time)B.20.50.(London time)

C.18.25.(London time)

39.What is her flight number?

A.***.B.20.50.C.CA5027.40.When does Xiaoyan arrive in London?

A.Thursday.B.Tuesday.C.Friday.第五部分翻译{共计 15分,每小题3分)

41-45 题 :英译汉。将下列英文旬子翻译成中文,并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41.Do you have next year's calendar?

42.I prefer watching TV to reading the paper.43.He is good at web-design , much better than her.44.We've got a problem with the car.45.There will be a band at the wedding reception.英语 I(1)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供参考)

2009 年7 月

第-部分支际用语(每题2分,共 10分)

1.A 2.B 3.A 4.A 5.B

第二部分词汇与结构(每题2分,共 40分)

6.C 7.C 8.A 10.A

11.B 12.A 13.CA 15.C

16.B 17.A 18.A 20.A

21.C 22.B 23.B

24.C 25.B

第三部分旬型变换(每题 3分.共 15分)

26.Does Xiaoyan sometimes go to the pub after work?

27.Is he currently working on TV advertisements?

28.I don't have to work every evening.29.When is she flying for Paris?

30.How old is the manager?

第四部分阅读理解(每题2分,共 20分}

31.B 32.A 33.B 34.A 35.A

36.B 37.A 38.B 39.C 40.B第五部分翻译(每题3分,共 15分}4 1.你有明年的日历吗 ?

42.我宁愿看电视也不愿看报纸。

43.他擅长网页设计,而且比她擅长得多。

44.我们的汽车出故障了。

45.婚礼上会有一个乐队。

第五篇: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2试题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2——2003学第二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开卷)法学专业证据学试题 2003年7月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正确的答案,并将序号填在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每题2分,共40分)

1.在民事诉讼中,(A)对自己提出的事实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A.当事人 B.被告人 C.原告 D.证人

2.在神示证据制度下,所采用的证明方式有:(ABCD)。A.神誓 B.水审 C.火审 D.决斗

3.根据诉讼证据的(C),可以把证据分为原始证据和传来证据。A.存在 B.表现形式 C.来源 D.证明方向 4.欧洲中世纪以前盛行的证据制度是(B)。

A.纠问式 B.神示证据制度 C.法定证据制度 D.形式证据制度 5.物证只能是(D)。

A.原始证据 B.传来证据C.直接证据 D.间接证据 6.调查收集证据的主体是(CD)。

A.原告 B.被告 C.执法机关 D.律师 7.口供特指(A)中的一种法定证据类型。

A.刑事诉讼 B.民事诉讼 C.行政诉讼 D.经济诉讼 8.审查判断物证的内容有:(ABC)。

A.真实性 B.相关性 C.合法性 D.科学性

9.关于我国诉讼中的证明标准,下列陈述正确的是(D)。A.三大诉讼有着不同的证明标准

B.民事、行政诉讼具有相同的证明标准,但与刑事诉讼不同 C.民事、刑事诉讼具有相同的证明标准,但与行政诉讼不同 D.三大诉讼具有统一的证明标难

10.讯问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主体有(BCD)。A.证人 B.侦查人员 C.检察人员 D.审判人员

11.不能反映案件主要事实的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和书证是(D)。A.言词证据 B.实物证据 C.直接证据 D.间接证据 12.我国司法认知的范围有(ABCD)。

A.众所周知的事实 B.自然科学定律 C.当事人承认的事实D.生效判决确认的事实

13.生理上、精神上有缺陷或者年幼,不能辨别是非不能正确表达的人,不能作(A)。A.证人 B.被害人 C.被告人 D.当事人

14.可以成为被害人陈述的主体的有(ABCD)。A.自然人 B.法人 C.成年人 D.未成年人 15.下列关于证明对象的判断正确的是(C)。

A.程序法事实不属于证明对象 B.证据事实属于证明对象

C.刑事诉讼中排除违法性的事实属于证明对象 D.证明对象与实体法规范无关 16.在我国,可以提供证人证言的人员范围有(AB)。

A.与案件有利害关系的非当事人 B.目击人 C.被害人 D.侦查人员 17.鉴定结论在证据分类中属于(C)。

A.原始证据 B.直接证据 C.言词证据 D.实物证据 18.下列关于当事人承认的陈述,正确的是(BCD)。A.只能发生于诉讼过程中 B.是对不利事实的承认 C.以一定的事实主张为前提 D。必须有明确的意思表示

19.某地公安机关在侦破一起敲诈勒索案的过程中,依法收集到犯罪嫌疑人通过电话进行敲诈的录音磁带一盘,该录音带属于(BC)。

A.犯罪嫌疑人供述和辩解 B.视听资料 C.直接证据 D.间接证据 20.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的特点有(BCD)。A.客观性 B.直接性 C.不稳定性 D.复杂性

二、问答题(每题8分,共40分)1.论述法定证据制度的主要特点。答:(1)刑讯逼供是法定证据制度的基本证明方法,是获取证据的合法方式。(2)法定证据制度的一些作法,比如防止法官专断、强调法定规则意义,维护法制统一等制度,也具有相当的合理意义;(3)法定证据制度具有等级性的特点;(4)法律预先规定了各种证据的证明力和判断规则。2.论述书证的特征和意义。答:书证的特征是:(1)表现形式及制作方法的多样性。(2)书证所记载的内容和反映的思想必须同案件互相关联。(3)书证所记载的内容和反映的思想可供人们认知和了解。书证的意义:(1)书证所记载的内容或表达的思想往往能直接证明有关的案件事实;(2)与其他证据相比,其证明力更强,证明作用发挥得更充分。(3)书证是以一定的物质资料作为载体,将一定的内容或思想固定下来,同时,书证的形成通常是在案件或纠纷发生之前。3.论述证人的资格条件。答:(1)凡是知道案件情况并有作证能力的人,都可以作为证人。(2)生理上、精神上有缺陷或者年幼,不能辨别是非、不能正确表达的人,不能作证人。(3)证人只能是当事人以外的知道案件情况的人。(4)由于证人是以知道案件情况为特征的,具有不可代替性。(5)证人只能是公民个人,法人和非法人团体不具有证人资格。(6)刑事诉讼中的见证人,应视为特殊的证人。4.论述“三大”诉讼证明的差异。答:(1)证明责任的分配不同。(2)证据的种类有所不同。(3)证明标准的法律规定不尽相同。(4)证明对象不同。(5)证明的程序规则不同。5.论述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的概念、意义。

答:是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就有关案件情况向侦查人员、检察人员和审判人员所作的陈述,即通常所说的口供。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对案件事实的认定的着重要的意义:(1)确定侦查范围;(2)犯罪嫌疑人的辩护和辩解意见,可以起到兼听则明的作用;(3)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供述和辩解,对查明案件事实也有一定的作用。(4)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检举揭发,有利于公安、司法人员发现新的情况和线索,查破案件,使隐藏很深的犯罪分子受到应有的惩罚。

三、案例分析(20分)某市居民张三在本市永久商亭购买一箱啤酒招待朋友。在开启第三瓶啤酒时,该啤酒瓶突然爆炸,玻璃碎片当场将张三的眼睛严重击伤,其朋友李

四、王五及其子张小三的脸部也受了伤。张的家人赶快将他们送往医院治疗,并迅速到出售啤酒的永久副食商亭交涉。张三因伤住院半个月,花费5000多元医疗费,其朋友李

四、王

五、其子张小三也各花费了数十元至上百元不等,一个月后,张三到人民法院起诉,要求侵权者赔偿所有损失。

问:(1)民事诉讼中的证明对象有哪些?(2)在本案中,张三需要证明哪些事实? 答:(1)民事诉讼中证明对象由以下几个方面构成:A民事法律关系发生、变更和消灭的事实。B民事争议发生过程的事实。C当事人主张的民事诉讼程序事实。D有关外国的法律法规的事实。

(2)在本案中,原告张三应举证证明的事实有:A发生爆炸的啤酒是在永久商亭购买的事实;B啤酒瓶发生爆炸,并炸伤张

三、李

四、王

五、张小三的事实;C张三等人治伤花费了医疗费5000余元的事实。

试卷代号:1017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3—2004学第一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开)法学专业证据学试题 2004年1月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正确的答案,并将序号填在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每题2分,共40分)1.直接证据与间接证据的区分根据是(C)。

A.证据的来源 B.证据的表现形式 C.证据与主要事实的关系 D.证据的作用 2.下列属于法定证据种类的有(BD)。A.人证 B.物证 C.反证 D.书证 3.我国行政诉讼中的证明标准是(C)。

A.优势证据 B‘排除合理怀疑 C.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 D.合理根据 4.当事人陈述是我国(BC)中的法定证据种类。

A.刑事诉讼 B.民事诉讼 C行政诉讼 D.三大诉讼 5.能够单独、直接地证明案件主要事实的是(C)。A.原始证据 B.传来证据C.直接证据 D.间接证据 6,行政诉讼中的证明对象包括(C)。

A.犯罪构成要件事实 B.量刑情节事实 C.程序法事实 D.证据事实 7.被告人口供在证据分类中是(BC)。

A.间接证据 B.直接证据 C.人的陈述 D.广义物证 8.在我国现行立法中的证明标准有(D)种。· A.四 B.三 C.二 D.一 9.行政诉讼案件中的证明责任应当由(B)承担。A.原告 B.被告 C.法官 D.证人

10.司法认知的范围应当包括(ABCD)。

A.公众周知的事实 B.裁判上显著的事实 C.职务上已知的事实 D.生效裁判 11.决斗属于(A)证据制度的内容。

A.神示 B.形式 C.法定 D.自由心证 12.诉讼证据的基本特征有(ABC)。

A.客观性 B.关联性 C.合法性 D.可靠性

13.根据证据的来源,可以把证据分为(C)与传来证据。A.直接证据 B.间接证据 C.原始证据 D.实物证据

14.下列属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的有(BCD)。A.原告陈述 B.被告人攀供 C.犯罪嫌疑人狡辩 D.被告认罪 15.证据保全采取的方式有(AC)。

A.依职权 B.自行采取 C.依申请 D.被动采取 16.在民事诉讼中,鉴定人产生的方式有(ACD)。

A.当事人选任 B.自我推荐 C.司法机关指派 D.司法机关聘请 17.下列属于程序法事实的有(BD)。

A.情节事实 B.回避的事实 C.正当防卫的事实 D.管辖的事实 18.视听资料在哪些诉讼中属于法定证据种类?(ABCD)A.民事诉讼 B,刑事诉讼 C.行政诉讼 D.经济诉讼 19.刑事自诉讼案件中承担证明责任的主体是(A)。A.自诉人 B.被告人 C.人民检察院 D.人民法院 20.证明的构成环节有(ABD)。

A.证明标准 B.证明责任 C.证据 D.证明主体

二、问答题(每题8分,共40分)1.试论证据在诉讼中的重要意义。

答:证据是诉讼的基础和核心,证据在诉讼中具有重要的意义:(1)证据是公安、司法机关进行立案、侦查、起诉和审判,以及定罪判刑和正确认定案件事实的基础。(2)在刑事诉讼中,证据是揭露、证实犯罪的重要手段。(3)在民事和行政诉讼中,双方当事人权利、义务关系发生争议时,证据是解决发生争议案件的事实基础。此外,证据是对公众进行法制教育的工具。2.论述被害人陈述的审查和判断。

答:(1)审查被害人陈述的来源及其形成的过程。(2)审查被害人陈述的内容是否符合情理,同案件有无关联性。(3)审查被害人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关系。(4)审查被害人的作证能力与品格。(5)综合全案证据审查被害人陈述与其他证据有无矛盾。

3.简述间接证据证明力的特点。

答:间接证据的特点有:一是间接证据的依赖性。二是间接证据的关联性。三是间接证据与直接证据相比,其证明过程复杂,必须有一个判断和推理过程。四是间接证据的排他性。4,推定的主要特征有哪些? 答:(1)推定是法律所直接认可或间接认可的证明案件事实的一种特殊规则。(2)推定应允许当事人提出反证推翻,因而与证明责任紧密相连。(3)推定—既可以依法律规定进行,又可以按经验规则进行。(4)推定既须有前提事实,又须有推断事实。(5)不同的推定具;有不同—的法律效力。5.试论证据规则的功能。

答:(1)查明案件事实真相的功能。(2)侧重保护其他社会价值的功能。(3)兼

有发现真实和保护人权的功能。(4)追求诉讼效率的功能。

三、案例分析(20分)某县公安机关接到举报,某国有公司总经理王某有贪污行为。公安机关接到举报后,因本案不属公安机关管辖,将举报信移送到了县人民检察院。县检察院经过调查取证,未能查实王某的贪污行为,但是,在调查过程中,发现王某的个人生活支出明显高于其收入,于是+县检察院以“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对王某提起公诉。

问:根据刑事诉讼中;正明责任承担的原理,说明本案中证明责任的承担。

答:(1)在刑事案件中,刑事诉讼的证明责任由检察机关承担;在自诉案件中,由自诉人承担证明责任。同时,在公诉案件中公安机关也承担一定的证明责任,这种证明责任,主要涉及有关的程序法事实。人民法院不负有证明责任。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一般不承担证明责任,也就是没有提出证据证明自己无罪的义务,不能因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能证明自己无罪便据此得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罪的结论。作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负证明责任的例外,是涉及“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的案件。

(2)在本案中,首先应当承担证明.责任的仍然是控诉方,即县检察院,当控诉方收集到足够的证据证明国家工作人员的财产或者支出明显超过合法收入且差额巨大时,证明责任便转移到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即王某身上,若王某不能说明或证明,差额部分即以非法所得论。试卷代号:101 7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3—2004学第二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开)法学专业证据学试题 2004年7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至少有一项答案正确。请将 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1.水审、火审主要存在于(D)之下。

A.自由心证证据制度 B.法定证据制度 C.形式证据制度 D.神示证据制度 2.下列属于证据法调整范围的有(ABD)。

A.证明对象 B.证明标准 C.犯罪的概念 D.推定 3.我国民事诉讼中的证明标准是(C)。

A.优势证据 B.排除合理怀疑 C.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 D.合理根据 4.欧洲中世纪盛行的证据制度是(CD)。

A.纠问式 B.弹劾式 C.法定证据制度 D.形式证据制度

5.从证据分类上说,凡是证明被告人有罪并应从重处罚的证据,都是(BC)。A.原始证据 B.有罪证据 C.直接证据 D.间接证据 6.我国古代刑讯的施用对象是(BCD)。A.法官 B.被告人 C.控告人 D.证人

7.下列诉讼法律关系主体中,不存在回避问题的有(D)。A.翻译人 B.鉴定人 C.书记员 D.证人 8.属于刑事诉讼中证明对象的有(ABD)。

A.排除违法性的事实 B.量刑情节 C.证据事实 D.程序事实 9.口供的收集方法主要是(D)。A.鉴定 B.检验 C辨认 D.讯问

10.我国法律规定的证据种类有(ACD)。A.物证 B.人证 C.书证 D.视听资料 .

11.对被告人的口供不能轻信,但经过查证属实以后,(A)成为定案的根据。A.可以 B.一律不能 C.有的能有的不能 D.一般不能 12.诉讼证据的基本特征有(ABC)。

A.客观性 B.关联性 C.合法性 D.可靠性

13.根据证据的来源,可以把证据分为(C)与传来证据。A.直接证据 B.间接证据 C.原始证据 D.实物证据 14.当事人的陈述包括(AD)。

A.原告陈述 B.被害人陈述 C.犯罪嫌疑人供述 D.被告陈述

15.不能反映案件主要事实的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和书证是(B)。A.直接证据C.原始证据B.间接证据D.实物证据 16.在诉讼中,鉴定人产生的方式有(ACD)。

A.当事人选任 B.自我推荐 C.司法机关指派 D.司法机关聘请

17.生理上、精神上有缺陷或者年幼,不能辨别是非、不能正确表达的人,不能作(D A.被告 B.原告 C.被害人 D.证人

18.视听资料同时具有下列哪些证据的部分特征?(ABCD)A.证人证言 B.当事人陈述 C.物证 D.书证 19.刑事自诉案件中承担证明责任的主体是(A)。A.自诉人 B.被告人 C.人民检察院 D.人民法院 20.在刑事诉讼中,常见的直接证据主要有(ABC)。

A.被害人陈述 B.被告人供述和辩解 C.现场目击者的证言 D.现场提取的脚印

二、问答题(每题4分,共20分)1.在学理上,证据有哪些分类? 答:根据诉讼证据与当事人所主张的事实的关系,可将诉讼证据分为本证与反证;根据诉讼证据是否能单独直接证明案件主要事实,可将诉讼证据分为直接证据和间接证据;根据诉讼证据的来源,可将诉讼证据分为原始证据与传来证据。2.简述证明对象的特征。

答:证明对象是与当事人的事实主张相联系的概念;证明对象与证明责任密切联系在一起;证明对象是与实体法律规范相联系的概念;证明对象是指有必要提供证据加以证明的事实。

3.简述证人证言的特征。答:证人证言是由知晓案件有关情况的人所陈述的内容;是证人陈述的与案件情况有关的内容;应当是证人就案件有关情况向承办案件的审判人员所作的陈述。4.试述证据的特点。

答:证据具有三性,即客观性、关联性和合法性。5.论述刑事诉讼中证明责任的承担。

答:(1)检察机关承担证明责任;(2)公安机关也承担一定的证明责任;(3)人民法院不负有证明责任;(4)自诉人负有证明责任;(5)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一般不承担证明责任;(6)例外是涉及”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的案件;(7)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以下两种情况下要负证明责任:自诉案件中提出反诉的情况和对于一些程序法事实。

三、案例分析(40分)1.(15分)在陈甲诉李乙借款纠纷一案中,有以下几种证据:

①陈甲出具的由李乙签名的借条一张。该借条内容为:今借陈甲人民币3000元整,一个月以内返还。1999年3月20。

②李乙的同事乔丙的证言。乔丙证明,他在1999年3月21日听李乙说,李乙向陈甲借了3000元钱,准备到外地旅游时用。

③李乙向受诉人民法院所作的陈述。李乙说:“我在1999年3月20日向陈甲借了3000元钱,但我在5月份就还给他了,当时我向他要借条,他说借条丢了。他给我写了一张收条,但收条我现在找不着了。”

④李乙的朋友张丁向受诉人民法院提出的证言:李乙在1999年3月底与张丁到五台山旅游时向张丁说,这次出来玩的钱是向别人借的。

在上述证据中,请指出哪些是原始证据?哪些是传来证据?哪些是言词证据?哪些是实物证据?哪些是直接证据?哪些是间接证据?对当事人陈甲的关于李乙向其借款的主张来说,哪些是本证?哪些是反证? 答:本案的

原始证据有:陈甲出具的借条、当事人李乙向人民法院的陈述; 传来证据有:乔丙的证言、张丁的证言;

言词证据有:乔丙的证言、李乙的陈述、张丁的证言; 实物证据有;陈甲出具的借条;

直接证据有:陈甲出具的借条、乔丙的证言、李乙的证言; 间接证据有:张丁的证言;

本证有:陈甲出具的借条、乔丙的证言、李乙的陈述、张丁的证言; 反证:无。

2.(25分);8000年4月22日,海口某公司财务科保险柜内所藏的20万元人民币现金被盗。其中有100张钞票是连在一起的。被盗前,这100张钞票中还有43张是从不同的每扎100张的钞票扎中取出来的。侦查人员发现保险柜并没有任何的损伤和撬过的痕迹,仅仅在保险柜的侧面发现了一个完整的指纹。经过鉴定机构的鉴定,该指纹与犯罪嫌疑人黄某某的左手中指指纹相同。侦查人员在侦查中进一步发现:黄某某过去曾经因为盗窃而被判除3年有期徒刑,半年前刚好刑满释放;黄某某现为该公司临时工,案发前曾经到财务科领取过工资,并在保险柜前抽过烟;当天上午,黄某某曾经到商场购买物品若干,其中用于付款的钞票中有3张百元的连号票,号码正好在失窃的l00张钞票的号码范围内;证人何某某、李某某证明在案发的当天黄某某曾经到过公司。根据上述事实,公安机关拘留了黄某某,但黄某某拒绝承认犯罪。请你根据所学回答,能否依据上述证据认定黄某某盗窃20万元的犯罪行为成立? 答: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对定罪量刑的依据是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总的来看,本案的证据尚未达到认定黄某某有罪的程度,使能认定黄某某是盗窃公司20元的犯罪分子。具体而言:

首先,本案中侦查人员查明,黄某某曾经在三年前因盗窃罪被判处3年有期徒刑的证据和事实,与本案没有关联性,只能说明黄某某有前科,不能对黄某某是否盗窃公司的20万元产生证明作用。

其次,黄某某在购买物品时所使用的3张连号钞票,并不能说明,这3张就是失窃的钞票。而且,尽管有两个证人证明黄某某在案发当天到过公司,但并不能说明黄某某就是到财务科进行盗窃。

最后,虽然在保险柜的侧面发现了黄某某的指纹,但这个指纹既可能是黄某某在作案时留下的,也可能是黄某某在几天前领取工资时接触到保险柜时留下的。

因此,总的来讲,本案的证据尚不能得出黄某某就是犯罪人的唯一的结论,即不能仅仅依据本案现有的证据认定黄某某实施了盗窃行为。中央电大《证据学》2005年1月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每题至少一个答案)

1、合法的刑讯逼供主要存在于(B)之下。

A自由心证证据制度B法定证据制度C形式证据制度D神示证据制度

2、下列不属于证据法调整范围的有(C)。A证明对象B证明标准C犯罪的概念D推定

3、根据诉讼证据的(C),可以把证据分为原始证据和传来证据。A存在B表现形式C来源D证明方向

4、被害人陈述是我国(A)中的法定证据种类。A刑事诉讼B民事诉讼C行政诉讼D三大诉讼

5、书证可能是(ABCD)。

A原始证据B传来证据C直接证据D间接证据

6、审查判断证据的主体包括(CD)。A原告B被告C公安机关D审判机关

7、当事人陈述特指(BC)中的一种法定证据类型。A刑事诉讼B民事诉讼C行政诉讼D经济诉讼

8、审查、判断物证的内容有(ABC)。A真实性B相关性C合法性D科学性

9、关于我国诉讼中的证明标准,下列陈述正确的是(D)。

A三大诉讼有着不同的证明标准B民事、行政诉讼具有相同的证明标准,但与刑事诉讼不同C民事、刑事诉讼具有相同的证明标准,但与行政诉讼不同D三大诉讼具有统一的证明标准

10、司法认知的范围应当包括(ABCD)。A公众周知的事实B裁判上显著的事实C职务上已知的事实D生效裁判

11、决斗属于(A)证据制度的内容。A神示B形式C 法定D自由心证

12、诉讼证据的基本特征有(ABC)。A客观性B关联性C合法性D可靠性

13、根据证据的来源,可以把证据分为(C)。A直接证据B间接证据C原始证据D实物证据

14、下列属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的有(BCD)。A原告陈述B被告人攀供C犯罪嫌疑人狡辩D被告认罪

15、证据保全采取的方式有(AC)。

A依职权B自行采取C依申请D被动采取

16、在民事诉讼中,鉴定人产生的方式有(ACD)。

A当事人选任B自我推荐C司法机关指派D司法机关聘请

17、下列属于程序法事实的有(BD)。

A情节事实B回避的事实C正当防卫的事实D管辖的事实

18、视听资料在哪些诉讼中属于法定证据种类?(ABCD)。A民事诉讼B刑事诉讼C行政诉讼D经济诉讼

19、刑事自诉案件中承担证明责任的主体是(A)。A自诉人B被告人C人民检察院D人民法院 20、证明的构成环节有(ABD)。

A证明标准B证明责任C证据D证明主体

二、问答题(每题4分,共20分)1.试论证据在诉讼中的重要意义。

答:证据是诉讼的基础和核心,证据在诉讼中具有重要的意义:(1)证据是公安、司法机关进行立案、侦查、起诉和审判,以及定罪判刑和正确认定案件事实的基础。(2)在刑事诉讼中,证据是揭露、证实犯罪的重要手段。(3)在民事和行政诉讼中,双方当事人权利、义务关系发生争议时,证据是解决发生争议案件的事实基础。此外,证据是对公众进行法制教育的工具。2.论述被害人陈述的审查和判断。

答:(1)审查被害人陈述的来源及其形成的过程。(2)审查被害人陈述的内容是否符合情理,同案件有无关联性。(3)审查被害人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关系。(4)审查被害人的作证能力与品格。(5)综合全案证据审查被害人陈述与其他证据有无矛盾。

3.简述间接证据证明力的特点。

答:间接证据的特点有:一是间接证据的依赖性。二是间接证据的关联性。

三是间接证据与直接证据相比,其证明过程复杂,必须有一个判断和推理过程。四是间接证据的排他性。

4,推定的主要特征有哪些? 答:(1)推定是法律所直接认可或间接认可的证明案件事实的一种特殊规则。(2)推定应允许当事人提出反证推翻,因而与证明责任紧密相连。(3)推定—既可以依法律规定进行,又可以按经验规则进行。(4)推定既须有前提事实,又须有推断事实。(5)不同的推定具;有不同—的法律效力。5.试论证据规则的功能。

答:(1)查明案件事实真相的功能。(2)侧重保护其他社会价值的功能。(3)兼

有发现真实和保护人权的功能。(4)追求诉讼效率的功能。

三、案例分析(40分)

1、(15分)某县公安机关接到举报,某国有公司总经理王某有贪污行为。公安机关接到举报后,因本案不属公安机关管辖,将举报信移送到了县人民检察院。县检察院经调查取证,未能证实王某的贪污行为,但是在调查过程中,发现王某的个人生活支出明显高于其收入,于是,县检察院以“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对王某提起公诉。问:根据刑事诉讼中证明责任承担的原理,说明本案中证明责任的承担。

答:(1)在刑事案件中,刑事诉讼的证明责任由检察机关承担;在自诉案件中,由自诉人承担证明责任。同时,在公诉案件中公安机关也承担一定的证明责任,这种证明责任,主要涉及有关的程序法事实。人民法院不负有证明责任。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一般不承担证明责任,也就是没有提出证据证明自己无罪的义务,不能因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能证明自己无罪便据此得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罪的结论。作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负证明责任的例外,是涉及“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的案件。

(2)在本案中,首先应当承担证明.责任的仍然是控诉方,即县检察院,当控诉方收集到足够的证据证明国家工作人员的财产或者支出明显超过合法收入且差额巨大时,证明责任便转移到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即王某身上,若王某不能说明或证明,差额部分即以非法所得论。

2、(25分)原告许某某于1998年5月19日上午骑三轮车去天地商店,将12380元装在一红色女式提包内,放在车上。许某某骑车至商店后,发现提包丢失,便返回顺路寻找。期间,邻人赵某某告知原告,他看见本案被告王某某的5岁儿子王某拣到一红色女式提包。原告多次找王某某讨要丢失的提包,并答应可以给几千元酬谢,但是王某某拒不交还其儿子王某拣到原告丢失的提包。在这之后原告又一次向被告讨要提包并将对话偷偷录了音。庭审中,原告出示了这盒录音带,并有证人赵某某出庭作证称:“我是王某某的西邻居。5月19日上午7时许,我正在抹墙,听到王某某的儿子王某喊:爸爸,我拣到一兜子钱,这时,我爬在墙头上看到王某拎着一个红色女式提包。”另外,原告还当庭出示了证人杨某某的证言:“5月19日早上,我在光明胡同王某某家附近,看到一个小孩喊:爸爸,我拣到一兜子钱。说着,跑进王某某院子里。装钱的包是红色女式提包。”王某某对上述证人的证言未提出不同意见。法院最后判令被告将所拣提包返还原告。

根据本案的情况,请说明录音资料的效力如何?

录音资料是视听资料的一种,它是以录音带所记录储存的声音信息来证明案件事实的证

本案最终判令原告胜诉并不取决于录音资料中被告对见到提包一事的陈述,而是因 为被告对原告提供的两个证人证言的认可。本案中,录音资料的可采性是我们要讨论的问题。

证据的“三性”中,第三个特性为合法性,只有合法取得的证据才有可能具有证据效力,为法院所采信。在法定的七种证据种类中,由于视听资料的特殊性(易被删改、变造),最高人民法院曾就视听资料的合法性问题作出过批复。

1995年,最高人民法院在《关于未经对方当事人同意私自录制其谈话取得的资料不能作为证据使用的批复》(以下简称《批复》)中规定: “证据的取得必须合法,只有经过合法途径取得的证据才能作为定案的依据。未经对方当事人同意私自录制其谈话,系不合法行为,以这种子段取得的录音资料,不能作为证据使用。” 这就明确了录音资料的可采性标准,只要是未经对方同意的录音资料就不具有合法性,不得作为证据采信。本案中,原告提供的录音资料是在被告不知情的情况下录制的,不符合最高人民法院的《批复》的规定,也就不能采信。然而,《批复》的这一规定过分地限制了录音资料的使用,不利于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也不利于解决社会上普遍存在的各种经济纠纷,不能体现法律的正义

:因此,最高人民法院在2002年4月1日生效的《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中,对此批复作了修订,其第68条规定:

“以侵害他人合法权益或者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的方法取得的证据,不能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这一规定与《批复》相比,就放宽了录音资料的适用条件。只要证据不是以侵害他人合法权益或者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的方法取得的,就有可能成为定案的依据。这一规定适用于录音资料就意味着未经对方当事人同意录制的录音资料,只要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或者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就可以作为定案的依据。

下载中央广播电视大学 开放英语I2013年 7月 期末考试试题 3页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央广播电视大学 开放英语I2013年 7月 期末考试试题 3页.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