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3年公共基础知识思想政治复习知识要点
2013公共基础知识思想政治复习知识要点背诵用)
1、社会主义本质的基本内容包含:
①解放生产力②发展生产力③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⑤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2、在社会主义时期,必须始终坚持改革,因为改革是:
①社会主义设发展的直接动力②中国的第二次革命③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④中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⑤促进发展、维护稳定的基础
3、中共十五大报告指出,要全面认识公有制经济的含义。公有制经济包括:①国有经济②集体经济③混合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4、市场经济的共同性有:①经济关系市场化②企业行为自主化③宏观调控间接化④经济管理法制化⑤保障制度社会化
5、社会主义社会实行按劳分配的客观条件有:①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②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水平③社会主义社会劳动存在差别(直接原因)
6、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内容有①思想道德建设②教育科学文化建设
7、我国人民民主专政实质上是无产阶级专政,因为
①它们的领导力量是一样的②它们的阶级基础是一样的③它们的本质内容是一样的④它们承担的历史任务是一样的8、根据江泽民“七一”讲话精神,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主要有: ①工人②农民③知识分子④干部和解放军指战员⑤个体户和私营企业主等社会阶层
9、邓小平理论
①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②包含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思想③包含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实践经验④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邓小平理论是一个①需要从各方面进一步丰富发展的科学理论体系②开放创新的理论体系③比较完备的科学理论体系
邓小平理论是
①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②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③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④全党和全国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⑤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
邓小平理论之所以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和振兴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是因为它是
①时代精神与民族精神统一②社会主义和爱国主义统一③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④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⑤全党和全国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
10、邓小平强调“发展才是硬道理”的原因是:
①中国发展得越强大,世界和平越靠得住②解决国内各种问题都离不开发展③最终说服不相信社会主义的人要靠我们的发展④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离不开发展⑤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离不开发展
11、四项基本原则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政治保证作用主要体现在,保证
①有一个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②有统一的意志和统一的行动③有一个安定团结的社会环境
12、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它的基础作用有
①农业是衣食之源,生存之本②农产品是轻工业的重要原料③农村是工业品的主要市场④农业的发展为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的发展提供劳动力
生产要素包括:生产场地、生产设备、生产材料、生产技术、生产人员、生产资金等
生产要素市场是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利用的各种经济资源的统称,一般包括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和信息等。市场经济要求生产要素商品化,以商品的形式在市场上通过市场交易实现流动和配置,从而形成各种生产要素市场
生产要素市场有金融市场(资金市场)、劳动力市场、房地产市场、技术市场、信息市场、生产资料市场等。
13、社会主义市场体系中的生产要素市场包括
①消费资料市场②资本市场③技术市场④劳动力市场⑤房地产市场
14、台湾问题是
①中国国内战争遗留下来的问题②中国的内政问题
15、自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邓小平对国际形势作出了新的判断,主要内容有
①世界大战是可以避免的②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③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和平与发展的主要障碍④世界正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
16、中国共产党在长期斗争中形成的优良作风是
①理论联系实际②密切联系群众③批评与自我批评
17、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完成的历史任务是实现
①工业化②经济的社会化③经济的现代化④经济的市场化
18、到2010年,我们的奋斗目标要
①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②人口控制在14亿以内③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④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体系
19、邓小平认为,中国农业发展主要靠①政策②科学
20、社会保障制度的功能主要有
①社会稳定功能②劳动力再生产功能③经济调节功能④实现共同富裕功能
21、我国争取和维护世界和平的基本政策主要有
①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②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③通过对话协商方式解决国与国之间存在的分歧和争端④以搁置主权,共同开发来解决国与国之间的领土争端
22、社会主义时期统一战线的对象包括
①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②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③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
23、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因为发展生产力是①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②显示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和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需要③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根本手段
2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不可逾越的一个历史阶段()原因
①它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特殊性②它是由我国社会主义社会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前提决定的③它是由我国生产力落后等客观条件决定的④它的历史任务是基本实现现代化
25、下列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是
①按劳动力价值分配②按资本分配③按技术入股所获得的收入
26、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国家宏观调控方式,必须
①由直接管理为主转变为以间接管理为主②由以微观管理为主转变为主要进行宏观管理为主③从搞项目审批、分钱分物转变为主要利用经济手段搞好规划、协商、监督和服务
27、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①、就其内容来说二者是一致的②从概念上二者有区别③精神文明是相对于物质文明而言的④文化是相对于经济和政治而言的28、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世界格局发生重大变化,这些变化可概括为①两极称霸的格局已经打破②新的世界格局尚未形成③世界正处于新旧交替动荡时期
29、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是坚持 ①民族平等②民族团结③各民族共同繁荣
30、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宣言书是指()③④
①《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②《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
31、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必须把农业放在首要地位,因为()①③④ ①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②农业发展关系着绝大多数人口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会安定③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中的薄弱环节
32、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有
①产权清晰②责权明确③政企分开④管理科学
33、社会主义宏观经济调控的经济手段包括①经济政策②经济杠杆③经济计划
34、社会保障制度的主要内容有
①社会救助②社会保险③社会福利④社会优抚
35、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遵循以下原则建立起来的①一切权力属于人民②民主集中制③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36、邓小平提出经济特区的窗口有
①技术窗口②管理窗口③知识窗口④对外政策窗口
37、在台湾问题上,我们坚决反对
①“一中一台”②“两个中国”③“一国两府”④“台湾独立”⑤“外国插手” 38、1992年春邓小平南方谈话中明确提出了
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②社会主义本质理论③“三个有利于”标准的理论
39、邓小平在1982年提出的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是
①农业②能源和交通③教育和科学
40、党的十五大提出,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内,政治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是 ①发展民主②加强法制③实行政企分开、精简机构④完善民主监督制度⑤维护安定团结
41、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在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①是使我国现代化建设沿着正确方向发展的保证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③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稳定的社会环境提供保证④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重要表现⑤是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特征
42、我国新时期党的建设主要内容包括①思想建设②作风建设③组织建设
43、邓小平理论之所以能够成为科学的理论体系,是因为它①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②贯通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领域③涵盖经济、政治、科技、教育、文化、民族、军事、外交、统一战线、党的建设等方面④形成了新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
44、消除贫困,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①.社会主义建设目标的要求②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③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体现
45、邓小平提出了“台阶式”的发展思想,其内容包括①抓住机遇②经济是波浪式发展的③发现问题后及时调整④经济发展争取隔几年上个台阶
46、市场机制是指市场要素之间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制约关系和调节功能,主要包括①价格机制②供求机制③竞争机制
47、邓小平提出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两手抓”,是指
①一手抓物质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②一手抓经济建设,一手抓民主法制③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打击犯罪活动
48、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中的维护和平主要表现在①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②通过对话协商解决国际争端③真正的不结盟④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⑤反对诉诸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
49、中共十六大报告指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①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②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③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④是全党集体智慧的结晶⑤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50、“三个代表”重要思想①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②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③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④是全党集体智慧的结晶⑤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51、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战略的特点有①注重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②以人民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点③既坚持实事求是,又具有雄心壮志
52、下列关于公有制实现形式的选项中,正确的有
①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我国出现了公有制的多种实现形式②.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③一切反映社会化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都可以大胆利用④要努力寻找能极大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公有制实现形式
53、当前影响和平与发展的不确定因素有
①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的因素相互交织,恐怖主义上升②各种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③南北差距进一步扩大④民族、宗教矛盾和边界、领土争端导致的局部冲突
54以集体主义为原则进行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反对①极端个人主义②利己主义
55、江泽民同志提出的新时期人民军队建设的总要求是
①政治合格②军事过硬③作风优良④纪律严明⑤保障有力
56、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包括①政治领导②思想领导③组织领导
57、胡锦涛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讨会上的讲话指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产生了三大理论成果。这三大理论成果是指 ①毛泽东思想②邓小平理论③“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第二篇:思想政治复习知识要点 2
1、邓小平理论被确定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并写进党章,是在党的十五大
2、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写进中国共产党党章的重要会议是十六大
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科学判断党的历史方位基础上形成的
4、邓小平认为,当今世界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
5、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发展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的根本原因是国际经济旧秩序仍然没有改变
6、当今世界威胁和平与阻碍发展的主要根源是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7、社会主义的主要矛盾决定了我们的中心任务是经济建设,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
8、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
9、邓小平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是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10、坚持党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关键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
11、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12、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必须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
13、可持续发展,主要是强调经济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14、我国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
15、在我国经济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是国有经济
16、判断股份制企业的性质,关键看股份制企业控股权掌握在谁的手里
17、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指明了方向的是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
18、社会主义宏观经济调控的基本目标是保持经济总量的基本平衡
19、党的十五大提出的与按劳分配结合在一起的分配方式是按生产要素分配 20、社会保障制度主要是满足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
21、保障社会成员基本生活的社会安全制度是保障制度
22、我国的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3、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就国体而言,是人民民主专政
24、我国实行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
25、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是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
26、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是保障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本地方事务的权力
27、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是各民族共同繁荣
28、邓小平提出的一系列“两手抓”的方针中关键是一手抓物质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
29、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坚持的“二为”方向是为人民服务和为社会主义服务
30、文艺工作必须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31、在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长期斗争中,必须始终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
32、进入20世纪90年代,我国对外开放基本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格局
33、“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最初是为了解决台湾问题
34、台湾问题是中国国内战争遗留下来的问题
35、“一国两制”理论的思想来源和理论准备是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人关于解决台湾问题的主张
36、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原则是集体主义
37、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和集中体现是为人民服务
38、决定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性质和方向,属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是思想道德建设
39、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核心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40、新时期统一战线的基础是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
41、从党的十二大到党的十三大,是邓小平理论的逐步展开并形成轮廓阶段
42、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43、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目标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44、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指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45、我国发展农业的根本出路,是发展科技和教育
46、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47、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48、确定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核心问题是正确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
49、健全市场机制,应逐步建立的价格形成机制是市场形成价格为主 50、实行按劳分配原则的前提条件是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
51、党的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52、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53、民主首先而且主要是指一种国家制度
54、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是坚持独立自主,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55、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应坚持把国家主权和国家利益放在首位
56、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的核心和基础是相互尊重领土和主权完整
57、新时期党的建设面临的两大历史性课题是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
58、我国对外开放的主体是发展对外经济关系
59、当今世界格局发展的趋势是多极化
60、实行“一国两制”后,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享有行政管理权、立法权、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 61、在县级以上干部中开展的“三讲”教育是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
62、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目标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
63、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的直接原因是苏共领导人的错误路线造成的政治**
64、邓小平指出,毛泽东思想的基本点是实事求是,就是马列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 65、中国共产党第一次明确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这一概念是在中共十三大66、邓小平首次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科学科命题的会议是中共十二大 67、中国共产党第一次比较系统地提出和论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中共十三大
68、在判断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标准中,最基本的标准是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 69、邓小平指出,决定中国命运的一招是改革开放
70、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都是为了更好地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 71、中共十五大第一次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72、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战略的战略目标是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7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出现的股份合作制经济属于集体经济
74、股份合作制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中出现的一种新的公有制经济实现形式 75、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国有企业改革
76、从根本上说,避免两极分化的条件和基础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占主体 77、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是建立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现代企业制度
78、保持经济总量平衡,是我国宏观调控的基本目标,经济总量平衡是指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的平衡 79、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个人收入分配,邓小平反复强调的大原则是共同富裕 80、邓小平认为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能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是共同富裕 81、法律是依法治国的前提和基础
82、从“一国两制”构想延伸开去,邓小平进一步提出了解决某些国际领土争端的新思想是共同开发 83、邓小平的对外开放思想中最具有卓远见识的伟大创举,最富有实践效应的重要内容是建立经济特区 84、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我党根本的工作路线 85、邓小平理论形成的历史根据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 86、邓小平对党的思想路线的贡献在于强调解放思想
87、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指我国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 88、改革和发展的前提是保持社会稳定
89、在改革、发展和稳定三者关系中,改革是动力
90、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体现了邓小平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
91、实施科教兴国,必须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92、我们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是因为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93、现代企业制度是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依法规范的企业制度,一般采取公司制
94、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既可以发挥市场经济的优势,又可以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这是因为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是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95、邓小平指出的“鼓实劲,不鼓虚劲”的科学含义是按客观规律办事
96、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在宏观调控下使市场在社会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 97、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属于按劳分配收入的是公有制经济中劳动者的工资奖金收入 98、“一国两制”的前提和基础是国家主权统一于中华人民共和国
99、邓小平说“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这句话科学地阐明了民主和社会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系
100、实现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现代化①
101、有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102、在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长期斗争中,必须始终坚持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103、1995年1月30日,江泽民发表了《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的重要讲话,阐述解决台湾问题的八项主张 104、在吸收和利用国外资金中,我们要对外商投资的企业实行国民待遇
105、我国对外贸易的出口战略是以质取胜和市场多元化;我国发展对外贸易的关键是市场多元化 106、中国共产党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领导核心,党的这种领导地位是由党的性质决定的 107、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108、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体的时期,世界范围的竞争主要是经济实力和以高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109、判断一个政党所制定的政策好坏,归根到底要看它是解放生产力还是束缚生产力的
110、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原则,第一是发展生产,第二是共同富裕
111、十一届三种全会后,邓小平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的战略构想是由东向西梯次推进 112、按比例分配社会劳动是社会化生产的客观规律。所以,国民经济要以比例协调为目的 113、我们评价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是否合理,应该以“三个有利于”为标准
114、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这种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国有经济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控制力上 115、在改革开放时期,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严重政治斗争是反对腐败
116、历史表明,所有落后国家跳跃式发展,迅速赶上和超过先进国家都是同吸收和借鉴国外文明成果分不开的117、开辟新时期新道路,创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理论的宣言书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相前看》和南方谈话 118、邓小平指出,真理标准讨论的实质就在于是不是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119、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说,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 120、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
121、邓小平一再强调,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抓住时机,加快发展,力争出现若干个发展速度比较快、效益比较好的阶段,为此,他提出了“台阶式”发展的战略思想
122、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根本的是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充分发挥党紧密联系群众的优势
123、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确立这项基本经济制度的依据是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的国情
124、中共十四大确定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25、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组织原则和活动的基本原则是民主集中制 126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要靠教育,也要靠法制
127、邓小平理论形成的现实依据是我国改革开发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
128、邓小平曾说:“现在我们虽说也在搞社会主义,但事实上不够格”。这说明我国的生产力不发达,还没有摆脱贫困 129、对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作出明确概括的是中共十三大
130、社会主义初级阶级的历史任务,是逐步摆脱不发达状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13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非公有制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它们已经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132、一个社会实行何种所有制结构,归根到底是由生产关系的性质决定的133、.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是劳动还存在差别,同时它还是人们谋生的手段 134、处理分配中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必须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135、.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的基本目标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136、我国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主党派是参政党 137、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要解决的是整个民族的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问题 138、我国现阶段对外技术交流的重点是技术引进
139、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修改权属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140、我国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从根本上说是社会主义性质的 141、加强党的建设必须坚持的方针是从严治党
142、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我们党根本的工作路线 143、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
144、党的十六大通过的新党章明确指出:党的思想路线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145、我们讲一切从实际出发,中国最大的实际是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46、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是比例协调
147、在我国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在经济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是国有经济
148、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和内在属性,归根到底是因为它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在政治上的集中体现
149、按照“一国两制”的构想完成祖国统一大业,不会改变我国社会制度的性质,其原因是两种制度的地位不同,中国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 150、我国发展各类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要求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
多项选择
1、社会主义本质的基本内容包含:
①解放生产力②发展生产力③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⑤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2、在社会主义时期,必须始终坚持改革,因为改革是:
①社会主义设发展的直接动力②中国的第二次革命③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④中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⑤促进发展、维护稳定的基础
3中共十五大报告指出,要全面认识公有制经济的含义。公有制经济包括:
①国有经济②集体经济③混合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4、市场经济的共同性有:
①经济关系市场化②企业行为自主化③宏观调控间接化④经济管理法制化⑤保障制度社会化
5、社会主义社会实行按劳分配的客观条件有:
①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②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水平③社会主义社会劳动存在差别
6、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内容有 ①思想道德建设②教育科学文化建设
7、我国人民民主专政实质上是无产阶级专政,因为
①它们的领导力量是一样的②它们的阶级基础是一样的③它们的本质内容是一样的④它们承担的历史任务是一样的
8、根据江泽民“七一”讲话精神,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主要有: ①工人②农民③知识分子④干部和解放军指战员⑤个体户和私营企业主等社会阶层
9、邓小平理论
①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②包含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思想③包含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实践经验④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邓小平理论是一个
①需要从各方面进一步丰富发展的科学理论体系②开放创新的理论体系③比较完备的科学理论体系
邓小平理论是
①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②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③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④全党和全国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⑤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
邓小平理论之所以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和振兴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是因为它是①时代精神与民族精神统一②社会主义和爱国主义统一③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④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⑤全党和全国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
10、邓小平强调“发展才是硬道理”的原因是:
①中国发展得越强大,世界和平越靠得住②解决国内各种问题都离不开发展③最终说服不相信社会主义的人要靠我们的发展④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离不开发展⑤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离不开发展
11、四项基本原则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政治保证作用主要体现在,保证
①有一个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②有统一的意志和统一的行动③有一个安定团结的社会环境
12、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它的基础作用有
①农业是衣食之源,生存之本②农产品是轻工业的重要原料③农村是工业品的主要市场④农业的发展为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的发展提供劳动力
13、社会主义市场体系中的生产要素市场包括
①消费资料市场②资本市场③技术市场④劳动力市场⑤房地产市场
14、台湾问题是
①中国国内战争遗留下来的问题②中国的内政问题
15、自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邓小平对国际形势作出了新的判断,主要内容有
①世界大战是可以避免的②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③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和平与发展的主要障碍④世界正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
16、中国共产党在长期斗争中形成的优良作风是 ①理论联系实际②密切联系群众③批评与自我批评
17、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完成的历史任务是实现
①工业化②经济的社会化③经济的现代化④经济的市场化
18、到2010年,我们的奋斗目标要
①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②人口控制在14亿以内③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④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体系
19、邓小平认为,中国农业发展主要靠①政策②科学20、社会保障制度的功能主要有
①社会稳定功能②劳动力再生产功能③经济调节功能④实现共同富裕功能
21、我国争取和维护世界和平的基本政策主要有
①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②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③通过对话协商方式解决国与国之间存在的分歧和争端④以搁置主权,共同开发来解决国与国之间的领土争端
22、社会主义时期统一战线的对象包括
①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②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③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
23、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因为发展生产力是①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②显示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和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需要③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根本手段
2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不可逾越的一个历史阶段()原因
①它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特殊性②它是由我国社会主义社会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前提决定的③它是由我国生产力落后等客观条件决定的④它的历史任务是基本实现现代化
25、下列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是
①按劳动力价值分配②按资本分配③按技术入股所获得的收入
26、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国家宏观调控方式,必须
①由直接管理为主转变为以间接管理为主②由以微观管理为主转变为主要进行宏观管理为主③从搞项目审批、分钱分物转变为主要利用经济手段搞好规划、协商、监督和服务
27、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①、就其内容来说二者是一致的②从概念上二者有区别③精神文明是相对于物质文明而言的④文化是相对于经济和政治而言的
28、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世界格局发生重大变化,这些变化可概括为
①两极称霸的格局已经打破②新的世界格局尚未形成③世界正处于新旧交替动荡时期
29、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是坚持 ①民族平等②民族团结③各民族共同繁荣
30、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宣言书是指()③④
①《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②《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
31、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必须把农业放在首要地位,因为()①③④
①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②农业发展关系着绝大多数人口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会安定③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中的薄弱环节
32、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有
①产权清晰②责权明确③政企分开④管理科学
33、社会主义宏观经济调控的经济手段包括①经济政策②经济杠杆③经济计划
34、社会保障制度的主要内容有
①社会救助②社会保险③社会福利④社会优抚
35、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遵循以下原则建立起来的 ①一切权力属于人民②民主集中制③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36、邓小平提出经济特区的窗口有
①技术窗口②管理窗口③知识窗口④对外政策窗口
37、在台湾问题上,我们坚决反对
①“一中一台”②“两个中国”③“一国两府”④“台湾独立”⑤“外国插手” 38、1992年春邓小平南方谈话中明确提出了
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②社会主义本质理论③“三个有利于”标准的理论
39、邓小平在1982年提出的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是
①农业②能源和交通③教育和科学
40、党的十五大提出,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内,政治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是
①发展民主②加强法制③实行政企分开、精简机构④完善民主监督制度⑤维护安定团结
41、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在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①是使我国现代化建设沿着正确方向发展的保证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③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稳定的社会环境提供保证④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重要表现⑤是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特征
42、我国新时期党的建设主要内容包括①思想建设②作风建设③组织建设
43、邓小平理论之所以能够成为科学的理论体系,是因为它①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②贯通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领域③涵盖经济、政治、科技、教育、文化、民族、军事、外交、统一战线、党的建设等方面④形成了新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
44、消除贫困,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
①.社会主义建设目标的要求②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③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体现
45、邓小平提出了“台阶式”的发展思想,其内容包括
①抓住机遇②经济是波浪式发展的③发现问题后及时调整④经济发展争取隔几年上个台阶
46、市场机制是指市场要素之间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制约关系和调节功能,主要包括①价格机制②供求机制③竞争机制
47、邓小平提出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两手抓”,是指
①一手抓物质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②一手抓经济建设,一手抓民主法制③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打击犯罪活动
48、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中的维护和平主要表现在①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②通过对话协商解决国际争端③真正的不结盟④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⑤反对诉诸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
49、中共十六大报告指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①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②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③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④是全党集体智慧的结晶⑤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50、“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①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②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③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④是全党集体智慧的结晶⑤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51、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战略的特点有
①注重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②以人民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点③既坚持实事求是,又具有雄心壮志
52、下列关于公有制实现形式的选项中,正确的有
①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我国出现了公有制的多种实现形式②.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③一切反映社会化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都可以大胆利用④要努力寻找能极大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公有制实现形式
53、当前影响和平与发展的不确定因素有
①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的因素相互交织,恐怖主义上升②各种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③南北差距进一步扩大④民族、宗教矛盾和边界、领土争端导致的局部冲突
54、以集体主义为原则进行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反对①极端个人主义②利己主义
55、江泽民同志提出的新时期人民军队建设的总要求是 ①政治合格②军事过硬③作风优良④纪律严明⑤保障有力
56、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包括 ①政治领导②思想领导③组织领导
57、胡锦涛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讨会上的讲话指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产生了三大理论成果。这三大理论成果是指
①毛泽东思想②邓小平理论③“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第三篇:公共基础知识复习
公共基础知识复习指导
1.先复习时政、十八大及十八届三中全会。
十八大题库包含两部分:①2014更新部分中的十八大试题 ②专用题库公共基础知识里面的考点3里面的十八大试题。时间宽裕的话两套题库都要看,时间紧的话只看①。
十八届三中全会:复习2014更新部分那本书中的题库即可。
时政,复习时政试题版及答案那本书,从2014年1月份的倒着往前看。
接下来复习题库。
主要看专用题库公共基础知识里面的这几个考点:
1.哲学
(一)2.邓小平理论
3.毛泽东思想
4.行政管理与公共管理
5,公文写作与处理
6.计算机常识
7.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部分
然后再转到2014更新部分那本书,重点复习:
1.经济常识
2.常识判断
3.公文写作与处理
(注)如果时间紧,只复习2014更新部分那本书中的公文写作与处理。
最后是法律部分的集中学习:
先看宪法,法理学,民法;
再复习行政法、刑法;
经济法、商法暂不复习也可以。
如果时间紧,该怎么复习?
集中复习:公文写作与处理、行政管理、邓小平理论,毛泽东思想,哲学、十八大、时政,这几个考点是必须复习的。
第四篇:公共复习要点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复习提要
一、考生在复习时,一定要弄清哲学基本原理,并能用它来解决具体问题。哲学原理有:
1.运用事物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相对性相统一的原理,分析改革与稳定、政策调整与连续性的问题。
2.运用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分析论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3.运用物质和意识、客观规律和主观能动性关系论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4.运用质量互变规律论述社会主义改革的渐进性。
5.运用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与个性关系分析论述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6.运用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关系分析初级阶段及其主要任务。
7.运用否定之否定规律论述社会主义前进性与曲折性的问题。
8.认识的辩证发展过程与规律和党的群众路线。
9.真理的相对性与绝对性与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10.社会意识的能动作用与精神文明建设。
11.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关系来论述社会主义改革的必要性。
二、复习时要注意区别、比较、归纳书中的基本概念、特征、观点
1.世界的本质问题与哲学的本质问题的关系。
2.哲学是关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发展最一般规律的科学,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关系。
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是在实践性基础上,科学性与群众性的统一。
4.物质的惟一特性与固有属性。
5.主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旧唯物主义、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等哲学派别的观点。
6.认识是有限的,还是无限的问题。
7.质与量与事物是否是同一的。
8.社会意识与社会意识形态的关系,社会意识与精神文明的关系。
9.阶级斗争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三、复习时还要特别注意成语、格言、俗语等包含的哲学原理。
比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只见树目,不见森林”等各包含什么样的哲学原理。
《法律》复习要点
一、法律部分内容很多,概念、程序、特征、日期等容易混淆。
在复习时要特别注意区分,将相关内容进行比较。如“应当减轻”和“可以减轻”就有很大的区别。
二、在考试中一般都有一道案例分析题,分数是6~8分。
考生应注意以下几方面的案例分析。1.行政处罚程序。2.行政赔偿请求人、赔偿义务机关、赔偿程序及赔偿方式和计算标准等。3.行政复议,包括行政复议的范围、管辖、参加人及程序。4.行政诉讼,包括受案范围、管辖、参加人、一二审程序、判决。5.合同方面的案例。
6.代理方面的案例。
7.财产继承方面的案例等。
三、近几年公务员考试出现的知识点:
1.法与政策的区别与联系。2.法律渊源和法律的历史发展。3.法律的实施和执法。4.法律关系和物质关系。5.公民的政治权利是什么? 6.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是双重领导吗? 7.只有国家机关才是行政主体吗? 8.行政处罚与行政处分一样吗? 9.行政裁决与行政仲裁的联系与区别。10.国家不予赔偿的情形有哪些? 11.不能请求行政复议的事项有哪些? 12.谁有权提起审判监督程序? 13.我国刑法在溯及力问题上的原则。14.犯罪必然受到刑罚吗? 15.法人成立的条件。16.诉讼时效期间为1年的情况。
《邓小平理论》复习提要
一、复习《邓小平理论》一定要同党的十五大报告结合起来。
十五大报告分十个部分:
1.世纪之交的回顾和展望。
2.过去五年的工作。
3.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纲领。
5.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战略。
6.政治体制改革和民主法制建设。
7.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8.推进祖国和平统一。
9.国际形势和对外政策。
10.面向新世纪的中国共产党。
还要注意十五大修改党章的基本考虑是在党章中明确规定,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二、复习时要着重掌握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1.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3.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及“三步走”的战略步骤。4.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5.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6.“一国两制”问题。在复习时还要注意与马克思哲学原理相结合。
三、在复习时要注意区别、比较一些容易混淆的概念、比例关系等。比如:
1.商品是使用价值与价值两因素的统一,前者是商品的自然属性,后者是社会属性,其对立统一的关系表现在什么地方?
2.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生产商品同一劳动的两方面,而不是两种劳动。
3.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比例关系,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比例关系。
4.流通中货币所需货币量与商品的价格总额、货币流通速度的比例关系。
5.影响资本周转的因素。
6.股份有限公司与有限责任公司的区别。
7.商品高层与生产要素市场的区别。
8.几种类型的的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在哪些情况下适用。
9.社会互助、个人储蓄是我国保障体系的内容。
四、以下知识点是近几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曾多次出现过的。
1.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该商品的劳动生产率的关系。
2.货币量基本的职能。3.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条件。4.货币是不是衡量商品价值的内在尺度。5.影响资本周转的因素。6.市场经济最基本规律。7.非价格竞争。8.市场机制的核心。9.搞活企业的中心环节。10.期货交易采取的组织形式。11.社会保障体系的内容及功能。12.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的经济职能。13.国有大中型企业转换经营机制的主要形式。
《行政管理》复习要点
一、考生在复习时要注意案例分析。常见的案例有:
1.国家公务员回避制度,应该回避的亲属关系的范围,回避的类型。
2.关于任免事项的案例。弄清选任制、委任制、考任制、聘任制的特点。
3.国家公务员进口、出口的途径。
二、在复习时要特别注意的知识点。
1.国家行政机关与非国家行政机关的区分,其中有行政机关与权力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的区别;行政机关与审判、检察机关的区别;公安、监察、司法行政机关与审判、检察机关的区别。
2.派出机构。派出机构的性质、级别、权限责任等问题。
3.级别大小的比较,国务院工作部门与地方机关及军队级别相对应:省部军是一级;司局厅师是一级;处县团是一级。
4.降职与辞退都不属于行政处分。
三、近几年出现的考点:
1.行政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的比例关系,政府内设部门的多少与行政层级的比例关系。2.单一制的国家的行政管理体制与联邦制国家的行政管理体制。3.机构改革中的“三定”。4.国家临时机构和政府机构。5.司法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
6.国家公务员的重点考核内容。7.国家公务员不得辞职的几种情况。8.公务员申诉和控告。9.行政监察机关依法拥有哪些权利。
《公文写作与处理》复习要点
有关公文写作的题一般都是根据要求撰写公文或修改公文。作文分数约是这部分分数的一半左右,尤其要重视请示、通知、通报等公文的具体要求。
写作时要避免出现下面的错误:
1.标题部分:标题是由发文机关、事由、文种组成。有的标题不全;有的文种不对;有的批转性公文不是法规条文仍用《》。
2.主送机关:有的是多头主送;有的是请示平级;有的是直接送领导人。
3.正文:有的是一文多事;有的正文引用发文不规范;有的正文数字该用阿拉伯数字,却用汉字;有的是用词不当。
4.结尾:有的结尾不合作者本意;有的是不合公文格式要求。
5.标题上的发文机关与签署的发文机关不对应。
6.请示未获批准抄送下级。
7.该标明附件却未标出。
8.签署日期混用汉字与阿拉伯数字,或直接用阿拉伯数字。
近几年公务员考试中出现过的《公文写作及处理》的知识点: 1.公文纸一般采用什么型号?印章的正确位置? 2.办理公文综述包括拟办、批办、承办、查办,对吗? 3.会商就是开会协商公文的制发吗? 4.需要清退的公文有哪些? 5.公文的特点,公文根据行文方向可分几类? 6.国务院与省级人民政府可运用条例这一文种吗? 7.文摘与综述可适当作些评述吗? 8.合理的文件传阅路线形式是什么? 9.函、简报是否属于正式公文? 10.签发分为哪几种?
第五篇:公共基础知识复习心得
《公共基础知识》复习心得
为明年的公务员省考做准备,最近一直在看《公共基础知识》科目,在准备、复习过程中碰到的一些有价值的材料,包括书本和网站上的内容,在这里总结一下。
首先,从总体上把握《公共基础知识》这门课的内容,所以要看一本教材是必要的。我买了一本中国人事出版社的《公共基础知识》,含有一小部分科后练习。事实证明,先看这本书是非常基础,也非常有用的。我的方法是先用心快速读完一遍,在以后的做题过程中,又不能掌握的,再回到课本。前后就是两遍。
把教材基本读完的时候,就是该买一本试卷做题的时候了。看内容看倦了,就用做题的方式把积极性再次提高起来,更重要的是做题的确非常有用。可以把书本内容的应用能力考验一下,从而达到多角度把握,使记忆更加深刻,运用更加熟练。还可以拓宽知识面,查缺补漏。此时,对教材上不够详细的内容,通过积极在网上查资料,也要掌握,最好是以此为切入点,展开知识面的掌握。做好笔记在这个阶段是十分重要的。
做了几套浙江省省考的真题,发现公共基础知识错的是最多的,很多知识都已经遗忘了,公共基础知识难度不大,需要积累,如果在考前一个月坚持突破,考试的时候也会有很大的优势的。
根据大纲公共基础知识覆盖面很广,大纲中注明综合知识主要考察应考人员对政治、法律、管理、经济、科技、公文、党史、国情、人文、生活常识等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其中法律、公文、是重点。因此要将法律跟公文的知识重点梳理,法律常识又分为法理学、宪法、行政法、民法、刑法、经济法、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法律占的分值比较大,所以应该复习的比较详细,每天复习一个板块,公共基础知识里考的法律题目相对都是比较简单的,因此复习的时候不需要深入,一般的法律知识点看过一遍以后,然后有针对性的做套配套练习,一定要做练习题,加深记忆。做错的回去再仔细看,查漏补缺。并将它整理成一个错题集。考前的一两天突击把错题集看一下就可以。
对于科技、人文等知识所占的分值比重不大,可以大概看一下,有个印象即可,然后再做习题。做错的也整理成错题集。
对于公共基础知识,单纯的看会感觉非常的枯燥。只有分块再配合习题练习,就会有很快的提高。
因为《公共基础知识》这门课,是覆盖面特别广,内容量非常庞大,所以课本内容根本不能满足考试的需求,所以网络上的法律内容其实应该花大力气好好学习一下,而且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的学习中,我利用了考验政治教材,里面的内容、知识点更详细。